大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通用12篇)
大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篇1
关于大学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1、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3、您的学科属于?
A、理科类B、工科类C、艺术体育类D、经济管理类F、其他类
4、您大学毕业后的打算是?
A、就业B、考研 C、出国留学D、其他
5、您每天平均的学习时间是?
A、大于4小时B、2—4小时C、0—2小时
6、您一般在什么时间学习?
A、早晨B、下午C、晚上D、不一定,有时间就学F、一般不学习
7、您学习的地方一般是?
A、教室B、图书馆自习室C、宿舍D、以上三种或两种E、其他
8、您的成绩理想吗?
A、很理想B、一般C、很不理想D、无目标,不关心成绩
9、您觉得影响您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A、课外活动B、学生工作C、个人生活
D、上网和游戏E、兼职F、其他
10、您在哪方面的学习用的精力比较大?
A、课堂上和教科书上讲的内容B、课外知识
C、专业技能和其他技能D、其他
11、您翘课吗?
A、几乎全翘掉B、有选择性地,经常翘
C、有选择性地,但不是很多D、从不翘课
12、您翘课的原因一般是?
A、觉得课程学了也没用B、听不懂,去了也白去C、太简单,不用听就会
D、不想学,厌学,上大学无用E、有急事要办F、其他
13、您参加活动或者比赛吗?
A、经常参加B、选择性地参加C、一般不参加D、从不参加
14、您参加活动或比赛的目的是什么?
A、增加阅历,锻炼自己的能力B、借机会多与人交往,扩大人际关系
C、拿奖,得到名誉或物资的奖励,为就业和考研做铺垫D、其他
15、您是否有考证书的打算或已经考了很多证书?
A、是B、否
16、您考证书的目的是?
A、拿证,为以后就业做准备B、看到别人考,不考心里不安
C、通过考证来增加知识D、其他
大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篇2
这次问卷调查是为了了解两年来课题实施的效果, 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为我们语文老师下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本次调查共收到学生的答卷164份。这份问卷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 共10题;第二部分是主观题, 有两题。调查包括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情况等方面,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无记名回答。课题组老师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结论分析。
二、数据整理及分析
1. 学习主动性
调查中, 学生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占47%;需老师同学督促的占4%;完成任务比较拖沓的占21%。这说明经过课题实验, 有半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主动性增强了, 自主意识也比之前有了大幅提高, 这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 是个可喜的进步。
2. 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调查中, 预习时努力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占17%;部分做到的占80%;很少预习的占3%。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已有预习意识, 学生已经建立了自主学习观念, 预习的作用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调查反映,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适当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 检查预习效果, 对部分后进生应提出预习要求和目标, 并对难以处理的问题作必要的提示以降低预习中的困难。
3. 课堂教学情况
教师授课时间分配调查:认为老师上课讲得太多的占46%, 老师上课应该多讲一些的占23%, 时间合适的占32%。参与课堂讨论调查:积极投入参与讨论的占28%, 偶尔参加的占57%, 没兴趣参加的占15%。这反映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 改进了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上的主流是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说明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较大的成效。教师在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让他们多尝试学习的快乐, 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 课后复习方式:
把重点内容看熟练的占26%, 抓重点和难点的占37%, 以单元为单位复习的占33%。以上数据说明, 经过课题实施,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 已有大部分学生倾向于自觉、自主复习。并且能在复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说明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已逐渐养成。但教师还要在复习方法指导上多下工夫, 让学生的复习实现高效率。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三、调查结论简析
1. 通过调查可知, 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 通过恰当的评价鼓励不善发言的学生。数据反映目前虽然进行了深层改革, 进行了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 但学生对自己潜力发挥仍感不足。说明课堂上还需要加大学生研究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的力度。要充分相信学生, 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和创新能力。
2. 自主性学习中, 学生只有课前认真预习, 课堂上才能较好地适应快节奏的教学形式。调查表明, 大多数学生已养成预习习惯, 并且较好地体现预习效能, 预习的方法有了改进。但学法指导方面, 还需加强, 少数学生预习具有盲目性。预习时, 把做题当作主要目的, 而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因此, 预习时教师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指导, 以及预习检查都是不可忽视的。
3. 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调查反映, 大部分学生都适应了自主探索, 手脑并用,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且有了较强的自主意识。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知识的结果需要自己去探索, 只有自己勤奋, 才能较好地获得知识, 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逐渐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形成了“先学后导, 自主钻研, 互相讨论”的学习习惯, 逐渐“能学”、“会学”。
四、展望和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我们认为, 我校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贴近实际, 开展研究意义极大。后阶段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需在教学生“能学”“会学”“巧学”这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教师要在实践中, 总结出最佳的导学策略。
调查中我们看到, 语文课还需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教师要不断听取学生意见, 尊重多数学生的选择。要相信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 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异想天开”。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 对知识的消化, 吸收需要一个过程, 而自主, 合作, 探究需要一个和谐开放的空间。因此, 教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 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的参与时间,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大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篇3
这次问卷调查是为了了解两年来课题实施的效果,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为我们语文老师下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本次调查共收到学生的答卷164份。这份问卷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共10题;第二部分是主观题,有两题。调查包括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情况等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无记名回答。课题组老师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结论分析。
二、数据整理及分析
1.学习主动性
调查中,学生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占47%;需老师同学督促的占4%;完成任务比较拖沓的占21%。这说明经过课题实验,有半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自主意识也比之前有了大幅提高,这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是个可喜的进步。
2.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调查中,预习时努力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占17%;部分做到的占80%;很少预习的占3%。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已有预习意识,学生已经建立了自主学习观念,预习的作用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调查反映,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适当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检查预习效果,对部分后进生应提出预习要求和目标,并对难以处理的问题作必要的提示以降低预习中的困难。
3.课堂教学情况
教师授课时间分配调查:认为老师上课讲得太多的占46%,老师上课应该多讲一些的占23%,时间合适的占32%。参与课堂讨论调查:积极投入参与讨论的占28%,偶尔参加的占57%,没兴趣参加的占15%。这反映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改进了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的主流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说明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较大的成效。教师在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主学习氛围,让他们多尝试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课后复习方式:把重点内容看熟练的占26%,抓重点和难点的占37%,以单元为单位复习的占33%。以上数据说明,经过课题实施,“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已有大部分学生倾向于自觉、自主复习。并且能在复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说明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已逐渐养成。但教师还要在复习方法指导上多下工夫,让学生的复习实现高效率。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三、调查结论简析
1.通过调查可知,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通过恰当的评价鼓励不善发言的学生。数据反映目前虽然进行了深层改革,进行了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但学生对自己潜力发挥仍感不足。说明课堂上还需要加大学生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度。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和创新能力。
2.自主性学习中,学生只有课前认真预习,课堂上才能较好地适应快节奏的教学形式。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已养成预习习惯,并且较好地体现预习效能,预习的方法有了改进。但学法指导方面,还需加强,少数学生预习具有盲目性。预习时,把做题当作主要目的,而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因此,预习时教师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指导,以及预习检查都是不可忽视的。
3.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调查反映,大部分学生都适应了自主探索,手脑并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且有了较强的自主意识。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知识的结果需要自己去探索,只有自己勤奋,才能较好地获得知识,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逐渐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先学后导,自主钻研,互相讨论”的学习习惯,逐渐“能学”、“会学”。
四、展望和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我们认为,我校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贴近实际,开展研究意义极大。后阶段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需在教学生“能学”“会学”“巧学”这几个方面加大力度,教师要在实践中,总结出最佳的导学策略。
调查中我们看到,语文课还需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教师要不断听取学生意见,尊重多数学生的选择。要相信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异想天开”。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对知识的消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而自主,合作,探究需要一个和谐开放的空间。因此,教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的参与时间,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次调查,增强了我们课题研究的信心,看到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自主性学习方式,变得越来越会学,越来越“聪明”,我们备受鼓舞。但我们也认识到,课题研究中尚有许多方面还不完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进行理论学习,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真正地使课题研究服务于教学,推动新课改的进程。
党员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篇4
近日,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基层党员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的通知》,要求各地精心组织好所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问卷调查,力争每一个基层党支部都有党员参与。
依托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开展党员教育,是创新党员教育手段和方式的有益补充。据悉,党员教育中心在对全省各地开展调研和充分掌握基层党员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下一步将依托全省党建云平台建设,针对党员教育集中学习问题,构建“互联网+党员学习教育”互动交流学习的平台,面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精准推送学习内容,将党员学习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变党员教育“被动学”为“主动学”,确保基层党员学习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本次问卷调查自印发通知之日起,至7月1日前结束,主要通过“贵州万村千乡网页工程”进行网页问卷调查和“万村千乡”微信进行微网页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也可点击各媒体网站的链接地址参与。
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问卷 篇5
性别:年龄:学校:年级:有无兼职经历:
填写注意事项:
1,电子问卷请用颜色标注出答案,如: “你是女生吗?
是。
不是。”
2,无兼职经验者只需填写第一部分,有兼职经验者只需填写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无兼职经验者:
1.不做兼职的主要原因:
从未考虑过兼职
担心影响学业
想等到高年级再做兼职
找不到合适的兼职工作
担心上当被骗
家长不同意
其他:▁▁▁▁▁▁
2.如果克服上述困难,倾向于从事哪类兼职工作:
家教或教育机构
餐饮服务
宣传促销
校园代理
文职类
演艺类
与自身专业相关的:▁▁▁▁▁
其他:▁▁▁▁▁
3.将来选择兼职工作时会更注重哪方面的要求?
薪酬
工作时间
工作内容感兴趣
工作内容对将来求职有帮助
其他:▁▁▁▁▁
4.你希望从以下哪种途径获得兼职信息?
报纸、杂志
网络
校园招贴、传单
熟人介绍 中介机构 公司直招 校园机构或社团 自己主动联系感兴趣的单位 其他:▁▁▁▁▁
5.你认为大学生兼职有无必要:
有必要
无必要
看个人选择,无所谓
6.如何看待身边正在兼职或有过兼职经验的同学?
羡慕,也想和他们一样做兼职
是否做兼职都是个人选择,两者没有区别
他们做兼职并非明智选择
7.对大学生兼职的看法:(请圈出主要理由)
利大于弊:1,提高自身能力。2,对未来就业有利。3,拓宽人际圈。4,充实大学
生活。5,丰富经历。6,赚钱补贴家用或增加零用钱。7,其他:▁▁▁▁▁
弊大于利:1,影响学业,不务正业。2,过于劳累。3,时间安排不当,难以兼顾。
4,容易上当受骗。5,让父母担心。6,其他:▁▁▁▁▁
8.你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方便学生兼职、确保兼职安全?
有必要
无必要
无所谓
第二部分
有兼职经验者:
1、你认为大学生有无必要兼职:
有必要
无必要
看个人选择,无所谓
2、你为什么选择从事兼职?
获得金钱
接触社会,积累社会经验
提高自身能力
拓宽交际面
充实大学生活,丰富自身经历
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受周围朋友的影响
父母的要求
其他:▁▁▁▁▁
3、你从事的是哪类兼职工作?
家教或教育机构
餐饮服务
宣传促销
校园代理
文职类
演艺类
与自身专业相关的:▁▁▁▁▁
其他:▁▁▁▁▁
4、你从什么渠道寻找兼职信息?
报纸、杂志
网络
校园招贴、传单
熟人介绍
中介机构
公司直招
校园机构或社团
自己主动联系感兴趣的单位
其他:▁▁▁▁▁
5、你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方便学生兼职、确保兼职安全?
有必要
无必要
无所谓
6、你认为兼职是否会影响学习?
有很大影响
有一定影响
没有影响
7、你是否曾利用上课时间去做兼职?
是
否
8、你认为兼职给了你哪些收益?
获得金钱
接触社会,积累社会经验
提高自身能力
拓宽交际面
充实大学生活,丰富自身经历
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其他:▁▁▁▁▁
9、你认为兼职对你有哪些不利影响?
影响学业,不务正业
过于劳累,压力过大,影响健康
时间安排紧凑,难以兼顾,打乱正常生活秩序 容易上当受骗
让父母担心
其他:▁▁▁▁▁
10、你的父母是否知道你从事兼职?
知道
不知道
11、父母是否支持你从事兼职?
十分鼓励
持中立态度
反对
12、你在兼职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困难?
经常遇到困难
偶尔遇到困难
从未遇到困难
13、你认为你在兼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
自身能力不佳,知识不够
社会经验不足
初来乍到,业务不熟练
交际能力不足
用人单位过于刁钻
性别歧视
其他:▁▁▁▁▁
14、兼职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你会如何应对?
自己想方设法积极解决
向同事、前辈寻求帮助
向父母诉苦、寻求帮助
不知所措
放弃兼职
15、你曾经兼职的工资待遇是否符合你的期望待遇?
达不到期望待遇
基本符合期望待遇
超出期望待遇
16、你采取的兼职形式是:
固定做一种兼职,有间断的 职业多样,有合适的就做,有间断的 固定做一种兼职,持续的 职业多样,有合适的就做,持续的 其他:▁▁▁▁▁
17、你会在哪些时间段做兼职?
周末
每天
寒暑假
任何长假
其他:▁▁▁▁▁
18、你在大学的哪个阶段从事兼职?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19、你认为在兼职中你的优势是:
专业知识丰富,学识广博 吃苦耐劳,扎实肯干
大胆自信,活泼开朗
口才出众,善于表达
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锐意进取,有冲劲
奇思妙想,富有创新精神 出众的仪表和气质
其他:▁▁▁▁▁
20、你认为在兼职中你的劣势是:
社会经验不足
韧性不足,不能吃苦
不善于交际
专业知识不足
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问卷 篇6
贵州大学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问卷
学院:年级:性别:
一、选择题
1、你现在处于恋爱中吗?()
A 是B 否
2、对于“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这种说法,你赞成吗?()
A 赞成B 不赞成3、你觉得爱情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吗?()
A 是B 不是C 有一点
4、你认为恋爱对你有影响吗?()
A 共同学习,相互促进B 只想和对方在一起,不思上进
C 无明显影响,生活依旧
5、你追求爱情的原因是?()
A 寂寞、空虚、无聊B 好奇心,受他人影响
C 彼此趣味相投,在一起很开心D 随便玩玩
6、如果你和恋人闹误会,你会怎么办?()
A 大吵大闹,要求对方道歉B 生闷气,不理对方
C 冷静的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试着换种方式和对方沟
7、在学习和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希望他(她)怎么做?()
A 提供帮助和建议B 安慰对方
B 静静倾听D 什么都不管
8、面对失恋,你会怎么办?()
A很痛苦,生活一团糟B 伤心一阵子,过了就好
C 长时间受影响,无法自拔D、无所谓
9、你欣赏的爱情模式是()
A 短暂但浪漫B 共创辉煌事业
C平淡的长相厮守D 其他
10、你相信有天长地久、至死不渝的爱情吗?()
A 相信B 不信C 不知道,但很期待
二、简答题
爱情的魔力让我们不竭的追求,尽管我们会跌倒,但我们仍在寻找。请简要回答:我们,为什么而爱?爱为什么?
大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篇7
近年来, 新建本科院校本着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原则, 都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改革。一方面, 各学校鼓励教师出国交流访问和学习, 提高双语教学师资的专业素质和英语水平, 另一方面不断改善教学硬件环境, 保证双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但是, 双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和推进也离不开学生双语学习的接受程度和积极性。针对双语教学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对教学对象双语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发现新建本科院校后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起步较晚, 基础较为薄弱, 在推进双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和问卷调查的随访, 发现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在双语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双语教学时间安排与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相冲突。
双语教学一般安排在公共英语课程和一些前期的基础专业课基本结束以后和的学期, 从教学安排上讲, 是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专业素养, 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而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大一就开设双语课程。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87.9%的学生认为开设双语课的最佳年级是在大一, 12.1%的学生认为开设双语课的最佳年级是在大二, 没有学生选择大三或者大四。就这个问题调研小组进行了随访, 发现学生一致认为刚上大学的时候是整个大学生活期间自己学习积极性最高也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 有高中英语学习的基础, 这对双语学习很有帮助, 到了大二、大三, 大家忙于考证, 实习等, 学习积极性下降, 没有精力顾及。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应该尽早开展以便学生能更快的融入双语学习的氛围中。
2. 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新建本科院校生源质量会有所提高, 但是这个提高不是跳跃式的, 而是逐步的。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学生的英语语水平参差不齐, 此次调查中, 163名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三级, 96名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调查结果显示52.03%的同学担心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在“双语教学中最适当的使用英语比例”这一题目的选择上, 84%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中英语比例的使用应保持在30%左右, 14%的学生认为这个比例应该在30%以下, 另外还有2%的学生认为英语使用比例可以达到30%以上。在“对双语教学的担忧”的选择上, 52.03%的学生担心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 从这一比例也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自身英语水平的不自信。
3. 双语学习的积极性不尽相同。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积极性呈现两极分化, 82%的学生认为开设双语教学试点班级十分必要并且愿意参加专业课的双语试点班, 1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或者无所谓。同时,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话, 78%的同学表达了积极的学习态度, 表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如果跟不上课堂进度, 将会在课后努力补上, 同时有15%的同学表示会跟老师沟通, 适当减少英文比例。另外还有7%的同学表示如果实在跟不上会干脆放弃英语, 直接找中文资料来看。学生积极性相差较大给教师制定双语教学方案和进度带来一定的难度, 教学进度快, 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兴趣下降甚至放弃;教学进度慢, 满足不了学习热情高涨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并且也由此可能导致课程内容讲授不完。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 双语教学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4. 学生对双语师资的教学能力没有信心。
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 还要掌握英语。但是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师资的专业和外语水平很难同时达到要求。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知识丰富, 但英语运用能力有限;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强, 但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这势必影响双语教学的开展。在问卷调查中, 28.83%的学生认为师资是决定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14.82%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存在担忧, 同时还有18%的学生认为师资是目前最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
5. 教学环境和条件亟待改善。
双语教学环境是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善, 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调动学生双语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双语教学的效果。问卷调查中“最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的选择上, 44.13%的学生选择了教学环境和条件, 认为教学环境和条件是目前最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前一般都投入资金和经历对学校硬件和教学环境进行改善, 但是这种改善是针对升本评估而做出的, 并没有针对双语教学的需要, 例如专业模拟实训室和英语口语实训室的建立, 前者是针对专业学习, 后者是针对英语学习, 而双语学习则应该合二为一。
三、结论
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本校大学生实际情况来推进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 开设双语教学试点班级。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 学生在双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各不相同, 在双语教学初期可以考虑先行开设试点班级, 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而对于另外一部分未参加试点班级的学生可以选择旁听, 但不计入学分考核, 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双语学习的积极性。在试点班级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 要对师资和教学对象进行定期的调查评估, 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 及时解决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形成“试点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双语教学体系”这样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应尽快建立健全双语教学师资管理与培训机制。从新建本科院校建设的长远发展来看, 双语教学师资应以培训和培养为主, 以引进和外聘为辅。升本后, 教师出国访问留学的机会相比之前有较大提高, 学校应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 选派有实力的致力于双语教学的教师出国交流访问, 不断提高双语教学师资的语言和专业。
总之, 双语教学模式的确定应该以教学对象为中心, 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 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手段, 借助多媒体手段和情境模拟教学、活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华.新升本科高校双语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相应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21) .
大学生兼职问卷调查研究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
大学生研究领域内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关注并研究大学生的兼职行为,对大学生就业趋势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因素及其诱因,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的立体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惊醒合理兼职,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的260名大学生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调查了当前阶段大学生的兼职现状,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对自编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希望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研究。
一、大学生兼职状况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在校学生共260名(样本分布见表1)。问卷发放时间从2012年3月到2012年4月,采取非随机抽样的判断抽样方式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26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45份,收回问卷有效率为100%。
在对问卷回收的词频进行整理、筛查的基础上,自编大学生消费状况问卷。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245份问卷回收的数据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探索大学生兼职状况的结构构成。
表1 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样本分布
项目样本数量样本比例(%)项目样本数量样本比例(%)
性别男9940.4兼职经历有15462.9
女14659.6 无9137.1
年级大一7028.6月消费600以下6024.8
大二3715.1 600-8005723.3
大三4418.0 800-10007129.5
大四2610.6 1000以上5723.3
硕士6827.8
年龄18岁以下72.9月生
活费600以下5120.8
18-21岁8434.3 600-8005422.0
22-25岁13454.7 800-10008434.3
25岁以上208.2 1000以上5622.9
(二)信度分析。
问卷各维度和问卷整体的信度分析,除“遇到的困难”的Cronbach’ alpha系数(克朗巴赫系数)为0.538外,其它纬度和整个问卷的克朗巴赫系数均超过了6.0。提示问卷的信度较好。
(三)探索性因素分析。
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球型检验,KMO统计量值为0.857,Bartlett球型检验近似卡值为2167.789,P值为0.000,提示问卷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析法(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进行因子分析,并以正交法(Varimax)进行因子旋转(rotate),结果如下表4,提取到的特征根大于1.0的公因子有4个,其特征根值分别为7.095、2.582、1.819、1.549、1.295,5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47.799%。
表4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Component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Total% of VarianceCumulative %
17.09523.64823.648
22.5828.60732.256
31.8196.06238.318
41.5495.16343.481
51.2954.31747.799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二、大学生兼职状况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为了验证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得到的“大学生兼职状况问卷”因素结构
模型是否与实际数据适配,并验证大学生兼职状况的结构具有理论性。
运用AMOS17.0统计学软件,对245份正式施测的问卷回收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在对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问卷结构基础上,运用AMOS1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整个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如下:
Chi-square = 171.897
Degrees of freedom = 83
Probability level = 0.000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问卷 篇9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
A、女B、男
2、你在大学日常生活学习的空闲时间喜欢()(可多选)
A.上网B.读课外书C.看电视,听广播
D.参加文娱体育活动E.其他
3、一般是通过什么方式阅读的()
A.从手机阅读B.在电脑上看C.去图书馆看D.买书看
4、你主要通过()途径选择阅读书籍(可多选)
A、网络推荐书目B、根据兴趣随机阅读
C、从看过的书中延伸D、同学朋友的推荐
5、你为什么阅读?:()(可多选)
A.完全出于兴趣爱好B.提高学习成绩C.拓展知识面
D.提高个人素养E.被迫F.其他
6、您阅读的书籍类型有():(多选)
A.新闻报刊杂志B.娱乐报刊杂志C.学科辅导题集D.小说
E.教科书F.专业书籍G.名家名著H.畅销书I.其他
7、你每天课余花多少时间阅读?()
A、少于1小时B、1-3小时C、3小时以上D、课余基本不
看书
8、你平均每月读几本书?()
A、1-2本B、3-4本C、4本以上D、很少读书
9、你觉得你从读书得到了什么?():
A.学到了很多知识,有助于学业B.树立了正确价值观、人生观,提升了素养C.活用了课余时间,使身心放松
D.拓展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E.没有帮助
10、你认为一下哪种方式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阅读素质和质量()
A、将读书作为学习任务纳为学分考评B、增强宣传力度,引导读书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篇10
同学:
您好!我们是浙江工商大学英语0901班的同学,为了了解目前大学生在金钱观、消费观、消费与闲暇方式、理财素质等方面的现状,为研究大学生时尚消费提供更多依据,我们举办了此次调查。我们特邀您参加此次调查,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将成为我们学习并改进的重要参考材料。本次调查将采取随机抽取不记名的方式,我们将对您的回答予以保密,我们期待能收到您填写完整的问卷,谢谢。
请在每一个问题前选上适合你情况的答案序号,或在“适当的内容。
1.您的性别?
A.女B.男B
2.您的月生活费?
A.500-1000元B.1000-2000元C.2000元以上B
3.您的月消费额是多少?
A.500元以内B.500-1000元C.1000元以上C
4.您觉得您当前的消费情况如何?B
A.高的惨不忍睹B.偏高C.刚刚好D.偏低E.低的一塌糊涂
5.您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是?A
A.父母、亲人B.打工兼职C.国家或学校助学金
D.因优异成绩所获的奖学金E.其他6.一般情况下,您的零花钱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A
A.衣服及鞋子B.课外书报C.学习辅助书籍D.电子产品E.零食F.社会交往G.其他7.您对您的消费有过记录吗?B
A.有B.没有C.有,但断断续续
8.您有攒钱的习惯吗?B
A.正在攒钱B.现在没有,但准备攒钱C.以前攒过,现在不攒
D.从来没有E.没有钱可攒
9.最近一次您的生日,您自己所花的钱大约是多少?D
A.自己没有花钱B.100元及其以下C.100-500元D.500元以上E.不清楚
10.对于“只要我喜欢,无论什么价格我都会买”的观点,您怎么看?D
A.完全同意B.比较同意C.比较不同意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1.当您想买某样东西时,却发现钱不够,那么您会怎么做?B
A.向父母要钱B.自己存钱C.向他人借钱D.贷款消费E.兼职F.其他
12.在您看来,在全社会提倡“勤俭节约”怎么样?A
A.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B.以前曾经有用,现在已经过时
C.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提倡D.没想过
浙江工商大学“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组
当前大学生幸福观问卷调查分析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问卷调查;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34-03
幸福观教育是德育的起点。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说:“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仅仅在于培养能够有效地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1]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幸福观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也关系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一、目前国内“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有关调研综述
有学者采用美国Diener教授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中的《主观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量表》、《消极情感量表》等量表,探究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机制、客观影响因素和结构模型;[2]有学者采用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问卷》探究大学生主观幸福观在性别、年级、专业方面的发展特点;[3]有学者围绕主观幸福观“认知评价”、“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三个主要衡量指标以及“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三个基本特点,探究了大学生主观幸福的归因和影响因素;[4]有学者根据调研中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10个方面的满意度和6个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5]有学者在全国16所高校2000名大学生中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价值取向”问卷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藉此做了德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思考;[6]有学者应用个人情况调查问卷、开放性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探究了影响大学生幸福观的诸如年级、专业、经济条件、自身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教养方式、就业因素等客观因素和个体的性格特点等主观因素。[7]
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路径简述:①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四条基本思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追求幸福;正确对待痛苦和挫折;养成健康的休闲生活情趣。[8]②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四种实效策略: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幸福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幸福实践能力。[9]③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四条积极措施:将现代性的幸福观理论引入课堂;真实体验与心理疏导补充课堂教育;优化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培养创造幸福的能力。[10]
二、“儒家伦理与大学生幸福观”调研解析
该调研选取5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0份,有效问卷475份。其中男生288人,女生187人;农村193人,乡镇176人,城市106人;大一114人,大二106人,大三146人,大四109人;文科105人,理科118人,工科137人,医科115人。
调研问卷设计原则:在心理学调研和哲学调研中偏重哲学调研;在主观影响因素和客观影响因素中偏重主观影响因素;在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中偏重内部影响因素;注重量化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调研结果解析如下:
1.基本幸福观
对大学生幸福理解状况的了解,是考察他们幸福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的回答,可以反映出他们追求幸福的方向,见表1。“有目标和追求”、“为社会做出贡献”等社会评价指标已不是衡量“幸福”的首选标准,表明在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选择上,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个人价值。
2.主观幸福观
了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可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各个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10项满意度进行5个等级划分,即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见表2。从该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整体水平较高,但幸福感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其中女生幸福感较男生略高;乡镇生源比农村和城市生源幸福感高;年级里,大一、大三比大二高,大四最低;学科里面,从幸福感综合来看,文科﹥工科﹥理科﹥医科。
3.物质幸福观
调查发现,学生认为“人生的幸福和金钱的多少有一定关系”的占71%;认为“人生的幸福和金钱的多少呈正比关系”的占10%;认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一定的经济实力”的占7%;“其他”占12%。当把追求金钱、物质享受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时,大学生的幸福观也会发生一些偏差,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抬头倾向。
4.生活感受观
在调查“你对大学生活的感受”时,认为“丰富多彩,充满希望”的占35%;认为“生活平淡,内心空虚”的占25%;认为“时好时坏,说不清楚”的占40%。即使大部分大学生衣食无忧、生活忙碌、成功机遇多,也依然找不到快乐,相反部分学生还出现了紧张焦虑、内心孤独、价值迷茫等困扰。
5.生命理想观
调查发现,认为“信仰虚无,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支点”的占1.81%;认为“个人心理承受力较弱,无法处理生活冲突”的占38.97%;认为“活着没有太大意义”的占14.9%;认为“活着没有意义”的占2.6%;认为“活着无感觉”的占8.4%;“其他”占33.32%。当下大学生的生命理想观总体偏于消极。
6.内外影响观
调查中发现,内部影响因素(包括归因、快乐感、人格因素、满足感、成就感)要比外部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家庭教养方式、文化背景、专业、经济因素)对幸福观的影响更大、更为稳定和持久,见表3。
由以上的调研可以看出,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活;幸福感则是个体对一种生活状态的感受和评价,正因为它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幸福感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实、深入到大学生个体之中。
对大学生幸福观科学客观的调查分析是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的基础,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工作。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为增强高校德育时效性提供了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也为他们精神信仰、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和情感条件。[11]
参考文献:
[1]吴式颖等.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张懿.大学生主观幸福观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1).
[3]赵连锋.大学生主观幸福观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7).
[4]弓兰秀,孟令择.大学生主观幸福观及培养[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3).
[5]谢安国.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1,(5).
[6]梅萍.德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7]朱国文,蒋关军.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
[8]冯春芳.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幸福教育[J].教育探索,2008,(10).
[9]王甲成,张超.大学生幸福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1).
[10]王丹丹.现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6).
大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篇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信息化生活已经改变了我们原本的生活轨迹。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失的工具。在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的同时, 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也与日俱增。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用户中所占比例最多的人群, 互联网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各种方便。与此同时也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不能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 甚至严重影响了自身的身心健康。因此, 了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使用情况, 可以为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提供依据, 引导大学生正确和积极的利用网络。同时也能有效的帮助高校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在推动高校内涵建设、实现真正的现代化教育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擅长网络学习和生活, 他们通过搜索引擎可获取所需要的知识, 通过虚拟体验现实生活或参与实验, 他们通过网络可直接与来自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学习并参与讨论。然而在学校里开展网络学习, 大学生必定希望有一个完善的平台, 而不是信息混乱难以查找、学习内容枯燥乏味的平台。网络, 已经是这个时代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带给我们快捷、丰富的生活, 给予人们一种新的交流方式。通过这个宽广平台, 我们能够进行学习、工作、娱乐、交际、购物等。正因为它的这些优点, 大学生也成为了非常依赖网络的群体, 然而, 诸如学校网络教学建设、网络学习占有比例等众多矛盾与问题也随之而出现, 本项目由大学生身边的问题着手, 解决与之息息相关的网络学习问题。网络学习占大学生所有学习时间的比例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即使现在网络发展迅速, 覆盖面很广, 但在大学里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网络教学所占比例低, 通常局限于布置作业、发布通知、查找资料等, 而很少有一门课完全进行网络学习。并且, 课堂学习所需要的课本教材、考卷资料等实体资源的耗费相当厉害, 如果能够将更多课程改为网络教学, 则能够减少相当一部分实体资源的浪费。然而, 也有部分老师和学生担心网络教学是否能够达到期望的效果, 毕竟网络教学一旦实行, 学生便失去了课堂的管制, 可能会出现抄袭等不良现象, 这就违背了网络教学的初衷。
二、文献综述
对于大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的相关调查, 国外学者早在几年前就有所研究:Elaine Allen and Jeff Seaman (2009) 发现在过去的6年中, 利用网络学习的人群总体上正在以很快的速度上升, 并预测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人们利用网络学习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他们还提出网络课程已经慢慢的被人们所接受, 并且成为一种非常舒服的上课方式。Nina Heinze and Jan-Mathis Schnurr (2008) 提出在当下, 高校对信息有效快捷的搜索、计算、评估、展示等已经是一项很大的需求, 在这样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期, 面对这样强烈的需求, 计算机网络成为一个满足对信息的各种要求的很好的方式。Mark R.Nelson (2007) 的调查显示, 从2006~2007年美国电子书 (E-book) 销量呈大幅增长状态, 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比重也在增加。同时在国内也有相关部门和学者做过相关研究:沪教委科[2009]2号文件要求上海市各高校要加强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 进一步提升上海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上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推动本市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张国锋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 推动高校的内涵建设, 其中包括:“以教育信息化为动力, 建立适应信息经济社会需要的新课程体系”、“以教育信息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教育信息化是实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物质基础”等观点。
三、调查方式方法
在设计问卷时, 我们仔细考虑了本项目要考察的主要问题和针对人群, 在确定了研究对象后对问题一一确定, 对于所提问题, 我们充分考虑了: (1) 问题的合理性。合理性要求必须与所调查的主题密切相关, 如果违背了这一点, 那么再精美的问卷都是没有意义的。 (2) 问题的一般性。问题的一般性要求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这是问卷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 例如在问卷中, 我们用到了许多诸如“其他”的选项, 将我们没有重点研究的问题归为一类, 这样方便与我们以后的统计与分析。 (3) 问题的逻辑性。问题与问题之间的逻辑性使整个问卷具有整体感, 从而能使我们能够获得比较完善的信息, 使调查对象感到问题集中, 也让整张问卷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小系统。 (4) 问题的明确性。在问卷中, 我们做到了提问清晰明确, 这样便于被访问者做出明确规范的回答, 避免了被访问者在选择上发生困难, 也避免了有效信息的流失。 (5) 问题的非诱导性。在整个问卷的设计中, 我们充分考虑了问题的非诱导性这个要求, 我们不为了刻意得到某种结论而提出一些具有诱导性的问题, 在问题设置中, 我们做到中性位置, 不参与提示和主观臆断, 这样就做到了将被访问者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充分体现出来, 从而得到的数据就会更加真实有效。 (6) 问题的便于整理与分析性。这一点使数据便于收集与整理我们的后期对问卷的整理与分析工作更加方便。本文主要运用聚类方法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 , 通过定性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聚类, 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结合SPSS软件, 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
四、实证分析
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以便用样本去估计总体, 原始数据的收集我们采用了网络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 对上海市各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问卷参与对象进行频数分析后可以看出, 男女生比例基本符合1∶1。这一比例可以很好地反映上海市大学生的情况, 说明样本有着良好的代表性。对参与调查的学生专业统计, 可以看出经济学占22.36%, 理学占18.63%, 工学占18.63%, 管理学占26.47%, 这四类共计超过了85%, 考虑到上海各高校的类型以及专业设置, 这一比例也说明样本有着很强的代表性。从年级分布看, 虽然大二的同学占了大部分, 参与人数远多于其他年级, 但是符合目前大学生的现状, 大一的同学很多并没有带电脑, 大三大四的同学更多的是关注就业考研的事情, 使用电脑学习的时间也不多, 所以这个样本里年级的分布还是可以代表现实中的总体。从以上三个问题的数据分布来看, 本次调查的样本是很有代表性的, 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总体的情况。所以本次问卷收集到的信息推断上海市大学生总体的情况是具有可行性的。首先通过聚类分析, 将学生根据对不同课程的网络教学需求进行分类。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所有专业可分成两类, 第一类包含经济学和理学, 第二类包含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 接下来对这些分类作进一步分析。我们将选项赋值化, 每个程度依次赋值为1、2、3、4, 其中4的程度最高, 进一步以均值的大小来考虑每一类对于不同科目的需求程度。对于英语类课程, 第一类专业的同学对于英语类科目的网络教学需求程度高于整体的均值, 我们可以在他们中间开展网络英语课程教学。对于计算机类课程, 第二类专业的同学对于计算机类科目的网络教学需求程度高于整体的均值, 我们可以在他们中间开展网络计算机课程教学。对于专业基础类课程, 第二类专业的同学对于专业基础类科目的网络教学需求程度高于整体的均值, 我们可以在他们中间开展网络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对于专业主干类课程, 第二类专业的同学对于专业主干类科目的网络教学需求程度高于整体的均值, 我们可以在他们中间开展网络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考虑到每类专业的参与人数以及每类专业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情况, 我们可以在经济学中开设英语类网络课程, 在工学和管理学学生中开设计算机类网络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此外, 我们可以转换另一角度, 从所占比例比较大的专业 (经济学、工学、管理学) 的学生调查情况赋值得分的角度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
由表1可知, 三个专业的得分情况P-Value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表明三个专业之间得分差别较大, 属于不同的总体, 故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分析。在分别对三个专业的得分情况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我们得到结果如下:经济学学生, 前两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约80%的总方差可以由前两个因子来解释;工学学生, 前两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约85%的总方差可以由前两个因子来解释;管理学学生, 前两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约82%的总方差可以由前两个因子来解释。进一步, 我们对三个专业得分情况的主成分成分矩阵进行分析:经济学学生:在成分矩阵中可以看出, 第一个因子在四个变量上均有较大负荷, 能够很好地反映总体情况, 第二个因子在英语类和专业主干课上的负荷比较大。所以应开设英语和专业主干课的网络课程。工学学生:在成分矩阵中可以看出, 第一个因子在“计算机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上有较大负荷。第二个因子在“英语课程”上有较大负荷, 从数值符号看, 这两个因子对于变量有着相反的作用。考虑到第一个因子有着62.90%的负荷, 所以应开设计算机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的网络课程。管理学学生:在成分矩阵中可以看出, 第一个因子在“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上有较大负荷, 第二个因子在“英语课程”上有较大正负荷, 其他变量上为负负荷, 因此因子1反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因子2反映英语课程。考虑到第一个因子有着59.07%的负荷, 所以应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网络课程。从以上两个角度的综合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代的大学生都有利用网络来学习的习惯, 且网络学习时间所占的比例不小;各专业之间利用网络学习的时间存在差异, 对于不同的科目依赖网络的程度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应开设不同的网络学习课程。我们也通过调研问卷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差异的原因分析: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存在差异和大学生与老师交流的习惯有关, 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 习惯网络聊天的同学是最善于利用网络来学习, 其次是习惯电话联系和E-mail联系的同学, 反之, 习惯于课堂交流和短信联系的同学不善于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 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需求也和他们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满意程度有关, 结果表明:认为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自己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工作生活学习所需知识的传授、学校图书馆资源及服务模式等方面的需求是大学生网络学习的主要动因, 其中以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具有影响力。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收集到一手数据, 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上海市大学生使用网络学习情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发现三个问题:一是不同专业学生对网络学习的依赖程度有所不同。经济学、工学和管理学这三类学科的大学生依赖网络学习的比例较高。二是拥有不同习惯的学生对网络学习的依赖程度有所不同。习惯网络聊天的同学是最善于利用网络来学习, 其次是习惯电话联系和E-mail联系的同学, 反之, 习惯于课堂交流和短信联系的同学不善于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三是网络学习的动因各有不同。认为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自己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工作生活学习所需知识的传授、学校图书馆资源及服务模式等方面的需求是大学生网络学习的主要动因, 其中以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具有影响力。
五、结语
我们对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给出如下建议:高校可以适当开设网络课程来代替实体课程, 在保证课程进行的前提下节约部分师资力量;高校网络平台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不同专业将整个平台进行板块划分;网络课程应该更加重视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工作生活学习所需知识的传授等方面的内容。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知识创新的需要, 信息化教育必然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网络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越来越多网络公开课的普及以及各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完善, 如何在大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在线学习内容之间寻求平衡点成为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 只有不断完善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才能真正推动高校内涵建设, 从而实现真正的现代化教育。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校内涵建设,多元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国锋.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推动我校内涵建设[C]//2008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北京, 2008-10-10.
[2]Elaine Allen, Jeff Seaman.Five Years of Growth in OnlineLearning[J].Sloan-C, 2007.
[3]Heinze, Nina/Schnurr, Jan-Mathis.Develop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 by Using E-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J].Proceedings of the7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2008:492-498.
【大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推荐阅读:
关于大学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05-12
大学生学习调查问卷08-09
大学生学习动力调查问卷10-18
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调查问卷12-22
青岛大学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12-22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问卷10-20
大学生上课情况调查问卷07-22
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问卷08-25
大学生社会兼职情况调查问卷10-19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