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

2024-08-17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共6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 篇1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学习汇报

永兴村完小

叶富华

在永兴乡中心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了2012年4月7日——8日在昆明举办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通过两天共16学时的观摩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对教学工作也有一些看法,下面就这次学习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汇报。

一、情况汇报 1、4月7日上午共4学时,认真观摩了江苏省特级教师许卫兵的两堂展示课:人教版三下《认识小数》、五年级《走近古典名题——李白喝酒》,和报告“漫谈‘几何直观’”。许卫兵老师展示了直观教学的特点。2、4月7日下午共4学时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周卫东的两堂展示课:《找规律》、《认识二进制》,和报告“成长中的儿童需要什么?”。周卫东老师展示了教学过程中体会数学的过程。3、4月8日上午共4学时,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国荣通过两堂展示课人教版四下《折线统计图》、三下《有余数的除法》(复习),和报告“挑战生成智慧”,阐述了教学需要挑战。4、4月8日下午共4学时,是北京一师附小的韩玉娟老师带来的展示课《数学思考》、《掷一掷》和报告“我是怎样为学生设计探究活动的”。韩玉娟带来了设计探究活动的理想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感悟

1、在许卫兵老师的课上,老师走近学生,学生们轻松上完课,幷取得很不错的效果,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相结合,把抽象的知识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授。在报告中,许卫兵老师阐述了什么是“直观”?什么是“几何直观”?就是从图形或图像中进行思考,借助看到的图形研究数量关系。小学数学中要通过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洞察能力,首先通过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其次增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再次,把握适度的直观教学,课堂上用直观教学,目的是学生离开直观也能在思维上找到规律。

2、周卫东老师的课让学生体会数学、感受数学知识的由来,具体体现了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把困难的问题变成可能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引导学生用数学化的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教会学生积累使用数学思维。在报告中,强调了学生需要的几个方面,一是“真实”,要说真话、办真事、求真理;二是“真情”,三是“等待”,要保护好孩子的积极性,四是“智慧”,教师要有懂得“理答”艺术,即怎样评价课内学生作出的回答,不能光一个“好”与“不好”、“对”与“不对”就评价所有的回答。

3、朱国荣老师的课堂时间分配合理,联系实际生活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问题,困难的问题中包含有简单的多个问题,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学生的思维空间广阔,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独立思考问题。在朱国荣老师的报告中,讲诉了教学需要挑战,挑战需要设计,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一是不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要呈现问题,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二是鼓励学生动手做,把学生的思维结果物化下来,幷转化为教学资源;三是让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探索知识;四是重视“为什么”,而不是重视“是什么”;五是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4、韩玉娟老师的课是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幷把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再把问题化难为易,从简单问题中去发现规律,从而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采取“以退为进,化繁为简”的研究方法,在掷一掷色子的游戏中学生们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在报告中,韩玉娟老师谈了数学既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数学学习是探索与发现,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习数学的习惯,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学可中安排活动,活动的形式要为教学的需要服务,三、高效课堂特点

在这16学时的学习中,通过认真观摩总结,从四位老师的课堂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

2、通过动手、动脑、动脑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各个知识点。

3、复杂的问题,从简单入手,化繁为简。

4、重视讨论正确结果的由来。

5、比较不同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劣。

6、教学生用数学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7、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

8、根据知识的重难点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9、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幷把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10、把问题化难为易,从简单问题中发现规律。

2012年4月10日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 篇2

[活动地点]中国杭州(报名后告知确切报到及会议地点)

[活动主题]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探究

[活动内容](每版块专家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

语文

课堂理念上:邀请教育部乔玉全、傅宜红处长,邀请高校教授王荣生、孙绍振、杨再隋、汪潮、施茂枝、巢宗祺、董蓓菲、潘新和,邀请张文质、崔峦、韩立福传递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的前卫理念。

角色定位上:邀请成尚荣、张丰、陈永华、陈金铭、周一贯、贺诚、黄国才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翻转作引领。

教学预设上:邀请清华附小团队王玲湘、张家龙、窦桂梅展示“1+X”语文课程,邀请王崧舟、孙双金、薛法根呈现“刚性预设”转向“弹性预设”的学案形态。

教学程序上:邀请张祖庆、林莘、赵昭、虞大明、管建刚突破传统的“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的学程翻转。

学习方向上:邀请张立军、诸向阳、蒋军晶展示“以教定学”向“以学定学”的学堂转型样式。

教学方式上:邀请王红、许嫣娜、李茜、肖绍国示范教师“单边讲解”向“合作讨论”的学法转向。

学习心态上:邀请台湾专家朱佩玲、李玉贵、何绮华、张子樟、龚淑芬呈现自主、合作、探究氛围,实现“被动接受”向“质疑探究”的学情转变。

能力培养上:邀请荷兰专家Annemiek Funneman、Christiaan Bloem,邀请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雪野、梅子涵,邀请何夏寿、陈琴、徐建顺、韩兴娥、薛瑞萍展示文学剧本表演、儿童作品写作、古诗文诵读、海量阅读,体现“单一书面答题”向“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的转变。

教学反思上:邀请王小毅、王中敏、毕恩明、肖俊宇、余小刚、张志刚、张敏华、陈宝铝、陈朝蔚、陆清华、林志芳、罗良建、施燕红、夏家发、夏循藻、谈永康、章师亚、赖正清、薛丽芬等教授、博士、教研员作现场课堂书面评点,提升教学的学术深度。

教学

课堂理念上:邀请教育部乔玉全、李水平处长,邀请高校教授孔凡哲、孔企平、刘加霞、孙晓天、张丹、郑毓信,邀请省级教研员刘莉、刘忠阳、李晓梅、宋显庆、姚剑强、高枝国、斯苗儿、彭晓玫、管尤跃传递前沿信息,引领以学为本的前卫理念。

角色定位上:邀请王永春、杨玉东、李一鸣、李嘉骏、张梅玲、殷现宾、曹培英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翻转作学术引领。

教学预设上:邀请华应龙、刘延革、吴正宪、张齐华、罗鸣亮、黄爱华呈现“刚性预设”向“弹性预设”的学案形态。

教学程序上:邀请朱乐平、刘德武、俞正强、徐长青实现传统的“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的学程翻转。

学习方向上:邀请新生代名师万睿杉、刘伟男、陈莹、黄碧峰、谢玉娓展示“以教定学”向“以学定学”的课堂转型样式。

教学方式上:邀请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王开杰、李培芳、何桂、张裕、施银燕、喻巧月示范教师“单边讲解”向“合作讨论”的学法转向。

学习心态上:邀请台湾专家孙德兰、李孟柔、杨美伶、钟静呈现自主、合作、探究过程,展示“被动接受”向“质疑探究”的转型。

能力培养上:邀请特级教师朱国荣、胡爱民、顾志能、袁晓萍、唐彩斌、曾洁呈现“单一书面解答”向“综合运用”的转变。

教学反思上:邀请叶柱、田小勤、关蓓、刘自强、孙钰红、李加汉、张红娜、张良朋、张新春、陈力、陈亚明、邵虹、易虹辉、郑庆全、赵国防、胡桃根、姜荣富、费岭峰、潘红娟等教授、博士、教研员作现场课堂书面评点,提升教学的反思力。

[论文评奖]每位代表仅限一篇,一式两份,与会时提交组委会(需缴纳评审费)。

[光盘征订]请会后点击“千课万人”官方网站www.qkwr.net订购。

[活动收费]培训费650元/人。食宿、往返交通等费用回原单位报销,住宿标准:每人每天90-150元。

[报名咨询]参会单位须事先向组委会报名,未报名者谢绝参会。电话报名:(0571)86971080 86971084 8697104086971789 86971641短信报名:15958198815 15958188212 15958198116邮箱报名:qkwr@163.com官网报名:www.qkwr.net微信报名:qiankewanren QQ报名:2521566653 1658661567(备注:1.网络报名如两天内不见回复,请改用电话报名;2.本次研讨会将发给学员继续教育学分卡;3.日程安排于活动前10天在网站公布;4.示范课在同一会场举行,部分报告将以分会场形式进行;5.专家介绍请登录官网查询)

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汇报材料 篇3

这次学习是教育科技局组织的。学习时间是5月7号至8号。由教育科技局罗股长带队,一行共计五人。学习地点重庆市后勤工程学院礼堂。

一、这次活动的主题分讲座、观摩课、和互动交流平台:

由儿童文学界权威专家亮相山城,带来阅读教学新观念与新方法;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人民文学出版社教材副编审、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博士亮相山城,开拓阅读教学“新”光大道。儿童文学作家精彩主题演讲,引发儿童阅读深度思考。

梅子涵教授热情洋溢的主题演讲,动人心弦,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儿童教育关注者诠释儿童阅读新思潮。

教材编审全面解读新课标,新鲜透彻的观点直达人心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编审王林博士全面解读2011年4月出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确的分析与解读,透析语文教学新观念,让语文课堂更轻松、更实用。

精彩纷呈的阅读课堂,呈现一场场关于阅读教学的视觉盛宴

国内童书教学名师现场授课,呈现一场场关于儿童阅读教学新方法的视觉盛宴。

儿童阅读整体推广典型代表现身说法,分享儿童阅读区域推动成功之路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副局长杨皎现身说法,与参会代表分享儿童阅读推广心得。

浙江杭州长江实验学校,校长娄屹兰带来的绘本《云朵面包》;浙江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蒋军晶带来的《活宝三人组:绒毛猪的秘密》;王林博士带来的《盗亦有道》等观摩课。

第一场 讲座题目:儿童文学阅读:

由上海师大中 文系 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梅子涵教授说教育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在我们挖掘教育理念的同时,您是否忽视了图画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您了解孩子们的阅读吗?有为孩子不能爱上阅读而困惑吗?让我们走近阅读从成人抓起,作为如今的老师们又看过多少有名的童书呢?这得让我们深思。讲座紧紧围绕儿童文学的阅读展开了,他的主要儿童文学作品有短篇小说《走在路上》、《双人茶座》,长篇小说《女儿的故事》等,获得过全国儿童文学奖、全国少儿读物奖、北京少儿读物奖、中国图书奖…等。阅读图画书:为孩子打底子工程:现在不是读书不读书的问题,而是读什么书的问题,广大家长和老师是很重视孩子读书的.但在读什么书的问题上却是一筹莫展.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为未来打精神底子的,一种是打完底子再读的,阅读图画书是:为孩子们打底子的工程。梅教授推荐书目:

《夏洛的网》——猪和蜘蛛的故事:会织网的 一只猪的命。

《花婆婆》 —— 什么叫花婆婆呢?就是喜欢到处种花的婆婆。艾丽丝的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逃家小兔》——合上这本兔子故事的书,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已经是自己的声音的甜甜的喊:“妈妈,想你,爱你!”

《猜猜我有多爱你》——小栗色兔天真可爱,大栗色兔的母爱,真是诗一般的意境。

《爱心树》—— 久远的树久远的男孩久远的索取久远的爱

《晴天有时下猪》——“连自来水龙头里放出来的都是猪,像黄豆大小的猪,哗啦啦,哗啦啦!”

二、第二场讲座聊书的策略:

由将军晶校长主讲,听了蒋军晶的“聊书”策略讲座,有一些启示,简练梳理:

(一)他的课堂重在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1.诠释性问题优于事实性问题

诠释性问题:(需要统整、分析、梳理)最适合拍成电影的情节是哪一段?

事实性问题:(是什么、主人公、结局)

2.批判性问题优于认同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对结局是否满意、那个章节需要改进?喜欢谁吗,谈谈看法.认同性问题: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寻求解释

3.延伸性问题优于陈述性问题

延伸性问题:意在增加和学生的生活联系,感受读书对于生活的指导意义。你有无与主人公一样的遭遇?这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自己哪段类似的经历?

陈述性问题:回答书中内容,多以“为什么”开头。

4.“文学欣赏”问题优于内容性问题

多一些“怎么写的”内容讨论。例:本书遣词造句有什么特别之处?那些细节特别活灵活现,仿佛叫人看到了事情的起伏经过。

(二)、指导实用的“阅读策略”

阅读前,作“预测”。根据书名、目录、对作者的了解、甚至照片或插图预测。

阅读中,主要是“自我提醒和调整”,例如自我提问吸引自己往下读,例如在遇到疑惑时回读求证;例如提醒自己关注细节并随时注意它对后续情节的影响。

阅读后,主要是“重读”,重读喜欢或者重要的部分,重读后梳理故事中的人物,重读后与同类书籍进行比较。

阅读文本不同,阅读策略也不同:

读论述性作品,侧重找共识,找主旨,找依据;

读故事,侧重找伏笔,找高潮,找巧合,找关键事件;

读诗歌,侧重找新鲜的字词,找修辞,找意象,找空白;

读戏剧,侧重找时间,找场景,找背景,找人物的主要语言。

(三)、营造氛围

1、说来听听

2、话题切口小,适用于小学生,适合教与学,更关键的是,每一个训练话题都契合那本书的特点,老师要有适时切中要害的点拨、引导可以让学生更集中注意力、运思力在思考、讨论的内容。

3、他的课堂重聊书内容,引导生聊故事情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 篇4

李建新

2011年11月24日——11月27日我受学校的委派参加了“名师之路”首届西部六省小学数学生态教学研讨会活动,本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体会汇报如下:

学术报告简介

综观几位专家的报告,主要内容和思想汇总如下:

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即数学,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是数学的归宿,数学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

生活情境——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数学素养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四能,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施“三不讲三讲”

“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第一个“不讲”,好理解,学生已经会了,再讲也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说也是浪费时间。第二个“不讲”,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内容经过教师的加工,转化为“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这样的“线索”自己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基本上能够掌握知识的大部分,这样通过 “先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再讲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第三个“不讲”,有一些内容,虽然没有超纲,但是由于太偏,或者由于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讲了没有用,甚至易产生误导,还不如干脆删除不讲。

“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第一个“讲”,其中的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内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与以前联系不大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在新授课中体现得较多,但我们不要理解成,只要是新授课,就一讲到底。在练习巩固时,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形成认知结构,或者在讲课过程中,设计有关问题,给予学生时间,积极探索,认真研究。第二个“讲”,对于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就是难点。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上较常见,由于不会的同学很多,教师不可能一一给予解答,这就应该在课堂上集体讲解,通过知识传授形成技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第三个“讲”。易错、易混、易漏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往往三令五申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往往在测试检测时,容易暴露出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讲得时间少了,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加强双边活动,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才能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课堂教学要以学论教、以学定教,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主动地建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需要三个等待

当问题提出以后,因为要得到最好的答案,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制造一种真思维,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时。当一个学生的问题或答案提出以后,不能阻止学生的思维,可以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果,一定要扩大思维的外延。

当多种答案出现以后,教师与学生辨析的时候,辨析思维的碰撞,思维方式的交流。

课堂教学强调两个字:“知”“ 信” 在知中信,在信中知。知是指教师教师已经知道了答案,具有权威性,信是指教师要信得过学生,相信学生,不服从于权威。

允许——等待——对接(吴正宪团队做法)

允许学生用自己用原生态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想法,数学概念,让学生的原生态语言与数学语言相互对接,等待每一位学生觉醒。

教师的三个不选择

教师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教师没有选择地点和设备的权利;教师没有选择时间的权利。

教师的三个不拒绝:

不决绝错误的信息提供的价值;不决绝时代赋予我们的信息;不拒绝文化的传承。

教师的三个包容

包容学生的不同;宽容学生的错误;纵容思维的奇特。

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科学(教学内容)是可以复制的,但艺术是不可复制的。

教学要讲究艺术 课堂的导课艺术 好的导课如同达到彼岸的基石,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开启之窗,是不可分割的环节,名师的课堂导入清切自然,而且能结合教材的重点进行有效地铺垫。

课堂的语言艺术

他们用幽默的语言,充满童趣的调子,在课堂上引领着学生,感染着学生,特别是刘松老师,如同一个大孩子,把自己比作一个小学生,用学生喜欢的语言进行教学,融入学生的学习中。这样的语言艺术,使得孩子舍不得下课,给学生以深情的呼唤。

教学的设计艺术

教学的设计恰当,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探究的方向和效率。刘松老师谈《乘法分配律》设计时,将自己的设计和体会总结为六大需求:兴趣的需求、知识的需求、思维的需求、认知误区的需求、解决问题的需求、发展和满足隐形的需求,根据学生终身发展的根本需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艺术关键句

相信奇迹才能创造奇迹;适度目标才能适性发展,惊讶目光可能指引方向;魅力经典成就教学高效。

理念分享

离开教师还读书,离开学校还学习;成长的意义在于经历而不是得到;差异是世界的美也是生命的美;我们不知道学生的明天会怎样;学不会是学生的权利。

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牛献礼)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把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衡量有效教学的关键指标是看学生有没有发展,有无进步。

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的要点: 第一、突出本质,抓住重点。第二、注重联系,重视变式。第三、互动对话,相互启智。第四、少教多学,优化结构。“解决问题”教什么?(刘延革)

1.加强信息处理教学,促第一个转化的实现。一是题中的信息比较分散时,应指导学生将题目中的各部分信息都看到;二是题中的信息比较隐蔽时,容易忽视,要引导学生观察细节;三是题中的数量较多时,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

2.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架第二个转化的桥梁。重视运算意义的建立和应用;重视指导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过程。3.重视解决策略的指导,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用的策略:画图、列表、尝试、模拟操作、逆推、简化、推理、假设、转化策略。

归结起来两大策略:推理、转化。小学里最妙的是:画图。在探索中习得,在碰撞中习得,在辨析中习得。4.注重回顾反思的过程,逐步形成数学的素养。有效地回顾与反思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基本数量关系和问题结构,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及是否符合现实意义,深化对策略的认识。

培训点滴感悟

本次活动,专家在示范课和讲座中,主要贯穿落实的新理念,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是活动,也是经验。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新课程将教学的“双基”改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思想,“四基”既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构筑了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

教学关注三个读懂

数学教学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读懂教材

教师如何解读教材,教授介绍了五个方面:要用整体联系的观点解读教材;要持课程改革的理念解读教材;要怀质疑好问的态度解读教材;要抓住数学本质的问题解读教材;要挖掘和利用学生本身的资源解读教材。

读懂学生

为什么要读懂学生。学生是有差异的,读懂学生的差异是教学的基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找准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地确定数学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读懂学生“什么”。心理特征;认知发展规律和水平;已有的知识基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已有的数学活动体验和经验;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周围的世界;实现数学化的要素与过程;由经验而来的典型的困难或错因;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路径。

如何读懂学生。理解学生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把目标从“双基”拓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在活动的过程中“读懂学生”,在“四基”并重的基础上真正读懂学生。

怎样读懂学生。课前方谈;课前问卷;经验分析;课堂沟通与检测;课后访谈。

关注几个基本观点。

数学既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又是学生成长的载体;数学既有作为学科的数学又有作为教育的数学的两重性;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更关注数学作为“成长载体”的教育价值;要努力摆脱“只听不想、只学不问、只知不识” 的教学状态;注意科学素养、理性思维、洞察能力、评价能力、批评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严谨求学、创新精神的养成。

读懂课堂

预测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及时捕捉课堂上生成性资源,利用好合理的生成资源,灵活的处理课堂上发生的各类教学事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

关注学生已有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实质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和提升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生活经验

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活水源头,到生活中去学是学生学会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教学富有生活气息。

知识经验

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就能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使学生搞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化难为易的学习,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新知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主动建构新知,同化新知

好的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第一,贴近生活找数学,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第二,给数学找个“原型”,把常识提炼为数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依托知识背景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发展。第四,调用生活经验在创造中学数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五,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

做示范课的每位在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有效地关注了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新课程理念。

关注学生错误资源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如果没有错误,那就不是课堂教学。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会从错误中学习。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今天,我们不妨以一颗平常心来重新审视课堂,把课堂看成是师生逐步认识错误、利用错误实现共同成长的空间,使错误成为数学课程的宝贵资源,能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为数学教学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善待错误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背景,对事物有不同的理解方式,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思考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对待错误要有良好的心态和一双慧眼,要把错误看作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资源,要用爱心呵护出错学生脆弱的情感,帮助他们找回自我,建立信心。并且尽可能挖掘错误的潜在价值,发挥更大的功效。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不要批评指责,而要用微笑来呵护一颗颗脆弱的心灵,既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错误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为数学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就是一个回收学生错误的“容器”。只有接纳学生的错误,才能化解学生的错误。宽容错误,既可以点燃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帮助学生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又能使师生关系得到改善,课堂因此而变得精彩纷呈。因此,教师不仅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以学生的眼光看待他们的错误,甚至欣赏学生错误,而且要有意识地进行灵活处理,将错误转化成有助于教学的素材,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列错析错

数学教学作为一种交往的活动,课堂成了师生知识共享、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舞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师生的互动增多了,随之而来的错误无形中增多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足为怪的,面对这些错误,如果采用避而弃之或反复强调的方法,都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相反,如果我们将错误呈现,让学生通过专门进行“尝试错误”的活动,引导他们比较、思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可以帮助学生从对错误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对错误的判别能力,尽可能做到少错,甚至不错。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剖析错误的原因,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反思错误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在教学中,教师可列举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或设计相应的选择、判断题,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的探索中不仅“知其错,而且知其所以错”。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从错误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对错误的判断能力,从纠错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就能促进认知结构的组合,推动思维层次的不断深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对于错误带来的教学机遇,每个教师都能碰到,不同的处理方式所得到的教学效果完全不同。教师在与学生共同遨游知识海洋时,要允许学生出错,要善待、宽容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大胆地尝试和积极地体验,精心研究学生出错的原因,从中发现学生的奇思妙想,从而挖掘出创新的种子,为学生的发展全面服务。这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也是新课程强调的思想,同时也是教师的教学艺术的体现。

“课堂因错误而美丽,因错误而精彩。”——吴正宪语

关注学生思维过程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课堂教学是训练思维学生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智力、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作示范课的每一位教师都通过一系列递进式的探索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感知,举例验证,表述思路和结果,由内到外的理解数学知识,层层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多项思维的发展。面对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算法最优化,提高了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注教学情境创设

新课标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必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吸引学生投入。这已成为实施新课程的潮流与时尚。那么教师要创设哪些情境呢?

(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索愿望,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也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确保每位学生的有效参与。提出的问题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

(2)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作示范课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创造条件,使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体味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3)创设大课堂情境。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调查了解有关问题,收集相关信息,使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用所学可能性的知识在生活中寻找哪些事件可以发生,哪些事件不可能发生,哪些一定能发生,并说给并爸爸妈妈听。

关注学生感知体验

常言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学生在成功中更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成功更能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这是新的课程理念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数学教师只有将这些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中,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寓教学于活动之中,学生就会积极有效的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做示范课的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的活动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了广泛的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关注数学思想渗透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许多重要的法则、公式,教材中只能看到漂亮的结论,许多例题的解法,也只能看到巧妙的处理,而看不到由特殊实例的观察、试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或探索推理的心智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隐性知识系统,小学数学教学应包括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知识的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素质,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课程教材研究所王永春在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梳理中提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灵魂,要想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要深入到数学的灵魂深处。学会了数学思想方法,就学会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思想方法的育人功能:

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可以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对应思想、假设思想、比较思想、符号化思想、类比思想、转化思想、分类思想、集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统计思想、数学模型思想„„

关注教师团队建设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 篇5

这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意盎然,这是一个激动的日子,激情飞扬。这是一个希望的季节,播种了憧憬,这是一个充实的日子,收获了思想。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分享… …

路漫漫,待进步--英语学习体会及感受

4月8日—4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市高效课堂培训会。聆听了两位专家的报告,观赏了六位优秀教师的高效课堂,收获颇丰。下面就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聆听专家精彩报告,领悟教学策略。

偶尔翻看教科书时会留意到编者的名字,在心里也想象过他们的样貌,没想到这次那么荣幸的目睹编者李老师的风采,活泼开朗又充满知性感和人格魅力。报告更是精彩不断。关于李老师讲述的自己去香港学习时被接待时的尴尬窘迫心理,我深有同感。自己也是英语专业本科的毕业生,可是现在好像是个英语盲了,听说的能力退化到了低谷。汗颜,惭愧。唯有学习才能弥补知识的欠缺,李老师自我学习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关于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李老师的讲解和传授,使我茅塞顿开。尤其记忆深刻的是她说的那句“英语教师不要批评差生,差生需要夸奖鼓励和爱护”。反思自己的教学,就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除了爱他们,课上课外的一些交流和教育策略还可以让他们提高和进步,从而提升整个班级的实力。常常为每个班级的学困生伤脑筋,只是一味的埋怨,其实是没有因材施教,李老师的报告值得我用一辈子去思索。

张老师对两节课从头到尾具体环节的梳理,让我深感佩服。目标的设定,任务的设置,都是需要细细斟酌的。由于自己的经验浅薄,知识水平的限制,有时候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设计都是草草完成,才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低效率。有张老师的这次提点,我会在以后的备课上课方面一点一滴的改正。

二、观赏高效课堂,学习如何上好课。

五位老师讲授的都是低年级的词汇和对话整合课。四年级的对话内容,我个人的感觉是比较零散,平时的教学中很少将词汇和对话整合上。但这次老师们能够整合地那么高效,让我很意外。也反思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缺点。关于讲授的内容,以往我的教学就远不及他们那么深入细致,认真研究教材的每一点知识。比如植株和果实的对应。每节课的亮点都一言难尽,只能以后慢慢学习吸收。

通过本次的学习,感觉自己好渺小,就想一棵秧苗,刚刚开始发芽,以后的路还很漫长,长成植株,结出果实的过程需要自己不断提升自己。期待以后的进步!

市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研讨会学习体会

自4月8日起,我有幸参加了市高效课堂研讨会。在这次的研讨会上,所邀请的专家、教授和授课的老师们都围绕着“高效”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和研讨。李老师的兴趣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张教授对课堂的细致分析和教案的有效性设计,各位授课老师用课堂诠释着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在他们的身上,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教育中,我都学到了很多。下面我就所学的内容做了简单的梳理。

李老师的讲座:

从初见李老师的那一刻开始,李老师英派的气质就让我对她的讲座充满了期待。和我的预期一样,她把在日常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用一种诙谐幽默的形式传达给我们。她和Jason老师的大方和纯正的英语口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李老师的讲座中,让我感同身受地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断地学习。李老师说她花了两年的时间又在夜校重新学习英语。这样执着的学习精神让我感到敬佩。老师如何能在学术上能学生感到由衷的敬佩,我想就是老师在专业上的能力。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紧紧的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第二、用多种方式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扮演天使还是活泼可爱的动作表情;无论是朗朗上口的歌曲歌谣,还是漂亮实用的教学用具,都透漏出老师对学生的用心,老师对学生兴趣的关注。

第三、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直拼式的音标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易于单词音----形----义的叫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四、学会尊重学生。当李老师讲到please的时候,让我想到了我在课堂中所忽略的东西。这样的细节往往会呗我们忽视,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仅关注,而且也会造就他们的情感态度和说英语的习惯。这一句“PLEASE”,让我们学会尊重,学会关注课堂中的小细节。

李老师的讲座中,涉及的内容很多。很多东西都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希望能够将李老师的优秀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

张连仲教授的讲座:

张教授细致的分析了孙超老师和郭晓燕老师的课。其中,有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中应该不断思考的:

一、教案设计的整体逻辑性。在教案的设计中,我们往往只考虑了这个活动的趣味性或其他的某一种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却忽略了,这一活动在这一位置是否有必要或者它的出现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逻辑。若不符合,那它不仅显得突兀,而且占用原本就不多的课堂时间。

二、教案和课件的设计,要达到给学生在认知上搭桥的效果。例如,郭老师的课件中,底图是草原和天空,点击出现两个圆圆的橙色的东西。原本是想呈现oranges.我想,郭老师是觉得这张底图比较的漂亮或者出于学生可能喜欢这样的图片的考虑。但是,这样的设计却给拓宽了学生联想的空间。

三、全面关注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课堂还是教案的设计,都应该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张教授提到,孩子们不是仅仅配合老师完成这节课,而是应该在课堂中主动的学习,这才是一堂成功的课。

教师授课:

每位老师的课堂都展现了授课教师对所给课题的思考,和对高效课堂的思考。即便是课堂中有一些小细节不够完善,但我认为,他们的课堂依然是成功的课堂,因为他们都是带着思考来上课的老师。

听 课 反 思

在听完“市高效课堂成果展示会”之后,我感触颇深,每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课堂资源,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反观自身,我觉得只有在以后的工作中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快速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毋庸置疑。作为小学生的启蒙英语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个兴趣应该是具有持久性的、积极向上的特点的。而物质刺激的方法对任何人都适用,其所产生的兴趣只是短暂的。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教法,把英语课与活动课相融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快快乐乐学英语。同时,教师可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适当的竞争性游戏,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采取加减分数、抢得红五星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在竞争活动中获得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而且,这类活动还能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注重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为了课堂活动的丰富多彩性,我们总要想方设法、变着花样儿地设计一个接着一个的活动。如今仔细想想,才发觉这么多活动只是在围绕着5、6个词汇或是3、4个字母打转。再看各个活动,毫无瓜葛,相对独立,整体性不强,其目的只是为了反复地操练字母或词汇。活动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被教材所束缚,让学生尽玩些变形不离本的游戏。记得有位专家这样说:“教师要求学生10分,学生可能掌握7分;教师要求学生掌握7分,学生可能掌握5分”。因此,我们可适当变通一下教材,把教材定位得稍高些。我们的学生具有无穷的潜力,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正确把握教材的要求,教师不能被困在教材这个牢笼里,而应适当拓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分级目标,这就给教师们提供了选择教材、驾驭教材的机遇,我们就要抓住这份机遇。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需要学习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在确保教学生动有趣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毅力的培养,要把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与一些机械的记忆以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既要防止不顾儿童的心理特点,机械地套用成人的英语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师的讲解,而不注意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防止过分强调学生兴趣的培养,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意志与毅力的锻炼与培养,使英语教学流于形式,从而导致“英语课堂热热闹闹,学生英语水平提高不了”的状况。

总之,我们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是教学理论的实践者。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开拓型、创造型、研究型的教师。

市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研讨会暨骨干教师培训会

------心得体会

4月8日下午至4月10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市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研讨会暨骨干教师培训会。在会上尹老师提出了:“你们带了什么来?带什么走?”的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我是带着什么来的呢?虽然来之前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对于每次的外出学习我都会带着“有所收获的期待”。那么本次的活动让我有所收获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本次的学习让我的眼界更开阔了,也让我收获了一些眼前一亮的小的教学技巧。4月8日下午来自广东省东莞城中心小学的专家李老师无私地分享了她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以及她对小学英语新课标的一些理解。她生动活泼的讲解,让我们度过了一些轻松愉快而又收获颇丰的下午。李老师的老小孩风格让我觉得震撼,做一名幸福快乐的小学英语教师,关键是一种心态。

4月9日上午与李老师同行的吴吉鑫老师通过一节生龙活虎的课,很好地诠释了李老师的教学理念。让我们看到了被实践了的理论。我认为用课来诠释教学理念是对教学理念最好的讲解。吴老师的课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为什么?是因为他的课非常好吗?我不以为然,我想也许是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我们平时的教学模式,突然看到一节摆脱了我们司空见惯的教学模式的课,觉得很新奇而。但是细细推敲起来,他的课也不像我们第一印象里那么完美。吴老师悦耳的嗓音,让我们觉得舒服,他卖力的表演让我们佩服。他的课是东莞城中心小学英语团队的teamwork,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亮点:

1)90后小老师在课堂上的热情大方,如此热情卖力的老师,学生能不被感染吗? 2)对细节的关注:如在呈现本课时的几个单词复数形式时,吴老师用的是一个自编chant,共有7句组成,每一句的呈现方式都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编排的。

3)自制教学用具简单实用,利用废旧物品,不浪费资源。如:在操练动物单数(Is it …?)和复数(Are they..?)时用的盖住图片一部分的小道具

.4)重视语用,创设真实有效的语言情景,(对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使用Are they …? No, they aren’t./Yes, they are.的思考)吴老师给出的情景是:90岁和3岁的游客来农场参观。

5)自编chant,押韵很好,读起来琅琅上口,可以看出其作者的功底。6)教师对肢体语言的运用,活泼有趣,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当然对于吴老师的课我也有很多困惑: 1)本节课能称得上是节完整的对let’s learn 和let’s talk的整合课吗?他的课符合尹老师的要求了吗?课堂气氛看起来很好,很热闹,孩子们真得学会了单词吗? 2)音、义先行,然后再出示“形”的方法,我们应该提倡吗?这样做对单词的认读有利吗? 3)吴老师的对let’s do的部分的教学就像是敷衍,蜻蜓点水般就过去了,学生们会有印象吗?恐怕他们连能听懂的能力目标都没有达到吧? 4)吴老师的课似乎过于重视语音和语用,而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操练。比如:教师在解释How to be a guid 时,用一段时间教给孩子们Welcome to our farm.Follow me, please, This way, please.看到外省老师们的teamwork,我有一个疑问?咱们即将参加省里讲课比赛的四位老师们也有强大的团队支持吗?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无私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呢?众人拾柴火焰高啊!也许我会被嘲笑,但是我还是想提出中肯的建议。仅作参考: 孙超老师 1)Warm-up的let’s sing 换掉或者只让孩子们欣赏,唱歌和做动作好像不是孙老师所擅长的。2)听音答题环节:Are they horses? 的问题下面的donkeys的图片删掉。如果不删的话,学生可能不用听录音就知道了答案。3)4)学生自读环节,教师要到学生中间指导,解惑答疑。

Production环节:小小设计家(设计出自己理想的QQ农场)要求不够具体。郭晓燕老师 1)郭老师找到的那首水果歌能难得,可是让学生说出歌里唱了什么可能会很难,可不可以把本课时的let’s chant改编一下变成水果歌,既复习水果,同时也可以唤起学生对名词复数的记忆,也可以降低对本课时let’s chant的教学难度。如:I like apples, I like apples.Round and red.I like bananas, I like bananas.Tasty and yellow.I like peaches , I like peaches.Juicy and pink.I like oranges, l like oranges.Yummy and orange.2)我小的时候一直认为:西红柿和黄瓜是水果,我想学生们可能也会混淆吧?能不能在课上体现出来呢? 车昆老师

1)warm-up环节,问:Where are the vegetables from?的问题时,能不能在课件上出现supermarket(超市)和farm(农场)的选项,如果仅仅是说出来,让学生选的话,难度很大,因为supermarket和farm都是学生们没有学习过的。

2)我认为:Fuit Garden用在此处不合适,因为potato和onions都是“茎”不是果实.吴晴梅老师 1)

4月9日下午,张连仲老师的讲座发人深省,平时我们认为是典范的东西,有可能在睿智的人眼里是可笑的。听着张老师对几堂课的毫无留情的深度剖析,让我感到了自己的肤浅。我的课堂行为都是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吗?当课进行到某一环节时,我能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吗?我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在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后应该停顿一下,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知规律吗?我的教学设计有一条主线吗?显然我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今后我一定得注意了。

最后活动结束了,给我剩下了什么是我所带走的。一些我认为会对我的教学有帮助的小金子。比如: 1)做一个幸福的老师。2)3)4)5)6)7)8)9)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孩子体面地坐下去。孩子最喜欢的奖励是:不做或少做家庭作业。原来英语老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学生排位。Let’s read的朗读抽查可以是每个学生读一句。、做判断和选择题可以用动作表示答案 动脑筋可以变废为宝,利用废品做教具。画三笔的游戏,我的孩子一定会很喜欢。在一堆字母中找出所学的单词如:abderaserf 10)English is difficult.English is easy.通过呈现一篇很多英文的文章,然后用红笔标出其中的it , is , a让学生认识到English is not so difficult.11)教复数时,可以让学生看到由单数到复数的一个变化过程,如:先呈现一个西红柿,出现单数tomato,再突然跳出一个西红柿,下面的文字变成了tomatos.12)在sharp eyes的练习环节:学生应该是越看不清楚,注意力越集中。13)slipper中的PP横起来像一双小拖鞋。14)我们的鞋子采用的是欧码。

15)备课是要有一条框架,就像一条鱼的骨架,而且它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聆听着 感悟着

收获着---参加市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研讨暨骨干教师培训会感想

四月8日至10日总共三天,我很荣幸参加了在第三中学举行的市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研讨会暨骨干教师培训会学习,培训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内容安排十分丰富,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共听了六节公开课和李和张连仲专家的讲座。聆听着六位教师讲课和专家的讲座,感悟着他们的精彩,收获着他们的智慧。让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受启发。

一.做智慧的教师,赏识每个孩子。1.做智慧的老师;

培训开始当天,李老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演讲,李老师凭借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给我们细致分享了她做老师的智慧。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会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不能直接说你错了或打不上来时,让他很体面的坐下去,学会尊重人。李老师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不要大喊大叫,学会倾听别人。在对待差生的问题上,李老师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把全班分成四个组把差生均匀的分在各组,让学生去管理去教学生,课堂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李老师针对其他的问题也想了很多妙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老师是一位善于思考,充满智慧的老师。先比之下,我觉得作为老师我缺乏的就是一种做老师的智慧。

2.赏识每个孩子;

李老师从不批评学习差的学生,相反,她会鼓励和赏识孩子,善于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这一点做法给我思想上很大的冲击,对待这些孩子我常常缺乏的就是耐心和细心。是的,这些所谓的笨孩子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还能说他笨吗?我们还会持同样的态度吗?对这些所谓的笨孩子我们又给予他几分关怀还是更多的打击?通过李老师的演讲让我在不断的思考,我们为师者不经意的一句批评或打击,可能毁掉的是孩子的一生,我们为师者一句不经意的表扬或赞美,也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把爱和阳光洒遍每一片树叶吧,那些“笨”孩子更需要我们的赏识。

二.激情是一种魅力。

几位授课老师都充满了激情。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年轻的吴吉鑫老师。吴老师的授课充满激情,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标准的英语口语,在课堂上的激情和投入不仅感染了学生也感染着我。吴老师不仅备好了课,而且他也‘备’好了学生。课堂设计巧妙,节奏感强,课堂非常精彩!他除了十足的准备以外,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操练,有非常高的热情,讲课内容环环相扣,又次重分明,与同学们时刻保持交流,善于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同学们融入到课堂中。传统课堂的拘谨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张弛有度,积极活跃的氛围,在老师的带动和感染下,所有的孩子都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朗读、做游戏,争先恐后地举手小手回答问题,就连那些调皮的男孩子也被所深深吸引;自编的chants使反复的朗诵变得不再枯燥,全班一起练习、小组练习、两人对练、个人回答问题,精心设计的逐层推进练习法,使孩子们克服了害羞的心理,人人都开口。不仅让我感叹激情的魅力。

三.教材是师生学习的素材。

无论执教的是对话课还是阅读课,每位教师均精心设计,构思独具匠心,尤其是郭淑华老师的阅读课,车老师和郭晓燕老师的课,她们非常善于挖掘教材,注意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前后知识点的衔接关系,教材真正成了师生学习的一种素材,教师搜集了大量的内容和材料补充了教材单一的内容,再加上增不失时机的情感教育,加了文本的厚度。

四.课堂教学需要多问个“为什么”。

张教授的演讲和对课的精彩点评,让我明白了英语课堂的设计每一步都需要有它出现的原因,而且各个步骤之间的是否能够相互衔接。吴老师和两个郭老师的课就做到了这两点,整个流程给人的感觉很顺畅。

五.新旧知识的迁移,依托文本处理新知识点。

几位老师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迁移,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容易让学生接受。依托文本处理新知识点,为新知识的出现创设很好的情景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刺激学生的感官,更容易让其接受。

总之,纵观六节课学生学习的生长点不断被激活,课堂收放有度、动静交替、互动生成,教师的主导作用成了课堂教学的脊梁。是啊,正如叶澜教授曾深邃地指出:“要知道绝不是学生的主动活动就能自发推进教学过程,没有教师这个‘重组织’角色的重要作用的主动发挥,就不能有高质、有效的互动,学生可能将变成一盘散沙,教学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市骨干教师培训会心得体会

于4月8日至4月10日参加了在三中举行的市骨干教师培训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我离高效有多远”,看到这个主题我就在思考:我离高效有多远?我们褚墩的小学英语教师离高效有多远?什么样的课才能算的上是高效课堂?通过本次会议我对高效有了一定意义的理解,回想两天的学习,让我们收获了不少相关教学知识、新的思维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一.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兴趣的重要性,也让我对兴趣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教和学才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兴趣。所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首先,让学生喜欢上你。古语说的好:“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佩服、喜欢任课教师,才会喜欢上他的课,才会对英语感兴趣。所以,老师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喜欢你。

其次,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兴趣的持久性。过去,我对兴趣的理解是在课堂上多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有了,但是这个兴趣到底能持续多久呢?通过这两天的学习,让我感悟到光靠热闹的教学活动无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长久兴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长久的兴趣呢?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学英语,不断地告诉学生学英语的奥秘,帮助学生找到学英语的方法,从而找到自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长久兴趣。

二.在过去的教学中,无论是在备课还是课堂上我只会思考我要教哪些知识,关注的是我的“教”和“要教的知识”,却缺少对学生的关注,缺少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新课标明确提出: “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所以,我们老师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转换自己的角色,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关系。

三.本次学习让我对“功能”这个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们在课堂上教学生许多知识,教学生能够听、说、认读单词和句子,那么目的是什么呢?古人有云:“学以致用”,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能够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这要求我们要关注功能、关注语境,要创设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用,如何用,使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达到高度的统一。

四.其实,本次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这样我们才会不断地向高效课堂迈进。通过本次学习,让我能够聆听到前沿的教育理念,能够分享专家们对英语教学的理解、感悟,对我来说是一种成长。从李老师的报告和吴吉鑫老师的课中,我不仅学到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更让我感受到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从张教授和这五节优质课中,我学会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如何创设情境、如何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关系。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颇多,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学习,也让我知道了我们离高效有多远,远在哪里。我们离高效课堂的远,不仅仅是我们教学方法的落后,更是我们缺少新进的教学理念。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让学生放开手脚,人人参与,才能打造阳光、和谐、高效的英语课堂。

市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很有幸我参加了市骨干教师培训,这次培训既有专家报告,也有名师讲课,内容精彩纷呈,丰富多彩,每一天都有思想火花的碰撞。

在培训的第一天下午,广东省东莞中心小学的李老师就给我们做了个长达3个多小时的报告,在她的报告中,没有难懂生涩的理论,没有华丽繁复的表述,而是用最平实的语言,最容易让我们接受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最直接的信息,她教我们怎么对待我们的学生,怎么让孩子喜欢上我们从而喜欢上英语,让我们对“人格”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一字一句无不彰显着她独有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对教育的理性思考,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对教育的万丈激情,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老师!

第二天开始听课,听了六位老师的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超老师和车昆老师的课。孙超老师善于利用学生的“旧知”实现向“新知”的迁移,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从“学会”迅速过渡到“会学”上来。车昆老师用另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快速过一遍新词,然后快速进入文本,在文本中学单词和句子,这样学习文本的时间就比较长,学生理解文本也比较透彻。我觉得这也许是我以后教学中可以借鉴的地方。这两节课的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容量也相当大。两位老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听课中我发现两位老师基本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两位老师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充满激情。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当然其他几位老师的课也同样精彩,在这里就不多评论了。

这两天的培训给我的启发很多,尤其是如何和孩子相处,我在李老师的报告中学习到了很多,今天开始我也在我的课上采用了李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利用小组积分比赛,效果很好,我会一直采用并完善,争取让我的学生喜欢我,更喜欢英语。

参加市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体会

作为一名年轻的英语老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带着学习的心情参加了这次英语高效课堂暨骨干教师培训会。这三天我收获很大,感觉对自己是一次全新的洗礼。

4月8号,我们听了李专家的报告,我收获很大。教师教授英语就是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从李专家的报告中学会了聆听。要尊重孩子。今天晨读课,我在5年级6班上课,这个班级后进生比较的多,我尝试着让学生回答问题,并且尽量鼓励他们。我找了王某某回答问题,他不会,我想给他留面子,我给了他一点提示,结果他回答出来了。我感到很欣慰及时表扬Very Good。我看到了他脸红了并且很高兴。我能感觉出他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从李专家的报告中还明白了如何进行小组竞赛。作为班主任的我采用加减分管理班级,但是我感觉自己的方法不够成熟,通过这次讲座,我有了一些感悟。在上英语课的时候,小组间竞赛,赢了的小组奖励贴画,学期结束时,根据贴画的多少整组奖励。差的小组给他们施压,让优生也感到压力,这样全组的人都去帮后进生,让优生辅导差生,老师不批评差生,让他们组的组员批评他们,差生心里肯定很难过,老师再及时扮演天使的角色,让差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关心,这样能激起他学习的欲望。

这些教学的技巧,我感觉在我以后的教学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4月9日,上午听了三位优秀教师的研讨课。来自广东90后吴吉鑫老师的课很有特色,一看是经过很多优秀老师指导过的,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能够讲的这么出色,的确也不容易,值得我学习。其中他的画三笔,引出hat 这点很好。每次呈现新的知识时,教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示范,知识的呈现由感知到深知。单词的呈现不单一,设计的很巧妙。郯城一小的孙超老师的课很成熟。一听他的课,就知道他是一位有经验的优秀老师。内容层层推进,知识以旧带新,由boat引出goat。由pen引出hen。

册山小学郭晓燕老师的课,很有深度。由于内容比较的难,郭老师设计的层层推进,注重细节。其中由tomato引出potato,变换字母,自制的道具很精彩。由果实与植株的样子相结合,让学生观看西红柿的整个生长过程,同时问:What are they?Are they…?让学生熟悉本节课的重点句型。

下午听了张连仲教授的讲座,重点分析了上午的两节课,讲的生动具体。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点是:1.注重英语教学的高效性。2.注重情感教育与目标教育。3.问题要细节化,不要太笼统。4.注重细节,放在有效地语境里。5.认知上给学生空间想象。6.教学中应该注重建立信息差。7.考虑活动的逻辑性等等。

4月10日,听了三位优秀教师的研讨课。第一位老师一小的车昆老师,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是蔬菜自己跳出来介绍自己:I am a tomato.I am a/an…生动具体,学生也很感兴趣,感觉很新颖。最后的收获园。总结了这些单词的单复数,让学生再次巩固了所学的重点。第二位老师二小的吴晴梅老师。讲的非常的详细,其中boots 的讲解通过简笔画画出一双靴子,靴子上面有两个圆圈,靴子的的筒又是长的引出oo发长音/u:/。利用简笔画与单词的共同特点,让学生发现规律,终生难忘。第三位老师是册山小学郭淑华老师,郭老师的基本功很好,口语也很棒。教师没有使用多媒体,通过简笔画册,教师在黑板上生动的画出了整个足球比赛的过程,生动具体,黑板上的简笔画很精彩。

以上是我参加这次英语活动的收获。作为年轻老师的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我会经常参加这样的学习活动,不断地提高自己。

观摩全市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研讨会暨骨干教师培训会学习体

这次学习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李老师和张教授的报告中都提到了学生兴趣和语言的功能问题。

首先是兴趣,以前我理解的兴趣是比较浅显的,认为在课前用sing或者chant调动课堂气氛,孩子们都很高兴,课堂中用分角色朗读、游戏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就像张教授所说的,我们老师应该做到迁移兴趣,让学生从生动的画面形成的兴趣迁移到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兴趣,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水平未必够,但只要用心即可。只有对英语有深深的兴趣才能达到创造出donkey+chicken这样的水平,这让我联系到了我三年级教过的一节课,学习一个对话讲的是大象:It has a long nose and a short tail.学生这节课热情高涨联系It has 这个句型时,有个学生说出了It has a big body.这个是我备课时都没有想到的句子,现在联系到张教授的讲法,学生真是产生了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兴趣才能说出来这样的句子。当然这种兴趣的迁移,必须是从生动的画面产生的,这点我必须像吴吉森老师学习,这个老师简直是全能型人才,又像演员,尤其是在拓展环节中扮演模仿老太太,这点是非常值得我效仿的。

其次是语言的功能性问题。我们学习语言是为了什么?我们设计课的目的是为了什么?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哪个更重要?这几个问题是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显然学习语言是为了沟通交际,通过语言认识世界,这点上我们大多数老师都是做的不够的,像张教授所有见词读三遍虽然必要,但绝对不刻意到此为止。语言是要表达出来的,比如学生看见一样东西会真心夸赞:It’s beautiful.而并不是学生会读beautiful会做题就万事大吉了。因此在设计课的时候,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考虑到这个环节是为了什么?能够锻炼学生的哪个技能?在以后的备课中,我会时时问自己。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 篇6

亮点:以大小垫子、管道、自制器材和动感的音乐为载体, 通过摆放不同器材之间的距离变化、各种组合变化来解决本课重点, 在整个实践中, 把情景教学融入到课堂中, 用简单欢快的跳、爬、钻、越等动作, 让课堂教学变的生动有趣, 有效体现了趣味课堂, 同时也保留和继承了原来要学生学会的摸爬滚打等逃生的基本技术动作。

思考:本课设计对教材的进行改造与简化, 使得每个教学环节以各种不同情景的形式呈现, 练习手段丰富多样, 不断变化练习形式与场地, 让学生在练习中进行主动学习, 让学生很直观、直接地进行指向学习, 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如何把体育器材使用、组合与课程标准理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把体育教材内容和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和拓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体现出健身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八年级《折返跑+篮球传接球技术的运用》一课的亮点与思考

亮点:本课认真贯彻本次活动的主题思路, 本次课篮球教材内容的趣味, 体现在游戏中教篮球、在竞争中学篮球。在练习设计中, 在篮球从两个人传球到多人传球中, 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本课从“方法”入手, 着重培养学生的篮球运用能力;以运动技能为主, 突出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提高“基本身体活动”, 学会“多种线路”的传球动作, 从而超越自我。

上一篇:关于农村的小学四年级游记作文:全方农庄一日游下一篇:北京交通大学第二十二次学生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