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的杂文随笔

2024-08-08

大学生活的杂文随笔(共12篇)

大学生活的杂文随笔 篇1

开学才不过一个月我就发现同学们和上个学期不太一样了,突然发现他们变得好努力啊,也许是寒假在家经受了朋友们家长们的熏陶,也许是上学期的期末成绩让他们决定好好学习,也许是意识到了前路渺茫……

这学期我发现图书馆一到晚上都是满的,真的出现了要提前去图书馆占位的情况,这学期我的两个室友都开始学日语,这学期我的一个好朋友准备考计算机二级和驾照,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犹记得我以前不爱看书,但是在大一的时候因为闲得慌而开始看书,但那时候看的都是理论书,后来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老师建议我看小说,因为小说看起来不那么枯燥,也容易懂,也会慢慢提升你的阅读兴趣。

后来,我在寒假就开始看小说了,寒假看了很多书后,也结交了很多爱读书的人,突然发现原来喜欢读书的人那么多。

到了开学,经常与室友们闲聊,发现原来他们也看过很多书,我在寒假看的书他们小时候就已经看过了,人与人的差别怎们就这么大呢!当我在寒假弥补我以前不爱看书的过错时,他们已经开始接触了新的知识了!

但是,我想,只要我够努力,总有一天能够赶上那些比我优秀的人的,毕竟超过一个人只需要四年时间!

看到他们在很努力很努力的学习,我就有点发憷了,我就开始反思自己,我有没有浪费时间呢,答案肯定是没有的啦,原谅我对自己这么乐观!

我,每天是宿舍睡的最晚,起得最早的人,周六周日和平时没有早课的时候我都不睡懒觉,也许这在一般人看起来是没啥的,但是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可相当不容易啊,之前我每天都在看书,平均每天能看两本书,写一篇小短文,虽然写的不好,但是也算对看的书的一个总结吧,后来我报了中国财政大学的金融学,这个是自考,金融对于一个大学学社会工作的人来说可是够呛的,因为一个属于文科,一个属于理科,但是我还是对金融感兴趣。这不,四月份就要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和英语二,这些都是我主动选的。一个月准备三门课可是够艰难的,而且我高中是学理课的,大学里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原都是大二学的,不过我相信我能过。就因为这个,我每天看书的时间减少了,也不再日更文章了。

说实在的,我不太会合理地安排时间,每次都是要做这个事,那么另一件事就做不了了,不能让几件事都做完,这就是不能合理安排好时间,我希望有人能指导指导我,毕竟目前想做的事很多很多。

例如,我们大二要考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这是学校要求的,我自己要学第二外语日语,想拿到日语四级证书,我还想每天都看书,都能日更文章,都能看一部比较有意义的电影,还有我的金融学的备考,除此之外我还有自己的专业,这个学期考试都要闭卷,课后作业也很多,我希望这学期我的绩点能达到3.5以上。这么多事堆积在一起,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排……

现在此时此刻我正在用电脑来写下我的所思所想,我只能相信我自己能做到我所期望的一切,相信自己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当然,如果有大神能够给我指导,我将不胜感激。

晚安,我的甜心。

大学生活的杂文随笔 篇2

关键词:鲁迅,《介且亭杂文末编》,人生态度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 其文学史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他也成了一个被有意无意地不断“神化”了的政治符号。关于他的种种言说, 离这位杰出启蒙者的真实面目似乎渐行渐远。我认为, 通过阅读鲁迅人生最后阶段写的杂文, 得以窥见鲁迅生活态度之一斑, 或许有助于更接近真实地解读其人及作品。

一、“删夷枝叶的人, 决定得不到花果”

《介且亭杂文末编》收入了鲁迅临终前写的一些杂文, 与鲁迅以往的杂文集相比, 散发着更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这也是生活”……》一文是一篇很特别的文章。说其“特别”, 是指在这篇短文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与“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斗士不尽相同的鲁迅, 一个历经沧桑、复归平静的智者的形象。

“给我喝一点水。并且去开开电灯, 给我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因为我要过活。你懂得么?这也是生活呀。我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 屋子里显出微明, 我大略一看, 熟识的墙壁, 壁端的棱线, 熟识的书堆, 堆边的未订的画集, 外面的进行着的夜, 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 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 我在生活, 我将生活下去, 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 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1)

从这些描写中可看到, 鲁迅对自己周围那些平平常常的事物, 是如此细致地审视着, 连“壁端的棱线”这样细碎的东西都收入了他的眼底。这样的视角仿佛是源自一个外界来客, 而不是整日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熟悉这一切事物的主人。或许文学家对于周围事物, 原本有着比常人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力;或许这是一位即将弃世者, 对人世格外的眷恋。不管如何, 让读者得以贴近了一个去除“神化”的一切装饰物的“人”, 感受那轻柔地颤动着的心弦之音。

这种波澜不惊的平淡叙述方式, 浸润着作者对生活深深的爱。“横眉冷对千夫指”与“俯首甘为儒子牛”, 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二元对立。一个修行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境地的人, 是没有恨也没有爱的;罗汉只求“自了”, 而地藏菩萨则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菩萨意译为“觉有情”, 体现的是先觉者度尽世间一切众生的情怀, 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由此想到, 鲁迅的所谓“尖酸刻薄”、对种种看不惯的社会现象的猛烈抨击, 其实正源自于他对生活、对人世极度的热爱, 以及对这世间普通民众的浓浓情义。他并不只是一个无畏的斗士, 而是像诗人一般, 对生活中点点滴滴充满热情和好奇心。

“第二天早晨在门光中一看, 果然, 熟识的墙壁, 熟识的书堆……我们所注意的是特别的精华, 毫不在枝叶。给名人作传的人, 也大抵一味铺张其特点, 李白怎样做诗, 怎样耍颠, 拿破仑怎样打仗, 怎样不睡觉, 却不说他们怎样不要颠, 要睡觉。其实, 一生中专门耍颠或不睡觉, 是一定活不下去的, 人之有时能耍颠和不睡觉, 就因为倒是有时不耍颠和也睡觉的缘故。然而人们以为这些平凡的都是生活的渣滓, 一看也不看……

删夷枝叶的人, 决定得不到花果。” (2)

可见鲁迅是解得生活的三味的。“这也是生活”, 本身就是一个很奇妙的题目, 既像是一种“彻悟”似的自我劝解、告慰, 也像是对那些为营头小利而熙来攘往的世人的循循善诱, 饱含着宗教般的悲悯情怀。在此,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行将辞别有情世间的智者, 正为着执迷不悟的芸芸众生而太息, 并试图为他们做最后一次劝导。

二、“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一位文学研究者讲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鲁迅曾经有一句关于伟人的话:伟人在他死之后就成为了傀儡, 鲁迅此后也未逃脱他这句话所表达的命运。我们把鲁迅神化了, 我觉得鲁迅一生是非常反媚俗的, 但他却成了20世纪媚政治之俗的最大的祭品……” (3)

鲁迅在身后的盛名之下其实是寂寞的, 他早已经预见了自己身后必将为人所利用的情形, 但也无可奈何, 只好“由它去罢”。与杜甫《天末怀李白》一诗中的名句“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表露出的现世的无奈与身后的期许不同, 这样由人而平地飞升为神的“名”, 未必是鲁迅所愿吧。

这是鲁迅在《死》一文中列出的遗嘱:

“……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 管自己生活。———倘不, 那就真是胡涂虫。

五、孩子长大, 倘无才能, 可寻点小事情过活, 万不过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4)

然后他终归是逃脱不了被神化的命运, 即使自己的亲人, 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参与了“造神”运动。看看鲁迅夫人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前言中的一段话:“从这回的写作来说, 使我深深学到社会主义风格的工作方法。就是个人执笔, 集体讨论、修改的写作方法。特别是这本小书, 曾得到许多负责同志的热情关怀和具体帮助, 他们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亲切地指出何者应删, 何者应加, 就只恨自己限于水平, 以致不能更深切地体会这些指示, 使它更符合于人民的要求, 连自己都觉得离满意甚远, 因此, 内心总觉着不少惭愧的。” (5)

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心语, 或许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悲哀吧。一个妻子为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丈夫写回忆录, 也要采取“个人执笔, 集体讨论、修改的写作方法”, 由掌握着话语权的人们来“指出何者应删, 何者应加”, 用这样的“工作方法”来写传记作品, 要想尊重历史, 恐怕是缘木求鱼了。 (6)

自从在毛泽东笔下, 鲁迅成为“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 他也就成了一个政治符号, 一个被时势改造的“英雄”。看看不同时期出版的关于鲁迅的传记、回忆录中的政治字眼, 也许是一件颇有趣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前夕出版的《人民文豪鲁迅》是这样评价鲁迅的:“中国近代在学术成就上足以可以和他比肩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他的人, 不是没有, 但像他一样, 以忘我的大无畏精神, 充当人民代言人与革命大护法, 开创一代新风气的不朽作家, 在中国还不易找到。” (7)

而在许广平写于1961年回忆录中, 对鲁迅的评价是与当时的“反右”相结合的:“不过从我看来, 鲁迅在上海时期的工作, 是在党的具体领导之下来进行的。他对党的关怀热爱, 是和每一个革命者一样的。他对党的尊重, 是达到最高点的。自己无时无刻不是以个‘小兵’的态度自处的, ……”冯雪峰在他的所谓《回忆鲁迅》中说:“鲁迅先生自己是最清楚的, 是左联在借用他的地位与名誉, 这是严重的歪曲, 是他自己极端个入主义的反映, 于鲁迅无损……” (8)

到了1979年版《鲁迅回忆录》, 对鲁迅的赞颂又与对“四人帮”的批判交织在一起了:“《鲁迅回忆录》的出版, 也是对祸国殃民‘四人帮’的批判和鞭挞。这伙‘黑暗的动物’极端仇视与惧怕伟大的革命家鲁迅, 因此他们放肆地涂抹鲁迅形象, 卑劣地篡改鲁迅精神, 阴险地封禁鲁迅著作, 横暴地窒息鲁迅研究……‘四人帮’紧步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的后尘, 他们的命运当然也就和他们师承的前辈一样, 如同鲁迅所预言的, 必然遭到化为‘烟埃’的结局。” (9) 这里的鲁迅, 俨然一副镇鬼的钟魁的面目了。

“民族导师”“人民文豪”“文化新军”……在如此这般一次又一次的谥封中, 对鲁迅的评价成了政治的风向标, 鲁迅成了随心所欲、“为我所用”的工具, 他本来的真实面目也渐渐地变得模糊、难以辨认了……

三、浮华绚烂之后的平静

读《“这也是生活”……》一文, 那种繁华散尽、绚丽复归于平静的人生感悟发人深思, 或许只有真正识得生活的种种滋味、经历过热闹喧嚣的人, 才能写出这样平淡的语句来吧。有人讲, 释迦牟尼之所以能成佛, 只因为他已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 体验了人生所有的七情六欲, 才可以决然“放下”。对大部分人来说, 只有真切体味到了人世间无尽的喜怒哀乐, 才会真正想摆脱苦海, 才能得到宁静。

由此联想到这本杂文集中的另一篇文章———《我的第一个师父》。这篇奇文将超凡而不脱俗的龙师父写得是这般活灵活现:“我至今不知道他的法名, 无论谁, 都称他为‘龙师父’, 瘦长的身子, 瘦长的脸, 高颧细眼。和尚是不应该留须的, 他却有两绺下垂的小胡子。对人很和气, 对我也很和气, 不教我念一句经, 也不教我一点佛门规矩, 他自己呢, 穿起袈裟来做大和尚, 或者戴上毗卢帽放焰口, ‘无祀孤魂, 来受甘露味’的时候, 是庄严透顶的, 平常可也不念经, 因为是住持, 只管着寺里的琐屑事, 其实———自然是由我看起来———他不过是一个剃光了头发的俗人。” (10)

龙师父“不念经”, 娶妻生子, 与人争斗, 仿佛与出家人的身份很不相符, 但他生活得是如此的真实, 让人感到无比亲切。不由得想到赵州禅师“吃茶去”那个著名的禅宗公案, 像龙师父这样任情、率真, 毫无伪饰、顺乎自然的生活, 也许反而接近了“禅”的真谛吧。

“吃茶去”的典故是这样的:师问新道:“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 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 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 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11)

赵州禅师三次说“吃茶去”, 大概意在消除僧人的妄想分别, 让他们随缘任运、平常自然, 由自己慢慢去感悟禅的道理。禅宗讲“吃饭睡觉都是禅”, 并不是吃饭睡觉本身就是禅, 而是指能够专心吃饭、安心睡觉、不打妄想, 这就是禅。由此类推, 或许真正明白了平常生活的可贵、了悟了那些平凡无奇事物的意义, 才可以说是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在同一本杂文集中, 还可以看到《〈凯绥·坷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这篇文章。一个临终前的人, 会有那样的耐心, 对21幅版画, 一幅一幅地去仔细介绍, 深怕中国人对这种新兴形式不明白, 这真是不同寻常。现在的人很难有这份沉静了, 随便打开一本画册只能看到寥寥几语。这或许是因为许多人缺少了对生活的那种热情, 对喜爱的事物的那份执着。“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这样的细节, 也许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格调。

所谓“世间莫若修行好, 天下无如吃饭难”, 在平常的观念里, 总认为佛走起路来一定是离地三寸, 脚踩莲花, 腾空而去。而《金刚经》等佛经中记载的佛, 照样要吃饭, 照样要化缘, 照样光着脚走路, 脚底心照样踩到泥巴。所以回来还是一样要洗脚, 还是要吃饭, 还是要打坐, 就是那么平常。真正仙佛的境界, 是在最平常的事物上。 (12)

《“这也是生活”……》, 就是这样一位智者, 在把握了人生真谛后的彻悟:“然而人往往喜欢说得稀奇古怪, 连一个西瓜也不肯主张平平常常的吃下去。其实.战士的日常牛活, 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 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13)

生活的样子的杂文随笔 篇3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池塘边发呆。阳光撒在水面上,惊醒了湖水的美梦,整个湖面金光闪闪,人们常说,水是上帝的眼泪,能折射出生活的样子,那人的样子又会被谁折射?就像在沙滩上,无论是老农还是身价过亿的阔太太,谁都有享受阳光的权力,谁都有在沙滩上慵懒的资格,在自然界里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无需将自己标榜成你口中的高尚人,也许你最真实的样子就是你身边人对你的态度。

月有阴晴圆缺,人哪能没有悲欢离合?我曾经以为有钱人的生活都是幸福的。但接触的人多了,才发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只是一句空话,而是最真实的生活。难道有钱了,病痛、天灾、死亡就会绕道而行吗?不,生老病死,谁都会经历,或早或晚。所以活着,别总是怨天尤人,再狼狈的人也有他的过人之处,再聪明的人也有他难以克服的困难!

就像妈妈盼儿女归家一样,她从来不在乎你的金钱和地位,而是在乎你在外面过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有没有受欺负?她第一时间是牵着你的手,摸着你的脸,然后在耳边絮叨着她的思念。没有一个母亲见面摸着你的钱包,捧着你的地位。你所谓的要强,无非是想满足自己的欲望罢了,别借着孝敬的名义,拔苗助长。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一个人能在真正的痛苦面前还能乐观的对着生活,对待他人,这才是生活的强者。而不是一边担忧着生活,一边抱怨着生活,痛苦着自己,折磨着他人。

我热爱平凡生活的杂文随笔 篇4

Part 1

关于夏天的傍晚。

好像每到晚上六七点后,老太太老大爷们就三两个成群陆陆续续下了楼,或牵着憋了一天的狗,或挥着不太起作用的小扇子,汇合在小区所有可见的长椅上,唠唠嗑,聊聊生活八卦,时不时还指点一下江山。温热的风,没有停歇的蝉鸣雀声。垃圾车,搬家的小货车,下班的私家车。渐渐有年轻的男生女生走过,脚步快的,慢的,抱着书的,拎着菜的,那也是我们生活在这世上的样子。小孩子从远处传来的喧哗,让人永远期待和回忆那些暑假。人们见面总是互相点头打招呼“遛弯去?”,得到一句“嗯哪”,然后各走各路,碰到下一个人重复着这样的简短对白。飞机经过头顶的天空,一阵轰鸣。树枝树叶轻晃,夏天的深绿,一切都如此平凡,普通到不会被什么人描绘。

但我简直太喜欢所有这一切了。

Part 2

关于为什么喜欢做饭。

投入做一件事情真的会感觉快乐,比如做饭。哪怕非常简单的家常菜,说出来不会让人觉得惊艳啊或者啧啧称奇,但是也会感觉到生活的小确幸。切菜的时候,注意力在刀下的土豆或番茄上,经常觉得造物主的神奇,为什么番茄的红色这么漂亮,紫甘蓝的颜色简直不要太仙女,还有胡萝卜,看上去永远一副明亮快乐的样子。当然啦,可能是我内心戏太足才会想这么多~事实上,厨房很窄,夏天做饭很热,免不了一身油烟味。吃完饭刷碗,水流冲干净碗筷的时候觉得非常开心。难怪人要讲洗礼,荡尽污浊,全身通透。反正尤其在外面生活的时候,很希望可以吃自己做的饭。如果有人给做那就更好不过啦。

健康自信的生活,大概不需要靠滤镜来渲染。

Part 3

关于看不懂的热搜。

只是感慨。这世界上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他们如此无聊要去追赶聚光灯,扑棱扑棱,群魔乱舞,或许哪一天灯泡突然灭掉,他们又要飞往哪里去呢。

关于孩子的生活习惯的杂文随笔 篇5

3.午餐每天都在11点到11点半之间开始吃,所以要早点给她准备,隔一天一炖排骨粥,另外一天就是,米饭菜,窝笋青菜或是清蒸一条鱼。尽量一周只吃一次豆角。排骨粥的一天,她吃的非常好,但是同样在午睡之前有给她喝牛奶,这个必须每天要喝和午餐吃多吃少无关,每天必喝。

蒸鱼,鱼汤,米饭菜的,有时她可能吃的不是很好,等她午睡睡醒,以后就要给她煮一个鸡蛋吃多少算多少。

吃肉粥的一天不用煮鸡蛋,午睡醒了后吃一些水果,下午的水果香蕉梨苹果,什么水果都可以去,然后就等晚饭了,不要再吃别的了,不然晚饭会吃的多。口渴就多喝点水。

4.晚饭必须在五点半开始准备,六点半之前喂。一般都是鸡汤面条,排骨汤面,可以吃一小碗多一点,吃完晚饭后呢如果她不要自动要喝牛奶,就不给如果晚饭吃得不好,大人主动给她喝奶粉,最后再加些水果晚上一般是吃梨子,一次吃多少算多少,不免强。

5.关于睡觉,九点20进房间,十点之前再喝一个睡前奶,再读一会儿故事书,我大部分时间是在9点半到9:55哄睡。

6.晚上一般不喝夜奶,除非她晚上吃的非常不好,她就会夜里醒来还要喝了夜奶。

7.关于遛弯一定要小心,小孩相互之间推,因为现在她还走的不好。她跑得很快,她会一直跑。一定要跟紧,认真看好她,不要只顾着聊天。

8.关于洗澡,尽量两个人一起洗,并且坚持每天洗澡,小孩也已经习惯了每天洗澡。

9.关于穿衣服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大人穿多少给她多一件就行了,太热就马上脱,随时掌握。

10.关于梳头发,早上起床后哄着,一次性梳好,都用粗皮筋。因为头发长细的扎会不舒服,白天玩耍时乱了就再扎一下,不然小孩看起来没有精神。

11.关于买菜尽量在小超市买,小超市的菜新鲜鱼,肉,大超市的不新鲜,我们吃的也不多。

用心就可以带好小孩,多花一点时间在小孩身上。

我很快就会回来,这就是妈妈出差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大学生活的杂文随笔 篇6

一、生活随笔写作要有一定的中心命意意识

中心命意是文章的灵魂, “下笔如有神, 笔落惊风雨”, 无“神”之散乱或有“神”之谬误怎有惊风雨之效?随笔的中心要有聚焦的冲击力, 随笔的思想要有积极的感染力, 随笔的观点要求正确的启发力。这是“思想真实健康”的基本要求。

(1) 写观察。观察是生活随笔写作的重要内容, 凡所观皆能引发所感, 所感皆应启发人所共感。正确的观感既是生活的积累、生命的痕迹, 更是启发他人前行之动力。如写开学时分的大扫除:仿佛擦去的、扫去的, 不仅仅是灰尘和杂物, 而更是心的恶习和惰性, 勤奋的汗水呈现出本质的洁白。

(2) 写对校园生活的喜爱。学生在学校中, 学校中有生活, 如何对待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 也是生活随笔写作的重要内容, 只有热爱校园生活的人才是一个大写的学生。

(3) 写离家的情怀, 对自由的渴望。人人都有一个家, 家牵挂着你, 你留恋着家, 家是你温暖的港湾, 家里有你的故事, 这个故事属于你我他, 当然也属于生活。

(4) 写反省自己。生活中学会反省, 学会反思, 学会自我解剖, 回到属于自身的世界, 在生活和精神的天空成长。只要有了这种期待, 就可能奋力一赴!

(5) 写整理心情, 转变态度。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是心情, 生活随笔应记写之, 因为这段深切之情让自己铭记, 让他人迷而知返。

(6) 反思、思考同学相处之道。高二分班了, 进入了新的班级同学关系如何相处呢?2013全国新课标甲卷考查了对于“同学关系”的认知……

生活随笔写作写的是自己, 读的是大家, 让你的生活成为大家精彩生活之一部分:采取生活之树的点点花瓣, 装点自己, 美化集体;捡拾生活之路的七彩石子, 铺垫自己, 通达大家;汇集生活河流的滴水清泉, 滋润自己, 泽被他人……

二、生活随笔写作要有一定的表现意识

生活随笔写作要表现生活, 生活需要诉说, 需要表达, 需要展现:要把生活用丰富的内容来体现, 恰当的结构来呈现, 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生活随笔写作要有一定的表现意识, 这是“恰当、个性花表达”的要求。

(1) 用内容来体现:内容体现生活, 要求鲜活。生活随笔的内容应该是经过独特的视觉观察过, 经过独特的心灵之光辉映过的鲜活的生活内容。是一段生活细节的叙述, 是一片特殊景致的描写, 是一次真挚情感的抒发, 是一场情理的深化议论。

如《开学时分》可以写成大扫除的记叙、离家情怀的抒发、校园环境的描绘、高一反省的议论、同学相处之道的阐发等。

那是一件值得记叙的具有细节美的事情, 那是一幅必须描绘的具有意境美的画面, 那一种需要抒发的具有真挚美的情感, 那是一个可以表达的具有哲思美的观点……

(2) 用结构来呈现:形式呈现生活, 相对自由。结构不是文体的形式化, 更不是僵死的模式化, 结构讲究“定体则无, 大体须有”。结构是一个组织材料的问题, 是首先写什么内容、中间写什么内容、结尾写什么内容的问题。结构注意开头和结尾的点化、层次和段落的规划、脉络和线索的潜化、过渡和照应的明化。

如“写整理心情, 转变态度”的三个段落:世上本无事, 庸人自扰, 担心学校生活;随遇而安, 既来则安吧;随机而起舞, 我本青春年少, 少年多壮志!

合理的结构呈现了清晰的内容, 恰当地表现了写作的意旨。

(3) 用语言来表现:语言表现生活, 力求生动。语言表现生活, 即指语言适应生活的题旨情境。 (1) 恰当的修辞, 体现观察的深入和形象美。如“高三的教室像一节节奔驰的火车厢, 满载了人, 一刻不停地奔向目的地, 那是属于梦想的地方”“校园广场里那几株萎缩枯黄的盆栽, 仿佛诉说着两个月的寂寞和苦难”“仿佛擦去的, 扫去的, 不仅仅是灰尘和杂物, 而更是心的恶习和惰性, 勤奋的汗水呈现出本质的洁白”等语句。 (2) 句式的整散结合, 体现情感的律动和音节美。如“不敢相信, 也不知道高一时做了什么, 好若浮云, 风吹就散了。语文想偷桃换李, 数学想一笑而过, 英语想欠账不还, 地理想意思意思, 政治想能省就省, 化学想一窍不通, 生物想没啥意思, 物理, 啊哈, 讲得啥子东西哟”的写作。 (3) 深刻的哲语, 体现生活的领悟和回味美。如“仿佛擦去的、扫去的, 不仅仅是灰尘和杂物, 而更是心的恶习和惰性, 勤奋的汗水呈现出本质的洁白”的语句。 (4) 幽默的慧语, 体现乐观的心理和风格美。如写高一时对待老师的要求:“老师让我向东我偏向西, 他让我打狗我便去撵鸡。”扎根于生活事实观察思考的智慧的幽默给人会心一笑的同时, 会让人感受到语言来源于生活就是独特风格。 (5) 擅长引用化用, 体现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美。如有学生引《中国合伙人》中关于梦想的阐述:梦想是什么, 梦想是你坚持就感到幸福的东西。

语言还有注意词语的推敲和锤炼、注意文体的要求等……

生活随想杂文随笔 篇7

好不容易熬到了星期五放假,原以为今天早上要睡懒觉的,谁知道不到6点就醒了,可怜了我没睡懒觉。本来觉得玩一会儿手机后,肯定困了累了会睡着,没想到越来越清醒了。8:30实在是不想躺着了,还是起来了。

下楼的发现楼梯好脏,一看客厅也不干净的,胖胖平时虽然在家住,都是早出晚归也没时间打扫,想想我还是来做卫生吧!

做完卫生后下楼送了一件羽绒服到干洗店。回来顺便去物业拿了快递,nfy送我的烤箱到了,包装盒特别大,打开一看泡沫占据了大部分。突然间想起了我定了月花,不知道这会儿都到11点了怎么还没送过来。询问客服才知道一般不会超过18:00。我清楚的记得之前都是上午送的,不知道何时改为下午了。

花点时间

下午16:00左右花终于送来了,满心欢喜的打开后却失望了。花太差了,最大的两朵都有点蔫了,一看物流信息,竟然昨天从上海发货的`。鲜花这种东西,为什么不从当地直接调配。整理好了花,就开始写卡片,只希望今天加班回来后的胖胖会有惊喜。

每次我都觉得累,可是他比我更累。昨天发了寒假工资,大家看到数字后彼此都有怨言。貌似又有家长来,只能静观其变干了。

道路就是生活杂文随笔 篇8

考试的时候宁愿作弊也不好好复习。做团体作业的时候蒙混过关。工作的时候挑选容易的活。看到别人好,用嫉妒对抗。觉得自己很差劲,一味陷入自怜情绪。别人选择奋斗,自己选择安逸。别人努力工作,自己选择努力偷懒。别人选择吃苦,自己选择吃香喝辣。别人选择不断学习,自己选择各种电视游戏。

这之间的差异当下无法辨别,需要时间去凸显。这个时间点来自于,突然发现那个事事尽心的人走远了,而自己还止步不前。任何一个瞬间的选择都将推动事物的走向,成为以小积多的前因。一切的发生是自己无数选择的结果。

有句话大概说,我们不是活在过去,也不会活在未来,唯一真实的是活在现在。

现在会流逝成过去,现在会引向未来。现在是通往一切道路的开始。关注现在,改善现在,未来便是可期。

为什么要活在当下。不仅仅是因为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才是真实的,需要珍惜。还因为当下的每一瞬间做的每个选择,都将牵引我们走向相应的终点。你觉得平淡无奇的那个选择,你觉得普普通通的那一天,都将作为推动器推进生命的历程。看似偶然的事件中,往往浸透了宿命的味道。当下无法识得。他日透过“早知道”或者“原来如此”作为觉醒节点,终将知晓命运之手也许来于自己。

回到道路。很多人都有梦想,能梦想成真的人却很少。因为梦想太遥远,遥远的路从来不是易途。

人人都想走花路,但花路之前必须经过漫长的泥泞之路。一切没那么容易。道路的困难重重,是为了做区分。过滤出夹杂在其中的半吊子、投机取巧的人、浑水摸鱼的人、摇摆不定的人,让他们自动现形。出局。

这条路上的人会越来越少。有些人急功近利,半途而废。有些人走走停停,怀疑道路的意义,思量是否值得,犹豫着向前。有些人干脆另寻他路,或者重回旧路。有些人保持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地一路向前。只有愿意期待、相信、坚持、通过考验的人,值得获得困难之路的最终赏赐。追求梦想的人收获梦想。渴望成功的人得到成功。

崎岖的道路为什么这么难走?为了和易途有明显分别。为了将硕果留给愿意坚持到底的人。为了区分出人与人的不同——普通与不普通。

这“不同”在世俗的眼光里具有非凡的意义。显明了身份、地位、差距、追求、能力、意志。但在某种意义上没有高低之分。

普通也好。不普通也好。都是个人选择后的属性。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有些人想要走得简单一些,有些人向往很难的道路,有些人愿意走远一些,有些人只想停留安然。只要做出选择,并承担后果,不需要别人评判是否值得以及应不应该。

但不要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心里向往星辰大海,却畏惧波浪不肯扬起风帆。月亮不会轻易朝你奔来。悬浮与脑中的,要植根于血肉,发力于行动。无法做到就不必多言、多虑、多悔、多怨。

鲁迅的杂文产量 篇9

说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杂文,必然要说到中国杂文的旗帜人物鲁迅。

其实,中国人对自己的“民族魂”鲁迅的研究,还是很需要深入的。比如说,假设有人出了这样两道选择题:1.鲁迅的杂文质量——高,一般,低;2.鲁迅的杂文产量——高,一般,低。我相信,一般人都会选择两个“高”。其实,第二道题选择“高”,错了。因为,这是想当然。正确的答案是“低”。

且看如下事实——鲁迅杂文产量的统计:

《三闲集》:1927年,8篇;1928年,14篇;1929年,13篇。《二心集》:1930年,11篇;1931年,27篇。《南腔北调集》:1932年,9篇;1933年,41篇。《且介亭杂文》:1934年,36篇。《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年,48篇。《且介亭杂文末编》:1936年,14篇。《附集》:1934年至1936年3年,21篇。这是鲁迅杂文创作最旺盛的10年的统计。10年杂文总产量是242篇。10年中,平均15天多也就是半个多月产1篇杂文。最少的年份,1年只产了8篇,平均45天也就是一个半月产1篇杂文。

鲁迅的杂文,产量低而质量高,文字少而影响大。这个现象,很值得研究,对当今的文艺创作,也很有启示意义。

在哲学上,有一个命题:没有数量便没有质量。这个命题,也可以外延到文艺创作上:没有作品本身,哪来的作品质量?但是,在文艺创作上,并不是有了数量就一定有了质量。数量高而质量低,就是一个误区。当今的杂文创作,就进入了这个误区。鲁迅的杂文产量如果和当今一些杂文家的杂文产量相比,简直是马尾穿豆腐——提不得。特别是当今那些时评式“杂文”流水线写手们,其产量会是鲁迅的数倍、10倍。然而,如今的杂文家,有能够和鲁迅相提并论者么?恐怕没有。而且,不止是杂文界。古往今来,整个的文艺界,都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唐朝的王之涣,一生写的诗,数量少得很。《全唐诗》中,只有他的6首诗。在全唐诗“拾遗”中,一首也没有。然而,王之涣却成了大唐诗国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白日依山尽”“黄河远上白云间”等6首诗几乎全是传诵之作。与王之涣相比,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写了上万首诗,并用至高无上的权力来推广自己的“御制”,有些诗还刻在了石碑上来加以传布,但有几首流传开了呢?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时期,全国长篇小说的产量,低得很。而今,全国每年的长篇小说,产量在七八百部之巨,可有几部能够赶上“四大名著”的传播影响?据说,全国每年电视剧的产量(集),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可被观众公认的剧、演质量双佳者,能够占到总产量的千分之一还是万分之一?和鲁迅反道而行,是当今杂文界乃至整个文艺界的通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外延到文艺界来。一个文艺创作者的创作能量——精力、时间、生活积累、对象观察等等,在一个时期是恒定的,不是无限的。这个能量,可以转换为作品。创作能量等于作品质量和产量的和数。作品质量和产量,看作是两个加数,是消耗创作能量的两个方面。在创作能量守恒的情况下,产量数值越大,质量数值越小;产量越高,质量越低。相反,十年磨一剑,像鲁迅说的作品写出来要多修改几遍,把创作能量较多地分配在质量上而较少地分配在产量上,就可能有高质量作品出来。“能量守恒定律”,在文艺创作上也可以叫“纳吐对等定律”。文艺创作家吸收积累的创作能量和创作即能量释放出的作品产量质量之和,是对等的。文艺创作,不可能超越这种规律。一些人想超越这种规律,又要提高产量又不影响质量,那无异于自己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鲁迅之所以创作成功,在于他清楚并遵循了这种规律。他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第一条就是强调吸纳创作能量(“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第二条就是提醒文艺创作者们要遵循文艺创作上的“能量守恒定律”即“纳吐对等定律”(“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

手机毁了我们的生活杂文随笔 篇10

于是,因为低头族,也说,因为玩手机也导致了我们亲人之间的蔬离。这不,有一篇帖子就说:我在一家餐馆里,无意中看到坐在旁边桌子的一家人,那家人看起来那么疏离。他们不怎么说话,爸爸和孩子都在玩手机。妈妈也许是没带手机,也许是选择不把它拿出来。她一个人望着窗外,身边都是最亲爱的家人,却看起来那么悲伤和孤独。

于是,有人说,手机毁了我们的生活。此观点,于我,深以为然,却又不置可否。

记得,在某个论坛看到一个话题:“你可以一天都不碰手机吗?”网友的态度也是一边倒:“一年不碰电脑都行,但是一天不碰手机肯定不行。”对此,深以为然。

如今,微信,各家媒体、自媒体以及商家的公众号,朋友圈,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如同马云说:晚上醒过来摸的不是老婆,而是手机。这实际上也是对手机的一种依赖。我想,我们之所以依赖,是手机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之处,比如说,我们现在出门基本带个手机就OK了,基本所有东西的付费可以网上付费,很是方便,省去之前携带现金的麻烦,而且也变得更加的安全。而手机也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比如说玩游戏、看视频等等,而且现在网络信息的发达也使我们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总之,手机好似我们的百事通。

所以,实际上,手机是我们和社会取得联系并获取信息的窗口,如果缺少了这样的一个工具,那么我们不管是进行工作还是和亲人联系,都是非常不方便的。没了这样的一些东西,我们自然就会感觉特别的焦虑。实际上,我们焦虑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手机本身,而是因为手机所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信息以及便利。所以,我想,这也许才是我们“一天不碰手机肯定不行”的原因吧?

当然,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有个界限,一旦过界,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首先,据说,手机这种电子产品有辐射作用,长期使用会对我们身体造成危害,尤其有些人喜欢晚上躲在被窝里玩,这样对我们眼睛的伤害非常之大。也是,微信上也有报道因为玩手机导致视网膜脱落的事件。其次,因为玩手机,一些人有时一天完全不出门,也使我们的运动量减少了,影响了身体的锻炼。还有一些小孩子因为整天抱着手机玩,失去了他们那种原本蹦蹦跳跳的天性,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如果这样,因为手机而影响了身体,那就得不偿失,那手机真的毁了我们的生活了。

至于说,因为玩手机会导致我们亲人之间的蔬离。说什么因为玩手机,一家人在一起时都是各玩各的手机,像陌生人一样。于是有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的幽幽感叹。

其实,就像那个一家人在餐馆里吃饭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现在的很多家宴上,不可否认,很多人都是低着头各自玩手机,整个饭桌,是的,一片安静,但并没有影响我们的亲情,那只是一种习惯。因为,于奔波在俗世生活中的我们,幸福的定义,已不是你侬我侬才算幸福,幸福并不是书上描写的那种口说“爱你一万年”的缠绵,而是柴米油盐的恬淡平静。是大年三十共同做饭,晚上,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的合家欢;是一个人惦记另一个人,问对方,吃了吗?在哪儿?在干吗?……的啰嗦“废话”;是一个人牵挂另一个人,叫对方,注意身体,少喝酒,注意安全,早点回家……的重复唠叨。

所以,正如,白岩松在一本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你可能无法想象一个中年人的生活,下了班后,看看电视,泡着热水脚,旁边坐着妻子和儿子,各自无话。但是对他来说,这已经是最幸福了。”也是,我们亲人之间,也没有太多诗情画意的言语,只因为那些亲情的爱,早已沉淀在岁月的一字一句里,无需用过多的词语来修饰表达。所以,因为玩手机,什么“轻轻地,我在你身旁柔情似水,任我深情,你却浑然不知”,什么“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的哀怨,孤独,那只是文人们的诗情画意的一种浪漫吧!真正的现实是,网络的便捷,有了网购,有了网上银行,有了网上交费……如此,手机给奔波在柴米油盐中的我们带来了方便,减少了我们的辛苦。也有了下载,有了作家,文学,医学等各类公众号,这样,我们在空余时间,亲人之间,虽然不说话,没说话,但那在手机的各类公众号中,各取所需,爱我所爱,如此,手机我们在手机中解惑,在手机中丰富精神生活,谁说这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

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今天,我们已进入一个功能性很强的社会。手机,再也不是我们当初只用来打电话的工具,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饭时,睡觉前,甚至上厕所的时候,手机也许是不离手……但我们并不是手机的囚徒,只要正确、理智的使用手机,手机会使我们的生活丰富而多彩。

生活点滴见家风杂文随笔 篇11

提起对家风家训的讨论,不禁令我想起小时候所接受的家风家规的教育中体现的点点滴滴。

儿时记忆中,记得最多的就是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规矩和严苛的“清规戒律”,既繁琐又令人头疼。首先是待人待客要有礼貌,诚实,说瞎话是绝对不允许的。家里来客人或大人带出门做客的时候,见了熟人或经大人介绍生人后,要首先打招呼并面带微笑微微鞠躬,然后站在或者坐在一旁,大人不问问题是不能主动说话的。家里来客人或长辈时要第一时间为其让座,引导坐在堂屋正左手边并为其沏茶,然后安安静静的听其说话询问事情,期间要记得及时为其蓄茶。茶壶的嘴要不能对人,不然是不礼貌的行为。客人起身走的时候要留三留,并送至大门外。

上学后,每天背书包上学走的时候要先去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屋告别,鞠躬说“……我走了。”放学回来,再去各个屋鞠躬并说“……我回来了”甚是繁琐。

在行为举止上的规矩就更多了,记得小时候是不允许上桌和长辈客人一同吃饭的,自己有自己的小桌吃饭,记得当时还不屑地称其为“迷信”的做法。后来长大些了,可以与大人们同桌吃饭了,但饭桌上有很多规矩,如:须等大人们动筷子后小孩才可以吃饭;吃饭时嘴里不能发出声音,不能嬉笑玩闹,老人说话时要放下筷子静静地听着,;夹菜时不能超过菜盘的中线(即:不能“过河”);筷子不能插在米饭碗里。吃完饭,要告知大人一声方可离桌,筷子放在桌子上时不能有较大的声音。站立或坐下也有规矩:站立时不能歪斜身子,不能倚着门框或其他,坐着时不能翘二郎腿和抖腿,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当时总是抱怨我们家怎么会有这么多规矩,别人家没见这么多规矩不是一样生活的很好吗,我们为什么要遵循呢?记得母亲总会打一个比方:房梁上的木材总是又直又长才会被木匠使用,一颗小树苗想要长得又高又直成为有用的木材,除了按时施肥呵护外还要不定期地打岔才能促进其慢慢成材。

鲁迅活着——鲁迅杂文的当下意义 篇12

关键词:鲁迅,杂文,当下意义,社会,国民性

2000年左右,国内有些报刊陆续发表了葛红兵、王朔、王蒙多篇议论鲁迅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不是认真的、以科学的态度论述鲁迅、分析鲁迅,而主要表现为随意性,甚至有些情绪化,有些话就不免偏激、过分、无理。他们的这些言论甚至引起了一场解构鲁迅思想的浪潮。试问一下,当今的这个时代,到底还需要鲁迅吗?事实上,我们并没有走出鲁迅的时代,相反,时代的发展更显示了鲁迅人格魅力的伟大,鲁迅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依然有深刻的意义,特别是鲁迅的杂文虽然经过了半个世纪,仍然给我们当下的社会许多深刻的启示。

杂文是鲁迅一生运用最多的文学形式。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他的杂文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6本杂文集中。他的杂文题材广泛,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象。二是,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研究鲁迅的学者王得后认为“鲁迅杂文是鲁迅切身的生命体验并与中国人的生命病态的肉搏,是鲁迅‘立人’的理想对于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的病苦的揭示、解剖和救治。鲁迅‘杂文’是一部迄今无与伦比的中国民情和民心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国的一部‘人史’。”可以说,王得后先生很精炼准确地概括了鲁迅杂文的精髓。

一、鲁迅杂文中的中国人的“国民性”和当下中国人

鲁迅对中国有着深深的爱,所谓“爱之深,恨之切”,他对中国的爱体现在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上。他在《随感录﹒三十八》中说:“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自大’。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就是因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自大,“中国人很少敢于指摘自己过度的错误,不太爱听别国的好……不肯正视自己的各个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是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懦,懒惰,而又巧滑,一天天的满足着,即一天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经历了数千年的中华民族,自大和藐视一切从来就是中国人的本性,这一点在今天也没有丝毫的改变。在最近的30年里,中国的经济腾飞了,于是埋藏在中国人心底几千年的自大思想又开始膨胀了,但是认不清中国还深藏着很多自身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最基本的人权问题,在中国有时候会脆弱的不堪一击,“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鲁迅语)。中国人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怎么真正地认识自己,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真正地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彰显自由、平等和人权?

中国人是盲目自大的,却又是欺软怕硬的。鲁迅先生用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比喻来描述中国人,那就是“中国人在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是要完结的。”鲁迅就是这样撕掉中国人的种种伪装,让其露出我们都不愿意面对的最血淋淋的真实。鲁迅不是耸人听闻,我们想想看,这样一个欺软怕硬的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那该怎么办呢?鲁迅的杂文给我们指引方向:“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可是,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当代的中国人又做得怎么样呢?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能说自己就不是那个看见高高在上的“七大爷”就膝盖不由得发软的“爱姑”,也不能说自己看到自己觉得比自己弱小的人就一定不会显出凶恶的一面。往大了说,我们现如今的这个社会呢?欺软怕硬的官员、百姓何止是少数?就拿那个因在牛奶中掺了三聚氰胺的三路奶粉来说,据说也不过是个软柿子罢了,那些真正强硬的企业,国家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我们的前任总理朱镕基先生, 他代表着智慧.果断和强硬,他下那么大的决心要好好整治贪官污吏,后来又怎样呢?朱镕基不再是我们的总理,贪官污吏照样在逍遥法外,中国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彻底的转变?

中国人不但欺软怕硬,还擅长自欺欺人,这一大特点用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精神胜利法”来概括是再精到不过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精髓就是欺软怕硬而又自欺欺人、敏感禁忌而又麻木不仁,鲁迅从千千万万个“阿Q”的灵魂深处挖掘到中国人普遍的消极性的思维活动,使这一艺术典型达到个性与共性、具体与抽象的高度统一。阿Q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的内心的秘密,照射出中国人普遍的弱点,从根本上教育和敦促人类克服自身的弱点,具有恒久的普遍意义。虽然时代不一样了,“精神胜利法的”这种精神现象和退回内心以求平衡的普遍弱点却依然存在,所以阿Q依然保持着深刻的鉴戒意义,令人无处躲藏,令人回味无穷。

鲁迅认为“民族之根性造成之后,无论好坏,改变都是不容易的”,种种劣根性已经牢牢地固化在我们的文化中,甚至可能固化在我们的DNA中,但并不是说不能改变了,只有做到鲁迅讲的那句话——“只有正视,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中国就有希望。所幸,中国还是个有脊梁的民族,是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愿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我们这些最平凡的中国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正视自身,无愧于自己的内心,做一个真正的人。

二、鲁迅眼里的中国社会和当今中国

读鲁迅的杂文,在他的字里行间感受中国这个社会环境,会发现他提到的两个简直让人触目惊心的意象:一个是“黑色酱缸”。如他在《两地书﹒四》中说:“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什么新东西进去,都变成漆黑。”在这个大大的“黑色染缸”里,个性被抹杀,没有人权的意识,却还打着平等的旗帜。我们从小就被老师教育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我们作为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主体性就在这种崇高的感情中被无形的消解了。对于中国的具体的生命而言,鲁迅说“中国老例,一死是常常能够增价的。”有谁注意到这样的一个深刻的事实?刚刚离我们而去的央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罗京先生,他健康时给我们播报新闻,他在我们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位称职的播音员,但是当罗京终于没有斗过淋巴癌这个恶魔而撒手人寰时,全国上下都扼腕叹息。罗京以前的视频和祭奠他的帖子也布满了网络,人们都觉得罗京太有才华了,太完美了!罗京逝世真是中国的巨大的损失。可是,在感到惋惜的同时,有多少人想到罗京这个可怕的病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央视工作是无上光荣的,但是必须承受难以想象的工作压力,很多主持人都坦言自己的压力太大,更别说作为“国脸”的罗京了。据了解,罗京两年内翻烂了一本《现代汉语字典》,可见他的压力不是常人能忍受的。但是,在罗京健康的时候,央视有没有想过这样近乎苛刻的规定会给工作人员带来怎样的危害,有没有想过可以实行一些比较人性化的制度?就是想到了,为什么非得经历了巨大的损失才开始稍稍有些醒悟?鲁迅杂文中的另一个意象是“人肉的宴席”。他在《灯下漫笔》中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宴席。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宴席的厨房。”这个比喻深刻的有些毒辣,他看到了中国的社会其实是一个吃人的社会,“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凌辱,但也可以凌辱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他还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让人振聋发聩!

“因为中国是古国,历史长了,花样也多,做人特别难,单是为生活,就要化去生命的几乎全部”(鲁迅语)。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对这句话深有同感,每个人都难免为了人情世事劳心费神。“‘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二十四年前的拔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鲁迅语)。面子与亲权又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中国人认为亲权是无上的”,中国人只有家的观念,没有国的观念,中国人的美德、忠诚、爱心、保护力,都以家为目标,一切努力,到此为止。当下的中国不论做点什么事,很少有不沾亲带故的,中国人已经形成了“默契”——没有关系是办不成任何事的。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官官相卫、裙带关系、“关系户”在社会上如鱼得水,而没有任何关系的青年人在这个生存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举步维艰。

提到中国的社会,不得不说一下中国的“国粹”——骂人。鲁迅先生把中国人最常骂的那句“他妈的”上升到国骂的地位,为此还专门做了一篇文章《论“他妈的!”》,全文引经据典,纵横古今中外,狠狠地调侃了一回中国独有的“精粹”。鲁迅认为“骂人在中国是极普通的事,可惜大家只知道骂而没有知道何以骂,谁该骂,所以不行。”所以,“错与被骂,在中国现在,并不相干。错未必被骂,被骂者未必错。”看到这句话,不由得想到那场十年的文化浩劫,多少优秀的知识分子被骂的一无是处,那绝对是一个颠倒是非黑白的噩梦。中国不但有这样一个烂疮一般的“国粹”,还是“撒谎国和造谣国的联邦”,在这个国度里,“谣言也足以谋害人的”,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空穴来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唾沫星子淹死人”……这些成语俗语在这个古老而现代的中国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看到鲁迅笔下的中国社会,我不由得又一次想到柏杨先生写的那本《丑陋的中国人》,柏杨说中国的文化是“酱缸文化”,这个酱缸里面装的是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孔”道定于一尊的“固有文化”,柏杨说;“奴才政治、畸形道德、个体人生观和势利眼主义,应构成酱缸的主要成成分……”柏杨对酱缸文化的深刻揭露与批判,同鲁迅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的批判,是一脉相承的。柏杨,以永不妥协独立不羁的批判精神,继鲁迅之后,树立起了又一座民族魂的丰碑,相信鲁迅一定会非常感激这个同道中人的。

著名作家郁达夫在鲁迅逝世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大师、思想大师,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出现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我们应该拥护他,爱戴他,敬仰他,而不是轻率地认为他已经过时了,世界在发展变化着,中国的历史也经过了很长时间,可是似乎时间把中国给遗忘了。希望鲁迅——尤其是他的杂文,是只属于20世纪的。然而不幸的是,鲁迅,甚至包括他本人希望“速朽”的杂文,恐怕还要跨过世纪,对21世纪中国的思想、文学与社会仍发生巨大的影响。“你得承认,很多时候,中国的事情,还是鲁迅先生看得最透。而且,你也得承认,鲁迅不仅属于他的时代,也属于我们的时代,因为他不仅叙述了自己的体验,也预叙了我们的体验。我们从他的文字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时代的影子。他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一个尺度,我们借此考察自己的生存景况,认识我们寓身其中的社会和时代内部微茫难辨的真相。因此,我们今天依然需要鲁迅。”(李建军语)鲁迅先生像一位精湛的内科医生一样诊断出中国的种种病疾,鲁迅没有离去, 他一直“爱之深,恨之切”地关注着他所深爱的中国。

鲁迅活着。

参考文献

[1].朱竞编.《鲁迅活着》[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9月

[2].林贤治编注.《鲁迅语录新编》, [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6年1月

[3].王得后编, 李庆西.《鲁迅杂文全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

上一篇:五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一篇:助学金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