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大学生活

2024-10-04

想象的大学生活(通用16篇)

想象的大学生活 篇1

又是一年开学季,以后的几天,各大高校都会陆续开学,大家又会背起行囊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人生的第一次远行,我们长大了就会明白很多事情。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带着所有人的希望和自己的梦想,踏进心中那神圣的殿堂。每个高中生的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描绘的大学图谱,都有着自己最想要的大学生活。我相信很多人在这个暑假都已经想好了大学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或因为对高考成绩的不满意而立志苦学;或因为对社会的好奇而专注社工,或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扎根图书馆,或专心科研,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或想开辟自己高中从来都是敢想不敢做的事业而LOL或者Dota……其实这些只是选择不同罢了,没有什么固定的好坏之分…..在这里我只是想说,也许到了大学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曾经想象中的大学跟自己眼前看到的这个一点都不一样,以前想做的事情却慢慢发现竟成了奢望,这个其实很正常。因为对我们所有人来说这都是第一次大学之旅,之前对大学的认识都来自于其他渠道,我们没有亲自经历过这段时光,所以我们很难想象真正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一年之后大家都会明白,并不是我们的理想太过理想,而是我们很难抵制住一些大学的潜规则。在大学里我们会慢慢面对很多以前根本就想不到的事情,也会慢慢接触社会,接触一些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有点复杂的情感问题,也可以说是会有很多事情让我们分心,没有办法专注于自己曾经理想中的大学生活,所以我们会觉得原来大学变成了另一个样子。

或许大学永远不会是我们心中的香格里拉,但是它会成为我们走向香格里拉的课堂。其实大学一直都是那样,客观上一直都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都是书本中描述的那样,只不过我们很难拿高中的思维去面对大学……

不管怎样,还是希望所有即将步入大学的亲们在以后的四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能够开心……坚持自己想做的,而且要做好它呀……

想象的大学生活 篇2

多年前,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近年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因此, 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语文学习实践的理念, 懂得作文教学改革的规律, 学生作文切忌假、大、空, 切忌没来由的乱想象, 要言之有物,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 指引他们分析、鉴赏生活中的美。那么, 如何构建生活化作文教学之路呢?

一、走进生活, 开掘童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走进生活可以说是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根本指引。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贪玩, 不受约束, 不知天高地厚, 更不太懂“规矩”, 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鲜活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应该从儿童心理出发, 指导他们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教学中, 老师应该尽量拓宽孩子生活的空间, 让他们做他们愿意做的事, 让他们在用自己的方法探究这个世界, 去留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 去观察身边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去注视周围事物的千姿百态;感悟身边人的喜怒哀乐。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 抓住写作时机, 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 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报道。如果把他们成天关在四四方方的“暗房”里, 养在暖暖的“花房”里, 他们哪能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学生什么经历也没有, 如何让他们写出好的文章呢?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不带有任何意图的前提下, 投身于现实生活, 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获取写作题材;而且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 参观访问、春游、野炊、科技制作、各类兴趣活动等, 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儿童特有的兴趣。学生有了鲜活的生活作为功底, 自然就会很好地叙事, 抒发内心情感, 何需再去皱眉编造、拼凑呢?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提升学生的感悟力。

二、再现生活, 放飞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 五彩缤纷的生活激发了孩子的情思, 为作文活动提供了更广的空间, 在生活的滋润下, 自然会化作美丽的云彩, 激扬成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字。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 畅想生活场景, 畅想未来。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的做法基本可以分: (1) 声音畅想。我们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些有趣的声音, 例如, 笑声、掌声、喝彩声、叹息声、哭声等, 然后引导他们联想, 让他们想象发生在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在想象时, 不给他们任何限制, 使他们处于完全的自我理想状态, 当学生初步想象出具体内容时, 再组织学生进行独立命题写作。 (2) 实物畅想。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 具有随意性, 因此, 实物联想也是比较好的方法, 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 具有随意性, 因此, 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图、看物来刺激他们的感官, 引导他们看物件、谈联想, 最后成文。 (3) 未来畅想。未来是孩子向往和企盼的内容, 但是谁也不能预测未来, 它的不确定性可以成为学生写作很好的载体和内容, 例如, 《十年后的我》《我是未来设计师》等内容都是学生乐于表现的。这类作文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又增强了学生对未来的思考。

三、感悟生活, 提升情感

我们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小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生活经历, 每个学生都会形成他们独特的思想, 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尽管思想不够成熟, 或许不够正确, 情感体验不够深刻, 或偏激, 但是这却是孩子们对生活最真切、最原创的感悟, 教师只能引导学生, 绝不可以扼杀学生的感悟。在孩子们的生活中, 有着神奇的大自然, 丰富多彩的人情世故。有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有着酸、甜、苦、辣的生活经历……这些自然形成的作文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去观察, 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例如:春天到了, 我布置了让学生到自然中去感受、去发现。谁先看到第一棵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小草, 谁先看到第一只从南方飞回来的小燕子。当孩子带着自己的观察结果回到课堂时, 那份兴奋、那份激情, 就成了他们习作的动力。学生在作文中写到:那身着一身黑色燕尾服的小精灵在我头顶上飞过时, 我感到浑身热血沸腾, 因为我又一次看到了春天, 看到了收获的希望。对于学生亲身体验而形成的独特思想感情, 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 大胆肯定, 积极引导。学生鲜活的感悟, 才是他们作文灵性的写照。

参考文献

日常生活的诗意与想象 篇3

肖蓝的作品是质朴的,这种质朴感除了反映在艺术语言上的单纯与简练之外,还在于作品表现出来的形象内容。肖蓝的作品记录了日常生活,但其意义显然又超越了生活原型本身。他并没有对现实生活人物及场景进行原样描绘,而是将对象从现实的空间秩序中抽出,以主观、符号性的表达方式组织成画面形象。那种符号化的形象尤其反映在,他以五彩的方式描绘城市和城市的建筑。五彩的城市是缤纷灿烂的,但是,与其说它们是客观景象的再现,而不如说是一种视觉心理的暗示性表达,在此之中,他将美丽、幻觉与不确定的视觉感受揉合在一起。

肖蓝的作品多是系列性的,这些系列性作品在内容表达上既有分别,又相互关联在一起,他以家庭和日常生活的形象,隐喻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人的存在所产生的影响。很早,肖蓝就描绘缆车与缆车上的人,高空、缆车机器,以及坐在缆车上或快感或紧张的人,特别反映出他对城市生活的心理感受。人悬在半空中,随着运转机器缓缓前行,他反复地描绘这种意向和心理感受。在《蓝色的天空》中,他甚至将人的五官及表情抹去,人成为空洞的人——如同机器,人除了紧紧抓住缆绳,与机器一同行进之外,别无所能。《荡秋千的母女》实际上也是对这种意向和心理反应的延伸,画面中,母亲与女孩坐在秋千上游戏,母亲顾盼与女儿懵懂陶醉的神态,在视觉上形成对比。在他的作品中,表面的温馨、愉快的情绪与内在的紧张、危险的心理意识交织在一起,这构成了作品潜在的意义及张力。肖蓝在画面上有意抽空了空间背景,使画面超越具体生活内容的描写,而产生普遍的意义内涵。肖蓝对儿童生活的描绘有特别之处,在他的作品,儿童跳绳、吹肥皂泡、荡秋千等,天真活泼的儿童与落漠、孤寂、空旷的场景形成强烈对比。包括他描绘的那些居家女性的作品,画面中的女性在静谧之中,有一种出神的思虑,在表面的平静之中,有某种不安和隐隐的痛感藏于其中。此外,《晌午》系列作品表现了人与城市的关系,那些游走在城市里的人,如幽灵般存在着,那些城市场景既是具体的,同时又给人以某种悬疑、虚空的视觉感受。

未来的生活中学想象作文 篇4

这一天写完作业后,打开电视,原本是想看一会动画片,但是却被一部科幻片《X战警》吸引住了眼睛,影片中《X战警》为了逃避追杀而穿越到了未来,在未来的世界中发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不仅让我也闭上眼睛思考了一下我的未来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觉得我的未来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界,所以,它的生活会是特别的夸张,比如:房子、汽车、电视、床......

在未来中,我会幻想我是一名高科技公司的管理者,在那个世界中我住的.房子会比现在住的不知要大上多少倍,是一栋三层城堡式的小别墅,城堡中最酷的就是第一层了,那里停放着各种各样、各种功能的汽车,其中还有超能力车呦;我的超能力车就像“小黄人”中的女特工的车子一样,不仅可以像普通的汽车一样在陆地上跑,还可以像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还可以像小船一样在水中游,有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沉入海底当潜水艇去探险.车上面装有2台M249机枪可以打击一切的坏人,如果再能装上2 枚大威力的导弹那就会更爽了。

第二层我设计了一间大大的电脑房,在这个房间里,我可以没有顾虑的想打多长时间的游戏就打多长时间的游戏,没有爸爸、妈妈的干扰,想想就会笑、真美啊!我还可以在这里远程超控一些科技公司的工作,上网与朋友们聊聊天;在另一间书房里面珍藏了全世界的各种名著,还有一个像《神盾局特工》里面的具有世界级的电子资料室,有事情的时候可以查一查这些资料;还有一间是可以改造汽车、维修机器人的大型的机械室,里面有很多最先进的机器;对了,我忘了介绍我还有一个机器人的管家,它长的和《果宝特攻》中的菠萝吹雪一样,你们可不要小看它呦,它会帮我收拾屋子打扫卫生、会给我做一些营养美食、还会帮助我按摩,是不是很能干?它不仅会帮我做很多的事情,还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三层了,那里有个超大的游泳池,游泳池的周围种了很多不同的树,而且中间还放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游泳池里的水冬天和夏天都保持着温温的,在里面游泳特别的舒服,这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我可以在里面游3-4个小时也不嫌烦,而且我游的很棒,不信,你们可以和我比试一下。还有在我睡觉的窝里会有按摩的浴池和大床、床头有很多的按钮,按一下会摇一摇,再按一下会转一转......哈哈,真是特别享受的生活。

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350字 篇5

你们去过未来的世界吗?知道未来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吗?如果你们不知道,那我可就知道了。那里是五彩缤纷的又是奇特的还是方便的。现在让我给你们讲一下我是怎么进去的。

今天我走在路上玩,在地上看见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它非常神奇我就轻轻地摸了它一下,就突然出现了一道金光,把我吓了一跳,我刚恢复过来,那个四四方方的盒子就把我带到了未来的世界。现在我们来说我揽到了什么?那里五彩缤纷的又有什么奇特,还有什么方便,而且为什么方便。

我一进去,我就看见了汽车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而且这里的人都有一双翅膀,有的人飞上了天空,有些人在地上买东西。并且汽车和高大的房子可以折叠成一块橡皮那么大的`模型,可以随身携带。这里的手表不只可以看时间,还可以记事、上网、购物视频、打电话,如果主人有一件事要做,却忘记了它就会响还有各种各样的神奇而又漂亮的衣服那些衣服知所以神奇是因为衣服不去脏,脏了也会立刻清理干净,也不会破,破了也会立刻补成新的。并且还有可以跑的飞快的鞋像风一样。还有可以传送到各国的传送门!这时突然金色的光又出现了,就把我送了回来。回来后我说;那里真是又美丽而又神奇啊!

我的太空生活_想象作文200字 篇6

我的太空生活 郭思洁

很久很久很久以后世界发明了神州2010号,世上所有人都登上了神州2010号,来到了浩瀚的太空,登上神州2010号的人们很好奇这个太空。

到了月球人们开始了新生活。当天,我发现身体很轻,一蹦就可以跳很高,打听才知道,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体重也会只有六分之一。在太空有一种特别食物,合适给大人当“下酒菜”。吃了它再吃水就是酒的味道。我最喜欢吃“豚鱼”,这个肉肥美,味道也好。上学呢,只要跳几跳就到学校。

我喜欢登上太空,因为在太空可以看美丽的风景。评:认真,富有想象。我的太空生活 李彦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也可以在太空中生活。

我可以和星星一起捉迷藏。也可以睡在大大的星球上。我们吃石头做成的饮料,沙子做成的饭„„在太空中生活,可美呢!

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写作想象力 篇7

一、激发想象力, 写出好作文

丰富的想象力会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的精彩有趣。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在文章立意、文章结构方面展开教学, 而往往大多数学生都不清楚老师所说的结构、立意是怎么回事, 使学生陷入迷茫的状态, 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也一直使教师的教学目标达不到, 教学效率提不上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某些故事展开想象, 并在课堂上发表想象。例如, 让学生讨论《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如果最后没有变成气泡, 她和王子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积极的讨论, 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在课下写出来。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起学生的兴趣, 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在生活细节中学会写作

生活在充满欢声笑语、喜怒哀乐的世界中, 学生要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将生活中有趣好玩的画面记录下来运用在平时的写作中, 真正的感动往往在细节中流露出来。例如, 在春天来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描写旁边事物的变化, 植物、动物、河流等等。在下雪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打雪仗, 让学生描写下雪时、下雪后的场景, 以及打雪仗时的快乐心情。让学生多多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事情, 细心地记录下来,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写作。

总之,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写作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但是也是学生相对较薄弱的地方, 一直都是教师和学生的一个困扰。学生在写作文时一直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错别字, 太过口语化, 句子不通顺, 调理不清晰, 文章主旨不清等等。新课标也对小学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 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使学生写作时能联系生活实际, 用一些语文表达方式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水平,明确表达

参考文献

[1]黄韧华.小学语文作文教改应给学生一处芳草地[J].教育教学坛, 2011 (22) .

生活化作文:放飞儿童想象的翅膀 篇8

关键词:生活化;童趣;感受;想象;感悟;情感

阳光是立体的,智慧是生活的。然而,许多孩子的作文却是干涩的。提起作文,他们就头疼,为了应付任务,在作文中往往东拼西凑、人云亦云、内容单调、缺少真情实感。他们的作文少了孩子们应有的欢笑、嬉闹、赌气、撒娇和稚嫩而可贵的思考,往往就成了“集体”捡钱包、“集体”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代称,写了一代又一代,似乎成为一种流行病,一直流行到今天。他们的作文失去了生活应有的阳光,抹去了孩子应有的灵气。

多年前,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近年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语文学习实践的理念,懂得作文教学改革的规律,学生作文切忌假、大、空,切忌没来由的乱想象,要言之有物,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指引他们分析、鉴赏生活中的美。那么,如何构建生活化作文教学之路呢?

一、走进生活,开掘童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走进生活可以说是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根本指引。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贪玩,不受约束,不知天高地厚,更不太懂“规矩”,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鲜活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应该从儿童心理出发,指导他们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拓宽孩子生活的空间,让他们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他们在用自己的方法探究这个世界,去留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去观察身边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去注视周围事物的千姿百态;感悟身边人的喜怒哀乐。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报道。如果把他们成天关在四四方方的“暗房”里,养在暖暖的“花房”里,他们哪能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学生什么经历也没有,如何让他们写出好的文章呢?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不带有任何意图的前提下,投身于现实生活,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获取写作题材;而且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观访问、春游、野炊、科技制作、各类兴趣活动等,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儿童特有的兴趣。学生有了鲜活的生活作为功底,自然就会很好地叙事,抒发内心情感,何需再去皱眉编造、拼凑呢?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提升学生的感悟力。

二、再现生活,放飞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五彩缤纷的生活激发了孩子的情思,为作文活动提供了更广的空间,在生活的滋润下,自然会化作美丽的云彩,激扬成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字。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畅想生活场景,畅想未来。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的做法基本可以分:(1)声音畅想。我们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些有趣的声音,例如,笑声、掌声、喝彩声、叹息声、哭声等,然后引导他们联想,让他们想象发生在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在想象时,不给他们任何限制,使他们处于完全的自我理想状态,当学生初步想象出具体内容时,再组织学生进行独立命题写作。(2)实物畅想。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具有随意性,因此,实物联想也是比较好的方法,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具有随意性,因此,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图、看物来刺激他们的感官,引导他们看物件、谈联想,最后成文。(3)未来畅想。未来是孩子向往和企盼的内容,但是谁也不能预测未来,它的不确定性可以成为学生写作很好的载体和内容,例如,《十年后的我》《我是未来设计师》等内容都是学生乐于表现的。这类作文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未来的思考。

三、感悟生活,提升情感

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小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生活经历,每个学生都会形成他们独特的思想,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尽管思想不够成熟,或许不够正确,情感体验不够深刻,或偏激,但是这却是孩子们对生活最真切、最原创的感悟,教师只能引导学生,绝不可以扼杀学生的感悟。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有着神奇的大自然,丰富多彩的人情世故。有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有着酸、甜、苦、辣的生活经历……这些自然形成的作文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去观察,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例如:春天到了,我布置了让学生到自然中去感受、去发现。谁先看到第一棵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小草,谁先看到第一只从南方飞回来的小燕子。当孩子带着自己的观察结果回到课堂时,那份兴奋、那份激情,就成了他们习作的动力。学生在作文中写到:那身着一身黑色燕尾服的小精灵在我头顶上飞过时,我感到浑身热血沸腾,因为我又一次看到了春天,看到了收获的希望。对于学生亲身体验而形成的独特思想感情,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大胆肯定,积极引导。学生鲜活的感悟,才是他们作文灵性的写照。

参考文献:

黄义.生活化作文教学初探[J].广西教育,2011(20).

想象的大学生活 篇9

在2030年的一天早晨,机器人小莲莲说:“主人,你去工作的时间到了,快点起床,快点,要迟到了。”我每天都被这小莲莲细细的声音吵醒了。我快速的起床,穿好鞋子……等在门口的机器人小宝宝连忙递过他手中的包。我大步走到楼下,在楼下的机器人小飞飞早已准备好了,我坐上小飞飞的身体上,接着小莲莲和小宝宝坐了上来,小飞飞飞了起来,一下就来到了公司楼下,在楼下等候多久的机器人小多多连忙把我送到了我的办公室196在旁边的小机器人小糖糖连忙递过记账本,跟我说了一些萝莉八所的话。姐姐,我妹妹把我给吵醒了,虽然只是梦但我相信,总有梯田会有机器人的。

四川阿坝九寨沟县九寨沟新区中学初一:方文心

未来生活想象作文 篇10

一清早,我的机器人“叮叮”就开始叫我起床了。我起床以后,被褥自动折叠起来,进入墙内隐形衣柜,随后衣柜的两扇门立即变成了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穿衣、洗脸、刷牙,这些都不用我自己动手,都由我的机器人来帮我打理好。走进餐厅,丰盛的早餐已从厨房自动送上。吃完早饭后,我背上书包,机器人“叮叮”驾驶着一辆超酷的黑色宝马车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接着我打开飞行系统,选择了“环保”星球——我们学校的所在地。我坐上我的宝马车穿梭在空中。

来到学校,我收起我的飞行宝马,放在口袋里。只见校园里书声琅琅,花香鸟语,环境非常优美,就像是个童话世界。伴着轻柔的音乐声,开始了我一天的学习生活。

放学啦!我把我的飞行宝马车调入自动返回模式。天快黑了,天上人间万籁俱静。我看着旁边的高楼大厦,望着漫天的星星,不禁唱起了:“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嘹亮的歌声传得很远很远……

回到家里,晚餐已经准备好了。我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享受了一顿法国大餐。之后,我将作业芯片插入了电脑,迅速完成了作业。洗澡、上床、睡觉啦。疲劳的我不一会儿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观察生活游戏辅助发挥想象 篇11

传统的教学理念生生将写作定义为应试教育的考评内容,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写作只是完成任务的心态,却忽略了写作是快乐的,是对情感的深刻表达和宣泄。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多数都有写实的特征,这也正是他写作的风格,他认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所以提倡小学作文生活化,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笔者将通过本文,就小学生活作文教学实施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观察生活,取自于生活

总所周知,任何写作离不开写作的对象和写作的素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开展生活作文教学,优先需要将学生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素材来源定位在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思考习惯,而针对生活的定位,主要可以通过两方面进行教学:

1.1课堂引导训练,开展生活写作

小学的学生活泼好动、热爱生活,也正是思维活跃的时刻,这时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让学生对一些生活的人、事、景的描绘手法有一定的认识,然后通过课余对生活的认识,从而描绘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人物或者景物,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物方面写作引导时,可以先通过课文《槐乡的孩子》中的教学,文中作者以最朴实的话语通过对孩子们在槐花盛开时收获槐米换取学费的世界进行描述,从这件朴实的事件中表现出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勤劳质朴的精神。而完成课文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开始引导学生周围生活中人物的观察,并进行类似的描绘,比如学生可以在课余听家中的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或者通过对一些社会中看见的一些人物事迹,采用课文中一些类似的手段进行描绘[1]。

1.2观察生活,完成日常积累

写作素材来源于累积,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多多观察生活,并且完成一些日常的课余素材累积,保证生活素材来源于生活。例如: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我让学生们准备了“采蜜本”,让学生能在“采蜜本”中通过一周三次的日记方法,记录自己生活中一些快乐难忘的片段,“采蜜本”分为A、B两本,方便交替批改,对于学生一些个性的写作角度和写作手法,我会在采蜜本末尾写上中肯的评语和建议。与此同时,我班还编辑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班刊。通过这种手段教学具有一定的高效性,一方面学生不会将日记作为任务,存在压力负担和敷衍心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在写日记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不断锻炼学生文字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的日常生活素材累积中将写作风格向生活化改变。

2.游戏教学辅助,进行生活写作教学

小学时期,学生的思想和人格还没有完整的形成,所以贪玩也是他们通常表现出现的状况,也是天性。而在玩耍中,学生的思维和观察力都是最为活跃的。而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写作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即适当将游戏融入到生活写作教学中,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以及主动学习的兴趣,可谓一箭双雕。例如:开展作文写作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操场进行游戏活动,即一些学生喜欢球类运动,通常会进行篮球和足球比赛,而一些女学生偏爱踢毽子或者跳皮筋等活动,教师可以让他们自由玩耍一段时间,然后将学生带回到课堂,首先询问学生,“你们喜欢游戏吗?”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喜欢!”此时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围绕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即“你喜欢这种游戏的哪一方面”等,而在几分钟讨论环节完成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即以“我最喜欢的游戏”作为作文题目,让学生通过对写作前的游戏过程和游戏方式进行回忆,相对于传统教学布置题目,让学生凭空想象进行写作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保证学生写作的真实和表达情感的自然,真正做到让写作取之于生活。

3.扩展创造思维,发挥自由想象

生活写作可以是素材来源于生活、写作角度通过生活等,但是并不是对生活进行完整的“流水账”写法,而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生活作文写作教学时,也需要注意让学生进行想象和变通。小学是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最丰富的时期,教师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给学生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主题思想”等等,而是让学生对于一个人物、事物或者景物的某一角度展开创造性联想,从而写作文字的朴素和内容的丰富。例如:对“春天”这一季节的写作教学,教师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度用一些过时的、老套的词汇,比如春天来了,树叶绿了,鸟儿醒了等等,强制让学生完成文章的“堆砌”,这样写出的文章通常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科学的教学手段是让学生通过一些生活常见的春天特点对春天进行全面的描述,即春雨的柔和即富有生命力,春天的绿意等等,而学生也会对这些特点进行扩展想象和描述,从而达到通过对春天的某一特点进行想象描述,反映整个春天的美好和动人。

4.结语

写作的魅力在于用朴实的文字和真实的感情反映出最为高尚且富有魅力的情怀,而生活化写作也正是以这点为基础,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学手段也在进行改革和更新,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不单单是小学作业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是对于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的引导,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人物、事物以及景物的感受,他们对生活的真善美产生更多的追求,也是各大小学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的教学目的。

想象的大学生活 篇12

一、长于形象思维

我国传统现实主义绘画创造艺术形象的独到处,是背着客观对象,通过记忆想象来进行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中国人的习惯……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向来不用单独的模特儿。”(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篇《出关的“关”》,1936年)

中国画家凭记忆想象作画时,要先打腹稿。这腹稿的“稿”,就是郑板桥说的“胸中之竹”。现在我们讲的形象思维,即“不脱离形象想象和感情的”形象思维(李泽厚《美学论集》262页)。具体地说,把画什么和怎么画的人物或景物的形象,尽可能具体、完整地用形象想象出来,这就是形象思维。这个思维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创作成败的关键。凡是能凭记忆想象作画的画家,都有相应的形象思维能力。

从刘仲华君的情况看,他不只具有形象思维的能力,而且长于形象思维。刘君的记忆想象画,如何描绘贺兰山与旧居(下称“老房子”)的景物,以及形象思维的作用等问题,分述如下:

(1)贺兰山、“老房子”的入画刘君曾在自述中说,他的家离贺兰山不远,几十年来他受到这山宏伟博大气势的感染与震撼,十分崇敬。他曾在贺兰山多次做过对景写生。当他正式从事画艺以后,又萌生了要创作贺兰山系列作品的心愿,而应该怎样才能把贺兰山画好的思考也久久地萦绕在他的脑际。他常想:“贺兰山必须在雄浑二字上着力”,要使“构图饱满和画得厚重来体现其宏大、威武”,“贺兰山下天高地阔,身临其境,会思绪苍莽”。

紧随如上想法产生之后,他以贺兰山为题材,遵循着传统现实主义方向创作的山水画系列陆续出现。我看到的是他的一本画册,里面印有贺兰山系列,如《名山自古贺兰》、《贺兰山居图》、《贺兰之野逸》、《西岭春雪》、《秋山向晚》、《陇上行》、《苍山暮色》、《暮山图》等等,其中画的都是他亲见的贺兰山的美好景色。虽然他曾在贺兰山多次做过对景写生,但这里提到的全是他的创作,即背着画的记忆想象画。

由于他感受到贺兰山景象的特征是雄浑苍莽,因而他在描绘贺兰山的任何局部景象时,总是在表现整体的、一定的雄浑苍莽的特色,同时又使每一幅作品有各自的不同。比如《陇上行》与《空谷》,画的都是贺兰山一角,但前者的山下是一弯清泉直下,后者则是静水一汪。《一年容易又秋风》与《贺兰之野逸》,都画的是贺兰山下的村庄,但前者的农家错落有致,又有密林与流水相伴,透露着恬静与舒和;而后者的林木无序,一片荒野。除此而外,还有好些抒写贺兰山的风晴雨雪与朝朝暮暮,属于抒发情怀的篇章。他就是这样,一幅又一幅,再三再四地画,真可谓“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西汉毛亨《诗经》大序)

刘君的“老房子”系列,如《何人不起乡思情》、《北门城外》与《良宵永在》等小品,画的是他对儿时生活的思念,也是嗟叹之不足,又咏歌之。这几幅小品画里的生活引起了我的共鸣。自从我在电话里得知,《何人不起乡思情》所画的屋檐底下是他幼时读书写字的地方之后,我便特别爱看这幅画,而且越看越有味,因为不但屋檐下很像我小时候写写画画的场所,而且那里外两进的老屋也很像我的老家。

(2)题材的升华刘君贺兰山与“老房子”两系列作品中的所画,从整体到局部,从这山到那山,从屋里到屋外,千姿百态、真切动人。那么多或大或小的景物,不是对着写生,而是背着用记忆想象画出来。无论是“记”也好,“想”也好,怎么能全部“记”得住,而又“想”得出?明明是在同一个地平线上的景物,却可以画成从高处俯视所见;能见着的本来只是一个平面,竟然又成为了完整的立体景物。这是怎么画出来的,莫非有什么诀窍?要说诀窍,倒也是有的,还就是形象思维。我们前面说过,形象思维可以“把画什么和怎么画的人物或景物的形象,尽可能具体完整地用形象想象出来”。这就是说,刘君画里那千姿百态的景物形象,都是通过这种思维想象出来。想象,想象!形象思维的最大、最可贵的本事就是想象,因为想象是以客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能把题材升华为艺术形象。同时,由于它进行的是创造形象的思维,任何一次创造都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因而这又是刘君的画作能有自己面貌的原因。

二、形式感强

关于形式感,我的体会是指对艺术形式的感觉。一般说形式感强,主要是认为对形式美的感觉强。形式美即:单纯、齐一、对称、均衡、变化、调和、对比、比例、多样统一与节奏韵律等的美。刘君的形式感强,是说他对绘画作品形式美的感觉能力强。

(1)从他的画作上能够看到的,只有符合形式美要求的方面,却找不到不符合这要求的任何缺失。比如容易犯的不均衡、不统一之类的毛病,可以说在他的画上是没有的。(2)他在前述两个系列之外,还有专以彩墨描绘风景的彩墨系列。这三个系列的画法与形式有明显的差异:贺兰山系列是淡墨浅着色的中间调子;“老房子”系列是浓墨线描的深色调;彩墨画是中西彩墨并用的明朗色调。作者对这三种画法与形式的区分非常明确与严格。一般地说,此一画法与另一画法之间,稍稍有些混淆是难免的,然而这里却一点也没有。这就说明作者对“齐一”与“调和”法则的遵守是多么严格。(3)他还力求使形式的运用反作用于内容以增强内容的表达。比如,运用“对比”法以增强内容表达的例子有三:一是《朔方形胜》里的山,为了要显示贺兰山的雄浑,不能不画得宏伟而峰峦密集,但是如果密集到整个画面全是山,就会太闷太死,使人透不过气来,而他恰好用几道空白画出了山脚下的小溪,这就活了,活在密集的山与白色的小溪形成对比,带来了这山的意境美。二是《南行记》里那陡峭险峻而峰峦回转的深山幽静的境界,也是借助墨色的轻重与黑白的“对比”得到显现。三是《名震朔方》以遒劲的黑线勾出白色城堡式的村镇建筑,在大面积浓墨渲染地面的“对比”与“衬托”下,更为硬朗明快。

另外,运用“多样统一”法以增强内容表达的例子,如“老房子”系列。《何人不起乡思情》是用线描勾划出画内所有景物,涉及屋内屋外、大大小小,无所不包。那么多的东西,一桩桩、一件件具体详尽地画出来,可是看上去却并不使人感到杂乱无章,而是感到有如音乐般的旋律的美。原因可能非止一端,但在形式法则上,“多样统一”得好是很明显的。因为,尽管瓦片是短小的曲线,树木是较粗而长的直线,门窗是直线,屋檐与阶沿是较长的直线,看起来差别不小,怎么安排?就是由于作者在现实基础上的取舍选择与组合得好,把它们都统一在诱人的描绘里。同时作者用线描把屋瓦一片片地勾出,下笔不改,一挥而就。这种一气呵成的画法,饶有传统笔墨的韵味。全画的一气呵成有利于“多样”的“统一”。

三、来自直接的和间接的生活

以贺兰山、“老房子”系列为例,这些画作的成功与直接、间接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

刘君之于贺兰山,不是光为作画才到那里,而是他原本就工作、生活在那里。他家离贺兰山仅有二十余公里,赫赫有名的贺兰山使他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刻印象。从事绘画之后,他又一往情深地多次前去写生。他同贺兰山就这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与“老房子”之缘就更深了。因为那是生他养他,年年月月、日日夜夜在那里成长学习,使他深深思念的地方。

以上就是他两个系列画作与他在两个生活所在地的直接关系。

关于间接生活,我理解是指从文字或其他方面间接得来的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包括家庭与社会文明的熏陶,以及他对古代诗词等的爱好。他在自述中就这么说,他的“山水画取材于贺兰山”是因为有“古代边塞诗意境的滋养”,所以有“明显的西北地域特征”。同时他还说,他对贺兰山雄浑苍莽特征的理解,就得力于古代诗词的启发。由此便可以看出,刘君画作的成功与间接生活的关系是多么重要!

问题是,当我了解到,刘君从开始学画到能画出贺兰山系列的时间顶多二十年,这使我非常惊讶!因为一般学画所需的时间就得十来年,学成之后也得磨上若干年才能独立搞创作,到了能拿出较有水平的作品时,就是增至二十年也不算多。而刘君的进展比这快得多。他怎地那么快?他真的是“有点阳光就灿烂”的了!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可能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有的人第一信号系统发达,善于形象思维,属于艺术型,所以学画会比别人快。刘君大概就是属于艺术型的,是易于接受艺术的阳光而灿烂的人。

想象未来生活作文 篇13

呼!一只雄鹰飞入水中,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新型的交通工具金鹰号,它可以飞上蓝天,可以在陆地上奔跑,可以在水里游泳,而且它的大肚囊简直就是一个百货店,想要什么应有尽有。有了这种全能型的工具你尽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

你看这些小朋友居然可以在空中上学,下课的时候还可以飞过来飞过去,原来这是特殊的“空中学校”,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到不同的地方去体验生活,比如这节语文课学的是《美丽的西双版纳》,我们就会飞到西双版纳上空,亲身感受一下它的迷人风光,这节科学课我们学的是自然湿地,我们就可以飞到湿地上方,比书上看到的真实多了!平时的时候,学校可以飘在半空,也可以安扎在大地,老师呢?原来书上就有“声音老师”给大家讲课,有了这种教科书,老师工作量大大减少了,同学们还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这样我们的知识掌握就更全面了!

我再说一说电视:这台电视是ME公司生产的PPL电视,它是用声音遥控的,想看什么说一声就出现了啦!世界各国的节目都能收到,还有自演功能,只要把特殊的芯片一头插电视,一头用无线耳机挂在身上,你就可以把自己当成节目主持人在屏幕上解说,也可以在家里穿上傣族服装参加泼水节,也可以带上面具来参加美国的万圣节,想参加哪种活动都可以在家里表演,让观众也认为你就在现场呢。

噢,对了还有衣服,人们发明了一种“垃圾服”,它不但会变废为宝,利用“垃圾转基因技术”把垃圾变成制作衣服的材料,还会自动洗涤,穿几年后和刚买的几乎一模一样!还可以与我们一起长大,也就是说,你长大一点穿不上了,按一下衣服任何一个部分,就可以慢慢变大直到你可以穿上,再按一下任何一个部位,便可以停止“长大”喽!还有,如果你不喜欢这件衣服你就可以放入DL电脑中,用“我的颜色我做主”模块,改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看,穿上是不是就成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公主或者是英俊的小王子呢?

想象的大学生活 篇14

吴思珩在香港读完中学五年级之后,通过中介申请几所顶尖英国寄宿学校,有些学校会派人来香港招生。她考上了两所学校,最后选择雷斯中学(The Leys School),第一是因为它规模比较小,对学生来说得到的照顾会多一些;其次,她和父母都觉得剑桥是一座很好的城市。

小吴回忆,当时她正在准备香港的中学会考,就没有花太多时间准备。而且,英国的寄宿学校考试对她来说并不难―虽然有的学校考的科目多一些,但是这所学校只考了英文和数学。通过笔试之后是面试,主要就是谈自己为什么想要来英国读书,计划大学读哪些科目等等。在10位学生中取1位的激励竞争之下,她顺利地被录取。虽然来剑桥读书之前,吴思珩因参加夏令营到此访问过,但是真正来到这里读书时才发现,也有跟想象中不太一样的地方。

她笑言,之前以为寄宿学校的生活是《哈里・波特》演绎的样子,每天围着火堆聊天。“寄宿学校安排的活动很多,基本上每一天都停不下来,非常丰富”,她说。

在学习方面,小吴在香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选的科目中,数学、物理、地理都没什么问题,唯一遇到困难的是心理学,因为要写很多文章。她介绍,A Level第一年很多人都会选修4、5门课;第一年结束时需要通过考试。升入第二年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会了解自己比较擅长哪些科目,就会专门选这几门课。小吴说,在香港没有这种自由,不可以第一年选一门课,第二年就不读了,而且只有第二年结束的时候有考试。

想象的大学生活 篇15

一、运用教材, 启发想象力

想象, 它使眼前的形象得到延伸、充实、丰富, 它是一种生动的审美再创造, 它主要来源于现实。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给人们留下丰富的联想空间, 而这些空间的未确定性有着丰富的信息, 促使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对文学作品的探究, 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去探究那些文学作品中某些看不到的, 听不到的东西, 通过这种想象力的启发, 从而真正感受语文之美, 真正体味语文教材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情感内涵。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作者以简洁的、如诉家常的笔触为我们回忆了他与妻子的一段温馨、浪漫的生活往事, 读来令人为之动容, 尤其最后“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教到此时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去想象, 去品味作者对亡妻的浓浓的思念以及物是人非的感伤之情。

二、激活文字, 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语言生动、感情充沛、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质兼美的课文。可以说语文教材为学生理解力的提高, 知识的增加, 想象力的培养, 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默读、精读、反复读课文中某些重要的字、词、句、段时, 通过想象去领会作品的意境和表达的主旨。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 我先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某些关键的文字去揣摩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历史背景, 了解到《荷塘月色》那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怨的色调, 然后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发音、语感、情思, 在默读、背诵大段优美文段后, 闭上眼睛去想象那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色, 在想象中随作者一起感受那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最终通过想象把朱自清当时“心里颇不宁静”的主色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更有效地引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三、精讲诱导, 拓展想象

教师在课堂上精讲重点时, 要围绕教学目标, 设计思考点去诱导学生想象。思考点, 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 是一堂课的最关键所在, 是教师实力的展示, 是对学生主体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激活, 它能开启学生内在的想象思维创造的潜能, 在宝贵的四十五分钟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授高中语文教材中被誉为“祭文中千古绝调”的韩愈的文言名篇《祭十二郎文》一课时, 我就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体会这一人间至悲至痛的真情。与学生共同分析作者叙述自己身世中所蕴含的对十二郎的愧疚、思念以及宦海沉浮的悲叹, 并通过“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一诱因引发学生去想象, 勾起沉淀的往事, 讲讲“我的故事”。通过诱导想象, 学生的想象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四、借助辅助手段, 进行再造想象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如图片展示, 缘景绘画、引入影视、角色表演、现场参观、音乐配置等) , 进行再造想象, 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是完成语文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如我在教授《祝福》一课时, 在引导学生进入教材故事情境后, 通过让学生熟读课文, 观看CAI演示, 激发学生想象:假如祥林嫂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会怎样?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当时的社会状况, 在心灵中便产生一种情感再造。

当前, 素质教育已经向我们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善于有意识地运用教材、激活文字、精讲诱导、借助辅助手段等, 引导学生养成思维想象的习惯,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想象的大学生活 篇16

关键词:初中诗词 教学生活化 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初中诗词教学中,如果正确的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初语文生活化的诗歌教学如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完成诗歌教学任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其他老师的经典教学环节浅谈几点体会。

1 听读诗,启发想象力

诗歌教学中,利用优秀的音频材料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绝佳途径。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秋天》时,我曾尝试这样的教法:深情导入之后,马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找找诗中似曾相识的景物,学生快速地找出了“露珠、幽谷、镰刀、瓜果、网、白霜、溪水”等景物。诗歌是想象的产物,如此教法不免过于理性化,学生的回答也显得苍白无色。经过其他老师的指点,我将“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找诗中似曾相识的景物”这一环节改为“闭眼听录音朗读,想象秋天的画面”。学生静心聆听后的答案为:(1)看到江上的渔船、飘落的叶子、树叶的影子(2)农民们在山上采着果实(3)丰收的景象,还感受到农民喜悦之情(4)牧羊女幻想人的场景(5)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6)渔夫打渔的情景(7)晶莹的露珠……

相比较学生的答案,我们明显的发现精彩的录音朗读,使得学生的想象更为丰富。另外,“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仍是读与想象的结合。因为诗歌的语言具备浓烈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读来朗朗上口。且教材中的诗歌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这种美往往“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品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借助想象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指导学生认真熟读这些语句,仔细琢磨品味,随着对诗歌内容的领悟而产生联想,在脑海中浮现画面,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美感的产生,使学生既体会到诗歌的味道,又发展了想象力。例如教学《在山的那边》,让学生品读“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句中“全新的世界”时,学生谈到了“这是一个开放、自由的世界”、“这是一个没有灾害、战争,是和平的世界”、“这是一个科技发达的世界”、“这是一个会让自己的理想、愿望实现的世界(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有用的人)”……听朗读,它带着学生更好地穿过语言的霧障,走进诗人心灵。读诗歌,丰富的画面浮现于眼前,这就是想象的魅力所在。

2 补空白,培养想象力

诗歌语言高度凝练,往往用几笔刻画生活场景,用跳跃的思维诉说思想内容,多处留有艺术空白,留给读者言尽而意未绝的回味余地。我们可以利用诗歌这一特点通过想象去补足画面,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某次听一教师执教温庭箔的《望江南》写作指导课,单就开头一词“梳洗”,执教者就抓住多个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妇人梳妆的时间;妇人精心打扮时的动作;妇人打扮后长得如何;妇人打扮时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等等。其中就妇人梳妆打扮的时间(清晨),一学生做了如下描述:杨柳飘舞,愁绪亦在随风飘舞,天上还是惨淡的白,草上布着朦胧的霜,不知天上挂的那轮淡月,是否知道那女子的心,风吧!带来了几缕凉意……就如何打扮,学生呈现了如下答案:(1)女子坐在梳妆台前,铜镜里映出如愁绪般的丝丝缕缕的青丝三千,女子扑上粉,抹上胭脂,只是没有人为她点上那一抹绛唇……(2)挑上另一件华服,细细抚平那褶皱,走到江边,看着江水东去……(3)抹上胭脂,点上绛唇,铜镜里映出女子期待的笑容,青丝三千,奈何青丝待何人来结,她向天边望去……由此可见,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启示学生挖掘蕴含、其中的空白,将“无”化为“有”,让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3 写作文,调动想象力

把诗歌改写为散文、记叙文,也是调动学生想象力的一个方式。但要保持诗歌原有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把诗歌中没有描述的景物、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事情经过等有关细节补充进去,使文章内容更完整、更具体。如《天净沙·秋思》短短28字,表面看都是一些物象的组合,但这些物象的组合,又产生了一种不平凡的效果,学生每读一句就会想象出一幅画面:枯萎的蔓藤、僵老的古树、无精打采的乌鸦,败落凄凉的背景画;潺潺地流水画、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充满安谧与生机的图画;荒郊古道上一匹精疲力尽的瘦马冒着凛冽的西风在掷踢而行;日暮途穷,一个羁旅之人在悲哀地仰天叹唱。一句话就是一幅画,通过写作,学生脑子里构成了一幅幅特色独具的画面。又如某老师在指导学生补写《望江南》开头之景时,写了下水之作:江水茫茫,一块孤零零的小洲在烟波浩森的江面上飘荡着,如一株无根的浮萍无处归宿,小洲上不知名的荒草失却了青绿的颜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只离群的孤雁扑啦啦从青草中飞起,发出一声悲鸣,是呼唤?还是哀叹?如血的残阳映照着江面,风夹带的晚露荡漾着,荡漾着,也一定漾进爱人湿流流的心……

教师的下水之作给了学生很好的示范作用,很多学生跃跃欲试,写出了很多优秀之作。当然,诗歌改写时,学生个人因掌握知识的不同,想象的角度、深度、广度也各有不同,只要是合理的,不偏离原诗的内容,教师都应积极地做出肯定。

4 多角度,活跃想象力

只有对学生不断地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活跃想象力的训练,才能使他们迸射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对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读者总是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去体会它,总会有不同的感受。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兼蔑》一诗,意境朦胧,形象缥缈,富于象征意味和神秘色彩,“诗无达话”,在基本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们不妨从多方面去进行诊释文章的主题。多数同学认为此诗以歌咏爱情为主题,诗中的男子爱慕姑娘己久,渴望与怀想的意中人相会、相恋,但又始终不敢表白。他生怕说出之后.惊扰意中人,此后再也没有与她相接触的机会。因而他只能独自默默地暗恋着,悄悄地关注着姑娘的一举一动,远远地守候着,却从不让心中的她知道。在这些同学的眼中,《兼霞》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有个别同学认为此诗重点是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诗中的他有着在芦苇丛中静静守候的身影;诗中的他有着在河岸上下徘徊的身影;诗中的他有着那双深情凝望的眼眸;诗中的他带着轻轻的忧伤却始终有着坚定的步伐。主人公的形象始终是隐约迷离,但执着坚韧的追求给这几位同学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有同学认为,《兼霞》不仅仅写“情”,它也蕴含着人生哲理。如现实生活有时很残酷,不管你怎样的坚持,经历怎样的挫折,哪怕博尽最后一点力,结果仍是让人那么地失望。中学生想象丰富,有时也甚至会有超乎常规的想法。针对这一现象,老师不能武断批评,那样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反,我们应多加鼓励,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活跃他们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芸.披谈语文课堂的生活化教学[J].教学月刊,2006,10.

上一篇:三年级应用题分类问题行程问题分类复习下一篇:工程资料立卷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