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

2024-12-11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精选6篇)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 篇1

摘要 对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认同危机与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本文从多侧面作了论析,认为:全球化是人类认识模式转变的标志,隐含着从西方中心主义的单一思想方法向多元思想方法的转变。意味着要把不同文化的共同体激活,共同参与人类文明建设。文化认同是个动态的概念,必须在与其它文化的相对关系中进行自我界定。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帝国主义就等于全球化。我们要确立全球化的问题意识,把全球化、问题化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在多重批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 篇2

瓷器是中国重要器物发明, 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并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典范。瓷文化圈是指以中国为核心构筑的瓷器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圈。以中国为核心的瓷文化圈在国内是以宋朝五大官窑和景德镇为原点进行扩散, 进而影响到东亚日本和朝鲜, 并和这些国家文化融合, 形成了具有区域文化特色不同的瓷器文化。元代, 随着中国海外贸易的扩展, 西亚文化影响到中国瓷器装饰文化, 在文化交融中也促使了中国瓷器文化的变迁。明清时期, 随着欧洲全球性贸易展开, 中国瓷器大量出口到欧洲, 影响到欧洲社会的审美和生活习惯, 并形成了席卷欧洲的中国风。瓷文化圈的变迁, 作为世界文明互动共生的典范, 为我们研究世界文化交流融合提供了很好个案。

目前学术界对陶瓷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外销瓷方面, 许多学者从瓷器贸易交流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西贸易。但这种研究更多的侧重外销瓷本身和瓷器贸易, 而忽视器物背后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本文从全球化前工业文明时期到现代工业文明发达期两个时段来探究瓷器文化在不同语境下变迁背后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在第一个阶段, 中国瓷器文化拥有着相对优势的话语权, 对欧洲文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工业文明一直到今天, 西方现代化文明一直主导着世界文化发展方向, 进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化, 中国文化如何在当代语境下寻求出路是本文探究的主要内容。应该强调的是此处的全球化并非指冷战以后构筑起来的现代贸易体系下的全球化, 而是以欧洲发现新大陆为开端, 进而形成的世界贸易体系, 包括前现代和现代社会下的文化交流和传播。

1 前现代语境下的瓷器贸易和中西文化交流

1497年瓦斯科·达·伽马的船队经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开始了中欧直接贸易, 也拉开了世界全球化的大幕。1517年葡萄牙专使来华要求中葡之间建立通商贸易, 并在1534年实现正常贸易往来。此后, 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先后取得了海上贸易权利, 开启了中西贸易和文化交往。虽然, 我们无法统计出早期瓷器贸易确切数字, 但贸易量肯定是惊人的。仅17世纪, 荷兰东印度公司和中国瓷器贸易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100多万件[1]。而在1720年以后50年中英瓷器贸易中, 中国销往英国瓷器数量达到了将近3000万件的瓷器[2]。大量海洋沉船考古发掘从另外一个层面证明了中西瓷器贸易繁盛程度。17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吉特摩森号”沉船共有15万件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瓷器。1775年沉没的瑞典“哥德堡号”打捞出来的瓷器就达50万件, 而这些仅仅是沉船瓷器数量的三分之一。1822年, 南洋“泰兴号”在打捞出35万件中国瓷器[3]。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拥有中国瓷器竟多达57000多件, 他用127位全副武装的近卫骑兵换取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一世的127件中国瓷器, 成为中国瓷器受欢迎的最好诠释。但奥古斯都二世不是孤独者,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英国乔治四世在中国瓷器收藏方面也近乎痴迷。中国瓷器也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对于欧洲贵族家庭来说, 用中国瓷器餐具和茶具招待客人, 是身份象征和实力的体现。许多贵族用中国瓷器花瓶、瓷器雕塑来装饰自己的客房, 彰显主人与众不同的品位。许多人相信瓷器能够解毒, 甚至能够唤醒消失的灵魂。意大利著名画家乔凡尼·贝利尼画作《群神宴》中三个青花纹饰的瓷器就是圣洁的象征。精美的器型和漂亮的纹饰让欧洲社会对中国制造瓷器产生了更加疯狂迷恋, 瓷器超越了政治和历史成为全球性文化的代表。即使在欧洲人能够生产的时候, 开始阶段他们也是仿造中国瓷器。“18世纪欧洲生产的绝大部分瓷器似乎在技巧、外形、颜色、图案等方面都是仿效中国瓷器制成的, 特别是荷兰白釉蓝彩是这样[4]。”

在器物文化影响下, 欧洲社会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并引发了持续一个多世纪“中国风格” (Chinoiserie) 潮流, 欧洲进入了对中国文化膜拜时期。德国古典哲学家莱布尼兹对儒家文化赞叹道:“我们从前谁也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美、立身处世更进步的民族存在, 现在从东方来的中国, 竟使我们觉醒了[5]。”在他的影响下, 黑格尔、叔本华等人的哲学思想也都受到中国文化影响。伏尔泰更是对中国文化和政治制度绝口赞美, “我们对于中国人的优点, 即使不至于五体投地, 但最少可以承认他们帝国的组织为世界上最好的[6]。”伏尔泰从中国文化进而上升到中国政治, 认为中国政治和国家组织是最好的, 体现了文化认同背后对中国的认同。此外, 欧洲传教士和哲学家翻译了大量中国著作, 尤其是以法国传教士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志》为代表。这些经典著作伴随着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千家万户, 让大量欧洲人接受了中国文化。仔细探究我们可以发现, 正是在中国瓷器输入到欧洲一段时间以后, 才引起了欧洲社会对中国文化赞美。器物承载的文化功能开始发挥出来, 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 文化的引入更让西方社会接受中国的器物, 形成了器物和文化的良性互动。

大量瓷器需求和高额的利润刺激了欧洲研制瓷器历程, 尤其是对瓷器狂热的奥古斯都二世。通过他的大力支持, 德国终于在1708年烧制出类似中国的白质瓷, 开启了欧洲瓷器独立发展的历史。但奥古斯都二世明白烧制成功就意味着高额利润, 并绝对禁止研制人员离开迈森的工厂。真正将中国制瓷技术传到欧洲是法国传教士殷弘绪 (Père Francois Xavier d’Entrecolles) , 他通过十多年在中国景德镇的观察和学习, 在1712年和1721年给欧洲耶稣会信中详细介绍了景德镇瓷器生产方法, 引发了整个欧洲寻找高岭土的狂潮, 并最终烧制成功瓷器。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瓷器不再被追捧, 而中国文化也慢慢不被欧洲人所接受。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瓷器是中国文化象征, 欧洲乃至全世界人接受中国文化就是从接受中国瓷器开始的。

2 工业化语境下的瓷器贸易和文化激荡

陶瓷烧制成功, 让欧洲人能够根据自己文化特征来生产符合民族文化和审美需求的瓷器, 降低了对中国陶瓷需求。在18世纪末期世界全球化关键时期, 由于外销瓷数量削减, 中国失去了和世界交流机会。1792年,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 带来了英国生产瓷器。在被问及中英瓷器特点时候, 英国人认为中英各自自身优点。“而尤注意特拜歇尧之瓷器, 观玩多时, 问余:中国瓷器与贵国瓷器孰佳?系敝国有名出品, 苟非名品, 敝国钦使绝不敢带来增诸贵国皇帝。但敝国商船每来广东必购大宗瓷器以归, 销售于人。贵国瓷器既为敝国人士所欢迎, 其价值之高, 自可想见。究之各有其妙, 不能强判伯仲也[7]。”英国使团万里迢迢带来本国生产的瓷器, 就证明了英国人已经进入到相对成熟的瓷器烧造阶段。1851年, 英国举办了世界性“万国工业博览会”, 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了大工业时代。这一时期, 欧洲瓷器生产采取了科学温控和材料分析, 并培养大量的陶瓷现代科技人才。德国迈森瓷厂为了提高绘画水平, 建立学校, 培养专门人才。在釉料方面, 欧洲能生产出比中国瓷器更为白净的白瓷;在画面和造型方面, 欧洲人也开始创新, 生产出画面更为艳丽、丰富的瓷器, 而这一时期中国制瓷业中心景德镇生产瓷器质量根本无法和欧洲相比, 陶瓷生产大国地位受到了挑战。更具威胁的是, 机器制造业在欧洲铺开, 瓷器生产进入大机器时代, 瓷器装饰工艺也由手绘变成了贴花。工整的画面和白净的釉面让欧洲瓷器在全世界畅销, 甚至进入中国市场, 并引起了社会各界担忧。“且外瓷输入, 转有喧宾夺主之势, 以产瓷最著之国反而外瓷充斥市场, 产业颓唐, 产品不善, 已可概见[8]。”

同中国传统瓷器相比, 欧洲日用瓷瓷质更白, 画面整齐划一, 瓷器没有瑕疵。就瓷器纹饰而言, 中国瓷器的画面仍然是传统画面, 20世纪初, 中国社会变革风起云涌, 大城市的上层社会和年轻人更能接受新颖的器型和纹饰。相对于中国瓷器用稻草包装不卫生, 欧美瓷器精美包装, 更能引起新型社会阶层的共鸣, 上海、广州、汉口等城市社会上层喜欢包装精美、瓷质优异的国外瓷器, 比如烟灰缸、电瓷瓶等。另外, 欧洲生活方式引进也带来新型器物类型, 而这种类型是传统中国瓷器缺乏的, 典型的代表就是咖啡具, 而这在当时恰恰是生活奢华的象征。

近代中国落后和欧美发达形成了强烈反差, 这也就使得欧洲和美国拥有现代化的话语权, 而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落后象征, 代表中国文化的瓷器就自然成为落后代表。民国时期, 曾经瓷器出口大国开始进口日本和欧洲的瓷器。“我国瓷器, 向为世人所爱好, 每年出口为数甚巨。但自近年以来, 国人购用外瓷日多。据江海关统计, 一月至九月, 外瓷进口者至为惊人, 价值二九一七七三海关金单位[9]。”甚至连曾经中国瓷器象征的景德镇也陷入困境。“社会所需要瓷器不会制, 而出品皆是陈旧式样, 不知改良, 以致不受社会欢迎。因此, 国瓷渐被洋瓷打倒, 尤以东洋瓷畅销各省, 而且渐渐销到江西, 销到国瓷出产地景德镇, 这岂非江西人的大耻辱[10]。”

值得玩味的是, 同欧洲接受中国文化一样, 在19世纪中期, 中国也从器物入手向西方学习, 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但这一时期欧洲的器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手工艺品或者其他艺术品, 而是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化的船只、枪炮和机器等。但中国人很快发现, 我们落后是因为以文化为主导的技术的落后, 并开始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的文化。这种此潮流影响下, 中国开始全方位的接受西方的器物和生活方式, 且一直持续至今。而这一过程, 和欧洲曾经接受中国器物和文化的方式惊人的相似。

3 文化交流与融合同背后的文化认同

法国年鉴学派宗师费尔南·布罗代尔 (Fernand.Braudel) 提出了“长时段理论”, 也就是“长时段是社会科学在整个时间长河中共同从事观察和思考的最有用的河道[11]。”他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变迁中有许多因素, 以更长时段和更广阔视角来探究社会发展有助于更清晰全面的理解社会文化变迁。长时段分析中西瓷器文化交流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的透视出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五百余年中欧瓷器贸易中正好经过了一个轮回, 其背后是中西文化在独特历史阶段的反映。如前所述, 由于对中国瓷器的喜爱, 引发欧洲社会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社会对欧美陶瓷文化的欣赏也是同样的情况。但不同的是, 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和美洲市场是通过正常的世界贸易, 因此出现了先接触中国器物后认可中国的文化。而欧美瓷器进入中国市场是依靠战争, 虽然我们也是最早在战争中通过欧洲的武器认识到其文化, 但瓷器进入中国市场是在中国认同了西方文化以后才接受其作为文化象征之一的器物。

麦克尼尔认为, 所有文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彼此之间处于不断接触、交流和互动之中[12]。但这种交互也不是单纯被动的, 面对外来异域文化的冲击, 任何民族的反映都是带有本土性的。在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市场以后, 由于文化和审美之间差异, 他们希望能生产出自己需要的产品。因此他们在欧洲做好设计和画样, 然后带给中国来加工。在中国外销瓷中, 大量反映欧洲文化的基督教图案、家族图案和欧洲美术风格瓷器大量出现, 形成了著名的纹章瓷和克拉克瓷。尤其到后期, 欧洲人不满意中国瓷器图案, 他们开始进口白瓷到欧洲进行加工, 生产出符合自己文化传统的作品。在文化交流中, 中国瓷器艺人一直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 按照部分欧洲人设计的要求, 生产产品。虽然这同大量中国风格瓷器相比, 这些产品是少数, 但仍反映了文化认同的差异。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20世纪的中国, 在100余年近代化过程中, 我们深受欧美现代化影响, 尤其是欧美现代陶瓷烧造技术和各种写实创作技术, 但在陶瓷艺术创作方面中国仍然坚持自身的发展模式。就文化审美而言, 我们也很难完全接受欧美陶瓷艺术的审美, 因此, 无论是在日用瓷还是艺术瓷中, 都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印迹。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瓷器打开欧洲大门的时候, 正是欧洲宗教势力和世俗权力利益博弈激烈动荡的时期, 民众渴望一种自由、和谐发展的社会, 处于繁盛时期和谐、包容的中国文化正是欧洲社会民众所渴望的。因此, 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国风”也就不足为奇了。相类似的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以机械化和现代科技代表的欧美先进文化席卷中国以后, 中国人发现自己落后的核心是文化的落后, 改变文化就是要改变器物和生产方式。以这些为发端, 近代中国一百多年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学习西方运动, 西服、西餐、电影艺术、绘画、文学都是中国学习对象。在不同时空下的相对落后让各自对异域文化产生了好感, 并开始学习。但无论如何, 中西双方在学习中都实现了成功经验的借鉴, 无论这种借鉴的前提是和平还是武力。

4 结论

探究全球化语境下中西贸易, 没有那种器物像瓷器一样能如此全面反映中西文化在近代大历史背景下激荡融合。从中国发端的瓷文化圈近五百年的变迁也是世界文化和经济中心变迁的反映。由于异质性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文化互补引起了当时欧洲社会对中国瓷器的狂热, 但其背后更多的是文化认同, 否则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20世纪以后欧洲和日本瓷器在中国畅销的情况。16~18世纪, 中国文化处于文化繁荣时期且引领世界文化, 因此引起欧洲社会的追捧也不足为奇。同样, 19世纪以来, 以现代科技主导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 相对落后的中国去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也再正常不过。探究瓷器贸易背后的文化转向, 我们可以确知, 任何器物贸易背后是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体现。

最近30多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国力增强,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中国文化也迅速走出国门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中国艺术也有明确的方向, 但如何摆脱西方后殖民中心和西方文化中心霸权在中国艺术中的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努力[13]。虽然我们已经成为经济第二大国, 但中国文化由于主体性缺失和跨文化传播乏力, 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中国还没有取得与政治、经济大国相称的国际地位。尽管时过境迁, 我们仍然可以从过去中外文化交流中成功的经验中寻求方法和出路。其实, 这些经验也被其他世界上的先进国家所借鉴, 近年来美国的可口可乐、麦当劳、好莱坞、苹果手机都是美国文化的杰出代表, 在器物文化交流中, 美国实现了对全世界文化的“入侵”, 成功的构筑起全世界的“美国模式”。在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巨大差异的情况下, 中国实现文化走出去战略, 且需要能够得到全世界的认同。以器物文化为主导, 构筑全方位的民族文化体系是未来的努力方向和必然之路。

摘要:瓷器是中国的发明和创造, 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16世纪从葡萄牙发端的世界海洋贸易让瓷器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纽带, 推动了中国文化向全世界传播, 构筑了以中国为核心并影响世界的瓷文化圈。但随着欧洲仿制中国瓷器成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 引领世界先进文化潮流的中国瓷器便淡出了世界贸易舞台, 曾经的瓷器出口大国中国开始进口欧美生产的瓷器。前现代化和现代化不同语境下, 瓷器贸易境况转变的背后是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体现。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 篇3

[关键词]文化认同;全球化;文化自觉;多元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2.004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及互联网的普及,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碰撞和交流更为频繁。从理论上讲,这理应形成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协同发展的繁荣景观。但事实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西方文化强势输出,妨碍了各民族之间双向的跨文化交流,使世界文化交流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强烈冲击着他国文化,严重影响了他国国民的文化认同。在这一不对等的文化交流背景下,西方文化或美国文化在中国大行其道,这不仅改变着中国国民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还影响着中国国民对本民族思想文化的认知,削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妨碍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复兴。目前,学术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其概念、意义和现实路径,对中华文化认同微观层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文拟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上归纳和总结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中国国民文化认同危机的具体表征,探寻其表象背后的根源与中国国民文化认同重建之路,以期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抵制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强势渗透,保持本民族文化的活力并实现中华文化的反向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及作用

关于文化认同的作用,美国学者亨廷顿[1]认为,“美国应该发扬盎格鲁新教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这是美国的根本‘特性,否则美国就有分化和衰落的危险”。其意思是盎格鲁新教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是美国文化的根本或内核,如果美国人失去了这种文化认同,国家就会陷入危险境地。可见,文化认同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来说何等重要。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岁月的淘洗而积淀形成的儒、道、释文化是中华民族认同最深层的文化基石,对其思想精华的认可,对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民族风俗的认同,对汉语语言文字的认同,以及对“龙”和“长城”等民族标志的认同,汇集到一起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即“我们都是中华儿女”。因此,概括来说,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其所属文化的皈依感和从内心油然而生的承认,是建构自我文化属性的基石。民族文化认同体现着一个民族共同体的人们经历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仍然留存的对本民族最深层的、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凝聚本民族的精神力量,是本民族能够抵御外来文化冲击而使其生命得以延续的基础,是本民族个体在孤立无援时的精神支撑。对于民族乃至国家而言,“文化认同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因为民族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2]。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它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而当下的世界政治文化格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和物质上的绝对优势,使其文化大肆扩张,严重影响到现当代中国人对本民族优良文化的认同,造成了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危机。所以,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当今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中华文化认同危机的表征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璀璨而深邃的中华文化,儒家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家的道法自然、崇俭抑奢,以及佛教的慈悲为怀、忍辱负重,在既相互诘难又相互补充的互动发展中深深地熔铸于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形成了凝聚中华儿女的核心价值观,激励着一代代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前仆后继。而在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今天,西方先进的传播技术使西方现当代思潮迅速扩展,其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迅速风靡全球,受到了众多非西方国家的追捧。这样的历史语境造成了中国话语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衰微,严重影响了现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中国文化认同危机,其表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信仰缺失和道德失范

中国向现代化迈进伊始,儒学“文化大厦”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便开始松动,中华传统文化遭到激烈的批判,人们单一的信仰、趋同的思维和观念被打破。其后西方现代思想在中国大地上迅速蔓延,民主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如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的推进,无形的市场竞争在让人们踊跃竞争与拼搏的同时,也平添几分冒进和浮躁;多元的文化在让人视野不断拓宽、知识日益丰富的同时,又使人面临诸多的困惑和茫然;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在让人们感受人生多样性的同时,又让生活的本质受到异化的挑战。于是,有人迷惑、有人彷徨、有人苦闷甚至有人歇斯底里,不同的社会心态让本来复杂的社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让本来坚定的信仰开始丧失,让本来坚守的道德开始失范。现在在公共场所谈论道德的人,恐怕会被视为另类而遭遇冷落。受全球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对西方文化片面的追随,使得国人原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被否定,其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逐渐丧失,而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尚未形成,因而对社会成员缺乏有效约束,这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处在一种规范真空状态。这样一来,相当一部分原本具有道德责任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也逐渐放松自我约束,不再遵守本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丢失了最起码的道德良心和是非善恶标准。这种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部分阶层职业道德沦丧、公共道德缺失和家庭传统美德遇冷。

2.价值和行为取向西化

中国自启蒙运动以来,大量的知识分子致力于译介西方文学、艺术和文化。这对于解放思想、挣脱封建樊篱的禁锢大有裨益,但也造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失衡。如今西方社会在经济、科技和物质上占绝对优势,其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为中国人所向往和追求,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人的认知结构。当下流行的大众文化如欧美电影、电视剧在当代多样化传播媒介的作用下席卷全球,受到中国受众特别是青年大众的热捧,商业主义、消费主义、时尚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他们身上体现得较为显著。相比之下,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基本精神缺乏全面、足够的了解,由于对历史的认识是零碎的或断章取义的,他们的时空概念是断裂的,因而其历史意识薄弱、反思能力和社会问题思考能力日益衰微。这主要体现在对流行文化的追捧,对消费时尚的追求,对偶像的崇拜,对网络语言的大量模仿和实践,以及对诸多西方节日的逐渐认可与崇尚。

3.经典文本阅读被消解

一个民族之文化认同的维系主要依赖于世代孜孜不倦的文化传承,而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阅读的积累,特别是一些经典文本的阅读积累。但现在的年轻一代在网络小说、手机阅读快餐、电影和电视的冲击下正逐渐地远离传统文化经典,对消遣化、平面化、图像化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偏爱影响着他们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的体认。一些年轻人,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在校生或毕业生,许多人几乎没有认真阅读过古代和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对这些作品的了解仅限于对影视剧的观看,但一些网络写手的作品在当代青年中异常火爆,从网上火到网下,从网络文学到纸质出版再到影视剧的改编,成为了当代社会消费的主流。正如世界著名美学家艾尔雅维茨所说的:“在后现代主义中,传统文学迅速游移至后台,而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学的靓丽光辉所普照。”[3]总之,全球化时代的新媒介不仅改变了文学和文化的存在形态,还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消费习惯,影响着人们的阅读兴趣,消解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三、中华文化认同的重建

全球化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纵深拓展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和文化边界,动摇了文化与民族国家同体相连的根基,减弱了文化认同的民族属性,造成了世界范围内民族文化认同的新问题和新局面。在西方经济、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中国倡导发展本民族文化、重塑本民族文化认同,以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以“文化自觉”解决在文化全球化冲击下非西方国家民族文化的衰微问题。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另外,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历经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4]。可见,文化自觉是解决文化认同问题的思想基础,因为只有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有深刻的认识、正确的把握和恰当的诠释,才能理性地对待世界文化的新格局。所以,在全球化语境下,在西方文化占据优势的背景下,中国人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培养文化自觉能力,确立儒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挖掘其蕴涵的深厚资源,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时代转换,赋予其新的文化价值,激活其现代生命力。儒家文化思想体系所包含的大同之世的社会理想、以礼为纲的社会制度和忠信笃行的行为准则,不仅为当代中国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资源、理论支撑和精神引导,还可为自工业化以来人类所面对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人的异化、社会秩序的混乱、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疗法,形成对西方物质文化有益的补充。总之,在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人需要了解自己传承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并通过多种渠道学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和核心的儒家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自觉,在此基础上挖掘儒家文化中具有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的文化资源,并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现代转换。这不仅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也是儒家文化自身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才能实现儒家文化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才能保持中华文化的自主地位,才能巩固中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其价值的体认,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贡献独特的精神资源。

2.倡导多元文化并存,使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繁荣景象的同时也挟携着帝国霸权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容易导致世界走向全盘西化的“同一”或“一体化”,造成其他国家和地区民族身份危机和文化认同障碍,所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要正确认识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特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倡导多元文化并存。这不仅是对全球一体化做出的回应,也是文化自身发展和繁荣的必要条件和必由之路。这种文化观是对文化相对论和文化普遍论思想之扬弃,它既承认世界文化纷繁多样,也承认各个国家内部亚文化的异彩纷呈,由此构成了世界文化景观的多元图景——不同文化的形成是其独特的地理、历史和人文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故不同的文化拥有其与众不同的机理,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不同文化间可以互通有无,可借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要了解、尊重和重视异族文化,尤其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少数族裔文化,允许不同文化的个性特色发展,使它们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既有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又有话语生产和传播的民族特色。只有这样,当今世界才能形成一种新的包容并蓄的多元文化格局。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要有自己的多元文化观念,以儒家文化为精髓的中国主流文化,应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引领,同时吸纳一切优秀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异质文化,升华和创新中华文化,从而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样,我们不仅能克服固执、狭隘的民族主义,也能警惕和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和批评性地看待文化相对主义,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大放异彩,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中华文化认同感。

3.正确认识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关系,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促进中华文化的新觉醒和再发现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效应之一是文化全球化,而文化全球化在当今不对等的中西交流中会纵容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冲击着非西方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它们面临被同化的危险。这是绝大多数人士面对文化全球化所表现出的忧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文化全球化积极的一面:它让当代人们面临不同文化的激烈碰撞,使非西方文化遭遇到西方文化的挑战和侵袭,但在与他者的碰撞、对比中,从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能反观自己的文化体系,认清其价值所在并加以反思,成为促进本民族文化意识觉醒的催化剂。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文化全球化能引发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感,唤醒各民族内心深处的民族意识。在顺应全球化的浪潮中,在与其他文化碰撞和交流中,中华文化会出现短暂的危机,但它不会被遮蔽或消弥,因为短暂的危机能引起中国国民对自身民族文化之根的重新关注和重视,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全球化时代应是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是一个有异质性文化构成的全球文化体系。特殊性的民族文化与普遍性的全球文化并存共生是文化全球化的主要特点”[5]。这种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中华文化的新觉醒、再发现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塑,都是在看似世界文化被同质化的表象下各族文化为保持并彰显其特色所作出的努力。

四、结语

邪片战争以来,为了寻求富国强兵之道,中国不得不学习、借鉴和引入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但“文化几乎总是追随着权力”[6]。“五四”以来,由于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西方文化的张扬,造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失衡。伴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和媒体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之势侵入中国,受到了中国民众尤其是青年人的热烈追捧。这样的历史语境造成了中国话语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衰微,严重影响了现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认知,造成了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危机。在全球化语境下展开对有关中国文化认同重建之路的探讨,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是当下文化反思和研究的重要方面,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根据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儒家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对此进行深入和广泛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43.

[2][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83.

[3][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5.

[4]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6.

[5]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5.

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民族性的思考 篇4

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民族性的思考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坚持和发展文化的民族性既是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民族性,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问题.

作 者:覃慧芳 QIN Hui-fang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南宁,530006刊 名:桂海论丛英文刊名:GUIHAI TRIBUNE年,卷(期):21(5)分类号:G03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文化 文化民族性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 篇5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各国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必须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作 者:王东星 李文孝 Wang Dongxing Li Wenxiao  作者单位:王东星,Wang Dongxing(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李文孝,Li Wenxiao(齐齐哈尔第四十二中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刊 名:理论观察 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G0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 中国传统节日经典美文

★ 中国元宵节传承意义

★ 中国8个传统节日及风俗

★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

★ 中国传统节日过年作文

★ 描述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作文

★ 母亲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 篇6

古代丝绸之路作为联通欧亚大陆的桥梁,在经济文化的交往中是以互惠互利为基础的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准则,尽管在古丝绸之路时代并没有形成共识,成为后世可以借鉴的精神文化遗产,即对丝绸之路精神文化的认同与价值需求。体育作为社会系统中文化子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古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现代体育价值与体育精神文化的认同,必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发展的文化纽带,实现体育文化在民族振兴、民心相向、民族和谐和国际交流中的应有价值。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互通与人文交流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当代经贸合作升级版[5]。经贸合作的时代背景源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共同面临的国土安全、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把中亚、环中亚和亚欧经济带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合作互通的经贸发展发通道。同时,也使中国打开西部陆地战略通道,扩大向西开放力度,带动西部发展,实现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促进区域国家和地区经济安全、地区稳定和区域发展为战略目标,其中多元的文化在不断地碰撞与交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古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在经贸交流中完成了文化交流、借鉴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在经贸交流中为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合理的途径和良好的契机,以经贸发展战略为基础,实现区域安全与发展,区域文化发展意义重大,对文化的认同成为联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精神纽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中国与中亚地区形成一个经济凹陷带,中国与中亚各国都希望借此发展彼此,促进经贸合作,实现该区域的稳定与安全。而中国与中亚各国对丝绸之路有着普遍的认同,表现在民族、宗教、文化上相互认同和支持。而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国家在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有相同、相近,彼此对历史、文化等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天然的亲和性。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必将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文化交流产生重要的推动力。

2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体育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个体或者群体对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背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古丝绸之路在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传播过程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种体育文化形态随着古丝绸之路国家间商品贸易、人员往来、宗教传播和局部战争实现了最大程度的交流和传播,形成了对这些体育文化形态的普遍的接受和认同。这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形态经过中国的发展和创新,又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域和和中亚更广泛的地区,同时,也经丝绸之路随着佛教、商贸、科技等与东亚的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全地区传播。从而形成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这些体育文化共有的认同感。

对文化的认同是古丝绸之路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证实了人类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可以和睦相处,不同区域的文明和文化冲突可以避免,变消极为积极。在文化的分层中,制度文化多以被动的或者强行的传播为主,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播则需要通过互利共赢的方式传播。体育文化包含着物质文化以和精神文化的内容,因此,体育文化是在交流和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的。丝绸之路的体育文化传播就是伴随着物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上升到了精神文化的层次,进而对体育精神文化形成了认同。“丝绸之路经济带”正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倡导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看作国际多边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机制,中国与中亚等国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可以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因此,“上合组织”完备的组织体系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体育文化在交流与互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和组织保障。

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海精神”是体育文化认同的基础

“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它不仅是“上海五国机制”的基础,也是“上合组织”的灵魂。“古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都是不同国家、a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的和平交往之路、商贸互通之路、文明交融之路、和谐相处之路。在“上海精神”的指导下,实现对丝绸之路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认同,以及对丝绸之路体育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上合组织”提出的“上海精神”为这些多样性的体育文化的自我发展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区域环境,尽管多元体育文化的冲突和相互影响不可避免,但基于互利、互信、尊重和共同发展发展基调,为多样性的体育文化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从体育文化交流与接触过程中的冲突分析,经济、地域和意识形态领域是造成体育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上合组织”“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抛开了政治与意识形态,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正是这种对多样性体育文化认同与保护机制的有效举措,而“上合组织”则是不断夯实这一机制的基础。

4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多元体育文化的价值需求

文化创新与发展乃至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的意义毋庸置疑,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那些曾经在丝绸之路沿线广泛传播和流行的体育文化,以及已经融入区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之中,或者被不断创新和发展了的体育文化形态。从古丝绸之路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形成的断层需要新的对体育文化的认同与价值需求。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体育文化价值的追寻是基于对多样性体育文化的思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上合组织”框架下构建深层次的认同。一是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上合组织”为纽带的区域体育文化认同与归属意识。二是“和而不同”的理念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体育文化认同的原则。“丝绸之路经济带”多元体育文化的发展取向是满足区域的价值需求,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不断深入发展,具有“丝绸之路经济带”精神烙印的归属性体育文化认同将成为区域国家体育文化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动力。当这种对体育文化的认同随着经贸合作、区域安全合作和文化交流合作的加深会不断凝聚,形成更加稳定的认同感。从现实意义上讲,“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上合组织”在经历发展和致力于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中必然会形成集体性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传统,这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体育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环境。提炼新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体育文化精神,形成区域体育文化理念、文化传统记忆和文化认同,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体文化精神。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以经济和文化合作为纽带,以开创、共赢的精神实现不同国家、民族的共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构建和平稳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环境,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上合组织”为基础的区域多样性体育文化认同,在经历发展和致力于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中必然会形成集体性的历史记忆和新的文化价值传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国家经贸发展、安全稳定、人文交流凝练新的文化与精神。

上一篇:加油趣味运动会作文下一篇:教师党员师德师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