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

2024-09-18

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通用5篇)

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 篇1

作为黑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一个县, 东宁境外农业开发、黑木耳产业、跨境连锁加工模式闻名全国, 近几年吸引了全国主流媒体争相报道。面对媒体激烈竞争, 地市报记者要把东宁县域经济发展成就中变动性最大、时效性最强、可读性最好的内容以独家新闻方式挖掘出来, 让全国各地媒体转载, 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在2013年最后一周, 本文作者采写的消息《东宁“区域协作”让进口粮畅销世界》在《牡丹江日报》发表后迅速被省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产业经济新闻网、上海新民网、中国江苏网等几十家媒体转载, 社会反响热烈, 得益于新闻策划成功、内容精彩。

一、定位:站在“金字塔”的最高端

如果把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东宁境外农业开发比作一座“金字塔”, 该县民营企业与省级龙头企业以“区域协作”方式对进口粮实施精深加工开拓发达国家消费市场, 是时效性最强、变动性最大的好新闻。

2013年, 东宁境外农业开发面积达到380万亩, 占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开发合作总面积的一半, 继续保持“全国境外农业开发第一县”地位, 拉动该县农民人均增收6 000多元;由东宁华信集团发起成立的黑龙江对俄农业产业协会拥有会员单位近百家, 从俄罗斯进口粮食享受关税优惠待遇;东宁民营企业与省城粮油加工龙头企业结成合作伙伴, 东宁成为我国俄罗斯进口粮食的最大集散地……这些素材可以写多篇新闻稿。仔细分析后, 笔者发现时效性最强、变动性最大、传播价值最高的, 是东宁民营企业“区域协作”让进口粮畅销世界。

这是因为, “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贸易抓转型、合作抓延伸”是黑龙江外贸的大趋势, 东宁民营企业通过“区域协作”对进口粮实施精深加工, 把俄罗斯广袤的土地资源、按照欧盟标准生产的有机粮食与中国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完美结合起来, 通过不断延伸产业增值链条, 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角度:打破惯性思维寒冬看热潮

春种、秋收, 农业报道相对集中, 很少有记者在12月份围绕粮食运输生产环节写新闻。这篇稿件之所以选择在隆冬时节报道东宁进口粮形成“热潮”, 有多方面考虑。

从统计数据看, 自11月起东宁民营企业在境外种植的新粮大批回运, 到年终岁尾与实际情况误差很小;

从政策导向看, 2011年7月俄罗斯政府取消了粮食出口限令, 在商务部、省政府支持下, 2013年东宁民营企业粮食进口量同比增长2倍并享受关税优惠待遇, 东宁成为我国俄罗斯进口粮食的最大集散地;

从物流方式和报道时机看, 与公路运输相比, 铁路运粮数量大、速度快、费用低。记者在掌握了龙头企业华信集团12月下旬一周的进口粮运输计划后, 以这批粮食在绥芬河口岸办理通关手续、运往哈尔滨开发区精深加工作为“切入点”, 实现了经济新闻事件化, 当天发生、次日见报, 时效性极强。

三、谋篇:“区域协作”放眼全世界

东宁民营企业把境外生产的粮食运回, 既供给该县企业加工畜禽饲料, 也供给省城龙头企业制成利润较高的食品出口发达国家, 有两种用途。相比之下, 东宁“区域协作”让进口粮畅销世界的新闻价值更高。

确定新闻主题后, 记者完全打破了县域经济报道内容局限于当地的惯性思维, 采取“散点式写法”, 叙述在东宁县、绥芬河市、哈尔滨市、俄罗斯远东地区发生的各种新闻事实, 层层剥笋、引人入胜, 给读者强烈的启发性与感染力:

导语部分介绍隆冬时节东宁民营企业进口粮食形成热潮, 运往哈尔滨开发区进行精深加工, 突出新闻时效性和“异常性”;然后插入东宁民营企业成为我国俄罗斯进口粮食最大供应者这个背景材料;紧接着引用县商务局统计数据、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权威说法;再分别借县农委、龙江福集团负责人之口, 详细介绍当年东宁境外农业开发新成果、进口粮如何靠精深加工畅销发达国家;结尾介绍在东宁火车站附近新建的俄罗斯进口粮食物流加工园区, 突出非转基因有机粮食绿色品牌,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仅用800多字篇幅, 就描绘出一幅当代黑龙江人立足全球经济大舞台推动对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的壮美画卷。

这篇消息发表后, 记者利用省政府批准华信集团发起成立黑龙江对俄农业产业协会, 东宁对俄农业开发380万亩拉动该县农民人均增收6 000多元等新闻素材, 发表通讯《大协作让东宁进口粮成“金字招牌”》、消息《东宁“境外农业开发”领跑全国》再次被全国媒体竞相转载, 在传媒领域形成了“东宁冲击波”, 吸引各地读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借鉴东宁县推进对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 让新闻宣传更好地服务黑龙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大局。

摘要:结合消息《东宁“区域协作”让进口粮畅销世界》的采写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从剖析新闻热点、选准报道角度、精心布局谋篇、形成传播优势等环节入手, 探讨在提高县域经济新闻报道水平方面一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内容, 以期为扩大黑龙江经济在全国、全球的影响力做出贡献。

关键词:东宁,区域协作,进口粮,世界

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 篇2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主权债务危机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贸易壁垒

2010年,世界经济在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后开始出现缓慢复苏迹象,步人后危机时期。在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一系列新变化。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扩散与深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世界贸易萎缩,并由此导致主权债务危机、国际贸易壁垒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中国首先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恢复快速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引发了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固然对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很大,但同时也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国内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很多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观点。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

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制度层面的原因研究方面,韦建桦指出,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但从根本上说,此次危机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判断。在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支配下,一方面是生产和商品供给有无限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有关资料显示,近三十年来,美国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从40:1扩大到357:1;美国普通劳动者的家庭收入没有明显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人的收入却增加了4倍,占人口0.01%的最富有的家庭财富增加了7倍。如果说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形成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那么金融资本的贪婪和逐利性则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从表面上看,危机似乎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事实上是银行家为了帮助资本家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并分割超额利润,设计出能够超现实买卖商品的金融衍生品,结果造成大规模的负债消费。这实质上仍然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川丁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是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泛滥而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其实质是由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发展所必然产生的生产过剩,而且是跨国移动生产过剩。随着美国金融产品泡沫的破灭,原已存在的生产过剩危机必然暴露出来。因为金融衍生品是可以相对独立运动的虚拟产品,它会使由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所导致的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在金融泡沫的面纱掩盖下被深深地隐藏起来,还表现出经济繁荣的假象。这次金融危机就是金融泡沫破灭的结果,金融泡沫破灭,生产过剩的真相就显露出来。12周新城指出,每一次危机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但根源却是一样的,即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大多数西方学者决不会对危机从本质上进行科学的研究,他们可以对监管不力、过度投机、金融衍生品过多甚至华尔街的贪婪进行谴责,但不会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新自由主义确实是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使危机更加深了,但新自由主义不是危机的根源,抛弃新自由主义不能解决危机问题。白暴力等认为,本次危机的实质是实体经济中的社会生产过剩;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需求不足约束下的消费支出过度;而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雇佣劳动”制度。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必然导致社会供求的根本对立,从而导致社会生产相对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

在既从制度方面又从经济运行体制等方面的研究上,陈雨露等指出,虽然经济因素确实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诸如政治、制度和监管等非经济因素同样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略的。此外,陈雨露还认为,简单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传递和金融稳定,而过于复杂的金融创新则可能在投资者间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识别状态发生系统性改变,最终诱发金融危机。刘诗白认为,本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新形式。金融垄断资本主推的经济过度金融化与虚拟化,特别是“有毒的”衍生金融产品的引进,使美国金融结构畸形化和金融体系风险增大,并导致这场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的爆发。而过度金融化的深层次原因则在于制度性的生产能力过剩。”’杨继国认为,导致危机的直接变量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消费需求降低——利润率下降——投资剧降——经济危机。

在经济周期、收入分配等问题的研究方面,季小立认为,本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虚拟经济周期运动的内生产物,深层原因在于强势美元格局形成过度消费和虚拟资本膨胀间相互加强的循环,导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过度偏离。杨文进认为,美国经济危机是其新长波运行到顶后以朱格拉周期形式表现的一次调整。美国经济危机最终转化为世界经济危机,则是因为各主要国家间的经济周期出现了高度的同步性,是它们之间相互叠加共振的结果。昌忠泽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于美国经济中软预算约束现象的普遍存在。美国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可以描述为: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金融创新激励→金融创新过度→信贷膨胀→大量呆坏账→加剧金融脆弱性→利率提高和房价下跌时的风险集聚→金融危机。赵奉军等认为,第三波全球化深刻影响了全球收入分配的格局。在各国内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在加深。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导致宏观经济的金融化和消费者的债务积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中,不平等程度的加大压制了国内需求。这些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从而间接地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提供债务融资。这种局面本质上是一种无法持续的全球化。伴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美国次贷危机传导到全世界,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二、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薛小峰等认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缺乏强劲动力。美国和欧洲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缓慢复苏阶段,但其复苏到危机前的快速发展轨道可能性较小。在国际贸易环境方面,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将极大压缩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空间。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低碳经济可能成为发达经济体的新型贸易壁垒。王建认为,今后的国际经济环境将更加复杂,可能会陷入长期萧条、通货膨胀与世界贸易萎缩的交织局面。由于美国的庞大的“有毒”资产没有得到处理,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中不是通力合作,而是矛盾激化,

世界经济在未来3年有极大的再度探底的可能性,并且可能长期走不出萧条阴影。在经济萧条下,各国政府不敢轻易退出刺激方案,低利率就会长期化,而由于货币供给过多则迟早会导致严重通胀。另外,由于美国的金融机构负债能力长期难以恢复,美国的进口将长期难以振兴。在欧洲,欧盟各国为控制债务增长必须大幅度压缩财政赤字,结果会导致进口显著萎缩,世界贸易也会在未来陷入长期萎缩。李杰豪等认为,现有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特别是国际金融体系,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并且无力应对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对此,国际社会共同要求改革金融体系,建立新的经济秩序。这是今后国际经济环境将会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陈凤英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将促进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新兴大国经济群体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是引发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国际力量格局变迁、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以及全球治理架构形成的关键因素尸甄炳禧认为,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环境的主要变化在于,“大政府”取代“大市场”,在经济治理上再次占上风,但美国市场经济模式难以发生实质性变化。

卫兴华等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带来一些变数。一是在经济思想上,新自由主义的思想与改革方案将走向式微,经济稳定和收入公平分配会得到更多的重视。二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会受到进一步重视,世界各国将更加注重政府对经济的调节,金融监管将进一步加强。三是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充分暴露,其经济的运行和原有生产形式将发生变革。四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出口需求萎缩的局面。毕吉耀等认为,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出现的变化将是:世界经济将逐步走出衰退,但复苏历程不会一帆风顺;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调整,全球经济失衡将有所缓解;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产业调整转移将出现新变化;国际贸易投资将再趋活跃,但会受到保护主义的干扰;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问题更加突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增大;新兴经济体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全球治理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货币体系孕育新变化,但美元主导地位难以改变。

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有学者探讨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并指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张兰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的集中表现。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通过货币竞争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来克服无约束的信用本位的弊端。李稻葵等认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能有两种方向:一是各国通力合作创造出超主权的国际货币。二是欧元和人民币不断崛起,与美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基准货币的新国际货币体系。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曹勇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本位货币的选择,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应摆脱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由所有参与国共同管理,扩大特别提款权的发行规模和使用范围,是现实条件下能被各国接受的可行方案。

另有学者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袁志刚等认为,长期来看,美元衰弱的趋势不可阻挡,但目前美元还是最重要的全球储备货币。短期内美元的坚挺对全世界来说是重要的,贸然采取“激进式”的改革方式只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更加混乱。熊爱宗等认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其稳定性的提高,但这依赖于国际货币地位的对称性。欧元相比美元实力仍有差距。同时,二者还没有展开实质意义上的竞争,这制约了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效应的发挥。李晓等认为,处于美元霸权影响下的东亚地区在储备货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和贸易结构调整方面面临许多困难,使其短期内难以放弃对美元体制的依附和支持。因此,现阶段东亚地区尚不具备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能力。未来突破困境的可行路径是,通过加强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渐进地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进而削弱美元霸权。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至关重要。张向军认为,构建一个稳定的超主权货币体系需要建立超主权机构。欧元的实践表明,超主权机构优于缺乏强制执行力的外部纪律约束。欧元区的困境同时表明,世界范围内的单一货币联盟只能作为改革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应定位于解决美元主导体系下的缺陷,同时强化美国参与改革的意愿,中期可通过发展区域货币联盟强化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程度,为建立全球单一货币联盟创造条件。

(二)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

刘元春等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一是作为主权分离的共同货币区,欧元区缺乏应对国际性大危机的统一政策协调工具。二是欧元区并不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条件,经济的整合不仅没有产生内生性的趋同,反而出现两极化的离心趋势。李稻葵等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在本质上是局部的主权债务的信用危机,而并非发达国家的全面的主权债务危机。陈艺云等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次贷危机的延续与深化,而国际投机者的推波助澜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重要推动因素。此外,经济结构失衡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内在原因,欧元区的政策与制度安排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制度性根源。陈玉梅等认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府支出的过度扩张。政府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有效需求解决经济危机时,政府担保和直接支出的负担会相应加重。当政府的财力或承受力无法支撑时,主权债务危机就发生了。徐明棋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属于南欧国家寅吃卯粮所导致的财政危机,但由于欧元区在制度和运行机制上存在缺陷,使债务危机演变成欧元的信任危机。

(三)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

贺力平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将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将对欧元作为地区统一货币的可持续性提出挑战;可能促使欧元区外延性发展进程节奏放缓;给欧洲经济复苏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将使欧元对美元的汇率继续走低。郑联盛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将使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资本流动更加扑朔迷离。一方面,债务问题将影响市场预期进而加大市场波动幅度,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将扩大,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将加大,大宗商品和原油价格将更加不确定。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动将更加紊乱。国际资本频繁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来回流动,加剧了全球市场的波动,新兴市场受到的影响将更大。刘惠萍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可能使欧元区政府为寻找经济增长点而实施更为强硬的贸易保护政策,这就会对中国的对欧出口造成很大影响。另一方面,欧元汇率的走低将影响到中国外汇储备的调整。

(四)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教训和启示

贺力平认为,任何经历了长期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都需要将政策重点转向金融风险的防范上,转向结构调整和累积问题的解决上;缺少统一财政纪律的区域货币区的运行具有内生风险,而援助体制则可能伴随显著的道德风险。陈玉梅认为,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具有以下启示作用:第一,控制和监管流动性过剩问题以防止资产泡沫。第二,控制政府财政赤字规模,减少内外债务负担。第三,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第四,发生危机时要救助得当。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应将防范主权债务危机视为一个长期问题,提高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灵活性与应变性。

四、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风险

刘考场等认为,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规模、充分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人民币稳定的汇率为其国际化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我国技术导向转型、企业“走出去”战略和海外投资需求对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时代要求。李萍等认为,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许多措施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与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一定数额和一定期限的双边本币互换;加快了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试点工作;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加速,同时允许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简化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制度等。

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 篇3

据中国国际移民蓝皮书对我国国际移民的移出数据分析:2010年, 我国海外华人华侨数量超过4500万, 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2011年, 中国在世界几个主要移民国家的永久性移民数量超过15万人, 其中在美国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达87017人 , 在中国国际移民总数中排名第一 ; 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且国际移民组织发布《2000年世界移民报告》时就称, 中国每年大约有40万人移民国外, 多是通过留学和技术移民的方式离开的。中国新闻社发布《2008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称, 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的新华侨华人大约为600万人。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 截至200年, 在我国出生而移居美国的博士就大约有62500人。与此同时, 截至2006年, 我国所有公营研究机构的博士总数只有18493人 , 其中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只有16441人。同时2008年 , 一年中共有8万中国人获得美国绿卡 , 4万中国人入籍美国, 中国成为旅美外国移民的主要输出国, 仅次于墨西哥, 排名第2位。

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而归国人员人数则在减少。在过去的17年中, 中国留学生每年都占在美国的留学生总数的10%左右, 其中80%为研究生, 占在美国的访问学者总数的15~20%。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1978~2006年有230045名留学生回国。而教育部披露的数据则表明, 到2007年年底, “海归”人数达到319700人。显然, 数据出入很大, 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很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留学生的人数相当多。

经济学家 对于人才 外流的讨 论方法 , 在1970年代初由Jagdish Bhagwati等合著在 一系列文 章中 (1973、1974、19751976) 。尽管他不是第一个从事研究人才流失的经济学家 (如1966年的Grubel和Scott, 1967年的Johnson, 1969年的Berry和Soligo) , 但Bhagwati和他的合著者们是第一次从理论、时政和政策层面系统地研究人才流失问题。 而且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提出的很 多问题已 经成为围 绕人才流 失现象的 主要论点2000年世界人口中大约有3%的人是移民 (2005年国际移民组织【IOM】) 。在这个团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技艺精湛并受到高等教育的个体, 他们离开祖国并定居在了其他地方。这个过程被称为人才流失, 因为输出国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一大批高技术人。

尽管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对造成的人才流失的移民比例的估计, 但是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OECD) 国家中有可靠的对移民和教育地位的估计。当高技术人员移民到其他国家时, 这些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都会是首选的目的地。评估报告显示, 25岁以上移民到OECD国家的移民者中, 35%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而全球劳动者中只有11%接受过同等的教育 (Docquier and Marfouk , 2006) 。这意味着平均水平来说移民者比剩下来的人口接受过的教育水平要高很多。在大多数情况下, 输出国大多是发展中国家, 人口中高技术人员的比率比较低, 而输入国则是发达国家。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由于大多数这种类型的移民者是受国家间工资和工作机会差别及发达国家对高技术移民者的优先性驱使。对人才流失现象的关注, 引起了对其他两个相关现象的讨论, 即人才收益和人才浪费。人才收益就是指因为移民提高了输出国教育的回报率, 更多的投资会发生在教育方面, 而且在高等人才上会产生净收益。这个观点已经由Bhagwati和Hamada (1974) 在文献上形式化了。最新理解性研究显示, 这个收益非常小, 而且完全不能弥补人才浪费带来的损失 (Ozden 2006) 。人才浪费是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 也引起人们思考输入国是否有效地利用它们所得到的人才。

虽然并不是所有留在国外的学生, 包括从美国获得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并留下的学生都是人才,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属于尖子人才。但是, 回国的科学家中与仍然滞留海外的华人同行水平相当者, 屈指可数。而且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想方设法从中国大学吸引一流学生, 所以, 在未来几年人才流失只会加剧。从科学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考察, 更可以看出中国人才流失的严重性。

那么对于我国来说, 有很多需要关心的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三个:第一, 我国是否损失了一些在至关重要的公共服务方面的人才? 如卫生和教育。最可怕的是由于这些损失, 我国在这些领域没有足够的人才。第二, 我国失去了那些有能力促进政治对话和社会经济变化的人才。第三, 在大多数情况下, 培养这些人才的大量成本主要由国家承担, 而现在他们不会为这个共同体提供应缴的税和服务 (IOM 2005;Ozden和Schiff 2006) 。相比之下, 我国以比原本所需要的成本低很多的成本填补了人才的缺口, 并获得了移民者所带来的不同知识和见解。

当然, 闭关锁国不是遏制人才流失的最好方式, 国家应该支持出国留学和来去自由, 以便培养全世界的顶尖人才。事实上, 1998年的留学生回归比例还有38%, 但2006年回归比例反而下降到25%。因此, 国家必须在政 策上、行动 上真正重视 人才 , 推动人才 回归也鼓 励人才回 归 , 通过完善 有关评估、选拔、使用、激励人才的机制及整体的环境和配套政策, 挽留优秀的人才与吸引海外杰出的人才。诚如印度前总统卡拉姆所指出的: “怨天尤人或只唱爱国主义的高调, 对阻止人才流失于事无补, 政府应该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 才能使人才留下来。”

中国在全球化中正处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经济结构产业升级的阶 段 , 知识经济 就是人才 经济 , 中国发展 高科技、创新、创意产业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 同时, 中国的外汇储备、经济总量都已经非常庞大, 不缺乏资金和硬件, 只缺乏人才全球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相对较好的机遇, 不过, 中国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大国人才战略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尚需努力。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当今中国日趋成之为焦点的现象“人才流失”。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国留学生, 尤其是高层次学者, 在学习和研究结束后选择滞留海外, 并且大部分中国科学与工程博士都会孜孜不倦地走着“在美找工作———获得签证———申请绿卡———入籍成为美国人”的道路。当国家急需他们时, 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留学生回国, 更严重的是, 那些没有回国的往往是留学生中最优秀和最出色的, 而且更多的年轻学子准备离开。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从而实现“人才回归”, 这对我国高层次人力资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 篇4

【关键词】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专项立法体系

一、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现状

(1)银行业的合作。随着两岸先后加入WTO以来,大量台资企业投资大陆,两岸均出台互设金融机构及开办相关业务的政策。近年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大陆银行表示将附台设立分支机构。这些大陆银行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两岸经济活动,包括两岸的贸易和项目的投资,主要从事发放信贷和贸易融资。而此时,岛内银行业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的态度也比较积极,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了办事处。(2)证券业的合作。自海协会和海基会恢复商谈以及达成两项重要的经济协议,为两岸证券业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台湾当局逐步开放大陆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台股,并可以从事证券投资和期货交易,还可以对台湾上市公司股票、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基金等进行投资。而大陆方面也积极做出了回应,实现了“台股直通车”和“陆股直通车”。为了解决台资企业在大陆经营活动中的融资问题,大陆允许台资企业在大陆发行A股并上市。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家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沪、深两市成功上市,并有许多符合上市规则的台湾企业已在排队等待上市。(3)保险业的合作。随着大陆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及2002年台湾公布的“两岸保险业务往来许可证”,两岸保险业的合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些台湾保险公司凭借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相同的优势,突破各种障碍进入了大陆市场,而大陆对外资保险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也较高,因此符合在大陆设立分公司或合资子公司的仅仅有台湾国泰人寿、新光人寿和台湾人寿这几家台资保险公司。

二、影响两岸金融合作深化的主要障碍

(1)两岸金融合作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台湾的政策。尽管中国已经允许台湾地区金融机构来中国大陆设立分支机构,而且开放的限制和条件逐步降低,但到目前为止,台湾当局的政策规制依然不能做到对等互惠,两岸金融交流只能是“单向”、“间接”的形式。所谓的“单向”是指台湾当局依然不同意中国内地的金融机构到台湾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台湾当局对两岸金融往来一直采取禁止的态度。所谓的“间接”是指台湾金融机构和资金流动,不可能直接以台湾金融机构的名义进入内地,只能通过第三方。这种“单向”地,“间接”地金融合作模式使两岸的合作与发展受到相当的阻碍。(2)内地金融法规的不完善。目前内地在两岸金融合作方面没有专项立法,在金融市场上也没有对新台币与人民币的兑换汇率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从内地方面看,依然缺乏两岸金融合作的法律保障。(3)两岸之间货币无法进行自由兑换。一直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往来主要是以美元作为支付和结算的手段,因此企业需要承担两次兑换的费用和汇率变化的风险,或通过第三地银行进行周转,不但费用高而且更浪费时间,还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也不利于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稳定发展。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大部分的人民币与新台币通过黑市兑换,这些地下金融活动缺乏有效的金融管理,有很高的交易风险,对两岸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4)由于两岸金融监管体制的不统一,导致两岸金融业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海峡两岸金融监管体制本身存在较大的区别。大陆从中国银监会成立后,建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体制,即“一行三会”,“一行”即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行功能监管;“三会”被业界称为“三驾马车”,对金融机构实行机构监管。台湾现行的有组织的金融体系由“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共同管理,其中“财政部”主要负责金融行政的监督管理,“中央银行”则完全致力于金融业务的监督管理。因此,两岸金融业在金融监管水平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监管,给两岸金融业的合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三、进一步推进两岸金融合作的建议

(1)大力鼓励两岸金融机构到对方设立分支机构。通过金融机构的设立才能使两岸的金融合作更进一步的进行。因此要大力鼓励两岸金融机构到对方设立分支机构。2009年,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正式生效。在备忘录中规定了两岸双方金融市场的建立及优惠措施,为两岸酝酿已久的相互设立分支机构以及其他业务打开了大门。而在2013年1月29日举行的两岸证券及期货监管合作首次会议中,台湾金管会也表示将对大陆证券期货机构在台湾设立代表处的标准降低。(2)建立对台湾金融机构的专项立法体系。由于大陆和台湾关系是非常特殊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把台资看做内资而不是外资,对台湾金融机构要进行专项的立法,在立法中要积极鼓励台湾投资者对大陆进行投资,通过专项立法,两岸金融监管部门在处理金融事件要协调一致,同时对台湾金融机构到大陆申办金融机构的条件要适当。(3)完善人民币与新台币的兑换和流通机制。在海峡两岸资金流动的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完善人民币与新台币的兑换和流通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增加新台币的兑换业务,公开办理新台币兑换,加大对新台币兑换业务的宣传力度,使新台币的汇价更具有市场弹性。(4)建立两岸金融监管合作体系,推动两岸金融业实质性合作。首先应该促进两岸从业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为进一步的扩大合作做好铺垫。其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创立两岸金融监管信息网,及时更新发布两岸金融信息。还应该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监管,维护两岸金融稳定发展。

2013年1月29日,两岸证券期货监理合作平台首次会议在台北召开。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使两岸金融合作有了新的突破。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给台湾投资者送去了一份“大礼包”。大陆市场对台湾的开放幅度更大,出乎台湾金融业的预期。台湾投资者无须再借道香港“暗度陈仓”,可以名正言顺地直接进行人民币投资业务。大陆与台湾监管层将研究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范围拓展至台湾,并增加1000亿的投资额度。大陆方面将允许符合条件的台资金融机构在大陆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台资持股比例将可以达到50%以上。作为礼尚往来,台湾金管会也针对大陆投资者关心的四个方面进行了监管“松绑”。包括大陆证券期货机构在台湾设立代表处的标准降低;提高大陆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机制的额度,从5亿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积极研究放宽大陆证券期货机构参股台湾证券期货机构的限制;研究允许大陆的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投资台湾资本市场关于大陆地区企业到台湾上市,中国证监会方面表示,目前这一问题并无法律障碍。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两岸就开始了经贸往来,但唯独敏感的金融业,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虽然从2009年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和《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到2011年的《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两岸金融交流新气象频现,但离投资者期待中的开放尚有一段距离。

总之,海峡两岸的金融业合作是两岸经济贸易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两岸的金融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海峡两岸应该在《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摒除一切人为的障碍,为两岸金融业的全面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桂明,王劭佑.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J].学术交流.2012(5):77~80

全球关注热点——大气污染 篇5

最近,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已正式启动了一项为期3年的研究计划,探索气候变化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有关专家指出,“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整个策略都必须加以调整和改变。”

一、空气污染与气象

空气污染是指在任一气象条件下,存在于空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对人、畜、植物及周边物质材料产生了能监测得出的有害作用。空气污染物从污染源排出后,要在大气中传榆、扩散、稀释,该过程中,气象条件起着主角作用。对于同一污染源,在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气象条件下可以不造成大的污染。例如,刮大风,不稳定大气中湍流、对流活跃等。而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就会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如,1952年12月5日至8日,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就是由于遇到了逆温和大雾天气,超标20多倍排放的二氧化硫,在金属微粒催化下生成了三氧化硫及硫酸,被人吸入肺部,5天内死亡4000余人。又如,2001年11月2日,河北省大雾,造成高压放电,致使邯钢损失2000万元,平安保险公司理赔全国首例“大雾污染”事故。

二、大气污染物知多少

大气污染物,严重时有几十种。据观测,北京市主要涉及到的污染物为5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和臭氧),它们全属于化学性物质污染。除臭氧以外,其余4种主要源于燃煤、石油等燃料和工业生产。

三、大气污染的鉴别

大气污染的鉴别,直观的方法可根据污染物的颜色判定。如,锅炉、窑炉大多以煤为燃料,其燃烧后的排放物中,含有无数细小、未完全燃烧的煤粒及烧后的灰尘,使烟囱顶部蹿出长长的“黑龙”或“灰龙”。工业废气中,未经治理的炭黑厂废气——“黑龙”,会在厂区上空漫天飘荡;而水泥厂上空,会有那遮天蔽日的“灰龙”,让人喘不过气来。而厂区上空的“黄龙”、“红龙”,则全是因为含有氮的氧化物和铁的氧化物。“白龙”可能是其中含有大量的水气所致,对化工厂而言,则是因为合有大量的硫氧化物或氟、氯的氢化物造成。

四、环境污染猛如虎

20世纪90年代,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发生“二恶英”污染事件以来。其畜产品、乳制品惨遭全球封杀。科学家称,“二恶英”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的致癌化合物。可导致人体畸形、癌变等。它是由工业污染自然合成的,是当今世界环境污染恶化的全球性的“现代二号病”。近年来,我国在控污排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环境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大气污染也比较严重。一些地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沙化严重,地下水污染加剧,白色污染、农药化肥不科学使用等十分普遍,可以说:环境污染时刻在威胁炎黄子孙的健康安全。据国家有关部门前些时开展的社会调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公民仅占8.3%,只有25%的人购物时考虑环保因素,33%的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清,43%的人不知道经济发展与环境有啥联系。

五、癌症与大气污染

我国的癌症死亡率呈持续上升态势,肺癌成为病死率上升最快的疾病。在医疗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为何癌症发病率不降反升呢?除人体内在因素外。就是环境因素。据统计,全球有6万多种有毒物质,每年还有2000多种新毒物合成,其中大部分进入大气环境,被风散布至全球各地。人们长期食用那些被人类自己污染了的肉类、粮食。呼吸被人类自己污染了的空气,当然会导致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

六、污染是健康大敌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分子可被夏季太阳光分解,释放出十分活泼的氧原子,并跟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成臭氧(○3),臭氧与行驶中汽车尾气和炼油厂排出的烃蒸气再发生反应形成了烟雾,叫光化学烟雾。它对人体的伤害是刺激其眼睛及上呼吸道粘膜。引起眼睛红肿及咽喉炎。二次污染物中的臭氧对人体危害更大,当其浓度高时就可能诱发哮喘。促使上呼吸道病情恶化,并且使视觉灵敏度和视力锐减。若浓度再上升,人会发生头疼、肺气肿,并损害大脑中枢神经,影响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人体衰老。国外有一生态研究所进行过一项测量,结果发现:在繁华场所和地下停车场,每一立方米空气中的苯含量高达90微克,足容许量的9倍。另据报载,有一段秘污染的河水总量中,竟有DDT44千克,“六六六”2580千克,这些毒药均从空中来。因喷撒在作物上的农药经挥发、飘浮、流失而传播到大气中,再与降水一起汇入河流。笔者有一次在农贸市场买回泥鳅,在家中用水泡养3天,还不时换水,第4天食用时,仍有一股难闻的柴油、DDT味。实在不能入口,只好倒掉。据丹麦内分泌教授斯卡凯贝克说:近30多年来,美国和其他20个国家的男人精子数目,平均下降了的50%,罹患辠丸疾病和辠丸癌症者上升了两倍。专家认为,人类生育能力下降可能与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而导致激素变化有关。科研证明,这些污染物质适合于人体激素受休,从而影响了生理途径。

上一篇:中国电信的3G营销下一篇:图书馆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