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低迷

2024-08-20

全球经济低迷(精选10篇)

全球经济低迷 篇1

金融危机后, 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30年GDP的两位数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难以持续, 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整个环境的变化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如何分析把握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经济的走势,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下一步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所以我认为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发展环境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一、世界经济转变发展方式

虽然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流, 经济全球化仍然在深度发展。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深远, 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 各国都在转变发展方式。围绕新兴产业发展以及资源、人才等竞争更加地激烈, 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更加突出, 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层出不穷。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加大了对贸易保护的力度。同时地缘政治冲突、局部动荡还在加剧, 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到目前叙利亚问题、伊朗问题都是地缘政治的冲突。主要大国的博弈更加激烈,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进入一个大调整、大冲突、大变革的时期。从当前的形势和发展的态势来看, 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需求长期低迷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以全球经济失衡为特征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最大的特征是全球经济失衡。这个失衡的两极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常项目大量逆差, 再一个是中国的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顺差, 发达国家私人债务转化为主权债务, 继续制约着经济的复苏。也就是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 美欧政府或者中央银行所采取的措施是把债转到政府的身上来了。这样一种情况仍然制约着经济的复苏。新兴经济体面临着扩大内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未来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只能在新的危机和动荡中艰难、缓慢复苏, 我们还想继续像以往一样是不太现实的。

(二) 新兴产业新的发展的突破, 绿色、低碳成为全球产业转型的方向

未来应对气候危机、能源资源问题, 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在低碳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 抢占未来技术进步的产业制高点, 并把它作为再工业化和重振实体经济的重要战略重心。新兴经济体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中国明确提出了七大战略新兴产业, 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并以此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抓手。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球未来产业转型的方向。国际产业转移将向更大、更广的范围内深入。这样的转型可能会酝酿着巨大的贸易机会, 但同时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 大多数需要政府的支持, 所以说面临着反补贴、反倾销的摩擦也会加剧。再和绿色联系在一起, 包括碳关税的问题也会成为未来贸易争端的重要的引爆点。

大家注意到过去我们受到反倾销、反补贴主要是在劳动密集型产品, 现在已经向光伏组件这种新兴产业蔓延。

(三) 国际经贸规则正面临重大的调整

全球治理主导权之争更加地激烈, 金融危机我们认为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也可能全球化要有新的规则, 大趋势没有改革。可是美国更加把环境标准、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纳入到多双边经贸谈判, 力图建立对其更加有利的国际经贸规则, 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力量此消彼长, 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有所削弱, 但又不愿意放弃主导权, 新兴经济体面临着承担更大国际义务的压力, 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四) 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布局, 地缘政治复杂多变

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奥巴马政府急于从反恐战争中抽身, 把战略重点转向更具发展潜力的亚太地区, 所以美国现在已经不想打战争了, 一方面准备从阿富汗抽身, 另外把在欧洲的战略重心力量适当地收缩, 加大对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存在。同时依托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信息TPP重返亚洲, 不断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军事、经济合作关系, 中国的竞争对手增多。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从房地产危机、银行债务危机向主权债务危机演变, 也导致了西方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不稳, 因为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使得发达国家的政府难以继续向他的民众提供高福利的享受, 同时又不得不削减和改革, 社会冲突日趋地尖锐。中东北非的地缘政治影响世界的和平发展。

二、我国经济转型工作中的重点

在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会发生大的调整和变化。我国面临的风险更多, 继续抓好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的难度增加, 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形成了一个倒逼机制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我们认为在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下, 特别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下, 我国的经济转型必须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 牢牢把握控制内需的战略制高点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全球需求持续地低迷使我国继续依赖外需的难度加大。与此同时, 我们国家按照世行的标准已经进入了中等偏上国家的行列, 工业化、城镇化在发展, 产业转移的步伐在加快, 保障和改善民生都孕育着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潜力, 所以立足扩大内需比以往更加具备条件。所以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着力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就能够实现经济增长逐步地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的转变。

(二) 要求我们立足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金融危机以后, 各国都把科技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全球产业和分工格局都在面临新的发展。我国的各种要素成本也正在进入上升阶段, 传统的竞争优势在恶化, 可能会丧失低成本的优势, 难以继续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来维持经济增长。所以国内外经济条件环境的变化也对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未来我们的发展必须立足自主创新来推动产业转型, 逐渐实现经济增长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如果没有这样, 转变经济增长是很难以维持的。最近到广东和江苏这些沿海开放经济地区进行调研, 发现当地现在专心发展的压力非常大。金融危机以来整个外向型经济出口加工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当地政府和企业也在采取各种措施更多地依托国内的市场需求来拉动经济的发展。

(三) 国际环境变化要求树立绿色低碳节约发展的理念

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 作为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既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同时也要加强节能减排和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展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实际上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方面的排放达到了世界第一。过去讲人均排放量比较低, 现在我们人均的排放已经超过一些欧盟国家。不久后我们的人均这张牌打不了了。世界气候大会的时候我们承诺到2020年以后我们考虑到总量减排。2020年我们将基本上进入小康社会, 现在我们的总量减排接受意味着限制我们的发展空间, 但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

国内以往主要依靠增加投入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也是难以为继的, 迫切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

(四) 要求我们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十七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参与国际新优势, 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我们国家目前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 要求我们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地位, 更好地利用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不断提高开放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积极培育创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求我们增加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 树立全球视野和大国意识, 利用国内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国际条件, 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使得我国在未来的20~30年也可以实现比较快速的发展。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下的机遇与挑战 篇2

2013年已经到来,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描述2013年的世界经济,我认为最恰当的词语就是不确定性。

2013年,世界经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美國财政悬崖即为其中之一。有人估算,财政悬崖可能会影响美国经济增长0.5到1.5个百分点,针对财政悬崖,达成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这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将产生影响。

第二个不确定因素就是三大经济体同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2001年美国IT泡沫破灭的时候,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和房地产泡沫,为这场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在这两年里,三大经济体同时启动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再次形成资产泡沫,再次造成通货膨胀,存有很大疑问。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常被人们忽略的因素就是中国因素。以前最常讨论的是世界经济怎么变,里面有什么样的机遇,我们怎么去捕捉。今天,中国经济的变化、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已经变成了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怎样善用自己的影响力,这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在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2013年全球经济总的基调仍是低迷,不会比2012年好多少。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对于中国而言,外需不足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出口,但我们还应看清楚,出口的下降是因为外需不足造成的,还是因为竞争力下降造成的。数据显示,整体而言,中国出口的竞争力还在增强,我们的出口增长率为7.3%,高于全球贸易增长率,但个别市场如欧盟,我们的出口增速明显低于欧盟的进口增速,中国货物贸易出口竞争力在削弱。

人们常说,这些年持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削弱了我们传统的竞争力。但我们也应看到一些新的因素,例如快速扩张的本土市场、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正在成为驱动我们赢得竞争新优势的有利条件。所以我认为,在全球低迷的状态下,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转型升级,再创竞争新优势。

从引进来角度看,我们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对于高端的产业活动和生产要素具有极大吸引力,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跨国公司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更加高端的制造和服务。

从走出去角度来说,这场金融危机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低成本海外并购的机遇,不过在目前这种复杂的形势下,我个人更主张,我们的海外并购应以技术、研发能力、品牌和销售渠道为目标。我们看到的资料显示,北美在2012年上半年已经开始向欧洲并购。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机器替代工人,这种新趋势,这种大规模的替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如何处理机械化和就业的关系,这些需要人们高度关注。

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的加工制造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下一步通过大幅度的改革和开放,将可能成为世界的研发中心,销售中心,成为结算中心,成为全球的维修中心、这就是微笑曲线所说的高附加价值的产业活动。现有的政策是不匹配的,我们需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对于中国制造,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就是我们要把已经会做的东西做得更好,要让中国制造像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一样享誉全球。

全球经济低迷 篇3

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 美国经济增长1.9%, 比上一年放缓0.9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下降0.4%, 降幅比上一年扩大0.2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中的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经济增长比上一年放缓1.9、0.3和0.6个百分点。据世界银行2014年1月份估计, 按汇率法汇总, 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2.4%, 比上一年放缓0.1个百分点。美国金融危机此时没有化解并愈演愈烈, 全球经济未来十年将持续低迷 (中国战略思想库, 2012) 。

美国金融危机以及其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揭开了全球经济低迷的序幕。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经济低迷通过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并逐步蔓延至实体经济。我国外贸企业由于其经营主要依赖国外订单。因此全球经济低迷将增加我国外贸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基于这一背景, 探讨我国外贸企业现金流战略管理问题以防范现金流断流现象显得尤为重要。

二、全球经济低迷影响我国外贸企业现金流传导路径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不断发展, 全球经济低迷的内涵与外延也在变化。中国是全球的一部分,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会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外贸企业是我国国际贸易的主体, 其经营最容易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当全球经济低迷从宏观经济蔓延到我国微观经济实体时, 它将不可避免地通过不同渠道影响我国外贸企业现金流管理。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传导路径, 笔者认为全球经济低迷冲击我国外贸企业现金流可分为:宏观层面的传导、宏观微观间的传导、微观层面的传导。全球经济低迷三大传导过程如图1所示。

1. 全球经济低迷宏观层面传导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学者一直关注国际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蔓延情况, 并时刻警惕这一变化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全球经济低迷主要通过贸易途径、金融途径和非接触性传导途径影响中国宏观经济。

欧盟与美国都是我国重要贸易伙伴, 欧美外部需求的下降, 可以直接影响我国出口的稳定。因此, 全球经济低迷, 首先通过贸易途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金融途径是全球经济低迷影响我国经济的第二个渠道。在金融方面, 欧美地区除了通过欧元、美元贬值和国际游资短期投机流入我国避险外, 还通过欧美资金投资中国产业额度下降形式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最后, 相继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 投资者由于信息不对称、个人投资决策受市场集体决策影响而降低投资热情等非接触性途径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

2. 全球经济低迷宏观微观间传导

全球经济低迷把宏观经济变化传导到微观经济实体, 过程是复杂的而且其中涉及的因素很多。宏观到微观的传导是经济学的一个难点。本部分在宏微观传导中根据全球经济低迷的特点以及我国外贸企业现金流管理的模式提出了数量与价格两大中间变量, 以推导全球经济低迷对我国外贸企业现金流宏观微观间传导的过程。

在企业经营活动方面, 受全球经济低迷冲击, 外贸企业产品销售量锐减;产品价格面临欧元、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困境, 外贸企业为了保住欧美市场份额没相应涨价维持原价, 等同变相降价, 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在企业融资活动方面, 外贸企业倾向于增大筹资力度以应对全球经济低迷带来的经营环境变化。资金需求数量将上升, 但危机使银行体系贷款变谨慎, 这提高了资金的使用价格。在企业投资活动方面, 外贸企业经营活动受冲击迫使企业减少投资数量以回笼资金维持日常生产经营支出。全球经济低迷具有传染性, 在金融、经济全球一体的大背景下, 中国经济也出现增长放缓的预期。外贸企业的单位资本投资收入价格也在下降, 表现为投资回报率下降。

3. 全球经济低迷微观层面传导

全球经济低迷使业界进一步关注现金流管理。宏观经济对微观经济体的影响最后要通过微观传导来实现。在考察全球经济低迷对我国外贸企业现金流影响的传导过程中, 笔者选择了销售收入、融资成本和投资收益三个中间变量完成全球经济低迷对外贸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融资活动现金流和投资活动现金流的最终传导。

外贸企业由于销售量减少产品价格变相降低导致销售收入锐减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消费、出口和投资是我国经济发展三大动力。全球经济低迷期间, 出口创汇不断减少并且投资者信心因非接触性传导受打击。一方面外贸企业对外源性融资的需求增大了, 但银行审核贷款与控制贷款额力度不断加强, 这使得外贸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国内外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使投资需求以及行业投资回报酬率下降, 最终使我国外贸企业投资收益下降。在宏微观因素共同作用下, 我国外贸企业融资活动现金流与投资活动现金流均面临流入减少并流出增大的压力。

三、全球经济低迷下我国外贸企业现金流战略管理

在分析全球经济低迷对我国外贸企业现金流影响基础上, 为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的战略目标, 本部分探索性提出基于全球经济低迷下的外贸企业现金流战略管理策略。在战略制定层面, 外贸企业应建立战略性现金流预算;在战略实施层面, 外贸企业应构建基于现金流的风险管理框架;在战略评价层面, 引入现金流流向评价体系。

1. 战略制定

依据资源管理、战略变化与战略导向理论, 我们制定外贸企业战略性现金流预算的概念模型, 如图2所示。

我国外贸企业现金流管理战略导向主要有两种:预防与控制。其中, 战略性现金流预算是在战略变化倾向防御型战略思想下产生的。事实上, 在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中, 组织更可能需要依靠不同的资源组合与组合能力等资源绑聚要素来有效演绎战略变化。实施战略性现金流预算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外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在总体财务战略指导下对企业可能出现现金流断流现象进行提前防范。我国外贸企业在实施战略性现金流预算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战略性现金流预算与日常预算的联系与区别。我国很多外贸企业没有对现金流预算进行长期和短期的划分。外贸企业现金流短期预算以满足长期预算为最终出发点;同时, 战略性现金流预算在贯彻外贸企业长期财务目标的过程中是通过短期预算来实现的, 没有短期预算的合理实施, 战略性现金流预算不能满足企业应对全球经济低迷的战略需求。

(2) 建立战略性现金流预算的组织管理体系。战略性现金流预算, 必须根据全球经济低迷对企业现金流的冲击, 最终服务于外贸企业总体战略实施。因此, 它在实施过程中要受到组织最高管理层的监控以及随时对战略性现金流预算偏离企业总体战略的情况给予纠正。要保障战略性现金流的有效实施, 实现我国外贸企业平稳渡过全球经济低迷威胁的目标, 外贸企业应建立维护战略性现金流预算实施的组织架构, 协调各部门以平衡各方利益。

(3) 明确战略性现金流预算的内涵。战略性现金流预算是根据外贸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设定的, 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在外贸企业发展初期, 战略性现金流预算将倾向于增加现金流的流出;在全球经济低迷期间, 外贸企业战略性现金流预算则倾向于减少投资支出或回笼投资资金, 增加内源性资金以支持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除此以外, 战略性现金流预算还应衡量全球经济低迷发展阶段性、我国宏观环境变化、外贸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状况等综合因素, 结合企业战略目标, 针对企业资金运作实施预算控制和风险防范, 才能增强企业在全球经济低迷中的生存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战略实施

现金流量是我国外贸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表现, 是财务风险管理以及控制的基础。在现金流战略管理实施层面, 外贸企业应构建基于现金流的风险管理框架。但是, 如果我国外贸企业关注风险管理系统每一个细节的执行情况, 企业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全球经济低迷期间, 有效的现金流风险管理是结合外贸企业现金流管理特点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战略目标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上。因此, 对汇率风险、现金周转与融资成本实施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管理就捉住了现金流战略管理的关键点, 如图3所示。

(1) 宏观层面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人民币对欧元和美元的持续升值让我国外贸企业蒙受巨额汇兑损失, 把汇率风险项目放进现金流风险管理框架, 能加大对汇率变动的监控。在欧元、美元持续贬值的时候, 我国外贸企业根据设定的汇率风险指数加快结汇、规避风险。对外汇应收账款, 我国外贸企业可以根据风险指数设立一定的现金折扣, 鼓励欧美客户提前付汇减少外汇风险头寸。

根据国际外汇市场变化, 外贸企业应选择有利的结算币种和方式。外贸企业应根据全球经济低迷的不同发展阶段选择当期较为稳定的币种结算以降低汇兑损失;在结算币种有贬值预期时宜选择远期结售汇套期保值业务以防范欧美业务的汇率风险。组织架构上, 外贸企业建立远期结售汇套期保值领导小组, 制定年度结售汇计划, 监督远期结售汇业务, 授权交易方案, 负责外汇交易风险应急处理等。

(2) 宏观微观间风险管理

现金周转风险。我国宏观经济受全球经济低迷直接和间接影响, 银行操作贷款业务比从前更谨慎。外贸企业由于其规模一般不大同时缺乏担保, 企业不容易获得外部融资, 经营所需资金多为自筹资金。如果存货积压严重并且应收账款回笼慢, 企业将面临极大的现金周转失灵风险。因此,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我国外贸企业现金流战略管理意义重大。其中, 缩短存货周期与缩短应收账款周期能有效地提高资金周转速度。

存货管理问题。库存占用生产经营资金的同时也中断了现金流的价值创造过程。全球经济经历长时间低迷状态, 欧美市场萎缩引发外部需求下降。外贸企业应根据2008年后的历史存货数据设定库存风险指数。在订货的过程中, 为了减少资金的占用, 外贸企业也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存货管理办法。因为全球经济低迷期间, 对欧美地区出口商品的数量变化不定, 我国外贸企业在设定产品库存风险指数时有必要进一步考虑原材料进库的情况, 尽量做到以销售定产量、以产量定原材料进库量。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问题。外贸企业的赊销行为, 有利于增加销售额, 但也同时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原来有能力付款的欧美客户, 也由于欧美地区经济不景气而延长付款时间或者无法付账形成坏账。为防止坏账损失, 我国外贸企业应根据品德 (Character) 、能力 (Capacity) 、资本 (Capital) 、抵押 (Collateral) 和经营环境条件 (Condition) 的“5C”系统信用标准定期检查制定的信用额度与信用期是否符合欧美客户的财务状况, 同时对赊销额度与收账周期设定风险指数。分析全球经济低迷发展阶段与客户财务状况, 外贸企业最终要在应收账款扩大销售额与维持经营性现金流之间取得平衡。

(3) 微观层面风险管理

融资成本风险。融资成本风险项目考察的是企业融资的数量以及难易程度。全球经济低迷通过金融和经济全球一体化影响我国宏观经济, 我国外贸企业融资比危机爆发前困难, 融资成本也随之提高。外贸企业应设定贷款利息与企业现金流动匹配的融资成本风险指数, 以防范企业在经营状况下滑时出现缺乏资金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在控制贷款利息的同时, 我国外贸企业应开发不同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以提高融资的效率。针对出口欧美地区商品的应收账款问题, 外贸企业可采用贸易融资方式以解决商品信用销售和资金在途被占用的问题。

3. 战略评价

战略评价是巩固外贸企业战略管理实施成果的最后阶段。对现金流管理评价而言, 每种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正负方向组成不同, 就会出现不同的现金流量结果, 进而对外贸企业财务状况产生不同影响。因此, 对企业每种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正负方向构成状况及时的评价可以使管理者对现金流战略管理实施潜在问题防范于未然, 如图4所示。

现金流入和现金支出是我国外贸企业现金流管理的两个方面, 可以评价现金流战略管理实施后外贸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大小, 可以反馈全球经济低迷期间外贸企业的理财水平。外贸企业的管理者非常需要知道全球经济低迷特定阶段现金流入与流出的信息以便对战略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修改。如果发现现金流入大大小于现金流出致使外贸企业有现金流断流的风险, 管理者将重新审视内部与外部因素, 立刻采取纠正措施。

四、结语

目前对现金流的研究鲜有将视角放在宏观层面与战略管理层面, 本文以全球经济低迷为背景, 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首先文章推导了全球经济低迷影响我国外贸企业现金流的传导路径。其次, 外部环境的变化将增大外贸企业面临现金流断流的财务风险。要解决这一矛盾, 我国外贸企业必须从本质上改善现金流管理流程。最后本文从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价三个维度提出了外贸企业现金流战略管理方案。希望该方案能为现阶段我国外贸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提高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等现实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与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志斌, 刘静.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现金流运行中的政策影响研究[J].会计研究, 2010 (4) :43-47.

[2]陈志斌.现代企业战略现金流管理的三维均衡[J].管理世界, 2006 (3) .

[3]刘英.欧债危机发展现状与原因分析[J].中国市场, 2013 (5) .

[4]孔凡伟.欧债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途径与应对之策[J].国际融资, 2011 (10) :28-31.

[5]李垣, 弋亚群.资源管理、战略变化与战略导向[J].战略管理评论 (理论版) , 2009, 1 (1) :15.

[6]陆庆春, 周丽娜.企业现金流战略管理初探[J].水利经济, 2008 (1) :68.

[7]孟焰, 李连清.企业战略性现金流管理的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6 (10) .

[8] (美) 戴维 (David, F.R.) 著;李克宁译.战略管理 (第10版)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5) .

全球经济低迷 篇4

尽管全球铝土矿市场低迷,中国需求依然强劲。但面对日益加剧的资源紧缺,亟需盘活国际国内两大资源,激活两大市场。

世界铝土矿市场低迷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2015年12月数据显示,去年12月,中国进口铝土矿710.67万吨,创23个月新高。近几年单月铝土矿进口量超过700万吨只有三个月,其余两次分别为2013年9月759.14万吨和2014年1月801.59萬吨,而这两次是由当时印尼公布铝土矿出口禁令所致。

从具体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自马来西亚进口铝土矿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从澳大利亚及印度铝土矿进口也保持稳定。去年前11个月自澳大利亚铝土矿进口总量为1754.6万吨,同比增长27%;而前11月份印度铝土矿进口总量达到685.1万吨,同比增长51%。根据已勘探的储量推算,澳大利亚及印度铝土矿使用年限能够持续几十年至上百年,而马来西亚铝土矿使用年限较短。

铝土矿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铝土矿的应用领域有金属和非金属两个方面,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90%以上。铝土矿在非金属方面的用量所占比重虽小,但用途却十分广泛。从汽车、电器、日常生活用品,到精密仪器制造,再到矾土水泥等,都离不开它的身影。

铝土矿和氧化铝好比连体婴儿,但现在很多矿业公司经常分隔两者,仅从事采矿或氧化铝生产活动。氧化铝价格随lME铝价变动,由运输及其他应用拉动的行业需求持续强劲增长,结构性变化在铝行业中继续存在。

然而,去年以来,伦敦金属交易所现货铝价格跌幅已超过20%,至1500美元/吨水平。国内现货铝价跌至10500元/吨,较2015年年初同样大跌20%以上。不断下跌的铝价,对国内电解铝厂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马来西亚跃居中国最大铝土矿进口来源国

我国铝土矿进口来源国逐渐增多,从2011年的4个增加到2014年的9个。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印度仍为主要来源地,三国进口总量占比达到88.2%。

2014年之前,铝土矿海运贸易主要集中在印尼和澳大利亚,但个别国家推出禁令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渠道变得多元。

由于马来西亚铝土矿为三水铝石且品位好、开采成本低,最重要是海运费用也低,去年以来成为我国铝土矿进口的重要补给地。

去年12月,由于担忧对环境的冲击,马来西亚决定暂停开采铝土矿三个月,禁令从今年1月15日开始生效。马来西亚天然资源与环境部长Wan Junaidi Tuanku Jaafar公开表示,除了清除库存以及设置清除库存所需的设施之外其他活动都将停止,马来西亚也将冻结发放新的铝土矿出口许可。

当前,包括山东魏桥、中国铝业、山东信发、鲁北化工、山东齐星在内多家氧化铝厂均有使用马拉西亚铝土矿,上述企业氧化铝合计年产能约2000万吨。

即使马来西亚暂停铝土矿出口,有专家表示,短期内并不会对国内氧化铝企业产生明显影响。一方面由于多数企业都有相应的铝土矿库存。自去年11月初开始,国内氧化铝行业减产规模不断扩大,至12月底已经累计削减产量近500万吨。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氧化铝开工产能5253万吨,同比减少2.65%。

另一方面,缺少马来西亚铝土矿的时候,以澳大利亚、印度、几内亚等国的铝土矿石会填补相应缺口。当然,在氧化铝企业选择使用这这些价格更高的矿石后,其生产成本面临上涨风险,但这也是建立在前期库存消耗完毕、且马来西亚确定停止出口的前提下。

非洲与中国开通铝土矿运输通道

几内亚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地质奇迹”,其中,尤以铝矾土储量最为丰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评估,几内亚潜在的铝矾土储量高达410亿吨,占全球储量的三分之二。几内亚铝矾土矿藏的特点十分突出:一是储量大,动辄就是世界级大矿,百年大矿,可供开采100年以上;二是品质高,含量普遍在60%以上;三是容易开采,露天矿。

虽然国际市场铝价屡创新低,但是,几内亚铝土矿对于国际矿业巨头的吸引力不减。作为不可再生、可枯竭的矿产资源,从长远看,几内亚铝土矿资源也是各国铝业巨头必然的选择。

去年11月16日,国内铝生产企业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在几内亚开发的铝矾土首航运至烟台港,这是中资企业首次把几内亚的铝矾土顺利运回国内。

澳大利亚专门从事矿业勘探及开采梅特罗矿业公司首席执行官西蒙·芬尼斯表示,尽管今年铝土矿价格低迷,甚至明年也难回暖。他说:“从我们的中国潜在客户那里得知,他们最需要的是大量、长期、稳定的高品质铝土矿供应。这正是澳大利亚矿商们所能提供的,那就是大批量、运输安全、常年稳定的高品质铝土矿。”

此外,为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全球资源巨头力拓集团将斥资19亿美元对全球最大的铝土矿资产——Amrun铝土矿项目进行开发。该铝土矿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约克角半岛。去年11月,力拓集团CEo山姆·威尔士称,可持续、高质量的约克角铝土矿是为了供给中国市场需求。力拓集团计划在四年内完成投入运营。

全球经济低迷 篇5

外弱内强, 有业内分析师这样概括ICT产业近期低迷的主要原因。所谓外弱, 是指外部经济环境不佳, 需求乏力;内强则指各ICT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竞争激烈, 而随着所属产业转型过渡期的到来, 企业要么面临青黄不接境遇;要么陷入转型的尴尬。

业绩全线下滑经济萧条是主因

近日, 先是中兴通讯预告了上半年业绩, 称1~6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人民币1.54亿元至3.08亿元之间, 较去年同期的7.69亿元同比下降了60%~80%。接着7月17日阿尔卡特朗讯表示, 因经济形势恶劣, 今年将无法实现全年的业绩目标。而7月18日爱立信又宣布, 该公司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1.1亿瑞典克朗 (约合1.58亿美元) , 同比下滑64%。

谈及业绩下滑原因, 爱立信在财报中表示, 全球经济低迷是主要原因之一。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研究机构的认同。多家分析机构表示, 欧债危机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超预期, 使运营商在网络上的投资更加谨慎。

实际上这并非爱立信一家之惑。除了上面提到的中兴通讯、阿尔卡特朗讯因经济形势恶劣, 今年将无法实现全年业绩目标外, 早在5月,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已宣布因形势不佳而大裁员。目前除了华为表现稍好外, 其余四家一线电信设备巨头均已表示业绩不佳。

国金证券电信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经济低迷压缩了运营商投资, 并令其推迟了设备商可获得的资本投入进程。而Gartner的报告显示, 由于受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疲软影响, 全球电信设备支出规模今年将仅增长6.9%至4440亿美元, 增幅低于去年的7.7%。英国研究公司Ovum也作出了类似的趋势预期。该公司报告称, 2012年电信运营商支出增幅将降至5.5%, 而去年支出增幅为12.2%。

产业转型处青黄不接艰难期

如果说经济低迷、需求减弱是全球电信设备商业绩不佳的外因的话, 那么全球包括中国电信产业的转型则是电信设备商业绩下滑的内因。

平安证券报告显示, 当前全球通信业仍处于3G、4G网络建设间隙期, 期间内, 2G网络投资日渐稀少, 3G网络已广泛建成, 4G网络建设尚不成规模, 行业资本开支难现大幅增长。

事实确实如此。爱立信全球总裁兼CEO卫翰思 (Hans Vestberg)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是我们的第二大市场, 但第二季度中国市场的2G投资减少, 这并非一个奇怪现象, 由于TD-LTE正在进行试验, 2G投资自然会相应减少。此外, 韩国市场上持续向LTE的转移影响到了3G销售。”看来, 爱立信是产业转型中受影响最大的代表之一。

与之相比, 中兴通讯对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的解释是部分国内运营商网络合同因运营商招标推迟而未能在上半年报告中予以确认。这从一个侧面再次证实, 运营商转型对于电信设备商业绩产生的负面影响。

对此, Forrester中国研究员赵文元也认为, 全球3G网络建设大潮已过, 4G布局刚刚起步, 预计在未来两三年内对通信设备商的贡献极为有限。以往每年约1500亿美元的通信设备市场空间已经成为过去。可以说, 现在电信设备商正处在青黄不接的艰难时期。

“此外, 运营商经营上的压力以及着力补贴终端的市场策略, 也导致其流向电信设备商的投资减少。”某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竞争惨烈芯片终端厂商难幸免

除电信设备商之外, ICT产业链中终端和芯片厂商的业绩也不容乐观。

诺基亚、RIM、HTC、摩托罗拉等最新财报均显示亏损, 有的甚至呈现亏损增大的趋势。例如诺基亚财报显示, 其第二季度净亏损为17亿美元, 这是该公司自2011年以来连续第五个季度出现亏损, 且亏损额度进一步扩大。

究其原因, 除了电信设备商类似的不利宏观环境因素外, 竞争惨烈更是多数终端厂商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 进入今年, 终端市场 (例如智能手机市场) 越来越向两极化方向发展。即苹果和三星占据了整个行业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和接近90%的利润。这无疑让其他众多终端厂商不得不在剩下的一半市场和仅存的10%左右的利润中争夺, 竞争之惨烈可见一斑。

“大者恒大, 强者恒强的特点正在智能手机市场中显现, 这无疑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由于苹果、三星在市场中的高度认可度和自身发展的持续性, 让其他厂商除了采用价格战外几乎束手无策, 而价格战无疑又会拉低彼此的营收和利润。这也是智能手机市场除了苹果和三星外, 多数厂商均是赔本赚吆喝的主要原因。”中国手机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对记者表示。

与终端厂商相比, 芯片厂商间的竞争也相当惨烈。最新财报显示, 除高通外, 德州仪器、联发科、展讯等业绩均大幅下滑。即便是高通, 虽然出货量有所增长, 但营收也未能达到预期。更令业内担心的是, 在第三财季财报发布后, 高通调低了对第四财季的营收预期。

全球经济低迷 篇6

与会专家认为,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加上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 并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预计近两年世界经济将保持缓慢复苏态势, 但从中长期来看, 世界经济仍将保持年均3%以上的速度增长。能源需求方面, 由于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强劲需求, 世界能源需求将仍保持上涨趋势。同时, 韩国和日本造船工业协会预测, 由于日本核泄漏危机及未来天然气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未来能源消费结构中, 石油需求比例将大幅下降, 天然气需求比例将稳步提高。

与会专家还对2010~2030年全球新造船市场年均需求 (见表1) 和各船型市场年均需求进行了预测。在油船市场方面, 近几年, 油船运费指数持续处于低位, 2011年原油运费指数下降至782点, 成品油运费指数下降至721点, 这给油船建造市场带来了严重影响。2012年1~4月, 全球油船新船订单仅成交350万载重吨。根据目前的手持订单, 2012年、2013年全球油船船队运力仍将分别保持3.7%和3%的增速, 预计2015年前, 油船市场将持续处于低迷状态。不过, 从长期来看, 全球对石油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逐步放大的石油海上运输将保证未来油船市场需求 (见表2) 。欧洲造船协会认为, 2015年后, 由于单壳油船淘汰而带来的替代需求, 将使油船市场显著复苏。日本造船协会预测, 超大型油船和苏伊士型油船半成为未来市场需求主流。

集装箱船市场在2009年探底后于2011年出现大幅反弹, 但进入2012年后又陷入低迷。对此, 专家认为, 由于船队运力持续增长, 截至2011年底已增加到1532万TEU, 加上贸易运输受到高油价影响, 预计到2015年前, 供过于求的压力仍将阻碍集装箱船市场的复苏。但从中长期来看, 集装箱海运贸易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全球对集装箱船的运力需求以及因旧船拆解而引起的替代需求均将随之加大 (见表3) 。欧洲造船协会认为, 随着技术升级和海事规范要求的日趋严格, 超大型集装箱船和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将成市场主流。日本造船协会认为, 2015年之后6000TEU~9000TWEU型集装箱船或将成为市场主流。

在散货船市场方面, 2011年, 全球散货船新接订单量为3376万载重吨, 同比下降40%。今年一季度散货船新船订单仅成交400万载重吨, 同比下降68%。同时, 今年年初以来, 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 (BDI) 持续走低, 在2月份更是创出26年来新低, 未来市场不容乐观。虽然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全球干散货贸易量将保持平稳增长, 但由于现有散货船相对年轻, 半数左右的船龄低于10年, 预计该市场在短期内难有较大起色 (见表4) 。

关于海洋工程装备市场, 与会专家认为, 该市场自2010年第四季度启动新一波行情以来, 呈现了持续复苏势头, 以钻井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成交活跃, 2011年全球共成交海洋工程装备690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进入2012年, 这一市场继续活跃, 但热点轮动明显, 其中钻井装备市场出现明显回落, 而生产装备市场则成为新的热点, 成交量大幅上升。未来一段时间, 随着世界油气需求的持续增长, 油气开发将向海洋深入推进, 以深水装备、水下生产系统及作业装备、天然气生产和储运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需求旺盛, 投资将快速增加。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预计, 2012~2015年, 全球可移动钻井装备 (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 需求合计为209座 (艘) , 浮式生产装备投资额合计为680亿美元。韩国造船协会预计, 到2018年前, 平均每年将有26份海洋工程装备订单成交, 其中, 浮式生产系统 (FPS) 需求将尤为强劲, 未来5年其订单将是2000~2010年间总和的两倍。

关于气体运输船市场, 与会专家认为, 2010~2030年, 全球液化天然气 (LNG) 海运贸易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但增速在2020年以后将有所变缓, 其中北亚地区对LNG的进口贸易将成为该市场的主要力量。结合目前船队运力和手持订单情况, 预计未来LNG船仍有较大市场需求 (见表5) 。韩国造船协会预测, 浮式液化气储存与再气化装置 (PSRU) 将成未来市场一大新兴亮点, 到2015年FSRU需求量将占LNG船总需求量的11%。欧洲和日本造船协会认为, 液化石油气 (LPG) 作为一种附属产品, 随着澳大利亚LNG和美国页岩气的大力开发, 产量将逐年提高。2010年度, 全球LPG船船队运力为1200万载重吨, 为满足未来LPG运输的要求和船舶拆解替代需求, 预计该船型市场需求仍将保持一定幅度增长 (见表6) 。

注:汽车运输船和其他杂货船由日本造船工业协会预测, 豪华游船由欧洲造船工业协会预测。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问题研究 篇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在美国的扶持下,逐渐走上了正轨。为了进一步发展经济,日本政府制定了以贸易立国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两次军需经济的刺激下,日本迅速地步入了先进国家的行列。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攀升,日美贸易摩擦也随之不断升级。与之相反,美国经济由于受到越南战争的拖累,又加之美元不断地升值,导致美国陷入了财政与对外贸易“双子赤字”的不利境地。最终使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而日本则成了最大的债权国。为了缓解日美贸易摩擦,解决美国经济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发达国家在美国的广场饭店共同签署了迫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使日元由升值前的1美元兑换240日元直接升值到1美元兑换150日元。日元的快速升值,给以出口贸易为主的日本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为了阻止日元的进一步升值,减轻对日本国内出口产业的冲击,日本银行连续下调了基准利率,维持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日本金融当局实施了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造成了货币流动性过剩。这期间随着日本各大型制造企业公司债券的发行,它们从银行融资的数额也随之锐减,同时也造成了银行赢利水平的大幅下降。银行为了提高自己的赢利水平,只好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建筑业、房地产业及金融投资领域。由于人们对日本经济的过分乐观,致使日本以股票和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迅速膨胀,1984—1989年,日本经济平均指数上涨3.4倍,达到38 916日元的最高点,房地差价格上涨了4倍。[1]至此日本泡沫经济达到了巅峰。

1989年5月,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日本银行为了抑制经济过热的局面,重新改变货币政策方向,开始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先后5次加息,使利率升至6%。[1]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股价的急速回落,日本金融市场出现股票、债券、日元三重贬值的混乱局面。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出台了土地融资的总量控制、土地税制改革等一系列严厉的紧缩政策,导致日本地价一路暴跌,地产企业相继破产。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从此日本经济进入了长期的低迷期。

二、应对经济低迷采取的对策及效果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增长陷入了长期停滞甚至倒退的困境。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彻底摆脱经济长期低迷的困扰,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巨额财政支出(公共投入)政策、超低利率政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期将深陷泥潭的日本经济重新扶上正轨。

1. 财政支出(公共投入)政策。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的10年里,为了尽快摆脱泡沫经济崩溃给日本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不惜债台高筑,以公共投入为中心的财政支出达到140万亿日元。[2]然而,从1990年以后的主要经济政策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来看,这一巨额财政支出政策的确带来了一时的经济增长,但是缺乏持久性,一旦公共投资停止,经济立刻回落。这项政策似乎没有达到提振经济、促进增长的预期效果。

2. 超低利率政策。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政府实行调低利率政策,而且是采用了接近于零的超低利率。的确按照经济学常识,利率越低越有利于经济复苏。理由是利率低,企业与个人贷款容易、贷款的成本小,有利于促进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但现实是由于经济情况的不断恶化,利率再低,企业也没有投资的欲望。况且能进行再投资的企业,其自身都有能力解决资金来源;即使有投资计划的企业也都是选择投向发展中国家,因为那里投资的成本低、收益大、风险小。因此,超低利率政策虽然被日本金融当局延用至今,但是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3.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日本政府制定的应对经济低迷政策,是通过适当宽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根据凯尔斯经济学原理,只要增加货币供应量,让其流入市场,就可以促进消费,提振经济。但无论如何增加货币供应,大量的钱只是在表面上流动,并没有被日本国内市场所吸收。究其原因:第一是老龄化。日本是很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之一,老年人所占人口的比例在不断攀升,由于日本老年人生活俭朴、消费有限,且又手持高额的存款,因此此项政策对老年人没有任何作用。第二是国际化、全球化。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的经济基本上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展趋势。由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以及日本国内消费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又加之高昂的成本费和人工费,加速了日本产业空心化的进程。因此,实施此政策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基本上都流向了海外。第三是银行贷款审查严。由于有了泡沫经济时代的沉痛教训,所以日本各家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都非常的谨慎,对贷款企业的资质审查都特别严格,尤其是对那些陷入经营困境的中小企业,然而恰恰是这些中小企业才急需银行贷款的扶持,才是消化这些货币供应量的真正生力军。但遗憾的是,由于日本银行业者的谨慎保守,导致了这一政策的失效。

三、日本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日本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

世界各国的文化大体上可分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两种文化,其中日本文化属于东方文化范畴。研究日本文化应从文化的根源———宗教入手。因为信仰不同,人们所创造的文化也就不同。

(1)宗教的两大类型

世界上的宗教如果按照信仰偶像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一神教和多神教。[3]一神教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多神教具有代表性的宗教如佛教、道教等。中国和日本的宗教信仰应属于多神教范畴。

(2)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一神教里,作为最高存在的神只有一个,因此就诞生了真理只有一个,世界也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在信奉一神教的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一元化的。而属于多神教的中国和日本,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属于多元化的。对于中国人和日本人来说,世界不止一个,而是存在多数个世界。随之世界原理也不止一个,也存在多个。

日本人所拥有的多元世界不是一次性的出现,而是像看幻灯片一样,每个场景交替地出现。所以,日本人能根据眼前的场景变化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即换乘方式。日本人如果听到什么好的事情,则会马上把它绝对化,完全认同照办。

2.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社会经济发展

纵观日本历史上的几次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历程,哪一次不是日本的独特文化特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呢,哪一次不是认同、照办、再使之绝对化的过程呢?正如美国的民族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作品《菊与刀》中阐述的那样:“日本人通常的行为准则是:选定一条道路就要全力以赴,一旦失败,就再换条道路从头再来。”[4]

(1)借鉴中国隋、唐时期的先进文化与制度,缔造了日本古代文明

公元6—7世纪,为了学习中国隋唐时期先进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日本天皇先后派遣遣隋使5次、遣唐使20次,共计千余人来到中国。[5]这些留学生学成回国后,按照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灿烂的文化模式,创建了中央集权国家,修建了京都、奈良等都城,创造了文字,缔造了日本古代文明。

(2)引进西方产业革命的成功经验,开创了近代日本的繁荣

19世纪中叶,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日本,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进工业化的快速实现;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西方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6]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3)美国的引领,实现了日本经济的腾飞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全面接受美国的意识形态和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在美国的扶持与引领下,经过日本国民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并通过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高速发展,逐步奠定了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

四、文化造成了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已经20余年。从日本文化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是日本文化造成了日本经济长期持续低迷的现状。

1. 从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古代奈良、平安时代的兴盛,还是近代明治维新后的繁荣,再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高速发展,每一次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峰都与日本独特的模仿文化密不可分,都是学习借鉴、认同照办,并使之绝对化、极致化的过程。

2. 如今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源于二战后美国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市场经济理论而形成的。然而,综观当今的世界经济形势,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国家几乎深陷金融危机的漩涡。而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也就不足为奇了。

3.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另一个原因是日本人缺乏独创性。正如美国的民族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作品《菊与刀》中阐述的那样:“日本人从来就不是革命者,他们不希望整个社会的框架有太大的变动,而是希望在原有的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一些改革,也就是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改良。”[4]因此,寄希望于日本人作出具有颠覆性的改革是不现实的。

总之,日本经济长期持续低迷,完全是由于日本独特的模仿文化以及日本人缺乏独创性所致,是日本文化的特性造成了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刘瑞.金融危机下的日本金融政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16.

[2]大前研一.心里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4.

[3]森三樹三郎.中国文化と日本文化[M].日本京都:京都人文書院,2008:12.

[4]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34,220.

[5]ウィキペディアフリ—百科事典[M/OL].http//ja.wikipedia.org/wiki/遣隋使.

经济低迷中,并购可能更具恢复力 篇8

当前的经济环境十分严酷, 没有人知道并购市场短期内将会如何发展。去年第四季度并购活动急剧减少, 而且资本市场 (尤其是借贷市场) 为支持并购交易而提供充足资金的能力仍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是, 我们认为, 在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 在上一个并购周期中出现的某些趋势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其结果是, 在当前的经济低迷时期, 并购活动的模式将与以前并购周期中的模式截然不同。

股市在2007年第四季度达到最高点, 而在整个2008年, 世界经济一直在逐渐减速。但是, 对2008年并购市场的考察不应脱离以下背景:2008年公布的全年全球并购活动价值达到了3.4万亿美元, 为历史第三高的水平。现在看来, 如果说2007年的交易额似乎偏离了长期趋势, 那么, 2008年的数据似乎就标志着对长期趋势的回归, 而并非彻底崩溃:它比2007年的交易额下降了25%, 回到了与2006年大致相当的水平 (2006年居历史第二高的水平) 。此外, 尽管2008年股市大跌了40%~50%, 企业的收入预期一路下滑, 可支配的资金非常有限, 但并购交易额却逐季大幅走高, 直至第四季度才刹车减速。在第四季度, 有许多笔大规模并购交易 (如必和必拓对力拓的收购出价) 被撤销。尽管第四季度被撤销的交易额相对较大, 但与全年相比, 却并不算高——仅相当于当年交易额的大约15%和交易数量的4%, 而自1995年以来, 交易额和交易数量的平均数据分别为13%和5%。事实上, 尽管并购周期在2006年和2007年达到了最高点, 但在这两年中, 所公布的并购交易案中只有60%稍多一点的并购交易最终得以完成, 而在此前的10年里, 完成交易的比例为87%。

在2008年的并购活动中, 因金融危机而导致的重组交易大幅增加:由政府提供担保的交易额占到金融机构行业全部交易额的25%, 而金融行业的交易额又占到2008年全部交易额的23%。不过, 这些交易的影响或许要比大多数评论家所想象的更为有限。金融机构最大的10项交易占到2008年全部交易额的4.5%, 与2007年5%的水平基本相符。即使不考虑这些交易, 2008年的基本交易额也令人意外地保持了健康水平, 而且从2008年全年来看, 其并购活动也被证明具有恢复力。当然, 问题在于, 2008年的并购活动对于2009年预示着什么。

一种不同类型的并购周期

1999年达到峰值, 然后在下一年下跌了几乎一半, 并在2002年触底, 这一次周期突然而明确地宣告结束。虽然不可能说清楚在短期内并购市场将何去何从, 也没有人预测市场会迅速恢复。但是, 如果仔细思考一下以前并购周期的趋势以及2008年的市场表现, 就会发现, 显现出来的情形与以前周期中那种从繁荣到萧条的传统模式迥然不同。以前并购周期中交易活动的某些特点表明, 这次经济低迷时期中的并购可能比以前周期中的并购更具有恢复力, 而且与整体经济的联系更为紧密。

并购正变得越来越全球化, 而不是由少数几个相互之间很少联系的国家所支配。在2000年和2001年, 按目标企业所在地域划分, 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并购交易额大约分别占到60%、30%和10%。从2005年到2008年, 这一数据的分布变得更为均衡, 大约分别为40%、40%和20%。跨国并购活动在全部并购活动中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23%增加到2006年的29%和2007年的41%, 2008年又回落到35%。新兴市场 (尤其是亚洲的新兴市场) 对这种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加上印度, 就占到2008年全部跨国并购交易的12%左右。

在过去几年中, 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交易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大型并购交易有所增多, 推动这种交易的动力是市场信心和行业集中度增大的趋势。2008年, 此类交易的重点发生了显著变化:大部分交易都集中在金融行业内的企业重组 (例如美国银行收购美林证券) 。全球37笔这种大型交易的价值差不多达到了8330亿美元, 在并购总价值中占有很大份额。当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平息以后, 大型交易活动可能又会转向其他行业 (如能源、材料和电信) 的大规模转型交易。2001-2002年的经济低迷并未导致许多重要企业出现财务危机。但是, 当前的这次经济低迷将为更多重塑行业格局的大型并购交易铺平道路。

在2007年达到最高点的敌对性收购活动正变得日益突出, 这是拥有强大市场信心和优异财务状况的结果。令人吃惊的是, 在2008年, 此类交易的步伐并未减慢:2008年的前三个季度, 此类交易仍在以每季度大约500亿美元交易额的高位运行, 这与2000-2007年的平均水平相符, 到第四季度, 交易额才下降到210亿美元。敌对收购的规模通常较大—例如, 德国球形轴承制造商Schaeffler公司为收购汽车零部件制造商Continental公司的开价就高达356亿美元。

在这次并购周期中, 私募股权公司的收购活动及其重要性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从2000年仅占全球并购市场份额的4%, 迅速扩张到2007年上半年令人吃惊的20%。这种爆炸式增长部分反映了对在管理约束下配置资金的需求, 从2000-2004年, 其增长率为每年3%, 从2004-2007年, 年增长率已高达33%, 以至全球私募股权行业收购企业的开支已上升到9000亿美元。在过去10年中, 北美最大的10家私募股权公司的资产已增长了10倍以上。这种飞速发展, 再加上容易获得且成本低廉的信贷, 激发了私募股权历史上前所未见的“烧钱狂欢”。

2008年, 随着信贷市场的崩溃, 这种趋势也戛然而止。私募股权交易总额比2007年的水平下跌了大约72%, 只占全部并购交易额的大约6%。此外, 已完成的私募股权交易的性质也有了极大变化。由于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 很难组建国际财团来完成联合交易, 因此, 私募股权在大型交易中的资金困难导致交易几乎完全停止。在2008年, 只公布了一笔价值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交易, 但后来又被撤销;2008年没有完成一笔此类大型交易, 与此相比, 2007年完成了9笔这种大型交易, 而2006年则完成了14笔。在缺少低成本信贷的情况下, 私募股权公司发现, 它们在完成拥有更高股权比例的交易时受到很大限制。通常, 它们在某些情况下会持有少数股权, 如它们在过去会掌握控制权, 或者考虑替代性资产等级 (如高违约风险债务) 的情况下。考虑到私募股权并购活动已经出现了大幅下滑, 因此它也不可能再发生暴跌。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一旦金融危机开始平息, 私募股权并购活动将会有所回升。

训练有素的战略买家不会忽略价值。在并购热潮中, 收购方通常会受到诱惑而超付, 但在此次并购高峰期中却并非如此:通过并购创造的价值一直在稳步增长。不过, 在2008年, 确实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征兆。尽管溢价支付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 但创造价值的总体水平已开始下降, 并且目标企业正在占有大部分价值。2008年, 交易增值 (DVA) ——我们衡量买家和卖家创造的总体价值的代用指标——已经从2007年的水平 (6.4%) 下降到2.8%, 已低于4.0%的长期平均值。这种下降完全是由于收购方的价值创造急剧下滑所致;对于目标企业而言, 2008年创造的价值甚至比前几年还略有增加。为了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就必须考虑市场对并购交易的反应——尤其是市场认为收购方超付的交易所占的比例。从2004年到2007年, 买方超付的比例一直在55%~57%之间盘旋, 低于61%的长期平均值。但在2008年, 这一比例上升到了63%。

上述这些主题中的大部分情况在2009年可能仍将持续下去。去年发生的各种事件无疑会对许多企业的信心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如此, 并购交易额仍然保持了正常水平。企业在进入这一轮经济低迷期时, 其资产负债表上的实力相对比较雄厚, 企业估值也已变得更加名符其实。随着经济低迷的进一步加剧, 许多行业的优秀企业肯定也会逐渐面临资金困难的问题。2006年和2007年的大型交易是那些财务健康的企业在低成本信贷资金推动下的雄心勃勃之举;而2008年的大型交易则是为了拯救濒临破产的银行。虽然目前筹措资金的条件非常困难,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型交易的终结:在2009年和2010年, 可能将会出现一些精心策划的、接管一些深陷困境的行业巨头的并购交易。有几件并购案目前已初露端倪。

对于那些雄心勃勃、训练有素的收购者来说, 今后几年将会出现相当多的机会——而且这些机会并非昙花一现, 就像我们前几年看到的那样。与欧洲和美国的收购者相比, 亚洲的收购者受信贷危机的影响较小, 它们将有更强烈的动机去寻求海外收购。

哪些方面会有所不同

尽管我们在推动并购市场发展的主题上并未看到太多不同, 但企业考虑如何完成交易的方式却已经有了显著变化。当机会出现, 并且必须迅速做出决策时, 在容易获得资金的新兴市场, 其并购行为与在经济低迷市场中的收购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之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速度

对于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 从发布公告到完成交易之间的时间间隔已经大大缩短, 从大约130天 (1995-2007年的水平) 缩短到2008年的60天左右。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 如果它们希望在动荡的市场中成功地完成交易, 就必须对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快速而目标明确的尽职调查, 然后更广泛地利用销售代表和授权方式解决其他一些次要问题。

2.管理利益相关方

在如今的市场上, 一家企业在无法确切知道它最终能否获得所需要的支持时, 是不可能开始交易谈判的—不再有很多时间在董事会里达成内部共识, 高管们也不可能假定股东们会欢迎任何不确定的收益。特别是, 一家企业必须主动制定对于增长和盈利性的现实预期。由于前些年的影响, 许多董事会成员和股东会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经济低迷还不会反映到对未来收入的评估。为了正确制定外部发展行动计划, 就必须妥善处理这一问题。我们很可能会看到, 通过发行股票来筹资的并购交易将占有更大的比例, 这是由经济的不确定性造成的:这将使资金雄厚的投资者和董事会的支持变得更加重要。

3.搜寻机会

经济低迷,CIO做什么? 篇9

从渠本强的办公室望出去,如果天气好的话,黄浦江两岸的风景可尽收眼底。这里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68层,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的办公场所。作为一家电力和光伏制造企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协鑫集团经历了狂飙突进式的成长,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商和硅片制造商。

过去几年里,在协鑫位于上海地标性建筑的办公室里,渠本强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快速为集团建立起覆盖面广且高效的信息化系统。与大多数公司类似,按照IT战略规划,协鑫面向集团和旗下不同业态的工厂,建成了规模庞大的三大类IT系统,分别支撑行政管理、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

然而,残酷的市场挑战如影随形。5年来,多晶硅市场价格飞速下降,从2007年的400美元左右,下降到了现在的19美元。更为严峻的是,美国和欧洲国家对中国光伏产业实施了“双反”,即便是位于光伏产业链最上游,协鑫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现在渠本强站在公司的窗前,更多考虑的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和背景下IT应当如何推进。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渠本强更多的时候是在集团旗下的一些工厂里度过的。

渠本强说,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IT如果不能给公司带来直接效益的话,IT团队更应当明确三个原则:一是必须要有事情做,二是做的事情必须要有价值,三是让管理层知道IT在做什么,知道IT所做的事情价值在哪里。

“把我们以前想做没有做的工作现在做到。”此前公司快速成长,信息化建设的速度非常快,在渠本强看来,现在不妨回过头来夯实IT基础,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策略:控制新项目,深化已实施项目的应用;加强IT治理,关注信息安全;优化业务流程,促进业务协同。

20天的感悟

虽然已确定了将已有项目做精的策略,但在协鑫旗下一家企业调研的20天,仍旧给了渠本强一个感悟:“将已有项目做精,比做新IT项目更艰难、更重要”。

因为控制了新的IT项目实施,渠本强决定不再坐在办公室里和IT团队分析此前的哪些项目实施的好哪些项目实施的差,而是决定自己去工厂第一线调研。

一直以来,渠本强都有一个疑虑,信息化是否真的能被业务部门及其管理者所理解,信息化工具,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能否发挥更大的效力。

在他看来,虽然在IT项目上线的时候,都对各部门做过信息化系统的培训,其重要性也做了反复的阐释,虽然在建设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IT团队也与业务部门达成了良好的关系,以推进信息化的使用,但是考核业务部门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只是一些硬性的指标,这些指标往往是信息化部门制定的,业务部门到底认不认同,KPI能否反映IT价值,不得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化的作用,往往仅限于信息化工具带来的工作方式的改变,而并非在真正意义上通过信息化提升了业务部门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此外,公司管理层其实更多关注的是财务环境、资金链、销售、采购、人力资源等业务层面的情况,而很少会直接关注到企业IT建设上的一些问题,这也是渠本强去一线调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协鑫集团经营涉及领域非常多,在光伏领域从多晶硅到硅片,到光伏发电站的整条产业链上,协鑫都有企业覆盖。这条产业链的行业跨度很大,多晶硅生产厂属于化工企业,硅片制造厂属于制造类企业,发电站则属于能源类企业。此外协鑫集团旗下还有一些煤矿、铁矿等资源类企业和各种类型的能源发电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信息化的要求都不同,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很多信息化问题可能都是此前所无法察觉的。

在一线企业调研后,渠本强发现了很多埋藏在工厂层面的问题。“比如说发现了效率差异很大。回到公司跟大家说这个事。我说我发现一个现象,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渠本强说,再与集团业务部门协同解决。

员工流失与信息安全

渠本强和他的团队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加强IT治理,以保证企业从IT建设中获得最大价值。

相对于IT治理而言,渠本强认为,在经济形势不利的背景下,信息安全是更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企业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都不得不面临员工流失的问题。

员工流动或源于企业战略调整,或源于因降薪等因素的主动离职。不论是何种情况,人员的流动性都会很大,很多内部信息、数据,在人员流动时,都有可能被泄漏。保护企业数据,是IT部门在当前环境下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前,渠本强和他的团队已经为协鑫集团建立了完备的安全保障系统,通过上网行为管理、防泄密、身份认证等,协鑫集团实现了EC系统、邮件系统、ERP、HR等各种系统的一体化认证;同时,在公司内部也对文件、档案等进行了专门的监控管理。

无论如何,裁员是经济形势不好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IT部门由于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往往在企业裁员时,被首先考虑。

在渠本强看来,除非各种信息化建设和日常运营都实现了IT外包,否则对IT员工的裁撤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协鑫集团旗下有数十家企业,IT 团队除了对大量设备和系统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外,还需要承担系统开发、流程配置、决策支持等工作。渠本强将IT团队的IT技术和服务,换算成了IT外包的费用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IT部门员工的工作是满负荷运转的。

此外,渠本强也会向IT团队的员工传递一个理念,IT团队的工作价值如何体现?关键在于其服务的业务部门是否认同这个员工。“只要有人提出要裁IT部门的人,我希望不是我认同这个员工的价值,而是希望员工服务的业务部门认为这个员工离不开。”渠本强说,IT价值导向可促使IT团队与业务部门更好的协作。

再造IT价值

此前的四五年时间里,得益于光伏产业的快速成长,协鑫集团以年增长率翻两番的速度发展,在此过程中并购了很多企业。面向这些企业推广信息化项目,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毕竟集团新成员在管理模式、IT系统、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

渠本强认为,现在的经济环境,为集团将统筹规划的信息化战略推广到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这也是渠本强要做的第三件事情:优化业务流程,促进业务协同。

在渠本强看来,在企业高速发展时,对业务流程的优化,很多时候都会邀请外部公司来实施。而企业的发展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候,内部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效果并不会比外部企业实施差,因为最了解企业的是企业自己。

财务和供应链是协鑫集团流程优化的重要领域。协鑫集团的集团管控财务报表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报表提交不及时的问题。IT团队分析了财务报表提交的每个环节,并将报表在每个环节中提交的延时情况进行了统计,同时统计了每个子公司的报表反馈率等指标,进而与集团CFO沟通,分析每个环节的搁置时间,这一时间与正常时间的对比,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确定报表提交指标。与此同时,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其做到日清日结。

在渠本强看来,经济形势不好,不是对企业IT管理者的最大挑战。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其实一直在思考,在未来IT到底如何做?在10多年前的时候,IT带来的竞争优势非常大。而随着IT的普及,成为每个公司必备的常规武器时候,正如尼古拉斯·卡尔在《IT不再重要》中所言,人们会发现单纯IT本身已经不能创造巨大的的竞争优势了。

全球经济低迷 篇10

一、日本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弊端表现

第一、日本早期的知识产权制度并不重视对发明创造的保护, 倾向于鼓励技术模仿和革新。20世纪60年代, 日本《专利法》规定, 申请人一旦提出专利申请后, 不管是否被授予专利权, 都要在《专利公报》上公开全部技术达18个月。该法还允许竞争者在这一期限内提出异议, 活跃的异议程序再加上审查员人手严重不足, 专利申请大量积压, 使得授予专利的时间特别长, 平均要花费6-7年, 而美国专利局一般在18个月内决定是否同意授予专利。日本专利局基于很细小的变化就授予专利, 在这种环境下产生了很多垃圾专利。日本的专利保护期1994年之前一直少于20年。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 日本还通过重视实用新型专利制度, 鼓励改良性质的技术创新。这表明, 1994年以前日本的知识产权制度并没有很倾向于保护专利, 是鼓励技术模仿与扩散。

第二、日本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注重技术评价, 对基础研究成果关注甚少。日本的科技成果评价虽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 但是那时候只是技术评价。至少在1997年之前日本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没有设立专门的评价机构, 一般是由行业协会或学术审议会组织, 也没有确定的评价基准。这说明日本政府在1994年之前对本国科技成果评价是不重视的。而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成果管理的关键环节, 科技成果评价注重什么, 研究者和发明家就在那个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当科技成果评价注重技术开发时, 相应对于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的投入就较少。日本就是这种状况, 长期实行“技术引进”战略, 不重视日本自己的科学研究, 对自主科研的鼓励不足, 这些都抑制了日本社会自主创新和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热情, 阻碍了日本自主科技的研究和创新。

二、日本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弊端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技术引进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战略使日本大部分技术和欧美一样先进,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它。但这战略也产生了不良后果, 对基础研究鼓励不足, 导致日本基础创新能力不足。杨立岩、潘慧峰通过构建一个关于人力资本、基础研究和经济增长的模型, 分析发现经济的长远增长率 (包括技术进步率在内) 和基础科学知识的长远增长率成正比。日本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对基础研究的鼓励很少, 这样必然造成日本的基础科学知识增长较慢, 这实际上也对日本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以后, 日本1992-2002年GDP平均增长率仅0.87%。

日本知识产权制度鼓励技术模仿与革新, 不重视基础研究, 导致日本基础科学知识积累不足, 进而使得技术创新空间狭窄, 最终影响了日本新型主导产业的发展。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一个经济体能够具有或保持“前进的冲击力”, 是由若干个“关键部门”迅速扩张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导致的。历史上, 经济落后的国家在追赶经济强国的过程都担任过世界制造中心的角色。要真正成为领先级别的经济强国, 就要在世界制造中心地位转移之际发展领先世界而且世界需要的主导产业。20世纪70年代之后, 日本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 日本劳动力成本上升, 加上一些新兴经济体在技术上的进步, 日本的世界制造中心地位在下降, 日本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日本在经济上赶超欧美的时代基本结束, 发达国家也面临着产业的更新换代, 并且他们对这个擅长模仿改进的对手已经警惕并开始保护自己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 日本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已经没有目标国可以学习, 必须自己摸索。因为其鼓励学习和改进外国先进的技术, 不注重自主科研和基础研究, 所以日本模仿能力和思维很强, 但是日本独立自主的研究能力和经验不足, 基础科学知识积累不足, 进而导致技术创新空间狭窄, 在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上形成“追赶”的思维和惯性使得日本在新兴产业上把握方向的能力和开拓能力很差, 倾向于在某一产业纵深发展而不是重新开拓一个新产业。这些原因导致日本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失误了。在电脑技术上, 2 0世纪8 0年代日本和美国不相上下, 在芯片方面日本还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在美国大力发展个人电脑并培育出前景广阔的信息产业时, 日本政府却把已经存在的大型计算机作为发展方向,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功, 但是其市场却很有限。在高清晰度的显示屏的开发上, 日本一直坚持其领先的传统模拟技术, 而美国则发展了数字技术, 结果日本竞争失败, 这严重影响了日本传统强项产业家电业的发展。

三、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和日本在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模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而日本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上又比中国先走一步,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也不例外。目前中国正处于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 面临着产业升级, 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发展, 汲取日本在这方面的教训很重要。

首先, 中国建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既要能鼓励自主研发, 也要能促进技术模仿和革新。在知识经济时代, 引进技术后的利润剩余与发明一项新技术的利润剩余相比显得非常少。但是中国在很多技术上还是很落后, 还是需要学习和追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产业, 自主研发对产业创新的作用更大, 技术扩散的影响较小, 或者甚至起到阻碍作用。对于技术和发展水平较低的产业, 自主研发对产业创新有明显的负影响, 但技术扩散能促进产业的创新。因此中国要区别对待, 在技术和发展水平较高的产业就应增强知识产权保护, 以鼓励自主研发, 减少技术扩散, 促进产业创新。在技术和发展水平较低的产业, 由于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应适当放宽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技术扩散, 帮助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在一边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大对自主研究的鼓励和投入, 在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中, 逐渐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前, 不能迫于一些外部压力, 实施不利于这些弱势产业技术扩散和改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中国要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更加重视科技成果评价,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制订完善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和制度, 鼓励科技创新和应用。科技成果评价对科技成果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它对科技研究的方向有指导作用。对优秀科技成果的奖励、保护和应用开发能大大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从而促进科技进步, 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立岩、潘慧峰.人力资本、基础研究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 2003 (4) :72-78.

[2]王珍愚、单晓光.日本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财贸研究, 2008 (6) :120-124.

[3]董钰、孙赫.知识产权保护对产业创新影响的定量分析—高技术产业为例.世界经济研究, 2012 (04) :11—15.

[4]Hamada K.1996.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Japan[R/OL], 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 Working Paper, Apr.available at http://www.ciaonet.org/wps/hki01/.

上一篇:金融诈骗罪研究下一篇:适应性结构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