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创意论文

2024-11-05

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创意论文(精选10篇)

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创意论文 篇1

一、文化创意产业含义

文化创意产业, 有时又称创意产业, 已成为近年来各国经济中一个炙手可热的新概念。但创意思想的来源却由来已久。

创意思想的起源当追述到20世纪初的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 他认为, 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创新, 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研究员荣跃明认为创意产业概念强调其作为独立的产业形成及其对整个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创意产业部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新经济的优势和特点。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是通过创意的融合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通过融合与创新, 寻找新的增长点, 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 并且通过在全社会推动创造性发展, 来促进社会机制的改革创新。由此, 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定义为以文化内涵为基础, 借助于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 通过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所形成的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备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特征。

二、经济全球化与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文化的多元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城市几乎都是创意产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 也以富有特色的创意产业而闻名遐迩。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家之间乃至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任何一种工艺、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为竞争对手所模仿。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取得胜利, 惟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除了产品本身, 企业成功还来自与企业文化、产品理念以及销售行为方式的合理定位和创新, 创意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此外, 全球化使得世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日趋国际化。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 重视文化创意产业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对外的强大影响力和控制力。文化创意产业也在此种情况下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纷纷在国家发展战略、经济投入、法律规范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果使得创意产业得以较快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这也必将带来创意产业的全球化。

三、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

1. 建立、健全文化保障机制, 完善法制体系

创意经济对知识产权保护要求很高, 知识产权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知识产权保护主要依赖于人们对其认知的程度, 以及国家的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为了更好的发展创意产业, 政府应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立法, 加强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政府必须将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战略高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与教育, 在社会中形成保护和尊重个人作品和个人创造力的氛围。

2. 深化体制改革, 以创新促发展

任何一个产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进程中都要受到它身边环境的制约, 因此关注并研究其内外部的市场环境, 把握环境变化趋势, 识别由于环境给产业造成的机会和威胁毫无疑问将会给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一般来说产业环境可以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 宏观环境主要包含了国家的政策法规、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外部群众等;微观环境包括了处于产业中的企业自身的观念和整个产业的竞争业态。之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环境, 首先要提到的是宏观的国家政策法规, 因为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前提。从政策方面倾向文化创意产业, 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培养明星文化企业, 促进产业的顺利良性发展;加大力度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 调整创造优化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结构, 使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基点型发展;从政府财政方面也应该给予文化创意产业大力扶持, 使其快速稳健发展。

3. 走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化道路

信息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 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也在其中。信息化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 网络技术催生了网络文化, 这是高新技术成果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应用和体现。信息化是高效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要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而要让大众了解、理解和接受, 传播是前提。信息化就是高效而又低成本的传播手段, 只有用先进科技传播文化创意成果, 才能使文化创意产业有跨越式的发展。

加快信息化基础建设, 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 发展创造网络文化创意产品, 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信息资源库, 是发展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然选择。我们要研究和探讨如何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构成一批创意企业集群, 完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的同时发展和转化文化创意成果。

4. 以人为本, 大力培养及吸引文化创意人才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人才是第一位的。没有人才, 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当年微软超过通用的时候, 美国《纽约时报》曾评论说, 微软的惟一工厂资产就是员工的创造力。事实证明, 几乎所有保持了长久生命力的中外著名企业都是创意高度发达的企业, 多数中外著名企业家都是推崇创意、富有创意的企业家。他们既注重“融资”, 更看重“融智”, 不惜代价吸引一流人才, 并为人才提供一个充分释放创造力的空间。当前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成为科技强势与文化强势高度关联的领域, 对专门人才特别是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有一种特殊的战略需求, 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已成为夺取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决胜因素。目前, 我国的创意产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急需大力引进和培养, 最关键的是缺乏创意和策划的领军人物。要加强对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营销人才的引进工作, 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加快对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 并纳入国家人才培养计划,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创意产业院系;认真做好创意产业企业员工队伍的培训工作, 大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注意借用文化产业项目吸引创意人才的柔性流动, 使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所用。

5. 立足本土文化资源, 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创意产业

一份来自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中心发布的报告认为, 目前,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青岛、南京等众多城市,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发展的支柱产业, 并不断向这个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奋力进军。尽管总体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不难看到, 一个提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时代已经来临。发展创意产业, 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比如北京文化底蕴深厚, 上海工业基础好, 山西在挖掘晋商文化等。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在感受它的开放、交流给人们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 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市场的开放和交流并不是平等的, 它明显地存在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压制。而应对文化全球化最好的策略就是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个性的产品, 从而使民族精神通过文化产品得到发扬。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影响深远, 关系重大。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立足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 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化、先进理念和科技成果, 注重国际视野与自身优势的统一、传统继承和时代创新的统一、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统一,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与时俱进,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积极培植精品品牌, 努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就能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文化推动力,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拓等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 (2003年~2004年)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张晓明胡惠林等主编:《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黄甫晓涛:《创意中国与文化产业——国家文化资源版权与文化遗产案例研究》[M].广州:暨南出版社, 2007

[4]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2007)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5] (美) 弗罗里达著方海萍魏清江泽:《创意经济》[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创意论文 篇2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重要。从中国国内来看,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而且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文化问题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汹涌而至的全球化浪潮中,不仅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发展进程,也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系日益紧密,文化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态势。全球化己成为各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背景和内在因素。如何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在思考这一问题时,将以往“传统与现代”的看问题方式置换为“全球性与现代性”的视角,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审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利弊得失。本文认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全球化开阔了人们的文化视野。全球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必要基础。另一方面,风靡全球的商业性强势流行文化,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猛烈冲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文化发展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求同存异,主动融合,全面创新。中国文化既要保持自身的特质,又要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共享的财富和资源。

【关键字】 综合国力 双刃剑 流行文化 经济全球化 精神力量

内在因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问题

1.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关系问题

近年来,在关于全球化问题上学术界较为流行的观点是: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政抬和文化是多元化。全球化仅仅被限于纯粹的经济领域,而多元化则被限定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全球化和多元化只是作为外在的对立两极而存在,按照这一思路,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将在逻辑上被分为两种模式:在经济上要融入全球化;在政治和文化上要坚持多元化、拒斥全球化。而实际情况是不仅经济领域有多元化,而且政治和文化领域也有全球化。一体化与多元化之所以构成全球化的基本矛盾,就在于全球化的基本主体是民族和国家。[1]随着全球化步伐加快,一方面,跨国界和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越来越成为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普遍形式,各个民族和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强,所关注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价值取向和追求的利益等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各种摩擦和冲突也在更深的程度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展开。简言

之,日趋紧密的全球化联系使各个民族和国家原有的“静态差异”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和范围内“转化”为摩擦和冲突,从而利益的分化,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自我认同”也就成为全球人的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当然,“一体化和多元化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体化’标识的是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相互依存性。[2] [3]

2.东西方文明的关系问题

伴随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尤其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关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一问题上,国内不少学者把目光转向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条件下文明关系的理论,以寻求思想资源。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条件下的文明关系,用“三个从属于”作了最直接、准确的阐述。“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②“三个从属于’,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历史条件下文明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至今依然存在,而且有着继续强化的趋势。今天全球化条件下各个国家、各种文明之间不平等发展的格局和秩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4]

3.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存在于特殊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就文化而言,文

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世界性的文化共性,只能存在于文化的民族个性之中。正如我们只能找到一个红的、青的或是大的、小的苹果,而不可能找到一个“普遍的”、“一般的”苹果一样,就是说这里仍有一个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是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世界上的人类文化都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呈现不同的形态。世界各民族文化之中又贯穿着一般的东西,即共同的、普遍的属性,也就是文化的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它们反映着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着差异、对立,但这种差异、对立并不是彼此分立、相互脱离的。[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面临的发展机遇

1.有利于吸收先进的思想观念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从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使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必将会促进各种文化的繁荣,赋予各种文化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人们开阔视野,打破人们禁锢的思维模式,由封闭僵化走向开放灵活.我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互补,在相互交流中补益和发展自己.由于日益广泛的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各民族、国家的文化纷纷进入中国,加速了文化融合,赋予了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机遇.这就使得中国人的视野开阔了,对于打破人们原有的思维模式,理性地思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的关系、探求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

行提供文化上的支撑,对增强人们的现代化观念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人们的现代文明水平和工作效率都具有积极的影响。[6]

2.有利干我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在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纷至沓来、不断渗透的情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应对无策,竞争乏力,甚至影响削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主流文化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但是,也无庸讳言,由于传统文化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在长期“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作用下,以及长期相对静止、封闭、孤立的环境,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基本上属于封闭性的文化,以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为主调,严厉排斥其他文化价值的输入;强调思想文化之间的对立斗争,排斥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导致主流文化理论储备不足、文化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唯上唯权的意识、本本主义的观念,不仅严重禁锢了自身文化的发展,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愈识形态也因为思想僵化和缺少新的思想材料而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使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缺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当代现实、回答当代问题魄力,空话、套话盛行,思想和表达显得苍白无力和枯燥乏味,而且容易导致人们的逆反心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是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互相渗透的过程,打破了改革开放前很长一个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相对静止、封闭和孤立的状态,提供了一个社会主义文化与当代各种思想学术体系对话、交流并论争的舞台,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侄桔中解放出来,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在参与全球性的多元对话中丰富和提高自己,并在和外来文化的比较中发现自身价值,加强其对外辐射。[7]

3.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的灵魂,它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8]

当前,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显得重要和突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推。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面对西方国家的 强势经济和科技,“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五千多年历史的累积,是民族优良传统的历史积淀,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磨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精华和坚定志向。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仁民爱物、忧乐天下、自强不息、与时偕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参考文献

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创意论文 篇3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企业文化;新特征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的竞争既是人才、技术和管理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在充分认识时代背景之后,可以发现,无论是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规范,新时期企业文化都将与传统的企业文化不同。

一、创新性:创新文化孕育并推动着企业改革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的强化,并提升为一种社会主导意识。我国企业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自主创新的关键时期。

企业文化建设,应突出“创新”这一主题。在企业中营造一种促进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为企业的创新和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如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以后,联想运用全球战略性新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业务模式”。这个模式可有效地利用全球公司各方面、各区域的资源、创新理念和人才,改变联想的业务结构和运营模式。由于“全球资源配置的业务模式”与“联想全球新文化”两者的交互作用,使联想形成了自动地评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寻求和利用创新机会、激励员工自动创新的运作机制。联想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创新文化的推动是不可或缺的。

二、诚信性:诚信文化塑造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

对于企业而言,诚信文化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的治理结构。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无论是投资者利益保护、董事会履行决策职能,还是公司准确信息的公开披露制度等都需要诚信原则作保证。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诚信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2.企业声誉。企业的声誉是一种无形资产,良好的诚信声誉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尤其是名牌产品。品牌中蕴涵着企业文化,蕴涵着企业的价值,名牌产品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正因为它是企业诚信的最好标志,一个企业的品牌是其诚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人们购买能力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产品的品牌竞争已逐渐取代产品的功能、款式而居于主导地位。有资料显示,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有形的物质部分仅占30%,无形的品牌却占70%。

企业要获得有利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中诚信形象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忠诚度和信任度,最有说服力的反面实例莫过于去年发生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早在2008年3月份,三鹿公司就陆续接到了一些来自消费者的投诉,三鹿公司不但不引起重视,反而不断发布不实消息称:“我们所有的产品是没有问题的”,直到媒体暴光和上级部门追查,三鹿公司才发布产品召回的声明。2008年12月31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被告单位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被告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至此“三鹿”这个号称价值曾高达150亿元的品牌被彻底摧毁了。诚信对于企业,就如同生命;对于个人,没有了诚信,肯定不能获得长远发展。

三、融合性:融合文化取长补短促进合作各方共赢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并购浪潮正在持续不断的高涨。对于企业的成长而言,单靠其自身的内部发展是相当缓慢,要想获得超常规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并购这一快速增长模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在谋求发展时无一不是采取以并购为主导的成长战略。实践证明公司跨国并购可能是所有合资经营中成功率最低,失败的主要原因基本上可以追究到并购双方的文化融合问题没有得当很好的解决。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的TCL集团与法国阿尔卡特公司从并购到解体总共不过八个月的时间。从双方合并到解体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失败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点:(1)合资前双方准备不足,尤其是对文化整合的难度估计不足;(2)轻视双方公司由于文化不同可能对合并造成的障碍,TCL甚至不愿意请专业咨询公司为他们就此提出解决方案;(3)合并后TCL基本不考虑阿尔卡特的文化,是一味将自己的文化强加在原阿尔卡特员工的头上,以致造成许多员工的自愿离职,使公司失去了那些员工的技术专长。

对于跨国合并的公司来说,文化融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公司文化层面的融合,另一个则是民族文化层面的融合。要实现民族文化公司文化两个层面的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需要时间的考验。TCL想在几个月内就用自己的文化取代原来阿尔卡特的文化,最终导致解体,是对融合文化轻视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耐心和对他文化的尊重是促进各方合作并取得共赢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朱丽.重塑文化因子[J].东方企业文化.2009(1)

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创意论文 篇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全球化一词在全世界范围日益凸显, 并占据当今时代的特性地位。全球化, 并无统一的定义, 一般来讲, 从物质形态看, 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 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 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 以及文化、生活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反映和表现, 主要起到促进人类的发展、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等作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文化的经济功能正在逐步被认同和推动。1998年世界银行的《文化与持续发展:行动主题》报告中提出:“文化为当地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机会, 并能加强社会资本和社会凝聚力”。在很多国家, 文化经济化的新形式和新概念不断出现和推出, 如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被提及最多的概念。

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浪潮下,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也随之显露。文化创意产业兴起于创意产业, 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进入21世纪后, 创意产业已从“边缘产业”进入“主流产业”, “用想法赚钱”、“用创意赚钱”已然在发达国家中形成共识。随着人们由经营“物品”逐渐转向经营“想法”的理念形成, 作为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就逐渐被认知, 而且在创意产业中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尤其是媒体创意产业。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定义是一种通过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衍生出无穷无尽的新资产、新市场、新机会, 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文化本身就具有创新性, 而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前人创造的文化基础之上的创新, 而绝非空穴来风的想象。文化创意产业, 无疑需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人的创造力不仅体现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人员的高素质化, 也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特点, 同时也强调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再则, 文化是生产力的一种,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定要注意知识的力量, 所谓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其实质就是说的知识的力量。

通过上述对文化创意产业定义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知识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之本, 是开拓新市场的原动力,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笔者在此必须要明确一个态度, 我们所谈论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好, 媒体创意产业也罢, 所谓的创意, 并不是推翻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也并非教唆世人遗弃中化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而是, 在众多的文化遗产中, 创造一种文化状态, 使得更多的文化以“物质”的形式进入市场, 创造更多价值罢了。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与西方国家相比, 发展还是相对较为缓慢的。这与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中国人往往给世人这样一种印象:中国学生的创造能力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欧美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是一种时尚的、创新的、即时性的文化, 而中国文化是相对来说比较传统和保守的。欧美鼓励人去创造, 去勇敢的尝试, 似乎是一种傲慢、张狂的状态。而中国人更强调的是稳重、中庸、韬光养晦的思想。当然, 不能说哪种更好, 只能说, 欧美的一些文化特点比中国的文化特征更适合从事文化创意产业。

近十年来, 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开始得到重视并有很大发展。我国主要中心城市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人均GDP均超过5000美元 (2007年报告) 。从西方国家发展经验看, 城市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之后, 国民经济便开始进入到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向发展性、享受性转变, 相当一部分居民的消费重心开始向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 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因此, 我国城市结构升级功能对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迫切需求。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

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对策

历史是一面镜子。唐太宗云: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只有深刻地认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 才能够对症下药, 推进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这个部分, 笔者将主要从媒体创意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两方面分析。

当下中国媒体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 文化体制改革滞后, 媒体创意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低。

由于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不够明显, 媒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自然受到较大的阻碍。譬如, 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仍然存在市场化不足的问题。以北京的新闻出版业, 北京的期刊业为例, 中央各部门主办的行政期刊占有较大的比例, 近3000种期刊中仅有约200种期刊由民营资金所控制, 100多种期刊引入外资。虽然部分国有出版机构已经转制成企业, 但其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和意识形态并未有所改变, 权力介入出版经营, 办事人员缺乏活力和市场敏感性, 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态势。

与此同时, 广告业的创意产品也不尽人意。广告创意是什么?詹姆斯·韦伯·扬 (James Webb Young, 1886-1973) 在其著作《产生创意的方法》一书中这样认为:创意有着某种神秘的特质, 就像传奇小说中所描述的一样。在南海中有许多岛屿, 古代水手说, 在航海图上所表示的深海黑水洋的某些点上, 在水面上会突然出现许多可爱的形状珊瑚岛, 那里充满奇幻的气氛。我想许多创意就是如此形成的。它们的出现, 好像突然漂浮在脑际表面, 接着就是相同的奇幻气氛, 并且是一种无法解说的状况。“创意魔岛理论”揭示了创意的不确定性。而广告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创意的产生来自于有意识的逻辑思维, 有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成熟的技巧体现。在追求娱乐、崇尚体验的创意产业时代, 广告创意需要突破对人才的“专业限制”, 需要适应媒体与产业之间融合的趋势, 需要把握“80后”新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等。广告业真正的赢家必然是深谙游戏规则、善于创新、善于突破, 并且能够把握市场、创造市场的策划和创意高手。

第二, 广告专业化程度低, 专业人才稀缺。1988年,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继厦门大学后成立了广告学专业。此后于2000年在全国第一个设立了广告学专业博士学位, 招收了第一届广告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直至2002年9月, 中央传媒大学正式成立了广告学院。欧美国家对于广告专业的重视早于我国, 对于广告专业的学位研究方向也有较深入的细化, 譬如, 创意广告研究、广告管理研究、广告营销策略研究等。欧美的广告学专业似乎从未与市场营销管理类的专业分开解读过。广告永远是以市场为基础之上运作的艺术产品, 脱离市场、脱离创新, 广告产品将不会展现其应有的价值和震撼力。创意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个性凸显的必要性也随之显露出来。

再则, 文化创意人才稀缺;文化——创意——产业之间没有有机的结合,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高水平人才稀缺;如何把传统的文化资源结合创意思维转化成产业推向市场, 这两大问题是当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所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以动漫产业为例, 虽然我国动漫产业不断迅速壮大, 但仍然是一个动漫消费大国, 而不是生产大国, 更谈不上输出大国。美国、日本、韩国等的动漫产品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据统计, 进口动画片占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国产动画片只占了10%左右。这样的数字值得我们深思, 国产动画片对本土文化挖掘不深, 缺乏个性和民族特征, 换言之, 国产动画片缺少属于中国标识的主题、缺乏创意, 一味挖空心思地“讨好”欧美受众、赢得欧美动漫市场, 最终丢失了个性化, 从而也就丢失了能够打动欧美受众和市场的中国特色创意思维。然而, 美国、日本等屡屡重新演绎的中国传统文化名著动画片均都在西方获得较高的市场评价和利润, 譬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

文化创意产业对于高素质的创意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可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些年, 出国攻读大众传媒专业的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多, 但真正能够将西方创意思维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独特的市场现状相结合的人才却很少, 大都理论多过实践, 这种能力的培养便显得重中之重了。据统计, 我国仅影视动画和影视特效人才缺口就高达15万人。在人才稀缺的情况下, 又如何能够指望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在市场上流通?精彩的中国文化产品输出?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 如果想真正的做好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本土人才的培养和西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人才是创新和创意活动的主体, 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持续繁荣的关键。对于本国的年轻人的思维创新教育应该力度再大些、步伐再快些。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允许年轻人去做梦, 从小培养年轻人的发散性思维。在这方面美国比我们做的好, 他们的基础教育少了许多应试教学, 更多的是动手、动脑的创造性培养。所以他们有Google, 有youtube, 有很多创新神话, 这才是他们能称霸世界的重要因素。而这种教育应该从幼儿教育时期便开始了, 到了高等教育时期已经为时过晚了。与此同时, 对于引进海外人才也是必不可少、尤为重要的。让西方优秀的创意性人才为我所用, 一方面不单单推进了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增加了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竞争力度, 更重要的是本国业内人士可以在朝夕相处之时学习到欧美文化创意产业的理念。

第二、加快体制改革, 整改传统媒体的“同质化”现象, 并加大对本国民营企业的支持度。如果想做创意就必须避免或减少官僚管理体制, 中国的很多政治思想跟创意本身存在矛盾的。现如今, 我国文化传媒方面的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 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需要政府帮助搭建面向游戏、动漫、影视、音乐、广告、建筑等数字内容制作企业的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 从而降低数字内容制作中小企业入门槛和运营成本。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中, 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影视领域仍然较大程度存在市场化不足的现象, 而文化内容创意和交易传播环节的审批和管制的束缚及国有资本的垄断, 必然阻碍社会资本的投入。因此, 应该在不违背大的政治原则的前提下,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 改善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环境, 创造最大限度的市场自由空间。

传统媒体在全球化的猛烈冲击下, 并受到新媒体和市场化的挑战, 一度走势低迷。而我国的传统媒体大多是政府体制的机构, 在完成党和国家政治宣传的基础上, 如何面向庞大的竞争市场, 以及对外输出中国文化也就成了传统媒体理应考虑的现实问题。现在的广播电视节目严重地存在“同质化”现象。譬如国内某电视台, 就一个节目内容 (购物类型) 在同一频道就有两档节目, 这样的同一机构多个雷同节目现象已经可谓是屡见不鲜了。又譬如, 不同的广播电台频率之间的同质化现象也是层出不穷, 就流行音乐节目类型, 听众很难找出每家电台此类节目的个性化。节目的个性化是传统媒体之间, 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 也是文化创意产业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要做好创意, 需要业内人士用心去体验何谓创意;用心去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媒体人用心去挖掘和创造有创新意义的节目, 避免“同质化”现象, 在吸取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经验的同时, 加强本土传统文化节目的展示。

笔者认为, 文化体制改革是个过程, 市场的完全放开是个时间问题, 需要我们的政府给与大力支持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 从而使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尽快地赶超西方欧美国家, 并且通过文化产品而达到中国的文化输出, 让全世界都认识和了解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全球创意产业经济学 篇5

——对于江安校区“川大一只鸭”的调查

根据<全球创意产业经济学>老师黄丽场所教知识,对我校“川大一只鸭”进行了仔细的调查,主要包括了跟随川大人报社记者访谈“川大一只鸭”创始人、制作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统计。

“川大一只鸭”是四川大学商学院2011级的五个同学(邓焱辉、田建华、何新沂)与2012年10月1式经营烤鸭、烤兔等系列美食。

通过访谈,得知“川大一只鸭”“川大一只鸭”是高校创业中白手起家的典型案例。

得知,在10.1——10.19100只以上,净利润达1.9万元。由于刚

2013年5月5日转让“川大一只鸭”。

附近:关于“川大一只鸭”的市场调查问卷

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创意论文 篇6

主体间性:方法的建构与

“深描”之巧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崇尚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严格地依据实地考察和各类访谈来做出评估,这是一种注重解释主体的质的研究方法。它以“本质直观”为特征,强调研究本身也是主体间性的呈现过程。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即“主体间的同一性”,其哲学基础源于胡塞尔主体先验论框架下通过“统觉”、同感、移情等,达到主体间的共识与相互理解,厘清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中相对于工具行为的“主体间性”行为以及海德格尔本体论中主体之间交往、理解关系等。

《主流》正是基于“本质直观”与“主体间性”的哲学意味,通过调查美国创意文化产业参与主体的主观意义,强调将被采访者的独特背景展现与内心思想及情感,行动目的及动机的洞察、理解、解释相结合,展开对“全球文化战争”何以发生、缘何变化等问题的资料搜集,给我们呈现出大量生动而丰富的“本质直观”与 “主体间性”的意义解释。该方法的使用让该书在同类反映、探讨甚至批判全球文化战争的论著中显得独具风格——是访谈对话中建立的非对话体、数据分析中提炼的非统计体、情境体验中浓缩的非故事体的糅杂。

在写作风格上,作者以自身作为叙述主体,来捕捉、透视与反思全球文化格局,其叙事笔力的技巧与风格亦使该书独具韵味。

该书虽为论著,但多以叙事为主线。而其叙事则并非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糅合了小说情境的典型、电影镜头的戏剧性、新闻的客观、评论的直抒胸臆,将纷繁复杂的全球创意产业格局用简约深刻的笔触进行勾勒,里面夹杂着大量的人物与情境“深描”,使该书呈现出独特的魅力——真实而含蓄、生动而深刻。

《主流》以呈现个性鲜明而颇具风格的主体形象为主线,用诸多典型人物拼接全球文化面孔。全书几乎寻不到完整的对白,但读者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我”的存在,研究者被置于半隐匿状态。调查、访谈的过程和具体提问被巧妙地转化为主体背景讲述,特别是对原话的选择和“情境”的渲染方面,趣味和意味交相辉映,细节之处总能让人品出作者的智慧。

文化间性:文本的批判之韵

《主流》的结构框架较为简单,共分为两部分:美国的娱乐业与世界文化战争。谋篇布局中突显了作者在全球化即美国化的现实批判中,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全球以美国文化为主流的观点。该书的主旨相应地表现为两个角度:对美国缘何主流进行追溯,对其主流传媒、主流文本与主流传播方式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寻找席卷全球的文化密码;对文化新兴国家的非美国文化进行积极地探寻与文化建构。这种意识中的否定与无意识中的接受之间形成了不着痕迹的批判隐喻,表现为对美国文化推崇又疑惑,对新型文化接受又否定的文化批判立场,也充分体现了一个欧洲社会学家对所处现状与发展所自然流露的文化忧思。

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作者旨在解释美国娱乐业缘何全球化,进而向读者呈现“流行的”“大众的”“主流的”文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作者所尝试探究的恰恰是全球跨文化传播中关乎“文化间性”的问题。

文化间性是从“主体间性”引申而来,是一种文化与他者际遇时交互作用、交互影响、交互错借的内在联系,与多元文化、文化杂合、文化融合等概念所不同,它更强调承认差异与促进互动。该书针对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所谓的“美国文化的单边化”“单向霸权”“全球同化”等观点进行批判,提出实际的情况要微妙而复杂得多,文化贸易兼具了趋同与差异的特征。这种批判更符合“文化间性”的旨归,其既表现出对强势文化的尊重与接纳,同时又兼具了对新兴文化与主导文化对话何以可能这一重大问题的冷静探析。

一方面,该书承认美国主导的娱乐文化在全球娱乐中的主宰地位,在考察并分析美国的娱乐业时,从政治上的院外游说、文化产业的生产与营销到流行音乐、流行剧集的全球翻版、反精英文化的日渐高涨,将落脚点置于对“主流”的解释——精英文化的褪色,文化等级的消除,模糊的、杂合的文化更容易流行,更符合大众的口味而成为主流。

另一方面,该书认为文化多元发展的过程并非是单一的或平衡的,其结果也并非是文化发展的齐头并进,而是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地域政治性的、重新分配了的文化版图:美国的创意产业将在趋向世界市场中越来越强大,以致占据文化贸易的制高点;新兴的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在努力发展他们的创意产业;而原先处于主导地位的那些国家——从欧洲开始,可能会被淹没。

细读全书的读者会很容易发现,作者在进行全球娱乐文化巡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探寻与美国文化进行参照的“他者”文化时一直保持着冷静的反思。“文化间性”的反思使作者在建构观点时体现出了更多的文化间的承认、包容、交流以及对文化混合现象的解释,使全书虽结构简约而附着内容却凸显深刻,资料庞杂、详尽、具象化却独显思维与逻辑的清晰。

掩卷而思,尽管《主流》给我们“洞达”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之“大势”打开了窗口,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与解读却尽显粗略,被采访主体在提及中国文化时话语所指无外乎是“中国式审查”。这虽有些刻板印象之效,但粗略与刻板本身就值得我们反思: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在哪里呢?用何种本土战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用何样文化印象塑造世界的中国面孔;以何种思维创新文化产品并探寻全球推广战略;用何种政策制度推进中国传媒出版业走向世界。概言之,《主流》虽未对中国文化进行本体解构委实遗憾;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却仍然提供了对本土文化的另类批判与忧思参照,这无疑也是该书的重要价值之一。

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创意论文 篇7

一、跨文化管理:全球营销背景下的必然

(一) 全球营销仍是大势所趋

全球营销是指为了实现公司整体目标而集中组织资源, 选择、开发国内与国外营销机会的过程, 它处于一般国际营销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特点是淡化了国家的界限, 模糊了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 强调各主要职能的全球分工与整合, 倾向于使用标准化的策略来服务于全球的目标顾客。

如今的时代, 全球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衡量企业 (业绩) 成功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国际市场占有率。成功的企业通常依靠在全球各地找到市场而获胜。从这个意义上讲, 市场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市场, 顾客也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消费者, 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的, 是没有国界的。企业只有在世界市场上取得成功, 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

(二) 文化与跨文化管理

实行全球营销, 就是要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而全球的目标顾客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 包括交流沟通的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各国历史不同导致的民族感情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宗教信仰和家庭构成等不同, 从而导致购买模式、生活方式等的不同。这些千差万别的不同, 归根到底, 主要缘于各国的文化环境不同。

何谓文化?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将其表述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 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并认为, 文化是探索人的思维和行为法则的最为适宜的主题。因此, 文化是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切入点。

在跨国经营企业内部, 东道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相互交叉结合, 东道国和所在国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经理职员之间的文化传统差距越大, 所需求解决的问题也就越多。在跨文化管理中, 形成跨文化沟通和谐的具有东道国特色的经营哲学是至关重要的。华纳曾指出:“在跨文化管理中, 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某个特定的文化中有效的办法在另一个文化里可能没有效果。”因此, 进行跨文化管理是实行全球营销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

二、跨文化冲突的深层诱因及负面影响

(一) 跨文化冲突产生的特征和原因分析

1、跨文化冲突的特征。

在进行全球营销时, 跨国公司由于加入了另一种文化的观念, 势必会造成文化冲突 (Culture·shock) 。跨文化冲突的特征有: (1) 非线性。不同质的文化像不同的水域, 几片或多片水域的冲突与交融, 常常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 (2) 间接性。文化冲突一般都在心理、情感、思想观念等精神领域中进行, 其结果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且这种变化通过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3) 内在性。文化是以思想观念为核心的, 因此, 文化的冲突往往表现在思想观念的冲突上。 (4) 交融性。文化冲突与文化交融始终相伴相随。

2、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1) 种族优越感。指认定一种族优越于其他种族, 认为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较其他优越。不同文化背景的工作者, 在价值观、态度、行为都存在差异, 如果一位跨国公司的管理者自认为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优越, 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对待与自己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员工, 必然会导致管理上的失败, 甚至遭到抵制。精明的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在本土管理公司的能力, 更应具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从事综合管理的能力。 (2) 沟通误会。沟通是人际或群体之间交流和传递信息的过程。由于语言或非语言障碍的存在, 人们对时空、习俗、价值观等的认识也有所不同, 充分沟通往往有一定难度。就算有了翻译服务, 这种双向交流往往只是在字面层次上的沟通, 无法进入因当地长期以来生活和风俗习惯积累所隐藏的内涵, 结果虽然是沟通了, 但只有某些程度的了解, 甚至误解。例如:西班牙人将百威啤酒 (BUDWElSER) 翻译成“啤酒国王”, 使用了“CERVEZA”这个词, 可是啤酒 (CERVEZA) 在西班牙语中是一个阴性名词, 因而翻译的结果是“啤酒女王”。 (3) 行为习惯差异。不同文化的工作者由于行为习惯的不同, 在工作中易产生矛盾与冲突。例如“饭局”在中国习惯与生意联系在一起, 而西方则习惯于将“吃饭”当成社交活动形式。有一次美国合作厂商邀请中国代表团谈判一项技术引进的项目, 早上谈完却没有安排午宴, 只是安排晚宴招待代表团, 导致中方代表团认为美方公司太小气而不满。 (4) 不同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局部、现象和外在的认识。一个人独特的感性认识是在自己特殊文化背景中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并发展起来的, 存在某种惯性, 其变化不及环境变化的速度, 一旦进入异域文化, 这种惯性常常导致错误的估计和判断。如黑色对于日本人而言, 代表着庄严高贵, 日本人常常用黑色;但中国人却常常避讳, 因为在中国, 黑色代表不吉利与死亡。 (5) 情感抵触。情感冲突是跨国公司内部来自不同国家的工作成员彼此在情感上抵触或敌意而形成的一种冲突。也就是成员间由于无法理解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偏见与主观的认知, 产生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或不同群体间的斗争, 尤其以种族背景为相互攻击的对象, 直接冲击跨国公司的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斗志。

(二) 跨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

1、影响了跨国公司管理者与当地员工间的和谐关系。

作为跨国公司的管理者, 对公司当地员工, 不仅要懂得如何“管”, 还得知晓如何“理”。如果跨国公司管理者不信任当地工人, 就会使管理者和职工间的关系更加疏远和社会距离的增加, 就会影响沟通, 甚至造成沟通中断。管理者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种文化冲突, 对职工采取情绪化的或非理性的态度, 职工也会采取非理性的行动, 加剧双方的误会和矛盾。

2、导致组织机构的低效率和市场机会的丧失。

随着跨国公司经营区位和员工国籍的多元化, 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就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 这种日益增多的文化冲突表现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上, 就是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目标和行为规范必然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大, 增加组织协调的难度, 甚至造成组织机构低效率运转。表现在外部经营中, 由于文化冲突的存在, 使跨国公司不能以积极和高效的组织形象去迎接市场竞争, 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甚至有可能丧失许多大好的市场机会。

3、使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实施陷入困境。

作为跨国公司, 要在世界范围内增强全球竞争力, 从战略角度考虑必须要从一般的市场战略到资源战略直至向全球战略转变。而要保证全球战略的实施, 跨国公司必须具有相当的规模, 以全球性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作为载体。但是, 目前大多数跨国公司普遍采取矩阵式的组织机构, 由于文化冲突和缺乏集体意识, 导致组织程序紊乱, 信息阻塞, 各部门职责不分, 相互争夺地盘, 海外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离心力加大, 使得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难上加难, 从而造成跨国公司结构复杂, 运转不灵, 反应迟钝, 大大不利于全球战略的实施。

三、跨文化营销的管理策略

(一) 正确的跨文化管理观念的树立是首位

跨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 既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或离散过程, 又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汇或融合。一个真正的跨文化营销企业, 应该能够利用并且明确估计出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而不仅仅是包容这种多样性。文化冲突既是跨文化营销进入的障碍, 也是竞争优势的源泉。

(二) 跨文化管理策略的选择是重点

1、文化适应策略。

文化适应策略是跨文化管理中最基础的策略。所谓文化适应, 是指跨文化营销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决策时, 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特质。绝对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习俗、宗教禁忌顺应目标市场的需求, 将产品、营销人员、促销手段等最大限度的本地化的一种营销模式。在开发国文化开放性弱, 变动性小, 文化的对应性差及企业本身较弱小的情况下多采用此种策略。

2、文化相容策略。

文化相容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母国文化和开发国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但却并不互相排斥, 反而互为补充, 充分发挥跨文化的优势。美国的肯德基在中国的巨大成功可以说是运用跨文化优势, 实现跨文化管理成功的典范。

3、文化规避策略。

这是当母国的文化与开发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 母国的文化虽然在整个子公司的运作中占了主体, 可又无法忽视或冷落开发国文化存在的时候, 就必须特别注意在双方文化的重大不同之处进行规避, 不要在这些“敏感地带”造成彼此文化的冲突。特别在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家更要特别注意尊重当地的信仰。

4、文化创新策略。

它是指母公司的企业文化与国外分公司当地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 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适应、融合, 从而在母公司和当地文化基础之上构建一种新型的国外分公司企业文化, 以这种新型文化作为国外分公司的管理基础。因为从全世界角度衡量, 一国或一地区文化的优劣是难以界定清的, 只有将两种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才能既保留母公司企业文化内涵, 又能适应国外文化环境, 从而体现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5、文化变迁策略。

它是指利用母国强大的文化优势, 抓住开发国文化变迁的时机, 使开发国文化顺应自身的需要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营造新的营销环境, 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从可口可乐、麦当劳、必胜客这些美国企业对中国快餐市场的冲击, 我们就可以看到文化变迁力量之巨大。相对而言, 在开放性比较大, 文化对应性比较强, 亚文化类型比较多的国家较易于采用这种文化变迁的营销策略。

(三) 跨文化培训是实施管理策略的有效途径

在进行全球营销时很多公司都偏重于员工的纯技术培训, 却忽视了对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跨文化培训, 而跨文化培训恰恰是解决文化差异, 搞好跨文化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通常来讲, 跨文化培训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全体员工, 尤其是非本地员工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是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的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其具体做法包括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的文化培训、实地考察、情景对话、角色扮演, 以便打破员工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

进行跨文化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减轻驻外经理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 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正常作用;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 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保持企业内信息的畅通及决策过程的效率, 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的凝聚力。公司花钱或提供培训, 不仅是对业绩出色的员工的激励, 而且也显示了公司对员工长期发展的诚意。

参考文献

[1]、张云锋, 于晓东.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J].中国外资, 2004 (5) .

[2]、曹元坤.开放态约束与跨文化管理方式变革[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2 (5) .

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创意论文 篇8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一经提出便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1983年,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1996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发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 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再后来, 比尔·盖茨创办和发展微软标志着知识产业的兴起。此时期的各家学说和各项研究都在说明,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 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来临。

文化创意产品与知识产品

文化创意自英国首倡, 近年来不断得到研究和发展。各个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有不同的具体表达方式, 一般情况下都包括版权产业、文化产业、休闲产业、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等概念。我国自2008年以来, 也着力发展和振兴文化产业, 并提倡以创意为核心, 依托知识产权, 强调第一、二、三产业的和谐发展。目前, 一般认为文化创意产品指文化创意产业中能批量生产的任何制品或制品组合, 主要为消费者提供审美情趣, 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它经过商业化运作形成了独立的产业形态, 产品注重内容、艺术形式及文化价值, 比如表演、戏曲、文学、电影、音乐、动画等。文化创意产品区别于大多数一般产品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它的文化创意内容, 这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价值[1]。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 是创意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 即其创意来自于文化的产品设计[2]。

知识经济学的核心必然是“知识”, “知识产品”作为经济的主体, 直接参与生产、流通、交换。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 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消费) 之上的经济, 并将知识分为知道是什么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张守一等将知识产品分为六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用报告、论文、专著等形式发表;社会科学与软科学研究取得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成果;技术创新成果, 如技术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配方等;咨询服务, 包括律师、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教育、保健、预测、管理咨询;文化产品, 如小说、剧本、电影、电视等;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物质产品等[3]。苗建军认为:“知识产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通过知识劳动, 依靠知识或智力等要素进行创造性活动形成的成果。”[4]高洪深等认为:“知识产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 通过支出脑力劳动, 依靠知识、智力等要素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成果, 并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就。”高汝熹等认为知识产品为:其一, 知识的一种结构, 如论文、原理等所谓“软知识产品”;其二, 承载了知识的一种物质产品, 如高技术产品等所谓“硬知识产品”[5]。

同时, 还有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学者对“知识产品”的概念下了定义。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是一种由智力劳动获得的成果, 因此, 无论从哪一种定义来讲, 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品属性都是确定无疑的。这种讲究创新性、所有权的无形知识性产品, 是文化创意领域中最为关键的内容。然而, 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理解。大部分情况下, 文化创意产品根据文化创意产业中不同的门类分成图书产品、影像产品、动漫产品等, 也有的根据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需要分为五个层面: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期望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延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的潜在产品[6]。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将从文化创意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来理解文化创意产品。以广告、栏目制作、建筑等产业为例, 产业链条示意图如图1所示, 前三个阶段为能够产生创意产品的环节, 每个阶段都会有产品出现, 后面两个环节主要就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流通和收益的过程。前三个阶段都能产生文化创意产品, 但是所产生的文化创意产品又各有区别。从法律保护的层面来看, 适用于整条产业链的法律有:著作权法 (版权法) 、商业秘密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 不论是否发表, 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故著作权从作品完成时就自动产生, 无需取得。所以在第二阶段, 著作权才能形成。也就是说, 在第一阶段产生的知识产品尚无著作权的保护, 因为它只是一个理念, 并未将其物化。然而, 到了第二阶段, 虽然在法理上获得了所谓的“著作权”, 但是因为没有公开发表, 所以如果之后产生了著作权的纷争, 却没有可靠的证据判定“著作权”的归属。只有在第三阶段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文化创意的最终产品之后, 完成第四阶段的发表、传播之后, 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才相对完善。

对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可以简单地划分成有版权产品和无版权产品。有版权的产品又分为能够受到法律保护产品和无法获得法律保护产品。无论是否拥有有效保护的知识产权, 文化创意领域产品的知识产品属性都是不容置疑的。同时, 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发生经济性活动时, 流通的未必是成型的产权商品, 无论是否有形成的权利保护属性, 都是知识产品。所有的交易活动未必属于知识产权交易活动, 却必然属于知识交易的范畴, 并兼具知识产品的创造性、非物质性、价格不确定性等特点, 能够通过脑力劳动获得成果。

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性

如图1所示, 在阶段一产生的知识产品相对来说十分的不稳定和不安全。不稳定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 这类的知识产品还不够完善, 需要进行深思熟虑和补充;同时环境和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它的存活时间和效用;再次, 阶段——所产生的产品更多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创意”层面, 没有物化下来, 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也很容易通过交流等其他方式被抄袭。所以, 不对此类进行探讨。

阶段二即为所谓脑海中的“创意”物化下来的过程。它可能只是一张简单的草图, 也可能只是一句带有启发性质的语句。由此即可进行知识交易,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在第三阶段完成之后再进行交易。当第二阶段完成时, 接下来进行的是跟甲方提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 即甲方邀约2-3家 (或者更多) 广告公司、建筑设计公司进行比稿, 在比稿过程中各自进行方案阐述。当甲方和3家以上乙方共享商业秘密时, 存在甲方将其方案或创意剽窃、抄袭、擅自使用的可能, 从而导致不正当竞争, 而这种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由于创意作品存在无形性、不易控制性、交易使用的一次性以及容易复制性等特点, 创意人员无法有效保护创意且无法拿出著作权归属性的证据, 导致在运用商业秘密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权时存在证据不足而无法胜诉的情况。晶立中国副总裁林展贤提到, 他曾经给香港某超市做过广告, 因为当时提案客户不是十分满意而没有执行, 而后来一个与其一样的广告创意在国际广告大赛中获了奖。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在第二阶段进行知识交易具有一定的风险。

不可否认, 在第三阶段完成了所谓的发表、专利申请之后, 知识交易的过程更容易控制, 交易产品更加确定。但是, 在第二阶段进行知识交易有自己的优势, 同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文化创意领域的这种知识交易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交易方式。

首先, 它能够使创意得以产生并直接呈现的可能性最大化。例如, 作为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高校大学生, 尤其是艺术类高校学生在平时的功课、作业中能够创作出大量的艺术作品。但是, 这些作品往往因为制作周期、经费等原因而被搁浅。这个时期的知识交易可以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提供机遇, 资金的引入以及优秀的制作团队的配合使得优秀的创意点得以放大, 最终呈现给普通受众, 同时也为学生或自由职业者带来继续从事创作的动力。因此, 对于创作者本人来说, 是一种肯定和收获。

其次, 它能够解决文化创意类公司挑选优秀原创作品的需求。近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对动漫产业的扶持, 各种制作技术也丝毫不逊色于欧美和日本。但中国动漫作品却差强人意, 不断有观众反映中国动漫作品与日本或者欧美某些动漫、游戏作品在人物设定、故事、分镜等方面极其“相似”, 即使是原创作品也难以摆脱日漫、欧漫的影子, 经常被冠以“仿日系漫画”、“仿欧美漫画”的头衔。所以, 国内大量的文化创意类公司呈现出“等米下锅”的局面, 发行作品水平也流于一般。若能够早期进行知识交易, 就能够为公司的创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和资料, 并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因此, 对于文化创意类公司来说, 是一种素材的积累和创作的提示。

再次, 它能够刺激优秀作品的产生。将大量创意点投入生产, 必然会激励从事相关行业的人群积极工作, 并从他人大量的创意作品中获得启发, 促进自身或所在团队的创意产品创作, 产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从而形成行业间的竞争, 良性循环, 形成行业间“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局面。对于文化创意行业来说, 能够形成良性发展。

最后, 它能够使大量文化创意产品在社会上投放。大量文化创意作品涌入市场, 充盈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必然会整体地提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丰富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 文化产品的丰富也会促进文化理论、文化批评的同步发展, 从而能够使普通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对于社会来说, 能够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

文化创意领域产品的产出是通过人的脑力劳动获得的,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富有创新性、创意性。好的创意能够推动时代的发展或者带来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无论是好的影视剧作品、音乐还是精彩的活动策划、节目编排, 抑或是图书、旅游安排, 这些从一开始产生创意概念到最终形成产品, 其间产生的一系列的知识产品都可以进行交易, 并产生无限的价值。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下, 文化创意领域的产品因为它的知识特性会有无限的发展机遇, 也会成为未来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1]魏鹏举.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与特征[J].文化月刊, 2010 (08) .51页

2[2]白雪艳.我国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市场分析与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 2012 (06) .59页

3[3]张守一, 葛新权.微观知识经济与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35页

4[4]苗建军.知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 2000 (01) .43页

5[5]高汝熹, 周波.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91页

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创意论文 篇9

十三朝古都西安, 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厚重的文化底蕴是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地理位置又是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近些年, 依靠政策扶持,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渐形成了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曲江文化产业园区为区域中心, 以文化旅游为龙头, 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为重点, 软件服务、研发设计、建筑设计、网络文化、会展广告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雏形。

然而, 自2008年以来, 全球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也不例外。而此次经济危机给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影响, 其深度、广度和持久性尚未可知。面对这样的现状,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如何认识形势、应对挑战、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危机对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影响

不同于其他产业和商业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创意驱动和高附加值等产业特征, 其发展与经济危机中其他产业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有时甚至是逆向的。在经济危机中, 社会特殊需求的增加、新兴技术的推动、政府政策的主导、市场规律的遵循、产业结构的调整、海外市场的拓展等因素, 都会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生机和转机[2][3]。具体来看, 经济危机对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经济危机的到来对西安市传统制造业、农产品出口业等实体经济造成了重创。以苹果产业为例,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 陕西苹果产业的出口量急剧下降, 果汁出口价格由2007年的1600美元/吨, 下降到2008年1030美元/吨, 果汁出口创汇同期下降40%[4]。在当前国际市场紧缩的情况下, 只有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模式, 向创意产业转移, 才能为西安市的发展找到出路。

(二) 优化产业模式的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摆脱了以往传统产业对资金、土地和其他固定资产的依赖, 更注重人的智慧、创意和科技手段的应用, 不仅为人们提供文化含量高的产品和服务,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从而有效刺激内需;同时, 还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产业创新和结构的优化, 有效地推动西安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5]。

(三) 迎来大规模资金的投入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 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规模的投资政策, 各地政府也先后公布了各自的投资计划, 投资计划总额已经接近18万亿元。西安市政府为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制定了推进创意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以西安曲江文化中心为例, 自成立以来, 陆续组建了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影视集团、会展集团、演艺集团;先后建成了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等多项文化工程, 策划了“曲江国际唐人文化艺术周”、“曲江国际文化论坛”等重大文化活动, 开工建设了四个遗址公园, 四个公共文化场馆, 设立了数额5.8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为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经济危机总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但同时也会使经济体系变得更加灵活、敏锐和富有活力。危机对于某些产业和商业模式来说是打击是致命的, 但对于刚刚起步的西安文化创意产业来说, 经济危机恰恰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要使得西安文化创意产业抓住战略发展机遇, 实现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融合, 必须首先为其制定可行的发展模式。

结合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是要以西安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曲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为载体, 体制创新为动力, 结构调整为主线, 着力扶持重点创意企业, 形成以文化旅游为龙头, 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为重点, 软件服务、研发设计、建筑设计、网络文化、会展广告为支撑, 时尚消费、咨询策划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并与传统的产业连接, 形成对传统产业的带动提升, 扩大文化创意的价值空间。

(一)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支撑载体

1.西安高新区唐延路创意产业先导基地

自1996年开始, 西安高新区就出现了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企业由最初的11家发展到了2008年初的1606家, 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已达100亿元以上, 成为西安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6], 已经初步形成了围绕唐延路的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带, 聚集了大唐、中兴、华为、北京“联众世界”、美国ALONG、台湾神奇网络、日本毅佐网络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创意企业。西安高新区唐延路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为软件、动漫、广告等创意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能够促进创意企业尽快发展壮大。

2.西安曲江文化创意产业园

2007年8月11日, 西安曲江新区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称号。自此, 曲江新区就名副其实的担任起西安文化产业示范区的责任和使命。政府采购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已现雏形。目前, 曲江新区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传媒、会展、娱乐、影视、生态休闲等创意产业基地和人才培育基地、旅游文化商品生产基地。

(二)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

在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方面, 强化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四大重点文化产业的高端创意;积极发展研发设计、建筑设计、软件设计、网络文化、会展广告、咨询策划等六大创意产业;重点调整原文化产业核心层行业、外围层行业与相关层行业比例, 大力发展核心层文化服务业。

三、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策略支持

(一) 构建多元融资投资体系

资金是经济危机下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首要条件, 是解决创意企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方法。要构建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融资体系, 一方面, 政府要通过拨款、政府担保等方式, 支持创意企业的发展, 为西安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经济与法律环境。另一方面, 鼓励民间资本、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兼并等方式进入文化创意产业, 鼓励非公有资本平等地投资和参与各类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创作生产, 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与海外留学人员合资或合伙创办文化创意企业[7]。

(二) 设立政府政策服务平台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导向和政策扶持。西安市政府应该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 开展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论证、方案制定和必要的审批手续, 在项目实施中给予必要的产业导向、分类指导、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同时, 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机构, 成立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加强对西安市的文化创意园区建设的指导和协调。

(三) 加大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力度

创意人才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要解决创意人才问题首先是通过优惠政策, 如房屋租赁补贴政策、优秀作品奖励政策等, 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宏观环境, 吸引高级文化创意人才来西安落户;其次是加强院校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 培训现有文化创意从业人员, 构建良好的用人体制和机制;最后, 还可以鼓励企业之间, 企业与教育科研机构之间, 联合组织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培训,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平台, 加强与外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等。

(四) 树立西安文化创意品牌

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国内率先实施文化创意战略的城市而言, 西安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上起步较晚, 缺乏经验积累, 在国内外该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没有打响, 因此在吸引外资、引进人才、创意程度等方面都较难。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通过各种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等方式, 大力宣传西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思路、总体目标、政策体系以及目前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就, 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舆论环境, 使得西安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西安一张城市名片。

四、结束语

在经济萧条的时期, 人们需要通过创意产品来缓解精神压力, 通过对现实生活方式的反思来调整心态, 而文化创意产业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游戏、动漫画、数字影视、出版、演出等, 这些产业所带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消费, 能够给人们带来走出经济低谷的信心和勇气。

因此, 经济危机给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更多是“机”。西安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借助此次经济危机逆势而上, 逐步找到适合西安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路径, 最终实现推动西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徐延.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 2007, (4) :84-86.

[2]熊澄宇.经济危机中文化产业的生机与转机[J].求是, 2009, (8) :60-62.

[3]〔美〕埃德蒙.菲尔普斯.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挑战——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增长新动力?[J].中国流通经济, 2009, (3) :4-6.

[4]毛海峰.如何消除金融危机对陕西苹果产业出口的负面影响[J].新华社, 2009-04-01.

[5]傅首清.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N].科技日报, 2009-1-15.

[6]夏泽民等.2008西安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西安:西安出版社, 2008.

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创意论文 篇10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的步伐, 在华的跨国企业与项目日益上升, 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必须在多国文化的氛围下工作、生活、学习。对到他国赴任的经理进行跨文化培训, 已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必要环节。对于他国文化的切实理解, 给国际营销, 外贸管理的从业者, 带来了无限商机和好处, 让管理者能制定出可行的市场切入点, 产品定位, 并满足顾客预期。

跨文化交际因此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跨文化交际, “是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 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者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它既涉及各个层次的文化、语言、行为模式, 又涉及交际。从精神层面, 它负载了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世界观, 价值观;从外在表现, 它体现为言语和非言语的交际行为。

语言交际方面, 以英语为例, 在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 英语是其国内国际贸易的标准用语;在非英语国家, 二战以后, 英语已广泛深入政治, 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领域。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英语日益成为国际化的商务语言, 使英语成为现代商务社会的必备, 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这种重视, 从学习英语的人数, 和学习年龄的提早充分体现出来。全球有近三、四亿人将英语作为母语, 三亿多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天都跟英语打交道。在中国, 学习英语的人口很快将超过英语母语者人口。金惠康甚至断言, 21世纪, “汉英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将成为全球化的主流趋势”。

面对日臻大同化的世界市场, 跨国企业和机构的办公环境, 对于管理人员而言, 了解公司业务涉及国家的商务文化与范式, 在目的国谈判应该具备的技巧, 员工对目标文化所拥有的文化偏见与模式化态度, 都可能影响公司业绩的完成。从市场来讲, 无数成功的案例, 从微软到英国最大连锁超市Tesco, 都充分说明了解市场的重要性。为了进行有成本效益的营销, 实现蓝海战略, 第一步便是对当下的市场需求进行了解, 并努力去适应。因此,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 要了解市场, 跨文化的教育与培训, 成为管理者无法回避的话题。在商务交往和营销中, 使用客户方语言带来的好处, 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对于跨国企业或机构内部来说, 对拥有多文化背景的员工的管理, 没有对语言和非语言的交际行为有同样的了解做基础, 难免产生文化误解, 甚至冲突, 不利于营建理想的沟通渠道, 企业文化和内部运作交际环境, 完成公司或机构目标。这样的大环境中, 谁能更好掌握作为商务和官方通用语的英语语言, 以及汉英跨文化知识, 谁便能在国际商务竞争中多出一成胜算。

过去三十年中, 商务英语引发了人们的兴趣, 可商务跨文化培训和文化教育的意识还不足。综观目前的商务英语教材, 更多是各种信用证、承兑交单等术语, 询盘、回盘的句型等语言交际的基本句型与范式, 较少系统地研究英语国家商务文化整体范式, 特别是非语言交际行为模式、文化规范。学校课程设置上, 一般涉及普通的英语和基础商务知识。大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概况有肤浅了解, 学习动机也不够高, 也不够明确, 教学效果平平。国际商贸中的跨文化课题, 不言而喻地被划进了学生们从业后的自修课程。

二、关于汉英商务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思考

1. 商务英语与跨文化语言交际

语言的学习, 不能替代对文化的研究与传授。在真实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中, 文化的错误比文法的错误更严重。“交际加语言”是公认的加深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有效途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文化成为语言包裹的内核。语言受制于它的使用社会群体所处的时空范畴, 宗教、地理、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语言字面的理解, 难以跨越“超语言”障碍, 达到文化的深层理解与互通。作为时代的产物, 语言极大地推动又限制了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 社会言语习惯又无意识地左右着社会现实。随着跨文化交际, 从物质, 到社会, 再到意识形态等各个层次上, 文化发生着适应与变化。研究跨文化交际, 尤其是商务背景下的汉英文化交际, 需要抓住处于风云际汇中的商海浪潮和语言特征, 透视其负载的行为模式与认知方式, 以及价值观、世界观, 为汉英跨文化交际者提供实践的指南。

在真实的商务交际环境中, 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 对于汉英双方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与运用, 并非靠一点指南, 报刊杂志的报道, 以及一点外贸必备技术手册就能办到。在国际机构中, 语言的交际, 在跨文化的联络、接待、宣传、交流、面谈、合作等交流活动中, 在口语、书面以及视听等层面展开。在正规的商贸洽谈和日常运作中, 其情景与任务等背景, 决定了它所使用的风格和内容, 与在其他环境中, 如学术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特征不同。甚至在商务交际环境中, 商贸谈判与日常商务活动所涉及的言语内容和风格, 也截然不同。要研究商务英语交际环境中的语言特征、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符号与含义, 就必须抓住其中一项, 比如, 跨文化联络中的电话, 电子邮件、传真, 跨文化接待中的住宿安排, 会议, 娱乐, 互换礼物等等环节中的语言特征、案例进行收集、整理, 再从语言和它所承载的符号与意义等层面进行研究, 剥离出语言上附加的世界观、价值观, 以及文化习俗等。

英语作为国际商务语言, 其语言与文化的二元性, 已得到公认。国际商务交往中应具备的交际能力, 并非靠单纯的语法, 发音加词汇就能完成。它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与掌握。然而, 话语者的语用能力, 不能因为承认英语的文化纬度, 而忽略英语语言的纯正性, 否则,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以英语作为共通的商务交际工具时, 就失去了有效的语言平台和交流渠道。

2. 商务英语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语言行为, 只是汉英跨文化商务交际行为的一部分;其外的所有交际行为, 即非语言交际行为, 同样忠诚不二地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Knapp甚至认为, 只有将语言体系与体语体系相结合, 才构成完整的交际体系。做跨文化的研究, 不能遗漏这一文化递质。

跨文化研究的目的, 是通过对比, 找出英语与汉语文化的异同, 增加对文化的了解, 提高跨文化意识, 达到交际前就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 预见并避免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 在交际中“创造双方共同接受的交际氛围”, 使商务英语交往和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提高商务交往的有效性。

三、关于汉英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的思考

1. 内容和方式的改进

汉英商务交际的语言与非语言特质, 现代的经济形式, 注定大学商务英语在教学大纲的编制、教材编撰、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各环节中, 遵循如下三方面原则。首先, 要重视语言教学的规范, 尤其是在商务背景下的规范表达。这一点, 与普通的专业英语课程要求无异。商务英语, 不代表其在语言质量上可以打折扣;相反, 真实的语用环境要求它在语言表达上更正确得体。

其次, 要重视文化信息、社会环境的解释, 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让他们意识到, 语言的流畅, 需要配合以适当的场合和妥当的措辞与信息编码。从表浅的称谓, 介绍打招呼, 节日礼庆礼物互赠等方面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到深一层商务谈判中的措辞特征、时间观念、空间概念, 以及它所蕴涵的文化色彩与意义、价值取向等, 都需要首先纳入教师的对比研究范畴, 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深切了解, 既然我之美味, 可以成彼之毒药;那我之礼貌, 便可成为对彼之羞辱的道理。使其能恰当使用语言, 传达意图要传达的信息。

再次, 展开对非语言手段的信息, 即体语系统的学习与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和经过商务英语培训的学生, 应该既对商业运作了如指掌, 在语言上运用纯熟, 又应是体语的专家, 擅长从体语中捕捉微妙的交际互动信息, 进行有效的商务交际。

教学法上, 单纯的翻译教学法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商场交际的需求, 交际能力的培训与语用能力的敏感与能力培训, 势必组成教学与科研的一部分。同时, 授课的方式上, 应增强汉英文化的差异对比。形式上, 应当多渠道引入多媒体影音资料, 照片, 幻灯, 网络等, 都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观摩、探讨、表演模拟、英语角和晚会等, 也有助于为学生创造多形式的文化与语言环境。邀请汉英文化, 举办文化差异的讲座, 甚至邀请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举办讲座, 把商战实例与文化差异结合、分析、探讨等, 也是有效的文化教育的方式。当然, 其他有效的文化培训模式, 如智力型, 区域模拟型, 自我认识型等等, 也可参考, 培养从业者在大同化, 跨文化交际和文化适应, 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与认识。

这些改进, 以及商务英语所面临的高度文化敏感的社交场景, 对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从业老师不单是语言的忠实传播者与研究者, 同时又是文化专家, 还兼具商业运作方面的从业知识, 能观商海风云, 能洞察世事人情。只有这样, 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要获得跨文化意识, 学生需要经历心理适应、行为认同等过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上, 有四个阶段:首先是获得对一般文化特点的认识;将它与自己的母语文化比较, “意识到一些重要、细微复杂的文化特点”;再经过理性认识分析;最后立足于对方文化, 体会其运用, 获得认同, 形成文化的敏感性。我们对于汉英商务英语的文化教学, 也应遵从这样的步骤和规律, 培养学生在跨国商场上的文化敏感性。为造就未来国际化商业职场上合格的管理者, 对学生培养跨文化语境下的管理技巧和技能, 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

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 还应遵循需求与动机激发和保持的规律。在此过程中, 生命周期是不可忽略的概念。生命周期指的是一个人的年龄及家庭背景。很多文献表明, 一个人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 决定其对旅游及休闲等方式与产品的需要及选择。当他们从一个生命阶段迈向另一个生命阶段时, 人们的需要发生了改变。这些研究结果体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并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都有启发与指导意义。

比如, 对于青少年与刚步入成年者, 其压倒一切的需求与心理压力是寻求独立, 追求个人及社会认同。在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与行课方式的设计上, 我们应该把这些内部动机因素考虑在内, 结合其心理成长的路径与轨迹, 激发其学习动机, 强调独立与认同, 以及区别于父辈和旧做法的地方, 诱导其在本着克服对父辈恐惧的动机、追求自我完善修为的同时, 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与目标, 获得“自我成就”的畅快, 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对于已具备丰富经验的管理者, 为他们设计的课程内容, 就不能如上炮制。这些成年学习者, 大多具有更明确的、以利害与任务完成为目标的外部动机, 希望学习与培训带给他们明显的工作绩效、晋升机会、完成学历或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 从他们的心理诉求出发, 寻找课程设置和课堂活动设计的灵感, 才能调动与保持这些人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论

上一篇:企业网站的建设下一篇:企业金融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