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培训总结

2024-10-24

长春培训总结(通用9篇)

长春培训总结 篇1

长春金融研修学院培训总结与心得

带着领导的殷殷嘱托,怀着充实提高自己的深切渴望,6月14日,我们一行50人踏上北去的列东,来到北国名城长春,参加为期5天的XXX分行网点主任、客户经理培训班。

培训期间我们集中精力学习了长春金融研修学院刘长龙副教授的《客户关系管理与营销技巧》、《现代商业银行》,杂志社社长项成《国有商业改革与工行股份制改造》,吉林省分行法律事务所总经理卜祥瑞的客户经理营销应注意的若干法律问题。长春金融研修学院副院长张剑辉副教授的产业转型中的银行客户经理营销战略,郭京宾副教育的优质客户服务准则,以及工行辽宁省本溪市解放路支行行长朱国辉的《如何做好基层市场营销》等课程。并且,考察了长春市工行东盛路个人理财中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增长了丰富的知识和营销技巧,具体的情况大体总结如下:

在银行客户经理营销技巧一课中,我们学到了新的营销理念,要积极创造客户需求,并满足客户需求,精心划分客户群,提供差别式服务。在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与工行股份 份改造一课中,了解了工行改革迫切形势及发展前景,并为我们今后如何适应股份制运作提出了高起点的要求,要做职业经理人。在客户经理营销应注意的若干法律问题一课中,认识到了合法合规的重要性,以及不依法办事的危害性,只有依法合规经营才能化解避免风险,才能使我们事业稳健发展。在产业转型中的客户营销战略一课中,我们认识到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想做大做强,我们的各项业务就要对今后的产业结构、产业调整方向、产业发展前景作出详细研究评估,以确定我们的主攻方向。在优质客户服务准则一课中,我们重新对优质客户及服务标准有了新的定位,对如何稳定客户,创造服务价值最大化有了新的思考。在如何做好基层行市场营销一课中,学习到了要想搞好基层行的工作就需要先搞好内部工作,建立一支好的员工队伍,以人性化的管理来推动员工为客户提供亲情服务。要永远记住员工是第一位的,只有员工满意才能让客户满意,从而才能带来效益。

总之,短短五天的学习收获很大,也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知识的陈旧,需要时时补充提高,市行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十分难得,时间感到太短,一些东西学得也只是蜻蜒点水,恳切希望上级多安排这样的学习,并尽可能的时间长一些,以便学习的透彻。

长春培训总结 篇2

长春地区204名小学体育教师。

二、调查方法

1.座谈调查法:对46位不同学校的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关于“长春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课程需求”的座谈。

2.问卷调查法:现场发放问卷103份, 回收103份, 问卷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103份, 有效率100%。

3.网络调查法:通过QQ群, 与长春市二道区、经开区、汽车厂区的55名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交流。

三、调查与分析

(一) 培训现状调查分析

1. 对继续教育培训现状的调查分析

(1) 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

过去的培训内容, 主要是自上而下确定的, 教师主要是被动接受, 普遍是重理论轻实践, 脱离了体育学科的特点, 培训内容和学习需求不适应,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对实践的指导还不够。希望培训的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课堂教学, 理论的学习要易于内化为实践, 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培训学习时, 能够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 既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培训方式单调

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 主要采取传统的室内教学模式、远程教学模式, 以纯理论的讲解为主, 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培训模式。安排的理论课程内容过多, 室外的实践类内容较少, 背离了体育是实践操作学科的特点, 对提升体育教师本身的素质所起的作用不大。希望进一步丰富培训形式, 让老师自己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培训方式。

(3) 培训计划“一刀切”

调查表明, 体育教师专业结构很复杂, 按照统一的培训计划, 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有一些教师不是体育专业毕业的, 由其他学科爱好体育的老师兼职, 希望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要求, 开展分层、分类培训。

(4) 培训机会不平衡

骨干教师培训机会多, 普通教师培训机会少, 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更少, 存在重骨干、轻普通教师的现象。大家认为应该提升多数人的业务能力, 这样教学质量才可以得到普遍提高, 教师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培训学到更多的经验知识来提高教学水平。

2. 影响继续教育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表明, 影响长春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大。在课时量、兼职情况调查中, 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在14~16节课之间, 占调查学校的32.04%, 还有41.75%的教师的工作量为17~19节, 每周超过20节课的教师占9.71%, 可见, 长春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另外, 还有47.57%的体育教师担任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运动训练、运动竞赛, 兼任的值周、教务处、总务处、班主任等兼职工作。排在第二、三、四位的是培训形式与工作常常冲突、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领导重视程度不足, 说明“工学”之间还存在矛盾, “工学”之间矛盾的解决在于合理选择培训方式, 并引起领导层的重视, 给予相关的政策倾斜。还有34.95%的教师对培训方式不认同, 培训内容不实用。有些教师认为内容缺乏实用性, 脱离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 安排在教室里的课程内容较多, 室外的实践类内容较少, 他们更喜欢用最新的教学模式和课改新理念指导教学的实践课, 这就要求教师在培训方式和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实际需要制订, 尊重个体发展的需要, 并能在实践中做到及时地“学以致用”。

(二) 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1. 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倾向调查与分析

据调查结果显示, 选择体育学科前沿动态类的教师占最多, 说明大多数体育教师较注重学科的前沿动向, 以使自己能够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排名第二位的是实践性知识中教学实践与指导类的知识, 在访谈中了解到, 在以前的继续教育中, 有些教师认为内容缺乏实用性, 脱离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 安排在教室里的课程内容较多, 室外的实践类内容较少, 这是教师所不喜欢的, 他们更喜欢上用最新的教学模式和课改新理念指导教学的实践课。排名三、四位的是体育学科实践知识类和体育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类, 在体育学科上, 这两大类知识始终都是其他各种知识、技能的基础, 只有具有扎实的体育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才能去拓展其他知识和技能。排在第五、六、七位的是体育相关知识类占50.49%、课改知识类占42.7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类占38.83%, 总体来看, 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2. 继续教育方式的需求倾向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 排在继续教育首位的是观摩示范课并听专家评课占75.73%。体育教师根据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去参观一些优秀的教师上课, 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 再加上专家的指导评价, 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延伸和巩固深化, 这种方式是提高教学方法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第二位是外出考察学习占60.19%, 看得出教师都渴望能够走出去, 学习到其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 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教学质量, 突破校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封闭性。排名第三、第四位的是远程网络教占58.25%和校本培占58.25%, 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两种方式少有“工学”矛盾的困扰, 教师不离岗, 方便实用。选择教学专题研讨会39.81%和教学比赛35.92%, 是因为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比较追求理论联系实践, 短而精的继续教育方式, 这两种方式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并能形成良好的继续教育氛围, 增进教师间的情感, 加强交流, 现实中开展起来也比较容易, 对教学的提高有较直接的帮助。选择短期集中培训只占29.13%, 通过座谈了解到是因为短期集中培训只是简单地采取传统的室内教学模式, 安排在教室里的课程内容过多, 室外的实践类内容太少, 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培训模式, 背离了体育是实践操作学科的特点, 理论化过强、太枯燥, 学生提不起兴趣, 对提升体育教师本身的素质所起的作用不大, 继续教育的质量自然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课题研究只占23.3%, 是因为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以及家庭压力比较大, 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课题研究。

3. 继续教育时间的需求倾向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表明, 有37.86%的教师选择学期后半程 (期末) , 经过访谈了解到在学期末的时候, 体育基本结课, 留给其他学科进行总复习, 这时教师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参加培训。还有29.12%的教师选择在学期中, 他们认为可以在学期中到高一级的学校, 听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评课等。还有27.18%的教师选择了暑假, 经过访谈了解到, 这部分教师不满足于零散的学习, 希望能够较系统地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用理论和实践知识来武装自己, 提高业务水平, 并整理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 借机向专家请教, 与同行交流;经访谈了解不选学期前半程, 是由于新学期刚刚开始, 各项计划、任务都很多, 忙不过来。教师根本就不选择寒假, 是因为寒假天气寒冷, 交通不便, 还有就是春节也在寒假中。

四、培训设想

(一) 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 满足不同教师的学习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 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在不断地变化和提高, 因此, 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培训课程应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来设置, 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以“选修”的形式自主选择培训课程和学习内容, 满足不同层次 (城乡、骨干、普通、兼职体育教师) 、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培训, 体现学科特点, 提高培训实效

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 多数采取传统的室内教学模式。安排在教室里的课程内容过多, 室外的实践类内容较少, 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培训模式, 背离了体育是实践操作学科的特点, 理论化过强, 太枯燥, 学生提不起兴趣, 对提升体育教师本身的素质所起的作用不大, 继续教育的质量自然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应采用理论学习和学科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才能真正激发教师内心的求职欲望与学习热情,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三) 观摩学习式培训, 走出去, 拿回来———精彩再现

通过调查, 排在继续教育首位的是观摩示范课并听专家评课。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教师听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 还做不到让所有的老师都能参加观摩示范课,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参与培训的培训师, 走出去考察、学习、了解学科的前沿动向, 把全国最好的公开课、观摩课录制回来, 再加上专家的点评, 通过集中培训或远程教育, 让最好的课堂精彩再现。让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在观摩的同时, 还能够听到专家对课程的评价, 让他们不用自己亲自外出就能够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 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教学质量。

(四) 远程网络培训, 克服“工学”矛盾

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不断地普及推广, 对于远程网络教育,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学习, 教师不离岗, 方便实用, 内容可重复播放、不用担心培训时间和完成教学任务时间之间的冲突, 网上授课克服了“工学”矛盾的困扰,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力求为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搭建学习、交流、提高和展示的平台。

(五) 引领式校本培训———合作开发微型课, 分享小学一线体育教师的宝贵经验

一线的小学体育教师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但他们缺少展现的平台, 培训师可以充分利用微型课这一培训方式, 协助一线体育教师把他们多年的先进的经验和成果展现出来, 供所有小学体育教师们分享, 从而直接指导教学, 并能在实践中做到及时地“学以致用”。

摘要:对长春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构成情况、继续教育现状、影响继续教育的因素、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内容、时间、课程设置的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培训设想, 希望能够促进长春地区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广州.积极探索教师培训工作规律努力实现教师培训方式变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9) .

[2]张仁芳尹丽娜杨晓霞关于农村小学心理教育专业化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

长春培训总结 篇3

为了加快我省林蛙产业发展,指导蛙农科学养蛙,作为全省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2012年12月11日,省农委园艺特产站举办的全省林蛙生产技术培训班在长春开班。

省园艺特产站站长孙振天表示,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发展林蛙产业,全省林蛙养殖面积达到9.5万平方公里,林蛙加工企业20余家,产品10大类,产值达到3亿元左右。长白山林蛙是吉林省特有的经济动物,也是唯一被载入药典的中国林蛙品种。通过多年的发展,林蛙产业已经成为吉林省经济新的增长点。林蛙油富含有18种氨基酸、13种无机元素、9种维生素和多种复合多肽等生物活性因子,特别富含三种性激素,即雌二醇、睾酮、孕酮。据《中国药典》记载:林蛙油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之功效。用于“阴虚体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盗汗不止、劳嗍咳血”等症的治疗。目前我国已开发出的林蛙产品有10多种,再加上有这么好的功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动林蛙产业的发展,努力增加蛙农收益,为全省经济的发展做出应用的贡献。

培训班邀请了长春中医药大学徐莉教授为全省林蛙重点发展地区的养殖大户、加工企业和产业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徐莉教授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办法,深入浅出地讲解林蛙生产过程中的饲养技术、疾病防治、林蛙油加工、产品开发等一系列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去伪存真,通过普及林蛙常识,纠正生产过程中错误做法和观念,达到了推动林蛙产业的健康发展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省园艺特产站 供稿)

长春培训总结 篇4

题目1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方面。答案是:三个

题目2 感恩行为策略要求列举的()是小事。答案是:可以

题目3 当破碎了一只杯子,你用“多了一只碟子”来进行描述时,你的心态是一种()心态。

答案是:积极的题目4()和敌意等情绪是A型人格的人易得心脏病的原因。

答案是:愤怒

题目5 感恩测验是测量人们对自己过去生活是否()的量表。

答案是:满意

题目6 “我的生活很好”这道题测的是()。

答案是:富足感

题目7 有些人的生活满意基准线很高,这样的人对自己的大部分生活都感到()。

答案是:不满意

题目8 通过感恩量表,人们可以了解感恩的()。

答案是:维度

题目9 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和力量的科学”。答案是:幸福

题目10 积极心理学是在()出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答案是:二十世纪末

顺序会有变化

模块1 讨论题答案

2.你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对哪些事情进行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是有教养的人。感恩也是做人的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日常生活中,凡对自己有帮助有恩的,不管大小都要感恩。为人应该宽宏大度,乐于助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倍感幸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生活中,应该感恩的事情很多,对任何事情,任何人感恩。人来一世,就是一种幸运。感恩苦难,是他们让我们成长,感恩快乐。是他们让我们知道甜。对父母的养育要感恩、对老师的教导要感恩、对朋友的帮助要感恩、身边关心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拥有健康的儿女,能在某个好的天气欣赏美丽的风景,能够天天吃饱肚子,能够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健康的家人,有和谐的同事关系 等等。感恩的一部分是享受它的美,享受大自然春夏秋冬的景色,对大自然感恩,对生活的环境感恩,对这个社会要感恩、感恩你身边的人和

事。虽有诸多不愉快,但那是成长路上的基石。敞开心扉,接纳百川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把握人生,把握自己!只要积极的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学会寻找感恩的内容,就会发现有很多事情都是值得我们感谢和品味,同时也会期待和欣赏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学会感恩,也就是学会珍惜,这样才能提改你的生活满意度,使我们更加满意的对待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模块2——测试题答案

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工作幸福感主要与人(工作动机)有关.2、人们的工作动机也可以划分为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一是把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二是(把职业当作获得的尊严的手段),三是把职业当作获得幸福的手段.3、从无聊烦心的状态回归到沉浸体验之中,主要的路径是为自已寻找(新的目标,新的挑战).4、精神卓越主要表现为对美的欣赏和品味,幽默,热忱,宽恕,(感恩),希望,信仰七个方面.5、当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完美主义)是人类幸福的大敌,是抑郁和烦恼的起因.6、幸福感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积极情感体验,另一个维度是(消极情感)体验.选择一项:

7、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会产生一种酣畅淋漓,忘却自已的存在,忽略了时间的流逝等感受,我们把它称为(沉浸体验).8、智慧的美德包括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洞察力)六种优势.9、正义的优势,超越了一对一的关系,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它包括公民精神,公平,(领袖品质).10、好奇心的反面是(厌倦)

11、当前的行动虽有助于长远利益,但却剥夺了当下的快乐,这是(忙碌奔波型)幸福.12、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三大生活领域是家庭领域,(交往领域),工作领域.13、主观幸福感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分别是:主观性,(整体性),两维性.14、幸福教师的共同之处包括:一是对工作性质的爱:爱教育,二是对工作对象的爱:爱学生,三是对工作材料的爱:爱(知识).15、当挑战难度很高而技能不足时,我们会感到(焦虑和紧张).16、完美主义特有的一些思考方式有:两极化的思考,将自已指定的某个目标视为幸福的必要条件,时间知觉的望远镜效应,对失败比成功更重视,(拒绝平凡).17、”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是(享乐主义型)的幸福表现.18、勇气是指在不利的条件下,仍然可以为达到目标而奋斗.它包

括勇敢,毅力,(真诚)三个方面.19、(自制)是指人们能够控制自已的情绪,欲望,需求和冲动.20、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模块2——讨论题答案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一名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 ?

*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是其中一乐。然而反观现实,不尽人意,多数教师身心疲惫,出现职业倦怠,幸福感下降。如何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呢?

一、幸福感源于师生情谊的建立。

人是有感情的,在教师的不断付出,倾其所有的教育中,换来的必是学生浓浓的感激之情,感恩的心成为学习的动力,教师就会在师生的情感不断加深,工作更上一层楼的良性循环中体会幸福和满足。

二、幸福感源于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人往往会在琐碎和机械的工作中产生倦怠,麻木和不快乐的情绪。如果能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有新的发现,那幸福的感觉就会在惊喜中产生,自身的素质提高也会令人产生幸福和激情。

三、幸福感源于家长的信任肯定和尊重。

长春培训总结 篇5

物理规律的教学大体经过提出问题、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和运用规律4个阶段。

1、对于提出问题的教学,要创设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情境

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教学开始阶段要创设好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情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联系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物理现象或借助于演示实验,也可让学生亲自做实验等,使学生通过体验获得探索物理规律所必要的感性知识,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电流、磁场等基本的概念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演示或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可获得如下感性认识:当导线在磁极间作某种运动时,闭合电路中有电流产生;当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时,闭合电路中也有电流产生等等。于是,通常学生脑海里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导线和线圈要运动?如果导线和线圈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电路中还会有电流吗?为何线圈和导线之间一定得有相对运动?其中含的物理道理是什么?等等。

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创设的物理情境既要能提供探索物理规律的感性材料,又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对于探索规律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建立规律

在中学阶段,探索并建立规律主要运用实验归纳法和理论分析法来进行。

(1)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中学物理实验规律的教学中,通常使用以下3种实验方法进行教学,即实验探究法、验证实验法以及演示实验法。

①实验探究法。实验探究法是根据某些物理规律的特点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实验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看实验器材、步骤,然后提示学生在光具座上透镜的两侧用铅笔标出二倍焦距的位置,以便在实验中能迅速、准确地找到相应的位置,并能对物的位置形成深刻的印象。要求学生每做好一步实验都要将实验结果填到对应的表格中,填好后再做下一步的实验。实验完毕后,让学生总结出3点成像规律,画出对应的3个光路图。这种方法不但能使学生将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深刻理解,牢固记忆,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②验证实验法。验证实验法是采用证明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具体实验时,可先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再将物理规律直接告诉学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有关现象和实验结论,验证物理规律。

③演示实验法。演示实验法就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这种实验要求老师事先要精心准备实验,确保实验现象明显。

(2)理想规律的教学

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从而总结出物理规律。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使用“合理推理法”。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在不同表面上做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让学生发现:“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接着,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想象:“如果推理得到平面光滑、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小车则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3)理论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论规律是指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因此,在理论规律教学中应采用常用的理论推导法和数学表达式法教学。例如电学中电流、电压分配规律的推导问题。

3、对于讨论规律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

对物理规律的讨论,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许多物理规律通常是用公式来表示的,因此,明确公式的物理意义是应用公式的基础。例如,欧姆定律R=U/I反映的是导体两端电压U与通过导体电流I之间存在的关系,即二者的比值用一个常数R来表示,它代表导体的电阻。

(2)规律表述式中的关键词及公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

规律中的关键词句是学生正确理解规律和运用规律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加以强调。例如,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这里的“相对运动趋势”中的“相对”二字就十分重要。否则,学生会得出传送带上传送的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不一致的错误结论。

(3)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物理量都有单位和物理意义,不同的单位对应不同的数量。教师要在教学中强调它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将物理量中数量与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习惯。

(4)规律的使用条件和范围

由于物理规律都是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总结出来的,因此,如果不考虑公式的适用范围而胡乱套用,就会导致错误。例如,运用库仑定律解题的适用条件是电荷为点电荷。

4、对于运用规律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与掌握

学习物理规律的目的在于运用规律。因此,教师在物理规律教学过程中,典型例题选讲和习题练习必不可少。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规律,并且还能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练习的核心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精选练习题。对于习题的选择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选择的练习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其次,所选题目要有典型的代表性、启发性和灵活性。最后,由于物理规律教学一般具有阶段性,某一阶段只要求学生掌握到一定的程度,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阶段,对学生提出适度的要求,切不可随意对知识加深和扩展,从而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最终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生物理实验设计能力培养的意义是什么? 物理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目标的需要,物理新课程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中之重。

在光学中,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

实像:物体上某点发出(或反射、折射)的光,经过面镜、透镜的反射,折射的实际光线如果是会聚的,其会聚点我们叫物体上某点的实像点.对应于物体上每一个物点都有一个实像点.与物体上各物点相对应的所有实像点的集合,就是物体的实像.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出来,如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就是实像.(2)虚像:由面镜成透镜反射或折射的实际光线如果是发散的,则它们不可能会聚,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就是虚像点.所有虚像点的集合,就是物体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但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一般面镜或透镜都能成虚像.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比物体大,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像的大小与物距有关.凹透镜和凸面镜所成的虚像比物体小.凸透镜和凹面镜既能成虚像,也能成实像.答: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2)承接方式不同: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人看虚像时,仍有光线进入人眼,但光线并不是来自虚像,而是被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只是人们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它们是从虚像发出的.虚像可能因反射形成,也可能因折射形成,如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

什么是分析论证?

分析论证就是在探究过程中,在获得实证的基础上,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科学研究方法,将探究结果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找到事件的因果关系或其他解释,形成超越自己原有知识和当前观察结果的新的理解。

什么是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是指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产生有效的结果,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师生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探讨、丰富课程的过程。在互动中,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第二、师生间的交流信息面十分广泛,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师生间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三、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能够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效率,达成教学的最优化。

有效学习的定义是什么?

有效学习是指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学习,它的目的是为了花更少的时间,学到的更多、更牢、更好,用正确的学习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春培训总结 篇6

一、情绪衰竭

如果你觉得自己对工作缺乏冲动、有挫折感、甚至害怕工作的;

二、玩世不恭

如果你觉得自己刻意与工作及其他工作相关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热心和

不投入,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的;

三、成就感低落

如果你对自身持有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的。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1、职业热情、兴趣消失,消极应付工作。职业兴趣转移。对于教师身心造成影响。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因为长期从事单一工作而产生的心理、精神上的消极现象,其出现和存在是必然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认同它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并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才能有效的降低职业倦怠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产生积极地动力。下面谈一下我的体会:

首先,认可职业倦怠的正常性,积极应对,并同时注意接纳自己、关爱自己。

其实,谁关心自己也不如自己爱自己,应付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关爱自己,保持身心健康。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是自己时刻保持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关爱自己应该从注重自己的仪表做起,有人说: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可以不优雅。的确,五官是父母给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发型、穿衣、气质上下功夫,一样可以做个优雅的女人。看到别人欣赏的目光,听到学生的啧啧称赞,相信我们便不会视上班、上课为负担。

其次,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保持身心的舒适和愉悦。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个理念大家都懂,可是每天真要我们拿出一小时锻炼,确实很难。怎么办,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要挤时间。这一学期开学以来,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们坚持每天利用“两操”时间做“五行健身操”,对颈腰关节都大有好处。身体好了,心情自然也会好。大家一定要记住:没有好的身体,就没有好生活!

再次,扩大社交,增加交流和倾诉,及时释放忧郁情绪。交几个好朋友,及时倾诉烦恼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理调节方式。不要心里只有孩子和老公,而没有自己。要用心交几个好朋友,创造闲暇的空间和她们一起或逛逛商场,或在家小聚,或出去吃饭,寂寞无助时让她们陪一陪,在美酒茶水中把知心话儿一吐为快,即使发泄烦恼,也拓宽自己的视野。(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我们的 天空是狭小的、单调的,而 友情织成的天空是广阔的,也是灿烂的。友情,能给你的生活增添情趣,让你更多地洞悉外面的世界。忧伤时,有朋友与你同担,伤痛会减掉几分;欢乐时,有朋友与你共享,欢乐会更加浓郁。友情是人生中一笔无价的财富。

长春培训总结 篇7

一、“分层实施、交流推动”的整体发展思路

因历史原因或地域分布的不同, 我区农村各小学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能力也千差万别, 所以, 我们摸索出了“分层实施、交流推动”的整体发展思路。

(一) 分层实施

结合各校教师应用计算机操作水平的高低, 采取“分层实施”的办法进行, 即:计算机操作基础薄弱学校的教师可以“拿来主义”;应用能力水平高的学校教师必需“随心所欲”, 这种灵活实施的方式, 既使教师有效运用了远程教育资源, 又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 拿来主义

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年龄偏大、面对键盘和鼠标茫然无措, 这是“拿来主义”所适用的教师。我们采取的做法是:事先找到适合他们学科的优秀课例播放, 让他们组织课堂, 从中指导学生学习。对计算机有些基础的教师, 是半“拿来主义”的适用教师, 我们鼓励他们上远程教育平台搜寻适合自己的课件资料, 把其中与自己想法吻合、适合学生的东西截取出来, “镶进”自己的课里。这种做法, 既省去了做课件的时间, 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 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是一个很高的层次, 适用于对计算机非常熟悉、对课件制作有很丰富经验的教师。他们将远程教育资源的课件加进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改, 或者找到课件素材自己加工, 制作成全新的与自己教学设计更相适合的课件, 以更好地完成教学。

通过“分层实施”让全区教师都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 科学、合理地推动了远程资源的应用, 促进了全区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 交流推动

几年来, 我们通过召开现场会, 组织教研活动, 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 让农村学校的领导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让好的经验在交流中得到传播, 让应用中的误区在互动中相互借鉴, 用交流推动远程资源的应用效果, 让交流促进全区整体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四提一建”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模式

“四提”, 即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提高教师应用远教资源的能力;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一建”, 即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一) 加强领导, 增加投入, 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自“远教”落户我区以来, 我们便成立了“双阳区农村远教工作”领导小组, 由主管局长为组长, 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为副组长, 主管主任为组员, 组内成员分工明确, 各负其责。制定了“农远”工作的长期规划、培训计划、教学应用计划等, 建立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地让“农远资源”服务于教学, 我区先后投入了近120万元用于农远工程建设, 基层学校设置了独立的电教室和计算机房, 要求重新装修并配备了崭新的桌椅、遮阳的窗帘。从2007年至今, 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 一些学校又先后购买了激光打印一体机、投影仪、磁力黑板、摄录机等。特别是摄录机的购进, 方便了校本教研针对某一教学环节的研究回放。为了更有利于教学, 各校先后新购置700余台配置较高的计算机, 这些为提高远教资源的应用打好了基础。

(二) 加大培训, 优化管理, 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利用率

每学期我区都进行远教培训, 目的是加强教师对各种设备的使用、维护, 特别是创造性使用网络课件及自作课件能力的培训, 要求外出培训教师回校后必须为其他教师做详细的辅导, 使其他人不出家门也能够得到培训提高。

为保证农远工作有序开展并真正发挥作用, 我们在基层学校采用校长、组长、微机员相互沟通, 相互约束的办法, 随时关注资源的应用情况。他们经常查看每位教师资源库的增加情况, 看谁的库存增加了, 增加了什么, 增加了多少。为节省时间, 微机员专门负责资源的编选, 提前熟悉各学科、各年级教材的内容和进度, 按教学进度做到对新发资源和往年可用资源有目的的编选, 并及时通知相关教师, 教师有选择地在教案中体现出来, 并实施到课堂教学中。

因为农村学校教学班多、微机室、电教室少, 我们在使用安排上做了周密的考虑, 即要求基层学校每周安排一个机动课表, 教师提前一周填写自己到微机室或电教室上课的时间, 并在每周五上交一节标注详细的远教教学教案卡, 以供大家相互学习和借鉴。这样的编排能基本上保证各校每周使用资源教学在20节左右, 从而使农远资源真正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三) 培养能力, 搭建平台, 提高教师应用远教资源的能力与效果

为使应用农远资源进课堂的意识更深入教师的头脑, 我们把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一个重点, 具体做法:

1.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我区有许多教师家里有计算机, 他们对计算机都比较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 首先鼓励教师再进一步学习, 把已有的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 每天利用课余时间或学生离校后的时间让他们彼此交流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收获, 在“农远”信息员的帮助下几名年轻的教师开始试课, 经过几次研讨修正, 已经完成了且满足上课需要的课件, 比较熟练地运用“远教”资源进行上课。在初获成功后, 我们选出优秀教师做了示范课。在感受别人成功喜悦后, 大家纷纷行动起来, 积极设计自己的“远教课”, 同时, 我们不失时机地开展“利用远程资源进行教学的竞赛”, 比赛实行当场打分制, 按分值排序, 评出等级, 并给与适当奖励。通过活动的开展, 教师们更加重视“远教资源”的利用, 兴致更高。如今, 全区85%专任教师都能上比较标准的农远学科整合课了。

2. 搞好校本教研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组织各校远教管理员参加各种培训, 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 他们操作管理的能力更熟练, 也能把学到的知识及时讲给同校其他教师听。通过校本教研这种形式, 在每周的教师例会上, 管理员对教师应用农远资源情况进行总结, 并结合实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同时在每节农远专题课后, 管理员也要和教师交流, 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这样, 教师逐渐系统地学到了农远资源应用的知识, 并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在以管理员为主要辅导员的同时, 我们还在教师之间采用“教练式”、“少扶老”、“集中与分散”、“个别指导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等形式, 提高了培训效果。

我们抓校本教研, 但并不局限于技术培训上, 结合开展教科研活动,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开阔了教师的视野让教师接受了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以评价促应用

在利用农远资源教学活动中, 在表扬鼓励的同时, 把教师业绩纳入对教师整体评比中, 按成绩分成3-5等, 在岗位责任制中加上不同的分值。这样做, 既巩固了成绩, 又提高了整体水平。

(四) 全面应用, 学科整合, 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1. 多数教师采用“模式四”进行教学, 少数教教师用模式一进行全程播放

模式一:以光盘播放为主。在远教管理员的帮助下, 老教师选择优质光盘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这里, 他们是组织者、引导者, 重点是组织学生收看, 保证课堂纪律, 看后对学生进行强化, 全面发挥教学光盘的作用。

模式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采用此模式的原因有三:一是有些教师创新意识很强, 想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二是现有的教材和远教资源不太配套, 可以直接利用的不多;三是部分教师已经具备了自制课件、创造性使用“远教资源”的能力。

由于教材版本不同, 好多精品的“远教资源”与现行的教材不符, 不能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我区教师就根据学生基础、学科特点、自身优势, 把筛选出来的“远教资源”进行二次创编创造性地利用, 形成新的满足教师个性需求、学生学习特点的有特色的教学设计, 运用于课堂, 使其真正发挥实效。

2. 开展课件制作评比竞赛

我们还组织教师观看相关的下载资源, 结合实际设计制作适合现用教材、学生的课件, 然后抽签决定参赛人员及讲课顺序, 在讲课中必须应用自己下载创新的课件教学, 教者要根据课堂实效进行反思, 听者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 无论是讲课人还是听课人都能从这节课中寻找差距, 总结经验, 发现不足, 从而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教者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教案。

3. 存精品, 刻光盘

近两年, 我区特别注重远教精品资源和精品课的储存。接收资源现存储量达到173.5G。我们购买了200余张空白的光碟, 把下载的精品及时地刻录下来, 并做好记录, 已备教师随时使用。另外, 每学期的教研课、利用“农远资源”的评优课我们都要随堂摄录及时刻碟。这样做使教师有时间、有机会回看自己和他人的教学实录, 以更好地吸纳经验, 改进不足。同时也避免了资源“流失过快”的遗憾。

通过几年的全面应用, 全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大提高, 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整体的提升。

三、存在的不足

在农远工作中,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

一是各校掌握与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农远资源的水平还不均衡, 部分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教师独立制作课件的能力还欠缺, 对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掌握较少。

长春培训总结 篇8

关键词: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教学培训

一、研究对象

44名长春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现场发放问卷44份,回收43份,问卷回收率97.77%,有效问卷43份,有效率100%。

2.座谈调查法

对44位小学体育骨干教师进行了关于“培训效果”的座谈。

三、培训效果调查与分析

1.本次培训中你认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调查显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案例分析,学员们认为案例分析能够贴近一线教学实践,简单易懂易操作。专家讲座的形式喜欢度也较高,通过座谈了解到:专家精彩的讲解以及独到的见解能够让老师们了解最前沿的教学动态,以使自己能够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还有44.18%和27.91%的老师选择了共同体建设、教育沙龙。另外有18.60%教师选择了其他培训形式并附有文字说明:教学观摩、体育学科实践类培训。通过座谈了解到:选择教学观摩的教师们认为可以通过参观一些优质的体育课,学习到其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领悟设计思路和创新之处,突破校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封闭性,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教学质量。一节精彩纷呈的观摩课会带来一定的启示,能够直接指导教学。选择体育学科实践类培训的教师们认为,体育学科实践类知识是体育教师教学的基础和根本,通过体育实践类的培训可以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这一现象表明,此次的培训方式不能满足体育学科骨干教师的需求。

回顾此次的培训方式,主要采取传统的室内教学模式,安排的理论课程内容过多,室外的实践类内容太少,背离了体育是实践操作学科的特点,理论化过强,太枯燥,学员提不起兴趣。调查中了解到,教师们希望进一步丰富培训形式,让老师们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培训方式,大多数教师非常希望到名校观摩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培训。

2.参加本次培训后,你感觉收获最大的三个方面是:

调查显示,骨干教师们收获最大的三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精神、对教育新理念的理解、教育科研能力。通过座谈了解到,在团队组建与素质拓展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团队活动给骨干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体验合作学习的机会,让老师们在小组活动中真真切切、淋漓尽致地体会团结协作的力量和智慧,在拓展活动的各个环节都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专家精彩的讲解以及独到的见解,让老师们了解了前沿知识和教学动态;通过培训师的专业引领,让学员了解了科学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确了体育科学研究的方向。

调查显示,收获最小的是建立社会关系。通过座谈了解到,5天的课程有3天半是所有学科的集中学习,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缺少体育学科教师们的交流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3.您对本次培训的时间安排:

调查显示,有4.65%的教师觉得培训时间安排和工作严重冲突,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经过座谈了解到,有的老师在假期有训练任务;还有老师觉得平时很辛苦,好不容易放期,身心需要调整,假期不愿意被占用;还有寒假天气寒冷,培训不允许住宿,培训地点太远,交通不便等。教师们希望培训选择学期后半程(期末),在学期末的时候,体育基本结课,留给其他学科进行总复习,这时教师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参加培训。

4.您觉得今后自己最需要强化的三种能力是:

调查显示,最需要强化的是教育科研能力,其次是教学改进能力和引领教师的能力。科研能力是教师更高、更深、更具内力的素质基本功,由于过去教师们对科研的不重视以及工作量、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科学研究,再加上自身文字组织能力差,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科的“科研软肋”就比较明显。在骨干教师提交的15篇论文中,经过修改只有7篇通过审核并刊发在长春教育学院学报。虽然在本次培训中,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学员们觉得要想取得良好科研成果还远远不足,还需要专业教师的引领。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精英,是教育教学的领头雁和排头兵,虽然在工作中正在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但他们也非常迫切需要借鉴更新、更好的教学经验,超越自己,不断提升教学改进能力和引领的能力。

5.您对本次培训的满意程度:

调查显示,参培教师对项目的整体满意度、对项目管理团队服务态度与质量满意度最高、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的满意度都较高,说明此次培训的总体安排还是合理的。但还有34.89%对教学设施与条件、30.23%对用餐与服务质量、18.61%对研修(培训)方式、方法选择、16.28%对主讲和指导教师水平、13.95%对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安排、11.63%对研修(培训)成果与收获不满意。通过座谈了解到,参培教师认为教学设备陈旧,大屏幕看不清楚,教室太冷;用餐人多,当排队就餐时饭菜已经冰凉;理论课程安排太多,实践课太少,传统的室内讲授式教学模式,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给今后的培训提供了参考。

6.本次培训的课程设置、教学效果是否满意:

调查显示,培训的课程设置、教学效果最满意的是《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呼唤心灵追求特色》《团队组建与素质拓展》《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再思考》;《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及应用》《中学骨干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教学设计的依据与方法》课程的设置比较满意,但是对集体集中形式的讲授形式不满意,如果这三门课程能够针对体育教学来讲,可以让学员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沟通和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不满意率较高的是《强化自身德才兼备—如何做好体育骨干教师》,教学内容浅显,教师讲课没有热情也没有激情。

四、调查与分析结果

通过对本次培训的培训方式、培训时间、本次培训最大收获、最需提高的能力、课程设置、教学效果等的调查与分析,以及与参培教师的座谈与交流,得出以下结果:

1.培训方式单调,不能满足体育学科骨干教师的需求。

2.理论课太多,体育实践课程太少,忽略了体育学科的特点。

3.集体集中形式的培训,缺少师生互动、缺少同伴交流的机会。

4.培训和结束时间安排不太合理。

5.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条件较差。

6.有的培训师教学和指导能力不高。

7.教师最需要强化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学改进能力、引领教师的能力。

8.缺少亲临优秀课堂借鉴更新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改进能力、引领能力的学习机会。

9.历年来的培训都缺少培训后的跟踪指导。

五、对策

1.培训前要认真地进行需求调研与分析,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注重培训前的需求调研与分析,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根据教师的切实需要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

2.除教育学、心理学、师德教育等通识培训外,尽可能不进行多学科的集体集中形式的大课堂学习。

多学科集体集中形式的大课堂学习,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缺少体育学科同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所以要改进培训方式,尽可能以学科为班级,增加学员之间的交流环节,让学员在互助、互学、互帮中共同提高。

3.合理规划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包括培训开始的时间和培训结束的时间。培训的时间尽可能不安排在假期,特别是寒假;培训结束的时间尽可能不与学员的回程时间冲突。

4.增加一线名师授课,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线的名师,他们具有在课堂实践中升华出理念、理论与教学实际操作联系起来的经验,并且也了解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关注的、困惑的问题,通过实际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能够切实解决骨干教师存在的问题。

5.开展体育科研专题讲座,切实提高体育骨干教师的科研

水平。

体育学科的“论文写作以及体育科研”是体育教师的软肋,在培训中,不仅需要专家理论方面的引领,更需要结合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学特点聚焦案例的剖析,开展体育科学研究相关的专题讲座。可以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引领他们以自己的课堂教学为研究阵地,从中挖掘研究点,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不断改进教学的同时切实提高体育骨干教师课题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能力。

6.观摩学习式培训。

在培训中,组织学员到基层学校观摩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让教师亲临课堂,通过看课、听课可以捕捉到有用的东西,把别人的教学长处、别人的教学绝技、别人的精彩之处无声无息地“嫁接”到自己的课上去,切实提高骨干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改进能力、引领辐射的能力。

7.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培训。

当前的培训安排在教室里的课程内容过多,是重理论、轻实践的培训模式,背离了体育是实践操作学科的特点,学员提不起兴趣,继续教育的质量自然得不到有效保障。应采用理论学习和术科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真正激发教师内心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8.改善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为更好的培训提供保障。

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是培训学习中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为了更好地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长春市教育主管部门正在加大投资,积极地筹建优质教师培训基地,为教师提供持续的支持服务。

9.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聘请和选择培训师时,要认真考察其培训能力,并要提前审阅讲课内容,避免因人设课,避免相关课程的重复。

10.开启培训后跟踪服务系统,增强培训效果。

依托网络资源定期布置作业、验收、评价,并开辟在线疑难问题解答、学员互动、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在师生之间和学员之间建立持久的联系,为培训的后续学习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玲玲,张海珠.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8).

[2]常会丽.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调查分析[J],农业考古,2011(3).

[3]周丽珍.体育师资培训策略调查分析[J].教育与管理,2010(1).

长春培训总结 篇9

(一)_2017

1、怎样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让学生选择了方向并形成了快乐的情绪,间接促进了发展。

2、”科学认知学生心理”意味着:戴上科学家的眼镜或借用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生

3、心理学的三大任务是:解释,控制,预测

4、“知理悟道”指的是:通过知道好的理论发现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5、“因材施教”难以做到的难点常常是:班级学生太多,教师的心理学水平不够高。

6、任何心理现象的形成都有原因,而且是多个原因。

7、心理现象都是被抽象和描述的,所以各家各派心理学的概念不完全相同。

8、”心理是脑的机能”指:脑是心理的器官。

9、“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指:心理的内容来自环境。

10、学生的个人经历与重要他人对(人格)影响最重要。

11、怎样理解心理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心理与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2、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的形成要么是脑结构的变化使然,要么是心理的原因。

13、怎样理解身心关系?身影响心,心也影响身。

14、怎样理解”眼睛看到的事实其实是大脑想让我们看到的东西”? 心理左右了人看什么以及看到了什么。

15、对年龄偏小的孩子,重点在于:形成良好性格

16、大脑两半球的分工是相对的,大脑的活动总是整体进行的。

17、如果一个人五音不全,那一定是:大脑功能的问题。

18、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学习的心理基础

19、理论上讲,“数学学得好不好,一定要关注脑神经的特点”,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20、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

21、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2、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信仰,信念

23、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

24、能力与智力的关系是:能力包含智力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26、可能引起学生课堂”走神”的原因是:教师过于刺眼的服装

27、注意的分配依赖于:学生从事某一活动中动作的自动化程度

28、怎样正确的理解“性格决定命运”? 其他条件相同时,性格会使人更容易成功。

29、性格的结构维度包括: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理智特征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性格是最能反映个人社会性的特征。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气质无好坏之分。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智商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度在0.5左右。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归属的需要可以解释学生的”合群性”和分帮。

34、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是:心理是行为的原因。

35、“进入高一的高分区学生一定也是高考高分区的学生。”不一定。

36、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有:智商,动机,兴趣,学习基础,学习策略

37、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表现为: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差异性

38、学生思维发展的顺序是: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

39、学生记忆的特点表现为:小学阶段机械记忆最强 40、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分为:4个阶段

41、儿童心理的”守恒性”通常发生在:6-7岁

42、"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能区分心理的质性差异

43、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指:不同心理现象发生在不同的阶段。

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学生心理的差异性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

45、怎样理解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条件和过程。

46、教学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善于备课,多听名家讲课,善于反思

47、下列哪种说法正确:创造力高的人智商会在中等以上。

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决定了学生发展。

49、在智商的影响因素上,遗传的作用大过环境。

上一篇:门诊收费员个人总结下一篇: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