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2024-07-30

16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办法(通用11篇)

16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篇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简称体系)的运行管理,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体系标准和公司体系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要求,结合总承包项目部实际制定。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承包项目部及各分部。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四条总承包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体系运行领导小组(简称领导下组);配备满足体系运行管理要求的专(兼)职人员;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或专题会议,对总承包项目部体系运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决策、协调和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质量环保管理部。

第五条 体系运行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负责体系的建立和改进策划、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体系管理人员及员工体系标准的培训研讨等组织管理工作,并协调做好第三方审核工作。

第六条 总承包项目部和各分部项目经理为体系运行第一责任人(可指定一名分管领导为管理责任人)。

第三章 体系运行策划及持续改进

第七条总承包项目部及各分部应全面贯彻体系标准,建立并

有效运行体系。

第八条 总承包项目部及各分部每年初要认真策划体系运行工作,如体系内部审核、第三方审核、管理评审、体系预防措施、内部审核员培训计划、体系运行人员及员工的经验交流研讨等,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体系运行工作持续有效并不断提高体系运行质量。

第九条 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

(一)各分部应全面收集体系运行信息,系统地分析体系运行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二)纠正和预防措施要严格实施,施工分部体系管理部门应对实施效果组织验证和评定,并按要求将验证结论报总承包项目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总承包项目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各单位报送的资料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抽查。

第十条 各分部要积极参加总承包项目部组织的体系运行经验交流,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第四章 体系内部审核

第十一条 各分部每年第一季度策划制定体系内部审核年度计划,由总承包项目部审核、汇总后,予以发布实施。

第十二条 各单位要按照批准的审核计划组织审核组,确定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明确责任和要求。

第十三条 审核组长要编制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计划,报体系

管理责任人批准后实施。审核实施计划应在正式审核前一周发布。

第十四条 总承包项目部及各分部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体系内审,评价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为项目质量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方向和目标。各分部体系内审应在总承包项目部体系内审前完成。

第十五条 总承包项目部体系内审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分期分批、与定期检查相结合、资料(检查表)报总承包项目部审核等。在审核过程中,不仅要发现问题,还应帮助纠正问题。

第十六条 当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或相关方有要求时应随时进行内部审核。

第十七条体系内审结束后,审核组应及时对审核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审核报告,印发内审情况通报,通报应将发现的不符合项逐条罗列并明确责任单位或部门。审核报告和内审情况通报应在15天内报送总承包项目部备案。

第十八条 各被审查单位应认真对待内审情况通报,在5天内分析研究不符合原因,制定纠正措施,明确完成责任人、责任期限,并组织整改落实。不符合整改关闭期限为15天。整改完成后,整改措施、证据应报总承包项目部质量环保管理部。

第十九条 各分部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不符合项整改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和验证;总承包项目部质量管理部门对整改措施落实及验证情况进行检查。

第五章 第三方审核

第二十条 为满足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总承包项目部及各分部应确保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及时、有效的配置,包括人力、财务、设备、环境等资源。

第二十一条总承包项目部接到第三方体系审核计划后,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或施工分部。

第二十二条被审核单位应主动与审核组联系,确定审核的具体安排。体系管理责任人要全过程参加第三方审核,以便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二十三条 在审核过程中,被审核单位或部门应客观、公正、真实地为审核组提供各类证明资料,确保审核顺利进行。

第二十四条 审核结束后,被审核单位或部门应积极组织人员,在15天内对不符合和问题进行整改关闭。

第六章 体系运行工作总结与计划

第二十五条 施工分部要加强体系运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利用,应将收集的信息分析整理后纳入质量月报。

第二十六条每年12月份,施工分部要及时把年度体系运行总结、体系内外审核报告、管理评审决议及验证、预防措施及验证、下年度体系运行工作计划等资料报送总承包项目部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备。

第七章 体系文件的修改、换版

第二十七条 当总承包项目部体系文件的要求与现行标准、规章制度不一致,或组织机构发生变化、职责调整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体系文件修改,并下发修改通知,必要时对文件进行换版。

第二十八条 作废的体系文件应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回收、销毁。

第八章 考核

第二十九条 在质量定期考核和责任书考核时,把体系运行或监控情况纳入考核项目。

第三十条 实行体系运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内外审核过程中出现重复性不符合或严重不符合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及相关部门均要追究相应责任,并视情节给与处罚。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总承包项目部质量环保管理部,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16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篇2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改善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有效途径

按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与运行物业管理与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是将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物业管理与服务领域的应用, 是对物业管理与服务适应于国家政治与经济改革、增强物业所有利益相关方满意程度的大胆尝试。

1.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宗旨是通过持续地满足顾客需求, 增强顾客满意度, 而GB/T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则在此基础上还考虑了有效性和效率方面, 将顾客满意和产品的质量目标扩展到了包括相关方满意和组织的业绩提高的程度, 而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宗旨也是首先在保证业主 (顾客) 满意的同时, 进而达到相关方满意。

2.保持物业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I S O 9 0 0 1国际质量体系实际上是保证物业质量和设计质量一致的监控体系。有了这个体系, 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服务质量就多了一份稳定性和保障性。在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中, 要求企业首先要做到质量目标与质量改进策划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 应立即制定改进措施, 实现滚动式提高;对不合格情况制订预防措施, 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防止不合格情况发生;同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使业主的投诉和建议能得到及时反馈, 促进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在质量管理领域, 当前国际上用于提升各类组织质量与业绩、增强顾客满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国家或区域质量奖评价准则、ISO9000族标准、6SIGMA。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ISO9000族标准, 资料显示, 机关、学校、事业、服务企业通过认证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表明, GB/T19001已经在服务类型的组织中发挥了作用。

4.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组织的基本质量管理要求, 是从基础管理工作抓起, 强调建立系统化的体系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进行规范与控制, 这对尚不成熟、有待完善与规范的物业管理与服务来说, 无疑是最适宜的。

5.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测量、分析与改进要求, 不但为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了解差距、找到原因、实现与时俱进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 更能使其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并最终实现业主与所有利益相关方满意的目标。

6.增强物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 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当前, 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业主委员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 招标单位或业主委员会对物业进行招标时, 除了对投标物业管理企业的资金、人员、技术、力量、管理服务水平有要求外, 大多数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必须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因此, 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已经成为招标人、采购人对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质量衡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也成为物业管理企业在市场上参加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的“质量基石”和“金字招牌”。

二、物业管理适用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关键点

1. 明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制定

物业管理企业是服务性企业, 它所提供的产品, 就是向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管理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根据服务行业八大需要 (物美与价廉、及时与周到、安全与卫生、舒适与方便、热情与诚恳、礼貌与尊重、亲切与友好、谅解与安慰) 和六大特性 (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文明性) , 研究、识别、确定业主的需要和期望, 结合物业管理行业和本企业特点,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这样的方针和目标应是被全体员工广泛接受、理解的, 应是被业主和社会广泛认可的。

在方针/目标的内容上, 应体现企业对物业服务质量的承诺, 强调顾客 (业主) 至上。目标应围绕方针, 尽量量化, 可以设置“服务的总满意率”、“报修的及时率”、“房屋主体及公共设施的完好率”、“清洁的及时率”, 以及“对所管物业的评优承诺”等质量目标。

在方针/目标的实施上, 应大力宣传, 不仅使组织的所有员工理解和贯彻, 还应向业主或业主委员会和社会公开, 体现组织的服务承诺和社会义务。

质量目标如何进一步细化、分解呢?笔者认为, 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设置"质量指标"的概念, 对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分项目地展开, 最终分解到班组甚至个人。这样做, 可以使每一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也可以使服务的对象 (业主) 深刻感受到物业服务的持续改进。

2. 编制规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应依据“管理的系统方法”的质量原则, 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三个层次的文件。体系文件的制定必须确保职责体现过程、资源管理过程、产品实现过程、测量分析与改进过程这四大过程的实现。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必须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遵守“写所做的, 做所写的, 力求简洁”的原则, 在编制中尽量结合工作内容采用日常工作中的语言, 使手册和程序文件具有符合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作业指导书也是企业的各类管理制度汇编, 用来指导、规范、约束员工的工作。编制作业指导书应遵守“每岗位规章制度要齐全, 只要岗位在, 谁做都一样”的原则, 其中应包括各类管理办法、岗位职责、操作规范、考核办法, 作业指导书应具有实用性和易懂性。

3. 制定合理的全员培训措施

依据I S O 9 0 0 0质量管理体系中“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的质量原则, 制定合理的全员培训措施。培训方案可依据企业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发展的需要来制定, 培训内容可以是管理理论, 也可以是专业技能, 或是内部规章制度的学习等;培训也可依据岗位需要分层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 如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专题讲座等;也可根据工作职责分层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 如对基层服务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结合工作特点和需要分别进行培训。

4. 组织内部相互沟通的形式和方法

物业管理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职责分配及服务提供, 要根据服务对象 (业主) 的需求和期望及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应规定各自的工作内容应达到的水准, 尤其应注意协调管理处与公司、专业班组 (部门) 与管理处、各班组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相互间的接口, 避免遇事谁都不管或谁都去管的极端做法。

物业管理企业需要与社会各个方面打交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 每个员工都是公关人员。对外如此, 对内亦然。2 0 0 0版ISO9001标准要强调内部沟通 (5.5.3) 。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内部沟通机制和程序, 将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范围、内容和工具等。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全员参与的体系, 及时进行有关企业的发展、方针/目标、服务理念等信息的传递和沟通, 使员工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显得尤为重要。

5. 开展符合行业特点的品质督导工作

物业管理的产品是服务, 服务的特性在于产品提供是一个过程, 因此服务品质的监控应该是动态的。物业管理的主要顾客接触点在于服务现场, 在于一线员工。所以在企业内开展有效的、动态的、持续的品质督导尤为重要, 它不同于体系内审, 品质督导更多的体现在质量管理体系的保证层面, 通过督促指导, 监督考核的方式落实和保证各岗位质量要求。物业管理品质督导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日常督导和专项督导, 根据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计划督导和突击督导。

6. 应注意资源管理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物业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的对象可以是员工、行业信息 (包括业主信息、社会信息等) 、供方 (原材料供应商、物业服务分包方等) 、基础设施、设备、工作环境以及财务资源等。控制的关键在于利用资源使业主满意。可以根据业主的需求, 根据合同要求配置、调整资源。物业管理是一项涉及多种专业的行业, 从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并胜任本职工作。对员工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的培养更是物业管理企业不能忽视的。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程序, 控制、满足资源的要求。

三、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1. 合同评审

物业管理企业的台同评审范围, 一级为各类租赁 (企业如有该项业务范围) 和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标书或合同的草案、业主公约及正常服务范围以外的业主/住户的服务需求记录。其内容和形式复杂, 进行合同评审的方式也可有多种, 如授权不同级别的人员审核, 会议的确认、会签等。因此必须明确哪些需要进行合同评审, 如何评审。

2. 采购

在实施采购控制程序时, 对物资的采购, 物业管理企业一般采用定点的做法, 即指定几家常用物资种类较为齐全、信誉较好的市场 (如国营五金店) , 把它们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作为物资供应点。遇到零星采购, 采购人员就不一定会“舍近求远”到合格供应商处购买。那么, 如何保障采购的物资能符合规定的要求, 如何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文件中应有相关规定。此外, 对于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分承包方 (如清洁公司、电梯维护单位等) 的选择和评审中, 应建立分承包方档案;每年组织对合同期在一年以上的合格分承包方进行一次年度复审;对《合格供应商/分承包方名单》定期更新, 实行动态管理等工作均不能忽视。

3. 供方合作

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涉及社会资源广泛, 提供服务灵活的产业。涉及的采购种类多, 供方多。另外, 由于物业管理采购产品多为易耗品或日用品, 供方准入门槛低, 售后服务差, 市场上供方良莠不齐。还有一些服务性供方, 其产品提供过程就是服务提供过程, 涉及法律风险多, 对顾客服务质量影响程度高, 对组织的服务成本影响大。因此, 实现良好的供方合作战略, 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能有效控制法律风险、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

4. 过程控制

物业管理企业在编制《过程控制程序》文件中要反映出对影响过程质量五个因素 (人、机、料、法、环) 的控制以及参照政府有关规定合理收费并定期向业主管委会汇报的承诺。对各类意外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也应有文件规定。

5. 顾客服务

扎实基础服务:物业管理基础服务作为物业管理企业必须为顾客实现的服务内容, 是物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核心工作。因此, 在推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扎实基础服务内容, 明确服务要求, 理清基础服务脉络和流程, 用严谨、高效的过程服务, 规避法律风险的发生。

6. 开发特约服务

物业管理行业应始终以顾客为导向, 持续把握和分析客户需求, 以满足客户持续增长的期望为使命。基础服务仅是顾客需求的低限, 而物业管理特约服务渲染着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内涵, 通过服务创新, 服务过程创新, 给顾客提供超越顾客期望的特约服务, 实现顾客持续的认同和追随。

四、坚持强调持续改进

对物业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应首先建立自我完善机制, 如按5.6管理评审、8.2.2内部审核、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等条款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文件化程序。企业应建立开放式的信息收集、沟通系统, 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和数据, 根据8.4条款“数据分析”的要求进行统计分析。企业应注意利用平时在各类检查活动、服务提供过程、内审、业主投诉等记录中的信息和资料, 分析服务的开展情况、水准、内部管理水平。“持续改进”要求企业对员工提供适宜方法和手段的培训, 使每一个员工将服务、服务过程、体系改进作为自己的目标。在企业内部沟通中, 应确定改进的目标, 及时通报改进情况, 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提高、完善。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和质量成本控制, 保持和提高物业管理质量要求, 通过流程优化, 降低成本、规避风险, 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 建立企业质量文化, 凝聚企业质量文化氛围, 充实和丰富企业文化, 提高和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

对物业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应首先建立自我完善机制。“持续改进”要求企业对员工提供适宜方法和手段的培训, 使每一个员工将服务、服务过程、体系改进作为自己的目标。在企业内部沟通中, 应确定改进的目标, 及时通报改进情况, 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提高、完善。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 持续满足顾客期望的、潜在的需求, 持续保持顾客的高满足度、高认同度, 最终达到顾客的持续追随。C H F

参考文献

[1]张新峰.企业怎样搞好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J].安装, 2005 (4) .

[2]杨俊平, 龚爱民等.物业客户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金牌服务精英制胜技巧[D].黑龙江文化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4.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提升 篇3

摘 要: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质量管理为中心,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有效的一种管理途径。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效能来提高服务质量,创立良好的行业声誉,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存在的问题以及运行体系有效提升的措施。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提升

1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建立一项系统的、必需的质量活动准则,以达到质量目标,这个准则就是质量管理体系。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一定是可以满足顾客需求和相关业务方认可的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运行效果是否能够被准确的评价和测量。

2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2.1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应以满足市场需求及顾客需求为前提,这是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企业制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目标、质量记录、质量手册或程序文件均应按照以上原则进行。在制定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应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目标进行科学分解,然后将各层的任务或目标分配给相应的岗位人员,从而保障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2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及配合,这就要求企业应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水平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员工能够准确、深入的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工作任务及各项要求,从而达到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企业质量管理目标。

3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3.1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指企业在生产或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既定的质量管理文件中的相关要求及标准,将各质量指标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进行合理运作的过程。

3.2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具体方法如下:企业各部门按照相关的文件要求,对本部门内部各岗位职能的工作效率和效果进行数据统计,记录相关的数据信息及其他信息,然后对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对不合理部分进行改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在不断的实践、改进过程中完善的。

4 影响单位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分析

4.1 追求短期效果,缺乏日常质量意识和信念支持。职工的质量意识直接决定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只有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了,严格按照体系和作业标准执行生产过程,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但在实际的体系运行过程中,很多企业的职工质量管理意识淡漠,现场操作不规范,严重影响了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4.2 信息沟通不畅,人员教育不到位。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就是一个职责清晰、权限明确、接口严密的运行系统。但是许多企业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信息沟通不畅、职责划分不明、部门相互推诿等问题,严重违背了建立质量体系的宗旨,使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形式化。

4.3 评审和体系审核流于形式。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可以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使问题得到纠正和改进。但是,在企业每年的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产品质量抽检活动中,因为人情世故等原因,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流于形式的检查甚至使广大职工产生了“检查不过如此”的负面影响。

5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5.1 有些企业认为只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就相当于管理水平已经达标,所以企业把通过认证作为推行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这种错误的认识极大程度地歪曲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所在。“通过认证”这只是一个结果,而努力通过认证这个过程才是真正具有意义的。企业要通过建立体系这个过程,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

5.2 对产品形成过程认识不准确,会有权限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出现,这些是过程与过程之间存在不合理的衔接现象导致的。有些工作无人问津,有些工作多人插手,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直接影响质量体系的建立。有些管理者不清楚自己的管理范围,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也不清晰,难以顺利的贯彻质量体系的方针政策。还有些体系文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文件发放前,没有做到充分的准备和评审,从而导致体系文件要么繁琐要么简单,缺乏执行力度,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不符合体系运行的操作流程。

5.3 体系运行中规定执行不严格。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传统观念与做法,导致很多工作不能严格按照新规定执行,不能做到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新体系的运行还会增加一些相关文件和记录,无形中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这样导致员工产生了抵触情绪,降低了工作效率,文件执行力度下降。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管理层不能及时整改,缺乏合理的应对措施,改进程序也一再被耽搁,严重影响体系的执行力。

6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提升的措施

6.1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领导或管理阶层的重视及支持,是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行的首要因素。企业领导或者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应积极投入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中来,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目标的确立、管理内容的制定、各标准的执行等各项内容全力支持,为企业基层员工树立典范,从而激发全体员工参与的热情。为保障企业领导及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视,首先应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之前,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之能对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其次,重视基层员工的意见及建议。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直接责任人,企业应充分激發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听取员工的意见及建议,不断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6.2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企业质量管理的提升,不仅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更需要有效的执行和实践,否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毫无意义。为保障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的有效性,应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企业应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中的每个岗位职责进行科学分工,合理划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质量标准,防止出现质量问题无人负责的现象,同时也减少重复管理造成的资源浪费。

6.3 坚持持续改进的方法,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不同,其质量管理的核心也不同,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为保障质量管理体系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在对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过程中,应紧抓质量管理的核心。企业质量目标的确立要符合科学性、合理性,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序同样也需要符合客观实际的操作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有效性。

6.4 做好管理体系的审核工作。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完善需要领导支持,全员参与,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改进,以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管理体系的改进及完善,需要科学的评审机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主要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其中内部审核居于主要地位。企业应设立专业的内部审核部门,选拔有能力的人员担任内审员的职位,并对担任该职位的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以确保审核工作的时效性。企业还可以与外部单位进行交换审核或者联合审核,在审核过程中互相借鉴,提升企业内部的审核质量;另外企业还可通过第三方的力量,做好企业的外审工作。外审是提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外在动力,主要工作人员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具有优秀管理经验的专家组成,利用不同行业专家的审核力量,可有效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7 结束语

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企业发展与壮大的关键因素,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是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需要领导支持、全员参与、动态管理,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静.浅谈如何提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9).

[2]于文娟.浅谈如何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J].中国化工贸易,2014(25).

[3]刘艳兰,马诗允.浅谈监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J].房地产导刊,2013(22).

2017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篇4

自公司通过了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审核后,通过运行,实施并保持了符合公司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一年以来,公司实施了四次过程审核、两次内审和二次管理评审。健全了自我完善机制,提高公司内部整体的持续改进效果。现将一年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质量方针和各部门质量目标执行情况:

由公司制定并发布和执行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坚持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明确了公司开展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体现了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要求。公司的质量目标是对质量方针中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的进一步展开,既追求高水平,又保证能够实现。

经过一年来的运行,与质量体系有关的员工已能够准确地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在各项质量活动中贯彻执行。我们认真地管理,跟踪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及时地纠正偏离质量方针的现象。

质量方针:

顾客的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坚持质量第一

追求质量效益

实施品牌战略

满足客户需求 质量目标:

1)成品合格率100%。2)顾客满意度100%。

至今为止,公司质量目标已基本实现。合同履约率已达到100%、顾客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各部门质量指标也圆满完成,并对职工进行了综合考核。

二、文件管理和执行情况

一年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体系文件做了适当修改,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各部门工作中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奖惩严明。

三、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对于内审和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均通过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得到了有效实施。今年5月公司进行了本第一次内审,开具3项不合格报告,其中一项为严重不符合项,其他均为一般不合格项。从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中解读出,设备管理的严重不符合项目将直接的影响到公司取得再次认证通过的资格,请设管部务必配合体系工程师做好整改工作。内审的不符合项中发现在产品开发、人员技能的获得与持续改善方面也是很薄弱的环节,望各部门尽快完成不符合项的改善,并在以后工作中更加倾向于事务的纠正、预防实施情况跟踪其有效性,避免重复发生。

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

为了达到公司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能力能够达到要求相应岗位的要求,各部门分别加强了对公司技术人员、新进员工及全体员工的培训工作,以满足规定的要求。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为了达到公司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能力能够达到要求相应岗位的要求,操作工人的技能达到加工工艺要求,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对公司新进员工的入职培训和在职职工的技术提升培训,对公司职工进行规范化管理。

2、组织有关设备的供应商技术人员到公司进行操作技能培训,请客户的技术人员,检验人员来厂指导操作者和检验员工作。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学习。

3、内培分类、分部门、分岗位等形式进行,培训合格率达100%,全部填写了培训记录。

4、目前,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的技能水平完全能保障产品质量控制的需求,并不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为公司持续稳定地发展提供足够的技术和管理型人才。

五、合同评审控制

在产品合同、加工合同及重要采购合同起草时和合同签订前,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包括营销中心、物控部、生技部、研发部、品管中心、财务部等部门共同评审后由主管领导签字后实施。分析合同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尽最大努力降低合同风险、完善合同条款、平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真正达到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使之具备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最终成为约束双方的法律依据,确保产品按照合同各项约定保质、保量、如期供应。

采购部与各相关部门按照《质量手册》的要求认真“外协加工合同”进行会办处理。为进一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合同实施后,采购部依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和管理,定期与合同执行各方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合同执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并提出解决意见,以便公司领导能够及时、准确作出决策和部署。合同确须调整和变更的要坚决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协调各方后进行调整和变更,力争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使之达到监督管理和友好协作的双重功效。

六、生产技术与产品控制

1、公司质量方针:

顾客的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坚持质量第一

追求质量效益

实施品牌战略

满足客户需求

2、生技部加强了对车间的定期检查与不定期巡检,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整改。目前本公司在产品开发段的文件与资料欠缺,望在后续工作中尽快补订,并对新开发的产品及时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及相关记录。严格遵守以上文件的规定,并由工程部门和管理人员进行随机检查,对违规者要追究其相关的责任。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员工进行入厂前的培训,使每个工人都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3、生技部门在开工前,检查各项开工工作是否已准备完备,准备充足后方可开工生产。原辅材料分类码放并标识,机械设备运行良好,各工种人员到位,并认真做好班组交接,把交接作为工作一班生产的终点,并由技术员监督执行。

4.采购员根据材料计划,在合格供方中采购。不合格的物品不采购。较大的外协件车间派检验员前去检验,坚持进厂前验收,不合格材料、外协件坚决不进厂、入库。

5、只有把好材料关,才能使质量有所保证。材料进厂后仓库应按要求对材料的码放、识进行严格控制,并设专人负责。生产现场保持清洁安全通道畅通,生产设备专人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无杂乱现象,坚持每周末的设备擦洗和现包括营销中心、物控部、生技部、研发部、品管中心、财务部等部门共同评审后由主管领导签字后实施。分析合同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尽最大努力降低合同风险、完善合同条款、平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真正达到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使之具备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最终成为约束双方的法律依据,确保产品按照合同各项约定保质、保量、如期供应。

6、采购部与各相关部门按照《质量手册》的要求认真“外协加工合同”进行会办处理。为进一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合同实施后,采购部依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和管理,定期与合同执行各方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合同执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并提出解决意

见,以便公司领导能够及时、准确作出决策和部署。合同确须调整和变更的要坚决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协调各方后进行调整和变更,力争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使之达到监督管理和友好协作的双重功效。

七、技术、质量部管理

1、强化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自我公司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后,各部门认真的组织全体职工学习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要求和质量手册、贯彻IATF16949质量管理标准,强化了质量管理意识。根据标准要求,各部门部制定了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并着重指出了自己的质量职责,使各岗位人员明确了各自的管理、业务和质量的职责。

2.工程部做好图纸资料的档案管理,编制合理的加工工艺指导生产。3.在生产过程中质量部负责按照生产及验收规范对加工件、产品进行检查和验收。对每道工序的半成品都进行了抽样检验,经检验人员签字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生产,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技术人员经常下车间督促和生产现场负责人及检验员共同进行监督。检查生产工艺执行、操作执行、记录填写现场卫生管理情况,并制定了奖罚制度。

4、坚持生产过程的检验和监督工作,技术工艺人员,必须按照生产配方和生产工艺要求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工序检验。在生产中严格把关“一检制”,不让不合格产品人为流入下一道工序,并且开展了“三工序”活动。即“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严格把好质量检验关。

5.产品完工后由质量部签发合格证后方能放行。在生产验收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要求生产部进行限期整改直至合格为止。确保所出成品基本一次验收合格。

6.质量部负责做好所有加工件及产品的质量检验记录,质量处理记录。

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年多的体系运行,公司不论从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上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体系运作的各个环节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部门的现场管理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2)外委件进出厂验收记录问题;

3)公司需加强对管理人员及生产质量控制的培训工作; 4)纠正措施与持续改善的有效性有待加强提高。改进的建议:

1)加强对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培训;

2)对各部门质量运行体系进行严格要求,加强检查和控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做好预防性的质量控制,从制度上建立一套预防的控制体系。4)进一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5)严格把好检验关,保证产品质量、进度,进一步做好记录档案及管理; 6)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总结一年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我公司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符合TS16949-2009标准的要求,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能有效地控制体系生产和服务过程的全部质量活动,具备了监督审核的条件。

希望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质量体系,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本报告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管理者代表: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篇5

公司问绕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根据体系的各项文件,以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完善和深化具体工作,全员质量意识已有所提高,公司体系管理情况开始规范,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也更加有效。下面将X年上半年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组织修订完善体系文件记录

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体系中没有覆盖的文件内容及时反馈,纠正和完善了相关记录文件。特别是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2、积极开展内审及管理评审工作

目前内审工作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对其中发现的若干问题,例如,各部门岗位职责的划分和确定、相关记录的补充和完善、重要问题的协商处理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高。接下来在整个内审工作及管理评审工作中将一如既往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善。

3、积极围绕质量体系要求,开展各部门的培训工作

各部门已围绕质量体系和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了培训计划,并有管代汇总编制了公司X年度培训计划,紧紧围绕体系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各部门都在认真执行此项工作,重视程度也进一步提高,相关培训记录与考核记录逐步完善,在执行质量体系的同时,各项工作逐步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部分工作人员的执行力需要提高,特别是对对质量管理体系重视程度还不够,认为有些工作不必做的那么详细,没有能起到带头模范作用,这需要各部门负责人常抓不懈的开展质量体系工作,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意识。

2、质量体系相关记录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需要记录文件断断续续,缺少完整性,有些记录缺失,需要规范和完善。质量管理人员在登记和下发记录的时候,有些相关数据没有第一时间更新和填补。后期对记录要进一步加强监控和重视,要求各部门规范和完善相关记录文件。

3、内部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此项主要存在监控的问题,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往往在发现问题并出现工作开展有问题时才有所反馈,所以要求各部门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沟通,找出相关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协商解决。

三、接下来的工作要求

1、根据公司工作的总体布局和要求,组织修订完善好相关体系文件,进一步提高文件的覆盖性、符合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质量体系培训学习工作,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定期开展相关岗位的培训,确保各岗位熟悉质量体系要求,自觉遵守体系各项要求。

3、加大监控力度,不定期抽查各部门对体系内容的熟悉程度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常见问题 篇6

一个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证书,是否就说明该企业的质量体系在有效运行,产品质量就能很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了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在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中,有的面貌依旧,有的产品质量平平。究其原因,除认证本身的客观因素外,主要根源还在企业自身。

质量体系的核心是“程序”,即按规定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企业的所有人员,建立“标准”,并依照“标准”行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并持之以恒。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最根本要求是:“各项要求都要程序化,程序必须要执行,执行时要形成记录。”这三条基本要求看似简单,但在全员执行起来,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言行不一。“言”指相关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行”指具体操作和操作记录。在非关键过程中“言行不一”,可能是错误,若在关键过程中“言行不一”,就可能造成产品质量的严重不合格。“言行不一”明显违反了“程序必须要执行”这一准则。

2.行政命令代替程序。这一现象普遍发生在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身上。常出现某些负责人对工作程序理解不够,习惯用现场指令代替既定的程序。这会使质量体系运作日趋困难,最终导致质量体系的“名存实亡”。

3.只说不做。张瑞敏说“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我们规章制度订了很多,程序也订了很多,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工作中没按规定的要求去做,不可避免的会对最终产品埋下质量隐患。

4.只做不记。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注意做记录或不注意保存“原始记录”,具体做了什么,有时连自己也不清楚,做的好坏程度也无法判定。

5.随意性强。主要是指不经过相关部门的同意和签发变更通知单,就随便改变操作程序、改变工艺、修改图纸,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破坏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6.概念模糊。内审中某些部门在检查文件执行情况时理解不够或图省事,张冠李戴,错误地把“甲”当成“乙”。

一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并不能证明它的质量管理体系好,也不代表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高,它仅仅是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最低要求。最关键的是,要在观念上、习惯上领会并执行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并不断地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加强监督检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形成日益精进的改善机制,助推全员参与到质量提升的伟大工程中来。

16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站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总采血量为150000U, 1U=200mL全血。血液报废的来源为: (1) 实验室检查没有达到标准; (2) 质控质检; (3) 血液成分的分离; (4) 血液采集。

1.2 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血站采血控制、血液的备份情况、血液保存的情况进行分析, 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前后的质量测量指标进行比较。

1.3 指标观察

指标包括: (1) 采血非正常报废率; (2) 血液成分制备非正常报废率; (3) 血库非正常报废率。

2 结果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 血液非正常报废的数量在132~158U, 报废量较低, 报废率在0.25%~0.28%, 报废率较低。血液总非正常报废率比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值低。

我站于2009年10月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通过实际的运行,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采供血的质量。员工增强了对血液的质量意识, 记录较为规范, 血液报废率下降较为明显, 顾客满意率有所提高。

3 讨论

3.1 明确建立的方针

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必须明确管理的目标以及方向。本站在设置质量方针以及质量目标时, 质量方针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保证献血者以及受血者的健康为原则, 注重满足用血者的需求, 提高血液的质量。质量目标设定为: (1) 无偿献血率达到100%; (2) 红细胞分离率超过95%; (3) 感染控制率达到100%; (4) 顾客满意度超过95%; (5) 血液制品的合格率以及出站率达到100%。

3.2 领导加强重视

《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为血站采供血提供法律依据。以上法律法规对员工的职责作出规定, 站长是法定代表人, 是血站质量的首要负责人[2]。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不断的完善, 对于血站而言, 血液的质量是核心, 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血液质量的基础, 采供血服务较为复杂, 环环相接。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涉及到多个部门, 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体系的运行。最高管理者强化管理工作, 并进行协调, 各个部门相互配合, 质量量方针, 设定质量目标, 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监控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 保证其正常运行。

3.3 对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在过程中得以体现。质量监督员以及科室的主任需要监控科室的质量, 质控科监督管理血站的业务活动, 确定业务流程, 明确沟通的方法, 全面控制生产过程, 如血液采集、制备、检测等[3]。在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时, 标准的制定需要和实际的工作紧密的结合。在运行的过程中, 对于出现的不合理的现象, 应当进行及时的检查, 采取措施, 保证体系的有序运行。

3.4 进行全员培训

员工的质量意识对体系的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必须拓展培训的层次, 丰富培训的方法, 不断强化训练,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通过加强培训, 员工树立质量的意识, 注重服务细节, 端正工作态度。培训的内容包含解读法律法规, 熟悉行业的标准, 教导输血的技术以及知识。结合不同的对象, 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在进行培训时, 可以邀请专家讲课, 鼓励员工继续学习;员工加强自主学习, 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针对员工、科室、单位详细制定学习计划, 并紧抓落实工作, 进行定期的考核。

3.5 进行审核以及评审

进行审核以及评审有助于质量体系的运行。审核的关键在于对体系的适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验证。审核的内容如下:第一,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可行性;第二, 体系文件的涵盖面是否广泛, 文件的接口是否明晰;第三, 组织结合与实际需要的相符程度, 明确部门以及岗位的职能。

综上所述, 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有助于保证采供血的安全, 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究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血站采血控制、血液的备份情况、血液保存的情况进行分析, 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 血液非正常报废的数量在132158U, 报废量较低, 报废率在0.25%0.28%, 报废率较小。血液总非正常报废率比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值低。结论 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 有助于保证采供血的安全。

关键词: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体会

参考文献

[1]林国奎, 黄新宝.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几点体会[J].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0, 12 (4) :136-136.

[2]牛慧佳, 张琦, 王伟.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评价与体会[J].职业与健康, 2010, 26 (6) :696-697.

16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篇8

【关键词】领导重视;关注顾客;有效采用方法

ISO9000标准把质量管理定义为“指导和控制组织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实践证明,企业要出好产品,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从企业如何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来提高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做以下具体分析:

一、在生产过程中,真正的提高管理是一系列的实际行动

首先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对管理体系给予高度重视,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生产应有的资源,在质量达不到目标要求时,不断进行分析、改进,如一些中小型企业认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如产品遇到质量问题,他们宁可停产整顿经济遭受损失,也不能因为完成生产进度而放弃对质量的要求,所以这些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攻关,查找原因改进提高,使企业很快发展壮大起来。

领导要为全体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和谐的工作气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鼓励员工的贡献,形成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

二、企业为研究顾客目前和潜在的需求来提高质量,应把产品开发作为质量管理重点

所以,先进的企业重视市场调研开发,保证产品从开始生产就得到保障。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既是其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也是保证质量要求,事实说明,企业依存于顾客,顾客是每一个企业存在的基础。因此,企业应调查和研究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把它转化为产品质量要求。如海尔集团通过调研研制出双开门冰箱和冰箱的软冻层结构,从外观形体和适用度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产品很快占领市场,收到良好的效益。而有的企业不思进取,只追求现有的质量和数量,产品长久得不到改观,因落后于市场和顾客的需求而失去市场份额,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建立及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运用的方法。

1、第一方法:“过程方法”。(输入—过程—输出)企业生产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发生,企业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采用过程方法,按照已建立好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去完成,识别顾客要求—将顾客要求转化为产品要求—产品设计—物资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从原材料验证到组织生产的每个环节,最后到产品出厂,可以把每道工序,每个环节控制的更好,更高效地得到预期结果。

2、第二方法:五要素控制法。在生产过程中,运用“人、机、料、法、环”五要素控制法几个影响质量的要素有机协调配合,例如:建筑施工企业要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策划“人”具体表现在确定施工人员的组成、人员如何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策划“机”具体表现在使用哪些施工机具、特种设备如何管理、检测设备如何检定、设备如何管理和维护,策划“料”具体表现在施工中需要使用哪些材料、材料如何进行验收、材料如何防护,策划“法”具体表现在施工中采用的工程质量方法及保证措施、策划“环”具体表现在规定环境保护措施、安全保护措施、防洪应急预案等。

3、第三方法:“5w1H”管理法。通过管理(组织、计划、协调、指导、检查和督促),使企业与质量有关的关键岗位都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以“5w1H”为何做?做什么?谁来做?如何做?何地做、何时做?为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依据,来规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以此来不断改进,提高质量。只有建立好一整套管理体系,控制好整个生产过程,才能保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4、第四方法:“PDCA循环”持续改进法。持续改进的关键是持续和循环。质量管理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需持续长久运行,企业的管理者不能满足于现状,在管理上忽冷忽热,应不停顿地周而复始运转,企业领导需和员工一起不断努力,改进和超越现状。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更改纳入文件等活动。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改进,不断体现PDCA循环,才能使员工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提高,实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逐渐消除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中的错误和缺陷以及生产过程的低效率等。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例如施工企业的策划:具体表现为企业对每项具体工程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具体表现为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填写的记录如开工报告、图纸会审、施工过程中要建立施工记录、进场材料验证、进场设备验证、技术环境安全交底,监理旁站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分部分项检验记录等,检查:内审、管理评审、质量检查、安全检查、监理检查、对分包单位检查等,改进:对内审及常规检查发现的问题运用纠正和预防措施,通过风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的原因“举一反三”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这些记录可对发生的不合格进行追溯查询,寻找不合格产生的原因,以利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才能保证质量。所以建立体系文件很重要,管理手册对每个活动过程作了描叙,程序文件对重要环节做出规定,特别是三层文件的记录更需详尽,如果管理体系成了事后补充记录来应付,生产和管理出现严重的“两张皮”现象,管理体系没有起到有效作用,企业的管理就不会得到明显提高。

总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采纳国际惯例已成为各企业生存之道,社会在发展,顾客的需求在改变,企业应紧跟时代的潮流,满足社会和顾客需求,不断改进和淘汰旧的工艺产品,有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着手,全方位、系统的对产品生产的各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引进新观念、新产品、新工艺,提高我国产品质量,规范产品生产过程,不断持续改进,逐步提高管理水品,企业才能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郭原林.成功企业启示录ISO9000.北京国经兆维期刊,2005.6.

[2]郭原林.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在中国煤炭企业的实践研究.北京国经兆维期刊,2006.3.

作者简介

从严管理加强设备运行质量 篇9

为杜绝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兴东公司干部结合“从严管理年”活动的开展,深入班组,不断加强设备精细管理,为设备排除安全隐患。

为提高现场及设备管理水平,这个公司干部员工强化设备运行,认真落实好设备保养及现场管理工作,他们对所有设备做到台台落实,全面摸清设备运行的状况,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抽油机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环保、可靠、经济运行。他们将存在问题制定合理的整改运行计划表,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对低压电气设施全面检查,利用计划工作量停井时机,针对线路老化、接地接零、防雨包扎等方面进行整改,确保雨季期间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提升 篇10

摘 要: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质量管理为中心,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有效的一种管理途径。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效能来提高服务质量,创立良好的行业声誉,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存在的问题以及运行体系有效提升的措施。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建立一项系统的、必需的质量活动准则,以达到质量目标,这个准则就是质量管理体系。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一定是可以满足顾客需求和相关业务方认可的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运行效果是否能够被准确的评价和测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2.1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应以满足市场需求及顾客需求为前提,这是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企业制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目标、质量记录、质量手册或程序文件均应按照以上原则进行。在制定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应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目标进行科学分解,然后将各层的任务或目标分配给相应的岗位人员,从而保障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2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及配合,这就要求企业应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水平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员工能够准确、深入的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工作任务及各项要求,从而达到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企业质量管理目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3.1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指企业在生产或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既定的质量管理文件中的相关要求及标准,将各质量指标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进行合理运作的过程。

3.2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具体方法如下:企业各部门按照相关的文件要求,对本部门内部各岗位职能的工作效率和效果进行数据统计,记录相关的数据信息及其他信息,然后对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对不合理部分进行改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在不断的实践、改进过程中完善的。影响单位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分析

4.1 追求短期效果,缺乏日常质量意识和信念支持。职工的质量意识直接决定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只有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了,严格按照体系和作业标准执行生产过程,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但在实际的体系运行过程中,很多企业的职工质量管理意识淡漠,现场操作不规范,严重影响了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4.2 信息沟通不畅,人员教育不到位。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就是一个职责清晰、权限明确、接口严密的运行系统。但是许多企业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信息沟通不畅、职责划分不明、部门相互推诿等问题,严重违背了建立质量体系的宗旨,使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形式化。

4.3 评审和体系审核流于形式。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可以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使问题得到纠正和改进。但是,在企业每年的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产品质量抽检活动中,因为人情世故等原因,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流于形式的检查甚至使广大职工产生了“检查不过如此”的负面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5.1 有些企业认为只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就相当于管理水平已经达标,所以企业把通过认证作为推行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这种错误的认识极大程度地歪曲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所在。“通过认证”这只是一个结果,而努力通过认证这个过程才是真正具有意义的。企业要通过建立体系这个过程,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

5.2 对产品形成过程认识不准确,会有权限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出现,这些是过程与过程之间存在不合理的衔接现象导致的。有些工作无人问津,有些工作多人插手,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直接影响质量体系的建立。有些管理者不清楚自己的管理范围,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也不清晰,难以顺利的贯彻质量体系的方针政策。还有些体系文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文件发放前,没有做到充分的准备和评审,从而导致体系文件要么繁琐要么简单,缺乏执行力度,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不符合体系运行的操作流程。

5.3 体系运行中规定执行不严格。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传统观念与做法,导致很多工作不能严格按照新规定执行,不能做到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新体系的运行还会增加一些相关文件和记录,无形中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这样导致员工产生了抵触情绪,降低了工作效率,文件执行力度下降。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管理层不能及时整改,缺乏合理的应对措施,改进程序也一再被耽搁,严重影响体系的执行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提升的措施

6.1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领导或管理阶层的重视及支持,是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行的首要因素。企业领导或者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应积极投入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中来,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目标的确立、管理内容的制定、各标准的执行等各项内容全力支持,为企业基层员工树立典范,从而激发全体员工参与的热情。为保障企业领导及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视,首先应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之前,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之能对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其次,重视基层员工的意见及建议。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直接责任人,企业应充分激发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听取员工的意见及建议,不断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6.2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企业质量管理的提升,不仅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更需要有效的执行和实践,否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毫无意义。为保障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的有效性,应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企业应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中的每个岗位职责进行科学分工,合理划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质量标准,防止出现质量问题无人负责的现象,同时也减少重复管理造成的资源浪费。

6.3 坚持持续改进的方法,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不同,其质量管理的核心也不同,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为保障质量管理体系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在对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过程中,应紧抓质量管理的核心。企业质量目标的确立要符合科学性、合理性,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序同样也需要符合客观实际的操作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有效性。

6.4 做好管理体系的审核工作。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完善需要领导支持,全员参与,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改进,以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管理体系的改进及完善,需要科学的评审机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主要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其中内部审核居于主要地位。企业应设立专业的内部审核部门,选拔有能力的人员担任内审员的职位,并对担任该职位的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以确保审核工作的时效性。企业还可以与外部单位进行交换审核或者联合审核,在审核过程中互相借鉴,提升企业内部的审核质量;另外企业还可通过第三方的力量,做好企业的外审工作。外审是提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外在动力,主要工作人员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具有优秀管理经验的专家组成,利用不同行业专家的审核力量,可有效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结束语

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企业发展与壮大的关键因素,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是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需要领导支持、全员参与、动态管理,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6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篇11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公路施工项目;运行;审核

【Abstract】This text elaborated highway construction item valid circulate ISO 9001: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necessity, elucidation circulate of prior condition, discus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irculate with examine of relation, introd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the system examine of principle, method, step and contents, and emphasized owner, superintendency and undertaker further three square of responsibili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efficiently, keep on with stability circulate of function and meaning.

【Key words】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Highway construction item;Circulate;Examine

1. 前言

众所周知,运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公路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在参与施工项目建设的三方中业主和监理绝大部分没有建立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而承包商绝大多数已建立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认证,但也没有完全按照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对施工项目进行质量管理,把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束之高阁,不针对施工项目编制质量计划,承包商(企业)通过认证的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项目脱节,不在施工项目管理中运行,导致施工项目质量时好时坏,不能持续的高标准的保证施工质量,更谈不上持续的改进了。因此,探讨公路施工项目中如何有效地运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十分必要。

2. 公路施工项目运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前提条件

目前我国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已普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业主主导下的监理制和承包制,参与施工项目的三方临时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管理体系,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质量管理当然也是在这个临时管理体系中进行的。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业主、监理和承包商都要建立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只有参与公路工程建设的三方都建立了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才都知道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是怎么运行的,才有具备相应能力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2)监理合同和工程承包合同都要订立实施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条款。由于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属于推荐性质的标准,监理和承包商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执行,实践表明完全依靠自觉执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合同条款规定要执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则其就变为强制性标准,各方都必须执行。

(3)编制质量计划。一个公路建设项目,参与施工的承包商往往很多,监理也可能不止一个,不同施工企业(承包商)的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千差万别,并且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大而全,可能不适宜直接应用于施工项目,如果各行其是,将造成管理混乱。因此,业主应组织所有承包商和监理,结合他们的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针对施工项目的特点,编制统一的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以资各方共同遵守。

(4)业主组织成立执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机构,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强力推进。

3.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动力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能够为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动力,促使其运行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能够确保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识别持续改进的机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全面全过程的审核,可以发现工程质量、施工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并针对问题制订改进措施,纳入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存在于公路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能连续,不能间断。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主要是预防性的审核。日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重点在于审查和发现可能发生的不符合项和低效率项,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确保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高效、持续、稳定、合规运行。

(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跟踪控制式的审核,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纠正措施一抓到底,直至纳入标准,其及时有效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业主和监理介入质量管理过程的重要有效工具,通过业主和监理的直接介入和强力推进以及有效地监督与控制,能够使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更高效的运行。

4.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原则

(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规范性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过程中,应自始至终坚持客观性、独立性和系统方法三个核心原则。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并且具有可追溯性;基于客观评价,形成审核发现,它包括审核证据、审核准则和比较评价三个因素;审核是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以通过文件形成确保审核的客观性。

(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业主和监理对承包商的审核具有外部性、强制性。

(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系统方法主要体现在:审核具有计划性、全面性、充分性、完整性等。

5.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法

公路产品具有期货的性质,业主和监理参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与第三方审核相比更直接、更便利、也更有力度。公路施工项目中业主组织的对承包商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本属于第二方审核,但又与传统意义上的第二方审核差别巨大,依据经验本文认为此审核适宜参照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执行。

6.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步骤和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步骤分为:审核策划、审核准备、现场审核、审核报告和纠正措施的跟踪。

(1)审核策划是由业主负责的,业主重视并亲自抓是至关重要的,成立专门的机构、配备足够的有能力的人员、制订审核程序是其主要内容。

(2)审核准备工作的内容有:制订计划、组成审核组、收集并审阅有关文件、编制审核表等。

(3)现场审核是关键环节,其工作内容主要是查问题、找证据。

(4)审核报告的内容有:被审核部门及负责人姓名、审核员姓名、审核依据、不合格事实的描述、不合格类型、建议采取的纠正措施计划及完成日期等。

(5)纠正措施的跟踪主要是适时检查掌握不合格项的完成情况,以及验证是否达到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要求等。

7. 结语

(1)质量管理体系高效、持续和稳定的运行是优良工程质量的保证,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能够为质量管理体系高效、持续和稳定的运行提供动力,因此只有持续的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有效支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不断地推动PDCA循环上升,才能达到持续地、稳定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2)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审核属于过程管理,从加强过程管理入手,预防不符合项、不合格项以及低效率项的发生,避免“死后验尸”,减少浪费。

(3)保证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业主、监理和承包商三方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4)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有效的、稳定的运行,不但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还可以促进公路施工项目进度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向文件化、程序化、规范化迈进,全面提高整个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国家通用教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2] 石澜,李芸,钱志锋.持续改进——有效支持[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3] 王海有,等.建筑施工项目标准化[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 柴邦衡.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 柴邦衡,吴江全.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6] 王寿华.施工企业标准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7] 丁世民.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应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7] 李为柱,李学方,周韵笙.2000版ISO 9000族标准理解与应用[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7] 吕馥楠.公路施工项目推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探讨[J].中华建设科技,2011(7):54~55.

[文章编号]1619-2737(2015)09-08-686

上一篇:疫情开学主持稿下一篇:教师校本教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