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件第1章

2024-07-12

毛概课件第1章(共6篇)

毛概课件第1章 篇1

第七章思考习题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5.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第八章思考习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6.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7.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第九章思考习题

1.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第十一章思考习题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毛概课件第1章 篇2

【名师箴言】

1. 一元二次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因而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2. 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要全面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实际问题中根的取舍等都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中考必考内容.

3. 要重视本章所涉及的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建模思想、配方法、换元法等.

第1章?吉林背影 篇3

1.1 建国初期吉林工业的恢复与调整

1948年吉林省全境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恢复工业生产,主要发展国营企业,努力发展与城市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民用工业。1949~1952年恢复时期的吉林省工业迎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3年间工业生产增长了195.7%,年平均增长43.5%。见表1-1,图1-1、1-2。

1.2 重型工业基地的建设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实际实施150项),吉林省有11项,实际投资额为12.69亿元。这一时期,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工业、代表工业化水平的重工业成为吉林省经济建设的重点,吉林省工业不仅生产能力增强,而且工业内部各种比例关系和工农业比例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见表1-2、1-3。

1.3 为中国工业振兴做出卓越贡献

吉林重型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国家完整工业体系的重要力量,不仅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为中国工业振兴和全国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见表1-4、1-5、1-6。1.4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毛概材料分析题及答案1-4章 篇4

一、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凡是毛王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摘自《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1977—02—07

材料2: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3:“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一种态度。

(.材料1)是有人打着红旗反红旗,两个凡是是反马列哲学的,更不用说毛泽东思想了。一切马列主义者,都是相信否定之否定的,都应该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而辩证就是要批判地继承,哪里有什么凡是?法国的五月风暴就是学的我们的文革,他们有一个经典口号就是“严禁使用严禁”。(2)根据材料2,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另一种态度。

(材料2)错误的毛泽东思想是什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如果有错误,那么整个共产党都有错。虽然确实毛泽东思想有错误的可能。如果真的错误了,那么整个党,上上下下都要一场大改变,大变动

(3)指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是什么。

1.(材料3)马列主义在国家问题上,强调的关键有两个:1人民民主专政,2在1的基础上继续革命。对待毛泽东思想以及一切思想的正确态度都是批判地继承!(4)根据材料3,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第一,要恢复、继承和坚持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那些正确的东西恢复起来,加以贯彻执行;

第二,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从反面吸取教训;

第三,要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二、案例:半个世纪人类发展观大反省

自从18世纪工业革命在西方发轫以来,人类便以为自己寻到了自我发展的终极密码,随着滚滚的车轮与隆隆的机器轰鸣,一番无边无际、无限无量的乐观发展前景被反复展示。但这种乐观最终被环境问题击碎,“技术万能论”与“无限发展观”一步步沦陷。

作为一个富于潜力的专有名词,“可持续”最早是出现在19世纪关于林木的“可持续产量”的研究之中,此后关于渔业的“可持续产量”问题再次被提及。

然而最终促发人类大反思的机会,却是一系列充满死亡气息的公害事件: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宾州多诺拉烟雾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5年开始的日本富士山县骨痛病事件„„这些动辄令人大面积患病甚至死亡的环境事件,成为“自然界的报复”,冲击着一味掠夺自然进而破坏环境的片面发展模式。1962年,一本读后令人毛骨悚然的作品登上美国畅销书的排行榜——这本名为《寂静的春天》的大作,并非什么惊悚小说,而是美国生物学家卡森论述杀虫剂、特别是滴滴涕对鸟类和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危害的著述。此书的问世,给作者带来了一些麻烦,但发展必须顾及环境问题的思维,却从此根深蒂固地走进

了全球政治、经济议程的中心;书中提到的“可持续性”一词,逐渐成为流行概念。

一个真理,往往需要被不断地论说,才可能在人类“致命的自负”里挤出引起注意的空间来。而这样的一种注意,自然还跟整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要求“以理性质疑理性”的社会热潮紧密相关:嬉皮士、摇滚乐、同居潮„„一系列要求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再“启蒙”的热浪“颠覆了世界”。

而在更为根本的“认识世界”层面上,也开始有了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进化论理性主义者的反诘——人类的理性虽然是独一无二的禀赋,但它并不足以安排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事实上,连经济运作的进程也左右不了。

在这样的思潮下,人类可以一力主导经济前行与社会进程的认识论基础也发生了动摇。1968年,来自全球(主要是欧洲)的100多位学者、名流聚会罗马,讨论当时人类的困境与出路。聚会中,基于共同的担忧,与会者以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粮食生产、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等人类面临的五大严重问题为研究对象,成立了一个名为“罗马俱乐部”的组织。4年后,这个组织发表了震动世界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报告根据数学模型预言:在未来一个世纪中,人口和经济需求的增长,将导致地球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除非人类自觉限制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否则这一悲剧将无法避免。

报告也给出了一个激烈的解决方案:零增长。这显然有失偏激而遭诟病,以至反对者以同样的关键词撰书《没有极限的增长》进行反驳。

但这样的瑕疵不能淹没《增长的极限》的后劲,在“可持续发展”大行其道之后,这个闪耀着人类自我反省光辉的报告,被奉为了“绿色行动”的“圣经”。

1972年实在是新发展观的一个好年头,除了罗马俱乐部的经典奉献之外,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同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成立。在经过了“有机增长”、“全面发展”、“同步发展”、“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概念观念的嬗变之后,联合国选择从民间机构手中接过了“可持续发展”的大旗。

1980年代初,在美国连续出版《公元2000年的地球》与《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两本报告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的时机已经日益成熟。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

经过4年的研究与论证,WECD于1987年提交了成果——《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正是在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被正式提出。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深刻地检讨了“唯经济发展”理念的弊端,强调需要从当代和后代两个维度谋划发展,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明确提出要变革人类沿袭已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调整现行的国际经济关系。及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21世纪议程》,更进一步确认和明晰了“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与内涵。

几十载的理论突破,终于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开始有了实践的收获。美、德、英等发达国家与中国、巴西等后发国家,都先后提出了自己的21世纪议程或行动纲领,不约而同地强调要在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协调共进。

针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质疑与突破,无疑是首先在西方国家发轫并逐渐成熟的,这跟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完成了经济繁荣并遭遇相应问题有关。事实上,传统模式聚焦于经济的片面发展,一方面是人类的理性认知存在时代局限,同时更跟发展的程度有关——发展的自由要优先于发展的正义。如今,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呈现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路线,后发国家理当可以避免踏入同样的误区——不少后发国家在自己的经济赶超阶段都声明,自己不会重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然而结果还是往往存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发展自由优先于发展正义的阶段,但前车之鉴和国际潮流所示,这样的阶段可以得到尽量的缩短,而跟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不限于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的人本关怀,被纳入协调、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最丰富地吸纳新发展观的内涵,而尽量缩短步向新发展时代的必要过程,是后发国家的一个重要后发优势。

思考:

(1)人类在享受发展的成就之时,同时遭受了发展的危机。人类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发展?

(2)经过半个世纪的自我反省,人类终于踏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怎样看待发展观的转变过程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现在人民生活水平虽然相对以前是要高了很多。集中体现也就是发展经济建设!?

(3)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前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创新特点? 科学发展观首次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不仅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还深入论析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方法,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特点是与时俱进,富有科学性;以人为本,具有人文性;统筹兼顾,突出整体性;天人和谐,强调永续性;从实际出发,体现多样性;求真务实,很有实践性。

三、案例:“来个调查研究年”

从1958年至1960年的3年的“大跃进”,由于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致使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困难的时期。到 1960 ,国民经济陷入严重的比例失调,全民人民的吃饭、穿衣都成了大问题。不少地区都发生了浮肿病、人口外流和非正常残废等严重情况。这种实际状况逐步透过“左”倾思想的封锁,反映到中央,反映到毛泽东那里。对此,毛泽东听说全国城镇居民的粮食和副食品削减定量供应时,也马上宣布要实行三不,即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他曾连续七个月没有吃一口肉。当时,毛泽东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多次作自我批评。1960年11月28日,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个发给全党的文件的批语中,以中央的语气写道:“毛泽东同志对这个报告看了两遍,他还想看一遍,以便从中吸教训和经验。他自己说,他是同一切愿意改正错误的同志同命运,共呼吸的。他说,他自己也曾犯了错误,一定要改正。”在深刻自省的同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重新提倡调查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来制定出一套迅速摆脱困境的方法,也以此来重新探索我国应如何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61年1月13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着重提出了调查研究的问题。他指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今年要搞个实事求是年。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过去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调查研究比较认真,情况表明决心大,解决问题的措施也比较有力。解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调查研究工作不大做了,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这个人就是官做大了,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少了。请同志们回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江再次强调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使今年成为调查研究年。”就在八届九中全会结束的时候,毛泽东重新看到了他 30 年前写的一篇文章《调查工作》(即后来的《反对本本主义》),这使他感到十分高兴。后来他把这篇文章印发下去作为推动全党大搞调查研究、转变思想作风的有力武器。

思考: 怎样理解实事求是的内涵?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从此,“实事求是”便成为表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本要求的原则,成为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点。实事求是是方法论,其世界观也就是所谓的哲学基础是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问题

四、下面是一组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处理国内矛盾问题的材料。

材料1: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材料2: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3: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除了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以外,私营工商业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也在 1956 年完成了。这件事所以做得这样迅速和顺利,是跟我们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密切相关的。——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当时提出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为什么?

(2)在此之前,为什么把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3)材料2中所规定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4)参照材料3说明党是如何“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五、材料分析:下列是一组关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材料:

材料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則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我们党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大家必须牢牢记取。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材料2: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材料3: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说明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2)依据材料1、2,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的理论依据。①关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体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它的价值不仅仅是提供了现成的理论观点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它为人们开辟了发现真理、认识真理的广阔道路。②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发展的动力,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③关于人类认识规律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推动人类认识的深入,随着人们认识事物规律的深入,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④关于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原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总结的真理,我们必须坚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真理一样,具有相对性。只是对人类社会规律在一定阶段的认识,有待发展。(3)依据材料2、3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3)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重要特征是,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诊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反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如果采取这种态度,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4)在当前,我们怎样做到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4)①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就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条件、社会环

境也发生了变化。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变化所提出的新课题。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就必须在理论上创新,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③“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在当前,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主要表现。

六、材料分析

材料1:毛泽东在《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问题》中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个方面。”

材料2: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准备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这是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完成。”

六.请回答:结合毛泽东的论述,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其“新”在何处?其前途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首先,这个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只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下,为社会主义革命所作的过渡和准备,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革命阶段。其次,中国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另外,从国际环境看,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并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扩大它们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场所和原料产地。最后,从国内环境来说,中国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

七、下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的几组材料:

材料一:

1、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 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1930年6月)

2、(有人)以为中国象西欧各国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所以大城市暴动成功以后可以影响小城市及乡村;而在中国,则找不到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力量能统治全国的。

——摘自 中共六届二中全会的政治问题报告(1929年6月)

3、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摘自 瞿秋白:《武装暴动的问题》(1927年12月)材料二:

1、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 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信(1929年2月)

2、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3、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之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摘自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

4、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材料三: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回答问题:

(1)分析材料1,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

特点:城市没有力量统治广大的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

原因: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自然经济占着显然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微弱;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2)阅读材料2,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在材料2中,①、④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③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七.(3)综合材料1、2、3,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客观依据和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点。

八.客观依据: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的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基本点: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八.。

八、材料分析: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

下午15时整,北京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广场沸腾了!震天的欢呼直冲云霄,帽子、围巾甚至报纸在空中飞舞„„ 身着深色旗袍的宋庆龄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涌动的人潮,看着广场上矗立的孙中山画像,不禁热泪盈眶。8天后,她这样向世人讲述在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

“连年的伟大奋斗和艰苦的事迹,又在我眼前出现。但是另一个念头抓住我的心,我知道,这一次不会再回头了,不会再倒退了,这一次,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

——摘编自2009年9月6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2009年10月1日

上午10时整,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的这一盛大节日。

天安门城楼红墙正中悬挂着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的巨幅彩色画像。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竖立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纪念碑两侧超宽电子屏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格外醒目。广场东西两侧,56根绘有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图案的民族团结柱,象征着56个民族共同擎起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基业。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6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10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摘编自200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

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宋庆龄所说的“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

(1)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的失败,表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的旧民主主义革

命就让位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其前途是社会主义)为目的的新民主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孙中山的努力终于有了果实。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2)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结束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华民族一洗百年来蒙受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强林。第二,结束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第三,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夷不断的历史,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第四,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开始树立起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九、材料分析: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回答问题:

(1)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1)对中国革命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是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之后得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缺乏经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怕失败。

(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

(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既取得了成绩,也遭遇了挫折与失败。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所得的若干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探索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也为后人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十、材料分析:

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资本家的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内的剥削”。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为什么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还要“忍受”资本家的剥削?

(1)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既确立了公有制的领导地位,又允许非社会主义因素,包括资本主义因素的存在。允许资本家一定限度内的剥削,对安排工人就业,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具有积极意义,符合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

(2)既然如此,为什么从1953年开始又要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和部分资本家破坏经济秩序、危害国家利益的不法行为,表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民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大规模有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迅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十一、材料分析题:这是一组关于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改造的材料

材料1:“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化,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有来得及巩固,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化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一些。”“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63页

材料2:“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5页

请回答:

(1)为什么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一些”?请分析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误及其原因。

1第一章生态学课件 篇5

第一章 绪论与生态规律序言生态学关注的四个基本问题(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污水对于鱼)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富营养化水体对于蓝藻);

(3)物种与物种间的竞争(入侵物种一枝黄花);

(4)人类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三峡大埧对于长江“三鲜”)两个观点:

1.人类与一切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人是动物之一种:

在分类学上,人(Homo sapiens)属于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灵长目

类人猿亚目

人科

在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里,一切生物与人一样都有平等的生存权。

世界上现存生物约有1000万种,但科学家确认的仅有140万至170万种。自6000万年前恐龙灭绝以来,到2000年,世界野生生物减少了15%至33%。

地球上30%至70%的植物将会在100年内消失。

1万年前,世界人口只有500万,却得到5000种植物提供食品。而今,世界人口达到60多亿,却只剩下150多种植物提供食品。

中国的物种以每天一种的速度在消失。

人们越来越担心关键物种的消失可能会使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无法维持。

野生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多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课程安排与要求

1、课堂作业:每人写一篇生态学论文,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2、考试:形式为一页开卷;考试内容为讲义与教材。

3、成绩:考试成绩80分,课堂作业及到课、上课情况为 20分。

4、注意课堂秩序,提高授课效果。

生态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1)研究生物个体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2)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3)研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和认识环境对生物的作用,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最终目的是运用这些基本原理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一词是1935年由英国生态学家坦因斯利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构成一个整体。这一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大小。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形成具有自我组织与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这一定义有3方面基本含义:

1、生态系统客观存在,有其时间与空间的变化;

2、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构成;

3、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有机组织在一起,具有统一的整体功能。

生态学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1、自然演变和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规律;

2、生态监测;

3、生态风险评价;

4、生态规划;

5、生态环境的调控与对策;

6、自然生态资源保护。

为什么要学习生态学?(1)生态学是认识自然的钥匙;

(2)认识生态规律,按生态规律办事;

(3)生态学是环境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4)提供一种新的思维;

(5)拓展就业面;

(6)应用:生态规划、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区管理、环境影响评价、野外科考。本次课的重点生态学的内容学习生态学的目的和意义地球生态前景预测的两种观点生物圈地球生物多样性生态规律

第一章绪论与生态规律

1.1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最早在1866年由德国人E.Haeckel提出来的。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由词根“oiko”和“logos”演化而来,“oikos”表示住所,“logos”表示学问。因此,从原意上讲,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住所”的科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相互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使人类的发展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协调。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和全球生态系统。

1.1预测地球生态前景的两种观点

悲观主义的观点

悲观的环保主义以麻省工学院D.梅多斯(Dennis.L.Meadows)为首的罗马俱乐部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代表。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作方式是呈指数增长的,全球增长将会在下世纪某时段达到极限,即“世界末日”的来临。该书一出版,立即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对人类自身前途的极大关注。我们住在金鱼缸里吗?

乐观主义的观点

地球的明天比今天更美好

乐观的环保主义以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福特在1993年出版的《世界无末日》一书为代表。该书认为:地球环境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是可以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

1.2 地球生命的起源

《圣经》中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

霍尔丹所谓的“原始汤”

地球的原始大气中含有氨(NH3)、甲烷(CH4)、氰化氢(HCN)、硫化氢(H2S)、二氧化碳(CO2)、氢气(H2)、水(H2O)等成分,但没有游离的氧气,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和地壳表面的一

些可溶性物质溶于水中,在宇宙射线、太阳紫外线、闪电、高温等的作用下而自然合成了一系列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例如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汇集在原始海洋中,形成霍尔丹所谓的“原始汤”,生命的起源

无机分子阶段:H2O N2 NH3 H2等

化学进化阶段:甘氨酸 丙氨酸等氨基

(可以人工模拟)

生物进化阶段:细胞(人类起源之谜)

生命进化阶段:植物、动物

从此地球上出现了繁荣和喧嚣的景象

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

生命的进化

46亿年前,地球诞生;

34亿年前,第一个具有光合作用有生命的单细胞出现;

5-6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4.5亿年前,鱼类演变为两栖类;

4亿年前,发生了海洋植物登陆的伟大事件;

3.6亿年前,两栖类动物登陆;

2.3亿年前,哺乳类动物出现;

1.95亿年前,恐龙的全盛时代;

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

300万年到150万年前,早期猿人出现。

人类的起源

人类是生命最复杂、完美和高能的物质结构。人类的产生是千万相关事件幸运结合的意外结果。

人类起源于新第三纪中新世的森林古猿中的一支,经过腊玛古猿(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和南方古猿(中、晚上新世)两个过渡阶段的演化,终于在上新世末-第四纪初出现了真正的人类,从而有了人类及其文化、社会形态。

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

1、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2、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200万年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如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3、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距今10-20万年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

1.3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非常丰富的地球生态系统

自十八世纪博物学家开始对地球上的物种进行鉴别和记录以来,目前已有170万的生物种类得到鉴定和研究。而对于未知物种数量的估计在1000万到1亿之间,主要是昆虫、鱼类、真菌、微生物等。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National Science Board)1989年预计,到2014年,25%或者更多的地球物种可以得到鉴别。由此可见,地球生态的生物种类众多,所包含的生物多样性是极其丰富的。

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地表以下12Km至地表以上23Km,这是地球生命的家园。

地球上生物个数达5x1022个。

15亿吨,地球上生物的累计质量达6.7x10

是地球质量(6x10

生物多样性 12亿吨)的1000倍。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物种拥有程度的一种衡量。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1)基因多样性基因是物种遗传信息的单位,它决定种内的变异,并遗传给下一代,所以基因多样性又称遗传多样性。例如,玉米籽粒的颜色、田螺的花纹、狗的不同体态等,世界上找不到完成相同的两个个体,这一切指的就是基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

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单元。物种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国家,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世界上90%的食物源于20个物种。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复合系统的多样化和健康状态。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含义指生态系统内的群落由不同的种类组成,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执行的功能不同,因而在生态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样的。

生态系统也是多样的,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等。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描述地球上生命的变化及其形成的自然格局的术语。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生物多样性是几十亿年来生物进化的成果,生物多样性是自然过程塑造的,同时也日益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一个生命的网络,人类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人类是如此完全地依赖于它。这种多样性常常被理解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广泛存在。

1.4 生态规律

尊重生态规律,掌握生态规律,按生态规律办事,是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法则和原则,否则必然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

(1)物物相关律

生物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2)相生相克律

各生物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的关系。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狼与鹿的故事

生态学思考

1.在自然界种间竞争是一个普遍的生态学现象。

2.人类的干与不能违背生态学规律。

3.人类应尽快从生态破坏者的角色转换为生态的建设者。

4.学习生态学,掌握生态学,使人类与地球上所有生物和谐共处,长期共存。

(3)时空有宜律

生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生存规律。

(4)负载有额律

在一定的自然空间内生物存在的数量有极限的规律。

(5)能物循环律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不断流动、交换和循环的规律。

生命与环境的关系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组合成生态系统。

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是密切相关的、不可分割的和相辅相存的。

任何生命不能离开环境而存在。

问题分析:小海龟之死

希腊在地中海有一个国家海洋公园,位于希腊西部扎基沙斯岛。这里曾有数不清的海龟在海滩产卵繁殖,小海龟会自动回归大海,成为当地的一大奇观。

为了满足游人观看海龟的需求并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当地在这个海岛的加拉加拉海滩后岸为旅游者修建了咖啡店和迪斯科厅。从此以后,刚出生的小海龟爬向离大海越来越远的地方,最后死于脱水,或成为海鸟和狗的美味佳肴

请分析原因 ?

多少年来,在进化过程中养成了海龟回归大海的生存方式,幼龟在晚上从沙滩中的蛋壳里孵化出来,会凭直觉向着光线最亮的地平线爬去,最后都能回归它们的故乡---大海。星光和月光照映下的波涛白色泡沫泛出的光亮就是它们的指路明灯。这是海龟在进化过程中的本能和智慧。

思考:这是出于人类的自私,还是由于生态学方面的无知?

当人类为自身谋取利益的同时,不要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

计算机2级课件第2章范文 篇6

2·1 VFP 的功能与特点P.23~P.24

2·2 VFP 的启动与退出

一、启动

二、退出

2·3 VFP 的应用户开发环境

一、主界面P24

二、菜单操作

菜单系统是在交互方式下实现人机对话的工具。VFP 6.0主界面顶端的菜单栏实际上是各种操作命令的分类组合,其中包括 8个下拉式菜单项,了解系统功能之后,大多数操作均可以通过菜单方式进行。选择菜单项目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鼠标操作

2)键盘操作,“热键”

对主菜单栏,按住Alt键的同时按下所选菜单的“热键”就激活了该菜单项 在菜单中,按住Ctrl键的同时按下相应的“热键”则执行菜单项的功能

3)光标操作,在选择子菜单时,按光标键将光带移动到所需菜单选项上,然后按Enter键即可激活相关操作。

在VFP的菜单系统中,菜单栏里的各个选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前运行的程序不同,所显示的横向主菜单和下拉菜单的选项也不尽相同。这种情况称为上下文敏感。

三、工具栏的使用

VFP 提供2类工具栏:常用、设计器(报表控件、报表设计器、表单控件、表单设计器、布局、查询设计器、打印预览、调色板、视图设计器、数据库设计器)

1·显示或隐藏工具栏

1)工具栏会随着某一种类型的文件打开后自动打开。例如当新建或打开一个数据库文件时,将启动显示“数据库设计器”工具栏。当关闭了数据库文件之后该工具栏将自动关闭。

2)可以在任何时候显示或隐藏任何工具栏

单击“显示”菜单,从下拉菜单中选择“工具栏”,弹出“工具栏”对话框,单击鼠标选择或清除相应的工具栏,然后单击 “确定” 按钮。

3)在“工具栏”对话框的下面有三个复选框:

彩色按钮 —— 表示所有活动的工具按钮为彩色按钮,否则是黑白的 大按钮 —— 工具栏中图标按钮放大一倍,系统默认小按钮

工具提示 —— 表示所有的工具栏按钮都有文本提示功能,即把鼠标指针停留在某个图标按钮上时,用文字显示它的功能,否则不显示提示。

4)用鼠标右键在任何一个工具栏的空白处单击,打开工具栏的快捷菜单,从中选择要打开或关闭的工具栏,或者打开工具栏对话框。2·定制工具栏P.26

除了上述系统提供的工具栏之外,为方便操作,用户还可以创建自己的工具栏,或者修改现有的工具栏,统称为定制工具栏。

四、命令操作

命令窗口是桌面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在该窗口中,可以直接键入VFP的各条命令,回车之后便立即执行该命令。

1.三种操作方法来显示与隐藏命令窗口:

1)单击命令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关闭,通过“窗口”菜单下的“命令窗口。选项可重新打开。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命令窗口“按钮。按下则显示,弹起则隐藏命令窗口。

3)按CTRL + F4组合键隐藏命令窗口;按CTRL + F2 组合键显示命令窗口。

2.在命令窗口中可以完成以下工作:

1)按ENTER键执行一条命令;或在命令执行之前,按Esc键删除命令或文本。

2)将光标移到以前命令行的任意位置按Enter键重新执行此命令。

3)选择要重新处理的多条命令行,然后按Enter键执行。

4)若要分割很长的命令,可以在所需位置后接分号,然后按Enter键。

5)在“命令”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显示一个带有下列选项的快捷菜单,菜单项包括可完成“剪切”、“复制”、“粘贴”等常用操作。

6)在“表达式生成器”窗口中可以使用命令、字符串、字段或其他表达式定义一个表达式。当单击“确定”时,所生成的表达式就粘贴到“命令”窗口中。

五、VFP的环境设置 P.28~P.29

安装完VFP之后,系统自动用一些默认值来设置环境,为了便系统能满足个人化的要求,也可以定制自己的系统环境。环境设置包括主窗口标题、默认目录、项目、编辑器、调试器及表单工具选项、临时文件存储、拖放字段对应的控件和其他选项等内容。可使用 ”选项“对话框或 SET命令进行附加的配置设定,还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进行设置

1·使用 ”选项“对话框

单击 ”工具“菜单下的 ”选项“,打开 ”选项“对话框。”选项“对话框中包括有一系列代表不同类别环境选项的选项卡(共 12个)。

1)设置日期和时间的显示格式

2)更改表单的默认大小

3)设置默认目录

为便于管理,用户开发的应用系统应当与系统自有的文件分开存放,需要事先建立自己的工作目录:在”选项“对话框中选择”文件位置“选项卡 在文件类型选中”默认目录“

按”修改“按钮,或者直接双击”默认目录“,弹出”更改文件位置“对话框 选中”使用默认目录“复选框,激活”定位默认目录“文本框

直接键入路径,或者单击文本框右侧的 ”„„“ 按钮,出现 ”选择目录“ 对话框,选中文件夹之后按”选定“按钮。

单击”确定“按钮,关闭 ”更改文件位置“ 对话框

设置默认目录之后,在VFP中新建的文件将自动保存到该文件夹中。2·保存设置

1)将设置保存为仅在本次系统运行期间有效

2)保存为默认设置

2·4 文件类型 P.29 表2-1

以扩展名加以区别

PJX项目PJT 项目备注

DBC数据库DCX 数据库复合索引DCT 数据库备注1

DBF 数据表IDX 数据表独立索引CDX 数据表复合索引FPT 表备注SCX表单SCT 表单备注

FRX报表

MNX菜单MPR 生成的菜单程序MPX 编译后的菜单程序

QPR生成的查询程序

MEM内存变量文件

PRG程序FXP编译后的程序APP 生成的应用程序EXE 可执行文件 2·5 项目管理器

文件、数据、文档和 VFP 对象的集合。是 VFP中处理数据和对象的主要组织工具,为系统开发者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工作平台,其作用:

1.提供了简便的、可视化的方法来组织和处理表、数据库、表单、报表、查询和其他一切文件,通过单击鼠标就能实现对文件的创建、修改、删除等操作;

2.在项目管理器中可以将应用系统编译成一个扩展名为app的应用文件或exe的可执行文件。

一、创建项目

项目管理器将一个应用程序的所有文件集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扩展名为.pjx的项目文件。

1·创建项目 *

创建一个新项目有两种用途:

仅创建一个项目,用来分类管理其他文件。

使用应用程序向导生成了了个项目和一个VFP 应用程序框架。

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创建新项目,具体操作如下:

1)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或者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系统打开”新建“对话框。

2)在”文件类型“ 区域选择 ”项目“ 单选项,然后单击 ”新建文件“ 图标按钮,系统打开”创建“对话框。

3)在 ”创建“ 对话框的 ”项目文件“ 文本框中输入项目名称,如”人事管理“,然后在 ”保存在“ 组合框中选择保存该项目的文件夹。

4)单击 ”保存“ 按钮,VFP就在指定目录位置建立一个”人事管理“的项目文件。

当激活”项目管理器“窗口时,在菜单栏中将显示”项目“菜单。对于已经创建的项目文件,以后再打开时同时自动打开项目管理器。

2·打开和关闭项目

用菜单方式打开项目的操作步骤:

1)从 ”文件“ 菜单中选择 ”打开“命令,或者单击 ”常用“ 工具栏上的 ”打开“按钮,系统弹出 ”打开“ 对话框。

2)在 ”打开“ 对话框的 ”文件类型“ 下拉框中选择 ”项目“ 选项,在 ”搜寻“框中双击打开项目所在的文件夹。

3)双击要打开的项目,或者选择它,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打开所选项目。

关闭项目:单击项目管理器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未包含任何文件的项目称为空项目。当关闭一个空项目文件时,VFP在屏幕上显示提示框,若单击提示框中的”删除“按钮,系统将从磁盘上删除该空项目文件;若弹击提示框中的”保持“按钮,系统将保存该空项目文件。3·项目管理器的界面

”项目管理器“窗口有7个选项卡,其中 ”数据“、”文档“、”类“、”代码“、”其他“ 5个选项卡用于分类显示各种文件,”全部“选项卡用于集中显示该项目中的所有文件;”折叠“选项卡用于折叠或展开项目管理器窗口;若要处理项目中某一特定类型的文件或对象可选择相应的选项卡。

1)”数据“ 选项卡:包含了一个项目中的所有数据 —— 数据库、自由表、查询和视图。

2)”文档“选项卡:包含了处理数据时所用的三类文件,输入和查看数据所用的表单、打印表和查询结果所用的报表及标签。

3)”类“选项卡:使用VFP的基类可以创建一个可靠的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程序。如果自己创建了实现特殊功能的类,可以在项目管理器中修改。只需选择要修改的类,然后单击”修改“按钮,将打开”类设计器“。

4)”代码“选项卡:包括三大类程序 —— 扩展名为.prg的程序文件、函数库APILibraries和应用程序.app文件。

5)”其他“选项卡:包括文本文件、菜单文件和其他文件,如位图文件.bmp、图标文件.ico等。

6)全部选项卡:以上各类文件的集中显示窗口。

二、使用项目管理器 *

通过项目管理器,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的直观操作在项目中创建、添加、修改、移去和运行指定的文件。在项目管理器中操作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相应的命令按钮。项目管理器的右侧同时可以显示6个按钮,根据所选定文件的不同,将出现不同的按钮组。

1·创建文件

首先要确定新文件的类型。例如,若要创建一个数据库文件,必须在项目管理器中首先选择”数据库“选项。

只有当选定了文件类型以后,”新建“按钮才可用。单击”新建“按钮或者从”项目“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命令,即可打开相应的设计器以创建一个新文件。

注意!在项目管理器中新建的文件自动包含在该项目文件,而利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创建的文件不属于任何项目文件。

2·添加文件到项目文件中

1)选择要添加的文件类型。例如,要添加一个数据库到项目文件中,则应在项目管理器的”数据“选项卡中选择”数据库“选项。

2)单击 ”添加“ 按钮或从 ”项目“ 菜单中选择 ”添加文件“ 命令,系统弹出”打开“对话框。在”打开“对话框中选择要添加的文件。

3)单击 ”确定“ 按钮,系统便将选择的文件添加到项目文件中。在VFP中,新建或添加一个文件到项目中并不意味着该文件已成为项目的一部分。事实上,每一个文件都以独立文件的形式存在。我们说某个项目包含某个文件只是表示该文件与项目建立了一种关联。这样做有两大优点,一是一个文件可以包含在多个项目中,项目仅仅需要知道所包含的文件在哪里,而不需关心所包含文件的其他信息;二是如果一个文件同时被多个项目所包含,那么在修改该文件时,修改的结果将同时在相应的项目中得以体现,这样就避免了在多个项目中分别修改文件,从而有可能导致发生修改不一致的后果。

3·修改文件

1)选择要修改的文件。例如,选择数据库中的一个表。

2)单击 ”修改“ 按钮或从 ”项目“ 菜单中选择 ”修改文件“ 命令,系统将根据要修改的文件类型打开相应的设计器。

3)在设计器中修改选择的文件。

如果被修改的文件同时包含在多个项目中,修改的结果对于其他项目也有效。

4·移去文件

1)选择要移去的文件。

2)单击 ”移去“ 按钮或从 ”项目“ 菜单中选择 ”移去文件“ 命令。

3)若单击提示框中的 ”移去“ 按钮,系统仅仅从项目中移去所选择的文件,被移去的文件仍存在于原目录中;若单击 ”删除“ 按钮,系统不仅从项目中移去文件,还将从磁盘中删除该文件,文件将不复存在。

5·其他按钮

在项目管理器中,除了上面介绍的”新建,“添加”、“修改”、“移去”按钮之外,随着所选择的文件类型不同,按钮所显示的名称将随之改变。其他按钮的功能如下:

1)“浏览” 按钮:“浏览” 窗口中打开一个表。此按钮与 “项目” 菜单的“浏览文件” 命令作用相同,且仅当选定一个表时可用。

2)“关闭” 和 “打开” 按钮:打开或关闭一个数据库。此按钮与 “项目” 菜单的“ 关闭文件”、“打开文件” 命令作用相同。如果选定的数据库已关闭,“关闭”按钮变为 “打开”;如果选定的数据库己打开,此按钮变为 “关闭”。

3)“预览” 按钮:在打印预览方式下显示选定的报表或标签,与 “项目” 菜单的“ 预览文件”命令作用相同。

4)“运行” 按钮:执行选定的查询、表单或程序。当选定项目管理器中的一个查询、表单或程序时才可使用。此按钮与 “项目” 菜单的 “运行文件” 命令作用相同。

5)“连编” 按钮:连编一个项目或应用程序,与 “项目” 菜单的 “连编” 命令作用相同。

2·6VFP向导、设计器、生成器简介

一、VFP的向导P.33 表 2-3

二、VFP 的设计器P.33 表 2-2

表设计器、数据库设计器、报表设计器、查询设计器、视图设计器、表单设计器、菜单设计器、数据环境设计器、连接设计器

三、VFP 的生成器P.34 表 2-

4作业:P.35~P.36(省书)

一、选择题

上一篇:讲动物的儿童故事下一篇:巡讲活动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