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儿歌教学总结(社团活动)

2024-05-29

英文儿歌教学总结(社团活动)(精选11篇)

英文儿歌教学总结(社团活动) 篇1

英文儿歌教学总结

英语儿歌,因其充满童趣,富有动感,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韵律优美,琅琅上口等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诵读儿歌还有利于记忆词汇、培养语感、提高模仿能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儿歌的独特形式和风格,以歌促学,寓教于乐;在课前两分钟预备铃后,在琅琅的英语儿歌声中,孩子们沉浸到英语学习的氛围里;在课堂教学中,将单词编入儿歌帮助学生识记单词;用儿歌串联新授知识等等。

一、巧设情景,在兴趣中学儿歌。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英语儿歌的教学也不例外,构思巧妙,新颖教法就扣住了学生的心,学生们兴奋了,学习热情也就高涨了。我在英语儿歌的教学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英语儿歌。创设情景的方法很多:利用图片创设情景,利用声音创设情景,利用实物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利用故事创设情景。

光凭动作是不能保证学生完全理解的。在儿歌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

二、组织游戏,在快乐中学儿歌。

我们知道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活动,采用游戏的形式吸引孩子,让他们广泛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主动地轻松快乐地学习。在英语儿歌的教学中,游戏是常用的教学手段,给儿歌增加些猜测的内容,或增加些游戏情节,并付之生动有趣的结果,弥补了儿歌缺乏情节性的不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帮助儿童扩大知识领域,陶冶性格,促进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尤其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我在教学儿歌“Walking,walking,walking,walking ,Hop,hop,hop,hop,hop,hop,Running running,running,running,running,running,rnning,Now let’s stop,Up and down.”如果只是让学生边念边做动作,到此结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所以我组织了四人或六人一组进行“我们大家一起运动”的游戏,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儿歌的念和听的兴趣,又进一步增加了教育意义。

三、启迪思维,在创编中学儿歌。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人的语言能力以他的思维为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应该从他们的思维能力着手。在英语儿歌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续编儿歌、创编儿歌,既学得情趣盎然,又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我就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单词基础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英语儿歌的创编,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既复习巩固所学的儿歌,又运用了学生已掌握的单词和句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真可谓一举三得。这样学生才会乐意根据已有文本进行模仿、创造。如学生在学习了儿歌:“One, two, three.I’m a rabbit.Four, five.I’m a frog.”后,我出示很多小动物图片,让学生创编“Six, seven ,eight.I’m a „„.Nine, ten, I’m a „„.”于是学生纷纷举手:“Six, seven ,eight.I’m a cat.Nine, ten, I’m a hen.” “Six, seven ,eight.I’m a dog.Nine, ten, I’m a pig.” “Six, seven ,eight.I’m a monkey.Nine, ten, I’m a fox.”等等;再如,在教学到 “My father is coming.Di-Di.”后,改编成“My uncle is coming。Ding-Ding.”“My sister is coming.Pu-Pu.” “My grandma is coming.Te-Te.”等等;将“Thin pig, fat pig.”中的“pig”用学过的任何一种动物进行替换等等,孩子不仅乐于创造,读起来也兴趣盎然。

我想在教学中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小学英语儿歌教学将不会再成为我们教学研究中的“瓶颈”问题。相反,我们会发现学生学习了英语儿歌,除了能提高学习兴趣,巩固与扩大词汇外,还能帮助学生学习语音、语调,培养学生朗读英语的节奏感。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还有以下两条建议值得提出:

1、儿歌的巩固应听做结合,提高学生听能。

明快的节奏、优美的韵律、抑扬顿挫的语调,像哗哗奔淌的泉水,调动了学生所有的感官。一节课下来,学生心情愉悦,可还是会有一部分学像小和尚念经,一起念时津津有味,可念过就忘,没学到多少知识。其实利用一首儿歌可以开展不同的活动,如:找词、听儿歌修改图画、听儿歌排列图画、填词、歌词排列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进行听能训练,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儿歌,以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例如:教师可以把事先画有一大片森林和一扇门的图片发给每一个学生,然后播放儿歌——:“In a big,big wood,there is a big,big house.In a big,big house,there is a big,big box.In a big,big box,there is a big,big cake.In a big,big cake,there is a big,big key.„ ”学生边听儿歌边画画,在森林中画上大屋子,在屋子里有个箱子,箱子里有把钥匙。学生在听说儿歌的过程中将画补充完整,又在画画玩玩中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听儿歌做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但也增加了难度。因此,所选用的儿歌歌词要清楚,难易程度要恰当。

2、儿歌的运用要手段多样,避免简单雷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学生已掌握的儿歌在课前朗读。上课预备铃响后,我们常常听到学生在齐诵英语儿歌。但每节课前都是如此,时间一长,难免使学生感到单调而影响情绪,课前念儿歌成为“小和尚念经”式的形式了。所以,我们可以适当改变方式,如让一个或几个学生领诵;边诵边表演;根据儿歌节奏鲜明、琅琅上口的特点,让学生拍掌、跺脚应和等等。这样,念儿歌等待上课的情趣由此而生了。

英语儿歌教学实质上是教师为儿童的英语学习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儿童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人物、环境、材料等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发展听说能力。我们在儿歌教学中始终要贯彻这样的原则“实施成功教育,改进课堂教学,加强情感教育,创办英语乐园”。恰当运用儿歌的简易性、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在体会中创造,由此获得的知识和情感,将给孩子未来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将英语儿歌运用于学生英语学习生活,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保持少儿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英语,这也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所在。

英文儿歌教学总结(社团活动) 篇2

一、幼师英语教育

1.幼师教育现状。步入21世纪以来, 英语作为国际化通用语言, 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视, 而不同类型的大学, 大专, 高职院校都设置有英语专业, 而不同院校的教学目标又有所不同。幼师作为高职中专院校, 本着“实用性、职业性”为目标而设立英语专业, 其他学前教育专业以及普幼专业都设置有英语课。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目标。

而对于幼师的学生们, 幼师的录取分通常比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都要低很多, 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都比较薄弱, 很多学生的语法和词汇的掌握量仅仅停留在初学者的水平, 中考英语不及格现象屡见不鲜, 只有很少数的学生英语成绩不错, 这直接造成了在英语课堂上活跃的同学屈指可数, 课堂气氛不活跃, 教学效果不好。而英语知识的匮乏, 往往会使学生们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有很多同学甚至会在课堂上睡觉, 学习氛围不好, 造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学生们也因为没有了解到英语在以后就业中的重要性, 没有在脑海中树立学英语的重要性, 导致大部分对英语的学习没有计划性, 十分松懈。

2.幼师英语教学目标。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 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幼师英语教育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的必修课。以任务性和交际性为原则, 尝试逐步淡化语法知识, 以实用为导向, 帮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语音面貌, 一定的第二语言运用的交际能力, 初步掌握一些科学性、趣味性、多样性的幼儿英语教学方法, 以此为导向来开展幼儿英语教学工作。

二、英文儿歌的特点和使用的必要性

英文儿歌以传唱度高, 朗朗上口的特点容易被幼儿掌握, 是对于英语初学者入门的最佳选择。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全国各地, 双语幼儿园的数量与日俱增。对于幼师英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对于幼师的学生英语薄弱的特点, 也能同时带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笔者任教期间, 发觉在学英文儿歌期间, 大家普遍兴致很高, 可以作为课堂很好的热身活动, 让大家一改之前低沉的学习氛围, 以比较好的精神状态来面对整个课堂。而且英文儿歌难度相对较低, 便于幼师学生掌握。

三、英文儿歌的使用策略

1.主题与实用相结合。教师在选取英文儿歌时一定要根据幼儿学英语的特点, 选取不同主题的英文儿歌。以便方便学习者很快能学以致用。例如, 英文数字的学习, 可以选取O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 Indians. Four little, five little, six little Indians.Seven little, eight little, nine little Indians. Ten little Indians.这首歌朗朗上口, 明快的节奏感和曲风会让学生很快掌握, 在运用中也会很得心应手。在使用中也可以根据语境配合游戏而替换掉最后一个单词。在学习水果和颜色时可以使用这首歌, apple round, apple red, apple juicy, apple sweet, apple apple, I love you.可以在练习时替换成其他的水果, 发动大家的大脑, 一起想出中文, 教师再改编成英文版。诸如此类, 可以在教学中尝试使用。

2.可以选取一些中文儿歌熟悉的旋律。因为幼师开设有音乐技能课, 有专门的中文儿歌课。如果能把中文儿歌相同旋律的外国儿歌教授给学生们,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们产生亲切感, 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例如, 我们所熟悉的两只老虎, 这首歌的旋律就和一首英文儿歌Are you sleeping? 相同, Are you sleeping? Are you sleeping? Brother John? Brother John?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Ding ding dong, Ding ding dong.适当留意这样的歌曲会让学生们记忆深刻。

3.适当选取有文化背景的儿歌。学语言而不学文化不能算一个真正的语言学习者。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性, 都能在儿童歌曲中体现。学习歌曲的同时如果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引申的外国特色的文化就会使英语教学更有深度。例如,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my fair lady.这首童谣绝对不像大家对童谣的印象大多是充满童趣与温馨的, 这首充满悲剧色彩的民谣说唱着伦敦桥的沧桑的历史。就像这首童谣中唱的那样, 历史上的伦敦桥不仅倒塌过, 而且倒塌过多次。像伦敦桥这样屡经兴废而依然名声不倒的桥梁实属罕见。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围绕当时倒塌的时代背景展开, 与此同时也可以从伦敦塔桥这一个伦敦最具特色的观光景点之一这一点出发引出伦敦的地标级建筑, 算是一个不错的出发点。

四、结语

幼师英语教学仍然任重而道远, 针对越来越大的英语早教市场, 幼师学生的英语素质有待提高, 有效的使用英文儿歌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并使她们能在不远的将来学以致用, 我们应该结合幼师专业的特点, 多设计一些与英语儿歌有关的游戏, 互动来活跃英语课堂, 达到教学目标。

摘要:近年来, 伴随着学前英语教育的兴起, 不仅对幼教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加大, 而且幼教专业授教的群体年龄层的进一步降低, 对幼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大对幼师中学前教育专业英语的趣味性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是笔者在幼师院校担任英语教师期间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英语儿歌,学前教育,幼师教学

参考文献

[1]邓博倡, 庞艳.浅析英文歌曲在幼师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09, 03:146.

[2]胡迎春.幼师英语教育中英文歌曲的教学初探[J].内江科技, 2010, 09:192.

[3]祁继香.探索游戏活动和儿歌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英语口语课堂的运用[J].海外英语, 2011, 05:81-82.

[4]孙小馨.借用听歌巧上幼师英语听力课[J].考试周刊, 2009, 17:125-126.

少儿英文儿歌歌词 篇3

Jack and Jill went up the hill

杰克和吉尔,

to fetch a pail of water

上山去打水。

Jack fell down

杰克滑倒了,

and broke his crown

脑袋摔着了。

and Jill came tumbling after

吉尔跟着滑倒了。

Jack and Jill went up the hill

杰克和吉尔,

to fetch a pail of water

上山去打水。

Jack fell down

杰克滑倒了,

and broke his crown

脑袋摔着了。

and Jill came tumbling after

英文儿歌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4

上课之前老师请小朋友们来欣赏一首英文儿歌。播放flash苹果歌,师生一起欢唱。师:这么好听的儿歌,我们把它的歌词在写字板中打出来,让更多的小朋友来学会唱它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歌唱这一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

二、自由探究

1、复习旧知(正确的打字姿势和指法)。

师:在输入歌词之前我们来做一个热身运动,课件出示打字的姿势和指法图片。师:你们认为正确的打字姿势是?正确的打字指法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来判断正确,并要求学生按正确的`姿势和指法做好输入前的准备。

2、学生探究,发现问题

出示任务一:请你在写字板中输入英语儿歌《APPLE》的歌词,假如你在打字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求助方式(1)试着用用CapsLock键和Shift键(2)阅读课本25、26页内容(3)请教老师或同学(4)将你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Appleround,Applered,

Applejuicy,Applesweet;

AppleAppleIloveyou,

ApplesweetIlovetoeat!

学生开始操作:录入英文儿歌《APPLE》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的设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刚才小朋友们打的都很认真,那你们在输入时,都遇到哪些问题呢?学生思考回答。师有学生遇到了这两个问题:A、怎样输入大写字母B、怎样输入感叹号(教师幻灯片出示)谁能帮他解决呢。学生思考解决的方法。师:请会的学生进行示范操作,屏幕广播。

师:想一想,输入大写还有什么方法?(用Shiftt键和CapsLockk键两种方法)试一试,如果你按了CapsLock后键盘会有什么不同?如果再按一下,又会出现什么现象?生:思考回答。

师小结:在键盘上找到CapsLock键并按下它,键盘上的CapsLock指示灯就亮了,表示进入了大写字母输入状态,其后输入的字母都是大写。在键盘上找到Shiftt键,按住Shiftt键不放,然后再按字符所在的键,就可以输入按键上方的字符了。

4、学生继续操作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修改英语情景对话

师:我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英语很厉害哦,今天老师第一次给你们上课我们用英语打个招呼好吗?

T:Hello!

S:Hello!

T:Nicetomeetyou.

S:Nicetomeetyoutoo.

T:Howareyou?

S:Fine.Thankyou.内容来自斐斐课件园

老师把刚才我们之间的对话给记录了下来,可是老师实在是太粗心了,好多地方都输入错了,你愿意帮助老师把它改正过来吗?生:尝试操作。

师:请个别学生示范。

师小结:先要移动光标到要修改的地方,然后按退格键,将单字删除,最后输入正确的字符。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修改英语情景对话的任务,使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相整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既学到了英语知识,又学到了电脑知识。

四、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来玩一个小游戏。

学生开始玩打字游戏,并做好结果记录。

五、课堂评价、小结

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接下来我们给自己这个课的表现情况打打分好吗?学生自评,填写课堂评价表。师:同学们,这节课通过大家积极的探索,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小!接下来大家就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吧!

分别请得分优秀和须要努力的学生来谈谈这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六、课外延伸

时间过的真快,又到了下课的时间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英文儿歌,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

设计意图:利用歌曲来提高学生练习电脑打字的兴趣。

儿歌识字教学总结 篇5

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王超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选修课儿歌识字的教学任务。小学识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搞好识字教学,就能够有利于推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能力和素质。为了让孩子们能从这门课中学到知识,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儿歌识字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识字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在的一年级小学生也见多识广,虽然他们认识的汉字还不多,但一年级的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已经接触学习到很多朗朗上口的儿歌,记忆力特别好。儿歌识字教学法是在课堂识字教学中运用的众多教学法的一种,它以琅琅上口、喜闻乐见的儿歌为识字载体进行识字,旨在寻求一种科学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常用汉字,提前进入阅读。以下是我对这学期儿歌识字选修课工作的一个总结:

儿歌识字是按照“基本字”、“常用字”、“次常用字”的顺序进行教学的。在学习基本字之前,先要学习汉字的笔画名称。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仍然可以用儿歌的形式来学习笔画名称,让学生在愉快的诵读中掌握它。如:竖横钩,竖提竖折,竖弯钩。掌握笔画的名称后,接下来就进入识字教学阶段。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坚持“整体认读”的原则。儿歌识字采取整体认读的方法,引导儿童在念背儿歌中学句学词,在学句学词中自由认字。例如对于杨树、柏树、松树等八种树的归类学习中,我们可以编写这样一首儿歌: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

方,桦树耐寒守边疆。在这个归类识字中,我们不是先教“杨”,后教“榕”,再教“梧桐”;也不是先教“枫”,后教“松”,或先教“柏”,后教“桦”,而是在儿童熟记这首儿歌的基础上,整体接受整首歌词,整体识读“杨树”、“榕树”、“梧桐树”等词语,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带出生字“杨”、“柏”、“松”等,这些字都具有形旁表义的特点,且右半部分多数能起表音作用。通过对生字音、形、义的分析,使学生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汉字本身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我们通过汉语拼音来有节奏地朗读每篇儿歌,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练习熟练朗读和背诵。然后,再认读单个的汉字。最后,我们辨析同音字、形近字。

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也是儿歌识字的基本方法之一,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教“坏”字,编 成“地里不长草,坏了”;如教“法、丢”时,我们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儿歌识字的新授课可以采取下列模式:想——听——看——念——背——练。通过“想”,设“愤”和“悱”的氛围,发展儿童思维,激发儿童兴趣。在此基础上听录音,听教师演唱,看整首儿歌及重点词语,先念后背,然后通过说、唱等形式巩固练习。

英文儿歌教学总结(社团活动) 篇6

你想要一杯茶吗?

Yes, I would.

是的,我要。

Would you like a glass of milk?

你想要一杯牛奶吗?

No, thanks.

不用,谢谢。

Would you like a glass of water?

你想要一杯水吗?

Yes, I would.

是的,我要。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

你想要一杯咖啡吗?

No, thanks.

不用,谢谢。

Would you like a glass of juice?

你想要一瓶橘汁吗?

Yes, I would.

是的,我要。

Would you like a bowl of soup?

你想要一碗汤吗?

No, thanks.

英文歌曲活动总结 篇7

一、活动背景:

外国语学院是一个倡导与国际接轨的学院,全院同学对于英文水平的要求很高,而英文歌曲风采大赛正是以一种新颖的形式来激发同学们对英文学习的热情,同时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面向国际。

二、活动的组织

本次活动在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教研室、学工办和学生会的全力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活动的目标,三、活动过程:

2011年10月20日下午16:00-17:30在二教222多媒体教室进行了外国语学院英文歌曲大赛的复赛,选手自选曲目伴唱3分钟,由于工作人员效率很高,复赛在90分钟内就结束了。晋级决赛的选手分别是:

10级英教7班马 晓

司 蕊

英教8班孔祥婷

英教3班柴梦莹

马 婧

陶亚榕

英教5班刘梦怡

商务2班贾苗苗 杨 乐

11级商务1班乔艺凡

尚向男

商务2班曹明明

商务3班梁姗姗

2011年10月31日下午15:00—16:30在二教222多媒体教室举办了外国语学院英文歌曲大赛决赛。在决赛中除了选手歌曲演唱比赛之外,我们还增加了一个由11级旅游班同学原创的小品《校园文明行》,开场前由主持人介绍莅临此次比赛的评委和嘉宾,接下来就是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另外,亲友团的热情助威和响亮的口号也为比赛添色不少。在比赛的结尾,我们分别评出了一、二、三等奖,选手们发表了获奖感言。到此,英文歌曲比赛圆满结束。

这次比赛的主要亮点有以下几点:

1、专业老师评委。专业老师评委的设立,体现了我们比赛的公平化、公平化,使比赛真正公平,提高了同学们参加活动的热情。

2、亲友团。这次比赛我们要求每人自带5名亲友,为选手加油助威,营造了良好的现场气氛,同时也调动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3、人员安排。这次比赛专人专务,负责到人,使比赛能够高效有续的进行。

四、活动存在的不足

这次比赛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许多不足:

1、音响、电脑效果不佳。由于赛前没有全面考察音响和电脑的管理情况,当时不能使用音箱,造成音响效果不佳,选手有的没有传上伴奏在一定程度影响了选手的发挥。

2、宣传力度不够。此次比赛多以人外语系学生为主,没有达到面向全校的预期目的。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及时和各个系做好沟通和宣传。

总的来说,这次比赛取得了成功,但因为前期准备工作的不足也出现了许多瑕疵,为此我们总结教训如下:

1、活动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充分考虑场地及主持人问题。

2、如下次仍举行比赛活动,适当增加大众评委的比例。

3、及时做好各项工作的检查复查,对重要仪器的使用情况做多次检查。

获奖名单

一等奖: 马 晓孔祥婷

二等奖: 乔艺凡柴梦莹贾苗苗、杨 乐刘梦怡

英文儿歌教学总结(社团活动) 篇8

英文歌曲比赛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从准备到结束历时近一个月,终于在2011年9月30日这天圆满结束。本次活动设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都安排有具体的人负责相关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组长:杨绍凤

副组长:陈金环伍喜兰杜兰兰

成员:综合组全体教师(没课的教师必须到现场当观众)成员及分工安排:

舞台布置:杜丹董天娥梅顺喜(必须在2:00以前完成)主持人: 熊佳杜兰兰

评委:刘正祥唐映琼阳娜王艳徐林霞金艳成绩统计:熊朝张知新

音响:丁献超刘云志唐夏云

摄影摄像:梅顺喜

奖状准备:杨绍凤

此次活动每班抽选一名选手来参加,共有11名选手参加,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评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此次评分采取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求平均分得出。一等奖获得者是四(2)班的唐颖同学(9.72分)、二等奖获得者分别是:五(1)班陈雪婷同学(9.7分)、六(1)班任芳杰同学(9.7分)。三等奖获得者分别是:六(3)邓慧文和袁晨同学的二人组合(9.63

分)、四(1)班李雨欣同学(9.6分)、六(2)班张甜同学(9.53分)。最终选派一等奖获得者唐颖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县级英文歌曲比赛,虽然最终没能获奖,但让学生和老师们学到了不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激励自己今后在这方面加强学习,不做井底之蛙。

盘县实验小学综合组

小班语言活动 儿歌 篇9

一、活动内容: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初步感知哄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2.探索用轻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蜗牛睡觉。

3.注意与同伴协调一致的朗诵儿歌,体验关爱小蜗牛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将装饰好的纸箱套在录音机上,扮“雷公公”,录有雷声的磁带。

2.一张大蜗牛图片,若干张小蜗牛图片。

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1.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教师怀抱“小蜗牛”,导入话题“我们的小蜗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该睡觉了。”接着表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2.幼儿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1)幼儿产生请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蜗牛的愿望,引出活动名称。

教师放录音,提问:“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蜗牛吵醒了,我们一起来请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

(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用请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蜗牛哄睡着。”最后,与幼儿一起继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蜗牛睡觉。

(3)幼儿跟诵儿歌。

教师继续放录音,雷声继续,教师号召全体小朋友跟诵儿歌。“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幼儿自然迁移。集体朗诵儿歌,注意声音要保持一致。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用轻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样请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服,又不会吵醒小蜗牛。

3.幼儿人手一只“小蜗牛”,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师:这次,雷公公真的听见小朋友的话啦!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蜗牛睡觉呢!

4.听音乐《摇篮曲》,教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蜗牛送到小床上,让小蜗牛安静地睡觉,再提醒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

附儿歌

《不要吵醒小蜗牛》

雷公公,雷公公,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蜗牛在睡觉,不要吵醒小蜗牛。

小班语言

逗蚂蚁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的中间部分。

3、激发幼儿参与情境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依据诗歌内容,编排一个情境表演。

2、表演用的道具:

(1)画有蚂蚁的小图片若干,并用绳子系上。

(2)用黄色绉纸剪成碎片作黄米饭,用绿色绉纸剪出长条作青菜。

(3)一双筷子,一只用油泥做成的碗。

3、幼儿操作材料“逗蚂蚁”。

活动过程

1、借助幼儿操作材料,先让幼儿猜猜“老师要请谁到班上来做客”。再请三四个幼儿扮作小蚂蚁,老师做招呼的人。

2、请幼儿根据儿歌内容,进行表演。

3、请幼儿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

(1)师:你们看见谁来了?我是怎么招呼它们的?

(2)小蚂蚁来了以后,对我说了些什么?

(3)我给它们准备的食物太多了,小蚂蚁吃不完怎么办?

4、让幼儿再次观看情境表演,然后学说其中的对话部分。

5、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对话部分的内容。

(1)师:如果你请小蚂蚁吃饭请它吃什么饭?

(2)什么菜?

(3)用什么筷?

(4)用什么碗?

6、请每位幼儿从椅子下面,拿出预先放好的蚂蚁图片,戴在脖子上,表演儿歌,念到最后两句“吃不了,往回搬,哼哟哼哟搬得欢”时,小朋友做出搬米或搬菜,或搬运其他食物的动作,要求幼儿的动作夸张一些。

小班语言活动:手指儿歌 篇10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什么是手影。

2.能够大声的朗诵儿歌,同时边做手指动作。

3.发挥想象大胆用手指头变魔术,感受手指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图片,手影DV。

2.《手指儿歌》的图片一份。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来猜猜,是什么?(谜语: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

师:每只手上有几个手指呀?一起数一数,12345。师:这5个手指,它们还会变魔术呢,你们想看吗?

二、观看课件,分段学习儿歌。

师:魔术表演开始,妈妈的手指伸出来啦!想一想一个手指头可以变什么? 师:会变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一个手指头变成什么了呀?我们也来学念咒语变魔术。师:二个手指头又可以变成什么?看看到底会变出什么? 师:三根手指头又可以变成什么?

(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学说语句三根手指头变成XX)师:四根手指头又会变成什么呢?

师:看它身上有很多颜色,四个手指头变成花蝴蝶,咒语怎么念? 师:咒语对不对,一起听一听。教师小结。

师:那五个手指头会变成什么呢?

三、完整欣赏,巩固儿歌内容。

师:手指头伸出来,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吧。儿歌《手指儿歌》……

四、拓展延伸,尝试创编儿歌。

师:1个手指头还可以变成什么?2个手指头还可以变成什么?你们也可以把它们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

附:儿歌

手指儿歌

世界儿歌日活动简报 篇11

今天下午,天津市纪念世界儿歌日“四季诵读”活动启动仪式在造梦空间儿童主题创客工场举行。

此次活动由市妇联联合市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从3月起,河北区、北辰区各小学以及河东区、红桥区、河西区、武清区的20所学校的儿童诗社将组织以诗教为目的、以“四季诵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贯穿全年。通过广播、周会、朗诵会的形式,组织全市近百所学校的万名儿童参加系列朗读活动,推进儿童阅读、亲子阅读,充分发挥儿童的才智个性和身心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民族语言和价值观的认同及对祖国文明的`尊重与热爱。

启动仪式上,市妇联副主席梁春早为河北区、北辰区教育局赠送金钥匙,标志着“四季诵读”家庭亲子阅读活动正式开启。8所学校的儿童诗社小代表传唱了天津市特级语文教师郜彬儒先生精选的50首古诗和新童谣。

上一篇:执业医师答题技巧下一篇:任城区缔造完美教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