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项目报告

2024-08-22

现代服务业项目报告(精选8篇)

现代服务业项目报告 篇1

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补充协议

甲方:泰兴市人民政府济川街道办事处

乙方:浙江佳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为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文化主题街区)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的实施,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2009年11月5日泰兴市人民政府(现为泰兴市人民政府济川街道办事处)与乙方已签订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协议》中未尽事宜特订立以下补充协议。

1、乙方同意在2012年月日前,在原来支付壹仟万元人民预借叁仟万元人民币给甲方,用于该项目的拆迁启动及附着物补贴等。

2、预借的叁仟万款项由乙方在2012年2月29日前汇到泰兴市财政局非税收入专户;

开户行:建设银行泰兴市支行营业部

账号:3200***537663、乙方资金到账后,甲方保证在2012年4月底之前以净地方式完成该项目西侧地块部分用地的挂牌工作,甲方在挂牌前,相应的挂牌出让条件应与乙方协商确定,促成乙方取得地块并以土地价为80万/亩的价格结算,若有竞价超过部分,由甲方全额奖励给乙方,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预借的仟万元人民币转作招拍挂土地保证金。若乙方未取得该项目地块,甲方应

在该项目地块成交后十日内将本金及利息返还给乙方,利息以借款之日起至还款日止的实际使用天数按同期银行货款基准利率计算。

4、如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乙方未将叁仟万元人民汇入指定账户,甲方有权终止2009年11月5日泰兴镇人民政府与乙方签字的正式投资协议。

5、本补充协议生效后,即成为《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6、本补充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由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生效。

甲方(盖章):

授权代表签字:

乙方(盖章):

授权代表签字:

现代服务业项目报告 篇2

(一) 国内外知名航运组织集聚效应显现

2014年, 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亚太中心、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海损理算中心、亚洲船级社协会中韩联合秘书等知名航运组织相继落户上海, 使上海在国际航运界的话语权和竞争力逐渐显现。

(二) 航运融资服务不断完善

2014年, 上海银行业的授信领域覆盖水上运输、港口、航运物流及仓储、船舶制造等4个航运子行业, 在沪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对航运等相关企业的融资总额达到1 000多亿元人民币。

(三) 航运保险业务规模不断拓展

上海共有47家财产保险公司从事航运保险直保业务。2014年, 上海船舶险和货运保费收入40﹒2亿元, 占全国保费收入的26﹒7%, 其中, 船舶险全国占比43﹒6%。国际保赔保险巨头美国保赔协会正式落户浦东。

(四) 船舶交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014年, 上海航运交易所完成船舶交易172艘次, 船舶交易总值18﹒3亿元。交易品种由较为单一的散杂货船、集装箱船、油船等, 扩展到冷藏船、挖泥船、工作船、液化气船等特种船型, 基本实现全覆盖。“中国船舶交易信息平台”的推出, 使国内船舶交易及相关信息更加及时便捷。

(五) 海事审判实力不断提升

2014年, 上海海事法院受理各类海事海商案件2 723件, 结案2 739件。海事仲裁业务量快速提升。2014年, 上海海事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99起, 争议金额14﹒37亿元, 占全国总量80%以上。

(六) 航运信息咨询力量不断壮大

上海已汇集一批行业领先的航运研究咨询机构。除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市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等本土机构外, 外资机构主要包括亚洲佳信有限公司、上海辛普森航运咨询有限公司等, 咨询业务覆盖航运市场分析、行业发展咨询、海事技术研发、航运信息服务等方面。

(七) 航运经纪人准入制度步入常态化运作

2011~2014年间国际航运经纪业准入制度不断完善, 上海已成为全国航运经纪的重心所在, 业务成交量占全国总量70%以上。

(八) 船舶管理不断规范

国内首家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上海润元船舶管理有限公司于2014年落户洋山以来, 已有7家外资企业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截至2014年底, 上海共有船舶管理公司104家, 其中外资船舶管理公司20家。

二、邮轮服务业

(一) 行业现状

1. 业务发展概况

2014年上海邮轮旅游市场兴旺, 主要指标创历史新高, 母港规模首次超过新加坡跃居亚太首位。全年上海靠泊邮轮269艘次, 同比增长35﹒2%;旅客吞吐量121﹒52万人次, 同比增长60﹒6%, 占全国邮轮市场份额高达71﹒9%, 较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 始发港邮轮靠泊240艘次, 同比增长42﹒9%, 占全港靠泊艘次89﹒2%;旅客吞吐量115﹒11万人次, 同比增长64﹒9%, 占全港邮轮旅客吞吐量94﹒7%。挂靠港邮轮靠泊29艘次, 同比下降6﹒5%;旅客吞吐量6﹒41万人次, 同比增长9﹒2%。短期内以出境游为主的局面难以改变。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全年靠泊邮轮214艘次, 同比增长67﹒2%, 占全港邮轮靠泊艘次的79﹒6%;旅客吞吐量109﹒89万人次, 同比增长75﹒6%, 占全港邮轮旅客吞吐量90.4%。其中, 始发港邮轮靠泊203艘次, 同比增长66.4%;旅客吞吐量105.35万人次, 同比增长76.0%, 由“维多利亚号”、“大西洋号”、“蓝宝石公主号”、“海洋水手号”、“海洋航行者号”执行。挂靠港邮轮靠泊11艘次, 同比增长83.3%;旅客吞吐量4.54万人次, 同比增长67%。

2. 基础设施建设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二期已开工建设, 计划于2016年年底建成使用。二期工程分别向上游延伸380米, 向下游延伸446米, 新增2个大型邮轮泊位和2座客运大楼。建成后, 码头总长1 600米, 宽度82米, 可同时停靠2艘10万吨级和2艘20万吨级豪华邮轮, 年停靠900多个邮轮航次。

(二) 面临问题

1. 邮轮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效应尚未体现

邮轮船供海关清关时间较长;检验检疫部门对于需求量较大的部分肉类、奶类产品, 不在允许的进口产品清单范围内, 造成上海母港邮轮主要由韩国集中中转供应。而对本地采购的物品定性为非贸易类物品, 不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

亚洲邮轮修理主要集中在新加坡。上海修理成本较高, 高级邮轮修理人才缺口较大, 不具备竞争优势。

2. 本土邮轮公司亟需培育

由于受到造船技术、管理水平、人才、购买和建造邮轮成本 (购买邮轮进口税和增值税超过船价四分之一) 、经营风险等因素的制约, 上海邮轮母港市场主要依赖外籍邮轮公司和邮轮, 导致邮轮母港发展对外籍邮轮公司依存度高, 缺乏话语权。海航旅业、渤海轮渡、携程等邮轮公司虽试水国内邮轮市场, 但受前期投入巨大等因素影响, “海娜号”、“中华泰山号”短期内难以盈利, 形成规模将经历漫长的成长周期。

3. 邮轮港口的联动安全应急系统有待完善

对于人流高度密集的邮轮港口而言, 及时化解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形势严峻。上海缺乏系统的立体联动的安全应急机制。

4. 客源市场国际化程度不高

2014年,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旅客吞吐量中国内地旅客占92.2%, 港澳台占1%, 外籍旅客占6.8%, 且大部分外籍游客并不是乘飞机专程过来乘坐邮轮。主要原因是上海母港的航线是以日韩等近洋航线为主, 航线单一。同时, 上海周边的旅游资源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度有限, 使得上海邮轮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

(三) 主要措施

1. 争取海关、商检和检验检疫部门支持, 突破进口食品保税船供制约, 缩短检验放行时间, 实现邮轮物资按需集散、分批进出。将邮轮船舶申报和进口食品保税供应的申报, 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试点项目。实现港航、海事、海关、国检、边检等部门的监管信息互联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合作机制, 优化口岸环境。

2. 放宽外商在境内投资邮轮运输的股比限制, 允许超过49%, 鼓励设立中外合资或独资邮轮公司;允许外商设立独资邮轮船舶管理公司。充分利用自贸区金融改革开放政策, 借力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创新等, 设立自由账号, 境外低成本融资, 偿还邮轮码头和购买邮轮贷款;为国外邮轮公司客票结汇提供便利;加大金融和保险对本土邮轮公司发展邮轮融资租赁业务的支持;通过负面清单, 突破中资船公司有1艘自有船舶才可以租船的限制, 鼓励本土邮轮公司租赁经营邮轮。

3. 建议由旅游局担任处置邮轮突发事件 (如霸船) 的牵头部门;加强邮轮和现有应急机制 (如海上搜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 的对接。

4. 将机场72小时免签政策延伸至邮轮港口, 打造“飞机+邮轮”的国际化产业发展模式, 简化游客通关手续, 实现口岸一次通关, 吸引欧美等国游客来沪进行邮轮旅游。

三、快递业

(一) 行业现状

1. 业务概况

2014年, 上海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8亿件, 同比增长35.1%, 约占全国快递业务量的9.2%, 首次实现月均业务量超亿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61﹒3亿元, 同比增长40﹒3%, 约占全国快递业务收入的17﹒7%, 日均收入达亿元。快递业务收入占整个邮政业务收入的比重较去年上升了4﹒7个百分点, 达到88% (表1) 。

2014年, 上海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全国排名继续位列第四和第二位。民营快递超速发展, 业务量占比88%, 业务收入占比83﹒%。总部经济效应日益强化。全市现有24家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总部, 约占全国快递品牌总数的70%, 总部收入贡献值达50%。全市邮政业收入在全国邮政业、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分别为12﹒8%、1﹒7%、2﹒7%, 为上海贡献了30多亿的税收。

2. 政府服务

上海市邮政管理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 制定了2014~2020年行业总体发展战略:到2020年, 上海将实现城乡邮政、快递服务均等化。全市打造出1~2家年业务收入超千亿元、3~4家年业务收入超五百亿元的快递总部企业;全行业年收入占上海GDP 5%以上, 力争成为上海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以及国际快递高端聚集地。

按照总体发展战略, 市邮政管理局将2014年确定为“基准建设年”, 重点推进战略规划基准的谋定、法律规范基准的落地、政策帮扶基准的确立、服务安全基准的执行、聚合平台基准的构建、行政管理基准的完善等“六大基准”的落实。

同时, 将“上海市邮政专项规划”作为2014~2040年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28个专项规划之一, “快递行业发展相关要求”也已列入“上海市物流货运发展规划”中。

2014年, 上海邮政行业实现了多项政策的突破落地, 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①将邮政业纳入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申报范围;②将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上海市综治工作考评体系;③将快递服务纳入政府采购项目;④颁布实施快递经营场所安全技术防范的上海市地方标准;⑤将快递业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应用, 纳入上海市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申报范围和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范畴;⑥将快递指标纳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指标体系、上海市综合货运指标体系和上海市楼宇经济评价指标体系;⑦首次公布上海快递车辆专用标识, 集中采购欧IV排放快递车辆693辆, 实现快递车辆凭标识进入限制通行区域。

数据来源:上海市邮政局

(二) 面临问题

一是快递业延续着国有“官僚制”、民营“家族制”的弊端, 总部企业实力不强、功能不全、能级不高、危情意识不足, 战略定位、运作模式、盈利能力、创新能力、供应链供给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均有很大差距,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竞争紧迫感;二是专业人才较为匮乏;三是末端派送车辆没有统一标准和车型, 派送环节商业模式不成熟;四是中心城区场地租金和人工成本相对较高, 停车难、派送难等问题日益凸显, 导致快递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 主要措施

一是提升政府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建设上海市邮政业安全监管、公共服务和基础管理“三大”信息化系统。对12305邮政业申诉服务热线进行扩容、扩能, 将其建设成为具有申诉服务、网格化管理、短号码客户受理、统计调查等功能的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加大“青浦全国快递行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力度, 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快递行业转型发展示范经验。

二是将快递企业纳入上海中小企业职工培训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的邮政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三是积极开展快递市场综合治理行动。建设上海市邮政业安全监管中心。统筹社会资源, 构建第三方评估机制, 对邮政业安全与服务水平进行评估, 提供年度性评估报告。开展上海市邮政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

现代服务业项目报告 篇3

关键词:都市型现代农业 生态服务价值 监测报告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2)04-72-03

一、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概念提出的背景

在北京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业的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降低,农业的基础作用和重要功能渐渐被忽视。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中,明确了首都的城市功能定位,建设“宜居城市”成为首都的重要功能之一。“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明确将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的功能从传统的单一生产功能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拓展。农业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

农业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自我调节和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2012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北京为实现2015年PM10和PM2.5浓度比2010年下降15% 、PM2.5浓度≤60微克每立方米的目标,提出大面积植树造林、增加水域面积、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等八项措施,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居民居住环境质量。

水资源的紧缺和耕地的减少成为北京生态环境建设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对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部署,划定了生态涵养发展区,通过对区县进行功能定位来保护北京的生态环境。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经济发展、转型让步于生态建设,需要客观反映生态环境的重要价值,并以此作为建立相应生态补偿机制的依据,实现全市各功能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农业的价值也需要从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被重新评价。

二、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的概念

为了全面反映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客观评价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效监测北京生态和环境发展状况,我们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角度出发,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发展为思路,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支撑,提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是指农业范畴所包含的所有资源和人类活动给人类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效益。

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包括三部分:直接经济价值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农林牧渔业的全部产品价值、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型服务活动的价值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特有的供水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指农业范畴内的所有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有的生态优势,在传统农业以外给人类所带来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现的经济效益;生态与环境价值指农业范畴中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为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带来的、没有在现实经济价值中实现的效益。

三、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测算范围包括农田、森林、草地、湿地四大生态系统。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一级指标框架包括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和生态与环境价值3个部分,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6个。

(一)直接经济价值

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的全部产品总量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型服务活动的价值。

2.供水价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湿地供给的维持正常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水资源的价值。

(二)间接经济价值

1.文化旅游服务价值:是指依托农业独特的资源优势,给人们创造了舒适的旅游、休闲、科研、教育环境,并因此带动消费所产生的价值。

2.水电蓄能价值:是指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位能的水流至低位,将其中所含的位能转换成水轮机的功能,再利用水轮机作为原动机,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所产生的价值。

3.景观增值价值:在城市中,景观价值尤其是土地价值是由土地区位、交通状况、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其中由森林、湿地等农业资源直接影响所产生的增值就是景观增值价值。

(三)生态与环境价值

1.气候调节价值: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在生物生产中调节大气中氧气变化,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保证生命活动的基本气候条件,同时具有防风、增湿、调温等改善气候的功能。这里主要是指生态系统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调节气温、调节湿度的功能价值。

2.水源涵养价值:生态系统的存在可以大大增加土壤对降水的吸收,减少地面径流,尤其湿地生态系统还具有蓄水和补给地下水,维持区域水平衡的重要作用。生态系统的这种功能对于人类所产生的价值就是水源涵养价值。水源涵养价值包括调蓄地表水价值、补充地下水价值、拦截降水价值、涵蓄降水价值。

3.环境净化价值:生态系统的植物能够对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以及水污染起到净化作用。绿色植被在植物抗生范围内能通过吸收而减少空气中硫化物、氮化物、卤素以及粉尘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吸收土壤以及污水中的部分污染元素。生态系统的这种功能对于人类所产生的价值就是环境净化价值。环境净化价值包括降低粉尘价值、释放负氧离子价值、净化水质价值、吸收有害气体、减噪的价值、释放植物杀菌素价值、消解固体废弃物七个方面的价值。

4.生物多样性价值: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层次。多种多样的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北京地区复杂多样的地形、气候、土壤和湿地资源,为植物保育和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多样的环境。生态系统的这种功能对于人类的价值就是生物多样性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包括珍稀动物价值和植物保育价值。

5.防护与减灾价值:是指由于生态系统的存在,在减少风沙侵蚀、调蓄洪水过程、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防护与减灾价值包括洪水调蓄价值、农田防护价值、防风固沙价值。

6.土壤保持价值:由于生态系统的存在,植被和枯枝落叶层的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保护土壤减少侵蚀,保持土地生产力;并能保护海岸和河岸,防止湖泊、河流和水库的淤积,生态系统的这种功能对于人类所产生的价值就是土壤保持价值。土壤保持价值包括避免废弃土地价值、减少养分流失价值、减少泥沙淤积、滞留价值。

7.土壤形成价值:生态系统的植物根系从土壤吸收营养物质合成新的生物生产量,保存在植被中的这部分营养物质避免了养分受雨水淋洗的直接流失,而有机物以枯枝落叶的形式输送到土壤中而被生态系统重新利用,体现了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植被在养分循环和累积过程中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特有的这种功能对于人类所产生的价值就是土壤形成价值。土壤形成价值包括植被养分累计价值和枯落物分解价值。

nlc202309032131

四、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测算方法

本体系将现有的统计制度和专业领域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分别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统计和测算。

(一)直接经济价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采用北京郊区统计制度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相应计算方法。供水价值采用水资源管理部门发布的地表水供水量和测算得到的地表水中水产生量,结合价格管理部门发布的综合水价和再生水价计算得到。

(二)间接经济价值

采用北京统计报表制度中的旅游等专业统计方法和部门统计数据,结合调查得到水景观因子等参数计算文化旅游服务价值;依据部门统计中的水力发电量和电价得到水电蓄能价值;结合北京市土地基准地价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核算景观增值价值。

(三)生态与环境价值

农业生态与环境价值以统计数据、部门数据和研究机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态学、经济学等领域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统计遥感测量,采用被专家普遍认可和使用的方法将无形的、无市场价值的农业生态与环境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可计算的价值。具体测算方法主要包括市场价格法、替代工程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和支付意愿法等。

五、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结果

据测算,2010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贴现价值为875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年产出价值为3066.36亿元,比上年增长3.1%。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年值构成中,直接经济价值为348.83亿元,占总价值的11.4%,比上年增长4.1%。

间接经济价值为1002.75亿元,占总价值的32.7%,比上年增长7.2%。

生态与环境价值为1714.78亿元,占总价值的55.9%,比上年增长0.6%。

2010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年值比上年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生态与环境价值分别拉动总价值增长0.5个、2.3个和0.3个百分点。

12项二级指标中,生物多样性价值、景观增值价值、气候调节价值和文化旅游服务价值分别占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年值的20.7%、18.5%、18.4%和14.1%,分别比上年增长0.4个、2.6个、1.2个和13.9个百分点。

除水电蓄能价值和环境净化价值比上年略有下降外,其余10项指标均呈增长趋势。2010年北京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3.3%,带动文化旅游服务价值比上年增长13.9%,增长量占总增长量的58%,拉动总价值增长1.8个百分点。景观增值价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气候调节价值增量分别占总增长量的15.9%、14.3%和7.1%,分别拉动总价值量增长0.5个、0.4个和0.2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06年北京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林业勘察设计院、北京市统计应用研究所,北京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体系项目报告书,2008。

[3]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生态学报,19(5):607-613。

现代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4

近年来,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项目带动、改革开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近期政府又提出了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了解现代服务业现状,近期,我们会同发改统计局、商务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与特征

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从而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代服务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专业化。现代服务业具有集群性特点,主要表现为服务企业的行业集群和空间集群,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信息资源共享,来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市场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考虑本地市场需求量和需求强度,可供经营的行业范围等,人口规模和密度是影

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信息化。信息产业发展本身就代表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信息化既可以创造对现代服务业的巨大市场需求,又可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水平。

四是对契约信用的高度依赖。提供服务方和消费服务方之间主要以契约协议的形式来确定双方权责关系,从而形成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契约信用关系是服务市场的基石。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始终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支持资金投入,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一)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在地区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2013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6.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1%;对GDP贡献率为68.1%,高于第二产业36.2个百分点;实现税收37.7亿元,占全年税收总额的62.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8.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维持在50%以上的较高水平,2013年更是达到70%左右的高水平,服务业正逐步成为的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

(二)现代服务业门类齐全,吸收了大量就业。在所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的共14个门类43个大类中,我的服务业除铁路、水上、航空、管道运输业和国际组织之外,门类齐全,项目分布广,发展比较全面。从单位数量上看,2013年,服务业法人单位3986家,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为76.6%;从事服务业的个体经营户24330户,占全部个体经营户比重为97.1%;2013年,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16.35万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吸收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活跃了经济。

(三)房地产业繁荣发展,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财政收入主体的地税收入中,2013年现代服务业税收占到地税收入的79.6%,传统服务业只占到3.4%;房地产业缴纳额达23.7亿元,占服务业地税收入的76.1%,占全部地税收入的63.2%。税收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发展地方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政府更好履行政府经济治理职能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举措的坚实基石。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对地方财政的支撑作用举足轻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很好的推动了战略举措的实施。

(四)现代金融业发展势头好,增速较快。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基础性行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质量,伴随着新技术、新领域、新业态的出现,传统金融服务业开始向现代化转变。2013年金融业产值实现41亿元,同比增长56.6%,较2012年增速高出30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银行业金融为主体,保险、证券、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的局面。

(五)高技术服务业有所发展,潜力巨大。高技术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的新兴产业形态,是提供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2013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实现产值3.08亿元,同比增长8.2%,较2012年同比增速减少10个百分点,增速有所放缓;13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产值占当年GDP比重为1.1%,较去年增长5.2%;2012年专业技术服务增加值达到13.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为21.2亿元,比较优势明显。

三、现代服务业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服务业虽然有较快发展,但与整个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既有总量不足、比重过低的问题,也有内部结构落后、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以及整体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

(一)传统行业比重大,产业发展层次不高。近年来,虽然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但行业结构不甚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及就业人员占较大比重的仍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等传统服务业,虽然具有传统优势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发展势头不错,但是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行业领域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却发展较慢。与此同时,整体产业链较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配套条件较差,现代产业体系仍然处于起步期,产业发展层次仍然较低。

(二)企业竞争能力偏弱,行业水平有待提高。行业内部聚集度不高,缺乏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如具有发展优势的商贸业,还只有大商新玛特、世纪联华、华润万家等几家知名商业集团的分支。特色商业区目前尚处于起步阶

段,街区经济有待发展,而且在业态和产业辐射能力、特色氛围、整体规划设计方面仍待提升。为国际和国内市场服务、体现现代化城市功能、具有外向辐射功能的行业,如会展旅游、现代物流业等基本还是空白,新兴的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行业发展不够充分,行业水平有待提高。

(四)产业支持政策不够,影响服务业项目落地。近年来,由于一直重点发展东部区域,同时得到国家、省的产业支持,东区在土地、税收、产业政策等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大量的金融、研发,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已逐渐产生集群作用。相比而言,西区在土地审批、税收优惠、产业政策等方面处处受限,有些项目签约几年都不能开工,使得企业逐渐失去信心,影响产业的吸引力。虽然在近年提出发展西部片区,也提供了一些土地、税收上的支持,但力度不够,作用有限。

四、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要点

1、突出生态优势。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加快整合研发创意、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特色商业、文化旅游、创意设计、休闲娱乐等融为一体的大文化产业,打造现代文化创意游品牌,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

2.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契机,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步伐,逐步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的开发建设,促进住宅

消费合理增长。加快建设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立透明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3.发挥科研院所集中优势。推动高技术服务业整合提升。以延伸产业链为重点,围绕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结合纺织服装、家居等优势领域,依托辖区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和力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成为研发设计信息化服务中心。

4.发挥医疗资源、教育资源集中优势。全面发展公共服务业。整合利用和有效使用辖区及周边优质资源,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参股,积极推进道路、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居住、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服务设施,加快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覆盖全域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措施

现代服务业项目报告 篇5

2009年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

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保增长、促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国家和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特色明显、产业化成熟度高、具备市场竞争能力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示范性、带动性的重大软件产业项目建设,提高我省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和带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加快发展。

二、项目范围及申报条件

(一)重点软件产品项目(01)

1、操作系统(实时控制类嵌入式操作系统、网络业务类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2、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系统软件、分布式数据存储软件等);

3、中间件(移动通信中间件、网格中间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等);

4、普适计算基础软件、三维CAD软件、三维GIS软件;

5、环保监测、监查、污染控制管理与系统集成软件;

6、电力、通信、智能交通、电子政务等面向行业和社会领域的应用软件;

7、面向行业用户的SaaS软件;

8、数字内容处理及服务支撑软件;

9、基于中国优秀文化的网络游戏软件、绿色网络控制软件、多媒体教育/教学软件等;

10、行业、企业级数据信息集成与应用平台开发;大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11、重点行业大型电子商务和特色电子商务系统;

12、现代生产服务业和其它信息技术融入到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各环节的大型集成和协同系统。

申报条件:项目对软件产业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项目成果具有创新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权属明确;具备实现产业化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实施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产业化目标任务明确,实施方案合理可行;项目实施单位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良好的产业化基础以及较好的管理能力和人才队伍;项目实施单位的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产权清晰;项目申报单位为在本省注册且独立核算的软件企业,成立时间不得低于3年(以下企业在江苏注册成立的最低年限可放宽至1年:从我省成立3年以上的制造企业中剥离成立的软件企业;从其他省市引入的成立3年以上的软件企业;在其他省市成立3年以上的软件企业在我省设立的子公司)。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项目(02)

1、植入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关键芯片和核心芯片的工业产品的生产与产业化;

2、机械、电子电器、冶金、造船、纺织、风力发电等重点设备、重大装备或设备群等数控集成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3、能源(煤矿生产和清洁能源生产等)企业管控一体化系统及其它信息技术应用系统;

4、流程工业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的节能降耗管控系统(重点在冶金、化工、轻工、建材、环保等)、生产过程管控系统。

申报条件:关于第1、2类项目,申报项目为工业企业自主研发产品,产品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核心技术,产品产业化前景好,产品生产、销售对企业销售业绩有较大提升。申报单位为省内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

关于第3、4类项目,申报项目实施的内容明确、技术路线可行,在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方面创新点明显,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及系统,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8年至本项目申报截止日前,应用方和信息技术依托方已签订规范、正式的合作合同,项目合同总金额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项目申报截止日前,投资方付款已达到50%,项目实施已进入中后期。信息技术应用单位为我省境内的重点支柱行业中的大型骨干企业,项目实施对其产业提升具有显著效果,信息技术依托方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项目申报单位为在本省注册且独立核算的软件企业,成立时间不得低于3年(关于成立年限的其他规定,比照“重点软件产。品项目”)

(三)重点集成电路产品项目(03)

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IP核;高端通用芯片的研发与应用;集成电路制造关键工艺、先进封装测试技术及关键配套材料、设备等;

2、新一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终端及配套产品;光通信关键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关键设备;

3、基于国标的数字电视系统及关键设备、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媒体终端设备;

4、平板显示关键元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高性能电子信息材料;

5、医疗电子、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智能交通、绿色照明产品等。

申报条件:比照“重点软件产品项目”。

(四)信息安全类项目(04)

1、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中间件、容灾备份、安全办公等基础类软件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2、网络攻击防护、网络监控、恶意代码防治、网络内容安全管理等网络安全类软件产品,基于国产可信计算芯片、高性能专用安全芯片、自主密码技术的集成应用产品,适用新一代网络环境的高性能、多安全功能集成化软件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3、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网络数字版权保护、电子证据取证、安全评估与保密检查、终端安全防护等专用安全软件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4、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采用自主安全产品建设的安全监控、安全支付与信用保护、安全综合防范等软件管理系统,为软件园区和其他软件企业集聚区提供重要数据保护的软件管理系统。

申报条件:项目对信息安全有重要意义,其他比照“重点软件产品项目”申报条件。

(五)资质认证奖励(05)

1、CMMI认证奖励。

申报对象为通过CMMI认证(含升级),符合《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信息产业厅<关于对通过CMM/CMMI评估的软件企业实行奖励的办法>的通知》(苏财建[2005]126号)有关规定的软件企业。

2、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认证。

申报对象为在我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通过信息安全管理认证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

(六)其他类(06)

1、社会信息化推广项目。

申报对象为自主研发、销售为农村、社区信息化示范点服务的软件产品的软件企业。必须为省级以上信息化试点或示范项目。

2、实用软件人才培训补贴。

申报条件:经省信息产业厅认可的,有培训资质的机构,为江苏软件产业培养实用人才、项目经理等,并取得较好成效。所培养人才必须是面向社会招录的软件人才,不包括在校大学生。

3、国家“核高基”和“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配套项目。

三、资金支持方式

(一)补助

1、对重点软件产品、重点集成电路产品、信息安全类、社会信息化推广类项目,根据所报项目技术含量、研发成熟度、产业化前景、产品投资额以及企业近几年来销售及增长情况等因素给予一定的补助。

2、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对工业企业自主研发的项目,根据项目技术含量、研发成熟度、项目投资额、产品生产销售促进工业企业销售业绩增长情况、产品产业化前景等因素给予工业企业一定的补助;对工业企业联合省内软件企业开发项目,除上述参考因素外,结合合作开发合同,对软件开发企业给予一定补助。

3、对我省相关企业和单位申报并已通过“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重大专项审核的项目,其地方配套不足部分,给予适当补助。

(二)奖励

对当年通过CMMI认证(含升级),按规定标准予以奖励。具体标准为: CMMI 2级30万元,3级40万元,4级60万元,5级70万元。对于已按原标准获得奖励的企业,提高标准部分在升级时按新标准补足,未升级的不予补足。

对通过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认证的企业,按规定标准予以奖励。

(三)以奖代补

软件专业人才培训项目,主要按照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人数、对实训平台建设的投入或与境外机构合作培训的公共性费用等实行“以奖代补”。

四、项目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应按填表说明认真填写《江苏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申报书》和《江苏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申报单位主要经济指标表》(见附件2)。

(二)对本专项引导资金项目实行限额申报。申报数量结合全省信息产业布局规划和各地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特色、质量等统筹安排,原则上南京市本级不超过50个,苏州、无锡市本级不超过40个,常州市、镇江市本级不超过20个,其他市市本级不超过10个,有关县(指省信息产业厅明确的重点县)原则上每县不超过2个。对申请CMMI等资质奖励认证的,申报数量不作限制,但必须符合上文有关限制条件。

(三)项目申报材料

1、对重点软件产品、重点集成电路产品、信息安全类项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社会信息化推广项目,申报单位需提供下述材料:

①项目申报书;

②申报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③经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最近三年(2006、2007、2008年)的财务审计报告(如为复印件需加盖审计确认章)。

④信息安全类项目需提供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文件。⑤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需提供软件开发企业和制造企业合作开发合同。

3、对CMMI、ISO27001认证奖励,申报单位需提供下述材料: ①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②CMMI证书(或ISO27001)证书;

③2008经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需加盖审计确认章)。

4、对软件专业人才培训,申报单位需提供下述材料: ①项目申报书; ②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③软件专业人才培训资质认定证书复印件; ④培训人才证书及其他相关证明文件。对于按有关规定,最低成立年限放宽至1年的企业,应对照规定附相关财务审计报告及其他证明材料,如附件不全或附件不符合规定,则作为企业成立年限不足、不符合申报资格处理。

(四)各市、县(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专项经费主管部门会同当地财政部门认真做好省专项经费项目申报组织工作。要深入分析审核企业申报项目的质量,并从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市场前景及企业能力等方面作出客观的评价,出具推荐意见,并填写《江苏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材料审查表》(附件2)。

现代服务业项目报告 篇6

2020年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和会展业发展 专项资金电子商务类项目申报指南 一、支持方向 重点对国家级、省级认定的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示范企业,互联网百强、跨境电商前10强、电商垂直领域前10强企业在西安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区县、示范村创建、区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建设,限额以上零售商贸企业网上销售,农产品网销品牌培育,青年电商创业明星进行支持。

二、具体项目类别 (一)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示范企业认定奖励。

1、申报条件:

(1)依法在西安市注册成立的企业法人或单位法人;

(2)企业产权明晰,实行独立核算,信用良好,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2、奖励标准: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3、申报资料:

(1)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奖励类项目申请表(附件1);

(3)项目绩效目标申请表(附件3);

(4)企业社会信用代码证;

(5)认定文件复印件;

(6)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合法性承诺书(附件4)。

(二)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区县、示范村创建奖励。

1、申报条件:

电子商务示范区县申报条件:政府重视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水平较高;

电子商务产业配套比较健全;

电子商务基础工作比较扎实;

电子商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相对完善;

电子商务推进工作创新性强。

电子商务示范村申报条件:所在地乡镇(街办)有明确的支持政策,村委会对电子商务发展具体的推进措施;

从事电子商务的家庭户数占行政村家庭户数的比重不低于20%;

电子商务交易的商品以地产农产品或加工品为主;

产业特色明显,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2、奖励标准: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区县奖励300万元(评选一个),示范村每个奖励10万元(不超过17个)。

3、申报资料:

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区县申报资料:

①以政府名义提出的申报文件;

②西安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区(县)申报表(附件5);

③与申报条件相符合的有关佐证材料,包括创建工作机构设置文件、产业政策文件、产业园区资料以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情况的佐证资料。

市级电子商务示范村申报资料:

①所在区县商务主管部门推荐文件;

②西安市电子商务示范村申报书;

③与申报条件相符合的有关佐证材料。

(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设奖励。

1、申报条件:2019年在涉农区县新建的区(县)级电商服务中心。

2、奖励标准:经验收合格,每个区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给予5万元奖励。

3、申报资料:

(1)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奖励类项目申请表(附件1);

(3)建设县级电商服务中心的及挂牌相关资料;

(4)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合法性承诺书(附件4)。(四)限额以上零售商贸企业网上销售额奖励。

1、申报条件:

(1)依法在西安市注册成立的企业法人或单位法人;

(2)企业产权明晰,实行独立核算,信用良好,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2、奖励标准:纳入限额以上贸易统计的零售类商贸企业,线上年销售额首次超过1亿元的,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销售额5000万元至1亿元的,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销售额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3、申报资料:

(1)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奖励类项目申请表(附件1);

(3)项目绩效目标申请表(附件3);

(4)企业社会信用代码证;

(5)提交电子商务交易额证明的有关资料;

(6)纳入限上企业字典库凭证;

(7)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合法性承诺书(附件4)。

(五)培育农产品网销品牌奖励。

1、申报条件:

(1)依法在西安市注册成立的企业法人或单位法人;

(2)企业产权明晰,实行独立核算,信用良好,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2、奖励标准:年网络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农产品品牌所属电商企业,经考核认定后,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

3、申报资料:

(1)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奖励类项目申请表(附件1);

(3)项目绩效目标申请表(附件3);

(4)企业社会信用代码证;

(5)认定文件复印件;

(6)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合法性承诺书(附件4)。

(六)互联网百强、跨境电商前10强、电商垂直领域前10强企业在西安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奖励。

1、申报条件:

(1)依法在西安市注册成立的企业法人或单位法人;

(2)企业产权明晰,实行独立核算,信用良好,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3)已通过市发改委官网的线上申报。

2、奖励标准:在我市设立全国或区域总部的互联网百强企业、跨境电商前10强、电商垂直领域前10强企业,且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年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3、申报资料:

(1)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奖励类项目申请表(附件1);

(3)项目绩效目标申请表(附件3);

(4)企业社会信用代码证;

(5)企业为互联网百强企业、跨境电商前10强、电商垂直领域前10强佐证资料;

(6)在西安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相关资料;

(7)提交营业收入有关凭证资料;

(8)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合法性承诺书(附件4)。

(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项目。

1、申报条件:

(1)依法在西安市注册成立的企业法人或单位法人;

(2)企业产权明晰,实行独立核算,信用良好,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3)项目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

(4)项目已建设完成。

2、奖励标准:在我市发展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行业垂直自营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综合服务平台的重点企业、交易场所、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平台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一次性补助资金200万元。

3、申报资料:

(1)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建设类项目申请表(附件2);

(3)项目绩效目标申请表(附件3);

(4)企业社会信用代码证;

(5)项目可行性报告。由项目承担单位编写并加盖公章,内容包括: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项目的必要性和意义;

项目建设内容、期限及具体实施计划;

投资预算情况;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6)项目工程进度情况及项目建设合同、发票、支付凭证等财务资料(7)经中介机构审核的企业上一财务审计报告;

(8)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合法性承诺书(附件3)。

附件1:

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请表(电子商务奖励类)金额单位:万元 企业基本 情况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组织形式 注册地点 注册时间 注册资本 销售收入 利润总额 上缴税金合计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项目起止年限 项目情况简介 项目申报期内网络交易额:

同比增长 % 申请奖励或补助的政策依据 申请奖励或补助类金额 2020年绩效 目标 1.项目预计经济效益:

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 万元,增长 %;

缴纳税金达到 万元,增长 %;

2.预计社会效益:

区县意见 商务部门(盖章)财政部门(盖章)附件2:

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请表(电子商务建设类)金额单位:万元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项目基本情况 地址 邮编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组织形式 注册地点 注册时间 销售收入 利润总额 2019年纳税合计 注册资本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 项目名称 绩效目标 项目类别 项目起止年限 投资构成 投资总额 银行贷款 投资构成 项目建设内容及运行情况 自有资金 其他资金 已投入资金额 申请资助金额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区县意见 商务部门(盖章)财政部门(盖章)附件3:

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 填报单位(盖章):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项目属性 项目实施单位 主管部门 部门编码 项目负责人 项目起止时间 项目资金来源(万元)资金总额:

项目概况 财政补助资金总额:

上级财政补助资金 本级财政补助资金 自筹资金:

自有资金:

其他渠道:

其他资金:

上级部门补助资金 国债转贷 其他渠道()项目可行性简要分析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项目实施内容(标明起止时间)项目绩效目标 长期目标 目标 长期绩效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容 指标值 备注 绩效指标 预期工作量目标 数量指标 预期工作量目标 预期效益目标 质量指标 时效指标 成本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 预期效益目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生态效益指标 可持续影响指标 具体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容 指标值 备注 其他说明的问题 预期工作量目标 数量指标 预期工作量目标 预期效益目标 质量指标 时效指标 成本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 预期效益目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生态效益指标 可持续影响指标 具体指标 专家审定意见(签章)部门(单位)意见(签章)年 月 日 财政部门意见(签章)年 月 日 附件4:

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合法性承诺书 我单位郑重承诺,此次申报2020年西安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所有申报材料及所附资料均真实、合法。如有不实,我单位愿承担包括法律责任的一切责任和后果。

单位(公章):

法人代表(签字):

现代服务业项目报告 篇7

1.1 研究背景

2012年12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 这是国务院自2004年始连续十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 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 围绕现代农业建设, 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 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1.2 研究目的

广东是农业大省,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广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农业效益大幅提升,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广东省科教兴农的重要手段, 在服务农民提升能力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传播、推动农村和谐发展等方面已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路径, 取得了丰硕可喜的成果。但本课题组在深入一线调研的过程中, 也发现了现代远程教育在服务“三农”过程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可改进的方面, 本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 从现状出发, 剖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并为构建符合实际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上的科教兴农模式与运行机制提供现实依据。

2 广东省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现状

2.1 广东省电大系统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旨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将高等教育送到农村, 为农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农民大学生注册入学, 不转户口, 就地上学, 自主学习, 累计学分, 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电大系统通过减低学费标准和教材价格、实施经济援助、提供专项奖学金等方式, 减轻农民大学生负担。注册费、课程学分费、考试费分别下调80%、20%、40%;通过补贴, 教材价格也比同类教材低30%, 学习包等教学资源按注册名册直接配送到县级电大, 减少了运行费用。

广东省电大从2004年开始就承担“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历教育工作。珠海电大作为广东省的试点窗口在全省率先开设农村行政管理专业, 在金湾区设教学点, 把大学办到农民家门口, 从2004级首批157名新生, 至2010年秋季新招的97人, 珠海电大金湾分校累计招生1200余人;珠海电大还在南屏工业区设立教学点, 把大学办到工业园区, 送教到工厂, 使打工者不出园区就能上大学。为了减轻打工者的经济负担, 珠海电大还决定减免20%学费。2010年珠海电大还与珠海湾仔街道合作办学, 为该街道定向培养社会工作人才, 这项合作还将进一步向其他乡、镇、街道推开。惠州电大从2005年开始全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 重点选拔培养基层急需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农村干部队伍中去。惠阳电大、惠东电大和博罗电大等分校招生情况稳步增长, 为农村基层输送了大批的优秀管理人才。除此之外, 英德电大、连南电大、阳山电大等各县市级电大也积极加入到“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培养工作中来。从附录一可见, 近四年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招生规模稳步增长, 2010年累积招生691人, 2011年累积招生477人, 2012年培养规模有了量的飞跃, 达到1236人, 2013年春季招生也达到462人。各分校教学点也由2010年的12个扩大到2012年的19个。

2.2 广东省电大系统的“村官大学生培养工程”

2.2.1 惠州电大的“村官大学生培养工程”

2009年, 惠州市委、市政府同意, 由惠州市委组织部、市电大联合实施的“村官大学生培养工程”正式启动。根据这一“工程”, 从2009年起, 惠州市委组织部、市电大每年招录一批村官大学生 (约300名) , 3年内共培养1000名, 实现全市所有村“两委”成员中至少有1名村官大学生。惠州市“村官大学生培养工程”按物价部门的有关标准, 参学人员的学杂费约为每人每年3000元 (包括学费、教材费、考试费等) , 学制三年。学费分担比例为:市财政30%, 县 (区) 财政30%, 乡镇 (街道) 20%, 市或县 (区) 电大10%, 个人10%。截至2012年6月, 惠州市已有1102名村官成为这项工程的受益者。

2.2.2 珠海斗门电大的“远教村官学历提升工程”

2010年2月, 广东省委组织部、省远程办在《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培养管理员村官。根据这一要求, 珠海电大积极与珠海市委组织部、斗门区委组织部联系, 依托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开设“斗门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班”, 启动了“远教村官学历提升工程”, 培养对象为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 开设专业包括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农村信息管理等。首次开设的“斗门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班”招收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学生97名, 主要通过电大在线学习平台、农村远程教育平台, 采取面授辅导、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 旨在提高农民素质和信息化运用管理能力, 培养一支优秀的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员村官队伍, 为在广大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斗门区委组织部对此项工程给予了大力支持:学员学费由斗门区委组织部承担30%, 各镇承担20%, 学员承担50%。优秀学员将在毕业后获得奖励。珠海市妇联也将对每位女学员奖励1000元。

2.2.3 清远电大的“村官学历提升工程”

2012年3月2日, 广东清远电大“村官学历提升工程”——首期村 (社区) “两委”干部大专班开班, 64名村 (社区) “两委”干部新生参加开学典礼。村 (社区) “两委”干部大专班由清远电大联合清城区开办, 计划用3年时间, 实现清远区50%的村 (社区) “两委”干部学历达到大专或在读大专的目标, 树立“抓龙头带动, 建坚强堡垒”的村官学历提升品牌, 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清远电大相关负责人表示, 要把课程设置与推动农村转型发展要求紧密结合, 把学历班办成“农村干部的MBA”, 让村干部学员通过“校园学理论、田间学技能、现场学本领”, 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效果。

2.3 广东省团委发起的“圆梦计划”

“圆梦计划”是由共青团广东省委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单位共同实施的公益项目, 重点资助在粤务工青年参加以网络远程教育形式为主的高等学历教育。2011年7月, “圆梦计划”2011年秋季招生正式拉开帷幕。在“北大100”试点成功的基础上, 秋季招生合作高校由1所增至17所, 班级由1个发展至100个, 招生人数由100人扩展至1万人。在此次开学典礼上, 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7所招生高校的负责人为学员代表颁发了校训牌。

在“圆梦计划”中, 学员根据自身需要在两年半至五年内完成本科学习并获取相应学历。课程采取网络远程教育的方式, 配送相关教材和网络资源, 并安排相应导师和助理, 学员学习时间较为灵活, 其中每晚19时至21时为在线课堂答疑时间。一般情况下, 通过继续教育读本科或大专的学费约为人均8000至12000元。通过主办方积极筹措资金, 参与“圆梦计划”的新生代农民工只需支付1000元, 即可接受为期2至3年的本科或大专层次继续教育, 实现“一天一块钱”, 轻松读大学。截至2011年底, 该项目总投入已超过1亿元。

2.4 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项目

产业和劳动力转移是广东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 我省不断完善“双转移”配套政策, 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技能培训体系, 全面建立珠三角各市与粤东西北各市“一对一”对口劳务帮扶机制, 畅通转移就业渠道。截至2011年7月, 全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44.9万人, 转移就业441.2万人, 近17万户贫困家庭通过劳动力转移实现脱贫。

广东省择优认定800多家优质农村劳动力培训定点培训机构来操作的, 这些机构涵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农业、旅游、妇联、共青团等部门, 此外, 还建立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5个, 年培训能力达到90万人次以上。开发适应农民工的远程培训课件232个, 培训能力与产业转移升级需求逐步匹配。广泛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 引导企业将技能水平与工资待遇挂钩, 加大技能水平在评优、入户等奖励措施中所占的比重, 进一步营造人人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 在全省推广“一网四库”建设 (即人力资源信息网、人力资源信息库、空岗信息库、培训资源信息库和人力资源转移信息库) , 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需求等信息。大力收集、整理企业用工信息, 并利用各级人力资源市场、网络、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广泛发布。

2.5 广东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008年12月, 广东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系统正式开通。按照省委的要求和部署, 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建成后, 遍布在农村基层的终端接收站点将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 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 农村基层信息化的示范点, 党员和农民群众掌握实用科学技术的致富点,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学习职业技能的传授点和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娱乐点。

广东目前已建起由1个省级平台、21个市级平台、122个县级平台构成的立体式课件制作、播出系统, 仅省级平台就有3000多个小时的4000多个经典视频课件, 内容涵盖了时事教育、党建知识、农技培训、文化娱乐等, 初步建起既符合国情、省情, 又有乡土风情的省、市、县 (区) 三级教学资源库。此外, 各地方纷纷想办法提高学习效果, 如茂名市根据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求知需求挑选教学课件, 通过播出预告和节目预约, 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收看;梅州市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 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广州增城开设“万人大学堂”, 每半月组织万人以上在增城广场进行集中学习, 都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

3 广东省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组花费半年时间, 深入广东省各地农村实际调研, 走访了大量的农民朋友, 寻访了一批农村党员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等。同时向各村、乡、镇等的相关群体发放了调查问卷, 详见附录二。该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82份。本课题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 抽样地点分别是惠州、梅州、珠海、阳江、韶关五地, 分别代表粤中、粤东、粤西和粤北。本课题组在整体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 结合广东省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现状, 总结出如下问题:

3.1 从整体来看, 广东省远程教育资源贫乏与资源重复建设现象并存

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三农”过程中, 广东省和各级部门投入巨资建设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虽然在过去几年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整体上来说网络课程中真正适合农村学生的、有针对性的资源却很少。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有65%的农民朋友认为网络课程资源更新速度慢、不实用。很多网络课程就是简单地把文字教材变成电子文本, 把录像教材变成IP课件, 缺乏经过整合的、适应农村人员学习需求的教学设计和各种媒体的一体化设计。因此, 可利用资源的贫乏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远程教育的学习积极性, 难以发挥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丰富的优越性。

与此同时, 与远程教育资源贫乏相矛盾的是远程教育资源重复建设严重。虽然国家教育部强调要“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和“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形式和运行机制”。但是, 实际上广东省很多学校在开展远程教学时, 从教学系统支持平台、教学管理系统到每一门课程大都是进行重复开发,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各个学校各自为政, 没有进行资源共享, 从而造成学校之间在教学资源上的重复建设。并且, 有些远程教育机构没有严格遵守教育部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和有关规范, 没有用标准化的办法保障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网络系统平台的互操作性, 从而也限制了远程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和优化整合。

3.2 从服务农民的角度来看, 广东省远程教育在农民培训专业设置上过于单一

从服务农民的角度来看, 目前广东省远程教育服务农民进行深造培训的专业设置过于单一, 专业覆盖面狭窄。从附录一中不难看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所开专业仅限于农村行政管理和乡镇企业管理, 其中乡镇企业管理专业招生和培养规模都很小, 近四年来全省仅培养了85人。广东省电大系统近八年来仅开设几门针对农村农民的专业课程,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培养效果。其实, 自2004年7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正式启动以来, 中央电大就开设了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种植、养殖、管理3大类10个专业近百门课程, 但各地电大在具体落实实施过程中, 却由于种种原因, 部分专业没有坚持开设下去。本课题组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收集整理发现, 62%的农民朋友认为, 广东省目前的远程教育科目主要侧重于管理类, 对于实操性课程开设的并不多, 且教学内容较陈旧。同时,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 一些试点学校对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新的领域, 以及它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了解不够, 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目前远程教育中虽然大多采用远程课堂、自学的形式, 但是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 大多数的远程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之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不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 广东省远程教育培养农民的覆盖面相对狭窄, 很多乡镇仅限于个别党员干部的培训深造, 没有意识到广大基层农民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在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方面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 农村娱乐互动平台尚未建立, 农民外出打工者与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休闲娱乐教育、沟通互动平台尚未建立。

3.3 从服务农业的角度来看, 广东省远程教育在农技推广领域仍有多项空白待填补

目前, 广东省远程教育服务农业技术推广领域, 主要集中在1个省级平台、21个市级平台、122个县级平台构成的立体式课件制作、播出系统。该视频课件播放系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党员干部、务农人员等提高了专业素养, 拓展了农业技术的知识面和普及度, 但是该系统缺乏互动性, 甚至有些视频课件已不符合当前需要, 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要求是覆盖面广、信息更新及时、传输速率高, 对带宽的要求是可以进行实时交互的远程教学, 不仅可以传输文本, 还可以传输实时的音频、视频数据信息, 实现零距离专家互动、零时滞困难解决、微成本农技推广。但是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 只有5%的农民朋友与农技专家实行了互动, 绝大部分农民朋友不知道如何联系农技专家, 甚至更多的不会使用远程教育在线互动平台。而诸如虚拟“农业专家大院”, 虚拟“农业技术市场”等项目, 95%的农民朋友不知为何物, 此领域一片空白。可见, 目前, 广东省远程教育亟待整合农业技术教育资源, 淘汰落后的不合时宜的视频资源, 新建补充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实际的视频资料。同时, 开辟虚拟“农业专家大院”, 虚拟“农业技术市场”, 实现专家远程答疑和农村科技供需双方互选, 号召广东省高校农业科技和教育联盟也加入到远程教育的队伍中来, 了解一线农民朋友的需要, 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力度。

3.4 从服务农村的角度来看, 广东省远程教育在农村科教物联网领域仍属空白

广东省远程教育服务农民、农村的成效已经被实践所证明, 但远程教育在服务农村科教物联网系统领域仍属空白。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 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 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 物品 (商品) 能够彼此进行“交流”, 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 (RFID) 技术, 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 (商品) 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农村科教物联网系统正是衍生自此概念, 旨在通过建立广东省农村教育资源监控系统、农业科教人员定位系统、农民信息技术操作系统等, 实现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自动化、科技化、无缝化。而本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广东省农村教育资源监控系统、农业科教人员定位系统、农民信息技术操作系统等都并未形成一个全省可行的标准化系统,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98%的农民朋友甚至都不知道农村科教物联网系统为何物, 更别谈对这三个系统的了解。可见, 农村科教物联网系统的建立和子系统标准化实施在广东省尚属空白, 没有一个系统化、标准化的研究和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万光龙.构建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9) .[1]万光龙.构建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9) .

[2]张志彬, 龚伟娜.我国远程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成人教育, 2011 (12) .[2]张志彬, 龚伟娜.我国远程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成人教育, 2011 (12) .

[3]侍建旻.美国农村成人教育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5) .[3]侍建旻.美国农村成人教育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5) .

[4]肖建英.高校科教兴农模式信息共享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 2010 (5) .[4]肖建英.高校科教兴农模式信息共享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 2010 (5) .

现代服务业 篇8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无线移动互联网;服务科学;共性服务平台

Abstract: Wideband Wireless Mobile Internet (WWMI)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ies of Modern Service. And the Modern Servi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ulti-access network can easily realize the new operation modes formed by various Modern Service support system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under the new operation modes, the charge of calling and information become meaningless, instead, the charge of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direct service support from various Modern Service platforms becomes the main income.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operators build an operation service support platform with common service to cooperate with thousands of information web sites, helping the clients to transform the information into wealth and complete all kinds of operations and services.

Key words: modern service; WWMI; service science; common service platform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H02A03)

1 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的内涵、由来和发展

1.1 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的内涵和由来

至今尚无一个权威性的对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WWMI)的定义。本文试沿着技术发展脉络,说明它的内涵。

大家知道,全球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源于TCP/IP技术,创建的初衷是建设一个“平等、自由、免(低)资费”的面向全球的信息网。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发布了企业准入互联网的法律,由此,各大公司开始对互联网大量投资,并获取商业利益,客观上使互联网获得了迅速发展。在宽带无线接入方面,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以IEEE802为代表的系列标准及相关论坛,并先后又推出了Wi-Fi、WiMAX等与产业相关的论坛组织,使互联网的无线接入技术进入了一个宽带(广带)无线移动的新时代。

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的由来如图1所示。

在互联网上的无线接入技术的产业组织和引导者是软硬件设备制造商,如Intel、Cisco、Microsoft等。互联网在管理方面先天性不足,没有完整统一安全可信的系统,没有很好的计费设备和网络支撑系统,商业模式极不统一,网络结构是平面的。互联网最大的长处是用户接入方便、资费低廉、信息内容丰富。Wi-Fi和WiMAX802.16D均是以无线方式接入固定网。但有了IEEE802.16E后,产生了宽带无线移动系统与互联网融合,并被ITU确认为第6个3G国际标准。

在电信网上的1G、2G、3G……,它们自始至终是以运营商为核心。网络由运营商投资统一建设,有好的网络运行品质,有好的安全认证和支撑系统。以运营商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已运行多年,设备制造商、内容和服务提供商都会各得其所,迅速发展。但主要问题是资费高、接入不方便、内容和应用不丰富。

可见,以电信网为核心网的宽带移动通信需要互联网的丰富内容和应用,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宽带无线互联网需要广大的移动手机用户,也需要移动通信网的服务质量(QoS),安全、保密等支撑技术。两者融合就成为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显然,两者的核心网均已实现了IP化。但在中国,运营商的电信网、互联网的两个核心网在物理上是分离的。互联网可以由固网,或Wi-Fi实现直接访问。但如果移动通信用户(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时,均要通过类似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GGSN)和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GSN)一类的设施。可见,运营商希望电信网保持在一个可信可靠的IP核心网上。目前我们把2.5G之后的高速数据分组接入(HSDPA)、高速分组接入(HSPA)、长期演进(LTE)以及Wi-Fi、WiMAX提供的接入宽带说成宽带无线移动通信。

因此人们给出了WWMI的广义的定义: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能通过各种无线移动手机(含Wi-Fi、iPhone、Gphone),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其他终端以无线移动方式并通过各种网络接入互联网。

1.2 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由上可知,一个原来以固定接入(含无线)为主的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后,它的用户由原来的笔记本为主的用户(在中国仅2亿多户)扩展到了所有持有无线移动终端的用户(在中国6亿户以上)。而移动通信系统的QoS、安全及网络管理系统等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任何所需要的服务。这是以前任何通信系统和互联网不可能做到的。很多因特网内容提供商(ICP)、服务提供商(SP)借助这一产业链,获取了可观的收入。

从另一方面看,移动通信运营商也因这一融合,让广大用户享受了极具丰富的内容和服务。由于IP电话、网络电视(IPTV)等新技术的应用,加之互联网的微盈利模式使运营商不仅收入降低,利润下滑。而且倒二八现象愈演愈烈。一方面WWMI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若干难以解决的问题,运营商怎么办?出路在何方?这就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应用要驶向新的蓝海——现代服务业。

2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发展

近几年,现代服务业在中国获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但是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它与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特别是与WWMI有什么关系,下面试给予回答。

2.1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发展

现代服务业一词源于中国,至今还没有对应的英文译词,一种直译成Modern Service。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服务业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共产党1997年9月“十五大”报告中,而并非出于某位学者的理论著作中。在国际上通称它为“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SSME)。最早提出服务科学的是IBM公司。

2003年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给出了明确定义。并于2006年启动了科技支撑计划,设立了“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运用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

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基于不少专家教授的共同努力,人们对现代服务业的完整定义有了共识,下面是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后给出的定义:依托信息与通信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创新的服务业态,同时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改造、融合、提升的传统服务业[1-2]。

可以从4个方面理解现代服务业的定义:

(1)现代服务业在农业、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特别是制造业和ICT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的条件下启动。正如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的阶段。

(2)现代服务业需要高技术支持,如WWMI及其支撑技术;需要现代管理理论指导;需要创新的商业模式、运营策略……;需要完整适应其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良好的政治环境。

(3)现代服务业是高知识、高技术密集型的新的业态,如可信的电子商务、网游等;也可以是以ICT为核心的高技术改造、提升并可能产生质的飞跃的传统服务业。以上两者均有规模化、网络化的要求。

(4)现代服务业是有利于人民的一种可信的、高效率、方便的新型服务业。

现代金融、现代航运是现代服务业,但华尔街造成金融风暴的若干欺人的金融衍生品不应属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为知识阶层提供更多机遇,也为普通劳动者增加就业机会。

2.2 中国需要发展现代服务业

从2008年至今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到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都说明了一个真理:中国要继续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人类的进步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并逐步发展到服务型社会。对于服务型社会,不少人把它称为信息社会,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一个信息与网络无处不在的社会正在形成。信息服务基于这样一个基础:当一个国家农业和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它要实现转型,即走向以信息通信为主要技术支撑的服务型社会。不少国家早在30年前已如此做了。在发达国家,服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例为工、农业之和的两倍以上,而中国仅为两者之和的四分之三。因此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3-4]。

2.3 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性

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ICT技术是关键,而WWMI技术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图2可知,ICT技术(含WWMI)不仅其本身就是现代服务业,而且各种传统的服务业或新产生的新型服务业以及工业、农业,都要依靠ICT的全面支撑和配合,才能成为现代服务业。

众所周知,WWMI技术在ICT领域中是当前发展最快、延伸最广、最诱人的产业。

必须强调,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若干服务中,WWMI成为成功与否的最关键技术。如图2中数字医疗和远程医疗技术,如果没有一个可靠的高质量的宽带的无线移动通信互联网,要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病人在救护车上,在荒山、野外)实现对病人的医治是不可能的。物流、远程教育、各种信息咨询和服务,人们都要求随时随地,可以说,WWMI技术为现代服务业搭起了广阔的服务支撑平台[5]。

2.4 WWMI技术如何支撑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平台

由于现代服务业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因此,如何用WWMI支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关键。为满足这一对高科技技术的需求,2006年中国启动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

共性服务技术及相关理论在国际上已经有较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关于共性服务技术人们认定为:它存在于潜在机会之中,它在产业中将被广泛应用,而主要是众多产品或工业流程正式构成过程中采用。通俗地说,共性技术关键在于抽取若干不同系统中寻求那些相同或基本相同功能模块,这样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性开发,降低成本,赢得时间,提供了质量和效率。

选取那些现代服务业中各种系统所需要的共用的技术和模块,在研究开发这些具有共性模块成功之后,可以为不同的服务系统所运用,避免重复开发,节约资金。

图3所示为“十一五”期间主要完成的工作之一:现代服务业信息通信网多接入网络及其适配层。网络可以方便地移植到任何需要这些功能的任何一种现代服务业的支撑系统之中。

依靠ICT(含WWMI)实现现代服务业必须要做到:首先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的服务,实现可信的安全支撑;其次必须具备多种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多种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接入网络,这是共性服务技术;第3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的支撑系统的接入又必须作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全方位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具体的实现要包括PSTN、GSM、CDMA、3G(WCDMA、CDMA2000、TD-SCDMA)、Wi-Fi、WiIMAX、集群通信、卫星、互联网的各种接入。而其中WWMI技术是现代服务业必须有的最重要的接入手段和共性模块[6]。

为了实现运营服务支撑,现代服务业要求共性服务系统具有诚信、认证、征信等共性模块,其中诚信、认证是中国实现现代服务业关键。图4所示为一个食品信息网提升到现代运营服务后的网。

目前现代服务业的共性服务支撑实验平台已研发成功,为了证明它的可行性和可用性,我们与中国食品网进行了技术与应用的合作。中国食品网目前是一个日访问量在几百万次到千万次的规模宏大的信息网,用户从上面可以获得全面的即时可靠的各种食品信息,这些信息包含着巨大商机,但由于网络功能不全,特别是在宽带无线移动接入的电子认证、信息安全、计费管理、呈现金融和物流等方面功能尚不具备,因此它目前只能是一个信息提供网。具有WWMI技术和诚信安全等技术的共性服务支撑系统平台与原信息平台的融合后,把一个仅仅提供信息服务的网络转变成为一个满足现代服务业的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服务的平台。

2.5 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技术将驶向新的蓝海

30年来中国ICT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近几年,运营商、制造商、内容提供商出现利润逐年下滑现象。由于互联网技术、IP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电信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而至今尚未找到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以求得用户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平衡。运营商利润大幅下降,直接影响了再投资热情,实际上这将会影响ICT长期稳步增长。ICT产业的发展对人类的工作、学习、生活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

各种事实和对未来发展的分析告诉我们:ICT业,特别是WWMI技术的下一个蓝海是现代服务业。各种传统的服务业或新产生的新型服务业,都要依靠以WWMI为主要技术的全面支撑才会得到飞速发展,才能满足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可需的服务,才能够发展现代的服务业。因此要努力沿产业链向下沿伸,走进服务业。推进农业、工业的信息化,推动和改造这些行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农业、工业与信息业的融合,并形成各种新型的现代服务业,这是中国继续发展ICT的必经之路。

运营商如何在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或如何争取更多的运营服务支撑以获取今后营业额和利润的上升。对于这一问题,运营商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通信网(特别是WWMI)资源,建立面向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运营服务支撑平台。要一改只做管道,只收通信信息费的常态,依靠所提供的可信的、安全的、可提供各种运营服务支撑的平台,让大、中、小企业步入新的电子商务时代,直接实现网上各种交易的服务,把若干企业提升到现代服务业水平。当运营商的服务直接介入了各种运营、产、销、购、物流等全过程中,运营商的收益才会成倍提高。只要运营商提供服务是安全、可靠和对用户有利的,服务费用(信息费、通信费、交易提成费……)用户是高兴付给的。那时的运营商,将像如今的股市上的基金组织,它们对用户的贡献和索取直接与用户的收益有关。当运营商依靠具有WWMI和安全诚信等技术进入了这个新的运营模式,通话费、信息管理费将会变得微不足道,而作为平台完成的对各种服务直接支撑的运营服务费将成为主要收入,运营商这才真正进入了新的支撑运营服务的更高阶段,才真正融入本来就属于运营商的新的蓝海。

3 结束语

本文希望运营商充分发挥自己已有的资源:几亿来自个人、企业乃至政府的用户,基于运营商提供IP核心网上的成千上万的信息网,已有的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及互联网,已有和将要拥有的信息、诚信的保障技术和系统。

面对这巨大的市场需求,迫切需要运营商推动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要建立一个以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接入为主的,具有共性服务的(目前主要要做到可信、安全的)运营服务支撑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直接为个人、企业、政府提供各种服务(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商务、运营等服务)。运营商通过自己的基础和信誉建成与银行、税务、工商管理各种合作协议,让运营服务平台更安全,更具有权威性。并可以依靠这样一个平台与成千上万个信息网合作,直接帮助它们实现信息转化为财富,完成各种运营和服务。

4 参考文献

[1] 李冠霖. 如何开展服务业工作 [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意见(国发

[2007]7号)[S]. 2007.

[3] 高新民. 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进展[J]. 现代服务业研究, 2008(3):10-11.

[4] 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通知(国统字[2003]14号) [S]. 2003.

[5] 宋美娜, 宋俊德. 现代服务业服务集成化技术研究 [J]. 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简报, 2007.12.

[6] 北京邮电大学PCN&CAD中心. 现代服务业通信网适配层成果汇编[M]. 2008.

收稿日期:2009-04-27

作者简介

上一篇:摄影测量学习题答案下一篇:宿舍违章电器的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