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教务处工作总结

2024-11-12

学院教务处工作总结(共8篇)

学院教务处工作总结 篇1

学院教务处工作总结

20**年,教务处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单位、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关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广东海洋大学“质量30条”、“协同创新”、“南海战略”等三大行动计划和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专业建设规划,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建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一)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

1、优化专业结构,突出海洋特色。新增“休闲体育”涉海本科专业,全校本科专业(不含方向)达67个。

2、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水平。我校动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园艺、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大气科学、园林、海洋技术共8个专业获批校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3、制订《XX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全校各专业开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专题调研,制定XX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76个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审核和论证工作。组织76个本科专业(方向)编制专业介绍,并在教务处网页予以公布。

4、组织海洋地质、海洋化学等新办专业方向的专家论证工作,形成专业设置与建设报告供学校领导决策参考。

5、完成专业调整后的全校67个本科专业的基本信息数据核对和省教育厅本科专业管理平台(网站)专业基本数据的更新维护与上报工作;完成学校XX年全日制本、专科招生简章和继续教育招生简章的审核。

(二)切实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1、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制定《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本科)》和《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加大省级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培育力度,每门课程学校配套支持万元建设经费,并在教改课题、特色教材编写等方面,对于省级精品课程给予支持。XX年我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在数量上大幅跃升,兽医临床诊断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金工实习3门课程获批省级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新建),食品微生物学、水产食品加工学、动物繁殖学、鱼类增养殖学、海洋经济学5门课

程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建设项目,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优质课程)已达到11门。学校立项19门课程进行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2、积极应对“慕课”挑战,探索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参加粤西高校课程资源建设研讨会,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等专题进行调研,已开展引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前提准备与论证工作。协助邀请教育部科技中心主任李志民作mooc与教育改革专题报告。协助教师卓越中心做好叶春海校长为教学骨干作《慕课,教育教学方式的又一次革命》的专题报告。

(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迈上新台阶

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继续完善学校与行业、学校与政府、学校与大型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本学校立项建设13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新增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叶春海教授主持的“广东海洋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我校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零突破。XX年拟立项的25个校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专家评审工作。

2、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立项建设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获批省

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由谭北平教授主持的“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我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零突破。

3、我校农学院刘艳芬教授主持、农学院动物科学系牧草实习基地被命名为“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湛江)”。

(四)教学改革与研究进一步加强

1、组织XX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立项97个教改项目;遴选培育13个项目申报XX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推荐的项目全部获批省级立项,其中《广东省卓越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改革策略研究》为省级重点委托项目。组织外国语学院申报1个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启动XX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立项68个校级项目。组织XX-XX全校教师优秀教研教改论文的评选工作,共评选282篇优秀论文,对优秀论文获奖者予以奖励。

2、组织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推荐申报工作,共遴选推荐11个优秀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第七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项目,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完成部分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材料的撰写与支撑材料的整理、省级教学成果奖网站维护及材料的报送工作。做好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的后续工作,如荣誉证书的打印、教学成果科学总结的文字校对、汇编工作。

3、完成《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分层化,素质教育机制化》宣传稿撰写工作,该稿于XX年6月17日的《南方日报》a06版刊登。完成全国涉海高校教务联盟第三次全体会议报告《广东海洋大学应用型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广东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教务处长联席会议交流材料《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探索与成效》、全国涉海高校教务处处长会议交流材料《广东海洋大学应用型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及XX年粤西高校领导协作会议交流材料《广东海洋大学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撰写工作,会议材料内容充实,客观反映了我校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受到与会领导好评。完成了《教务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建设规划(XX~2018年)》以及《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地方涉海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地方海洋院校优质开放在线课程建设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海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等“创新强校工程”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材料的撰写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全国高等学校质量学科专业建设情况调查”、“全省高校新闻本科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研”、“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数据试填”等专题调研及材料报送工作。

4、赴省内外高校开展调研和交流,参加相关教学会议。

先后到嘉应学院、中南大学、陕西中医学院、东莞理学院城市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五邑大学参加教学会议及开展经验交流,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建设与管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院系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等专题进行调研,取得很多宝贵经验。

(五)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推进

1、完成新一届国家、省级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组织推荐工作,共推荐39人次申报相关省级、国家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我校8名教授获批教育部XX-XX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次获批广东省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完成学校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聘任工作,共聘20名委员。组织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首次工作会议。

2、落实专业首席教师(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和助教制度。支持专业首席教师牵头申报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启动第二批专业首席教师(专业建设负责人)推荐遴选和首批专业首席教师考核评优工作。

3、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优秀教师公开课授课示范和观摩研讨课,资助15个教学单位32名优秀教师开展公开示范课和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共500名余教师参加观摩和研讨。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中青年教师授课观摩竞赛。共120名教

师参加教学单位组织的初赛,45名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决赛。经评委集体听课评分,产生一等奖4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14名,优秀奖14名。近600名教师参加授课观摩竞赛活动。

4、启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项目的立项工作,培育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中拟立项优秀教学团队项目9项,省级教学名师培育项目7项。协助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立项支持13个教学团队实施课堂教学卓越计划,立项19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项目;协助开展课堂教学卓越计划培训工作。

5、实施“教师任课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和“新教师助教制”等制度,完成45名教师的任课资格审查工作。会同人事部门、教学单位完成32名新聘教师的试讲聘用工作。

6、会同教师卓越中心出台教师境内外教学技能培训管理办法,完成首批教师境外教学技能培训选派工作。共选派20多名教师及教学骨干赴境外开展教学技能培训。

7、启动第四届教学管理优秀奖、第七届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选工作,重新修订了校级教学管理优秀奖、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审标准。

(六)积极推动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1、承办全国涉海高校教务联盟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共17所涉海(农)高校共49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围

绕卓越海洋人才和卓越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其他教学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圆满完成各项会议议题,受到参会单位好评。

2、加入广东省普通应用型高校教务处长联盟,发起成立粤西高校教务联盟,从专业、课程、学生互换等方面建立与兄弟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为校校协同培养奠定基础。

3、协助省教育厅起草《关于加强广东省卓越海洋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的意见》,为推动广东省卓越海洋人才培养战略联盟的形成贡献智慧力量。

4、立项支持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组织完成了11个校级协同育人平台的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拟立项支持9个专业构建校企、校校、校所、校政等协同育人平台。

(七)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与管理

1、教务处积极组织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召开专门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动员相关单位积极申报,组织专家对项目申报书进行反复修改。XX年我校质量工程项目数量和建设资金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获批省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131项,实现3个国家级项目零突破,建设资助经费844万元,创历史新高。

2、制订并发布《广东海洋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

程项目经费使用审批办法》,加强对质量工程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监督和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经费使用报销程序。完成教育部、广东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含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的经费划拨工作。完成春、秋两个学期的专业津贴及质量工程项目津贴的统计报送工作。组织全校填写《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教学类)预算执行情况自查表》,形成《广东海洋大学高等院校学科专项资金(教学类)预算执行自查情况总结报告》,顺利完成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教学类)预算执行清查工作。

3、加强“质量工程专栏”网站建设,上传了广东省“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检查验收项目及XX年省级质量工程申报及立项项目的相关资料,增强了我校质量工程项目的公开透明度、引领示范性及成果推广辐射作用。

4、组织“十一五”省质量工程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共32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完成《综合型海洋大学课程体系优化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多科性海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立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应用》、《地方院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省级项目结题材料的整理与资料上报网站工作。

5、认真组织“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的申报立项

工作。下发《关于组织申报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专项资金教学改革与建设规划项目的通知》启动“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经广泛宣传发动,整理统计共申报301项。由教务处起草,经广泛征求各教学单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后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评审标准》、《优秀教学团队项目评审标准》、《协同育人平台项目+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评审指标》等项目评审标准。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职能部门审核拟立项各类“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100项。

6、学校“三大行动计划”项目内容完成情况良好。认真拟定“三大行动计划“中“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卓越海洋人才培养工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项目”、“ 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完善项目”、“ 本科生协同育人平台项目”、“卓越海洋人才培养工程”等7个项目的实施方案,积极牵头实施,有序推进,目标全部完成,并及时上报项目检查和总结情况及支撑材料。

二、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明确岗位责任

学校科级换届后,教务处通过召开处长主持的科长以上会议、5次处长主持的科室会议,根据教务处工作职责,反

复研讨,确定了各科室岗位职责,明确了每个人的个人岗位职责,通过反复修改,最终确定,并发布教务处主页,有效保障了换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良好运行。

(二)首次建立我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

1、认真贯彻粤教高函〔XX〕212号文件的精神,统筹协调成立本科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相应办公室,召开协调会,组织编制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工作分解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内容,有效推进我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工作。

2、组织编制了《广东海洋大学XX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广东海洋大学XX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成功向社会发布。本完成2个的质量报告及其支撑数据的向省厅报送工作。

(三)积极推进我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

以《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采集为契机,建立我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统筹协调成立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相应办公室,召开工作协调会,根据数据采集指标内涵对我校的575项数据采集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召开数据采集培训会对数据采集填报人进行上传教学状态数据库培训,顺利推进了我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

(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

对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要求,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本修订了《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规定》、《广东海洋大学外(返)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广东海洋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广东海洋大学第二课堂活动教室使用管理办法》、《广东海洋大学课堂行为规范(试行)》、《广东海洋大学学生考试守则》和《广东海洋大学监考员守则》。出台了《广东海洋大学巡考暂行办法》,补充了“学生课程再考”和“学生申请更正成绩”等办事流程。草拟《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教学计划之外培训活动收费标准、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实习经费管理办法修订稿等,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建设保障。

(五)积极推进各类评估工作

1、启动二级学院教学状态评估前期准备工作。参加全省本科高校教学状态评估研讨会,开展调研,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办法》和最新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填写指南,总结分析我校现行教学运行与管理现状,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特色,起草了《广东海洋大学院(部)教学状态评估方案》及其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2、积极开展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工作。根据上级有关

文件精神,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完成了《广东海洋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广东海洋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初稿。根据原有专业评优标准,组织学院进行了院级专业评估,对大气科学、园林、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社会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进行了校级评估,遴选出5个项目作为20**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重点建设。对电子技术基础、水产动物生理学、海洋综合管理等25门课程进行评估,遴选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评估。经广泛征求意见,修订优化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评价、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实习教学质量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相关标准,并在教务处网页下发《关于公布广东海洋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通知》,公布了上述评价标准。建立了教学督导评教、专家同行评教及学生评教相结合的制度,对于评价优秀的教师,优先资助相关课题、项目,优先进行表彰奖励,晋升职称教学效果评价为优秀。完成教师职称晋升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工作。

4、加大评估结果反馈及整改力度。统计并公布各单位学生评教结果,督促学院整改。完成学生对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结业论文(设计)、教材选用的评教工作,并完成两学期各三千多门次参评课程学生评教数据汇总分析,对于评教分数较低的教师及时反馈相关学院

和教学督导组,督促学院跟踪调查,建议督导针对听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提高教学水平。首次在教务处网页通报评教结果,《XX-XX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课堂教学评教结果的通知》上传教务处网页,进一步加大了评教结果的通报力度。

5、指导寸金学院顺利通过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召开2次专题会议、审议寸金学院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方案,3次到寸金学院具体检查指导评建工作,XX年5月协助寸金学院顺利通过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估。

(六)狠抓常规教学检查

1、狠抓常规教学检查,教务处会同相关学院每周对课堂教学状况抽查8次,加大节假日前后检查力度,组织开展期初、期中、期末专项教学检查,及时汇总教学检查信息,通报检查结果。两学期各组织50人对全校5000人次课堂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学生迟到、旷课及教师提前下课等现象及时向学院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第15周起狠抓实践专项检查工作,由处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各学院开展实践专项检查。

2、认真执行领导听课制度,收集校领导、部门领导听课记录123份,制订表格录入数据及时做好两学期听课记录统计分析。

3、组织专业和课程满意度调查,对XX届6071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归纳6071笔记录,指导学院分析汇总,做好问卷调查材料整理归档工作。

4、认真细致做好教学工作量核算,完成10017门次课程教学工作量的核算工作。加强对实践环节教学工作量的核算,对每门实习课程,对照实习计划和实习总结,完成1482门次学时实践课的工作量核算。

5、严抓教务事故处理。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和课堂检查,建议督导有针对性听课及督促学院调查处理,有效处理教师教学事件。

(七)加大教务管理条件保障力度

1、启动并基本完成教务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制定《广东海洋大学XX年教务管理软件招标参考书》,协助招标中心顺利完成招标任务。实现了主校区和海滨校区数据的成功迁移:包括院系代码、专业代码、班级代码等基础数据以及课程库、教学计划库、学籍库、成绩库等上百万条数据。经广泛征求意见,对中标单位正方公司提出了两批需求修改意见。以海滨校区XX-XX学年第一学期的成绩数据进行了新系统的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且改变了海滨校区教师必须到办公室进行人工录入的陈旧方法,实现了教师网上录入成绩,大大方便了教师并减轻了海滨教务员的工作量。

2、组织论证购买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的使用权,完善毕业论文查重机制。完成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使用权的经费预算、购置申请、合同修改等工作。待对方开通账号后即可

投入使用。

3、更新教务处网页,加大处务公开力度。及时完成处、科室、个人工作职责和相关办事流程更新及网上公布工作。

(八)认真做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相关工作

认真开展体系内审和附加审核工作,总结体系在教学方面实施的成效,并对不符合项、建议项整改。对现有d/2版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岗位指导书》进行细致、认真地校对,共完成87个观测点和教务处19个岗位职责的修改。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支持相关学科专业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依托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立项了“水产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实验区”等13个校级子项目,支持10个左右涉海专业建立卓越海洋人才的培养模式。

2、制定《广东海洋大学外(返)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协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3、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支持水产类专业、农科专业、海洋工程类专业等9个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为依托,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4、XX届本科生毕业人数6799人、授予学士学位人数5812人,初次就业率为%,居全省上游。

(二)稳步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完成了XX年双学位、第二专业招生及开课工作,新增艺术类专业。XX年我校共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经济学、行政管理、英语、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等8个双学位专业,拓展了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的渠道,增加了就业选择。XX年双学位专业招生780人,毕业860人。

2、制订XX级“双学位、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双学位、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学位、第二专业”教学质量的监控。完善了“双学位、第二专”课程学分代替公选课制度,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大力推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落实校、院两级管理责任,双百班学生遴选、导师安排、教学任务下达等工作,由学校双百办统一安排部署,各教学单位具体落实。组织完成双百工程XX级学生淘汰20人、第二次招生56人及XX级首批招生145人的工作;组织完成XX、XX级新生“双百工程”创新实验班开班典礼工作。组织完成XX级补招、XX级新招双百学生导师的选派工作,协助学生处完成XX级双百班班主任选派工作。组织导师和

班主任做好双百XX级学生《专业导论》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成绩及学分认定工作。

2、首开考研和考公务员辅导班。为双百班XX级学生开设考研和考公务员辅导班,安排校内优秀教师担任英语、数学、化学辅导课的主讲,并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聘请了7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校讲授申论、行政能力测试、公务员面试技巧和研究生考试政治课程,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双百班有2人参加了XX年底国家公务员考试,16人参加了XX年研究生入学考试,15人计划参加XX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

3、组织学术讲座。组织“从技术走向管理”学术讲座,邀请企业资深研发技术管理人员分享其近20年的从业心得和管理体验。全校六百多名学生参加并提交了听课心得体会,反响热烈。组织双百班学生参加各学院、部门举办的多个时政和科技讲座,通过资深学者的演讲,使学生对时事政策、对学科的发展状况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开拓了视野。

4、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设立“双百人才”专项经费,用于双百班的相关活动。XX年有12个双百班按计划开展了班级(班际)素质拓展集体活动、读书交流会、越野锻炼、远足、联谊等班级素质拓展活动。有些活动是跨年级开展的,通过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了身体,增进了学生们的思想交流,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传承。

5、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在导师的指导下,65名双百班学生申报了XX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占总人数的%。其中主持22项,另有43人分别参与25个项目。主持或参与的项目有19项获得国家级项目资助资格。XX年立项的大创项目,双百班学生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已结题5项,发表论文4篇,申请专利1项。不完全统计,双百学生获得校级学科专业竞赛奖励35人次,省级8人次,国家级5人次。

6、强化服务工作。将双百工作的有关文件和资料发到每一位新加入双百班的学生的邮箱。接待双百班学生各类咨询,为他们解开心中的疑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利用qq和邮箱与他们进行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对双百工程的期待,力求将双百工程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7、做好双百班教师考核工作。完成XX-XX学年双百班任课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工作,对25位优秀教师予以奖励。设计完成导师考核表,启动导师考核工作,促进导师在双百工程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8、立项支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拟立项支持以专业大类和创新实验班为单位开展人才培养改革项目3项。

(四)积极探索境内外协同培养模式改革

1、认真做好交流生选拔工作。XX年派出8名学生赴台湾学习半年,10名学生赴韩国学习一年,2名学生赴日本学习一年。XX年下半年完成了10名学生赴中国海洋大学和1名学生赴韩国交流学习的选拔工作。

2、协助对外联络处做好学生对外交流工作。与美国、加拿大、韩国以及台湾、港澳地区等境外知名大学建立协同培养人才机制。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实施 “3+0”联合培养已经招收2届学生。63名同学参加了第二届赴美带薪实习活动,师生代表一行23人前往香港特区,参加湛港青年艺术双向交流活动。师生24人先后访问了韩国清州大学、忠北大学、釜山大学及新罗大学,对韩国教育、文化、艺术、历史有了一些了解。协助对外联络处与澳大利亚西澳洲杜拉克工学院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探索建立教学、科研尤其是在渔业及海洋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关系。

四、着力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

1、逐步完善对项目的管理,完成了校级项目的发文立项及任务书签订工作。XX年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0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项。

2、完成“十一五”省级质量工程87个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整体验收工作。发表论文52篇,申请专利1项,项目实施情况良好。

3、完成XX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部分项目的结题审核工作和经费管理。已有30个项目结题,发表论文23篇,其中ei收录2篇,申请专利1项,发表设计作品6项,设计制作软件4个,实物“五子棋博弈机器人”获奖。

(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

组织学院完成XX届5000多名学生毕业论文总结工作,完成XX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材料收集、评选、发文以及证书、奖金发放等工作。共评出优秀毕业论文60篇,优秀毕业设计12个。

(三)设立海大大讲堂

举办面向本科生学术讲座共64场。如邀请中科院南海所齐义泉研究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中科院南海所王东晓、王鑫研究员来校作学术报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荣小军博士作报告,中科院南海所管玉平研究员来校学术交流等。

(四)加大学科竞赛支持力度

1、会同团委组织学生开展学科专业竞赛活动。通过立项方式资助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广东海洋大学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广东海洋大学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人才选拔赛以及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省级奖励20项。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经教学单位推荐、职能部门审核,按专业大类支持相关学院

开展学科专业竞赛25项。

2、本我校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92项,其中国家级52项;省级以上文体类竞赛获奖27项,其中国家级6项。发表论文18篇,申请专利1项,公开发表艺术设计作品5个。成绩喜人,如生科1102班李国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浒苔多糖口服液的制备”和外观设计专利“浒台多糖口服液包装盒”。我校学生在第九届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舞蹈作品《看〈南京•南京〉》荣获第八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舞蹈大赛专业组第一名;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获第十四届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7项省级奖;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赛区比赛中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成功参赛奖2项;获第二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二等奖、省级1等奖;获第七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华南赛区决赛获一等奖;获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声乐比赛二等奖;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总决赛三等奖2项;在第四届广东大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在广东省第七届模拟商务谈判决赛中获第三名;在XX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校5名学生获特等奖,6名学生

获一等奖,27名学生获二等奖,52名学生获三等奖;在第四届“华南兽医杯”临床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我校信息学院郑国安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广东赛区竞赛中获一等奖;我校《为青年学子打造文化之舟——广东海洋大学校园期刊文化建设成果总结》广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和《打造海洋特色培育‘三能’人才——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技文化艺术节》分别获优秀奖。

(五)积极组织推荐学生赴国家海洋局海洋人才港实习实践工作。

五、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有序

(一)综合教务系统日常维护良好

1、认真细致做好综合教务系统常规维护工作,具体包括,基础数据补充完善,新教师、教师职称变更、新生班、新单位、新专业、新专业方向、课程库数据规范、教学计划导入输出到任务书、选课数据预置、选课过程监控、选课公告、向成绩系统传数据、录入成绩库处理、当前成绩库入历史库、数据备份、工作量核算基础数据准备等。

2、创造性地解决系统本身缺陷带来的问题,成功解决解决成绩录入库被恶意破解密码而导致教师无法网上录入成绩的问题、选课系统被恶意冲击而导致无法正常选课的问题、网上预订教材出现漏数据等问题。

(二)认真做好教学计划运行管理

1、组织完成各本科专业(方向)各年级春、秋两学期的教学安排审查和系统录入工作,组织法学、英语、会计学等第二专业、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的审查与系统录入,审批教学计划调整报告。

2、组织各教学单位做好春、秋两学期公选课的申报工作。审核新开课程及任课教师资格、完成公选课及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的录入及维护工作。

3、编印、发布、发放《XX-XX学年教学日历》。

(三)排课、选课有序进行

1、顺利完成11000门次课程的编排工作。改进排课管理,优先指定大学英语、公共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公共课及学科基础课的上课时间,最大限度解决了“双百”班所开课程与原班课程上课时间存在的冲突现象。

2、调课。每学期排课结束后,留出十天时间给教师调整课表,基本满足了所有教师的调课要求。学期中间对审批后的教师调课申请进行系统维护。

3、两学期分别组织和完成了25000余名学生网上选课和指导学院做好学生专业任选课的报名和开课等工作,以及调整“双百”班学生个人课表,最大限度满足了“双百”班教学的要求。

(四)学籍管理规范完善

1、认真组织学院做好学生注册工作,通过限制欠费学生选课,使欠学费人数降低到最低,较好地协助学校追缴学生欠学费的工作。

2、完成了对“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和“学信平台”的在校生学籍异动数据(如休学、复学、学业警告、退学、转专业和转学、变更姓名、出生日期等)维护,保障了学生数据的准确和权威性。

3、完成了XX届6970名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及5876名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复审工作,使毕业班学生顺利离校,并完成了6970名毕业生电子注册和5876名毕业生学位授予信息年报工作。

4、完成了XX年本专科7728名新生的学籍电子注册工作。完成了XX届共6784名本专科毕业生信息核对工作,为XX届学生毕业证书制作及电子注册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5、组织及完成了XX届硕士研究、本专科、成人教育约11000名毕业生的电子注册像片拍摄工作。

6、按教育部要求,为配合学生实名制购票的实施、进一步做好学生寒暑假火车购售及加强火车票学生优惠卡的管理与规范工作,我科及时准确地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完善了我校XX年本专科5085名新生的学生优惠卡信息。

7、为遗失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出具毕业证明书及为

历届毕业生出具毕业证明。为98名结业生回校学习考试合格后换发毕业证书。

(五)教材及文印管理进一步加强

1、做好教材征订工作,审核、编制全校教材使用计划,供教材供应商采购教材。组织春、秋两个学期全校学生教材和教师用书、自编教材(讲义)的发放工作。

2、完成春、秋两个学期全校各学生班教材款的核对、结算工作;完成XX届毕业班教材款的结算工作,协助做好毕业班的离校手续。做好与上一届印刷承包商财务账目清算工作。

3、起草教学印刷业务社会化服务工作方案,编制《广东海洋大学XX-XX年教学印刷业务社会化服务招标文件》,组织印刷业务的招标工作。

(六)考试管理科学高效

1、顺利完成各类考试。完成了13500多人次的不及格课程补(缓)考工作;完成XX级毕业班学生不及格课程1500多人次的重考(清考)工作;完成提前考核课程的组织安排工作和《高等数学ⅰx2》等16门课程的期末统考工作;完成262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考试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cet6)考试工作;完成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统测(tem4、tem8)考试工作;完成XX年全国日语专业八级统测考试工作;完成473名学生报名参加考试的广东省成人高等

教育学士学位外语水平全省统一考试工作;协助实验教学部完成了XX年广东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考务工作组织有序,得到上级部门及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认可。

2、高效完成成绩管理工作。完成了约1300名学生学籍异动后的学生成绩调整与更改工作;完成交流生成绩在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转换工作;完成补(缓)考、毕业班重考(清考)成绩的数据整理及导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工作;指导各学院做好试卷及成绩等档案的保管以及XX级毕业生成绩归档工作。

3、改革学生重考报名工作。改革了学生重考报名工作,采取主动报名的办法,根据学生不及格课程和相应开设学期生成“学生重考报名表”,学生只需填写教师号和课序号两项信息,防止了违规申报以及重报和漏报,简化了重考报名手续,缩短了学生报名的时间,减少了学院工作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4、进一步规范了成绩录入等工作。通过技术手段锁定补(缓)考成绩登记表,杜绝了未办任何手续就学生擅自参加考试、学院擅自登记学生成绩的现象;严肃结业生补考成绩录入管理,要求同时提供结业生返校办理交费手续、试卷、改卷教师填写的成绩单;严格核实教师提供的成绩变更手续,规范了在校生再考和结业生返校补考登录成绩的管理,杜绝了随意添加和变更结业生返校考试成绩等漏洞。

5、狠抓考风考纪,加大监考巡考力度,建立制度约束,严惩作弊学生,对考试违纪作弊学生进行严肃处理。

6、精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准备工作,减少监考员培训会场以往张贴学院座位表环节,不但减少工作量,而且使监考员入座变得容易畅顺;积极响应中央八项规定,免去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完成后考务工作人员聚餐惯例,节约了开支,得到考务人员的理解和赞同。

(七)加强教务员业务培训

XX年5月召开教务员工作会议,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提高了教务员的业务水平。6月份学校组织教学管理干部专题培训,何真校长做《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人才》讲话,叶春海作了题为《理念·原则·方法》的报告,安立龙作《加强教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三能”人才培养质量》报告。11月份举行正方教务系统培训会,使大家对半年后投入使用的教学管理系统有了初步了解。12月份针对排课人员举行一次专题培训会。

学院教务处工作总结 篇2

我国300多所独立学院在经历了近十年的黄金成长期后, 正处于一个五年的过渡期。随着2008年2月, 教育部出台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出台后, 独立学院也将面临着脱离母体院校而独自面对竞争的境遇。但由于兼职教师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 曾出现了私自调换课程、请人代课等现象, 教学质量并不能完全得到保证。因此, 作为一名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者, 研究和探索对于兼职教师的服务和管理模式, 发挥兼职教师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切实发挥兼职教师在独立学院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我院的教务工作现状

教学运行管理是指依照教学计划而进行的教学过程的相关管理工作。通常包括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大纲的制定、课表的编制、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及教师的安排、考试等工作。独立学院的管理模式大体有如下三类:完全托管或半托管式、相对独立式和完全独立式。锦城学院从建院之初就采用了完全独立的教学管理模式, 学院拥有完全的教务管理功能机构, 学院设有院教务部和系教务科, 并配备了分工明确的工作人员。但由于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所以决定了部分专业和学科需要聘请兼职教师来承担教学工作, 这也决定了我院的教师队伍由专职老师与兼职教师二个主要的部分构成。我系中的兼职教师, 大部分来自于母体院校四川大学的相关专业, 主要负责大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

三、教务工作的创新

从最初由系主任直接负责, 到目前由教务工作人员完成与兼职教师的沟通和管理工作, 经过了几年的探索实践。通过不断的总结, 我系形成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从今年上学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由兼职教师承担的多门课程中学生反应普遍良好, 并且, 从期末考试的成绩, 可以看出教学效果正在不断地提高, 特别是对于电子专业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的个别课程, 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于兼职教师的管理与协助工作总体来讲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表的编制:

在每一个学期末, 教务工作人员需要为下一学期任课教师编排课表。首先, 需要优先考虑兼职教师的行课时间, 并且尽量将其课程时间能够相对集中, 以满足大部分兼职教师的要求。通常, 我院的课程是以四个学时为一个单位的。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周通常会为教师安排四或四的整数倍次数的教学工作量。通过院教务部工作人员的调查研究表明:如果一天一门课程的连续讲授时间超过二个学时, 学生普遍会出现精力不够集中的现象, 导致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2、教学过程监管与协助。

我院教务需要参与教学过程的监管工作, 这也是与其它学院的不同之处。我院一直坚持, 将教学质量的效果, 落实在严格的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对于教务工作人员来说, 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监管, 才能保证更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 教务人员在教师上课后或课程结束前几分钟, 需要到排定的教室对教学活动情况进行监督。主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学生的出勤情况。如实地记录学生出勤的情况, 可以使得系管理部门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一个及时准确的了解, 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记录进行核对, 以确保教师是否如实地进行了教学管理记录工作, 在锦城学院, 兼职教师同样需要执行学院教学管理规定。 (2) 教师的出勤情况。教务需要如实记录教师是否按时在安排的教室中进行教学活动。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 一些兼职教师违反教学规定的行为也经常出现:例如兼职教师不按时授课、随意调换课程、找其它人代替上课等等。 (3) 教学效果反馈意见的收集。教务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收集学生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 其形式可以因地制宜, 多种多样, 例如我系采用了与班干部座谈、随机选择学生交谈、与辅导员交流等等方式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态度等等进行询问和记录, 并提交系领导。

3、师生沟通的协调。

良好沟通需要正确的方式及技巧[], 我系坚持以聘请, 有丰富教学经验的, 高职称兼职教师为主, 他们年龄普遍较大, 不会使用现代的网络便捷交流方式如QQ、MSN, 这使得学生在课后与教师的交流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例如, 课后当学生出现疑问后, 无法及时地向任课教师咨询, 这必将严重地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针对这个问题, 首先, 我系采用学生助教计划, 充分利用高年级学生资源帮助低年级学生解答课后问题。具体的做法是, 在高年级中选择优秀学生组成各门学科的助教团队, 助教团队利用约定的课余时间进入学生寝室进行答疑活动。

四、小结

作为一名锦城学院的教务工作者, 经历了锦城学院几年来坚持不懈的教学改革工作, 教学改革工作涉及了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 虽然专职教师在努力地加快自身的发展, 但兼职教师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仍将存在, 这对于学生的教学质量和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加强对于兼职教师的管理与协助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方面, 通过有效及时地收集学生学习情况, 为系上加强学生学风的措施制定, 提供了依据, 确保教学过程管理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 及时有效地收集兼职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信息, 为任课教师, 能根据所教授学院、班级的情况及时地调整, 同时也能为系上对于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更深一步地了解, 为是否继续聘请该教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虹:《浅议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 《文教资料》, 2012.1:177-178。

论独立学院教务工作制度建设 篇3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教务 制度建设

独立学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认真思考、准确定位学校发展的目标;要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切实做到以育人为本、办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力,采取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得力措施,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要抓住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完善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教学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居于中心地位。因此,独立学院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务必以教务工作的制度建设为抓手,把它作为推动学校教学规范管理的基本依据,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必须有的制度保障。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教务工作制度建设上,重点在于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走理论与实践结合之路,科学的总结经验,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思想,重新构建教务工作制度体系,使之具有继承传统的创新性、服务现实的时效性、延续未来的前卫性。

独立学院的办学方针是“服务地方建设、打造鲜明特色”,亦即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这是独立学院根据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在科学总结自身长期办学经验而归纳提炼出来的。一般的来讲,我国现有独立学院(亦即本科大学的二级学院)有两个结构体:一是前身中专、高专、成人高校的本原体;二是整合普通本科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的依附体。经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独立学院剥离这种“依附”,实现完全的“独立”;但是在种种主客观因素制约下,这种依附关系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着淡而不断的态势,二者的优质教育资源经过新世纪、新环境、新背景、新机制的有效作用,必然产生这种全新的办学方针,它既是本原体办学理念的继承与升华,又是依附体办学理念的发挥与创新,共同体现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所凝炼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思想。这样,介于高职高专与普通本科大学的独立学院,其教务管理工作制度必然也应该具有继承传统的创新性。它在实现教务管理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进程中,必需直面对二者合理选择、有机吸纳,予以创新性继承等严肃问题。我们知道,教务管理工作制度,其本质上是要求师生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从事教学活动的规程;教学制度建设展示了学院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在高等教育面临空前激烈竞争的今天,高校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之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围绕这一核心来构建。我们尊重历史的承传性,但更尊重历史与现时有机结合的创新性。不可置疑,独立学院本原体长期积淀而成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有许多熠熠生辉的构成,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师生教学行为规范等,我们没有理由全盘否定它;普通高校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专业教学科研管理制度、课程建设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考核测评体系等,其科学性、民主性、系统性、严谨性,我们不能不尊重。问题是许多独立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不是可用基因的有机整合,而是现成模块的简单拼凑。如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用依附体的,而教学管理用本原体的;又如师生教学行为规范用本原体的,而教学质量测评考核体系用依附体的。这种机械的选择、生硬的吸纳,所形成的教学管理制度必然是几不像的叠加体,绝不符合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实际,而导致教务工作陷于重重矛盾之中。产生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学校发展虽然跃上了新的平台,却没有用或者来不及用新的眼光去透视传统,用新的理念去接受、消化传统,用新的方法去发扬传统。

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在上世纪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了“科学管理”这一概念,并将之运用得出神入化。“欧美有些学者认为:发展经济利用科技开发是一本万利,对厂矿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是无本万利。对各行各业进行科学管理,就会取得良好效益,这是当代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1]”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进程中,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先后提出了科学管理、人文管理、服务管理、精细化管理等专用术语,尤其是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在时下的高校教学管理中提得颇响。应该说这是一种好现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向。巩固发展中的独立院校,其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应以“人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为基本指导思想,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要求。否则,无法构建起符合自身发展需要、具有服务教学实效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虽然独立学院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设计与构建可以是本原体的部分继承与延伸,可以是依附体的部分借鉴,但是在其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主导下,从主体上仍是重构。那么与之相应的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必然是独立院校自己的。从机制层面看,它必须是教学过程的运行系统、教学状况的反馈系统、教学过程的监控系统的操作规范,为教学的全程管理提供执行依据。从内容层面看,它量化为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教学环节管理制度、教师教学科研行为规范、学生学习行为规范、教材建设管理制度、教学质量测评考核等6个体系。这些,是实现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有了一定的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基础,有了一定的调查研究而形成的素材提炼,制定出上述各种体系的制度条文并不难,难的是这些条文条例如何体现人文管理或者说人性化管理思想。“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2]。”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将它引用进来,不是只作为一个口号,而是将其理念融入到上述各体系的可操作条例条文中,让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其教学成果得到充分的尊重,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开掘。以前,我们的教学管理制度多是约束性的,生硬地叫人们不做什么,违反了规定怎么处理等,而不是做了什么或做好了什么给予怎样的激励。而恰恰这些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重头戏。这样的制度体系同传统的高校管理制度相比,有这样几点质的不同:传统的以“事”为中心,而今以“人”为中心;传统的以训诫为目的, 而今以服务为目的;传统的单纯代表学校利益,而今体现双赢或者多赢利益;传统的多从违纪违规而立意,重务虚,而今重做什么、怎么做,是学校教学实际主流生活的概括。正是这些改革与进步,显示其实操性与实效性。

独立学院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同其依附相比,学时所占比例更大,教学形式更多,更住重校外基地的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同其本原体相比,其内容更深、形式更多、要求更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两回事。它以职业岗位顶岗实习实训为重点,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目的是促进学校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消化所学知识,将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提升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谋职条件。那么,在构建其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学生完成学历修业要求,而是学生获取毕业文凭后的就业机遇与就业质量;它以实践教学现实为出发点,规划、指导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尽可能谋求学生未来发展空间,即可持续发展空间。所以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具有很强的前卫性。首先,在教学实数安排上,必须保证文科类专业达到40%以上,工科类应达到50%以上;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必须为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之路作出精心设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其三,从实际操作层面,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操作规程、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规则。实现独立学院培养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配套制定学生实验实训、实习的管理制度,既要规定课程实习的模块内容,又要规定毕业岗位实习的项目内容;规范教师指导实习的步骤和要求,明确检查和记录实习效果的机制,督促实习工作沿着学生毕业后职业生涯规划有序、有效进行。必须遵循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建立可行的教学协议与规章制度,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实习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核定生产性实习应实现的效益。通过实习效益及奖励机制,推动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双赢”向“多赢”发展,激励双方不断拓展实习项目和范围。“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现实的,也是发展的,许多建设要充分考虑双方长远利益和发展空间。只要我们志存高远,校企紧密协手,不懈努力进行这方面的探讨,这个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难点,一定会成为亮点。

独立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是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学习成果,是提升综合素质、规范职业生涯的重要环节,而且其内容构成、表现形式与普通本科大学毕业论文的研究性、设计性要求有许多不同之处,其管理制度建设全然不能照搬那一套。在制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指导专班及专家组成、指导教师条件及确定程序、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程序及考核、优秀论文(设计)的评选条件等制度,要有自己的做法和特点,尤其是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果的评价,不能拘泥于研究性、设计性价值评估,应该考虑学生应用性技术技能、职业能力所达到的标高,且应作为主要价值取向,这类制度的前卫性以精细化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所蕴涵的职业生涯、专业发展空间所展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简而言之,学生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必须具有强有力的引导作用提供这种作用的,是其前卫性要素。

如同工矿企业的管理制度,必须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样,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只是保证现有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与组合,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更在于为教育资源的更新、拓展提供充满活力的机制,如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新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完善和丰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课题,需要前行的建章立制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措施。诚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必须标本兼治,加大改革力度,不失时机地推出有利于稳定增长、改革结构的改革措施,努力突破体制障碍,逐步形成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保障。[3]”独立学院生存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要求它的制度必须既是求真务实的,又是深谋远虑的。

参考文献:

[1]吴畏.中国教育管理精览㈦载张健:向教育科学管理要质量要效益[M].北京:警官出版社,1997,11.

[2] http∕baike.baidu com∕view∕167215.hrm[EB/OL].

大学学院教务处年度工作计划参考 篇4

201*年教务处工作的总体思路: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教强省意见为统领,以启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201*年有关工作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启动审核评估工作

1.组织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动员大会,启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建立校、院两级评估组织机构,制定年度评估计划,组织学习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开展自评工作。

2.做好201*年度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通过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服务于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测监控。完成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工作

3.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省属本科高校或专业群转型发展方案,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

4.开展校级重大教育教学改革招标项目申报工作;加强教学改革项目的检查与建设,提高教学改革实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式等的改革,加快教改成果在教学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5. 完善中英合作办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幅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

6. 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9号)、《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吉发[]22号)文件精神,探索中职—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办学规模,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和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7.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机制,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加大形成性考核力度,适当减小终结性考核比重,建立课堂教学出勤率考核的机制,完善落实平时成绩考核方案,促使学生提高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8.推进研讨、启发、案例、项目教学,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建立至少5个以上的完整工程实例资源库。

三、质量工程及本科教学工程建设

9.扎实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实施;认真做好相关研究、实施和检查评估工作,加强项目内涵建设,提高建设水平,切实发挥项目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10.积极组织开展各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申报、评定和推荐工作,遴选一批新的重点建设项目。

四、专业建设

11.开展省级品牌专业申报推荐工作,力争2个左右专业列入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

12.组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3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申报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专业内涵与特色建设。

13.组织申报新增本科专业工作。

五、课程建设

14.组织校级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的遴选工作,组织省级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的申报工作。

15继续开展基于“pbl”理念,引导课程建设向着打造特色、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带动与辐射全校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16.规范理论课程的讲授、讨论、作业、实验、考试、教材等教学要素,重点检查课堂教学、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教案和作业; 设计讲授、实践、研讨、自主学习等多种课程,推进课程讲在企业、实验室、研究室等开放场所。开展考查课、公选课的专项检查。

17.推进bb教学平台课程资源建设,积极推进网络资源在课堂教学、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中的利用;建成2-3门视频公开课。

18. 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保证优质教材进入课堂,并积极开展教材研究与评价工作,做好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的推荐和建设工作。

六、实验室建设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19.落实5个试点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案与考核纲要,并在全校推广。基于实际工程项目,突出工程设计能力培养。

20.组织开展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论证、立项、验收,做好中地专项资金、吉林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建设工作,加强实验室建设。特别要加强新增专业的实验室建设,保障新增专业的教学条件。

21.抓好201*届毕业设计工作。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导教师资格审核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毕业答辩和成绩考核等重要环节进行检查与评价,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各环节质量监控,杜绝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开展201*届本科生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

22. 推进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电工电子、制图、力学等学科基础课开展基本技能竞赛活动,鼓励教学单位承办全国性、跨学科的学科竞赛,一个教学单位至少1个核心赛事。

23.制定201*年大学生课外实践及科技创新活动项目计划,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级竞赛和省级比赛,积极争取省级、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七、质量管理及质量监控

24. 组织修订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文件;开展教学文件及学生成果等检查工作。

25. 积极建立科学完整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的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和同行评教的考评作用。

26.加快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继续完善和拓展教务管理系统的管理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八、教风学风一体化建设

27. 贯彻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教风学风一体化建设工程,建立教学—学工系统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检查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将教学信息、学工信息及时反馈,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28.继续严格考试管理,加强考风建设,规范各考试环节,加大考试有关规定的宣传力度,通过考风带动学风。

29.组织学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公开赛、第三届微课教学比赛等活动,引导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推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九、教学运行

30.完善课程考核和学业管理机制及制度,切实体现坚持原则、宽严相济、发挥效能的管理要求。

31.加强对教学计划的审核,科学调配教学资源,合理地进行教学任务安排和排课工作。

32.认真组织校级、省级、国家级各类考试工作,加强考试管理,推进考核模式改革。

33.做好201*届学生毕业资格审查、学位授予和证书发放工作。

学院教务处工作总结 篇5

教务秘书在系主任领导下、系教学科研秘书指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教务处的指导。教务秘书必须安心和热爱本职工作,确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办实事的思想;努力学习和掌握教学管理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自觉开展教学管理研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教务秘书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一)负责办理学生注册手续,按规定时间统计并向系领导和教务处汇报学生注册情况。

(二)组织新生认真填写学籍表,按规定时间收回整理送交教务处,并保管该系学生学籍表。

(三)办理包括学生休学、复学、转学、退学和升留级等方面的学籍变(异)动手续,妥善保管其相应的学籍档案资料。

(四)协助有关部门办理学生奖惩手续,核实其学业成绩,做好奖惩登记。

(五)编制毕业生花名册和授予学位学生花名册,经系领导审核后送教务处,协助发放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其它学历证明。

二、教务、考务管理工作

(一)编制学生分班分组名单,填发学生考试证。

(二)经常检查学生的考勤,按规定时间统计、填报、公布学生考勤情况。

(三)协助主管教学系主任编制各专业《任课教师一览表》和《课程表》,协助调整课程和课室;负责检查教室卫生,组织评选文明教室。

(四)协助系主任编制《考试安排表》,负责有关考务工作,严肃认真做好试题的收集、保管、转送工作。

(五)按规定时间整理、登记、统计每学期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不及格学生名册送

交教学行政科,负责填寄《学生家庭报告书》和填写《学生历年学业成绩表》。

(六)根据《韩山师范学分制实施细则》,做好学生学分的换算、登记和统计工作。

(七)做好各门统考课程的发动和报名等工作。

(八)做好各项教学统计报表及有关工作。

三、教学运行管理工作

(一)每学期开学初,负责检查并向有关领导汇报课室基本设备的准备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和催办课室设备维护维修工作。

(二)经常了解教学信息、收集师生意见,定期向系领导和教务处反映有关教学情况,协助教务处做好教学质量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协助系主任编制预订教材计划,做好春秋两季的教材征订,负责领发教师用书。

(四)协助系领导检查教师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情况以及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情况。

(五)负责领发教育实习有关材料,实习结束后将有关报表汇总送教务处。

四、教学资料保管工作

(一)文件制度类:做好各级各类教学教改文件,课程、学科建设文件,教学规章制度的收集保管工作。

(二)计划总结类:做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的整理归类和教学工作计划(要点)、工作总结的整理保管工作。

(三)教研资料类:做好各类教学评估资料、教学研究资料、教学实习资料、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等的收集保管工作。

(四)档案资料类:做好教师工作量表、教师业务档案和各方面考核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并按时送交教务处。

五、完成系领导和教务处交办或布置的其他工作。

临汾学院财务处工作职责 篇6

计划财务处工作职责

第一条 根据《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高等学

校财务制度》规定,在院长领导下主管学院财务收支及财务管理工作。

第二条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学院财务管

理规章制度。

第三条 编制学院综合财务收支预算,并组织贯彻执行。

第四条 负责学院各项经费收支管理,合理安排、调度资金,确保学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第五条 贯彻、执行学院规定,反映、汇报财务情况,为学院决策提供财务信息,发挥参谋作用。

第六条 参与学院重大经济活动的调研、谈判和决策。

第七条 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开辟财源、组织收入、多方筹

措教育经费,为学院事业发展服务、为师生服务。

第八条 办理会计业务、组织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注

重财务分析,全面、真实地反映学院财务收支情况,及时上报各种财务报表。

第九条 指导、监督、管理学院二级财务核算工作。

学院教务处工作总结 篇7

一、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是管理与教学的纽带,其工作特点可概括为:1.复杂性。工作面涉及教学计划管理(组织专业系制定、修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运行管理(课程编排、考试报名、考试安排与管理、成绩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安排)、教师管理(教师工作量核算、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诸多方面。2.具体性。教务管理人员受教学院(系部)和学校教务处的双重领导,无论是开展常规性还是临时性的教务工作,都要求在明确的时限内完成,许多工作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和物,大部分工作直接涉及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3.全能性。教务管理人员除了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之外,还需完成学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工作范围涉及院(系部)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头绪繁多,工作量大。

(二)教务管理人员专业、学历结构不合理。

大多数教务管理人员不是教育、管理等相关专业出身,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很多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管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培训,缺乏对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向的了解和研究。此外,由于教务管理人员目前承担着大量事务性的工作,日常工作十分繁忙,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管理改革方面的研究,更没机会外出培训、进修学习,导致学历、职称提升困难。

(三)教务工作趋于网络信息化。

由于教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及管理范围的全面性,使得教务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目前,我院采用清华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学籍管理、学生选课、教材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成绩管理、网上评教等工作,减少了教务管理的人和事,缩短了信息流通渠道,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以母体学校为依托,共享母体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公有优势和民办活力。民办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特点。

(一)人才培养市场性。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成立初期执行与母体学校一样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但由于生源素质和培养目标的差异,母体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民办学院的发展要求,民办二级学院必须制定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积弊主要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之间的严重脱节,因此民办二级学院学生的培养必须面向市场,制订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运作过程灵活性。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性、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及母体学校的办学特色,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师资力量及人才培养目标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而传统教材的内容常常滞后于实际需要,因此必须及时扩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和成绩考核都可以灵活多样,推陈出新,充分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得以充分保障,选择权被放大。

(三)改革创新完善性。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规章制度应在参考母体学校的基础上,与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办学特点相结合。因此,必须对所有的教学文件进行全面修订。如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切实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强化英语、计算机的学习,加强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增加如基础写作、心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素质拓展类课程。

三、促进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

根据科学的管理规律、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各教务人员自身的特长,制定出教务管理的岗位分工与职责,并形成可行性的制度,明确分工,职责分明,能级相应,负责到底,能有效避免遇事时相互推卸责任,或者不明晰工作该由哪个岗位的人员来负责。健全的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能有效增强教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减少工作中的粗糙马虎与推诿扯皮,减少教学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努力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优质高效的教务管理有赖于全体教务人员的共同协作,要切实提高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关键是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服务师生意识。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修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务工作,对师生热情服务。第二,提高管理科学水平,学习管理系统知识。掌握有关高等教育管理的专门知识,建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实现真正的“内行”管理。第三,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的办公软件、网络信息、数据库操作、文字处理、数据分析技术等。第四,精通业务,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一名合格的教务管理人员对学校各项教学管理文件都必须做到烂熟于心,深刻理解,能运用自如;同时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紧跟时代发展脉搏,适应高教发展对教务管理人员的需要,以高素质管理服务于师生,推进高教深化改革,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可用之才。

(三)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务创新。

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提供了良好机遇。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可以从机制和管理两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在完善教学督导制度的前提下,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实行学分制后,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运转模式,实施全天候排课,作为教务管理部门难以及时掌握教学过程动态。在学生中聘请教学信息员,建立“教学—学生—管理部门”三者之间的信息反馈网络,可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实施专项检查制度。为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可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督导专家对各类实践教学环节采取看、听、问、查、评比等方式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与学校对二级学院教学目标管理考核、教师个人业绩相挂钩,从而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重视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隶属学校教务管理职能部门和学院双重领导,工作性质与其他工作的性质不同,不仅繁杂,而且要动脑、动手、跑腿,一刻不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有新的问题不断产生。这就要求教务人员在工作中不但要认真、谨慎,眼勤、嘴勤、手勤、腿勤,而且要防止出现教学事故;而其他工作则比较单一,出错的机率也相比较小。还有少数人错误地认为教务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都容易造成教务人员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利于教务管理队伍的稳定。因此,学校各级领导要重视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把教务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整个管理系统之中,根据学校的师生人数按比例配备足够的教务管理人员,制定相关政策,让教务员安心本职工作。同时,要鼓励和支持教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及校内外的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结语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复杂繁琐,责任重,规律性、时间性强,但又要保证高效和准确。特别是在新形势下,高校发展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势在必行。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并结合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提出了改进教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应通过建立健全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现状特点,对策

参考文献

[1]商文怡.做好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VOL25, (4) .

[2]喻夜兰, 许春英, 高志强, 曹十芙.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特点及增效措施.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VOL9, (4) .

学院教务处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基本素质

[作者简介]陈茜,女,汉族、四川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本科学历。

独立学院是一种依托于母体高校的办学形式,它具有起点高、发展快的特点。十多年来,我国高校的独立学院获得了快速的發展,并且表现出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这种新兴的管理模式对于教务管理人员同样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它对教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和沟通能力、科研能力,甚至是心理和身体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这种新的办学制度,要求教务人员有着更高的综合素质。下面,笔者将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分为职业道德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三个部分,并以一进行分析。

一、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是任何职业、任何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独立学院目前仍然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行政管理体制仍然不完善,这使得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着很大的自主性。因此,这也对教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务管理人员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在平时加强自己的道德素养。同时,还应当通过整治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管理过程中务必做到“以人为本”,同时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工作过程中,应当将个人的价值的实现和学校的发展、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认识到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当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正确地解决新问题。我们知道,法律规定通过一定的惩罚措施来防止人们犯错,而道德和文化可以通过内心的规范来约束人。也就是说,法律是使人“想发错而不敢发错”,道德则是使人“会犯错而不愿犯错”。因此,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人员应当具有比较高的原则性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并且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二、业务技能素质

(一)管理学的基本知识

从当前独立学院管理的现状来看,教务管理人员存在着素质不高的问题。首先,很多人对于教务管理的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认为教务管理工作是“人人都能做,人人都会做”的一种工作,将教务管理看作是一种学校日常性的工作。教务管理人员的来源主要是留校毕业生或者是高级人才的家属。这些教务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管理学知识以及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因此,通过一定的培训来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教务人员的管理能力便显得十分重要了。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务管理人员应当系统地学习管理学、教育学以及高等教育法等专业知识,通过培训熟悉教务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流程。这样才能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

(二)较强的工作能力

教务管理人员的必备的工作能力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协调能力;二是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三是开拓创新能力。教学工作的工作内容十分繁杂,而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人员,一个人的的工作量会相当于一般的本科院校好几个人的工作量。因此,这便对教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特别是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工作中,如何能够高效准确而又迅速的处理好每一件事便成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这要求工作人员具有比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对工作的紧要性和时间性进行一定的分析,有条理的完成教务工作。

随着独立学院的成长,虽然已经建立了二级管理机制,但受办学条件的限制,许多工作还是在教务部统一管理,权利没有完全下放。例如,教学资源有限、网上教务管理系统不够健全等等。因此,很多工作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多人合作,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具备沟通合作的能力,起到上传下达、沟通左右、联系内外的纽带作用,既要能和自己工作思路相同的人合作,又能在工作思路不同时,增加沟通,尽力减少合作环节中出现的偏差,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和其他的普通高等院校相比,独立院校的的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因此这需要我们的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在工作中,应当根据公办院校的办学实际,并结合独立院校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创造力,不断地挖掘适合独立院校发展的管理途径。也就是说,在独立院校的教务管理中,应当通过不断的解决新问题,发现新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并不断完善,不断地提高独立院校教学管理的水平。

三、强硬的心理素质

独立院校一般是“公助民办”或者是民办,因此,教务人员的工作便对独立学院的工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也就是说,相对于普通院校,独立院校的教务人员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我们也发现,近些年,独立院校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在逐渐上升,这对与那些处于“教学第一线”,经常接触学生的教务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便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总结:在独立学院的管理过程中,教务管理工作一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独立学院组织机构不断完善的今天,独立学院的管理人员更应当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小红.浅谈独立学院教务管理队伍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01).

[2]刘全权.浅谈独立学院办学模式中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才智,2011,(14).

上一篇:龙里县巴江小学安全工作计划下一篇:重庆著名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