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学院教务

2024-06-27

二级学院教务(共12篇)

二级学院教务 篇1

在高等学校中, 教务管理工作是一个多元动态的管理过程, 管理内容多、涉及面广,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务秘书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同时摆正工作定位和态度,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务管理水平, 使教学工作的效果在一个稳中求进的良好环境中不断增强, 从而推进整个学院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的管理内容

(一) 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包括协助教研室制订每学期的开课、排课计划, 组织学生选课, 录入课程上课名单, 安排好专、兼职教师的节假日调停课, 以及日常突发事件引起的调课、代课情况, 并将其备案。

(二) 教材管理。

组织专业教师选定学生用教材, 并组织教材论证, 力求教材体现学科先进性, 所有教材需由学院留底保存, 以备查阅。

(三) 考试管理。

各课程的期中、期末及补考的考试安排, 各科试卷汇总上交校教务处, 做好试卷保密工作, 并协助校教务处下发各类考试通知及监考人员安排, 协助学校教务处安排国家统一资格考试, 等等。

(四) 教学统计。

对各类教学活动所产生数据进行统计汇总, 例如学生的专业分方向、毕业资格审查、毕业论文情况、毕业实习情况、学生上课情况及信息反馈、教材征订使用情况, 学期末试卷及相关材料的归档, 等等。

(五) 学籍管理。

协助学院领导及学校教务处对本学院学生的学籍情况进行管理, 做好各学期学生返校报到注册工作。

(六) 学术科研管理。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和实验人员更是全身心地加大了科研力度。高校的教务秘书应认真有效地配合学院组织本院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讨和科研创作。

二、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的特点

(一) 协调与服务性。

教务秘书的工作必须以真诚服务为基础, 在工作性质上应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应做到及时通知、恰当安排、正确统计、精确填写, 急教师之所急, 解学生之所难, 竭诚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二) 时效性和繁杂性。

教务秘书的工作涉及本学院全部的教学工作, 一方面要协助领导管理教学, 另一方面要处理教学方面的各类具体事务, 还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 以及完成教务处和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教务秘书的所有的教学准备工作应该且必须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准备就绪, 所以必须讲究效率, 使教学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教学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活动应是全院各部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一个过程。教务秘书工作的难度大, 除了常规性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做, 还有一些突发性的教学事件需要处理, 工作重、责任大。因此教学秘书工作实质上是时效性和繁杂性的复杂工作。

(三) 灵活性。

教务秘书日常工作中很重的一项任务就是协调, 这对教务秘书的工作提出了灵活性要求。协助学院领导管理全院教学工作, 学院领导是决策人, 教务秘书便是决策的执行者。学院领导在管理上不可能面面俱到, 教务秘书在执行决策及处理一些突发性、偶发性事件时, 应该根据当时的情况, 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灵活处理。同时, 在处理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 要使整个学院成为一个团结坚实的整体, 不仅要靠领导的力量, 还与教务秘书协调各种关系, 缓和矛盾, 营造和谐工作氛围的能力密不可分。

三、提高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能力的建议

(一) 明确责任, 摆正位置。

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面向全院, 工作宗旨应是服务全院师生。在工作中, 遇事应沉稳, 明确责任, 照章办事, 找准定位, 态度诚恳, 务求在和谐氛围中完成工作。

(二) 制订计划, 高度责任感。

教务秘书的工作每个学期都有固定的分阶段日常工作任务, 这些工作任务就可提前谋划, 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早落实相关工作, 这样才可以使自己的教务工作游刃有余。同时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 对于服务性的工作的效果而言, 责任心具有很大作用。教务秘书应以教师所急为己急, 以学生所难为己难, 对全院每一位师生都要做到尽职尽责。

(三) 理清顺序, 坚持原则。

教务秘书经常要处理一些紧急任务或是突发事件, 在处理过程中, 应理清工作任务的主次缓急, 逐一办理, 同时应讲究科学的办事方法, 坚持工作原则, 在不违背准则的基础上有效地完成每项工作。

以上是笔者的认识和看法, 不尽周全, 希望通过日后的工作实践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这样才能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增光添彩, 使教务秘书的工作向着更科学、更规范、更广泛、更人性、更到位、更灵活的方向发展。

摘要: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当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重心下移, 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随即成为该学院教学管理的核心, 二级学院的教务秘书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教务秘书

参考文献

[1]茹明霞.搞笑教务管理初探[J].青海师专学报 (教育科学) , 2004 (6) :250-252.

[2]赵静.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 2008 (4) :86, 43.

[3]蒋芳辉, 刘粤惠, 张扬.当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问题与对策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 2010 (2) :39-41.

二级学院教务 篇2

2.负责拟定学院教学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

3.负责组织高等职业教育的调研工作;

4.负责审查教师学期授课计划,检查和督促教学质量以及教学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

5.负责学院教学督导组及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6.组织研究制定专业设置调整、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措施;

7.协调与有关系、部、处室的关系,互通信息,会同人事部门搞好师资培养;

8.负责审核教师实际工作量、课时津贴及审批规定权限内经费开支;

二级学院教务 篇3

摘 要: 学分制改革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深入推行,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二级学院教务管理模式与机制急需优化与改革。针对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中显现的问题,从教务管理队伍的优化;教务管理方式和模式的优化;信息技术管理的优化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优化的路径,以期为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提供策略。

关键词: 二级学院 教务管理 优化 实施

随着学分制改革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行,新形势新背景带给高校二级学院前所未有的挑战,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人员不足、队伍不稳定,教务岗位缺乏培训机制;教务人员缺乏对学分制下教务管理本质、内容等的了解,无法高效应对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教务管理信息技术缺乏,管理方法落后……当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呈现出的诸多问题说明了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亟待优化与改进。

一、教务管理队伍的优化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数量不断扩大,而教务人员的配备比例却一直没有上升,教务人员数量长期不足,导致教务人员工作压力大,教务管理效率降低;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人员尤其一线教务员日常工作事务繁多,既要从事院领导交给的行政秘书工作,又要从事与教学相关的教学秘书工作,在学校教务处与学院师生之间架起上通下达的桥梁,教务员往往身兼数职;由于一线教务员的工作未得到学校上层的重视,学校在用人方面没有以高标准要求,导致教务员队伍不稳定,且结构不合理,有编制的正式职工不多,且常常设置临时用工,或者用教务员岗位安排学校引进的拔尖人才的家属等,直接影响二级学院教务工作的效率。

(一)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教务管理队伍。

面对教务管理队伍呈现出的问题,首先,学校应健全教务管理队伍,按照学生人数比例配置足够数量的教务人员,明确分工,人尽其责;其次,提高对教务员岗位的重视,完善用人方面的政策规定,把好进人关,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务管理队伍;第三,改革机构设置,将兼具行政职能和教务管理职能的院办分设行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将教务管理职能从院办中分化出来,提高教务人员的管理效率;第四,完善教务工作规章制度,合理设置教务员的职责范围,倡导教务工作科学化、人性化。

(二)加强培训与学习,建设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

教务员上岗前基本没有接受正统培训,一般是上岗后边工作边摸索,工作中缺乏日常培训和学习进修的机会,影响教务员自身素质提高和业务能力提升。学校应重视教务员岗前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教务员岗位的日常培训与进修制度,加强教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尤其学分制开展以来,应针对学分制开展教务员专题培训和学习,帮助教务员深入了解学分制的本质及学分制带来的教务管理工作的变化,更好地领会学校的教学管理规定,保障政策顺利落实和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二、教务管理模式的优化

(一)理顺关系,建立多层次的高效协作机制。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后,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复杂和多样,校院两级关系是否和谐、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教学运行效果。首先,建立畅通的校院两级沟通渠道,理顺协调好校院两级关系,上下两级之间要及时沟通、相互协调。二级学院教务管理是在学校教务管理的领导之下,受其约束和指导,既要在宏观上落实整体大局观,又要将宏观要求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目标和行动,既要对学校政策、规章制度吃透,又要在此基础上追求创新理念[1]。其次,要处理好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保证每个环节正常有效地运行,包括协调和处理好教师、学生、辅导员、教务员之间的关系,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的关系。二级学院要实行层级化管理,建立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建立由本科生导师、教务员、辅导员、教研室主任等组成的教务管理模式,多维度协作开展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如发布各类教学信息时,教务员可以与辅导员、本科生导师等互相沟通,通过多途径将信息传达给学生。

(二)提升管理策略,改进工作方法。

由于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周期性、重复性和时效性的工作,教务人员每学年、每学期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事务。因此,教务管理工作可设定计划和目标,并将教务工作各个环节程序化、规范化[2]。首先,按照工作流程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使教务工作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提高教务管理效率。其次,加强教务管理过程的程序化和制度化,这是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关键。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学院层面应深化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学院要更加具体地落实学校的办学方针,就要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订学院层面的教学管理工作条例和细则,进一步完善符合学院教学特点的教学管理机制,通过建立相应的条例和规定,明确教学管理工作流程。第三,建立学院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将教学管理作为一项“工程”来建设。学院层面由主管教学的学院领导和系主任采用工作例会形式协调组织全院的教学质量监督、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定期召开二级学院教学工作会议,统一思想,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下一步发展方向,保证教学计划执行,保障教学质量提升。

(三)转变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完全学分制的目的是塑造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面对学分制带来的教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变化,二级学院在教务管理过程中要加强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增强为师生服务的理念,转变管理方式,寓服务于教学管理之中,倡导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教务管理过程中,视师生为服务对象,从师生的需求出发,把师生的需求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爱护学生,对学生热情接待、耐心服务,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尊重教师和教师的劳动,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对教师多一些人文关怀,尽量做到人性化管理,更好地为教师服务。教务管理者不仅要树立管理是服务的理念,更要树立“管理是科学、管理是生产力”的理念,加强管理的科学化与人性化,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3]。

三、信息技术管理的优化

(一)二级学院构建教学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管理重心的下移,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承担了更多的任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内容与学校教务处的工作内容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但学院直接面对师生,因而有其自身特点。目前学校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基本满足学校层面教学管理需要,实现教务管理的网络化,但尚不能全面满足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需要,在二级学院实际教务管理工作中,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手段,使用落后的管理方法,占用教务管理人员大量精力和时间,阻碍教务管理水平提高,影响二级学院教学运行效果。要提高二级学院教务管理效率,必须依托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加快构建适应学院工作需要的网络平台。

(二)加强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

学分制条件下,教务管理系统是处理各类教学信息的中枢[4]。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教务人员可以在网上实现制订教学计划、排课、选课、教室管理、考试管理、学生成绩录入与分析等诸多教学管理内容。学院在教务系统开发与使用中,应建立与教务处、网络管理部门等的交流沟通,不断改善教务系统的功能,完善管理细节,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软件技术为教学管理服务,如专业选课系统的开发,可以减少学生盲目、随意选课;自助成绩单打印系统的启用,减少学生到教务部门打印成绩单带来的不便;新生报到系统的开发与建立,简化报到手续,更便捷地为新生入学注册和管理服务,方便新生入学。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大大减轻教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工作效率得以巨大提升。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面对新形势带来的问题和挑战,高校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重视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采取相关措施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塑造一支稳定健全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转变教务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加强教务管理模式优化,提升教务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制度建设,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高效协作机制;加强教务管理技术创新,加速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与网络化,保障教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参考文献:

[1][2]张越.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优化与实施[J].龙岩学院学报,2014.10,第32卷(5).

[3]陈坚.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教务管理队伍和谐之构建[J].科技创业,2009(4).

[4]王俊.完全学分制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职业教育,2010(11).

二级学院教务 篇4

1.教务秘书工作的特点

1.1多样性和繁杂性。

教务秘书作为院系日常教学最直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工作范围广, 涉及学生学籍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培养方案制订、开课计划生成、任课教师安排、教材征订与发放、课表制定、各类考试安排与成绩修改、各类实习实践课程的开展、教师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核算, 以及各类与教学有关的竞赛, 等等, 无一不需要教务秘书的直接参与。工作更是事无巨细, 异常繁杂琐碎, 大到协助领导申请一个新专业, 小到学生的一次调停课, 都必须准确及时有效地完成。

1.2规律性和时效性。

教务秘书工作繁杂, 却有规律可循[3]。一般的课务安排、考试安排、教材征订、学生注册等都是以学期为周期的, 而毕业审核、毕业论文、实习实践、教学竞赛等都是以学年为周期的。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工作重点基本一致, 因而要掌握教学规律, 做到心中有数, 方能未雨绸缪。

教务工作各阶段有规律可循, 却也有时效性。期末一般都是进行本学期考试安排, 下学期课务安排的阶段, 这就要求教务秘书在限定时间内, 必须将学生课表和考试日程安排好, 以便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发布, 这样学生才能及时选课、参加考试, 教师才能知道自己下学期的教学任务和本学期的监考任务, 以便提早计划安排。

1.3灵活性和政策性。

各所高校除了要坚持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方针政策之外, 还有各高校的教育管理规章制度教务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贯彻执行政策的过程[4]。教务秘书必须熟悉并深刻理解这些规章制度的内容, 才能在教学管理中按照政策指示, 做好相关工作。

政策性的规章制度一般都是比较刻板, 具有原则性的, 但教务秘书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和教师, 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灵活掌握。例如, 教学管理规定, 原则上不允许调停课, 但是如果在实际执行中, 教师突发性疾病等, 我们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及时办理好调停课手续。

1.4服务性。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兼具管理和服务的双重性质。不但要服务于领导, 更主要是通过为教师和广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保证教学管理正常有序地运行[5]。要做到急教师所急, 解学生所难, 任劳任怨, 全心全意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做好教学管理的服务工作, 通过服务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1.5突发性。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还有一个显著特性, 就是突发性。突发性是指教务管理常规工作之外的紧急、突发事件。一旦发生, 教务秘书就需要准确、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尽可能降低不良影响, 杜绝和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教务秘书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 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和成效。

2.教务秘书需要具备的素质

教务秘书工作的性质特点要求教务秘书必须有与之适应的素质, 这就对教务秘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1耐心、细致和高度的责任心。

教务工作繁杂多样, 教务秘书必须做事认真细致, 很多工作都是周而复始的, 细节又不完全相同, 甚至同一件事情会进行三番五次的变更, 所以要有极高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工作中微小的疏忽都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教学事故, 这些都需要教务秘书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2.2较高的思想素质和较强的服务意识。

教务秘书面对的人广, 处理的事多, 很多牵涉到学院、教师、学生的切身利益, 这就需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恪守相关的职业操守, 忠于职守,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服从领导安排, 做事要公平公正, 不要计较个人苦累, 乐于奉献, 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 增强服务意识。教务秘书工作琐碎, 虽然成天忙忙碌碌, 却没有能够彰显成效的事情, 很少有出彩的地方。教务秘书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能够调适好自己的心情, 乐观向上, 以积极、豁达、平和的心态面对本职工作。

2.3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教务秘书受教务处和院系的双重领导, 工作与学校各个部门和院系都有交集, 是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这就要求秘书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管理的执行力。譬如, 就简单的排课来说, 它涉及和其他院系协调教室、机房, 协调在外院和本院都有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的上课时间, 按照教务处排课要求, 结合实际情况, 调整学生课表, 使其尽可能科学规范, 如果涉及特殊情况, 就向教务处申请协调。因此, 看似一张张简单的表, 协调沟通始却终贯穿整个过程, 充分体现协调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2.4一定的学习、创新能力。

教务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规律性, 也有突发性, 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教务管理手段也在不断革新, 这就要求教务秘书适应社会发展, 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业务水平, 不断学习新知识, 提高综合能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学会创新, 提高工作效率。以前各类通知的上传下达, 主要通过传递纸质文件或者打电话的方式完成, 而现在, 随着智能手机、电脑和网络的普及, 主要是发文部门将文件上传QQ群共享, 教务秘书们直接下载, 通过飞信或者QQ群发的方式, 直接传达给目标对象。纸质文件的功能主要是用来存档, 几乎已经失去传递信息的作用。随着高校扩大招生, 这种方式变得无可替代, 如果还是靠传统电话通知方式, 面对的通知对象是几个、数十个的时候还勉强可行, 一旦变成上百个, 工作量巨大, 并且效率极其低下, 根本无法实现既定工作目标。因此, 需要不断学习, 与时俱进, 不断优化工作方法, 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3.教学秘书队伍的现状

由于教务秘书工作的性质对教务秘书提出了较高要求, 但是教务秘书的付出和所得普遍不成正比, 导致出现以下现象:

3.1工作量繁重、心理压力大。

由于每天都面临很多事情要处理, 有计划内的, 有临时性的, 从早到晚, 马不停蹄, 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稍有不慎, 就会出现教学事故。有些事情虽然付出了很多, 但仍旧无法两全其美, 教务秘书变成“夹心饼干”或者“出气筒”, 吃力不讨好。不但心情郁闷, 还心理压力倍增。以南京晓庄学院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2013年秋学期为例, 该学院共负责本院43个班, 行知学院12个班, 教师教育学院12个班, 国际实验班3个, 共70个班的教务管理工作, 共涉及2480位学生, 以及兼职、外聘教师在内的149位教师。不但数量众多, 而且面对多个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院系, 无形中增大工作量。事实上, 该学院包括科研秘书在内总共配备了4名教学秘书, 学校文件规定核算秘书编制300名学生配1名教学秘书, 按照文件规定标准配备, 教学秘书工作量已经非常饱满, 而事实的配置数严重不足, 导致教务秘书加班常态化。面对院系多, 师生多, 头绪多, 教务秘书的心理压力大, 总是担心有疏漏。尤其是开学初上课前夕和学期末考试前夕, 经常由于担心第二天的课程安排或者考试安排有差错而失眠, 身体和心理健康备受考验。

3.2教学秘书队伍不稳定。

自身工作的价值不能被充分肯定, 和其他岗位相比, 待遇低, 工作量重;培训进修机会少, 岗位晋升机会渺茫。专业技术岗的待遇明显优于管理岗, 造成某些教管人员心理失衡, 且看不到自身工作的发展前途, 进而降低工作热情, 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教学秘书队伍发展的稳定性。这与教学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不相符, 不利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仍旧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 不与专职教师待遇相比, 为了体现教学的重要性, 专职教师的待遇自然是最高的。将教学秘书与同为教学服务的辅导员、实验员系列比较, 辅导员要求走思政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实验员走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而教学秘书只能迫走发展空间极其有限的职员职级制。若同为中级职称的不同系列的三类人员, 则教务秘书的工资只能按照职员职级制发放, 直接体现为工资低下, 高付出与低回报形成鲜明对比。除此之外, 具有专业学术背景的教学秘书职称评定无望, 看不到自身发展希望。

4.结语

教务秘书队伍在教学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只有拥有一支具有高度工作热情、积极向上、高效执行力的教务秘书队伍, 才能保证高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持续、健康、有序地运行。为了改变目前教务秘书队伍的窘境, 高校在日后教务秘书队伍建设工作中, 应该充分肯定教学秘书在一线教学管理中的地位, 重视教务秘书队伍的发展, 合理配备教务秘书人员数量, 适当减轻工作量;增加进修和培训机会, 使教务秘书能有自身学习提高的时间和空间;在岗位晋升设置标准方面适当考虑教务秘书工作的特殊性, 制定灵活的晋升机制, 为其提供合适的晋升机会;薪酬待遇方面, 如果加班加点, 应当给予适当补助。综合采取适宜的措施, 建设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秘书队伍, 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魏章友.浅谈教务秘书如何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 2007 (19) :142.

[2]石冬喜.高校教务秘书队伍建设探析.技术与市场[J], 2012 (19) :281-282.

[3]田雪.浅谈高等院校系部教务秘书工作[J].学周刊, 2012 (12) :12.

[4]李永菊, 李彦, 雷洪敏.浅析高校教务秘书的素质与教务工作的关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8) :57-58.

昆明学院教务处管理 篇5

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市区、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截至5月,学校主校区占地1800多亩,规划建筑面积60多万平米,已建成49万平方米,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00余亩。

学校设有设有20个院(系、部),43个本科专业 ,21个特色专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000多人,面向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8000余人。 。

独立学院教务员的现状与思考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务员 教务工作

1 独立学院教务工作人员队伍的现状

1.1 教务队伍不稳定 当前,尽管我国很多独立学院都逐渐认识到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独立学院却并未认识到教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关键性,将教学管理片面地认为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集合,没有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与学院教学工作的联系。因此,在独立学院,教务工作人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在待遇、福利、职业发展上均不及教师或者辅导员,这就使得教务员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与工作不重要,缺乏工作积极性,易产生厌烦与懈怠。在这种环境下,教务员不能安心工作,或转岗,或考研,或跳槽,教务员岗位频繁变动,教务熟练人员大量流失,教务员队伍难以维持稳定。这种不稳定对教学管理秩序势必造成影响。

1.2 教务员队伍业务水平不高 在独立院校中,教务员岗位被认为是技术含量不高、人人能干的岗位。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教务员队伍与教务管理的要求产生一定的差距。首先,教务岗究其实质是个服务岗,但是很多教务管理人员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不能从大局出发,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其次,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特别是学分制的实施,打破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呈现出动态性、开放性、多维性,使得教务管理的内容更加复杂和丰富。但教务人员却缺乏相应的组织、协调、合作、沟通和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再次,教务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对教育学、管理学以及档案管理有深刻的了解,而独立学院的教务员很少有相关专业基础,教务管理人员也缺少进修提高的机会和渠道,同时也缺乏创新和科研能力,教务工作流于表面,不利于独立学院发展的需要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 独立学院教务员职业素质提升的路径

2.1 培养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 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内容枯燥,工作方式繁琐,工作要求细致。教务工作承担的任务决定了教务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政治品质。首先教务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马列主义为准绳,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出发点,在工作中讲原则,讲奉献,不谋私利,秉着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来开展教务工作。再次教务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高校专门人才。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

2.2 具备过硬的职业道德素质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想要搞好教务工作必须爱岗敬业,一丝不苟。教务管理工作量大、琐碎、繁杂,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是教务工作的重点,而日常的教务管理,如停调课、各项考试报名、学位申请等工作每一项都不能掉以轻心,所有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首先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责任心。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既要讲原则又要灵活协调。讲原则是要求教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比如学生的学籍、成绩、实习、毕业等工作以及教师的教学计划,这些工作原则性强,来不得半点马虎。教务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在讲原则的同时,还要有灵活的协调性,如课务安排、计划调整以及教师监考等具体工作中要体现以人为本、不能教条的特点。

2.3 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 教务人员必须拥有扎实的业务能力。首先,教务人员必须讲求职业操守。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遵纪守法,严守秘密,忠于职守,谦虚谨慎,钻研业务,不断创新。其次,教务工作人员在精通业务程序的同时要认真学习各项辅助工具,如教务管理软件的熟练操作,OFFICE2003的熟练运用,良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加强校内教务人员之间的同行交流,使其学习好的工作方式、管理方法,加强工作中的合作与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等等。最后,虽然高校的大形势一般是重视教师和教学,很少有针对办公室人员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的培养和培训,但是作为教务工作人员本身,为了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应把握一切机会不断地学习,反复总结,掌握工作的特点,摸清教务工作的规律,实施科学管理,争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3 小结

综上所述,建立一支思想素质过硬、职业道德高尚、业务水平优秀的教务工作人员队伍,不仅与个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关,更需要独立学院对其在职业素质培养、薪酬等各方面给予重视,这对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必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子钰,胡彬.如何扮好独立学院教务员的角色[J].中国-东盟博览,2013(10).

[2]张露馨.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J].才智,2012(23).

[3]叶乐晓.浅谈独立学院系部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及管理队伍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0(08).

[4]王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01).

[5]蒋剑红,顾洪丰.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创新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二级学院教务 篇7

一、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是管理与教学的纽带,其工作特点可概括为:1.复杂性。工作面涉及教学计划管理(组织专业系制定、修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运行管理(课程编排、考试报名、考试安排与管理、成绩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安排)、教师管理(教师工作量核算、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诸多方面。2.具体性。教务管理人员受教学院(系部)和学校教务处的双重领导,无论是开展常规性还是临时性的教务工作,都要求在明确的时限内完成,许多工作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和物,大部分工作直接涉及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3.全能性。教务管理人员除了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之外,还需完成学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工作范围涉及院(系部)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头绪繁多,工作量大。

(二)教务管理人员专业、学历结构不合理。

大多数教务管理人员不是教育、管理等相关专业出身,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很多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管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培训,缺乏对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向的了解和研究。此外,由于教务管理人员目前承担着大量事务性的工作,日常工作十分繁忙,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管理改革方面的研究,更没机会外出培训、进修学习,导致学历、职称提升困难。

(三)教务工作趋于网络信息化。

由于教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及管理范围的全面性,使得教务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目前,我院采用清华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学籍管理、学生选课、教材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成绩管理、网上评教等工作,减少了教务管理的人和事,缩短了信息流通渠道,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以母体学校为依托,共享母体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公有优势和民办活力。民办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特点。

(一)人才培养市场性。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成立初期执行与母体学校一样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但由于生源素质和培养目标的差异,母体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民办学院的发展要求,民办二级学院必须制定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积弊主要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之间的严重脱节,因此民办二级学院学生的培养必须面向市场,制订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运作过程灵活性。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性、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及母体学校的办学特色,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师资力量及人才培养目标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而传统教材的内容常常滞后于实际需要,因此必须及时扩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和成绩考核都可以灵活多样,推陈出新,充分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得以充分保障,选择权被放大。

(三)改革创新完善性。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规章制度应在参考母体学校的基础上,与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办学特点相结合。因此,必须对所有的教学文件进行全面修订。如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切实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强化英语、计算机的学习,加强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增加如基础写作、心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素质拓展类课程。

三、促进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

根据科学的管理规律、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各教务人员自身的特长,制定出教务管理的岗位分工与职责,并形成可行性的制度,明确分工,职责分明,能级相应,负责到底,能有效避免遇事时相互推卸责任,或者不明晰工作该由哪个岗位的人员来负责。健全的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能有效增强教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减少工作中的粗糙马虎与推诿扯皮,减少教学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努力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优质高效的教务管理有赖于全体教务人员的共同协作,要切实提高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关键是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服务师生意识。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修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务工作,对师生热情服务。第二,提高管理科学水平,学习管理系统知识。掌握有关高等教育管理的专门知识,建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实现真正的“内行”管理。第三,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的办公软件、网络信息、数据库操作、文字处理、数据分析技术等。第四,精通业务,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一名合格的教务管理人员对学校各项教学管理文件都必须做到烂熟于心,深刻理解,能运用自如;同时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紧跟时代发展脉搏,适应高教发展对教务管理人员的需要,以高素质管理服务于师生,推进高教深化改革,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可用之才。

(三)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务创新。

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提供了良好机遇。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可以从机制和管理两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在完善教学督导制度的前提下,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实行学分制后,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运转模式,实施全天候排课,作为教务管理部门难以及时掌握教学过程动态。在学生中聘请教学信息员,建立“教学—学生—管理部门”三者之间的信息反馈网络,可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实施专项检查制度。为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可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督导专家对各类实践教学环节采取看、听、问、查、评比等方式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与学校对二级学院教学目标管理考核、教师个人业绩相挂钩,从而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重视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隶属学校教务管理职能部门和学院双重领导,工作性质与其他工作的性质不同,不仅繁杂,而且要动脑、动手、跑腿,一刻不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有新的问题不断产生。这就要求教务人员在工作中不但要认真、谨慎,眼勤、嘴勤、手勤、腿勤,而且要防止出现教学事故;而其他工作则比较单一,出错的机率也相比较小。还有少数人错误地认为教务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都容易造成教务人员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利于教务管理队伍的稳定。因此,学校各级领导要重视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把教务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整个管理系统之中,根据学校的师生人数按比例配备足够的教务管理人员,制定相关政策,让教务员安心本职工作。同时,要鼓励和支持教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及校内外的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结语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复杂繁琐,责任重,规律性、时间性强,但又要保证高效和准确。特别是在新形势下,高校发展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势在必行。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并结合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提出了改进教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应通过建立健全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现状特点,对策

参考文献

[1]商文怡.做好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VOL25, (4) .

[2]喻夜兰, 许春英, 高志强, 曹十芙.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特点及增效措施.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VOL9, (4) .

二级学院教务 篇8

关键词:二级学院,教务员,工作思考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办学的两大基本目标。教务管理工作又是高校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 教学管理工作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作为教学管理中的一员, 教务员的工作要求和环境也需要不断提高。笔者在高校二级学院从事教务员工作多年。在此仅以自身的实践为基础探讨教务员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以求不断探索教学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教务员作用分析

教务员工作就是教务管理工作, 教务管理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 教务管理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进程。教务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二级学院教务员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学校教务处与二级学院的联络员

在教务管理工作中, 教务员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计划、任务, 除了由教学校长召开教学管理会议下达各二级学院教学院长之外, 更多具体事务性工作一般由教务处各职能科室直接联系学院教务员来布置传达, 要靠学院教务员的准确领会和迅速贯彻执行。

2、二级学院教学院长的助手

教务员在工作关系上一般隶属于二级学院, 是二级学院教学院长的助手。教务员通过对日常教学状况的及时了解,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从而为教学院长决策提供依据。因此, 教务员必须精心策划工作方案, 充分挖掘、合理调配学院各方面资源, 调动学院师生的积极性, 协助学院教学院长实施方案并达到目标。

3、一线教师的服务员

给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服务是教务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提供点名册、下发教材、处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如调课、对教学硬件设施的要求反馈、听取教师的合理化建议。

给辅导员老师提供学生的各类教学数据, 如班级学期成绩一览表、英语四 (六) 级成绩表、平均绩点排序、课程表、学籍审核情况表等以便辅导员对班级学习状况有更直观地了解、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4、学生教务问题的咨询师

为学生提供教务咨询服务也逐步在教务员工作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随着目前学分制逐步取代以往的学年制, 高校学生在选择自身大学生涯学习计划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也较以往更容易产生疑惑, 越来越多的学生经常向教务员咨询有关选课、教学计划、学籍等各方面问题。

二、教务员在教学管理中的实践

1、服务性

由以上教务员作用分析可以看出, 教务员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校教务处、二级院系领导、教师与学生四类。作为教务员, 只有保证服务好上述四个方面对象, 才能促进学院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比如, 开学第一周提醒首次上课的老师不要迟到、期末考试时提示监考老师不要缺勤;给免听选考的学生办理选课手续、给延长学年的学生指定学习计划等, 都是服务的体现。

繁杂性

教务员的工作非常繁杂。教师教学任务安排、学生选课指导、学生的英语四 (六) 级、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考卷管理、课程考试、成绩登记、学籍管理、毕业资格审核、学位授予审核、教学资料的归档等是日常事务性工作。此外, 还要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和处理突发性事件等, 这些工作时间性强, 责任重, 头绪多, 工作量大, 容易出错。教务员的工作处于教学管理系统的枢纽位置, 要及时将教学中的问题反馈给教务处和上级领导, 为决策提供依据。

3、全面性

以笔者就职的二级学院教务员的工作为例, 从时间而言, 教务员从最早开学到最晚放假, 其工作覆盖了整个教学周期;从服务部门而言, 有本科、高职以及成教;从学生类别看, 除了有本国学生外甚至有来自蒙古和津巴布韦的外国留学生;从老师而言, 有本学院的、有兄弟院系的, 有外聘的, 还有外籍教师。每一教学环节都离不开教务员的参与。

三、影响教务员工作质量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教务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衡量高等学校质量与水平的标准主要是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一般认为教学和科研人员为学校工作主体。相比之下, 教务员所做工作只是后勤辅助的事务工作, 因此目前在许多高校中教务员的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按照一些传统观念, 院、系的教务员只是输入考试成绩、编排课表、传达教务文件等的简单工作的“杂务工”, 教务员只是教务处和二级学院教学院长指令的执行者, 工作权限不能越位。甚至在个别教师眼中, 教务员只是“杂务工”, 必须毫无条件地为教师服务。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常常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教务员工作的积极性。

编制设置跟不上学校规模的扩大

我国高校自1999年始的扩招目前已经进入了第10个年头。高校在校生人数已由1998年的643万上升到2006年的2300万, 毛入学率已从1998年9.1%提高到目前的21%。大学入学学生总数和增长率方面都远远超过了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的这种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 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些相关问题, 在校学生大幅地增加, 从事院系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务员队伍却没有随之发展, 这给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以笔者就职的学院为例, 2001年下属1个专业12个行政班级不足500名学生, 配置1名教务员;目前学院有6个专业50多个班级2000多名学生, 仅配置2名教务员。并且目前对于教务工作提出的要求更高更全面, 致使工作量成倍增加。

教务员岗位管理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流动性大

在教务员的工资、津贴及待遇与教师及其他岗位人员相比较低。多数高校, 在就职者学历、教育背景要求相同的岗位, 学生辅导员在津贴、职务等方面政策比教务员优惠, 这也会引起教务员的心理不平衡, 对他们的工作热情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教务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决定了工作性质是连续且繁琐的, 每年周而复始地进行各项日常教学活动, 一般很难有十分显赫的成就。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长期以往会使教务工作人员产生厌烦心理。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各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由于教务管理工作是个连续的过程, 如果工作人员频繁变动, 会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信息不畅, 容易造成同事间的误解

因为教务工作的繁杂性, 工作当中难免会出现差错, 有时这些差错并非教务员可以独立解决, 而且这种错误都较难以补救, 如果与上级部门沟通不及时, 教务员可能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释放直至影响教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进一步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 教务员的工作性质也决定这个岗位更容易发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缺位或不足。教务员一旦秉笔直书, 常有个别教师不能理解。有些本来是教师份内职责, 如果教师因故出了差错, 教师们很容易将责任推卸给教务员, 抱怨教务员没有及时提醒。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同事间的误解, 影响今后的合作。

缺乏必需的岗位培训

一些高校往往将刚招聘的应届大学生不经任何培训直接安排到院系的教务员岗位上。由于这些教务员在上岗前缺乏必要的教务管理常识和技能培训环节, 还没有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 在日常教务管理工作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边摸索边工作, 缺乏应有的工作敏感性及出现问题时的应变能力, 这样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就不可避免了。

同时, 由于日常教务工作繁杂的岗位性质所限, 教务员也很少有外出参观、培训及学习的机会。较少有机会与兄弟院校的同行进行交流和相互促进。教务员脱产进修、求学的机会较专任教师少的多。学习条件较专任教师差,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务员继续教育的难度, 抑制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和进修的积极性, 同时也扼杀了教务员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转岗的可能性。

五、如何做好教务员工作的思考

做好教务员工作应当从“内外兼修”, 即从教务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改善外部工作环境两方面做起。

(一) 教务员提高自身素质

1、拥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教务员要具有一定的思想觉悟、政策水平和理论修养, 要能深入地理解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只有这样, 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对问题的观察和理解才能有预见性, 适应社会、经济以及教育发展对大学管理工作的要求, 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上的失误。

2、掌握良好的业务技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务员必须熟知学校和院、系的各项教务管理制度;把握各项教务管理事务的工作要点;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由于经常要与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交流, 教务员最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除次之外, 教务员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能善于总结, 勤于笔耕, 做“有心人”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3、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教务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 才能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同样, 教务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及时调整或防止产生疲劳、失落、焦虑、迷茫等负面心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 全身心地投入正常工作。

(二) 改善外部工作环境

1、如何稳定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应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

高校在制定岗位评聘、津贴发放、职务晋升等制度时应适当向教务管理人员倾斜, 鼓励更多的高知识、能力强的老师竞聘教务管理岗位, 充分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服务。

2、合理解决教务员的人员编制问题, 建议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调研、科学研究等手段来确定院、系教务员的合理编制。

首先按照科学的比例配置二级学院教务员人数, 减轻工作负荷。其次, 让教务员从办公室管辖中独立出来, 设立教务科, 保持工作的单一性, 避免繁杂的行政事务干扰教学管理工作。

3、建立建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权责明晰。

只有制度规范、赏罚分明, 才能使从教务员到教师各层面的教育工作者有效遏止教学事故与差错、形成良性竞争。提高执行力, 让制度真正得到落实而不是空洞的口号。

4、制定教务员的岗前培训及工作指导制度。

教务员队伍的建设需要解决的是现有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这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新教务员上岗之前, 可进行有关教务管理常识、教学管理软件使用等内容的岗前培训。同时可以通过包括在职进修、定期学术交流、不定期业务培训等方法来提高教务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结束语

总之, 教务员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务员队伍, 可以承担起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的重任, 更好地为学校教书育人而全面工作服务。教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教务管理人员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高校发展的要求, 需不断努力学习。高校也应当努力创建施展教务员工作积极性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校教务员工作创新探讨》, 吴赛辉《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29卷第6期2007年11月

[2]《高校教务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的探讨》, 战国科《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第16卷第8期

[3]《关于地方高校教务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龚冰冰, 邱战洪《台州学院学报》2007年10月第29卷第5期

二级学院教务 篇9

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后,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复杂, 工作量也成倍上升。为了保证学分制的顺利推行, 必须提高院、系级的教务管理水平, 理顺校教务处和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使各个教务管理过程规范化、科学化。随着学分制的不断深入, 目前学年制下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模式已不能够适应要求, 那么学分制下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学分制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 成绩管理问题

成绩管理是学分制下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在以往的学年制教学管理体制下, 学生成绩数据一般以班级或者学期为单位进行处理。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基本相同。除了一些选修课外, 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名称也相同, 学生的成绩数据相对比较稳定。在学年制下, 成绩管理相对单一化, 任课老师批阅试卷后, 将纸质成绩单交到课程归口系, 由课程归口系汇总本系的所有成绩单交至教务处, 再由教务处分发到各学生所在系, 最后由学生所在系的教务员逐课程登录。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地在一定范围内选课。可以说, 有几个学生, 就有几份教学计划及相应的教学环节安排。因此, 学生的成绩数据必须在各种不同教学计划下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此外, 还要面对重修、选修、休学、提前毕业、延长学制学生的成绩处理和由于年级课程的不同, 一些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时数、学分数的变化等现象的发生。由此可见, 学分制的条件下, 成绩数据处理的工作量更为繁重。

2. 学籍管理问题

原有的学年制学习年限是固定不变的, 而学分制实行的是弹性学制, 学习年限是存在弹性的, 即学生可以在一定的幅度内缩短或延长学习的年限。在教务管理方面, 由于没有学年的概念, 势必全给学籍管理造成混乱。学生只要修满规定学分, 就可以毕业, 中途可以停学谋生, 以后再来续学。这些都给学籍问题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学籍管理工作量急剧加大, 从学年制的批量、统一性管理变为个量的交叉的复杂管理。

3. 选课问题

学分制改革把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了以学生为中心, 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选专业 (就读后还可以换专业) 、自选课程, 只要学分够了即可毕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很难保证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但是不可否认学生的学习往往就是跳跃式或跨越式的。这样就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 但这些困难却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从目前各高校的现状来看, 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学生选课存在盲目性, 教学计划弹性小, 选课资源有限并且没有完全打通院系壁垒, 学籍管理仍采用学年制等等。

4. 课程安排问题

学分制实行的是选课制。在符合基本教学规律的前提下, 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学习过程中的进度、授课的教师和学习的方式。由于学生自主选课的增加, 容易造成部分课程人数极多, 部分课程人数又极少。另外, 不可避免的还有课程冲突问题。原来学年制下, 只需要考虑同一年级内课程不存在冲突即可, 而学分制下, 年级概念已经取消。因此, 我们在安排课程时, 要根据学生选课的分布, 避免学生所选课程的冲突, 这在数学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种种情况类如开课门数不足、开课方式单一、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小、缺乏学分制的选课基础、课程数量的大量增加等, 给排课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排课包括老师的安排和教室的安排, 需要考虑教师的工作时间分布问题, 需要考虑教室的合理利用和设备检修等问题。

5. 试卷归档问题

在以往的学年制教学管理体制下, 学生的期末试卷一般按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归档处理。在学分制下, 班级的概念不复存在。而且由于实行弹性学制, 学生选课的自主性, 使得试卷按班级归档成为过去式。在学分制条件下, 试卷归档问题更加复杂。

二、学分制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问题对策

首先, 要针对学分制的特点, 对教务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 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从有利于各项教务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出发, 结合系院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工作程序。成绩管理方面, 由于学生可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课, 学生的成绩数据必须在各种不同教学计划下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开发使用学分制成绩管理系统网络化软件, 采用考试成绩联网登录方式由任课教师通过网络现代教学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完成考试成绩的录入工作。这样, 通过信息网络, 学生能轻易地查询和了解到自己各个时期的成绩情况, 以便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也减轻了教务处和各分院的工作压力, 节省了大量时问和精力,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成绩管理工作的效率。学籍管理方面, 要不断完善有关的实施细则。学分制下, 没有学年的概念, 学籍管理工作量急剧加大。从学年制的批量、统一性管理变为了个量的交叉的复杂管理。为了便于毕业生审核工作的进行, 可以年级为单位, 以一个学制的最长周期按系院专业对学生的毕业资格进行认定。归档则按专业, 以学生毕业时间对毕业学生的材料进行归档、汇总。试卷归档方面, 可按学期对同一专业学生的课程试卷进行归档, 这样便于试卷查询。选课方面, 一方面提供足够数量的课程让学生选择, 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导师制, 对学生进修计划进行指导。通过组织、指导学生 (尤其是新生) 选课, 在入学第一学期, 教务处就将其所在年级的教学计划指导书发放到学生手中, 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 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避免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其次, 要加强信息化手段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后, 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参与选课的学生和提供选择的课程很多, 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重修和辅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毕业审核等教务管理工作比学年制难度大。为保证系统的顺畅, 教学管理不能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 而应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务管理系统, 将教务信息集中管理, 实现全校信息共享。教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教育管理相关的知识素养, 而且要具备熟练操作现代化办公软件的技能和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只有教务管理人员素质过硬, 才能保证教务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顺畅进行。

再次, 安排好教学管理的进度和程序, 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最后, 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学习、研究、总结教务管理工作的经验, 以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摘要:学分制是当前大多数高校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下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关系到学分制能否在二级学院的顺利推行。本文对学分制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对其解决办法进行了一定探讨, 旨在为高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分制,二级学院,教务管理

参考文献

[1]蒋晓玲, 吴卫成.学分制下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改革与探索[J].考试周刊, 2009, (33) .

[2]费文颖.谈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科协论坛, 2009, (8) .

二级学院教务 篇10

关键词: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高等学校,二级学院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高职院校任何机构都离不开信息化, 教务管理作为高职院校重点管理对象, 应在这方面提高管理水平, 加快此项信息化建设, 采用合理的信息技术改变单一教务管理模式, 实现教务管理全面发展。

一、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结构功能介绍

在信息化建设中, 学院与软件公司合作, 开发了正方教务软件, 形成了多功能的教务管理使用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几大功能模块:

(一) 教学计划管理。可把每学期学习的课程提前录入到教务系统中, 然后把具体教学任务实施安排录入系统中, 具体对应科目、专业、班级、授课人、学时、学分、开课院系等, 最后对应以上信息进行排课。

(二) 成绩学管理。学生每学期参加期末考试的成绩都由任课老师录入到教务系统中, 录入完成后学生可以从该系统中查询本人成绩, 同时也可打印成绩单。

(三) 选课管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科目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学生通过学号和密码登陆, 进行相关课程网上报名选修, 学生网上选好后可在线查询选修课程信息, 教务管理人员可在线汇总选修课程学生的信息, 并直接把汇总信息发布给各个部门。

(四) 申请多媒体教室。在安排课务时, 教务处提前给班级安排上课地点, 但有时个别老师临时调课需要申请教室上课, 采用此功能方便教师上网申请教室上课, 只需设置申请上课时间、地点、申请原因、班级、人数即可。

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 目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实行二级管理。在此过渡期间管理重心发生了变化, 虽然把大部分权力下放给二级学院, 但是管理工作量明显加大, 原来不属于二级学院所做的工作现在都分配给二级学院自行安排操作, 为了完成任务, 避免工作失误, 教务秘书疲于应对各项工作, 充当“传话员”、“跑腿员”、“服务员”, 造成教务秘书对自身工作重点认识不清, 一直处于繁忙工作状态, 满负荷的工作丝毫没有空闲时间考虑自身工作中是否存在不到位之处, 也未能考虑到今后针对这些问题又如何改进。

(二) 目前为了顺应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高职院校招生模式千姿百态, 为了吸引更多生源, 采用普通高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精英班培养等招生模式, 日新月异的变化, 使得教务秘书也得紧跟时代步伐, 涉取知识面要广阔, 既要与二级学院内部上级教学管理人员沟通好, 又要与定点培训企业机构保持良好的接触, 因此在日常教务管理中遇到新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了, 因此教务管理不再是以前单一而又墨守成规的工作了, 需要采用新方法适应新环境。

(三) 教务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都从传统管理流程出发, 功能上存在不足之处, 不适合学院具体教务管理的需求, 教务管理工作中有部分是有延续性的, 教务系统中针对延续性的操作还未有良好的解决办法。比如重修考试报名、重修成绩录入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主要体现:网上报名信息易出错, 最后重修成绩不能正常录入, 重修成绩不能及时查询, 不能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四) 教务管理技术支持人员缺乏。教务管理人员仅仅只会熟练操作教务管理软件, 对于技术上出现的问题没有能力解决, 教务管理软件维护技术要求较高, 需要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及时维护才能万无一失。一般教务管理软件都是通过招标购买来的, 但是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需要等对方公司派人过来检查后才能解决, 这样一来处理问题的周期变长, 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工作效率降低, 因此培养本学院技术管理人员很重要。

三、提高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 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作为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 学会灵活应对各项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应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 充分肯定教务管理人员的价值, 给予其工作量化机制, 关注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心身健康成长, 指导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 使其有机会得到工作水平的提升, 学会灵活、应变、协作教务管理工作。培训教务管理人员计算机处理新技术, 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使得教务管理人员学会适应, 掌握更全面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才能与现代教学管理接轨。同时制定教务管理人员考核机制, 对于他们教务工作量给予合理的量化, 充分调动他们创新工作积极性, 强化个人协作修养。与此同时, 教务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 面对出现的新局面、新要求、新问题也要勇于采取新的方法解决,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务管理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二) 教务管理信息化应用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加强与国外学校间相互交流, 通过学习交流了解对方院校在教务管理是如何有序运行, 多向同行业的请教, 开阔视野, 放眼世界, 从高度和深度看待工作中不足之处, 学习别人的先进之处, 但并不是照搬照抄, 而是要在理解吸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学院的具体情况加以运用, 国外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开始比国内早, 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交互技术都比国内做的完善, 在这一点上是向国外院校借鉴经验的好时机, 把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 把优秀的经验转化为适合自己需要的东西, 并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 尝试开拓创新, 形成具有国内一流的教务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任莉, 王季春.浅谈如何提高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6

[2]卢笛.高校基层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定位与素质培养[J].科技资讯, 2007, 11

[3]廖明星.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结构、素质与能力建设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6, 2

二级学院教务 篇11

【摘 要】 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队伍普遍存在思想波动大、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服务意识差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着力提升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和服务意识。本文着重分析了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的现状和特点,并对其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独立学院现状服务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办学体制的多样化,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模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表现出十分旺盛的生命力。伴随着独立学院的迅速发展,教学管理开始逐渐脱离母体,采取系(部)管理的教务管理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务管理模式下, 教务管理人员在教务管理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人员队伍虽小,但在学院的教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她们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所在院校的管理水平和质量。目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者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 思想波动较大,管理队伍不稳定。教务管理是一项平凡、琐碎、繁重的工作,日常工作中不能立刻看到具体的成就,再加之某些独立学院重教学,轻管理,导致教务管理人员地位不高、待遇低、职称难评等问题。因此,大多数人不愿干教务管理这一行,造成教务管理人员思想波动大、管理队伍的不稳定。

2. 学历层次不高、专业不对口。目前的教务管理人员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而且大部分学历层次不高。大多数教务管理人员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管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培训,缺乏对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向的了解和研究,不能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 专业技能较差、业务素质较低。随着扩招独立学院不断壮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对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且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教务管理、信息处理等工作,更要懂一定的教育管理知识,熟悉教学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教学运行环节。但是,由于教务管理人员每天承担着大量事务性的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更没外出培训和进修学习的机会。因此,许多教务管理人员只能被动地完成日常工作,不能实现高效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更谈不上改革和创新。

4. 教务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绝大多数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不能安心于所在岗位,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表现为被动地完成学院和系(部)领导交付的任务时候多,主动为师生提供教学管理服务的时候少,总体的服务意识淡薄,工作热情不高。

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日益信息化、现代化,对于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和教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深化改革就必须要深化服务意识。每个教务管理者要把服务意识提到首当其冲的位置上来。提升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服务育人,更新服务理念。服务育人侧重于“服务”,通过服务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对高等学校而言,服务的本质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服务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一定范围规范行为,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当前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者的服务精神都比较缺乏,所以,要提高教育质量,就要注重服务育人这种理念,把服务当成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为育人工作提供了精神上的保障。独立学院要提高教育质量,教务管理人员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树立优质的教育服务意识。始终做到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这样才能取得广大师生的信任,调节好师生教学关系并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确保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教学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发挥出高水平的服务。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首先,要掌握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教育学科和管理学科的基本原理,从理论知识上把握整个教务管理体系。其次,要有透彻的政策领悟能力、较强的政策执行能力以及灵活的协调应变能力。在教务管理工作中,诸多涉及教育、教师、学生等的政策法规以及规章制度,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透彻的政策领悟能力、较强的政策执行能力,才能把政策的精神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并较好的贯彻和落实。再次,要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如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修订与管理,考务管理,学生选课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管理等这些都是学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研究课题,教务管理人员身处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必须善于思考、关注各环节的教学活动,总结经验,探索研究,并在“以师生为本”的理念下创造性开展工作,主动服务于教学。最后,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在日常教务管理工程中,教务管理人员要与大量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接触,这就需要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实现学院宏观教学运行和微观教学个体的和谐并进。

第三,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化时代,教务管理普遍基于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模式,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加强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提高服务效率。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才能提高专业的高水平的服务。

第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服务形象。学院在注重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下,教务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教务管理人员最重要的道德品质是热爱本职岗位。只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神,才能衍生出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克服工作中的种种矛盾,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学生孜孜不倦的引导和教育,同事之间相互尊重,交流与协作,形成良好的服务形象,促进师生关系和谐,营造一个和谐的管理育人环境,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第五,加强学院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学院应该加强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培养,真正意识到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专业性。独立学院相关领导应建立教务管理人员的进修和培训制度,提供一定活动经费,通过定期组织和外出培训学习、组织专家报告会、交流会等形式,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技能。还可集体组织到兄弟院校进行短期学习交流。另外,要建立相对科学的考评制度,能进能出,优化管理队伍,这样才能真正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务工作当中。

总之, 随着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学院领导必须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解决扩招给基层教学单位带来的新任务,充分利用激励机制,重点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教务管理人才, 以便实现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

二级学院教务 篇12

随着高校扩招,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高校如果延续扩招前那种统一管理、覆盖面过大的模式, 会面临更多困难, 很难取得管理的实效, 因此高校纷纷寻求以二级管理之路来提高管理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 二级学院教务管理机构将承担比过去更多的任务和职责, 对于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试图探索如何使得二级学院师生对教务政策有所了解, 并积极配合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进而使得教务管理更为高效。

二、日常教务管理中容易存在的问题

1、任课教师方面

随着学生的扩招与新专业的成立, 各高校及学院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 对于教师的要求越发多元化, 教师自身也承受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比较了解, 但对于教务规章缺乏了解, 认为老师的职责仅限于讲台上的课堂时间, 对教务的各类通知缺乏配合度, 也往往容易造成一些低级失误。

(1) 期初的工作中, 收集下发各类资料难度较大, 这些工作经常会因为个别教师的拖沓而持续很久才能完成, 需要教务员反复催促, 一直占用教务人员的“思想内存”。

(2)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有事需要调课时, 认为自己通知了学生离开教室并与学生商量好补课时间即可, 而不填写调课申请表备案, 结果造成教学差错或事故。

(3) 在期中的工作中, 需要教师确定自己授课的考试方式, 个别教师的拖沓会使环环相扣的教务管理环节发生断裂, 对下阶段工作造成影响。

(4) 在期末, 对于教务安排的监考工作缺乏思想重视, 认为监考比讲课容易得多, 站在考场上是走过场, 缺乏对考场秩序的掌控和发现学生作弊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监考时不认真履行职责或临场换人的情况占比较高的比例。

2、学生方面

(1) 选课的混乱。在学分制下, 学生的在课程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性, 每学期选课一般安排在学期中后阶段周进行, 届时所有学生将在教务管理信息平台上完成下学期所有课程的选课, 一旦错过, 即便下学期全程参与了课堂学习, 但是由于没有选课数据, 教师将无法完成考勤, 学校将无法安排考场, 学生也将无法获得成绩。每学期, 都会有大量学生落选或错选, 隔三差五前来二级学院办理补选, 如果同意他们补选, 会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秩序, 如果不同意他们补选, 学生又将陷入无法正常获取学分的境地, 很容易陷入留级的边缘, 因此学校在管理上也处于两难境地。

(2) 学籍变动的复杂。1-3年级学生在9月份开学后升学时可能由于上一学年的学习遭遇较多课程未通过而留级;并且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些高校对于4年级学生在上下学期之间也设置了一个留级条件, 即如果在步入大四下学期时仍然拖欠一定学分, 也将留级。同时, 一些高校还允许部分优秀学生在大一年级时转换专业;并且, 每年都会有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或者退伍回校继续学习。而实际情况是, 不仅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存在差异, 即便是同一专业的不同年级之间, 也会因适应专业发展而做课程设置的微调。因此所有这些学籍有变动的学生都涉及各自所学专业的重新设计。

3、教务管理者方面

(1) 工作强度大。教务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决定了工作性质是连续且繁琐的, 每学年周而复始地进行各项日常教学活动, 仅上下两个学期之间因为新生入学或老生毕业而有些许工作上的差异, 一般很难有十分显赫的成就。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长期以往会使教务工作人员产生倦怠心理。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各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 甚至缺编, 由于教务管理工作是个连续的过程, 如果工作人员频繁变动或缺编, 会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2) 上级指挥者多。在一些高校的二级学院行政编制上安排上, 教务员隶属于二级学院的办公室, 没有独立建制。既受教学院长也受学院办公室主任的领导, 既要从事教务管理工作也要从事行政琐碎的事务, 除此以外, 由于教务员是学校教务处在二级学院的联络员, 学校教务处的任何一个科室都可以直接给教务员派任务, 基层教务员往往应接不暇, 顾此失彼。

(3) 待遇低。在教务管理者尤其是一线教务员的工资、津贴及待遇与教师及其他岗位人员相比较低。并且缺乏晋升的机会与岗位。这也会引起教务员的心理不平衡, 对他们的工作热情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途径探索

1、任课教师方面

(1) 与任课教师多沟通多交流, 增强教务政策的宣传力度。利用每学期全院大会的时机, 穿插教务政策宣讲板块, 对当前面临的工作进行讲述, 让老师清楚每项看似独立的工作与前后工作之间的联系, 可以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生动分析, 从教训中获取经验。周而复始, 使任课教师耳濡目染了解各项写在纸上刻板的规章, 也了解教务人员的幕后工作, 达到相互理解, 提高思想认识。

(2) 设计符合自身教务管理实际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对一些工作进行流程再造。之前, 一项教务工作的落实往往经过如下程序:教务处相关科室———二级学院教学院长———教务员———教研室主任 (专业负责人) ———任课教师, 信息反馈起来同样也要历经相反的流程, 传导机制过于冗长, 既会降低工作效率, 也会造成信息的失真。二级学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 设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使得任课教师可以直接向教学院长反馈信息, 比如一些需要任课教师单个申报的考试方式汇总、免听选考答疑安排、教材的征订、毕业论文导师配备等工作, 都可以在类似系统上进行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

(3) 利用现代网络与通信工具, 将信息及时快捷的传递。加大对学院网站的建设与信息更新, 转发教务处的各类通知以及发布二级学院自己的通知, 发布之后再利用手机短信群发, 通知老师去看“通知”。

2、学生方面

(1)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务培训讲座。可以每学期分两次开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讲座, 以年级为单位, 一次可以在首日教育时进行, 另一次可以在选课前进行。可以由学院资深教务管理者主讲, 与每位学生近距离接触, 让学生直接获取信息。使每个学生至少有4次听取讲座的机会。

(2) 兼顾共性中的个性。除了对全体学生培训外, 对于因留级、转专业、退伍、入伍而造成学籍变动, 专业计划需要重新设置的学生, 建立“教务档案”, 开设“专家门诊”, 面对面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3) 与辅导员老师通力协作。与传递信息给任课教师类似的, 当把教务通知或信息传递给学生时, 也需要辅导员老师的协助。可以在发布通知时, 有选择的将涉及到学生的通知转发网址链接给辅导员, 请他们利用飞信、QQ群等通信平台, 快速转发给所带班级的学生。

3、教务管理者方面

(1) 利用资深教务管理者“传、帮、带”让新进教务管理者掌握良好的业务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熟知学校和院、系的各项教务管理制度;把握各项教务管理事务的工作要点;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除此之外, 教务员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能善于总结, 勤于笔耕, 做“有心人”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2) 合理解决教务员的人员编制与机构设置问题。高校可以通过调研、科学研究等手段来确定二级学院教务员的合理编制。首先按照科学的比例配置二级学院教务员人数, 减轻工作负荷。其次, 让教务员从办公室管辖中独立出来, 设立教务科, 保持工作的单一性。因为从学校层面而言, 校办、教务处各司其职, 那么在二级学院层面, 学院办公室、学院教务科可以对口上级两个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四、结束语

总之, 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让任课教师、学生、专职教务管理者三位一体全员参与, 提高认识, 是高校“以教学求生存, 以科研求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魏伟高校二级学院教务员工作实践与思考改革与开放2009/4B

[2]潘华魏伟等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7月 (上)

上一篇: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下一篇:蜂窝无线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