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

2024-08-15

高校二级学院(精选12篇)

高校二级学院 篇1

摘要: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 教学管理则以服务于教师和服务于学生为目标。在高校普遍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情况下, 二级学院需要以校级管理制度和经验为基础, 以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南, 确定院级教学管理的内容以及教学管理质量的评价方式。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重点在于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师教学研究的引导和学生学业的引导。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学业引导

高等院校普遍实行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院级教学管理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学校教学管理应以服务于教师和学生为目标。为适应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实现两个服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需要确立教学管理的价值取向,确定院级教学管理的基础和内容,确定院级教学管理质量的评价方式。

一、教学管理的价值取向

(一)高等教育价值观对教学管理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可以分为三种:以个人本位为主的价值观、以知识本位为主的价值观和以社会本位为主的价值观[1]。传统上,以社会本位为主的价值观占据了优势,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大致为:定义人才培养规格,依据培养规格确定培养目标并制订培养计划,按照培养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一实现过程中,学校方居主导地位,学生方扮演着被动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有所调整,既要考虑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要关怀学生个体的发展,这种调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都可以观测到。宏观层面,高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开始由社会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微观层面,高等教育更加尊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的体验和共识。与此相适应,教学管理对教学活动的引导和干预,将更多地体现在维护和促进教学活动的文化特性上。

(二)教学管理制度趋柔性化的趋势

在教学管理中秉承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需要兼顾学生和教师两方的发展。为教师发展计,教学管理要保障和促进教师的发展[2]。以管理制度的设计为例,其价值取向,应该做到管理的行政效率与学术自由兼顾[3]。考察管理制度对教师的作用,应该存在于两方面,其一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起到一个初始化作用,保证教师特别是新从业教师有既有纲领可循;其二是支持教师特别是资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在教学活动中体现自己的心得和经验。为学生发展计,教学管理要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要求,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的技能[4]。仍以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为例,其价值取向应做到学校培养目标与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的兼顾。管理制度的作用,体现在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维护学习资源,既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生活的规定动作,也帮助学生完成其自选动作。

二、院级教学管理的基础

(一)以校级教学管理的制度和经验为基础

院级教学管理不是单纯的对校级教学管理的继承,但其基础仍然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和经验。一方面,院级教学管理必须以校级教学管理制度为基础。校级教学管理制度作为控制教学活动的科学规范的文件化体系,宏观上体现了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办学的指导思想,微观上覆盖了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为院级教学管理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另一方面,院级教学管理还必须以学校教学管理的经验为基础。在这里,经验专指对教学管理制度的解释和应用。虽然高等教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达到一定的规范性标准才能获准毕业。但是,在教学管理中,这种规范性教育还必须结合具体专业来解释,必须考虑到专业教育和教学活动本身的文化特性。例如,如果对文科类专业和理工科类专业采用相同的教学管理目标和体系,其产生的实际影响非常消极。事实上,专业之间的差异性,还不仅仅存在于文科与理工科之间。而在当前,高校中对教学管理制度不加解释地应用,仍然是常见的一个问题。对于二级学院,需要以校级教学管理制度和经验为基础,即把制度和制度的解释,与本院实际情况结合,形成院级教学管理的理念、思路和方法。院级教学管理本质是对校级教学管理的制度和经验的继承,这种继承本身也是大学中的一个文化活动,体现校内不同学院的不同办学风格和发展路线。

(二)以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南

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是针对学校而建立的,但也是二级学院把教学管理理念物化的基础,对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体系有重要支撑作用。虽然,教学评估制度只是一种外部制度,但评估所依赖的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二级学院建立和优化自己的教学管理体系,保障教学活动的开展,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对办学历史比较短的学院,参照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实现院级教学管理体系的初始化,再结合校、院教学运行中的经验,逐渐形成稳定的院级教学管理体系和风格。对办学历史比较长的学院,评估指标体系则可以作为院级教学管理的理论性资源,为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改革指明方向。无论办学历史长短,二级学院可以以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南,结合院内专业群发展的特点,不断调适自己的教学管理体系,使其更适合专业教育的开展、专业和专业群的发展。

三、院级教学管理的内容

(一)教学资源的配置

在高校,专业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建设工作是长期开展的。这些建设项目尽管各有侧重,但都属于教学资源建设。由于高校普遍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因此,二级学院对外要积极争取校内教学建设渠道和资金,争取校外教学资源;对内要以专业为粒度,对教学资源做规划和配置,调配二级学院内部资源。争取资源和调配资源是院级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二)教师教学研究的引导

从教学管理柔性化的角度出发,教学管理之于教师的作用,更多是一种间接性干预,以支持、辅助和引导为主,而实现支持、辅助和引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实现。

由于教学研究的内涵丰富,二级学院需要确定不同时间段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内容和侧重点。以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分院为例,专业组成既有新办工科专业,也有传统的已形成一定办学优势的工科专业。师资方面,面临着资深教师逐渐退休,新进教师成为主要教学力量的情况。整体上,教师群体更专注在专业领域内的进步,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投入不太够,对传统教学模式认识不足,对新教学模式的跟进与创新都不足。为此,分院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对工程教育理论的跟踪上。

与上述引导性工作相适应,教学管理需要理解和包容各种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借鉴和采用更本地化、更适用于自己的教学模式。

(三)学生学业的引导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交流过程,教师借助这个交流过程,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多方面发展。教学过程中融合着科学精神、专业理念和学生价值的提高。教学管理则是这个交流过程的保障,其对学生的管理,在于引导学生确立学业方向,顺利进入与学业方向相关的系列教学活动。

1. 通过学业引导,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现代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接受客观的东西,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与学习共同体的互动,主动建构知识意义。据此,学习专业课程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提供一定的任务、资源和工具,提高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二级学院作为具体教学单位,其教学管理要提倡把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交付于学生,提倡学生学习中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

2. 通过学业引导,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条件,自主选择主攻专业方向、选择课程、选择学习方式(如时间、地点和媒体等),甚至自主选择教师。通过这种引导,培养学生自我负责的精神,塑造创造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院级教学管理,要在院内逐步实现专业选择自主,在制度上为转换专业的学生提供便利,提高选修课程的自由度,在分院层面为实施完全的学分制、选课制和主辅修制等制度做好前期准备[5]。

四、院级教学管理质量的评价

(一)如何评价教学管理质量

如何评价院级教学管理质量?需要先考察如何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如果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相对单一,评价办法主要看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如果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价值取向,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将是多元的,评价办法并不唯一[6]。如果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趋于多元,那么教学管理质量的评价也将趋向多元,趋向于过程评价而不是结果评价。

(二)院级教学管理质量的形成性评价

对教学管理质量的评价,不妨借鉴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更多关注评价过程,关注教学过程各参与者对教学管理质量的评价。具体分析,这个评价可以考虑来自教师、学生、学校职能部门和外部专家等四方的评价。

首先是教师对教学管理质量的评价。来自教师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管理是否实现了对教学研究的引导;管理制度与专业培养目标之间是否协调;教学管理是否体现了服务性并兼顾到特殊的教学需求。

其次是学生对教学管理质量的评价。来自学生的评价可以集中在两点:教学管理是否实现了对学生学业的引导,实行了分年级、分类引导;是否解决了学生学业中的疑问和困难。

再次是学校职能部门的评价。来自学校职能部门的评价包括:教学管理是否维护了教学秩序;管理制度是否适用于特定专业,适用于特定教学活动;是否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与提取,数据采集是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等。

最后是外部专家的评价。来自外部专家的评价包括:院级教学管理是否覆盖了院内教学活动,是否支撑了教师教学自由,是否优化了院内资源的配置;以学院为粒度考察是否存在着教学资源的缺失,以专业为粒度考察是否存在教学资源的不足,专业之间资源共享是否达到管理目标;现有教学资源的品质是否符合培养学生的目的,现有教学资源的可及性程度是否高,学生利用资源的渠道是否充分等。

参考文献

[1]别敦荣.以现代理念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0) .

[2]胡建华.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0) .

[3]张芊, 刘海燕.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中的缺失[J].江苏高教, 2006, (6) .

[4]王敏, 申利民.构建柔性化高等教育体制[J].教学研究, 2009, (3) .

[5]刘钊, 曹兆文.我国高校开课与选课教学管理体制的重构——基于选课制的研究[J].江苏高教, 2007, (6) .

[6]王伟廉.关于教学质量管理几个问题的再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9)

高校二级学院 篇2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谐社会在高校的具体体现。

某学院向来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提出的“就业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育人是全体教师的共同神圣使命”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就业工作、思想教育、人才培养相互反馈、相互推动,共同形成全员全程开展就业工作的工作机制,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我们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在于注重专业结构和学科建设结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服务上下工夫,在就业市场上求创新,在就业指导体系上求实效,探索出了一条以创新和服务为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之路。回顾近几年的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的工作方法:

一、构建“五级捆绑、三级联动”工作网络,提升毕业生工作实效

学院将信息化作为加强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推进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工作网络体系。

学院形成了以五级“捆绑”为特色的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网络格局。学院党总支书记与院长“捆绑”,为学院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与教学工作办公室捆

绑,为就业指导服务的第一责任人;专业带头人与专业“捆绑”,为专业就业市场开发的第一责任人;辅导员与学生捆绑,为就业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论文指导教师与学生捆绑,为毕业论文指导的第一责任人。

同时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团委,毕业生班级实行三级联动的工作网络。学生工作办公室有专门负责就业指导服务与管理的老师,学院团委成立校友联络中心,配合学生工作办公室,专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在毕业班中,以寝室为单位成立就业联络小组,每个寝室指定一名学生骨干或学生党员担任就业联络小组成员。主要负责各类就业信息传达、通知,相关数据统计,带动其他同学就业。

“五级捆绑”、“三级联动”的实施,做到点面结合,全面做好毕业班学生安全、纪律、卫生及文明离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通过搭建校园飞信、QQ群等现代化点对点的信息平台,及时传递毕业生就业信息、方便学生交流就业心得体会和毕业生服务管理。

二、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体系,引导毕业生就业赢在起点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大学四年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学院有个“双百”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理念,即通过百分之百的努力,争取百分之百的就业率。学院提出“毕业生就业一个都不能少”和“将就业工作进行到底”的服务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人性、务实、高效、特色”的就业指导体系,启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职业规划”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建立“学院统筹、班级推动、全员参与”的多维就业工作机制,切实有效地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与水平。

学院就业指导服务的内容,以学校文化传统为依托,从大一到大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同时立足为地方经济服务,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有力保障。依据大学生成长历程和大学生教育的基本特点,建立具有核心项目、全程辅导、全面参与,以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阶梯,从一年级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学风教育”,二年级开展“就业观念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三年级开展“择业技巧”教育,四年级开展“就业政策”教育。就业指导环环相扣、层层落实。

我们学院就业指导的核心项目为“风华系列讲坛”,该讲坛主要通过邀请交通与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事业有成的校友和企业家等给学生开设讲座。通过该系列讲坛所搭建的交流平台,使学生与企业家及优秀校友等杰出人士建立了沟通和联系,很多学生在课外还积极与主讲人保持联系并就学习上、创业上和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和指导。

三、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发挥毕业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品德、成绩、能力等各方面的佼佼者,他们在学院、班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就业中来,当好标兵。

近几年来,在学院党总支的带领下,我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了“党小组带团小组”、“党员技能菜单式点击服务”等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实践,一方面,在步入毕业班之前,学生党员便以身作则,抓紧学习,认真实践,夯实专业技能,提升综

合素质。他们有的在科研方面有一技之长,申请学生科研基金、参加科技竞赛、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有的则在学生工作方面有突出表现,担任校、院团学社的重要学生干部职务。他们的言行,深深感染着每位同学,使大家切实感受到,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只有全面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方能在就业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当好标兵。学院党总支注重在党员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融入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学生党员的“群体效应”,通过他们带动身边的普通同学,使全体毕业生把心态放平,把眼光放远,端正态度,更新观念,尽力杜绝“好逸恶劳,好高骛远”等不良择业观。

四、建立优秀学生培养机制,提高毕业生就业综合竞争力

学院主动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环境,优化专业设置,整合教育资源,以培养“理论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为目标;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特点,大力推动校企全程产学合作,我院各专业与校外企业均签订了《校企全程产学合作协议书》,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校企双赢的原则下,发挥双方优势。在重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院已与专业相关的十几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全程合作人才培养协议,这些企业是学生实训的基地,也是学生就业的基地。

高校二级学院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二级学院 廉政文化 制度 非正式制度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5-0105

-04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及其内在作用机理

廉政文化的定义与内涵,目前学术界从以下几个角度给予了界定。其一,有学者认为廉政文化是相对于腐败文化而言的,腐败文化是一种为腐败现象及行为提供文化论证,帮助腐败滋生与发展的文化,它断章取义地鼓吹“一定量的腐败是通往现代化的润滑剂”[1]53即所谓的腐败“正效应”,欲使腐败成为一种可被社会普遍接受或者说是为人接受为理所当然的一种现象。而廉政文化是作用于腐败文化的相对面,以廉洁观念为精神内核,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与制度保障,是反对腐败文化的利器。其二,认为廉政文化衍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与之一脉相承。有学者指出,倡导廉洁从政自古有之。《论语》中“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以及东汉·荀悦《申鉴·政体》中“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无不强调当权者清廉立身的重要性,有人随即指出,廉政文化建设须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智慧并结合当前反腐败斗争现状,为执政党的党风建设与政府的廉政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借鉴。其三,认为廉政文化是以廉洁为主题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一种价值观的存在,集中反映了党和政府当前的廉政理念,强调廉政文化必须通过弛而不息的廉政宣传与教育在官员中形成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实现从源头治理腐败的目的。在此,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廉政文化的应用范畴与各类腐败或“非廉”现象的作用范围是重叠一致的,我们亦清楚:“腐败,意指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2],这个涵义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本身运行的异化,二是公共权力拥有者的异化,那么廉政文化的作用机理必定是基于这两方面的规制。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给予廉政文化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是指以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为基本理念,以规范公共权力运行和实现廉洁从政环境为主要目的,兼有刚性制度规制与软性精神约束效用的一系列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安排。

关于廉政文化内在结构,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廉政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分别对应其两种不同的作用机理,即廉政制度文化的硬性规制与廉政精神文化的软性约束,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辩证统一。如果只是突出制度的强制性,便不能体现出道德信念、传统习俗、价值取向等非正式制度或者说是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教化功能,亦会增加制度制定、执行、反馈、完善的循环成本;如果仅仅强调精神的引导性,缺乏制度的“枷锁”和“牢笼”或者说不具备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的能力,无疑是不可靠与不可行的,正如孟德斯鸠所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它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3]

二、高校二级学院廉政文化建设意义所在

(一)当前高校反腐败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决定了二级学院廉政文化建设的紧

迫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已上升至我国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主题,在前所未有的反腐高压态势之下,源于高校领域的腐败大案要案相继被查处,引起中央与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高度重视。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显示:在过去的2014年,近40名高校校级领导因腐败案件落马,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许多大案均以窝案、串案形式存在,因而由涉案的校级领导牵连出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更是为数不少,涉案人员普遍呈现出职务级别高、涉案金额大、作案手法较为隐蔽等特征。另外,我们发现高校腐败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科研经费、基建工程、招生工作、职称评聘这四大领域,具体手法为:一是在工程招标、过程中使用操纵竞标、非法“围标”、虚假竞标等方式设置“寻租”机会,收取各种贿赂;二是在经费报销上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为主要手段,采取“蚂蚁搬家”、中介转移等形式侵吞大量科研经费;三是在招生工作期间利用自主招生、“点招”录取等形式进行“寻租”活动。四是在职称评审环节倒卖申报资格或评审名额。在我看来,这些“象牙塔”中屡屡出现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现象必将严重倒逼高校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廉政文化建设,而二级学院的廉政文化建设正是筑牢学校反腐倡廉大堤的基石,更是提高整个高校干部队伍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的第一道“防火墙”。因此,只有真正重视一线、立足实际、深入基层,狠抓二级学院的廉政文化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治院治学治教环境,才有助于实现整个高校范围的政治清明、治学清正、干部清廉。

(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学院权力增大决定了二级学院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不断得到推广与深化,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是校院两级之间的管理层次减少、重心下移、幅度扩大,二级学院自由配置权力与资源的范围与能力明显增加。但正如阿克顿勋爵所说的那样:“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人事财权扩大的同时无疑会增加权力失范与腐败滋生的风险,愈演愈烈的高校腐败现象即是强有力的佐证。笔者经详细分析之后发现许多案件背后有着某些共通点:即涉案校级领导通常与二级学院或职能部门的领导进行“共谋”,一般采取“打招呼”、“批条子”等形式,利用二级学院在科研经费、物资采购、招生就业等方面的直接性与独立性,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寻租”行为;或是以所谓的“集体名义”在校院两级层面进行腐败“合谋”,并试图为群体性腐败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显然,只有通过加强高校二级学院的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廉政文化硬性规制与软性约束两方面的作用,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力求从院级层面抽掉贪腐之薪,方是从源头惩治与预防腐败的根本之策。

(三)不良文化及腐朽思想的传播与侵蚀决定了二级学院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阵痛期”,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思潮、多样观念来势汹涌,在此我们应当承认,有些外来文化确有其值得借鉴之处,但也有一些价值取向、主义主张并不适宜中华大地这片沃土,甚至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冲突毕现。如有些西方国家所极力鼓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清廉持政、廉洁奉公、戒奢以俭等文化价值观形成鲜明的对立,尤其值得警觉的是腐败文化的广泛传播。我们清楚,正如政府所拥有的合法性一样,一种文化的存在与否,其基础来源于人心的认同[4]。如果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说明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长此以往,会使整个社会丧失对腐败的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说的那样:“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几乎从来就不是紧密的,它们通常是冷淡的并且常常是充满敌意的。”[1]228遗憾的是,很多大学生、教师甚至党员领导干部却难以对一些裹挟着感官刺激、猎奇心理外衣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准确的研判,以至于这些不良文化与思想最终扭曲甚至磨灭他们立身、治学、从业所必须秉承恪守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因此,在二级学院中进行广泛而深刻的廉政文化弘扬、建设与传承,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清正做人、诚信治学、廉洁从业的思想观念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三、高校二级学院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思索

(一)使廉政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共存并举,构建廉政长效机制。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廉政文化的内在结构主要分为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两个部分,前者注重思想引领、教育为先,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来营造可以赢得多数人共识的廉洁氛围,更加突出治理的韧性与弹性。而后者则倾向于强制约束、惩戒为主,运用法律法规、政治纪律、规章制度等具有强制力的办法规定对权力运行进行规范,对违反相关制度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廉政精神文化可以为制度文化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增强人们对于制度的敬畏与认同,最大限度减少制度执行的成本,而廉政制度文化又能够为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供制度性保障,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因此,高校二级学院的廉政文化建设应实现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并举,既要善于用精神文化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形成一种廉洁自律的文化风气,又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建设,形成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规范。从制度层面上来说,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其一,继续深入推进党务公开与院务公开,增强学院各项事务的透明性与师生参与度,杜绝学院各类决策中的“一言堂”、“一支笔”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二,构建学院与政府、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的多元化沟通渠道,对于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学术不端等现象,必须做到“零容忍”,不容关系、不讲情面,坚决依法依规予以严惩,同时要做好检举人情况的保密工作,切实维护检举人的利益;从精神层面上来讲,要坚持思想引领与理论学习并重,院党委、行政班子应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学院改革发展规划中来,并在党政工联席会议或全院性的大会上作为发言内容,以上下统一认识,凝合思想观念,并通过讲党课、支部理论学习小组等形式,将党风廉政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主题,使廉洁意识内化成为每一位教职工的行动自觉。

(二)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师生廉洁意识。

“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先浚其泉源。”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是国家未来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高校二级学院廉政文化建设想要在新生代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必须实现廉政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高校的一大核心职能在于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培养一大批既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又具备清正廉洁、诚信治学道德风尚的全面发展人才,因此只有让大学生在校园中即形成廉洁治学从业意识,才能涤清整个社会腐败滋生的源头,实现对各类腐败与“非廉”现象的正本清源。在此我们认为,二级学院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条生命线,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要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让廉政思想深入主课堂、进入新教材、纳入学生的综合考评体系,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清风正气,形成廉洁奉献、诚信做人的思维定势。其二,利用好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志愿者协会、班集体等优质平台,开展内容生动活泼、形式丰富多样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例如,可以将一些为人所共知的廉洁人物事迹编写成舞台剧、相声小品,拍摄成微视频、微电影并用文艺演出的方式展现出来;学院团委也可以组织开展“红色之旅”、参观廉政事迹展览、演讲比赛,使廉政文化融入各类活动之中,提高师生参与度。其三,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读书日”、“百本经典进课堂”等活动,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深切感受中华先哲的思想精髓,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文化思潮的渗透与侵蚀,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心田。

(三)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促进文化落地生根。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在二级学院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明确领导干部尤其是学院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为此,校院两级决策层应将廉政文化建设成效纳入干部考核和年终考评中来,作为评价校院党政领导班子业绩和各级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级学院要形成党委(总支)书记领导、院长主要负责、师生共同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党政领导班子廉政建设合力。一方面,学院党委(总支)书记、院长必须以身作则、以上示下,带头履行好各项党风廉政制度,但凡学院重要决策必须于法有据、于规有据;凡规章制定、财政预算、经费使用、干部选拔等重大事务必须做到信息公开、广开言路、问计于民,使学院各项事务都在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另一方面,要理顺书记、院长在学院廉政建设工作的职责与定位,党委(总支)书记应起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监督有力的作用,而院长应做到各项院务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这里我们认为,

应当用制度文件的方式厘清党政两条线的管理边界,特别要注意避免职权交叉、管理重叠,造成廉政文化建设中的“越位”、“错位”,也要注意权责出现真空,导致廉政文化建设无人负责,最终政策落不了地。

(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与电子信息系统融合,实现院务阳光运行。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电子政务、电子信息系统的快速普及与发展让二级学院各项事务在阳光下运行成为可能。一是我们可以运用学院网站、微博,公众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公布“权力清单”、“负面清单”的方式,进一步推进权力运行实时监控系统,使权力运行轨迹均可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二是可以通过电子信息平台与政府或学校的纪检监察网进行对接联通或建立独立的网上举报系统,鼓励公众运用信息平台这一渠道对权力运行过程与权力拥有者进行有效监督;三是利用好电子信息平台的宣传优势,适时发布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宣传材料,或是采用廉政专栏的形式定期发布讯息,增强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电子化、信息化手段来防治游离于制度外的权力失范与暗箱操作,有其便捷性、秘密性、实时性等诸多优点,理应作为今后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予以完善与推进。

参考文献:

[1]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王沪宁.反腐败:中国的实验[M].海口:三环出版社,1989:4.

[3]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许家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28.

[4] 迈克尔·G·

罗斯金.政治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4.

高校二级学院 篇4

一、高校院系党建档案管理的现状

目前, 在我国现有的普通高等院校中, 师生党员共计390多万人。其中, 大学生党员占在校生的比例为10.53%, 有超过一半的教职工都是党员;高校共有学生党支部9万多个, 教职工党支部9万多个。

目前, 我国各高校院系配有专门的组织员, 大部分高校设有党建档案室, 建有党建网站, 党建工作的建设比较规范,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档案材料内容繁杂、收集渠道多样、资料收集不完整等。为更好地让党建档案管理为党建工作和广大师生服务, 笔者以河南省某高校的二级学院在2014年的党建档案工作为例, 探讨高校院系党建档案管理工作, 提出规范党建档案管理, 实行党建档案信息化的建议。

二、规范党建档案管理

(一) 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

该学院的党建档案工作涉及党组织建设、廉政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学生党支部建设、学生团支部建设、学生会建设、工会建设、妇委会建设、三严三实专项主题活动等各个方面。为有效、规范地管理党建档案, 该学院不仅配有专门的党建档案室, 有专人负责, 而且制定落实了《党建档案管理办法》《档案员岗位职责》《党建档案查借阅制度》《党建档案整理归档制度》《党建档案保管制度》《党建档案保密制度》等工作制度, 从组织领导、职责分工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责任到人, 进一步增强档案意识, 从而更有助于材料的收集、分类、整理、立卷、归档。

(二) 制定规范的档案分类

档案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要想材料的归档规范、完整、方便利用, 首先, 应对材料进行分类。该学院档案按年度纵向划分存放, 按类别横向划分为党建、廉政、党支部建设、团队建设、社团建设、专项活动、工青妇建设等类别, 每类再根据具体情况分类。比如, 党支部建设科目下划分为教工支部建设、学生支部建设。其次, 要根据档案的价值分永久、长期、短期, 以便备查保存。制定规范的档案分类, 可以提高院系党建档案工作的效率, 推动院系党建工作的持续发展。

(三) 制定详细的资料收集范围, 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任务比较重, 党员人数较多, 专项活动、团队、社团活动项目很多, 参与的人也比较多。因此, 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十分繁杂, 迫切需要划定合理的档案资料收集范围。该学院详细地规定了各类资料的收集范围, 例如:举办一次活动, 收集的资料包括整个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材料, 具体包括活动的计划、方案, 活动过程的材料, 活动的总结, 以及活动的简报、新闻发布等文字、电子、照片等材料。

(四) 制定规范的党建档案台账, 方便利用

该学院制定了各类规范的台账以方便工作中的使用, 可以做到对各项工作一目了然。

健全基本组织台账, 包括党组织网络图, 党支部组织信息台账, 各支部换届选举材料, 工会、妇委会组织网络图, 工会、妇委会所辖教职工、女职工统计表, 共青团组织网络图等。

建成基本队伍台账, 包括分党委、党支部、支部书记集中学习培训台账,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台账, 党员发展工作台账, 抓人才工作台账, 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台账等。

建立基本活动台账, 包括党员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台账、党组织主题活动台账、争先创优活动台账、“三严三实”专题活动台账等。

完善基本制度台账, 包括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及执行档案、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方案及执行档案等。

落实基本保障台账, 包括党员活动中心档案、党建经费使用情况等。

(五) 制定严格的执行制度

操作、执行是党建档案工作的关键, 要制定严格的执行制度。党建档案工作的建设涉及人员众多, 非常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态度认真、严格执行、责任到人。例如:活动组织者需要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将完整的材料移交给具体的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人员也应该及时清查资料的完整与否, 及时催交、及时归档。该学院严格遵守文书处理办法和归档整理制度, 认真、及时地做好档案接收工作。各科室在整理好案卷和资料后, 按归档制度的要求, 及时、严格地履行交接手续, 认真填写收进、移出登记簿, 一案一卷把档案移交给党建档案室, 做到归档文件完整、准确、及时, 归档率达100%。党建档案室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分类整理, 耐心装订、修补, 准确地编制档号, 仔细录入计算机, 规范装盒上架, 在组卷中做到科学、合理, 使案卷分类科学、划分期限准确、书写规范、排列方法统一。档案存放在整齐、统一、规范的档案柜中, 做到定期检查, 防止霉变、尘污以及虫蛀鼠咬等现象, 要保证所存档案的干净与完整。

三、实行党建档案信息化

师生是院系重要的服务对象,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 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更愿意利用网络等现代工具。所以, 党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势在必行。该学院建有党建网站, 设有党建档案栏目, 目前, 党建网站的运行与反馈都比较良好。

(一) 建立院系党建档案网站或网页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拥有坚定的政治思想、理想信念, 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拥护人民群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机关党建工作的动态, 把中央精神、党建动态、时政要闻、政策法规、党建资料、党务知识等信息作为网站内容组织的重点。

精心设计党建栏目, 要做到图文并茂、声像具备、内容充实, 传播先进思想, 宣传先进人物事迹, 播放优秀的有教育意义的宣传片, 加强对师生的教育。

开放网络党校, 推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实行网上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 师生之间互帮互助, 避免学习资源的浪费。

建立网上论坛、在线留言、在线面对面等互动栏目, 这样既为党员、群众提供表达意见、交流观点的空间, 又能进行政策的解读, 回答党员、群众提出的问题, 还能增强党员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激发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建立网上缴党费和民主评议模块, 大四的学生有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在外实习, 不能及时回到学校, 所以建立网上学习、网上缴费、民主评议的模块就很有必要。

建立学生自助建档模块, 由学生自己给自己建档, 这样有利于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发现自己的优点, 同时也能知晓自己的不足, 扬长避短, 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

开设网上预约、查询栏目。档案的转接, 可以在网上预约、查询等。这个项目对新生、毕业生及转档单位特别有用, 能更好地服务他们。

(二) 维护网络安全

档案信息网络化需要充分做好鉴定工作, 确保做到按档案的机密程度发布信息, 保证不泄密、不失密, 切实处理好档案的利用与保密的关系。做好信息网络化系统维护, 采用身份验证、签署协议、加密技术、设置权限、防火墙等先进技术维护信息及管理系统的安全。信息服务网站的维护, 要确保网络系统软硬件升级、数据迁移的安全, 确保网络系统的畅通, 对病毒侵袭、黑客入侵、拒绝服务、密码破解、网络窃听、数据篡改、垃圾邮件、恶意扫描等大量的非法信息堵塞合法的网络通信渠道等情况, 能迅速处理, 恢复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 减少人为失误, 防范网络软件本身的漏洞对系统造成的威胁及损害。

四、结束语

推行“规范党建档案管理, 实行党建档案信息化”, 不仅能规范院系党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 而且能为院系和学校的党建工作提供充足的实证材料, 使档案充分发挥对内的参考、佐证、编研作用和对外的宣传、服务作用, 使其真正成为学院发展的助推器、学院工作的智囊。

摘要:院系党建档案管理是院系党建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 做好院系党建档案管理工作, 能推动院系党建工作的发展。本研究提出规范党建档案管理的办法, 倡导实行党建档案信息化, 以期充分发挥院系党建档案管理的作用。

关键词:院系党建档案,规范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研究 篇5

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第一轮次的教学评估工作已经结束,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在评估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评建过程中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凸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档案和评估资料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思路,井探讨了加强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作 者:潘少奇 李亚婷 作者单位:潘少奇(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李亚婷(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475004)

高校二级学院 篇6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 教师 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223-01

高校教师管理中的教师考核是高校人事制度的核心,也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难点和热点。实通过多年教学表明,若要教育有所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全方位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提高人才的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必备的。因此,对教师各项工作进行公正、客观、全面的考核,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的一项基础工作。因此,建立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提高教育质量和高校发展水平,尤为重要。

(1)考核对教师个人来说,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以便达到更高的标准要求。只有全面的对教师进行考核,才能把每位教师聘任到最适合他发挥作用的岗位上来。这样既保证了聘任的质量,也为教师的培养、使用、晋升提供客观依据。

(2)要想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就必须实行教师考核,它的实际意义是对教师前一段工作进行一次分析和总结,使教师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使教师更加明确努力方向,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3)通过考核可以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优化,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教师总是希望自己付出的劳动得到承认,并给予确切的评价。只有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教师,通过考核激励他们进取竞争,才有可能取得高一级职务。只有通过考核,才能肯定一个人的水平和成绩,激励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为今后的聘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鞭策后进同志迎头赶上。通过对教师进行考核,教师的工作成绩多少和贡献大小可以得到肯定,这样能激励教师奋发向上,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教师考核要以教师发展为出发点,以实际业绩为准绳,以提高质量为宗旨。为了使教师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在考核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考核过程中应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考核中要做到程序公开、信息透明,考核结果的使用要规范,确保教师考核结果的有效性。

(2)严格把思想政治考核放在首位的原则。对思想政治表现一栏单独考核、结分。进行考核时,必须始终注意把握思想政治要求,即在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前提下,看其能力、业绩。

(3)在其量化考核中,个人素质和工作业绩、贡献上,坚持以业绩和贡献为主的原则。在工作质量和数量上,坚持数量,但以工作质量为主的原则;坚持全面考核,综合评价的原则;在考核方法运用方面,坚持定性、定量结合,以量为主,便于作出量的比较的原则。

(4)激励原则。有效的考核激励是教师工作的动力保证。在考核手段的利用上要以激励为核心,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促进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教师需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否则就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所以,必须对教师的素质高低和能力强弱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否则就会产生主观性和片面性。下面讲一下二级学院考核办法的程序:

(1)为了保证考评分数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考评前,领导应开动员会,做到统一思想和认识,了解教师考评的目的和意义、提高自觉性,使全体教师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参加考评。必须建立健全的考评组织工作,各部门成立年度考核工作小组,部门主管任组长;同时,还应设有两个副组长和4名以上有代表性的教职工为组员。在与领导沟通后,考核小组先设计考核问卷,其次教职工填写问卷,然后进行信息整理与分析,最后作出评价。

(2)考核内容和量化指标。

(3)考核的组织形式。

采取个人述职、民主评议(全院范围)、考核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考核等次,各部分所占权重为20%、50%、30%。

(4)考核时间安排。

首先,公示考核工作小组名单和考核工作方案。

其次,召开全院教工会议,通报考核要求。个人撰写述职报告(1000字以内),填写并上交《学院年度教职工考核表》。

再次,召开全院教工会议,申报优秀等次者在全院会议上述职(需准备ppt),进行民主评议。

然后,对考核材料进行汇总,考核小组要对被考核人进行全面评估,写出考核意见,根据所在单位限定的比例,确定出考核等次。

考核结果核定后,学院内公示考核结果。教职工对年度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院考核委员会申请复核,院考核委员会在3个工作日内提出复核意见,复核结果即为最后核定结果,并将其存入个人档案,并与晋级、升职、评优及奖励挂钩。

最后,将考核结果上报校考核委员会办公室。

总之,扎实抓好高校二级学院教师考核工作,才能有效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考核体系,才能保证考核结果的准确性,才能适应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实现高等教育跨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雪波,周建民,孔瑜瑜.高校教师考核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J].2011.

[2]李静.平高校教师考核工作刍议《交通高教研究》[J].1999,增刊.

综合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的综合管理 篇7

一、提高综合高校二级学院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档案材料是高校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正确决策、研究工作、处理重大问题的依据,搞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是确保档案材料齐全完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直接反映本单位工作实绩的有力证明。一般而言,档案工作在各个高校都是非常重视的,不仅把档案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而且配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设置。然而,对于综合高校二级学院来讲,情况就差别很大,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基层领导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清楚二级学院的档案是学校档案工作的一部分,其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

1、加强档案意识,建立专人负责制

通过学习与广泛宣传,使教职工都增强档案意识,形成人人重视档案、支持档案并自觉地维护档案。建立健全档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专兼职档案员,建立学院综合档案室,从组织上要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档案管理要服务于学院的现实工作

二级学院的档案人员不仅要有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精神,同时应当多一些敏捷和睿智。档案是承上启下的桥梁,是继往开来的纽带。服务于现实是档案的一个重要功能,切实抓好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借鉴,为学院工作提供参考和保障。加强档案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学院工作,对日常教学工作起到检验监督作用。

二、综合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最近对部分综合高校所属二级学院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3]。

1、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就行了。

2、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二级学院的档案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熟悉,档案收集意识淡薄。而且大多数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人档案盒,就是一些归档的材料也不够真实和准确。

3、档案室硬件环境设施不齐全,制度不健全

很多二级学院没有专用档案室和足够的档案柜,有的档案室狭窄、潮湿、“六防”设备不配套,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

三、加强二级学院档案的综合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级学院麻雀虽小,但档案工作内容却很杂,我们必须分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文书档案的管理

文书档案是学院党、政、工、团等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经过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是学院领导进行决策、总结工作、制定计划的可靠信息资料。

由于文书档案工作比较沉闷,职员记录信息时由于麻痹较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导致了以后所用信息的错误性,影响文书档案信息的质量效果。因此,文书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档案工作者应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应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苦,从而确保文书档案的准确性。

2、教学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业务部门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育研究活动等各个环节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档资料。它是高校教学活动的直接的原始记录,如教师的业务材料包括学生各科成绩分析、试卷分析、科研课题、教案检查、以及其他在教学活动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声像档案材料,如教学实习录像等,这些以影像为表现形式并辅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具有纪实性、直观性、典型性等特点,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力的辅助手段,在学校档案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是知识和信息储存的一种形式,详细、真实地反映了高校的教学历史全貌[4]。通过抽调审阅教学档案如教师教案、实验报告、科研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试卷等,能很快了解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可作为教学管理考核的基本参照依据,是衡量一个学院办学水平的标志。

教师业务档案是指教师个人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教师业务档案是学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教师业务档案保存起来不仅是学院的历史财富,也是教师个人的财富。通过业务档案,教师能看到自己在从事教学与教育科研中的成绩,从而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激发工作热情。

3、全日制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

学生档案是学校对学生基本信息了解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选拔使用、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据。所以,我们应完善学生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快学生档案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建设,充分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学生档案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改变观念,更新管理意识,勇于实践,敢于开拓创新,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要使学生档案全部纳人网络管理库,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开发实用、高效、功能强大的学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加速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的步伐。

4、成人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

因为成人教育学员多为在职在岗的工作人员,学员数量多、涉及面广,层次参差不齐。并且教育层次丰富、学习方式灵活多变,有函授、夜大、专业特色自考以及脱产、半脱产、不脱产的学习方式。因此,决定了成人教育档案内容庞杂,种类繁多[5]。

文书档案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成人教育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文件;院校下发的成人教育教学工作、专业设置、培养计划、学籍管理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文件;成人教育规划、实施计划、学员管理、时间及经费安排、奖惩措施等方面的文件。也有学籍档案,包括学员入学登记、学员学籍卡片、学员成绩总册、在校学员名册、学员学籍变更等材料。

既有教学、教务档案,包括成人教育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要求及安排、学期教学进度表、教材选用、授课教师资历及授课情况反馈等内容。又有招生档案,包括年度招生工作所涉及的学员报名、考试、录取、收费等方面的材料、表格,招生工作总结等材料。

还包括毕业生档案,如毕业选题答辩、毕业总结、学位评定及授予情况材料、毕业证的发放、领取签字等内容,以及毕业生专业工作情况的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材料等。

5、教学设备档案的管理

教学设备,是学院的重要“资产”和宝贵“财富”。其装备程度体现了学院的“经济实力”。能否科学地管理和利用教学设备,也是高校教学组织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管好、用好教学设备,并且加强教学设备档案的管理。对教学设备的购入、维修和使用情况建立健全档案不仅是保护学校资产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设备效率,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必须手段。

四、结束语

面对综合高校二级学院的档案工作面多而零碎的局面,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二级学院档案的分类管理,实行综合管理以适应目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上认真扎实地做好二级学院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优化档案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二级学院档案的作用,以促进二级学院的档案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就综合高校二级学院的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认为必须提高基层领导对档案工作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对高校二级学院的各类档案实行分类综合管理,建立专人负责制,以提高高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其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综合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综合管理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

[2]李云峰、袁贵芬,科学分类,努力发挥学校档案的整体效应——浅谈中小学校档案分类[J],中国科技信息,2008(3).

[3]乐利珍,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风,2008(24).

[4]黄金莲,关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评估档案质量的思考[J],档案,2006(4).

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探讨 篇8

一、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的管理内容

(一) 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包括协助教研室制订每学期的开课、排课计划, 组织学生选课, 录入课程上课名单, 安排好专、兼职教师的节假日调停课, 以及日常突发事件引起的调课、代课情况, 并将其备案。

(二) 教材管理。

组织专业教师选定学生用教材, 并组织教材论证, 力求教材体现学科先进性, 所有教材需由学院留底保存, 以备查阅。

(三) 考试管理。

各课程的期中、期末及补考的考试安排, 各科试卷汇总上交校教务处, 做好试卷保密工作, 并协助校教务处下发各类考试通知及监考人员安排, 协助学校教务处安排国家统一资格考试, 等等。

(四) 教学统计。

对各类教学活动所产生数据进行统计汇总, 例如学生的专业分方向、毕业资格审查、毕业论文情况、毕业实习情况、学生上课情况及信息反馈、教材征订使用情况, 学期末试卷及相关材料的归档, 等等。

(五) 学籍管理。

协助学院领导及学校教务处对本学院学生的学籍情况进行管理, 做好各学期学生返校报到注册工作。

(六) 学术科研管理。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和实验人员更是全身心地加大了科研力度。高校的教务秘书应认真有效地配合学院组织本院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讨和科研创作。

二、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的特点

(一) 协调与服务性。

教务秘书的工作必须以真诚服务为基础, 在工作性质上应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应做到及时通知、恰当安排、正确统计、精确填写, 急教师之所急, 解学生之所难, 竭诚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二) 时效性和繁杂性。

教务秘书的工作涉及本学院全部的教学工作, 一方面要协助领导管理教学, 另一方面要处理教学方面的各类具体事务, 还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 以及完成教务处和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教务秘书的所有的教学准备工作应该且必须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准备就绪, 所以必须讲究效率, 使教学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教学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活动应是全院各部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一个过程。教务秘书工作的难度大, 除了常规性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做, 还有一些突发性的教学事件需要处理, 工作重、责任大。因此教学秘书工作实质上是时效性和繁杂性的复杂工作。

(三) 灵活性。

教务秘书日常工作中很重的一项任务就是协调, 这对教务秘书的工作提出了灵活性要求。协助学院领导管理全院教学工作, 学院领导是决策人, 教务秘书便是决策的执行者。学院领导在管理上不可能面面俱到, 教务秘书在执行决策及处理一些突发性、偶发性事件时, 应该根据当时的情况, 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灵活处理。同时, 在处理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 要使整个学院成为一个团结坚实的整体, 不仅要靠领导的力量, 还与教务秘书协调各种关系, 缓和矛盾, 营造和谐工作氛围的能力密不可分。

三、提高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能力的建议

(一) 明确责任, 摆正位置。

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面向全院, 工作宗旨应是服务全院师生。在工作中, 遇事应沉稳, 明确责任, 照章办事, 找准定位, 态度诚恳, 务求在和谐氛围中完成工作。

(二) 制订计划, 高度责任感。

教务秘书的工作每个学期都有固定的分阶段日常工作任务, 这些工作任务就可提前谋划, 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早落实相关工作, 这样才可以使自己的教务工作游刃有余。同时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 对于服务性的工作的效果而言, 责任心具有很大作用。教务秘书应以教师所急为己急, 以学生所难为己难, 对全院每一位师生都要做到尽职尽责。

(三) 理清顺序, 坚持原则。

教务秘书经常要处理一些紧急任务或是突发事件, 在处理过程中, 应理清工作任务的主次缓急, 逐一办理, 同时应讲究科学的办事方法, 坚持工作原则, 在不违背准则的基础上有效地完成每项工作。

以上是笔者的认识和看法, 不尽周全, 希望通过日后的工作实践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这样才能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增光添彩, 使教务秘书的工作向着更科学、更规范、更广泛、更人性、更到位、更灵活的方向发展。

摘要: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当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重心下移, 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随即成为该学院教学管理的核心, 二级学院的教务秘书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教务秘书

参考文献

[1]茹明霞.搞笑教务管理初探[J].青海师专学报 (教育科学) , 2004 (6) :250-252.

[2]赵静.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 2008 (4) :86, 43.

高校二级学院 篇9

关键词:学生干部,考核,建设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主要指二级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干部干事, 他们是协助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学生群体, 他们是高校学生工作顺利开展的得力助手, 是学生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力量, 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 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队伍, 也是落实各项学生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

一、建立学生干部考核机制的必要性

(一) 高校学生干部思想功利化倾日益严重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大学校园, 学生干部的思想也开始出现功利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不以为服务学校和同学为目的, 而是为了丰富自身经历、积累工作经验、蓄积人脉资源等原因, 为以后发展考虑而进入干部队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 注重利益, 搞形式主义, 计较回报和得失, 缺乏奉献精神;作风功利化, 利用自己学生干部的身份和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 或以此为资源为他人谋取利益, 一旦工作得到肯定, 获取各种荣誉和利益后, 便消极对待工作。

(二) 学生干部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现阶段学生干部都为90后, 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成长环境优越, 基本上没有吃过苦, 抗挫折能力弱, 过分以自我为中心, 工作时容易冲动, 不听别人意见, 爱从自我的角度处理问题, 缺乏团队精神, 这就会造成费心工作但又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三) 学生干部不能很好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

学生干部的第一身份仍然是学生, 但大部分学生干部在处理学生和干部身份关系时, 往往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比如, 有些学生干部过于热衷学生工作, 从而忽视了自身学习任务, 造成成绩下滑、考试不及格、甚至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的情况;与之相反, 有些学生干部则一心抓学习, 认为学生工作可做可不做的, 常常以学习为理由对工作不闻不问, 在其位不履其职, 造成学生工作开展受阻, 严重影响学生干部队伍在同学中的形象。

二、学生干部考核机制的建立

制定学生干部考核机制, 是为了在保证学生干部做好学生角色的基础上, 严谨、有序的开展学生工作, 同时通过适当的激励制度, 提高学生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 形成良性工作氛围和竞争环境。笔者根据多年学生工作经验, 针对二级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的学生干部, 提出了下面的考核办法:

团总支学生会干部考核条例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 调动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 促进学生干部队伍更好的发展, 特制订本考核条例, 每学期将根据考核办法,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

(一) 考核等级为“优秀”、“称职”、“不称职”。

“优秀个人”名额不超过总考核人数的10%, 干部、干事分开评定;“优秀部门”名额为3个。

(二) 考核分计算方法

部门得分=干事、部长学期所得平均分+特色活动开展所得分+部门加分

部长得分=个人初始分+参加活动所得分+指导老师打分+班主任打分+扣分

干事得分=个人初始分+参加活动所得分+部门考核分+班主任打分+扣分

部长及干事参加活动所得分、部门考核分均严格按照下面的评分细则实行;指导老师、班主任对个人加分按个人表现进行-5分—5分的加分;

(三)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直接考核为“不称职”

无故缺席会议、工作累计超过3次;学期挂科超过2门;其他违纪违规情况。

(四) 评分细则

本考核条例实行分数考核制度, 每个人初始分值为60分, 对其表现与下列细则挂钩进行加减分, 加分范围为-5—5分 (特殊情况除外) 。

具体加减分细则如下:

1. 部门考核分满分20分, 部长、副部长打分占10分, 部门干事打分占10分;

2. 部门组织开展一次校或院级活动, 并顺利完成该部门加3至5分, 未能顺利开展活动视情节以予1—5分的处罚。 (特色活动包含在内, 常规工作除外) ;

3. 参加校级活动获奖者:第一名加5分, 第二名加4分, 第三名加3分, 第四名加2分, 第五、六、七、八名加1分;

4. 参加院级活动获奖者:第一名加4分, 第二名加3分, 第三名加2分;

5. 每次开会迟到者将给予0.5分的罚分, 不到者扣2分。学院活动迟到者扣1分, 不到者扣3分。校级活动迟到者扣2分, 不到者扣4分。上活动如有不到者其所在部门也要承担责任分别给予1分至2分 (特殊情况要请假) ;

6. 一学期完后, 个人得分为前三位的同学和后三位的同学将分别对其所在部门给予3、2、1的加分和罚分, 个人得分最低的同学所在部门不能给予评奖, 同样部门得分最低的其部门的同学不能参与评奖;

7. 各部门相应的档案如有遗失, 将给予5分的罚分;

8. 协助部门开展特色活动的其他部门, 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及个人给予加分 (部门加分1—2分、个人加分1—2分) ;

9. 具体加减分细则由办公室负责;主席团、纪检部负责监督考核过程, 考核结果由办公室、纪检部各存一份。

(五) 本条例解释权归学生工作办公室

干部考核条例的制定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干部队伍成长, 更好的服务广大师生, 考核办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避免了考核的主观性, 并且兼顾公平, 能更好的激励干部发挥才干, 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高校学生干部管理考核体系初探.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6 (2) .

高校二级学院 篇10

1.1 工作特点

1.1.1 繁杂性。

二级学院的秘书工作内容较为繁杂, 有的院系因为岗位编制等原因, 往往一个秘书兼任多个职位, 如教学秘书兼任科研秘书一职, 行政秘书兼任外事秘书一职等现象屡见不鲜, 这就使得秘书工作更加繁琐, 既要从事文字工作、协调沟通工作, 又要进行档案管理及人事管理工作等, 既加大了工作量, 又加大了工作难度。

1.1.2 服务性。

秘书工作的服务对象可以分为三类, 即服务领导、服务职工、服务学生。首先, 二级学院秘书应该充分领会领导的意图, 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使学院工作在领导的思路及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开展。

1.1.3 从属性。

秘书从属于领导, 秘书工作从属于领导工作。领导工作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秘书工作从内容到形式的发展变化。秘书在二级院系中是服务性管理人员, 辅助性是工作的基本性质,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秘书工作的主动性。

1.1.4 多变性。

秘书的工作不同于任课教师的工作, 工作内容及工作量受到学校乃至学校乃至学校上级机关工作分配的影响, 这就导致了秘书工作的忙闲偏差, 有时候为了按时完成工作不得不加班加点是秘书工作的常有现象。

1.2 角色定位

1.2.1 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面对各种繁杂琐碎的工作。

从内容上看, 秘书工作涉及的面多, 范围广, 既有常规性的工作又有突发性事件, 这就要求秘书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 乐观积极地看待工作中发生的各种事情, 不因为工作的不愉快或者一些小事影响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1.2.2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服务性工作。

服务性是秘书工作的重要特性, 而且秘书所服务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领导、教师和学生, 所以要做好秘书工作, 必须做到真诚服务,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想他们之所想, 急他们之所急, 以心换心, 用实际行动来获得服务对象的认可和赞扬。

1.2.3 讲求方式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秘书工作的多变性, 秘书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处理看似类似的问题与事件。

1.2.4 转变思想观念,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做好秘书工作, 体现秘书的价值。

从属性是秘书工作的基本特性, 这就要求秘书充分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端正态度, 认清形势, 不断学习各种工作技巧和专业知识, 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工作成效。

2. 高校二级学院秘书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2.1 应具备的素质

2.1.1 知识的精与博。

秘书既要掌握本学院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 又要掌握相关专业以外的知识, 只要领导工作有可能涉及的领域, 都是秘书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因此, 秘书必须是“全才”, 只精不博或只博不精都难以胜任秘书工作。

2.1.2 综合素质。

这里的综合素质是针对秘书工作的特点而言的。作为二级学院的秘书, 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 同时还要细心、耐心, 热情乐观, 不骄不躁, 不惧挫折, 同时不断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与人为善, 乐于助人, 心胸宽广, 大事不拘小节, 小事精益求精, 不断增强服务工作的针对性与主动性,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

2.2 应具备的能力

2.2.1 协调能力。

秘书是学院领导与教职工联系的中介环节, 每天要和领导、同事及其他部门沟通交流, 所以, 既要处理好与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系, 又要和同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待同事应周到细致, 乐业敬群, 从而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左右逢源。

2.2.2. 创新能力。

秘书工作虽然繁琐, 但如能未雨绸缪, 凡事增强其预见性和创新性, 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就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秘书工作的从属性决定了它的被动性, 但被动性不等于被动应付。秘书要努力树立参谋助手意识, 想领导之所想, 谋领导之所谋, 即未雨绸缪,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2.3 学习能力。

二级学院秘书首先应该始终坚持学习, 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思想政治修养, 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以发展的眼光处理问题, 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其次, 应该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了解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掌握学科发展的方向, 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2.2.4 组织管理能力。

秘书工作虽然是从属于领导的工作, 但其工作性质要求秘书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因为常有一些具体工作要秘书组织实施、监督管理。

3. 秘书队伍的现状及提高秘书队伍素质的现实意义

3.1 秘书队伍的现状

3.1.1 秘书队伍不够壮大, 人员紧缺。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 各高校不断扩招, 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以及随着高校评估的进行, 各高校教师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唯独没有或者壮大缓慢的就是秘书队伍。而且社会上及某些高校领导对秘书队伍不够重视, 很少或者不增加秘书岗位, 导致秘书工作内容繁多, 性质复杂。

3.1.2 秘书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缺少培训。

目前高校二级学院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在学历、经验、素质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 很大一部分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和管理, 对秘书的认识不够到位, 从而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成效。

3.2 提高秘书队伍素质的途径

3.2.1 优化秘书队伍结构, 增加秘书岗位编制。

高校领导要充分重视秘书工作及秘书队伍的重要性, 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和学院学生及教职工数量合理设置岗位编制, 使秘书工作各有分工, 相互协调。

3.2.2 加强培训与业务培养, 提供合理的发展空间。

长期以来, 秘书由于工作任务重而没有充足的学习与训练时间, 加之秘书人员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有限, 使得秘书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得到提高, 所以要想提高秘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学校必须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条件, 秘书人员本身也要抓住一切机会, 不断提高自身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 以适应高校越来越严格的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尹俊梅.做一个合格的科研秘书[J].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学报, 1995, 6, VOL1 (1) .

[2]高文红.浅谈如何做好高校二级学院行政秘书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 .

高校二级学院 篇11

【摘要】在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二级学院如何发挥主体功能,通过管理创新找到突破口和发展路径,是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案例研究,总结出推动转型发展的四个必要管理因素:顶层设计、师生共同体、地方特色、制度建设。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二级学院 转型发展 管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11-02

随着高校管理重心逐渐向二级学院转移,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和管理实体功能不断强化。在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二级学院如何发挥主体作用,通过管理创新找到突破口和发展路径,是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办学经历始于1969年美术专业(中专),1989年升格为美术教育专业(专科),1993年成立工艺美术专业(专科),2004年更名为艺术设计专业(专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学校发展大局需要,2005年开始相继申办绘画、动画、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本科专业。

一、顶层设计——转型发展的方向

2011年,该学院在艺术设计专业着手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它是对“艺术”、“技术”与“市场”如何深度融合的进一步探索,更加符合外部环境和专业内涵发展的要求。2013年,该学院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为“点、线、面”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点、线、面”三结合,即一点突出、两线平行、三面交汇。“一点突出”指突出学生的基本技能,“两线平行”指“一专”与“多能”并举,既强调本专业理论与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又强调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三面交汇”是指创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兼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点、线、面”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固化,已扩展为该学院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特色。

同时,“艺术、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办学思路,背后有着先进的理念指导。专业建设早期就深入研究了现代设计领域著名的德国包豪斯学院,其在设计和现代艺术方面开展工学结合,提出“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并坚持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正是该学院“艺术、技术与市场相结合”办学思路背后的理念内涵,也是其坚持专业特点创新课程体系,尊重师生发展规律建立师生共同体,逐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以及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活动的理论依据。

二、师生共同体——转型发展的动力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教师队伍转型,一个核心的标志是所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在该学院,教师职业发展、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共同需要,与专业转型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转型发展是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师生共同体实现的,依靠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力量。具体有三种形式:教师共同体、学生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共同体。

1.学生共同体。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促进学生的能力、素质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真正提高。该学院跨年级、跨专业组织学生创作、创新、创业团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通过(1)学生课堂作品和毕业创作毕业设计收藏;(2)学生学科竞赛活动;(3)学生展演活动;(4)学生创新创业实战项目;(5)企业实训锻炼;(6)其他实践活动(参加艺术团体、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参加各类培训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使学生共同体实现纵向上传、帮、带的示范传递效应和横向上的交叉融合效应。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是:2008级和2011级的2名学生,依托原有的工艺制作车间,与企业合作,投入10万元购买喷绘打印雕刻等设备,开展设计服务自主创业,累计带领过30多名在校学生参与设计制作服务,至2014年已经收回成本,开始盈利。

2.教师与学生共同体。旨在注重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相长,这是创新的不竭源泉。在核心课程和实践技能训练课程中,强调教师、教辅技术人员和学生互动合作。在多门课程中,教师将自己承担的设计项目、合作企业提供的项目案例、本地正在进行招投标的项目案例,布置给学生,学生分组模拟公司各岗位职能,分工协作,进行企业实战设计。在课堂外的实验室开放项目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对学生的分层辅导和因材施教。2014年,教师与学生共同体创新组织形式——成立了18个教师工作室,140名学生参与到其中。教师依据个人专业能力特长建立工作室,通过双向互选吸纳学生加入。通过搭建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互动的学习平台,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关系,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业指导、技能辅导、创作指导、组织艺术和设计现场参观体验、引入企业项目进行商业绘画创作、开展设计服务等,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三、地方特色——转型发展的抓手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向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转,地方不同,特点不同,地方高校发展特色的立足点就不同。在转型发展中要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就必须抓住地方特色。该学院最早从大庆油陶项目一个“突破点”开始,逐步形成一条文化“生产线”,并进一步带动多个艺术创作和创业"层面"的共同繁荣。

大庆油陶项目是从2008年起步的,领军专家带领师生团队在研究大庆地区林甸瓦盆窑百年烧制古法的基础之上,借鉴中国传统黑陶制作工艺,首创石油“熏烟渗碳”技术,选用地下深层的黄粘土加入岩芯等珍贵地质原料,经多次反复实验,开发出了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大庆油陶。大庆油陶艺术的本质和灵魂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该项教学科研成果丰富了油城文化,在黑龙江城市文化的软实力发展中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力。油陶研究所被授予“大庆市十佳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黑龙江省文化厅优秀艺术设计机构”等荣誉。应邀参加“哈洽会”文化旅游产业展览、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龙江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会、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年会理事长会议等。目前,油陶标识已在国家商标总局进行了注册;现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外观专利12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4项。该项目与绥棱黑陶文化艺术公司进行了3年的深度合作,该企业派技师来校传授技艺、学院派师生去绥棱学习、企业也注入资金帮助大庆油陶研发等,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项目。

四、制度建设——转型发展的保障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深层组织变革,改革势必伴随着多元利益的冲突,因此,围绕转型发展的目标和各项任务建设完善配套制度,协调各个部门及全体成员的集体协作行为就至关重要。

引导、帮助教师实现转型,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引领、规范、鼓励和保障。为提升教师专业技能,该学院专门制定了《教师参加艺术创作、参观和实践活动管理办法》。一是依据专业发展需要和教师发展特点加强专业、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落实。由学院主管科研创作的负责人会同各系负责人与各教师进行创作目标定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分析、督促、合作、沟通等。二是开辟路径,鼓励专业教师利用教学工作之余,从事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参观和实践锻炼、展览比赛等活动。三是在鼓励教师参加实践和专业能力提升各项活动的同时,对教师的学习成果加以规范要求和管理。确保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个人成长与集体成长的相互促进。四是加大对高水平、应用型教师的支持、奖励力度。配套修改奖金分配管理办法。对应用型教学名师给予重点扶植,在职称评审上给予优先考虑等。

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工作推进力度,由院长亲自负责推进,通过制度的规范、完善,来固化、保障、延续好的做法。目前实习实践环节占总学分40%以上。学院一直将如何抓好实习实践各环节,联系企业做好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帮助学生寻求就业岗位等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从2011年之后,逐步完善了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过程考核体系,包括组织实习动员会、向学生下达实习任务,签订安全协议、指导学生如何完成实习鉴定、实习日志等,重点检查学生到企业和现场的佐证照片、提交参与设计的图纸等。此外将课内创意思维训练延伸到课外,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制定实施细则,实行学分管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为此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实施过程的严肃性,验收结果的真实性。

不断探索,建立完善适合艺术类专业实际的校企合作共建运行机制,保障校企合作逐步走向深入。从2008年至今,学院与地方20多家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协议”。2011年和2014年将9家设计公司的广告制作生产线,引进到艺术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企业实训室,学生直接参与设计、制版、安装、动画等实践项目。学院在多家企业长期支持办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运行和管理模式:一是通过“企业工作室”和“艺术名家工作室”的制度,推动教师与企业合作,搭建企业设计师及著名画家与学生直接交流互动的学习平台。二是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推进行业、企业、学院的深度合作。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四化”——细化、序化、深化、优化方面进行完善和梳理,制定切合实际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三是成立“校中厂——创意实训工厂”,在投入体制、管理运行机制上研究并出台各方的责、权、利,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各方的合作内容。

五、案例启示

(一)顶层设计是转型发展的战略性前提。

转型发展是以改革来推动的发展,顶层设计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从案例研究来看,一个成功的“顶层设计”,至少应具备下列主要特征:(1)建立在学习本领域先进理念、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是闭门造车;(2)能够适应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将未来行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动无序的状态;(3)基于领导者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判断力及勇于承担责任的执行力;(4)能够具有持续的影响力,一以贯之,并随着实践的不断推动而完善成为一个理念体系。

(二)转型发展必须要有自下而上的动力。

顶层设计必须要有自下而上的动力才能良性运行,教师、学生是办学的基层力量,能够激发起师生群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改革就能无往不胜。从案例研究来看,师生共同体的关键在于:(1)努力构建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2)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3)师生具有共享的价值和远景,协作性的学习和共享的实践。具体对于二级学院而言,须充分发挥院系的领导能力,按照专业转型发展目标为师生建设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在有限的办学条件下,充分利用外部和自身优质资源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师团队的整体提升和学生的广泛、深度参与。

(三)转型发展要在地方特色上做大文章。

政府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目的就在于推进以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分类优化为基础的高校多样化特色发展,从而使高等教育内涵的丰富性能够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的丰富性。地方本科高校的“类特色”以其地方性为基础。从案例研究来看,扎根地方,服务地方,从关注地方发展需要来演绎发展的课题,从满足地方需要来获取发展的空间和资源,从地方“与人不同”的需要来汲取特色培育和创新的灵感,从点生线,由线成面,是可取之路。基于地方特色的社会服务项目,为领军人才的脱颖而出,优秀团队的迅速成长,自身品牌和社会声誉的形成创造了机遇和途径。

(四)制度决定着转型发展最终的成败。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制度才是“学校发生的一切事”的“灵魂”,“通过它,一切产生、生长和发展。并达到完美的程度。”“哪里制度松垮,那里便一切松垮和混乱。”从案例研究来看,转型发展的制度建设值得我们关注的是:(1)抓住了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制度建设,把好的想法、做法通过制度固化下来,并伴随实践不断完善制度体系;(2)注重制度的正向引导、激励,并给予保障。使师生不是“考虑如何消极避错”,而是“积极思考如何改进工作和提高工作绩效。”(3)形成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良性运行机制。一系列政策有效衔接,相互配合,以实现转型发展的整体目标,并通过细化、序化、深化、优化的制度建设将转型发展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9.

高校二级学院 篇12

2004年中发16号文件是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对我们顺利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件中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的第二点有如下阐述“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生干部正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依靠力量。

一、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考核的意义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干部, 一个层面是班级内的班级学生干部, 另一个层面是学院层面的学生干部, 由学生党支部、团委学生会干部, 组成。我们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学生干部队伍, 离不开对这支队伍的选拔、培养和锻炼。选拔的工作是解决一个入门的问题,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然而更重要的是入门以后的培养和使用的问题,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离不开对学生干部队伍的激励。对学生干部的激励其本质也是对人的激励与人的价值实现的满足,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科学理论中找到其理论支撑。有了理论还是远远不够的, 正如列宁的《哲学笔记》中所说:“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面向客观世界, 以它为转移, 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1]因此, 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实实在在地给学生干部以激励, 而激励他们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对他们进行科学的考核, 从而鼓励先进, 督促后进。马克思在《致路•库格曼》中曾说:“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也就是说, 必须通过一种符号与改变了的环境的办法来利用革命热情。”我们想学生干部的这种热情应该就来自我们科学的考核激励。科学的考核能给出学生干部努力的方向, 科学的考核能矫正学生干部工作中的偏差, 科学的考核能激发学生干部的干劲, 科学的考核能形成学生干部间的良性竞争机制。

二、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考核的维度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队伍的考核需要紧紧围绕学校和学院的中心工作, 服务于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大局。概括起来就是“四个结合”。一要是把学生干部的考核和提高学生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结合起来, 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学生干部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两个方面, 即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学生能否有坚定而正确的政治方向, 用一个字概况就是“德”的维度。二是要把学生干部考核和促进学生干部队伍工作能力提升结合起来, 学生干部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等很多方面, 用一个字概括就是“能”的维度。三是把学生干部考核和激发学生干部队伍工作热情结合起来, 这里应该包括主动承担任务的热情, 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热情, 甘于奉献不计得失的热情等, 用一个字概况就是“勤”的维度。四是把学生干部考核和促进学生干部队伍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学生干部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学生干部在组织中得到他人的广泛认可、学生干部在组织中通过工作的获得某方面的经验积累以及学生干部心理上的不断成熟等方面, 用一个字概况就是“绩”的维度。

三、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考核的方式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学院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其服务的对象是二级学院的全体学生。现有的考核模式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纯教师考核, 即学生干部的工作情况由负责相关工作的学生工作老师给出评价,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老师视野开阔, 评价学生相对客观, 而劣势在于有的学生干部善于走上层路线, 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为“两面人”, 对于老师来说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第二种是学生干部间上级对下级进行考核,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学生间的了解比较深刻, 容易看到老师看不到的角度, 但是劣势是容易滋生高级别学生干部的自我膨胀情绪, 做事武断, 对团结队伍带来一定不利影响。第三种是学生干部自我评价和干部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考核参与度较高, 人人都有考核自己和别人的权利, 相对更为全面科学, 但是其具有一种隐蔽性问题, 那就是容易滋生学生干部间只讲搞好关系, 不讲工作方法, 可能导致学生干部队伍整体的战斗力下降。

结语

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尤其是学生干部考核问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抓手。学生干部量化考核机制并非一成不变, 在考核评比过程中, 随着组织构架的不断完善, 考核机制也应不断改进完善。[3]建立和完善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考核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科学的系统性工程, 我们深入剖析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考核的意义、考核的维度和目前采用的一些方式, 我们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报导, 经过问卷调研和结果统计分析, 初步认为目前所采用的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考核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我们正在探索引入群决策理论, 并把群决策理论运用于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考核中, 希望能够构建科学合理、广泛认同的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考核的群决策模型, 这将是我们下一步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

摘要: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尤其是学生干部考核问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抓手。文章剖析了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考核的意义、考核的维度和目前采用的一些方式。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干部,考核

参考文献

上一篇:心肌炎症下一篇:未成年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