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教务管理(共12篇)
二级教务管理 篇1
一、二级管理的管理机制的提出
中职学校校、部(系)二级管理模式就是实行目标管理,并把管理重心和相应责权下移至部(系),确立部(系) 的办学实体地位。教育部〔2010〕6号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文件中指出:“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设置若干专业部(系 ),实行校、部(系)二级管理”,为中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从而进一步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促进中职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大连商业学校二级管理模式
1. 二级管理的部门人员构成
教学系部由主任、副主任、军转干部、学科带头人、一名实习就业指导老师、一名留校学生及教学系部专业老师和学生构成。教学系部主任负责教学 系部的教学、学生管理、招生等全部工作。具体聘任也是通过公开竞聘产生,由教学校长直接领导。教学系部副主任负责教学部的学生管理工作,由学生管理校长进行直接领导。教学系部还同时配备一名从部队转业的军转干部和一名留校学生做学生管理工作,教学系部的班级由若干专业老师同时兼任班主任工作。所以教学系部的学生管理队伍由副主任、军转干部、一名留校 学生、班主任及学生会共同组成。
2. 二级管理实施的职责分工
学校的管理具体分为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其中财务处、办公室、政工人事部、招生就业办、后勤、教务处、督导组、学生处和团委属于一级管理部门,同时下设7个教学管理教学系部,学校为了简政放权,并赋予教学系部在人事、财务、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学生工作等方面独立自主的权力,使其具有更大的工作活动空间和工作自由度。
教学系部主要负责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配合教务处拟定专业发展规划,根据专业需要配合政工人事部做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②配合教务处和政工人事部制定并实施教学科研计划、教学目标责任方案和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③根据学校的考核方案制定本部门的教学及管理考核方案及评分标准。学校的中层干部的考核由学校领导班子及广大教职工给予打分,评为优秀、良好及一般三个标准,教学部的老师由所教的学生打分占50%、教务处考核占10%、教学部考核占40% 组成。④按照教学大纲独立组织并实施教学工作,根据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课程结构。⑤负责专业建设,实施对专业部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开展社会服务工作。⑥负责制定和实施学生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学生的细致教育和学生管理。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实施对学生的奖惩。⑦配合学校招生办提出招生计划意向,专业老师和学生(全员参与)招生和常年招生;对所录取的学生进行面试、审核、分班。⑧配合学校学生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一日常规细致管理,专业老师在承担专业课程的同时,担任班主任。⑨教学系部配合就业办,并配备的一名专职负责学生就业实习的老师,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勤工俭学、工学结合和第三年的实习就业跟踪指导工作。⑩教学系部配合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和远程网络教育招 生和培训工作。
3. 管理的成效
大连商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 自2005年实行二级管理以来,初见成效,无论是招生规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就业质量及社会的影响力和教育教学成果迭出,办学规模年年上台阶。二级管理机制的实施不但提高了管理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教职工的工作动力。学校创办至今已逾60年,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二级管理的实施历经9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成功创建了一套科学、规范的二级管理体系,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机制——二级管理机制。而今,学校已成为拥有7个教学系部(计算机教学部、金融财会教学部、酒店旅游教学部、应用语言教学部、商贸经济教学、体育休闲教学部和美容美发教学部)、20多个专业、100个教学班、4000多名在校学生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具体来说,二级管理实施具有以下优势:
(1)教学系部的二级管理机制的实施促进了人才培养,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具科学性和引领性。教学系部能够及时地对所在的市和行业及实习基地对人才需求做市场调研,能够及时地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加合理地培养学生充分就业,满足行业需求和市场需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2)教学系部的二级管理机制的实施促进了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使专业教师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更加规范化。通过规范化管理,教学系部制定了《教学系部的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条例及培养办法》,对待教师既有大量的培训、指导,又有奖惩制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敬业精神、法制意识等,教学系部的全体老师成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和教学系部的蓬勃发展。
(3)教学系部的二级管理机制的实施促进了校企合作。通过跟大连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共建,涌现了一大批校内专业的实训室和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作为老师,通过跟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通过有计划地派老师到校外的一线岗位进行定岗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并培训了老师的专业实战、实践能力,使企业的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第一时间被带到学校,使学生真正受益。
(4)教学系部的二级管理机制的实施,学校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控制制度,尤其是政策的导向、控制,使教学系部不偏离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系部的工作出发点和归宿以学校大局为重,以保证二级管理体制的有序运行、健康发展。为此,学校出台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和考评制度,这为教学系部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实施二级管理机制,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一个保障的平台。近年来,学校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大了各项工作的考核,群体竞争的激励机制。考评制度针对不同人员实施不同的考评标准,考评结果大力度地与分配、晋级、奖惩、岗位津贴挂钩,使广大教职工成为学校的主人,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
4. 存在的问题
教学系部的二级管理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不少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有的教学系部和部分老师主动性、积极性不够高,由于体制的原因,制度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教学系部与教学系部之间、或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部分职能部门深入基层不够,对职能部门职责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教学系部的压力,尤其是老师兼做班主任的压力过大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提高。
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我校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有义务和责任探索一套最具科学性、最具实效性的管理系统,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每天都有大量的来自全国的、不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前来参观,我校都认真接待,同时举行了大量的座谈,通过座谈,我们也学习到来自不同省市的学校的先进理念。总之,认真做事、认真思考,我们肯定会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机制,使我校更早进入全国一流的、并具特色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行列。
摘要: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为了更高效、更深层、更细致的学校管理,中职学校实行二级管理成为新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该模式的创新也为学校深入开展内部管理改革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校,创新,二级管理
二级教务管理 篇2
一属
级二
科级
目 科
目
管
理工
费资
用
职
工
福
利
费
折
旧
费
修
理
费
中
介
费/
代
理
费
办
公
费核算内容 指公司管理部及相关后勤人员的工资 包括管理部员工工作餐,医疗用品,公司组织职工体检费,司机保安餐费补助及夜班补助,节日礼金,职工慰问金,搞费,体育用品 指管理部使用的固定资产每月计提的折旧 包含电脑,空调,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修复安装费,硬件升级费,办公楼和宿舍装修费,其他管理部办公用品移动和安装费等.包含人事档案代理费,招聘中介费.包括书报费(指管理部购书,订报刊杂志的费用),印刷费/复印费(指印名片,劳动合同,公司内部报纸等),日常办公用品(指管理部门购买的办公用品及为新员工购
买的小件办公品,以及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用色带,墨
盒,墨粉,复印纸等),消耗用品费(指人事总务部购咖啡,茶叶,纸杯,纯净水,矿泉水,纸巾以及洗手间用的洗手
液,消毒液,手纸等),年检/审计费(指企业参加工商联合年费,企业变更,企业验资审计费等),其他(包括财务部购发票费,财务报表,财务帐本和封皮,以及复印费等)
物料消耗 包括购买硬盘,光盘,软盘等电脑用品,以及插座等维修零件.低值易耗品
摊
销 指月底时将用于管理部的“低值易耗品”结转费用
无
形
资
产
摊
销
开办费摊
销 指对公司在筹建期所发生的开办费的摊销
租赁费 包括食堂房租,会议室租赁费,职工宿舍房租,其他的管理部门使用场地时发生的场地费用.运输仅指管理部门偶尔发生的通过运输公司的运费.邮电费 包括快递费,上网费
电话费 包含固定电话费,手机费(指管理部门移动使用费)
坏帐准备 指公司财务门依据财务制度规定对“应收帐款”是否坏帐所计提的一种准备金
存货跌价准
备 指公司依据市场同类产品价格涨跌对存货所计提的跌价准备.研究开发
费 指研究所发生的费用的统计,包括工资,办公费,教育培训费,测试费,修理费,招待费,活动经费,市内交通费,差旅费及其他
技术转让
费 是财务部根据公司与其他公司转让技术合同所计提的一种费用
技术研是阐述公司依据一定的比例为新产品研究开发计提的经费
开
发
费
技术提成 用于公司与其他公司技术合作所发生的按一定比例计提的基金
待业保险
费 阐述的是公司和个人按一定比例交纳的社会保险的一种
劳动保险
费 阐述的是公司和个人按一定比例交纳的社会保险的一种
工会经费 指的是公司和个人按一定工资比例交纳的工会费
住房公积
金 指公司和个人按一定工资比例的购房基金
会议费 指企业加入政府或社会某协会的会费和活动费
职工教育经
费 指公司按照一定工资标准计提的公司职工教育基金
劳动保护
费 指公司为职工购买劳保用品所发生的费用
董事会费 包括活动经费(指董事会成员组织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主要指董事长,总经理及常务副总,如招待餐费等),会议费(指公司召开董事会发生的会议费),差旅费(指董事会成员召开会议期间的住宿费,打车费和补助等)
培
训
费包括讲师费(指聘请讲师的讲课费),资料费(指购买培训材料的费用),餐费(指培训期间公司员工发生的餐费,购食品费用),其他(包含培训期间的场地使用费及其他杂费)
咨询费 包含公司聘请律师顾问费,会计税务咨询费及其他信息咨询费用
差旅费 包含国内国外管理部人员出差发生的费用,培训差旅费(指管理部员工培训期间发生的住宿费等)及市内交通费
税
金
包含印花税(指公司财务帐本所交纳的印花税和公司销售合同,国外进口合同所交的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指公司管理部门使用车辆所交的税金),房产税(指公司使用厂房所交的税金),土地使用税(指公司征地所交的税金)
水电费 指管理部门消耗水电的费用
保险费 包含公司为手机运输所投的保险费以及车辆保险费等
招待费 指公司管理部对外招待客户发生的餐费及公司管理部职工内部取餐发生的费用.车辆费 包括油费(指管理部车辆使用汽油,机油的费用),养路费(指管理部使用的车辆按国家规定所交的公路维护费),修理费(指管理车辆的修理维护费),车辆维护用品费(指管理部为车辆购买的日常维修用具及轮胎等),车辆租金(指公司租用车辆的费用),其他(指管理部车辆
过路过桥费,停车费,交通违章训款以及车辆年审和驾驶员证件审查费用等.其
他
二级教务管理 篇3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0-0074-02
2004年南通大学由三所学院合并而成,目前已有23个二级学院。随着教学管理工作重心逐渐下移,二级学院作为学校教学的直接执行单位和管理单位,其教学管理职能不再是简单的收收发发,其工作形式和内容都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因此,对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剖析,应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传统教务管理与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职责与特点
(一)传统教务管理的职责、特点
传统教务管理是接收教务处下达的指令,依次传达给学院的相关人员,并向相关领导汇报,只起着简单的上传下达,做一些简单的收收发发的工作,一般被认为是“传话筒”、“代收人”。而维持教学顺利开展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例如,课务管理、考务管理、学籍管理等工作,全部由教务处相关部门完成,传统的教务人员只负责通知传达。因为工作性质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只要认真负责的人,都可以胜任此工作。
(二)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职责、特点
因教学管理重心下移,课务管理、考务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等工作全部下移到二级学院,一个二级学院承载的教学管理工作相当于传統教务处的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收发,而是全面负责管理所在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档案资料管理等多项工作。二级学院的教务工作涉及面不断扩大,内容广泛,大到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学质量的监督,小到教师调课的一个通知、协调,从对领导决策的领会到具体工作中的执行,都是通过教务人员组织实现,都是通过教务人员这个“中介”来组织实现的。不难想象,教务工作不可避免地包含大量繁杂的内容。
对比发现,二级学院教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增加了,工作量加大了,责任更重大了。
二、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现状
(一)教务管理人员队伍不够稳定
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既广又繁杂作为一线的管理人员,时刻都要与学生、教师、学校很多职能部门接触、沟通日常管理工作,有时,一个简单的工作进行下去,还会遇到有很多的学生或教师弄不清楚,需要一个一个的解释,导致教务人员心理压力大,耐心受到考验。结果一件件小事积累后,工作看不到具体的、直接的成果,使得教务人员缺乏成就感[1],更让领导看不到工作的进步。同时,各高校依然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作为工作的重点,很少考虑教务管理团队建设,存在“管理工作谁都可以做”的思想,对教务人员的培养不够重视,较少考虑二级学院教务人员数量、队伍结构等问题。一些教务人员对教学管理工作并没有投入太多热情,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种种原因造成教务人员流动性较大。以南通大学为例,随着南通大学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新专业不断涌现,南通大学从2006年到2011年,二级学院的教务人员数量从原有的44人增加到68人,其中有18人流出教务管理系统,37人进入教务管理行列,教务人员队伍的不稳定,使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出现不稳定和交接不力。例如,因教务工作面广,原教务人员离职匆忙,一般不能及时进行工作交接,而新上任的教务人员对一切一无所知,没有培训,没有指导,摸索着进行工作,没有规范,不计过程,只讲完成,造成的不良后果可想而知,不断地改正,再改正。教务人员队伍的不稳定,人员的频繁更换,必然会影响教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与质量。
(二)培训的缺失,导致教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来源复杂,原有的教务人员一般学历层次较低,随着高校入门要求的提高,进入教务管理队伍的人员学历层次也在提高。南通大学教务人员研究生学历人数从2006年的0人,增加到2011年的18人,占教务人员的26%;具有中级职称的有7人,占所有教务人员的10%。但是即使学历、职称较高的教务人员,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务岗位的业务培训,基本上是先上岗后学习,边工作边摸索,对教务管理岗位的职能、相关的学校条例和规章制度的认识不是很清晰,掌握不透,不懂工作方法,分不清任务的主次,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每项工作完成得都不及时,漏洞百出,结果工作一团糟,给其他工作部门带来麻烦。一些教务人员在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甚至部分人员使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基本EXCEL操作都存在困难。此外,教务人员要求善于计划、组织、沟通和协调,但是有些新上岗的教务人员却不具备这种职业素质,不懂与人沟通、与人协调,出了事情,只会亡羊补牢,工作效率低下,这些方面都要通过培训才能得以加强,然而一般教务人员的培训都是缺失的。再有,教务人员须对所在学院教学管理的经常性工作非常熟练,对所在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等要“吃透”,才能更高效率地开展工作,培训就显得更重要。同时,因为缺少培训,一些教务人员在政策解释中还存在偏颇、误导现象,不能做到上令下达及时准确、下情上报客观公正[2]。
(三)二级学院职责划分不清,制度不全
高校教务工作是学校最基层、最繁琐的管理工作,涉及教学和教务、教师和学生的方方面面,时间性强,容易因为失误而引发教学事故。目前,多数学校就教务人员工作职责范围的规定在其内容上都十分空泛,职责不明晰,导致教务人员往往要承担教学管理工作之外的行政事务,使一些教师无论大事小事,不分职责范围内外的事情,都会找到教务人员处理,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影响了教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导致干得多、出错多,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教学管理向纵深化发展。同时,一些二级学院的教务人员有的身兼数职,工作量进一步加大。对教务人员重视程度不够,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没有完善的制度,职责不分。而职责划分是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基础,教务人员是教学管理中最基层的管理者,接受教务处和院办、系主任的领导,贯彻执行学校和学院的教学指导思想,因此,任何管理都离不开相应的制度,正如俗话所说的“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四)教务人员工作情况没有监督
一些教务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履行岗位职责,“凭经验办事”、“凭感情办事”,工作随意性大,工作程序不规范,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安排不当,没有直接的监督管理部门。例如,课表安排是否合理,考试安排是否有冲突,教材征订发放是否有问题、学生成绩管理是否到位、毕业资格审核是否准确、学位资格审核是否准确等,原则上由主管教学的院长进行监督,但教學院长在管理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务人员出现的工作疏忽很难发现。同时,随着二级学院专业数增加、班级数增加、学生人数增加,一些二级学院增加了教务人员数量,教务人员与教务人员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各自负责教务管理方面的一些模块。这种本着解决教务人员工作繁忙的做法却导致一些学院的教务人员出现分工分家的现象,每个教务人员只愿意负责自己业务内事务,做好自己主管模块内的工作,不愿意关注其他教务人员工作范围内的业务,导致各教务模块之间出现脱节。如主管课务的,不了解相关考试政策,主管毕业生的不了解教学计划,但并没有相应的监督措施使模块之间的脱节问题得以解决。
(五)教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够
作为一线教学管理的服务人员,一些教务人员服务意识薄弱,对学生的服务、对教师的服务不到位,不负责任,能推则推,能避则避,有的教务人员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俨然一副领导的派头,对学生训斥、对教师指手画脚,在师生中留下很坏的印象,导致很多师生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失去信心。有时教务人员之间也会出现踢皮球扯皮现象,学生在两个学院之间跑来跑去,问题却得不到解决。教务管理需要通过协调使教学工作稳定地运行,保证教学质量,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好教务管理工作内、外部的各种关系。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指挥和调度,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稳定有序运行,要处理好与学校、院系、各部门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兄弟院校及上级主管部门间的关系[3]。
(六)教务人员缺少个人发展空间
很多新入行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务人员,开始满怀工作热情,努力工作,结果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教务人员的岗位没有发展空间[4],所有的工作既琐碎,又不见成果,做好做坏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得不到提拔,也不会被调职,哪怕是对教务人员工作情况的表彰也少之又少。认清形势后,所有的工作热情没有了,消极取代一切,工作只能以做完不出教学事故为主,甘于奉献的精神大打折扣。这种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对有些工作应付了事,如配合学院领导做好教学检查不认真、教学材料归档不及时、材料上报不及时、部分材料出现遗漏等现象。更有甚者,其服务态度也大为改变,说话僵硬,蛮横,与学生和教师发生冲突,这种现象无形中影响了学院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教学工作是高校重中之重的工作,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好坏,进而影响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因此,高校管理部门必须认真分析与总结教务人员流失的本质原因,加强服务意识教育,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教务管理岗位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管理,为教务人员提供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空间,从而有效稳定教务人员队伍,加强部门监管,提高二级学院教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保障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杨波.论高校教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与创新,2009,(5).
[2]曹淑如.地方本科院校二级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3]李素琴.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9,(6).
二级教务管理 篇4
1 教务员的工作状况及对策
1.1 教务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校自2006年进行院系结构调整, 在原有系基础上整体改制, 由系设院, 通过近几年的运行, 截至目前我校尚未实行具有真正意义的校院二级管理, 二级学院与原来的系的功能基本相同, 只是换汤不换药。教务管理运作模式还停留在以前一级教务管理模式上。处在小学校、大教务处的格局上。
学校在2009年把落实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提上日程, 在2009年工作要点上明确大提出探索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学校中长期发展思路, 把“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二级管理体制不断深入和发展。目前我校教务管理人员不健全, 我校9个学院共有教务员13名, 管理本专科学生6500左右, 配置比例为1:500, 而根据《关于加强北京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辅导员的配备总体上按照师生比1:200的比例设置辅导员岗位。教务员队伍与辅导员队伍配备不均衡。
解决办法:针对目前现状, 设置合理的师生配制比例, 学校根据各学院师生人数确定个学院教务员编制名额, 各学院成立教务管理办公室, 提高教务管理办公室规格, 确定为科级单位, 与各学院团委办公室平级设置。
1.2 人员变动频繁
目前教务管理人员变动太频繁, 不利于教学秩序的稳定。自2006年以来我校九个学院中, 先后有建筑学院、土木学院、测绘学院、环能学院、机电学院、经管学院、电信学院、理学院的教务员部分或全部更换, 更换率达88.8%, 我校某个学院在两年内换了三个教务员。从上一次聘任看, 教务管理人员有了较大的调整, 有的单位甚至出现教务员缺编断档, 对教务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影响。教务员的频繁更换, 直接导致教务管理受到影响, 一个是新教务员的培训需要一个过程, 再有就是教学档案资料整理间断, 不连贯, 某些工作缺位。
解决办法:在今年新一轮聘任过程中, 学校政策鼓励同类别人员在本类别内流动, 目前人员类别大致分为教师系列、教管系列、教辅系列, 其中教师系列在校内自由流动, 其他系列不得流动到教师系列。人员转岗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很大好处, 但是对工作造成冲击。教务员聘任工作由各学院自主进行, 学校应出台政策稳定教务员队伍, 保持教务管理工作的延续性。
1.3 人心浮动、教务管理人员人心思变
在新一轮人员聘任中, 据调查教务员中有变动岗位意向的超过一半。聘任的机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人员与岗位数是相当的, 理论上教务员可以聘任其他岗位, 但囿于自身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各方面的限制, 教务员岗位变动困难, 再困难的情况还存在大多数想变或部分已变动, 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目前教务管理人员的心态。
解决办法:一个教务员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于教务员要以政策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 尽量使教务员队伍保持稳定。制定合理的教务员配制比例;加强教务员的培训和研究工作;完善教务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务员工作职责;提高教务员工作待遇。做好教务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行政职级晋升的政策。应当让每个人看到希望和前途。稳定教务管理人员队伍, 给予一定的待遇和出路, 在职称评定、报酬、培训与提高上酌情予以倾斜。
1.4 教务管理人员工作过于繁重、教务员岗位职责不清
目前我校本专科在校学生有6500多人, 是1998年的3倍左右, 而教务员却没有较大增长, 各个学院 (部) 教务员编制在1到2人之间。目前教务员成了二级学院的大管家, 有些不属于教务管理职责范畴内的事情也由教务员办理, 在上一次聘任过程中, 某学院给教务员开出的工作职责接近30项, 还不包括由学院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 以及由教务处下达的业务工作, 教务员工作过于繁重。
有的单位研究生教务员与本科教务员合二为一;有的单位教务员分别负责教师和学生方面;有的单位教务员按照学科专业进行划分。有的单位教务员工作界限不明确, 哪项工作该由谁做不明确, 可能造成工作互相扯皮, 有时工作缺位, 岗位职责不清对整个教务管理工作带来影响。
解决办法:教务员人事关系在学院, 业务在教务处, 因此教务员的工作职责教务处也应参与其中, 教务员的工作由各学院与教务处联合商定, 确保工作岗位之间工作量相互平衡。教务员的业务工作由教务处统一规定, 其他工作由二级学院与教务处协商决定。
1.5 教务员待遇低
教务员处于待遇较低的级别, 而且发展前途也不明朗, 一个人从事教务员工作, 以后也很难变更工作岗位, 对于继续教育与培训方面学校也没有倾斜政策。
解决办法:应在聘任级别上有所倾斜, 如资深教务员担任教务管理办公室主任, 一般教务员享受副科级待遇等。
2 推进校院二级教务管理的方向
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做好教务工作, 对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和学生合理安排学习都有重要作用。随着高校教学工作的深入和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 目前大多数学校实行实行院系二级教务管理, 可以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高校教务管理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必须根据办学规模和基础建立起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教务管理模式, 有效地实现教学管理职能协调处理校 (院) 与系 (部) 之间管理的关系, 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实力。目前我校建有两个校区, 管理体制上实行校院二级管理, 管理模式按照“条块结合、条抓块管、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 对二级教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北京建筑大学在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下一步的方向是: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管理重心下移、推进院系两级联动、教学与教务互动上, 做到学院简政放权、宏观管理, 系部转变职能、明确权限, 抓好专业教学计划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学籍与电子注册管理、考试管理等工作。
3 结论
教务员队伍是重要而不被关注的群体, 对于教务员的工作状态, 应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找出教务员队伍中共性和普遍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进而推动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发展。
摘要:教务员——在灿烂阳光下阴影中工作的群体, 长期以来教务员作为高校中担任重要工作而又不被关注和重视的群体,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数据对教务员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二级教务管理,教务员,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敏, 彭国香, 谢朝军.院、系两级教务管理模式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2) .
高二级目标管理 篇5
工作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从心底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学生、家长零投诉;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2.学生发展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人;尊重个性,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大的提升,严防两极分化。
3.课堂建设目标:育人永远是课堂建设的第一追求;加强研究创新,学科特色和个人特色更加鲜明;全员参与,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4.备课组建设目标:建设积极进取、团结协作、有强大执行力的备课组文化;有强大的研究学习能力。
5.导学案目标:围绕育人立意设计导学案,每个导学案都能紧扣教材核心,引导学生自学;每份导学案都要认真批阅。
6.课程建设目标:能够吃透教材,较好的整合教材,系统的把握国家课程,能够理解并挖掘学科育人功能;每人修改或重新创建一门质量较高的的校本课程。
7.班级建设目标:打造班级文化,建设家庭式亲情关系,消灭歧视,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自主管理向内涵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大幅提高;学生对班级满意度达90﹪以上。
8.阅读课程目标:保证阅读时间,完成阅读书目,阅读效果良好,在学校总结中要名列前两名。
9.备课设计目标:研究教材透彻,能较好的体现育人立意;既要科学设计课堂环节,又要帮助学生突破教材重点难点;备课充分,消灭拖堂现象。
10.德育目标:完成《人生规划》系列德育课程,让学生有更好的自我了解、定位,及掌控未来的能力。
11.安全目标:平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好班级安全员,确保不出现一起校方责任重大安全事故。
(1)上课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吸引学生兴趣。
(2)课堂内容的设计有时脱离学生,不能真对学生又用。(3)部分老师对德育课程不够重视。11.安全目标:
(1)有个别班主任没有安全这根弦,安全主题班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2)对安全员的培训不够,利用不起来。
实现工作目标的措施
1.教师发展目标:
(1)年级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事事和老师们一起干,做领头羊,不做牧羊人。年级领导帮助每位教师指定专业发展规划,本学期包科领导和所包教师一对一沟通交流两次以上,听取老师建议和意见,帮助老师们成长提高。
(2)加强团队培训,不断完善工作方法,统一团队价值观。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培训会;每两周召开一次备课组长培训会;年级科研团队和学科科研团队每周集中研究一次;集体备课包科领导对备课组教师集中培训,每周一次。
(3)发挥作业组育人团队力量,每个教师都做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领路人,每位教师都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每月召开一次作业组分析会,针对班级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方案,级部主任参加。年级将适当增大作业组成绩在绩效量化中的比重。
2.学生发展目标:
(1)加强家校互联,充分发挥班级家长委员会作用,充分发掘家长教育资源。各班两周内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本学期组织两次家长委员会来校活动,坚持每月一次通过一封信和家长沟通交流制度,班主任经常通过电话和家长交流,并耐心接听家长电话。
(2)班级发展取决于后三分之一学生,用心关爱每个学生,让每个孩子感到温暖,感到有希望。通过具体活动构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打造良好的班风。严禁体罚学生,杜绝一切不尊重学生的言行发生。年级把学生投诉作为师德评价的重要依据,并把期末检测所有学生平均分纳入教学成绩。
(3)完善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制育人作用。开学两周内各班重新承包导师制学生,从生活、学习、心理和情感方方面面帮扶,让每个孩子快乐学习,开心生活。每周面对面交流一次,经常带领学生回家过家庭生活。创新导师制谈话记录使用方式,新学期年级继续将其纳入目标管理评审和绩效量化。
(4)充分利用好单元检测,针对检测暴露出的问题,和学生谈心交流,帮助学生知识上过关,并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帮扶、指导。
(5)用好成长日记和学习档案,成长日记会帮助学生制定计划,提高效率;学习档案使学生周周总结,养成反思总结的好习惯。小组长每天检查组员成长日记,班主任周二前认真批阅完学习档案,及时下发给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需求,通过温暖、有人情味的的话语鼓励学生,也可以单独和学生谈话。年级每月对各班成长日记和学习档案调研评估一次,并纳入班级目标管理评审。
(6)用好基础素养评价和学分认定,注重过程评价,引领学生自我管理。新学期开学两周内各班公示上学期基础素养评价和学分认定结果,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培训。对于基础素养评价不合格和不能获得相应学分的学生,年级将如实上传发展报告,并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填写确认单。
3.课堂建设目标:
(1)学习目标做到一设计二围绕三回扣。目标设计要具体明确,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一目了然;上课前要解读目标,并勾画重点词句;课堂围绕目标推进,毫不游离,真正用好目标。
(2)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一是所有教师演练完集备研究的导学案(包科领导负责检查落实),促进全员参与和深度研究;二是课堂每个环节每个问题都讨论充分,研究到位,达成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个人备课,添加个性化元素。
(3)组织好“271高效课堂”达标验收活动、“271高效课堂”学科间挂钩活动和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备课组长组织老师们主动听课,认真评课,抓住机会学习提高。
(4)强化学生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课。坚持搞好三次常规培训,即预习培训、课前培训和课上培训。每次培训都有目标,形式灵活,可以书面培训,可以集体培训,也可以单独培训,注重实效,每次培训的时间不宜太长;培训内容包括知识难点、小组长
真正理解和把握国家课程的育人理念及核心价值。
7.班级建设目标:
(1)班主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做班级文化的引领者。进一步打造家庭式亲情关系,把班级细节做好,包括给学生过生日、制作班级相册、撰写班级日志、每天晚上放学前小组讨论、周六小组晋级等;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组织活动教育学生;教室外墙文化高品位设计,经常更新,对学生有吸引力,成为班级不可或缺的教育阵地,让每一个都能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和成长的快乐。
(2)用好行政管理小组、学习小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三驾马车”。年级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和管理团队用光荣榜的形式表扬,起到激励作用;班主任每周一次培训管理团队,每周培训一次小组长,任课教师每周组织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成员活动一次。每天晚上放学前组织小组讨论,值日班长总结一天表现。开学两周内各班制定管理团队职责要求和评价方案,进一步明确职责,充分发挥管理职能。
(3)用好成长日记、学习档案、班级日志、班级相册,班主任教育学生注重细节,贵在坚持。各班成立专门检查督导团队,定期调研评价,确保常态和质量。本学期年级将组织两次成长日记、学习档案、班级日志展示活动,评选出优秀班级表彰奖励。
(4)加强对自主生活力的指导,教育学生早上按时起床,及时就餐;培训好宿管部,做到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人际关系的教育,引导学生友善待人,心态阳光,及时化解同学矛盾。每个班级设立安全员,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年级定期培训班级安全员。
(5)认真落实学校基础素养评价方案和学分认定。注重过程管理,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6)每个任课教师都是班级管理者,育人是第一要务,育人是工作根本和最高追求。处理好师生关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就事论事,绝不攻击学生的人格和品行。表扬学生做到描述而不评价,叙述而不判断,让学生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
(7)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明确“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的理念,年级领导承包弱班,帮助班主任提高责任心、执行力,不让一个班级掉队;每周年级领导对全体
班主任培训一次,反馈各班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下一周目标落实指明方向;每月年级组织一次“班主任论坛”,让优秀班主任介绍经验;年级每月给家长一封信,班主任每月和家长电话沟通一次,听取家长的建议,及时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8)充分发挥年级学生会的作用。开学后各级部重新调整学生会,制定学生会职责和工作规范,并进行认真指导和培训。级部主任每两周和学生会成员研究一次工作,帮助各班搞好文化建设和有效的自主管理。
8.阅读课程目标:
(1)年级领导、班主任和所有老师都要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性,把阅读放到年级最重要的位置来做。年级全力保证阅读时间和阅读效果。
(2)年级每周对阅读都要调研,并研究改进措施。抓好阅读过程,确保阅读效果。(3)组织师生同读,增强语文老师对阅读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年级每月要对教师的读书笔记和感悟检查督促记入教师阅读绩效量化。
(4)教师要指导学生高效阅读,周五、周六的阅读课学生在成长日记上制定阅读计划,防止随意翻阅;指导学生保持安静,阅读思考相结合。
9.备课设计目标:
(1)从育人角度设计课堂,每个题目、每个环节都赋予育人意义,引领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年级将组织两次优秀课堂设计展示与评比,评选出优秀教师在年级范围内表彰。
(2)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一方面做好评价培训工作,帮助学生全员参与;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在课堂高度上下功夫。
(3)注重过程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周一集备包科领导点评每位教师的备课本,级部每月一次调研老师的教学常规,并将结果纳入绩效量化。
目标管理评价
二级教务管理 篇6
【关键词】二级管理体制 高职 考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0-01
一、当前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以后,考务管理工作由各系部来做,由于各系部情况不同,对于考试管理的制度在贯彻方面力度不够。有的系部在管理中非常到位,加强对考务工作的重视,能根据各自的职责组织相关的考试,然而有些系部对于考务工作不重视,在管理中比较松懈,对于考试管理的制度没有很好的执行。
(二)教考分离实行难度大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基本上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教考分离。学生对于自身所学的内容了解的不是很透彻,因此在考试中通常主要就是老师自己出题,而往往不是利用题库的方式。如果利用题库的方式,这样就很难实现考核的要求,因此,当前,在高职院校中教考分离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三)考试命题、分析不到位
在考试命题方面,往往比较随意,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通过率,并且客观题比较多,实践性的题目比较少,这样就没有将学生的能力有效体现出来。课后分析也不负责任,没有真正找出问题所在,命题不科学、不实用。
(四)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考试作弊是考试中的突出问题,作弊的手段和方法也日趋先进。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有些学生平时不够努力,考试时却抱有侥幸心理;还有学生为了参加评奖、评优不惜冒险作弊。虽然考试之前大部分学校都会要求学生签署诚信考试合约,但部分学生还是会置之不理;其次从监考老师角度来看,一些监考老师在监考过程中并未做到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接打电话、收发短信、聊天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学生留有可乘之机。有的监考老师抓了作弊后,学生所在的相关学院、部系会通过各种关系疏通,最后不了了之;再从管理的角度看,部分監考老师抓到作弊后,因处理程序太繁琐,只没收试卷却没上报,并未进行严厉的惩罚,这也导致学生中违纪作弊的行为逐渐增多。近年来,不断有各种高科技技术被学生应用到考试作弊中,但是相关的规范和条例却没有完善和更新,对于监考不力和学生作弊没有明确的处理意见,抓到作弊的学生也往往是交费补考,完全做不到“有法可依”。
二、考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考务管理制度
严格、完整的考务管理制度可有效促进学风和考风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因此,必须加强考务管理制度,为了让考试过程有章可循,保证考试质量,规范考务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考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规范老师出卷的《考试命题及审查制度》;规范监考人员工作的《监考人员职责》;规范考生考风的《考场规则》、《考生守则》、《考生违纪舞弊处理办法》;规范其他考试相关程序的《缓考申请及审批操作流程》、《成绩勘误、复核规定》、《重修管理办法》等。
(二)加强考风考纪建设
针对当今考生层出不穷的舞弊手段,应加大考风考纪建设的力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思想道德教育。在新生入校后,通过入学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的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2.监考培训。在考试前所接受的考前培训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利用培训,能够使得监考人员对监考的基本程序以及职责有效了解,同时还需要使得监考老师对考风考纪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有效认识到。尤其要在培训中明确,对于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监考人员,学校将追究其责任,严肃处理,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从而提高老师监考业务水平,认真监考、严格把关,将学生的违纪舞弊想法扼杀在摇篮中;3.考中加强巡视。考试实施过程中,由教务处、督导处到各考场巡视,按照教务处规定进行考试的督查和监控;4.违纪舞弊行为严肃处理。对考生的违纪舞弊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处罚,并进行全院通报批评,取消其该门课程成绩。毕业前视其认错态度,决定是否给予其撤销处分的决定,从而严肃考风考纪,维护考试的严肃性,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确保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5.建设标准化考场。按要求在标准化考场内安装广角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拾音器、无线信号屏蔽仪,并根据需求配备手持金属探测器从而及时查出学生是否携带手机等高科技作弊工具入场。
(三)建立考试及考试成绩分析评价体系,加强对反馈信息的分析与总结
考试的目的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对教与学双方信息的反馈,所以我们要在建立考试及考试成绩分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考试成绩和考试管理进行全面的总结,避免同样的问题在今后教学和考试中继续出现。随着考试科学化程度的提高,建立考试及成绩分析评价体系日益重要。在完全建立好考试及成绩分析评价体系后,我们要及时分析并总结反馈信息,是否及时有效地进行试卷分析和考试总结是检验考试管理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首先阅卷结束后,对试卷进行有效的分析,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通过用正确恰当的方法对试卷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是评价考试质量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对试卷的信度、效度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教学的不足,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深化知识。考试管理部门也应对试卷质量、考试组织、考试形式以及考试效果等进行评估,使考试成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考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从以上各个方面对考务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如诚信制度的细化量化;试题库的进一步完善;智能排考系统的开发应用;探索新的考试形式,如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
参考文献:
[1]许松萍.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考务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文教资料,2013,30:147-148.
[2]陈瑶瑶.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探析[J].价值工程,2013,17:261-262.
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探讨 篇7
一、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的管理内容
(一) 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包括协助教研室制订每学期的开课、排课计划, 组织学生选课, 录入课程上课名单, 安排好专、兼职教师的节假日调停课, 以及日常突发事件引起的调课、代课情况, 并将其备案。
(二) 教材管理。
组织专业教师选定学生用教材, 并组织教材论证, 力求教材体现学科先进性, 所有教材需由学院留底保存, 以备查阅。
(三) 考试管理。
各课程的期中、期末及补考的考试安排, 各科试卷汇总上交校教务处, 做好试卷保密工作, 并协助校教务处下发各类考试通知及监考人员安排, 协助学校教务处安排国家统一资格考试, 等等。
(四) 教学统计。
对各类教学活动所产生数据进行统计汇总, 例如学生的专业分方向、毕业资格审查、毕业论文情况、毕业实习情况、学生上课情况及信息反馈、教材征订使用情况, 学期末试卷及相关材料的归档, 等等。
(五) 学籍管理。
协助学院领导及学校教务处对本学院学生的学籍情况进行管理, 做好各学期学生返校报到注册工作。
(六) 学术科研管理。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和实验人员更是全身心地加大了科研力度。高校的教务秘书应认真有效地配合学院组织本院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讨和科研创作。
二、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的特点
(一) 协调与服务性。
教务秘书的工作必须以真诚服务为基础, 在工作性质上应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应做到及时通知、恰当安排、正确统计、精确填写, 急教师之所急, 解学生之所难, 竭诚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二) 时效性和繁杂性。
教务秘书的工作涉及本学院全部的教学工作, 一方面要协助领导管理教学, 另一方面要处理教学方面的各类具体事务, 还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 以及完成教务处和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教务秘书的所有的教学准备工作应该且必须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准备就绪, 所以必须讲究效率, 使教学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教学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活动应是全院各部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一个过程。教务秘书工作的难度大, 除了常规性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做, 还有一些突发性的教学事件需要处理, 工作重、责任大。因此教学秘书工作实质上是时效性和繁杂性的复杂工作。
(三) 灵活性。
教务秘书日常工作中很重的一项任务就是协调, 这对教务秘书的工作提出了灵活性要求。协助学院领导管理全院教学工作, 学院领导是决策人, 教务秘书便是决策的执行者。学院领导在管理上不可能面面俱到, 教务秘书在执行决策及处理一些突发性、偶发性事件时, 应该根据当时的情况, 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灵活处理。同时, 在处理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 要使整个学院成为一个团结坚实的整体, 不仅要靠领导的力量, 还与教务秘书协调各种关系, 缓和矛盾, 营造和谐工作氛围的能力密不可分。
三、提高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能力的建议
(一) 明确责任, 摆正位置。
二级学院教务秘书工作面向全院, 工作宗旨应是服务全院师生。在工作中, 遇事应沉稳, 明确责任, 照章办事, 找准定位, 态度诚恳, 务求在和谐氛围中完成工作。
(二) 制订计划, 高度责任感。
教务秘书的工作每个学期都有固定的分阶段日常工作任务, 这些工作任务就可提前谋划, 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早落实相关工作, 这样才可以使自己的教务工作游刃有余。同时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 对于服务性的工作的效果而言, 责任心具有很大作用。教务秘书应以教师所急为己急, 以学生所难为己难, 对全院每一位师生都要做到尽职尽责。
(三) 理清顺序, 坚持原则。
教务秘书经常要处理一些紧急任务或是突发事件, 在处理过程中, 应理清工作任务的主次缓急, 逐一办理, 同时应讲究科学的办事方法, 坚持工作原则, 在不违背准则的基础上有效地完成每项工作。
以上是笔者的认识和看法, 不尽周全, 希望通过日后的工作实践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这样才能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增光添彩, 使教务秘书的工作向着更科学、更规范、更广泛、更人性、更到位、更灵活的方向发展。
摘要: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当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重心下移, 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随即成为该学院教学管理的核心, 二级学院的教务秘书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教务秘书
参考文献
[1]茹明霞.搞笑教务管理初探[J].青海师专学报 (教育科学) , 2004 (6) :250-252.
[2]赵静.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 2008 (4) :86, 43.
浅析二级医院财务管理改革 篇8
一、二级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 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二级医院资产和收入越来越大, 就医环境、设备性能、医疗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在管理上和三级医院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资金使用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 重复建设、盲目购置等事例时有发生, 更严重的还出现单位私设小金库、领导干部挪用资金和贪污公款的违法犯罪行为。导致这些现象的发生, 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 领导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
一直以来, 财务管理在二级医院的管理体系中, 总是处于较低的位置, 领导层普遍形成了“重医疗, 轻财务;重投资, 轻管理”的观念。一些公立医院的领导甚至认为, 医院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 医院的收支盈亏全部由国家负责。因此, 对单位的财务工作并不重视, 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仍停留在会计核算的层面, 导致单位财务管理不健全, 资金营运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二) 决策层缺少高级财务人员
目前, 二级医院的正、副院长绝大多数是医学专业出身, 即使是分管财务工作的副院长也对规范的财务管理不太熟悉。医院领导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 不熟悉财经法律法规, 不能准确运用财务数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和判断。这样缺乏高级财务人员的管理层, 不利于对重大的财务活动作出合法、合理的决策。
(三) 财务科难以统一管理全医院经济业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二级医院业务量越来越大、业务类型也更趋复杂。例如, 营运资金从获取到使用, 涉及到医院多个部门, 而财务科在医院的管理体系中只是属于职能机构, 和业务科室属于平级关系, 难以协调各科室之间的利益关系, 难以合理、高效调配资金。
(四) 财务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二级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还不够完善, 不仅忽视对高素质财务人才的引进, 而且在岗的财务人员也得不到系统化的培训, 甚至把没有专业技能的富余人员安排进财务队伍。缺乏必要的高素质财务人才, 使单位对新的财务制度和环境变化反应迟钝, 很难及时对具体财务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整。
针对上述情况, 有发展远见的二级医院已开始引入总会计师制度, 对财务工作进行科学管理。
二、实行总会计师管理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行总会计师管理对二级医院改革发展, 强化财务管理,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这是支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共同制定的新《医院财务制度》中提出: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 其他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设置。而二级医院实行总会计师管理, 则是敢于先行、敢于进取、全力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体现。
(二) 这是顺利升上三级医院的需要
二级医院想要得到更大的发展, 升上三级医院,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除了医疗技术等硬实力要提高, 管理水平等软实力的提高也很重要。而在逐步达成目标的过程中, 提前实行总会计师管理, 有利于医院财务管理早一步由“二级”向“三级”顺利转变。
(三) 这是优化领导班子结构, 降低财务风险的需要
医院领导班子, 不仅需要精通医学的管理人员, 还需要擅长财务的管理人员。实行总会计师管理后, 由总会计师统一负责财务工作, 有利于减少医院的财务风险, 填补医院经济管理中的漏洞, 辅助领导班子更好地展开工作, 更好地提高医院的综合经济效益。
(四) 这是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的需要
二级医院要加速发展, 就需要在基建、设备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而相应地, 财务管理方面也要跟上发展的步伐。通过总会计师进行管理, 能全面、有效地协调医院经济业务, 有利于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成本核算、全面绩效评价等财务制度改革, 可以有效控制药品支出、降低医疗费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三、实行总会计师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 转变思维观念
二级医院实行总会计师管理, 首先要求医院领导必须更新观念, 全力支持财务工作, 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 充分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且把引入总会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财务改革方面和三级医院看齐。
(二) 建立完善的总会计师制度
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是实行总会计师管理的先决条件。可以根据财政部2012年新颁布的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作为指导, 联系医疗行业的特点, 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
(三) 设置总会计师职位
要明确总会计师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 总会计师不是一个虚设的职位, 要有权力、有责任。总会计师属于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在正职院长领导下行使职权, 不应设立与总会计师工作重叠的财务副职。总会计师要对财经法律法规负责, 对医院财务管理目标负责, 对正职院长负责。
(四) 选拔总会计师
总会计师属于高素质财务人才, 应由高级会计师或资深会计师担任。医院可以通过对外招聘引进专业人才, 或者从单位里选拔符合条件的会计师担任。
(五) 确立总会计师管理体系
医院应营造出有利的内部环境, 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管理中的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各项财务、后勤管理制度, 合理安排内部财务关系, 最终确立在总会计师控制下的财务管理体系。
四、总会计师的工作范围
医院的财务活动在正职院长和总会计师领导下, 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而总会计师作为单位的财务负责人, 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参与制定发展规划、参与经营决策、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管理财务人员等方面。
(一) 参与制定发展规划
医院的发展规划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 也不是一种个人的行为, 而是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对比, 作出的符合经济客观规律的集体决策, 任何违背经济客观规律的决策都是不可取的。在制定发展规划过程中, 总会计师需要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 针对预测组织编制单位中长期财务计划, 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并根据各业务科室的实际状况、工作计划及其他资料信息, 汇总编制全医院的业务量、成本费用、专项资金项目等一系列预算, 提交院领导班子讨论, 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
(二) 参与经营决策
医院每年都要对基础建设、设备更新、药品材料采购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如何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是医院领导班子的重点决策内容。总会计师应参与这些财务决策, 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在投入资金前, 应组织业务、财务、内部审计等部门, 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查研究, 充分评估单位的业务需求与资金能力, 对项目投资可行性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使领导班子能作出最优经营决策, 防止盲目选择, 避免投资失误, 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 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总会计师负责对医院重大财务活动进行审核, 并报送院长批准, 有利于分担正职院长财务责任, 杜绝各种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 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合理。总会计师还需要根据财经法律法规设立内部控制制度, 定期分析和评估单位现行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 检查财务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实用, 是否有管理上的遗漏, 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 并加以解除。当新财经法律法规颁布时, 需要及时制订以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单位制度上的不足, 及时补充和完善, 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四) 强化财务管理工作
总会计师要把医院的所有经济业务都纳入财务管理体系, 组成一个高效的全面整体。除了管理好医院日常财务收支外, 还要重点加强对预算、成本、绩效等方面管理。
1.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预算是开展有效业务活动的开始, 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医院人力、财力、物力、技术、时间等生产要素组织经营,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最终实现经营目标。医院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编制全医院一份预算的做法, 指导业务科室做好各自科室的预算, 统一监督控制,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否则, 医院在管理上将难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2. 实行全面成本核算, 加强对费用和支出的管理
实行全面成本核算, 关键是要培养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 按照医院的实际情况, 或者以科室为单位归集成本进行核算, 或者按病种、项目为单位归集成本进行核算, 全面推行成本核算制度。利用经济技术手段限制费用支出的不合理增长, 让患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充分体现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精神。
3. 实行全面绩效评价, 做好财务分析
每季度初, 由总会计师组织财务人员对院科两级核算中心, 就上一阶段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 考评各科室的经营业绩, 编制季度业绩报告。并且在考评的过程中, 运用同期对比、上期对比、同业对比等方法, 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修正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以此不断提高经营活动的效能, 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
(五) 管理财务人员队伍
财务工作只依靠总会计师一个人是很难做好的, 还要有精干的财务队伍相配合。总会计师要建设好单位的财务队伍, 不能把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留给以后的管理者。
(1) 对财务岗位进行重组, 按工作范围对岗位进行细分, 明确工作范围和责任, 实行竞争上岗。 (2) 注重梯队建设,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财务队伍, 优化人才结构, 提高财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3) 健全各项培训制度, 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业务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考核, 加强财务知识教育, 鼓励自学成才, 不断提高财务人员整体能力水平。
五、结语
二级医院的财务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但要清楚认识到这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不但要建立完善的总会计师制度, 而且要理顺单位内部各方面的关系, 因此, 我们要借鉴其他先行改革医院的经验和教训, 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 积极探索最佳的财务管理模式, 确保整个财务改革过程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并在此基础上, 全面配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逐步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廖新波.医改何去何从[M].广州: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8.
[2]高山.现代医院财务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高校财务二级管理内控制度探析 篇9
一、财务内控制度的界定与理论依据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中,将内部控制制度定义为: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组成。高校二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指,旨在高校在推行二级管理体制下,财务管理内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的总称。
二级管理的财务内控制度的理论基础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与认知。主要包括:
1. 权利制衡。
该理论源自于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的管理理念,主要是处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时所专设。分权理论旨在明确权、责、义。建议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权责清晰的管理模式。二级管理体制下的财务内控制度,在运行机理上也是如此。围绕一级管理财权过于集中会导致效率低下、不利于调动二级学院的主动与积极参与意识,而分权运行模式,将权力与责任一并下放,特别是财务管理中的适度放权会激活二级学院的责任意识,同时也可以防止集中模式下决策不当的现象发生。
2. 行为引导论。
行为论认为,不同的行为引起不同的效果。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都是客观存在,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积极行为的推行,抵消消极行为的不利影响。内控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中,要兼顾这两种行为的自身发展,一方面需要学校加强与规范总体财务的预算、成本、收支、平衡各个二级管理单位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要给发展业绩突出的二级学院留出足够的弹性政策空间,以便于调动其积极性与参与性,对管理不善的给予相应和财务成本控制,特别是通过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引导二级学院向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同向发展做文章。行为引导理论的这一功能为二级财务内控制度指出了政策制度的两个向度,如何进行规范性设计的问题。
3. 信息论。
现代信息的基础是建立在决策者信息充分而依赖手段完备这一基础上。在财务的信息收集与整理上,学校拥有绝对的优势,但作为二级管理单位的学院必须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才能为自身发展给决策者在决策机制运行与决策处理中通过财务信息来引导物流和资金流朝着有利于自身需要的方向发展。信息论的这一运行机理可以要求在二级管理体制与财务内控制度的参与者,必须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才能获得相应的物流与资金流的结果,从而规范二级管理财务的真实与规范。
二、当前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财务内控存在的症结分析
1. 二级院系财务管理制度缺失。目前国内高校全校
性的财务规章制度都比较健全和完善,但院系层面的财务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有些二级院系虽也制定了一些经费管理办法,但这些办法往往都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很难在实际工作中有效执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二级院系出现了如收入不及时上交、坐收坐支、公款私存等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还有些院系领导将二级院系的经费变成自己的专项经费,按自己意愿随意支配,导致学校对各二级院系支出无法有效控制,这是目前高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最明显的薄弱环节。
2. 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不得力。
高校预算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预算编制的依据和标准不科学,在编制预算时,只是根据全校预算经费总额,再结合各二级院系师生人数、教学工作量等情况直接确定各二级院系的经费预算,很少考虑各二级院系的年度发展计划和具体工作任务;二是预算执行不得力,由于多数高校只对二级院系预算经费进行总额控制,未能落实对具体支出项目的控制,而且预算制定过程没有让二级院系充分参与,因此,预算执行过程中容易受到院系的抵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3. 经济责任缺位。
校院二级实行领导经济责任制是高校校院二级财务正常运转的保障。财政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院)长是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的财务工作负有法律责任。”在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后,随着财权的下放,经济责任理应随之转移。但是目前一些高校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规定校内各院系负责人在财务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导致目前高校院系负责人基本上只是享受权利,而无实质义务,经济责任难以真正落实到人。
4. 业绩考核和激励虚位。
预算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的管理,既要进行事前预测,又要进行事中控制,最主要的是要进行事后评价。通过对二级院系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促进二级院系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但是,目前高校对二级院系财务管理工作重点是对预算的执行进行事中控制,将大部分的时间花费于审核哪些支出该开支以及哪些支出不该开支,为了审核而审核,而不是将精力放在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评价和奖惩。由于对二级院系预算执行结果缺乏业绩考核和激励措施,造成二级院系财务管理水平好坏一个样,影响了二级院系办学活力和办学效益。
5. 财务监督、审计执行不力。
随着二级院系财权的不断扩大,由二级院系管理的资金数量也越来越大,而对二级院系的财务监督并没有随之增强,主要表现:一是财务管理部门监管跟不上,一些高校财务会计仍沿袭传统的“报账型”会计模式,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而对二级院系预算执行状况未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对发现的问题未能及时研究,提出对策。二是内部审计工作未能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对二级院系的财务审计往往流于形式,审计力度不大。三是缺乏民主监督,一些院系经费支出由主要领导干部说了算,决策不民主,账目不公开,财务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二级院系财务工作脱离了教职工的有效监督。
三、建立与完善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财务内控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1. 建立高校财务二级管理制度是基础。
健全的二级财务管理制度是顺利开展二级财务工作的有力保障。学校应以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为指导,以学校的财务规章制度为依据,按照明晰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各二级院系的实际情况制定二级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各二级院系的职责、权限,从而使二级院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以二级院系为中心的财务二级管理体制的运行。同时,在不违反学校财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二级院系要在校财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财务管理办法,对院系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2. 科学编制严格执行是关键。
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科学编制二级预算并严格控制预算支出。⑴预算编制方法。年初,各二级院系根据院系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由院系领导班子讨论通过后,将支出计划上报财务部门,并向学校提出相应所需经费,经学校预算编制人员论证,按照二级院系的经费划拨办法进行核定,最后由学校党委会审批后实施,同时辅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由校财务部门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⑵预算支出控制。预算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突破或改变,保证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学校财务部门负责运用预算手段控制各二级院系的支出,制约非预算事项的发生。
3. 强化学院经济责是保障。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是高等学校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下,加强财务管理、明确责权利的一条重要途径。高等学校校(院)长是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的财务工作负有法律责任。明确校(院)长是高等学校财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不是要求校(院)长直接参与各项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校长可以通过书面方式(内部规章制度、责任委托书等)委托相关人员(财务处长、二级院系负责人)行使一定的财权,并明确其经济权限和应承担的职责,建立起校长、财务处长、二级院系负责人的三级经济责任制,实行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下级向上级负责的分级管理制度,确保各级经济责任制的落实
4. 管理绩效考核是核心。
建立有效的的二级财务管理绩效的考评是检测院系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的重要工具。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核:(1)自筹经费的能力指标:具体包括院系自筹经费数、院系自筹经费年增长率等;(2)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师人均科研经费、科研活动收入年增长率、科研及科技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等;(3)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考研上线率等;(4)经费使用的效率指标:主要包括公用支出与总经费支出比,教学科研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比、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5)师均、生均经费占有指标:主要包括教学支出与教师人数比,教学仪器费与学生人数比,实验、实习经费与学生人数比,学生活动费与学生人数比等。年底根据各二级院系的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对其进行奖惩,对资金使用效益高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对挪用、挤占预算资金,资金使用效益低的,扣罚一定比例的预算经费。
5. 严格监督和审计是手段。
首先,校级财务作为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对二级院系预算执行实行动态监控,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提出对策,努力当好二级院系的管家、参谋。其次,学校审计部门要加大对院系的审计力度,做到院系内部审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定期或不定期对院系的财务账目进行抽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再次,要加强民主监督,增强院系财务工作的透明度,院系领导应在当年院系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向教职工代表作财务工作报告,汇报院系当年的财务收支情况及经费使用效益,接受教职工代表的监督。
摘要:高校二级财务内控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控制度的确立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强调分权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可行的分级财务管理制度。高校二级管理体制的转型对财务内控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二级财务内控制度已经成为高校财务改革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高校二级管理,财务管理,财务内控,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刘艳玲,苏红.浅谈加强高校二级财务管理[J].河北农业大学学院.2004(3)
[2]陈国民.关于推行校院两级财务管理的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2006(2)
[3]陈小玲.谈谈高校二级财务管理体制问题[J].财会通讯.2007(5)
[4]张瑞辉.谈谈加强高校二级财务管理[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8)
[5]祝红霞,张美华.高校二级院系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研究[J].事业财会.2005(4)
[6]张纪元.完善高校系院二级财务管理的探讨[J].经济师.2009(6)
高职院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 篇10
1 二级学院下划经费的内容以及管理
1.1 经费划拨的内容人员工资、住房公积金、提取的工会经费、福利费不下划, 应保留在学校。
可将岗位津贴、课时费、外聘教师费、加班费、临时雇佣人员工资下划到二级学院管理。公用经费以及学生经费可以下划到二级学院进行管理, 例如:办公费、培训费、图书资料费、日常教学、科研的相关费用、学生实习费、学生活动费等。二级学院经费划拨按照以下模型:本科学生人数×Q1+教职工人数×Q2×I+研究生人数×Q3+专业数×Q4+学科×Q5+调整因素 (Q为经费下划标准, I为职工结构权数) 。
1.2 下划经费的管理各二级学院在行使学校赋予的管理权限时, 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办法。
成立本单位财务委员会, 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财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本单位的经费预算, 对本单位的经费绩效进行评价, 制定本单位的分配政策。各二级学院必须编制年度财务预算, 经学院财务委员会通过后, 报请学校批准执行。学校对二级学院的经费将采取按学期下拨的方式进行, 一部分直接划拨, 一部分进行绩效考评后, 按照考评结果划拨。对二级学院发放的津贴、福利、奖励等支出须经有关职能部门审查。
2 加强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2.1 完善二级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二级财务管理正常开展的保障。
学院领导应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控制意识, 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制定学院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 以保证以学院为中心的二级财务管理体制的运行。第一, 学院的财经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 院长对本学院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理性、有效性负责。院长可以通过书面方式委托相关人员行使一定的财权, 并明确其经济权限和应承担的职责, 建立起校长、财务处长和二级学院负责人的三级经济责任制。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年度经费的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经济事项。进一步加强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学院的年度财务报告、学院提出的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均需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第二, 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制度。各二级学院虽然学科不同, 但其目标体系应大致相同。要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提出每学年各二级学院教学、科研等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采取考核指标与学院经费挂钩的办法, 督促各二级学院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年终由学校对各二级学院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例如:如果二级学院达到了既定目标, 经费全额拨付;如果有二级学院超额完成任务, 则给予奖励;如果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考核指标, 扣罚一定比例的预算经费。
2.2 合理编制财务预算实施财务预算, 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学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
建立学院二级预算管理体系, 就是要形成一套明确预算管理职责, 严格预算管理, 强化支出控制的预算体系。首先, 学校应提高对二级学院预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切实加强对二级学院预算工作的管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 学校财务部门要加强对二级学院预算编制工作的专业指导。科学测定二级学院收入预算的有关定额标准, 用标准定额和学院人数来确定二级学院预算收入数, 并下达二级学院的经费指标。其次, 要成立一个独立性较强的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分管财务的院长担任, 委员由二级单位、审计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有此部门具体负责制定预算、编制大纲, 科学分配各种经费, 动态调整预算, 组织预算完成工作的评价和考核, 为预算管理提高组织保障。第三, 加强预算执行力度。要求二级院系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 合理开支。学院预算一经审批通过, 就要严格执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突破或改变, 保证预算的权威性、严肃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应遵循预算管理办法和财务收支审批办法, 必须在预算指标范围内合理安排好资金。第四, 建立预备费制度。预备费是为了解决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某些临时紧急和事先难以预料的开支, 或为调节因政策影响造成的预算误差而设置的资金。预备费的数额, 可根据当年的经济、政策环境状况, 按可实现的总收入的适当比例编列, 以保证预算方案的整体可靠性。第五, 强化预算执行监督检查。要从预算监督检查中, 了解学院预算的优点和不足, 严格预算的执行, 建立起学院制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新体系。
2.3 强化学校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学校实行财务二级管理后,
学校财务管理部门要转变工作思路, 调整工作职能, 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各个二级院校财务管理部门的协调、考核上。要加强对学校统筹经费和专项经费的核算、监督管理, 并为二级学院提供核算服务, 向二级学院提供经费运作信息, 考核监督二级学院经费使用情况。建立以教学单位为主体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 利用计算机对下属各学院的预算计划及执行情况进行实时控制, 一旦发现问题, 立刻预警。利用学校内部局域网及时将各学院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进度传递给学校决策者和学院, 使他们合理作出相应决策, 合理配置学院资源。
2.4 要加强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学校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形式。
在校院二级管理中, 民主管理更是必不可少。民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民主监督的效用, 规范二级财务管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要增强二级学院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学院的分配制度、经费管理办法等涉及学院教职工利益的规章制度、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等应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接受教职工代表的监督;要完善和建立财务公开制度, 理顺民主管理渠道, 丰富民主管理途径, 完善二级教代会代表问询制度, 通过分层次授权和校财务信息网上查询系统行使经济管理监督职能。对二级教代会代表就某一项资金的收支情况向学院领导的询问, 学院领导必须正面、实事求是地做出解答, 改变目前常见的学院“公开”什么, 群众才能知道什么的情况。使院务公开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真正得到落实。结合建立健全高校经济责任制和高校经济监督制度, 不断改进和完善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扩大任中审计比例, 前移监督关口, 将审计结果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考察领导干部的参考依据, 使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规范化。
3 结论
完善高校的二级财务管理, 规范二级财务管理行为, 对于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二级财务管理必须要完善制度建设、合理编制财务预算、强化学校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民主监督, 以此来规范院系二级财务管理的行为, 提高学校财务管理质量, 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高校的办学层次日趋多样化,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实行二级财务管理体制。但随着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 由于缺乏完善配套的学院外部财务监督和学院内部财务约束机制, 使得二级财务管理与学校的财务管理目标出现了偏差。文章主要分析了二级学院下划经费的内容、管理方式以及加强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二级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苗生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二级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10, (5) .
[2]陈小玲.谈谈高校二级财务管理体制问题[J].财会通讯.2007, (5) .
[3]楼燕芬, 方灵丽.建立高校二级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思考[J].财务与金融, 2008, (5) .
二级教务管理 篇11
摘 要: 学分制改革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深入推行,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二级学院教务管理模式与机制急需优化与改革。针对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中显现的问题,从教务管理队伍的优化;教务管理方式和模式的优化;信息技术管理的优化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优化的路径,以期为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提供策略。
关键词: 二级学院 教务管理 优化 实施
随着学分制改革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行,新形势新背景带给高校二级学院前所未有的挑战,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人员不足、队伍不稳定,教务岗位缺乏培训机制;教务人员缺乏对学分制下教务管理本质、内容等的了解,无法高效应对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教务管理信息技术缺乏,管理方法落后……当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呈现出的诸多问题说明了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亟待优化与改进。
一、教务管理队伍的优化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数量不断扩大,而教务人员的配备比例却一直没有上升,教务人员数量长期不足,导致教务人员工作压力大,教务管理效率降低;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人员尤其一线教务员日常工作事务繁多,既要从事院领导交给的行政秘书工作,又要从事与教学相关的教学秘书工作,在学校教务处与学院师生之间架起上通下达的桥梁,教务员往往身兼数职;由于一线教务员的工作未得到学校上层的重视,学校在用人方面没有以高标准要求,导致教务员队伍不稳定,且结构不合理,有编制的正式职工不多,且常常设置临时用工,或者用教务员岗位安排学校引进的拔尖人才的家属等,直接影响二级学院教务工作的效率。
(一)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教务管理队伍。
面对教务管理队伍呈现出的问题,首先,学校应健全教务管理队伍,按照学生人数比例配置足够数量的教务人员,明确分工,人尽其责;其次,提高对教务员岗位的重视,完善用人方面的政策规定,把好进人关,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务管理队伍;第三,改革机构设置,将兼具行政职能和教务管理职能的院办分设行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将教务管理职能从院办中分化出来,提高教务人员的管理效率;第四,完善教务工作规章制度,合理设置教务员的职责范围,倡导教务工作科学化、人性化。
(二)加强培训与学习,建设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
教务员上岗前基本没有接受正统培训,一般是上岗后边工作边摸索,工作中缺乏日常培训和学习进修的机会,影响教务员自身素质提高和业务能力提升。学校应重视教务员岗前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教务员岗位的日常培训与进修制度,加强教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尤其学分制开展以来,应针对学分制开展教务员专题培训和学习,帮助教务员深入了解学分制的本质及学分制带来的教务管理工作的变化,更好地领会学校的教学管理规定,保障政策顺利落实和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二、教务管理模式的优化
(一)理顺关系,建立多层次的高效协作机制。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后,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复杂和多样,校院两级关系是否和谐、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教学运行效果。首先,建立畅通的校院两级沟通渠道,理顺协调好校院两级关系,上下两级之间要及时沟通、相互协调。二级学院教务管理是在学校教务管理的领导之下,受其约束和指导,既要在宏观上落实整体大局观,又要将宏观要求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目标和行动,既要对学校政策、规章制度吃透,又要在此基础上追求创新理念[1]。其次,要处理好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保证每个环节正常有效地运行,包括协调和处理好教师、学生、辅导员、教务员之间的关系,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的关系。二级学院要实行层级化管理,建立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建立由本科生导师、教务员、辅导员、教研室主任等组成的教务管理模式,多维度协作开展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如发布各类教学信息时,教务员可以与辅导员、本科生导师等互相沟通,通过多途径将信息传达给学生。
(二)提升管理策略,改进工作方法。
由于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周期性、重复性和时效性的工作,教务人员每学年、每学期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事务。因此,教务管理工作可设定计划和目标,并将教务工作各个环节程序化、规范化[2]。首先,按照工作流程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使教务工作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提高教务管理效率。其次,加强教务管理过程的程序化和制度化,这是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关键。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学院层面应深化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学院要更加具体地落实学校的办学方针,就要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订学院层面的教学管理工作条例和细则,进一步完善符合学院教学特点的教学管理机制,通过建立相应的条例和规定,明确教学管理工作流程。第三,建立学院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将教学管理作为一项“工程”来建设。学院层面由主管教学的学院领导和系主任采用工作例会形式协调组织全院的教学质量监督、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定期召开二级学院教学工作会议,统一思想,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下一步发展方向,保证教学计划执行,保障教学质量提升。
(三)转变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完全学分制的目的是塑造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面对学分制带来的教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变化,二级学院在教务管理过程中要加强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增强为师生服务的理念,转变管理方式,寓服务于教学管理之中,倡导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教务管理过程中,视师生为服务对象,从师生的需求出发,把师生的需求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爱护学生,对学生热情接待、耐心服务,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尊重教师和教师的劳动,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对教师多一些人文关怀,尽量做到人性化管理,更好地为教师服务。教务管理者不仅要树立管理是服务的理念,更要树立“管理是科学、管理是生产力”的理念,加强管理的科学化与人性化,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3]。
三、信息技术管理的优化
(一)二级学院构建教学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管理重心的下移,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承担了更多的任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内容与学校教务处的工作内容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但学院直接面对师生,因而有其自身特点。目前学校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基本满足学校层面教学管理需要,实现教务管理的网络化,但尚不能全面满足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需要,在二级学院实际教务管理工作中,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手段,使用落后的管理方法,占用教务管理人员大量精力和时间,阻碍教务管理水平提高,影响二级学院教学运行效果。要提高二级学院教务管理效率,必须依托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加快构建适应学院工作需要的网络平台。
(二)加强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
学分制条件下,教务管理系统是处理各类教学信息的中枢[4]。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教务人员可以在网上实现制订教学计划、排课、选课、教室管理、考试管理、学生成绩录入与分析等诸多教学管理内容。学院在教务系统开发与使用中,应建立与教务处、网络管理部门等的交流沟通,不断改善教务系统的功能,完善管理细节,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软件技术为教学管理服务,如专业选课系统的开发,可以减少学生盲目、随意选课;自助成绩单打印系统的启用,减少学生到教务部门打印成绩单带来的不便;新生报到系统的开发与建立,简化报到手续,更便捷地为新生入学注册和管理服务,方便新生入学。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大大减轻教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工作效率得以巨大提升。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面对新形势带来的问题和挑战,高校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重视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采取相关措施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塑造一支稳定健全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转变教务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加强教务管理模式优化,提升教务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制度建设,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高效协作机制;加强教务管理技术创新,加速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与网络化,保障教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参考文献:
[1][2]张越.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优化与实施[J].龙岩学院学报,2014.10,第32卷(5).
[3]陈坚.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教务管理队伍和谐之构建[J].科技创业,2009(4).
[4]王俊.完全学分制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职业教育,2010(11).
二级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探讨 篇12
1高危药品的概念与范畴
高危药品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 (ISMP) 明确提出的, 是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1], 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 但一旦发生则后果很严重。在国内高危药品的定义并不统一[2], 有的指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的药物;有的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物;有的把所有的注射剂当作高危药品, 因其吸收快, 作用迅速, 且用药量大, 更具危险性。实际上高危药品并没有特定的范畴, 其目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ISMP于2001年提出了5类高危药品, 2003年第1次公布了高危药品目录, 包含19个类别及14种特定药物, 2008年又公布了最新的高危药品目录, 包括新的19类高危药物和13种特定高危药品[3]。
2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现状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每个医院都制定有自己的高危药品目录。我国目前已认识到高危药品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建设与管理指南》第31条和《医院药事管理检查标准》 (征求意见稿) 第5项第1条, 明确提出了医疗机构要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虽然提出了要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 却没有制定具体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一些三级医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4], 但并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有医院将风险管理[5]和SHEL模式[6]应用到部分科室的高危药品管理中, 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许多二级及以下医院虽有高危药品一说, 但医务人员概念不明确, 对高危药品造成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医院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存在严重的用药安全隐患。
3我院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探讨
我院是一所二级综合医院, 开放病床300张, 设病区9个, 常用药品有700多个品规, 近2年药品使用金额年均近3000万元。在2009年开展第2轮医院管理评审工作中我院加强了对高危药品的管理, 通过不断借鉴三级医院的管理经验[2,3,4], 逐步形成了适合医院工作实际且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
3.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下设立高危药品管理小组, 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分管药事工作院领导直接管理。管理小组负责全院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 包括制定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执行, 制定高危药品目录, 定期组织检查, 对药品使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差错事件进行评估并提出处理意见等。药库、药房和各护理单元均指定专人负责, 包括高危药品的请领和发放, 账物的核对, 按要求贮存保管, 监督合理使用等。
3.2 结合用药实际, 制定高危药品目录
根据我院基本用药目录, 参考2008年ISMP公布的19类高危药物目录及13个特殊品种, 同时对医院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差错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 药剂科会同医务科和护理部制定了我院的高危药物目录, 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肌肉松弛剂和细胞毒性药品等9个类别约50个品种, 并确定其中在我院风险等级最高的前16种药品, 分别是:10%氯化钾注射液、2ml氨茶碱、25%硫酸镁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肾上腺素、胰岛素注射剂、缩宫素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维库溴铵、氟尿嘧啶、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硝普钠、氯胺酮、利多卡因、地高辛, 该目录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进行调整和更新。
3.3 制定和落实管理制度
3.3.1 按要求存放:
药库、药房和护理单元均设置专门的高危药品存放区域, 实行专柜或专架 (屉) 单独存放, 不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如果需要在冰箱存放的, 则使用不同颜色的储存盒。对剂型、规格和外观等极为相似易混淆的品种如10%氯化钾和10%氯化钠注射液采取远距离分层或分格存放。
3.3.2 设置警示标识:
在高危药品存放处设置醒目标识, 并在存放柜或架上悬挂黑色的警示性提示牌, 对不能直接静脉注射的品种 (如10%氯化钾注射液) 同时标示“严禁直接静脉注射”。对包装相似, 药品相似, 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7]。药房向病区发放药品时, 高危药品置于不同颜色的包装袋。对静脉输注有滴速限制的药品, 护士根据医嘱和用药规定将滴速要求用红色笔标写在输液卡上, 提示输液过程中遵照执行。
3.3.3 开展风险管理:
将高危药品目录、每个品种的最大安全剂量和潜在风险、使用注意事项与禁忌证、典型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及差错防范措施等归集成资料下发, 并定期组织学习, 目的就是要让医师、护士和药师明确和重视每个高危药品的潜在风险。高危药品品种或药品含量、规格及包装等如有变化, 药剂科及时书面通知临床各科。若发生不良反应和用药差错事件, 临床医护人员及时向药剂科和医院管理小组通报。
3.3.4 由专人负责:
药库、药房、各护理单元均指定专人管理高危药品, 包括领用与发放, 每天核对数量做到帐物相符, 每月对药品质量和有效期进行检查, 按效期先进先出, 保证质量合格, 按要求规范使用,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范差错发生。
3.3.5 执行核对制度:
药剂人员在认真审核高危药品处方的基础上, 在调配时实行双人发药复核, 核对无误后方可发药。护理人员进行注射剂浓溶液稀释时实行双人复核, 使用高危药品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重点防止“相似性”或“相邻性”引起的干扰即药名、剂型、外观、包装与患者姓名相似的干扰以及床位相邻、药品存放相邻、已配好的药品摆放相邻的干扰。
3.3.6 运用信息化管理:
在医院信息系统中, 将高危药品品名设置成不同的字体或字号, 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在系统数据库设置最大安全剂量警示程序, 即在药品录入操作中, 当输入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时, 如果超过单次最大剂量或每天最大安全剂量, 系统会提示不能提交医嘱或处方不能确定, 可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合理使用问题。
3.3.7 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由于高危药品的管理与其它监管药品不同, 其监管着重在防范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用药差错[3], 因此监督检查应针对药物使用的全过程, 包括按要求存放和设置警示标识、医师正确开具处方、电脑录入准确、调剂发药和临床应用坚持核对、按要求贮存保管且帐物相符、临床使用合理等方面。
4实践体会
由于高危药品的范围较广, 品种也较多, 我院重点针对比较常用但风险较高的品种开展管理工作, 通过实施安全管理, 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高风险性和高危害性有了充分认识, 工作中认真执行各项管理规定, 落实差错防范措施, 从而有效降低了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药物安全事件。
参考文献
[1]张波, 梅丹.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J].中国药学杂志, 2009, 44 (1) :3-6.
[2]张幸国, 饶跃峰, 张国兵, 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J].中国药房, 2009, 20 (22) :22-23.
[3]侯颖, 叶欣, 宋洪涛.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 30 (16) :1399-1401.
[4]孙世光, 李秀敏, 崔杰, 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研究[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0, 10 (4) :256-259.
[5]夏同霞, 罗晓兰, 王玉和, 等.风险管理在我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药房, 2010, 21 (17) :1552-1553.
[6]贺尔.应用SHEL模式加强住院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J].海峡药学, 2011, 23 (9) :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