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复习质量研究

2024-11-06

化学复习质量研究(共5篇)

化学复习质量研究 篇1

一、培养自我意识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复习的态度,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我能学”,如今的初中化学试题在教育改革的层层深入中,已开始从知识型逐步过渡到知识———能力型,并且越来越向能力方向倾斜。因此,单纯地掌握课本知识、照本宣科的做法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复习的要领,就要对化学复习驾轻就熟,教师应在重视化学双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断训练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真正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角色中,激励他们发挥能动性,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其可以概括为“三培养”原则。

1. 培养自我时间意识。

从一定意义上讲,化学复习的主人翁应该是学生。教师实际上是为学生提供引导性、传播性、辅导性的高层次服务。然而,迄今仍有不少教师陷入一个误区:把自己摆在核心位置,将学生看成可以任意摆布的附庸,主观臆断地组织备考复习,致使学生成了储藏知识的“书柜”,误认为复习应该跟着老师的步骤,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这对于教师来说,并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生来说,有的是削足适履,而有的又是不自量力。

培养时间意识,应是双向的:(1)教师应尽早提供课堂复习方略与计划,并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安排;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课堂复习中侧重于重难点的拓展与举一反三。而在自我规划中,可结合教师的安排交叉复习,减少知识漏洞与思维误区;而基础较弱能力欠缺的学生,应注重课堂听课质量,勤于思考,同时在自我规划中重点注重薄弱环节。(2)学生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方案并与教师沟通商讨,优化设计,保证能和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提高复习效率与质量。

2. 培养自我钻研意识。

独立思考,自我钻研,既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又是挑战自我的有效方法。

很快就写出了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Na+Cu SO4=Na2SO4+Cu。但有少数学生对此持有怀疑的态度,有的在小声议论。于是倡导学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是让我们一起演示这个实验。于是就与学生一起亲手做了这个实验。当把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时,学生兴奋起来了……然后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也就顺利地写出来了。

五、多元合作学习强化实验效果

在多元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情,有效促进了多边互动与多维评价。学生在多元合作中学会了互助、沟通、分享。这就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发展、成绩的提高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例如:在教学“原电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时,改为边讲边实验后,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合作学习,先让学生分组实验:铜片、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H2SO4)中观察现象,然后当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学生前后对比发现

第一,在基础复习的训练阶段,就应穿插若干启迪思维的“踮脚题”,鼓励学生面对这些在化学之树上结得高些的果子,踮踮脚,跳一跳,把它摘下来,不要胆怯,更不要自暴自弃。开始时,可能多数学生都无所适从,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应先做适当提示,让学生感到其实并不难,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信心。在这一点上,教师应注意将此类题型“梯级式”编排,由浅入深再发散,加快学生的适应步伐。

第二,学生信心和兴趣的提高,重点在于教师坚持做到训练精选,每练必评,评讲时借助一些典型题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抽象等科学思维,既强调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形象思维,又引导他们学会抽象思维,不断强化思维品质,日积月累,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则会得到提高。

第三,答疑有技巧。教师在答疑的过程中不应就题论事,而应先了解学生对于此题的剖析思路,分析其思维误区,再启迪学生换角度思考或举一反三,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 培养自我表现意识。

集思广益收效快。思维碰撞出的火花带来的收获一定不少,因为教师在集中复习时,应鼓励学生自我表现。第一,鼓励学生纠错。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互动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间接地让其他同学填补思维漏洞,优化知识结构。第二,开辟讨论空间。每当复习到知识难点及思考坡度大的典型问题时,可设计若干阶梯式的思考题及关联题,指引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展开讨论,展示自己的思路,并对他人的思路做出点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助学习意识。

二、把握重点内容

1.研究考纲,紧扣考点。

所谓考点,指的是当地考试部门编制的《中考化学说明》即考纲所规定的考试范围。复习之前,教师应将复习计划印发给学生。这份计划确定了首轮基础知识复习的安排。以考纲规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五大主题”为纲目,把各章分别纳入包容在它的主题之中,形成知识构架编排复习体系,但仍要以课本为依托按章复习。

2.剖析热点,精查精练。

热点,指的是历届化学考试反复测试的知识要点。例如:以化学用语为中心的各种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分子、原子、离锌片上气体减少了,而铜片上却有大量气体产生,学生感到非常奇怪,急于想了解原因。同时教师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并进行评价,学生大胆地提出了Zn片溶解Zn→Znz++2e-产生的电子经导线跑到铜片上的假设,然后学生经过多元合作用灵敏电流计检验,在小组中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兴趣激增,然后引导各小组学生一起归纳原电池的概念、原电池的实质及形成条件。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按认识规律,通过多元合作学习,不断展开,并从中掌握了解决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从而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不断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我们要利用实验强化教学,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探究化学现象的原理,掌握化学科学的发展规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十分有利。

信息技术在化学探究实验中的作用

(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江苏扬州

摘要:长期以来,学校里的科学教育主要采用注入式教学的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与技能。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各国教育都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倡导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信息技术是教学中的新型手段,如何让它在探究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是很多老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侧重阐述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探究实验作用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有很多弊端,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他们的创新意识得不到锻炼与发展,使很多走向社会的学生不具备终身再学习的能力,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新课改大力提倡开展探究式教学,尤其重视探究实验的开展,让学生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终身再学习的能力,体验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的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的手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平常学校,那么,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如何运用好信息技术呢?让信息技术在探究实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此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有探究的积极性与热情。一名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在每个探究环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技术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将各种信息,通过声音、图片、动画等手段,向学生逼真的传递,给学生强大的视觉、听觉冲击,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产生探究欲望。比如,在探究缓慢氧化时,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寻找纵火犯》的录像:英国战舰“欧罗巴”,曾经在船舱里装满供战马吃的草料出征远航,几十天后,航行在大洋上的战舰,突然燃起大火,火势迅速蔓延,最终使战舰上的战马与人员全部烧死。事后,军事安全部门进行子、化合价等表示方法,判断物质的类别及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常见的酸碱盐及O2、CO2、CO等重要物质的性质,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原理、装置图、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科学探究题及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几乎是年年必考的热点问题。为突出热点,每章教材的复习之初,教师都应勾勒出部分典型例题,编写热点分类题型引导学生,而这些题则成了教师课堂归纳知识要点的提纲。

3.讲评难点,师生互动。

所谓难点,指的是学生在明确考点、掌握热点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障碍点、疑难点和易混点。初中化学只有一年,所学知识点多,但较为分散。因此,教师应注意从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在热点、难点问题上花时间、下工夫,保证学生脑海里构建的知识体系脉络畅通,统摄自如,启动灵活。具体的做法:在复习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记录答疑时认为比较典型或容易出错的地方,然后在知识要点分析归纳和练习讲解时,通过阶梯思考、师生讨论或思维点拨等手段,帮助学生清除这些障碍,并引导学生做好讲评笔记。

三、精练复习策略

化学教师所要关注的是教学复习与学生复习的有效结合。

了彻查,想找到纵火犯,但查无结果。多年后,化学家们根据军事安全部门提供的材料,推断出谁是嫌疑犯,原来是船舱里供战马吃的草料。那么,战马的草料怎么变成了嫌疑犯了呢?学生的好奇心立即被激发了,每个学生在心中都燃起了探究这一奥秘的欲火。

二、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的实验探究有很重要的意义

新课改提倡化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联系学生的生活开展好各种探究实验,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而信息技术能使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生动,使无声变有声,使静态的规律转变为动态,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搜索,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开放,轻易地将学习与校外的学生、老师联系起来,为他们与外界的交流、讨论,变得更为便捷,提高了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信息处理能力。老师在帮助学生处理信息时,可以设计各种文字格式,甚至配上背景音乐,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不少老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教学的时候,走向了极端,常常用模拟技术代替真实的科学探究,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允许的。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采用一定的策略,只有注意了一定的策略,才能让信息技术在实验探究中发挥合理的作用。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探究实验

1.利用信息技术提问。探究性学习的首要环节是提问,向学生发问或者诱导学生进行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实验的起点。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能不能通过情境的创设,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有价值的,富有挑战性的适合初中学生探究的问题,常常是衡量探究性教学结果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声、光、电俱全,它的作用是传统教学中挂图、模型等教具不可比拟的。比如,当老师播放酸雨带来危害的影片后,学生会自然地产生酸雨是怎么形成的问题,他们会在学习CO2知识的时候提出相关问题,从而产生探究酸雨形成的欲望。

1.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在复习中,应做到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单元复习阶段,要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上,指导学生如何“啃书本”,为学生做示范,必要时勾画精读精思部分,并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筛选、归纳、逆向思维等方法;强调学生对某些重点实验的再回忆,熟悉其操作流程与方案并明白其道理。在专题复习阶段,应将重点放在学生能力的提升上,所涉及的题型应有一定的难度与综合性,同时提醒学生对已复习的相关部分进行查漏补缺。

2.精选题型,规范训练。

今后的中考将逐步向题量减少,分值增高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做题上切忌“贪多嚼不烂”,应引导学生走出“题海战术”的误区,避免养成答题不仔细或形成思维定势等不良习惯。因此,在选题上,要做到落实典例,注重审题,纠错彻底,补偿强化。在训练量上,分两头进行,做到精选精练,限量用题,保证复习质量。

总而言之,教师如把这“复习三部曲”实施好了,并时刻保持信息畅通,和学生沟通良好,初中化学复习的质量就一定能得到较大提升。

摘要:温故而知新,无论是在期中、期末,还是在中考备考中。复习都是一个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的环节,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交流总结,提出了初中化学复习应抓好三个重点:培养自我意识;把握重点内容;精练复习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复习,精选精练

化学复习质量研究 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官能团;有机化学;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0-001-01

官能团是有机化学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有机化学模块复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常见的官能团为:-COOH、-CHO和-X等。这些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中的硝基化合物和磺酸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所以可以说,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就等同于把握官能团的性质(即是:一种有机物含有哪种官能团,那么它便要具备相关的化学性质)。围绕这个特点,在复习有有机化学模块时导入官能团,让学生围绕官能团进一步把握有机物的性质,不但可以有效解决因为有机化学知识繁杂造成学生记忆混淆的问题,还能让其成为复习阶段的催化剂,继而提高整体复习效果,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把握。但是,具体该如何操作这个环节呢?笔者便围绕相关经验展开管窥之谈。

一、整合官能团种类,明确有机物结构

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学性质的重要原子团,当学生确定了官能团的种类之后,便可以快速地认知有机物的结构,由此一来,他们必然可以通过结构把握有机物的性质,继而加强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比如在复习乙醇的分子式时,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确定它的官能团位置及结构。针对这个问题,有些学生采用了死记硬背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但机械性和局限性都很强,而且无法发挥真正的效果。所以,教师带领学生变革复习方法,并制定了以下复习方案:促发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来写出可能存在的结构,并操作球棍模型,观察一下书写的结构与模型的结构是否存在异同点。而通过学生仔细的操作和观察,共得出两种不同的结构:CH3CH2OH和CH3OCH3。但是,究竟哪个结构才是对的呢?教师带领学生展开合作交流活动。

在活动开展期间,学生们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建议。为了解决这个将近,并帮助学生顺利检验出正确的结构,教师这样指导学生:首先,指导学生开展金属钠和无水乙醇的实验,然后引导他们观察金属钠在实验中的反应情况,比如金属钠是否有沉到无水乙醇的底部。其中,假如上述推断成立,而且金属钠的表面有气泡冒出,那么则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由此一来,便可以得出正确的乙醇结构,从而加强学生对这个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达成良好的复习效果。在诠释乙醇的结构时,可以指导学生从金属钠和煤油是否发生反应这一点给予展开,如:当我们将少量的金属钠放在煤油中进行保存的时候,由于后者属于烃类混合所,因此其内部只能包含C、H这两种元素。这时,可以得出结论: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时候,只能与氢氧基上的氢原子发生反应,从而推断出乙醇分子中是包含了醇羟基的。

二、围绕官能团习题,增强复习的质量

围绕官能团设计相应的练习题,或者是选择一些高考中有关官能团的习题作为研究案例,这是提高有机化学质量,增强本文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下面,笔者便围高考中曾出现过的相关例题展开分析:

例题:分子式为C5H11CI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解析:该题主要考察了高中生对同分异构体的掌握情况,而且需要学生调动自身所掌握的官能团知识。其中,因为上述分子式为氯代烃,假如主链有5个碳原子,那么氯原子将会出现三个位置;假如主链有4个碳原子,那么甲基只能在2号碳原子上,这时氯原子将会出现四个位置;假如主链有3个碳原子,那么烷烃将会拥有四个相同的甲基,所以氯原子只能存在一个位置上。综上,该分子式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即答案为C。

综上所述,把握官能团的位置是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把握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复习阶段,为了增强学生的掌握情况,我么可以知道学生从官能团的位置着手。因为官能团的位置各不相同,所以,当醇羟基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其氧化结果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譬如:当醇羟基的位置处在末端碳原子上时,便可以发生氧化,并伴随生成醛;当醇羟基处在中间碳原子上,而且这个碳原子连接了氢原子,那么便可以发生氧化,并伴随生成酮。其中,假如碳原子没有连接氢原子,那么将不会发生氧化,更不会生出酮或醛;此外,当我们以硫酸当做催化剂的时候,大多数的醛都会发生消去反应,并伴随生出烯烃。

由此一来,当学生再次面临上述例题的题型时,便可以及时考虑到官能团的位置等要素,继而让他们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快速把握物质的性质。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化学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考领域,还能让复习活动变得更具实效性。

浅析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复习质量 篇3

一、高中化学教师要把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 除了要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 还要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 那么即使离开了教师, 他们还是可以不断地从外界学习新知识, 从而满足自身成长的需要。所以说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方法。

二、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发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而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 尤其是到了高中复习阶段, 教师就是一位特殊的服务员, 他要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 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化学学科的复习。首先, 高中化学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时, 还要注意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高考复习的主人。其次, 教师要协助学生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表, 深刻理解《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 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再次, 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切身实际出发来部署整个复习过程,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三、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还要突出学生在复习活动中的地位

在学生复习阶段,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 为了保证学生的“出镜时间”, 教师在上复习课时, 一定要把自学课本的时间交还给学生, 在每章节复习之前, 列出几道思考题, 激发学生边读边思考, 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哪些知识点经常出错, 哪些知识点容易被忽略等等。之后, 还给学生一些活动的时间。当学生在复习时遇到了典型难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讨论, 真理不辩不明, 教师在作好引导的同时, 让学自己去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最后, 教师要教给学生反刍, 复习了一段时间以后, 要有一个抽查前面复习情况的训练, 这样补上的漏洞就不会再漏, 复习效率也会提高很多。总之, 无论是课前学生的自学, 还是课内的讨论, 学生不仅更牢固地掌握了双基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还训练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其整体素质。

四、高中化学教师在复习环节要激励学生发挥主动探究的精神

1.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第一轮基础复习时, 可以布

置一些启迪学生思维的难度稍高一些的题, 并运用小组竞赛的形式, 看哪一个小组最先克服障碍。这样一来, 学生不但很快解决了问题, 还提高了竞争意识。在竞赛的过程中, 如果有学生卡住了, 笔者就会及时地站出来加以鼓励和提示, 帮助他们打开思维, 开辟思路。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 学生一到这个环节就兴致高涨,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2. 高中教师可以通过精讲细评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如果只练习不讲评, 学生就不会有进步。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 笔者坚持做到每道练习必讲评, 如有必要, 还进行细致的讲评。在讲评的过程中, 教师就会借助一些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来进行, 这样既复习了学生的旧知识, 又引导了其抽象思维。长期坚持下来, 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习能力, 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3. 高中化学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复习。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版块复习之后, 还要组织学生广泛接触一些新题型, 提高其解题能力。教师要告诉学生, 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是立身之本。一般读题步骤都比较明确, 即先要把题意读懂, 然后整理一下已知和未知的信息, 之后进行答题思路的筛选, 最后再使用信息进行解答, 即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过程。如果在考场上遇到了自己非常陌生的题型, 那就静下心来, 细读题意, 理清头绪, 把它转化为自己熟知的题型再加以解答即可。

五、高中化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1. 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一定紧扣考点来进行。

新的课程标准就是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图纸, 我们要把各个章节的知识分别纳入五大课程理念当中, 形成一定的知识构架。在我们进行复习时, 要时刻关注新课标对该内容的要求, 要让其自始至终地贯穿到复习活动中。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勤查看热点。

热点指的是历届高考化学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 大约有三十项左右, 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至两道题。所以, 为了更好地突出热点复习, 笔者就以热点为纲编制了一套知识体系表, 以此来引导学生对这些高频出现的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3. 教师一定要突出难点重讲评。

难点, 就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出现的知识障碍或易混淆的地方。虽然高考复习内容过多, 时间也特别紧张, 但还是要拿出时间来攻克难点。师生都要舍得在难点问题上下大工夫, 以保证整个体系的完成和通畅, 启用灵活。有一条捷径, 就是在第一轮复习时, 就要及时找出哪些是障碍, 先把它克服掉, 然后再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和练习讲评, 帮助学生及早扫除知识障碍。

六、高中化学教师在复习时还要处理好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 我们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双基的落实上,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解答难点问题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比较分类或归纳演绎的方式来进行思维训练。如遇到了要求学生掌握的化学实验时, 也要强调学生再多认识一下这些药品和仪器的操作要点。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到了综合复习阶段, 重点转移到了能力训练上, 但依然不能忽视对已构建的知识体系的复查, 这是根基, 是答题之本。

高考化学复习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 篇4

关键词:高考化学;复习误区;对策

G634.8

高中化学复习课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需要对高中阶段的包含的化学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掌握,在实际的化学复习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及需求,去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化学复习中容易出现所谓的复习误区,存在复习方法不恰当的情况,这样就会降低实际的复习效果,教师需要特别注意这一问题,针对复习误区找到解决对策,实现复习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一、高考化学复习误区分析

(一)忽视了基础知识复习,过于依赖参考资料

在化学课程的复习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看似难以解答的题目通常都是根据相关基础知识演变而来的,对复杂的问题的解答也离不开化学基础知识的参与,考试大纲中有要求,考试题目不会脱离基本[1]。考题内容主要就是稳中求变,重点是对化学主干知識进行考查。而在实际的复习中,教师与学生通常都将精力专注在了拔高题目的反复练习上,忽略了对其中元素周期律、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等的基础化学知识的复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整体的化学学习效果就会造成不利影响。

在高考的备考阶段进行化学知识的复习,大部分的教师与学生在复习中都会采取“题海战术”,不同种类的化学复习资料填满了课堂时间。教师也会在复习的时候发放大量的复习资料给学生,这也会占满学生的课后复习作业,学生在复习中为了提高成绩也会自己选择购买一部分的复习资料。这种模式的复习是比较盲目的,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消化所学知识,在复习中不能抓住重点内容,单纯的去做大量练习题也使得学生不能构建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记忆比较分散,复习效果不佳。

(二)忽视化学实验操作,不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处于基础地位,在当前的高考中也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不过在实际的化学复习的时候,因为高考复习的时间通常比较短,内容又多,一部分教师就用做题的形式代替了化学实验操作。这样学生就对具体的实验细节缺乏了解,比如,在考题中提供一些实验条件、试验注意的事项等内容时,学生如果没有亲自进行相应实验就很难正确解答。单纯的去背诵答案,在实验题目出现变化的时候学生就不能很好的变通作答了。

高考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一个整体考查,而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考验,可以发现在每年,高考结果公布时,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高考成绩并不理想[2]。出现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很好进行心态上的调节,在考试中心理及精神状态都没有达到良好的状态。在重复进行强化复习过程中,学生压力逐渐增加。教师通常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上,忽视了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在复习中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复习中遇到的困难,逐渐的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高考化学复习对策

(一)研究课题考纲,科学设定复习目标

高考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复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的考取一个理想的大学,但是一般情况下学生基础如果比较差,则能够上本科以及重点大学的人数就会比较少,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复习的质量。教师需要形成科学的复习理念,对化学课程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相关课程标准及考纲去制定复习计划。在教学中形成科学的复习理念,那就是高考复习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点是培养人,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还需要提升其非智力品质,同时关注复习过程与结果两方面的情况,让学生能够热爱化学,主动学习,并且在复习中还需要注重化学知识与其他科目的整合连接。

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促进其化学基础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在实验复习时不能投机取巧,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际操作练习的机会,使其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中去体会学习。比如,在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锌片上出现气泡,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如果只是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而不进行实际操作,就不能很好的对学生的思维探究进行训练,只有在设置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掌握相关知识。

(二)学生精读精炼,提供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高考化学复习中,学生的资料应少而精,教师资料应多而全,教师既应钻研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历年高考题,还要钻研各省高考题及各种复习资料[3]。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将其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整合,编制出一套与学案或教学相适应的习题,这样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化学复习的效率都会提高,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自身获得基本功上的提升。

在高考化学复习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演示、练习、课堂讨论、实验、比较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设计具体的复习内容[4]。比如,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内容时,提出了“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将还原剂氧化,本身被还原”这一问题,基础较差的学生容易说反,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进行反复背诵。而实际上只要通过一个简单的类比就能让学生轻松记住:“干燥剂具有干燥性、将潮湿物品干燥、本身变得湿一些”。

三、结束语

高考复习属于一项系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复习中扮演者设计者与引导者的角色,需要在平常的教学中真正的了解到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及需求,对化学教材、大纲、考题等也都需要进行仔细、透彻的研究,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与总结去找到合适的复习方式,针对容易出现的复习误区也要做好相应的预防与改正的准备,实现教学目标的明确化,这样才能在高考化学中少走弯路,实现复习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钟汝永.高考化学复习课的误区与对策[J].化学教学,2008,02:22-24.

[2]张巧英.高考化学复习误区经验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10.

[3]卢启江.高考化学复习误区经验谈[J].成功(教育),2013,11:182.

化学复习质量研究 篇5

1. 狠抓练习质量,加强训练的有效性策略

在化学第三轮复课备考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做一定量的题目,来提高解题速度和熟练程度,巩固基础知识。但练习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搞题海战术。若整天沉浸于题海,学生只能“消化不良”,产生厌学情绪。因而,老师应该提前整理相关试题,总结规律,利用少而精的题目对学生进行适量训练,从而达到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在向学生提供试题时,应有精品意识,多中求少,少中选优,有针对性练习,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试题,学会“悟”,提高学生审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追求做题的质量,做到答一疑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只有加强了练习针对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才能将学生从难题和题海中解放出来。

2. 确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考试策略

综合训练题和模拟测试题要严格控制试题的难度,杜绝无区分度的学科练习。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学科作业量,提高练习的效益。精选试题,以覆盖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知识点、考点、练活学生的思维为主,杜绝滥用外地试卷现象,杜绝错题练习,杜绝超考纲的试题。在模拟测试中,每次学生练习都要规定完成时限,切忌随意性不定时的练习。通过做适量的题目,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讲评时应抓住重点,学生问什么,老师讲什么,只讲那些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知识点和方法,切忌一套题从头讲到尾。

3. 切实抓好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养成策略

有时学生失分并不是知识能力不够,而是习惯不好:审题不仔细、题目看错,答题有很大的缺漏,书写不规范、表达不清楚,等等,无谓的失分是十分可惜的。审题、答题应规范,应试技巧应细化、具体化,渗透在平时的每一次作业、考试之中,长期坚持不懈地抓和落实。为了杜绝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语言描述太随意而造成的大量失分,要对学生在元素符号、化学式、结构式、方程式(条件、配平)、苯环、装置名称、基本操作的叙述准确等方面做强化训练。高考选择题题干中的正确选项,其语言是经过反复推敲精练出来的,可以作为模板直接记住并在复习中不断积累。指导学生用四步解题法: (1) 审题,搞清是什么; (2) 构思,搞清为什么; (3) 解答,搞清怎么办; (4) 验证,检验怎么样。做好五反思: (1) 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2) 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3) 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4) 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 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要让学生了解以往考生在高考中的主要解题失误,分析自己解题中失分的主要原因,寻找克服的有效措施,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分数。

4. 确立以课本为本、以考试大纲为纲的复习策略

在最后20天,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习计划,这几天就不要再去找新题做了,而是要回归课本。首先,要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课本上物质的性质、转化关系、方程式、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及有关实验现象等。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知识要求,即:哪些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同时还要注意知识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看课本,逐步在脑中建立起知识网络。阅读中指导学生探究、思考、质疑等,找出每个考点在教材中的落脚点,挖掘教材内在规律,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通过读书思考,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有了网络和基本概念的有效存储,在遇到问题时,才能迅速调集知识块,并将知识有效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其次,让学生适当做一些高考题,以2007年以后的题目为主,并指导学生梳理各部分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对一些基本模式要有印象。考前冲刺阶段做题不能只满足于会做,而是要集中精力做考题的个人分析。往往在做题的时候,和书本的知识相联系,查找试题中的知识点在课本中的位置,然后由这个点延伸,这样就可以建立考题和书本的有机联系。引导学生分析考试大纲中典型题例,把握试题的基本特点及解题基本要求,确认题型示例和样卷的正导向作用。

在这段时间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状态和生物钟的调整,让学生把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到高考时间,和考试同步。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及时排解有焦虑、怯场等不良情绪学生的心理压力。

上一篇:二级教务管理下一篇:观念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