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影响

2024-11-06

观念影响(精选12篇)

观念影响 篇1

一、简述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思想意识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内容, 它体现着文化的主导方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由不同的思想意识观念共同组成的, 在相互补充包容的基础上共同产生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思想上主要有儒、道、墨、法等, 秦朝在学术上出现了“焚书坑儒”, 汉代又有“罢黔百家, 独尊儒术”, 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稳定,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由道家、儒家、和佛教思想相补充统一。其中, 儒家一直是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的思想观念, 儒家的礼乐文化也成为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推动力, 儒家强调“和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价值原则。这种思想不仅对中国文化带来巨大影响, 而且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 这也成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的差别之所在。

二、中、西观念下声乐教育差异

当前,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中西文化之间不断碰撞, 新的形势下声乐教育也在不断改变。回顾中国改革后的声乐教育, 虽然有一些成绩, 但是仅仅在技法上不断改变是不能长久的, 应该从文化整体意义上考量声乐教育。声乐教育不仅是一种特殊嗓音的开发, 更是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体现。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强调“天人合一”。注重艺术与周围其它因素的协调, 中国的艺术注重整体性、直觉性、实用性。这也形成了传统声乐艺术注重直觉性、诗性、整体表演、创作与教学的倾向。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差别很大, 西方艺术是从自然科学中演变而来, 注重逻辑的分析与推理, 阐述方式上十分理性。

在中国, 传统声乐艺术是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将艺术传承下去, 声乐不确定记谱为声乐表演和创造带来了很大的创新空间, 艺术家表演时可以更具具体的情景和情感稍作改变。曲子是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方式。曲子是历史上广泛用于填词的民间常用曲调。民间艺人在传统曲子的基础上更具当地生活状况、方言发音对曲子不断改变和创造, 有时同一首曲子有多种唱腔和唱法。

然而, 中国传统的这种传承方式和思维模式不适合当下对音乐的分析、概括和应用是有一定的阻碍的。中国古代对科学技术是相当不屑一顾的, 《礼记·王制》说:“凡执技以事上者”, “不于士齿”, “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 杀”。中国传统对人文科学比较重视, 直觉经验, 直观情感是中国艺术富有感染力的原因所在。但是这并不适合对音乐原理和艺术规律的把握, 同时在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声乐艺术在有些方面是十分具有规律性和科学性的。例如声带的激发方式。西方声乐理论分“重机”和“轻机”或称“胸声”和“头声”。《乐府传声·轻色之法》中记载:“重者, 按奈其喉, 声在喉之下一面, 吐字平实沈著之谓也。”在传统声乐中称之为“真声”或“阳调”。《乐府传声·轻色之法》中也写道:“轻者, 松放其喉, 声在喉之上一面, 吐字较圆。”在传统声乐中称“假声”或“阴调”。唐朝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对发声提出了一些要求:“善歌者必先调其气, 自氮氯脐间出;至喉乃噎其词, 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 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他指出, 优秀的歌手, 应该能够对呼吸进行控制, 让气息充足的从腹部发出, 这样气息到了喉部才能发出圆润的声音。学歌者如果能够很好的掌握发声方法, 自然而然可以长出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清澈灵动的乐音。总之, 从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声乐理论中可以发现, 抽象的经验性的成分比较多, 同时从实践中的经验性总结也很多, 这些是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

西方声乐教学是严密的有组织的教授方式, 逻辑思维是西方声乐教育和西方艺术的主要思维模式。尤其是嗓音机的开发, 从中发展为声乐艺术。在罗马, 公元4世纪建立了第一所正规的圣咏学校, 有专业的发声训练和音乐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员克服演唱过程中的困难。西方歌剧的兴起为音乐演唱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演唱技巧上对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和挑剔。也正因如此美声唱法以及歌唱教学应运而生。美声唱法随即在欧洲十分流行, 逐渐成为歌剧演唱中必备的唱法, 在欧洲影响深远。“美声唱法”被世人称为“科学的歌唱方法”。“嗓音之父”曼奴埃勒·加西亚在1855年发明了喉镜, 科学家们对声乐艺术和人体的发声器官产生研究的兴趣。在这一领域引起了不同学科的重视, 例如生理学家、语言学家、声学家以及医生, 他们用科学技术对声乐进行研究, 也同时对发声的机理与技巧广泛研究, 对声乐教育的推动起了重要作用。至此, 声乐不再依靠经验来传承。西方声乐教学史上另一次重要改变是加西亚的器官教学法 (通过对器官位置、功能的认识, 而有意识地调节发声器官的部分与活动, 以实现符合生理现象的最佳发声要求) , 这种教学模式是比较科学和完备的教学体系, 推动了欧洲歌剧和美声的发展, 将声乐教学的科学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总之, 中西方声乐艺术受到整体文化环境的影响很大, 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是声乐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理解中西方的观念, 从中找到二者的优势并且进行综合, 最终将声乐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

三、发扬传统音乐教育的人文精神

自周代起, 礼乐就是传统音乐教育的主体, 主要实施“六艺之教”。主要通过音乐教育来强化礼教观念, 从行为到内心, 观念与情感相互统一契合一致。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社会从奴隶制转向封建制, 观念、政治、社会文化都在革新, 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尤其是西周的礼乐制度衰微, 音乐教育逐步倾向于传授技艺, 而显有对学生礼仪方面的传授, 因此音乐更加倾向于供人们赏玩, 成为奢靡、腐化的事物。孔子创办音乐教育, 他将古人的文化传统融入音乐中, 并加之当时的社会、政治特点, 将《诗》作为音乐教育的模板, 修订后对其配乐, 以此作为教学内容。《史记·孔子世家》中讲到“孔子以诗、书、乐教, 弟子三千焉。”由于孔子的努力, 建立了当时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以礼乐为学习重点的私学。这也改变了西周的乐教传统, 音乐教育以人的品德作为前提, 技艺与人的情感相辅相成, 从乐曲声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可以祛除音乐中的靡靡之音和淫秽之音, 取而代之的是气势宏大、情感平和的治世之音。音乐变为统治者对人思想统一规划的有利方式, 也就阻碍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与蔓延。从而也开启了中华民族以育人为目的的音乐教育。

儒家学说中注重和谐统一, “和”的范畴强调矛盾统一, 事物内部有对立的因素但是又能够统一最终和谐。这些思想对中国音乐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儒家提倡恬静淡雅的中和之乐。季札在鲁国观乐新作的音乐评论中“以乐而, 哀而伤”反映出“和”的音乐审美观。除此以外《国语、同浩下》中己建立了“声和-心和-人和-致和”的审美模式, 明末琴家徐上壕也提出了“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 曰弦与指合, 指与音合, 音与意合, 而合至矣”这些都说明了中国传统艺术在追求技艺和情感过程中的审美偏向, “和”的范畴就是将这些因素统一起来, 使得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和具有灵魂, 同时也形成了中国艺术最求的最高境界即和谐美。

如今, 人们的观念似乎已经更不上科学的发展, “一门学科, 不再是定义和结论的集合, 而是科学研究本身, 其理论和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际研究的进展而处于永远的变动之中。”美国学者米·杜夫海纳曾提出了“超学科或统一学科的研究模式, 即打破学科界限, 拓宽研究视野, 追求建立于共同的基础或意识之上的全景把握。”科学的模式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与节奏, 因此针对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教育和传承中更应该积极调整思维和学习模式, 合理利用资源, 不断学习整合新的有利的方式, 这样才能让艺术更加具有生命力。

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可以发现, 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体现了中国的人文精神, 将艺术与精神很好的体现。这是中国声乐艺术的优势, 也是现代教育十分重视的部分。艺术之所以能够传承, 富有感染力, 是因为艺术中蕴含了人的情感和人的生命意志。音乐教育不仅是技法的传授更需要传承精神。在1988年元月法国巴黎召开的有75位国际诺贝尔获得者参加的国际会议的宣言中曾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在提出音乐实践应该以人为本, 从音乐中体现礼, 注意人的品格修养和道德涵养。然而, 中国当下的声乐艺术教育还停留在对声乐技巧传授的方式上。尤其是对声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少有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专业的声乐学生应该深入了解中国哲学、中国艺术史、中国文化史、西方哲学、西方艺术史、西方美学、西方文化史、东方哲学、东方艺术史、世界文化史、音乐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等。如果单从技艺上学习, 容易沦为工匠而不是有精神的音乐人。如果只学技艺而忽视人文科学, 容易在音乐道路上重模仿、轻创造, 这与中华传统艺术精神相背离。中国的文化思想渊源流长, 这是中国声乐教育的优势, 我们应该利用有利资源, 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

摘要:音乐教育在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中收到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儒道文化对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在不同的文化观念影响下, 声乐教育差异很大。中国的声乐教育在不断的改革, 声乐教育应该结合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 将历史、文化等融入技法的教育中。

关键词:文化观念,声乐教育,影响

参考文献

[1]刘述先, 著.文化哲学[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8.

[2]张岱年, 程宜山, 编著.中国文化论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09.

[3]吴创, 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3.

[4]汪毓和.中国近代化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1, 3.

[5]勒学东.中国音乐导览[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4.

[6]连波.国乐飘香[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7.

[7]修海林, 李吉提, 著.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9.

[8]修海林.美育与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J].音乐研究, 1998, 5.

[9]刘承华.中国音乐神韵[M].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1.

[10]修海林, 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9.

观念影响 篇2

首先,成才的标准何在,我认为,在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就是成才,它包含更多的社会道德认同,而不单纯的等同于成功。

人才的成长是有特殊规律的,需要我们努力去探寻。加强人才理论研究,总结人才成长经验,认识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社会环境造就人才、人才创造社会功绩的结论,从而揭示了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社会变革环境为人才成长奠定了基础,列国相争环境为人才成长提供了舞台,人才流动环境为人才成长创造了条件,多元文化环境为人才成长营造了土壤,百家争鸣环境为人才成长创造了氛围,新的官制环境为人才成长提供了保障。首先,我们看下个人主观原因在成才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第一,从哲学角度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则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个人奋斗是内因,外部机遇是外因,因此,自身奋斗是青年人成才的关键;第二,从成才的过程来看,青年首先要确定目标,从而选择方向和类型,再通过自己的个人奋斗,随着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才能把握机遇,利用机遇,达到自身奋斗和外部机遇的完美结合。

无论是在修道院偷尸体解剖学习的米开朗基罗,还是自幼失聪被老师斥之为低能儿的爱迪生,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奋斗不息的生生火焰,而非优越的物质环境。正因为如此,我方坚信,青年成才关键在于自身的奋斗。就个人而言:

1作为学生,读书绝对是有用的,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真正成大事的人不读书是不可能的。知识的增长一个途径是读书,一个途径是边工作边读书,还有一个途径是与人交谈。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不管往哪方面发展都有独特的学问,例如搞企业的克服一个一个问题,也是学问。

2对自己保持信心是最大的一种财富,“人”字是由一撇一捺支撑起来的,事业不是一个人能做成功的,青年人要有大社会的意识。一个人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也必须帮助别人成功,人的互相支撑很重要。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个国家的发展,要靠各种各样的人共同形成脊梁来支撑。另外现在这种差距也正在缩小,因为科技的发达,如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年轻人求知、成才的机会将变得越来越公平。人最不能自暴自弃,从下往上看,创业是很难的,但再难也要立足于脚下,人在天上是飞不起来的,要一级一级往上蹦。就是发射卫星,也要有一个平台。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不懂事,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人总要为自己的成才争取一个好的环境。对自己保持信心是最大的一种财富。3磨练是最重要的。青年人离乡背井想要干一番事业,最重要的是一个“拼”字。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中,金华的年轻人大都相当勤奋,因此在外地,一些拥有较高文化水准的金华年轻人,有着很强的竞争力。青年人如果在大学里能耐得住寂寞,把学习知识而不是一些表面成绩放在第一位,对于他本人的成才极有好处。

4找准方向。人在年轻时,对事物新变化比较敏感,能抓住发展的机遇,他就是从自身需要得到了灵感。再加上事业心、干劲,成就一番事业,就比较容易了。青年人要找准方向,不怕困难和起伏,埋头苦干,一定能做出成绩来。

5成才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如一个读理科的人,文章写得好,益处短期内也许看不出来,但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机会就多一些,在竞争中容易取得优势。企业是涉及很多关系、很多头绪的综合体,青年人创业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如管理能力、实践经验等。在市场经济中,有些青年人成功了,有些青年人失败了,这其中的分水岭除了综合能力,就是市场把握。市场是变化的,青年创业的目标必须明确——盈利,定位决策必须准确——市场需要什么,创业者能提供什么,对这些心中有数,是在市场上取胜的前提。

6人是需要理想和信念的,这显然很重要,在这儿就不加累述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站在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讨论一下良好环境对青年成才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文革之后,百废待兴,刚刚复出的小平同志就立即拍板,决定恢复废弃多年的高考制度,这一举措,让多少青年人重新看到了成才的希望?又让多少青年人重新树立了成才的信心?面对东西部的发展差距,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希望工程又在1989年适时推出,据统计,在6年时间里,仅上海一个城市的捐款就兴建了700多所学校,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对于无书可读的青少年,你让他怎么自我奋斗?如果成才的关键真的在于自我奋斗,为什么我们的口号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面对中外人才培养环境的巨大差距,为什么对待教育界,我们再也不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其次,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国务院扶持的青年创业投资项目基金,在短短2年内,成功扶持了11家创业企业上市,公司市值累计增长1000倍。

最后,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优秀的青年,而青年人的成才,同样离不开祖国和社会提供的良好环境。对比三十年前的中国,如果没有依法治国的方略,我们的自我奋斗能不能体现出应有的社会价值?一言以蔽之,青年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正如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那样,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环境改善了,那些走出国门的海外学子才会纷纷归来,在良好的环境中发挥所长。所以,我们应该认清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定,大胆的说出:青年人的成才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正所谓:“社会兴,则青年亦兴;祖国强,则青年亦强”!

就个人成长环境而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每个社会的人一定具有一个非常宏大的潜在才能库,这种潜在才能或能得到发展,或者被人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条件。

社会环境优化是青年人成才的前提。所以对于提高青年人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言,最基本的前提在于优化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为青年人成长提供了日趋优异的基础条件:满足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的资源日益丰富,实现个人潜能与价值的条件更加充分,进入社会结构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渠道逐渐增多等等。在这种背景下,青年人在生理素质、个性特征、教育方式、群体文化以及经济交往、政治参与等方面的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也须看到的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青年人成长的因素正变得更加复杂。对于当今青年人而言,所引起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使他们的成长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他们的塑造机制和学习机制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与过去极不相同的改变。而成长条件的不同必然导致青年人在成长规律上表现出与以往数代人的明显差异性。因此,就当今青年人的顺利成长来说,社会环境的优化已成为最基本的前提。优化社会环境的具体作用在于创造促进他们成长为合格社会成员的社会塑造机制与个人学习机制的有效运行条件和要素。

在宏观层面上,要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到具体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它必将有利于创造促进青年人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和工作机制,从而更有效地防止他们之中产生结构性问题和文化性问题。首先,应高度重视社会、经济与文化、心理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问题,因为现代化是一种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动力机制所推动的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变迁,由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演进、心理变革等社会子系统的变化来具体地实现,这些社会子系统之间需要高度协调才能保证总系统的基本稳定与有效运行。其次,应建构一种多层次、多内涵的社会文化体系。由于人们心理上不同层次的需求有待以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涵的社会文化来加以满足,因此,针对人们心理上的不同需求状态的不同文化方面或要素也将能够形成对于人们的有效引导。总之,通过文化创新建立一种能够对于青少年一代具有明确导向作用的社会文化体系,是时代呼唤的一项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另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握好机会,珍惜机遇,但把握和珍惜机会靠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断提高的综合素质,否则,成才就如别人手中的钻石,你羡慕,你渴望,却永远不会属于你呀,仕不学非所儒,幼不学老何为。我们青年人也有老去的一天,在白发苍苍时,不为一生的碌碌无为而后悔,不为错失良机而追悔莫及。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从自己的岗位开始,扎扎实实学习,兢兢业业工作,在坚持奋斗的信念前提下,实现人生价值,走向成功的未来。所以,个人奋斗和外部机遇是青年成才两个必备条件。

传统美学的观念对当代版画的影响 篇3

一、传统美学的概念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关于绘画“意境”是最高的审美准则,“意境”包括了“意”和“境”。这种景象融合的境界蕴含着无穷无尽的韵味,被称为“言外之味”和“弦外之响”,达到超越物化层面之上不受现实羁绊的精神,传统美学认为虽然不能离开形,但美的本质却不在于形而在于神。因此,中国传统艺术对美的追求是由形入神,以形传神。中国的绘画、建筑、书法、音乐、诗歌等艺术均是被看作是对物的表达,这些艺术形式要表达,追求的是传神,住进不仅仅满足于形式的华丽,感官的愉悦,而误入到其内在的意蕴。

二、传统美学观的形式

中国人独特的感知方式,终极的美学价值和对艺术的形而上学的态度三者共同塑造了一种“艺术文化”体制,决定了中国艺术基本美学和民族特色。

中国当代版画是中国当代美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又近代美术而来,虽然二十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被引起,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中国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有陈师曾、何香凝、李叔同、高剑父等一大批热血青年到日本留学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中的徐悲鸿、林风眠等直接去欧洲留学的现象,这是国人文化艺术心里从封闭转向开放、从被动转向成熟的信号。这一现象带来新的感知方式和文化新见解。

(一)受儒、道、禅的主要美学思想的影响

儒家学说讲求“中和”之美以父系与君全安邦治国;道家则提倡的是非人工的“自然之美”提倡母性之美;佛学对中国传统审美的影响,则在中国人的审美哲学中让我们认识到死亡和寂灭,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问题,这种意识在中国文艺中导致他的哲理追求,对传统美学的另一影响是“冲淡”和“禅味”。

(二)传统美学在古代版画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刻与印的痕迹相当远古,早在旧石器时代的岩画上就曾发现手不同印记,后世的石刻、玉雕、墓室壁画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刻印技术,逐渐形成成熟的木刻版画。表现内容也由原来的巫术信仰题材转到佛教题材,使木刻版画的技术得到一定提高。宋代,木刻版画中出现了山水,表达当时人们对山水画的审美意趣。

三、传统美学对中国当代版画作品的影响

(一)传统美学的整体体现

90年代活跃于版画坛的大多是60、70年代出生的年轻版画家版画界把这一时期称转型期。当今是信息的时代,中国政治的开放,各种西方美学理论的入侵,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使他们处于矛盾的极点,又想挣脱出来,这一时期的版画家,经历“85新潮美术”的洗练,创作主体的观念发生转变,过多因素制约的主流文化的权威性日渐衰微,思想界的文化建树又远远弱于文化批判,精神家园的失缺使他们的思想游移不定,于是,他们的思绪从纷乱复杂的精神世界走向真诚的个体生命世界以个人为本位的自我而不是纵向的与外在联系,探索个体存在的文图。

(二)个体创作中所流露的传统审美思维方式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是视觉革命、语境变异的转型期,此期崛起了一批青年版画家观念新、勇于变革,他们对以往版画的表现生活、开掘主题以无兴趣,更注重生命体验、理性追求与技艺探索,力图突破以往版画视觉方式与图式结构,从传统的造型体系与色彩模式中脱出,而实现跨文化跨语系的整合、创造。虽然有些作品留有西方现代艺术的痕迹,但在整体上使中国版画实现了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化。

1、现实主义

当代中国版画,现实主义的作品还是创作的主流,创作者面向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方面面。

2、转型时期中西文化的结合

在许多当代版画作品中媒材的丰富性与技法的不断创新是显而易见的。中西方文化在世纪之交的频繁交流,艺术语言全球化,中国的版画中西合璧使作品逐渐走向成熟。

3、重拾写意精神

写意精神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也是中国艺术独有的特色。虽然中国版画发展的历程坎坷,但是中国本土的版画家逐渐意识到要在世界版画上立足长久就必须做到能代表自己的版画艺术写意精神的回归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版画家重拾自己艺术标志的选择。

(三)当代版画的创作群体

任何的艺术行为都是有创作主体产生的,今天中国当代版画的创作群体主要集中在各地艺术院校师生群中,另外一小部分在各地的文联,群艺馆、画院等机构或者是职业艺术家。在一册当代中美画册的版画分册中,有这样的注序:“从来稿情况来看,作者80%是中国各大美术院校的老师或从事专业研究的创作人员,其余的部分为画院、群艺馆、美协、部队创作室等专业机构的美术工作者,也有一部分职业画家的作品。作品作者的机构也就体现了我国美术界的客观现状。因此,很明显地看出中国艺术作者的群体大部分集中在各大院校,从侧面看出版画的普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四)剔除不去的东方情节

传统文化是艺术家们乐于表达的东西,他毕竟满载着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与我们文化积淀的博大精深、水印木刻,也是当代版画中出现又独具本土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云南版画家郝平,江苏版画家陈琦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统木刻技法的独到之处,这从他们的作品中可见一斑。当代版画创作主体和作品对传统美学成分的分析,都充分的说明当代版画中国元素的存在,这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久远的历史积淀,时代不断变迁,文化也随之升华与淘汰,传统文化也随时代转变而更新,但是传统的精髓部分也是种流传下来并继承下去。

四、传统审美在当代版画中的延续

当代艺术语境正趋于国际化与多元化,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与结合,使得艺术地区之间、流派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当然,全球文化交流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引进了科技含量较高的制作、技术和设备,使理论体系和制作媒介与语言都更加丰富独特。但是中国当代版画艺术只有形成自己的艺术体系与理论体系,才能在当代艺术全球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艺术环境中不被淹没,所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当代版画体系是这一阶段最终的选择。有幸的是许多版画家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努力。中国传统审美方式在当代版华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传承古代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本身就在世界意识文化之林独特鲜明,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其次,中国当代审美体系可以说是传统审美发展的延续,传统审美方式是审美的根基与源泉,在此基础上当代审美才能接受外来文化,结合自己发展的现状,而进行分析整理,并有选择的合理吸收,经过自己的消化、改造、补充和充实自己的理论体系,才能形成自己的独有的特色和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艺术体系。

转变就业观念对就业的影响 篇4

关键词:就业,危机,对策,观念,择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就业既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 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2001年, 国际劳工组织召开了“全球就业论坛”会议, 该会议通过的《全球就业议程》提出, “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不仅是因为世界上很多人依靠工作而生存, 它还是人们融入社会, 实现自我以及为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这使得工作成为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 并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新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2月4日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 就是保障就业。

一、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关于择业观的概念, 有人认为是人们对职业价值及如何对待职业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有人把职业作为人们对事物之意义的评价对象来看, 择业观定义为:“人们对职业能否满足需要进行认识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也有人认为:“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职业价值观’, 也称择业是人们对待择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 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以上这些关于择业观概念的表述均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前提:择业者在“择业时”的基本观点、态度或意识, 如果对择业观的概念不在时间上加以限定, 就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表达。因为择业观和职业观是有区别的, 如果人们在工作中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的态度, 则可以称之为职业观, 而非本文所指的择业观。我们研究择业观时, 必须对择业观概念中的时间内涵作清晰的界定, 即在主体未获得正常就业的时期。因此, 笔者认为, 择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主体在未正常就业时, 人们对于选择何种职业, 如何选业, 以及如何对待所选择的职业所持的态度、意识和价值倾向。关于大学生择业观的概念, 我国出现得较晚。新中国成立后至90年代初之前, 我国对大学生一直采用的是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 大学生毕业后工作一律由国家统一安排, 一切服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这种政策下, 人们无法对职业选择做过多的考虑, 也没有选择职业的必要和空间, 而只需服从国家的安排即可。择业观几乎没有或很少影响个人对于职业的选择。[1]此外,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前, 人们对择业观的关注是比较少的, 我国择业观概念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择业观的深入研究主要是在改革开后, 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得到初步的认同和确立。90年代初, 我国逐渐确立了“自主择业, 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 这一政策极大调动了毕业生自主择业的积极性。大学生择业观的概念也逐步受到了关注, 对于大学生择业观理论的研究也开始丰富和深入。就现在而言, 由于我们一般所指的择业观主要是就大学生择业观而言, 因此,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 大学生择业观的概念与择业观概念相似, 只是不加进限定词“大学生”。李荣华认为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在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心理倾向和指导思想。

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努力提高考研率

下面是近几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招生情况:

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硕士研究生在逐年扩招。由于金融危机带有一定的周期性, 在危机这一段时期内就业市场低迷, 就业需求减少, 工作岗位不理想。因此, 我院鼓励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 一方面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这一点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尤其重要, 为将来就业增加砝码;另一方面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研究生的扩招能将部分毕业生留在学校内, 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避过劳动力市场不景气时期。[2]

三、关注毕业生心理问题, 为学生就业解决后顾之忧

对于即将毕业, 面临择业的大学生来说, 良好的心态必不可少。因为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 在面试、求职过程中, 面临挫折不可避免。如果不保持良好的心态, 则很容易会产生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当前,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 大学生就业及各方面的压力必将随之进一步增加, 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据有关调查显示,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达到20%。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增强择业理性, 对于当代大学生, 尤其是即将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 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在大学生中, 存在的不良思想倾向主要包括:盲目悲观与盲目乐观、急躁与焦虑心理、盲目攀比心理、择业依赖心理等。这些不良的择业心态, 不仅不利于大学生正确面对现实, 应对挑战,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顺利就业, 甚至对于以后的职业生涯, 以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和社会现实。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的实力, 作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非常重要, 这是大学生顺利择业的前提和基础。[4]当前, 仍有许多学生把自己的职业标准定位过高, 向往高工资、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 这种向上的、积极进取的心态本身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也要与社会的客观现实相符合, 否则, 便是空想。

四、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市场竞争力

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专业成绩外, 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 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加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加强对学生两个能力的培养:一是适应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社交能力、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二是适应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具有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求知欲望。这种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后能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 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竞争社会。

五、结束语

就业, 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关系到大学生正当权益的维护, 关系到学生的生存和尊严, 是民生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择业观教育又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当前, 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了关键时期, 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仍未见底, 择业观教育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为此, 高校以及整个社会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工作, 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 根据形势的变化, 从实际出发, 从择业观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着手, 增强择业观教育的针对性, 提高择业观教育的实效性。择业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不仅需要高校, 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为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择业观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姜长云.应把鼓励创新创业放在扩大内需的突出位置[J].经济形势展望, 2009, (5) .

[2]李占廷.关于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扩大就业途径的思考[J].经济论坛, 2009, (6) .

[3]滕玉成, 殷青.大学生择业观调查[J].教育与职业, 1989, (2) .

观念影响 篇5

最为突出的是动漫衍生产品,全方位渗透到儿童消费的各个方面,与动漫相关的玩具、服装、游戏、食品、游乐场、日用品、装饰品、文具用品、主题公园等应有尽有,引领儿童消费潮流。

影视衍生产品开发可以获得丰厚的利益,因为影视剧本身就是广告,品牌的价值难以估量。

然而,影视剧中隐含了某种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会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观众,推进了价值观念多元化,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动漫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巨大潜力,在动漫产业强国,动漫产业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虽然我国的动漫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但是,仍处于初级阶段,由此可见,影视衍生产品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绝对不能忽略。

影视剧的广告效应

繁杂多样的影视剧为观众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观众选择的都是最喜欢的影视剧。

影视剧运用新奇的画面、语言、色彩、音乐和声音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剧中人物形象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通过思维模式作用于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并通过购买影视衍生产品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以此来康复受伤的心理和精神,其产生的广告效应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比拟的。

影视剧传播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准则、生活方式等潜在的文化信息,已经成为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根源。

尽管影视剧没有表白任何的广告意图,却会引起观众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其劝导和说服作用远远超过广告效应。

虽然广告可以将商品或服务的差异性、优异性和独特性,以及能够满足的某种需要展示出来,观众总是在有意无意中观看广告,使得广告需要不断的强化,而反复强化会产生心理疲劳,一个广告播放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停顿下来,过一段时间再重新播放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影视剧却大大不同,观众观赏影视剧时会全神贯注,甚至担心错过某个细节,这无疑加强了观众对人物形象的吸收,正因为如此,影视剧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在塑造一种价值观念的同时,对主流价值观念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观众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夹杂在影视剧传播过程中的意识、观念、道德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通过耳濡目染在精神上、情感上意会默认,这是广告无法达到的效应。

影视剧或多或少、或明显或潜在地决定价值观念、规范意识、心理需要、行为准则等。

影视剧是精神产品,而影视衍生产品却是物质产品,从这种意义上说,影视衍生产品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对价值观念的塑造具有决定作用。

然而,我们正生活在影视剧泛滥的世界,影视剧不断地制造观众购买影视衍生产品的欲望,甚至激发消费冲动,以此达到消费的目的。

尤其是动漫形象不断地给儿童灌输什么好吃,什么好玩,极大激发了儿童的消费欲望,那怕新鲜一会就会被抛弃的影视衍生产品,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儿童长大后的消费心理。

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实际上就是广告代言人,影视剧中的背景道具完美无缺,衣食住行用尽显豪华高贵,非一般人所及,导致观众会照葫芦画瓢般的模仿,以此达到深层次心理需要的满足。

不仅如此,动漫形象展示了与现实生活脱离的另一个世界,令观众神魂颠倒,现实世界并不那么尽如人意,甚至苍白无奈。

久而久之,观众开始怀疑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产生不信任感,对儿童的影响已经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影视剧已经不是纯粹的故事,而是在制造消费欲望和消费心理需要。

与影视剧不同的是,广告作为消费欲望的制造者,制造的消费欲望必须与消费者的心理欲望相切合,否则,就不会被消费者认同;影视剧制造的消费欲望,观众会无条件地接受,影视剧的广告效应远远超过了广告本身的效应。

影视衍生产品与消费符号

影视剧就是制造梦想、崇拜和偶像的平台,影视衍生产品作为承载某种价值观念的消费符号,潜移默化地进入观众意识之中,唤起观众的好奇心和消费欲望,观众对于这种消费符号的占有,是影视剧引导消费的独特方法。

影视剧不仅传播消费文化,其本身也构成了消费文化。

影视剧制造了消费符号,在观众那里,消费符号就变成了符号消费。

心理欲望本身就是消费符号,影视剧完全能扑捉到这种消费符号,至于影视衍生产品的实用价值,似乎是可以忽略的,或者真的被忽略了。

伴随着对影视剧中人物形象的崇拜,观众会不知不觉地迷失在消费符号和符号消费中,越来越不能证明自身存在的意义。

影视剧极大地唤起了观众想要尝试新的消费方式的好奇心,观众模仿、追求影视剧制造的消费符号,以此来满足心理需要。

影视剧通过这样的逻辑引导消费文化的发展,为观众提供新奇的影视衍生产品和价值观念,不断地唤起观众消费欲望,指导观众在符号消费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满足。

欲望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自身存在价值,新的空虚就会出现,期待影视剧提供新的影视衍生产品和价值观念,满足新的欲望和需要。

影视剧使观众陷入了从空虚到满足到空虚的往复怪圈,消费文化也正是在这样的怪圈中不断浸润观众的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

影视剧中的各种各样用品很容易唤起观众内心被压抑的占有欲望,影视剧在特定的消费模式下,清楚地告诉观众追求和占有这些用品,这些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

影视衍生产品作为符号消费将影视衍生产品变成体现光荣与梦想的消费符号,注入观众的意识或潜意识。

消费符号建构在影视衍生产品基础之上,倘若观众对表达影视衍生产品的消费符号不感兴趣,就不会购买具有消费符号的影视衍生产品。

正是对消费符号的兴趣,才可能对影视衍生产品瞬间接受,进而使得影视衍生产品本身成为特殊的符号消费过程。

影视衍生产品满足的是心理需要,而不是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作为消费者的观众消费的.不仅是影视衍生产品的使用价值,还有附着于影视衍生产品之上的价值观念。

在物质匮乏的社会,消费满足的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亦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完全忽略了消费背后的消费文化。

当物质层面上的消费逾越到心理层面后,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心理需要。

心理消费总是以消费符号为前提,当影视衍生产品变成特有的消费符号,消费文化也就变成了符号消费,不仅如此,影视衍生产品已经成为在消费符号引领之下的消费。

消费符号具有象征意义,观众通过附着于影视衍生产品之上消费符号,实实在在地获得了心理满足。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是消费文化发展不可逾越的过程,与此同时,影视衍生产品所承载的意义就是消费符号所承载的意义。

影视衍生产品使得传统消费观念在差异化、多元化和多样化中悄然分化,从关注商品的实用价值转向追逐实用价值以外的消费文化。

隐藏在影视衍生产品背后的最为重要的是心理需要,观众在渴望消费的过程中,可以扑捉到虚幻的身份认同,影视衍生产品可以使观众迷失在虚幻的身份确认和定位之中。

影视衍生产品不是简单的消费符号,而是无休止地制造消费符号,一系列影视衍生产品都能展示不同的虚幻地位和身份,通过消费符号操纵消费欲望。

观念影响 篇6

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历史新课标新教材,在吸纳新的学术成果和新的史学观念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新课标历史教科书体现的时代性,是与历史学的学科特性密切相关的。进入新时期特别是近20多年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批批具有双重史学背景和史学体系的研究人员成为学术中坚,国外新的史学理论和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被引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同时,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的手段大幅度更新,研究手段日益现代化,开始了从传统手工业作坊式研究向现代化模式研究的过渡。总之,“当代中国史学正是在全面反思与新的探索中实现了自身的升级与发展。”中国史学研究的繁荣,促使了当代史学多元化与多样化发展格局的形成。

新课标历史教科书是我国当代史学发展和繁荣的缩影。以高校学者为主体的新教科书编者,跟踪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力求与同时期的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同步,所编新课标教科书一定程度上成为反映学术成果、体现学术进展的载体,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除了明显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理论等新的史学范式外,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方法,如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审慎地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理论透视中外历史,对革命和改革的关系和评价,做了更合理的阐释;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评价;正本清源,以往一些被隐蔽的历史真相和被颠倒的历史事实恢复了历史原貌。

但是受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少担任新课程教学的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史学观念滞后、知识陈旧等问题。他们对史学界的学术进展反应迟钝,对教科书中的新观点、新提法研究甚少,这与新课标教科书所体现的史学进展形成了巨大反差。

新课标和新课标教科书,渗透了文明史观的理念,并依此对历史知识进行了筛选,从而确定了新课程体系。不少教师面对模块专题体例下时序紊乱的现状,不能用文明史观整合教材,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对《考试大纲》运用文明史观所构建的新体系内涵理解不深,认识不清。尽管新教科书已经淡化了社会形态理论,但是不少教师仍用传统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来把握中外历史的线索和阶段特征,还花费着大量时间补充、分析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社会转型的表现。

在具体史实和重大事件的阐释中,一些教师受困于“传统语境”和“革命语境”的制约,仍恪守着片面化、教条化的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仍是评定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主要标准,不能依据新的史学观点和新的理念,与时俱进、科学、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致使历史人物脸谱化、历史事件格式化。如对李鸿章的评价,有的教师就没有认定他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仍按革命史范式将其定位于卖国贼和刽子手。尽管教科书中绝少提及社会形态的语汇,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统治阶级”等过时的称谓仍充斥于课堂和教辅书中。但是最新史学研究就体现出价值认识的多元化,对其有了客观的评价。

新课程实施中忽视史学观念的做法已经成为制约新课程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正如黄牧航教授所言:“如果不转变史学观念,所谓转变课程观充其量是使教师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资料收集者,而所谓转变教学观也很有可能就是运用更有效的方式把原来的一些陈旧错误的观念加以强化。”这种负面影响已在新课程教学和高考复习中显现,长此以往,势必会使推行新课程的初衷落空。

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实际情况,在各种形式的新课程培训活动中,史学观念的培训一直是被忽视和冷落的。以历史教学论和课程论专家为主的培训团队和推进团队,不论是在培训实践还是理论撰述中,都是集中于课程理念和教学理论方面,而很少涉及史学观念和史学理论。以中学骨干教师和教研员为主体的培训团队,由于自身史学理论素养的先天不足,指导内容更是侧重于具体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鲜有涉及史学观念的。从出版的林林总总的新课程论著看,多数也是论述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观念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教师一直处于“教教材”的状态,很少突破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同时,不少教师把唯物史观视作唯一的史学理论,忽视了新史学觀念的吸纳。即便少数教师重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学习,也多是从应对高考的角度,以临时抱佛脚的心态,仅是只言片语的接触一下史学理论知识,缺乏系统全面的掌握。新课程培训中对史学观念的忽视,致使教师集中学习史学理论的机会丧失,失去了及时充电的良机,史学观念薄弱的现状未能得以改变。

能否更新史学观念,吸纳新的学术成果,提升史学理论素养,已成为影响新课程进展的迫在眉睫的问题。要解决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界普遍存在的落伍现象,需要新课程推进部门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

各类新课程的培训,要重视史学观念和史学理论的学习,应把史学观念培训纳入新课程的培训体系,改变史学观念培训的偏废问题。教研部门可组织相应的专题研讨活动,通过聘请高校学者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借助高校学者的学术优势,拓宽向中学教师普及史学理论的渠道,帮助教师转变史学观念,了解史学研究动态。出版部门也应组织专人,出版发行符合新课标和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有针对性的读物,介绍相关的史学理论知识和学术动态。学校应把学习和研讨史学理论,纳入校本教研的内容,通过校本研究这一形式,加强史学理论的学习。要更新史学观念,及时了解史学研究动态,更重要的是依靠教师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我们应勇敢地面对新课程推行中的又一次挑战,更新史学观念,正确把握新课程中的学术观点,推进新课程健康、全面地发展。

论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篇7

根据加德纳的智能理论, 人类至少拥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 (verbal/linguistic) , 数理、逻辑智能 (mathematical/logical) , 视觉、空间智能 (visual/spatial) , 身体、运动智能 (body/kinesthetic) , 音乐、节奏智能 (musical/rhythmic) , 人际交往智能 (interpersonal) , 以及自我认识的智能 (intrapersonal) , 自然观察者 (naturalist) 智能和存在 (existential) 智能。这九种基本智能彼此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各种智能由不同的核心能力所组成, 并以不同的形式得以表现和发挥。每个正常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这九种智能, 只是每种智能发挥的程度不同或者各种智能之间的组合不同, 使得每个人的学习兴趣, 思考问题的方式, 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简要评价

目前, 有关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论研究不断涌现。这项理论的提出顺应了时代要求, 扩展了智能的概念, 为我们提供了多维的看待智力问题的方法。它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为人道的评估体系, 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有利于营造一种激活个人潜能的文化环境, 如创造一个视觉化的学习环境、适当改变座位安排, 以激活学生空间智能等。多元智能理论是一个开放性、兼容性很强的体系, 提出的九种智能只是已经确证的, 但并没有穷尽人类所有的智能, 其理论研究的动态性和发展性使得它具有更大的生命力。

当然, 多元智能理论也遭到了批评, 有其不足之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多元智能理论缺乏有力的科学依据、充分的实证研究;有些学者认为加德纳混淆了才能 (talent) 、能力 (ability) 和智能 (intelligence) 等概念, 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质疑, 包括多元智能理论当前及未来的理论价值、研究方向等;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于实践易产生忽视基础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表面化、评价难以操作等问题。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尽管多元智能理论还只是一个理论框架或构想, 但这一理论的问世, 的确引起了全世界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对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 转变了人们对教育功能和发展目标的看法, 更新了人们的教育观念, 为制定课程改革、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1. 树立自信乐观的学生观。

传统智力观认为人的智力有高低之别, 从而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结构, 教育应从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出发, 选择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智能领域, 全体学生都是各具智能特点的人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彻底抛弃单纯注重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的价值取向, 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 相信、尊重每一位学生, 善于、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智力强项。多元智能理论不只是判断学生的短处和弱势智能领域, 更重要的是确认学生的长处和优势智能领域, 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最大限度的发展, 并把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 使其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弥补, 以便形成强弱互补, 协调发展。

2. 树立多样化的教学观。

我们的学校教育, 往往忽视甚至视而不见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往往采取“教师教, 学生学”的一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观的指导下, 本来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活动变得枯燥乏味, 学生厌学、逃学也就不难解释了。然而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 虽然每个个体都同时拥有多种智能, 但是这些智能在个体身上却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在一起, 因而个体之间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学习困难是由于没有有效运用学习策略所致;还有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 他们拥有学习策略的知识, 只是没有被激活而在学习中实际使用而已。既然个体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类型、不同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等, 创设形式多样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促进学生各项智能的全面发展。

3. 树立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我们以往的学校教育, 单纯依靠标准化的纸笔测验测量来考察教学效果, 评价只注重学业智力, 特别是语文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两种, 对其他智力诸如社交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等均有所忽略。这种评价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 否定了其它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 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其结果是, 所培养的学生的智能是残缺不全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能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核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智能的测验必须通过多元渠道, 采取多元形式, 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教师应从多方面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弱点, 对学习者采用多元化的过程性、形成性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给教育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启示。它以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的科学论断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元智能理论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教育的观点和做法, 为当今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和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也促使教师认识并尝试扩展其他的教学策略或技巧, 提供并建构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适应不同智能的学生学习, 以引导其天赋的潜能获得最佳发展的机会, 有利学生日后的继续学习。

参考文献

[1]田友谊.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育的意义.高等函授学报.2005, 18 (1) :47-51.

[2]孙小利, 孙枫梅.多元智能理论综述.科教文汇.2009, 7-8.

[3]赵兵.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基于“因材施教”的一些思考.中国电力教育.2008, 9 (121) :69-70.

[4]张祖民.多元智能理论差异教学观及其实施策略.石油教育.2007, (3) :53-56.

[5]赵淑玲.多元智力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中国科技信息.2005, (22) :66-68.

中学生消费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篇8

关键词:中学生,消费观念,影响因素,分析

1 中学生消费心理介绍

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 目前中学生中存在很多正确的消费观念, 这部分学生在消费心理上普遍呈现出对于知识、文化以及科学的热爱, 因此这部分的学生在进行消费时往往会从正确的角度进行, 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存在一部分不良的消费信息,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

1.1 盲目追星心理

调查中发现一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盲目的追求崇拜明星偶像, 产生了一定的狂热心理, 在进行消费时不理智消费, 只要和明星偶像相关的商品在进行消费时不考虑自身以及家庭的经济因素, 盲目的追星消费。

1.2 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良消费心理, 因为一部分中学生过分的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 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片面的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在学习生活中所有的物品都要使用最好的, 喜欢与他人进行比较, 一旦发现他人使用的物品超过了自己就会产生巨大的不平衡感, 希望超过对方, 这样的心理就是攀比心理, 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进行的消费是极不理智的。

1.3 个性心理

中学生处于一个易于叛逆的阶段, 在个性上、外表上都希望和别人显示出与众不同。因此会对一些夸张、特别的东西产生浓厚的猎奇心理, 希望借此来显示自己的特殊性。

2 中学生消费行为

如果消费行为是建立在不良的消费心理的动机上, 那么这种消费行为也是不健康的。具体来说有下列几种:

2.1 模仿行为

这种消费行为与其追星心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2005年超女李宇春在受到追捧之后, 许多女中学生都将发型改为李宇春式的短发。中学生会按照自己的崇拜而对自己的形象进行改变, 最终会从简单的追星演变为盲目的追从。

2.2 奢侈行为

攀比心理的存在, 使得他们为了不落后于其他同学, 他们往往做出相对奢侈的消费行为。他们“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他大部分的中学生在调查中表示出了对名牌的肯定和追求, 他们对品牌的注重反映出了超前消费的存在。

2.3 时尚消费行为

中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对个性塑造极为注重, 他们渴望引起他人尤其是异性的关注, 他们追逐时尚, 更有甚者违反学校的规定, 上网、玩电子游戏、出入营业性舞厅, 做出一些不适合中学生的娱乐消费。

3 中学生消费观念影响因素分析

3.1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腰包鼓了, 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充斥着人们的眼球, 人的欲望在无限的被膨胀, 更何况是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呢?

3.2 长辈对孩子的溺爱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大家子人守着一个宝贝, 十分疼爱。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我们那时没条件, 现在有条件了, 就应该不让孩子在钱上受苦, 只要不是太过分, 就尽量满足。”这样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 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钱用完了, 又向父母要, 不给就发脾气……如此下去, 轻则助长乱消费的习气, 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 重则就会犯下上面事例二中所提到的大错。

3.3 高中学生的自尊心强

注重仪表, 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穿的、用的、吃的、喝的都要卖好的。原因就是名牌更漂亮, 更显得有档次, 可以在同学们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 这样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

4 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中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一心一意学习, 将来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一心不能二用, 不健康, 不合理的消费, 势必导致高中生追求物质, 丧失志向, 进而毁掉自己美好的未来。针对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面子”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的不良现象, 应当从以下角度入手, 引导中心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4.1 中学生自身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中学生要防止盲目消费, 不应为了追时髦、赶潮流而超前消费。中学生应在修身、学习、健体上下工夫, 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 培养正常的消费心理, 合理规划个人可支配收入, 以适应现实中的经济活动的需要。作为中学生本身也应该有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 不攀比, 不追求名牌, 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习惯, 从自身做起。有零用钱是正常的。但数额一定要合理。要合理的使用零用钱, 不大手大脚, 应用则用, 不要用在即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如购买衣服鞋袜时, 应选择物美价廉的, 当自己买的东西不如别人的好时, 不必理会别人的想法, 只要坚信自己是对的。更加应该从父母的角度出发, 懂得钱来的不易。应该学会节俭, 用的合理。

4.2 中学生家长引导合理的理财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合理需求提供消费, 同时教育引导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理性消费观念和习惯。同时, 家长不能过度溺爱, 不要相互攀比, 做好中学生合理消费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因素对孩子的消费观的影响尤其重要。家长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理财教育, 也可以适当的减少他们的零花钱, 切实控制学生的消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笔者曾经接触到一位家长, 他的做法很好, 可以借鉴。这位家长做了一份家务活清单表, 并且根据工作的量和难易程度在每一种家务活后面都写上相应的价格。比方说:刷碗10块、扫地5块、拖地20块。收拾房间30块。孩子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后。根据孩子做的工作来给付相应的酬劳。如果孩子表现好的话, 每个周末带他出去玩作为对他的奖励。这样不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就应该对他好, 给他钱。要让他知道只有付出, 才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所以, 家长要先行动起来。

4.3 学校进行适当的理财教育

学校可以根据孩子年龄大小, 按不同的阶段, 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进行理财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中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合理消费习惯的养成, 才能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 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 引导学生健康的消费, 合理的消费。现在主要靠政治课上老师给学生讲解有关消费知识的内容, 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有关正确合理消费的知识。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 这需要学校和所有任课老师共同努力。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去引导学生, 例如讲座、报告会、班会、学校社团的宣传等等形式。在开班会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举一些自己不合理消费的例子, 进行讨论, 然后将一些正面的例子, 比如买东西时讨价还价、旧的能用的就不卖新的等等来正确引导。一方面, 学生可以看到别的同学合理消费的好处, 另一方面反思自己的冲动的、盲目地消费行为。只有让学生自己想明白, 他才会心甘情愿的改变。

4.4 社会和媒体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社会各界应齐心协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 让中学生合理消费, 积极倡导朴素的外表消费风气。媒体则要注意对舆论的正确引导, 担当起社会的责任, 多树立勤俭节约的典型, 弘扬社会正能量。

4.5 政府各部门宣传勤俭的文化传统

政府应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 可以通过电视, 报纸、网络、宣传册等手段引导健康合理的消费观。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 当小康生活向我们招手之际, 我们更须永葆艰苦奋斗的本色。为此, 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 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作为重要内容, 经常抓, 这样中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这样的经济氛围中成长着的青少年也很关注商品表达的一种潜在的概念。他们希望拥有名牌的服饰、名牌的生活学习用品, 他们会跟随时尚的脚步装扮自己以表现与众不同的一面。考察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 一方面能够了解青少年的消费心理特征, 另一方面也能够了解哪些因素影响了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做这样的调查研究, 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而言, 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以便调控自己的行为;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 可以也应该引导他们适度消费, 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大兴.中学生消费观念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教育, 2001 (15) :46.

[2]邵飞.中学生消费观问题及原因探析[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2 (9) :146~147.

[3]金木西.关于中学生消费观的探究与引导[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2 (9) :172.

[4]喻雪莉.中学生消费观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 2013 (12) :178.

湘西苗族的审美观念对银饰的影响 篇9

原始思维的残存与停留

银饰艺术中很多复合造型纹样的处理手法都是别具一格的, 银饰中常能见到分解、变形、重组、夸张等大胆的艺术手法, 从而使得银饰的纹样具有了一种特别抽象和原始的意味, 这是因为在湘西苗族人的审美思维和理性判断中, 日常生活和经验与巫术性幻化及想象的经验常常是可以混为一体的, 所以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念常常衍化在日常生活及银饰的造型题材中, 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和审美特性, 逻辑结构的存在, 苗族银饰中的某些纹样又常常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 如银饰图案中的形象常常被抽取出来事物的某一特征, 或用一动物、一羽毛、一枝叶、一角、一葫芦等来象征该物象或某个情节, 或以纯粹的曲线来表现一种形象, 这在文化人类学上叫做“遗痕律”。表现了主体对外物直觉的审美体验和主观判断。 (1) 它给银饰艺术蒙上了一层唯美而浪漫的原始色彩, 表现了湘西苗族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主题。

苗族人原始的思维形式左右着原始巫教、原始图腾的产生与衍化, 苗族人灵魂、鬼、神的观念思维内核和以招灵引魂为基本内容的巫教操作系统又促成了苗族社会敏锐的形式美感。即对图腾的情感与祭神的形式之间建立起来的确定不移的审美关系。所以苗族银饰的很多形状都以人造的“形式”实现主观愿望。银饰艺术在这种观念的感召下不断成熟发展, 不仅成为巫术礼仪中的必备装饰, 而且也是吊唁丧葬中为亡者超度的法器, 苗族人这种原始思维的激情和欲望通过银饰的审美外化得到了极度的张扬。

同样产生于原始思维的湘西苗族神话故事囊括了神、人、鬼、日月星辰、花草虫鱼等各个方面, 它们生动的再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现实, 用于银饰创作之后突出地表现了银饰作为避邪、祛病、消灾及美好生活的承载和象征, 银饰艺术在这种思维的启发体现了苗族人认识自然的强烈愿望, 这些神话和带有神话遗迹的银饰物品又展示了苗族人民纯真本性的审美特征, 同时体现在银饰上反映客观世界的外在联系又丰富和发展了银饰的制作内容, 随着时间的积淀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替代。

荆楚文化的承袭与影响

湘西苗族的银饰艺术无论其外观还是内在,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都带有荆楚文化的遗韵, 是荆楚文化中审美意识及文化内涵的折射。楚文化具有崇巫好祀和自我发展的特征, 有特定的文化形态和审美趣味并较多地保持了远古时期的原始遗风, 一方面表现出审美文化的灵动炽热, 神奇瑰丽富于幻想的特征, 另一方面又闪露出古代朴素的伦理自然观念和个性发展倾向。跟理性发达等级森严的中原文化窘然不同, 明、清时代人们的衣着首饰都是有一定等级规则的, 任何人不得逾越。可是同样生活在明、清时代的苗族人民, 在银饰的佩戴上却无等级区分。不论你是寨老, 理老, 土司、鼓藏头还是普通百姓, 人人都可穿着佩戴一样的银饰。比如苗族姑娘出嫁时的盛装头饰, 它就并非贵妇人的专有, 姑娘出嫁时都可佩戴而且也必须佩戴银冠饰, 如果没有, 可以去向亲朋借用, 人们都乐于相借。这也体现了古代苗族社会传承下来的原始平等的民族精神。

从文化中流露出来的古老、神秘、离奇及浓厚的楚风色彩和格调, 同样也影响着银饰艺术的式样与审美取向。银饰艺术中的楚巫文化显现是苗族银饰艺术的重要题材, 湘西苗族银饰器物上图案的各种动物形象之丰富, 形态之奇异始终弥漫着时空一体, 人神并在的抽象化色彩;无论是银项圈、手镯、身前身后饰及头饰的形制都具有着器物神性的繁缛富丽的精工雕琢, 这与苗族银饰繁杂的佩戴形式又是相吻合的, 表现了苗族人对祭祀之心, 崇拜之理, 念祖之情的虔诚与肃穆, 银饰的这种融各种崇拜于一体和唯我自发的意向表达以及与多元而古老的审美思维模式相结合, 表达了浓烈的楚裔族系的审美文化内涵。荆楚文化的“万物有灵”、“物我同一”的古代朴素自然观又使得湘西苗族人能够容纳科学与神性两者的合理共存, 对于这些思想文化的审美意识使得苗族将世间的一草一木、一虫一兽纷纷打制在银饰上加以铭记和膜拜, 对于世间的善魂好鬼则刻在银饰上以示崇敬, 而对于恶魂劣鬼则用项圈、手镯和满身银饰加以避之, 在这种神性与理性共同交织的思维影响之下, 银饰的美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美的形式规律, 而是生活理想、价值观念、善恶标准、审美情趣等在创造中抽象的“灌注”与融合。

华夏审美的意会与传达

华夏文明中的美感认识以强烈的主观性 (情感性) 为重要特征, 强调审美活动是主体的自由活动, 即主体对外物直觉的审美体验和主观判断。这种以主体判断为审美体验的意会思维不仅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审美意识, 而且也影响了苗族银饰艺术的表现手法, 它通过原始艺术所形成的传统, 把这些手法传承到了创作思维及理念中, 使银饰艺术形成具有与中原艺术共同的创作风格和程式, 即审美意象不追求外部形成的真, 但追求情感表达的真实和审美欣赏中个人情感体会的真实。所以银饰艺术中的大部分意象图案都是以“意”为主, 以“象”为辅;“象”随心变, “象”随意动。 (3) 这与华夏审美传达中的象征艺术观念又是一脉相承的。湘西苗族银饰的意会思维在传达方法上又多用象征、比喻、暗喻等方式来传达苗族人民的美感体验, 这种表现方法多来自于东方审美所共有的意会传达思维, 银饰艺术吸收借鉴其它民族艺术所共同认可的构图形式将抽象的动植物及不同季节开放的花, 不同时空的各类事物拼凑在一起, 以传达某一固定的旨意, 表达某种吉祥、幸福的含义。这种以“以己度人”的认知方式, 特别讲究艺术表现上的象征性, 这种特点在湘西苗族人的审美思维中大量存在和体现, 故作为湘西苗族人审美物象代表的银饰艺术也因此而呈现出主观意会性传达特征, 从而具有朦胧而含蓄的美。

银饰艺术的兼收并蓄使得苗族的这一传统装饰工艺处处都闪现着理性与智慧的光芒, 这种来自于金属雕琢、焊接的民间艺术美在苗族社会里世代相传, 生生不息, 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乃至形成集体的无意识 (潜意识) , 当它包容的各种文化内涵的形式一旦被唤起, 就会常常互相激荡, 立刻形成包罗万象的艺术海洋, 在思想性格上哺育和塑造着对美有着不懈追求的苗族人民。

摘要:生活在湘西地区的苗族人民由于地望的特征, 荆楚文化的遗风以及东方审美意识的共同熏陶与影响才创造出了具有神秘、古朴而多样的银饰形式, 所以它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一蹴而蹴的, 而是中华大地上一支独特的艺术奇葩, 是华夏文明与荆楚文化的结晶, 同时也是苗族人们生存环境与世态民情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湘西苗族,银饰艺术,审美观念,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素娥.诗性的湘西——湘西审美文化阐释[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

[2]吴永章, 田敏.苗族瑶族与长江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

[3]张应和.湘西民族风情[M].长沙:岳麓书社, 1999.

论媒介演化对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 篇10

一、媒介技术的演化与社会性别的融合

媒介技术的演化不仅逐渐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模式, 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 它还打破了社会场景中的藩篱, 为两性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下共享观念提供了可能, 为社会性别的融合做了长期的准备。

(一) 媒介技术的演化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

1. 传统传播模式———“被禁锢”的信息

男性、女性作为一直以来社会中存在的两个“群体”, 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每个成员。媒介对社会性别的影响, 主要在于媒介技术至少部分地使这两个“群体”在从社会场景中获得信息接触时存在了一定的差异。[2]而媒介技术的演变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断改变着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模式, 以此改变着群体之间获取信息的差异性, 从而对社会性别的融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口语传播时代的信息具有易逝性, 无论人们是主动获取信息还是被动获取信息, 信息都无法长久地保存。通过口语传播的形式, 信息的共享程度也十分有限, 从长远来看, 非常不利于人们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信息并获得认同, 这也限制了人们以群体身份的方式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

文字传播时代, 信息得以长久地保存, 但技术的限制使得信息不能被大批量生产。虽然此阶段人们多是主动获取信息, 但由于文字的复杂性, 只有极少数的特权阶级具有阅读文字的能力, 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是非常不平等的。

在印刷时代中具有代表性的书籍同样因为文字的特殊性将特定的读者“聚集”到特定的信息系统, 在各种年龄段内和群体间隔离了信息系统, 使能接触某个信息系统的人和不能接触的人之间出现了严格的区分, 所以书籍更容易被精英们用于仅属于他们之间或个人间的交流。印刷时代的书籍作为一个独立的有形物体, 必须被单独购买或借阅, 所以如果人们对某一领域的信息感兴趣, 就必须主动将自己需要的书籍找出来。

2. 电子传播模式———信息的“主动传播”

与书籍相比, 作为电子传播时代代表的电视则有较少的知识阶段和分隔, 电视把它的内容提供给所有人。电视不会帮助精英掌控对于文化知识的解释权, 也不会使交流系统处于被分隔的状态, 它不会被精英们用于仅属于他们之间或个人之间的交流。与书籍需要被人们主动获取相比, 电子讯息会主动出来接触人们, 电视节目是被动性的消息, 利于满足大众更一般化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看, 阅读常用来加强和纯化一个人内在的现实, 但电视更趋向于将不同阅读圈子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地放进同一个公共领域并向他们传播信息。

李宇春自出道至今拥有了大量的“玉米”, 除了许多年轻人, 也有很多“妈妈们”加入了“玉米”的行列。“妈妈们”大都是在传统教育的熏陶下成长的, 她们大多都认为女性应该以柔美、纤细、温婉作为特质。李宇春的中性形象如果出现在传统的媒体上, “妈妈”们可能根本不会去关注, 但借助电视这一平台, “妈妈”们有机会或主动或被动地收看超女的节目, 关注李宇春, 以至最后也成为“玉米”的一员。可见电视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程度, 也为社会性别的进一步融合打下了基础。

(二) 媒介技术的演化使“场景”之间的藩篱最小化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名著《第二性》中指出, “女人并不是生就的, 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 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 是整个文明”。[3]她也指出“永恒不变的女性气质”只是一个谎言, 女人想事情的方式、情绪、走路的样子, 并不是生下来就这样的, 而是渐渐形成的, 是教育和日常生活的结果。而梅罗维茨认为“群体”的身份“是由群体成员共享而对外部群体保密的经历所支持的”。在社会性别的问题上, 他进一步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区别至少部分地是由于对社会场景存在差异造成的, 男性和女性领地的隔离一度造成了社会化的不同角色”。[4]梅罗维茨将20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性争取与男性完全平等的女性主义运动称为“实际上是为了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之间的分界线最小化或将其消除”。[5]媒介技术的演化正是通过进一步消除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之间的分界线而对社会性别的融合造成影响的。

1. 旧有的“场景”隔离———“模糊”的自我认知

许多年以来, 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的隔离是被明确告知和接受的宗旨:“两个场合的宗旨”。妇女的位置是家庭与居家的场合;她们的职责是培养和照料孩子, 保护家庭, 减轻有工作的丈夫的负担;她们的权利是确定家庭的道德规则, 塑造孩子的个性与行为, 以及指导她丈夫的道德行为。与此同时, 男人要进入公共场合, 挣钱供养家庭。他们的权利是自由旅行, 决定家庭的居住地, 并且领导家庭的公共事务。这样的传统观念把妇女从商业化的重担中解放了出来, 男人则从照料孩子和家务的负担中获得解放。妇女传统的形象是纤弱、胆小、富有感情、超凡脱俗, 以及需要男人保护的, 这与妇女同男性信息传统的隔离有很大关系。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社会差异不但是通过场合的隔离而得到强化, 而且也通过男人比女人对世界有更多的接触而得到加强。以往, 男人能够去绝大多数妇女能到的地方, 女性则不能去大部分男人能去的地方, 但女性的私人空间却常常有男人介入。

男人对各种社会场所的介入允许他们发展多重的社会自我, 练习从一个场景中解脱出来, 当他们在另一个场景中时, 并可以获得自己角色所需的距离和看法。相比之下, 女性在家庭场合中的隔离使她们很少了解关于社会和自己角色的状况, 因此女性获得的是一个更有局限性和模糊感觉的自我, 一位女性对自己经历的了解常常是个人的理解, 很少能得到群体共同看法的肯定。波伏娃指出, 女人没有历史、宗教以及共同的地点可以使她们结盟。“她们分散地生活在男人中间, 通过居室、家务、经济条件, 以及社会地位依附于某个男人———父亲或者丈夫, 其紧密程度远远超过与其他女性的联系”。

2.“场景”的去“藩篱”化———“群体认同感”的催生

在受到电子媒介使用刺激后的工业信息时代, 电视可能以几种方式攻击了男性和女性世界之间的分界线:它融合了传统上不同的性别信息系统, 模糊了性别的公开与私下行为的分界线, 破坏了物质隔离作为性别隔离决定因素的重要性。

当谈到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的大变革时, 不得不提到发生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其时, 电视在美国的普及率已将近90%。或许可以说正是电视媒体使20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性接触到了更广阔的社会资源, 帮助她们去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自我, 并使她们形成了共同的边缘心态, 其中的某些女性已经产生了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她们在组织中发现了妇女团体的力量, 越来越多的妇女拥有一种新的权利意识和团体意识, 而且拥有一种用团体和政治的语言来描述个人经历的能力。由此, 女权主义思想得以复兴、发展、成熟, 最终独立引导了一场激进的社会运动”。[6]

(三) 媒介技术的演化使在平等环境中的观念共享成为可能

电视将带有性别内容的节目带进家庭中时, 会以两种方式冲击传统的体制:赋予女孩另一个直接的角色榜样, 而对男孩则减少了男性世界的抽象性。从长期来看, 男孩和女孩都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接触暴露的男性和女性角色榜样, 他们共享同样的性别观念, 这可能会削弱传统中社会化模式的区别。

1. 观念的共享对传统的性别意识造成冲击———不同性别的“公开比较”

电视所展示的文化态度是女孩和男孩应当各自按照传统的性别意识行事, 但它也可能教给女孩男性的行为、教给男孩女性的行为。由于面向女孩和面向男孩的书中包含着不同的内容和理念, 过去男孩和女孩不同的社会化模式就会因为他们所阅读内容的差异, 以及由于缺乏对异性所阅读内容的直接知识而得到强化。比如:许多书籍和电影中描述的教训是, 为了赢得一个男人, 女性必须放弃与他竞争。这种体系实际上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 从儿童图书到学术论文, 都得到了强化。[7]但电视上的内容可能产生一种新的影响, 因为无论男孩女孩都接受着这样的信息。无论其具体的内容如何, 共享的信息越多, 就越是难以维持行为和世界观的传统区别。

每个小孩都有新的选择, 他们可能采取异性角色的某些特征, 电视同样减少了“异性”的神秘。在相同的信息环境中包括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 使得两种性别的行为公开地让公众进行详察和分析。由于电视结束了文化了中“女性场合”的女性信息的隔离, 那么它的最大影响是女性对自己角色的认识。作为两性平等共享信息的平台, 电视改变了两性对社会性别的看法。电视使女性接触到与以往不同的“外部标准”并且告诉她们“事情如何进行”。男性也找到了放松自己, 不用一直维持自己强硬阳刚形象的另一个新方向。电视这个共享场景推动了以往被分隔开的男性和女性的公开比较。

2. 共享观念促进了群体认同感的加强———性别融合的“公开需求”

在现有的女性主义运动之前, 大多数的女性并没有将她们看成是一个“群体”。女性突然能够“看到”超越她们个人问题并对其表示关注, 亦能够获得外部的观点, 对全体女性问题有共同理解, 这与在平等环境中获得了共享观念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电视提供了有着男性话题、男性冒险和男性机会的男性世界的画面, 而女性却被禁止入内, 这使女性发现自己是“少数人群体”———被隔离在世界之外, 只能看不能进入的群体。电视对两性领地的不断暴露鼓励了男性和女性要求在所有的公共场合进行性别融合。

2010年因参加《快乐男生》选秀而家喻户晓的刘著, 人称“著姐”。因参赛时着烟熏妆, 穿蓝色丝袜和高跟鞋而引起社会关注。刘著凭借着出位的打扮, 女性化的表演, 出尽了风头。刘著的性别观从小就与其他男孩不一样, 但是他的家人也从未对他进行干涉, 对他的成长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这在以前的社会是肯定不会被认同的现象。如今的刘著还是会着女装亮相一些小的选秀现场, 甚至还召开了自己的演唱会。通过《快乐男生》的平台, 刘著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而他的性别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上一些人士的认同。且不说刘著自身的行为是否含有炒作意味, 但是在他身上发生的性别融合的现象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 的确值得我们关注。

二、媒介技术的演化催生了全新的“场景”的诞生, 促进了新的价值观的产生

著名的女性主义运动“在20世纪六十年代一下子在全国爆发。几乎没有任何男性或女性预测到它, 或者说甚至没有想到会那样。”社会意识中如此革命性的变化如何会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发生?是什么改变了妇女的意识, 是什么使得这些变化成为合理的———之后———对许多男性也是合理的呢?[8]在一代人之内如此大范围的人群中女性主义意识的突然兴起有力地说明, 在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时, 它们可能赋予了人们恰当性别角色的一个全新的观念。

(一) 社会“场景”的融合产生了全新的“场景”———性别融合的基础

社会“场景”的融合并不单纯是一个场景与另一个场景的简单叠加, 融合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当两个场景彻底融合成一个场景或逐渐趋向融合时, 就会促使一个新的场景的诞生。梅罗维茨指出:“性别的适合行为的新观念并不是简单地从更伟大的意识中成长出来的, 而是从新的意识和新的价值观中成长出来的。”[9]

因为电视通过将外部世界带入家中, 打破了公共环境与家庭的区分, 它首要的和最强烈的影响是女性对公众男性世界的观念以及她们所处的地点或缺少地点的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 电子媒介对家的入侵不仅使女性从家庭信息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而且倾向于将公共和家庭场景重要整合并且形成一个“兼有两性的场景”。

(二) 新的“场景”促使了新的价值观的诞生———性别融合的开端

妇女解放运动决不是简单地解放“受压迫的少数人群”。妇女对角色、权利和责任变化的要求也必然要求男性角色、权利和责任的变化。女性主义运动可以被看作是“性别解放运动”, 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在融合, 不仅仅是妇女变得更像男人, 而是两种性别的成员变得类似, 并且两种性别的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对方的互相认同。

希拉里·克林顿是美国曾经的第一夫人, 现任的美国国务卿, 她的经历可谓充满传奇色彩。她曾为了帮克林顿助选, 而改从夫姓, 又力排众议与奥巴马同时竞选美国总统, 甚至还曾经在竞选中一度取得过领先位置。而她的先生克林顿从美国前任总统转变为为希拉里助选的好好先生则恰恰反应了两性在社会角色中互相融合的趋势, 当男性与女性不再固守在旧有的社会分工和场景之内时, 一样可以取得非凡的成就, 并获得众人的认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为“社会性别融合”的未来提供了好的典范。

三、结语

媒介是大众传媒传播的工具, 不仅媒介所报道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 媒介也通过塑造这些社会事务和行为交往的风格来影响着社会。社会“场景”之间不断地融合与撞击, 引起了对社会和政治行为重新评价。作为受传者, 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去鉴别信息的有益与否, 而作为传媒人的我们如何去挖掘传媒的潜质以服务社会, 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应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话题。

摘要: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演化, 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 并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 社会性别的融合现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梅罗维茨的“媒介场景理论”, 着力从媒介技术的演化增强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使不同社会性别之间隔离“场景”的最小化, 促使了崭新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与共享三方面来探讨媒介技术的演化对社会性别融合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技术,媒介演化,社会性别

参考文献

[1][2][4][5][7][8][9]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158-171.[1][2][4][5][7][8][9]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158-171.

[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 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309.[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 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309.

观念影响 篇11

关键词:门当户对;经济;地位;思想

一、经济上的门当户对

中国古代十分强调经济上的门当户对。在中国古代结婚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是创于西周,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六礼”传统习俗。其中纳征即是所谓的送聘礼。在《汉官仪》中有:“皇帝品皇后,黄金百万”的记录。官方如此百姓也不例外,在一门亲事中男方要下聘礼,同时女方要有所陪嫁。到了宋代,市民经济空前发展,不同经济基础的家庭的日常生活都是迥然不同的,这就更加为经济基础在婚姻中奠定了重要的地位。虽然不是经济基础相同就是门当户对,但经济基础不相同就称不上门当户对。

现代是一个经济主导的社会,在现代的婚姻中,经济基础更是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古代有聘礼和嫁妆的要求,而现在聘礼嫁妆必不可少,与此同时,房子、车、存款更成为了硬性指标。两个经济基础差距较大的人即使生活在了一起也会由于经济以及观念的原因产生矛盾。所以自古以来在人们的门当户对思想中就存在着经济基础相当的条件。

二、社会地位上的门当户对

在中国古代,门当指的是大门上方的2个或4个小木桩,这直接体现的就是一个家庭的门第等级,即社会地位。

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中写道:“两家门第以相当为主,故有士大夫与宦官为婚姻者,则为时讥毁”。贾谊在《新书·时变》中写道:“取妇嫁子,非有权势,吾不与婚姻,非贵有戚,不与兄弟,非富大家,不与出入,因何也?”抨击了当时门第婚姻的现象,同时我们也可也看到,门当户对不仅仅在是一种习惯与传统,更是成为了一种规定。汉代婚姻等级制的逐渐加强,预示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婚姻门阀等级状况的出现。在汉代,婚姻关系作为一条重要的血缘纽带,使各地区的豪族地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步步地形成了延亘数代的豪门大族。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是中国门第观念最强烈的时期,人们强调“士庶不通婚”,即士大夫家族与贫民百姓不可通婚。在唐代实行了科举制后,门阀制度稍有好转,但只是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所处的社会地位,而婚姻中对社会地位的重视仍存。

在现代的中国,没有了绝对有优势的大姓家族,但是人们更加看重社会地位的。如果丈夫地位较高,人们会着重强调他是某某人的太太。由此可见人们对于社会地位的重视。婚姻中,人们会批评男女双方父母的社会地位以及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以强调门当户对。

三、思想(文化)上的门当户对

以上所述强调社会地位、强调经济基础均属于较为实际而物质的方面。伴随着时间的发展,直至现在人们仍然强调门当户对思想。这就说明,门当户对思想对于今日的现代社会同样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古代,受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婚姻双方在大婚前了解并不深入,不似现代的人们有一个较长时间的了解与磨合。若双方生活在门当户对的家庭中,夫妻双方的喜好会有较多的共同点。出现一个人喜爱较为粗俗的爱好,另一个人喜爱高雅的艺术的情况会比较少。这说明门当户对有利于夫妻双方志趣相投。

婚姻中对思想观念相同的强调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一样的。在现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更要求了夫妻双方思想观念的相近,否则日常生活的交流就会产生很多不和谐。思想观念的相近从古至今在婚姻中都十分重要,而门当户对恰恰有助于促进夫妻双方思想观念的相近。

门当户对思想的流传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原因外,还要很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常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在看待婚姻时会更加理性,对双方条件的考虑会更多,这就很好的维持了门当户对的婚姻思想的流传至今。在《中国婚姻》一书中写道:“婚姻由父母做主,站在一边的女儿只有服从的义务”。父母看待婚姻,在年龄合适的前提下,门当户对可谓是最为重要的了。时至今日,虽然讲究婚姻自主,但是在结婚前仍然要征求父母的意见。加之社会生活的现实性,人们一般不看好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

在现代,新媒体发展,门当户对思想的传播更快更广。也许人们已经给它赋予了现代意义,但是这种思想的核心却一直流传。

从古至今,门当户对思想一直指导着中国人的婚姻。中国婚姻中强调经济基础、强调社会地位、强调思想观念以及其他原因使门当户对的婚姻思想没有流逝在时间的长河中。虽然门当户对思想会融入每个时代的特点,具有时代性,但它仍然是我们婚姻中重要的指导思想,这一点至今未变。

【注释】

①选自《汉代婚姻形态》:彭卫..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完颜绍元.中国婚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9

[3]常建华.婚姻内外的古代女性[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现代联绵字观念对台湾学者的影响 篇12

杜氏另一篇研究联绵字问题的文章题为《部分叠韵连绵词的形成与带1-复声母之关系》,约八九千字,发表在《联合书院学报》(1968-1969)第七期。文中说这是一篇“基于完全接受前人‘中国古有复声母’的立场,以推想部分连绵词之构成与复声母之关系”的文章,实际上是接受了艾约斯汉语古有复声母的观点,重选例词证明汉语古有某些复声母的文章。文章不同意林语堂《古有复辅音说》中的做法,而举果臝、蜾赢、螟蛉、儱倲、来牟、命令、拣练、勉励等八个“叠韵连绵词”重新证明汉语古有kl、ml、tl等复声母。杜氏的表述中明显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语言研究不是从材料出发,而是从理论出发,则难免道听途说之嫌。但这是近百年来许多学者从事汉语研究的“习惯”,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后人只要注意这一点就可以了。况且,杜氏已经自言只是“推想”,也不必过分计较。我们只要看到其后面的四个例词都是联合式合成词,就知道其联绵字观念与大陆流行的现代联绵字观念完全不同。其余四个例词,大陆也有人举作“联绵字一双音单纯词”说之例证,但那也是他们未考其造词理据的结果。特别上举杜氏两篇文章中都没有双音词语素辨识的意识及表现,这不仅与大陆数十年以来主流派学者联绵字研究习惯不同,他们从形式上是注意联绵字语素辨认的,而且与21世纪台湾一般学者的联绵字研究习惯也不同(参后)。

杜氏之后研究联绵字问题较有成绩的是周法高教授。其《联绵字通说》[2]总结了自王念孙以来学者对联绵字的认识,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文章指出“联绵字”的含义不够确定,但未界定“联绵字”。文中引大陆学者著作最晚的是王力先生的《中国语法理论》(1944)。至于其《汉语史稿》(1958)中所阐发的现代联绵字观念及其他学人讲的现代联绵字理论知识,文中均未提及。这个现象很值得注意。周氏博览群书,大陆学者宣传现代联绵字观念的一些著作,他不可能不知道。特别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有著作创“联绵字一双音单纯词”说,周氏不可能一篇/本也没读。他撰《通说》而不提及这些著作中所宣扬的现代联绵字观念,不讲“联绵字一双音单纯词”说,说明他对现代联绵字观念不认可并且当时台湾学界还没有人持现代联绵字观念。否则,《通说》中不可能避而不谈。

周氏未给“联绵字”下定义,但在《通说》第二节中说:“联绵字有必须合二字成义不能分析者,…也有二字同义者。”据此可知其“联绵字”指双音单纯词和部分同义语素联合构成的复合词。这与传统语文学家的联绵字观念相比,范围小了些——传统语文学家的“联绵字”一般指双音词[3]《辞通》中91%以上是合成词[4],《联绵字典》中95%以上是合成词[1],周氏说此二书专收联绵字,其“联绵字”实指双音词。

上面以杜、周二氏为例,简单介绍了20世纪台湾学界联绵字问题研究的情况。此时台湾学者联绵字观念很不统一,但没有人信仰现代联绵字观念。这一考察既可以与台湾学界21世纪的情况作纵向比较,又可以促使我们深入探讨联绵字观念分歧的原因,以便更有效地研究汉语双音词。至于岛内前辈联绵字观念分歧严重,后辈莫衷一是,适逢现代联绵字观念流行,慎重者可能更加困惑,不慎重者则势必误入歧途。

二、近年来台湾慎重治学者深为现代联绵字观念所困扰

现代联绵字观念困扰台湾学者只是近几年的事情。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学者接触日益频繁,网络的发达也促进了文献传递和阅读,从而方便了台湾学者见识大陆流行的现代联绵字观念。在他们的文章里,大多首先介绍现代联绵字理论知识:联绵字“两个音节连缀而成一个语素”,“不能拆开来解释”,“大多有双声叠韵关系”,“有多种书写形式”,等等,并且几乎都改称“联绵词”,而不再称“联绵字”,因而从理论形式上看,他们有点儿像现代联绵字观念的信守派。所不同的是,他们好像对联绵字的范围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往往要对所怀疑的部分进行具体考察,而考察的结果又往往令他们对新接触的现代联绵字观念的部分内容提出异议。如李添富博士,著有《<诗经>中不具音韵关系的联绵词研究》[5],还与林炯阳一起指导研究生李淑婷写过一篇学位论文《<世说新语>联绵词研究》,就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

试看他的《<诗经>中不具音韵关系的联绵词研究》。这篇文章约三万字。首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大陆几位现代联绵字观念倡导者的一些学说,也说“‘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或‘连绵字’,一般认为它是不能拆解的单纯词,是一种声音组合形式的词汇”。接下来却用了大半的篇幅逐一考察向熹《诗经语言研究》一书中所列出的26个非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发现其中至少有24例不支持现代联绵字观念:玁狁、昆吾、混夷、串夷等四个异族名称都是外来词[6]中谈到:“受到‘联绵词不得分训’刻板印象的影响,笔者个人对于(三)⑪难免起困惑:汉语方言单音方言词本字是古汉语联绵词其中一字,可靠还是不可靠?”接下来便在困惑中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以约26000字的考证,开辟了通过古、今、方三方印证而考辨联绵字语素的通途,为无现代联绵字观念之成见者正确研究联绵字语素构成情况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同时也为其他受现代联绵字观念困扰的广大学人献上了解除困扰的良方,因为一些公认的“联绵词”,考察发现其实是合成词。由此说来,只要研究者有了历史观点,坚持用历史考证法辨认联绵字语素[7]的同时,再兼顾方言材料的印证,终会使一些疑难词语得到正确的解释,并由此解除现代联绵字观念的困扰,解放自己,使自己的研究进入科学轨道。至于反思派学人,有了用方言材料印证的思路,具体研究中路子将更宽广、步子将更扎实,成果将更有说服力。而徐芳敏教授如果不受现代联绵字观念的束缚,弄清了“联绵词不得分训”说是怎么由信守派学人误解王念孙“连语不可分训”说[8]或误解王国维“合二字而成一语,其实犹一字也”之说[9]而来,那篇文章也许用不了那么长的篇幅就写好了。当然,这样说,并没有否定徐教授善用方言材料考察疑难词真身的建设性工作以及她所做的坚实而有用的资料工作的意思。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遍读台湾学者联绵字问题研究的文章,可知李添富、徐芳敏是目前台湾学界受现代联绵字观念困扰而奋起突围的代表性学者。而换个角度看,他们的研究又有广泛的意义。如李添富的研究可以使人想到:既然信守派著作中所列26个非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均属误举,那么,信守派学人与此相应的观点是怎么来的?这些词会不会是他们成见在胸而拉来的身份不明者?他们所谓双声联绵词和叠韵联绵词会不会也属于这种情况?现代联绵字观念究竟靠得住靠不住?徐芳敏的研究更有方法论意义。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研究精神与研究方法一旦被广大读者接受,自觉用到研究工作中去,现代联绵字观念就不会只是失掉台湾市场了,汉语双音词研究重获新生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应该说,他们的工作,其现实意义是多个方面的,重大的。

三、近年台湾部分年轻学者受现代联绵字观念左右而完全走偏

但是,由于台湾学界历来联绵字观念纷然杂陈,致令初学者不识联绵字真面目,初事研究者亦不知该从哪家之说。青年学者在困惑中看到现代联绵字观念的“科学面孔”,喜出望外,从事联绵字问题研究便祭起这个“法宝”,却不料走出泥沼而落进陷阱。本节也举两个例子。

台湾《汉学研究》2006年第2期刊登台湾某年轻学者的一篇文章,一开头儿便说:

联绵词上下两字联缀成单一语素且不可拆解的特征,在以单音节为主要结构机制的汉语中显得格外突出,在汉语词汇中是一直被关注的对象,因此对联绵词性质的说明及研究,从宋代张有(1054-?)的《复古篇》(按:篇,一般作“编”)开始,直到近代学者,未曾停止。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联绵词的定义,以及古今联绵词在概念上的差异,皆有清楚的认知及界定,也清楚的勾勒出联绵词的特性,确立了联绵词上下两字之间联缀不可拆解,大多具有语音的关系,且有浓厚的口语色彩,文字只是提供记录语音的符号,字形的标示与意义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因此以同一意义概念为中心的联绵词,可以呈现出多种字形。(按:原文此处作注引符定一《联绵字典·凡例十七》的话为证)。

这段话体现了其全文的基本特点:因迷信现代联绵字观念而陷于绝对化,以致多有走极端的表述。如说“联绵词上下两字联缀成单一语素且不可拆解的特征”:既然认定“联绵词上下两字联缀成单一语素”,不可拆解就是不言而喻的了,而说“且不可拆解”,这么一“且”,强调意味顿增,却不料反映出追随现代联绵字观念而走极端的特点。又如说从宋代张有到近代学者“对于联绵词的定义,以及古今联绵词在概念上的差异,皆有清楚的认知及界定”云云,与大陆信守派学人的论述相比也大进了一步。只是全文未见证明。实际上也无从证明,因为语文学史上并不存在作者说的那事儿。一定刻意取证,只有明代方以智的“謰语者,双声相转而语謰謱也”之说,在信守现代联绵字观念者看来有点貌似,于是有人围绕现代联绵字观念作解,无奈方以智不懂现代联绵字观念[1]这里引符定一的话不能证明所谓“以同一意义概念为中心的联绵词”云云,否则就是其大前提——“联绵词上下两字联缀成单一语素”不成立!短短二百来字里有这么多问题,说明学者一旦着了现代联绵字观念的魔,执笔为文时什么问题都可能暴露出来。

另外,这段话中反复以“不可拆解”来强调联绵字的特点,不仅为全文议论定下了基调,而且体现了信守派学人的共同特点。如文中说:

王若江从许慎对《说文解字》的联绵词训释中,证明许慎已具有联绵词的意识。在《释文》所收的注释中,也可以发现从西汉的注家开始,注释联绵词时,并不解释单字的个别意义,也不单举一字,而是解释两个音节的整体意义,《释文》注家的注释并无完整的训释体例可言,但是从事联绵词二字为一个整体意义的认知看来,当时的注家,确实已有联绵词的意识了。

这段话中引王若江的研究说事儿。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不知道词义的整体性与构词语素二合性的相辅相成正是双音节合成词的本质属性。发现某词词义具有整体性,只要不明其造词理据,就判它为“联绵词一单语素词”,其研究的意义就只有“后车诫”了。当然,这还只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既然为现代联绵字观念所左右,就不会下力气去做点具体考察。否则,即使随便翻一翻汉语词典,也不会出现这类误解的。比如《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阿”字头下收释了22条复音词,其中音译外来词阿訇、阿兰若、阿罗汉、阿门和拟声词“阿嚏”固然不可拆解,其他如阿鼻地狱、阿尔法粒子、阿伏伽德罗常量、阿拉伯数字、阿狗阿猫等合成词也都是整体为训的,研究者能否因此判它们为“联绵词一单语素词”?如果说它们不是双音节,那么《现代汉语词典》对阿公、阿婆、阿飞、阿姨等双音词也都是整体为训的,谁能因此判它们为“联绵词一单语素词”呢?至此,如果仍要强行辩解,就只能说阿公、阿婆等分明都是派生词,所以不能判为“联绵词一单语素词”。然而这是不是说一个双音词,研究者认出它不是一个语素构成的,它就是合成词,反之就是单语素词?复音词的语素判断究竟是就语言事实说话,还是就研究者的意识说话?这是信守派学人共同存在的问题。然而,也正是由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太多,研究者却集体无意识,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联绵字观念广泛传播,长期流行。

纵观台湾学界,目前从事汉语词汇研究的青年学者多趋附现代联绵字观念。有的只要发现大陆信守派文章观点“新鲜”、“独到”,并不怎么看作者为什么提出这一观点,更不看其论据是否靠得住,便一股脑儿引入自己文章,于是自己文章观点也很“独到”了。比如大陆有些专科学校学报上偶尔发表几篇趋从现代联绵字观念而走极端的文章,连大陆信守派学人也不以为然,却颇得台湾部分青年学者青睐。这里也举一个例子。台湾《人文研究学报》2007年第2期刊登台湾某青年学者的一篇文章,以《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非双声叠韵联绵字的语音关联》、《泰安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论联绵词的界定及分类》等文中的想当然为据,撰文通过讲《玉篇》里的“联绵词”,“验证随着时代的往后推延,联绵词音节之间的声音关联愈受重视的说法”,并“以这些材料加以考察《玉篇》韵系中的细节问题”,认定这些“音韵关系乃是《玉篇》作者判定联绵词的重要条件,进而支持我们做出《玉篇》联绵词上下音节之间必有双声或叠韵,或其他音近的假设”。读者读完这篇近两万字的文章,就会清楚地看到被现代联绵字观念误导下的研究完全脱离了事实,不免担忧起来。

实际上,与本节上述两例类似的情况在近年台湾青年学者文章中并不少见,同时台湾各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也不乏此类现象。给人总的印象是,现代联绵字观念到台湾之后大受青年学者欢迎。只是其文多热情而少审慎,与大陆同类文章表现出相似的特点。本文暂不详予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本节举青年学者文章的例子,只是为了客观地反映现代联绵字观念在青年学者中的影响,没有批评青年人的意思。面对复杂的学术问题,初事学术者在认识上更容易出现偏颇,这是可以理解的。青年人需要保护,本着只论事的原则,对本节中的两个例子一律不出作者姓名及其文章篇名。

四、现代联绵字观念在台湾学界的未来趋势

目前台湾已有教师把现代联绵字观念带上讲台,这种现象此后几年将越来越多。种种迹象表明,在未来10年间,现代联绵字观念在台湾学界将会出现流行趋势。不过,随着大陆学人对现代联绵字观念反思及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联绵字观念必将淡出于汉语研究,成为历史。大势已定,只要台湾学界更多的人借鉴李添富博士与徐芳敏教授的研究,同时注意读一读大陆反思派的著作,弄清现代联绵字观念产生的基本原因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在汉语研究中造成的种种弊端,现代联绵字观念在台湾地区的流行也许不会太久。它将与一切违背事实、违反科学的东西一样颓然逝去。与它在大陆的情况不同的是,它在台湾,虽兴也暴,必逝也遽。因为台湾学界对联绵字问题的研究本来观点分歧严重,其后学人莫衷一是,一旦遇上现代联绵字观念,不少人好像找到了突围的出路,为解一时之渴而饮鸩却不知其鸩,争相归附,故现代联绵字观念在台湾其兴也暴。而一旦发现现代联绵字观念来自“臆想+虚构”,因“误解+附会”而发展,虽以“科学的面目”出现,但毕竟无语言事实支持,依据现代联绵字观念做研究不是误入陷阱,出头无日,就是自蹈苦海,难以生还,挨栽后必弃之如敝屣,故其逝也遽。

参考文献

[1]沈怀兴《(联绵字典>的收词及相关问题》,《辞书研究》2007年第4期

[2]周法高《联绵字通说》,《中国语文论丛·语文学》,台北:正中书局,1970:132-149

[3]周法高《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中文大学学报》1973年第1期

[4]沈怀兴《中国现代语言学早期的联绵字观念》,《语文建设通讯》2007年总第88期

[5]李添富《(诗经)中不具音韵关系的联绵词研究》,《先秦两汉学术学报》2009年总第11期

[6]徐芳敏《汉语方言本字考证与古汉语联绵词》,《台大文史哲学报》2007年7月总第67期

[7]沈怀兴《试用历史考证法辨认联绵字语素》,《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

[8]沈怀兴《“联绵字不可分训说”辨疑》,《汉字文化》2008年第5期

上一篇:化学复习质量研究下一篇:最小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