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变革

2024-10-02

观念变革(精选12篇)

观念变革 篇1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当前社会既不是技术上的革命,也不是软件速度上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的革命。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亦体现为观念的变革。传统图书馆在数字化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需要变革。

一、由“以图书馆为中心”向“为以用户为中心”转变

在图书馆和用户的关系方面,传统图书馆是以图书馆为中心,图书馆查找和利用文献,接受图书馆员的各种服务是用户利用文献的主要方式;而数字图书馆完全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是指按照用户需要来组织资源和服务,包括提供联结相关资源和服务的能力。

以用户为中心还意味着需要按照用户的期望和要求来设计方案,其设计的根本目标和评价标准是能否提高用户信息利用能力和效率。在国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美国康奈尔大学设计数字图书馆时,对用户需要进行调查的事例具有代表性。

1993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A·Mann图书馆在向数字图书馆方向转变时,图书馆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用户调研,用户的建议归纳如下:希望该馆进一步扩大数字信息资源的内容,如增加更多的资源;尽可能多地提供全文资料,包括重要期刊和参考工具书的全文,应该包括图片和图表,提供视频、音频、图像和多媒体资料;使该馆的网络应该为更多人服务,如对地理位置分散的用户服务;探索创新性的传递选择,如卫星传输,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数字图书馆向公众开放;提高学生用户的使用水平,如让所有学生都参加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使用与存取的课程和培训;提高课堂教学对资源的使用,如通过网络传递教学辅助材料、试卷、与课程有关的软件和数据库以及多媒体等;增加新的界面特色,如根据用户的要求和偏好,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保留用户个人化的数据库使用目录文档;支持多种平台,使跨数据库检索更加容易并能同时存取多个数据库,使数据传输更加简便,确保系统能指引“未连接”的资源,诸如印本资料和尚未网络化的资源等;增加文献传递特色与功能,如提供内部文献传递服务、提供可能的馆际互借位置、连接商业性文献传递服务机构以及提供按需扫描等;加强对用户的帮助,如教会更多的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系统,提供联机交互帮助,用户界面应在资源选择上提供“智能”帮助,参考咨询馆员应能提供指导,允许用户通过类似公告板的设备互相帮助等。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要求,一方面反映了用户对数字图书馆功能和服务的希望;另一方面也表明数字图书馆如果要获得成功并让用户满意,就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人力和技术要素。

二、由“以文献为中心”向为“以信息为中心”转变

传统图书馆以印刷文献作为主要的物质基础。作为记录人类文明与文化的重要载体的书刊文献在图书馆中的存在将是长期的,特别是古籍文献,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在信息社会,一方面,数字信息资源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为了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传统图书馆的部分馆藏印刷文献也面临着数字化转换问题。在数字图书馆时代,数字信息的数量将会超过印刷文献,数字图书馆的“馆藏”主要是数字信息资源。

数字图书馆是以信息为中心,这里的信息是指“全信息”,即不仅是书目信息,还包括全文信息、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扩展、存贮技术和信息压缩技术的进步、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越来越多,学者和专业人员迫切希望从图书馆获得最新信息和最有用的信息,因此要求图书馆提供联机目录、期刊论文目次页、索引、文摘、电子参考工具书、百科全书、书刊的全文数字信息资源以及声音、图像、动画、三维图形等等。数字化图书馆的核心任务就是满足用户需求,所以必然要以信息为中心。

传统图书馆以文献为中心的观念首先体现为图书馆组织结构的“文献化”;其次体现为图书馆服务的“文献化”,对文献的描述和服务都停留在文献这一物理单元层次和实体上,难以灵活开展多形式的信息服务以充分满足用户需要,更无法充分展示图书馆的能力和智力内涵。从以文献为中心到以信息为中心的转变,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必然要求,而且对信息的理解要更加全面,要认识到信息载体、信息类型、信息来源和信息传递方式等方面的多样化。

三、由“以拥有馆藏为中心”向“以提供信息存取为中心”转变

传统图书馆的核心要素是通过购买、交换、接受捐赠等方式获得书刊文献,从而拥有馆藏文献实体。从强调拥有馆藏到注重信息存取能力的转变,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服务时,不需要必须拥有某种形式的文献载体,因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外部的各种数字信息资源,更需要的是信息的使用权,即图书馆的存取能力或提供的可存取性要比实际拥有重要。二是馆藏拥有是衡量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图书馆只有实际地拥有文献实体,才能提供用户借阅和复制。在数字图书馆时代,相对于馆藏实际拥有量来说,对其他图书馆和外部信息资源的存取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特征是广泛的可存取性。与传统图书馆“拥有馆藏”相比,数字图书更倾向于选择“存取信息”,并作为其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字图书馆这一特征也正是知识管理的体现,即数字图书馆尽可能节省用户的时间并帮助用户准确地查找到合适的资源和使用途径,为用户提供选择性存取,同时关注数字信息资源存取的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洁.阎蓓.传统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冲击下的生存与变革[J].津图学刊,2002.4

[2] .梁平.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3.5

观念变革 篇2

知识经济与传统观念变革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一旦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的.变化.其变化往往最初表现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知识经济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必将折射为人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巨大转变.而对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在内的传统观念的沉思和探索正是哲学对时代精神精华把握之已任.

作 者:张正明 作者单位:学术交流杂志社,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北方论丛 PKU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年,卷(期):“”(4)分类号:B804.4关键词:知识经济 生产方式 观念转变

应对出版变革,转换传统观念 篇3

出版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内容阅读方式转变、媒体融合、个性化的数字出版服务。这些都体现在数字内容服务正在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数字内容服务是基于内容的碎片化、颗粒化组织内容的。出版行业拥有大量的内容资源、丰厚的知识储备以及多年积累的出版资源,这些内容资源通过数字化、片断化后,可为数字内容服务提供单一片断内容,也可以提供由多个数字内容片段组合起来的内容。数字内容服务是数字出版的基本要求,数字技术应用是帮助传统出版单位顺利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支撑系统,是助推出版单位实现从传统出版模式到数字出版模式跨越升级的技术保障。

出版内容资源的优化整合、互联共享,将大大提高出版物的创新力和质量,这样的情况下才可能给读者,或者消费者提供高效、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国外利用新技术和传统出版结合发展数字出版已成为数字出版发展的保障,例如:美国的出版集团无一例外均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的应用,对网络化生存保持着高度的敏感,积极地推进着数字出版进程,鼓励出版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达到双方共赢的效果。当前在国内,不少出版社也都在纷纷探讨出版社全新的业务流程,运用信息技术将内容产品数字化,应用网络技术将传播渠道網络化,以此开展新业务延伸出版产业链,实现出版资源优化整合、创造、转化、更新和增值,应对新时代的技术冲击。

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出版单位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出版资源的数字出版形态,没有开发出适合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数字出版产品,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数字出版产品销售渠道,没有在数字出版领域实现赢利。对于电子书、数据库、在线教育、按需印刷、手机出版等不同的数字出版形态,其赢利模式差异很大。一些国外成熟的模式在我国未必一定可行,国外没有的模式在我国也未必不能成功。关键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理念,需要转变什么样的观念。

作为从事传统科技出版的老编辑,面对新兴的数字出版浪潮,笔者认为以下两点是尤为重要且必须解决的。

首先要进行传统选题策划观念的转变

就科技出版而言,从建国初期,传统选题策划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自然科学图书基本上是前苏联的舶来品,包括技术标准、教科书及相关工具书等等;第二个阶段是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前,科技出版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图书技术内容少得可怜,许多内容是“空洞的政治语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各家出版社引进了一大批欧美国家的科技图书,确实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随着国内各项科学技术的逐步成熟,也组织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内专家编写的著作;进入21世纪后,在“科技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方针指引下,图书出版的品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极大地满足和丰富了广大读者的知识需求。

但是,近几年,随着出版业走入市场化,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大家为了市场占有率,以及主观愿望上的利益最大化,不遗余力地策划大量的同质化、水平不高的图书,特别是由于出版社的白热化竞争,使得一些不负责任的图书流入市场,最终坑害读者。应该说,图书产品的大量积压,单本品种印数的急剧下降,与图书的质量和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加之数字化革命的迅猛发展,未来几年,传统出版物相当一批产品可能会被逼入“死局”。

因此,为了适应出版形态的革命,传统出版社的编辑首先应该在选题策划上进行观念的转变。在目前形势下,具体说来,可以分成两步走:第一,对于相对稳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可以按传统的选题策划和组稿方式继续传统出版。第二,对于关联性很强的选题,如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优化,具体说来,比如城市雨洪管理、市政管网管理以及城市交通流量管理等,很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得出一组非常准确、权威的控制数据来指导若干年的城市设计与规划,这些数据都是动态的,也可以称之为“与时俱进”。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而数学模型是建立在全动态数据之上的。这就给出版工作者在数字出版上一个很好的机遇。理由很简单,因为数据的收集者(这里指相关的研究院、所),最终需要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供客户使用从中获得效益,而任何一个院所的研究都有自身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出版者进行有机的组合并优化。数字出版就是这种组合优化的最佳途径。可以这样讲: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上,就是一个大的中间商,他的作用就是一个中枢,把零散的信息整理打包,最终有偿服务需求者。

所以,编辑在策划数字出版选题时,首先要有总的、全局性的、可持续性的整体概念,比如“城市市政管网运营与管理”这个选题,编辑的策划点已经不是传统的某个权威单位或个人,而是一个大的群体集成,这里包括大专院校、科研和设计单位、气象、地质部门等等,这些部门提供大量的信息碎片,包括图、文、遥测遥感数据甚至是GPS或GIS数据,所有这些数据都是全动态的,策划编辑的任务就是把所有这些信息充分整合优化,建立一个大的信息交互平台,打成各种不同的数字图书包,有偿提供给客户。如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联合基特尔森联合公司和栢诚美国基础设施子公司以美国公共交通合作研究计划(TCRP)之《公共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就是数字出版的成功案例。TCRP很短时间就以报告的形式更新一次,有偿供大家使用。可以设想,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跃,在不远的将来,无论是管理人员、政策制定人员、设计人员还是施工、运营人员,都将是数字化出版的著作权人和直接用户。

数字出版物营销观念的转变

与传统出版物不同,数字化出版的营销,首先强调的是服务、服务、再服务。对于数字出版,编辑的选题策划与出版物营销是密不可分的,应该说,营销贯穿于策划的始终。上面讲过,在数字出版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是著作权人或直接用户,所以,编辑,这个数字出版的特殊角色,首先要明白数字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的一个显著区别:传统出版物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单个选题信息量有限,但选题题目可以多数量开发;而数字出版的单个选题信息量可以无限大,相对地,选题数量可以大幅减少。单就数字出版而言,一个选题的巨大信息量,在出版变革的初期,可能会吸引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给出版社带来一定的效益。这也是时下国内外一些出版商热炒“打包数字化”的根本诱因。但是,剖开来看,这些产品卖的是设备而不是服务。长此下去,必然会将出版产业边缘化,使出版社非常被动。这种危机,必须在策划和营销中予以充分的重视。

在营销方面,之所以提出服务再服务的理念,这也是数字产品的特征决定的。数字产品有更新迅速的独有优势,应该就此优势构建可持续的服务平台,为出版社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大的选题方向确定之后,要将服务平台细分成若干个领域(子平台),在子平台上纵向做足功夫,在注意保护版权和出版社相关利益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以保证出版社的不断发展。

总之,在数字出版产业中,只有出版社在产业链中是真正的书商。出版并不是将已经成型的作品付印再销售出去那么简单。出版工作由编辑、制作和营销构成,其中选题策划工作是前提。图书出版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过程,编辑的创造性作用,从选题策划开始,贯穿于图书出版的全过程,就像麦卡锡所说“编辑不断提出问题,作者也一一回答,直到双方都觉得已经创作出一本好书为止。”由此可见,图书能否适合市场需要成为畅销书或精品,能否推广加强数字图书的营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的内容,而出版社和编辑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编辑才能准确地分析市场需求和读者的阅读嗜好。在这一点上,无论是电子书的制造商还是网络的运营商都是做不到的。

观念变革 篇4

1.现代教育观念的变革, 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儿童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观念变革时期, 教育家开始重新审视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形成了对儿童和教育的新认识。认为儿童不仅与成人有差异, 儿童之间也是有差异的, 无论是在语言表达、阅读速度, 或在回答问题上等, 儿童之间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教育中采用统一的内容、方法、进度, 要求所有的儿童是不合适的。在这个基础上, 有教育家提出“儿童中心”的观念, 认为教育应该使学校适应儿童, 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 教育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儿童进行。教育家也对学校形成了新的观念:认为学校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 学校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心, 学校要使儿童、课程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学校是一个各种知识、文化的净化器和不同等级、阶层的平衡器, 要使每个到学校学习的孩子能够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这些新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下, 传统的等级教育观念、歧视性教育理念逐步被废弃, 适应儿童的教学内容、活动课程、个性化学习等观念逐步被接受。

2.现代教育技术的变革, 核心是如何处理好“技术为知识服务与为学生服务”的关系问题。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 早期的“班级授课制”主要是基于知识学习的考虑。进入20世纪以后, 教育技术发生重大变革, 从技术为知识传授服务转向技术为学生发展服务。如在教学技术或手段上,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步由活动教学、设计教学、小组教学、单元教学、讨论教学所取代;学习方式也由传统的必修制向选修制、学分制、走班制等转变;课程设置也由传统的学科课程向活动课程、综合课程、AP课程转变;学校机构也由传统的统一学校向选择性学校、特许学校、公立学校市场化转变。教育技术的变革,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3.现代教育制度的创新, 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制度约束儿童与保护儿童”的关系问题。传统的教育制度是一种限制和约束儿童的制度, 如早期的“双轨制”和“多轨制”, 把儿童分成不同的类型, 设置固定的通道。即使在实行单轨学制的美国, 早期学校制度也是从无年级制到8-4学制的。进入现代社会以后, 约束儿童的教育制度开始发生变革, 逐渐形成一种保护儿童的制度, 使儿童有多样性的发展通道, 特别是“综合制”的出现和6-3-3学制、6-2-4学制以及多种学制的出现, 为儿童发展提供了多样性的渠道。教育制度不仅要保护儿童, 也要约束儿童。这种约束是建立在现代儿童观念、教育观念和教育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的, 约束也是一定程度的保护, 而且保护的内容更为细致和人性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婚姻观念变革 篇5

时至今日,广大青年群体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婚姻形式。据报道,公众对它们的接受度分别为:“网婚”48.8%;“隐婚”(假性单身)为52.5%;“闪婚”34.1%;“不婚”62.7%。其中“闪婚”、“闪离”的多数在一个月以内完成相识到分手的全过程。

三十年前后,对离婚容忍度等存在如此强烈的反差,说明了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颠覆性的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在婚姻观念上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阶级色彩。这过分地扼杀了人性,过度地控制人类的生理需求、经济需求,使得婚姻表现为绝对的国家化特征。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将婚姻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生活体现。人们择偶是对职业、收入等经济因素及容貌、身材等生理因素的考虑在不断增多,对文化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社会,婚姻已完全纳入私人生活范围,成为真正意义上社会公认的个人行为。这使得不同年代的“白马王子”面目迥异,更重要的是,凸显出强烈的人性自我松绑意识。

人的观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个体的观念往往为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所以由个体观念组成的社会观念,是一定生产方式或经济关系中产生,受经济关系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社会观念是具体和发展变化的。一定时期的社会观念代表了一定时期大多数人的社会认知能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道德与社会价值上的折射。简单的讲,观念取决于人获得什么程度的自由。婚姻观是人观念的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是僵化的,中国人受到计划体制和条块分割制约,封闭同时造成经济上的匮乏和思想上的贫乏,盲目的政治信仰导向造成了社会观念的偏差甚至荒谬,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表达忘我、无我的境界,人性在高度文明的现代遭受愚昧的中世纪常见的痛苦扭曲,被压缩到了极致。婚姻在这个时期,就是盲目政治的牺牲品,极端政治将人分三六九等,阶级出身成为人的界线,自然也成为婚姻优劣的标尺。由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处于畸形状态,人已经成为政治化产物,物化成为国家、集体的附庸,毫无经济自由和精神自由可言,人们对社会价值和社会道德的看法严重失真,所以,文革时期的婚姻大多是背离人性的政治婚姻。

三十年前伟大的改革开放,复苏了一个国家,更松动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重获新生,虽然自由起初仍旧是贬义,但阶级出身等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人们越来越多的审视曾失去的民主,渴望人性更大的解放。公有制的坚冰被打破,多种所有制形式带来城镇和乡村普遍的致富欲望,也真正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在经济上获得了利益。由于生产力被逐步拔高、上升到正确的位置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在党和政府宏观控管下,中国人民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人们能从陡然增长的西方思潮中学习尊重本性、自由择偶,这个时期的婚姻观以经济导向为主。

由于对平等的追求没有明确方向,对特权阶层的愤怒没有正确疏导,二十年前曾引起一场灾难。在婚姻观念里,同样由于矫枉过正,90年代中期,出现了没有道德观约束的性爱至上主义。性自由摧毁了传统的婚姻观念,引发了性罪错和性疾病泛滥,引起了社会的反思。决策层通过正确的、积极的道德和价值观导向,在不断的文化回归和人性思考中,婚姻观逐渐理性、成熟并分化成传统和激进思潮,虽然互不认同,仍能共处容忍,并且有一定的共性。表现在家庭形式方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家庭人口规模越来越小,不管是忠实的传统婚姻,还是浪漫的激进婚姻,都不再唯儿孙绕膝、四世同堂为美。由于社会交往的加深、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日益增多、生产力水平的通过,使大家庭的局面受到冲击,户均人口逐年下降,家庭类型相应变化,核心家庭(一对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数量不断增长,传统大家庭观念逐步淡化,自我意识逐步增强。

观念变革 篇6

从世界范围来看,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正在改变和重塑出版业,并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格局。开放资源、自出版、在线出版、图书馆出版等各数字出版业态带来日新月异变化,基于编辑把关、印刷出版、书店销售和出版社主导的传统出版流程的出版教育,越来越难适应互联平台上发展的数字出版,改革传统出版教育,建立新型数字出版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在数字出版时代,资源和信息开放的易获取性,使出版业不仅继续履行生产制作书籍、传播信息的知识功能,在某种层面更是国家软实力传播的重要渠道,数字出版也就具有更重要的文化战略高度,需要专业的数字出版人才来履行这一使命。

面对颠覆性的数字出版,中国出版教育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基本基于三个方面:重视实践教育;加大数字出版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兼顾文理渗透。众多学者也提出了一些颇有建树的教育理念,如数字出版教育应从加强复合人才培养。但是,面对互联网时代对数字出版人才大量需求的状况,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现有的出版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所培养出来的出版从业人员,尚不能完全适应互联网媒体的要求。本文结合国内外数字出版教育实践,对数字出版教育的教学理念加以梳理,试图探寻一种适合数字出版教育的新思维,并延续这一思维,探讨数字出版教育培养模式的变更。

一、教学观念的变化

基于传统教育观念上的中国出版学教育,始于1951年3月新华书店总店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的《共同办理新华书店总店职工业余学校合约》的职工业余培训,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出版教育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思维和模式。

进入数字时代,互联网改变大众传媒传播方式和教学方式,不仅传统出版学及其实践受到互联网传播的挑战,出版业的商业模式、思维方式和产业文化更是发生颠覆性改变。反映在出版教育层面,冲击主要有四个方面。

1.“以传者为中心”向“以读者为用户”,“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观念转变

“以读者为用户”,树立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围绕用户来开展出版事务。互联网传播交互性特点,使出版流程“传受”关系发生改变,读者从内容消费到内容创造,与“传者”成为共同创新平等伙伴;在教学中改变“以传者为中心”的思想,理解新媒体对信息的控制力已大大削弱,强调“以读者为中心”,消除“把关人”意识,建立平等、开放观念,积极主动参与互动,把握市场,与互联网用户建立起新型平等交互关系。 同时,传统教育向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和协作学习模式转型。教师不仅是讲授者,更是引导者;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视为伙伴而与之相遇,根据对方的一切因素来体会这种关系。

2.教学主要方式应是引导而非传授

之前学生学习途径只能是通过教师、课本、图书馆、实验室等有限几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开放内容、开放数据、开放资源及数据和信息透明度与易获取性,学生自己就可通过网络视频、检索数据库、专家教学系统自测自学,通过网络在世界范围选课学习。以前是“知识在于积累”,现在是“知识在于梳理”。知识无须记忆,更多是检索和梳理,教师主要职责不再是以传播知识为主,而是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获取有价值信息并从中选取有意义信息的能力,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字出版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也不再是向学生灌输既有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塑造适合最新的出版状态,开阔视野,见识国际新型出版平台:比如众包出版平台Kindle Scout、苹果公司BookLamp图书平台等,检索各种数据库查找各类信息资源,利用互联网服务紧密跟进业内动态。

3.教学目标是培养基于数字出版平台的新出版人才

尽管中国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数字出版的相关课程,截至2014年也有5所高校开设数字出版本科专业。但大多数高校转型缓慢,与数字出版联系紧密的网络编辑、电子出版技术编辑的培养只有少数高校能真正实施和开展。21世纪的出版人才,除了传统的出版知识学术素养、编辑能力,还需要关系打造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和适应新运营模式既懂传播内容,又了解市场并能有效营销能力;了解传播内容且能以技术将其表现出来,具备在信息采集、数字传播、印刷与复制等环节的高技能。对于数字出版院校来说,应根据自身特点,把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指导和培养学生在信息化背景下的社会生存和工作能力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

4.终生教育将成为出版教育的核心

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呈几何级速度跃进,及时准确地获取和使用知识、信息将是人们生存的重要方式。作为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出版人更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接受教育,在生命的每个阶段不断地学习,学习出版理论、掌握传播新技术、了解新传播媒体的运作方式,才能使自己不被淘汰。

因此,在知识持续变化的互联网时代,出版教育不再是出版人年轻时所接受即可终身受益的东西,出版教育的重点将是培养学生终身继续学习的能力,掌握出版学习方法与实践技能比学会出版知识内容更重要。终生教育将成为出版教育的核心,这也是提高出版人员素质的最佳途径。

二、培养模式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教育需将主动权更多地交给学生,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等激发学生兴趣,发挥主动性,在积极主动学习中掌握更多知识;教师应将学生视为合作者,一起加入实践和研究,创造新的培养方式。在北美,当今出版教育培养就有六大模式:学位教育、暑期讲习班(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出版课程培训)、职业培训班、在线远程教育、内部培训和实习项目。国内数字出版教育在实习比例、联合办学、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甚至学徒制学习等加大比重是完全可行的。

1.学院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结合,加大实践比重

新的出版态势下,学生成为共同研究者,实践和职业兴趣极为重要,实习不仅是获得低工资的工作机会,还可学到最新的技能,最重要的是跳出传统出版流程和观念的禁锢,将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创新。加拿大西蒙佛雷泽大学出版专业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研究和工作室项目,有些还给予报酬,有些学生在实习时的创新,甚至是已有雇员都实现不了的。在北美,许多学生也参与大学和商业出版社提供的专业实习,有些实习直接为他们设计,比如新出版实习计划。在整个学习和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出版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而本身就在实践过程中成为一个身体力行的出版专业人士。

国内近几年兴起的产学研结合、媒体实验室的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手段和实践。201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华中师大共建教育数字出版联合实验室,围绕学习资源数字出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用、云端一体化学习服务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和资源、工具开发,并联合培养数字出版方向的青年骨干人才,在关键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以及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但国内实践教学发展缓慢,在实践教学的学分、评价、指导等方面,均需要不断完善,尤其是实践教学的师资奇缺。作为应用型特色明显的出版专业,如果没有出版编辑的业界经验,很难教授出版专业学生。在澳洲、北美地区和加拿大等国,很多教师本身同时也是资深出版人。美国出版教育从课程设置、教学和实践都与出版产业紧密结合,课程由出版业界精英参与制订,专业教师来自出版业界;加拿大西蒙佛雷泽大学出版专业对讲师的招聘要求,明确列出至少5年业内工作经验。与业界联系紧密,除了把教学内容真正落实到“出版”,还能整合、优化配置出版教育资源,将教学与工作研究紧密联系一起。国内如暂时无法实现直接从业界聘请专任教师,可尝试打破学历限制,设定合理的聘用和考核标准,更多聘用业界的客座讲师。

2.学位教育和在职终身教育结合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出版单靠完全学院式的教学,是无法也不可能满足不断变化的数字出版发展需要的。正如老牌出版大国英国,出版教育是正规与非正规出版教育相结合;由大学提供的高等教育与大学和行业协会等组织提供的行业培训结合。如斯特灵大学和伦敦大学,除了提供本科、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学,还提供灵活的业余和远程出版专业教学。这些在职继续教育项目,包括有关当前出版问题的研讨会和一般会议、私人培训组织提供出版技能的培训和公司自己的培训部门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出版培训中心,该中心是一个私营的非营利性组织,提供的出版培训项目多样,是非常重要的获得政府承认的专门从事出版培训的机构。

加拿大西蒙佛雷泽大学也开设针对出版业界的培训课程。北美内部培训、暑期夏令营、业务提高进修班广为流行;较大型的出版机构,几乎都有为新入职人员和专业持续发展的内训计划;业务提高进修班长短期培训均有,很多由出版协会或社团举办,如美国印刷协会、美国大学出版社联盟、学术出版社之类,或者是大学或学院的继续教育计划。

传统中国教育的“应试导向”和“结果导向”让包括出版人才在内的学生毕业后鲜少做主动学习。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先在试点单位做高考(课程)综合改革,2017年将全面推进,打破传统教育的“一考定终生”局面。数字出版学院式系统教育和在职终身培训结合,组成一个多角度多层面的系统,可以使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相互促进,从而令出版业不断地向前迈进,促进国内数字出版的长足发展。

3.鼓励在线协作学习和远程学习

自2012年美国顶尖大学开始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开始,MOOC发展势头凶猛。以著名MOOC服务商Couresa为例,2012年在线的有200多门课程,160万名注册学生;2015年课程内容突破计算机这一单一方向,拓展到人文、商业、艺术等900多门课程、1000多万名注册学生;2015年2月直接和 Google、Instagram 以及其他500多家创业公司合作,开设 “Specialization” 系列课程,致力于职业培训。

在Couresa,45分钟左右的课程分成多个视频片段,用户可不受时空限制利用碎片时间,即可完成一节学习,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在线考核、用户互评等手段检验效果。这种学习方式更自主更自由,完成规定也可以获取证书,有些证书现在已经获得美国教育理事会和业界的认可。随着Couresa打通企业与学校的联系,在线学习将成为未来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

北美很多出版学位或资格培训、短期目标明确的训练或自主学习项目,如学习协会与职业社会出版的专业出版网络研讨会。开设对应公开课程(MOOC),如西蒙佛雷泽公共知识学院(PKP SCHOOL)的出版公共课,该项目2013年设立,致力于改善学术出版,在全世界范围内提供在线、开放、自主课程学习。除了提供PKP课程内容、开放期刊系统,也提供帮助从业人员学习做好编辑和学术期刊必要的行政和基础知识。

各国政府大力推进在线教育。日本自1998年起大学本科毕业要求的124个学分中可以通过“远程教学”取得60个学分;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希望未来4年内有99%的美国学生通过互联网完成教育学习;韩国宣布将在2015年废除纸质教材;中国政府也在不断提升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教育公平及资源共享。提倡鼓励在线协作学习和远程学习,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上花费大量时间与他们同学、朋友开展学习和信息交流,培养团队精神,获得更强的数字化学习技能,可以获取更广泛参与数字出版协作学习的机会。面授和网络混合的学习模式,加强学习者在知识学习之外掌握数字出版要求的技能。

4.学徒制学习

达·芬奇在拥有自己的画室前,老老实实做过6年多的学徒。在技术、业态变革迅速的500年后,学徒制仍在艺术、媒体和出版业中大行其道,更何况现代出版教育最初本身也是从学徒式训练发展过来的。基于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合作实施相结合的现代教育制度。现代学徒制可更好地整合学校与企业教育资源,通过成本分担和收益分成实现共赢,不仅减少企业追求经济利益与学习者学习需求间矛盾,在不损害企业、学校等各方主体利益情况下,减少所有参与者的净成本,或增加净收益,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回报,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而且学习者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降低直接教育成本。出版业学徒制为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政府所提倡,设立专门职业培训课程。如澳大利亚国家培训系统内的澳大利亚学徒系统(AACS),下设各种培训课程,追求学徒、雇主、澳大利亚经济创造三赢。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在高校教师人事招聘制度还在不断完善的今天,数字出版企业与院校,可以厘清产学研关系,分割权益,校企合作,学徒式进行数字出版人才培养。

三、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打破时空界限,改变人类信息接受方式、生活方式。数字出版所形成的全新出版业态,使知识传承不再受限纸质载体,而基于人工智能基础上的开放课程对传统教育的冲击,都在重新定义教育和出版教育。数字时代的出版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自我教育,又是一种素质教育,提供和创造在线学习、远程学习、学徒学习等各种可能性。教育界及业界都应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教育的忠诚之心,以国际化思维、本土化行动、现代化目标,改革传统教育观念,主动融入新的数字出版流程变革教育。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微观教学手段,更多地吸收借鉴国外的有效经验,从多方面共同努力让我国的出版人才培养得到提升。

试论科技进步引发价值观念变革 篇7

1 科技进步带来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人的劳动使得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 人在劳动中不断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 人类依靠科学技术, 改造自然世界, 改造了社会。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的进步, 促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促进一个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最直接的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给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具体来看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正面影响。

1.1 使人类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人类依靠双手创造财富, 利用体力来争取物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已经不在过钻木取火, 伐木打猎生活, 衣食住行都有着巨大的变化。机器设备代替了劳动, 计算机代替了人脑的储存和计算功能, 让人类的智慧数以千倍的放大。

1.2 扩展了人类的思维。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让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入, 对自然界的把握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强, 正是如此人类才能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生存环境。同时计算机和现代通讯设备, 缩短了空间和时间的范畴, 千里之外的信息能够瞬间到达。这种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生活的转变必将带来人类思维的发展, 以适应这种飞速的变化。

1.3 促使人类认识范围的扩大。

早期人类的生存与认识范围相当有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的生活范围日益扩大, 接触的自然界也越来越广泛, 视野也随着不断扩大。计算机网络的出现, 一个虚拟的世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人在家中就可以购物, 浏览网络图书馆, 进行学习和交流。这种超越自我, 超越国界的发展, 也是文化的整合。带来的岂止是简单的范围扩大, 而是全球的范围。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 除了生产生活之外, 人类的的交流方式和对象都发生了变化, 交流对象不再是单一的朋友亲戚范畴, 而是多层次, 多地域, 多民族的交流, 而且可以是不论时间和地点。

科学技术发展和许多事物一样, 都有两面性, 带来以上这些积极的影响外, 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第一, 与自然界的冲突。科学技术的发展, 引发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大面积森林资源的消失, 工业化的废水废气废料导致空气污染, 全球变暖, 核武器的出现造成的生化危机等。第二, 与社会的矛盾。科技进步引发生产效率提高, 大量高科技产品的出现而又迅速的退出历史。目前电气化的各种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惊人, 电视从产生到发展至今短短几十年中, 已经更新过无数代, 大量的废旧产品占据着我们有限的地球空间。同时网络、电话等信息的发展, 给人带来各种隐性疾病, 焦虑、恐慌的心理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而普遍出现。第三, 与自身的冲突。科技进步大的危害表现为人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身体呈现亚健康状态, 不加以锻炼很多身体机能丧失。交通设备代替人走路, 人能够走的距离越来越短。电脑计算器使得人的计算、记忆功能减退。身体的某一部分可以用人造系统来代替, 当人大部分肉体被机器和仪器所代替之后, 人类也就失去了人的基本特性和存在的价值。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这种危害和阻碍, 使得我们不得不合理利用科学技术, 而不是不加防范的全部应用。

2 科学技术引起价值观念的负向偏差

科技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引起人的价值观的改变, 尤其是经济性价值观的变化。人是一个有目的的存在主体, 在现实世界中总是想方设法最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科技的进步引发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使得人类不顾长远的发展, 只顾眼前利益;不顾整体利益, 而注重局部利益;忽视潜在利益, 追去表面化利益。

科技进步引起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使得人类很多人为了追求暂时的舒适, 大量的消耗自然资源, 砍伐树木带来水土流失, 洪水泛滥。农药化肥的使用生产出高产量, 多丰富的果实同时也极大破坏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为了当前的价值最大化, 损害了以后甚至是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

交通工具的普遍, 使得更多人拥有自己的私家车, 一个人开车带来的尾气对他人及自然条件的危害远远超过其利益所在。在个人看来, 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就是自己所得到的价值超越我们所说的个人付出成本, 而没有考虑到社会成本。

在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价值最大的时候, 我们往往忽略用精神世界的隐性价值去衡量。开高档车带来的价值无非是希望得到更大的尊重, 穿昂贵的衣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吸引力, 得到别人的认可, 高级物品的消费, 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承认, 从而这些物质生活中得到精神生活中缺少的各种情感。由于科技进步引发价值观的冲突和改变越来越突出。

3 科技进步与价值观的协调

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变化的同时, 也对价值观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不加以限制和合理利用和发展科学技术, 不加以限制和正确的引导, 会使价值观产生上述偏差。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高额收益的同时必须也要注意它所带来的巨大的破坏和负效应。要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人本身的全面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的目标价值。要用科学的发展观辩证的对待科技进步, 处理好人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尊重自然规律, 因势利导, 不违背自然规律, 不掠夺自然资源, 提升文明素质, 减少利用技术对自然的破坏。

科技进步的同时要不断的提高人类的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 完善社会的立法和监督机制来约束和监督科学技术带来的阻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以人类的基本健康为前提, 有效合理利用科学技术,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实现科技进步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民华, 王增芬.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4.39.

[2]贺善侃.论科技的人文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7) .

[3]张纯成.《现代科学革命的人文精神》, 河南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年第1期.

浅谈职业教育观念与方式变革 篇8

一、为什么要进行职业教育改革?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企业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这里的“技术工人”不一定就是工程师、设计师等。为什么不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工程师上?我认为如果中等职校培养工程师, 那么高等院校将培养什么人?何况企业需要的工程师只是少数, 却需要大量的优秀技术工人, 这些技术工人的就业要求不高, 适应能力强, 能吃苦耐劳, 这些都为我们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 要让他们得到较高的工资, 这就决定了必须进行职业教育改革。

二、职业教育怎样进行改革?

(一) 改革教学思想, 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职校学生在小学、初中时就饱受社会、家长等责难与批评, 心灵受到过严重的创伤, 需要我们以宽容的胸怀去包容他们, 用适合他们特点的方法教育他们, 多一份鼓励, 少一份批评, 多一份关心, 少一份打击, 打破传统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思想。

例如我第一次给2007电子1班上《综合素质训练》课时, 当时教学的内容是介绍你自己, 包括你自己的人生、家庭、难忘的人或事等。先让学生思考, 然后发言。轮到学生发言时, 居然没有一个学生主动站起来, 大家你看我, 我看你, 眼神中充满惊恐。最后我只好说:“同学们, 谁想好了谁就站起来说, 能说一句话的得20分, 能说三句话的得40分, 能说五句话的得60分, 再好一点的得80分。”然后我用鼓励、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们, 过了一会儿, 有一个女同学站起来, 向我敬了一个礼说:“老师, 能让我试一下吗?”我立刻微笑着点头。“我叫XX, 认识大家真好。”然后就站在那里, 没有话说了。我问她:“你说你可以得多少分?”“最多30分。”“错了, 你可以得80分了。”“为什么?”“因为你第一个站起来, 又已说了三句话, 可得40分, 加上你站起来时敬了一个礼, 很有礼貌, 我给你40分, 不就是80分。”“谢谢老师。”“你可以得100分了, 顺便祝贺你, 我决定选你做我的科代表。”教室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综合素质课终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 改革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轻松学习。

职业教育中传统教材的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 都较难;对企业来说, 都已不适应;对教师来说, 都需要改革。改革教学内容的标准是什么?

对学生以能学, 易学为准。因为现在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是以前基础很差的学生, 他们中大多数都没有办法学习复杂的知识, 因为有的同学连小学生都会做的几十加几十都算不对, 所以只有将学习内容容易化, 使他们能学, 学得懂。如一位语文老师曾对我说过他在上课时, 经常给学生讲新闻、故事, 学生听起来很感兴趣, 改变了以前上课学生爱睡觉或不想听课的情况, 课堂纪律明显好转, 老师上课也感觉轻松多了。让学生既了解国际国内的大事, 也学习到如何做人, 如何待人接物, 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对企业以适用为准。学生将来是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 他们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为企业创效益就行。所以有的职业学校干脆派教师深入到企业, 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展的动向, 以调整办学的方向, 满足企业的需要。

对教师以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准。教师不是万能的, 不可能样样精通, 取每位教师的所长, 综合起来, 就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了。如我校2008级学分制选修课的开展, 新生共766人参加, 选修课课程设有演讲、社交、创业、书法、舞蹈、器乐、普通话、绘画、文学等共12个专业, 并专门选派19位具有相关专长的教师负责指导,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 使自己的个性得到最好发挥。从这项课程的实施效果看, 非常好, 这种培养方式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利于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增强职业教育自身的办学活力和吸引力。

(三) 改革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快乐学习。

运用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 将学生一味地关在教室中, 手里拿着书本, 在黑板上画着图, 给学生拼命地讲, 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昏天黑地, 最后教学效果却不好。因此教学方法需要改革, 那么如何改?我校的一次公开课效果不错, 值得借鉴。那是一节电视机原理课, 教学内容是彩色电视机的电路结构, 教师将学生带到实训室, 对着彩色电视机的主板, 在主板上找出彩色电视机的几大电路:电源电路、高频头、主机芯电路、遥控电路、行场扫描电路、伴音电路等。全班同学都认真的在主板上找出相关的电路, 在老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时, 学生都基本答对。这说明学生并不是不学, 只要他们能够学懂、学会, 他们还是很乐意学, 学习积极性也很高。

(四) 改革教学评价制度, 促进学生努力学习。

传统教育的教学评价制度, 既与企业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 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需要改革。我们很多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都认为, 当前推行的学分制, 就是一个不错的评价制度, 学分制要求的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其实在很多职校已经以“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形式实现。学分制常见的形式有过程学分制, 替代学分制等。

过程学分制就是将对学生的考核分得更细, 更注重教学过程常规管理的细节, 强调教学的整个过程, 不像传统教育那样, 学生的考核成绩只取于决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及格就合格, 否则就不合格, 而大多数学生的考试成绩都不能令人满意, 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 没有积极性又如何学习。过程学分制要求学生只要平时努力学习, 认真听课,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 就能够完成学业。这样一来显然解决了学生怕考的问题, 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轻松拿到学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 能不努力学习吗?

替代学分制是尽量发挥学生的专长, 利用学生的优点补救学生的缺点。我们的学生大都不喜欢理论知识的学习, 喜欢动手操作, 或者具有某些专长, 可以利用他们的专长去补救其不足。如我校2005级学生曾X的英语成绩很差, 经常都与及格保持较大的距离, 但他的动手能力很强, 在家经常帮人修理各种电器, 所以就用他的维修技术来加分, 使他顺利完成学业。

摘要:为什么要进行职业教育观念改革?怎样进行改革?这些都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沉重话题, 也是办好中职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话题, 更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彰显职业教育魅力的快乐话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变革

参考文献

[1]商台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2007-11-07;

[2]阿香《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三步曲”》2005-12-5;

观念变革 篇9

一、讨论的基础与结构

研究指出, 企业权力体系的结构和权力影响的方向、范围是以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的组织架构为依据, 并与企业的运作密切相关。企业的计划由谁制定、由谁监督、决策由谁做出、由谁负责实施等, 都因权力结构的不同而迥然不同。相应地, 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理财观念。事实上, 企业理财观念正在由传统封闭型转向现代开放型, 由职能财务转向流程财务, 由日常核算型财务转向战略管理型财务, 其管理组织结构也由纵向层次结构转向横向网络结构等。

笔者所见, 众多专家学者对企业权力结构和企业理财观念变革等相关理论进行过多角度研究。郭元晞教授认为资本经营和资本扩张无非都是“聚变时代中权力的获得与利用”。汪丁丁教授指出“意识到了成功的企业管理, 尤其是信息企业的管理,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企业内部权力结构的性质”。谢志华教授认为:“企业发展变迁遵循着一定的轨迹, 而决定轨迹的关键是企业权力的演进方式——从行政分权到产权分权, 可以说, 企业发展的历史时序是企业权力从最初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情特征下的极端均衡, 逐渐演进至企业产权的高度社会化的综合均衡”。本文在有关专家理论研究基础上讨论企业权力结构对企业理财观念变革的影响。

从图1框架结构所示, 笔者删繁就简从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两个角度来观察企业权力结构的变迁, 而从所有者与经营者财务和集权式财务与分权式财务两条线索反应企业理财观念的变革。二者均建立在企业理财目标即企业价值最大化基础之上, 链接起企业权力结构变迁与企业理财观念变革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企业权力结构对企业理财观念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公司治理是动态的, 而公司治理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在三权分开, 相互制衡的原则下所做出的公司机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的制度安排。其领导体制由权力结构、决策结构、监督结构和执行结构组成, 各个机构都有相应的权力与职责, 它们相互配合, 共同推动公司有效运作。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分别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公司决策的执行者。这样, 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经过权力博弈和协调平衡, 形成了职责分明、责权明确、互相制衡、相互协调的格局。从企业组织结构发展方向来看, 企业组织结构已从强层级结构即U型组织结构 (权力集中于公司高层为特征的公司管理体制) 和M型组织结构 (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协调控制”原则, 为分权制结构) , 逐渐转向弱层级组织结构即网络型组织结构和无界限组织结构。

无论是公司治理结构还是企业组织结构都无法绕过权力体系的安排问题, 都毫无例外需要讨论权力的“集”与“分”的问题。现代企业特别是大型的集团公司组织结构中的集权与分权, 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经营者和执行者等权力极的权力构造与结构安排都不是简单的优劣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权力结构变迁与组合的“度”的把握的问题 (参见图2) 。

在图2中, 横轴表示企业治理结构中所有者 (权) 和经营者 (权) 两者 (权) 合一逐渐向所有者 (权) 和经营者 (权) 两者 (权) 分离过渡直至两者 (权) 彻底分离。横轴表示企业组织结构中集权管理逐渐向分权管理过渡直至完全实现分权管理。上图中A点反映企业在两权合一情况下由所有者实行高度集权式管理;B点反映在两权分离情况下由经营者实行高度分权式管理;C点反映在两权分离情况下由经营者实行高度集权式管理;D点反映在两权合一情况下由所有者实行高度分权式管理;F点反映在两权合一情况下由所有者实行适度集权分权 (即混合式) 管理;G点反映在两权分离情况下由经营者实行适度集权分权 (即混合式) 管理;H点反映在两权适度分离情况下由企业权力运行机构实行分权式管理;I点反映在两权适度分离情况下由企业权力运行机构实行集权式管理;E点反映企业在两权适度分离情况下由企业权力运行机构实行适度集权分权 (即混合式) 管理, 这正是权力结构动态协调平衡的结果,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互动和谐的权力结构状态。

林钟高教授认为, 现代公司常常把包括财务决策权在内的全部决策权授予董事会和经理层, 然后, 再按照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所确定的授权规则配置给组织单位或个人所有。这样, 随着代理链条的延长, 财务决策越是接近于基层, 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成本就会越小, 但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导致的代理成本却会越来越高, 这是财务集权治理向分权治理过渡的基本特征。由于企业权力结构本身具有客观性, 处于不断协调平衡的动态过程, 公司治理结构的重新构造和组织结构的不断变迁不仅反映了企业权力结构的变化, 而且对企业理财活动提出更新乃至更高要求, 作为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的财务管理必须也必然适应这种新要求, 形成和谐的理财观念 (参见图3) 。各种力量对比的结果, E点所对应的理财观念就不失为比较明智的选择。

一般而言, 财权配置的基本模式取决于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变化及其耦合总成本最低的位置。随着财务决策权相对CFO距离的拉长, 信息成本曲线与代理成本曲线总是分别下降和上升的, 而由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构成的总成本则呈现先下降然后上升的趋势, 并且在总成本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了财权配置的某种集权或分权程度, 体现为某一种特定的财务治理模式。当然, 对应于组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可确定为财务治理权配置的最佳位置, 对应于该点的财务治理模式理应是最佳财务治理模式, 同时也是财务集权治理与分权治理的最佳结合点。因此, 所谓最佳财务治理模式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三、以资本为基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核心整合企业权力结构对企业理财观念变革与实践的影响无疑是全新的尝试

1. 企业理财观念变革可以资本作为研究的纽带和基石

资本从治理结构来看, 表现为所有权和经营权;从构成来看, 表现为自有资本 (所有者权益) 和借入资本 (负债) , 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从时间来看, 表现为长期和短期控制权;从形态来看, 表现为实物资本和非实物资本。……因此, 资本是权力的载体, 资本经营与资本扩张是企业获取权力和使用权力的表现形式, 也是公司理财观念变革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更是奠定经营者财务和所有者财务理论的纽带和载体。资本的重组、积聚和分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的趋势, 对集权型财务和分权型财务以至于混合型财务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 企业理财观念的变革源于以企业价值为核心的目标追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典型的公司制,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不论是委托代理理论, 还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等都清楚这一事实。虽然二者之间存在利益共同点, 但经营权不能替代所有权, 经营者不能取代所有者, 在权力获取与安排, 在资本运营与分配等诸多方面既协调又矛盾, 既对抗又统一。与此同时, 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现实问题, 即企业的集权与分权之争总是客观存在的, 权力斗争背后总是关联着不同的利益格局, 特别是当企业发展到企业集团后, 企业理财是采取集权模式还是分权模式抑或是混合模式立即成为一个现实的选择问题。

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收益的现值。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理财的目标追求, 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综合性核心指标。它是企业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情况下采取最优财务政策, 充分实现企业价值, 最大限度体现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目标。尽管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利益要求千差万别, 但这些不同的利益要求实际上都内含于“企业价值最大化”, 都可以在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中得到满足。为了更准确反映企业权力结构变迁对企业理财观念变革新要求, 可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核心整合经营者财务和所有者财务理财观念, 提出一种既体现经营者财务作为现代公司理财的核心地位, 又能客观反映所有者财务对经营者财务的监控和弥补所有者在企业理财中缺位的新理财观念的构建模式。企业制度变迁是长期以来权力各方博弈的结果, 企业权力结构是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谈判协调和妥协均衡的局面, 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必须反映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 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神经——公司理财就更需要关注它, 因此, 企业理财实践和理论势必根据这种权力结构变迁而进行创新。目前常见的企业理财教科书的编纂体例都是典型的经营者财务、分层理财财务, 既然认为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以及集权式财务与分权式财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那么, 谈经营者财务就势必要关注所有者财务, 谈集权式财务就势必要关注分权式财务, 关注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做法都是失之偏颇的。所以, 在研究一方的同时, 还要站在另一方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因此, 尝试构建一种以资本为基石, 以企业价值为核心整合经营者财务和所有者财务, 适度集权与分权的混合型理财模式就成为一个新课题。

将企业权力结构与企业理财观念等问题联系起来研究本身是个新课题, 如能加强实证研究, 历史地追踪分析一些企业权力结构变迁过程及其对企业理财观念的影响, 尝试建立数量分析模型来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 从而弥补目前主要是定性分析的缺陷, 则说服力会更强。企业权力结构和企业理财观念的关系应该是双向的, 本文只初步讨论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没有把后者对于前者的影响以及呼应做出准确而翔实的论述, 而完善对后者的研究将有助于发现和掌握两者的互动机制, 增强论证前者的逻辑力量。

参考文献

[1]孙永祥,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1版〔Z〕,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11

[2]吴敬琏,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第1版〔Z〕,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1

[3]谢志华, 竞争的基础:制度选择——企业制度分析与构造.第1版〔Z〕,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4

[4]林钟高、章铁生, 公司治理与公司会计.第1版〔Z〕,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4

观念变革 篇10

媒体作为人类社会中信息记录与传播的必备机制, 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媒体艺术也深深影响着艺术领域。如果说媒体艺术是用传统手绘以外的所有技术材料所从事的艺术探索和创作。那么新媒体艺术作品主要指的就是那些利用数字技术和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作品。有学者从文化角度出发, 提出新媒体中的介质, 不仅指艺术表现的物质承载体, 还指当代艺术作为文化活动面对社会、进入社会公共空间的形式。从文化的角度观察新媒体艺术肯定疑是一创新点, 但是就新媒体艺术本源来说, 如果无视新媒体艺术自身是靠高科技技术的支撑这一事实则有弊无益。

那么, 如何界定新媒体艺术一词的含义则成了众多学者研究讨论的对象。首先, 新媒体艺术利用高科技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 同时也意味着媒体的根本改变, 艺术在创作材料上的选择更多了, 而创作材料自身的特质又带来了形式与风格的变化。数字技术赋予影像、图形、声音新的力量, 具有更多的可能。其次, 再从媒介的角度来看, 电子媒介可以看作是过去所有媒体方式的集大成者, 是人类感知能力的综合运用。而新媒体艺术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各种感官, 从视、听、嗅、味乃至触等方面最大程度的延伸人类的感知。这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所论述的“人体的延伸”。再者, 新媒体艺术存在方式的多元化已经超越了传统艺术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大程度上已经颠覆并拓展了传统艺术的组成元素, 这从新媒体艺术的存在方式如电脑艺术、数字装置、虚拟现实艺术、交互艺术、人工生物艺术等等可明显表现出来。这些艺术种类对于传统艺术来说,

的音乐家,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 他的名字极少出现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科书以及音乐工具书中。多年来海峡两岸的音乐出版界更是鲜见将有关程先生的文献资料集中结集出版发行, 尤其是有关先生本人的文论、作品资料, 只是散见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下半叶至五十年代初期的多种文献资料中, 有关程先生的研究、纪念及其回忆文章也只是分别登载于多个不同的期刊、报纸文献中。众所周知, 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 需要借助参考其他文献作为支撑材料。而据调查, 在《音乐人生》出版之前, 还未曾发现程懋筠的有关书籍结集出版, 这对于程懋筠相关课题的学习和研究, 带来了诸多不便。

《音乐人生》集中收集了缪天瑞等教授及学生感人至深的回忆纪念文章, 整合了近年来活跃于音乐教学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还收集了从事音乐专业学习的莘莘学子的学习研究心得, 读者从中既可以看到来自于音乐大家缪天瑞等人的“第一手资料”, 还可以通过音乐学家刘再生等师生的研究成果, 了解程先生不平凡的音乐人生。特别是该文集在下卷中将程懋筠先生本人的有关文论及其作品资料集中展示, 省却了学习和研究者搜寻“原始”资料之繁, 这样读者可以轻而易举地研读程先生发表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有关研究文论, 还可以直接面对曲谱研究程先生的创作风格, 吟唱先生风格迥异的作品。《音乐人生》的内容充实、丰富、信息量大, 正如著名音乐学家王次炤在此文集序都是前所未有的富有冲击力, 与此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各类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并且正逐渐趋向于整合渗透的状态。

艺术史一再地证明艺术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性结构” (韦兹语) , 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接收新的相似性的家族成员。因此对于很多有关于新媒体艺术的定义, 没有一个含义可以用来形容一切新媒体艺术, 也不可选择一个含义而排斥另一个含义。进而, 对于新媒体艺术定义、艺术特征的考察, 我们必须要借助于对这个充斥着各种工具和网络的技术世界的种种可能性的未来进行展望, 进行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对于新媒体艺术含义的界定也将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在新媒体艺术的各类表现形式、各种艺术种类中最具数字特色、最有发展前途的可以说是虚拟现实艺术, 虚拟现实艺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的集触觉、听觉、视觉为一体的交互式模拟环境。在这样的模拟空间中, 用户可借助传感头盔、传感手套、传感衣等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交互体验, 得到和现实世界相近的感受。它们不但会增强新媒体艺术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由性和趣味性, 更能加强体验作品时艺术效果的多样性, 使人们真正感受到体验时代的到来。20世纪末, 美VPL公司创建人兰尼尔提出了虚拟现实一词。而实际上, 在1961年美国科学家海里戈就提出了虚拟现实假想。海里戈设计的是一个好似电话亭的装置, 受众进入这个装置后可以漫步虚拟的布鲁克林城邦, 还可以听到刮风的声音, 感到震动的感觉、嗅到街头的气味等。海里戈的虚拟布鲁克林城邦的假想虽然不能和现在具有高度真实感的虚拟现实空间相提并论, 但是他是最早看到数字技术与虚拟现实艺术相结合未来的人。

由于材质的局限, 在曾有过的视觉传达艺术的形式组合中, 构成形象的元素如点、线、面、明暗、肌理、空间以及色彩, 都主要是在二维和三维空间里来完成形象的塑造和展示。在虚拟现实作品中, 迈尔.海姆把人们的活动方式概括为模拟、远程展示、身体完全沉浸、身临其境、互动、人造性、网络化的交往等七个方面。从这七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人们在

言中说, 该文集是目前为止有关研究程懋筠先生的一本最完整的音乐资料集, 是一部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兼具的文集, 它为今后从事有关课题的学习与研究, 提供了充实的文献保障。《音乐人生》的出版, 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程懋筠, 对于丰富和推动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 必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在这部文集已经被列为全国音乐艺术院校“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学参考文献”, 成为师生学习研究有关课题的必备参考资料。

如果说《音乐人生》仍有美中不足的话, 那么就是仅选登了程先生的部分文论和部分作品, 未将其全部作品收纳于其中。程先生在短暂的音乐生涯中, 就创作而言, 据记载共有百余首作品问世, 此文集现收集了六十首, 还有四十余首作品未在收集之列, 建议有关部门在适当的时候, 将其收集齐全, 这样对程懋筠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学习, 必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尽管如此, 《音乐人生》作为一部集回忆、纪念和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文集, 为我们再现了音乐家程先生才华横溢、成就卓著、多姿多彩的音乐人生。相信, 这部厚重的文集的必将为海峡两岸全面研究程懋筠先生的音乐人生掀开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音乐教育家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程懋筠的音乐人生》[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7.

虚拟空间中的体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因为这七个方面几乎涉及了身体感应的所有部位。全方位的体验方式成为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主要区别, 开拓了人类艺术活动的新视野。它的实现为艺术增添了巨大的表现力度, 同时也使数字化艺术更具多种审美体验的可能, 使数字化艺术在技术的支撑下依旧回归内在的人文与艺术中。艺术力图记录真实, 实则为渺小的人类力图用自己极其有限的生命去对抗那静止不动却无止无尽的时间。因此在数字化时代中, 虚拟现实与数字化艺术所展现出的虚拟与真实的整合的哲学意蕴, 远不止于它再现了生活真实, 或带给我们的的真实体验, 而是人类精神、思想、情感与理想的留存与延续。由虚拟真实打造的数字化艺术令欣赏者“进入如同真实的虚拟世界, 你可以体验到虚拟的亦可成为真实的, 而由此出发, 或许会疑窦丛生, 兴许每一件真实的东西, 反过来也可以是虚拟的。”

在2010年,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世博会中, 很多场馆的外形设计, 内景布局, 音效手段都是为了突出新媒体艺术这一新型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与观众身心联结和互动贯穿着每个观光活动的始终, 乃至影响观光者日后具有互动性的平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虚拟现实艺术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表现, 如在中国国家馆的展厅中, 国粹级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在展厅内就以全动态的形式播放, 使人好似置身于中国古代文明历史长河之中。又如中国国家馆的“寻觅之旅”, 使用轨道游览车, 通过古今对话的形式让观光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中国城市构建规划的智慧, 完成一次充满惊奇、动感以及发现的互动体验。英国国家馆的造型以蒲公英种子为造型, 整个场馆的外部生长有六万多根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这些触须白天会传导外部阳光, 夜间触须的光源就可以照亮整片展区, 让参观者体验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其实早在2005年, 国外科研机构就通过虚拟技术打造出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 观光者只要配戴专门的视觉装置, 就可以自由地漫步在雄伟的古建筑之间, 体验古代文明的辉煌。

透过上海世博会中的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就明显能看到, 虚拟现实技术固有的体验性与互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日益翻新的虚拟现实艺术在不断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鲜的体验, 同时也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观念。我们的审美观念也因此发生变革, 甚至导致了审美上的一些困境。

审美观念是指一定的时期和环境内, 审美主体 (人) 对审美客体出于理性或感性的思考和认识。现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无论是审美主体还是审美客体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因此, 一场审美观念上的变革悄然发生。

首先, 审美观念的变化体现在审美距离的渐渐消失上。经典美学侧重审美的距离感, 如阿多诺所说的:“距离是理解一个作品的基本条件。在康德哲学的纯粹客观中这是不容置疑的, 它要求审美立场不要企图抓住物体……距离是一件艺术作品超越其基本存在的现象;艺术作品的绝对接近就意味着它们的绝对同化。”在新媒体时代, 审美距离的逐渐消失体现在新媒体艺术交互性、虚拟性的特征中。其数字艺术特殊的0和1构成方式, 使传统的电视、电影、音乐、绘画、动漫等艺术可以相互融合, 产生一个光色声俱佳的场景效果, 其相互融合所带来的震撼力能给人比真实还真实的临场感和虚拟现实感。一方面审美主体 (人) 的参与使得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以往, 带有明显的大众化、娱乐化甚至市场化倾向。另一方面,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与资讯的共享化、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和大众化又使得审美主体在构成和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无疑增强了与审美主体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从而使艺术更加“亲民”。这样, 审美距离又拉近了一步。

其次, 审美观念的革新表现在新媒体艺术所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功利性特征中。而这些特征基本要归功于新媒体艺术的虚拟现实能力。这一虚拟现实功能被逐利的商家利用到了极致。在本世纪, 人们将面对一个充满虚拟的全新时代, 将会出现大量的虚拟体验, 譬如虚拟教育、虚拟旅行、虚拟住所……现代数字技术结合生物科学, 不仅可以虚拟真实视听感受, 而且还对人的味觉、触觉等感官模拟也在研发之中, 相信不久的未来, 数字技术就可以对人的视、听、触等感观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模拟。由此不难发现, 当今的艺术已不再仅是一种纯精神、纯意识形态上的活动, 艺术活动同时也变成了一种技术手段、一种市场需求、一种逐渐无法和经济或产业划清界限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行为, 实现了艺术的产业化。然而这种特殊的产业化一方面造就了艺术生产和消费的前所未有的繁荣, 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感官刺激的过度追求, 导致市场审美的低俗化。然而传统审美观显然排斥过度生理性、功利性的审美追求。

再者, 新媒体艺术导致了审美观念上的困境。西方古典美学权威康德先生认为生理性快感不归属于美感的界域。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美学把视听所产生的快感归属为美感, 把这一体验的过程称为审美。黑格尔先生说:“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 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因为嗅觉、味觉和触觉只涉及单纯的物质和它的可直接用器官接触的性质”, “这三种感觉 (嗅觉、味觉、触觉) 的快感并不起于艺术的美”。但是, 人的进化是自然人化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把自己的全部本质据为己有。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属人关系——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总之, 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 正像那些在形式上直接作为社会的器官而存在的器官一样, 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而对对象占有的。”从这点上来看, 康德、黑格尔创立的传统美学现实意味暗淡, 与现实生活有巨大的距离, 并未能够完全体现人的本质。以往的媒体时代, 我们的审美处于基本的视听时代, 虽有着真实的场景, 但还是与当代的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真实现实”有着一定的距离, 但康德黑格尔式的传统美学认为, 正是这种距离才产生美感。黑格尔甚至认为美仅存于这一领域 (艺术) 。当我们现在面对新媒体艺术带来的全方位审美时, 不由地使我们对康德黑格尔式的传统美学理论产生质疑。

在康德黑格尔式的传统美学理论中, 康德认为美感有四个特点:无目的而合目的性、不涉概念而有普遍性、来自共同感的必然性、不涉利害而愉快。其中最重要的是不涉利害而愉快。这里他又把快感分为三种, 就是感官引起的快感, 如渴了饮到甘泉, 饿了吃到食物等;善引起的快感, 如物具有所以成为某物的一切特征的直接善的快感, 如小孩帮扶盲人过马路的间接的善引起的快感等;欣赏事物引起的快感, 如面对美好事物产生的快感等。康德认为这三种快感中, 只有第三种快感即欣赏事物引起的快感是无利害的快感即美感。前两种快感都存在利害关系, 因而只能是快感, 不是美感。那么, 什么是利害关系呢?这里的所谓利害关系是指快感与存在发生了某种联系。康德黑格尔式的传统美学认为感官引起的快感不是美感, 是因为感官的快感必定来自于与存在的接触;善的快感也同样联系着存在, 因为它直接或间接指向存在 (物) 的目的性。但是, 现在的问题是, 在虚拟现实中, 感官得到了快感却并不与存在 (设备不是审美之存在) 有联系。那么, 这种快感是美感还只是快感?从感官来看, 它应是快感;从无利害的快感看, 它又属于美感。这样, 康德式的美感就陷入了两难之境, 传统的美学观念在这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审美陷入了困境。

如今, 面对新媒体艺术研究成果逐渐向市场转化,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对大众的影响日益增加, 我们的审美观念该如何变革, 如何从审美困境中走出来, 传统的美学理论还能指导实践多久?我们需要思考也必须去思考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陈玲:《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4].童芳.《新媒体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

[5].李炜.《数字化的文本形态与审美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 2009年.

[6].刘然.《新媒体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 2009年。

[7].聂庆璞.《数字化艺术对传统美学观念的挑战》[J].文艺争鸣.2004 (06) .

观念变革 篇11

在当前电子书包走进校园的时候,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有些什么样的转变呢?我认为,要应用好电子书包,必须厘清以下几个观念:

1. 电子书包项目是教育科技技术的一种,其本质是工具。

首先,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教学而言都应该定位在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取代课堂教学的工具。具体到语文而言,电子书包可以是教师课前的备课资料库。其次,电子书包也可以是教师课堂上的多媒体辅助工具。借助电子书包中的网上学案,教师可将学案直接发送到学生的电子书包中,为课堂上学生学习提供直接的可视电子版文档。再次,电子书包完全可以成为学生课后的无纸作业练习本。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主题讨论、课后作业和测试题等多种样式布置作业,学生直接在线完成作业,然后无纸化提交,对于选择题的批阅借助相应的软件自动生成,对于非选择题则可借助主题讨论等形式进行网上点评。

2. 电子书包进入语文课堂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当前的电子书包具有四个典型的特点:一是移动便携;二是互通互联,通过网络共享资源;三是课程与资源丰富;四是适用于教学的软件较为生动直观。电子书包相对于传统的的教学手段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数据优势,在当前越来越追求资源的节约的社会背景下,肯定会引领下一代教育技术革命的科技创新。

3. 语文教师要有主动开发课堂新教学内容的意识。

语文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科特点等来开发有电子书包参与的新的授课课型。平时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的教学内容难免会有缺失,特别是语文课堂,大量的学习实际上需要在课外来进行。然而,学生的课外学习往往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加之语文学习的短时成效远逊其他学科,语文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准备一些教学内容,借助电子书包这一平台,让学生有目的进行课外学习,估计学习效果会更好。

4. 语文虚拟课堂要有生动的引导,不能单纯的以学习任务来要求学生。

电子书包是虚拟课堂的有效载体。而虚拟课堂最突出的特点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空距离,不像学校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探讨、共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程度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任务引导。语文教师如果能利用好电子书包的虚拟课堂,认真设计有趣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往往会取得极佳的效果。

5.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好电子书包。

首先是认识上要有突破。电子书包对学生吸引力最大的肯定是它可以玩游戏的功能,这也是教师最大的担心。尽管教师会强调不能用电子书包玩游戏,仍会有学生偷偷地玩。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让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来做作业,听讲座,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让学生尽可能少的把它作为游戏平台。其次是大胆的放开,电子书包必须通过WIFI上网,而高中住校生在校园内往往会受到这方面的约束,如果学校限定在一个时段让学生自由使用,也能达成较好的利用。再次是要正面、积极的引导。学生思想的惰性和自律意识肯定要弱于成人,教师要经常的提醒督促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书包。最后,一定要相信学生的自律。对于好学的学生,当他发现电子书包的好处时,他肯定会充分利用,并且会带动其他同学合理利用。

二、电子书包与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

教师的观念转变了,随之而来就应该是教学行为的改变,没有教学行为的改变,观念的转变也只能是停留在理想主义的阶段,缺少对现实的革新,不能取得教学效能上的进步。在电子书包应用的背景下,怎样变革教师的行为呢?我认为,教师应用电子书包时,教学行为的变革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文课堂要发挥电子书包的长处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不管是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清晰,教师心中一定要有“我准备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的意识。在应用电子书包的背景下,需要教师充分考虑电子书包的优缺点,制定可以充分发挥电子书包长处来高效达成的教学目标。

如果语文课堂上需要学生完成资料搜索、疑问汇集、作业提交和参照学习时,电子书包的优势立马可以显现,语文老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完全可以在这几方面多下功夫。至于其他的教学内容,由于课堂操作的局限,显然不便于电子书包在课堂上的操作。

而在语文的虚拟课堂上,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有系统性,并且要难易适中。虚拟课堂是对常规课堂有益的补充。虚拟课堂的教学不比常规课堂的教学,教师无法直接约束学生,必须依赖学生的自觉和适当的任务布置。如果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太过于随意,不成系列,学生的学习就会处于一种断断续续的状态之中,让他们容易形成可学可不学的认识,进而产生学习的惰性。

2. 语文的虚拟课堂要充分结合电子书包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即“你准备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很多时候,不同的课堂、不同的教师常常会采用相同的教学策略。电子书包的常规课堂和虚拟课堂采用的教学策略也虽然会因课、因人而异,但也有着一些通用的策略。

虚拟课堂上提问的策略非常重要。常规课堂为了解学生是否落实了课堂知识,教师常常会采用直白的提问。直白的问题往往答案是单一的,这在虚拟课堂上显然行不通。在虚拟课堂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某个主题讨论,往往与提出的是什么样的主题有很大关系。

3. 语文的虚拟课堂要通过电子书包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

语文学习本身具有目标的达成的不可测等特性。在传统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常常滞后,即很难判断“学生现在在哪里”,这对教师的教学来说往往只能靠想象中的生成来进行,很难有及时、量化的评价。

而电子书包通过作业和检测后的技术统计,可以为语文教师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数据,也就是说,电子书包虽然不能达到完全准确告知教师“学生现在在哪里”,但可以给出相对于以往靠想象来判断要科学不少的定位。其主要途径有二:一是依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来判断。语文教师可以在批阅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挖掘和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各种错误、缺陷和问题,据此对学生语文学习形成科学的评价。而教师要做的事情一方面是针对大面积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解决,另一方面是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个别交流解决,某种程度上可以称得上是因材施教。 二是通过学生的各类测试来判断。语文教师可以在网络学案中适当配备测试题目,让学生限时回答,提交,平台自动评判,为教师提供各项准确的数据。依据电子书包的统计数据,就有了对“学生现在在哪里”的相对科学的判断,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就可以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不是以往的想当然或凭经验来处理,这对提高教学的效率显然有极大的帮助。

观念变革 篇12

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发展中的大国家, 由于其传统文化精神的保守性, 已经对其实现工业化构成了一道观念上的巨大的障碍。如果不从根本上突破这道障碍, 便难以形成人们的现代意识, 便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素质, 也就难以实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 因此, 对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观念和精神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是摆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项不可回避的任务和历史使命。

一、我国西部区域经济贫困的根源:西部人的观念落后

西部既是地域概念, 又是文化概念。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讲究, 而且越不发达的地方, 其讲究什么与如何讲究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就越大。因为特定的生括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特定的生态资源的特定的利用。

我国西部广大的内陆地区, 处于山区半山区, 沿山脉分布, 就像一道自然屏障, 隔开与外界的交流, 几千年与外界隔绝, 致使长期处于一种封闭半封闭状态。自古以来一直是以农耕经济为主, 传统农业文明顺从自然、安于现状, 小农思想根深蒂固, 且从未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 人们的观念保守。其社会经济关系范围较多地局限于家庭、家族、邻里、村落等血缘与地缘关系较近的狭小社区范围内, 受外界影响小, 信息传播慢, 思想碰撞不激烈, 人们不了解山外的精彩世界。不仅与外界交流少, 由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差, 地广人稀 (人口密度基本上在100以下) , 区内民众的互相交流也很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习惯于满足温饱。“山里人”纯朴、憨厚、老实, 虽说总体上是褒义的, 但却形成了“安份守己”的习惯。从历史延续至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断滋生着随遇而安的观念和行为, 长期的贫困使人们心理受挫, 更强化了听天由命的生活态度, 从而缺乏接受新生事物的愿望和能力, 缺乏创业干劲与进取精神。对于发展区域经济往往从消极方面考虑得多, 从积极方面考虑得少, 一味地等机会、靠帮助、要政策, 对缩小差距常表现出束手无策, 怨天尤人。

(一) 西部文化具有贫困文化的一般特点。

西部文化无疑是中国现代社会中处于西部相对贫困环境下的人们所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 它直接根源于西部相对落后的经济, 是西部广大区域内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普遍反映。西部文化是几千年小农意识的反映, 是西部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条件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西部民众普遍的生活习性是:安于现状, 眼界狭小, 依赖性强, 缺乏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即便是一部分脱贫致富的人, 虽然经济条件好了, 但其文化价值观并不“富裕”, 生活方式亦未上“档次”, 贫困文化的特征异常明显。

(二) 西部文化含有一种惰性文化。

惰性文化主要是一种安贫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它是贫困文化在人们心灵中的反映和行为中的显现。不少学者把西部惰性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 (1) 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的人生观; (2) 安贫乐道、得过且过的幸福观; (3) 因循守旧、满足现状的工作观; (4) 懒散怠惰、等靠依赖的度日观; (5) 喝酒赌博、迷“神”事鬼的娱乐观。惰性文化在西部主要是作为普通民众的消极落后的价值观表现出来的。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求同自足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及行为选择。如果社会的主流文化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提升而任其自然发展, 必然会把人们引向愚昧、麻木、落后和保守, 直接地压抑西部民众吸取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三) 西部文化是一种孤岛文化。

孤岛文化说透了也是一种保守封闭的文化心态。一方面表现为“自我感觉良好”、“老子天下第一”的自大心理和恋家恋土“不远游”的行为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歧视、恐惧外部世界, 拒绝或难以接受外界事物的盲目排外情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小私有观念、不守信誉、难以合作等等, 几乎成了西部文化氛围 (“软环境”) 的代名词。

(四) 西部文化是一种非理性文化。

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中, 一般把“理性人”设定为经济人, 经济人行事的根本原则是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也就是说, 作为理性经济人, 应把“投入———产出”、“成本———收益”的运作和分析看作是自己的生存之道。但从西部的现状看, 商品经济关系与东部相比很不发达, 人们思想观念中与理性经济人相悖的成份很多, 这样的文化成份在表现形态和样式上具有多样性, 统称之为非理性主义。

迄今为止, 西部轻商、歧商的观念并未完全消失。一些大中小城市里, 下海经商、设点摆摊的多是一些文化层次较低或者受到社会歧视甚至惩罚过的人, 许多所谓的“正经人”, 即使是下岗失业蹲在家里, 也难得去冒险一下。而另一方面, 人们的欲望本能又在片面的市场经济理念的诱发下极度膨胀———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感情用事、追求排场、讲究阔气、缺乏服务意识和科学精神等等, 都更加剧了西部社会文化的非理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尽管人们也想脱贫致富, 实现工业化, 但似乎有一张无形的网, 它网住了人们奋发进取的手脚。西部的经济进程中, 似乎存在着一个“贫穷的超稳定结构”, 而这种超稳定结构又与“思想观念保守的超稳定结构”是紧紧连结在一起的。那么, 西部是谁在保守, 谁在制造保守呢?客观地说, 西部地区也不乏思想解放, 开拓进取之士, 但从整体上看, 却是趋向于保守和守旧的, 这不是个别人、个别单位、个别阶层、个别群体的现象, 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因而它成了一种“群体性文化氛围”。正因为它是一种“群体性文化氛围”, 使得大家都“集体无意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种群体文化氛围中, 守旧观念、守成观念、守土观念、平均主义观念、害怕风险观念、宗法观念、不服气心态、看不惯心理、等靠要思想、懒惰习惯, 以及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唯意志论等自然经济观念和传统计划经济思想, 交织在一起, 构成一个封闭的文化意识圈, 形成一种群体性的思维和行为定势。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一方面缺乏强烈的致富冲动;另一方面, 对别人的致富又看不惯、不满、眼红。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在市场竞争中, 偏安求稳, 缺乏商业冒险精神。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形不成正常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 而肚皮斗争、舌头官司、互相干扰扯皮、人际摩擦等现象则不休不止。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准确地说, 在这种人文社会环境中, 一些思想比较开拓, 富有创造性的人, 往往鹤立鸡群, 成为众矢之的。于是乎, 大家都不敢冒尖, 都不创新, 都不超前, 固守中庸, 明哲保身, 随波逐流, 随遇而安;于是, 从总体上行为总是“慢三拍”, 改革开放的步子总是走不到人前去。而不甘自暴自弃、随波逐流者, 不得不寻找机会, “三十六计, 走为上策”。这就是改革开放后的“孔雀东南飞”, 人才流失即由此产生。看来, 思想观念的守旧、保守, 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对此, 我们既可称之为“观念约束力”, 也可称之为“观念瓶颈”。

随着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西部农耕文化所固有的弱点便暴露无遗了。东部文化因其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而呈现出文化上的开放性、变动性、灵活性、进取性、现代性;而西部文化则因其地域和历史的原因,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封闭性、凝固性、保守性。这种文化上的差异, 反映的是两种不同质态的文化的差异, 是以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文化与传统农业文化的差异。由于两种文化的基础不同、性质不同, 因而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不同, 作用的方向也不同, 从而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发生促进或阻碍作用, 这便是东西部差距拉大的文化原因。由于在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系中,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整体, 因此, 从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现代视角来看, 东西部经济实力的差距, 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观念上的差距。西部缺乏发达地区历史上始终存在着的市场经济发育的内在冲动, 改革开放后, 在探索市场经济发扬过程中, 还存在怕市场、怕犯“错误”的思想, 并常常出现“晚启动, 早刹车”现象。直至今日, 还有一些农民陷在“农民怎么可以不种粮”的困惑中。因此, 思想观念转变的快慢, 实际上也是导致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部大开发以来, 为了提高西部的人口素质, 我国教育部门已投资上千亿元发展西部基础教育, 力度不可谓不大, 其中西安、成都等地区大学生的比例已经超过东部的许多地区, 但西部的经济并没有因为人才的增多而发展起来。作为提高西部民众的整体素质而言, 教育无疑是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长远战略。目前至为重要的, 是怎样促使西部落后地区民众的观念变革, 市场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要求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观念, 比如公平竞争的观念, 比如贸易过程中的双赢观念, 比如创新的观念等。在江浙一带, 是地方领导讨好外商, 方便外商, 给外商送礼、拜年、拜节, 结果外商云集投资设厂, 给地方带来丰厚的税收与管理费、工资与收入,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而在西部, 除了引资环境外, 还有引资观念需要大力改进。

而且, 现阶段的现实是:西部本来人数就不多的企业家现在正面临着比东部沿海地区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除了市场竞争, 他们还要面临各种东部企业家所没有或者已经走过的困境。尽管西部和沿海地区的观念差距已经被强调了很多年, 但这种差距带来的问题至今仍然缠绕着不少的西部民营企业。有很多民营企业的行为在沿海, 大家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西部的人还是觉得不可理解, 或者不敢做。1991年以前发展起来的那批上市公司———也就是西安的第一批上市公司———它们的老总, 现在大部分处境都十分糟糕。要么销声匿迹了, 要么就在牢里蹲着了, 剩下来的寥寥可数。一个熟悉西北产经发展状况的媒体工作人员说, 包括早年评上榜的企业家, 大部分也都倒掉了。但即使那些蹲进去的老总, 也不一定是因为个人的问题。很多企业被处理不是因为经营问题, 而是因为一些摆不上台面的原因, 比如得罪了某些人, 或者有些人觉得他太过张扬了。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说, 这时候, 他们的一些原本被默认的边缘行为就会成为他们冠冕堂皇的罪状。大环境的无奈由于这个社会交通与信息渠道的便利, 许多西部民营企业家无论在见识上还是决策上都能够做到和东部同步, 甚至与全世界同步。但是, 他们所在的发展环境并没有因此而迅速发展起来。中西部企业家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于一种说不清的文化压力。从历史来讲, 中西部毕竟不是沿海, 观念比较保守, 企业家最大的压力不是来源于企业, 也不是来源于市场竞争, 而是来源于周围的人的观念的压力。要改变这个环境, 对企业家来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这是整个社会的事情, 并不是一两个人或一两个企业就能够改。

二、西部大开发, 文化变革是关键

西部大开发, 实质上就是要实现西部的现代化。现代化是对落后和不发达的挑战和超越。但是, 落后和不发达并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景的统计指数, 根本上是一种心理状态。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可以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技术, 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以及全部课程内容。但是, 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生命力的现代心理基础, 换言之, 执行和运用这些制度的人还没有现代化, 那么, 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也会在一群传统人手中变成一堆废纸。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 它的人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 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 这样的国家或者地区才可以真正称得上现代化的国家或地区。因此可以说, 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 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 在西部大开发实现西部现代化的过程中, 必须把人的现代化放在首位, 必须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人的现代化, 实际上就是生产力要素中人生产主体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智能素质、人格素质必须与现代化相适应。智能素质包括识字水平、科学文化水平、思维判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及劳动技能等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格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的修养、观念更新的程度、勤奋精神及开放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责任心、进取心等达到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因此, 人的现代化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现象, 人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文化心理素质的现代化。要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首先必须研究的是, 作为希望进入现代社会的竞争者, 它的文化准备是否已经完成。它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为新的物质文明产生的精神文明, 精神文化的储备是否已经完成, 或者说传统文化是否已经更新;二是已经更新的文化精神, 是否同现时的制度文化器物文化相协调, 亦即文化圈范畴的三个层次内容是否已经共振效应。具备了这两者, 就可以认为作为新的经济文明诞生的文化准备已经完成了, 否则, 即便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力也是难以产生作用的。

西部大开发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文化变革是这场变革的主要内容。那么, 文化变革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其突破口又应该选在什么地方呢?

整个人类文化史证明, 在文化的三个层面上, 物质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能比较迅速地演进和转变, 譬如千百年来骑着驴和骆驼游牧的阿拉伯民族, 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改以乘汽车、飞机等代步, 以石油生产代牧业生产生活, 并没有经历多大的文化变迁的困难;现在藏区许多喇嘛寺以电灯替代酥油灯也很快被接受。制度文化虽然相对来说比物质文化难改, 但一旦改变起来却可能比较迅速、直接、明显。我国的民族地区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奴隶制社会一跃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便是很好证明。当然, 制度文化既然涉及生产关系和社会规范的方方面面, 在根本改变民族地区旧的社会制度后, 并不能说在制度文化方面就不再存在文化冲突。事实上旧制度文化的残余影响仍有存在, 例如在藏区的不少地方历史遗留的习惯法仍然行使着一定的职能。

而作为文化核心的精神文化, 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情感态度等则潜藏于各种文化事实的背后, 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与时代变迁并不一定形成直接的、迅速的对应效应。因而往往是最难改变的。

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 不仅涉及一国器物文化, 而且涉及到制度层文化和观念层文化, 是一个综合的文化圈要素。而一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和结构, 往往对该国的现代化发展作出选择。因此, 一国经济的现代化问题, 应当首先是对它的保守文化实行现代性变革问题, 这是落后地区经济起飞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 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是要重视经济文化的主体, 即人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人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体, 在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西部地区的开放、开发、发展最终只能依靠自己, 依靠人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依靠人的现代整体素质的提高。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在目前最根本的就是进行思维方式的变革, 使人们超越自在的、习惯的日常生活状态, 而成为活跃的、创造性的个体。而要实现人的现代性变革, 其前提就是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 用创新文化代替保守的传统文化, 这就是西部开发的核心所在。

三、西部区域文化变革的方向:保守文化观念向现代创新文化转化

人们的社会活动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思想观念具有二重性。勇于变革、勇于开放、勇于进取的思想观念, 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守旧、封闭、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 对现代经济发展则有很大的阻滞作用。

考察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史, 不难发现, 民族文化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 往往是这一民族敞开怀抱, 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时期,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就是这一文化变迁现象的最佳说明。在这一文化过程中, 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是, 有着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传统的民族, 在文化交流中总是表现得更为自信, 他们改善环境的能力也更强, 能够更快地适应外部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的变化, 找到应对变化了的环境的更为合理的行为方式。具备了这种文化适应能力的民族的文化将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它具备了一种自我更新的生长能力, 总是保持着充沛的活力, 使得强势文化的产生有了可能。

观念应先于市场以国内来看, 比知识比文化水平, 中部的湖南湖北要高于浙江, 两湖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也较浙江高, 但是在浙江做生意却显然比在两湖做生意要顺畅得多, 容易得多, 浙江的经济也远比两湖发展得好发展得快。同样, 中国北方的文化教育水平平均可能高于南方, 但进入现代社会后, 南方却总是在发展经济上领先于北方, 原因何在呢?无疑在于南北地域民众的观念差距, 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 即在南方做生意的交易成本远比北方来得低廉。因此, 对于经济的发展而言, 观念显然比文化知识水平更重要。有人说, 宁愿与一个浙江的农民合作做生意, 也不愿与一个观念守旧的教授合作做生意。因为浙江人的观念开放, 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一致。而一个人如果观念守旧, 即使他是一个教授, 那生意上的观念阻力和谈判成本实在高得惊人。

西部地区向内寻找自身发展滞后原因的时候, 必须敢于正视在思想观念上与沿海地区存在着的明显差距。由于认识的局限, 由于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 对同样一件事情, 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解决方法往往大不相同。要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 必须首先加快解放思想的进程。只有人的思想解放了, 才能运用好中央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 才能敢“闯”敢“新”, 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总之, 更新观念, 改变人们的价值取向, 是西部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

就制约或者影响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方面而言, 西部地区亟待更新的思想观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因循守旧观念, 培养冒险创新精神。

因循守旧是旧的传统观念的共同特点。观念陈旧的人, 俗守祖训, 墨守陈规, 难以接受新生事物, 缺乏创新的冲动和胆略, 因而担当不了经济振兴的重任。要提倡敢闯、敢干的开拓精神, 敢于探索, 勇于试验, 不怕风险, 不怕失败;只有这样, 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道路。“冒险”大抵存在两种可能和后果:一是超越常人, 取得惊人的成就;一是不合习俗, 遭到惨败。所以, 人们愿意求稳, 保平安。西部地区由于守土重迁、封闭保守, 因而以四平八稳心态以过“小康生活”为满足, 多数人不欲承担“风险”。甚至在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中, 也往往以“稳重为上品, 把冒险说成是疯子, 是病态。这种文化心态只能平平稳稳度小康”, 不适应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太事。进行“西部大开放”, 必须大力提倡和宣传“风险”思维, 提倡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 尝试干常人不敢于的事情, 要发扬宁肯“惨败”之后爬起来再干, 也不要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奋进精神。当然, 也不要把冒险误解为冒犯法纪、误解为违规蛮干, “冒险”只不过是一种胆大心细、敢于闯美探险的思维方式和奋斗精神。

(二) 安贫守穷观念。

长期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低, 社会发展缓慢, 人们在“知足常乐”、“安贫乐道”、“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支配下, 易于满足现状, 只求温饱, 不思冒富。这种精神状态与时代的要求、改革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应树立敢富、先富的思想观念, 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 以带动和影响其他地区走上富裕之路。

(三) 内陆封闭意识。

由于西部远离海洋, 气候温和、自然条件适宜, 大部地区在古代能够自给自足, 生活过得去, 因此养成“守土重迁”意识, 不欲向外开拓, 逐渐形成封闭保守观念, 这是发展经济的严重障碍。西部地区要冲破封闭保守的思想禁锢, 破掉“守土重迁”观念。强化改革开放意识, 冲出“内陆”, 主动与国内国际市场对接, 走向“河流”, 走向“海洋”, 走向大世界, 走向市场文明。要鼓起勇气, 立足本地区优势, 打开“山门”, 形成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四) 自然经济观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的深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经济活动已经主要由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调控, 市场的力量将壮大到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地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由之路, 谁先认识谁主动, 谁先开放谁发展, 抱残守缺, 墨守成规, 以不变应万变, 就会被生机勃勃的市场经济所淘汰。

(五) “等、靠、要”的思想。

发展是硬道理, 不发展就要落后, 落后就会挨打。西部地区潜在优势很多, 加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西移的机遇, 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加速发展的良机。西部地区应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上水平、加速度、增效益, 破除保守思想, 充分挖掘各种潜力, 打破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 抢时间、抢市场。要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能早则早, 能快则快。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沿海、沿江、沿边及内陆省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造成了东西南北中、开放大联动的逼人态势。西部地区如再不加快发展, 将会在时代潮流面前落伍, 就可能在国内外大市场上丢掉应该占有的一席之地。

(六) 平均主义观念。

由于历史的原因, 西部民族地区的平均主义现象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企业活力最终是竞争力。争残酷无情, 强者发展, 弱者消亡, 优胜劣汰, 不可抗拒。面对这一形势, 怨天尤人不行, 无所作为也不行, 唯一的出路是树立信心, 投身到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去, 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传统社会中, 群体价值取向所形成的社会心理、思想模式、生活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在相当意义上已经内化为了人们的一种“本能”, 人们这样思考和行为是“天经地义”的, 因为“大家”都这样思考和行为。在这里, 个体被本能化的群体完全淹没了, 个体已经不能意识到个体自己了。而在现代社会中, 人的现代化首先必须使个体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存在的现实性, 明白自己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为, 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有现代观念及方式的形成。只有意识到了个体的独特性, 才有个体去了解和学习现代化的思想和行为, 才有人的现代化, 也才有地区和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如果没有个体的现代化, 没有日常意识中思维方式的变革、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市场竞争意识的增强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再好的政策也会被扭曲、变形, 其作用也不会得到有效发挥, 再好的机遇也会丧失, 再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不会得到应有的开发。从这种意义上说, 如果哪一天西部人的群体意识实现了保守观念向现代创新观念的转型, 那么, 离西部企业家阶层整体崛起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四、改变官本位的观念, 树立企业家的主体形象

我国西部经济的落后, 主要是由于民间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使得西部大量的生产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 西部开发的根本就在于能否形成一个融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于一体的融合型经济主体, 以启动当地丰富的资源而形成持续发展的态势。当前我国的西部大开发, 就是要通过产出、社会资本的积聚, 启动蓄势较强的自然资源, 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开发浪潮。而要实现这一宏伟设想, 其关键点又在于能否尽快培养出一个目前西部经济发展急需的企业家阶层, 这是西部经济能否起飞的关键。

企业家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 经过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 是人们进行这种选择的制约因素。在美国, 追逐利润, 争做经济人是人们的价值取向, 高等学府中第一流的人才全部投入企业;或者既是企业家, 同时又是科学家。在日本, 同样是“英才荟萃企业界”, 具有冒险精神, 在企业经营方面有一番作为的企业家被称为英雄, 在企业发展方面的成就本身就是人们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但在我国西部地区, 很少有人把企业家作为一种职业选择。经济成就无关紧要, 一个人必须有一个官衔职位才能证明自己的成功。人们的当官意识强化, 与这种传统心理不无关系。因此, 在今天的西部, 转变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 最重要的是克服人们的轻商观念, 确立企业家的社会地位, 抑制“当官意识”。要使人们真正意识到, 现代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家, 离开了企业家, 市场经济体制就转动不起来。因此, 企业家是时代的真正英雄, 是振兴民族经济的栋梁, 激励和诱导成千上万具有潜在企业家素质的人, 走入企业家的行业, 承担起推动经济起飞的重任。改革价值取向, 还要赋予企业家崇高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克服人们走入企业家行业的心理障碍。要在民众中创造这样一种心理氛围, 企业家是一种需要天赋和才能, 具有高度创造力的职业, 企业家成就的核定标准就是企业家成就本身。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浓厚气氛, 反对“无商不奸”等偏见, 使企业家成为全社会理解、尊重和崇尚的“热点”。

同时, 要创立机制, 构造出一个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环境。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他的成长离不开所在的环境, 即与他赖以存在的政治、经济、历史等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东部地区的实践来看, 企业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产物, 一个充满竞争和风险的市场环境是产生企业家的肥沃土壤。通过不断地参与充满活力的经济生活, 可逐步消除陈腐、保守、封闭的观念和意识, 从而为培育敢于创新的经济主体和企业家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活氛围和思想基础。而且, 高素质企业家的形成和发展, 与他们所处的机制环境和法律环境关系很大。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机制环境, 用制度保证一批不同类型、风格各异的企业家健康成长;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 要特别重视利用法律手段来保证企业家的经济地位, 构建和完善以保障企业家生产经营权益为核心的法律环境, 使企业和企业家能够健康成长。

摘要:本文将西部大开发与传统文化变革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认为我国西部区域经济贫困的根源在于西部人的观念落后, 而人们的落后观念的形成又是与西部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从本质上看, 西部文化是一种保守的农业文化, 与现代市场经济理念难以相融, 因此, 通过文化变革, 最终实现西部人的保守观念向现代创新观念的转型, 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所在。本文还特别强调了树立企业家主体形象的理念。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文化变革,保守观念,创新观念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问题[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4:1~60

[2].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78~80

[3].叶勤.企业家精神的兴起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0, 10:16~20

[4].沈青.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对西部的启示[J].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11:98~103

[5].李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文化创新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9:66~71

上一篇:ACL重建下一篇:国家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