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能力

2024-09-11

变革能力(精选12篇)

变革能力 篇1

摘要:变革承受能力形成了学校所能接受的变革宽度和变革深度, 决定了学校能接受什么样的变革、收获什么样的成果。它是在规划变革、实施变革、推进变革和巩固变革成果等方面都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忽视学校的变革承受能力, 会影响变革的效果, 导致变革的低效性。因此, 挖掘和增强学校对变革的承受能力是变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学校变革,变革能力,承受能力

变革是当前学校发展的推动力, 随着变革逐步推进, 浅层的变革得到了全面的把握并得到实施, 但是更深层次的变革并没有推开。过去的变革存在着各种问题, 由于理解的偏颇, 把学校变革偷换成课程变革, 课程变革又简化成教材更新, 而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学校文化、教育理念等却纹丝不动, 导致了学校变革出现表层化, 看起来成功, 但是认真推敲起来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成果。为什么变革那么多而成功的案例却寥寥可数,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教育变革承受能力的构成

“承受能力”一词在生活中并不陌生, 如人们常说的“心理承受能力”。从心理学的定义看, 承受能力是指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 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 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心理学的概念到学校变革的层面上, 有助于认识学校、认识变革, 拓宽思考变革的思路。学校具有与人相似的性质和能力, 并不是所有抛过来的东西都能够接受和内化, 只有那些与其能力和特征相符的才能够得到学校的认可, 符合学校需要的事物才能产生动力和兴趣。至于那些不是学校所需要和希望得到的东西即使塞了进来也未必能成为学校的一部分, 堆在学校里只会浪费学校有限的“空间”。

学校变革能力用水库的蓄水能力来形容也是恰当的, 水库的蓄水能力并不是无限的, 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对水库本身构成威胁, 这就是水库的蓄水能力或库容。对于学校而言, 变革承受能力是对变革的容纳能力, 超过一定的变革量和变革程度都会导致变革的无效性, 因此, 综合而言, 学校变革承受能力是指学校所能接受的变革数量 (变革宽度) 和变革程度 (变革深度) , 以及应对能力。

变革能力的构成比较复杂, 主要由学校所能接受的变革的数量 (变革宽度) 和变革的程度 (变革深度) 两方面的应对能力构成。首先是变革数量的应对能力。学校变革总是多重复合式地进行的, 这是学校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复合式的变革只会让学校力不从心和心身疲惫, 成效也会大打折扣。单一的变革是大多数学校更愿意接受的, 学校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某项变革, 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在现实中, 很少有学校的变革只有一个目标一种实践方式, 情况往往是一次变革还没有完成, 新一轮变革又提上了日程。其次是变革程度的应对能力。学校的变革很少有彻底的, 因为这样只会从根本上否定自己, 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是不可能的, 因此, 变革有一个深度的问题。一场变革存在学校能接受和承受的程度, 超过这个程度的变革都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 因为学校不会做出超过自己理解和接受限度的行为。变革承受能力的限度与学校拥有的历史、文化和资源有密切的关系, 实际的变革程度只能是在政策层面、宣传目标上打一定的折扣, 所以很少有学校能够完全与描述的理想的学校是一样的。

二、学校变革承受能力影响的因素

学校变革能力是影响整个变革过程的内在的关键性因素, 直接关系到学校对变革的认识、理解、反应等。学校对变革的承受能力则是在变革能力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是对变革量与度的综合认识与把握而形成的反应。变革承受能力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变革需要的程度

在已有的生存状态下, 学校有适应环境获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来自学校内部的内向驱动。为获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学校必须不断地调整自身, 而在当前的条件下, 变革是绝大多数学校获得内向驱动的必然选择, 这表现为对变革的需要。根据这种需要的主动性程度可以分为主动的需要和被动的需要。主动的需要是指学校在预感到压力和挑战来临之前未雨绸缪或主动探索自身的心态;被动的需要是指学校在压力和挑战面前迫切需要改变现状的心态。对于绝大多数学校而言变革的需要是源于外在压力的驱使而被迫做出的反应, 因此这种对变革的需要程度具有短期的强烈性, 直接指向某一目的或任务, 使得很多学校的变革计划缺乏系统性和长久性, 陷入“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庸医式困境, 把当前存在的问题当成了目标, 把模仿别的学校当成行为规范, 而对自身的能力和承受能力缺少必要的认识。然而, 主动谋求革新的学校却表现出另一番景象, 变革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向, 未雨绸缪地应对环境可能会出现的挑战, 这类学校一般都比较成功, 往往被当成了样板供各类学校参考与学习。

2. 学校拥有的资源

学校拥有的资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 这些资源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形成学校变革能力和承受能力的基础。政治资源保证学校拥有政治支持, 如主管部门对学校变革的认可和支持, 它是学校变革获得成功的外部保障。经济资源为学校变革提供资金保障, 缺少资金的变革缺乏动力, 行动处处受限, 经济资源为变革成功提供动力支持。历史文化资源影响学校的变革意愿和态度, 一方面文化资源越是深厚越容易形成抗拒变革的倾向, 文化惯性作用使得学校容易保持自身的稳定性而抗拒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历史文化资源也能为学校变革的成功提供精神动力。学校拥有的资源无时无刻不从各个方面对学校施加着影响, 影响了学校变革的态度、需要的程度、应对能力等。过去一些学校变革不能取得预定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条件不具备就上马, 最终的结局只能是美好的愿望在现实的资源条件面前屈身让步。

3. 舆论导向

古人云“一言可以兴国, 一言可以丧邦”, 对学校来说也是如此。尤其是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现时代, 各类信息铺天盖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但是媒体并不仅仅追求传递信息和事实, 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对某些信息进行过滤, 因此, 大众看到的各种信息是符合某一群体或媒体利益的内容。媒体对信息进行选择时并不会考虑学校的需要, 而是新闻的点击率和转载量等可以量化的各种指标, 或者是追求“统一思想”“主流媒体”权威报道等进行狂轰滥炸式的正面宣传。[1]媒体表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小媒体以吸引眼球为追求, 权威媒体则在管束下以转述官方意志为原则, 个人博客、微博等则以满足个人一时的感受和兴趣为取向。在对学校的报道中, 媒体倾向于拿着放大镜看学校, 把不是问题说成是问题, 把一般的问题说成了严重的问题, 从而把学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使得教育的事情不仅仅是教育的事情, 更是整个社会的。学校也在媒体高倍放大镜下变成了弱势群体, 只能谨小慎微, 生怕会有任何差错, 在这种状况下学校最直接的表现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取消任何冒险的行动。

4. 学校的组织结构与管理

Hannan, M.&Freeman, J.认为组织结构特性的大小与组织规模、历史和复杂性成正比。[2]组织规模的大小影响了组织应对问题的灵活性, 组织的历史形成了对某些问题的刻板印象, 复杂性则容易形成组织的效能低下, 形成了组织惯性。[3]

当前学校组织的管理多是借鉴管理组织或是企业组织的管理模式, 对于学校而言, 无论采取哪种管理模式, 在本质上都是抵制变革的。借鉴管理组织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导致学校的机械化和僵化, 反对任何不稳定的因素则是对这个稳定程式的破坏;借鉴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则追求升学率, 本质上又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因此, 这种移植必然会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不知所措。

三、变革承受能力的重要作用

学校的变革承受能力是学校应对变革的能力基础, 没有这种能力或者是改革不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都是没有根基的。

1. 制订变革计划的前提

在制订变革计划之前很有必要考察一下学校的现实状况和学校的需要, 而不是凭借主观臆念认为学校需要什么、什么能够变革, 也不是盲目引进某种国外流行理论嫁接于我国的学校, 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水土不服, 注定不能取得预定的效果。没有考虑学校的变革能力的计划, 即使再完美也只能说是一种想法而无法付诸实践。当前的一些学校变革看似有完美的变革计划的指导, 实际上有很多计划都是低效或无效的, 这样的计划都存在一个明显的特点, 即运用官僚组织的科层制度和服从制的管理方式, 或是强调效率、整齐划一和严格控制清晰以及可分的工艺流程, 忽略了学校具有较强的教育专业性和较弱的行政专业性。[4]因此, 不能考虑学校的变革能力的计划, 只能是低效的。

2. 实施学校所需要的变革的关键

变革承受能力是学校在自身应对能力和反应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变革的接纳能力。学校需要什么样的变革, 在什么时候实施什么样的变革, 实施什么程度的变革, 不是几个领导或者专家在会议室里就能决定的, 而是由学校自身的条件决定的。如果对学校需要什么样的变革都认识不清, 就对学校开方下药, 药效必然难以达到, 如果有效也只能说是误打误撞、瞎猫碰到死耗子。只有了解了学校的变革承受能力, 才能为学校奉上它所需要的变革。

3. 深入推进变革的需要

变革要深入推进, 就需要首先认识学校能够承受什么样的变革, 如果不顾学校的能力, 一味地搞规模、撑面子等轰轰烈烈的行动, 只能沦为富兰所说的“圣诞树学校”和沦落到没有变革能力的境地[5], 只会让改革越来越脱离学校的实际, 造成学校在变革的重大压力下垮塌。变革的深入推进是变革进入攻坚阶段, 巩固已有的成果并挖掘潜在的成果, 准确把握学校的变革承受能力, 是推进学校所需要的变革的关键。

四、学校变革承受能力的挖掘

1. 舆论支持

舆论支持是学校获得变革外部力量和内部认同的来源, 得不到舆论的支持, 学校只能无形之中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 在变革时陷入左右顾虑和畏首畏尾之中。过去那种依靠主流媒体的统一思想和正面宣传的方式逐渐改变, 非正式的传播途径正日益发挥更大的作用, BBS、论坛、博客等以匿名方式的新媒体表达了某些在公共场合不愿意表达的意愿。[6]可以说学校变革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官方媒体的庇护, 一片和谐, 更多的是听到对教育改革批评、质疑等不同的声音, 学校在变革面前要获得统一的舆论支持变得日益艰难。因此, 舆论作为一种外部的力量保障和影响内部价值认同的因素, 形成大众对学校的正确理解, 获取其对学校发展的理解和支持, 形成内部对变革的价值的认同, 统一内部和外部变革的力量, 十分重要。

2. 资源保障

学校变革的任何行动都必须以一定的资源为基础, 缺失资源导致行动受困, 任何美好的计划只能停留在纸上, 为学校变革提供必要的资源是变革成功的资源保障。对于变革能力的形成来说, 需要的不仅仅是某些重要的资源, 比如很多学校希望得到充足的资金, 但是仅仅有资金并不能保证变革的成功, 在各种资源中往往是某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资源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不应拒涓涓细流于门外。

3. 管理转变

管理方式也是形成变革能力的重要因素, 由于过去采取“自上而下”的科层式的学校管理方式, 变革的整个过程简化成会议—拍板—动员—实施, 这种改革方式往往不能获得大多数参与者的认同, 这些潜在的参与者因为权力和地位的原因并没有参与变革的权力, 因此, 往往会认为变革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和自讨苦吃, 事情与我无关。管理方式的转变能够获得潜在的支持者对变革的认同和理解, 转变学校行政决策依靠个人主观认识的现状;管理方式的转变也是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发挥其最大价值的关键。过去一些学校并不是因为缺少资源而陷入变革的困境, 而是因为在管理方式上的问题, 导致形成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的局面。

总之, 变革被认为是包治百病的药方, 然而即便是有能医治百病的药方, 如果没有吸收能力的病人服下了这样的药也不能治好他们的疾病。对于学校而言, 变革能力在本质上与病人对药物的吸收能力是一致的, 没有变革能力或变革能力低下, 最后的结果是在繁重的变革任务前出现不良反应, 再加上变革的动态性, 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因素, 使得学校容易在茫茫的大海上迷失自我。

参考文献

[1][6]吴康宁.反思我国教育改革的舆论支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 (2) .

[2]Hannan, M.&Freeman, J.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4 (2) .

[3]郑丽娜, 张丽珍.大学变革中的组织惯性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 .

[4]姜明红.从“奉命”到“自觉”:学校组织力量的唤醒与激发[J].基础教育, 2010 (5) .

[5][加]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变革能力 篇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规模扩张方面,与此相适应.中国的教育变革也在不断地深人.但这个期间一个普遍共识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改善不大。究其原因,虽然与教师队伍迅速扩张所导致的高校教师平均教学技能下降有关(新增加教师的能力提高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更重要的、也是对未来教学质量影响更大的一点在于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没有完全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明确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并采取正确的方式予以培养是未来提高中国教育整体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

高校教师作为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既应具备一般的能力,又应具备与职业相关的特殊能力,如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体现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构成。

(一)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

高校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了解学科的研究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将学科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了解新的知识动向。其次,要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另外,高校教学的内容既应具有实用性,又应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材的遴选上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且具有对人选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

(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说,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这方面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而充分发挥这种交流、沟通作用的前提是教师要从内心关心学生及他们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及需求方面的不同,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交流。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教学组织及管理能力是高校教师有效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是将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它反映了高校教师课堂传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它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技能,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科知识及内容、借助适当的教学技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它也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

德国柏林大学(1809年)的创建标志着中世纪以来仅仅作为知识保存和传播场所的大学开始成为社会知识更新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场所。柏林大学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成绩的学者,也总是最好和最有能力的教师。”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反映了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科学研究能够带来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教学能力,它依赖于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此外,高校教师的科研也只有放在教学中才能获得动力。因此,科研和教学活动并不矛盾,但需要高校教师通过适当的手段和途径将两者有效地结合。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动。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人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自新世纪在各高校推广以来,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多媒体教室在整个教室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甚至有些学校实现了完全的教室多媒体化。但与此相对应,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仍然存在较不足,设施利用程度也不高,突出的现象是仅仅将屏幕作为黑板的代用品。改进的途径是加强高校教师多媒体授课的培训,使高校教师能够熟练地制作影像等课件。

(四)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在实践场域中发现课程变革能力 篇3

创新人才培养,就是要改革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突破现行学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符合高职教育内在规律的、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针对高职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升高职课程体系的变革能力,必须充分认识到建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有利于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认识到自己作为学校成员所具有的变革潜能。遵循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专业课程、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链路课程、以获得双证书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以产学研结合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的原则。

一、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从传统的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制定,关键是观念的转变,以高职课程的特点和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框架、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的建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标准内容(核心部分)的设计以及教学情境的创设、课业评价和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建立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打开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崭新视域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建立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学习领域作为工作课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框架设计及改革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在内容上摒弃了学科体系的束缚,紧紧围绕职业活动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实施以职业任务和行为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从而集中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将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不再是按照学科的方式进行设课,而是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来建构教学内容,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再是按照学科及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来构建,在教学内容上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教师要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 打破学科界限,能将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教学、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任务,并根据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的5个阶段,把教学内容归为4个学习领域范畴:

学习领域范畴1:职业导向的工作任务——入门和概念性知识。

学习领域范畴2:系统的工作任务——职业关联性知识。

学习领域范畴3:伴有问题的特殊工作任务——具体知识和功能性知识。

学习领域范畴4: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以经验为基础的专业系统化知识。

学习领域实际上是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是建立在课程论基础上由高职院校制定的学习行动领域,包括实现该专业目标的全部学习任务。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所有的学习领域的学习, 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一般来说,每个培训职业(即专业)由10~20 个学习领域所构成,这主要是根据该职业的工作任务和活动特点来决定,没有硬性的数量限制。

三、建立教学改革新范式,开创高职教学的新途径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同时确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基础地位,为提高教学成效开创了新的教学途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德国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尤其强调职业实践,强调学生通过典型的职业活动获得技能和知识,进而形成经验和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的。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而更多的是作为教学的咨询者和课堂教学的主持者。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其特点是项目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情境学习成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在项目学习中,学生是主要的行为者,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到工作任务的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中,教学内容就是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适合教学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

四、建立灵活的考试制度,创新评价方法

高职生能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顺利就业,需要通过考核来进行评价,可见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创新评价方法,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创新考核评价方法呢?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打破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试制度,以粗线条的等级制取代精细的百分制、取消单一的笔试形式,扩大考核范围和内容,以过程性考查为主,终结性考查为辅,自我考评和集体考评相结合,在建立问题能力为标准的机制等方面追求考试的正面导向,使之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考核评价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体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紧密结合,重视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改变传统的以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评价方式,开展重在实效的评价机制改革,从行为表现的一贯性、发展性,从特殊事件的表现中,构建核心技能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手段、评价方法等)。

五、建立高水准的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

实训基地建设要达到一流水准,就要形成足够的实训规模,形成较高的实训档次,形成一流的师资队伍,形成规范的实训教材,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全国高职高专的实训基地建设中起示范作用。高职院校要拓宽思路,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新路子,对内要充分挖潜,对外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大力寻求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从管理模式看,对内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外实行准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主要表现在引入现代企业的理念与价值观,营造企业化的职业氛围,实训内容与项目来源于企业,实训方式、过程企业化。对外实行准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现有实训基地的效益,一些已具有较大规模、精良设备的校内实训中心或基地的高职院校,可为签约企业免费提供生产和陈列场地,可把实训中心作为企业的研发中心、产品开发工作室、教授工作室及高工工作室,或以“零租金”的方式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准市场化运作,微利经营,全面向社会开放,缓解教育资源不足以及资源分散的矛盾。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变“消耗型”实训为“经营型”实训。

六、建立专业教学团队,发挥教师的创造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从课程设置到课程标准、教学活动设计方案、项目教材的编写等都是一种全新的理念,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发挥改革的创造力。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熟悉职业实践,具有跨学科和团队合作能力,领会项目课程的特征,把握项目课程设计的核心环节、熟悉项目编排的基本模式。包括将遇到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如何开展专业调研及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如何分析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如何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知识体系如何按工作体系进行重构、课程标准及学习项目如何设计、项目教材如何编写等,都将带给教师和专业教学团队新的思考。只有深入研究高职教育的特点,掌握其实质,找出其规律,才能做出实质性的改革。只有通过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的共同策划、掌握隐含在实际的职业工作中的知识,确认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并破译出隐含在工作任务中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实现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任爱珍,徐肇杰,从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理念角度来构建中国高职课程设置体系.《辽宁教育研究》2007.6

[2]姜大源,“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特征与问题—关于德国职业学校课程重大改革的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2003.1

[3]赵明珍,基于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探索“技能包”的开发与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变革能力 篇4

面对这个教育问题, 新形势下的微变革、微创新中明确指出, 教师的使命不应只是教给学生知识, 更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和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 数学思想方法, 并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一、让学生了解数学, 产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 兴趣是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数学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 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数学, 最重要的是了解数学的学科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要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想学的浓厚兴趣, 促使他们自主探究学习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给出的例题, 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感兴趣的事进行改编, 然后进行教学, 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数学都是生活中常见、熟悉、关系到自己的, 学习后又能把这些知识拿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所以他们很快会明白学数学知识是很有价值的。在活动中总结规律, 从活动中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中的教学。”我们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找规律的。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 是最好的教师。唯有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对数学有持久的热情, 才能更进一步地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学会自我追问, 善于联想, 善于推断, 并产生积极主动的动力自主探究学习。

二、用赏识的方法看待学生, 让学生乐于自主探究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赏识是期待、宽容、理解和尊重, 赏识是语言, 但比语言的表现力要强得多, 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欣赏, 能帮学生树立自信心, 激起学生对学习的信心。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教学中我们学会遇到一些学生上课不听, 眼神呆滞, 傻傻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从不举手发言, 这些学生都是因为基础相对较差、缺少学习的自信、对学习恐惧、害怕而又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和周围鄙视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只要用平常心对他们, 把他们跟其他同学放在同一个位置, 多给他们一些关心, 在教学中把目光多停留在他们身上, 因为教师的一个目光、一个手势、一个表情都会给学生极大的影响, 更何况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学生。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并没有放弃自己, 老师同样很赏识我, 这样每个学生都在心理有个警钟, 老师关注着自己,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知道自己能行、是最棒的。课堂用赏识的语言激励学生, 激发自主探究的动机在教学中, 运用赏识、表扬的语言,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 看到学生的闪光点, 一一加以肯定, 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话而使阴霾的心情云收雨霁, 使平淡无奇的日子绚烂缤纷, 甚至可以发迹他的一生, 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赞美之词, 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 教师即使说一句:“回答正确”、“你真棒”、“真爱思考”等一句简单的话而产生对老师、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进而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知识。

三、让学生合作交往, 促进自主探究的发展

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学的今天,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同桌合作学习”是教师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也是学生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获得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 使他们的思维真正活动开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机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 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探索空间更加宽广。教师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好火柴棒, 并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用火柴棒摆正方形来研究小鱼条数与火柴棒根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让学生分几个人一个小组进行动手操作、讨论合作。并请一名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在此过程中学生就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 每名学生都参与讨论, 在讨论中充分享有发言权, 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弥补了传统教学中课堂发言的机会有限等缺陷, 也培养也学生听、说和思考等方面的能力。这一过程既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 又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变革能力 篇5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学生的义务的是()A:遵守法律、法规 B: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____ 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C:整合性和概括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

3、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A:政治、经济、文化

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 C:社会、知识、儿童

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

4、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__。A.科学主义课程论 B.人文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结构主义课程论

5、在个体发展的动因上,持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 A:孟子 B:荀子 C:洛克 D:华生

6、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这就是教学的。A:可接受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7、张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要求全班学生自费购买他指定的辅导用书,下列选项中,关于张老师的做法正确的是__ A.是行使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C.自由选择的教科书的规定

D.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的规定

8、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____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__。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1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1、儿童只能协调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示,是在。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 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13、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最早提出的____ A:瑞士皮亚杰 B:奥地利劳伦兹 C:美国桑代克 D:苏联维果斯基

14、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____欧美一些国家。A:比较法 B:历史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15、、的诞生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6、在学习中,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A:组织 B:计划 C:精细加工 D:复述

17、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____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指导书

18、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在理解中的表现。A:系统化 B:概括化 C:变式 D:比较 E:抽象化

19、下列属于内部动机的是()A:为了与外国人沟通学习英语 B:喜欢听地道的英语 C:为了通过考试学习英语

D:为了将来有理想的工作学习英语 20、两耳失聪后仍坚持音乐创作的是。A:舒伯特 B:莫扎特 C:贝多芬 D:门德尔松

21、导入提问与一般课堂提问的区别是()。A.问题具有启发性 B.问题表述清楚明白

C.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正确回答

D.仅仅依靠现有知识无法完全回答

22、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A:洛克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3、所有湖南来北京打工人员,都办理了暂住证;所有办理了暂住证的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有些湖南来北京的打工人员当上了门卫;有些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也当上了门卫;所有的业余武术学校的学院都未获得就业许可证。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则除了以下哪项,其余的断定也必定是真的?()A:所有湖南来北京的打工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 B:没有一个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办理了暂住证

C:有些湖南来北京的打工人员是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 D:有些门卫没有就业许可证

24、__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A.教育目的 B.教育任务 C.教育内容 D.教育规律

25、对事物的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属于认知风格的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__。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2、下列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中表示老四的是. A:季 B:孟 C:叔 D:仲

3、教师成长与发展有等阶段。A:关注评价 B:关注待遇 C:关注情境 D:关注学生 E:关注生存

4、多项选择题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与近代的()A:前学校

B:前社会教育机构 C:学校

D:社会教育机构 E:高等学校

5、下列关于日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次完整的日食过程的程序是:初亏、索既、食甚、生尤、复圆 B:中国的《尚书》上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C:日食主要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 D:日全食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光线

6、我国于____年确立了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A:1980 B:1985 C:1995 D:1998

7、制定教学策略的首要依据是()A: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 B: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C:教材、教学设施和设备 D:学习理论、教学理论

8、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启发式教学

9、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包含了三个方面。那就是。A:师德现象与师德文化及师德品质

B:师德文化现象、师德品质现象、师德活动现象 C:师德水平、师德能力、师德活动 D:师德认识、师德观念、师德品质

10、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②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况复合,是值得怀疑的。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⑤人不能把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⑥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准确地重现了。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A:③⑥⑤②④① B:⑤①⑥③②④ C:①⑥③⑤②④ D:②④⑥③⑤①

11、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____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12、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____三级管理相结合。A:20世纪50年代以后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下列哪位教育家首先提出来的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朱熹

14、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教学效果()A:没有关系 B:呈负相关 C:有较高相关 D:有利有弊

15、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决定的。A: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 B:人们的认识活动规律 C:教育自身的性质 D:教育自身的活动

16、在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小学高年级处于的是__。A.强化阶段 B.遵从集体阶段

C.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 D.强制阶段

17、在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中,综合层次所属的目标领域是。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动作技能领域 D:行为领域

1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强调()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B: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C:直接性动机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19、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__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20、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在于()A:记忆范围的扩大 B:记忆广度的扩大 C:工作记忆的出现

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

21、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指()A:传递和深化文化 B: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 C:构成文化本体

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E: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22、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3、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利用了。A:有意识记 B:意义识记 C:机械识记 D:无意识记

24、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变革能力 篇6

面对当下这个急速变革的时代,企业如何进行战略决策和组织变革?《清华管理评论》特约李平教授,与这一领域的重量级学者艾森哈特教授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深入地探讨了作为急速变革时代不二选择的“简练规则”,以及急速变革时代的战略决策、管理悖论与动态动力等问题。

凯瑟琳·M·艾森哈特(Kathleen M. Eisenhardt)是斯坦福大学S·W·阿舍曼(S.W. Ascherman)教授和斯坦福科技创业项目联席主任。她曾被评为过去25年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战略和组织理论学者。她在三个管理研究领域均有独特的建树,包括急速变化环境下的战略决策研究、多元视角下的管理悖论研究,以及大型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流程研究。艾森哈特教授在其所涉猎的研究领域荣获过多项大奖,包括太平洋利用基金奖(Pacific Telesis Foundation Award),奖励她有关快速战略决策方面的研究。怀特莫奖金(Whittemore Prize),奖励她关于高速变化市场环境下跨国公司组织方面的研究;斯特恩奖(Stern Award),奖励她关于大型企业战略联盟形式方面的研究。艾森哈特著有一系列为企业界所推崇的重要著作,包括《边缘竞争》(Competing on the Edge: Strategy as Structured Chaos),《简练规则》(简洁法则)(Simple Rules: How to Thrive in a Complex World)等。

本文是对艾森哈特访谈的中文翻译。结合上下文和语言使用习惯,本文对一些字句做了修饰;为保持文章语言风格一致,我们对访谈内容进行了编译。翻译过程中,难免有辞不达意之处,责任由访谈者与翻译者承担。

简练规则:急速变革时代的不二选择

李平:您为什么对创新创业及相关的研究课题(如动态能力等)感兴趣?

艾森哈特:我很早就对管理研究感兴趣,虽然我是个工程师,获得过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的学位。但是我后来跳出了工程专业,因为我对管理科学特别感兴趣。我任职于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管理科学與工程系。所以自然而然,我研究创新创业,因为我是一个管理学研究者,我很享受管理研究。做管理研究最有效的办法是进入真实的管理和现实的公司里面去,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做得还可以。我觉得,是这些原因使我顺其自然地选择了创新研究领域,同时这也是我选择在工程学院任教的原因。

李平:这与您需要找一份不在商学院的教职有关吗?

艾森哈特:是的,所以我才来到加利福尼亚。我很喜欢加利福尼亚的环境,我们全家在这里过得很快乐。我在商学院获得的博士学位,但是我不能留在我毕业的学院,所以毕业之后我得另寻他处。

李平:我明白了。您其实已经回答了我的后一个问题,就是您的研究兴趣是否与地域有关。这与您身在硅谷这个地方有关的吧?

艾森哈特:是的,我喜欢这个地方,我喜欢这里的天气,我喜欢在这里徒步旅行,我喜欢这里的餐厅,等等。我在这里的朋友,我的家人,有很多原因让我愿意在这里居住。

李平:您特别强调“启发式简练规则”,它与创新创业有什么关联?

艾森哈特:在某种意义上,它们的关联在于,当人们创立了一家公司或得到晋升时,他们就会总结出自己的简练规则,这样就有了理解他们所做事情的思维框架,从而有更大的开放性接纳他们所处环境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变动。简练规则并不是创新或创业中产生出来的,是从某些情境中成功总结出来的,这样的情境并不多。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关注自然而然的变化,也即懂得简练规则。我想说的是大公司可能承担着大部分稳定的、程序化的生产活动,而创新创业却更多产生与此不同的不确定、混沌的活动之中,这也就是我萌发简练规则这个想法的原因。因为如果你是一个大型组织里的一个个体,你需要去做很多按部就班的事情,但是不要过分束缚自己。

李平:是的。您有些论文提到一些企业家依靠他们的直觉做出决策。简练规则的想法与直觉有关吗?

艾森哈特:我觉得,尤其是有意识地学习如何创新创业的人,或从事国际业务的人,无论具体过程如何,都会很自然地产生简练规则的想法。例如,一个简练规则就是有效的创新团队一般不超过20人。人们很自然地形成自己的行事规则。我认为,这就是少数简练规则在起作用。

李平:您如何对启发式方法和简练规则进行归类?您认为它们是更偏向于直觉,还是理性?或者它们是分析性的?我对此比较好奇。

艾森哈特:我觉得它们都是。我想很多时候人们把启发式方法和简练规则既当作直觉,也当作理性,直觉和理性同时都有。有时分析多一些,有时人们又依靠他们的感性。比如,我曾工作过的一个公司,员工们在工作中就带着一种精神信念,他们支持能够指导他们获得成功的规则,遵循具有特别效率的新流程。所以,人们有时候会进行更多思考,而有时则更偏向于按直觉行事。

李平:这很有意思。也就是说将启发式方法或简练规则的本质归为一种连接理性和直觉的整合体是可能的。我记得好像西蒙曾说过直觉是理性分析内化变成习惯,因而它们直接存在某些关联是吧?

艾森哈特:是的。它们之间存在某些关联,人们根据实际需要学习或选择他们自己的规则。比如,我去年出版的书《简练规则:如何在复杂世界成功》(Simple Rules: How to Thrive in a Complex World)。这本书谈到如何控制并利用简练规则。更系统而言,就是什么是你的目标,什么又是阻碍你实现目标的障碍。当然有一些规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难习得或直接感知的。所以如果你了解了简练规则,你就可以强迫自己去找到对于自己来说是难以学习的简练规则。比如,停止做某些事的规则,可能对一些人来说就是难以掌握的,再如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规则。因而,很容易确定一个规则来明确什么是最需要做的,而确定何时停下来的规则却不那么容易,比如在创新以及产品开发过程中何时终止项目这样的规则、还有几个月必须更新产品的规则等等。

nlc202309090536

李平:依我之见,既然简练规则事实上作为一种实践性理论,那么人们可能都有自己的简练规则理论。无论是出于直觉,还是源于经验,人们都会在其内心形成这样的理论。人们都有各自的简练规则理论,他们按其各自的理论行事。

艾森哈特:是的,人们确实是这样的。有时候,这些规则是关于什么是正确的;有时候,规则又是关于其他方面的,这取决于你所处的情景。

李平:对的,这就像不同背景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准则,有不同的底线。

艾森哈特:甚至只是个人的背景和价值观,就影响了是否做某件事情。Indiegogo和Kickstarter是美国的两个众筹平台。人们可以在这两个平台上为自己的创业项目众筹资金,不过两个平台的项目选择标准却很不一样。他们都重视对创始人的评估,其中Kickstarter的一位创始人对融资项目的主题更感兴趣。他們有自己的一套筛选众筹融资的规则和流程,同时也参考直觉判断。Indiegogo也有自己的一套评价众筹项目的定值体系。所以,这些规则真正反映了各自平台的背景和创始人的理念,以此确保通过筛选的项目能够最终获得成功。

李平:看样子您近期要研究这一课题?您会对这一研究思路做更多的工作吗?

艾森哈特:是的,我现在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采取了一些大家现在都在使用的启发式方法的研究策略,我们调查的创业公司也在学习启发式方法。

李平:这非常有趣,我很喜欢这个研究课题。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探讨这个话题。

简练规则,是急速变革时代的战略法则。简而言之,简练规则就是简捷、精准的战略,通过聚焦关注点和简化思维来“好快省”地实现目标。在急速变革的时代,人们必须应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并迅速做出决策,这时简练规则最为有效。

简练规则让人们可以迅速有效地行动,可以让各类组织免于陷入官僚主义。对于初创企业,简练规则可以帮助创业团队聚焦于使公司存活下来的关键事项上;对于规模庞大的大型公司,复杂的官僚作风可能会阻碍创新和增长,简练规则不可或缺。

简练规则有几个鲜明特征,如十分简单,寥寥几条(这样反而使人们更容易记住并遵守);简练规则因人、因情境而异,并非一成不变;简练规则聚焦于关键决策或活动,着重于具体过程和活动,而非泛泛而论。简练规则之所以在决策中有效,是因为它专注重要的事,而不是事无巨细;也因为它可以在效率和灵活两者中找到阴阳平衡,让人们抓住机遇,同时又由于规则数量少,为决策者留下了应对不同机遇所需的灵活空间。

简练规则的制定同样非常简单,只有三步,第一步是明确目标,第二步是明确妨碍目标的瓶颈,第三步是打造简练规则。简练规则可以帮助小到个人、小型公司,大到创新创业、大型公司,以便应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通过了解简练规则是什么、如何奏效、如何制定,人们能更有效地应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

独特贡献:战略决策、管理悖论及动态能力

李平:您认为您在如此广泛的研究领域中贡献最大的是什么?比如创新研究,创业的动态能力研究等等?当然还有启发式方法和简练规则。

艾森哈特:我觉得我的主要贡献在三个领域。一个是我在决策研究领域有原创性的贡献。我所做的贡献,就是指出在一个持续变化的行业中,在动态的环境因素下,人们如何做出决策。我刚开始着手这项研究时,还是非常新颖的,还没有人在动态环境下对决策速度等相关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这个课题把我引向了动态能力方面的研究,这在当时非常具有创新性。

第二个领域是,我对企业家特质研究提出的一些观点。另外,从卖方视角和非买方视角对收购活动进行研究。从企业家的角度思考金钱,从而形成了对跨业经营公司的一系列观点。因而,不少观点和研究随之转变,如从大公司视角转到小公司视角。这种视角转变在并购方面也很有趣。例如,大部分研究是从收购主导方(即买方)的视角或立场看待收购活动,但在很多情形下,卖方可能拒绝买方的收购请求。所以并购案中的卖方是有选择的,他们拒绝了很多买方,但是这些被拒绝的收购不会在媒体上曝光,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公司会公布这样的信息。所以从卖方的视角看待收购案,可以促使收购双方更好地审视整个收购行动。这是在谈论对创业公司以及他们与大公司关系的研究时,我的第二个贡献,从不同角度审视现象。

第三个领域是我对大型公司的组织和环境的研究很感兴趣。比如大型组织中的事业部门发展,如何重新安排业务单位,交叉业务的战略管理,如果公司有多个业务方向如何使公司战略贯穿其中,还有更多有趣的研究内容。如大型公司之间的创新课题,这是2011年我与杰森·戴维斯(Jason Davis)在做的研究,我们还把领导力的研究也整合在其中。此外,现在许多公司都在尝试通过战略联盟共同研发,比如思科、英特尔、亚马逊和易贝(eBay)等公司。换种方式来研究这个现象,我确实很想了解这种研发是如何实现的,在公司间的其他领域可能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不过这个现象很有趣。公司高管很能干,很聪明,但也时常犯错,而且他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反思他们的所作所为,所以他们实际上对正在做的事情并没有很好地理解。他们面对新的环境是如何探索的?也像我的高级管理人员研究项目那样吗?我觉得学者们可以对此带来价值,我们这些学者有时间进行思考,而他们没有条件;我们也有能力进行跨公司的研究,这点他们同样做不到。我做出贡献的三个领域是决策研究,悖论研究和动态能力研究。然后是这些研究结果与企业家观点的互动,以及在公司实践运用的情况。

李平:那么简练规则在这里的地位如何呢?

艾森哈特:我对简练规则的研究,是在20年前开始的,与肖纳·布朗(Shona Brown)合作。我们写过一本书叫做《边缘竞争》。

李平:是的,这本书很受欢迎。

艾森哈特:我们必须进行边缘化竞争。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认识到最好的公司,是那些能够制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的公司。我认为这里的简练规则就是只生产差异化的产品而不是提供更多的产品。它们不是官僚机构,不存在上级下达的层级森严的指令,因为这样的正式流程往往导致制造错误的产品。不过现在世界上的普遍情况是,很多公司并未能够进行边缘竞争,往往只有少数“快公司”能够根据自己的简练规则进行持续创新。这也就是我一开始获得简练规则灵感的地方。一开始我与肖纳·布朗一起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合作。她曾在麦肯锡咨询公司工作,后来成为我的博士生,毕业后受雇于谷歌。谷歌早期的组织建设大都是由她负责进行的。她将边缘竞争等简练规则应用于谷歌早期的组织管理当中。谷歌上市之后,她就几乎负责公司除了搜索业务之外的所有事务部门。她现在是谷歌的一位副总裁。因为她使得我们能够通过研究谷歌的组织结构得出简练规则这样的想法。不过她一直忙于公司事务,她只是启发了我们萌生简练规则的最初想法。此后我与我的另一位合作者又进行了创新研究。人们怎样学习规则,学习什么规则,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学习又是如何变化的等等,这些最终形成了这本受欢迎的书。

nlc202309090536

李平:这样看来,既可以将简练规则定位为贯穿所有这三个领域的一条主线,也可以将其视为您第四个领域的贡献,或者叫贡献领域3+?

艾森哈特:是的,简练规则贯穿在我的很多研究领域之中。简练规则是一个主线,是我很多研究工作的思维框架。应该说是很多研究工作的主体框架,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而是很多研究的思维框架。也就是说,简练规则是指导我进行研究的重要“简练规则”。我想你可以将简练规则视为我第四个贡献领域吧,这也是我很重要的贡献之一。

李平:很好,在这些研究领域中还有哪些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可能就两个,或者最紧要的前三个,您认为仍悬而未决的最紧迫的问题。

艾森哈特:我个人受到的挑战更多来自于需要对简练规则有更多的了解,我需要更多理解人们对简练规则的感受以及他们如何改变简练规则。我想我只涉及到了表面。我不认为我对简练规则理论已有相当全面的感悟,但是我觉得这个理论是很有趣的,我也开始试着去理解宏观整体的情形,如生态系统等等。我不认为我们会了解这一点。如果确实需要我会选择已充分了解的行业。关于第三个研究领域其实我可能想说的是对大公司的研究,大公司中的变革现象,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变革的,因为这些变化涉及到诸多方面,比如研发等等。与此类似研究的对等模型正在显现,我觉得这是个有趣的现象,甚至生产制造也在变革。我不确定,也不知道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我也不是研究中国的专家。但我觉得中国生产制造的自动化程度也正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当你聚焦于这个问题点的时候,如何思考大公司的组织这样的想法,我认为就是很开放的问题了。

李平:确实如此,您对未来的研究有何建议?

艾森哈特:我认为应该研究新问题。我坚信对新鲜事物的研究。其中一个话题就是对创客的研究。我认为人们都对如何实践创客各有各的理解,但并不了解具体的过程。真正深入创客实践的人有多少,创客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我认为这才是全新的组织和参与创新的方式,我们都还没有很好地理解创客究竟是如何进行的。

李平:对于现在兴起的共享经济现象,您是否认为是对传统基于层级、垄断和控制等管理理论原则的巨大挑战?

艾森哈特:我觉得像组织网络理论,简练规则理论,基于资源视角的理论,甚至交易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在新兴经济体、新的业务中,发挥着作用,只是还不清楚具体是何种作用。所以,我认为我们在亚洲或北美洲均可以发现新的理论,这与研究所在的地域无关。但是我们也不能说,部分以前的理论与应用地域无关,老的理论会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中有新的展现形式,发挥新的作用。我们只是不清楚这种作用到底是什么。未来研究的重点不一定是构建全新理论,而是在于将已有理论在新环境中进行重新观察和审视。

李平:那就是引领未来的关键研究领域需要被重新定位。虽然这些受到挑战的理论原理也在新的背景下不断地丰富、拓展和修正。

艾森哈特:是的,我想是这样。引领未来的研究领域将是全新的,还未在实践中出现过。

艾森哈特在三个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可以大概归结为急速变化环境下的战略决策研究、多元视角下的管理悖论研究,以及大型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流程。艾森哈特在这三个研究领域的独特贡献,对于中国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均具有重要的实践启发,值得中国企业与企业家学习和思考。例如变化环境下的战略决策,中国企业的总体决策特征是快速且灵活,但往往容易失之于理性;艾森哈特多元视角的悖论研究贡献,则可以使中国企业借鉴其全方位看待问题的视角,真正站在顾客、社会、合作方的角度,反观自身的经营和管理,从而能够在构建生态圈、共赢平台的高度进行竞争;艾森哈特第三个重要贡献是对动态情境中的大型公司组织变革的研究。这对我们的启示就是要警惕公司发展到一定体量的规模之后,要着重克服大企业病,大型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流程需要持续地改变。这也是华为、海尔这些杰出的大公司不断进行内部管理变革的根本原因。

面向未来:中国企业研究的意义与中国企业的挑战

李平:让我们谈论几个与中国相关的问题。是什么使您近期开始关注中国的?我知道您参加了AIB (国际商务学会)的专题讨论会。我注意到您和其他几位与会者讨论到中国和印度,这也是这个专题会议的主题。我发现我在清华的一位学者朋友与您合作写了论文,而我这位朋友的研究领域就是中国的创新。您是怎么关注中国的?

艾森哈特: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国也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中国非常成功,不过现在这个阶段,还没法更清楚地了解中国企业是如何获得成功的,有关中国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不过中国企业制造的产品超过了他们自身的能力。我们没听说中国企业组织内部是什么样的,我们還没法真正理解中国企业的决策是如何进行的,也不了解企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没有这样的标本。其他国家企业内部的经营没有像中国企业这样不为外界所知。但是我认为可能是外部观察者的角度使得我们看到不同的现象,我觉得从外部看不清楚,但是从中国内部看的话,其中商业运行的状况应该是清晰的。

李平:是的,这是一个研究问题。

艾森哈特:实际上中国的学者比我知道的多,他们有更多的直观感受和实际观察,我认为从外部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一些行为,但是我们看不到行为背后的内情。中国是一个有意思的大国,有很多成功的企业。这自然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另一个使我关注中国的原因,是因为我接触了一些研究中国的学者,包括我的同事和学生。

李平:我好奇其他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我记得您曾提到过您女儿学过中医?是吗?

艾森哈特:是的,我女儿马上就是一名针灸师了。她对中医非常感兴趣。

李平:这才是未来。我觉得东西方的结合才会有很好的未来。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西风压倒东风”。我还记得您有一个学生,他将研究兴趣转到了案例研究,家族企业。

艾森哈特:我是有一位学生,叫李坚白(Jeff Li)。他做的是企业生产研究,涉及到很多中国的制造企业。上海周边的企业中,确实有很大一部分的企业运营受到家庭成员及其关系的影响。

变革能力 篇7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据思维,数据分析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 移动通信和电子商务的兴起, 无线传感器、云技术等的飞速发展, 数据正大刀阔斧地改变着这个世界。其覆盖面之广, 数量之大,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之深广, 都远远超出了统计学上对数据的定义,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

一、大数据时代呼唤数据认知的变革

大数据时代建立在新媒体、新技术的广泛发展之上。数字媒体、网络媒体、触摸媒体等多种新媒体模式打破了传统认知在对象范围、认知手段、认知思维上的界限, 使认知变成一种来源丰富化、分工细致化、手段先进化的社会化互助、互动、自主的学习过程。

(一) 认知范围变大、变细, 选择难度增加。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新媒体技术将世界各地的人土风情、时事要闻、生活资讯等等带到每个人的身边, 甚至无论大到各国元首、世界明星, 还是小到街头巷尾的普通百姓都可以成为海量信息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巨大的信息数据使得学习的范围空前扩大, 来自慕课 (MOOC) 、网络课程、资源共享课程, 以及师生自行录制的微课程, 微视频等的大量学习资源一方面丰富了求知者知识涉猎的范围, 加大了求知者的认知深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资源使用者对铺天盖地而来信息的辨识、比较和选择的难度, 降低了选择的效率。

(二) 认知手段多样, 便捷。微电子技术, 互联网, 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平台等新兴技术拉近了世界范围内的知识技术、文化与认知者的距离。尤其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手提电脑、平板电脑、i Pad、电子书包、云书包等移动终端相结合更使办公学习无处不可存在, 无时不可进行。大数据时代, 认知手段空前多样, 已经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空中教室、网络教学, 开源课程, 不仅多快好省, 而且配合社会化学习社区, 更可有效实现多地区、多层次认知者之间的讨论交流、互助合作、创作创新, 在更深层次上实现认知。

(三) 打破传统统计认知思维。

1.总体分析重于样本分析。抽样技术是统计技术的典型代表。传统统计受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的限制, 形成了以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数据的基本思路。大数据时代, 信息处理能力空前壮大, 能对全部信息进行游刃有余的处理, 因此“管中窥豹”的状况正慢慢被全方位、多视角的观察和处理所代替。以全部数据为基础, 计算现象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预测, 有效避免了抽样偶然性误差, 使得分析更全面。

2.混杂性优于精确性。传统数据处理能力较弱, 统计分析常常定位在结构化的数据上, 数据利用率低, 认知思维主要集中于以精确的函数关系来拟合研究社会现象中普遍存在的相关关系, 并以此进行预测。大数据时代采集到的数量庞大、内容丰富, 结构多样的信息反馈出了现象间不可臆断和轻视的复杂关系, 空前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海量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被不断开发和利用, 因此数据分析的结论也混乱和复杂起来。降低容错标准, 接受混杂性是大数据时代数据思维的重要转变, 对庞大混乱的数据结论进行深层开发, 可以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

3.相关分析替代因果分析。以模糊近似的因果关系替代相关关系进行研究是传统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思维方式。大数据时代, 数据结构复杂, 变量数量庞大, 很难建立起较为准确的函数关系。因此, 数据认知思维发生重大转变, 相关关系研究不再以归纳为特殊的因果关系为途径, 而是立足于变量或现象之间的变化与联系, 实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关联预测。并且, 随着数据的不断更新细化而不断得到更有价值的结论。尽管大数据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改变着人们学习工作效率, 但目前对大数据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搜集获取”、“大数据分析技能”是构成大数据价值链的三大要素。在此三者中, 大数据思维决定了数据利用的价值和尺度大小, 换言之, 大数据思维决定了人类利用大数据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能力发展, 是未来统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二、大数据时代统计数据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 了解时代特征, 促进大数据思维方式转变。所谓思维方式, 就是我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序, 是一种习惯性的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模式, 它涉及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 并由此对我们的行为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1]。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和环境中, 其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模式都会受到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大数据时代来临, 通过大量阅读大数据相关书籍、文献, 了解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 不同视角的大数据应用经典案例, 剖析其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 深入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作用与机理, 把时代特征与统计学科结合起来, 形成一切皆采用数据来观察, 一切皆使用数据来描述的习惯, 用数据的眼光来观察、理解世界, 并探求寻找改变世界的方法。

(二) 拓宽知识面, 形成敏锐的数据嗅觉。哲学上说,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覆盖面足以囊括世间的万事万物。不同的学科, 不同的领域, 不同的现象, 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找到变量间潜藏的相关关系, 并利用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预测。相关关系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现象之中。能在纷繁复杂、形式多样、数量巨大的数据中锁定研究的变量及方向, 首先需要具有丰富的行业通识、专业知识以及强大的实践经验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对于高职统计专业学生来说, 扩充知识, 增长见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1.强化知识教育。知识是人们行动的向导和指南, 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和创新价值。真正的数据创新人才需要接受更丰富、更广博的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 促进思维发散, 从而在铺天盖地的数据洪流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在校期间, 学校可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使其掌握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 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动态。另外, 学生可积极参与辅修专业、第二专业的学习, 多学科交叉选修课程以及跨专业自学等等, 拓展知识面的广度, 通过关联学科的学习研究, 让知识体系更加完善、系统化、深入化, 为创造性统计数据思维的形成打好知识基础。

2.参与学术研究活动。组织大学生科研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提升数据能力的重要手段。参与学术研究活动, 既是理论联系实际, 将统计调查、分析等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研究项目、学以致用的过程, 又是对既定知识体系的二次开放和深度挖掘。大学生参与的学术活动包括课内外的毕业设计, 调查研究、项目竞赛、科技竞赛、学术报告讲座, 学生统计活动月等等, 有助于兴趣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锻炼, 增加学生对新知识和未知领域的追求热情, 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数据思维能力的水平高低, 找出数据思维和处理能力的盲点、断点;另一方面人人皆可参与研究的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加强自我数据能力的培养, 形成良性循环。无论是哪一种科研活动, 都是一种开拓性的认识活动, 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大量课外阅读。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数字化、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使得阅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阅读变成一种无处不可, 无时不能的行为习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幅度改变了阅读的内容和形式, 使其更加异彩纷呈。快速浏览、消费式阅读、实用型阅读、精读等多种形态并存。阅读已经远远不只是教室或图书馆一角的安静翻阅, 它可以在家里, 在路上, 在任意一个闲暇的时段;阅读对象可以是书、报纸、文献, 也可以是一款数码终端———具有超大容量, 并且能实时更新内容的新时代阅读神器。因此阅读变得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便捷, 也越来越重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 了解经济、政治、科技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 不断更新头脑中的知识库, 打破现有认识的局限和思维的局限, 才能更好地挖掘潜能, 让智慧的火花迸射灿烂的光彩。

4.以项目工作室为依托, 进行实践活动。“项目工作室制”是将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形式, 是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统计的工具性、平台性和先进性决定了其是突破各个行业发展瓶颈、促进各个领域发展进步的利器。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组建项目工作室, 以项目为依托, 以数据分析思维和能力为核心, 运用大量行业特征和背景资料分析, 将管理决策问题转化为管理调研问题, 进而收集信息, 整理分析信息, 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这一过程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突出了学生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仅使学生积累了行业知识与经验, 更锻炼和提高了其敏锐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

(三) 好奇心和创造性培养, 形成强大的数据想象力。数据想象力是指人类对数据所表现出的一种发散性思维, 指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设想的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其形成过程离不开好奇心与创造力的培养。好奇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征,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差异性与特殊性的特别关注。好奇心强烈常常表现为善于发现理论和实践中的新问题, 对未知领域有很强的探索要求, 不拘泥已有的结论, 愿意进行深度思考和尝试。好奇心是创造性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好奇心的引导, 思维活动很难高效开展, 没有想象力的参与, 思考就会半路夭折或无功而返。大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其创造性就会受挫, 那么也很难在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探索出一条有价值的路。

(四) 基本数据分析能力的形成。

1.应夯基础统计理论。数据思维能力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其形成必须以深厚的专业基础理论为根基。高职统计专业大学生应注重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积淀, 理解数据结构和形态, 掌握不同类型数据取得或计算的方法, 以及使用范围和应用价值等, 了解统计数据有时可能表现出的虚假性和迷惑性, 并妥善加以改进和利用, 能正确运用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进行经济事项等各类社会现象的分析与预测。

变革能力 篇8

施振荣昨天表示,他将于6月18日正式卸任董事长一职,并于5月8日公布接替他的人选。在今天开幕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他也就自己快速退休一事作出解释。

施振荣解释称,自己如此快地从宏碁退休,而主要目的是希望宏碁能够自己建立起组织的变革能力。“我为什么这么快从公司退休,就是希望宏碁能够把变革的文化深植到自己的企业内部,建立变革的基因。”

去年11月,前宏碁CEO王振堂、前宏碁总裁翁建仁先后辞职,施振荣不得不复出,以带领宏碁走出困境。

施振荣曾两次成功再造宏碁,而在最近的第三次再造中,他又成为了主要的负责人。而短暂任职之后便告退,可能意味着施振荣已经为宏碁制定了合适的发展策略。

在宏碁的第三次再造中,用户自建云成为了重点。施振荣表示,PC创造的价值空间有限,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利益,宏碁未来需要提供硬件、软件、服务,而自建云则是一个突破点。

目前,很多的互联网企业为用户提供了公有云服务,但宏碁认为,自建云将更安全,更能保证用户隐私,符合用户的利益。

变革能力 篇9

让我们先来看看“能力提升工程”所面对的问题。工程要求全体中小学教师均完成至少50学时、聚焦信息技术应用的提升培训,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个要求颇具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已远不是十年前教学课件一统天下的局面了,正如《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所说:“到了21世纪的今天,‘技术’自身走出了附属或辅助的‘角色’,第一次走上教育改革的最前台,推动着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 这样的变革将撼动长久以来的学校体系,将有可能颠覆学校原本的形态,从而带来教育最根本的结构性改变。”在此背景下,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题展开培训是必要的。但问题也来了:1教师们在之前通过各种途径已学习了不同的技术应用(包括理念、教法与技术),而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对技术应用的需求是不同的,如何面对这些差异?2如果教师们能够按照个人需求进行学习,那么怎么能确保他们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是科学的呢?到底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算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呢?3如果教师们既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又能够按照需求进行学习,那么他们要提供怎样的证据(过程证据、结果证据)才说明他们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呢?4如果教师们学习完成了,但完全没有考虑到实践应用,或在教学中没有及时开展应用,又如何保证学有所用呢?总结下来,以上问题可以归结为两大关键问题:如何关注差异?如何面向应用?让我们来看看能力提升工程是如何破解这两大难题的。

以标准体系进行顶层设计

在工程的具体推动措施里,第一条就是开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测评指南。“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回答了一个合格的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应该具有哪些专项能力的问题,它本身即具有关注差异、面向应用、聚焦专项的特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回答了哪些课程、什么样的课程有助于帮助教师获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培训课程标准规定了27个课程主题的建设要求,满足了不同学科、不同起点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 特别关注能力测评的诊断性、情境性和发展性,回答了如何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问题。不以考试来测评能力,而是通过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学习、实践和发展中的表现和成果来开展测评。以上标准体系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教师应该达到什么标准、有哪些内容可以学(机构应该开发什么样的课程)、 学习成效如何被评价等问题,为其他措施提供了科学基础。

以自主选学解决个体差异

大规模、多层次的培训让诸多教育行政机构陷入事务性管理的泥潭不能自拔。由于学员的信息缺乏整理和辨识,重复培训屡屡发生,更是让人叫苦不迭。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是无法想象的。能力提升工程中鼓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这样的平台又被业界称为“教育淘宝”,它为学员们的培训选择提供了清晰、透明的数据,赋予学习者自主选择培训服务的权利。在能力提升工程中, 每个学习者面对的都应该是一个丰富的课程库,是由各家机构依据“培训课程标准”建设的N多门综合类、专题类或技术素养类的网络课程,每个课程的课时量多的是12学时,少的可以是1学时。学习者在一定的框架要求下,可以自由选择和组合课程,解决了因学习者的学科、学段、基础不同所带来的差异问题,使培训个性化得以实现。

以系统评测保障学习质量

评价具有重要的目标导向功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将测评分为诊断测评、培训测评、发展测评三部分的工作。诊断测评涵盖能力标准各项指标,其作用是帮助教师找准能力发展短板,确定学习目标,为教师有效选学提供依据;培训测评的作用是衡量教师参训成效, 包括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成效;发展测评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帮助教师了解自身的能力提升程度,科学评价能力发展水平。系统全面的测评为各地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提供了切实保障,也使得面向能力的评价从以终结性评价(考试) 为主,向过程性、动态性、发展性、基于证据的评价方向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在诊断测评中,专家组大胆提出通过“诚实自评”来诊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短板”的办法,通过一组精心设计的问卷来搜集教师的能力状态数据,只要教师能够诚实作答,系统平台就能够根据反馈数据描绘出其能力图谱,用雷达图显示其能力结构,用不同的色块显示其不同能力维度上的当前水平,从而为其推荐若干适宜的学习模块。这种诚实自评、以评导学的策略有助于搭建个性化适应性学习的平台,也有助于创建自主学习的教师发展文化。

以校本研修促进学用结合

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 而隐性知识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所涉及的知识中很大一部分是隐性知识,这也意味着它的学习一定要有实践和体验的成分。在“能力提升工程”中,要求各地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学习特点,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强化情境体验环节,确保实践成效,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这些要求将培训阵地扩展到学校、课堂,符合隐性知识的获取特点。各地在实施时都关注着此次培训中实践要素的整合。例如,山东省在开展能力提升工程中,提出了“底部攻坚,为用选学”的策略,使所有的培训均为“校本研修”服务,在所有培训开始前(如选择学习内容时)就考虑学习的实践目的(如下学期开哪门课), 并在校本研修中得以落实,创造性地践行了能力提升工程“面向应用”的精髓理念。

在以上策略中,“信息技术”不但是学习主题,更不负众望地成为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突破管理难题、提升培训成效的重要手段。通过以上策略,能力提升工程从设计层面很好地回答了“如何面对差异”“如何关注应用”等具有普遍性的关键问题,从而为促进师训变革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复制的解决之道。

变革能力 篇10

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

在金融危机中,我们两国企业确实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认为人力资源非常重要、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等,都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我们都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或者说改组,创新变得非常重要。在这么一个危机的时刻,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中方企业特别强调,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对于生产力的推动有着重要作用。

为应对我们面临的金融危机,降低危机的影响,所有的组织都需要有持续变化的能力。到目前为止,我们一些组织还没有能力来适应目前的变化,还是按部就班地工作,庞大的官僚机构也延缓了这方面的进程。我们进行公司革命,主要是文化的转变,提出文化转变的措施,以适应目前面临的变化。我们在适应危机的过程中,还要提高公司的业绩。

如果你要应对当前的危机,首先要定出你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再想好怎么样去实现,你要有决心,然后再采取具体的行动。这些目标事实上是可以移动的,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组织,在运作的时候更会有这样考虑。

作为管理者,需要面临来自环境的两个挑战:短期内的金融危机和长远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另一个危机。如何让企业能够应对这些危机呢?只能进行彻底的变革。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政府对市场和企业更多的控制,政府与私企之间界限的模糊,部分市场的迅速增长与另一部分市场的萎缩并存,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在加剧,以及由于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对企业转型的要求。

生态环境危机的表现,如全球气候变暖,原油储备减少,世界人口增长,陆海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这些危机可以被当作问题,但也可以视作巨大的商业机遇。比如促进二氧化碳零排放、寻找替代能源、循环经济等。

目前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如何更好地兼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因此,企业必须具备持续转变的能力。要使企业在变化莫测的环境中具备这种能力,首先要进行企业文化的转变,即发动以增强创新能力和适应性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变革。

主动变革还是被动变革?

如何进行这样的变革?可通过四个案例研究,对“适应未来”的组织文化内涵进行一些探索。

案例1:2008年I BM全球CEO“未来企业”研究。

通过对1000多位企业CE O的访谈,归纳出未来企业的一些特征,如渴望变革、超出客户预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突破等。研究显示,未来企业更倾向于主动突破现状、发动变革,而不是被动应对环境变化。研究中也发现一些有待思考的问题,如这种组织性的变革是否可能,是否值得,是否有回报?

案例2:塑造持续转型能力的研究。

这个案例是对案例一的补充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案例一中提出的问题。研究分析了1994~2005年以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倡导的企业文化理念与企业实际的文化理念,给出了关于“具备建设性的行为”的定义。当个人设置了具有挑战性但能够实现的目标,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从工作、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中获得乐趣,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时,他的行为被认为对企业来说具有建设性。这项研究在对大量企业进行分析之后,构建了一个关于企业文化变革的模型。研究还证明,企业文化变革对促进企业绩效确有显著作用。因此,企业若想获得成功,除了极具预见性的商业战略,还必须有一种建设性的企业文化。

案例3:2008年I B M“让转变生效”研究。

这项研究对1500名变革参与者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变革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80%的CE O预期未来3年所领导的企业将会发生不同程度变革,但他们对自己企业掌控变革的能力并不自信,因为研究数据显示,近60%的变革项目没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变革的主要阻力来自人,来自观念障碍。研究结论表明,只有变革才能使企业在空前的全球变革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危机中的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赖以生存之本,我们应建立能够寻找、发动并具备持续变革能力的创新型组织,企业掌控变革的能力比企业变革的必要性更为重要。

案例4:创造合理的领导结构研究。

通过对2007年一些顶尖公司的研究,勾勒出合理的企业领导结构。企业决策能力的发展是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们优先考虑的战略问题。企业还应通过选拔、培养、辅导和项目锻炼等实施完整的人力资源战略。

面临危机,文化变革是组织机构生存的主心骨

我们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全球变化;

如果我们要生存,我们的生活、经济及组织机构必须作出巨大变化;

面临危机,文化变革是组织机构生存的主心骨;

组织变革中的薪酬变革 篇11

组织变革似已呈不可逆转之势,随着组织变革的发生,组织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企业有新的战略思想与新组织相适应。薪酬作为组织管理制度中的子项目,为实现组织变革的目标,必然要进行调整。面对当前出现的几种组织变革趋势,企业管理团队在进行薪酬变革中不可避免地面临考验,薪酬变革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因变革而产生的薪酬管理难题。

降低组织变革的阻力

组织变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能否取得持续的发展。但在一项组织变革过程中,变革组织是普遍存在的,而且随着变革的深入,阻力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根据赛迪顾问的研究,在众多变革失败的企业案例中,首要的原因是组织变革遭到员工抵制。一方面,组织变革是改变企业现状,以达到预期未来状态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企业变革本身充满不确定性。而员工一旦处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会对未来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进而产生抵制变革的情绪与行为;另一方面,在变革中,公司结构、公司制度、公司体系有可能产生一系列变化并随之带来许多连锁反应,一部分员工的地位会降低,收入或其他个人收益也会发生变化,这部分人更可能抵制变革。

在为一家公司做顾问期间,为了得到员工对组织变革方案的支持,我们设计了新的薪酬体系方案,其中包括:1)调整薪酬总量,确保每个员工的工资都不低于原有的工资水平,使他们的期望收入有所增加。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员工的工资普遍高于原有的工资水平虽然不会产生满足感,但是可以有效的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意感;2)方案实施的第一阶段,适当的增加岗位基本工资的比重,待方案推行一段时间后,再酌情调高岗位绩效工资的比重。因为变革前员工的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绩效工资固定化,变革后员工的收入水平有所增加,但增加了一大块不确定的带有风险的绩效工资,会使员工更偏好于变革前的固定收入,从而对变革产生抵制情绪;3)增大工龄工资在员工薪酬的比重。近两年,该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员招聘规模快速膨胀,新老员工的工资矛盾更为突出。提高工龄工资的比重不仅能够体现出老员工的积累劳动,平衡新老员工工资矛盾,更有利于安抚老员工,减少变革阻力。

适应扁平化的组织变革趋势

在现代信息高速传递更新的时代,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很难实现信息及时和准时的传递,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已成为一大趋势。随着经济知识化、信息化以及组织结构弹性化和扁平化的发展,工作小组或团队成为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同一个工作团队的员工彼此之间没有很清晰的职责划分,大家共同协作,共同对团队绩效负责。“无边界工作”、“无边界组织”成为组织追求的目标,工作说明书由原来细致地规范岗位任务和职责,转变为只规定岗位的工作性质、任务以及任职者的能力和技术。

传统的薪酬制度等级森严,不再适应扁平组织的需要。传统的薪酬结构是严格的阶梯式的,以岗位作为薪酬确定的基准,平级之间的薪酬大致相差不远,当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时,可能会影响到这种薪酬的平衡,从而会招致一些员工的不满,给组织变革带来阻力。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要求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过程中,强调团队协作而不是个人贡献,在组织中用较少的薪酬级别,跨度很大的薪酬范围来代替以前较多的薪酬级别,跨度较小的薪酬范围,这将有利于企业培养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团队精神,保持组织结构的灵活性。

迎合员工职业发展多样化的变革趋势

传统的企业薪酬等级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带有“官本位”的色彩,员工薪酬的增长主要依靠职位的晋升,普遍实施的是岗位薪酬模式,随着职位的晋升,薪级也晋级。该传统模式是与当时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相统一的,有着极其明显的等级划分。该薪酬模式所引导企业员工的发展通道比较单一,完全追求“官阶”的大小:企业内的管理岗位成为各级各类员工的生涯发展目标。

企业组织扁平化、团队化的趋势,使得企业的控制跨度加宽,组织层次减少或趋扁平化,组织需要的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从而造成组织所能提供的“官位”和“官阶”极大地减少。在此形势下,如果仍然保持原先单一的发展通道,容易造成竞争的无效性。例如,当员工工作出色却长期得不到晋升时,由于职级的限制而得不到薪酬的增加,也就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并非所有的员工追求的都是管理通道的发展,企业内部有大量的高素质员工,他们不想做管理但又没有其他通道可发展,其生存与发展空间受限,从而造成企业人才的配置错位与浪费。

在曾经参与的IT服务企业组织变革项目中,我们对所有员工做了一次职业发展意向的摸底调查。结果证明,很多技术人员对管理岗位并不敏感,更倾向于在技术路线上有所提高和发展。因此,我们划分了职能管理序列、技术管理序列、研发技术序列、咨询技术序列等,并分序列设计了相应的薪酬水平和任职条件。从纵向晋升来看,在晋升至下一等级之前,绩效考核合格者的薪酬可以在宽带薪酬区间内实现每年小幅增长,使员工对未来的薪酬增长有盼头;当晋升至下一等级时,员工的薪酬可以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直接晋升至下一等级对应的薪酬标准。从横向晋升来看,如果员工有意愿往技术管理序列或其他技术序列发展,可以进行等级平移或升迁,领取其他序列对应的等级薪酬标准。

变革能力 篇12

一、明确金融学专业职业能力的内涵与定位

金融学专业职业能力是指从事金融职业的工作者应具备的,在实践工作中所展示出来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体现,以理论知识为支撑具有的职业操作技能, 同时兼顾职业道德、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心理素质和智力的提高[1]。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更侧重于创新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中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黑龙江财经学院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学人才教育观强调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并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基层一线金融机构业务人才为主要目标。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相比虽然都是培养基层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培养的人才职责分工有所不同。高职主要培养侧重技术应用型人才,如:高级技术工人等。民办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第一线需要的能施工、会设计、 具有一定管理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将职业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有效结合, 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职业从业要求的认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综合素质[2]。因此根据金融学专业主要从事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通过与金融机构用人单位沟通,黑龙江财经学院将金融学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划分为金融从业基本能力、金融专业核心能力、金融专业岗位特定能力和金融专业职业拓展能力[3]。基本能力培养包括具有自学能力、能够学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抗挫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核心能力包括掌握从事金融业务应具有外语能力、计算机操作、数理统计分析能力、熟悉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等;岗位特定能力包括客户管理、服务营销、理财、会计、结算、证券实务操作能力,保险实务操作能力,信贷实务操作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社会活动能力等。

二、变革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

黑龙江财经学院对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与变革时,提出了“五个围绕”的理念,即围绕金融人才需求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职业岗位能力,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设定教学内容,围绕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围绕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金融专业以“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适应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人才需求,提供基层金融机构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4]。在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一方面要坚持“重视基础教育、拓宽知识面、强化能力培养、提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以满足金融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按就业性质设计系列专业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系统、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坚持整体优化原则,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与会计专业、 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专业等融合,扩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之间的比例,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模式为“平台+ 模块式”,包括四个平台: 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能力教育平台。五个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学习、专业主干课、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实践、素质拓展。

三、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黑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以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导向,把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点, 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积极推进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变革与创新[5]。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相统一,设计合理的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注重广度和深度,适合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综合化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根据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均衡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调整一部分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开课时间,与基础课平行开设,将理论课与实训课同时进行。如“证券投资学”为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必考内容,原来一直在大三才开课,但是许多学生在大二已经开始准备考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因此提前开这门专业核心课,对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将会很大帮助。

2.职业资格证嵌入式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根据理财规划师、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设置相关专业课程,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考试通过率,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校园里就可以掌握相应岗位应具有知识和技能,走出校门就可胜任相应的岗位,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零距离。在鼓励学生考取相关金融专业资格证的同时,多涉猎一下经管类其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拓宽学生未来择业的方向。

3.注重相关专业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金融学专业原有课程设置仅注重本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忽视了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课设置。为了增加学生知识面,通过增加一些选修课来予以弥补,如可以增加会计学专业、贸易经济学、计算机等专业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通专相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四、创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专业教学模式和方法

针对金融学专业大多数课程实践性较强,业务性操作性较强的特点,黑龙江财经学院一方面鼓励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积极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启发式教学、模拟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相统一,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个人实践业务操作水平。通过教师讲课大赛、微课竞赛等方式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并通过金融知识竞赛等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根据不同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有计划地聘请知名金融机构的实务工作人员和管理者来校授课,讲解金融行业具体业务工作流程和金融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增长学生相关就业岗位知识和经验。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方法,同时通过第二课堂和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特长和职业技能。

五、完善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上一篇:师生间的沟通下一篇: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