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变革

2024-06-15

转型与变革(通用12篇)

转型与变革 篇1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7月20日在贵阳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发来贺信。本次年会主题为“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绿色产业、绿色城镇和绿色消费引领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4000多位中外嘉宾应邀参加论坛本次年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保护生态环境, 应对气候变化, 维护能源资源安全, 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不仅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且有利于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各方应共同努力,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为建设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作出积极贡献。

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矿产区的莱比锡市市长博卡德荣格。加大了对轻工业和新型工业的发展力度, 在实现产业转型的同时, 还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 把劳动力更多的从矿产开采上转移出来, 并加大对新就业岗位的提供力度。

贵阳市市长李再勇。贵阳的发展突出城市生态特色, 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而是选择了一条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 推进环境的生态化。结合贵阳的山地特色建设山地城市、山水城市和森林城市;第二, 推进建筑的绿色化。强化节能减排的综合管理, 使新的建筑节能材料达到整个城市建筑材料的50%以上;第三, 推动交通的清洁化。实施低碳交通工程, 减少个人交通工具;第四, 推进生活低碳化。建立低碳社区、步行通道, 向市民普及低碳知识来强化这种低碳意识。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中国政府正在以PM2.5为主, 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PM2.5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必须既打攻坚战, 也打持久战。

原国务委员戴秉国。中国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生态文明建设与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通的。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国际上有许多理念值得我们重视, 比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爱护自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环保从孩子抓起, 从身边做起, 从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等等。我们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这种方式代价太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坚定不移地走低碳发展道路,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是顺应低碳发展国际潮流的大势所趋, 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必然选择。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凌江。环保部将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考核结果上报给中组部, 并向社会公开, 治污不力将影响官员仕途。H

转型与变革 篇2

文/运营教练事业部合伙人 谢德建

一、案例背景

我国北方某民营工程技术服务A集团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初期,通过出租各种工程设备赚到第一桶金;随后通过生产并销售小型工程材料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销售收入一举突破2亿元。之后,企业进入工程咨询服务领域,由单一产品、区域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多元产品、全国市场,2010年营业收入接近15亿。近两年来,企业进一步精耕细作现有产业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同时在全球十三个国家开拓业务,已经初步具备国际化企业的业务架构。

在国营油田系统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油服行业生存,A集团主要依靠高薪引进高端人才,以及灵活的市场竞争策略和管理机制。近年来,“三大油”面临的市场压力不断扩大,因此对油服企业的成本控制、运作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基于“走出去战略”,“三大油”要求油服企业具备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与经营队伍。

2012年,集团制订了宏伟的五年发展战略,在整体业务收入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的同时,跨国业务在目前集团总收入15%占比的基础上,五年后计划达到50%以上;同时,A集团提出三项重点战略举措,第一是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在迎合油田对一体化服务需求的同时,以优势业务领域带动弱势业务领域的发展;第二是实施常规业务扩大战略,加强常规服务能力建设,由专注于高端市场,向高端带动常规市场转变,在顺应市场需求的同时,支撑业务规模快速扩大;第三是国际化发展战略,形成全球市场与资源布局。

企业快速发展对企业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A集团对下属企业的管理模式一直采取“打补丁”的方式,每新增一个产业领域,就增加一个事业部,目前下属的五大产业领域分别成立了事业部或独立的法人机构。近年来,随着国市营销工作量的不断加大,A集团成立国内营销公司,伴随着进入国际市场,集团成立海外营销公司。“补丁”越打越多,集团管理的复杂性不断加大,总结起来是“会议多、沟通多”,老板感觉精力不够、陷于日常事务工作,员工感觉工作效率低下,存在大量的“无序工作、无效工作”。

不但如此,近年来老板越来越深刻感受到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企业发展的制肘;而且基于发展战略,A集团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造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何建立人才快速培养机制?如何有效控制人力成本以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如何建立全球调配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

经过近一年的思考,老板认识到集团目前组织管控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承载业务发展,特别是国际化业务的发展。通过考察和学习行业领先企业的管理经验,老板认为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转型势在必行。通过多方考察,集团请咨询公司操刀本次咨询方案,希望帮助集团下个十年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管控体系变革

组织管控体系诊断与分析

跨国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受发展规模、跨区域、多产品、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复杂程度。对于逐步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一般最初是成立国际业务部,由这个部门协调国内资源,为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业务服务;伴随着国际业务量的不断扩大,一般会走向以区域划分业务管理单元的组织结构,或按产品划分业务管理单元的组织结构,具体选择哪种组织结构,需要综合考虑各区域对产品的需求差异大小、业务资源在不同区域调配的难易程度、业务的复杂程度和管理难度等因素。最终,很多跨国企业会发展成为矩陈制的组织构架,这种组织构架能够充分调配和利用资源、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并提高效率,但对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两项关键因素影响A集团组织结构设计,一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在产业机构、营销机构、区域业务单元之间的划分,工程技术服务业务链可简单划分为获取订单环节和交付订单环节,营销机构是主责获取订单,还是协助产业机构获得订单,营销机构在交付订单环节需要参与哪些工作?最为关键的是,区域业务单元是听产业机构的领导,还是由营销机构管理?二是管理职能在A集团总部、产业机构与营销机构之间的划分,集团总部除承担定战略、定计划和目标、定规则、考核监督等之外,对于产业机构中层人员招聘、物流配送、QHSE监管是否负责?产业机构是否具有重大设备采购权、是否具备重大项目投资权等? 区域业务单元的人员调配是否由营销机构负责等? 斯伦贝谢作为全球油服龙头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是产品/服务条线与地区板块之间的矩阵式管理结构。斯伦贝谢的矩阵式管理结构纵向强调专业化管理,横向则强调地区公司对多产品/服务销售流程的协调、统一。斯伦贝谢给予产品/服务子集团非常大的经营自主权,只在经营战略上进行审核,确保各产品/服务子集团之间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斯伦贝谢采用以产业为主、区域为辅的矩阵式组织管控模式;斯伦贝谢会根据当地业务发展规模、区域公司综合管理能力等因素,对个别区域采取区域为主、产业为辅的矩阵式管理。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A集团与斯伦贝谢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完全的借鉴。首先,A集团由单一业务的企业通过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和区域营销范围发展而来,各事业部仍没有完成独立运营,业务发展战略与策略、战略性客户开发与维护、科研开发与技术能力提升等方面,离不开集团总部的支持与协助,资源投资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方面,需要集团总部进行帮助、监管等;这与斯伦贝谢各业务发展多年,各产品集团能力非常健全差别很大。其次,A集团总部管理职能处于机制建设、能力提升期,需要企业老板、企业高管加大管理机制建设的强度;集团化总部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管理机制与单一企业差别很大,集团总部的管理能力与跨国企业无法相提并论。第三,目前A集团研发技术实力不强,订单的获取更多是依靠营销机构的关系营销,尽管未来集团将加强各产业的技术实力与竞争优势,但目前A集团产品事业部仍不具备这些能力。

同进,项目组通过调研访谈进一步发挥企业的问题,一是整个集团与国内营销公司组织重叠,导致集团职能与中国职能混淆,不利于中国以外业务发展;二是各产业事业副产品缺乏营销力量,主要依托营销公司,难以全面发挥技术营销优势,产业机构与营销机构没有形成良好的协作;三是缺乏有效的授权机制,造成管理线条过长,流程效率低下;四是集团化的共享服务职能缺乏,如人力资源共享、财务共享、供应链共享、研发共享等。

总体而言,A集团在组织优化方面面临两项挑战,即单一企业向集团化企业转变的挑战,其中的核心是集团总部职能的转变与能力的提升;以及国内企业向跨国企业转变的挑战,其中的核心是经营管理模式的重新优化和规范、流程与信息化的优化设计。如何同时面对这两项并存的挑战?

组织管控体系设计方案

咨询项目组进入企业后,通过大规模的访谈与讨论,为企业设计了战略型组织管控模式,同时,集团采取以产业为主线、区域为虚线的矩阵式管理,下属企业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和管理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团化管理架构。

项目组指出,处于业务跨国经营发展期,以及管理转型的A集团,需要在近两年加强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重新定位产业事业部与营销机构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将经营管理资源(含人才)、机构管理与协作关系进行优化调整;二是加强集团总部管理能力的提升,打造以战略规划、经营计划、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为核心的集团总部;三是给予事业部足够的管理权限并辅以考核激励,加强流程化、信息化建设,推动事业部独立运营的能力,在此同时,总部需要协助事业部内部的产业能力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基于集团矩阵式组织架构,集团总部下设职能机构和共享机构,机构在长远发展、基础流程、风险管控、协同服务方面发挥集团效用。其中,职能机构以战略发展管理中心为例,定位为统筹管理对集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职能,包括战略规划、科研规划、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股权合作、品牌管理、投资者关系部等;共享中心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共享职能为例,是集团统一的人力资源操作服务提供单元,可逐步承担薪酬核发、人员信息等共享服务。

矩阵式架构下,各产业事业产组织架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如下,不同的模块/事业部根据专业特征会有所差异。

一是精简职能,设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和QHSE部,不同事业部可根据业务规模决定设部门或岗位。人力资源除传统HR职能外,增强人员部署职能;二是强化业务发展,各事业部或模块设立业务发展职能,主要针对新业务领域的拓展,先期可设立核心岗位,当事业部规模较大时,可考虑设部;三是实现核心技术资源共享,涉及技术服务的事业部,需要整合技术资源,设立技术支持部,在总部共享,为各区域的现场服务团队提供方案设计、技术交流知识管理和培训服务;四是实现现场销售和作业团队区域化,将现场销售和服务团队挂靠到相应的国家公司,日常职能服务由区域公司代管,资源调配和考核决定权属各事业部,包含销售、作业管理和现场工作团队。该团队可算业务区域的拓展灵活拓展。

对于营销机构的组织优化,核心是两方面,一是建立健全职能管理机构,加强法律合同管理、QHSE管理、销售管理、大客户管理和公共关系管理,将营销机构的职能与集团总部的职能清晰地划分开;二是清晰营销机构对各产业事业部区域机构的管理关系,落实“产业为主线、区域为虚线的矩阵式管理”。近一二年,集团下设中国公司和国际公司两个营销机构,未来,伴随着国际业务的发展及营销机构能力的提升,集团将重新分裂和整合营销机构,可能会逐步形成亚太公司(含中国)、欧洲公司、南美公司等。

三、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与分析

A集团过去几年业务处于爆发式增长,定位于业务从属地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疲于应付,绝大部分精力忙于人员招聘与培训;同时,由于公司采用灵活的人才激励策略,薪酬标准经常被突破,新岗位定薪标准也是一事一议。另外,A集团下属子公司相对独立,总部对下属子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更多是指导和引导。整体而言,A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松散,灵活性有余、规范性不足,一直处于被动调整的局面。

很明显,伴随着最新发展战略的出台,A集团人力资源战略定位需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工作重点由引进行业领军人物转变为快速培养现场工程师,以推动公司常规服务能力的建设;由配合业务部门工作的服务型功能,转变为全球人力资源调配、运营效率监控的管理型功能;由单纯承担招聘培训工作效果,转变为承担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人力资本增值,以及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斯伦贝谢作为全球油服龙头企业,拥有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及成熟、高效的全球招揽、培育人才的国际化管理机制,是A集团此次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的标杆。(1)对于人才引进与培养,斯伦贝谢的经验可总结为“大规模招聘、定制化培养、极快速成材”。斯伦贝谢员工从入职第一天起,就被列入公司为他们量身定做、体系庞大的成才计划中。为了确保员工快速适应角色,公司培训涵盖技术、安全、个人能力拓展等所有方面。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两种员工角色可以顺畅转换,员工有自主选择从事何种工作的权力。

(2)对于人员成本控制与考核激励,斯伦贝谢的经验可总结为“发展通道清晰、考核标准明确、up or out”。斯伦贝谢普通员工职级分为14级,不同职级对应明确的岗位,工程师序列有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以及规范的职业发展管理机制。例如PTE(石油技术专家)以G8为起点,与field engineer一样在现场工作18-24个月,在此期间由G8升到G10后成为PTE。每位工程师每年都有详细的学习课程要求,如果在规定的时间没有完成学习或学习不合格,那么这位工程师只有离开;如果完成学习课程,这位工程师职级将提升,薪酬待遇将对应大幅提高。

(3)对于员工的灵活调配与使用,斯伦贝谢的经验可总结为“岗位分类精准、薪酬结构互通、调配程序高效”斯伦贝谢员工分为IM、HRM、HCM、HCR、HCC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员工薪酬结构和水平存在差异。例如,IM(International Mobile)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其全球范围内薪酬水平和结构相同。总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地区薪酬系数、生活补贴、奖金,薪酬水平在同级别员工中最高。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所有员工进行跟踪与评估,在全球范围内调动各类经营管理人员。

(4)对于人力资源部定位,斯伦贝谢的经验可总结为“HR定位龙头、近保运营效率、远育战略能力”。斯伦贝谢人力资源部在制订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时,不仅仅考虑现阶段业务发展的需要,还综合考虑未来几年业务发展的需要。斯伦贝谢招聘经理按照既定程序招聘人才,具有独立的选择权,即便是大区公司经理也不能干预。

人力资源转型与变革方案设计

以“转型变革,助力腾飞”为指导思想,A集团着手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系统设计;以人才培养机制和人员全球调配为核心,以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型为保障,对岗位体系、薪酬激励机制进行系统再造和优化。

第一步:岗位体系优化

回顾过去,A集团成立初步并没有建立清晰的岗位体系,采用少见的职级工资体系,即不根据员工所在岗位来付薪,而是基于对新员工能力、经验的评估,来确定员工的职级,按职级付薪。这种职级体系解决“低岗高配和高岗低配”的问题,提高人员定薪的灵活性;但弊端随之而来,由于定期薪酬上涨,出现某核心职能部门主管拿到“副总裁”级别的薪酬。2010年,A集团对岗位体系进行调整,形成职级工资+岗位工资,然而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对标斯伦贝谢先进的操作方式,A集团设计了基于岗位价值的新岗位级别体系,与市场上标准岗位体系设计理念相吻合,包括管理人员M序列、现场工程师N序列和其它岗位N系列。N3-N6的现场工程师属于快速晋升类岗位,应届毕业生进入N4,转正并连续业绩考核与能力态度评估合格后,约两年进入N5; N5续业绩考核与能力态度评估合格后,约两年进入N6;各方面优秀的N4级工程师到达N6的时间会短于五年。

同时,新的岗位体系为员工职业发展和晋升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N6级的高级现场工程师可以向M序列发展,成为一名管理团队的管理者;也可以向现场总工、高级现场总工等现场管理类岗位发展,同时还可以向人力资源专家、财务专家等机关技术类岗位发展;N4级以上的现场工程师可以向设计专家、高级设计专家等发展。

第二步:薪酬考核体系优化

A集团设计了三套薪酬体系,其中重点优化现场工程师的薪酬结构。现场工程师现金薪酬包括固定工资与现场作业奖金;公司提高上井现场作业奖金标准,现场工程师可以选择通过增加上井天数获得良好的个人收益。另外,当现场工程师由N4上升到N6,岗位晋升到高级现场总工、现场总工等现场管理类岗位后,采取与普通现场工程师不同的薪酬体系,即高固定工资、低现场作业津贴的薪酬结构;在固定薪酬支出的同时,鼓励向管理者晋升与发展。

关于员工绩效考核体系,重点优化两个方面,一是优化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在过去业绩指标考核之外,增加30%权重的培训成绩考核;二是优化下属公司职能员工考核方式,总部部门对下属机构对应管理岗位部分指标有绩效考核权,例如总部人力资源部对某子公司招聘专员,有招聘任务完成率、招聘程序规范性的考核权力。

第三步:设计人才培养机制和人员全球调配 公司制订新的招聘策略,一是由过去招聘行业领军人才为主,转而大规模录用二本专业毕业生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二是上进心和拼搏精神排在录用标准的首位,能力和素质排在其次。为配合大规模的应届毕业生入职,公司针对新员工,特别是现场工程师制订了培养策略,规定每年必须完成的课程积分,并编制了系统的培训课程。每年初,由人力资源部指导员工分管领导,向员工介绍必选课程,指导员工确定选修课程;人力资源部会定期评估员工培训成绩,结合工作业绩表现,决定是否晋升职级。

做为全球化的油服公司,现场工程师在全球高效调配是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的关键。为满足人员全球调配与管理的需要,在薪酬激励体系设计中,海外派遣人员的薪酬基础保持不变,并乘以派往国家的薪酬系数,即派遣境外人员全面现金薪酬=固定工资*国家薪酬系数+业绩奖金*国家薪酬系数。其中,国家薪酬系数为针对不同国家所制订的薪酬水平差异的系数,该系数主要依据当地生活水平、医疗状况、配套设施成熟程度、语言通用性等综合因素设计;该系数根据不同岗位职级存在差异。业绩奖金采用派遣境外人员在派出国的原有业绩奖金标准,并根据派遣境外周期进行折算。

第四步:调整人力资源部职能,强化人力资源管控

经过多方权衡,A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采用了“集中”策略,从集团公司高度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培养开发人才队伍。除加强人力资源基础的招聘、人员培养、考核与激励职能之外,人力资源部还深入业务一线,肩负监控现场工程师使用效率、开展人员调配的重要职责,对公司人员运营成本承担很大的责任。在业务机构内部,业务机构人力资源部编制工程师动态监控表,针对工程特点、施工难度、施工周期等因素,向业务机构负责人提出工程师调研安排;在得到业务机构负责人审批后,下达人员调配指令。考虑到不同业务机构工程量忙闲不均,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可以根据各机构业务量,提出工程师在业务机构之间的调配建议,由业务机构人力资源部征求业务机构负责人后给予落实。

对于海外派遣人员,在海外机构工作超过一定年限,可以申请转化为派驻国员工。人力资源部对全部海外派遣人员的分布全面掌握,并严格控制固定在某国的派驻国员工人数,以及能够自由派遣的员工人数;在保持人员管理的灵活性的同时,控制人员用工成本。

四、变革结果

咨询公司在一次与A集团董事长回访交流中,董事长谈到三个变化,一是过去会议多、工作效率低的状况得到改善,让每个员工拥有一个“充满乐趣”的岗位成为可能;二是需要董事长亲力亲为的事不断减少,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充分运转起来了;三是产业机构和营销机构的员工像充了电,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最后,董事长笑谈,“看来提前退休的计划可以实现了”。

大数据时代出版社的转型与变革 篇3

在移动互联时代,数以百亿计的机器、企业、个人随时随地都会获取、使用和产生新的数据,正如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麦肯锡公司所称:“数据,已经渗透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对出版行业来说,不管是否愿意,都已不可避免步入大数据时代。

一、大数据时代的业态变化

1.出版形态的数据化

数字化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传统出版形态发生了质的飞跃,从以光盘为载体的音像出版和电子出版,到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出版迅速走向成熟,传统出版内容大量地以数据化形式呈现和传播,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继传统纸介质出版后的一种常态和常规化出版形态。并且数字出版物也不再单纯表现为出版物形式,其内容的承载方式和制作手段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如网络出版中的虚拟网络型在线类出版物就已经超越了单体封装型制品类出版物这一重要模式。出版物从纸介质到磁介质再到光电介质的全方位呈现,说明在大数据时代,出版物不是简单地以一种形态取代另一种形态,而是共同构成立体多元化的出版生态,给出版物营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出版过程的数据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出版形态的日益多元与综合,出版过程也已经发生质的变革。传统出版流程的选题、组稿、编辑加工、印刷、发行已经日益落后于数据时代的生产节奏和形式需求,各种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越来越多地渗入我们的出版过程,传统出版流程正不断遭受着冲击与挑战,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身的变形与重组。尤其是随着自出版、众筹出版等新形式的萌芽、发展和壮大,必将给传统出版过程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3.出版传播的数据化

传统传播的形式和过程是“业务驱动”型的,业务是决定性因素,缺乏对受众、信息本身和传播参与环节等的深入及科学分析,决策不可避免地依赖主观与经验。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传播目的性、针对性和准确性,提高了传播效率,改善传播效果。随着出版形态的多元化,除了传统出版传播形式中对数字技术和数字空间地广泛开发与应用,新型的出版形式如网络出版物,其本身就是以数字形式存在,通过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的出版物,其产品形态是“虚拟的”,流通媒介是非传统的互联网,其传播方式则完全是网络传播模式。出版传播中这种新与旧的交互碰撞和融合,正在不断加速着我们传播形式和过程的全面变革。

二、大数据时代的出版业务转型

1.编辑环节的数据应用

图书编辑过程和编辑手段的数字化体现在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在选题策划环节,编辑可以利用对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来分析、获取读者需求,把握市场动向,从而建构自己的选题设想;在组稿环节,编辑可以利用电子文档和网络传输来处理稿件;在审稿环节,编辑可以在线审稿和利用相关软件对稿件进行文字处理。同时,装帧设计也越来越多地依赖数字技术,既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装帧设计的精美度。

2.制作环节的数据应用

数字化技术在排版、校对和印制环节的应用,使这些环节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校对环节,除校对工具软件的运用外,网上校对也已经逐步发展起来;在排版环节,各种不同排版软件的应用,使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个性化出版变得更加快捷和高效;在印制环节,建立在数字化信息远距离传输和数字化信息高密度存储基础上的数码印刷已经快速发展成熟起来,不再需要经过实物载体的转换。如从胶片到PS版,再从PS版到印刷品等,只需通过计算机终端与数字化印刷设备连接,传输数据,便可直接印刷,不但节省人力物力,大大缩短出版周期,并且从技术上可以很容易地与网络出版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转化。

3.营销环节的数据应用

在数字化不断改造和改变出版社内容形式、生产和传播方式的过程中,随着大数据的搜集、分析和使用,市场营销的时机、地点和方式改变尤为明显,地位日益凸显。数据不再是稀缺资源,而变得触手可及,营销人员可以从中深入了解各种各样的读者行为,从他们的搜索活动、关注的产品,到他们的购买频率,甚至连他们购买后的行为都更加清楚,这就为出版社基于读者需求的生产决策和不同形态、内容的产品传播和投放提供了依据。营销人员对目标读者复杂数据集合的有效分析,往往能为出版社带来可衡量的竞争优势和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专门的数据分析部门、人员和标准化的数据分析模型在整个出版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4.发行环节的数据应用

由于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包括网上书店、网络订单、网络宣传以及网上大型发行业务平台的建设,对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社发行工作提出数字化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缩短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将出版物及时、迅速、准确地呈送到读者面前,并在最大范围内将读者的意见以最快的速度反馈回来,从而实现发行信息交流的实时化和双向化。同时,利用标准化的接口技术和数据,实现与书店、其他发行单位在网络上的信息共享,已经是出版社发行环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三、大数据时代的出版变革

1.思想观念的转化

在大数据时代,立体多元化出版必将成为出版的新常态。大数据的大体量、多类型的特征使得信息内容呈几何级递增,内容不再稀缺而是过剩,获取渠道和方式日益多元与便捷,对数据的挖掘、析出和组织成为出版社的核心能力。如何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形式,通过适当的渠道,把合适的内容提供给尽可能多的需要者,成为出版者经营决策的关键。出版社和出版人必须从思想观念上接受并逐步实现自身的数字化生存,才能够通过行为创新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企业在大数据时代的浴火重生。

2.出版资源的整合

数字化出版资源,应该是以标准化格式存储的有效数字化出版资源,其核心是数字化资源的内容有效性和标准化。所谓内容的有效性,是指出版社在进行数字化出版资源建设时,应当首先选取那些读者和市场需求持久、内容可有效维护与更新的作品,以体现数字化出版资源的效率性与可持续性;所谓标准化,是指在对出版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过程中,采用通用标准的格式对图、文、声、像等进行加工和存储,使其在不同外部环境下的读取与再加工具有同样的精度与准确度。而目前许多出版社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内容兼容性,对出版资源形式上的所谓“数字化”工作,浪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和资金,而产出的往往是“数据垃圾”而不是数据资源。

3.生产方式的调整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技术颠覆了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打破了静态、单向、线性的传统知识生产格局,改变了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那么,在呈爆发式增长、病毒式传播的信息瀚海中,充分发挥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迅速实现信息数据的增值性加工生产和再生产,就成为出版社制胜的关键。而“快”和“量身订制”是知识生产与传播走下“神坛”后,出版社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只有紧跟大数据时代知识生产的特点、需要和节奏,不断按照“集约化、精准化、智能化、数据化”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生产方式,我们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4.管理模式的变革

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通过统计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研发、计划、组织、生产、协调、销售、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方法,包括数字化信息交流、反馈与对接,网络数据库的建设,传统编辑、制作、营销、发行以及财务系统的整合等内容,目的是实现出版社整体的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管理效率,实现出版社在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生存。与此相适应的,必然是组织结构和生产流程的革命性调整与再造,而不仅仅是管理技术体系的一种应用。

四、结语

大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颠覆我们认知和探索世界的方法,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驱动着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与分立。数据的力量,已经使它自身成为和人、财、物比肩的资源,数据正日益成为所有组织和个人的财富和创新的基础。对于出版社而言,此时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顺势而为,真正掌控数据的力量,把数据转化为可资利用的战略资源,形成我们新的“数据驱动”业务模式,不但关乎我们当下的行业地位,更关乎我们在未来到底还能走多远。

[1] [美]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 图书馆和出版社如何迎接大数据时代?[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08-20.

转型与变革 篇4

所以, 谈起校长的专业发展, 不能不提思维方式的发展;谈起学校变革, 也不能不提思维方式的变革。

“整体式综合思维”、“关系式思维”和“过程式思维”等, 是当今校长在日常管理中最需要的“好”的思维方式, 它们各自的相对面则是校长最需要转变的“不好”的思维方式。

一、从点状式分析思维到整体式综合思维

1. 点状式分析思维

在发生学的意义上, 点状式分析思维在人类早期认识阶段就出现并使用了。这是一种比较幼稚和初级的思维, 同时也是一种下意识的非理性思维。这种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就事论事的点对点的思维, 不能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做到由此及彼;更不会进行逻辑推理, 做到举一反三。

从具体形态上看, 点状式分析思维方式是一种片面的思维方式, 只看到了外表的点点面面, 而没有深入追究、探求它的起源和本质。在学校文化改革实践中, 叶澜教授指出, 有的校长习惯于将“特点”当成“特色”。学校有球队获得了某级别的冠军, 学校就成为体育特色学校;学校有文艺团队获得文艺演出的某某奖, 学校就因此成为艺术特色学校;学校组织了一场声势规模都很大的教研活动, 学校就是具有教研特色的学校。在叶澜教授看来, 特色是点的弥漫和渗透, 特点如果不弥漫和渗透在学校改革的各个领域, 就只能是“点”而不是“色”。但在现实的改革过程中, 仍然有不少学校管理者热衷于“点”的放大和炫耀。

2. 整体式综合思维

整体式综合思维是一种强调整体而非仅仅是各个部分的思维方式, 这种整体式综合思维要求校长首先设法把学校变革中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细节, 都放置到整体的社会生态与教育生态关系的现实背景之下, 放置到历史和当下共同构成的教育改革的时空背景下, 给予其定位和属性的诊断分析。

整体综合式思维的出现, 打破了已往教育改革中已成传统的点状式思维与割裂式思维, 它反对将学校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割裂开来, 不再孤立地看待学校教育改革, 不再只考虑课堂当中和校园里发生的事情, 或只着眼于改变课程本身, 而是力求将学校教育改革中的每一种活动和每一次哪怕是细小的改革, 都放在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虑。

这种从整体来观照或透析细节及细节间的联系, 以及将细节整体化的思考方式, 对学校变革和校长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 它意味着校长能够在各项具体的改革工作中, 认识到具体工作与整体的关系、具体工作与背景的关系。

其次, 它意味着校长要在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中, 认识相互之间的关系。整体是通过精神、制度、文化等多种方式, 整体地影响部分的, 两者之间处于积极的对话状态。

最后, 在整体综合式思维的指导下, 校长还需要意识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等新思路, 尊重整体的独特性和部分的独特性。

二、从割裂式思维、二元对立思维到关系式思维

1. 割裂式思维及二元对立思维

割裂式思维是学校管理中最常见的思维方式, 它将本来具有内在关联的要素, 割裂成两个互不相干的要素。例如:将成事与成人彼此割裂, 是常见的现象。

与割裂思维相连的是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它将原本充满线性与非线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偶然性与必然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的混沌世界进行拆零式分析, 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复杂世界分解为动与静、快与慢、虚与实、阳与阴、高与低、大与小、多与少、生与死等互不相容的两极, 然后加以非此即彼的一元处理, 割裂了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在一定程度上, 二元对立思维是由割裂式思维方式而来, 是将割裂后的不同要素或不同维度对立起来, 形成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杜威很早就对这一思维方式进行过深度批判, 但其在今日学校管理中依然十分盛行, 具体表现在社会与个体、教师与学生、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西方教育与中国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以及基础与创新、效率与公平、理性与非理性、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关系中。

例如: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 在20世纪90年代, 曾经一度讨论很热烈的话题是:在教育教学中到底应该是“以教师为主体”, 还是以“学生为主体”。不少人认为,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 结果带来的是“教师中心”, 教学改革应该从打破这一观点入手, 转而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即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这实际上就是将教师与学生, 将教与学对立起来, 形成“要么是教师中心, 要么是学生中心.的非此即彼的关系。

又如:就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多种具有相对性的概念而言, 某些理解者和实施者容易陷入如下二元对立之中:一是将新旧课程与教学范式完全对立起来, 如“新三中心”与“老三中心”, 用新课程及其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 否定旧课程及其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二是将知识获得结果与知识获得过程对立起来, 以为新课程强调知识获得过程, 结果本身就变得不重要了;三是将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对立起来, 以为新课程主张探究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就完全失去意义了;四是将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 以为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该被悬置, 等等。在这种对立中, 新课程被简单化、形式化、标签化。

2. 关系式思维

要解决割裂式思维、二元对立式思维及其背后的实体式思维带来的各种弊端, 运用关系式思维是一种可能的选择。这种思维方式不再把任何客观的事物仅仅当做没有自身结构的、孤立抽象的实体 (实物个体、粒子、孤立的质点等) , 而是从内外部结构、联系、系统等关系状态来深入把握它的存在形态, 从结构上动态地理解存在, 理解对象, 从运动、相互作用、联系和关系, 即“存在方式”的意义上来进一步把握丰富、深刻、动态的现实。

例如:在关系式思维的视野下, 师生关系是一种本原的存在, 师生“身份”的差异决定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决定了师生身份的差异。一旦这种关系解除, 则双方的师或生的“身份”便不复存在;同样, 师生身份的差异失去, 则师生关系同时丧失。如离开了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则不复为教, 反之亦然。

三、从结果式思维到过程式思维

1. 结果式思维

顾名思义, 结果式思维关注的是事情的结果, 是以结果为起点和终点的思考方式, 结果的状态成为这种思维方式衡量一切的指标和参照系。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结果式思维也有诸多具体表现。例如:校长在推进学校改革、形成学校特色的过程中, 注意力多放在形成什么样的特色、获得什么样的品牌成果上, 很少考虑如何使特色和品牌形成、其中的过程到底对学校改革与发展有何价值。所谓“锦标主义”、“形式主义”就是这类情形的典型表达。

2. 过程式思维

与结果式思维相对的是过程式思维。“过程”是它的参照系和思考支点。过程式思维假设“过程对于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因此, 它将过程看做教育改革的本质特性, 倾向于在思考改革的时候, 不仅要思考改革什么, 还要思考如何使改革发生。由此, 它颠覆了传统的实体式本质主义思维, 颠覆了教育改革一蹴而就的结果式思维方式。

主导过程性思维的是这样一种预设:学校变革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在教育改革之路上找不到完全可以信赖并且始终不变的改革方案, 学校变革之路充满的不确定性总是促使方案的重组或重建。

过程性思维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首先要求校长充分重视“过程”对于师生的发展价值, 进而强化过程性设计和过程性评价, 让人的发展始终置于过程的浸润之中。

市场变革期的战略转型 篇5

通常情况下,在成长期积极投资的企业能够实现快速发展。

就厂商来讲,积极增加厂房及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能够促进企业的成长。而在流通行业,积极开店的企业往往发展得较快。无论是厂商企业还是流通企业,即使经营上存在问题,市场的高度成长可以成为其很好的掩护。

以流通企业为例,当市场以120%的速度快速成长时,即使来店顾客中有10%的顾客对服务不满,仍能保持企业108%的增长率。再以厂商为例,当市场以150%的速度快速成长时,即使常常有库存短缺、送货延迟的情况,顾客仍有耐心去等待。总之,市场不断扩大时,即使企业经营存在问题,也不容易被发觉。

然而,当市场缩小或是处于低迷境况时,企业存在的问题犹如火山喷发,尽显无遗,业绩也会随之骤降。

例如,当市场下降为前年同期的90%时,如果有10%的顾客对企业不满,不单单是业绩会下降为81%左右,顾客所带来的不良舆论效应还会加速企业业绩的恶化,

再如厂商方面,如果在市场低迷期延迟发货,其所占市场分额瞬间就会被其他厂商所取代。

那么,应当采取怎样的经营战略以应对市场停滞期呢?或者说市场变革期,如何进行战略转型呢?其根本方针可归结为“充实化战略”。

大多数经营者在市场停滞期往往容易犯两大错误。

其一,与成长期一样实行积极投资。然而销售额与投资额间的巨大逆差将使资金周转愈加困难。目前中国有众多企业正在经历资金周转不灵的窘境。

其二,随着市场进入低迷期,即刻停止投资。

停止投资虽然可以保证资金周转,但事业发展也会随之停滞。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缺乏活性化投资,企业只会日益陈腐化。众多经营者一遇市场走低,便立即停止投资,非但无法保证企业发展,反而会加剧经营状况的恶化。

因此,即使在市场低迷期,仍然要坚持投资。只是投资重点需因时而异。成长期,可着重投资于新工厂、设备、店铺、房地产等方面。由于成长期内资产价值会随之提升,即使房地产会耗费莫大的资金,仍然可以大胆进行投资。

转型与变革 篇6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专业图书馆 变革与转型 学术会议

分类号 G25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2.002

On Research Library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Academic Conferences

Xu Junlin, Dong Zeshu

Abstract Academic conferences not only reflect the theoretic research and practice, but also promote the research q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Whil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 of academic conferences on library transition are summed up,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academic conferences on library transition give a major push to the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Professional library.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Academic conference.

研究型图书馆包括大学图书馆和科研院所图书馆,由于二者在服务对象、服务功能、服务策略上具有相同的属性,故可将其作为同一研究对象。学术会议是一种以促进科学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学术性话题为主题的会议,也是促进学科发展、推动学科实践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研究型图书馆为应对信息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多元化发展带来的挑战,进行了一系列变革、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其中图书馆专业学会、专业期刊杂志社、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组织的专业主题学术会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促进了学术繁荣,将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理论研究推向高潮,为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导。因此,本文以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学术会议为研究内容,总结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学术会议的特点、成果,并阐述学术会议对图书馆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作用。

1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及其特点

学术会议作为重要的学术活动方式,是科学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学术会议是科研人员收集科研资料、发表和交流学术观点、沟通研究信息、激发创新思维、把握科技前沿和最新发展动向的重要渠道和途径[2]。阶段性同一或相近主题的学术会议集中反映了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方向和前沿领域。2010年以来,研究型图书馆举办了一系列关于图书馆变革、转型、发展的学术会议(见表1),推动了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进程。

此外,《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在2013年11月在云南腾冲以“图书馆的变革、转型与超越”为题召开学术会议,总结国内外对图书馆变革的理论研究成果,推动图书馆变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2014年9月在吉林延吉市以“转型期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为题召开学术会议,探索图书情报机构及其服务模式向知识、智能、智慧、泛在以及开放创新方向转型的策略。

研究型图书馆持续开展的变革与转型研究学术会议具有明显的特点,表现在:①会议组织者为不同类型的学术机构、组织或团体。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学术机构、专业期刊杂志社、科学研究院等都围绕着变革、转型、发展的主题召开学术会议,表明了不同的机构都在关注图书馆变革与转型这个主题。②会议组织形式多层次。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包括国际性学术会议、高层次学术会议、专家论坛等,表明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已经成为中外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③会议主题内容明确。信息环境的发展、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已经对图书情报工作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图书馆的服务不应停留在信息服务层面,而是必须以新的服务模式来应对变化了的信息环境与需求。虽然国内外各类型图书馆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需求,也都面临着相同的变化和挑战。因此,以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的变革和转型发展成为学术会议研讨的中心内容。

2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的主要成果

学术会议的功能就是交流学术思想、展示学术研究成果。学术会议成果大多不在正式刊物发表,属于灰色文献,但其含有大量的最新学科研究信息,是了解学科发展动向、水平和最新成就的重要信息资源。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产生了众多成果,主要包括学术报告、会议征文、会议综述等。

2.1 学术报告

学术会议的主要议程是进行学术报告。学术报告是专家学者就自己的研究成果或某一专业知识通过大会演讲的形式进行专题发言,通过会议交流,起到传授知识、沟通信息、开阔思路、更新观念、扩大合作等多种功能[3]。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报告人不仅有中外著名的图书情报学专家,还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学和专业图书馆馆长,代表着图书馆转型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高水平,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本文所列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交流学术报告134场,反映了在图书馆变革转型这一领域学术研讨的繁荣与学术活跃度(见表2)。

2.2 会议征文

向会议提交学术论文用于会议宣读、交流、讨论是学术会议常见的方式。一般来说,会议论文围绕某个科学领域进行集中研究,并通过学术会议交流,产生智力“碰撞”,有利于形成学术“群落”,并利用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来解决学科发展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nlc202309042115

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除学术工作会议和专家论坛外,有四次学术会议进行了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征文活动。其中,“学科馆员服务:战略、模式和最佳实践”学术会议收到征文129篇。“变革与走向: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国际学术会议共收到来自大陆地区和海外的作者投稿69篇。从会议征文作者来看,包含了研究院所、高校不同层次的图书馆专家、学者。其中,大陆作者来自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大学图书馆;海外作者主要来自美国、德国、波兰、澳大利亚、印度、沙特阿拉伯,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

2.3 会议综述

会议综述是通过整理、分析、研究会议的学术报告、学术论文等材料,采用客观叙述和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会议主题、成果以及会议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而形成的文章体裁[4]。会议综述要求客观公正地介绍学术会议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见解,提炼出学术会议的内容要点,分析学术研究对推动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作用,其目的是引导人们对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理论问题作更进一步的探究。

2010年以来的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有三篇会议综述公开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对于传播会议学术成果,促进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赵树宜在《推动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2012学科馆员服务学术研讨会综述》中,从学科馆员的战略与布局、任务与方法,不同类型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实践经验,嵌入式个性化学科馆员服务的组织机制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学科馆员服务战略,总结了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实践的经验和成果,深度分析了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战略规划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等[5]。《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记者撰写的《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2012知识服务专家论坛”纪要》,围绕知识服务动因、范畴、核心、实践、主体的分析,阐述了图书馆转型与重新定义、知识服务概念到战略、知识服务模式到机制、知识服务从案例到应用、知识服务人员素质与人才培养等问题[6]。张春红、廖三三、巩梅等人撰写的《变革与走向:共同探索图书馆的未来——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PRDLA2012年年会综述》,对会议战略规划与管理创新、知识发现与学科服务、用户研究与服务推广、数据管理与数据服务、合作与共享、社会媒体与共享空间等6个专题的主要报告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促进图书馆应对挑战、深入思考未来图书馆的定位和方向、重新制定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7]。其他学术会议在会后以新闻稿的形式进行了报道,宣传会议内容,展示会议成果。

总之,纵观历次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其理论成果丰硕,展示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出图书馆“变革与转型”这一主题的最新学术动态,体现了图书馆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3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的作用

以图书馆变革与转型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对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用户需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图书馆变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从而掀起了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的高潮,推动了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3.1 深刻分析图书馆转型背景,阐明图书馆转型的必要性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深刻分析并揭示了当代图书馆在全球化、信息化环境中的生存特征及其面临的困境,为研究型图书馆变革和转型提供了现实依据。

从图书馆面临的环境来看,进入21世纪,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越来越成熟,尤其是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电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设备,能方便地获取工作、学习、研究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上网浏览、使用搜索引擎、在线购买已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主渠道。信息传播的方式和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的多元化,使图书馆的业务分散而出现功能萎缩。事实上,研究型图书馆到馆人数减少、图书流通降低、参考咨询下降、编目业务边缘化、期刊阅览室“门可罗雀”已非罕见。

从图书馆面临的挑战来看,表现在:①互联网搜索引擎的挑战。以Google为代表的网络运营商,在网络上提供了大量的纸本图书数字化资源;以百度为代表的百科类和资讯类服务取代了了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8]。图书馆资源中心地位丧失,专业价值遭受质疑。②信息机构的挑战。CNKI、万方数据、维普、超星等数据库商不仅与图书馆争夺用户,推出了大量数字化图书、期刊,并开设提供网上阅读服务的网站向用户开放,而且还垄断了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数字信息资源。③图书馆用户的挑战。图书馆用户需要的已不仅仅是文献产品的供给,而需要有深度的知识产品。然而,图书馆的专业能力往往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导致用户抛弃了图书馆。因此,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对图书馆所处生存环境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阐明了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的必要性。

3.2 重新定义图书馆功能,确立知识服务为转型发展方向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对未来图书馆的功能、转型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重新定义图书馆的功能,以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的战略举措,为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重新定义图书馆的功能。传统的以文献服务为中心的图书馆功能已经无法适应信息环境和用户的需要,未来的图书馆必须适应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承担多元化的功能和角色。这就要求图书馆应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分析、研究新信息环境下用户的需求特征和愿望,形成差异化的知识服务策略,并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形成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新定位图书馆的功能。正如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丛树海教授所言:“大学图书馆发展战略的调整首先必须解决图书馆自身定位的问题。大学图书馆作为一个多功能机构,应该成为大学的信息中心、学术活动中心、研究中心以及学习中心。”[9]

以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数字移动环境下,知识生产、存储的整个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存在的方式不仅仅包含传统的出版文献或数字化后的数据库,而是还包括广泛存在于网络的原生数字资源。用户对文献获取已再不感兴趣,而希望直接获取知识单元,甚至直接使用知识单元。知识获取、使用、需求呈现多样化,要求图书馆能够从知识管理层面上进行知识组织和知识挖掘,从海量的信息中组织符合用户逻辑需求的知识内容,为用户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对某个知识领域的持续跟踪、深入挖掘的知识产品,并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向用户推送知识产品。而要完成这个使命,图书馆员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而求变,成为数字时代的知识导航员和知识管理者。总之,几年来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确立了以知识服务作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并以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的转型发展,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和行动指南。

nlc202309042115

3.3 总结知识服务模式,推动图书馆转型的实践探索

目前,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的实践上形成了较多的发展模式,包括学科化服务、信息共享空间(IC)、咨询服务、智慧服务、机构知识库等等。高校及专业图书馆转型中应用最广泛和典型的模式有学科化服务和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形式。在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的推动下,高校和专业图书馆在学科馆员服务领域进行了创新变革和实践探索。通过变革传统的以文献信息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不断探索学科馆员服务的新理念、新方法,形成适应新信息环境的学科馆员服务工作流程、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可以说,以知识服务为核心的学科馆员服务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如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近十年来在学科馆员嵌入科研一线的知识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的实践,逐步形成适合数字化科研的文献情报需求的知识服务模式[10],此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图书馆不断深化学科馆员制度,探索学科馆员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的实践。

信息共享空间(IC)建设是知识服务的另一种形式。图书馆IC空间由实体环境、虚拟环境和技术环境构成,包括多媒体空间、知识空间、学习空间、研究空间、文化空间、创新空间、社交空间等,可支撑个人学习、团体协作、信息咨询等活动。通过举办名家讲座、艺术展览等,IC空间还为用户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促进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思维。不论从功能设计、空间构造,还是提供服务、细节关注等方面,IC空间都贯彻了活泼多元、合作共享的理念。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建立以泛学科化服务体系为核心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与运行机制,全方位支撑教学与科研过程;北京大学图书馆进行了物理空间的改造和虚拟空间的建设,其虚拟空间包括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和针对教师的研究空间,学习空间里有相应的课程指南、教学大纲、参考文献、习题库、作业等;研究空间中提供科学研究所需的资源和各种各样的工具等等。近年来,研究型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实践,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深化了学科馆员服务制度,推动了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

4 结语

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既是应对图书馆面临信息环境和用户信息行为变化而开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的探索和指导,对于丰富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促进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研究,推动图书馆转型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纵观若干次学术会议对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来看,还存在诸多不足:①将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原因归结为外力的推动,对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内力推动研究不足;②对知识服务如何实施未能形成明确的技术方案;③变革与转型研究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和研究院所图书馆,对其他图书馆如何变革与转型鲜有涉及。因此,在图书馆变革与转型这个领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既丰富和完善图书馆学理论,又指导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的实践,以彰显图书馆学术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 1 ] 刘兴平.学术会议的兴起与发展[J].科技导报,2010,28(6):19-24.

[ 2 ] 林则夫,李建平,纪建悦,刘玉珠.提升学术会议质量的若干建议[C].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108-114.

[ 3 ] 高凤云.科技情报机构学术报告工作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24):204-208.

[ 4 ] 方乐.会议纪要和会议综述辨[J].秘书,2007(11):35-37,45.

[ 5 ] 赵树宜.推动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2012学科馆员服务学术研讨会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9):145-147.

[ 6 ]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2012

知识服务专家论坛”纪要[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3):5-11.

[ 7 ] 张春红,廖三三,巩梅,等.变革与走向:共同探索图书馆的未来: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PRDLA2012年年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1(1):5-14.

[ 8 ] 初景利,杨志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图书馆新消亡论论辩[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 (11):6-11.

[ 9 ] 陈骁,刘金涛,谭丹丹,等.巨变中的大学图书馆:现状思考与学科化服务发展趋势:2010年“全球化视野·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综述[EB/OL].[2013-09-26].http://www.lib.shufe.edu.cn/dotnet/news/newcontent.

aspx?ID=1110.

[10] 刘细文,吴鸣,张冬荣,等.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探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2,

56(5):5-9,31.

————————————————————————

许军林 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四川乐山,614004。

董泽淑 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讲师。四川乐山,614004。

(收稿日期:2014-11-26 编校:邹婉芬)

知识观转型与高校实践教学变革 篇7

一、知识观的转型

所谓知识观是指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看法, 具体包括人们对知识价值的看法、知识内容的认识、知识获得和知识评价的观点。当代的中国学者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下, 从知识的内涵、价值、功能、分类、评价等方面阐释了“知识”的全新意蕴, 凸现了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等的统一性。从静态地看, 知识是认识的结果、经验的系统;动态地看, 知识是认识的过程、求知的方法;而从人类探索知识的心路历程的维度看, 知识则是人对不断变化的万事万物的一种态度。

1.知识价值观:从工具价值到发展价值

基于知识的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者在知识价值观上, 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认识倾向, 更加关注知识的内在价值、个体价值、创新价值和实践价值等。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科学知识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反对知识的外在价值, 提出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生命价值。过去我们关注的是知识的工具价值, 学生学习知识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 很多学生在考试结束后又将学过的知识还给了老师;缺乏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关注, 使得很多学生有知识而没文化、高分数而低能力, 尤其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在新知识观的影响下, 我们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关注知识对学生的发展价值, 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知识内容观:从普遍真理到个体经验

传统知识观强调知识的普遍性, 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规律或真理。用利奥塔的话说, 就是追求“元叙事”、“大叙事”, 摒弃地方性知识, 要求知识一定要超越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性因素和个体生活经验性因素的制约, 达到一种普遍化、真理化的水平。传统知识观下, 知识主要是由那些客观的、确定的、抽象的真理所构成。而新知识观强调任何知识都是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生成的, 它取决于个体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和他所处时代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风貌、知识水平等。知识的意义不仅由其自身的陈述来表达, 而更由其所处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表达, 因而强调知识的个体性、情境性。不存在任何普遍有效和纯粹客观的知识, 所有的知识只具有局部的、存在的或境域的特性, 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新知识观开始关注个体的经验, 特别是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实践性智慧。由此可见, 知识不仅是确定的、普遍的定理、规律和规则, 也包括个性化、情境化的个体经验和实践智慧。

3.知识获得观: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

知识的获得不再是被动的记忆和灌输, 而是主体根据自身的已有经验, 在同认知对象及其他主体的互动中所建构的。知识是个人与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 任何知识的习得都离不开特定的空间、时间、价值体系、生活习惯和语言符号等诸种因素。为此, 我们不应再视学生仅仅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师不应被视为“知识的权威”、“学生的主宰者”, 而应该更多扮演“知识的促成者”、“学生的导师”;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鼓励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建构个人意义的学习环境, 就成为有价值的教学隐喻。

4.知识评价观:从关注储存到关注运用

对于知识评价观, 过去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储存, 即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知识。学生所习得的知识越多, 那么学生就越优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我们不可能穷尽知识;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知识日益膨胀, 我们只能精选那些基础性、基本性和范例性的知识, 通过学习知识来提高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知识、学会收集信息的能力。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会学习知识、会运用知识的人, 而不是只积累知识的人。积累的知识不再满足每个人的发展, 知识的增长要依赖个体在接受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批判、创造, 而且知识的价值也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 而在于给人以不断创造的“起点”, 不断超越。因此, 在学校教育中关于知识评价, 我们从过去的关注学生储存知识的多少转向关注学生是否学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变革

随着知识观的转型, 高校教学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切实发展、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实践智慧。高校教学在朝着一种实践取向的方向发展,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成为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1.实践教学目标:着眼于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全人发展

在新知识观看来, 知识不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培养一种“知识人”, 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生成知识的人”, 完满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主体。教学不再是知识控制学生, 而是教师帮助学生将知识作为探究的起点, 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 与知识进行对话, 发展学生对于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批判力及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和新的文化的能力, 真正将人从知识的权威中解放出来, 从而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中寻求人的“自由精神”, 寻找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使每位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因此高校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 并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人类社会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经历了信息社会时代, 到现在的知识经济时期。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点是创新。没有创新, 就没有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学生必须在具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 具备综合素质, 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形势下的高校实践教学应该在办学方针上做到“产”、“学”、“研”三位一体, 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在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上均衡发展, 这样的高等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 才是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 才能真正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成为充满活力和创新机制的教育力量。

2.实践教学内容:体现非理性因素参与并关注默会知识的教学经验

传统知识观普遍认为知识是恒定普遍的逻辑结构, 是彼此无涉、互不交叉的, 知识的增长是建立在牢不可破的稳固学科基础上不断吸纳新知的积累与分化过程, 据此, 传统的知识被割裂为各门学科以使得学生分别学习, 硬生生地将完整的认知世界分解为若干个毫无联系的封闭世界。旧知识观影响下的“学科中心主义”在我国几经拓宽口径之后仍不见改变, 学科高度分化, 专业设置狭窄, 学科内都有自己封闭的概念、学科结构与逻辑体系, 学科各自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自己的目标、创设自己的研究方法、落实自己的实践、实现自己的发现, 忽视了学科间的联结。过分注重普遍化的真理, 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非理性因素、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默会经验。

新知识观下实践教学特别关注学生的非理性参与, 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化默会经验。依此, 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第一部分为社会活动实践项目, 包括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军事训练、入学教育、毕业教育、读书报告等, 同时也包含各种社团活动, 如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各种艺术展演活动等。第二部分为实验教学内容, 指与理论课衔接的各种实验以及独立设置的实验课, 如每一门理论课程所含的课内课外实验、上机操作等, 也包括学生自行设计的综合实验等。第三部分为实习教学, 包括各种工程训练、工程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学年论文、专业综合实践等。第四部分为毕业论文 (设计) , 这是每个专业都必须进行的专业研究阶段的实习过程。这部分实践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性质和实践过程。第五部分为创新实践, 包括各种大奖赛、科研项目、科技活动, 如国家现行的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等, 校内设置的各种科技竞赛、科技制作与发明等。

国外大学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有两种类型: (1) 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的认识实践, 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和习得来增加知识,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方式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讲座、实验等; (2) 以课外活动为依托的操作实践, 通过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要方式有本科生科研、社团活动、小组活动、实习、职业适应培训等。

总之, 在新知识观的启发下, 高校实践教学内容应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客观真理和抽象理论的局限, 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和实践智慧。

3.实践教学形式:以做中学为指导的多样化组织形式

传统的教学过程建立在传统的知识观的基础之上。它强调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掌握间接知识的过程。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 他根据一定的目标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教师在知识传授中处于权力中心地位, 知识就像河流一样从高地流向低地。长期以来, 高校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 至于学生个人的经验与知识被视为不可靠的、不完善的、不系统的, 因而是没有价值的, 最多只被看成是掌握理性知识的条件。这种对学生个体知识和生活知识的排斥, 扼杀了学生个体认识的具体性、丰富性和特殊性, 最终使得学习者丧失学习的天性和兴趣, 成为一个知识的容器, 一个“自动化的”知识容器。

高校实践教学要突破单一的理性化认识方式, 特别注重在活动中、在行动中、在动手中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来学习。从重视教师的传授活动转到重视学生的亲身活动与体验。高校教学中, 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知识获得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学习知识是个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建构, 个体总是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获得。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重视间接经验轻视直接经验的态度和做法, 不能仅仅把直接经验看做是间接经验的基础及为间接经验服务;相反, 要认识到间接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学习是为了丰富直接经验和提升感性知识, 而不是为了阉割直接经验和排斥感性知识, 最终实现间接知识、直接知识、个体知识、综合知识的富于个性的整合。

改革课程结构, 增加实践课程, 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实行本科生科研制度, 通过科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和外界尤其是工业界的联系, 鼓励学生创业。加强专业实习, 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开辟第二课堂,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实践教学形式构架要立体化。本科实践教学无疑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一个环节链, 但对本科实践教学来说, 重要的是在设计各教学环节时要紧密围绕实践教学目标统筹设计, 相互贯通, 使实践教学立体化。一是在时间上要全程化, 从大学一年级贯穿到大学四年级, 做到大学四年实践环节不断线。二是在层面上要层次化, 针对不同的学生, 在诸如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科研能力锻炼等不同的层次上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项目。三是实践教学形式要多元化, 如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市场调查、社会分析、模拟分析等。四是实践教学要综合化, 不论是任何形式的实践教学, 都应从单一化转化为综合化, 以提高创造能力的成效度。如课程实验要将演示性、验证性提升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4.实践教学评价: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性评价

旧知识观深信客观真理的存在, 认为科学是惟一的真正知识, 任何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正因如此, “标准化测试”盛行一时, 标准答案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追求目标, 教和学的评价都是“终结性”的。在这种旧知识观的影响下, 过去的实践教学主要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 这种评价显然无法对千差万别的独特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水平做出公正和科学的评价, 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知识观认为, 知识是不确定的, 而是动态生成的, 呈现出开放性特征;知识的生成和积累与特定情境相关, 具有情境关联性和个性化色彩;我们不仅要关注对明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而且更要重视默会知识的习得。每个学生个体总是带着各自特有的经验、知识、视角、理想走向教学的, 他们对知识的解读是有差异的, 让每个学习主体都发出自己的声音, 是实践教学评价方式的基本宗旨。我们应该确立体现个性化、发展性以及形式多样化的教育评价观。具体来说, 它应该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 重在从生成、批判反思和发展的视角来考察学生的变化:从依据固定标准和追求惟一答案转向重视个体对知识的独特理解和意义阐释、反思和方法能力的培养, 体现个性化色彩;从一元化评价转向多样化评价, 针对职业教育特点以及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要求, 综合采用书面测试、实际操作以及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必须重视与工作过程相关的隐性知识的获得, 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隐性知识测量相匹配的评价手段、方法。这也正是知识分类的意义所在, 即它不仅能指导不同知识类型的学习过程, 而且可以测量不同类型知识的习得结果。

参考文献

转型与变革 篇8

在传播学的经典之作《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中, 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爱森斯坦教授认为, 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 作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座高峰, 对人类生存发展、人类社会、人的心理具有长效的影响。

让我们再一次回到15世纪中叶。一个名叫古登堡的人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 相对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 古登堡印刷术汲取了纺织机、蒸汽机等当时先进的技术手段, 首次实现了印刷品的大规模批量生产, 他的发明导致了一次传媒革命, 迅速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古登堡的发明在欧洲得到非常快的普及。在50年中用这种新方法就已经印刷了3万种印刷物, 共1200多万份印刷品。当时最直接的成果是实现了《圣经》的大量印制, 这使得《圣经》不再是少数高级神职人员才有资格阅读和解释的垄断物, 导致了马丁·路德所倡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产品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为知识精英阶层所拥有, 思想的传播更为迅捷。宗教控制的削弱、知识的传播使文艺复兴运动向更深远发展, 西欧各国实现了民主思想的启蒙。

再让我们把视线投向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印刷技术的变革使得印刷成本进一步降低以及报纸经营模式的转变, 便士报出现了。便士报于19世纪30年代由《纽约太阳报》带头兴起, 它以货币的最小单位为报纸的售卖价, 每份报纸只卖一个便士, 而此前纽约所有的报纸售价都在6美分左右。由此, 美国的普通工人也能很容易地买得起一份报纸, 知识和信息不再是贵族精英独享, 很快这种便士报便风靡全球, 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得普通民众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 各种社会运动风起云涌。

无线电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讯传播时代。再让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30—50年代的世界。当法西斯签署投降书时, 全世界几乎是同时得知这一消息的, 而传播这一消息的传播媒介是广播。广播、电视在这一时期兴起, 并在今后的半个世纪成为主流传播媒介。广播、电视的出现, 使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迅捷, 广播使得消息的传播更加及时, 电视则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具体、真实, 更重要的是很多不识字的人也能分享信息。大量的国家正是在这一时期实现民主社会的转型的。

最后, 我们回到20多年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我们进入了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时代, 也有人称之为信息时代, 在这一时代, 一项又一项新技术被运用, 从Internet到BBS、从个人PC到手机、从社交网站到微博和微信的瞬间普及, 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发表观点, 各种形式的互动成为可能, 信息源、信息的解读、观点的提出不再被大众传播机构所垄断。西方媒体称之为“阿拉伯之春”的民主运动爆发, 先后波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 多名领导人先后下台, 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爆发之突然、来势之迅猛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而新媒体在这次运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传播技术变革是社会民主转型的必要条件吗?

在探讨传播技术变革与社会民主转型的关系之前, 我们首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英、美等国民主社会的起源、发展及成熟并非是在传播科技很先进的前提之下进行的, 而很多当代新权威主义国家在进入了信息社会、拥有了先进的传播技术手段后却为何并未实现民主转型?

要搞清楚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弄清楚是哪些原因导致了社会民主转型, 或者说社会民主转型的必要条件有哪些。对于这一问题, 在当代政治转型研究中, 存在两种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一种是功能主义或结构主义的方法, 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 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 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即认为经济发展、文化模式、阶级结构或现代化进程等结构与功能因素决定了社会转型。另一种是发生学方法, 它不是将政治转型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 而是优先考虑政治转型事件和过程本身, 把政治转型视为具体环境中的各种政治行为、政治精英集团为了自己利益而进行竞争、冲突、协调、合作等的活动。它把注意力从结构与功能问题转向政治精英战略选择、不确定的关系、政权更替的顺序等, 主要涉及政治行为者的主观方面。在最近的研究中, 一些学者试图将两者结合, 即客观条件提供了民主转型的可能, 而民主转型的实现有待于政治行为者的现实选择。

不论从哪种方法出发, 其实我们都不难发现传播技术的发展在社会民主转型中的作用。从功能主义角度出发的话,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因素都与传播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 对此, 在下文我们还将具体展开论述。从发生学的方法出发, 政治精英的战略选择必然基于当时的传播手段及动员能力。我们可以从下图来理解这之间的关系:

即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欧美等民主国家的出现、发展与成熟也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同步进行的。早期西方国家的民主也只是部分人享有的权利, 如美国的黑人和妇女也是在广播、电视媒介出现后才拥有相应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正是因为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和知识逐步向大众普及, 从而推动民众的民主意识, 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人们更便捷地传递信息, 促进了民主自由思想的解放, 实现了社会的民主转型。因此, 传播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虽然不一定是社会民主转型的充分条件, 但却是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

二、传播技术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传播技术变革与社会民主转型是如何相互发生影响的?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 这涉及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对于这二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在传播学界有颇多争论, 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媒介决定论和发展传播学。

媒介决定论以传播技术变革的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中心, 以传播媒介作为人类文明划分的标志, 认为“一种文明的占支配地位的传播技术是那个社会的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中心”[2]。

媒介决定论强调媒介技术在决定传播内容上的作用, 其中最精辟的论断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 他认为“任何媒介 (即人的任何延伸) 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 都是由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任何一种延伸 (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 , 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3]。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 传播工具和技术属于生产力的一部分, 具有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如印刷术“导致了民族主义、工业主义、大众市场的产生, 普遍的断文识字和教育的普及。由于印刷一再重复相同的语言鼓励人们开创延伸性社会能量的新形式”[3]。但另一方面, 由于媒介是人创造和使用的, 人如何利用和控制媒介, 媒介的社会占有结构、所有制关系如何, 反过来也规定着媒介活动的特点和作用性质。“就媒介在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对整个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而言, 媒介内容 (明确的信息) 对传播本身的影响远不如媒介技术对传播的影响。”[4]媒介决定论还认为媒介偏向决定社会偏向、媒介形态决定社会形态与社会心理。麦克卢汉将技术视为人的延伸, 他关注技术对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的改变, 强调媒介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后果。他把传播媒介看作社会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尤其在个体层面上。媒介决定论肯定了传播技术的变革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更长远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其逻辑是成立的。但在不同阶段, 传播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受到社会发展制约。在技术发展初级阶段, 社会会根据其需要对技术的发展进行取舍, 如我国的广播比电话的普及要早半个世纪, 虽然这两项技术几乎同时诞生, 其主要原因便是广播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具有电话所不具备的强大动员功能。在传播技术的使用过程中, 社会又会对其功能进行有选择的使用, 如在某些新权威主义国家, 大众传播媒介只是意识形态的工具, 而其他功能被部分或完全抑制。

发展传播学主要是研究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发展传播学认为传播手段能有效推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传播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 消除这种信息不平衡的现象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因此, 发展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传播手段有效地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或许可以这么认识二者关系:传播技术变革与社会发展是双向互动的。

信息传播的载体是媒介, 媒体是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 而信息源自社会中发生的客观事实, 社会变革中不同的客观事实决定了不同信息的传播。媒介是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 媒介的发展是和社会变革同时进行的, 二者密切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传播技术的变革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诸多方面改变社会, 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甚至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 社会又会通过各种手段对传播技术进行制约与调控。概括而言, 人们通过媒介来传递各种信息, 这一行为必然推动社会的变革;而社会的变革又反过来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进而推动着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在社会民主转型时期, 二者之间呈现一种结构性的矛盾与张力。新传播技术对社会各方面潜移默化的改变, 民主转型阻碍力量对新传播技术的控制, 各种社会力量对于这种控制的反控制……这一切的交替角力将伴随着各种社会事件的发生与传播呈现出一幅五彩斑斓的图景, 并最终推动社会实现民主转型。

三、传播技术变革深层次推动社会民主转型

如果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 社会民主转型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环境等各个方面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传播技术变革对于社会各方面会有推动作用, 因此传播技术变革对于社会转型的推动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间接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来实现的。

传播技术的变革本质上是使人类相互交流过程中越来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 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 这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经济活动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各个国家必须按照相对一致的经济规则来行事, 而这样的经济规则往往建立在自由与平等的原则基础之上, 因此这有助于社会民主观念的传播扩散;另一方面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 社会个体在经济活动中越来越注重自身利益的维护, 新权威主义国家在不得不融入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 就会面对着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权利的问题, 这无疑是社会民主转型的内在动力之一。

传播技术变革对政治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发展会因为传播技术变革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这在目前这一轮以数字技术、计算机、互联网为特征的传播技术变革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特网、微博、QQ等各种传播手段的运用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更为多元且不再被垄断, 人人都能发布信息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网络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战场, 而这样的变化使得执政当局面临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全体公民可以以便捷迅速的方式发布消息, 并附以图片和文字来明确其信息的可信度, 一张随手拍摄的图片可能会最终引出一个腐败的政府官员, 一条瞬间转发的微信消息可能会引发新政策的出台, 这样的例子如今已不再新鲜。二是传播技术的变革使得政治精英们的意见能更迅捷地交流碰撞, 并为广大民众所认知和理解, 当国家领导人亲赴灾区的图像出现在电视上, 这无疑会增强大众应对灾难的信心, 并感受到从上至下的关怀, 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社会发展上的认同, 在新权威主义国家则会有助于社会形成对社会民主转型的认同。

人类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如果说传统文化的载体是竹简、书籍等文字为主的形态的话, 进入20世纪, 广播、电视、电影显然改变和重新塑造了文化, 进入网络社会后, 互联网成为文化交流传播最大的平台。传播技术的变革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大众教育成为可能, 教育技术经历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的发展轨迹, 即借助视听媒体辅助和传播教学的模式以及其他资源以促进学习, 网络课堂更是可以随时随地个性化地安排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进度, 这些技术的运用无疑使得现代社会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传播技术的变革使普通公民能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学习文化。民主转型不仅仅是民主制度的引进, 更是国民在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 更是文化的转型。“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的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 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 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 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5]

传播技术的变革使得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信息渠道的畅通、瞬间直达, 使得各国在处理内部事务时不仅要权衡自身利益得失, 还要考虑对国际舆论的影响。闭关锁国的发展方式早已被科学技术的进步打破, 传统媒体是政府和民众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 而网络则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网络使得地球村的概念更加具体明晰, 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与联结更加紧密, 并通过各种信息的发布与比照前所未有地互相影响与促进, 各国对于国民民主权利的侵犯必然会招致他国的指责和批评, 如美国每年会发布别国的人权报告, 我国近些年也发布了美国人权报告, 对其民主现状作出批评。各国对于国内民主活动的镇压不仅仅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批评和制裁, 甚至会招致别国的武力干涉。“阿拉伯之春”运动中, 正是由于新权威主义政权对民主运动的镇压被广泛地在各种媒体上传播, 使得国内反对派与国外势力里应外合实现了社会的民主转型。

传播技术变革在深层次上改变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环境等各方面的结构和格局, 使得社会民主转型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四、结论

如果没有大众传播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就不会有民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推动了社会民主的发展, 即使在今天的西方民主国家, 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也正推动着其民主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但传播技术并不一定直接对应着某种社会形态, 它是在对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环境的诸多方面的深层推动下, 潜移默化地推动社会民主的转型。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 如果把历史比喻为一辆前进的列车的话, 那么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乘坐的或许是一辆马车, 机械电子媒介时代乘坐的或许是一辆汽车, 而进入数字信息时代乘坐的则或许是一辆高铁。不同的传播技术就好比推动列车前进的不同引擎, 在当今这个高铁时代, 社会转型的速度将更快更难以阻挡。

摘要: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推动了社会民主的发展, 但传播技术并不一定直接对应着某种社会形态, 它是在对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环境的诸多方面的深层推动下, 潜移默化地推动着社会民主的转型。本文先从历史的纵向角度回顾了传播技术变革对于社会民主转型的影响, 然后探讨传播技术变革是否为社会民主转型的必然条件, 阐述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再从横向角度分析了传播技术变革如何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环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从而推动社会的民主转型。

关键词:传播技术,媒介,变革,社会发展,民主转型

参考文献

[1]约翰·基思.民主与传播媒介[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1992 (3) .中译本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民主的再思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272.

[2]E·M·罗杰斯.传播学史, 一种传记的方法[M].殷晓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511.

[3]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226.

[4]布里恩·温斯顿.技术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传播内容的影响[J].来丰, 编译.新闻大学, 2001 (冬季号) .

转型与变革 篇9

一、管理会计的内涵

在客户需求时刻变化、技术不断创新、全球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 领导一家企业并想取得成功, 公司领导者需要员工的广泛协助和努力。如果缺乏管理工具来引导企业经营并平衡各个方面, 则难以期望企业领导者完成复杂的任务, 特别是组织复杂和下属单位各自为政的条件下, 管理会计显得尤为重要。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 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 是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会计领域的“双轮”之一。在实践运用上, 是以管理为目标, 以会计为手段, 并服务、服从于企业价值实现的一种手段。在实现过程上, 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 综合财务会计及非财务数据信息, 为企业管理层规划与控制日常经济活动, 帮助决策的一个管理工具。一言概之, 管理会计是围绕价值创造, 将企业战略、业务与财务实现一体化的一种有效工具。

从根本上讲, 所有的会计活动都是服务于管理的, 现代会计划分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是适应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结果。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是,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以现代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数据为依据, 通过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提供用于经济决策与控制的, 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它们的区别是, 财务会计主要为外部利益关系集团服务, 提供受托主体履行和完成经济责任的信息, 以满足外部利益集团的需要, 因此财务会计是一种社会化的会计;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委托人服务, 为其提供加强经济管理、提高全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信息, 是一种个性化的会计。在此基础上, 它们的服务对象、依据标准、提供信息的类型、主要内容、所运用的程序和方法、报告的形式和时间范围、成本计算方法及国际化内容等方面也产生了差异。

二、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机遇

在我国, 管理会计的兴起是在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的事情, 目前已经经过了约30年的时间。会计始终是与经济发展相伴相生的, 近几年, 经济发展的大形势, 促进了财务会计的完善发展和走向国际趋同, 同时也为管理会计创造了重要机遇。

1. 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比较重要, 推动经济转型也使得会计大有作为。特别是管理会计, 在企业管理乃至经济管理中有基础支持、战略支撑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我国将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将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 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 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这对企业提出了更加严厉的考验, 企业必须由粗放经营转向精耕细作。企业如何更好地做好组织、规划、控制和评价, 实现精细化管理、可持续发展, 这需要一个能担重任的管理会计。

2. 贯彻中央“走出去”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促使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 我国企业正面临着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保持我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 需要在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的同时, 积极打造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市场是动态的, 商机是多变的, 企业内部的管理也不可能保持最优模式, 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影响, 共同筑成了一道道发展障碍。谁来告诉管理者鲜花在哪里、坎儿在哪里、市场上的“风力”有多大、到哪里避风, 这应是管理会计的职责所在。

3. 全面深化我国的管理体系建设需要大力发展和应用管理会计。

按照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文件精神的要求, 将管理会计作为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的重点方向, 加快推进财政部门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会计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近几年来, 我国的“大会计”体系快速发展, 审计准则、会计准则、内控制度、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相继颁布实行, 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这些制度如何与企业管理实现更为有效的链接, 最大程度地与企业运营流程、生产过程相融合, 这方面的空间急需管理会计这个链接各方的载体予以填补。

以上背景及机遇, 都需要管理会计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实践发展。

三、当前管理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因为我国管理会计工作起步较晚, 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国内管理会计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理念存在错位。

长期以来, 因为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加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的市场需求的迅速增大, 以及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许多企业普遍存在重规模、轻效益以及重市场、轻管理的经营理念。与之相匹配的, 会计工作也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表现形式, 比如, 有的国有企业盲目圈地做大、民企只认市场等现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单纯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理念在阻碍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制约着管理会计的发展。

2. 内控体系不够健全。

如我们上述讨论观点, 管理会计的终极目标应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深入, 很多企业尚没有建立现代化的所有权体制、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 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体系等, 造成管理会计无的放矢或目标错位。

3. 专业人员比较缺乏。

讨论过程中, 大家普遍感觉到管理会计专业人员的严重缺乏, 一是从业人员管理的整体素质还不高, 我们初步估计, 当前国内会计专业从业人员达到1600万人左右, 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尚不足10%, 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尚处于较低水平。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中的问题尤其严重。二是会计人员跨专业的管理能力不足, 对经营管理流程的了解不够、介入不深, 与业务管理人员的沟通不够紧密。即便是作为专业人员整体素质较高的大型央企等单位内, 会计人员的跨专业领域管理水平也存在不足。如有的同学介绍, 他们的产品科技水平高、生产周期长、生产工艺复杂、单位价值高。在产品设计、研制、生产及售后服务等方面, 公司均需要财务部门参与, 需要就产品成本预测及销售情况提供决策参考意见。但因为财务人员对于跨专业领域的知识、管理等了解不够, 业务人员又不精通财务, 财务人员无法为业务发展提供及时、充分的参考意见。

4. 技术基础还不完善。

与财务会计不同, 管理会计需要大量业务数据、行业数据甚至是国际经济数据的支持和处理。除需要企业配备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外, 还要求企业有完善、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这需要一笔可观的技术投资。但就当前国内信息系统建设来说, 其投入和维护成本均比较高, 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会造成较大的财务负担。

5. 管理规则有待统一。

管理会计与经营业务紧密相连, 而各行各业的经营业务及流程是千差万别, 管理会计很难像财务会计一样建立完善统一的规则。而规则的不统一给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对于专业人员缺乏的中小企业来说, 更加限制了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对于条件较好的大中型企业来说, 也可能造成因为数据滥用而形成的资源浪费, 或数据误用而造成的决策失误。另外, 因我国目前市场经济还不成熟, 公开数据取得难度较大, 或公开数据的可信度不高,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数据不完善甚至是决策误导现象。

四、加快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创新与应用的建议

1. 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要求企业及时转变观念, 重视经营管理, 尤其是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筹资、投资、采购、销售等各方面发挥财务会计的管理职能,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趋势。一方面, 管理会计最终是为创造价值服务的, 因此管理层首先要转变理念, 要从单纯的生产、销售、投融资管理转到价值管理, 聚焦价值创造, 这离不开有效的预算、分析、控制及考核, 自然会重视并需要管理会计的支持。另一方面, 财务人员也不能紧盯着算账、记账, 要有意识的将注意力和精力更大的转向生产经营环节, 职能向事前分析、事中控制转移。

2. 重新审视信息沟通。

信息的价值不只可以计划和引导企业经营, 还可为员工创造内在的驱动力, 因为通过信息交流和共享可以了解企业的目标, 知道为了实现组织的成功应该怎么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 如作业成本法和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行性和技术上的支撑性;现代组织趋于丧失内在一致性这一特征则解释了为何这两种方法会被如此广泛地应用。为了完成该领域的研究, 管理会计学家们应该更多地与组织行为学同事们合作研究, 而不是与经济学或财务学同事。

3. 启用一些新“管理会计”方法。

财务会计核算由计算机大量替代以后, 应加强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税务筹划的职能;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加快推广和深化应用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 比如战略成本管理、以作业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 以平衡计分卡和EVA为代表的绩效考核方法、企业战略绩效管理等;应大力推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Finance Shared Service Center) 。要通过高效的财务流程对企业的现金流、收购兼并、资源配置、风险管控等进行管理, 利用大数据等分析工具获得深度洞察, 将资源更好配置在高价值增长领域。

4. 加快财务信息系统建设。

云计算和大数据给会计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对于有条件的企业, 应加大信息技术软件和硬件的投入。在信息化普及之前,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一直保持着“财务会计第一, 管理会计第二”的格局。在大数据时代, 国有大型企业应进一步升级和强化财务信息系统, 以其强大功能尽可能更多更彻底地取代人力会计, 将更多的会计人员从程序性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基础财务会计人员占全体会计人员的比重降低至50%以下, 可以使管理会计人员从底层的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 将繁琐的计算交给系统去做。从而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层的需求模式上, 研究决策模型, 为不同角度的需求建立模型, 设计原始数据要求, 设定系统处理模型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可以通过设立行业协会、建立共享平台或业务外包等方式, 实现资源共享, 在节省财务开支的基础上, 享受管理会计带来的利益。同时要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在大数据时代, 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突显, 保护财务信息安全已成为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5. 加快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成功的管理体系, 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很重要, 实施和执行的岗位人员、团队更为重要。管理会计对岗位人员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需要既懂管理会计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管理会计人员首先需要掌握管理会计、企业管理、财税等相关知识, 有时还需要关注管理会计最新的实践和理论动态;为了发现信息指标的经济实质或者分析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需要对企业内部设计、生产、采购、销售等全价值链环节有较为清晰、准确的认识, 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 有时为了获得更为详实的材料, 还要深入到生产一线开展调研;为了将管理想法付诸实际, 让其他岗位或责任单位能够接受管理会计的具体要求, 需要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为了发挥团队集体的作用, 还需要有一定的领导、培训的能力;为了深入挖掘和处理内部经济数据, 还要掌握诸如ERP流程、BI可视化报表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相关知识等等。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 结合上述管理会计人员要求, 可以考虑从多方面着手:一是将优秀的财务人员多岗位培养锻炼, 不局限于财务审计相关岗位, 可以适当选取在生产、流程再造等非会计的企业管理岗位上短期任职;二是选派优秀的技术工艺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学习管理会计知识, 在企业管理实际中不断融入管理会计理念;三是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也能培养锻炼管理会计人才, 分批选派管理人员到先进企业接受中短期培训, 直接从事管理会计具体岗位工作, 在实践中体验优秀管理会计体系。

6. 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建设。

管理会计的终极目标应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以此为前提, 需要企业建立全面、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 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 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建立完善的经营、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 建立全面预算、绩效考核等制度体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管理会计才能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企业发展的功能。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 需要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整个会计体系的维系和推动;我国企业及其他各类组织都面临着诸多的机会和问题, 管理会计能够扬长避短, 正在或已经进入最佳发展机遇期。文章介绍了管理会计的内涵、发展必要性及面临机遇, 剖析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供大家熟悉会计发展方向。

关键词:转型与变革,管理会计,发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案例 (第1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

转型与变革 篇10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一场新的经济结构变革,根据现代增长理论,其增长的动力机制,一是来源于经济体系内部的技术进步,二是来源于人力资本的投入,三是技术创新。回归到新常态下企业成长,关键是依靠技术进步的驱动,促使企业投入要素及生产条件组合和经营理念实现革命性变革[1]。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企业是否能够顺应新常态的发展要求,依托企业的组织变革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1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使然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首次提出“新常态”,同年11月,在APEC峰会上又系统阐释了“新常态”,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贾康研究员认为,“中高速”、“结构调整优化”、“创新驱动”是“新常态”的三个关键词[2]。判断经济形势好坏,既要看增长,更要看结构和质量效益[3]。

在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过程中,形成了以结构失衡来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惯性,而打破这一惯性,以适当地减速换取质量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所谓结构优化,宏观上是优化产业结构,从更微观的层次上研究是去优化组织结构,以及在制造过程中相关的技术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因此,在产业结构优化中实现企业的发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才是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要求从传统的投资扩张、要素投入发展方式向整合存量、创新引导发展转换,要进一步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数量向质量的转换、速度向效率的转换。

2 新常态下企业成长组织变革的机理

当前,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和发展的战略调整期,“新常态”下的国家战略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势必会对各行各业的产业组织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从而引发新一轮的企业组织变革。产业转型升级诱发下的企业组织变革机理模型如图1所示。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企业组织变革,转型升级作为变革的动力导致企业面临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技术等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必须要在使命、目标和社会责任做出调整,并制定出适应新环境的新战略。随着战略的改变,企业能力也必须随之变化,使企业能力能够符合战略的要求。而通过企业组织变革,对资源、信息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企业组织能力。因此,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企业组织变革,本质是培育和创新与环境、战略相匹配的具有变革导向的组织能力,主要任务是企业组织变革的内在逻辑性分析,分析和解决变革中遇到的重点问题。

反过来,企业组织变革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面:第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比如政治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等;第二,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比如人员调整、管理条件改善等;第三,企业自身成长的要求。但是,从本质上讲,组织变革根本和主要原因是企业战略发生了调整和变化,从组织战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很好的说明。一方面企业的战略特别是公司层次的战略对组织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往往起决定性作用,根据美国学者钱德勒的研究,组织战略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来匹配和服从,公司战略如果发生了变化,就要求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无论多复杂的组织结构,一般都是由若干个基本战略所组成。这一结论已经被许多研究机构所证实;另一方面,企业组织反作用于企业战略,吉尔布莱斯和卡赞佳就认为,适宜的组织结构能够体现出竞争优势,相应的,不相适应的组织会阻碍和限制战略的实施。企业组织作为企业战略实施的载体和平台,必须与战略相匹配。

不难看出,企业战略决定了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要服从于组织的战略。企业拟定了什么样的战略,就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没有一个与组织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那么所选择的战略不可能有效的实施。同时,企业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与外部环境会不断发生着资源信息的交换,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候,最先做出反应的是企业战略,战略的变化进而推动了企业组织变革。因此,战略具有前导性,组织结构具有滞后性,它们针对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存在着一个时间差,如何在构建适宜的组织结构的前提下来缩短这个时间差,是企业组织变革研究的一个重点。一般情况下,企业战略会在一个柔性的组织结构中,不断完善以适应时时变化的市场环境,然而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战略必须进行根本性变化来适应环境,进而导致企业组织变革。

3 企业创新驱动与组织变革的关系

当前,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传统正相关因素正在逐步减少,包括资本投入扩张、低成本要素投入发展,随着各类要素包括劳动力、能源、土地等成本逐年提高,市场趋于饱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诉求增强,传统发展方式显然难以支持经济持续运行,要素的边际供给增量显然难以支撑传统的经济高速发展路子。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发展要经过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然后进入创新驱动、财富驱动阶段。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将成为新的发展动力,除了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核心是自主创新。[4]面对全球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我国企业创新转型的诉求极度渴望,创新驱动成为企业研究的新课题、发展的新方式。

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组织变革通过变革整合和优化内部资源,调整企业战略部署,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引领适应新常态,而这恰恰是创新驱动的组成部分。同时,企业组织变革为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提供了更有利的基础和条件。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动力,是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增强创新驱动的活力,必须围绕“大开发、大创新、大建设、大管理”深化“十三五”发展格局,在全社会精心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既是市场的主体,又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组织作为载体,通过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是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构建从产业规划到发挥市场力量推动、形成产业转型倒逼机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内涵发展式的助推策略,为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新的思路。

4 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核心要义,是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打造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新高地,这一中国式的产业发展革命性变革,必然会对企业新一轮战略选择和组织结构带来冲击。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相适应,依据企业适应新常态下产业创新驱动外部环境变化,以及企业内部组织变革的内在逻辑分析,构建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组织变革互为支撑、共相发展的增促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人[N].文汇报,2015-11-18.

[2]贾康.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1):4-10,14.

[3]王小广.新常态下我国2015年经济形势展望和政策建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06):75-80.

危机下的变革和转型 篇11

实现变革和转型是所有跨国公司的必然选择。

首先,企业必须要树立全球化的眼光,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其次,要制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清晰目标,提出可行的变革路线,并使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变革和转型。企业不应该仅仅追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应该更加重视员工的忠诚度,客户的满意度和社会的支持度。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够把全体员工团结起来,不能够使全体员工凝聚在企业的文化之下,为了企业的目标共同努力的话,这个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客户的满意和支持,是得不到客户选票的;一个企业只管自己赚钱,不管社会公益,不关心环保、生态等问题,他的社会支持度就会下降,也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

第三,就是要调整产品的组合,提高集成度。要保住企业的主流产品,也就是保住市场占有率,另外要发展市场增长率高,但是同时有竞争优势的明星产品,而淘汰掉市场占有率低、市场增长率也低的产品。要重新调整业务组合,要通过集中优势来发展核心业务,并且要通过纵向和横向的集成化努力提高集成程度。

第四,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努力改善公司治理。现代公司治理的关键是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目标不一致的矛盾,这个矛盾要靠组织结构和组织有关的制度来妥善的解决。

第五,加强创新,要掌握核心技术。真正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并不容易,这就需要企业有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市场新的需求,并且按照这个需求去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共同攻关。在取得技术成果以后迅速在企业中实现,使企业成为市场目标的提出者,技术创新的组织者,也成为技术创新成果的主要享受者。

第六,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品牌战略。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这对企业来说是在多年商誉基础上奠基起来的。贴牌生产领带和国产一般领带价钱差很多——国产领带一般不超过288块钱,国外比较中等名牌288~588,国际顶级名牌588~1288,但产品内在质量肯定没有这么大差别。

第七,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金融危机到来以后有一些企业生产任务相对的减少,这正是我们培训人员的很好机会。我去过不少钢铁厂,我们引进了很多先进的冷热连轧的高级设备,但只有宝钢少数几个高铁厂能够生产高级轿车使用的钢。我问他们为什么?有的人说你是一流的设备,二流的人员,三流的管理怎么可能生产高级轿车钢板?这个话说得虽然有点挖苦,但是我们人员素质和管理是否跟先进设备相适应,能否真正驾驭设备,以及驾驭设备同时进行创新了,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转型与变革 篇12

冷链物流目前呈大市场小企业状态

冷链是物流中最复杂的领域,从农作物的种植开始一直到产品零售,对其时间、温度有很高的要求。这样长的产业链物流企业应该怎样去做?不管是从产业类型、成长性以及并购的形式,这样的物流企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培养。我把冷链物流企业定位为提供个性化大批量的服务,在模块化的冷冻、冷藏运输、仓储等基础上的集约化增值服务来形成企业战略性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讲冷链的基本作业是标准的、规范的,财务成本核算是定额的,服务网点是网络化的,冷链物流的整合是个性的,物流信息服务是实时化的。

现在中国的冷链物流呈现的这种状态需要有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进行冷链物流整合。这样的商业模式要与业务模式、营运模式和盈利模式整合发展。其中,商业模式是根本,对此我总结为三句话,第一是要明确物流企业的定位;第二要有明确的企业核心能力;第三要有明确的利润控制模式。

郑明公司打造出天网地网为核心的生态圈

谈到郑明公司,郑明是以运输业起家,现在以冷链物流为主,旨在成为领先的、专业的供应链物流方案提供商。在全国建设100个区域物流配送中心(RDC),在城市内打造100个前店后铺的城市物流配送中心(FDC),通过干线网、配送网的建设,链接了冷藏车辆、冷库,链接了供应链上的贸易、金融、信息,把连接不同的活动、不同的物流主体形成价值链, 通过WMSTMSOMSSCM等信息平台的建设形成天网互联、地网互通。实现以天网信息网和地网配送网为核心的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冷链生态圈。

郑明公司在“麦肯”薯条供应链整合的实践中寻找到了企业转型发展的商业模式。麦肯食品公司薯条生产所需原材料土豆来自于内蒙古多伦、蓝齐和呼伦贝尔陈旗等地的种植基地。土豆种植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根据采购合同协议,麦肯食品公司提前支付协议农户30%预付款用于购买种薯、化肥、农药及租赁机器,解决农户种植土豆面临的资金压力。土豆成熟后农户自己寻找车辆将土豆运送到麦肯收购场地,土豆经过质检环节进入麦肯收购仓库,作为薯条原材料等待被加工。但是他们还是碰到了如下的问题:

上一篇:外事翻译人员的素质下一篇:养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