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方向

2024-08-21

变革方向(共9篇)

变革方向 篇1

国有外贸企业发展历程回顾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 是国有外贸企业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 在国家外贸经营权的保护之下, 国有外贸企业独占众多国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所不可逾越的一道重要中间环节, 因此当时外贸企业的从业人员有着很高的优越感, 不仅体现在福利待遇里, 更体现在社会地位上。

随着国家外贸经营权的逐步开放, 国有外贸企业的这种风光不再。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国家对外贸领域的改革不断扩大和深化, 出口经营主体真正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外资企业获得了和国内企业一样的外贸经营权, 国有商贸企业彻底失去了依靠买断、配额、许可证、代理权和垄断制等非市场经济竞争手段的优势。

从坐等生意上门到加入全球化竞争, 国有外贸公司经历了痛苦的蜕变, 纷纷进行转型,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拓宽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转型中, 大多国有企业依托多年对外贸易所形成的市场网络和营销能力, 以原有业务为基础, 沿价值链进行延伸, 无论是向上游延伸控制资源 (如五矿) 、整合生产环节 (如中粮) , 还是进行价值链的整合提供一站式全套解决方案 (如中国机械装备集团) , 都是充分利用企业原有自身优势, 力图掌握价值链中的核心增值环节, 使企业获得在产业价值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业务转型是众多国有外贸企业的必经之路, 这点毋庸置疑。然而, 在业务转型的过程中, 如果管理者注重发挥文化的力量, 同时推进文化的变革, 突破原有企业在“坐商”时期所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对企业转型造成的阻力, 就能为企业成功转型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因此, 文化变革势在必行。

文化变革的三个重点

重点一: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服务意识的全员提升。

国有外贸企业最初的定位是国内生产企业和国外客户两者之间的中间商, 通常只有销售环节, 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利用营销网络, 组织生产, 最终将产品送到需要的国外客户手中。

然而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 更多的买方和卖方直接联系, 使外贸公司在整个价值链上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被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屏蔽掉了。因此, 外贸公司只有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才能够确保在价值链上的地位, 从而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对于国有外贸企业而言, 要将综合服务能力最终发展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服务意识的全员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综合服务能力是货源渠道和营销网络、产品的组织开发能力、企业管理效率等全方位提升的最终表现, 因此服务也就不仅仅是一线业务人员的事情, 而是全体员工的事情。

重点二:由对市场的被动适应向主动调整转变——树立长远、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一位外贸行业的资深人士曾评价许多国有外贸企业的业务是“游牧打猎模式”, 就是打一单是一单, 国外客户有什么需要, 我就满足他什么需要, 第二年就全部清零, 又重新开始寻找新的“猎物”。许多外贸企业的发展都是这样一种被动适应市场的状态, 这也使得这些企业的业务处于发散的状态, 什么都做, 又什么都不强。比如一家外贸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卖过汽车零部件、服装、栏杆、帐篷、鱼竿等等, 虽然都做了很多年, 但都没能向纵深发展, 始终停留在“倒买倒卖”的初级阶段, 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要改变这种被动的状态, 重新找回成长的主动权, 必须面对市场的变化主动调整, 树立长远、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由“游牧”向“农耕”发展, 对自身所具备的资源、可以整合的资源进行重新审视, 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并通过组织结构、制度的相应调整支撑战略的执行。这不仅是对中高层管理者经营思想的要求, 也是对一线业务人员的要求。时刻处于市场之中的业务人员, 对市场的动向感受更加直接, 培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立足于现有业务, 对市场进行纵向深入分析, 对业务的发展往往会有更直接的判断和贡献。

重点三:由单兵作战向协同运作转变——树立共创价值、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

人才流失是困扰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的一个重大难题, 因为一个人才尤其是业务骨干的流失, 往往随之而流失的是企业的客户资源, 是订单的流失。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很多外贸企业的业务往往是靠业务人员的单打独斗来开展的, 而单纯的业绩提成式的奖金分配方式虽然使业务人员市场开拓积极性得以增加, 但也滋生了个人英雄主义, 造成了沟通壁垒。

一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控制方式使客户信息能够留在企业, 另一方面, 随着贸易公司的业务转型, 现在已经不是业务人员单枪匹马闯天涯的时代了。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不是依靠一个业务人员的能力能够完成的, 更多的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协同运作, 甚至是一个价值链的若干环节上多个企业的协同运作才能够完成。很多业务人员, 尤其是业务骨干, 习惯了以往的单兵作战式的运作方式, 缺乏集体观念, 给企业的协同运作造成了障碍。因此, 企业必须树立共创价值、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 不仅仅是在企业内部运营方面, 在同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之间, 都要树立这样一种理念, 达成共识, 才能够具备协同运作的基础, 建立一个健康的企业生态系统, 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

文化变革的三个阶段

在进行文化重塑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参考实验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的有计划变革三阶段:解冻, 变革, 再冻结。 (如下图)

阶段一:解冻

解冻就是要寻找文化变革的驱动力, 即“我们不得不进行改变”的理由。这种驱动力通常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国有外贸企业来说, 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受限就是最直接的驱动力, 管理者必须要让员工深刻认识到, 如果继续现状, 将不能保证组织和个人取得所期望的成功。

阶段二:变革

文化变革就是通过认知重建来改变员工行为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 认知的重建是至关重要的。而认知重建、消减变革阻力的最为直接的方式是进行对标管理, 看一看“我们的竞争对手是怎样做的”, “我们的标杆企业是怎样做的”, 从中找到对我们的核心理念建设有益的地方, 然后在企业的高层达成认识, 以此为基础, 找出我们亟需改变的关键做事方式有哪些, 在全公司的层面展开讨论, 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层级最为关注的、最应该改变的做事方式分别是哪些。

阶段三:再冻结

再冻结就是以政策和制度将改变的行为固定下来, 是文化变革的制度化阶段。例如, 通过更改原有的绩效奖金制度来鼓励更多的业务人员和部门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服务, 而不是以前的单纯按个人绩效计提奖金;通过提高职代会的年度会议次数以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等。

文化重塑的注意事项

对员工进行鼓励。构建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愿景, 使员工相信为组织的文化重塑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是值得的。

正视变革的阻力。无论变革的必要性是多么显而易见, 仍然会有抵制变革的力量出现, 这是在变革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必须认真对待, 积极听取员工的反对意见, 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凡是阻力都是不合理的或是破坏性的。

有效沟通是减小变革阻力的关键。良好的沟通必须是双向的, 有些国企领导者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在一切场合进行宣贯, 这仅仅是发布指令, 无论指示解释得多么清楚、合乎情理, 但如果不能实现顺畅的双向沟通, 企业的其他成员就不会认为自己得到尊重, 在变革中会产生消极抵触心理, 变革阻力就不会得以削弱。

正所谓知易行难, 在明确了文化重塑方向以后, 要使员工的思想观念真正发生转变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国有外贸企业在业务转型过程中, 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思考, 应该如何应对变革和全球化挑战, 不断地学习与思考, 不仅具备变革的勇气, 更需要清晰的变革思路和理念指导, 为企业赢得更为宽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变革方向 篇2

1051班 10070802043 秦超

摘要:直线职能制是以直线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指在各级行政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而组成专业化分工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因为继承职能式的职能分工,所以既有明确的专业化分工,又兼顾直线式统一集权的特点。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在我国被广泛采用,目前我国的政府部门、大多数的企业集团,甚至学校,医院都是运用这种组织结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直线职能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如何良好的进行变革以及改良使得其能够更好的运用于当下,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变革

一、简述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是现实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个组织形态,它把直线制结构与职能制结构结合起来,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负责人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领导的参谋,实行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直线职能制是直线制与职能制的结合。它是在组织内部既有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直线部门,也有按专业分工设置的职能部门;但职能部门在这里的作用是作为该级直线领导者的参谋和助手,它不能对下级部门发布命令。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吸取了直线制和职能制的优点:一方面,各级行政负责人有相应的参谋机构作为助手,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管理的作用;另一方面,每一级管理机构又保持了集中统一的指挥。但在实际工作中,直线职能制有过多强调直线指挥,而对参谋职权注意不够的倾向。

二、直线职能制的优点

直线职能制是直线制在融合职能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兼顾了直线式和职能制的优点,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两者的缺陷也在直线职能制上有所体现。直线制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又称军队式结构。其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不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自上而下形同直线。而职能制却是讲究专业化的分工,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生产和行政任务,分权而立,各自为战。

1.从直线制方面看直线职能制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高层管理者拥有最高的管理决策权,在遇到重大问题是处理比较有序;责权关系明确;横向联系少,内部协调容易,横向的联系少团队的效率就会高很多,省去出现问题是各职能部门相互扯皮的现象发生;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理效率比较高,上下的严格的等级链,工作的标准化都是生产、行政效率大大的提高,减少了行政的成本。

2.从职能制的方面来看直线职能制的优点则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性强,领导者能够各司其职,业务熟悉,因此工作效率较高,同时有利于培养精通各门业务的专家并提高领导者的专业化水平。

三、直线职能制的缺陷

1.部门横向之间协调和沟通不力

当政府的下属部门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运作效率会出现一个阀值,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力、横向沟通出现困难,各部门之间互相扯皮,对边缘地带的工作都采取不作为的工作态度。这个缺陷在采用这一形式的组织中屡见不鲜,这是由于直线职能制的内在原因所导致的。由于各职能部门按照专业分工来定位,往往容易形成本位主义,从局部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使组织的整体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其实沟通障碍是产生部门之间协调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直线职能制在分权基础上过度追求专业化的分工,这使得有的生产部门基本上没有任何联系,这也就导致了沟通的障碍。

2、分权不足导致下属管理虚设效率低下

直线职能制的特点是集权管理,但是有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各个职能部门都扮演重要角色,有很多问题基本上要他们自己去解决,他们各自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这些职能部门来说是最好的,就全局而言,也许可能很差的,但是在这个讲究效率的年代,局部的利益很可能左右全局的发展。企业职能部门各自为阵,都在扮演决策者的角色,从而使职能部门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这才是现代政府和企业所需要的活力。然而现实却是,政府部门对下属的一些部门过多牵制而妨碍了他自身的发展。

权力过于集中也使得高层领导疲于应付程序化的琐碎事务, 难以集中精力在战略决策方面;还容易造成下属的思维惰性,过度依赖高层领导的指示,缺乏参与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

3、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应该区别企业的性质和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我们的企业以一种直线职能制的企业组织结构来应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变革。不仅是企业还是政府,面对外部的环境变化都是一样采取不作为的态度,这也是直线职能制逐渐僵化所产生的弊端。

四、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改革的对策建议

1.增加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

由于职能化的逐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日渐疏离。为了重新打破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可以采取几种途径。

第一、设置联系的机会。比如在每过一段时间开几个部门联席例会

第二、构建联系的桥梁。可以加强企业和政府内部互联网,局域网的建设。使员工之间网络互通,各个部门之间也可以相互通过内部网络实时联系,相互协调。第三、建立大型的办公室环境。使得某些部门可以一起进行办公,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部门之间互相联系不紧密的问题,而且又可以加快行政效率,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加大分权力度,使组织结构扁平化

解决分权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相当矛盾的问题。如果分权过浅,各个部门不能实际落实组织权力,对于上级部门和管理者无疑决策压力会很大,对上层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也有很大的要求。如果分权过深,又会减少上层对下层的约束,权力过度分散也会使组织涣散,决策的效率可能反而会降低。所以分权有一个度,对于分权,我们既不能分权过度,也不能过度集权。要在上层决策者力所能及的范

围下,设置适当的下属部门采取专业化分工。

3、改变职能经营,建立全新分析思路,面对多变的环境

在职能经营管理条件下,对未来的认识和发展变化的分析,一般多采用历史资料趋势外推的方法,似乎未来必定会以一种趋势延续下去的。在企业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这种趋势外推的思路也许很有用。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性的经济变革在加快,影响未来发展变化的因素更多表现为突变性变化,或者说从趋势形成到发生逆转的时间在缩短,因而依靠传统趋势分析来进行经营决策常常不能奏效。必须建立全新的分析思路,研究突变的环境变化,并据此采取相应的对策。

4、改革技术手段,加快经营硬件建设

现代企业所面对的环境是变化无常的,快速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反应,是企业成功的条件之一,这些有赖于技术手段的变革。企业经营信息化是21世纪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我国的企业对这一点必须非常清楚。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与正在建设中的国家信息系统工程相匹配,才能分享建设的成果,这也是我国企业缩短与发达国家企业在经营方面差距的最好途径和机会。采取直线职能制,不能被其僵硬的结构所束缚住,还要不断加强各职能上技术上的改革,这样才能避免结构所带来的弊端。

五、结语

不管怎么说,当今直线职能制是我国政府和企业主要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模式,不管怎样发展变化,直线职能制将继续适用。在无法提出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之前,我们似乎只能不断对其改良,是指在渐进的变化中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1.朱新艳《浅谈直线职能制结构的功能缺陷及改良》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

2.《企业直线职能制》

变革方向 篇3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 教学现状 变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40-02

高分子化学课程是高职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中的专业课程。目前,高职课程中的高分子化学可以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力求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全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性。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学生将来从事高分子的合成、设计、成型和加工应用等奠定基础,所以该课程的教学是整个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教学的关键。本文结合现行的课程教学现状,提出有效的变革措施,为材料系复合材料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经验,满足学生的根本需求。

一、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分离式教学

分离式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出现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以某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的乙酸乙烯酯溶液聚合为例,该课程每周安排了4个学时,教师采用两周8个学时的方式,理论与实验按照4+4的课时安排,1周学习理论,1周学习实验,无法保障教学的紧凑性,导致理论与实验严重分离,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学时不够

实验学时不够是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现状中很难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受到化学本质的影响。如甲基丙烯酸甲酯实验设计中,课时总长约2个小时,但是升温聚合的反应就消耗3个小时,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实验教学,教师课程紧,无法预留充足的时间,学生不能学习整个实验操作,教师只能简化实验安排,将实验中的部分知识利用理论知识代替,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缺乏课程创新

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创新不够,容易降低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质量。高分子化学课程中,化学实验过程慢、反应时间长,期间引起教学枯燥,无法保障教学的质量。高分子化学教学中,一直提倡课程创新,用于改进现行的课堂状态,改变被动式教学的方式,有目标地完成课堂教学。

二、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的变革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在教学变革中,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如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中,教师准备好教学的理论知识,以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成型加工为基础知识要点,设计全面的知识体系,融入实验教学方式,注重教学综合性。

(二)素质目标

素质目标主要是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高分子化学课程的主要认识。高分子化学课程变革中,树立了素质目标,学生要具有节约、安全、环保的意识,不论是学习中,还是从业后,都要遵循课堂中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

(三)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对高分子化学人才的评估。如某高职院校的高分子化学课堂,教师在PPT理论教案中,专门写出了教学改革后的能力目标,每学期设计能力评估,以打分制的方法,评估学生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高分子化学合成的基本知识,能够自主完成聚合物的制备,独立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学会使用化学新技术。

(四)价值目标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价值目标,明确掌握高分子化学课程潜在的价值。因为高分子化学课程并不是单一的教学内容,其中包含非金属、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等多方面的内容,存在多样化的价值,所以教师主动挖掘出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价值,传递到学生群体内,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明确价值目标的含义。

三、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的变革方向

结合高职院校中的高分子化学课堂教学案例,明确课程教学变革的方向,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现状,提出变革的措施。

(一)优化设计教学课程

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该准确定位专业人才,设计符合人才培养的课程。如某工科高职院校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同样是每周4个学时,该院校教师采用“2+2+4”的模式,两周结束教学,2+2是指理论与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知识,教师不能仅仅按照课本教学,还要进行课外延伸,注重课堂知识的压缩与导入,丰富学生的能力,第二周的4个课时,教师选择指导型教学,学生可以去图书馆、相关生产企业了解教学中的高分子化学知识。例如,该工科高职院校教师带领学生去周围的化工企业,专门参与玻璃钢成型加工的工作过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复合材料的加工和应用,进而实现教学中的“理实一体”,全面优化教学课程。

(二)拓宽实验教学学时

高职院校在实验课程教学不够的情况下,提出了拓宽学时的教学安排。因为高分子化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知道化学结论,实验是一项验证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设计实验课程时,针对耗时比较长的实验,提出拓宽课时的改革策略。如安排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工作中,教师根据实验教材,制定灵活的实验方案,前期准备工作由学生辅助完成,促使学生可以准确掌握实验的要领,而且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和准备,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大量学生参与的实验教学,都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既能完成实验教学,又能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教师将学生分组,大概10-12人一组,以实验竞争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根据课本完成实验操作,学生可以自由查阅书籍,咨询教师,主动安排实验设计,直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的实验记忆。

(三)推进创新型变革

以某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分析高分子化学课程变革的创新性。该院校积极推进各类课程的创新变革,其中高分子化学课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该院校教师在高分子化学课堂上,开发了应用型实验,将教学中固定的实验,结合到化工生产、化工制造等产业中,不以单纯的实验教学开课,而是以工厂生产为实验背景,要求学生掌握实验与生产的关系。该院校与多家企业存在校企合作的关系,所以将高分子化学专业的学生送入与生物材料、化学合成、高分子研究等相关的企业中,让学生在就业中体会高分子化学知识的应用。该院校注重课堂知识的实践性、创新性改革,不约束学生的学习范围,而是利用校企合作的关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拉近教学与就业的距离,利用应用型实验教学,一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实现教学的创新变革。

(四)多维度教学变革

高分子化学课堂应该注重多维度教学变革,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多维度结合,变革课堂教学的方式,积极改进原有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维度教学渠道,更有利于课堂的变革。所以,高分子化学课堂变革中,推进多维度教学变革,体现多维度教学方式的优势和价值,满足高职课堂的需求,解决传统课堂单调教学的弊端。

(五)变革考试方式

高职院校的高分子化学课程目标是培养全面性、多才能的专业人才。教师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结合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规范了科研教学,提出变革考试方式的发展方向,促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课堂中的高分子化学知识。以某省级高职院校的复合材料教学为例,分析考试的变革方式。该高校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提倡“全面性一体化”考试模式,采用分散考核的方法,提高知识的稳固性。例如,该高校打破了传统的单一考试方式,根据实验课程,设计课后作业、课后专题调研考试、期中考试、专业考核、期末考试等多项考试指标,学期内分多次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每次考试完后,教师主动分析考试质量,提出“定性与定量”的变革方式。定性分析是指教师对考试整体提出改进意见,执行到日常的理论和实验课堂内,定量是指统计学生的考试成绩,寻找学生的薄弱点,安排强化教学的方式,促进课堂变革。考试结束后,教师将反馈的信息重新纳入课堂改革中,积极寻找最适合高分子化学课堂的变革方法。

(六)引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常用于文科课堂内,理科课堂应该积极引用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多媒体课件主要以视频、图像、表格、动画的方式表现,增加教学的方式,利用最生动的表现,展示化学课堂。例如,某高职院校教师在高分子化学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课件,该教师提前利用课余时间,针对每节课堂的内容,制作动画演示课件,如聚合反应、缩聚反应等,均可通过动画演示的方法教给学生,而学生也能根据动画中演示的操作,掌握课堂内容,该教师将此类课堂教学积极推广,已经在全校展开应用,推进了高分子化学课堂的教学变革。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仅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课件具有传播的优势,教师将课件放在教学系统内,学生可以登录系统,下载教学课件,随时观看多媒体课件,巩固课堂内容。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促进了高分子化学课堂的多样性变革,教师利用互联网,收集网络资源,延伸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范围。

总之,高分子化学课堂变革,是现代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课堂的现状,全面落实变革措施,促进高分子化学课堂的顺利改革。高职院校做好高分子化学课堂的变革工作,才能为社会输送技术型的人才,推动化学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建.《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体会点滴[J].高分子通报,2012(11)

[2]唐黎明.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分子通报,2014(7)

[3]丰慧,钱兆生.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课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化学教育,2014(22)

[4]郝智,伍玉娇,罗筑,黄彩娟.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高分子通报,2012(5)

[5]王明.《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

【作者简介】姚文平(1968— ),女,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复合材料玻璃钢方向。

房地产经纪代理行业变革的方向 篇4

行业内的变革首先由传统的经纪公司向互联网方向转型开始,并且这几家带头转型的公司一方面资金实力雄厚,另一方面酝酿已久,各方面准备已经非常充分,此时出手只是适逢绝佳时机。接着是更多的经纪公司开始在内部管理体制上主动求变——多数都是选择采用合伙人或者类似的企业治理结构,或者是大幅度提高经纪人佣金分成比例。再往后就是外来资本强势进入,并且选择注资的都是具有革命性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的经纪公司。

其实,行业内公司的变革也好,外来力量助推的变革也好,其所作所为都并非空穴来风,走的依然还是经历了一百多年发展的美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已经走过的路,只不过我们的行业过去曾经对美国同行们的做法有些抗拒(而这种抗拒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美国模式的理解不充分,例如我们的经纪公司很担心所谓的独立经纪人模式会消灭经纪公司,但实际上所谓独立经纪人仍然是依托品牌经纪公司存在的),或者是因为路径依赖和惰性——十多年的房地产行业持续景气使得房地产经纪代理行业衣食无忧,不需要主动求变。

另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行业内公司的变革还是外来资本推动的变革,都准确地把握了房地产经纪代理行业的本质,并且是在理解行业本质的基础上推动面向未来的发展,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在走正道,代表了房地产经纪代理行业变革的方向。具体来说,就是对外充分认识到经纪代理公司的存在价值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当客户的需求改变或者升级的时候,行业提供的服务也需要相应改变或者升级;对内则充分认识到房地产经纪人是公司最核心的资本,公司必须善待经纪人,承认经纪人是公司的主人(表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就是让经纪人成为公司的合伙人或者是更紧密的利益相关人)。更进一步,在有了上述对外和对内两个核心认知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架构也从传统的门店揽客方式向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发布和收集的互动模式转变。

变革方向 篇5

(美) 约翰·史崔勒基, 美国著名“心灵成长激励导师”的激励演说家, 拥有M BA学位, 在企业界工作多年。他协助设立了“企业哲学研习组织”, 陆续担任五百强大企业的咨询顾问。在大学办讲座, 致力于帮助个人与组织确认自我存在目的。他积极教导人们“创造并活出有意义的人生”;他被誉为深谙“如何以最小努力缔造最大成功”的专家。

这本《世界上最伟大的C E O告诉你:最好的影响力就像种木瓜树》, 激发读者对领导才能与管理技巧的思考, 尤其对企业盲目的变革指明了一条明确的方向。

内容精要

在生命的每一个片刻, 我们都要学习做个领导者, 如果不是领导别人, 就是领导你自己。这是一本跨越职业障碍、提升个人影响力的经典励志书。它帮助你发现你的领导才能, 锻炼你的领导气质。《世界上最伟大的CEO告诉你》:将员工视作坚强可开发的木瓜种子, 给予他们发展潜力的机会、自力更生的能力;还要提供一个能和其他领导者彼此传授花粉、彼此保护、互相浇水的优良环境, 而不是干旱枯燥的沙漠。培养员工不能只有生产力, 还要创造新的领导者。当你把公司的目的视为你人生真正的意义、也是你个人的存在目的时, 你就将创造出卓越的成功企业。

媒体点评

《世界上最伟大的CEO告诉你:最好的影响力就像种木瓜树》激发读者对管理技巧的思考, 尤其对企业盲目的变革指明了一条明确的方向。美国公司员工、政府机关公务员、教育研习机构学员装备书。《世界上最伟大的CEO告诉你:最好的影响力就像种木瓜树》可以帮助您跨越职场生涯障碍, 为将来的人生作准备, 让人生曲线直线上升, 学习知识, 积累经验, 寻找机会。一本跨越职业障碍、提升个人影响力的经典励志书。可使您发现自我的领导才能, 锻炼自我的领导气质, 为大家在企业盲目的变革中指引着一条阳光大路。李开复、马云、比尔盖茨、乔布斯……你也可以和他们一样, 迅速改变与影响他人!

精英推荐

这本书让我神魂颠倒, 无法自己。书中的建议极为有效, 所传达的信息对世界各地真正的领袖人物也都有启发作用。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一本书。

——戴夫·鲍尔森 (黑鸟公司总裁)

我喜欢这本书。真让人大开眼界·我们都希望能有利润, 希望成长、希望成功, 也希望身边的人得到快乐与幸福。别忘了每个人的平均寿命只有约28200天。让我们去做想做的事。

——珍·赫尔 (美国银行资深副总裁)

如果你有自信, 它会在无意之中释放出能量, 推动你走向成功;如果你自卑或恐惧, 它也会在无形中释放出能量, 导致你走向失败。成功的人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更加自信, 失败的人会体验到失败的痛苦而更加自卑。

——李开复 (创新工场董事长)

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宝藏。它发现了金矿, 我们让员工自己去挖, 挖到了给我一块就可以了。一个好的企业靠输血是活不久的, 关键是自己造血。

变革方向 篇6

王荣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上海研究部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

刘靖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 美国荣誉科学家协会 (SigmaXi) 会员, 中央“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张勤坚:江苏苏州太仓市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 江苏省信息技术特级教师

吴俊杰: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缺乏稳定的学科思想

记者:您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能否简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问题?

王荣良:从表象看, 问题有三个:一是学生喜欢信息技术, 但不喜欢信息技术课;二是教师缺乏归属感; 三是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不具体, 内容不稳定。核心的原因是:在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框架下, 课程的实际教学还是落实在技术的学习上, 且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操作性技术。这种暂时性的技术和技能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被丢弃。

信息技术课程一直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的影响, 努力追赶社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 但对学科体系的研究并不多, 鲜有专家学者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学科视角对其知识体系进行梳理, 更少对信息学科的方法论作深入思考。我们应该看到, 仅停留在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还是不够的。对照数学学科, 通过数学的学习, 我们可以用数学工具解决加减乘除等实际问题, 但更多的时候, 我们是用数学的思想在指导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 用信息技术的学科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可能更为重要。

张勤坚:我认为首先是教材问题。二十多年来, 我们还没有见到一本真正能够令人满意的教材。原因一是信息技术的变化快, 二是作为一门新兴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还比较稚嫩, 无论是课程的目标理念, 还是框架内容, 都还很不成熟。

其次, 是缺乏一支成熟、稳定的教师队伍。信息技术学科在中小学得到普及也就是一二十年光景, 有经验的老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 专业水平有所欠缺, 而年轻教师还缺少历练, 缺乏经验。因此, 这个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不足, 具有创造力的优秀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再次, 是社会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知与认同还不够。很多人眼里的信息技术, 或者是深不可测的编程和奥赛 (太高端) , 或者就是简单的上上网、打打字、做个PPT (太工具) , 再者就是令人谈虎色变的“游戏”和“不良信息” (太负面) 。也正是社会上这种片面却又非常普遍的认知, 影响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

吴俊杰:我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长期以来的对教什么内容存在争论和摇摆, 由此产生了教师群体的普遍性迷茫。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 我们只能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大家都在为学科的发展建言, 有争论, 正是由于技术是融入到生活各个侧面的。基于课程和具体做法的建言会促使这个团队从更多方面认识学科的本质、发展方向以及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总体上, 我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 因为在一些实践与思考的基础上我找到了解决之道:一是基于创造力的培养, 二是与软件的版本和硬件的变化相比, 相对稳定的内容。

记者: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技术产品的增加, 在中小学是否有必要让学生接触更能体现计算机科学的教学内容, 从而使这门学科的目标定位更专业一些?

张勤坚:这其实正是我们一线教师目前最感困惑的一个问题。当年把计算机改为信息技术, 其本意或许就是希望计算机能够从“专业”走向“通用”。可“通用”之路走得并不一帆风顺, 我们强调了技术应用, 便丢失了计算机科学本质的东西。因为大家都明白, 信息化产品设计得越智能, 使用起来也就越傻瓜。

王荣良: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向人靠拢, 操作界面越来越友好, 使用门槛越来越低, 基于操作技能教学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少。因此, 信息技术相关操作技术的学习不应主要由信息技术课程承担。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其他课程的学习中, 完全可以学习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

那么, 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学什么呢?信息技术学科中最核心的、不变的东西应该成为其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不管你看到的信息技术产品的外表如何, 其内核都有一个逻辑的计算机系统在控制与工作, 其核心都是以计算机技术支撑的, 反映的是机器计算。而通过学习计算机科学, 可以理解机器计算的本质。因此, 中小学开展有关计算机科学的学习是必要的。当然, 目前的计算机科学已是一个很庞大的学科, 引入计算机科学教育, 需要依据计算机学科的层次结构以及学生心理特征对学科核心概念、学习要求做出慎重的研究, 不是简单地引入知识体系, 更重要的是引进学科思想。

吴俊杰:信息技术产品对应的是消费者, 消费者对产品有使用和选用两种状态。由于“被推送”而使用越来越方便的信息技术产品, 会丧失选用者的主体地位。基础教育应该让学生不只是获得方便层次上的满足感, 成为“被推送”的人, 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去选择、去驾驭, 从而获得个人实现层面的满足感。

综合个人与所接触教师的实践, 我将课程发展的领域分为三个大类:一是基于科学探究的信息技术, 指的是编码、通讯、传感器等计算机科学的内容, 采用的是类似物理实验的探究学习方式。二是基于工程迭代的信息技术。有些工作并不特别有创造性, 但很麻烦, 比如组建一个局域网或多人协作一个复杂的作品。这些重复并有一定技能性的工作往往都有一个工程背景, 有非常明确的应用导向。驾驭工程就要运用工程迭代的方法, 主要涉及做事情的步骤和组织人的能力, 它类似于程序设计中“自顶向下, 逐步求精”的方法。三是基于作品创作的信息技术。作品与作业不同, 它能体现个人符号。像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就是非常好的做法, 它真正地把创作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

基于科学探究的信息技术一定是专业的, 意味着其他学科的教师教不了, 大部分学生自学不了, 也意味着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内容。工程迭代是一种普遍的过程。在作品创作上我非常不建议专业化, 我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作品, 有敝帚自珍的态度和分享的精神, 而专业有时意味着趋同, 代表着技能的重复训练。当然, 以创造为目的的专业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物联网与计算思维对课程变革的启示

记者:当前, 计算机科学领域有哪些主要的发展趋势?

刘靖峰:得益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嵌入式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普及。计算机不再单纯是一个计算和办公的工具。它被嵌入到亿万个家电、汽车、玩具、手机和工业设备中去。半导体工艺的发展促进了传感器技术和通 信技术的飞快发展, 一个现代的计算节点, 从传统的计算扩展到包括计算单元、感知、执行和通讯。同时, 传感器本身也嵌入了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大的计算单元, 这大大改变了处理信息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信息从中央处理方式传变为分布式处理。

你会发现, 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通讯工程等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变得非常容易, 如何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管理和信息的提取、利用, 成了新的大数据课题。

计算机将以新的形态出现, 比如能进行物理计算的卡片电脑树莓派和pcDuino。这些新的卡片电脑能进行传统的计算机应用, 也能很快地配上传感器、执行器和通讯设备, 极大地降低了智能物联网设备的开发和应用门槛。无数的智能设备的出现使得对它们的管理变得非常复杂, 目前计算机学科正在进入大系统的研究。在另一方面, 计算机被嵌入到其他设备中, 成为其他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这里面最典型的是人机交互领域。比如Kinect和leap motion, 这些设备借助自带的计算能力, 能够从光学特性中提取出各种手势, 极大地提高了使用计算机的体验。

王荣良:计算机科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计算的问题。这里的计算, 不是普通的算术, 而是指采用电子机械装置进行的数据处理, 也就是机器计算。当今社会, 我们称之为普适计算的时代。与我们生活、工作相关的大量信息都被转换成一定的数据形式由计算机处理, 机器计算无处不在。计算装置已经具备了智能、便捷、低功耗以及低成本等特点, 并通过庞大而快捷的网络相联接, 从而形成了人 (人类世界) —机 (计算机和网络构成的虚拟信息世界) —物 (物理世界) 一体的新型生态环境。在若干年后, 将会形成计算是全民普及的 (Universal) 、计算是以用户为中心的 (User- centric) 、网络通信和服务是无处不在 (Ubiquitous) 的3U社会。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都会在这一框架下形成应用。计算也已经成为了理论与实验之外的第三种学科形态, 成为从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一种方式。计算机可以模拟真实处理问题的实验场景, 如模拟驾驶。通过计算机还可以验证理论并发现新的规律, 如核武器的研制。

从学科教育来看,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史很短, 但体系已非常庞大及繁杂, 涉及的不仅仅是理论, 还有技术、工程等方面。伴随着计算的日益普及, 有学者提出, 计算思维是一种普适的思维, 是每个人的基本技能。计算思维强调一切都可计算, 从物理世界模拟到人类社会模拟再到智能活动, 都可以认为是计算的某种形式, 有必要对每个人实施计算思维教育。

记者:这些趋势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变革将有哪些启示?

王荣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提出“万物皆数”的观点, 那我们今天可否说“万物皆可计算”呢?实际上, 目前的机器计算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而是基于一种称之为构造性的可计算模型。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更多的因为教育教学过程涉及的人的学习机理, 还不能被抽象为可计算的模型。如果社会公民通过常规教育能够知道什么是可计算的, 什么是不可计算的, 那么在他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 就可以清楚什么工作是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 什么工作必须由人完成。因此, 在中小学开展计算机科学教育, 不仅有利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也有利于人在其他学科发挥作用。美国计算机科学教师协会就发布了《K-12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 提倡在中小学开展计算机科学教育。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发起了称为CS4HS的“高中计算机科学”的行动, 鼓励高中教师与大学教师相互交流, 解释计算机科学教学的基本原理。

记者:如果要在中小学增加计算机科学课程内容比重的话, 有必要从小学开始贯彻吗?

王荣良:首先, 在中小学开展计算机科学教育不应只是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学习, 也不是以计算机原理学习为终极目标, 而是通过使用和解剖计算机来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学科思维和方法, 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其次, 计算机科学教育很重要的两点是: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机器可解、针对具体问题应用相关理论进行计算。在中小学, 可以让学生体验、理解这两点所表现出来的重要学科特征:抽象和自动化。这一内容从小学阶段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体验。我正在尝试的小学生运用KODU可视化开发平台进行游戏设计的教学实验, 就是以趣味的、去编程技术化的方式让学生获得作品设计的愉悦, 体验计算机科学的抽象与自动化。初中阶段的学习要求介于小学和高中之间。高中阶段则应该通过设计的途径, 如程序设计、网络协议、动画设计, 来认识抽象与自动化。

再次, 尽管美国、英国等国家已经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科学课程, 但在我国是否需要以独立课程形式开设还需要作细致的研究。从信息技术课程的演变以及现状来看, 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也完全可以担当计算机科学教育的责任, 同时计算机科学教育还可以拓展课、选修课等多种形式来呈现。

张勤坚: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 我还是强调以“玩、学、用”三字为核心, 一切只需围绕“见着好玩、学着简单、用着顺手”的原则展开, 足矣。如果说, 初中、高中阶段需要有更多的计算机科学内容, 我会特意提出一条附加条件, 那就是希望不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很多学习, 都因考试而失去了其本有的趣味。

吴俊杰:小学一定是重创作的, 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很有趣、很强大。初中要打好基础, 我比较认同在小学有了比较好的图形化编程的素养之后, 在初中迁移到纯代码的信息技术教学。高一会考后偏学术型的学生, 核心就是科学探究, 对于技能导向的人才, 可以偏重于项目式学习, 如做些产品原型或发明。

一线课程建设实践助推课程变革

记者:目前, 有些信息技术教师已经进行了变革课程内容的尝试, 如吴向东、王继华、谢作如、吴俊杰、管雪沨等, 您怎么看这些尝试?

张勤坚:每一位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的老师都值得肯定和钦佩。我认为, 类似于这些老师的创新和尝试实在是太少了!鼓励、保护、扶持、实践、推广……从政府部门、学术单位到一线教师, 我们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我们都能参与其中。

吴俊杰:我也是这些尝试者的一份子。这些实践尝试是直接面对学生, 且带有一定研究性质的尝试。这得益于2007年以来一批硕士层次的教师充实到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 信息技术校本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且都有理论上的建设。正因为我身处于这些尝试当中, 我认为有些看似对立的尝试其实都有统一的办法, 我们要善于总结, 并鼓励大家的尝试更丰富一些。

这些尝试还改变了课程的实践者和政策的制定者旧有的互动模式。原来是“听其言而观其行”, 教师习惯站在河沿上观看, 结果看得太多, 没有落地的改革。我们能够感觉到, 通过课程建设尝试, 一些“顶天立地”型的教师团队成长起来了, 并且有自发的组织, 比如今年4月常州的STEAM教育论坛。我们发现, “听其言而助其行”成为一种新的做法。那就是一线教师主动提供丰富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案例, 然后协助政策制定者和学科专家总结、提升, 形成更有实践特色的改革路径。成功的改革一定要聚集各方的力量, 达成共识。

王荣良:信息技术课程变革, 是课程发展的需要,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些教师在课程变革中所做的有益探索是难能可贵的, 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从目前的课程变革实践来看, 主要是两个方面:寻求学习载体和探索学习价值。Scratch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载体, 适合低龄段学生学习。其最终目的不是学会使用Scratch, 甚至不是学会编程, 而在于各种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这些探索还反映了教学的多样化需求。媒介素养、技术素养、数字素养、STEM等新观点, 丰富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 但同时也需要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征和基础教育课程的整体架构来设计与规范。

记者:结合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 对于课程内容的变革, 您认为会走一种怎样的路径?高考将区分为学术型和技能型两种模式, 这对信息技术课程将有哪些影响?对多年未修订的课程标准, 您有什么样的期望?

王荣良:这些问题很复杂。社会的价值取向会影响课程的发展。早些年大家都不会用计算机, 信息技术课程得到重视, 而近几年计算机应用普及了, 轻视信息技术课是必然的。这也是促进课程变革的动力。当高考分为学术型和技能型, 社会大众也会很自然地将信息技术课归类为技能型。尽管它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将信息技术课程简单站队到技能型, 可能不利于课程的发展和教育价值的挖掘。这就需要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不懈的探索、实践与推广。

信息技术课程一定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课程。今后的信息技术课程可能是由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核心课程是稳定的, 反映了最基本的概念和思想, 拓展课程是可选择的, 在符合信息技术学科思想的框架下, 可以呈现多样性, 以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多样性需求。课程可以分为普及、提高、专业三个层次, 面向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为了达到普及的目标, 校本课程可以在提高与专业层次上发挥作用。校本课程可以多维度地发展, 如偏计算机专业类的课程或机器人课程或项目管理类课程。

2004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 对推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作用是显著的。期待在对信息技术学科、计算机学科体系理性分析的基础上, 在对社会需求、学生发展需求和学科核心价值客观研判的基础上, 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张勤坚:我们其实一直在纠结课程的内容和结构问题。没纲没本前, 就一直盼着能够有一个。现如今我们也算是有纲有本了, 却未必真的就满意了。我更希望信息技术学科可以是“一纲多本+校本可选”的模式, 且把“选修”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让更多的计算机科学的内容进来!信息技术是开放的、协作的、兼容的, 所以在课程目标确立之后, 具体的内容也应该做到“开放”——我们都是课程的建设者, “协作”——我们可以一起在线开发与设计课程, “兼容”——我们的课程内容不一定只有一个选项。因此对于课标, 一方面希望它能够对学科定位、学科发展目标和学科内容有更明确的定位, 另一方面, 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空间给我们一线老师自己去发挥, 让更多优秀的校本教材能够走出校门, 服务更多的孩子。

吴俊杰:原来是先出标准, 再做教材, 然后教师培训。但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是一个变化多元的学科, 所以不可能一下子把标准建设得特别好, 我们关心的是标准建立的过程。以Scratch教学为例, 当课程标准不能有效指导现行实践的时候, 因为信息技术标准是相对开放的, 促生了一些能解决现行实践问题的校本课程, 优秀的校本课程再提升为地方课程, 如江苏、北京、广州的地方课程。未来, 经过好的地方课程的实践, 可以再上升为国家标准。这是我们这个学科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久未修订也是一个自然的现象。现状是地方课程正在完善成熟的过程中, 我相信在两三年的过程中, 伴随着高考模式的改革, 新的标准应该会有一个体系性的变化。这个体系性的变化由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已经有这方面的引导和准备了, 学科就不会像英国那样将ICT课程休课一年才能完成范式的转变。这种自然而然的过渡过程就像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分析的“边缘革命”那样。高考分为两种模式是一种重大利好, 我认为信息技术作为边缘革命的触发端, 将可能重构整个课程体系。

记者:您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有哪些设想?

吴俊杰:期望未来信息技术课程是有一定难度的, 非常强调创造性的, 学生喜欢学、教师喜欢教的主干课程。

张勤坚:一是希望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立场, 这是学科的立足之本;二是必须时刻关注技术的进步, 但又要时时注意不被技术所绑架, 不能为了技术的新奇而失去学科本质的追求;三是必须正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 且需要有主动整合的勇气和能力。

变革方向 篇7

1 中国农村体育发展事实判断

大多数的农村百姓都爱好体育, 所以农村体育的改革也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 对于这个改革, 可以增强百姓的身体健康, 也可以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农村的, 农村在实施农村体育的时候, 会将社会体育以及竞赛体育看作是不同的概念, 对他们来说这个是农村与城市的差别。这些差别体现在文化、经济以及农业。随着国家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这个差异的具体体现也在不断地改变。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 农村体育正在逐渐的由农业转为工业, 农民是历史语境中的弱势地位, 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可以更好的改善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

事业和弱势全体的关系是不可忽视的。就现在的情况可以得出, 农村体育以及逐渐走入没落, 原因在于农村的设备水平低级, 发展不均衡, 设备不能满足百姓的需求。农村体育队对于农民百姓的深刻含义还未能凸现出来, 而且农村体育所潜在的文化生活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而且器材数量和质量也很不如人意。想全方位提升广大农民群众身体素质还要在物质和科学性上下功夫。

1.1 农村体育过程控制以总量平均与只做样子掩盖窘境与困境

在畅响全民运动的决定时, 给全国人民的自身健康带来了显著好处。毋庸置疑的是城市体育占了这个结果的大多数, 但用市、县和乡镇群众体育成就的真实情况就不如人意, 背后的总平均水平不高, 而且容易给政策制定者带来虚假的繁荣感。农村体育的另一个问题是只集中于做样子给上级部门看。大力组织游戏和休闲活动, 而不是基于对体育人口的比例, 体育场馆人均面积小是硬伤, 但不能否认的是业余比赛还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 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活动的限制, 这只能算作是竞争性的活动, 所有的参赛者是有限的, 不是一个普遍的活动, 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人可以直接参与在这些活动中, 大多数大多数百姓只是仅仅在观众这个席位上。就拿农民业余比赛这个最有代表性的全国运动会来说, 真真正正的农民参加了又有几个人, 农民又有多少真正的参与。

1.2 农村体育的内容选择很大一部分不符合农民

张冠李戴成语也适用于文化领域。如果文化有雅与俗, 那其体育项目也有地域之分。有些地方只是加重宣传体育中那些流行的比赛项目, 如篮球、足球, 农民少有的会真正理解这些项目的深刻含义。但是对于那些中国传统的具有历史感的运动项目, 舞龙、舞狮和龙舟等, 在一些地区的乡镇仍然有所保留。但是, 大多数人只知道梅州市是足球之乡、台山是排球之乡、东莞是举重乡等, 还有很多不知道, 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今天在许多地方, 实施农村体育促进农民的健康, 但如果不理解当地的文化, 或者只播种不培育, 效果一定很差。

1.3 农村体育开展面临的资源问题

由于体育学院对民族传统体育没有传递, 所以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稿方面所在的保护措施欠缺, 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又难以开展现代体育, 而且还没有选择适当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因地制宜地进行每个地区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 也有一些项目已经开发和商业化操作, 但是一多半的规模都比较的小, 经济效益也比较的差。长期以来,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活动, 主要是靠政府资金进行融资的主渠道, 而在体育上面消费这个市场在农村还未能得到大力发展。

1.4 农村体育内部模块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的潜力未被挖掘

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农村体育模块内部没有形成互动机制。在一个方面的体现在与大多数的农村体育健将无法得到展现, 没有发挥出巨大的潜力价值, 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的农村体育学校在业余体育训练开展这方面移率较低。而且器材数量有限也大大的造成了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普查结果显示, 共有67.9%的教育系统体育场馆由于教育系统的特殊性没有在城乡地区分配均匀, 然而就是相对分配较平均的地区, 由于各种因素, 向外界学生开放的只有29.2%, 这一系列因素最终导致体育场非常稀缺。

1.5 农村体育管理体系缺乏战略远见

现在我国除了省、市、县有固定的群众体育组织外, 其它地区基本没有。但有组织是远远不够的, 活动数量少。某些乡、镇基本没有专门的体育组织和体育机构, 有的乡镇政府宣传部门的干部还负责体育, 以及一些由共青团密切注视一些乡镇干部, 没有人管, 也没有地方可以依靠的, 是自由的形式。只有在各工厂和企业举办活动时, 才使全镇文化中心出面管理一些体育活动或文化活动。农村基层体育管理的模式效率低下, 对农村体育活动的指导欠缺。总之, 农村体育发展的薄弱领域是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领域上观察到的, 这是可衡量的评价与事实。农业和农村的人口占了全国总人数的大部分, 这也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一个国家要奔小康, 人们对于锻炼身体没有兴趣, 所以要想提高国民身体健康也仅仅是个口号而已。

2 弱中之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优势

党在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重大历史任务,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要根据生产发展, 让农民的生活富裕、文明和民主都是必须实现的。还要稳固地推行实质性的内容, 并把它加到党和国家的发展规划中, 使新农村的建设成为党和国家之后的重大发展战略。提出农村体育的弱强命题, 是充分了解农村体育的薄弱和困境, 强调新历史阶段的客观因素以及存在的薄弱农村体育环境。

对于农村体育的发展, 国家体育局在2004年的时候发出规定, 要以农村体育的全面小康河向体育要健康为口号, 在去昂范围之内大力度的开展体育活动让体育设施在农村领域中推动全民健身计划, 让运动健身的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得到加强。

3 结语

在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农民的体能如果得不到保障, 就没有真正的全民健身活动。然而, 娱乐体育下乡活动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 有着沟通人际关系和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 这些功能是各种经济类项目不可替代的。从一定的逻辑顺序上来看,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的9亿乡村人口中, 除了要学习、劳动和交往现代化以外, 建设质量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身体和智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在他们的个性发展中, 体育起到了相对重要的作用, 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健康的质量问题, 同时也促进农村人口生活的文明。富足了口袋可怜了脑子的农民不能算的上是有想法的农民。

摘要:农村体育发展的薄弱领域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领域是观察得到的, 是衡量事实的评价。大力发展农村体育的某种弱外部环境也可以得到证实。研究指出:积极地、有效地使用现在农村所现存的体育的优势, 逐渐的解答关于农村体育含义的多种问题, 这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发展的道路。在发展农村体育的时候要确切农村体育和文化的交叉点, 为农村体育的战略提出相适应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体育的弱点,优势,互动

参考文献

[1]胡斌.试析广东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南方农村, 2009 (6) .

[2]柳若松.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 2009 (12) .

变革方向 篇8

战略与环境的一致性被视为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1]。国际金融危机与房地产泡沫等因素的影响下,央行近年来频繁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来稳定经济。大规模的刺激经济计划导致了货币供给的膨胀,市场需求的增加,滋生了企业过度投资行为,随后货币政策的趋紧抑制了市场需求降低,众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大量中小型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企业如何在货币政策的变化中合理调整其战略,实现持续发展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文献从行业环境、动态环境等视角分析了环境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1,2],而货币政策这一重要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却无文献涉及。根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政策一方面通过信贷传导、利率传导等方式影响信贷成本,进而影响企业投融资能力和战略选择;另一方面,通过其财富效应机制影响市场需求,进而改变行业的竞争结构,并最终引起企业战略变革。有关货币政策与企业行为关系的研究集中于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3,4,5],尚无文献涉及货币政策调整与企业战略变革的关系问题。本文以货币政策为外部环境,从战略变革幅度和战略变革方向两个角度描述战略变革,基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研究货币政策与企业战略变革间关系,以期为企业管理者根据货币政策合理调整其战略资源配置提供有益的理论与经验依据。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货币政策与战略变革的关系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通过改变企业外部资金的可获得性改变资本成本,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货币紧缩时,货币供给量减少,贷款利率上升,资本成本提高,企业投资收益现值降低,同时市场需求降低,因而投资需求降低。同时,融资能力作为企业战略资源中的重要资源要素,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战略调整能力。紧缩的货币政策降低企业融资能力,限制了企业的战略调整。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促使企业实施更大幅度的战略变革。此外,企业战略变革也受战略调整成本的影响。货币紧缩引起资本成本和债务契约承诺成本增加,进而企业战略调整成本增加,最终抑制战略变革。战略变革所带来的未来不确定与货币紧缩所带来资本成本的提高会大幅加剧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货币紧缩时企业会减少战略变革以降低不确定性。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1a:企业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更倾向于较大幅度的战略变革;

H1b:企业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更倾向于较大的战略方向调整。

2.2 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影响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和信贷效应调节市场需求和产出,而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并最终引起企业的战略变革。Bernanke和Gertler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在不同行业表现出差异化特征,该差异将导致不同行业企业在战略变革决策时反应不同[8]。Christiano和Eichenbaum认为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市场需求,而该传导效应的有效性受行业价格需求弹性的影响[9],行业的价格需求弹性则受行业竞争态势的影响。竞争强度越大的行业,其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该行业企业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越大,反之则受影响小。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2a:企业所处行业竞争度越大,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战略变革幅度的影响越大。

H2b:企业所处行业竞争度越大,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战略调整方向的影响越大。

2.3 企业性质的调节影响

国有企业与政府先天的特殊关系使货币政策对国企与私企战略变革的影响不同。首先,国企与私企在债务融资能力上的差异使得二者对货币政策的变化有的反应不同[4,8]。方军雄等从贷款金额、贷款成本以及贷款期限等方面证实了“信贷歧视”的存在,即银行贷款更倾向于国企,而歧视私企[10]。程六兵等研究证明了“信贷歧视”在货币政策紧缩的情况下表现更为明显[11]。相对民营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能获得更多的长期债务融资[12],孙铮、刘凤委等认为,当司法体系不能保证长期债务契约得以有效执行时,“政府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替代机制,这使得国有企业将获得更为稳定的长期债务契约,该优势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应对外部融资环境变化的能力,减轻外部环境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13]。在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国企由于“信贷歧视”的存在依然能够获得较多的信贷资源,其战略变革受货币政策变化的影响相对民营企业而言较小。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a:国有企业战略变革幅度受货币政策环境影响较小。

H3b:国有企业战略调整方向受货币政策环境影响较小。

3 研究设计

3.1 变量与模型

(1)货币政策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

为检验假设1a、1b,本文构建了回归模型(1):

其中,Y表示战略变革,由战略变革幅度(STRCHR)和战略变革方向(STRCHA)两个维度来描述;X表示货币政策,是以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货币供给量为基础因素确定的虚拟变量;控制变量SIZE、AGE、PFIVES和GROWTH分别表示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企业成长能力。

企业战略分为公司层面、业务单元层面和职能层面战略,本文将战略界定在业务单元层面。由于企业战略表现为战略资源配置模式,战略变革则为企业在关键战略维度上资源配置状况的变化[14],从企业费用控制能力、财务风险控制能力、营运资本管理能力、现金管理能力和固定资产投资能力五个能力维度描述企业战略,选取了五个指标作为关键战略资源配置模式下企业战略的度量:①销售期间费用率;②产权比率;③存货收入比;④现金持有率;⑤固定资产增长率。其中,销售期间费用率描述了企业非生产性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产权比率说明了企业权益与债务资本构成比率;存货收入比衡量企业产品周转效率;现金持有率衡量企业现金管理能力;固定资产增长率则表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首先将本年各维度战略资源配置指标值减去上年度值,计算出战略资源配置调整幅度,同时,考虑到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行业差异性,本文采用去行业均值法(本年行业均值-上年行业均值)来控制行业的影响;其次,对5个战略配置子指标的调整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将标准化后的值取绝对值之和的平均作为战略变革幅度(STRCHR)的度量值,该值越大,表明企业战略变革幅度越大。

战略变革幅度描述了企业在各战略维度资源配置调整规模的大小,但该指标无法反映战略类型的变化,因此,本文引入反映企业新战略偏离原有战略方向程度的战略变革方向(STRCHA)变量。参考文献[15],依然选取上述五个指标作为基础维度指标,按照式(2)、式(3)、式(4)、式(5)的方法对各子指标进行处理,最终得出战略调整方向值,该值反映了战略配置基础指标前后两期之间变动方向夹角的大小,该值越大,表明企业战略调整方向越大;若为0,表明战略方向或类型不发生变化。

其中,X表示战略资源配置向量,ΔX表示战略资源配置变量当年相对上一年的调整幅度,

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来影响企业行为,因此,通常采用反映货币供给数量总额的货币供给量、反映央行执行宽松或紧缩政策力度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反映货币供给价格的利率这三大指标,从不同方面来描述和度量货币政策。由于三大指标在本文的样本窗口期(2002~2011年)出现了跨越式变化,采用单一指标难以真实描述货币供给状况,因此本文综合使用该三大指标以描述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状态。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通过如下方式来界定货币政策宽松紧缩状态:首先,考虑到货币供给量绝对量是随GDP增长而增长的,单纯采用广义货币供给量(M2)难以真实反映货币政策的状态,因此构建了指标M2=M2/GDP,该指标值越大,货币政策越宽松。以该指标在样本窗口期所有取值的中位数为界,对于M2值大于中位数的年份赋值1,反之赋值0;利率越小,货币供给量越多,货币政策越宽松,因此,以本期间内一年期贷款利率IR的中位数为界,值小于中位数的年份赋值1,反之为0;由于存款准备金率(LRR)的绝对值整体呈上涨趋势,因而,以其绝对值并不能直观有效地反映货币政策的变动,考虑到国家多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方向作为货币政策是否发生转向的信号,本文以样本期间内各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变动之和作为累积变动率,并同样以中位数为界,当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偏小时,货币政策处于相对宽松阶段,该年份赋值1,反之则为0。若三大指标出现冲突,以货币供给量为主要标尺。

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采用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企业年龄AGE取企业成立年限;股权集中度PFIVES采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衡量;企业成长性GROWTH以营业收入增长率衡量。

(2)相关因素的调节作用

为了检验假设2、3、4,本文构建了如下回归模型:

其中,Y分别为STRCHR与STRCHA,T分别为CR4与OWNER.

CR4代表行业竞争程度,本文采用CRn指数来衡量行业竞争程度,并定义CR4(各行业收入总额前四名的总额与行业总收入的比值)为行业竞争度度量指标。该值越大,表明行业竞争强度越低。同时,为使CR4与其他指标方向表示一致,本文对其进行了正向化处理,处理后CR4值越大,行业竞争程度越高。

OWNER表示企业性质,本文定义公司第一大股东是国有股的企业为国有性质,此时,OWNER=1;否则,OWNER=0。

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已有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竞争性行业战略的变革影响更显著[16],所以本文选择竞争较激烈的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要衡量货币政策的变动规律需要较长的时间跨度,本文将研究的时间窗口定在2002~2011年。为保证平衡数据的完整性,选取了2000年12月31日以前在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下机械设备、纺织、食品、电子、石油、金属、医药生物业等子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此外,剔除了ST类公司以及数据缺失的公司。并按1%水平对样本所有连续变量进行winsorize处理,以控制异常值的影响,最后剩余411家上市公司,共获得4110个样本点。货币政策的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缺失值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相关信息补全,财务数据均来自于CSMAR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各模型自变量进行Breusch-Pagan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型不存在异方差问题,进而进行Hausman检验,确定了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GLS回归分析方法。

表1显示MP与战略变革幅度以及战略变革方向显著正相关,即相对货币紧缩政策,货币宽松政策更易激励企业在幅度和方向上较大的战略变革;IR与战略变革幅度以及战略方向调整均显著负相关,说明贷款利率越高,企业越倾向较小的战略变革;M2与战略变革幅度和战略方向调整均显著正相关,即货币供给量越大,企业越倾向较大的战略变革;ΔLRR与战略变革幅度显著负相关,即存款准备金率增长率越大,企业战略变革幅度越小。假设1a、1b得到验证。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战略变革影响显著。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企业战略变革提供良好的外部资本供给环境,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宽松货币政策下,企业面临的资金和经营风险较小,可以选择较大幅度的战略变革。反之,紧缩货币政策下企业出于规避资金链断裂和市场需求紧缩风险,选择较小幅度地调整其战略。

表2显示行业竞争程度与MP的交互变量对企业战略变革均显著为正,且不影响MP的系数和显著性,表明行业竞争强度强化了货币政策与战略变革幅度与方向之间的关系,即企业所处行业竞争越激烈,货币政策对企业战略变革幅度与方向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假设3a、3b得到验证。

注:①样本数为411;②***、**、*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下同)。

表3所示,无论是以MP还是以IR、M2以及ΔLRR作为货币政策度量指标,企业性质与货币政策的交互项均显著为负,假设3a、3b得到验证。这说明企业性质显著调节货币政策与战略变革幅度以及战略方向调整的关系,但对MP、M2、IR和ΔLRR与企业战略变革间关系的调节方向相反。相对民营企业而言,国有企业性质弱化了MP和M2对战略变革的影响,却强化了IR和ΔLRR对战略变革的影响,即国有企业在货币供给宽松环境下相对民营企业而言战略变革程度较小,但在利率管制环境下,不论何种性质的企业都面临资本成本的变化,国有企业由于其抗风险能力强,在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降低的环境下,会进行更大的战略变革,反之,在利率上调的环境下,国有企业由于其调整的成本更高等因素倾向更小的战略变革。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文探讨了货币政策的宽松和紧缩状态或趋势下企业的战略变革行为特征,以及所处行业竞争程度与企业性质不同的企业在不同货币政策环境下其战略变革行为的差异,以期为企业有效应对货币政策环境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战略调整决策提供经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宽松环境下企业倾向于较大幅度的战略变革以及较大的战略方向调整;而在利率、货币供给量和存款准备金率三个货币政策工具中,利率对战略变革的影响程度最大,即货币政策利率的传导效应最为明显;企业行业竞争程度强化了货币政策的宽松紧缩状态对企业战略变革的正向影响,而国有企业的性质则弱化了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宽松的货币政策越能激发企业更大幅度战略变革与战略方向调整;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私营企业在实施战略变革时,无论是战略变革幅度还是战略调整方向的大小均受货币政策状态的影响更大。此外,国有企业在利率下跌条件下更倾向大规模的战略调整,而在利率上涨条件下倾向于更小的战略调整。上述结论正好解释我国出现大量国企控制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困境。

总而言之,企业战略变革是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企业一方面需要紧跟货币政策变动的步伐,科学地管理其融资结构,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化确定其外部筹资比例,以更好地避免因货币紧缩带来的融资困境。另一方面也要综合分析企业内外多个方面的因素,适度地调整战略资源配置,避免盲目扩张,保持企业战略与货币政策环境的匹配性的同时也要保持企业战略的适度灵活性和可调整性,使战略变革带来最大的效益。

摘要:基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以企业战略变革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宽松和紧缩状态与趋势对企业战略变革幅度与方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外部资金依赖程度、行业竞争强度与企业性质视角研究影响货币政策与企业战略变革关系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激励企业实施更大幅度的战略变革与更大的战略方向调整,而且企业外部资金依赖度和行业竞争强度能够强化二者的关系,相比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战略变革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大。

变革方向 篇9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

1“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重要性

伴随互联网与大数据快速普及应用,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速度也越来越快, 互联网环境下, 传统产业也已经找寻到新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还处于“互联网+”模式初步发展阶段, 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等各方共同努力实践与创新, 也是最近一段时间学术界与金融行业关注的热点。针对“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展开深入研究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原因是:首先, 通过对比“互联网+”模式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相对于传统风险管理模式所表现的新特点、更强的生命力以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指出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互联网化不单纯是未来的蓝图, 更是现在应该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更有效率、更低成本、更有效控制风险的经营管理模式。当前经济环境下, 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已经缺乏效率, 应该由更具有效率的“互联网+”模式下发展。其次, 通过对“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研究, 针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 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对策。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更可以促进“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2“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阻碍

2.1 商业银行对“互联网+”模式的认识不足

伴随互联网金融不断深化发展, 自2015年3月在政府两会工作报告上率先提出“互联网+”行动规划的制定, 此规划旨在促进物联网、移动互联及云计算等同现代生产、制造与服务行业有效融合, 充分调动起互联网针对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及集成方面的效用。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视角来看, 阻碍商业银行发展变革首要问题便是商业银行对于“互联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认识不足, 当前社会, 一提到网络经济不应该只是想到提高利润, 而是要从思想上发生质的转变。针对商业银行具体发展而言, 更是要从全面提高思想认识, 但是就目前来讲商业银行大部分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了发展“互联网+”模式经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企业管理层的文化水平不高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等因素使得他们对于“互联网+”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只是处于表面程度的认识, 因而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认识上的不足使得他们认为“互联网+”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和传统风险管理并没有什么区别。一方面由于了解了“只言片语”的“互联网+”模式, 盲目的改革传统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推广, 跟风的心理使得其争先开展“互联网+”经营, 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并不了解“互联网+”模式下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

2.2 金融产品数据信息方面的风险管理问题

具体来讲, 现代化信息管理是当今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而“互联网+”模式下企业也是才开始实施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的, 因此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其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覆盖范围和应用效果不佳。虽然采用了这种管理方式, 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健全且完整的管理体系, 很多操作并不是很规范, 造成管理功能较为单一, 对商品仅仅进行简单的处理, 而没有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其很多管理人员的信息观念不足, 没有形成信息管理意识, 同时相关专业知识不够高, 不能很好地操控计算机、网络等对商品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记录。由于现今“互联网+”发展规模较大, 金融产品种类繁多, 如果不能很好地应用信息手段进行管理, 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资源, 同时也会在无形中加大成本的支出, 并且提高错误产生的概率, 大大降低了经营效率, 很容易造成货物储存记录和信息的丢失, 并不能正确地遵守客户要求造成数据仓库一片混乱, 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并耽误了大量的时间, 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大幅下降。

2.3 缺少“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

可以说在企业的发展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才资源对于企业的经营以及后续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企业往往较为缺乏的是专业性质的技术人才以及综合能力符合人才, 而这些人才正是企业能够壮大和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就目前来讲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方面还比较匮乏。一方面拥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人员对“互联网+”的内容并不了解, 而对开展“互联网+”经营比较精通人才又对银行风险管理环节不甚了解, 因而当前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及风险管理人员也只能是“隔岸相望”, 而且据相关调查我国有四成的银行对于技术型的人才比较缺乏, 而有将近八成的企业对开发“互联网+”及规避“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的相关人才又比较缺乏, 而究其背后原因在于我国的培训机构针对“互联网+”的相关培训还比较少, 同时银行也没有在内部建立完整的相关人才培养体系。

3“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途径

3.1 确立先进的互联网营销理念

针对上述商业银行整体对“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认识不足的问题要想促进商业银行“互联网+”模式的真正发展就要提高银行管理层对“互联网+”模式下相关风险的认识, 进而确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从商业银行的领导者来讲, 作为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决策者, 必须要在了解透彻“互联网+”模式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互联网+”模式下银行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深层次认识, 对比较成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培养自身对于企业发展“互联网+商业银行”的危机意识, 以及培养自己对“互联网+商业银行”的发展远见, 从自身角度对发展与发展风险进行认识上的最大化提高, 在此基础上确立出比较先进的“互联网+”模式下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理念。同时还要在银行内部进行对“互联网+”及其风险的大力宣传, 对银行管理层要着重灌输与教育, 从而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良好的“互联网+”发展氛围。同时还要对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结合“互联网+”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3.2 构建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 强化对产品风险管理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 不难看到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传统互联企业威胁逐渐加大, 为了更好应对该挑战, 商业银行务必做出改革, 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研发符合时代背景与满足客户需求金融产品。实际上, 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推行金融产品并不在少数, 但该产品风险管理问题上却让人大跌眼镜。对于上述中金融产品数据信息方面的问题来讲, 促进其发展的解决对策应该是加强自身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 做好相关产品风险管控。从加强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来讲, 具体来讲商业银行要将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作为推行金融产品的基础, 要创建银行统一金融产品目录及仓库, 同时还要针对市场其它金融产品做对比分析, 在建设过程中既要结合商业银行的不同经营以及产品特点, 又要考虑到数据库的基础用途, 在数据库的建设上要严格遵循“科学”、“合理”以及“实效”的三项原则。在产品更新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和准确, 更新信息与实际的金融产品相对应, 突出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优势, 从整体上做好金融产品风险管理。

3.3 全面升级征信体系

搭建多边平台同时借助第三方平台全面升级客户征信数据库, 对客户的信用评级进行延展与细化, 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效变革。征信活动为商业银行对投入市场交易活动中个人或企业信用情况加以调查与评估风险管理手段, 信用评级为其核心量化产物。传统型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手段和穆迪、标普等专业化评级企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数据信息采集与积累为导致差距主要原因。因为数据数量限制致使企业客户的评级结果趋势性与稳定性还不及个人明显。在“互联网+”背景下, 急需商业银行同外界平台数据库有机融合, 构建多边平台形式, 凭借互联网科技引擎将数据边界打破, 采集与深挖互联网当中企业与个人交易情况、行为习惯等内容同时将这些信息补充先前征信数据库当中, 就可以实现从多角度对比采集来的数据信息, 并互相验证与识别, 做不同形式数据转化与融合, 进一步实现跨区、跨平台与跨业务, 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信息共享互联, 丰富与提升数据库准确性与全面性。丰富数据基础加上评级模型能够让模型更加清晰的分层, 使模型驱动因子变得更加合理, 对主标尺更为细致划分, 从而有效提高模型区分度、准确性与表现力, 使各个业务单元运用模型时更加有信心, 同时主动性与自觉性也得到有效增强。而且回馈效应还使得模型对风险具有更高灵敏度与前瞻性, 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总体水平。

3.4 加大对“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针对上述中商业银行缺乏“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问题来讲, 最好的对策应该是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 具体来讲, 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和学校进行合作, 可以通过与相关的高校签订实习合同, 提供给即将毕业的高校生来企业实习的机会, 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向高校宣传企业, 为后续“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顺利招聘予以保证。还可以在学校进行专项人才的培养, 与学校达成共识在商务课程中加入“互联网+”及该模式下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 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可以最大化的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同时商业银行也不能完全将培养电子相关人才的重担交给学校, 还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相关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在职员工可以开设定期的培训班, 聘请经验丰富的讲师来进行授课, 同时还可以在培训完成之后进行技能检测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的实现对有关人才的培养。

4 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 我国的网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门户网站、BBS到微博、微信, 互联网正在发生着巨变, 互联网也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习惯。“互联网+”模式则是作为网络经济衍生出来的新生事物, 当前“互联网+”模式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青睐, 同时该模式运行也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和规范, 冲击原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企业经营者思想和理念产生影响。现代“互联网+”模式被结合到企业经营中已经越来越普及, 成功的应用“互联网+”模式不仅能让企业经营效率更高, 还可以带给企业较大的经营利润。因此从以上方面来讲对于“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深入了解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理论上理解的不够透彻、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具体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钻研, 能够更好的把控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14, (01) :109-112.

[2]梁慧.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挑战与应对[J].统计与管理, 2014, (01) :59.

[3]林雪.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 2014, (10) :21-28.

[4]陆岷峰, 虞鹏飞.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转型战略的创新驱动力[J].南都学坛, 2015, (03) :102-108.

上一篇:成人微型课程设计下一篇:气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