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革(共12篇)
历史变革 篇1
柞蚕在辽宁地区的大面积人工放养始于1796年。200余年来, 蚕农的养蚕工具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变革过程。大多初始工具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成为人们尘封的记忆。但这些养蚕工具仍不乏为先民们的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见证了先民们在柞蚕放养过程中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艰辛历程。下面这十余种养蚕工具是笔者耳闻目睹或亲自使用过的, 也有几种已濒临绝迹, 制作工艺也近失传。
1 放养工具介绍
1.1 拴蛾草
雌蛾拆对后, 用这种草拴住其一对后翅, 一根草两端各拴一头, 搭在柞树上使其产卵。主要目的是防止雌蛾随意爬动将卵产于它处。一根草的使用长度为50㎝左右, 此法缺点很多, 既费力又费时, 也不利于将卵产在目的场所 (一部分卵已产在筐里) , 更谈不上卵面消毒了, 此法已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被纸面产卵法取代, 现已绝迹。其始作俑者已无从考证。
拴蛾草一般有三种, 即:莎草科水生植物水葱, 纤细柔软, 可鲜用, 用量多;莎草科水生植物三棱草, 将其劈成三分型, 阴干后使用;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 可鲜用, 但柔韧性差。
1.2 蚕剪子
形似市售普通剪子, 重量在1.25 kg左右, 俗称“二斤半”, 由于锋利性差, 自身重不便携带及易锈蚀等缺点, 已于上世纪70年代初被新型果树剪取代, 现民间存量极少。
1.3 大镰刀
形似普通柴镰, 俗称钐镰。刀长25 cm左右, 宽4 cm左右, 刀把长150 cm左右, 主要用于清理蚕场, 现在大部分蚕区沿用。但已出现被燃油型园林机械取代的趋势, 预计在30年后绝迹。
1.4 蛾篓子
大部分用1年生胡枝子条编成, 底径35 cm左右, 口径15 cm左右, 高50 cm左右, 上口处有弧形手提梁, 主要用于收集产卵后的雌蛾。该物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 随纸面产卵新工艺的出现而遭淘汰。民间现已基本绝迹, 但熟谙编制工艺的人尚存。
1.5 鸟枪
俗称火铳、老洋炮、烂火杆子, 既有单管型和双管型之分, 又有散药型和子弹型之分。主要用于防鸟。进入21世纪以来,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以及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出发, 鸟枪已逐渐被禁用。防鸟措施又恢复到击鼓鸣锣、燃放爆竹、皮鞭声响、安置人形面具、插彩旗等初始吼吓手段上来, 应用先进的闪光带驱鸟法也较普遍。
1.6 药葫芦
用牛蹄部的毛皮缝制而成, 制作时边缝边用干河沙填充定型, 并保留残毛。用竹管、木管或铁管等做塞, 顶端封牢, 管塞有一定容积, 用以测定枪药、枪砂一次用量。该物主要用来装枪药和枪砂, 有防潮、不变形、无虫蛀的特点, 一名蚕农备2个, 上世纪80年代被塑料制品所取代。民间已绝迹, 随鸟枪被禁用, 塑料制品的药葫芦的生产也将划上句号。
1.7 窝棚
位于蚕场中上部, 分简易型和奢华型2种。简易型窝棚只用柴草搭建而成, 稳定性和防雨、防蛇效果很差, 只可做乘凉或小憩用。奢华型要用木板、石板、钢筋、防雨布等搭建而成, 具有较好的防雷电、防日晒、防雨水、防蛇侵等功能, 有的备有火炕, 做出蚕收蚁场所和蚕茧看护场所。蚕场离居住地较远时还备有炊具等生活用品, 以解决午餐问题和加速作业进度。窝棚附近还建有了望设施。
1.8 蚕筐、蚕盖
蚕筐、蚕盖大部分以1-2年生葫枝子条编成。底半径约30 cm左右, 径条24~32道, 每道4~5根条, 蚕盖分为有孔和无孔两种, 有孔盖主要为提对方便所制。近年来, 由于葫枝子条被山羊取食殆尽, 现行编制材料大多为葫枝子条、樱桃条、色树条、榛条、柳条等混编为主。部分场家已开始使用竹质和铁质的材料编制了。蚕筐是发蛾、匀蚕和移蚕以及摘茧时的主要工具, 蚕盖只在发蛾时使用。这两种工具是柞蚕生产的主要工具, 短期内无法被它具所取代。
1.9 鼠夹子
主要用以捕捉蚕场内害鼠及食蚕鸟杜鹃, 该物使用便捷, 制作工艺简单, 价格低廉, 现仍被广泛使用。
1.10 楸树皮
是1-2年生胡桃科落叶乔木核桃楸的韧皮部。4月末采下后用来收蚁绑把子, 该材料优点是取材广泛, 无成本, 柔韧性好。缺点是不利于蚕期松把子, 易发生捂膛叶。现在由于国家已将核桃楸列为保护树种, 所以绑把用材料已改为麻袋线和撕裂型薄膜。
1.11 蓑衣
用紫椴的韧皮部经水浸泡后制成的"椴麻"编制而成, 是先民们在雨天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防雨工具。上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塑料、工业帆布等广泛应用, 该物随之被取代, 现在民间存量极少, 但制做工艺仍有极少部分人掌握。
1.12 旗帜
蚕场中的旗帜均为红色, 规格为 (0.8~1.2) m × (0.4~0.6) m左右, 旗竿高3 m左右, 主要用来向人们提示:我这里养蚕, 放牧者勿进, 购种者可来。同时, 红色又代表吉祥。现仍在蚕区沿用。
1.13 炸子
将烈性炸药和引爆装置放入诱饵中, 狐、獾、貉等大型食蚕动物在取食诱饵过程中, 经吻部咬合作用, 发生爆炸, 使其致死或致残。炸子的制作工艺已无从考证, 此法早已禁用。
1.14 套子
用细钢丝和麻绳制成, 放置在狐、獾 、貉、山鸡等大型食蚕动物的洞穴旁或活动场所中捕杀之。随着这些动物被列为保护物种, 此法现已被禁止。
1.15 塌石
一种击杀杜鹃、伯劳、松鸦、喜鹊、鼠类、中华蟾蜍等野生食蚕动物工具。以活体昆虫幼虫为诱饵, 利用简单机械原理, 方法简单易行, 现仍有少部分蚕农在使用, 逐步将被禁止。
1.16 捉棍
一种捕捉杜鹃、伯劳等食蚕鸟工具。制作材料以木棍和麻绳为主, 利用部分鸟类喜栖落在干树枝上的习性, 采用简单机械原理, 制作方法简单易行, 防治效果好, 现仍有少部分蚕农在使用。此法也将被逐步禁止。
1.17 木屐
俗名噶哒板子, 是蚕农们在雨天作业时穿的一种木制拖鞋, 以柳木为材料, 鞋形大多为方形, 鞋底前后各固定一个3~5 cm横梁, 以防脚部与雨水或稀泥接触, 此物现已被水靴或化学材质的拖鞋所取代, 民间已绝迹。
1.18 苇莲头
以芦苇编制而成, 做工十分粗糙, 配有帽仓, 但帽沿任意开放, 防雨效果较差。是先民们在养蚕时的防雨和防晒工具之一。现已被麦杆质精制草帽或鸭舌帽所取代。
2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柞蚕放养工具将被不断更新, 在不久的将来, 清理蚕场机械、智能化选茧机等高新蚕具都将为柞蚕业的全面振兴带来勃勃生机。
由于笔者所处社会时代的局限, 对于更早期的柞蚕放养工具知之甚少, 对一些用具的文字表述也不尽准确, 不当之处, 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历史变革 篇2
1、了解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2、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3、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上半学期我做了一次统计,我带班级共有学生41人,有许多家长是渔民长期在外,将孩子委托给祖父母管。二是目前农村离婚率也比较高,加之其他因素导致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比较多;三是校园周边环境不好,致使有一批学生迷恋上了电子游戏、网络小说。学生长期沉迷于这些东西,自然也就无心学习。四是由于农村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缺少方法,大多数也不懂得教育心理学,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导致他们的子女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由于义务教育,有部分基础极其薄弱的孩子升入了初中,他们学习起来也很吃力。
三、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本课主要叙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时代,通过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都江堰的出现及商鞅变法的实行来展示这一时期的“变化”,突出反映了变化的实质是导致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封建社会的形成。?处于社会大变革的转型时期,都江堰的修筑、商鞅变法等是此时期的重要内容。
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本课上承《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的典型代表。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改革。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学习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可以结合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和使用,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于是私田和封建生产方式出现,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战国时期各国积极变法改革,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2.了解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
3.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要学习商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六、设计思路:
本课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为切入占,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以讨论为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图片资料为依据,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通过现象认识本质;以人物为标杆,激发学生的正气、品格、以及勇气等优秀品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编演历史剧“立木为信”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小结: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言必信,行必果。同时这个故事也说明让别人相信你,是人生成功的重要一步。
导入: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引发这场“大变革”的重要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一)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读)
(二)自主学习,感知基础知识:
温馨提示: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依据提纲,自学教材,探索、交流、讨论。
1.说出铁农具、牛耕出现和推广的时间?意义?
2.记住都江堰兴修的时间、人物,结合《都江堰示意图》分析它的作用吗?
3.记住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
4.结合《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图,分析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及产生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生生合作:
空军招飞的历史变革 篇3
从陆军干部、战士中挑选。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创建初期,空军在东北老航校的基础上,建立了7所培养空、地勤人员的航空学校。毛泽东签发文件,“从打过仗的陆军优秀连排干部和老战士中挑选飞行学员”。党中央、中央军委对选调飞行学员工作非常重视,指示各大军区、各野战军从陆军作战部队优秀的连、排干部和各地军政大学学员中为空军直接征召选调飞行学员。确定的招收条件是:政治可靠,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经过战斗锻炼;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年龄18~20岁。
从地方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中选拔。
1956年至1978年改为从部队战士,地方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和部分滑翔员中选拔。
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
1979年军队飞行学员一律改为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除了对应招对象进行体检、政审外,还增加了文化考试,由总部统一命题,各省、直辖市组织考试和评卷,空军择优录取。逐步停止了从滑翔员中选拔飞行学员。
全军院校统一招生计划。
1983年8月2日,空军首批飞行学员大学本科生开训。从1984年开始,把招收飞行学员列入全军院校统一招生计划,作为全军院校招生工作的一部分,参加全军组织的数学、物理、化学、语文、政治5门学科的统考,按综合条件择优录取。
纳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序列。
1987年空军招飞体制进行了改革,1988年全国普遍展开。招飞工作已纳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序列,将招收飞行学员由过去兵员征集性质变为院校招收干部学员,解决了招飞起点低的问题。2010年后,改为招收各省市二本线以上的考生。
在飞行人才选拔培养上寻求新突破。
从2011年开始,空军在优质飞行人才选拔培养上迈出新的步伐。一是,择优遴选部分优秀高中生飞行学员,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开办了清华大学“航空班”;二是,从吉林、河北和湖北三省重点中学里,遴选尖子初中毕业生实施超前培养,创办了空军飞行少年班;三是,与北大、北航联合创办飞行国防生班。以上举措,牵引和推动了招飞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多年来,空军坚持“精招精选、质量第一、综合择优、宁缺毋滥”的原则,不断改革招收办法,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招飞体制机制。
招收对象
陆军优秀联排干部→青年学生→部队战士、滑翔俱乐部学员、初高中生、军地大学生→建立早期培训基地
招收方式
兵员征集系统→空军自主招收,纳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兵员征集性质→军队院校干部培训序列
选拔标准
如厕难将迎来历史性变革 篇4
2013年10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马拉松赛备受各方关注,其焦点并非比赛本身如何精彩,而是因为如厕难,导致众多选手随地大小便,导致部分路段“水流成河”。
其实,不仅仅在北京,如厕难,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
冲水厕所弊端多多
冲水厕所是都市和城镇化的标志,也是近代人类文明的象征。由于冲水厕所建设需要投资庞大的建筑管道网络配套系统、管道维护及技术复杂昂贵的高耗能污水处理运营系统,冲水厕所的数量和位置受到限制,世界上只有在比较发达地区得到普及。
于是,一方面,冲水厕所带来了大量宝贵水资源的浪费,污染了环境,尽管人们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效果仍然有限。另一方面,巨量化肥的使用不仅大大增加了农业成本,而且降低了土壤质量,进一步污染了地下水及河流。
据权威机构统计,2008年全世界有25.78亿人没有卫生厕所。在中国,25394.2万户农村人口中只有1578.6万(6.2%)的农户拥有完整下水道冲水厕所。一些农村城镇仍然使用旱厕,卫生条件差,夏天蚊蛆四窜、苍蝇乱飞、臭气熏天。即便如此,相当多的农村城镇学校仍然由于蹲位少,存在如厕困难的问题,而在大中城市,则存在厕位不足难题。
问题还远远不止于此。2012年7月1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中国是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国家,发病死亡人数远远超过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总和。
当患者突发脑卒中时,尿激酶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救命溶栓药,我国乃至全球临床都在使用。
而生产尿激酶的唯一来源就是人体尿液。而水冲厕所不仅造成了大量宝贵尿液的浪费,造成尿液采集困难,使尿激酶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国外企业抢购造成尿源短缺,导致尿激酶的价格一路攀升,更为严重的是,我国部分医院还出现过断货的情况,一旦尿激酶大面积缺货,后果不堪设想。
尿粪分离一举多得
针对以上种种弊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李壮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零污染、零感染、零废弃物排放,变废为宝”的如厕难的解决方案。
这一方案无需复杂昂贵的管道网络配套系统,甚至无需专门的建筑设施,人们也可以在临时隐秘的空间“方便”,“方便”后该空间还可恢复原有功能,而且不受温度的限制,春夏秋冬皆可。由于方案采取将大小便单独密封在一次性不透明可降解塑料袋中的方式,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既解决了臭味问题,也解决了蚊蛆苍蝇、寄生虫及交叉感染问题。
根据李壮教授介绍,由于人们每天小便次数远多于大便次数,目前用冲水厕所的人,完全可以形成早晨或晚上在家中解决大便问题,白天上班在公共厕所只解决小便的习惯(拉肚子等特殊情况例外);这样,如果用便携式尿袋,只要有隐秘的地方,就可以解决问题,然后在适当的时间将尿袋送到公共厕所。在没有建立尿回收体系前,这只增加了一点清洁工的工作量:把尿袋捅开,将尿液倒入下水道,尿袋皮成为垃圾运走。
这一方案的提出解决了传统水冲厕所带来的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大大缓解厕位不足的问题,对于农村地区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彻底解决农村地区每到夏天蚊蛆四窜、苍蝇乱飞、臭气熏天的现状,也彻底杜绝了由此带来的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可谓一举多得。
如厕难题的历史性变革
2012年2月19日中午11时许,在广州市越秀公园旁的一个免费公厕旁,一群女大学生上演了一场“占领男厕”的行为艺术。她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引起政府和社会对男女厕位不均衡问题的重视,从而消除女性在公共场所如厕排队现象。
如何解决如厕难,尤其是贫困人群的方便问题,如何解决城市公共厕所蹲位不足问题,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
李壮教授这一方案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可解决各种场所,包括火车、汽车、船舶、演出,集会、景区、公园、街道甚至办公室等地方人们的方便问题,例如今年10月22日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如厕难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从更深层次上讲,这一方案可能利用所收集的粪便生产饲料、肥料、燃料、沼气或生物制品,从根本上解决粪便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水污染问题;有可能解决土壤因大量使用化肥而退化问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有可能彻底解决粪便的交叉感染,为人类健康提供保障;有可能解决冲水厕所造成的巨大水资源浪费和能源浪费,大大降低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成本;这一方案的延伸,还有可能同时解决餐厨垃圾及禽畜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初中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教案优秀 篇5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2. 我国古代的经济、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资源 都江堰平面图、教师自制课件、形式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故事导入 明确目标
1、“立木为信”的故事(课件中视频或学生讲述)
提问:“立木为信”让谁树立了威信?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言必行,行必果)
导入新课:商鞅为什么能在那个时期掀起变法运动,这要从生产发展说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活动2 二. 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学生们拿出预先发的学案,通读教材,根据导学提纲,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填空题,对知识进行梳理,并圈点课文。(8分钟)
2.小组内交流,合作解决疑难。(教师穿插在各组观察,询问,指导)
3. 多媒体课件展示导学提纲,请小组代表展示自学成果,显示答案。(对学生掌握的一律不讲。对于疑难,教师及时予以点拨) 教学活动3 三. 合作交流 理解运用
1.多媒体课件展示两组漫画,提问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位农民,请问你会选择里面的那一种来提高你的劳动效率?为什么?
2.学生思考回答动脑筋 “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得到推广?”
3.、多媒体显示图片:《二牛抬杠》学生思考回答:
(1)、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2)、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牛耕?什么时候牛耕进一步推广?
(3)、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4.、多媒体显示图片:《都江堰现状全景图》《李冰父子像》或多媒体视频《都江堰》
(1)、这幅战国时期修建的、至今仍在造福于人民的著名水利工程叫什么?是哪个国家修建的?
(2)、“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李太守”、“伯禹”分别指谁?后人为什么这样评价李太守 ?
论历史课堂变革中的教师角色转变 篇6
[关键词]历史课堂变革 学生主体 多元化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9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来,依然存在部分教师只是在形式上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觉得教师只要让学生自行看书、交流就实现了课堂角色转变,这种认识和做法均偏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觉得时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变革必须实现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才能切实体现新课改之精髓,在日常教学时间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实现教师角色转换。
一、在教学观念上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要想真正实现历史课堂的变革,教师必须走到学生当中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我提升的机会。传统的历史课堂常常是教师在讲台前侃侃而谈,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新的课堂则呼唤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评价均应紧紧围绕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每一个哪怕很微小的进步,适度给予引导和鼓励;及时就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环节中的所得进行提升和小结;在教学准备时和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尽最大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听课者在教学评价时所制定的评价标准也应该以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主要依据,如学生的参与度、达成度和学生的兴趣的激发程度等方面,这种调整更有利于教师愿意主动为学生的持续成长转变自身角色定位。
二、在教学手段上应尽可能由单一走向多元
很多高中历史教师认为历史学科更多的是陈述性教学,一本书、一支粉笔照样可以讲一节课成为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常态。其实高中历史中的地图、实物,以及帮助学生记忆的口诀、总结性知识树等均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就某些问题的认识借助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来开展效果会更佳。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历史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的可能性,重点在于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的方法和技巧的锻炼,如对图形、文字等有用信息的提取与应用,对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各种事件的准确判断与分析等。虽然新教材已经做了很多调整,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与教学时间等方面存在的矛盾迫切期待教师改变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尽量使用更为高效的教学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如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减少单调的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尽可能采取多样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如在教学中有学生提出在回答简析题时,题目所问的作用和意义之间有什么区别,笔者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有的小组得出“意义是对某一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而作用是某一历史事件比较实质性的影响”的结论。还有的小组则举例子分析三大战役的意义和作用。意义:这是人民力量的胜利,人民群众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中国共产党很大的支持。作用:奠定了解放全国的基础,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部队。因此得出结论:作用是(革命)力对事件直接产生或影响结果。意义是事件对(历史)未来产生对比或指导。这样的讨论能深化学生对提问方式和角度的理解,更好地优化学习效果。
三、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向学以致用转变
学以致用既有学科本身的应用性还有基础教育课程整体的应用性。平常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对本学科的不重视源于对学科本身的错误认识,他们总是认为历史是研究过去的事情,更多的是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机械地默写需要记忆的内容,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会每况愈下。笔者在接新班教学前均会留出至少5分钟时间来和学生探讨学习高中历史的作用:可以借鉴古人,指导我们今后的生产、生活;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更多地将课堂交还给学生,通过巧妙的课堂环节设计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当学生发现课堂可以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得到教师恰当的鼓励和指引时,他们一定会更加积极地思考、踊跃地表达。课堂问题的设置也应结合现代社会发生的各种事件,如南海主权的归属问题,美国西进运动和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比较,二战对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影响等,还可以是青年学生感兴趣的比如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等运动类话题。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向学以致用转变。
其实,高中历史课堂变革中的教师角色转变还应包含对师生关系的重新认识。教师应该主动放下身段,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指引者和他们的朋友。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教师是为学生成长提供服务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倘若教师能够积极接近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学生一定会特别乐意紧随教师的引领,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更为振奋人心的成功。
历史变革 篇7
一、摆脱传统考试评价制度,创设丰富的考试方法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引导之下,高中历史教师一直是以高考为目标进行历史教学,也一直在采用与高考考试方法相同的闭卷考试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在闭卷试卷中,学生先做选择题,对历史事实的正误进行判断。之后,学生需要解决材料分析题以及部分问答题,从自己的头脑中提取一些历史事实,对某一观点进论证。主观题目的考查,无法考查到学生真实的历史水平,而客观题目具有这一作用。虽然传统考试的题目在不断科学化,但学生的历史学习仍然以背诵为主。在教学中,教师也不断要求学生背这个,背那个,大大影响了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提高。
在教学改革的今天,作为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利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学生走出历史学习的怪圈,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促进学生灵活掌握历史知识。例如,经过了一个月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历史话题,让学生以此为主题进行一期报刊设计,像“中国殖民化过程”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历史报刊主题。在这种考查形式中,学生可以自主利用工具进行知识的查找与积累,也使学生的历史学习心理负担减少。教师在学生的历史报刊设计内容与结构中,可以了解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是评价方法变革的有效方法。
二、改革分析问题评价方法,应用灵活的评价方法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大部分教师都会针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查。教师会提出一些历史事实,像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到的人物等,让学生判断对错。之后,会提出一些总结与归纳性的问题,像“鸦片战争的影响,出现的原因”等,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水平。这些考查问题大多为集中性提问,教师很少利用开放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当多利用开放性的问题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进行启迪,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分析问题时,一些学生的分析与参考答案类似,教师就会对其进行表扬。而一些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则会十分嫌弃,对其进行否定,让学生下课多看书,记下参考答案。这样的分析问题评价,阻碍了学生个性化历史思维的形成。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长处,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而并非结果。
比如在分析“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这一问题时,大家都知道二者存在战争———合作———战争这种反复性关系。但一些学生会提出共产党与国民党一直都是战争关系,并说明自己的理由,且理由趋于合理。面对学生提出的个人看法,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并以此为例子鼓励其他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样评价行为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课堂氛围也更加民主,极大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性。
三、改革历史作业评价方法,应用创新的评价方法
鉴于高中学生目标的明确性,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教师一直利用传统的书面作业来引导学生做练习, 巩固历史知识。书面作业的形式十分单调,学生所做的题目没有灵活性,一些教师甚至会让学生重复做一些分析题。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教师只是给一个对勾一个叉,或者给出一个分数。面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存在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因此, 教师需要变革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评价方法。
例如,在讲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总结十点社会生活的变迁现象, 并给出具体的例子。以此为作业,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相关内容,在搜集的同时积累,在积累的同时找到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之后,教师不要求学生上交作业,而是在课堂中与大家分享,师生共同评价哪些同学所找的现象有价值。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中,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势,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观的创新。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需要从评价方式的变革开始做起。加强传统的历史课堂评价方法的改革,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评价,会使学生的历史学习个性化追求得到满足,也会使学生的思维运动价值得到体现。评价方式的变革,是保护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激励性的评价,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加强,服务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创新的关键点所在。教学评价方式是否合理,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都有重要影响。变革高中历史评价方式,转变传统的考试制度以及传统的作业评价手段,都可以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新鲜感的提高,提升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
历史变革 篇8
在晚清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 加上社会的各种矛盾, 统治者不得不进行变法, 实行新政, 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 在此背景下, 清廷开始修订法律, 以求生存。
( 一) 经济方面
清末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还是传统的以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在一起,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的, 农民自己生产自我消费。 随着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迫使中国开始成为列强倾销商品的市场。为了解决财政危机, 增加收入, 清政府开始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国内一些实业家和商人开始投资企业, 西方列强更是把中国作为其商品和资本输出地, 于是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 而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也越发激烈, 这些都要求法律进行调整, 诸法合体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 二) 政治方面
在修订法律的指导思想上, 清政府内部爆发了“礼法之争”。礼教派主张封建法律思想, 以维护宗法家族制度, 进一步维护整个封建统治, 而法理派主张资产阶级法律思想, 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整个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来看, 礼教派的思想是落后的, 法理派的思想是进步的, 这种世界性法制西化的潮流也必然对中国产生深刻的影响。[1]
( 三) 思想方面
自清末开始的中国近代化, 其主要命题就是向西方学习, 这是由历史发展的形势所决定的。[2]随着西方列强政治经济的侵入, 西方的法律文化也猛烈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最先打破中国传统文化封闭状态的是西方的传教士, 他们不仅在中国传播宗教, 还创办报刊事业, 翻译西方书籍, 介绍西方法律思想家的著作, 同时他们也宣传了法律改革思想, 人权、平等、法治等观念, 这在中国要求认识外部世界、向西方寻求真理救国的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二、清末刑律变革的主要内容
《大清新刑律》的内容参照西方法律思想制定了许多具有先进法治理论的一些制度, 以下主要根据近代刑法三大原则展开介绍。
( 一)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 指的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它是现代各国刑法中一项最普遍的一项原则。《大清新刑律》接受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法治思想, 比如“凡法律无正条者, 不论何种行为, 不得为罪” 等。这可以防止带有封建思想的裁判专断, 要求司法者在司法实践中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定罪量刑, 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 无论哪种行为都不得处罚, 这为我国现代刑法原则奠定了基础, 成为建设法治社会的有力工具。
( 二) 罪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相适应, 是指所犯之罪与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相称。《大清新刑律》规定“本律于凡在帝国内犯罪者, 不问何人适用之。”一方面在清政府内部, 与皇帝有血缘关系的贵族依然享有法定的特权, 而无所谓的绝对公平, 另一方面无论在我国领域内外, 也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犯了相同的罪, 除有法定的从重从轻情节外, 应当处以相同的刑罚。这正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体现的公平公正, 也是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取向, 体现了社会的整体利益。
( 三) 刑罚人道主义原则
刑罚人道主义, 是指刑法的制定与使用应尽可能体现善良和仁爱, 体现人权。沈家本在西方近代法律文化的影响下, 接受了“天赋人权”、 “权由天界”等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宣传从人性论出发的自然法, 以求将法律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顺应时代潮流, 反对封建制度, 并将这些思想贯穿在刑律修订的过程中。表现在: 废除重法, 比如凌迟、泉首、戮尸、刺字和缘坐等, 削减死刑条目, 改革行刑旧制, 禁止刑讯, 改良监狱, 改善囚犯待遇等。这些内容体现了儒家仁政观念和资产阶级的民族、尊重人权的思想之结合。
三、清末刑律带给后世的启示
( 一) 促进社会结构的转型
清末修律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走向消亡, 不能再以旧的制度模式统治下去, 经济上由小农经济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文化上由原来闭关锁国的封建文化向民主科学的思想方向转变, 生活上也由原来的国内供给物品到外来商品的涌入, 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消费选择。当然, 随着各个阶层各种势力的发展, 社会也充斥着各种矛盾, 推翻旧制度, 实现新制度, 民主共和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已成时代潮流, 大大加速了新的社会类型的转变。
( 二) 为现代法律提供借鉴
通过对清末刑律的分析, 特别是从制定《大清新刑律》得出的经验和教训, 对我国当前法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那就是要: 重视法律传统的本土化, 结合本国的现实国情, 采取“扬弃”的态度继承; 出于对本国法律发展和完善的内在需要才可以进行法律移植, 并且是主动移植而不是被动的; 积极推动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 注意发挥法学家的作用, 促进法学的对外交流, 实现文化的繁荣。总之, 清末刑律的变革, 特别是 《大清新刑律》的修订, 对当前我国刑事法制的变革、完善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我们需要坚持依法治国, 不断推进法治建设, 更好地向法治社会迈进。
参考文献
[1]贾孔会.清末刑法制度改革刍议[J].学术论坛, 2003 (2) .
历史变革 篇9
1 第一阶段:土和木材以及砖瓦的使用
《建筑材料》在有的高校又称为《土木工程材料》。在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就是较易获取的天然材料—泥土和木材。
《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的记述,无疑是最早采用木材作为构架的描述。由于木材和土较易获取,人们采用树干和树枝做成支撑结构,将草皮和土做成覆盖结构,从而发展演变成各类建筑。当然,在那时人们全无建筑结构的理论知识,只是凭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进行简单的建造,没有任何的设计规范作指导,更谈不上对抗震的考虑。屋室寿命的短暂是可想而知的。
古代中国人习惯采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这与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渐渐形成了阴阳五行思想。五行中的土与木,比较容易获取和加工,而且这两种物质在阴阳的属性上,都是较为温和而呈中性。因此,人们运用五行中的“土”与“木”作为建筑材料,是恰当而合理的选择。
随着火的出现和使用,人们用火对土进行焙烧,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中国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
屋和城防工程等。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采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偏僻的农村地区缺乏力学性能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而购买运输这些材料的花费较大。村民为了省钱,也为了取材方便,直接选用木材作为主要的构架,采用土坯、粘土砖甚至石块等来砌墙,质量参差不齐,在地震灾害下出现开裂、倾覆乃至完全倒塌等破坏现象,如图1和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材料的日益更新,人们应该端正态度,改变想法,以人身财产安全为重,建造安全的房屋来居住和使用。
2 第二阶段:钢材的出现和大量使用
17、18世纪,资本主义兴起,促进了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原有的建筑材料已不能与此相适应,在其他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建筑材料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
17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19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房屋和桥梁,这是钢结构出现的前奏。从19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钢材,随后又生产出高强度钢丝、钢索,于是钢结构得到蓬勃发展。
建筑物跨径从木结构、砖结构、石结构的几米、几十米发展到钢结构的百米、几百米,直到现代的千米以上。在大江、大河、海峡上架起大桥,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楼和高耸铁塔,甚至在地面下铺设铁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为适应钢结构发展的需要,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应运而生,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也随之发展。建筑从经验上升成为科学,在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都焕然一新,从而促成了建筑更迅速的发展。
3 第三阶段: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19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制成后,混凝土问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构件易于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19世纪中叶以后,钢铁产量激增,随之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由钢筋承担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力,发挥了各自的优点。20世纪初以来,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各个领域,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等。
从30年代开始,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大大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而用途更为广阔。建筑进入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混凝土的出现给建筑物带来了经济、美观的工程结构形式,使建筑产生了新的结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这是建筑材料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4 未来的发展趋势: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丰富的,从其最基本的安全、适用,发展到当今的轻质高强、抗震、高耐久性、无毒环保、节能等诸多新的功能要求,使建筑材料的研究从被动的以研究应用为主向开发新功能、多功能的新型材料方向转变[2]。
新型建筑材料的诞生推动了建筑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的变化,而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对建筑材料品种和质量提出更高和多样化的要求。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更有效地利用地球有限的资源,全面改善及迅速扩大人类工作与生存空间势在必行,未来的建筑必将需要在各种苛刻的环境条件下,实现多功能化,甚至智能化,满足愈来愈高的安全、舒适、美观、耐久的要求。建筑材料在原材料、生产工艺、性能及产品形式诸方面均将面临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严酷挑战。
同时,建筑材料应用的巨量性,促使人们去探索和开发建筑材料原料的新来源,以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粉煤灰、矿渣、煤矸石、页岩、磷石膏、热带木材和各种非金属矿都是很有应用前景的建筑材料原料,由此开发的新型建筑材料将会为建材工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摘要:所有的建筑都是由建筑材料建造而成。但较多人对于建筑材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甚了解。对于此,文中介绍了建筑材料在中国历史上的起源以及使用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土、木材、钢材以及混凝土,并指出建筑材料在将来的发展趋势—新型建筑材料的发明和大量使用。
关键词:建筑材料,木材,钢材,混凝土
参考文献
[1]魏鸿汉.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2.
历史变革 篇10
科学素养一般由课程目标和学科内容构成。根据这一思维模型, 结合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践, 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考察浙江省从分科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科学课程的目的变化, 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科学素养教育在我国初中综合课程改革中的演进历程。
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 浙江省是实施综合课程的试验区, 即用“自然科学”课程取代原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地理课程, 这项改革自1988年启动, 1991年秋在绍兴柯桥、诸暨三都、宁波慈溪试点, 1993年秋在全省所有初中推广试验。2003年秋, 绍兴市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区, 实施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因此, 把科学素养教育在课程变革中的历史演进划分为分科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科学课程三个阶段有一定的道理, 也为在综合课程变革中考察科学素养教育的历史进程提供可能。
一、分科课程
由于笔者是1985年高师化学专业的毕业生, 这里的分科课程仅仅指初中化学课程。
社会背景:1985年5月, 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 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 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这成为化学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源头, 也为科学素养教育在化学课程中的开展埋下伏笔。
在这个1982~1992阶段中, 笔者使用过“两纲一意见”, 分别是1985年国家教委颁发的《调整初中化学教学要求的意见》、《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修订本, 1990年) 》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 (试用, 1992年) 》, 为便于比较, 本文只对“两纲”作比较, 从中窥探出化学课程对科学素养教育的诉求。
二份大纲关于化学教学目的要求的表述比较于下:
显然, 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1992版大纲把“情感意志个性品质”作为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 个性化品质的提出已融入了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不仅如此, 该大纲还在一些提法的用词上有显著的变化, 比如, 对“双基”的要求, “系统地掌握”、“熟练地运用”等字眼已不再出现, 代之以比较缓和的“学习”二字。对教学要求进一步具体化, 并辅之以“几种”、“一些”等词来框定范围。对4种“能力”则用“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等行为动词加以规范。这种表述上的变化, 从本质上讲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一种反应, 也是对科学素养教育的一种企盼。
二、自然科学课程
社会背景:以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样的背景下, 浙江省自然科学课程改革应运而生, 到了1993年全省进入综合课程改革, 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路, 也为科学素养教育的提出创造条件。
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自然科学教学指导纲要 (试用) 》 (以下简称“自然教学大纲”) 于1991年10月通过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在一个省使用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自然教学大纲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为:初中自然科学是一门初步认识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课程。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具有作为社会主义公民必定具备的科学素养, 为他们以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适应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明确地提出了“科学素养”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
考察自然科学课程的学科要素, 可以发现, 自然科学教材是由学科基本事实、学科基本概念系统、学科基本原理、符号系统、计量系统、技能系统、方法系统、思想情感教育八个方面构成, 既克服了以往分科课程分类过细的缺点, 又保持了学科课程结构严密的优点, 尤其是方法系统和思想情感教育, 是自然科学课程的亮点, 在自然科学的方法教育中, 分为实践性 (经验) 方法和理论性 (思维) 方法, 融入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理念。在自然科学的思想感情教育中, 引进了STS (科学、技术、社会) 课程的思路, 使思想情感教育得以生活化、具体化, 也为科学素养教育的课程化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课程
社会背景:1999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于是,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经过充分酝酿和研究, 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 确定了改革目标, 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
初中科学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 颇受社会的关注。尤其是科学素养的提出颇受社会期待。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对科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的表述是:科学课程 (7~9年级) 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 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科学课程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 统筹设计, 整体规划, 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并根据科学素养的构成和内涵, 从我国社会和文化的语境出发, 把科学素养分解成四个分目标:科学探究 (过程、方法与能力) , 科学知识与技能,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标准》把“整合”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 提出了课程整合的三条途径:一是从反映自然界同一性的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出发, 如能量、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平衡、演化等, 把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整合在一起, 体现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二是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整合, 体现科学过程与方法的整体性, 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三是通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主体进行整合, 它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整体性, 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不可分割的关系, 增进社会责任感。为把科学素养落实到课堂, 科学教科书从“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五个方面进行整合, 其中, “科学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渗透到各个章节内容之中。《标准》把“探究”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 并大力倡导科学探究在初中科学教育中, 既是教学的目标和结果, 又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同时还是教材内容选择和呈现课程内容的主要方式。
历史变革 篇11
关键词: 社会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 变革与创新
当前的历史教学,往往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专业性较强,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讲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比较刻板,没有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中心。引入社会史的学习内容,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时代的风貌和历史发展的特征,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全方位地构建完善的历史科学体系。
一、社会史观的含义
社会史观是指以社会的角度观察和解读历史,是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所认为的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中以辩证唯物的方法看社会。社会史观在本质上就是生活化、大众化,是社会习俗的历史。
二、社会史观与其他历史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调历史学科的完整性和专业性,忽略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论证式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将历史事实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需要对问题得出答案就可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或是传统的表演式教学方法,根据老师制定的教案进行有序的提问和回答问题,这样的方法只适用于公开听课和上级检查,学生只是配合教师进行“表演”,已经完全失去历史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部门针对历史教学现状,在全国范围内制订了历史课程改革策略。随着历史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社会史观被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因为社会史观和其他史观不同,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的教学内容更生活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可以从日常小事中分析历史,了解历史,这样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意义
1.完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人对做某一件事或是学习某一门学科产生兴趣,内在的动力就会驱使自己反复不断地通过学习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促进历史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要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原则,然后利用丰富生动化的人类历史生活场景反映时代的特征和生活的风貌,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在历史教学中,学习辛亥革命,传统的教学方法关注的是孙中山、黄兴、袁世凯等重要人物,包括武昌起义的成败、意义等,而引入社会史观后的历史教学方法,更关注农民、会党成员等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因此,以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历史,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从社会小人物和一些社会小事件中引发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2.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社会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引入,促使教师在专业化教学中不断得到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和知识大纲,而是倾向于对时代的关注、学生的关注,让教师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规律,熟练运用史料,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应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查询史料,在图书馆和档案馆搜集资料,然后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历史课件,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遗迹和文字史料的解读能力。
3.扩展学生认知维度,增强历史探究能力。
历史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主动探究的能力。社会史观重视纵向发展,在学习社会史时必须借鉴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和生态学等社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因为社会史提倡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社会史研究具有丰富多样化的特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史学的这一特征,开展情景教学和史料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人类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局限于社会形态的变化层面,从而扩展学生的认知维度,强化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
4.强化区域历史教学,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社会史的跨学科研究特点,加强对区域历史的学习研究,同时也可以利用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对校本历史课程进行开发。另外,历史教学新课标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历史调查进行学习。多样化的历史调查活动,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运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利用区域社会史的研究内容开发校本课程,既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
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用社会史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为社会史更贴近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较大,利用社会史进行教学,更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辛博.社会史观下高中历史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历史变革 篇12
一、1949—1977 年的中国大学治理: 以探索大学内部领导体制为中心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每一次政治体制或经济体制改革都对中国大学治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历史昭示,中国大学的治理及其变革始终与中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内在地关联在一起,几乎没有离开过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法规的指导和引领。概言之,中国大学的外部治理影响着中国大学的内部治理,或者说中国的高等教育行政主导着中国的高等学校管理。 这与“中国政府主导着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存在某种相似性和一致性。
1949—1977 年是中国社会的 “百废待兴期”,更是中国社会新的“秩序形成期”。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改造、跃进、运动、革命等构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作为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政府以政治为中心将经济、文化、思想整合为一体,行政力量无所不在,控制了一切社会领域,与政治关联的价值、标准等因素在各领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开始举办高等教育的中国共产党人,深知高等教育对于稳定政权、建设国家、为人民谋福祉的重要性。 1949 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基础还很薄弱,当时高等学校数量仅为205 所,在校生10.65万人[1]。 因此,新政权一成立,国家一方面开始接收、改造旧中国留下的高等学校,着手发展高等教育。 另一方面,要解决国家如何治理高等教育以及高等学校(大学)内部如何治理的问题。
就国家如何治理高等教育来说,1949—1977 年,国家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经历了几次的变革:①确立中央集权高教管理体制(1949—1958 年);②高教管理体制由集权向放权的尝试(1958—1963 年);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由放权到收权的调整(1963—1966年);④“文化大革命”中高教无序的管理体制(1966—1976 年)。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虽然经历了几次变革,但基本上是中央和地方集权与放权的变动。 总体上说,“中央高度集中统一”是这个时期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就大学内部的治理来说,新中国成立后,大学面临的当务之急是确定大学内部的领导体制。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大学的治理。 因此,领导体制的确定也就成了这个时期大学治理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特征。 然而,大学实行什么样的领导体制,当时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在探索过程中, 如同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一样,1949—1977 年,中国大学尝试了多种领导体制,如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工宣队为主的革命委员会负责制等。
考察这个时期大学的领导体制变革, 我们会发现,大学领导体制的变革与中央政府的政策推动密不可分,或者说每次变革都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推动和指导下完成的: ①校务委员会制(1949 年10 月—1950 年4 月)。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对旧中国的高等教育实行“维持原有学校,逐步加以必要的与可能的改良”的总方针,采取接管、接收、接办,然后加以改造的方法。 各高等学校成立校务委员会,行使管理学校的权力。 校务委员会由思想进步的教职工代表组成,集体负责,民主管理学校。 ②校长负责制(1950 年4月—1956 年9 月)。 1950 年4 月,教育部指示:“凡已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高等学校一律实行校长负责制。 ”1950 年8 月14 日,经政务院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规定:大学及专门学院采取校(院)长负责制。 ③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56 年9 月—1961 年9 月)。 1956 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党的“八大”的召开,推进了教育界对学习苏联经验的深刻反思,由此揭开了摆脱苏联模式、独立探索中国自己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序幕。 1958 年9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当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一长制容易脱离党委领导,所以是不妥当的。 ”④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61 年9 月—1966 年5 月)。 1961 年,中共中央批准试行的《高教六十条》规定:“高等学校的领导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高校党委是学校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学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高等学校的校长,是国家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委员会和学校经常工作。 ”⑤党委领导下的工宣队为主的革命委员会负责制(1966 年5 月—1976 年10 月)。文革期间,高等学校的党组织被认为执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所以是踢开党委闹革命。前两年由造反派、红卫兵掌权,然后由军宣队、工宣队掌权。 1971 年4 月,中央批转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规定:“学校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充分发挥工宣队的政治作用;革命委员会是权力机构。 ”[2,3]
考察该时期大学领导体制的变革, 我们发现,这个时期中国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变革是频繁的,28 年内变更了5 次,即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制→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工宣队为主的革命委员会负责制。 为什么会如此频繁,或许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方面与当时那个充满改造、运动、跃进、革命等的社会密切关联。新中国成立后,大学是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必然反映到大学的内部来, 影响到大学的领导体制,这在以政治为中心整合经济、文化、思想为一体的时代是必然的,是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大学治理自身的不成熟有关, 一切尚在模仿或建构中,自然也一切皆在不确定的变革中。 大学领导体制的变化, 也反映了国家在努力探寻合适的大学领导体制,力图解决大学领导体制需要处理好的基本问题,如大学领导体制到底是实行“委员会制”好还是“一长制”好,如何处理“党的领导”和“行政领导”的关系,如何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的关系,等等。 在一个重大问题没有找到最好答案之前, 探索是不可避免的,探索是有意义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经过这段时期的探索,中国大学的治理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得到国家的认可并以政策的形式确定下来。 作为中国大学治理的指南,代表性的政策就是1961 年9 月中央批准试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 《高校六十条》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关系、高等学校领导体制中的党政关系、 学术问题的自由讨论等,影响深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准高等教育法”的作用。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高校六十条》一度名存实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部于1978 年又修订了《高校六十条》,并且一直沿用到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
二、1978—2009 年的中国大学治理: 以改革大学内部管理体制为重点
1978 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党中央决定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则率先而行。伴随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高等教育也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改革与发展。
1978—2009 年,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是史无前例的。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等各项改革全面展开, 并取得丰硕成果, 成为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为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体制基础和保障,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1978年,高等学校的数量598 所,在校普通本专科生86.6万人,在校研究生1.09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2%[4];到2007 年底,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1908所,独立学院318 所,民办的其它高等教育机构906所,在校生普通本专科生数量1884.9 万人,研究生在校生119.5 万人①。 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700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 经过30 年的大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居于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
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和国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法规,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规划,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央的政策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强大推动作用。如1985 年5 月27 日,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教育改革全面启动,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里程碑。 1992 年,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最主要的宏观背景。 1993 年2 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 1998 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做了法律的规定,也使得高等教育依法治教有了法律的保障。
就大学的外部治理来说,政府、社会、大学的关系得到理顺,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得到明确,并逐步落实。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进一步确立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
就大学的内部治理来说,这个时期中国大学治理紧跟时代步伐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集中表现为大学治理由“以大学内部领导体制探索为中心”向“以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拓展,大学内部治理实现了“从单点到多点”或“从点到面”的跃迁。其宗旨是探索中国特色的大学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大学运行机制。 在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包括领导体制、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和分配制度以及后勤服务制度在内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成为这个时期大学治理变革的重点内容。
(一)确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逐步恢复高校党委和行政的职能, 并逐步把大学的领导体制确定下来: ①1978—1985 年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自1976 年10 月,两年的徘徊停滞之后,1978 年10 月,教育部修订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规定:“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高等学校的党委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高等学校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学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校长“是国家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 对内主持学校的经常工作”。 ②1985—1989 年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部分院校试行校长负责制。 1985 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 ”③1989 年以来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冲击,1989 年在中国发生了政治风波。 汲取这次政治风波的教训,国家重新强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度”。 1998 年8 月29 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种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制度,它是中国高校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 党委领导是指党委集体领导,即党委总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集体讨论决定学校的一切重大事项;党委既是高校全局工作的领导核心, 同时是高校的政治领导核心,也是高校管理体制的领导核心。 校长负责是指校长对外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内作为学校最高行政领导,在党委领导下全面主持行政工作,依法行使职权。校长负责是落实党委领导的关键,校长不仅要自觉维护党委的领导地位和权威,还要充分维护高校法人权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们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确定下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领导体制,有力地保障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
(二)改革人事与分配制度
办大学关键在人,关键在教师。 全面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员的能力与潜能,是大学治理的使命和诉求。 1978—2009 年,大学全面启动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成为这个时期大学治理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1978 年以后, 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动高等学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978 年, 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恢复和提升职务问题的请示报告》,恢复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1979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责及考核的暂行规定》 建立教师考核、培训制度,并提出改进校内的分配制度。 教育部还在上海交大等部分高校开展定编定员、 推行岗位责任制、教师聘任制、人才交流和工资改革等试点。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颁布之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1992年2 月, 国家教委决定在其直属的36 所高等学校全面展开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并于同年8 月下发了《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改革的基本思路,校内人事制度改革,校内分配制度改革,校内住房、医疗、退休保险制度的改革,学校内部管理的权限,改革工作的领导和实施。 继1992年的《意见》之后,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政策,为大学的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依据和指导:1999 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人〔1999〕16 号);200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 的通知 》 ( 中办发〔2000〕78 号);2000 年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59 号);2002—2004 年, 国务院先后转发了3份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的改革通知;2006 年人事部出台关于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试行办法》,以及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人事部、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这一时期,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任制,定编定岗,将过去“因人设岗”改为“按需设岗”,精简了高等教育机构,减少了高校内部非教学人员,改善了高校教师的待遇,调动了教师献身高等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改革开放30 年的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 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和成效有所差异[5]: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到90 年代前期, 改革的主要成效是开始落实高校人事分配自主权,推动从政府直接管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政府间接管理、 学校自主管理的转变;90年代中期之后10 年左右的改革重点是高校用人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逐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2006 年开始至今,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强调完善机制制度,强调高校岗位管理与聘用制改革结合,与转换用人机制结合,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
(三)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
后勤是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不可或缺的保障。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中国大学“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每一所大学犹如一个小社会,严重制约着大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为了走出“校校后勤办社会”的困境,保证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为20 世纪90 年代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1 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速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精简分流富裕人员。 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扩大要同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进度挂钩”。 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1999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加大学校后勤改革力度,逐步剥离学校后勤系统,推动后勤工作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发展教育事业”。 1999 年11 月,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发表了重要讲话。 2000 年1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人民银行和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奋斗目标。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实质是高校后勤领域中政府职能、高校职能和市场职能的调整过程。 经过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和实行,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办学效益的提高;后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加快了后勤设施建设速度,打破了后勤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瓶颈”;激发了后勤服务实体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而有效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1978—2009 年中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成绩是显著的,积累了丰硕的大学治理经验,呈现出这个阶段的鲜明特征。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确定,是这个时期大学治理变革突出特征和成果。 在1978—2009 年改革开放的30 年里,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举四个例子:其一,这30 年中,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打破许多传统的体制和机制制约,首先要求人的观念要更新,要探寻符合时代要求,符合高等学校特点的制度设计。 改革也是利益的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高等学校的每一个人,这一方面要精心设计,另一方面还要精心实施,要做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这要求高等学校决策科学、实施有力有效。在这一过程中,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了重要的体制优势。其二,这30 年中, 特别是从1999 年开始的扩招, 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等学校准备不足,教师、设备、校舍短缺,在这样的情况下,1998—2005 年, 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从643 万人增加到2095.8 万人,约是原来的3.26 倍,年递增率为18.41%。 这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是罕见的。 1994 年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5.7%,2002 达到了15%,其间只用了8 年的时间,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在全世界的高等教育史上应该说是一个奇迹。 高等学校能够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三,这30 年中,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了打破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局面,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中央业务部门管理的高等学校大部分通过共建转由地方管理,其中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转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共306所(其中普通高校205 所)。 此外,还有556 所高校经合并调整为232 所。 完成这样大的改革,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高等学校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如果没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样的体制保证,完成这样的任务是难以想象的。其四,这30 年中,特别是1998 年以后的一段时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从外部来说,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一些矛盾很容易传导到学校;从高等教育内部来说,投入不足,条件短缺,给管理带来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学校保持了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
改革开放30 年中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人事与分配制度、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一系列改革,开始解决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弊端,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平均分配、缺乏竞争等;也开始解决学校办社会、不讲经济效益、服务质量差等长期困扰高等学校的一些问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高等学校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高等学校资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高等学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尽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但是,这30 年高等学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 作为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大学的治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中国大学内部治理向纵深推进以及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为了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政府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约束作用,这也凸显出政策引导大学治理变迁的特点。
纵观1978—2009 年以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变革为重点的大学治理改革, 特别是领导体制的变革,主要还是以如何分配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为核心。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确立,使我国高等学校找到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学校实际的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协调模式及运行模式,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是30 年大学治理变迁中取得的最主要成绩。 但是,如果从权力的视角看,大学充满着各种权力,除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以外,还有学术权力、学生权力、职工权力、校友权力、家长权力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大学是一个多元权力结构,大学治理实际上是不同的权力如何在大学治理中发挥作用,参与决策与管理的过程。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呼吁重视学术权力,改变大学过分的行政导向,发挥学术权力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还有的学者呼吁重视学生和教职工的民主权力,发挥其参与治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1978年教育部修订的“高校六十条”、1998 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都提出了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治理中的作用。《高等教育法》还明确规定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 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在30 年的改革实践中,政府虽然也在推动这样一些改革,但是,远没有像推动领导体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力度大。从客观上看,一段时间的改革不能全面铺开,要有重点,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对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还没有重视到位。
三、2010 年至今的中国大学治理: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主旨
2010 年是中国 “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作为中国21 世纪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及其相关内容:①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②完善治理结构;③加强章程建设;④扩大社会合作;⑤推进专业评价。
《教育规划纲要》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这标志着“中国大学治理由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入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整体的制度设计和推进阶段”。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大学制度,两者不只是提法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不同、所体现的中国大学治理发展的阶段不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只是重点推进大学治理某些领域的改革,还没有提出一个现代大学制度的整体框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局限在大学内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则不仅包括大学内部的领导体制、治理结构及其运行,同时包括落实和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构建政府、大学、社会的新型关系;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则是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的必然逻辑结果, 是完善中国大学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和现实需要。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了贯彻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系统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国家和有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专门的政策法规,诸如2012 年《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2014 年 《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等,凸显了政策在推动完善中国大学治理中的作用,为中国大学治理走向理性与自觉提供了法理性和制度性依据。
有了大学治理几十年的改革实践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又有国家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制度规定,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不过,我们还必须看到,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中组部和教育部有关文件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坚持和完善好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还需要在思想上、制度上、措施保障上做很多工作。实际工作中,关键是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处理好“领导”与“负责”的关系、“决策”与“执行”的关系、“管人”与“管事”的关系,明晰“重大事项”的界限,等等。大学还需要在议事决策机制、党政协调配合、运行保障等方面有具体细化办法。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书记和校长是关键。书记和校长要认识到位,明确职责,领悟好各自的“角色”,按制度办事,扮演好“角色”,胸怀大局,要有能力、有思路、有思想,更要有境界,相互支持、相互尊重。
学术委员会是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法》对学术委员会的性质、作用做了明确的规定。 《教育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大学普遍设有学术委员会,制定了学术委员会章程,并注意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似乎已经制度化。但是,我们不能过分乐观,从实际看,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发挥得并不理想。 什么事提交学术委员会审议,尽管有章程规定,但是,能不能按规定提交学术委员会审议,仍然和学校领导的认识有关,学术委员会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想起来就用一用,想不起来就不用”,“不好决策的时候就用一用,方便决策的时候就不用”的状态。高等学校长期形成的行政导向的管理思维与运行模式,制约着学术委员会作用的发挥。另外,学术委员会的日常办公机构不确定, 一般挂靠在学校的有关部门,有的挂靠在校办,有的挂靠在科研处,有的挂靠在学科办,有的挂靠在教务处。 没有专门的日常办公机构处理学术委员会的相关事宜,必定影响学术委员会的正常运行。 总之,学术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虚化”状态,距离真正的制度化还有很大距离。
大学章程被称为大学的“宪法”,制定章程和依据章程管理学校是依法治校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指出,各类高等学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章管理学校。教育部于2011 年7 月颁布《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并于2013 年9 月颁布《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章程建设行动计划》(2013—2015 年),推动大学章程的制定。从实际看,大学普遍制定了章程,章程意识明显加强。但是,要使章程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把章程的要求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制度中,落实在各项管理上。 就是说必须以章程为标准,审视学校现存的各项制度,看它是否符合章程的要求,是否体现了章程的要求,修订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师制度、学生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财务制度、资源管理制度等, 完善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大学制度体系,否则,章程就会空设,徒有其名。
完善大学院(系)的治理结构是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的院(系)单位普遍规模很大,同时,随着事业发展和学校下放权力,院(系)单位的人、财、物方面的权力也在扩大,大学的院(系)治理是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院(系)的治理是保证大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院(系)的治理,也涉及到治理结构和运行模式。目前,在国家的政策文件中,对大学院(系)的领导体制、治理结构及如何运行涉及不多,只是在有关的文件中明确了院(系)单位“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重要事项”。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普遍关心的是学校层面的治理结构及其运行,院(系)层面的治理显得薄弱,需要高度重视。院(系)层面党政如何分工合作、何为院(系)重要事项、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规则等,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另外,院(系)作为一个学术单位,如何发挥好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在治院(系)、治学当中的作用,如何发挥广大教师在民主办院(系)中的作用等,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建立大学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机制是大学治理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有权就有责,用权必受监督,权力没有制约就要导致权力滥用,导致腐败。 高等学校中有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等多元权力,如何保证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正确使用权力,建立高等学校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
大学是分类分层的,不同的大学身处不同的大学生态位,对大学治理模式有不同的诉求,因而每一所大学应根据自身实际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而不是盲目地跟风和模仿,避免大学治理的千校一面和同质化。
四、结语
同一问题或现象,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具有不同的意义。 关于中国大学治理问题, 可以从文化、权力、政策等多个视角去分析,本文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意在抛砖引玉。事实上,从文化和权力的视角研究中国大学治理问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若从文化的视角看,我们会发现“中国大学治理的百年就是多元文化冲突和平衡的百年”。若从权力的视角看,我们会洞见“中国大学治理的百年则是大学内外部权力的分配、运行、监督与制约的百年”。总之,中国大学治理的研究是而且应该是多学科和多视角的,否则只能窥见它的“冰山一角”,因为它足够庞大和复杂。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学治理的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大学治理具有典型的“中国特征”:第一,政策在中国大学治理变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大学治理的重要力量。 大学的治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及其变革密切相关;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影响着大学治理的变革,这种影响常常不是直接作用于大学的治理变革,而是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变革,而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变革又主导中国大学内部治理变革。 第二,中国大学内部治理变革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即由“以大学内部领导体制探索为中心”向“以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最后走向“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主旨”的系统建设,这既揭示了中国大学治理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同时也呈现了大学内部治理改革由点到面再到体的历史生态。这种阶段性和连续性既表明不同时期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对大学治理的影响,也表明中国大学治理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教训而走向成熟和完善。第三,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改革,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展示了系统性的图景。 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学术自由、民主管理与监督等构成中国现代大学治理的基本内核,这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第四,完善现代大学制度需要把国家政策主导与激发大学内生动力结合起来。 在中国,政策主导的大学治理变迁对于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及其运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必要且有效的。 但是,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大,结构复杂,国家的政策应该保持一定的张力,关键是激发大学自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内生动力,避免过度的政策导向。 过度的政策导向、过细致的规定要求会导致大学跟在政策后面亦步亦趋,形成路径依赖,像小学生给老师交作业一样完成上级的“规定动作”。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行为定势使大学内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动力仍显不足。 在中国,只有把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大学的内在积极性结合起来,把国家政策的要求和大学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目标。
中国大学治理的变迁过程是一个多重力量交织作用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大学治理史清晰地呈现了如此画卷:政治导向、经济驱动、文化冲突、国际借鉴、大学自主选择等,以单体或群体的方式作用于中国大学治理,引发出中国大学治理不同的特征。
摘要:中国大学发展史是一部国家政策主导下的大学治理变迁史。大学治理有典型的“中国特征”:内外部治理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及其变革密切相关;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变革,而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变革又主导中国大学内部治理变革;中国大学内部治理变革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即由“以大学内部领导体制探索为中心”向“以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最后走向“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主旨”的系统建设,这既揭示了中国大学治理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呈现了大学内部治理改革由点到面再到体的历史生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学术自由、民主管理与监督等构成中国现代大学治理的基本内核。
关键词:中国大学,内部治理,历史变迁,政策变革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65.
[2]傅国良,肖龙江.新中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述评——兼与国外之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6(8B).
[3]史华楠,王日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演进、实践及其完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
[4]郝维谦,龙正中.高等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614-616.
【历史变革】推荐阅读:
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01-08
管理变革与变革管理06-07
组织变革中的薪酬变革12-02
管理变革背后是企业文化变革05-20
变革动力07-18
企业变革10-16
思想变革10-16
变革趋势10-18
技术变革01-13
变化变革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