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变革

2024-09-07

系统变革(精选12篇)

系统变革 篇1

企业文化系统变革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提法, 我曾经一度困惑过, 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系统变革?系统变革最关键的节点是什么?系统变革是怎样发生的?在这里我想谈谈经过学习、实践、思考后的一些粗浅看法。

Ken Wilber在《万物简史》中给出了一个“四象限理论” (见图1) , 用以描述世界发展的模式, 认为世界的发展源于个体和群体, 内部思维和外部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推动。以个体、群体为一个纬度, 内部、外部为一个纬度, 分成了四个象限。并认为这四个象限是相互关联的,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决定, 既是其他象限的原因, 又是其他象限的结果。

大家一定觉得这个图形很熟悉, 是的, 从图形上看和奎因的“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十分相似, 但是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是从“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两个纬度来分析企业的价值导向, 而Ke n Wilber的四象限图是从意识发展的角度, 探讨个体与群体、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的。因此, 四象限理论对于企业内的个体行为、组织行为转变有着更加直接的指导意义。

从四象限理论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企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 必定包含从个体到群体、从心理到行为 (具体点说, 就是个体的心理状态、个体行为的外在表现、群体共享的价值理念、群体行为的外在表现) 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这种四个象限的联动以及相互影响不断发展的状态, 称之为系统变革。

从理论上讲, 一个企业要进行系统变革大约要经历如下四个环节 (顺序不分先后) :

1、理念融合。员工和组织共享价值理念, 拥有共同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

2、个体统合。价值理念在员工意识中的共享, 以及每个员工意识和行为的统合。

3、组织统合。价值理念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运作流程中的共享和体现。

4、行为融合。员工和组织在行动上不断契合, 团队协作和集体决策能力不断提升。

这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这里所提到的各个环节是相通的, 关于理念和行为转换的区分不可能十分严格, 本文中的相关表述是为了让大家理解和便于说明才作了一些划分和界定, 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和取舍。

至此, 您可以看出企业的系统变革有多么复杂, 如果您也愿意这样来理解系统变革, 那么您就会用全新的标准来看待目前企业的文化建设现状, 对于文化手册、文化深植到底应该怎样做就会有更清醒和清晰的认识。可能您也会跟我一样深感任重道远, 还有那么多的工作在等着我们。

再来看看系统变革中的关键节点。既然系统变革是不断动态变化的, 我们只能截取其中的一个片断来进行分析。为了方便起见, 我们也要对四象限进行一定的简化。

四象限理论认为四个象限中的变化互为因果, 没有先后的次序, 然而从自觉、主动的文化变革角度来看, 却是有先后、有重点地开展的。文化变革无论由领导发起还是由员工发起, 文化变革都要由个体引起, 逐步获得组织的认可, 最终以组织行为的方式固定下来, 并遗传下去。

发起者要推动四个象限的系统变革, 首先要有清晰的价值观体系作为“理念融合”的基础。其次要营造支持和保证平台, 主要针对员工和企业的意识层面展开, 激发个体和组织遵循价值观体系倡导的意愿。最后要提升个体和组织的能力, 主要针对员工和企业的行为层面展开, 使得组织完成从思维方式到行为的转变, 真正实现系统变革。

总结起来, 系统变革的三个关键节点是“清晰价值观”、“激发意愿”和“提升能力”。用模型表示如下:

在此基础上, 我们作进一步的简化, 截取上面三个环节循环变化中的一个截面, 以一个单一的线性变化单元进行深入分析, 来探讨关键节点如何引领系统变革的发生。

我们把三个关键节点作为系统变革的三个基本阶段, 每个阶段大概要经历3〜4个步骤才能实现既定的变革目标。这样三个阶段、十个步骤就构成了如下简明扼要的系统变革的流程图。我们以某个企业的文化管理系统变革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1, 文化评估。主要是利用访谈和问卷等调研方式对企业的文化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评估和分析。该企业采用的工具是奎因的“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以及“Q12”, 分别从企业价值取向和员工敬业角度进行考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诊断评估报告》将是确定未来企业文化变革方向的依据。同时, 在文化系统变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借助文化评估工具来清晰文化发展状况, 因此这种文化评估将每年进行一次, 虽然规模和范围会小一些, 但是针对性会更强。

步骤2, 形成文化体系。文化体系的梳理和提炼一定要基于历史, 把握现在, 面向未来, 做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文化体系的形成过程也十分关键, 只有让全体员工充分理解文化的内涵, 明确现状文化和期望文化之间的差距, 才能使得文化体系充分代表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共识。另外, 作为理念融合的基础, 文化体系的表述一定要清晰、明确, 内容之间要相互支撑。企业员工能够很容易地推导出在该企业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 很方便地使用文化体系作为自身意识和行为的指导。

步骤3, 确定文化发展方向和目标。不仅要确定, 还要在全企业范围对文化变革方向和内容的理解达成一致, 使全体员工对文化现状、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形成充分的认识。这些是文化变革保持系统性的基础, 必须要引起重视。在这个例子中, 该企业的文化发展方向为“规范为基, 拓新为向”。文化发展的目标是持续关注和提升与此相关的六个方面的工作。每个个人、部门和团队都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实现这些目标的措施和方法。

步骤4, 文化宣贯。文化宣贯是一个涉及到企业中全体员工的大事情, 其中不仅要有文化理念的宣导, 还有各种形式的讨论和活动。利用“深植工具箱”中的工具让广大员工透彻理解文化内容、文化对行为的要求、文化演进方向等内容, 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广大员工的“文化管理思维”, 了解和掌握文化管理的一些基本工具。

步骤5, 形成管理共识。在文化宣贯之后, 我们要尝试自觉运用文化管理工具看待和分析企业的管理现状, 用文化给管理作减法, 实现管理创新。在此之前首先要分层次地形成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共识。我们借助“文化转换工具箱1”中的工具帮助员工达成如下共识:对业务发展趋势和方式的共识、对核心能力的识别与培养的共识、对各个管理模块兼容性的共识、对本管理模块中运作方式的共识、对部门员工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共识, 等等。

步骤6, 营造文化支持平台。这是保障员工能够按照价值倡导调整自身行为的关键, 没有文化支持平台, 员工对于文化倡导只能停留表面。文化支持平台的内容包括正式培训、非正式培训、教练式援助、行为实践、反馈和支持、制度流程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借助“文化转换工具箱2”中的工具, 可以在企业范围构建践行文化的平台和氛围, 使员工的行为转变成为必然。

步骤7, 组织统合与优化。在经过前面步骤的思考和行为调整的积淀后, 需要对组织进行统合和优化, 包括调整组织架构、优化组织中的系统和流程、完善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使组织中的各个管理模块和环节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或者核心在运转, 做到相互间的兼容与协调。这个部分的调整是很慎重的, 但也是最重要的, 可以使价值理念在组织中真正固化下来, 甚至遗传下去。我们可以借助的工具不仅包括“文化转换工具箱3”中的工具, 还有“管理工具箱”中的相关工具。

步骤8, 个人能力发展框架。从这个步骤开始, 文化管理关注的重点不再是价值理念的宣导, 也不再是理念与员工行为、组织行为的融合, 而是转到如何在价值理念下做的更好, 解决的是“会不会干”的问题。针对价值理念与行为的要求, 明确个人需要发展和改善的行为或者技能, 开发出个人能力发展的阶梯图, 引导员工在价值理念实践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其中要借助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能力素质模型、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等工具, 还要借助“文化转换工具箱”中的工具。

步骤9, 企业能力发展框架。文化管理范畴的企业能力主要包括“适应能力”和“遗传能力”两大范畴, 以对外部的响应速度和产品、服务的一致性为特征。对照“企业能力发展框架图”,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企业能力所处的位置和需要提升的方向。对于企业而言, 重要的是要寻找能力提升的路径和能力培养的方法。

步骤10, 系统运作。是指员工和企业的理念与行为高度统一, 成为运转灵活高效的运行系统。员工个体主动从企业全局的角度进行决策, 个体决策和企业决策的偏差逐步缩小, 决策效率和决策水平显著提升, 有效面对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系统运作以员工与组织之间行为能力的一致性和组织发展的连续性为特征, 以组织文化强度来表征。同时, 高效的系统运作无疑是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共享基础上的。

三个阶段十个步骤基本可以向您展示系统变革的大致轮廓, 但这些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及那些工具箱里的工具, 本文不再阐述。

文化管理没有捷径可走, 系统变革更需要充分调动内外部资源、加上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功。不过, 纵观中外企业发展史, 每一个取得系统变革胜利的企业都站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开拓了一方广阔的天空。所有对文化管理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系统变革 篇2

门禁系统作为安防体系中的一个技防环节,最早出现在欧美。但国外市场只是把门禁作为安防的一个子系统来看待。随着中国市场各种卡的应用增多,逐渐提出了对卡片全方位整合的一卡通概念,即门禁、消费、考勤、停车应用等共用一张卡片,并最终把卡片帐号和数据库也作了统一,这就是当下已经比较流行且成熟的门禁一卡通系统集成技术。

2013年,海康威视成功收购了美国汉军全线门禁一卡通系统产品业务及解决方案,结合自己具有优势的视频监控、报警、对讲等系统推出了门禁视频安防平台整体解决方案,使门禁一卡通与安防平台更加全面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并最终让客户获得更好的应用体验。

当然,随着门禁安防业务及一卡通的结合方案成熟与推广,也会面临很多的集成技术变革与创新,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向:

1、一卡通系统集成度更高,子系统更加全面

一卡通集成已经算是推行比较久的应用技术了,但是真正能够实现门禁、考勤、消费、停车、梯控等众多子系统全部集成的厂家并多。在国外,一卡通的程度更是不高,比如门禁就是门禁,消费就是消费,卡片一般也不共用。所以很多知名外资品牌厂家都只是提供其中几个子系统的整合,更多系统是通过提供协议接口的方式与第三方作整合。

现在以海康威视为代表的厂家开始推出大安防平台的概念,该大安防平台把门禁一卡通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周界探测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巡更系统等安防应用全部整合在一个平台中,当有触发警报的事件时,就会自动联动视频监控系统以便提供事件现场的实时录像,同时联动门禁系统封锁相应的门禁通道。这样客户就不必再为过多的平台维护而烦恼,也不必为安防与一卡通的系统多次发卡数据不通而报怨。这种大安防平台技术以后随着应用的推广,必将成为市场应用的主流方向。

2.卡片安全性要求更高,多种卡片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减

项目中卡片的选择从最初的EM卡,发展到Mifare卡,再到现在的CPU卡,还有其他一些特定卡片。总的趋势是卡片的安全性越来越高、加密算法越来越复杂,大大降低了卡片被复制或破解的可能性。

同时各种卡技术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频卡如M1、CPU、NFC、iClass卡,超高频915MHzRFID卡、微波2.4GHz卡、RFSIM卡、SIMPass卡等都在各自的技术领域中发挥着影响力,各种频段卡技术特点不同,使其在各种应用领域中即合作又竞争。如CPU卡等近距离卡主要集中在门禁、考勤、消费等领域,而915MHz超高频卡、2.4GHz卡则更多的应用在无障碍通道、停车场、出入口等领域,这些不同频段的卡片可以相互结合应用;但是同频段的卡如M1、CPU、iClass卡等因为都应用于门禁、考勤、消费等场所,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应用市场竞争关系。

3.网络化管理在更多集团项目中被要求

现在有很多个全国连锁性企业的公司总部或集团总部为了内部人员差旅流动的管理一体化和考勤统一管理要求,开始希望分布在各地的分公司能和总部能够实现一卡通,即所有公司都发一样的卡。例如分公司出差人员卡的门禁权限通过OA进行申请,在总部得到批准后,该人员即可持卡畅行于总部大楼的通道门禁或进行食堂消费了。同样考勤数据也由各分公司或办事处实时汇聚到总部,由总部监管各分公司的考勤数据。

视频监控、防盗报警一样被要求做到实时上传当地的突发状况的视频等信息,总部监控平台根据预案快速进行跟踪与操作。尤其在金融网点的项目中这种门禁、视频被集中管理的需求被广泛提出。

4.生物识别技术更多的融入到门禁系统识别中

卡片的识别方式是最简单传统的方式,但是它的问题在于卡片挂失的实时性不够,有被复制风险,或者代人刷卡等问题。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技术方式有指纹识别、掌型识别、人脸识别、到指静脉识别、瞳孔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方式。考虑到安全性,卡片加密码加生物识别混合使用是高安全地方常用的做法。

目前以指纹识别为代表,在很多项目中进行了门禁考勤的应用,但其在识别容量上的局限性、部分人指纹特征不明显、假指纹不能被区分等问题使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受到更多质疑。人脸识别因为光照环境的变化会使识别效果变化很大,系统人脸库容量也很小,识别速度不快。瞳孔识别、指静脉识别等具有更先进的带表性。如指静脉识别具有识别容量大(技术实力强的厂家已经把指静脉容

量做到6000枚甚至更大)、指静脉无法无法作假,识别效果稳定。瞳孔识别技术还不成熟,识别速度慢,对识别角度等都有很强的要求,但上述问题解决之后,瞳孔识别的应用前景将最为广泛。

对应生物识别技术,我们很难说那种更好,因为每种技术都有它们的缺点和优点。应用主要取决于使用的地方是否需要这些技术,这些地方需要多大程度的安全性,以及使用人的特征条件是否适合等。最终非接触式、快速、容量大、操作简单等几个特点是生物识别技术走向被广泛应用接入门禁系统的前提。

5.创新型应用增多

区域人员定位系统在很多项目中被业主提出作为技术管理手段,高端住宅的电梯层控与对讲系统结合,远距离人员通道开门与远距离考勤数据读取,酒店智能卡要给客房客人带来高端人性化服务、在线巡更与视频实现实时性联动等,对门禁安防平台系统方案提供商集成提出了更多集成要求,而且各种应用也更具有行业化特点。

6.门禁卡与社会支付整合

现在的门禁一卡通大部分还是局限于单位或企业内部,智能卡的社会型应用如交通卡、市民卡等自成为社会型应用一卡通,还没有与单位内部一卡通整合在一起。此处描述的两种应用整合不是在于卡片是否为一张的问题(只要企业用卡与社会用卡是同一标准卡片类型,那么就可以简单实现卡片物理上统一。),而是在于同一张卡片的两个钱包是否能做有效整合与互转。

技术上可行,比如中国移动运营商这几年就已经在做这个事情,在上海等地实现了手机卡与城市交通卡的打通。但是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导致很少有案例把这两张卡的钱包打通。不过这个会变成一种趋势,比如银行卡、社保卡、交通卡、门禁卡等等最终都会整合成一张卡,多个电子钱包之前也会实现金额户转.7.线下圈存到线上转帐

以某个园区项目规划为例作说明。某园区大概有8-10万的人员办公,园区希望打造成一个智慧互联网城市综合体,内部设有公寓、学校、影院、会所、银行、酒店等等,所有的这些资源汇集在一个互联网中,实现数据的共享;每个人只需要一张CPU卡或者手机卡,除实现门禁、车辆、梯控等应用外,还能支持消费、充值、积分。消费可以按照区域划分和统计。每个用户有自己的用户后台服务端

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查询消费记录,物业的后台系统可以向用户推送充值提醒,用户可以设置银行自动关联扣款,而无需到自助机器上做转帐处理。这种理念概念因当前流行的出租车打车软件如手机微信与支付宝支付的终极PK,使线上消费理念得以被大众所认可。因此一卡通应用中的卡资金转账也将从线下转变到线上,由自助圈存机操作变化为手机操作。

8.从C/S到B/S C/S架构的系统都有独立的客户端程序,使用的时候需要在电脑上安装。作为一种传统的软件管理模式,C/S结构还在很多应用方案中占据主流。但因其维护的复杂性要求,操作界面不够友善,经常被老客户所诟病。B/S架构的系统仅仅需要在服务器上配置,然后在操作PC机上通过WEB网页访问进行管理和控制。B/S架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维护的灵活性和便捷性。WEB操作方式更以简洁方便的用户体验给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当下流行的门禁一卡通集成界面更多的是用B/S架构来实现的,当然对于大系统,其系统设置等还是需要C/S架构支撑,B/S架构用于直接用户的操作,两者搭配使用。

上述门禁一卡通集成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介绍了一些主流的方向与技术,但是其它方面也会有所体现。如系统集成标准化接口已日益成为门禁一卡通系统集成的一个难题,门禁行业具有技术门槛低、品牌林立的特点,各厂家基本都是使用自己的应用层协议来连接设备和软件,并未形成业界统一的标准。在此情况下,一卡通集成商用户如需把不同家的产品都集中到自己的系统中就必须使用厂家的专有协议或SDK开发包来进行开发,即使OPC协议也只有部分大型品牌厂商才有实力提供,这使得不同系统间的集成非常困难。如能规范出统一标准,那么门禁系统集成将取得飞跃性发展。

此外个性化行业解决方案及行业产品将对厂家作细分,门禁一卡通集成方向也将更具有行业特性。根据市场调研显示,在门禁系统行业应用中,政府机关与银行金融仍然是门禁市场需求量最大的行业。其中公安行业(含政府大楼,但除了公检法大楼外)所占比例约为33%,银行金融占12%、文教卫占17%、智能楼宇占15%、能源行业占8%、司法行业占10%。随着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安防产品行业化需求的趋势已经被大多数安防人士认同,如金属防爆读卡机(石化行业应用)、金属防暴读卡机(监狱司法行业应用)、RF-SIM手机卡读卡机(移动、电信、联通在

对货币政策理论变革的系统思考 篇3

摘要:货币政策理论应随着货币政策实践、金融和经济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不同学派在货币政策的目标、传导机制等方面有着重大差别。20世纪80年代货币政策理论有了更多创新和更大发展。对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而言,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信贷传导机制和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和途径、货币政策内生性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货币政策;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新古典综合派货币政策理论;货币学派货币政策理论;货币政策理论新发展

一、 凯恩斯主义以前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

在凯恩斯之前,大致以1880年为界世界主要国家分别实行金银复本位和金本位。由于其所研究的问题过于简单,且在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操作手段方面和之后有重大区别,一般称为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在金银复本位下,货币政策就是确定金属铸币的成色、兑换比例等,保证金属铸币的顺利流通。随着银行的普遍建立,此时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货币本位问题。即何种材质的金属为主要货币,例如金币或者银币。货币政策除规定本位货币外,还要对不同材质、成色、规格、铸造方式的货币规定交换比例,以利于货币正常流通。二是规范银行券的发行及管理问题。在金本位下,黄金和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可以由私人自由铸造,黄金可自由跨国转移,用于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这种制度一直运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货币政策主要内容是规定货币发行的名称、单位及流通规则等,主要目标为统一发行货币、维护汇率稳定、防止金融储备的流失及防止金融恐慌等。此时还没有系统的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影响实体经济的实践,所以说这个时期还没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

二、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理论

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催生了凯恩斯的《通论》,书中首次系统提出货币政策理论。

1. 货币政策的含义和目标。凯恩斯没有明确给出货币政策的概念,在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中,只提出“利息率的降低会增加国民收入”、“通过对货币数量的改变来控制经济制度”等。对于凯恩斯而言,减少非自愿失业是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通论》中凯恩斯将货币需求划分为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前两项用L1表示,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第三项用L2表示,主要取决于利率。可用下式表示:

凯恩斯假设经济运行中只存在货币和证券两种资产,货币资产没有收益但证券可以有利息收益。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决定于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利率起重要作用,利率特别是中长期利率能够调节实体经济运行中的投资,并通过乘数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下:货币供给变化→打破货币供求平衡→利率变化→投资变化→就业和国民收入变化。从上面可以看到在中介目标的选择上凯恩斯偏重于利率作为重要的中介目标,这也是其理论上的一个缺陷。

3. 货币政策有效性。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工具上,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起着重要作用。认为利率对投资有很大影响,同时认为由于财政政策的传导更加简单和直接,故在应对需求疲软时,该政策更加有效。除此之外,在经济严重萧条时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流动性需求,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会被吸收,利率难以下降,如果再考虑到人们的心理预期因素,货币政策可能更加无效。

4. 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评述。凯恩斯在《通论》中第一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货币政策理论。但对货币政策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不够深入全面。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只强调降低失业率,而对于其他最终目标如价格稳定,经济增长等没有考虑。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上仅考虑了利率因素,而缺少了对如银行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等的考虑。在传导机制中没有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问题,只片面强调货币政策要配合财政政策使用,这其实是将货币政策放在了从属于财政政策的地位上。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凯恩斯的理论已实属先进。

三、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1. 完善了货币政策目标体系。20世纪40年代后期,针对战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除了原有凯恩斯提出的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外,该学派又将防止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一。具体做法为“反经济周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经济萧条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繁荣时实行经济紧缩,防止经济过热。20世纪60年代为应对日本和欧洲的崛起,该学派认为除了反周期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外,只要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就应当使用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经济刺激经实现经济增长。同时针对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该学派提出应把国际收支平衡列入货币政策目标。最终形成了“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

2. 发展了货币政策传导理论。托宾纠正了凯恩斯只从货币和证券组成的金融资产角度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思路,而把整个经济系统(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其核心内容为,由于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互相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只能间接地影响实体经济。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托宾q模型和PMS模型。托宾Q模型的基本公式如下:

q=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企业的重置成本 (2)

托宾指出只有当q>1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才能使实体经济投入真正增加,就业和收入才能增长。

MPS模型明确地表明,货币政策通过财富效应、投资效应和信贷可获得性这三种效应影响产出。具体而言,利率降低导致证券价格上升,居民财富增加,消费增加。同时,利率下降刺激贷款消费和投资。由于利率水平的可测性、可控性较强及作用范围广等原因,所以,该学派强调了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重要性。

3. 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搭配问题。20世紀70年代初期,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出现滞涨。为解决滞涨问题,新古典综合派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互相搭配的主张,这实际上提高了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打破了之前认为的货币政策从属与财政政策实施的认识。

4. 理论评述。该学派在继承凯恩斯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其学说。但也有些不足,如经济分析缺乏微观机理、对相机抉择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的副作用等研究不够等问题,这也是后来货币学派攻击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原因。

四、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1. 货币政策的地位与作用。与其他学派的观点不同,该学派主张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导性政策。弗里德曼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货币政策依附于财政政策或与财政政策处于相同地位的主张,提出“货币最重要”的命题。他认为货币供应量应当保持稳定,以减少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干扰。

2. 货币政策的最终及中介目标。该学派认为保持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唯一最终目标,同时反对利率作为中介目标。这是因为:首先,如果将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则必须经常变动并及时公布,这样可能会增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其次,不是所有的利率都可以观测的到。名义利率可以被观测但是实际利率是不能被准确测得的。通常情况下,只有实际利率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因为其不可观测性,控制利率其实是无用的。最后,长期利率和短息利率对货币量变动的反应方向相反。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最初名义利率降低,但从长远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带来未来的物价上涨,而这又将推高利率。所以,“货币增长率的变化最初在一个方向上影响利率,然后在相反方向上影响利率”。

3. 货币政策操作规则。弗里德曼主张按“单一规划”执行货币政策,反对“相机抉择”的操作规则。“单一规则”即公开长期确定唯一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操作准则。

主要理由有三:(1)经济政策效应存在“时滞”: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到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再到实际控制变量变化影响经济运行,这是一个长时间过程。如果按“相机抉择”采取对策,由于当货币政策的效能发挥作用时,经济形势可能已经发生变化,最终的货币政策效应可能适得其反。(2)“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实施时,可能受到国内政治因素和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从而产生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如银行、建筑业和储户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不可能制定出符合所有人利益的“正确”的货币政策。(3)由于宏观经济的复杂性再加上货币政策制定者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有限,所以“相机抉择”不一定能够准确反映经济形势的变化,从而制定出“正确的”货币政策。

弗里德曼根据1870年~1960年的平均计算,提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应略超过4%,其根据是国民收入长期年均增长率约为3%,货币流通速度减缓率约为1%。

4.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弗里德曼更加强调价格的作用,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带来的物价上涨能够吸收过多的货币存量。同时认同资产结构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但是弗里德曼认为资产包括金融(货币和证券等)和实物资产(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等),而非凯恩斯认为的只有货币和证券资产。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够影响人们在金融和实物资产间的选择,也能影响人们在各种金融资产间的选择,例如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打破原有人们所持有的实物、货币、金融资产的平衡,使人们将过多的货币资产首先投向收益较高的金融资产,一旦金融资产收益下降,则将转向实物资产,导致投资增加,从而能够刺激经济的增长。

五、 20世纪80年代后货币政策理论的新发展

1.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

(1)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方面,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放弃了凯恩斯主义提出的经济增长、稳定币值、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观点,主张以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对于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摈弃了传统凯恩斯学派将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主张,提出将利率和信贷配给量增长率作为中介目標。

(2)提出信贷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一的理论。原有的货币政策强调利率在传导机制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货币政策变动对于经济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于是新凯恩斯主义者提出信贷作为传导理机制之一的理论作为补充。信贷传导理论认为:由于贷款人在贷款中需要一定的抵押物,抵押资产净值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贷款人对于贷款的可获得性,而货币投放量能过影响贷款人的抵押物净值,从而决定了实体经济中借款人的银行信贷可获得性,最终决定了实体经济的投资。在实证方面,伯南克等(1992)对1953年~1985年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与产量之间相关性呈下降趋势,而信贷量与产量之间相关性呈上升趋势,并且于20世纪 70年代末,后者超过前者,这表明信贷传导机制之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新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应积极干预信贷市场,以消除信贷失灵,实现贷款最优配置,促进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3)对“相机抉择”和“单一规则”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对这两种货币政策规范或操作规则优劣的争论由来已久。实际上,这两种货币政策都曾作为一些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同时,这两种货币政策各有利弊。如“相机抉择”一方面在遇到宏观经济不利冲击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另一方面,由于理性的公众对货币政策可信度的怀疑而可能采取利益最大化的对策,这最终可能会导致较高的通胀率,存在着最优政策的动态不一致问题。对“单一规则”而言,一方面,不利于清除不利的意外冲击;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明确,具有很高可信度。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应对最优政策的动态不一致问题经济学界提出了许多解决方式,例如“声誉模型”的提出、“最优合约”的提出。“声誉模型”是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之一,该模型期望政策制定因珍惜其声誉而减弱违背最优政策的动机,保持最优政策的一致性。“最优合约”的思想是追求一种政府对中央银行提供最优合约,该合约既能够保证中央银行在应对经济形势变化时的灵活性,又能够保证不产生因中央银行违背最优政策而导致的通货膨胀。

(4)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点和本质要求,构建市场基准利率是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和英国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就是市场基准利率构建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相辅相成的过程,即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构建和完善市场基准利率,用市场基准利率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特点是发挥市场基准利率的作用,可用图1表示。

这种情况下,构建和完善市场基准利率就成为能否运用货币政策影响最终目标的关键问题。

六、 货币政策理论的前沿问题

1.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在中国新兴的金融模式,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具有透明度高、参与广泛、中间成本低、支付便捷、信用数据丰富和信息处理较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对货币流通量、存贷款及投资活动有决定性影响,最终对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及操作规则都会有很大影响。例如,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对利率传导效应的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由于宏观数据的缺乏,对此类问题的研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2. 研究信贷传导机制和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和途径。新形势下应从宏观方面研究利率传导机制和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途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如可用我国企业微观数据,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如何通过汇率和信贷渠道影响企业行为。为政策制定者了解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提供微观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政策制定者适调政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宏观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在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偏重于利率的调整,而对数量型工具(如信贷规模,公开市场操作数量等)重视不足。金融部门的主要职能是提供金融中介,但是在现实中,金融部门却囤积了大量的现金,导致货币政策无法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近些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和影子银行的出现导致对信贷问题研究更加复杂,所以为了解决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应当采取利率加其他工具特别的是信贷工具的政策组合,在保证宏观经济稳定的环境下逐步解决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3. 解决货币政策内生性问题。要从多方面研究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加强对影响货币政策内生性问题的研究,例如使用央行会议记录,但这种方法目前适用于美国,无法在国内的学术研究中推广。

4. 加强对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研究。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国对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达成高度共识。但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如怎樣建立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如何构建宏观和微观审慎管理协调配合、互相补充的体制机制,以及中央银行除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传统的工具外,如何灵活运用信贷政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等。

参考文献:

[1] 王爱俭,王璟怡.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14,(4):17-30.

[2] 喻坤,李治国.张晓蓉,徐剑刚:企业投资效率之谜:融资约束假说与货币政策冲击[J].经济研究,2014,(5):106-120.

[3] 饶品贵,姜国华.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互动关系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2013,(1):68-82.

[4] 拉古拉姆.竞争性宽松货币政策的担忧[J].中国金融,2014,(12):26-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融抑制、资源错配与中国消费需求”(项目号:71273289)。

作者简介:冯春阳(1990-),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赵晓辉(1989-),男,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组织变革的系统思考与定点突破 篇4

案例一:失效的组织变革现状

现状:A公司是境外资本收购内地国有企业后组建的合资公司, 外资处于控股地位, 多年以来董事会没有按照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去管理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 到2001年, 大股东开始全面介入公司经营管理, 经审计, 发现一系列重大问题, 包括大量侵吞资产等诸多违法犯罪行为, 企业经营管理更是漏洞百出。董事会开始下决心要实施一系列强有力的组织变革, 希望改善公司现状。

处理办法:首先, 抓紧采购环节的监督控制;其次, 狠抓经济犯罪案件的调查, 将大批相关高层相继绳之以法;第三, 全面清理收购前的历史遗留问题, 特别是离退休的老同志老干部和下岗分流问题;第四, 全面割断关联辅业的多种经营与公司的业务来往;第五, 实施竞聘上岗, 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人事变革;第六, 准备立即启动薪酬与考核大改革。主要工作的时间集中在半年内完成, 整个时间跨度约一年半。

效果:公司内外人心惶惶, 历史的和现实的问题、显性的和隐性的矛盾、企业的社会的冲突, 错综复杂的多层次的矛盾一下子交织在一块, 终于导致了大规模的恶性事件, 如罢工、示威、游行等抗议行为, 激化了矛盾, 董事会威信大打折扣, 公司处于瘫痪状态。

评价:组织变革的处理办法, 从法律上看, 基本上是对的;从管理上看, 错了大半;从国情上看, 大错特错。基本上违背了组织变革和管理变革的基本规律, 思路上过于理想和幼稚, 操作手段上急于求成, 缺乏系统思考和周密计划, 事先的危险预警和事后的危机处理都缺乏应有的变革管理经验。

案例二:成功的组织变革

现状:B公司 (与A公司是同行业) 是某国有大集团控股的下属公司, 外部行业竞争加剧, 员工满意度低、人才流失、成本控制不利等内部管理问题突现, 集团考虑要加强母子公司管理的监督控制, 同时准备实施组织变革, 随后对B公司进行组织设计、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系统设计。一场系统的全面变革开始酝酿。

处理办法:先进行管理诊断, 完成公司战略梳理, 而后进行组织结构设计, 形成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规范详细设计了公司薪酬、考核、招聘、培训、人力资源规划和职业生涯管理办法, 起草提炼形成了公司的文化纲领和员工手册。在实施阶段, 首先, 在制度设计创新方面就全面考虑了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其次, 系统制定了组织变革实施的详细规划、具体进程的时间表、实施细则和相关的配套制度;再次, 系统设计了过渡阶段的风险管理和意外应急措施;然后, 通过各种方式手段进行宣传讲解, 一方面进行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理论的系列培训, 在贯彻前让员工深入参与强化互动的沟通讨论, 使心理适应和变革氛围作好铺垫;最后, 实施组织结构调整, 操作竞聘上岗。往下才开始实施新的人力资源全套新方案。整个时间跨度约两年半。

效果:在岗的下岗的员工都能心态平和地理解各项改革, 接受程度比较高, 安全、稳定、成功地完成了系统的组织变革工作, 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员工满意度提高, 人心稳定顺畅, 公司业绩开始有良好的转变。

评价:优先在制度设计上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是关键, 整体变革工作有规划有细则, 核心内容、附属配套工作和风险防范都有良好的安排和周密的应对计划, 良好的宣贯和培训工作在思想观念解放方面功不可没, 实施步骤上采取“夯实了前进一步, 夯实了再前进一步”的思路, 比较符合渐进式组织变革的规律。

为什么同行业的两家公司的组织变革的效果会相差如此之大呢?如何阐释个中缘由?

首先, 组织变革规律有很多, 组织变革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但是归根到底, 永远离不开的, 必须解决的, 也是最关键的两个基本问题, 利益分配和思想观念, 这是检验变革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利益分配机制是必备的根本前提, 思想观念是有效的保障系统, 两者缺一不可, 都要均衡考虑, 实现和谐性与统一性才能保证组织变革的顺利实施。

按照变革的基本步骤来比较两家公司, 对于利益分配和思想观念两个关键问题解决, 在两者解决的思路上和具体手段方法上可以明显看出其差距, 也就不难理解A公司组织变革会失败失效, 而B公司会取得成功。

其次, 从系统思考和定点突破的角度看。一般地, 在诊断分析、主体方案设计、实施方案设计中企业容易考虑到需要系统思考, 全面周到地兼顾各方利益;在实际上实施中, 关键要考虑定点突破, 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铺天盖地推行。变革推行者想必也知道, 但是实际上, 却会将设计侧重的系统思考的思想带到实施中来, 反倒犯更多的错误。问题在于还没有准确把握系统思考与定点突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化特征。 (见表2)

由于忽略以上问题, 在组织变革中产生的一些常见误区, 必须理性地全面地理解这些问题。

一、系统思考就是一步到位, 设计规划中就想要解决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理智地看, 管理实践中, 企业根本没有问题, 可能吗?回答肯定是“不”。中国很多产业结构性缺陷, 企业战略迷失, 无序多元化,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 组织机构臃肿, 采强调系统性、全面而周到规划变革, 关

所以理解组织变革的系统思考, 就是要避免急于解决全部问题的倾向, A公司就是试图翻天覆地解决全部问题的典型, 而B公司就比较妥善地处理了这个问题, 分清轻重缓急, 区别对待不同问题。

二、设想能够预见未来改革中可能发生的所有问题, 将过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配套制度的建设上, 迟迟不敢实行变革。变革固然要考虑周到, 但是未来是难以完全遇见的, 碰到哪些困难, 需要哪些配套制度, 提前考虑是必要的, 但不能事无巨细, 不分关键与否, 发生的概率大小来规划, 也是可怕的, 会耽误变革的时机, 影响变革的决心和勇气。这本身忽略了人在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和组织的自动修复功能。这也就是将适用于定点突破的操作手段用在了需要系统思考的规划上, 将二者的适用范围边界混淆了。

换个角度看, 经济学家哈耶克在深入阐述理性经济计划的诸多问题时, 指出理性经济计划实际上无法维持理性, 因为面临知识问题。没有任何权威拥有足够的信息和知识来作出最佳经济决定。简言之, 市场是无法靠设计、计划和强制来建成的——无论这些规划在理论上多么正确, 道义上多么有力, 前景多么美好。

组织变革管理也是一样, 需要靠看得见的手和无形的手来共同完成和形成, 变革管理者的参与只是辅助和修正。每个人本能的驱动会比个别人理想的驱动创造更大的奇迹。所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而不是英雄创造历史”。本能能够调动更多的人参与, 而理想只是属于少数人。一个伟大的结果往往不是设计出来的, 也不需要任何人来主宰, 而是在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参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的确, 没有谁可以完全设计未来的实际将发生的管理、管理问题和全部解决方案。许许多多社会大变革的例证更加可以证实这点, 中国改革开放从开始到今天, 一直都在解决老问题、出现新问题中前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时中国的决策者也不可能预见20多年来碰到的所有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配套法律制度解决, 需要在前进中完善组织变革, 这就是变革的规律。

三、在运用定点突破时局限于寻找改革的切入点, 在细节上关注过多, 强调“点”而忽略了“面”, 缺乏整体感和方向感。定点突破强调在执行中梳理错综复杂的问题, 抓住关键的主要矛盾, 在“点”上发力, 全力牵引, 整合资源, 在取得“点”突破后加速推进变革, 取得变革的高位势能和环境优势, 同时使员工在心理上能够积极配合大势, 深度参与变革, 这是当定点突破运用得当的优势所在。运用不当时, 就陷入无关大局的小事争论中, 改革在大势上没有占据有利地势, 总是纠缠于细枝末节性工作, 找到一个又一个突破点, 但是始终无法在变革的整体形势上获得根本性突破。B公司在变革的若干“点”购监督控制不力等等, 其实, 企业永远有问题, 任何时候任何范围, 企业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危害性、严重性大小的程度不同, 需要解决的紧迫程度、优先次序也不一, 不能指望一次性解决全部问题。其次, 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急速变化, 尤其是发展中的中国企业面临的环境更是动荡和严重不确定的, 眼前的某些问题也许在未来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会发生转换, 所以问题不会永远是问题。上都陆续成功了, 但是出现意外问题后, 还依旧用“积极的惯性”去处理例外问题, 陷入了“点”的解决, 忽略了系统思考的价值。

当然, 企业自身的个性化问题, 特别是要全面周到地权衡各种因素和复杂多边的利益主体, 这也是组织变革中必须详细研究和把握的。

从中国企业发展的特定背景看。中国企业组织变革工作目前面临3个方面的难题。

一是如何均衡协调地解决组织变革的两个关键问题, 利益分配和思想观念, 均衡性要体现在历史与现实利益, 当期薪酬与长期回报的兼顾, 老人和新人的利益和思想, 股东、中高层和基层的利益和思想, 公司内外关系的和谐性等, 这需要管理的科学性, 更需要管理的艺术性。

在系统设计和实施规划方面, 就是要很好解决系统思考与定点突破和谐性统一性难题。B公司在两者的平衡方面做得就要好很多, 很多机制设计更人性化, 而相比较, A公司就显得极端偏激一些, 和谐性差。

二是在中国整个市场经济发展和管理变革还处于初级阶段, 管理水平极度多元化, 员工的职业化程度不高。很多大的国际企业发展阶段比较成熟, 管理上更加规范有序, 体系很优秀, 这里边有规则, 很重要的一点是组织变革在运作中都要借助后台的各种强大系统的支持。中国企业相对来说发展时间比较短, 还没有建成这一块强大的支持体系, 不能盲目地效仿, 所以中国企业做组织变革最难的就是这个系统如何想透想周全, 要深刻理解, 系统把握, 这很难。一定要和企业自身的情况、所处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等相结合, 如果不了解这些情况, 很难去成功实施组织变革。A公司的大股东基本上没有理解这些背景条件, 没有把握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和管理的特定规律。

三是组织变革的工作第一责任人究竟是谁?虽然这几年大家对组织变革越来越重视, 但是往往到关键的时候, 组织变革的工作经常会出现一种状态, 就是重要但不紧急。导致工作计划不系统, 考虑不周密, 以至于在实施执行中产生意外和未预见的风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中国企业发展当中需要解决的又重要又紧急的事情确实太多, 人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 中国企业要在十几年二十几年压缩以后走过, 时不我待, 这是所面临的现实, 那么针对这样一种情况, 组织变革和人力资源参与者如何既要完成解决当前工作, 又要系统规划未来的组织变革, 同时尽可能争取高层和员工的全面支持和理解, 也是比较困难的。B公司在改革中始终有一套稳定坚强的领导班子和骨干专专业人员在努力, 而A公司变革之初就大范围进行人事调整, 竞聘上岗也是走形式, 跑过场, 导致人人自危, 人心惶惶, 自己明天的岗位都可能保不住, 谁还愿意触及别人的利益, 推行改革的决心最初就仅仅停留在董事会层面, 最后, 董事会也没有信心了, 组织变革自然会失效。

系统变革 篇5

2014-11-06 “这是我国审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也是我国首次从国家治理角度对未来审计工作做出总体部署。”原湖南审计厅经济责任审计处处长、现长沙师范学院纪委书记凌生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10月27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我国审计全覆盖的范围。

次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再次强调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曾表示,“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实质上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经济报道自国家审计署网站获悉,在审计署成立的32年间,全国审计机关共向纪检公安等部门移送违法违纪事项和犯罪案件线索超过4万件。

扩大审计范围

继“审计全覆盖”写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后,“意见”也对“审计全覆盖”进行了全面的诠释:“凡涉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都要接受审计;凡涉及对这些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分配和使用,都要接受审计;凡涉及这些资金、资产和资源的部门、单位和人员,都要接受审计。”

“此前的审计多局限于单位、国有单位的资产、资金和资源。”凌生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审计范围扩大到自然人。

以科研经费为例,以前主要是对单位的科研经费进行总体审计,现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人都需纳入审计范围,审计的触角更深更广了。

另外,“意见”也要求加强对国家重大政策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相比此前审计聚焦在公共资金的合规性使用,更进了一步。”凌生春介绍。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政令畅通是提高国家治理的重要前提。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一些地方不执行政令或者执行时打折扣的情况,不时发生。

“通过审计对数据信息的挖掘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了解一些地方被打折执行的政令。”金永祥介绍。

实际上,国家审计署此前尝试对一些中央政令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可以从审计署近年来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中找到案例。

早在2009年,国家审计署就对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在中央力推保障房政策之后,审计署连续多年对全国保障房建设情况进行审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亦自国家审计署获悉,从今年8月份开始,按照国务院部署,审计署组织18个特派办和25个派出审计局,全面对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重点关注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情况,特别是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以及简政放权推进情况。这也是下一步审计署工作的重点之一。

审计独立性保障

在凌生春看来,未来除了扩大审计范围之外,确保审计的独立性也很重要。河北省涉县审计局王海峰介绍,现在的审计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基层审计机关在人员进出、人才培养、人员流动等方面,很大程度上由当地的党委和政府决定。

凌生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尽管按照现行《审计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我国基层审计机关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但一些地方实践发现,本级政府的领导“权力”大于上一级审计机关。

“地方审计机关领导的任免,由地方党委征求上级审计机关的意见,但具体实施中,一些地方不乏形式多于实质,也就是说,地方审计机关领导的任免以地方为主。”凌生春如是说。

湖南省怀化市审计局刘空军对当地13个县(市、区)基层审计机关调研时就发现,有62%的班子成员调整,没有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双重管理流于形式。

“在以地方为主体的管理体制下,一旦审计规律未被地方党委和政府重视或重视不够,势必影响到一地的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王海峰称。

根据其调研,有的市县经济运行总量并不大,但审计干部队伍却十分庞大;而有的市县经济运行总量很大,但审计干部队伍却势单力薄,甚至有的县十多年未调入过审计业务人员,审计干部数量少,暮气有余、朝气不足。

更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审计法》明确规定:地方审计机关的业务经费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但在审计实践中,基层审计机关的业务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已是一个普遍现象。

王海峰介绍,地方财政的财力状况差异很大,一些地方难以为审计付出较大的投入。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比如一些地区依据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及上交财政的罚没收入,来确定对审计机关的投入额度等。

为此,《意见》指出,要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对此凌生春解释称,由此前审计机关更多地受制于当地市、县(市、区)委及市、县(市、区)委人民政府改为在全省实现审计工作一盘棋。

凌生春认为,在全省实现审计工作一盘棋,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审计工作。比如全省统一组织项目,集中全省审计力量,分成若干个审计组,统筹和优化审计资源,会大大地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审计报告。

系统变革 篇6

不断演进的IT需求

近几年来,企业的IT需求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来看,云计算、即服务技术、IT 消费化、移动计算的爆炸式发展、使得IT与企业业务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在越来越多的行业,比如互联网等新兴行业以及电信、金融、制造等传统行业中,IT已经不仅仅是企业业务的一种辅助手段,而是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销售、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成为企业业务的核心系统,随之而来的企业对IT的观念和要求自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一直以来,惠普就非常重视客户的声音,近年来更是通过数以百计的企业CIO调研,对企业客户IT需求的变化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温洁女士指出,如果说5~10年前企业CIO所关注的是市场上有哪些新的IT技术,其进展如何?那么今天的CIO则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他们更关注的是这些新的IT技术能给企业带来多少生产力,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IT技术促进企业业务的发展。从单纯地欣赏关注新技术本身的进展,到更理性地去思考如何才能在企业大的生产经营环境中更好地使用IT新技术,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观念上的跨越。

过去,企业IT的演进主要的推动力是技术进步,比如硬件的更新换代和软件的升级;而现在则更多地是业务需求在推动着企业IT的变革,比如从去年开始业界热议的SDN、SDS等软件定义的IT产品,其实质就是为企业应用量身定制的。CIO们的着眼点已经更多地放在IT在使用中的便利性、管理成本、时间成本、还有最后的交付质量等环节,对IT方案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移。

从内部来看,企业IT复杂性的增加也在促使这种改变,过去几年信息和数据量的激增以及业务复杂性的加大造成了企业IT系统与10年前相比正变得越来越复杂,IT部门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维护IT基础设施。由于背负着这种老旧基础设施的重担,IT部门发现几乎不可能以创新的方式敏捷地为业务提供支持。根据惠普的调研,在2000年时,企业的IT支出中只有32%是管理成本,68%都是软硬件采购成本;而2013年底的调研显示,68%是管理成本,32%是采购成本,完全颠倒了过来,这意味着企业IT成本的整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前企业在考虑缩减IT费用时,主要考虑采购成本的缩减,现在则完全相反,这迫使CIO们需要调整企业整体的IT策略,从更注重IT的性能到更注重IT的效率,从更注重IT的建设到更注重IT的管理,使公司的IT系统以及IT运营更加合理,更有效率,更好地承载其业务运营。

消除IT转型的困惑

企业对IT需求的转变促使CIO们不得不重新去考量其现有的IT架构和IT基础设施,其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是否还有生命力?是否需要进行彻底的变革?

温洁女士指出,企业传统IT架构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在设计搭建时并没有充分考虑架构整体的合理性,比如系统中的服务器、存储、网络、交换等组件搭配得是否合理,是否在某一方面存在性能瓶颈?任何一个架构都应遵循“木桶原理”,木桶的短板决定了整体的性能,当没有考虑所有组件的合理性时,就可能出现某一组件遇到瓶颈成为整个系统的短板,而其他组件则可能是冗余配置的,大量的资源长期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在考量一个IT系统是否还有生命力时,不是看其有多少计算、存储、网络等物理资源,而是看其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是否最大化地利用起来了,其整体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短板,因为如果短板存在,继续增加物理资源只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对企业来说,如果传统的IT架构已经存在很大瓶颈,无法再继续扩展,那么IT架构的变革就不可避免了;即使企业现有的IT架构还未出现瓶颈、还有其存在的价值,也可以同步地进行变革,因为新一代IT架构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企业加强IT利用率,用最少的IT设备输出最大的IT资源,这对企业来说是最合理的选择。而且旧架构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旧有的IT基础设施就没用了,只要都是基于开放的组件,新旧架构之间总会具有一定的兼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IT架构的变革与IT基础设施的升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近两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不少“集成计算系统”或者“一体化设备”,就是这种需求下的产物,IT厂商通过将计算、存储、网络等IT资源集成在一起,以统一产品的形式推送给客户,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客户降低IT的复杂性,通过相对合理的搭配,提高IT的使用效率。而惠普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推出了融合系统(Converged System)这一全新的IT基础设施。

变革催生的融合系统

在谈到惠普新一代融合系统的设计初衷时,温洁女士表示,早在 2009 年,惠普便已投资构建专为融合而设计的业界唯一的全套基础设施产品组合。惠普融合系统不是承受几代旧技术的重压拼凑而成的一个平台,而是融合了计算、存储、网络、管理等一系列组件的新一代IT系统,专为关键工作负载而构建,例如虚拟化、云、大数据分析。作为第一款针对IT新形态而从头设计的融合平台,融合系统产品可提供整体系统体验,显著简化IT,将帮助企业客户紧跟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

可以说,融合系统产品的设计理念很好地体现了惠普对新一代IT基础设施从注重IT物理性能到注重IT效率这一思路的转变。首先,融合系统产品拥有全新的TCO结构,是专门面向企业应用设计和优化的平台。融合系统中集成了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组件,以及一系列管理的软硬件,客户可以针对不同性质的任务对这些组件进行优化,比如针对VMWare或微软的虚拟化软件进行优化。经过这些定性、定量的优化之后,可以在同等的IT设备上输出2~3倍的IT资源;同时,在系统内部,惠普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历史经验设计了很多预定义的模板,客户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与自身应用接近的模板,快速地进行配置,帮助客户节省96%以上初始设置的时间成本,在提升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出错率,在TCO方面可以为企业客户节省大量费用。

nlc202309031729

其次,融合系统在系统级别进行了统一管理。惠普融合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是HP OneView,这是一款易于使用的单一管理工具,专门针对融合管理而全新构建。它消除了复杂性,用于取代孤岛式架构时代的其他管理工具。在传统IT架构下,IT管理方式是对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分散管理,3种产品可能来自于3个品牌,管理界面无法统一,客户管理分散设备的投入成本会非常高,配置时间会非常长,一旦配置错误后续风险非常大。而OneView 可以单一界面非常简单地管理系统内所有设备,可实现自动操作,比如其在系统级别增加了很多预设置机制,可以在问题发生前告警,出现问题时快速诊断、快速处理,解决问题速度比传统孤岛式架构快1倍。

最后,企业在IT转型过程中往往存在多种担心,主要集中在转型项目的时间和风险的控制上。融合系统对此都有专门的考虑,首先在时间上,融合系统通过在工厂完成预集成来大大缩减项目周期,传统虚拟化项目通常至少需要3~6个月时间,而融合系统从下单到客户运营只需1个月时间。其次在风险管理上,融合系统内部组件的设计考虑了关键部件的冗余,并采用单一厂商架构可以帮助客户避免在安装和使用中多厂商之间的扯皮问题,为客户减轻很多麻烦,同时确保IT系统的兼容性、稳定性以及未来的可扩展性,大大减轻客户风险和企业IT部门的压力。

IT从性能到体验的变革

当前,国内99%以上的企业客户的IT系统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IT资源浪费的情况,当客户走向理性的时候,其考虑的是如何用更少的IT做更多的事情,融合系统可以帮助客户实现这一目标。比如在融合系统中进行虚拟化时是将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三池整合,最大化地去输出其IT能力,而在传统的分散架构中集成商不可能帮助客户实现这一点,经过上百家集成商的访谈,目前没有一家集成商有这种能力和经验进行这项工作。

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供遵循,更多的要靠经验,而这正是像惠普这样的国际领先IT企业的优势所在。凭借其全面的IT产品线、多年在IT技术上的积累,以及成千上万客户的实施经验,惠普可以很好地辅助客户将IT更有效地使用起来。

HP的最大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客户实现最大化的TCO节省,同时提供统一而且简化的管理界面。温洁女士认为,对于企业来说,IT厂商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技术的提供商,而更多的像是一个企业IT的医生,因此经验才更可贵。在IT的使用中,比如设备的生产环节、运输环节、安装环节,都是有学问的,解决不好这些环节存在的问题都会影响客户的最终体验。

从移动办公到企业的互联网化,从传统的电子商务到O2O,从数字营销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社交型商务业务与IT的关系正在变得密不可分,IT已经不单单是企业业务的一种辅助,也不单单是为企业业务搭建的一个平台,而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一个整体。“IT不再是一个个硬件,客户考量的已不再单纯是IT系统的性能指标、资源大小;IT更是一种服务能力,客户考量的是其使用体验。IT已经不再是IT本身,而是其使用体验。”温洁表示。

系统变革 篇7

截止2011年10月底,开封供电公司用户类计量点电能信息自动采集终端覆盖用户16.46万户,采集覆盖率51.44%,关口电能信息采集覆盖数2180个,覆盖率100%。改造计量箱万台、居民表箱2.8万表位,安装采集终端1.299万台。其中:高供高计专变计量箱2300台、高供高计公变计量箱1198台、配网联络开关计量箱1580台、高供低计专变计量箱14063台、高供低计公变计量箱10471台、低压动力计量箱7322台、居民表箱5.1万表位,安装专变采集终端1982台、公变采集终端2189台、低压采集器8823台。

2 管理上的经济效益

开封供电公司目前实行的是单、双月抄表,抄表周期为每月6~10日。电采没有加装的台区,每个抄检员月平均抄表户数为3000户、日抄表户数为600户,平均日抄表时间为12h。遇到恶劣天气,抄表速度会大大降低。

随着配网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的建设,配网实现了自动抄表管理、线损统计分析、用电情况统计分析、实时监测、异常用电分析、预付费管理等功能,是配网的一次革新。电采系统的安装实现了远程抄表功能,减少了抄表人员的数量,缩短了抄表时间。

3 技术上的经济效益

3.1 线损管理

在电采集系统建设前,10kV电压等级线损一个月计算一次;400V电压等级线损两个月计算一次。采集系统建设后,可实现每日准确计算10kV及400V电压等级线损。

公司采集系统主站已实现根据配网的拓扑关系以及管理单位,定义线损分析的考核单元,按供电单位、电压等级、线路、台区实现四分线损的分析。

通过采集系统数据采集,实现数据采集时间基本一致、实时进行线损计算分析,及时诊断和排除异常,及时快速找到影响线损问题的症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跑、冒、滴、漏,降低线损。仅2011年上半年,开封公司配网线损率同比下降1.85个百分点,直接经济效益达800多万元,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低压线损分析详细信息如图1所示。

3.2 打击窃电

电采加装前,查窃电工作的开展依靠人海战术,利用2个月抄回的电表进行电量比对分析。电采加装后,通过电压、电流曲线对比,台区线损率变化情况,可以当天进行分析,对异常数据直接到现场落实,让查窃工作具有针对性。

2011年10月8日,抄表人员在对所有电采用户系统数据召测分析时,发现地址在豪德贸易广场的一10kV高供高计用户C相电压不正常(电压波动情况如图2所示),抄检人员联系电采维护人员随即前往检查,发现该用户C相电压人为松动,对用户下达了窃电、违章通知单。下午3点20分左右恢复正常,追补电量10万kWh,挽回电费损失5.21万元。

3.3 设备缺陷的发现

电采加装前,设备缺陷的发现有两种途径:现场巡视;客户发现故障拨打95598热线。电采加装后,利用电流、电压对比曲线,能及时发现设备缺陷。仅2011年8、9两个月发现失压、失流等设备缺陷47起,由于发现及时、电能量采集班处理及时,减少了电量不正确计量的时间,及时追补了电量,确保了线损准确统计,为公司挽回了经济损失。

2011年10月27日,抄检人员在系统中发现西7板200号台变A、B两相电流值为0,现场检查确定A、B两相失流,于当天上午8点恢复正常。电流波动情况如图3所示。

3.4 合理分配配网资源

在电采系统建设前,需要人工到现场利用仪器测量三相不平衡电流,较远的台区测量一次大约需要1.5h;而且即使是多个时间点测量,也存在着负荷使用误差。电采加装后,采集系统主站通过采集用户计量设备负荷信息,实现负荷统计分析功能。采集系统可实现按用户行业、地区、用户进行监测分析,并能实现图形化展示。

可实时掌握线路和公变台区负荷情况,有效利用电力资源,科学指导客户业扩报装;及时发现公变台区及专变负荷过载、三相不平衡,有效指导配网建设改造;在电力供应紧张和政策性调控期间,有效监控用户压、限负荷执行情况,支撑有序用电。变电站接入后,实现线路的负荷分析,可以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指导配电部门优化线路,合理调整负荷。“某日电采集系统显示的某一用户日电量监视详情”截图如图4所示。

3.5 提高抄表质量

电采加装前,为了检查抄表员的抄表质量,杜绝抄表员在抄表过程中估抄、错抄、漏抄,公司会在抄表期组织人员对抄表员实抄率进行抽查,缺点是抽查效率低、范围小。电采加装后,可以对任何一台区在电采系统内进行抽查,通过电采系统与抄表员导入SG186算费系统对比核对,效率高、抽查范围大、没有误差。

3.6 预付费功能的应用

电采加装前无法实现预付费功能。电采加装后,开封公司采用的是远程预付费方式。为了保证控制的安全,主站系统已经通过加密机实现了对下装密钥设备的控制。主站预付费模式支持营业厅、网上、自助缴费终端、缴费通等多渠道缴费,安全性高,能灵活适应分时、阶梯等各类电价政策。

系统变革 篇8

1 现阶段大学教育模式面临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 大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 至于学生自身的经验与知识大多是不被认可的, 只能被看成是掌握理性知识的前提条件。这样就扼杀了学生个体认识的特殊性、具体性及丰富性, 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成为一个单一的盛装知识的容器。这样知识就变成了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流动体, 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在有限的学时里将完整的知识教给学生, 很少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 而学生却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 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没能真正吸收和掌握老师灌输的知识。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就是把教材内容照搬课堂, 学生看书自学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1.2 大学教师缺乏必要职业能力训练, 对教学模式改革不够重视

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了大学教学质量。我国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小学教师在上岗前都接受了严格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 而大学教师多部分是博士毕业或硕士毕业后直接进校任教, 没有受过严格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 没有规范地掌握各种基本的教学方法, 大多是通过师承和自我探索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如何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备课、运用教学方法有效地指导学生、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和高效率地教学, 完全靠自己去摸索。许多青年大学教师在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和研究上, 也存在着偏差, 对大学教学方法的研究重视度并不高。如今, 判断一个大学是否为高水平大学的主要衡量指标就是其科研能力及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 不管学校还是教师都集中注意力在科研上, 很少投入精力去关注教学模式的改革。

1.3 不合理的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定标准

重科研, 轻教学几乎已成为大学的一个共性问题。高校对教师考核的标准是教师的工作量和科研量, 而对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考核则比较弱, 因此教师对开展大学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对教师的职称评定主要是依据教师是否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市级等科研项目, 公开发表了多少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并没有严格的要求。

2 系统变革教学模式, 提高大学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的问题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教学模式相应地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不应该是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是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分析事物和大胆创新的能力, 这样培养出来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才是最大的。

2.1 改变传统的讲授法, 将“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

教学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教师将知识教给学生;二是学生掌握并吸收老师所教知识。然而在现实的大学课堂上, 大部分都只体现了“教”而忽视了“学”, 大学教师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是完成了教学的一半工作。如何很好地完成教学的另一半工作“学”, 教学模式改革至关重要。

走出教学模式改革困境首先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 从过去的“以教为主”的传统理念, 逐步过渡到“以学为主”的新理念。教师应该充分掌握自己教学的对象及其学习状态, 因为在教学中, 学生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 也不仅仅是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 更期待获得思想思维上的激发。例如, 教师可以利用最常见的具体事物营造真实场景, 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 逐步启发学生获得正确的原理, 而不是直接告诉把原理灌输给学生。教学模式并不是静止不变的, 而应多样化, 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改变教学模式就意味着要改变教师原有的教学习惯, 运用一些并不熟悉的教学方法, 因此要比仅仅改变教学内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引入了许多全新的知识, 信息量扩大很多, 如果不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很难在有限的学时内把知识教给学生, 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将更加吃力, 更谈不上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和素质。因此,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采用案例启发式教学、问题互动式教学、电子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 及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模式,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

2.2 成立专门的教学中心

教学中心应对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整体把握, 了解学校教学的优势和薄弱之处, 能对症下药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确保改革质量和效果;中观层面, 教学中心要及时总结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成熟的、富有成效的教学模式, 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应用, 发挥其示范作用;微观层面, 教学中心需要对新进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专业指导, 使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并对大学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常态化管理和跟踪研究, 逐步使教学中心发展成为学校教学的研究、支持和服务基地。 (3)

目前大学青年教师的学历的确明显提高, 但大多是毕业后直接进入课堂, 未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无论是备课、课堂教学还是课下辅导都缺乏相应的经验, 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甚至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准青年教师在上讲台前的岗前培训阶段应该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如观摩优秀老教师课堂教学, 获得有经验教师的指导, 课堂教学实践机会, 以及其他教师对课堂教学问题的定期讨论与交流等。 (4) 在教学中心的支持和帮助下, 准青年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教师行业的角色要求, 在进入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角色转换。通过教学中心开展学校教师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培训, 帮助教师合理、规范、灵活地运用先进教学模式, 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2.3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标准

首先, 为了更好地了解并满足多元化需求, 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部门要多元化。由校内负责教育的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模式, 变为校内外多人共同研究制定的模式。校内主要由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组成, 校外则由优秀教学专家、同类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及不同领域的用人单位组成。其次,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能够满足学生自身和社会的需求, 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除了包括教育管理者、知名教育专家、同行及学生外, 还应该包括各行各业的专家。 (5) 最后, 教学评价标准和现实的多元化。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要特别强调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个性, 不同的教师, 其知识结构、专业素养、个性特点及成长历程也不同, 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持基本肯定的态度。对于学生的整体评价, 应将岗位竞争优势、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及知识更新能力作为评价的指标。不同的岗位需求不同, 自然对学生的评价也就有差异, 一味地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并不利于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 应建立多种形式的评价标准, 向国外学习, 努力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场景, 来考核学生能力。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课程作业, 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展望

总之, 不同的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缺点, 也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只有有效的教学模式才会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一个经过系统培训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程度都不同, 选择适当教学模式, 在讲解课程内容的同时穿插一些有关情感、态度和能力等内容,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永远都处于探索真理和接近事实的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系统变革教学模式, 大学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注释

11 李勇.对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5) :83-85.

22 艾明晶.改革大学教学方法, 知识向能力和素质的有效转化[J].计算机教育, 2012 (19) :42-44.

33 郭德红, 聂建峰.论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系统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2) :36-41.

44 王伟.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3 (12) :455.

系统变革 篇9

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战争形式, 促使信息化战争成为现今战争的主要形式。战争中, 信息化装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 传统的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已不适用于现今军事的发展, 而对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变革设计已成为促进军事发展的必然方式。军事设备的信息技术含量较高, 因此要对军事设备进行规范性管理, 增加军事设备的战争需要。

1基于信息流程的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变革设计的提出

军事装备管理系统是多个关于“军事管理”活动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 从而进行一系列的军事管理工作, 进而完成军事管理的整体目标。对于军事管理活动而言, 要时刻对军事装备进行管理。管理包括对技术能力的物化以及军事需求的管理。管理军事装备的严格训练, 可使军事装备升级战斗力。

由于军事体制的变革, 军事管理方面出现了新的管理需求。然而, 传统的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 系统内部机构重叠现象严重, 大量职位出现交叉, 导致政出多门现象。其次, 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信息交流受阻, 难以进行流畅的信息沟通。最后, 系统结构以军事领域整体的运行机制为准, 难以满足军事管理的需求。可见, 传统的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已不再适应现今军事管理的需求。因此, 急需对传统的军事装备管理系统进行变革。

2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信息流程

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中有其严格的划分方式和划分标准[1]。根据其内部要素进行分类, 可以划分为组成信息、运行信息、功能信息、环境信息。根据军事装备管理系统的剧本组成部分, 可划分为客体信息、运行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信息。根据信息在军事装备管理系统的应用作用, 可划分为决策、辅助信息等。

在信息流程上进行系统的变革设计, 主要需要考虑其变革设计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军事装备处于全寿命时期, 将其系统划分为获取以及继生信息, 并将获取信息进一步细分为论证、定型、需求以及方案信息, 而将继生信息进一步细分为使用、退役、初装、维护、报废信息[2]。在这些信息中, 还包括人员信息、装备自身的信息等。此外, 信息获取、传递及反馈需按照一定的阶段进行, 不能跨阶段进行。对于获取信息以及继生信息而言, 信息的传递要有整体性。同时, 信息的传递必定产生一定的反馈, 要求获取的信息要进行实时反馈。

3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变革设计结构

对军事装备管理系统的管理是军事装备管理的中心, 是保证军事装备整体质量的有效手段[3]。加强军事装备管理系统的管理是现今信息化战争的需求, 也是军事装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军事装备管理系统集合了多个部分、多个要素以及资源, 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因此, 系统中的技术、人、组织和信息等都是系统中的状态数据[4]。随着军事领域的不断发展, 信息越来越成为军事装备管理系统的核心, 决定着装备管理的有效性。系统中, 信息可以跨层次、跨部门进行流动。各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范围以及权限进行信息获取, 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职任务, 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但是, 系统若产生管理上的漏洞, 便会产生大范围的不良影响。在信息流程基础上对军事装备管理系统进行变革设计的框架, 是信息流程图对信息进行问题分析, 信息流程重新设计对信息进行反馈, 业务流程重新设计进行新业务流程, 实现系统重构。在进行业务流程重新设计前, 要对信息进行反复优化, 然后熟悉业务流程, 对信息进行抽象化, 从而形成信息流程图。

4信息流程设计

(1) 信息流程设计过程。在进行信息流程设计时, 要时刻注意其整体的开放性[5]、完备性、整体性以及保密性。只有坚持以上原则, 才能使信息流程的作用最大化。信息流程的分析以及设计流程为新需求信息形成新需求信息流。现行的系统信息流程信息流对两方面的信息流进行对比分析, 然后从中发现问题, 并提出解决策略, 重新设计, 最后形成新的系统信息流程。新的系统信息流程形成后, 要与现行的系统信息流程进行对比, 还要与新需求信息进行局部以及整体的对比。在整个信息流程中, 新需求信息流程是促进新系统设计的主要动力。新需求信息的构成主要包括新变化的需求的信息和旧信息中缺少的信息。在新系统信息流程中, 新需求信息保证了设计与实际相结合, 保证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并促进新情况的产生。对信息流程的分析以及设计流程是为新需求信息形成新需求信息流。现行的系统信息流程信息流对两方面的信息流进行对比分析时, 工作人员应使用背靠背的形式采集信息, 并在采集中标明用处以及目的, 从而保证信息采集业务有效实行。另一方面, 在进行信息采集以及分析时, 工作人员可明确掌握装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2) 信息流程步骤设计。根据信息流程的分析过程, 制定信息流程的步骤设计[6]。首先, 要依据对信息的调查结果, 分析系统的信息要求, 尤其对决策性信息流要加强分析决策能力, 还要对新变化产生的信息进行分析。其次, 要掌握信息流的具体信息, 充分了解信息流的源头、时间要求、相关业务人员等[7]。对信息流的了解要包括其内部已存在信息和新产生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信息流的分析中, 要规范媒介物, 保持内容的统一性, 对内容重叠的信息要及时进行剔除。再次, 在设计的信息传递的渠道以及信息的传递方式、方法方面, 相关工作人员要遵循最少传递规则, 避免出现信息多个环节、多种渠道传播的现象, 最大程度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最后, 要注重信息内容和传播渠道[8]。传播时, 要对使用的载体进行检查。此外, 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其部门内部以及其他部门所增加或删除的信息进行不定时检查, 从而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5信息流程设计注意事项

在军事装备管理系统进行有效运行的过程中, 由于其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产生了数量庞大的信息, 对信息的采集及传递又使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中的各部分紧密连接, 形成一个整体。改变传统的军事装备管理系统, 对其运行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可以使其系统中的业务流程更加合理有序,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从而使新型的军事装备管理系统更加适用于现今军事装备管理的需求, 进一步提高我国军事的整体作战能力。在进行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信息流程的设计中, 主要依据是信息的采集、传递、生成、处理。因此, 进行信息管理极大减弱了层级管理的思想限制和部门间的限制。在信息流程的设计中, 以实际的业务管理为主要目的, 在设计中完全按照完整性和开放的设计原则, 最大程度地打破层级以及部门的限制, 从而进一步促进结构的扁平化。在进行流程设计时, 还需要有创新精神以及充足的资金支持、人力支持。因此, 对于业务流程设计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军事装备管理系统进行流程设计时, 应首先考虑对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具有较大积极意义的方面。充分考量后, 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 进而达到应有的效果。但是, 在进行信息流程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 对创造较大价值的流程进行全面掌握, 明确其价值的大小以及价值体现的方面。注重对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中核心流程的了解, 从而制定相应的目标流程。其次, 分析流程中有效工作时间和所消耗的时间的比率, 分别对附加值流程、浪费时间流程以及无附加值流程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 从系统的整体出发, 充分了解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制定符合其有效运行的设计流程, 使业务信息流程的设计可以为军事装备管理系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还要对重新设计的业务信息流程进行速度和质量的控制。

6结论

综上所述, 基于信息流程的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变革设计, 本文从信息流程的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变革设计的提出, 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信息流程, 军事装备管理系统变革设计结构等方面出发, 充分考虑信息流程设计的基本过程, 严格按照信息流程步骤进行设计, 并提出信息流程设计的相关注意事项, 进一步打破传统军事装备管理系统中的层级以及部门限制, 减少信息传播环节, 整体设计信息流程及业务流程, 从而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建立新型高效的军事装备管理系统, 进一步促进我国军事领域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全, 刘旭阳, 王兵.基于SCM的现代军事装备物流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 2011, (3) :121-123.

[2]叶术青, 李秀春, 等.信息技术影响装备管理的作用机理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1, (2) :1-4, 10.

[3]龚昕, 周大庆.基于Newtera TDM平台的装备管理系统设计[J].信息技术, 2011, (8) :186-188.

[4]代铭, 耿伯英, 占明锋.基于SOA-BPM的军事装备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 2014, (4) :106-110.

[5]孙晓梅, 韦晓凯, 曹从咏.基于物联网的军事装备信息可视化系统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2, (4) :109-111, 121.

[6]徐鹏飞, 张浚乾.试论军事装备制度文化[J].装备学院学报, 2012, (4) :16-20.

[7]王飞跃.国防装备与系统的未来变革:从3D打印到平行军事体系[J].国防科技, 2013, (3) :1-9.

系统变革 篇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及信息系统在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得到广泛认可, 企业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以及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 利用信息技术建造智慧的信息系统, 对所拥有的庞大而复杂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分析和应用, 创新现有业务开展模式, 改善与业主、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动模式, 洞察新的业务市场, 已成为未来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必然趋势。近年来伴随“大数据”以及“智慧系统”理念的提出, 为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 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型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模式提供了基础。

2 大数据对传统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影响

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系统业务关注焦点的不断转变,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经历了从数据电子化阶段、流程电子化阶段到互联网阶段的发展历程。然而, 随着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以及应用层次的不断深入, 传统的“数据电子化”和“固化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智慧系统”的时代需求, 大数据正在从多个方面对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进行着影响:

2.1 认知思维方面

在大数据思维的影响下, 信息化工作参与人员逐步认识到,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系统建设已不仅仅是对数据的电子化和业务流程的固化, 以实现简单的“无纸化”办公, 而是在全局考虑业务要求和未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借助大数据, 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造进而发现潜在的机会, 通过数据分析, 实现信息系统的“智慧化”并反哺业务升级与创新, 实现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2.2 管理决策方面

传统的信息系统服务于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流程, 使得信息系统在建设之初就赋予了“业务驱动”和“被动式”的特点, 同时, 由于传统信息系统基于规范的、相对静止的成熟业务和管理规则进行实现, 使得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必须依靠富有经验的少数精英人才进行决策。然而, 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 面对当下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信息系统不仅需要实现流程的固化, 更需要通过充分分析和挖掘当前市场资料, 协助企业管理层和规划管理部门对企业未来的客户组成、业务范围、市场需求等内容进行预判, 以帮助企业快速、精准的适应未来的市场环境, 从而真正发挥信息系统协助企业流程再造、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这一转变, 使得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需要从“被动式”的“业务驱动”转变为“预判式”的“数据驱动”。

2.3 数据管理内容方面

大数据时代, 不仅改变了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关注重点,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内容。现有信息系统中, 可以将信息分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三类。随着文本、影像资料等在业务开展中的普遍使用, 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在所获取总数据量中的比例也在逐年递增。据IDC的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企业中80%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 这些数据每年都按指数增长60%。然而传统的数据库技术, 往往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忽略了数据类别的多样性、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向结构化数据的转化以及三种数据形式的兼容问题, 使得传统信息系统不得不依靠不完整的数据资源作为分析的原材料, 给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以及后续数据应用埋下了隐患。同时, 作为企业未来发展模式的预判工具, 企业信息系统在数据收集的范围上也存在一定外延, 需要在获取自身业务数据的基础上增加对环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以保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3 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SMART”管理模式

随着企业信息系统应用逐渐趋于整合化与智能化, 信息技术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已由原始的“技术”层面发展到“信息和数据”层面, 如何将已有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与利用已成为当今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此, 提出“SMART”管理模式, 用于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即:Standard、Share and Safety (标准化、共享和信息安全) 、Management (管理) 、Application Platform (应用平台与基础设施) 、Real-time interaction (实时互动) 、Throw in of resources and Talent construction (资源投入与人才建设) 。

3.1 Standard、Shareand Safety——标准化、共享和信息安全

数据作为大数据时代的生产原材料, 其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后续多系统数据共享的可行性以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随着数据使用和搜素范围的扩大, 由于不同平台的数据含义存在较大差异, 数据质量以及各系统间的数据共享都需要数据标准化体系进行支撑, 企业需要根据所设定的业务场景和需要实现的目标制定出数据格式、采集方法、处理工具、使用方法、共享模式等标准, 完成对系统模型及数据规范的统一和整合, 为业务分析与利用提供支撑。

同时, 由于大数据环境下, 信息系统之间是互连的, 如何保证数据在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不被篡改和泄露已成为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业界普遍认为, 云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构建更为灵活的混合云构架支持应用融合。为了在周期性的IT能力需求波动和业务安全之间取得平衡, 企业为核心业务打造私有云平台, 而将边缘性业务和新业务开发迁移在公有云, 并从服务器点对点连接、底层存储、数据同步、消息同步等方面实现私有云与公有云的集成。其中, 公有云存储应用于增长速度最快、最难管理的非结构化数据, 混合云存储以私有云存储为基础, 公有云数据无缝透明且快速迁移。借助公有云发展大数据等拓展服务, 应用层负载均衡支持私有云与公有云的调度资源, 应用和数据满足多个公有云的互操作。

3.2 Management——管理

大数据时代,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也随之逐渐迈入新时代。随着数据分析复杂程度的不断加深, 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来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涉及:认知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范围管理等。

(1) 要加强针对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建设内容的认知培训, 建立大数据分析的支持体系, 使“信息系统的作用已不再局限于实现流程的固化和数据的电子化保存, 而更多的体现在通过系统的‘智能化’, 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发新产品以及做出更明智的业务决策”的思想得到企业内部的广泛理解, 形成企业对大数据综合管理、探索和利用的共识。并将通过整合、分析、利用数据推动企业发展的思想贯穿信息系统建设的始末, 逐步消除用户对数据录入可利用性的怀疑。

(2) 根据现有的信息系统对大量的、无序的历史采集数据进行梳理和诊断, 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分类和比对减少错误数据、相互冲突数据等“脏数据”的比例, 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去噪, 为后续的数据分析与应用提供基础。其次, 利用新兴技术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 把数据转化为方便处理的数据类型, 以完成对非结构化文本数据的提炼和整合, 实现对数据有效的深度分析和新知识的发现。

(3) 完善对数据获取范围的管理, 通过对业务场景、已有客户或目标客户群的分析, 筛选出业务开展过程中所需要和产生的数据点及其颗粒度, 进而对影响这些数据点的内外部数据以及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整理, 作为需要获取的数据范围, 以降低由于影响因素管理缺失造成的分析结果偏差。

3.3 Application Platform——应用平台与基础设施

完善的信息基础平台是大数据发展的支撑, 其建设与完善需要同时关注“增加信息计算分析和数据消化能力”、“数据资源收集面和量的拓展及延生”两方面内容。在大数据管理的管理平台中, 传统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式与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是这个管理平台得以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理想方案, 而结构化数据的处理需求和非结构化数据处理需求, 需要依靠高度可扩展的大数据处理系统来完成, 充分利用最新技术的扩展性, 实现新旧数据、新旧信息系统、新旧软硬件资源以及新的数据处理算法, 实现大数据有效的深度分析和新知识的发现。

3.4 Real-time interaction——实时互动

企业信息系统作为数据存储与分析的载体, 其对大数据的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经历取数、取知识和取专业建议3个阶段。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首先要满足内部用户对于支撑业务的需求, 并据此提供对业务数据获取、数据整理以及报表生成的功能。随着数据应用的不断深入, 用户对于数据的要求将逐步提升到分析报告、关联业务数据分析以及初级的数据挖掘上, 以实现对隐含规律的发现。最后, 当企业内部已逐渐适应数据分析的过程时, 数据分析的程度将更加深入, 通过将分析结果以咨询报告、规划报告、业务拓展方案建议等形式主动反馈给企业决策者和项目经理的形式, 实现数据与业务的实时互动和数据驱动业务的目标。

在数据应用的表现形式上, 可以采取个性化推送模式来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互动, 即: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数据需求以及业务特点等, 主动对所获取的数据、分析结果和业务关键节点进行过滤, 将有利于业务开展或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推送到其桌面上。如:为负责采购的项目经理提供采购物料以及相关原材料的历史价格、根据当下环境预测计划采购物料的价格并提供支撑依据等。

3.5 Throw in of resources and Talent construction——资源投入与人才建设

大数据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技术, 将其思想与方法运用于信息系统建设中需要依靠专业信息化实施团队、基础设施、系统应用背景等来源于人、机、环多方面的资源投入和支撑。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理念、理论、模式、以及评价标准等都产生了巨大改变, 需要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筹划。这就需要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 组建一支理解大数据含义以及所需应用的信息技术实施团队, 从而在系统规划、系统建设、问题处理方式选择等各方面做出正确的应对。同时, 在信息化人才建设过程中, 要使IT技术人员对企业的业务开展、管控模式、发展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 以便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对整体方案和细节问题处理上有良好的把控。

4 结语

面对当下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大数据技术虽然无法帮助企业精准的预测未来, 但是通过对用户特征、使用习惯、业务情景等内容的发掘, 使得企业拥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用户潜藏的需求, 并尽可能的把握市场趋势。未来,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需要通过良好地把握与分析企业全业务链的关键数据和经营管理信息, 实现数据挖掘、监控分析、统计查询和可视化展示, 以提高办公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 降低交易成本, 辅助科学决策和战略管理, 实现以大数据为核心, 驱动智慧信息系统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在云计算环境中管理非结构化数据[EB/OL].[2011-08-08].http://www.searchcloudcomputing.com.cn/showcontent_51402.htm.

[2]段云峰, 秦晓飞.大数据的互联网思维[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 (02) .

[3]王理达, 王芳, 张少彤.基于SMART模型的智慧城市综合评估框架[J].电子政务, 2013 (4) :18-23.

[4]陈兵兵, 刘慧.大数据对采购与供应链的影响[J].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2014 (00) .

变革之后的变革 篇11

“林副总,财务部刚刚来了电话,好像很紧急,让您赶紧回个电话过去!”林羽山刚从合作方S集团回来,正为合同谈不拢的事情犯愁呢,他的秘书Linda就风风火火地告诉他这件事情。“行了,知道了!肯定又是资金短缺的问题,他怎么自己不去找银行谈,每次都叫我想办法。”

林羽山有些恼火,不过他心里也清楚,自从公司改制以后,上级公司指定的项目少了很多,迫使大家不得不想办法在外面多接点项目;以前总是上头先付款,现在也变成了他们先垫付。从“农耕社会”到“游牧社会”的突然转变着实让大家都有点措手不及。

林羽山服务的A企业原是一家国字号老企业旗下的一家子公司,主要从事研发业务,以项目型运作为主。原来日常运营费用和员工工资都由上级公司定额拨款,旱涝保收。在国企改革的浪潮中,A企业也于今年6月份独立出来,注册成立了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改制后,原有的业务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目前的业务流程逐渐显现出与生产经营相脱节的情况,财务部和其他业务部门之间推卸责任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公司总经理萧轩的重视,他决定抓住刚改制好的时机,把公司原有的流程重新理顺,并任命具有生产和管理双重经验的林羽山副总经理,来负责这项流程梳理工作。

寻找流程切入点

林羽山坐在办公桌前,开始起草这次流程梳理工作的计划。他在A企业工作有四年多了,对各项业务都比较了解,在工作上又精益求精不厌其烦,颇得萧轩的赏识。

公司那么多条流程,从哪里入手进行梳理呢?如果一开始就遍地撒网,不一定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还是先切中一个要害点深入下去比较好。他一边动脑筋,一边打开电脑登陆OA,看到有一条通知:年度预算工作全面启动。“有了!年底各个部门同财务部的联系都很紧密,正好利用这个时机把财务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流程理理顺!”

“笃笃笃”,林羽山抬起头,是他的秘书Linda,“林总,流程梳理项目动员会的时间安排好了(如图1所示),今天下午1:30在505会议室,名单上的人都通知到了。您昨天让我联系的流程专家丁博士也答复说2:00过来做流程管理培训。”

动员会上的争论

林羽山清清嗓子,环视四周。今天各个部门的经理都来了,大概有十来号人,小会议室坐得满满的。

“我们公司的业务在不断发展,但是现行的一套流程还是三年前梳理和固化的,与现有的业务相脱节的现象很严重,这一点我想在座的各位也一定深有感触。因此,公司决定由我牵头,各个业务部门经理配合,重新梳理公司的流程。我们将从财务相关的流程入手开始梳理,这项工作可能会占用大家一些时间,希望大家能够配合。”

研发部经理王强点点头说:“我觉得林总说的有道理。就拿我们研发部的流程来说吧,不梳理优化是不行了。比如,我们某个科目今年花了多少钱,只有去财务部问才知道。有的时候才到半年,这个科目的预算就花了近90%了,直接导致今年这个科目超预算,领导还批评我控制不力,其实,如果财务部能多控制一下……”

财务部经理房商全听不下去了,“王经理,你说的这个事情我也正头疼呢。你们一张单据到我这,都是领导签好字的,你说我能不给报吗?我也提醒过你们某个项目费用太高,是不是要控制一下,但是每次你和项目经理都说这笔费用是合理的,预算内的,我也没办法。再说,某些科目的费用是跟着项目来的,如果下半年没有这类项目,那上半年花掉全年的90%是正常的。如果上半年花掉90%,下半年还有几个这样的项目,那就肯定超预算了。问题是预算表是全年的,没有排到月份。我也无从得知下半年你们要做什么项目,要我怎么来控制啊!”

“当初在制订预算的时候我就说这个科目定的太少了,但是你说应该够了,想多也没有了……”王强据理力争。

“好了好了”,林羽山打断了他们的争论,“你们说的正是这次要解决的问题。大家都很清楚,流程梳理跟大家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只要你们能够全力配合,就一定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今天散会后各部门主任先开始整理本部门与财务相关的流程,待会M咨询公司的丁博士会给我们做个培训,大家就按照他给的模板列出清单,明天下班前发到我的邮箱,后天就按照这个清单开始流程梳理。”

林羽山看着电脑,屏幕上是他整理的流程汇总清单。这两天他一直在看丁博士给他的标杆企业的财务流程,对于周一会上王强和房商全争论的事情,他的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设想。他把整理后的清单Email给各个部门经理,又让Linda给大家的电脑装上了visio绘图软件。

预算,让我拿你怎么办?

王强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眉头紧皱,又到了做预算的时候了,虽说做预算主要是财务部的职责,但是他的担子也不轻,主营业务成本这部分很多栏目要由他来填写。以前做预算都是用传统的方式:公司领导和各个部门经理一起坐下来开个会,讨论后定个数字,然后研发部再把这个数字分到下面的几个业务部门中去,也就是一层层 “切蛋糕”。这样做的缺点是比较盲目,主要根据往年经验和领导拍板,部门自己的主动性很小。去年公司的大修理费比预算超出了40%,王强还因此挨了批评。

“王经理,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林羽山见门开着,就直接进来了。

“哦,林总来了,请坐请坐。还不是因为预算的事情头疼啊。想多要点预算你们上头不答应,要少了又不够用,唉!”

“王经理,最近我看了其他企业的一些资料,人家做预算跟我们不一样,人家叫全面预算,或者叫计划预算。也就是说,预算是根据业务的需要来制订的,而不像我们这样靠拍脑袋定的。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可以借鉴,从今年开始,不是直接做预算,而是先做计划,跟往年不同的是,计划是自下而上的,而预算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说,你先把现在做的研发项目分分类,不同类型的项目计划分派到不同的人或部门身上,下面做好了计划先报到你这里,由你进行汇总和整理。以后你们部门就可以根据这个计划来做预算,这样做出来的预算才能说是有根据的,相对准确的。”

王强点点头,“这个想法不错,但是年底时候做的下年计划能准确吗?比如说,一些9月份启动的项目到8月份才有线索,而做计划是上年11月份,当时肯定是预测不到的啊。”

“你可以把项目分为跨年度项目、已定项目和预测项目。跨年度项目就是正在进行中,但是年底前结不了项的项目;已定项目是目前已经签了合同,或者是快要签合同,基本上已经确定时间的项目;预测项目是目前只有线索或者还没有线索,根据往年经验或市场情况进行估计的项目。这类项目不需要估计的很准确,只要给出一个总的数额就行了。等我们积累了三五年的数据以后,这类预测项目计划也就可以做的越来越准确。”林羽山建议说。

“好,那今年就开始尝试吧。不过这个做计划的流程您得帮我一起想想。”

“没问题!”

从计划到预算

在财务部办公室里,林羽山首先把昨天下午跟王强谈的一番话跟财务部经理房商全交待了一下。“房经理,大致就是这样的。先让各个部门做计划,包括你们财务部。然后再根据这个计划来定预算,最后由你把各部门的预算汇总起来,形成经营预算。跟以前不同的是,以前做预算只是把整个盘子从大切到小,现在做预算不仅要根据总的盘子,还要根据各个部门的计划。比如说,研发部的计划表里面,可以设计一栏‘项目预计成本,你根据目前的财务科目把‘项目预计成本细分成差旅费、会议费等科目,这样只要把计划表里面所有项目的‘差旅费加和,再根据总的盘子平衡一下,也就形成了预算表里面的生产用‘差旅费科目了。”

房商全喝了口水,“林总,您的看法我认同。也就是让各个部门都参与到制订预算的过程中来,这样,财务部的工作是事半功倍了。我还有一个设想,我们现在预算做不准,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预测的项目变数太大。如果能在半年度的时候根据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项目的情况,对预算做一次总体调整,应该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预算的偏差。”

“你的想法很好,这次的流程梳理辛苦你啦。以前很多事情都是上级公司做的,现在不一样了,你要多考虑考虑,看看财务的流程还能怎么优化。”林羽山拍拍房商全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从二到一的转变

人力资源部办公室里,周文渊正在画人力资源部的流程图,画到培训费用报销这个流程的时候,感觉画不出了。现在培训费用报销的流程实际上是走两遍的,先在公司的OA上提交工作流,网上审批,同时报销单据还要按照OA审批的流程找领导签字,全部签好字后拿到财务部报销。如果负责签字的某个领导出差了,就会导致这笔费用报销的拖延。他把鼠标一丢,“烦死了!既然要走两遍那还要系统干嘛,直接返璞归真,手工签字得了!”

他拿起电话,拨了林羽山的分机号,“林总,流程图我是画不下去了!”“这件事情,我正要去找你讨论呢,那你现在过来吧。”林羽山放下电话,蛮欣慰的,发现问题是好事。

“林总,现在我们培训费用报销都是要走两遍流程:网上签批和手工签字。以后有没有可能合并成一个流程,只走网上签批或只要手工签字。”刚到林羽山办公室,周文渊就迫不及待地说起来。

林羽山顿了几秒钟,“你提的问题很好,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光靠流程就能解决的,还要依靠IT来实现。明年萧总打算把公司现有系统的功能提升一下,这样费用报销就可以使用电子凭证了,不用再手工填单签字,流程也可以实现审批流和凭证的同步流转。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的设想,具体操作的时候还要看业务上是不是能这样操作,以及IT是不是能实现。”

听到这里,周文渊好像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么说流程梳理也不是包治百病。有些优化必须借助系统才能实现啊!”

变被动为主动

“嘟,嘟,嘟……”林羽山一早刚到办公室,电话就响起来了,他接起电话,是萧轩。“小林啊,上周流程梳理进展的怎么样啊?”“是萧总啊,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各个部门也比较配合,我还是蛮有把握的。”“那就好。对了,你让财务部把今年截至到现在的预算结余数打印一份给我看看,每次都要我主动问财务部才知道我们花了多少,还剩多少钱。你看能不能让财务部定期向我报告?”“好的,我跟房商全讨论一下。”

林羽山叫Linda泡上两杯茶,他一边等房商全,一边想萧轩说的事情。现在财务部的工作太被动了,哪个部门跑过去问了才告知结余的预算。如果改成财务部每个季度或每个月通报预算结余额,再预测下月预计发生数,每月定期通报领导和各部门经理。那样对预算的控制应该更为有利。

“林总,早上好!什么事情这么十万火急啊,我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你电话。”

林羽山把萧轩的话和自己的设想跟房商全说了一下。

“林总,您知道的,我们财务部工作量很饱和。上次说给我再招个人,都两个月了还没见人影。您说的统计上月发生数这没问题,但是预计下月发生数估计要花点时间,而且也不一定预计得了,毕竟我不清楚其他部门下个月要有哪些支出啊,除非他们也每个月告诉我他们的计划。”

“等等”林羽山眼睛一亮,“你刚才说的倒是启发我了,滚动预算和滚动计划我们都要做起来,我现在就把王强叫过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5分钟后,王强到了,“林总,您电话里面说的‘滚动计划是什么意思啊,叫我每个月都做计划?我们不是已经有了年度计划了吗?干嘛要重复劳动?”王强皱着眉头,强压着火气。

房商全马上附和道,“是啊,我们已经有年度预算和半年度预算调整了,如果再加个月度的滚动预算,那工作量又要增加很多。”

林羽山笑了笑,“你们啊,不能只想着会不会增加工作量。滚动计划并不是重新做计划,而是在原来计划的基础上把那些发生变化的标注出来,这样财务部就能提前获悉你下个月的费用支出情况,也能平衡现金预算。对于研发部而言也是有益的,通过分析计划的偏差和预算的偏差,你可以对业务提出改进措施,也可以加强费用控制。有了滚动计划,再根据预算结余和往年的数据,制订下个月的预算应该不是难事。制订好以后再把下月的预算告知各个领导和部门经理,这样王经理就不会怪你花了90%才通知他啦。”

王强和房商全看着林羽山,想想他说的也有道理,“好吧,那先按您说的试试,不过出了问题您可要帮我们担着点啊。”

系统变革 篇12

1 传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面临的困境

科技文献服务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还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和科技创新的支撑。然而,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传统科技文献资源建设和对外服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首先, 文献经费不足, 文献资源被压缩, 原有的传统印刷书本式文献已经被逐步淘汰。网络文献资源无论是品种, 还是数量都跟不上, 中文文献的覆盖面虽基本能满足日常需求, 但专业深度不够;外文文献的拥有量与中文文献相差甚远, 数量寥寥无几, 很难满足科研需求。此外, 网络文献信息量大, 内容鱼龙混杂、参差不齐, 非专业人员很难辨识真假。其次, 工作机制固定死板, 不够灵活。8 h的工作时间不能满足读者查阅资料的时间需求, 导致文献利用率不高。再次, 由于编制压缩、文献工作人员数量少之又少、阅览面积被压缩, 文献服务工作难以为继。最后, 文献服务行业效益下滑, 职能被弱化, 资金投入锐减, 行业逐渐走向衰落, 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2 影响科技文献服务系统的各种因素

我们对50 名读者进行了随机调查, 让他们填写了“科技文献服务调查表”, 并对调查表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总结了影响科技文献服务系统的多种因素。

2.1 服务环境

2.1.1 资源环境

加强科技文献数据库资源建设, 不仅是咨询服务工作的基础, 还是确保服务质量的前提条件。目前, 由于经费严重不足, 有限的资金必须用于购买适合天津市工农业发展的科技文献资源, 按计划、分步骤、有选择地积极充实馆藏。

在实际工作中, 咨询服务员工是企业与学者间“理论对话”的桥梁。要将“问题意识”贯穿于整个咨询工作中, 及时掌握学术前沿动态, 让市场需求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方向, 避免购买知识含量低的资源和重复资源。

2.1.2 工作环境

改善办公环境能够间接提升用户对服务的满意度。环境烘托氛围, 干净、整洁、明亮、安静的办公场所能够营造出浓烈的学术氛围, 使人心情舒畅, 给用户留下良好的初步印象, 进而加强沟通和交流, 大幅提高文献咨询服务的质量。

2.1.3 管理环境

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能有效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行业竞争力, 创造和谐环境。目前, 科技文献服务采取的是公益服务和有偿服务并轨的运营模式。适当的、公开透明的有偿服务不仅能给用户留下公平、规范、踏实的印象, 还能用经济手段来制约双方, 起到相互尊重彼此劳动成果的功效, 从而实现双赢。同时, 应尝试在文献信息部门设立营销推广岗位, 推销信息产品和服务, 从而扩大知名度, 提升经济效益。

2.2 服务环节 (内容)

2.2.1 服务流程

科技文献咨询是重要的服务窗口, 员工按照工作流程, 正确引导用户了解其所需要的信息, 再对已有文献进行匹配资源的搜集、翻译、整理、分析和筛选, 加工成“科技信息产品”, 然后根据实际需要, 对其产品进行优化, 直至用户认可。员工应经常联系用户, 保持后续跟踪反馈, 并做好服务对接传递和资源再利用。

2.2.2 服务意识

重视人才库管理, 做好人才储备, 加强员工的业务学习培训, 培养微笑服务意识。员工需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 语言表达、沟通协调能力和妥善化解矛盾的能力, 并随时关注数据库动态。在不违背“客观、公正、准确”的工作原则下, 尽可能地让用户满意, 得到用户的认可。同时, 需定期邀请用户参加文献数据库培训讲座和研讨会, 实行员工轮班工作制, 开展“7×24”键对键实时在线咨询, 扩大服务面。科技文献服务行业的员工要紧跟时代步伐, 及时更新自己对外服务的理念和观点, 根据需求准确定位。

2.3 服务质量

科技文献咨询工作服务于科技管理、研究开发、产品生产等各个阶段, 把握好科技的热点趋势, 进行深入跟踪, 为科技工作提供文献决策支持服务, 用优质的服务提升用户的忠实度。

3 科技文献服务系统的升级与创新

面对科技文献咨询服务业的竞争, 发挥科技咨询服务的资质优势, 整合资源优势, 做好强强联合, 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创新, 进而做好文献的宣传、普及服务工作, 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3.1 从单一服务模式向多元服务模式转变

在网络资源共建合作中, 通过建立多元化协作联盟机制, 整合共享资源, 提升创新综合实力, 共同开发联合馆藏目录, 互助互通资源信息, 挖掘各地的服务潜力, 扩大社会影响, 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积极争取与图书大厦、新华书店、社区图书馆等合作, 开创“联合读者俱乐部”。科技文献服务机构可利用原有的资源, 提供阅览室、计算机、电视等硬件设施;图书大厦、新华书店等提供原始图书、影碟等, 并负责定期更新。双方派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管理。这种服务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快了科技文献与图书文献的有机结合和“资源+”的共享。

积极争取与高等院校联盟合作, 着重建立高层次的相互交流机制。高校推荐尖子生到科技文献服务机构实习, 获取实战经验;文献服务机构派业务骨干到高校跟班学习, 强化理论知识。这样, 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便捷、持续、有效的服务, 将各类资源要素有机组合、链接, 达到提升科技文献服务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资源效益的目的。

加强与农村合作社、农业服务站等地合作, 积极承担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和农业信息咨询等任务。

加强与各大、中、小型企业合作, 做好企业的“图书馆”, 担负起为企业员工输送文化知识的重任。企业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文献信息资料, 把握商机, 已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3.2 从基础服务逐步向定制专题服务拓展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www.linkinfo.com.cn, 并将其作为文献服务的宣传阵地。同时, 不仅要做好基础服务, 还要开拓、延伸服务, 开辟各领域的特色专题服务, 比如医药、食品、化工、机械、光电等产业信息的最新动态。又比如检查新任务栏, 主要介绍已完成的检索课题的基本情况。这既避免了重复加工, 也便于对已结课题的再利用。再比如按各行各业各领域展示国内外著名企业信息库的企业排名, 揭示其产品技术标准指标、工作案例等, 以满足单位的品牌宣传需求, 提升单位的知名度。另外, 开设政策法规、新闻摘要、问答式检索、论坛服务、博客搜索、网站排名、热点发现、学术搜索、科技前沿、信息分类等技术专栏, 实时跟踪新技术发展动态和国家相关政策信息, 可扩充网站内容, 吸引用户浏览和使用, 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3.3 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推介服务转变

过去, 用户只有亲自去文献馆藏部门, 才能查阅所需的资料。现阶段, 需要将“坐等读者上门”转变为员工根据市场需求预测趋势, 鼓励员工走出去, 将加工过的文献数据进行专题打包, 主动推介给对口的各大、中、小型科技企业, 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用资源, 从而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 将其更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同时, 为方便用户, 需增加节假日的开放时间和延长工作时间, 实行轮班工作制和奖励机制, 消除员工的抵触情绪,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使他们更好地主动服务。

3.4 从文献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

通过深度挖掘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以及采用新的技术, 实现了对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应变和逐步适应。现在, 不需要再凭借基本经验和直觉, 只需通过数据及数据分析就能得出结论, 影响各领域的决策行为。准确收集各领域各类型的海量数据是快速获取信息的关键, 也是未来科技文献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靓.流程再造和全面质量管理的交替融合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14 (6) :210-213.

[2]张宏峰, 张敏, 段炼.大数据时代科技文献服务发展路径研究[J].创新科技, 2015 (1) :74-77.

上一篇:安全防范计算机网络下一篇:建设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