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2024-09-11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共12篇)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篇1

土地利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经济活动,贯穿于人类发展全过程[1]。土地利用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复杂的土地利用系统。由于认识的局限,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系统重利用、轻保护,从而对土地利用系统产生实质影响,引发了一系列诸如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土地利用系统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地利用系统的生产力和生态调节功能,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损失。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清醒的认识到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2],并且已成为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提上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善待土地,树立科学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观,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土地利用系统生态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崭新课题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焦作市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自19世纪中叶煤炭开采至20世纪90年代初,焦作市工业增加值的90%来自煤炭及相关产业,煤炭的开发利用助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煤炭开采特点形成特有的土地利用灾害,如地表沉陷、大气污染、地面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功能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土地利用系统健康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由于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逐渐减少,1999年末焦作煤炭资源面临枯竭,面临着经济转型。而经济的转型发展需要土地支撑,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断扩张,形成了土地利用相对粗放的格局,严重影响土地利用系统健康。2010年焦作城市化水平为47.05%,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用地拓展与土地利用系统保护之间矛盾的凸显期,关系到焦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当前研究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问题对于把握煤炭资源枯竭型土地利用系统运行规律,调控土地利用系统发展态势,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持续发展,实现焦作市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市,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既有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它是在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特定土地单元下,与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2]。因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并对土地利用系统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产生压力。因此,针对土地利用系统的特点,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3,4,5,6,7,8,9],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表1),共20个指标。

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Xu fuliu et al[10]、张健等[11]、赵艳等[12]方法。三角模型是美国农业部(USDA)根据土壤的砂—粉砂—粘土含量分析土壤类型时提出的一种方法[13],当前该方法已应用于管理、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土地可持续利用等学科[14,15,16]。三角模型可以对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进行可视化描述,能够综合状况及趋势。三角模型是一种直观的平台,能够很好地图解综合状况及趋势,具有直观性和简明性,易于被不同层次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理解和应用。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是土地持续、健康利用的基础和核心。在研究中根据土地利用系统的特点和三角模型的要求,选取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组相互联系的指数,通过三角图对三组指数的相互关系进行可视化描述,从而定量分析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态和趋势。使用Grapher8.0软件构建三角图,然后在“MS Word”进行修正,从而得到三角模型(图1)。

图1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NRI位于最高顶点,NSEI位于左下顶点,NEEI位于右下顶点。X、Y和Z轴分别代表NEEI(非生态环境指数)、NRI(自然资源指数)和NSEI(非社会经济指数),每个轴沿逆时针方向从0到1。每个轴分别平均分为五个范围,“非常低”:0-0.2;“较低”:0.2-0.4;“中等”:0.4-0.6;“较高”:0.6-0.8;“非常高”:0.8-1.0。同时,三角形图表对NEFI、ESI、NSAI的相对比例结合情况进行说明。三角形又细分为五个区域: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五个不同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及相应的表现水平(表2和图1)。在三角图中,根据3个综合指数相对比例变化,可辨识出7个不同的运动趋势,分别代表7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趋势(表3)。经过计算,根据不同数据点和数据系列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和趋势进行定量评价。

3 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

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表示不变。

3.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焦作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介于112°43′31″E-113°38′35″E,34°41′03″N-35°29′45″N。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搭界,南邻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东与新乡接壤,西与济源毗邻。东西长102.05km,南北宽75.43km,土地总面积4000.89km2,地貌特征大体是“北山、中川、南滩”。现辖四区(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中站区)、两市(沁阳市、孟州市)、四县(博爱县、修武县、温县、武陟县)。截至2010年末焦作市GDP总量为1245.93亿元,总人口354.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7.05%。长期以来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重经济产出的数量和速度,轻土地利用系统的管护,造成地表沉陷、大气污染、地面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对其土地利用系统健康产生实质性影响。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01-2011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2000-2010年)、焦作统计年鉴(2001-2011年)、焦作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10年)。

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个指标存在极性、数量级的差异,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使各个指标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

对于正向作用的指标:Xij=xij/max(xij)(1)

对于负向作用的指标:Xij=min(xij)/xij(2)

式中:Xij为第i个准则层第j个指标标准值;xij为某指标原始值;max(xij)为标准化前某项指标最大值,min(xij)为标准化前某项指标最小值。

3.3 指标权重确定

由于土地利用系统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是一项涵盖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并且各指标对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贡献不同,因而需要根据指标作用大小分别进行赋权重。秩和运算法通过综合专家知识权重确定,并剔除偶然因素引起的偏差,是一种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步骤包括[17]:(1)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求取秩和;(2)对专家排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3)根据权重分配公式计算权重。采用秩和运算法计算指标权重(表1)。

3.4 综合指数计算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自然资源指数(NRI)、社会经济指数(SEI)、生态环境指数(EEI),计算公式为:

式中:NRIy、SEIy、EEIy分别是第y个研究对象的自然资源指数、社会经济指数、生态环境指数;Wh为第h个自然资源指标权重;Wk为第k个社会经济指标权重;Wl为第l个生态环境指标权重。

根据三角模型性质,选取非社会经济指数(NSEI)、非生态环境指数(NEEI)、自然资源指数(NRI)作为评价指数,构建三角图。其中NSEIy=1-SEIy,NEEIy=1-EEIy。

3.6 评价结果

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值和指标的标准化数值,运用公式(3)-(5)计算焦作市2000-2010年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指数(表4)。

由表4可知,2000-2010年焦作市自然资源指数(NRI)水平较高,均在0.87以上,主要得益于国家惠农政策,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使得有效灌溉率、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等逐年稳步增加。但是,由于人口持续增加、水资源总量年际变动以及耕地占补平衡的滞后性引起耕地数量波动等影响,自然资源指数总体上呈起伏变化。非社会经济指数(NSEI)总体呈下降趋势,反映焦作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土地利用经济社会效益稳步提高,促使土地利用系统的经济社会指数稳步提升。非生态环境指数(NEEI)总体趋势为逐年下降,说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大体稳定的前提下,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果明显,提升和改善了土地利用系统的生态环境质量。

3.7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表4运用Grapher8.0软件得焦作市2000-2010年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及趋势(图2)。

3.7.1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分析

从图2可知,2000-2010年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位于Ⅲ区域(一般健康区域),包括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由表4可知,2000-2002年自然资源指数均高于0.87,而非社会经济指数和非生态环境指数相对较大,从而导致这一时期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处于一般健康状态。第二阶段,位于Ⅱ区域(很健康区域),包括2003-2005年、2006-2008年。这一阶段自然资源指数比较稳定,均在0.91以上,非社会经济指数逐年减少,非生态环境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随着焦作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逐渐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土地利用系统合理利用,同时加大土地利用系统的投资力度,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并且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高。第三阶段,位于Ⅰ区域(非常健康区域),包括2006年、2009年和2010年。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指数趋于稳定,在0.91左右,而非经济社会指数和非生态环境指数明显减小。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焦作市在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加大了土地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合理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投入产出效率,同时积极构建“一区、两带、三网”的生态构架,促进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持续增强。

3.7.2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趋势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2000-2010年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总体状态从很健康发展到非常健康,其中非经济社会指数从0.3216下降到0.0014,反映随着焦作市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土地利用系统经济社会效益提高,非生态环境指数从0.3851降至0.0028,说明焦作市在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道路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初显成效,大幅提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由图2可知,2000-2010年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存在四个明显的趋势:T2、T1、T3、T2。具体而言,2000-2004年呈现T2趋势(很健康),NRI、NEEI、NSEI值变化趋势分别为增加、减小、减小。2004-2008年呈现T1趋势(一般健康),NRI、NEEI、NSEI值变化趋势分别为增加、增加、减小。2008-2009年呈现T3趋势(一般健康),NRI、NEEI、NSEI值变化趋势分别为增加、减小、增加。2009-2010年呈现T2趋势(很健康),NRI、NEEI、NSEI值变化趋势分别为增加、减小、减小。从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存在的四个趋势来看,2000-2010年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趋势呈波动变化,经历很健康、一般健康、一般健康、很健康阶段,但是其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总体上呈增强态势。

4 结论及建议

(1)从2000-2010年,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不断增强,经历一般健康、很健康、非常健康三个阶段。主要得益于国家重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焦作作为国家“十二·五”时期继续支持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在接替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财力性转移支付等方面获取较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焦作市加快经济转型、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中原经济区建设为焦作市提供新的契机,在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进程中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六大工程”等,推动焦作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转变,从而使得其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持续增强。但2006年出现波动,主要是当年投入大量环保资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存在四个明显趋势:T2、T1、T3、T2,2000-2004年呈现T2趋势(很健康),2004-2008年呈现T1趋势(一般健康),2008-2009年呈现T3趋势(一般健康),2009-2010年呈现T2趋势(很健康)。这与焦作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2000-2004年煤炭行业不景气,同时这一时期焦作市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环境治理投入存在不足。2004-2009年煤炭行业大发展时期,对土地利用系统健康产生深刻影响,从而表现为土地利用系统呈现一般健康状态。而2009-2010年焦作市大力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接续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因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呈现阶段性增强。

(3)研究发现由于人均耕地、万元GDP能耗、林木覆盖率、环保投入等因素影响,制约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因而,焦作市在今后需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抑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严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使用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逐步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积极推动经济由资源能源依赖型向循环绿色低碳型转变,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人与自然更和谐”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篇2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9日 09:43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37期)作者:

【摘要】在世界性能源问题凸显和我国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与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创新型国家的确立。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表现出从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城市,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城市经济,从工矿职工到现代市民的转型发展趋势。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资源枯竭 经济转型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广义上是指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要职能建立起来的城市,狭义上是指依托矿产资源开发成立的城市。据统计,我国现有以煤炭、有色金属、森工、石油等为主的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阜新、石嘴山、大兴安岭、黄石等42个城市面临资源枯竭问题,已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低收入和高失业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制约因素,威胁着其生存和发展。

城市转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从狭义角度讲是一个资源型城市发展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从更广的视角考虑,它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的走势与发展。①

城市转型是城市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城市的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大范围动态调整和创新,以便将旧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符合当前发展要求的新模式,促进城市发展的过程。这个转型既可以是从现存制度状态向更合理、更完善的制度状态转化,也可以是单纯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过渡。

城市转型是整体性的城市发展过程,既包括城市系统内部各层面的变化,又包括城市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城市和乡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也在这些方面呈现出一些特点,在政治层面上表现为从政府主导的强人社会向多元化的民主社会转变;在经济层面上表现为从计划经济、单一经济向市场经

济、多元经济转变;在文化层面上表现为从血缘、亲缘强依附关系的伦理社会向以理性为主的世俗社会转变;在生态层面上表现为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转变;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从自给自足的封闭社会向多元合作的开放社会转变。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现状

我国对于城市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但资源开发已处于后期或末期阶段,累计采出储量占可采储量的70%以上,按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所探明的可采资源逐渐枯竭的一类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很多资源型城市选择了走资源消耗这条低投入、高产出、收效快的发展路径。这种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成就了城市短暂的繁荣。但随着社会向纵深方向发展,一些因资源而兴的城市如焦作、阜新、枣庄、抚顺等,由于资源逐渐枯竭而失去了发展的活力,导致城市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集中显现出来,城市贫困加剧,社会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与途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成为国家相关机构和业界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顺利转型发展,研究并发展出适合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本模式,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了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包括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石嘴山、白银、个旧(县级市)、焦作、萍乡、大冶(县级市)、大兴安岭等12个城市,又于第二年3月再次公布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包括地级市9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6个,抚顺作为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城市也被划入此列。至此,国家共确定了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中央财政设立了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累积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153亿元。国家发改委设立了资源型城市充分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专项,累积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4亿元。

到2010年底,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财力转移性支付已经到期,阜新、焦作等城市经过不断探索已经逐步建立起城市转型的雏形,为其他资源

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了更好地客观评价转型工作取得的成效,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评估工作的通知》,开展对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评估工作,以科学审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规划,督促资源枯竭型城市使用好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

评估工作的完成将推动后续相关政策及《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管理试行办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例》等法律条文的尽快出台。而国家发改委也表示未来工作的重点是在资源开采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中开展可持续发展试点,探索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及相应的政策体系及体制保障,启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可见,关注和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对促进我国城市转型的顺利开展,保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广泛借鉴吸纳国内外城市转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从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是资源开发产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多经历了以工业企业为中心,城市规划服务于工业生产的阶段,属于典型的工业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城市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类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等手段有目的推进的整体性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而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是服务功能,这就要求资源枯竭型城市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四位一体的城市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阶段,随着社会公共需求的全面变化,私人产品过剩而公共产品短缺,如何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成为发展的重要任务。此时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逐渐从追求经济总量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第三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消费主导型社会正在逐步形成。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也证明,内需的扩大与发展可以给一个城市和国家带来强劲发展的动力。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一方面是工业产业结构的变革

与调整,另一方面则面临着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拉动内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城市环境,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和消费体验,营造宜居宜商的良好氛围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出路。

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城市经济的转型。资源型城市,尤其是“先采后城式”的资源型城市,在城市建立发展的初级阶段,往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依赖城市主要的资源结构。如抚顺由煤炭开采而兴起,城市在建设初期完全服务于煤炭的开采与生产,没有经过有计划的产业布局系统安排,在漫长的发展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以矿业开采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抚顺市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调整了产业结构,发展了一些替补性产业,但仍然没有摆脱以单一地方资源经济为主的窠臼。经济基础的单一决定了一旦出现资源枯竭的情况,城市将难逃经济发展后续乏力,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厄运。只有转变单一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多元经济结构,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城市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必须面对的时代性课题,是城市转型的必然趋势。

从工矿职工到现代市民的转型。城市人口结构是城市构成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城市功能、形态与经济基础的转型,城市的人口结构以及由人口所构成的城市社会与文化也发生深刻的变化。以抚顺市为例,以煤炭采掘及石油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城市人口结构以国有工矿企业职工为主体。由于长期在这些国有大型企业中工作,职工受企业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并下意识地将它们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外化为具有较深工业印记的城市文化特点。具体表现为文化形态比较单一,社会观念较为保守,对新鲜事物的接纳和反应较慢,社会流动性差,发展的文化动力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惯于守旧而堕于求新求变,无法及时改变对资源消耗性生产的长久依赖,即使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仍然不积极主动求变,不愿意认清现实,也不能踏实扎下根来进行新的尝试与突破。因此调整人口结构,转变文化惰性,实现城市人口主体从工矿企业职工到现代市民的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方面。具体表现为人口主体从工矿企业职工转变为现代市民,人口就业结构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人口社会结构从单位社会向

市民社会转型,人口文化环境从单一的企业文化发展为多元的城市文化。(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注释

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篇3

甘肃玉门,古之羌笛之城,现在,一个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故事又在传响。

转型升级,困境重生。如今,经过再次创业,玉门市已成功走出一条转型升级路。

1957年,玉门油田生产原油75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87.8%,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石油之城。

依矿而建、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后又当如何?

1995年以后,玉门石油资源濒临枯竭,1998年,原煤产量仅为38万吨。

矿竭城衰、油枯人散。油田生活基地和市政单位搬迁,玉门经济发展和社会布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围绕油田、服务油田而兴办的化工、轻工机械、石化下游开发等工业企业和糖酒、五金、饮服等商贸服务企业绝大多数破产倒闭,人才大量流失。新世纪之交,玉门市政府驻地也搬迁至78公里之外原玉门县址——玉门镇。

玉门市政府的新驻地,被称为“世界风口”。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玉门市加快发展新能源,推进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基地建设,2010年成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

玉门又重点发展黑色有色冶金、煤化工、建材非金属等现代高载能循环经济产业,依托老市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大量闲置资产,发展机械加工、矿选冶炼、建筑建材、石油转化等配套产业,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条。

如今,玉门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涅槃重生。

玉门,历史悠久,亘古迭今。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声名远扬、流传千古。不仅如此,玉门是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然而,面对石油资源的枯竭,这个靠石油而生的城市不得不另谋生计。

荣耀:曾经半个世纪的辉煌

玉门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1938年开发建设以来,为新中国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1939年3月,玉门老君庙油田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井,中国从此甩掉了“无油国”的帽子。

1957年,玉门油田生产原油75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87.8%,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从此,玉门油田无可替代地承担起了中国石油工业“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科学研究院”和“出人才、出技术、出设备、出生产管理经验”的“三大四出”历史重任,先后支援了陕西、克拉玛依、青海等20多个油田和上海、兰州、南充等炼油厂,以及北京、西安、西南石油学院和石油物探局、石油管道局等兄弟单位。特别是在大庆、四川盆地、长庆和吐哈油田的勘探、开发和建设中,玉门油田更是倾其所有,贡献了自己最精锐的技术力量和最精良的设备。

建矿以来,玉门油田先后向全国各大油田培养输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职工12万人,支援各类设备4000多台(套)。至2015年,玉门油矿累计开采石油3682万吨,年均开采52.6万吨,1959年达到140万吨;加工原油6537万吨。“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这是著名诗人李季对辉煌了半个世纪的玉门的真实写照,玉门不仅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造就了大量人才,创造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后培养了6名两院院士和10多位省部级以上干部,孕育形成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铁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是,玉门市作为典型的依矿而建、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是历史宿命,搬迁是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

阵痛:艰难的转型历程

石油资源逐步枯竭,关联产业严重衰退。1995年以后,玉门油田石油资源濒临枯竭,原油产量大幅下降,由最高年份1959年的140.62万吨降至1998年的38万吨,下降73%。据有关专家分析,老君庙、鸭儿峡两个老油矿开采服役年限不足10年。虽然2000年以来勘探建设了青西油田,但目前原油产量仅稳定在50万吨左右,老油田的产能还在持续下降。玉门炼油厂主要靠外购原油维持生产,年加工原油在200万吨左右。

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步枯竭,油田企业进行了多次改组改制和经营结构、布局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为服务石油企业而建立起来的地方行政系统、工商企业框架和社会服务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特别是1998年以来,地方政府围绕油田、服务油田而兴办的化工、轻工机械、石化下游开发等工业企业和糖酒、五金、饮服等商贸服务企业绝大多数破产倒闭,2000年前后原市属工商业体系几乎崩溃。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对石油产业的高度依赖,形成了“一油独大”畸形畸重、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玉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尽管玉门市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一批接续产业项目,着力构建地方工商业新体系,但地方工业经济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总量小,带动能力弱,短时间内难以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有效的支撑。近年来市属工业经济比重一直在6%—8%之间徘徊,调整经济结构布局任重道远。目前,玉门市经济总量的65%、财政收入的60%、税收总额的87.4%直接源于玉门油田。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辐射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弱化。玉门建市53年来,为了石油工业的发展,玉门人民群众牺牲自身利益,倾注大量心血,支持、支援、服务玉门油田,集中财力在城市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及粮油、百货、副食品供应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形成了市局两家共享共用的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但随着油田经营结构的调整,过去靠政府埋单的服务机构和人员却成了玉门的包袱。2002年随着油田生活基地的搬迁,玉门油田将学校、医院及大部分三产服务机构搬迁至酒泉市肃州区,造成玉门市老市区共105处、65.8万平方米的资产闲置。一方面,使城市服务功能迅速弱化,另一方面,闲置资产的管护难度和成本逐年加大。同时,由于油田生活基地和市政搬迁,近年来老市区城市建设投入较少,加之城市道路、供暖、供水、供电等设施老化严重,其中大部分设施已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影响了油田企业生产和居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急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更新,城市管理维护任务艰巨。以前曾是玉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老市区,在市政搬迁后已成为躺在废墟中的“摇篮”。在新市区建设方面,由于市政府驻地被迫迁址玉门镇后,迁址工程一直没有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近年来虽然负债建成了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但总体上城市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通通讯等城市功能不够健全,新的消费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城市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还比较弱。

nlc202309081605

随着油田生活基地和市政单位搬迁,玉门经济发展和社会布局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导致近年来玉门市教育、文化、卫生、经济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员大量外流,由于老市区人居环境恶化,新市区城市功能不完善,引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员困难很大。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全市共流失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员、生产技术工人6000余人。由于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对全市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契机:绿色新能源带来曙光

为了摆脱矿竭城衰、油枯人散的困境,在新世纪之交,玉门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做出了市政府驻地搬迁至78公里之外原玉门县址——玉门镇的艰难抉择。新的玉门市政府驻地,被称为“世界风口”,在国家发改委、国家气象局风能资源区划中,玉门被确定为二类风资源区,70米高度平均风速7.9米/秒,平均风功率密度506瓦/平方米,年有效风速8085小时,年满负荷发电2300小时以上,风能资源理论储量30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2000万千瓦以上,且不占耕地,不移民,无破坏性风速,非常适宜建设大型风电场。同时,玉门境内太阳能资源也非常丰富,日照时数在3362小时以上,年总辐射量每平方米约6400兆焦耳,日照时数大于6小时的天数超过310天,可用来开发太阳能发电项目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是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理想区域,也是甘肃省太阳能总辐射量最高区域之一,这为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在稳定石油化工、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将煤化工产业作为推动新能源、石化产业、循环经济“三大基地”建设的龙头产业,发挥“疆煤东运”“蒙煤南下”通道的区位优势和富集的电力资源,谋划了焦炉煤气、煤焦油等一批产业链项目,抢抓甘肃省政府编制《甘肃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的机遇,多方汇报争取,初步将玉门市列为煤炭资源转化利用基地,在玉门布局了年产20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200万吨焦油加氢、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等重大项目,着力将玉门的建化工业园区打造成甘肃省重要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接续产业,打破“一油独大”局面,构建多元并举、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是实现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关键,也是玉门迁址之初面临的最大难题。

发展最迅猛的是新能源产业基地。市政迁址后,我们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抢抓国家建设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重大机遇,着眼于建设全国一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首位产业,整体规划、联动开发、协调推进,大力弘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持续实施“攻风电、战百万”行动,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各类装机达372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240万千瓦、光电装机20万千瓦。同时坚持多能并举、互补开发,建成小水电站27座,装机17.2万千瓦,建成火电厂3座,装机91.8万千瓦;大唐八〇三2×30万千瓦火电项目已基本建成,神华国能2×100万千瓦火电项目完成可研评审;昌马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列入甘肃省选点规划。2010年玉门被授予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

发展最具潜力的是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我们抢抓东中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机遇,着眼于创建国家级现代高载能循环经济产业园,在玉门东镇规划建设50平方公里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重点发展黑色有色冶金、煤化工、建材非金属等现代高载能循环经济产业,不断延伸和完善循环产业链,努力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着力构建各产业链之间互为原料、循环利用、关联协作的循环体系,实现资源有序利用。特别是2011年以来抢抓酒泉市设立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重大机遇,累计投资10亿元,完成园区总体规划编制,新建配套道路、供电、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专门为园区建成大红泉水库,健全完善金融、行政、住房等配套服务,举全市之力引进300万吨焦化、100万吨煤焦油、20万吨芳烃、30万吨煤质分离等一批项目入驻园区,浩海焦化、源润丰混合芳烃、静洋钛白等22户企业建成投产,园区建成区扩展到8平方公里,成为聚力发展的又一重要平台。

发展最有基础的是石化产业基地。我们按照“增采、扩炼、改造、延伸”的思路,不断提升石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实现玉门油田“双百”目标,强化地企合作,大力支持油田勘探开发,共同争取实施炼化扩容、石油储备等重大项目,促进基础石化产业壮大规模、延长生产期。依托老市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大量闲置资产,围绕油田上游搞配套、下游深加工,大力发展机械加工、矿选冶炼、建筑建材、石油转化等配套产业,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条。目前,玉门油田采油量、炼油量分别稳定在50万吨和200万吨左右,炼化厂技改项目正在建设,石化产业基地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不懈努力,全市三次产业的结构由2003年的7:75:18调整为2015年的9:53:38,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综合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形势,玉门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转型动力不断增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基础条件更加稳固,全市上下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在全面小康、富民强市的征程上凝心聚力、乘势而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幸福新玉门,奋力谱写创新发展、开放开发、普惠共享的崭新篇章。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篇4

一、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现状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面临着资源枯竭现象, 为此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进行了经济转型,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 然而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的经济转型却是一个艰巨而曲折的过程,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在经济转型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经济转型方向选择问题

战略产业结构转型是目前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进行经济转型时, 保证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 目前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时, 缺乏科学的经济转型规划, 过分注重企业的产业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企业相应体制的跟进。加上煤矿企业的特殊属性, 目前煤矿的退休人员相对较多, 而且存在着一些伤、工残以及职业病患者等人员, 导致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面临着较重的社会负担。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时, 对高新技术产业较为注重, 忽视了员工的安置问题。此外, 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只关注资本运作, 忽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健全状况。

(二) 员工转型适应性较弱

很多国有煤矿大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 煤矿规模相对较大, 矿区覆盖范围也相对较广, 同时存在众多下属单位, 各下属单位的层次发展各不相同且不平衡, 过分依赖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同时, 煤矿行业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多数煤矿企业的员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劳动技术也相对较为单一, 加上长期的井下作业导致员工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员工安置难度。加上很多煤矿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岗位变化能力相对较低, 同时观念相对落后, 进行再就业难度相对较大, 导致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员工的转型适应性较弱。

(三) 发展资金短缺, 转型后劲不足

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都有着沉重的社会负担和税费负担, 加上煤矿行业长久以来的底价微利政策, 导致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自身缺陷不断积累, 企业的财力也相对有限。现目前, 大部分国有煤炭企业都有沉重的债务负担, 拖欠银行贷款不仅数额巨大、时间很长, 并且相当一部分已经形成呆账、死账;此外, 煤炭行业融资渠道相对窄小, 难以筹措发展资金, 导致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经济转型中发展资金短缺, 转型后劲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的经济转型。

二、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内容

目前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进行经济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产业转型。从整体上来讲, 目前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转型时, 一方面,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可以利用支柱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使得煤矿企业的产业链进行纵向延伸, 以发展更多的持续产业;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跳出原产业范畴, 从企业的横向方面选择替代产业。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应当综合考虑企业的枯竭速率以及对原产业的依赖程度, 选择正确的转向方式。若企业对原产业依赖程度较大且资源枯竭速率较慢, 企业可以通过纵向延长产业链来进行产业转型;若企业对原产业依赖程度较大且资源枯竭速率较快, 企业可以通过横向延长产业链来进行产业转型。 (2) 体制转型。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在进行体制转型时, 应当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以及权责明确的科学管理体制, 注重企业的用工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革。企业可以通过靠大联强、破产兼并、技术合作、资产重组以及大胆引进民间资本和民营机制等运作方式来进行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将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与企业体制改革有机结合, 加强资本重组和盘活存量, 将企业的资金逐步从非支柱性产业中退出, 并逐步集中在企业的支柱性产业中。 (3) 创新管理制度。科学、优越的管理制度是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应当不断创新内部管理制度。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与企业的创新管理制度相辅相成, 企业的改革成效和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由创新的管理制度进行巩固, 从而使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发挥最大效益。

三、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策略

(一) 从粗放发展型转变为简约提升型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时, 应当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佳、资源消耗低以及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坚持速度、效益、质量、安全以及环保的有机统一, 生产高质量、有安全保障能力、高效益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的洁净煤, 实现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企业也应当加大大型煤矿生产基地建设, 不断提高矿井的煤产量和产煤效率, 不断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 使煤矿企业不断朝着高效简约化转变。

(二) 注重多元发展

目前煤炭企业大多采用的是原煤直接销售的方式, 然而煤炭的大多数的效益和利益都体现在煤炭的下游产品中, 煤炭企业获得的利益相对较低。因此,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应当注重多元发展, 加大煤炭新产品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力度, 采用横向衍生以及纵向延伸的方式, 不断延伸煤炭产业链条, 同时有序发展替代产业, 实现以煤为主的单项发展战略向以优势突出的多元发展战略转变, 不断提升煤炭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 注重开放式横向战略合作

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终有枯竭的一天, 因此,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应当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及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将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行充分利用, 不断加强横向战略合作。同时注重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 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平台推动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

四、结语

近年来, 我国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行了经济转型, 然而, 在进行经济转型时仍然存在经济转型方向选择问题、员工转型适应性较弱以及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 因此, 应当加强产业转型、体制转型以及创新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转型, 并从粗放发展型转变为简约提升型、注重多元发展以及注重开放式横向战略合作, 推动煤矿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我国煤炭行业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 资源桔竭型煤炭矿区不断增多, 为了实现衰老煤炭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进行了经济转型。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现状, 从产业转型、体制转型以及创新管理制度方面分析了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内容, 并提出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策略, 以期为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的经济转型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研究

参考文献

[1]苏晓梅.探讨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如何进行经济转型[J].财经界, 2013 (06) .

[2]胡瑞仲, 董洪光.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途径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 2011 (3) .

[3]陶惠忠.经济转型发展下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探讨[J].会计之友, 2011 (35) .

[4]黄邵颖.关于对煤炭企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J].科学导报, 2013 (12) .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篇5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精神,为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我县经济转型工作,特制订本规划方案。

一、前言

(一)编制依据

1、国发[2007]38号文《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2、莲花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莲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莲花县统计局编写的《莲花统计提要》

4、其他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实施原则

1、生态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决不以破坏生态循环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

2、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正确处理自力更生和争取国家、省、市支持的关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省、市支持为辅实现转型。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实现资源型(煤炭)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城区与矿区、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立足把转型的基点打牢在依靠科技进步上,突出高科技、低耗能、高附加值。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高速度、高效益,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对大项目的论证和扶持上马。

二、莲花县煤炭资源枯竭现状和实现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一)基本情况

莲花县位于江西省西部,东北与安福县接壤,东南和永新县毗邻,西南和湖南省茶陵县、攸县相连,北面与萍乡市交界。现辖13个乡镇、1个国营垦殖场,全县国土面积1062.06平方公里,人口24.9万人。莲花境内地下矿藏较为丰富,初步探明有十多种,已经开采的主要有煤、铁、石灰石、大理石、硫磺等。煤炭是全县主要产业,无烟煤含煤面积57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一半多。1987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快恢复国民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先后开办了长埠、珊田、峙垅、年林、界化垅、西云山等国营煤矿和168个集体煤矿。到2007年,全县登记各类煤矿25家,设计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莲花县的优质无烟煤经广州、湛江、张家港等地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国家换取了巨额外汇。

围绕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莲花逐步形成了以煤炭采选、机械制造、建材、冶金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莲花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17.6亿元,人均GDP为0.7万元,工业增加值为6.4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6:38:36;财政总收入1.4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409万元。

(二)煤炭资源枯竭状况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主体资源(煤炭)不断衰减。莲花已累计探明煤炭资源总量7000万吨,可开采量约为4000万吨,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500万吨,占可开采储量的62.5%。剩余可开采储量只有1500万吨。

按现有生产能力开采,莲花在15年之内就会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

2、开采规模逐渐缩小。经过几十年的地下大规模开采,莲花的煤炭资源已进入枯竭期,地下煤炭资源开采日趋困难,煤炭企业生产形势每况愈下。一是矿井逐年关闭。我县煤矿数量从90年代中期的 200多家急剧衰退到2007年的25家,绝大部分煤矿的剩余服务年限不足10年;二是产量逐年萎缩。我县原煤开采量由历史最高点90年代约200万吨下降到了2007年的70万吨;三是采掘业主要指标占全县的比重明显下降。从采掘业的发展来看,近三年来,无论是产值还是从业人员数占全县工业产值和全部工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都呈明显下降趋势。莲花煤炭系统的职工近2万人,目前在岗职工不足3000人,矿区职工生活极其贫困。

3、产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莲花经济、财政严重依赖资源型产业,主要是围绕煤炭的开发利用形成的煤炭采选、冶金、机械制造、水泥等产业,且传统行业技术更新缓慢,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单一,工业产品主要有原煤、水泥、机械、特种材料等,矿产粗加工比重大,产品附加值低,原料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低下。

4、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首先是固体废弃物和酸雨的污染严重。煤炭开采产生的大量的煤矸石堆积如山,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酸雨;其次是地下水位下降和跌水严重。由于多年的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水下跌,造成全县近万亩农田灌溉受到影响,部分乡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出现困难;再次是地面塌陷和地裂时有出现。由于开采历史长,矿井顶板承载能力下降,导致莲花所有矿区附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最后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矿井废水的悬浮物浓度、化学耗氧量浓度、硫酸根离子浓度都较高,这类矿井废水不经处理就大量外排,造成水源污染,淤塞河道和农田渠道,土壤板结。

三、经济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国发[2007]38号文件为动力,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为突破口,以培育新型支柱产业为目标,着力抓好技术改造和创新,着力拓展延伸产业链,着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推进经济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解决矿区群众就业、居住、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莲花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转型思路

遵照国发[2007]38号文件精神,结合莲花实际情况,实现莲花经济转型总体思路是: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和衰退产业援助两种机制;实施好人才科技、项目支撑、创优品牌三大战略;着力打造好莲花工业园平台;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子元件、生物制药、特种材料、建筑材料五大接替产业,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三)实施目标

莲花县推进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时间定为8年,分两个阶段实施,前4年着力培育自身发展能力,为全面实施经济转型规划方案奠定基础;后4年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城市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大大加强,就业供需基本平衡。

第一阶段:2008年到2011年。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使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得到基本缓解,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初见成效,接续替代产业逐步发展,多元产业共同

支撑经济发展的框架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阶段:2012年到2015年。到2015年底,全县经济总量大幅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现代工业体系,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社会保障水平充分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经济社会真正进入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健康轨道。

四、经济转型的主要任务

(一)加大补勘找煤工作力度,增强危机矿山保障能力。

按照理论指导、技术优先、探边摸底、外围拓展的方针,抓好统筹规划,超前部署地质勘查,充分挖掘境内资源潜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集中力量加快煤矿的扩边整合和技术改造,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提升矿区的生产能力。

(二)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构筑多元产业支撑。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创新,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在稳定原煤开采的同时,以特色产业园区(基地)为平台,大力发展特种材料、机械电子、建材矿产、医药食品、制衣制鞋等支柱产业,加快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1、优化发展能源工业。在有序发展煤炭工业,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一次能源结构。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利用农村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推广发展沼气,大力发展适宜村镇、农户使用的可再生能源。

2、做大做强特种材料工业。以江西永安特种冶金材料公司为龙头,整合其他企业资源,完成股份制改造,加快上市步伐,增强产业竞争能力。

3、做大做强机械电子产业。以水轮机厂、光宇针车、建坤鞋机、美特五金、实慧科技、华忻电子、华雄电子、同创液晶等企业为核心,全面振兴机械电子产业。

4、做大做强建材矿产业。重点支持惠金公司发展年产150万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逐步淘汰立窑工艺,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小型水泥企业改建为现代化水泥粉磨企业。提高工业“三废”在水泥企业的利用率,鼓励旋窑水泥企业建设余热发电项目,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干粉砂浆、商品混凝土等水泥深加工制品。促进建材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5、做大做强医药食品业。以大地药业、高升生物、金泰食品、杭莲生态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植物提取药物,积极开发生物技术产品、新型制剂、医药保健等产品,形成以医药制品为主的医药粮油食品产业集群。

6、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努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突出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中药材基地、优质稻基地建设。

7、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以旅游、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发展旅游、物流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

着力打造“红色旅游中转站”,争取“引兵井冈在莲花决策”的历史地位,加快开发建设玉壶山省级风景名胜区、高天崖省级自然保护区、寒山省级森林公园、楼梯磴水库、引兵井冈纪念馆等景区的旅游业。

(三)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区域功能定位。

围绕发展重点接续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区域集中、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用地集约的原则,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为接续替代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主导产业链,建设新型产业基地打造坚实平台。一是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高集约化程度。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内外农业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发展种源农业、循环农业、示范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调整和优化良种繁育、畜牧养殖、果蔬栽培等主导产业布局,在标准化、集约化和无公害化程度上再上新台阶,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环保高效经营。二是以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重点,优化工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导向政策和分类评价体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实现清晰的空间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发展壮大特种材料、建材矿产、医药食品、机械电子工业。三是围绕“服务市场、拓宽领域、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满足就业”为目标,加强服务业的发展,合理布局规划五金、饮食、果品、小商品等专业市场,不断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开拓新兴服务领域,以建设区域型商贸中心为目标,引导高层次的科学消费,促进健康的文化服务业快速发展。

(四)实施项目支撑战略,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狠抓项目协调服务和推进机制建设,强化跟踪服务,为项目建设创造优良环境,扫除发展障碍,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和提高项目质量。大力扶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全力推动企业、产业快速发展做强做大做优。全力实施重点工程推进机制,筛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加速项目建设进度。充分利用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和列入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及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契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跑资金,同时抓住沿海发达地区加快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吸纳其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内迁;加强招商引资,积极扩大项目源,全力支持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上项目。加强项目储备。立足本地优势,筛选、认证、储备一批具有市场可容、技术可行性、经济可为性的大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推进对接和开工转化。完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科学调度,合理安排,保障项目建设又好又快的顺利进行。

(五)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结合莲花矿山生态环境实际,切实规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随时对矿山资源开发、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治理情况进行应时监督管理,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鼓励采矿权人自觉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对管理混乱、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或森林植被严重破坏的矿山企业,要及时查处,责令其停产整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有效实施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利用煤炭开采过程伴生的大量粉煤灰和煤矸石,发展粉煤灰、煤矸石发电和制砖,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五、经济转型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经济转型提供组织保障。成立莲花县可持续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刘家富、县长聂晓葵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县长李南开、副县长曾晓勇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与省、市的沟通协调,积极研究制定转型规划,落实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组织规划的有效实施与监督指导,及时掌握动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扎实推进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发改委,由刘金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莲花县可持续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及协调工作。明确要求把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作为全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健全机制,为经济转型提供根本保证。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统筹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经济转型提供有利条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树立开放之路就是加快发展之路的新观念,积极扩大直接利用外资,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敢为人先,抓好赴外招商活动,坚持贯彻落实项目责任制,分层次、有重点地落实项目。抓好重点项目的调度和跟踪服务,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档案,进一步筛选、研究、包装和储备一批对外招商项目,开辟招商引资新渠道。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完善“一站式”办公和“保姆式”服务制度。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篇6

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开发而兴起,也因资源枯竭而衰退。城市价值系于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上。资源主导了产业的发展,而产业又左右着城市的兴衰。如何破解产业对传统资源的过度依赖,如何协调城市与产业的发展,是关系资源型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首要问题。在此,笔者从城市价值链重构的视角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2 基于城市价值链重构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背景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在历史上因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现已处于自然资源锐减甚至枯竭状态,经济发展步入周期性下滑阶段,但尚未充分实现转型的城市。目前我国共有煤炭、森林、石油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经由国务院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共有69个。由于对资源的依赖,特别是对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资源型城市一般要经历建设一繁荣一衰退一转型的过程,而资源枯竭型城市已经进入这一过程的衰退阶段,同时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三危”现象:经济危困、生态危机、就业危难。整个城市的价值活动开始减弱,价值流趋于停滞,价值体系逐渐瘫痪,价值链出现断裂,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陷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城市对外竞争力明显降低。因此,重构城市的价值链,摆脱对传统资源的过度依赖,协调城市和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和经济的转型成为摆在各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前的迫切任务。

3 基于城市价值链重构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思路

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时并不必然要经历衰退的阶段:不可再生资源虽然趋于枯竭,但可以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和非自然资源;传统主导产业虽然面临衰退,但可以选择并培育后续产业来接替传统主导产业,或者通过产业的集聚和深化,使主导产业在逐步高级化的过程中实现优化与升级,继续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在开发利用新资源、选择培育后续产业时,或者在产业集聚和深化过程中,就会有新的产业和产业链产生,而新的产业链又会衍生出新的价值链,从而导致城市的价值链体系发生变化。针对这些变化,资源枯竭型城市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系统,重构城市价值链,以适应转型的需要。以此为基点,笔者进一步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4 基于城市价值链重构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对策

4.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价值链重构

首先,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城市现有价值链体系和各个子系统,厘清城市现有价值链体系的实现途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现有价值链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其次,根据城市未来的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产业发展状况、产业深化程度,针对城市现有价值链的问题和缺陷,重新构建城市价值链体系和各个子系统。注意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各个子系统通过配合构成的价值链体系能否实现城市的各项功能和价值增值。

再次,通过构建城市价值链的子系统,搭建相应的平台,设立配套的政策,重点吸引产业和经济发展所必需和急需的物资、资本、技术、人力、信息、服务等资源要素向区内聚集、流动。

最后,通过将聚集的资源要素进行重组、整合来促进和带动重点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优化和升级,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

4.2 基于城市价值链重构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如果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则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价值链就会随着传统资源的减少、主导产业的衰退而趋于萎缩。因此,要突破传统的资源认识,更新并深化资源观念,开发利用城市中现实和潜在的所有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

对于传统的不可再生资源,比如矿产资源及其工业开发遗迹,可以开发为工业遗产旅游。对于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可以开发为太阳能产业、水能产业、生物质能产业等新兴产业。对于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文化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可以开发为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第三产业。对于资源的深化认识和开发利用有助于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使城市价值链系统得到补充和优化,从而使功能更加稳定、完善,实现城市价值增值和竞争力提升。

4.3 基于城市价值链重构的后续产业选择与培育

选择培育后续产业相当于用新的价值链系统补充或代替原有的价值链系统,以便继续发挥并优化价值链系统功能、实现价值增值。资源枯竭型城市后续产业的选择和培育要依据城市未来规划、产业结构与发展状况、资源整体情况而定。具体而言,选择并培育的后续产业应符合以下4个条件:一是应具有一定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吸纳产业转型过程中析出的劳动力。二是应具有内生外向型特征,既能拉动内部人员就业,又能为销往外部地区的产品提供服务。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如果简单发展内向型经济,必然受到内需不足的严重制约。三是必须为关联程度高的产业,一个接续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四是必须以现有资源为基础,是资源可积累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综合以上4个条件,针对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考虑优先发展旅游业。为什么首先考虑旅游业,笔者基于以下几点思考: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吸纳再就业人员能力强;旅游业是内生外向型产业,可以吸纳本地各个层次人员就业,而服务对象则主要是周边及外来人员,相当于就地出口产品和服务;旅游业具有市场前景好、关联程度高、综合带动性强等特点;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都是矿业城市,矿产资源枯竭后可以就地发展工业遗产旅游;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发矿产资源,一般都具有独特的地质地貌,可以顺势发展地质地貌观光旅游;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过度开采,导致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的破坏,如果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减少环境破坏,还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或修复,符合资源枯竭型城市保护环境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需要。因此,旅游业是符合资源枯竭型城市后续产业选择要求的优势产业。

4.4 基于城市价值链重构的产业深化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深化主要是深度挖掘主导产业长期发展所积累的技术资源,对技术资源进行集约化和高度化。从城市价值链角度来说,就是提升并优化城市价值链体系中技术资源子系统的功能,使子系统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支持产业的发展和价值链的提升。

首先,对传统主导产业进行技术资源整合与重组,延长产业链条,深挖内部和外部市场需求,拓展并逐步实现传统资源的外部供给,提高技术加工度,变传统资源枯竭为技术资源输出,实现产业深化后的价值链延长和提升。其次,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技术改造和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以创新驱动带动产业二次发展,使传统主导产业不断向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演进,在逐步高级化的过程中实现产业系统和价值系统的优化与升级,从而实现产业和经济转型。

5 结束语

资源枯竭型城市要避免“矿竭城衰”,走出产业和经济发展困境,就要重构城市的价值链体系,吸引各类资源要素流入,通过资源要素的重组和配置来促进和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通过深化资源认识,开发并利用新的资源,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使城市价值链系统得到补充和优化;通过选择、培育后续产业为新的主导产业,来优化并完善产业系统和城市价值链系统;通过产业深化使传统主导产业在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过程中实现产业和价值链的优化与升级。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篇7

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形成初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 在城市经济的总比重中资源经济占到40%甚至更高的比例。由于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所以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 矿产资源优势逐渐被削弱, 资源枯竭问题接踵而来。所谓资源枯竭型城市并不是资源完全枯竭, 而是指原优势资源或主体资源的储量下降到已探明储量的一定比例时, 我们认为该城市即进入资源枯竭型城市行列。一般当资源的开采量达到资源探明储量的60%~70%, 开采时间达到或者超过设计年限的75%时, 即认为城市进入资源枯竭型城市。根据城市资源枯竭情况又可将资源枯竭型城市进一步划分为发展型、警戒型和危机型。

2009年3月, 枣庄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曾因煤兴市, 现在正经历着所有矿产资源型城市必须面对的同一个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2 枣庄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煤炭资源不断减少, 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枣庄市因煤兴市, 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枣庄市的三大支柱产业煤炭、电力及化工为国家纳税64亿元, 为国家及地方财政做出重大贡献。其中煤炭、水泥建材产业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80%左右。但枣庄市煤炭资源开采时间长、开采量大加之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导致以煤炭为原料的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通过表1可知, 枣庄市东部煤矿几乎全部枯竭关停, 只有为数不多的矿区分布于枣庄的西部。煤炭资源不断减少, 使原本占据半壁江山的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面临极大挑战, 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2.2 重工业所占比重大, 轻工业发展不足

枣庄市长期以来严重依赖煤炭类资源型产业, 虽然2012年枣庄市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但是从图1“2008年与2012年枣庄市三次产业结构对比”中可以看出, 枣庄产业机构仍呈现出高度的单一性, 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比重占三次产业比例的58.2%, 与2008年相比,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8.8%:62.8%:28.4%调整为7.8%:58.2%:34.0%。由图1枣庄市三次产业结构对比图明显看出, 第二产业比重虽有所下降, 但仍高居不下。产业结构呈现高度单一的特点。

由图2枣庄市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例可知:枣庄市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中以重工业为主, 轻工业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则发展不足。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 资源型城市的溢出正效应逐步减弱,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存在偏差。

2.3 工业产业链短, 产品加工程度低, 经济效益低

同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一样, 枣庄市对资源的利用主要是以开采、初加工为主。这种简单的生产方式造成枣庄市工业产业链短, 产品加工程度低, 经济效益低。虽然这种生产方式会带来那么多的问题, 但是它仍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首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其次, 短期利益的趋势, 使得人们忽视了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等, 仅通过简单的开采、初加工便可获得极高的利润;最后, 唯GDP论英雄的观念, 使得国家、地方政府迫切希望经济快速发展, 这给这种简单粗暴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更好的依靠。以上种种原因最终造成了资源型城市工业产业链短, 加工程度低, 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尤为突出。

2.4 局部地区生态脆弱, 居住环境恶化

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 在开发过程中枣庄市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重生产轻生活、重产业轻城市、重经济轻生态的发展轨迹。在开发过程中, 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了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理念, 由此产生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居住环境恶化的问题。通过“图3 2012年山东省环境主要污染物比重”及“图42012年枣庄市环境主要污染物比重”对比可以看出枣庄市污染物排放量大, 空气质量不理想, 其中二氧化物比重和可吸入颗粒物比重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除大气污染外, 在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洗煤废水、煤矸石等污染物,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 枣庄市对煤矸石的再利用还很欠缺。大量露天堆放的煤矸石不仅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同时煤矸石极易自然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 对大气造成污染。矿山挖掘还造成较大面积的塌陷区,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5 社会民生问题凸显

由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 造成劳动力专业化倾向过重, 以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的产业工人为主, 工人技术单一, 文化水平层次普遍偏低, 再就业困难多, 尽管枣矿集团等企业积极到新疆等地开辟新能源基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通过转产、转岗、转移等途径解决工人再就业问题, 也只是分流了7000人, 全市因为关闭煤矿而下岗无法就业的工人就超过2万人, 他们只能靠社会保障解决生计问题, 社会保障压力大。另一方面, 引进人才有困难, 本地人才流失严重。枣庄市因煤兴市, 如今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 当年的经济繁荣景象已不再。加之枣庄市外部生活环境质量较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制约了枣庄市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民生问题接踵而至。

3 枣庄市经济发展转型的优势条件分析

3.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低山丘陵地区, 属于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 地跨东经116°~117°, 北纬34°~35°, 东接临沂, 西濒微山湖, 南与江苏搭界, 北与济宁濒临。总体地势北高南低, 东高西低, 呈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北部山亭区境内的高山为全市最高点, 海拔620m。山亭区境内群山连绵起伏, 横亘在市北部。西部滨湖及沿运地带地势最低, 海拔30~40m, 地面平坦。枣庄市境内地形复杂, 遍布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滩、沿湖洼地等多类型地貌特征。其中丘陵、平原、洼地分别占总面积的54.6%、26.6%、18.8%。枣庄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年降水量700~900mm, 具有光照好、积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 为农业生产、工业活动及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越条件。枣庄市属于黄淮流域, 水系发达, 境内共24条大小河流, 大部分发源于地势较高的东北山区。其中境内唯一一条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39km, 曾为枣庄市交通运输做出了很大贡献。

3.2 独特的旅游资源

枣庄市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 形成以滕州微山湖湿地、山亭抱犊崮—熊耳山、峄城冠世榴园和温泉为核心的生态观光旅游。滕州市拥有国家一流的微山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山亭区则是以自然观光旅游为主, 例如抱犊崮、熊耳山大裂谷、莲青山、岩马水库、洪门葡萄节、水泉古梨园、店子长红枣节等;其次, 山亭翼云山石板部落的项目的开发又为山亭旅游增添了一份民俗风情特色。峄城区则依托其万亩冠世石榴园、青檀寺等发展乡村观光旅游。通过建设温泉小镇度假村、山亭汉诺庄园、峄城区仙沐温泉将枣庄市旅游业发展提升为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档次度假区。

以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铁道游击队遗址、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为核心, 包括台儿庄战史陈列馆、李宗仁史料馆, 丰富史料内涵, 提升景区档次, 建成集旅游、观光、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区。

历史上, 中兴矿业集团对于枣庄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枣庄市煤炭资源的枯竭, 中兴工业文化遗址成为枣庄市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枣庄市根据自身情况, 大胆创新, 利用市南区大面积土地, 建设枣庄市50年以来工业历史街区, 展现枣庄市近现代工业文明。

最后, 枣庄市深刻挖掘北辛文化、奚仲文化和墨班文化, 弘扬远古文化的同时, 不断推陈出新, 依据奚仲的精髓文化打造中国越野车基地, 一方面发展了远古文化旅游, 另一方面又创造出新的热点, 吸引更多的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

3.3 相对优越的区位

进一步完善境内五纵八横的公路主框架, 从而实现对外联系方便快捷。通过京台高速、京沪铁路、京沪高铁, 向北可与京津唐地区紧密相连, 向南可延伸至沪宁杭地区;枣庄附近有完善的港口及机场设施, 东毗青岛、日照港口及临沂机场;南邻白云机场及连云港。近几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实施, 欧亚大陆桥加快了枣庄走向中西部的步伐。枣临铁路与枣临高速公路将打通枣庄的出海通道。与此同时枣庄市加快了市内交通线路的建设, 随着BRT线路B1~B10的陆续开通, 初步形成了连通五区一市的快速公交系统。枣庄、滕州火车站实现动车组停靠, 大大加速了同城化步伐。正在施工建设的枣临高速公路、枣临铁路进展顺利;据统计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960.1km, 其中干线公路标准达到二级以上;枣庄港、台儿庄复线船闸建成, 位于枣庄段运河质量达到国家二级航道标准, 通航能力与以往相比提升一倍, 枣庄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网络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3.4 较好的发展软环境

一方面, 国家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关注给枣庄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自2009年3月, 枣庄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 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外部转型机遇。作为山东省唯一选定的国家级资源枯竭型城市, 枣庄市享受了一系列国家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 枣庄市转型成功与否对山东省其他有着类似情况的资源型城市意义重大。因此, 在思想上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2009年12月, 山东省人民政府针对枣庄市转型情况出台《关于支持枣庄市做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的意见》 (鲁政发[2009]134号) 。该意见对转型工作的重要性、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及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为枣庄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道路指明方向。

枣庄市也分外重视城市的转型。通过建设专门的政府机构如旅服局等对枣庄市的旅游产业进行管理;枣庄市积极参加省外各种旅游资源交流会,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借助媒体的力量, 将枣庄市的明信片“江北水乡、运河之都”、“古城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等在中央一套、香港凤凰卫视、山东电视台等进行滚动播出。

3.5 经济基础较为稳固, 接续产业基础较好

枣庄市经济基础较为稳固, 其经济总量位居我国资源枯竭城市中等偏上的位置。2012年, 全市GDP实现1561.68亿元, 人均41720元。枣庄市注重发展煤化工、建材、旅游等替代产业, 接续产业基础较好。目前, 全市共有煤化工企业24家, 其中16家已建成投产, 其固定资产额高达110亿元, 年收益58亿;另外8家为在建项目, 预计总投资额121亿元, 截至目前已投资40.9亿元, 总体来看, 枣庄市煤化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竞争力十足。除此之外, 枣庄市建材工业实力不凡。其中枣庄市水泥产量和石膏产量均位居全省榜首。枣庄市滕州凭借先进技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将中小机床打造为中国产业集群50强品牌, 成为“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和“中国中小机床之都”。除此之外, 枣庄市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基础,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3.6“五区一市”发展方向各有特色

各区市明确定位, 突出优势,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错位发展, 如图5所示。

4 枣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措施

4.1 以农业为基础, 实现农业地域生产综合体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农业生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 枣庄市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支撑, 依靠龙头企业带动, 融合发展多种农业类型, 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实现农业地域生产综合体。

枣庄市最先从根本着手,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打牢根基。首先加大水利工程建设, 保证农业用水及居民用水安全;其次, 利用3S技术, 实时监测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 用来指导灾前应急、灾中指挥、灾后重建等工作, 减少农业损失。

枣庄市大力建设农业基地, 形成农业产业体系, 扩大规模生产的同时加强良种化生产, 实现产品优质化, 从而形成农业生产规模效益。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为根据, 枣庄市围绕台儿庄、薛城、峄城和滕州为中心, 建设成为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以山亭区和滕州市为中心, 建设火樱桃、长红枣、马铃薯、花卉等种植基地, 同时发展豆制品、水产品、乳畜产品加工基地, 最终打造成为特色农产品基地。

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注重对生态坏境的保护,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以山亭区西集镇为代表的生态农业形成了以地下沼气池、地面太阳灶和太阳能采暖房、空中的太阳能热水器为一体的不同时空分布、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能源利用网络。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节省了以往购煤的开支, 净化了环境。同时实施有机肥, 减少农业化肥的使用量, 大力推广无公害大棚蔬菜及农产品, 实现农产品的安全化、绿色化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生态化。

最后, 枣庄市依靠先进技术, 大力推广科技兴农战略。提倡使用滴水灌溉、喷灌, 对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改良, 测土施肥, 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 对收获的农产品进行机械化加工, 提高农产品的收益, 利用科技支撑, 大力推广精准设施农业。枣庄市还注重引进农业技术人员, 壮大农业人才队伍, 将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到实际生产之中, 惠及广大农民;提高农业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为农民提供全面可靠的市场信息, 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从而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节约生产成本, 提高了农业生产利润, 取得了规模效益。

4.2 优化工业结构, 合理工业布局

枣庄市以工业为主导, 延长产业链,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形成三大产业基地。首先, 依托煤炭资源, 通过拉长产业链, 形成煤气、焦炭、液化气、甲醇、三聚氰胺等化工企业为主的产业链;依托创建以煤炭化工、能源、建材为主的煤化工基地;其次, 打造全国能源基地。通过招商引资, 开拓内蒙古、贵州等中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 确保枣庄市后续煤炭资源的安全, 保证煤炭供给的安全性。同时注重对市内火电厂的综合治理, 关停中小火电厂, 以10万kW以上的火电机组为重点建设项目, 如田陈富源煤矸石电厂、华电国际十里泉电厂等, 打造全国能源基地。最后, 以水泥、石膏等为原料, 依靠科技和创新, 紧跟时代需求, 发展装饰材料、玻璃深加工品种、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新型建材, 努力将枣庄打造成为全国新型建材基地。

枣庄市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新兴产业为发展重点, 打造枣庄市机械制造业集群。首先, 依托枣庄市良好的地理自然环境, 利用各区县农业区位优势, 生产不同农产品, 对农副产品进行加工, 逐步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第二, 以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为中心, 注重发展服装销售、专业物流等配套产业, 从而以区域为单位建设服装产业集群。第三, 以鲁南机床、华源数控等骨干企业为龙头, 重点发展特种车辆、机床零部件、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 形成机床产业集群。最后, 依托高新技术, 形成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智能电网为中心的新兴产业集群。

4.3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为促进枣庄市旅游业发展, 首要任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吃穿住用行一条龙服务体系, 推进服务功能转型。打造商品购物、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购物街区;构建以星级酒店为主体、经济型酒店为补充的接待体系;创新旅游产品, 将特色饮食、民风民俗创新开发, 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 打造多层次旅游;其次, 以生态观光旅游、运河文化与红色文化旅游、远古文化旅游、工业遗产旅游为中心, 打造四大特色旅游。这样就形成了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到旅游景点管理的一体化建设, 为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 从而将枣庄市旅游产业做好做强做大。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许多方面。因此, 枣庄在转型过程中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大局观念, 正确处理城市转型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 通过探索长期的保障机制, 使枣庄市走上一条制度化的科学发展道路。

摘要:指出了枣庄市曾因煤兴市, 现在正经历所有矿产资源型城市必须面对的同一个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分析了枣庄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优势条件, 进而提出了枣庄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山东省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东省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枣庄市统计局.2013年枣庄市统计年鉴[R].枣庄:枣庄市统计局, 2013.

[3]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十二五发展规划[R].济南:山东省人民政府, 2011.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篇8

2008年3月,萍乡市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联合下文确定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江西省仅萍乡市1家,中部仅萍乡和大冶2家。这是继比照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城市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之后享受到的又一项国家政策,这一政策对萍乡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划时代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萍乡经济发展难得的新起点、新优势,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资源枯竭制约,必须加快城市经济转型。

萍乡市属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该市依托有利的资源优势不断发展钢铁、水泥、陶瓷、电力等产业,经济发展呈现高位增长,尤其是近十年连续保持10%以上增速。但经过上百年机械化大规模开采,萍乡市的煤炭资源不断减少,现有煤炭储量可开采年限最长不会超过20年。萍乡经济可持续发展受资源枯竭影响越来越严重,如果不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则可能停滞不前,甚至于出现衰退。

(二)缓解就业矛盾,必须加快城市经济转型。

资源型产业的衰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量的企业亏损、破产,大批职工下岗、失业,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矛盾突出,影响社会安定。就以萍乡市煤炭系统为例,该系统在册职工15.94万人,其中下岗职工就有10万余人,10万多人没有就业,影响了10万多个家庭的收入,直接影响几十万人的生活质量。要建设活力、繁荣、和谐萍乡,就必须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努力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倡导全民创业,增强经济实力,扩大就业空间,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三)提升传统产业,必须加快城市经济转型。

萍乡市传统支柱产业中的钢铁、水泥、陶瓷等行业,一方面都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行业,虽然近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但环境污染状况依然严峻。另一方面这些行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差等问题。因此,只有加快推进经济转型,促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经济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二、金融支持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

(一)金融资源配置矛盾突出。

当前萍乡市金融资源与经济资源的配置,存在一些突出矛盾,从而影响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信贷规模总量偏小。2008年萍乡市银行业各项贷款总量占全省贷款总量仅为2.97%,落后于毗邻的宜春(6.62%)、新余(4.18%)等城市。而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测算,萍乡市整个转型所需资金初步预计高达501.6亿。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资金供需的非一致性,将直接制约萍乡市经济的发展。二是融资渠道单一。萍乡市目前只有一家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融资,银行信贷资金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既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又增加了企业融资难度。三是金融创新能力不足。萍乡市金融机构较少,市场竞争力弱,业务垄断性强,造成金融产品少,创新动力不足,缺乏精品和亮点服务项目。业务品种和服务对象的同质化,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增加了经营成本,制约了金融业自身的发展。

(二)产业与金融锁定恶性循环。

萍乡市具有典型的产业锁定特征,2008年,围绕煤炭的开发利用形成的煤炭采选、钢铁、陶瓷、水泥等资源型产业约占整个萍乡工业的57%。由于产业锁定,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着资源价格波动、其他地区产业替代和资源枯竭等多重系统性风险。对产业锁定的突破无疑离不开大规模的金融支持。但是,产业锁定也直接导致了金融锁定,即资源型城市的金融资源和服务向主导产业高度集中。截至2008年末,萍乡市全市贷款存量当中投放于资源产业的信贷资金达65.02亿元,占贷款总量的40.68%。这种金融锁定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与产业锁定相互依存的格局,并反过来加强产业锁定。具体表现是金融机构对主导产业、主导企业之外的产业和企业支持严重不足,导致其他产业、企业生存发展困难,最终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很难改变。

(三)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会形成吸引资金流入的洼地,相反,则可能成为资金流出的推动力量。从萍乡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看,目前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司法环境欠佳,银行在依法维护金融债权方面处于弱势,往往在诉讼案件中赢了官司输了钱。比如今年某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笔400万元不良个人经营贷款向法院起诉,法院拍卖借款人抵押资产所得600多万元,却将银行债权与其他债权人等同进行强制分配,银行不服上诉,并多次向地方政府反映情况,但没有结果,案件延压至今,银行债权迟迟得不到清偿,导致该行不良率大幅上升,总行直接给予个贷停牌,消费贷款业务停办。二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目前人行征信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采集的信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还不能为银行信贷业务提供全面的信用信息服务。三是一些改制、破产企业逃废悬空银行债权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四是部分企业、个人恶意欠息、不归还贷款的行为仍然存在,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大量的资产损失。

(四)弱势金融发展滞后。

当前,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弱势金融支持政策措施,但往往因以下三个因素导致政策效应大大减弱:一是金融改革的完全市场化导致弱势金融服务缺位。金融改革对原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以市场化为原则、以利润最大化为取向的商业化转轨。由于在改革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弱势金融的通盘性和复杂性,大幅度撤并了区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网点,上收信贷管理权限,实行集约化经营,资金主要集中投放于大项目、大企业,对县城经济、“三农”、中小企业等支持还不足。二是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削弱了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目前,涉农金融机构基本上局限于传统的存款、贷款和少量的结算业务,缺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需要的金融产品。比如国家最近推出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涉农金融机构就未及时跟进开发相应的信贷产品。三是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力度不够。据统计,2008年四家银行贷款投放量占全市信贷总量的83.16%,而四家银行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仅占全市发放该项贷款总量的14.87%。这种小额担保贷款市场份额与贷款总量的不协调,影响了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四是国家支持和鼓励弱势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太少。目前,国家对金融机构发展弱势金融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还不健全。

三、金融支持城市经济转型的对策

萍乡市作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要加快实现经济转型,金融业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需要及时跟进,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在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转型为突破点,以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为目标,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萍乡市城市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努力做大金融总量,满足城市经济转型资金需求。

当前金融总量偏小是制约萍乡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必须把做大金融总量放在突出位置。因此,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拓展融资方式。一是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向各自的总行、省行、省联社争取多批项目,运用银团贷款、金融机构联合贷款、委托贷款等多种方式扩大贷款规模,加大对城市经济转型的支持力度;二是积极鼓励国内外商业银行在萍乡市设立分支机构,增加企业融资渠道,扩大经济转型外部资金来源;三是积极支持优质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四是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鼓励辖区内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为企业上市提供便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二)努力突破金融锁定,着力调整信贷结构。

金融业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突出信贷支持重点,优化配置信贷增量,提高投资效率优化信贷投向,鼓励信贷资金优先进入辖内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自主创新型行业和企业,促进萍乡市经济转型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科学发展道路:一是着力支持传统支柱产业技术升级换代改造,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效益。具体地说,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创新,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特色产业园区(基地)为平台,以萍钢、萍矿等大企业集团为主要依托,大力发展冶金、能源、陶瓷、花炮、建材、特种材料,建设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化工瓷、电瓷、花炮、建材、装备机械、新型材料生产基地。二是选准项目,大力培育医药、电子、光伏等接续替代产业,促进产业层次全面提升,努力实现萍乡市经济多元化发展。

(三)深化信用体系建设,为城市经济转型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始终抓住征信管理这个重点,积极推动统一征信平台建设,加强与工商、税务、质检、公安、司法等地方政府部门的合作,尽早实现企业纳税、质量、诉讼等各方面重要信息的整合,扩大系统信用信息的范围。二是大力推广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政府行政管理、企业经济活动和个人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县区信用环境进行评估,促进地方信用环境的不断改善,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形成“资金洼地”效应。四是司法部门要维护银行债权,保障银行对贷款抵押物的优先受偿权;要加大对恶意逃债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金融债权。五是努力构建新型的政、银、企关系,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为银企合作、银企双赢创造条件。

(四)大力发展弱势金融,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健发展。

当前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下,金融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弱势金融的重要性,适度增加对弱势产业、弱势群体的信贷支持,促进萍乡市经济和谐稳健发展。首先,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银行机构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门机构,以及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授信、信贷营销、风险管理、考核激励等制度,科学合理地设定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其次,完善农村金融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开发适合“三农”发展的信贷产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的信贷扶持,支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第三,大力发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与再就业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联动,支持中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自主创业的扶持范围,实现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岗位与中小企业有效发展的良性互动。第四,建议国家出台相应鼓励政策,提高金融机构发展弱势金融的积极性,促使金融机构主动扶持弱势群体。

(五)加快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城市经济转型的功能。

城市经济转型需要金融多方位的支持,对金融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金融部门要在充分防范风险的同时,积极探究金融创新方式、方法和品种,转换经营理念,进一步满足城市经济转型的多层次金融需求。一是创新金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适应城市转型要求的金融管理制度和业务发展机制,按照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效率的原则,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合理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提高企业融资效率;二是创新经营机制。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信贷营销理念,推行标准化工作流程,提供一揽子、一站式的服务;三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开展应收账款、专利权质押、仓单质押、货权质押、保理、账户托管等业务,大力推广商业承兑汇票,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融资服务,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四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在支付结算、外汇服务、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摘要:金融如何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是当前亟需破解的难题。本文以萍乡市为例,在充分认识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金融支持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转型为突破口,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城市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的对策建议。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篇9

一、阜新城市转型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一) 阜新城市转型面临的困境

1. 接续替代产业框架基本形成, 但多元化产业格局尚未真正确立。

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 新型支柱产业的确立是困难的。虽然确立了现代农业的转型道路, 但是阜新产业弱小而又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阜新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在总量上均处于全省的最后一位。2003年至2008年五年间, 农产品加工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12.7%上升到27.3%, 但是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供应、新型能源、煤化工等“三大产业基地”建设的项目仍面临许多困难。而且, 阜新进行经济转型所处的大环境是我国已进入买方市场, 市场竞争激烈, 培育和开发市场难度较大, 弱小产业的发展壮大面临严峻的挑战。

2. 转型中出现了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

城镇失业率高, 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问题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突出问题。由于历史原因, 阜新在转型中的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难的障碍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阜新现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10.7万人, 占城镇人口的12.4%, 城镇登记失业率高达6.6%, 现有就业人员中近3/4就业稳定性差。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有近一半来自矿区, 年龄大, 技能单一, 观念陈旧, 实现再就业的难度较大。大量城乡居民处于贫困状态。城市低保人口18.2万人, 占市辖区人口的23.3%, 占全省低保人口总数的12.9%;农村贫困人口24万人, 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1.4%。这些突出的问题, 使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日趋增多, 较大规模的职工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社会治安也趋于恶化, 直接影响城市转型的进行, 处理不好还将影响到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3. 财政紧张而又承担沉重的支出负担, 投资环境差, 资金匮乏。

财政极度困难的阜新, 每年上划给中央和省的税收增量却高于中央和省级财政每年向阜新提供的转移支付, 休养生息无从谈起。阜新地方财政紧张又缺少吸引投资的优惠条件。阜新是辽宁财政收支矛盾最突出的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的74%要用于人员经费及保运转支出, 占可支配财力的比重高达81.6%, 是典型的“吃饭财政”, 而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扶持创业、贫困人口受教育、弥补社保资金缺口、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等又急需财力支持。仅社会服务职能部门和社会保障职能部门经费缺口就达1.74亿元。总之, 资金匮乏仍然是制约阜新经济转型的瓶颈。

(二) 阜新城市转型困境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1.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城市发展过程中观念落后, 体制封闭。

作为煤炭城市, 阜新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行, 形成了依靠矿产资源、传统产业、现有市场的思维惯性, 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淡薄, 开拓创新和吃苦耐劳精神不够, 依赖思想、等靠要观念很重。这种封闭的思维方式和落后的思想观念, 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2. 忽视社会转型, 使经济转型缺乏思想和制度支持。

提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往往人们容易简单理解为经济转型或产业转型, 事实上我们在重点抓经济转型的同时绝对不能忽略社会转型。由于体制、机制原因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阜新下一步发展仍面临重重困难和矛盾, 有些凭借自身力量无法解决。因此, 建立规范、有效的转型机制, 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提供一个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是非常必要的。

二、推动阜新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走循环经济之路。变废为宝, 大力发展综合利用, 大量煤矸石、粉煤灰和工业废弃物要充分用起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吃干榨净。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 增加其附加值。要走自主创新之路。过去我们走的是拼消耗浪费资源的路子, 但是我们的资源储量和人口数量都不允许再走下去。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 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 使城市发展以创新为依托。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重视环境保护, 解决好阜新转型发展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 解决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 使阜新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二) 努力发展好接续产业、替代产业, 确立多元化经济格局

坚持以项目为核心, 以“工业年”活动为载体, 大力推进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供应、新型能源、煤化工等“三大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装备制造业配套、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新型电子、玛瑙加工、北派服饰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 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 构筑具有阜新特色的现代服务业。

(三) 充分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

坚持以人为本, 为城市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对矿工进行免费转岗培训;为矿工进行创业咨询的同时提供小额优惠贷款;允许不够正常退休年龄的矿工提前退休并给以较高的退休待遇, 同时对其免费培训;多渠道创造再就业条件;确保矿工的医药费来源, 对职业病进行免费治疗;由国家出资对矿区旧房进行改造。

(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转型提供足够的支持

从2008年起, 已经进入转型振兴的第二阶段。努力开创阜新转型振兴的新局面, 是新一届政府肩负的历史重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国务院近期制定下发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了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加大财政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由于转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因此有力的政策扶持将极大地促进转型的顺利进行, 地方政府应该在认真贯彻中央政策的同时, 进一步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应有的作用, 在城市转型过程中给予企业、农民充分的政策支持, 为转型提供政策保障。

(五) 社会转型与经济转型同步进行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 加强发展软环境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 坚持科学理政, 更加关注民生。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把政府工作的着力点转向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市、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2. 坚持民主施政, 推进政务公开。

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制度, 进一步完善社会公示、重大决策听证和专家咨询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继续办好政府公报、政府网站和“民心网”。建立完善政务公开和信息发布制度, 及时公布老百姓关心的事, 努力办好老百姓希望办的事。

3. 坚持依法行政, 强化行政监督。

认真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进一步依法清理行政许可事项, 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 确保政令畅通, 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4. 坚持从严治政,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篇10

1 经济转型与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是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单一资源经济的有效方针

1.1 经济转型的理论性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都是因资源而立的, 城中的其它产业也依附和服务于资源型产业。产业结构的单一也正是由于资源型城市片面强调自己的资源优势, 并以开采、出售资源作为主要的产业方向来发展地区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质是一个主导产业的再造过程。因此,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就是培育和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替代产业, 走产业结构多元化的道路。

1.2 根据转型城市的实际情况培育替代产业

一般来说, 培育替代产业, 要转变依托自然资源求发展的思维定势, 在发展接替项目上可将其分为两部分:1、接替产业项目。向上延伸经营伴生、共生资源, 以充分利用其价值资源、改变粗放型开采及生产方式。向下延伸, 加大资源的深加工程度等。2、替代产业项目。改造、重组、引资扩建存量项目, 通向全国, 多行业寻求市场。接续产业可以理解为“拉长资源产业链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长期单纯靠出售资源产品, 很少进行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 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必然之路。

1.3 国外经济成功转型的实践及给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启示

(1) 法国洛林转型改造“进”、“退”的基本思路。

法国洛林以往是以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地战后新产业和国际市场的变化使该地区面临着传统产业衰退的问题。法国政府因此制定了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内容的转型目标。洛林地区经济转型的“进”、“退”的基本内容主要求包括:“进”—即产业的进入政策。旨在以发展新产业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即产业的改造。对传统的有发展前途的产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以提高效率。“退”—即产业的退出。放弃成本高而又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放弃夕阳产业而又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为及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虽然漫长。但由于政府政策合理, 产业进退有序, 洛林地区的经济成功实现了转型。

(2) 几点启示。

尽管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制度环境, 发展水平不尽相同, 在转型的模式上, 还是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转型产业的“进”、“退”走市场化导向的道路。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德国鲁尔区的重新崛起, 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排除了纳粹德国高度集权的国家统制体制和战后军事占领当局严格管制的做法, 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居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事业与各种形式的私人企业在社会市场经济原则框架内运作, 发挥着既有竞争又有相互补充的作用。这点与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国有企业非常相似。转型过程中, 政府的必要干预及支持是实现成功转型的有力保障。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 投资巨大, 历时时间长, 政府应承担一部分转型资金。用来完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以及公共设施服务等硬件设施。为新产业的进入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引进先进技术及优秀管理、技能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

2 资源枯竭型企业的退出是市场机制重新配置的要求, 也是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2.1 资源枯竭型企业选择合适的途径退出以维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破产、关闭。

一般是当资源枯竭型企业矿产资源基本枯竭、严重亏损且扭亏无望、企业外部条件不佳的情况下, 而前景产业转型方向难以寻找而实行的退出策略。但其破产后后顾问题太多, 因而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如我国的云南东川矿务局。

(2) 产业转型。

一般在企业规模较大, 内外部条件比较有利, 企业市场环境和区位条件良好时可进行产业转型。这种退出策略利于平稳退出而且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3) 改制重组。

其实质上是实行政企分离、主辅分离的过程。即实现企业的“非行政化”及“非国有化”。这是大多数资源枯竭型企业都要实施的政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也只有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让市场来选择企业, 而非计划来培育企业, 企业只有在体制创新、自主经营、市场导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原有的模糊责权关系、政策主体的混乱, 以及政企不分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 如江西萍乡矿业等。

(4) 迁移。

是企业全部或部分人员设备迁移到其他资源矿区, 缩小原有企业规模的措施。但其适应性较差。要求企业资金实力及异地企业的合作。但在中国部分地区有实施, 且成效欠佳。如江苏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在新疆阿克苏开办的俄霍布拉克煤矿等。

2.2 资源枯竭型企业的退出障碍及其解决方法

资源枯竭型企业的劳动力转移及安置问题是资源枯竭型企业退出的主要问题。

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单一, 企业组织形式单一, 退出及转型时大量的职工面临下岗而这就涉及到一系列培训转换技能、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和离退休工人的养老金等应付费等。解决该问题, 首先政府的财力支持。政府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涵盖所有离退休人员、工伤工残人员, 特困职工的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体恤金等。其次, 依托政府再就业服务体系, 根据下岗失业职工的文化及技能水平建立不同类型、专业和层次的培训中心, 帮助职工再就业。再次, 以发展新产业为主, 带动相关产业及第三产业, 引进外资, 鼓励外场进入以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就业问题。

3 重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 谋求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长期的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资源进行掠夺式、粗放式的开发利用, 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急剧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 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如辽宁阜新的大面积地面塌陷, 形成了100平方公里的沉陷区, 直接影响群众达30万人, 而地下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更严重的危胁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鲁尔工业区曾是德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他们治理污染的对策就是把环保定为国策, 将环保写入《基本法》中, 迄今以取得相当大的成就, 我们可借鉴之处有:

(1) 将生态建设及环保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健全和完善环保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才能从法律上落实生态建设问题。

如1992年鲁尔区的“德国二元系统” (DSD“绿点”) 。我国可以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中污染及环境破坏严重的企业予以惩罚甚至关闭, 对大型企业改制重组发展接替产业也是可行性方法之一。

(2) 建立循环经济, 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篇11

摘要:矿产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经济转型的严峻形势。本文以大冶市为例,运用SWOT模型对资源枯竭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大冶市应该选择复合式的经济转型模式。在转型过程中应注重承接高梯度地区转移产业,重点发展关联度较大的优势产业,延伸采掘业产业链,发展以冶金为主的接续产业和以非金属为主的替代产业,以及建设良好投资环境,吸引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8WOT模型;经济转型

目前我国118个资源型城市中有2/3已经进入衰退期,440座矿山倒闭,1/4城市面临资源枯竭问题。2008年3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12个重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大冶市名列其中。随着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出台了《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解决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得到基本解决的目标,确立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长效机制。

一、大冶市以矿业为主的工业现状

大冶市是以矿业为主的经济,2005年和2006年工业产值分别占GDP总量的40.6%,43.6%,其中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由2006年85.09%上升到2007年的90%,轻工业发展滞后,呈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第二产业特别是采掘、冶金、化工、钢铁等重工业过度发展的不合理产业格局。对矿产资源的过度依赖性决定其经济增长存在很大的刚性,一旦资源枯竭而又没有及时转型,将直接影响大冶市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目前大冶市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主体矿产如铁矿,铜矿和煤矿保有储量占探明储量的比例分别只有28.6%,27.4%,25.6%。按此保有量计算,大冶铁矿只能开采5至10年,铜矿和煤矿只能开采3至5年;大冶市主体矿区铜碌山露天开采已经停止,进入地下开采阶段,年限大约还有20年。大型国有企业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六座附属矿山有4座已经闭坑,2座进入残采阶段,其自产铜矿还不能满足自身生产能力的l/5,铁矿产量也由20世纪70年代的500-600吨降到目前的几十吨,由于企业机器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导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也进一步加速了资源枯竭。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一些资源相关企业利润降低或者面临破产,矿业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二、SWOT模型分析

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挑战(Threat)。它是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各种相关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优势分析

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大冶市是武汉城市圈内仅有的5个县域重点开发区之一,与黄石市共同构成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也是圈内经济核心增长极;与武汉市江夏区毗邻,位于一小时快速交通圈内,是铁路交通枢纽,交通方便快捷。大冶市可利用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腹地作用,与圈内城市实现资源自由流动,获得经济发展机遇。同时,武汉城市圈建设首次将周边八大城市的发展与武汉市相融合,圈内城市对国家政策、地方法规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这是大冶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相比于其他资源型城市所也有的独特优势。两大优势使大冶与圈内其他地区相比,在接受武汉城市圈辐射作用,分享城市圈积聚效应,融入城市圈更加有利。

2.劣势分析

粗放的资源开采方式产生大量废石废水,对土壤水体大气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形成大面积的废石排放厂,遗留的露天开采大坑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全市有80多处塌陷区,滑坡泥石流区30多处,地质灾害频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18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3‰市域12条主要港渠中10条不同程度污染;主要矿区170家大小尾砂库中25家存在重大隐患。经过长期开采,部分矿区千疮百孔,矿山裸露,破坏严重,地质恢复投入大,难度高。这些会加大产业结构转型中环境治理资金投入。

3.机遇分析

武汉城市圈和两型社会建设对大冶市经济转型有重大促进作用。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对大冶市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延长资源开发年限有重大意义,“环境友好型”建设将有利于大冶矿区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恢复。

国家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工程的政策,给大冶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很多政策支持,例如在保障社会稳定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财玫援助,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有利于解决矿区的负外部性问题,有利于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通过加大补贴和支付转移力度,有利于矿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

4.挑战分析

资源枯竭城市的经济转型存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功能面I临重新定位的难题。一方面,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在探索阶段,经济发展缓慢,而周边城市仍然保持原有发展速度,如果资源型城市不能尽快完成经济转型,很有可能成为城市经济塌陷区,失去在城市群中原有经济功能和经济地位,从而被边缘化。云南东川市就是一个经济塌陷区的例子,东川市资源枯竭后经济逐渐衰落,失去在原有城市群中的经济地位,最终撤市改区。

三、大冶市经济转型模式的选择

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产业延伸模式,产业更替模式和复合模式。

1.产业延伸模式,即在原有资源采掘业基础上,一方面对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发展下游产业,另一方面向产业链高端延伸进行产业升级,形成相关产业。

2.产业更替模式,即通过利用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吸引外来投资的方式,直接在资源型城市引进不依赖原有资源产业的新兴产业,并逐渐取代原有产业。

3.复合模式,即转型初期表现为产业延伸模式,城市主导产业逐步被资源型下游产业替代,随着资源向高深加工方向发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新兴产业逐渐取代原来的资源采掘业和初加工业。

根据以上分析,大冶市应该选择复合模式来谋求经济转型。一方面,大冶市主体矿产虽然面临枯竭,但其非金属矿产仍然比较丰富,且开发成本也具有一定优势,可以继续充分加以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通过引进新型产业,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实现产业更替,推动整个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四、对大冶市经济转型的几点建议

1.承接高梯度地区转移产业,重点发展关联度较大的优势产业

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主导产业再造过程,大冶市应该在综合考虑区域优势,内部需求,市场前景与外部关联原则下精心选择关联度较大的产业来谋求发展。大冶市应该充分发挥距离武汉市近,交通便利的优越条件,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产业链条,尽享圈内产业积聚带来的低成本,高效率和创新优势;吸收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效应,为圈内城市提供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同时又可以吸收资金,技术,人才,实现人力物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并利用圈内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區产业转移为契机,承接圈内钢铁、汽配、机电等优势产业,与黄石市共建武汉城市圈内三大钢铁产业基地之一。

2.延伸采掘业产业链,发展以冶金为主的接续产业和以非金属为主的替代产业

改变以往粗放型单一的生产方式,延长产业链,向开采一粗炼一精炼一型材一制品的高深加工化发展,提高附加值,逐步摆脱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在发展接替产业方面,冶金业以新冶特钢、华鑫钢铁等为主,重点发展无缝钢管,不锈钢,精密铸件等延伸加工产品;建材产业以华祥水泥,尖峰水泥,正明铝材为主,重点发展新兴干法水泥和新型建材。在发展替代产业方面,非金属矿产业是大冶市经济转型最具一定阶段性的替代产业,必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作为当前新的替代产业重点发展。

3.建设良好投资环境,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 篇12

辽宁省是一个资源大省, 同时也是耗竭性资源开采地区的集中省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地区资源优势对经济的作用明显降低, 甚至造成了地区资源的枯竭。经过较长时间的资源开采及城市发展, 目前, 辽宁省多数资源型城市已步入发展阶段的中年时期, 部分城市资源已呈现衰退或枯竭而进入老年阶段:抚顺、阜新、朝阳处于老年阶段;本溪、盘锦、葫芦岛处于中年阶段。资源枯竭严重地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资源接续问题, 减轻资源型城市沉重的经济负担, 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进行调整和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经济转型能力评价指标设计

经济的发展与演变离不开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要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 也就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环境、经济、社会和资源共同发展的大系统, 这5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辽宁省进入中老年时期的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考虑降低城市间规模差异对整体能力的影响, 本文多采用二次指标, 同时根据枯竭型资源城市的经济特点, 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5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来构建辽宁省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指标体系, 见表1。

资料来源:《辽宁统计年鉴》、《辽宁统计调查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

3 利用SPSS多元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为了消除由观测量纲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本文对所选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 使标准化后的变量均值为0, 方差为1, 然后对标准化后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计算。计算出公因子的特征值根、方差贡献率及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方差贡献率是衡量公共因子相对重要程度的指标, 方差贡献率越大, 表明该公共因子相对越重要, 或者说方差越大表明公共因子对变量的贡献越大。计算得出, 前4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021%, 这表明前4个公因子反映了原来14个指标的94.021%的信息量。各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说明, 公因子1、公因子2、公因子3、公因子4可以解释原始信息的能力分别是31.683%、27.872%、18.564%、15.903%。由此可见, 第一因子是反映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的最主要因子, 其余3个因子的评价能力逐渐减弱。

进行因子旋转是为了更好地对所选取的公共因子赋予合理的经济解释。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 公因子1在X1、X2、X4、X5上有相对较大的载荷, 反映城市基本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公因子2在X6、X7、X8上有相对较大的载荷, 反映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保障;公因子3在X11、X12上有相对较大的载荷, 反映城市的资源环境;公因子4在X13、X14上有相对较大的载荷, 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

基于上面的计算, 得出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能力得分及排序, 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盘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在辽宁省这几个资源型城市中是最好的, 本溪的社会结构、社会保障水平和资源环境都要高于其他几个城市, 而居民生活水平最高的则是抚顺。但是由于第一因子是反映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的最主要因子, 所以根据第一因子得分, 再综合其他3个因子的得分, 将得分按>0.5, -0.5~0.5, <-0.5分为3个区间, 得出经济转型能力等级:经济转型能力比较强的是盘锦;经济转型能力一般的是抚顺、葫芦岛和本溪;经济转型能力较弱的城市是阜新和朝阳。

4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以辽宁省进入中老年时期的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这5方面选取14个指标来构建辽宁省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指标体系。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 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因子是反映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的最主要因子, 其方差贡献率是31.683%。根据第一因子的得分, 再综合其他3个因子的得分, 将得分按>0.5, -0.5~0.5, <-0.5分为3个区间, 初步界定出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的等级:经济转型能力比较强的是盘锦;经济转型能力一般的是抚顺、葫芦岛和本溪;经济转型能力较弱的城市是阜新和朝阳。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67-173.

[2]张文霖.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J].市场研究, 2005 (12) .

[3]郭艳秋, 路世昌.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辽宁省区域技术效率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9 (11) .

[4]何亮.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6 (5) .

[5]郭艳秋.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6) .

[6]李长华, 路世昌.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7) .

[7]郭艳秋, 路世昌.基于SFA的辽宁省行业技术效率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 2009 (11) .

[8]林海明.主成分分析与初始因子分析的异同[J].统计与决策, 2006 (8) .

上一篇:变革能力下一篇:绘画作品中的情感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