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

2024-07-08

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精选7篇)

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 篇1

随着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已形成一大批资源枯竭型矿区, 使得我国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进行了经济转型。然而, 目前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 应当加强产业转型、体制转型以及创新管理制度方面的转型, 推动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现状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面临着资源枯竭现象, 为此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进行了经济转型,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 然而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的经济转型却是一个艰巨而曲折的过程,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在经济转型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经济转型方向选择问题

战略产业结构转型是目前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进行经济转型时, 保证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 目前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时, 缺乏科学的经济转型规划, 过分注重企业的产业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企业相应体制的跟进。加上煤矿企业的特殊属性, 目前煤矿的退休人员相对较多, 而且存在着一些伤、工残以及职业病患者等人员, 导致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面临着较重的社会负担。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时, 对高新技术产业较为注重, 忽视了员工的安置问题。此外, 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只关注资本运作, 忽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健全状况。

(二) 员工转型适应性较弱

很多国有煤矿大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 煤矿规模相对较大, 矿区覆盖范围也相对较广, 同时存在众多下属单位, 各下属单位的层次发展各不相同且不平衡, 过分依赖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同时, 煤矿行业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多数煤矿企业的员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劳动技术也相对较为单一, 加上长期的井下作业导致员工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员工安置难度。加上很多煤矿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岗位变化能力相对较低, 同时观念相对落后, 进行再就业难度相对较大, 导致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员工的转型适应性较弱。

(三) 发展资金短缺, 转型后劲不足

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都有着沉重的社会负担和税费负担, 加上煤矿行业长久以来的底价微利政策, 导致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自身缺陷不断积累, 企业的财力也相对有限。现目前, 大部分国有煤炭企业都有沉重的债务负担, 拖欠银行贷款不仅数额巨大、时间很长, 并且相当一部分已经形成呆账、死账;此外, 煤炭行业融资渠道相对窄小, 难以筹措发展资金, 导致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经济转型中发展资金短缺, 转型后劲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的经济转型。

二、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内容

目前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进行经济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产业转型。从整体上来讲, 目前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的产业结构转型时, 一方面,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可以利用支柱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使得煤矿企业的产业链进行纵向延伸, 以发展更多的持续产业;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跳出原产业范畴, 从企业的横向方面选择替代产业。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应当综合考虑企业的枯竭速率以及对原产业的依赖程度, 选择正确的转向方式。若企业对原产业依赖程度较大且资源枯竭速率较慢, 企业可以通过纵向延长产业链来进行产业转型;若企业对原产业依赖程度较大且资源枯竭速率较快, 企业可以通过横向延长产业链来进行产业转型。 (2) 体制转型。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在进行体制转型时, 应当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以及权责明确的科学管理体制, 注重企业的用工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革。企业可以通过靠大联强、破产兼并、技术合作、资产重组以及大胆引进民间资本和民营机制等运作方式来进行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将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与企业体制改革有机结合, 加强资本重组和盘活存量, 将企业的资金逐步从非支柱性产业中退出, 并逐步集中在企业的支柱性产业中。 (3) 创新管理制度。科学、优越的管理制度是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应当不断创新内部管理制度。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与企业的创新管理制度相辅相成, 企业的改革成效和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由创新的管理制度进行巩固, 从而使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发挥最大效益。

三、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策略

(一) 从粗放发展型转变为简约提升型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时, 应当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佳、资源消耗低以及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坚持速度、效益、质量、安全以及环保的有机统一, 生产高质量、有安全保障能力、高效益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的洁净煤, 实现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企业也应当加大大型煤矿生产基地建设, 不断提高矿井的煤产量和产煤效率, 不断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 使煤矿企业不断朝着高效简约化转变。

(二) 注重多元发展

目前煤炭企业大多采用的是原煤直接销售的方式, 然而煤炭的大多数的效益和利益都体现在煤炭的下游产品中, 煤炭企业获得的利益相对较低。因此,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应当注重多元发展, 加大煤炭新产品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力度, 采用横向衍生以及纵向延伸的方式, 不断延伸煤炭产业链条, 同时有序发展替代产业, 实现以煤为主的单项发展战略向以优势突出的多元发展战略转变, 不断提升煤炭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 注重开放式横向战略合作

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终有枯竭的一天, 因此, 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应当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及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将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行充分利用, 不断加强横向战略合作。同时注重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 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平台推动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

四、结语

近年来, 我国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矿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行了经济转型, 然而, 在进行经济转型时仍然存在经济转型方向选择问题、员工转型适应性较弱以及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 因此, 应当加强产业转型、体制转型以及创新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转型, 并从粗放发展型转变为简约提升型、注重多元发展以及注重开放式横向战略合作, 推动煤矿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我国煤炭行业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 资源桔竭型煤炭矿区不断增多, 为了实现衰老煤炭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进行了经济转型。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现状, 从产业转型、体制转型以及创新管理制度方面分析了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内容, 并提出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策略, 以期为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的经济转型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研究

参考文献

[1]苏晓梅.探讨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如何进行经济转型[J].财经界, 2013 (06) .

[2]胡瑞仲, 董洪光.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经济转型途径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 2011 (3) .

[3]陶惠忠.经济转型发展下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探讨[J].会计之友, 2011 (35) .

[4]黄邵颖.关于对煤炭企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J].科学导报, 2013 (12) .

[5]李巍.国有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J].经济视野, 2013 (21) .

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 篇2

焦作市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自19世纪中叶煤炭开采至20世纪90年代初,焦作市工业增加值的90%来自煤炭及相关产业,煤炭的开发利用助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煤炭开采特点形成特有的土地利用灾害,如地表沉陷、大气污染、地面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功能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土地利用系统健康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由于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逐渐减少,1999年末焦作煤炭资源面临枯竭,面临着经济转型。而经济的转型发展需要土地支撑,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断扩张,形成了土地利用相对粗放的格局,严重影响土地利用系统健康。2010年焦作城市化水平为47.05%,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用地拓展与土地利用系统保护之间矛盾的凸显期,关系到焦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当前研究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问题对于把握煤炭资源枯竭型土地利用系统运行规律,调控土地利用系统发展态势,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持续发展,实现焦作市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市,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既有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它是在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特定土地单元下,与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2]。因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并对土地利用系统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产生压力。因此,针对土地利用系统的特点,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3,4,5,6,7,8,9],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表1),共20个指标。

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Xu fuliu et al[10]、张健等[11]、赵艳等[12]方法。三角模型是美国农业部(USDA)根据土壤的砂—粉砂—粘土含量分析土壤类型时提出的一种方法[13],当前该方法已应用于管理、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土地可持续利用等学科[14,15,16]。三角模型可以对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进行可视化描述,能够综合状况及趋势。三角模型是一种直观的平台,能够很好地图解综合状况及趋势,具有直观性和简明性,易于被不同层次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理解和应用。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是土地持续、健康利用的基础和核心。在研究中根据土地利用系统的特点和三角模型的要求,选取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组相互联系的指数,通过三角图对三组指数的相互关系进行可视化描述,从而定量分析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态和趋势。使用Grapher8.0软件构建三角图,然后在“MS Word”进行修正,从而得到三角模型(图1)。

图1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NRI位于最高顶点,NSEI位于左下顶点,NEEI位于右下顶点。X、Y和Z轴分别代表NEEI(非生态环境指数)、NRI(自然资源指数)和NSEI(非社会经济指数),每个轴沿逆时针方向从0到1。每个轴分别平均分为五个范围,“非常低”:0-0.2;“较低”:0.2-0.4;“中等”:0.4-0.6;“较高”:0.6-0.8;“非常高”:0.8-1.0。同时,三角形图表对NEFI、ESI、NSAI的相对比例结合情况进行说明。三角形又细分为五个区域: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五个不同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及相应的表现水平(表2和图1)。在三角图中,根据3个综合指数相对比例变化,可辨识出7个不同的运动趋势,分别代表7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趋势(表3)。经过计算,根据不同数据点和数据系列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和趋势进行定量评价。

3 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

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表示不变。

3.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焦作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介于112°43′31″E-113°38′35″E,34°41′03″N-35°29′45″N。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搭界,南邻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东与新乡接壤,西与济源毗邻。东西长102.05km,南北宽75.43km,土地总面积4000.89km2,地貌特征大体是“北山、中川、南滩”。现辖四区(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中站区)、两市(沁阳市、孟州市)、四县(博爱县、修武县、温县、武陟县)。截至2010年末焦作市GDP总量为1245.93亿元,总人口354.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7.05%。长期以来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重经济产出的数量和速度,轻土地利用系统的管护,造成地表沉陷、大气污染、地面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对其土地利用系统健康产生实质性影响。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01-2011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2000-2010年)、焦作统计年鉴(2001-2011年)、焦作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10年)。

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个指标存在极性、数量级的差异,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使各个指标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

对于正向作用的指标:Xij=xij/max(xij)(1)

对于负向作用的指标:Xij=min(xij)/xij(2)

式中:Xij为第i个准则层第j个指标标准值;xij为某指标原始值;max(xij)为标准化前某项指标最大值,min(xij)为标准化前某项指标最小值。

3.3 指标权重确定

由于土地利用系统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是一项涵盖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并且各指标对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贡献不同,因而需要根据指标作用大小分别进行赋权重。秩和运算法通过综合专家知识权重确定,并剔除偶然因素引起的偏差,是一种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步骤包括[17]:(1)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求取秩和;(2)对专家排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3)根据权重分配公式计算权重。采用秩和运算法计算指标权重(表1)。

3.4 综合指数计算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自然资源指数(NRI)、社会经济指数(SEI)、生态环境指数(EEI),计算公式为:

式中:NRIy、SEIy、EEIy分别是第y个研究对象的自然资源指数、社会经济指数、生态环境指数;Wh为第h个自然资源指标权重;Wk为第k个社会经济指标权重;Wl为第l个生态环境指标权重。

根据三角模型性质,选取非社会经济指数(NSEI)、非生态环境指数(NEEI)、自然资源指数(NRI)作为评价指数,构建三角图。其中NSEIy=1-SEIy,NEEIy=1-EEIy。

3.6 评价结果

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值和指标的标准化数值,运用公式(3)-(5)计算焦作市2000-2010年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指数(表4)。

由表4可知,2000-2010年焦作市自然资源指数(NRI)水平较高,均在0.87以上,主要得益于国家惠农政策,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使得有效灌溉率、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等逐年稳步增加。但是,由于人口持续增加、水资源总量年际变动以及耕地占补平衡的滞后性引起耕地数量波动等影响,自然资源指数总体上呈起伏变化。非社会经济指数(NSEI)总体呈下降趋势,反映焦作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土地利用经济社会效益稳步提高,促使土地利用系统的经济社会指数稳步提升。非生态环境指数(NEEI)总体趋势为逐年下降,说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大体稳定的前提下,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果明显,提升和改善了土地利用系统的生态环境质量。

3.7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表4运用Grapher8.0软件得焦作市2000-2010年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及趋势(图2)。

3.7.1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分析

从图2可知,2000-2010年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位于Ⅲ区域(一般健康区域),包括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由表4可知,2000-2002年自然资源指数均高于0.87,而非社会经济指数和非生态环境指数相对较大,从而导致这一时期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处于一般健康状态。第二阶段,位于Ⅱ区域(很健康区域),包括2003-2005年、2006-2008年。这一阶段自然资源指数比较稳定,均在0.91以上,非社会经济指数逐年减少,非生态环境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随着焦作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逐渐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土地利用系统合理利用,同时加大土地利用系统的投资力度,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并且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高。第三阶段,位于Ⅰ区域(非常健康区域),包括2006年、2009年和2010年。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指数趋于稳定,在0.91左右,而非经济社会指数和非生态环境指数明显减小。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焦作市在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加大了土地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合理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投入产出效率,同时积极构建“一区、两带、三网”的生态构架,促进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持续增强。

3.7.2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趋势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2000-2010年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总体状态从很健康发展到非常健康,其中非经济社会指数从0.3216下降到0.0014,反映随着焦作市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土地利用系统经济社会效益提高,非生态环境指数从0.3851降至0.0028,说明焦作市在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道路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初显成效,大幅提升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由图2可知,2000-2010年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存在四个明显的趋势:T2、T1、T3、T2。具体而言,2000-2004年呈现T2趋势(很健康),NRI、NEEI、NSEI值变化趋势分别为增加、减小、减小。2004-2008年呈现T1趋势(一般健康),NRI、NEEI、NSEI值变化趋势分别为增加、增加、减小。2008-2009年呈现T3趋势(一般健康),NRI、NEEI、NSEI值变化趋势分别为增加、减小、增加。2009-2010年呈现T2趋势(很健康),NRI、NEEI、NSEI值变化趋势分别为增加、减小、减小。从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存在的四个趋势来看,2000-2010年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趋势呈波动变化,经历很健康、一般健康、一般健康、很健康阶段,但是其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总体上呈增强态势。

4 结论及建议

(1)从2000-2010年,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不断增强,经历一般健康、很健康、非常健康三个阶段。主要得益于国家重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焦作作为国家“十二·五”时期继续支持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在接替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财力性转移支付等方面获取较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焦作市加快经济转型、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中原经济区建设为焦作市提供新的契机,在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进程中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六大工程”等,推动焦作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转变,从而使得其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持续增强。但2006年出现波动,主要是当年投入大量环保资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存在四个明显趋势:T2、T1、T3、T2,2000-2004年呈现T2趋势(很健康),2004-2008年呈现T1趋势(一般健康),2008-2009年呈现T3趋势(一般健康),2009-2010年呈现T2趋势(很健康)。这与焦作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2000-2004年煤炭行业不景气,同时这一时期焦作市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环境治理投入存在不足。2004-2009年煤炭行业大发展时期,对土地利用系统健康产生深刻影响,从而表现为土地利用系统呈现一般健康状态。而2009-2010年焦作市大力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接续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因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呈现阶段性增强。

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 篇3

1我国资源枯竭型企业现状

资源枯竭型企业的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从全球工业化国家资源开发的规律看, 大都是在工业化完成以后出现了因资源衰竭引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我国则是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就出现了这些问题。近年来, 有2/3的矿山进入了中老年期, 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煤、鹤煤公司为例, 焦煤公司是有着百年煤炭开采历史的老矿区, 也是全国闻名的衰老矿区之一, 部分矿井长期开采, 资源已经枯竭。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由于矿井连续衰老报废, 历史包袱沉重, 生产经营十分困难, 成为全国煤炭行业的特困企业。已实施关闭破产的焦西、小马、冯营、朱村、韩王、李封、王封7对矿井资源枯竭亏损严重, 社会负担沉重。鹤煤公司的一矿、二矿、五矿均是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矿井, 经过40多年开采, 资源已枯竭, 由于没有接替矿井, 失去了煤炭主业优势, 企业长期亏损, 生产经营极为困难, 企业已濒临死亡的边缘, 企业难以为继, 职工生活困苦。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对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不够, 更缺乏既有利于资源开发又能够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因此,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型企业转型道路是一项紧迫任务。

2河南煤化集团资源枯竭型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践

面对资源枯竭型企业举步维艰的状况,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积极实施战略重组, 1年多以来,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坚持以“四个重在”为统领, 严格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要求, 积极实施“两调整、两提高” 战略举措, 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为抓手, 严格执行和落实国家关闭破产政策的各项规定, 积极推动资源枯竭型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1实施政策性破产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煤公司对7户企业实施了政策性破产。实施政策性破产后, 焦煤公司一举甩掉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资产质量得到优化, 在结构调整中彻底摆脱困境, 经济效益实现快速增长。通过对有效资产的再利用, 不仅实现破产矿在原址上重组, 安置了相当一部分职工, 为社会减轻了就业压力, 而且企业还确立了以煤电为主业, 以化工、建材、冶炼等行业为辅业的发展模式, 经济结构得到充分调整, 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2发展循环经济

在实施政策性破产的同时,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鹤煤公司始终将职工安置与企业重组相结合, 立足当前规划长远, 按照“有利于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安置职工、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发展思路,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安置职工。

用煤矸石生产新型环保建筑材料, 是国家鼓励的“三废”利用项目, 鹤煤公司一矿破产职工用安置费、补偿金入股, 利用闲置厂房、场地, 进行了9个月的紧张施工建设, 2006年6月12日年产6 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建设项目正式点火试生产。随后, 五矿、六矿煤矸石砖厂陆续建成投产, 破产职工600余人实现再就业。

2.3调整产业布局

在关闭资源枯竭矿井后,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煤公司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 重新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 才能保持煤炭生产和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焦煤公司关闭矿井大都在西部, 为尽快扭转煤炭产量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 焦煤公司筹措资金加大东部矿区的开采力度, 3年内建成赵固一矿、二矿, 赵固一矿2009年投产, 创造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纪录。与此同时积极进行资本运作, 整合了方庄、白庄、张屯、宝雨山等地方煤矿, 巩固了煤炭产能。通过开发整合, 产业布局更加集中合理, 有力地促进了煤炭生产效益的快速提高。

2.4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焦煤公司关闭破产的7对矿井重组后全部实行股份制, 逐步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 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重组后的韩王工业有限公司 (原韩王矿) 积极推进新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职工人均年收入也由破产前的0.7万元增至目前的2万元。重组后的鑫珠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原朱村矿) 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 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市场经济运作的新机制, 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一年一个台阶, 职工年收入由破产前的人均0.36万元, 增加到人均4.2万元。

3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资源枯竭型企业经济转型离不开外部软、硬件环境的支持。

(1) 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

(2) 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在产业发展方面, 有财政补贴、投资降税、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等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 有对吸纳就业项目的投资补贴、建立培训机构、对个人创业的政策支持等;在社会保障建设方面, 应加大对社会保障建设的投入力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高度重视法律法规的作用, 通过立法为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 成立破产保障基金。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还不十分完善, 一些长期亏损的国企存在发不出职工工资、缴不起社保费用的现象, 这些劳动债权问题如何解决是市场化破产面临的一大挑战。应从失业保险费、保费利息、财政补贴和其他来源获得资金, 建立破产保障基金, 用于支付破产企业职工被拖欠的工资和欠缴的医疗、养老保险金等。

(5) 完善资源枯竭矿山正常退出机制。出台特别扶持政策, 支持煤矿转产发展非煤产业, 使其逐步形成替代产业;允许煤炭企业从煤矿生产成本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转产发展资金或关闭破产清算专项费用, 专项用于资源枯竭煤矿接续矿井建设、转产项目投资、职工再就业培训、分离企业生活服务单位、企业破产清算和职工内部退养等各种费用。

(6) 尽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劳动债权的清偿, 以解决不少国有企业面临的清偿担保债权之后、无钱支付劳动债权的问题。

(7) 引导职工加强法律和民主管理的意识。如新破产法规定, 债权人会议应当有债务人的职工和工会代表参加, 债权人委员会必须有1名债务人的职工代表或者工会代表。要引导破产国企职工依法行使权利, 重视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机会。

(8) 努力培育起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以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 与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社会服务相联系, 并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立法, 以保护企业下岗职工利益。

4结语

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 篇4

(一) 枯竭型城镇的特殊性

枯竭型城镇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城镇。它的地域足够大, 对其研究涉及区域经济学与城镇经济学、城镇地理学及城市生态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煤矿城镇大多采取缘矿而建的开发模式, 由此形成较为独特的城镇空间结构。随着煤炭资源优势的减弱, 在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转型时期, 原有的城镇空间产生新的发展动力, 促使城镇空间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二) 枯竭型城镇的不可再生性

煤炭城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型城镇, 具体为:一是煤炭城镇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所有煤炭城镇都要面临的共性问题就是沉陷区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恢复。二是煤炭的长期廉价输出导致城镇积累薄弱, 没有开发新的产业, 仅靠资源输出保持城镇的正常运转, 可当资源枯竭时, 由于没有地方积累, 也就没有能力开发新的产业, 并且就算开发了在外部市场上也很难获得竞争力。所以煤炭城镇在资源开采末期, 发展将举步维艰。

二、黑龙江煤炭城镇空间调控主体及发展模式

(一) 黑龙江煤炭短缺与能源危机

黑龙江煤炭城镇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的供需形势十分严峻。具有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 矿产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等特点。作为工业原料的煤炭供给面临着经济发展需求的巨大矛盾。因此, 应建设节约型社会消费结构、调整煤炭供给结构、加大资源开发和再利用的技术投入、寻求资源供给的国际化、加快煤炭产权市场建设等, 从供需两方面综合优化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各项措施。

(二) 黑龙江煤炭城镇及其空间发展调控主体

目前对黑龙江煤炭城镇空间发展能够发挥调控作用的只有两种力量:政府和企业, 政企关系的变迁一直是城镇空间发展内在制度的推动力和约束力。由于黑龙江煤炭城镇特殊的地位以及国有企业特性的存在, 城镇及其空间发展所面临的并非企业、政府、社区的三方关系的协调, 而是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多重利益之间的博弈, 地方政府是其中的关键和焦点。地方政府的价值取向和作用将决定城镇空间的发展模式 (见图1) 。

(三) 黑龙江煤炭城镇空间发展模式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政府、社区可以分别代表市场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体利益, 城镇用地及其空间发展的目标指向取决于三种价值取向:精英模式、平民模式、协调模式。作为中间路线的协调模式虽然需要付出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成本, 却是唯一保证各利益集团都有发言权、有利于在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有利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因此, 未来黑龙江煤炭城镇及其空间发展将是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的多主体、多目标的调控过程 (见表1) 。

三、黑龙江煤炭城镇功能转型

(一) 经济功能转型

产业的转型是城镇转型的基础, 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是产业转型的主要目标, 而产业转型需要发展基于比较优势的具有潜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部门。黑龙江煤炭城镇经济转型总体思路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 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以体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 巩固加强第一产业, 积极调整第二产业, 大力培育第三产业, 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二) 城镇化转型

黑龙江煤炭城镇既面临着高成本城镇化的挑战, 还要面临偿还因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形成的历史欠账, 支付“沉淀成本”, 破解再城镇化的难题。城镇化与工业化在空间发展上要避免产生新的分割, 虽然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 但二者也存在较大的不同, 并长期处于分割的状态, 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与城镇分割, 市场经济时期开发区、产业区与城镇分割。整合二者的关系, 应从对工业化的调控入手, 加强产业的适度聚集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和相互促进, 建立城镇—产业共生的发展体系, 整合城镇和区域内各种优势资源, 立足于区域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现实基础选择发展对策, 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 (见表2) 。

(三) 煤炭城镇功能转型

城镇功能向综合性城镇转变、经济功能由原料生产基地向地区经济增长中心转变是目前黑龙江煤炭城镇发展的主要思路, 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化城镇是主要的目标。城镇空间功能的转型有两种情况。

1. 城镇功能的局部转型

煤炭城镇未来的发展仍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完善城镇功能, 而功能的综合性必然要求城镇功能空间的多样性。如煤炭城镇正逐步由单一煤炭城镇逐步向区域经济中心城镇发展。而应这一趋势, 鸡西市规划从城镇职能方面要建设成为黑龙江省南部区域中心城镇;从经济发展方面要建设成为多元产业并重的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要建设成为知名的煤炭特色城镇;从生态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方面要建设成为适合居住的中国北方生态园林城镇;从旅游发展方面要建设成为以兴凯湖为特色的旅游城镇, 使城镇空间功能适应并引导城镇的转型 (见图2) 。

2. 城镇功能的整体转型

相对于大型煤炭城镇的局部功能转型, 一些小型的煤炭城镇可能实现整体功能转型, 这种整体的转型要依赖发现和创造新的发展优势。

(四) 产业功能转型

煤炭城镇转型的关键和基础是产业的转型, 产业的转型方向主要是产业的多元化。要在尽可能保持原有支柱产业不快速下滑的基础上, 选择市场前景好、技术先进、产业关联度大并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能够带动城镇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主导产业群体, 并要创造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强化产业与空间的互动。

四、黑龙江煤炭城镇社会空间发展

目前, 黑龙江煤炭城镇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不仅是自身转型的问题, 更多的是受国家宏观背景的影响, 社会分异所导致的社会空间分异、城镇贫困等问题都在煤炭城镇中有所反映。煤炭城镇社会空间发展包括:

(一) 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整合城镇社会空间

逐步将“单位制”的社会空间组织形式向“社区制”转变。加强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的和谐社区建设, 推进基层社区组织的模式逐步由政府主导型向混合型、自治型转化。社区建设中应注重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 以利于加强社区居民的交流和居民归属感。

(二) 改善居住环境, 重点加强城镇棚户区治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黑龙江煤炭城镇中有大量的人口居住在建于二十世纪70年代甚至更早的平房区内, 这些在“先生产、后生活”理念下建设的居住区居住面积小, 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其中许多已经成为衰败的棚户区。这些居住区有很大部分位于沉陷区内, 安全隐患严重。应结合城镇发展以及旧城区改造及沉陷区实际情况, 统一规划, 按轻重缓急分期实施, 重点解决迫在眉睫的危险住宅、学校、医院搬迁和影响城镇运转功能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改造等实际问题, 对沉陷区内遭到较严重破坏的住宅进行分矿合并, 集中搬迁。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煤炭沉陷区的棚户区进行改造, 如双鸭山市进行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 取得较大的成绩, 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 还有大量的居民需要重新安置 (见图3) 。

旧城区的改造应本着优化城镇内部结构, 符合城镇空间发展总体安排的原则。对于沉陷区和采矿区之上需要搬迁的居民, 如果资源开采还有潜力且距城镇中心较远, 可以在为新建小区选址时考虑职工流动和居民流向等因素, 使搬迁职工在工作场所附近安居, 以减轻城镇交通压力;但是从长远考虑, 要尽量将居民安置在城镇中心区, 以利于城镇聚集效益的形成, 也使居民真正能够体会到城镇物质和精神文明。

(三) 发展和创造多元化的社会空间

煤炭城镇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的社会结构使城镇陷入了一种缺乏活力的文化氛围, 独特但陈旧的“矿区文化”严重影响了城镇的现代化进程。因此, 要创造以社会空间为载体的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氛围, 例如兼具文化与经济功能的会展和创意文化空间、大学园区等。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 德国的鲁尔区才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所大学, 而目前鲁尔区已经成为全欧洲大学最集中的地区。但也有一些经济状况不好的煤炭城镇中的大学被其他城镇吸引搬迁, 例如原来位于鸡西的黑龙江科技学院主体已搬迁至哈尔滨市, 使其发展失去了良好的资源 (见图4) 。

五、黑龙江煤炭城镇空间结构优化

(一) 煤炭城镇外部空间结构优化

煤炭城镇外部空间结构的优化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适度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黑龙江煤炭城镇化发展走的是一条非均衡增长的道路, 以外来资本投入和资源产业为重点的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若干地区推动了快速城镇化过程, 使城镇体系结构多呈现大城镇主导的特征。2.区域城镇体系结构优化。重点从两个方面优化煤炭城镇的城镇体系结构:城镇体系的建设要通过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改善城乡关系, 削弱二元结构;通过明确城镇职能分工、完善城镇规模等级, 使城镇体系更合理发展。

(二) 煤炭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优化

大中型煤炭城镇多呈现多中心分散型的结构特征。虽然有聚集程度较差的缺陷, 但是也具有发展弹性大、空间资源充裕等优势。煤炭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重构和优化的另一个关键要点是内部空间二元化的整合, 即逐步弱化资源区域与城镇区域的分割, 使其演变为城镇合理的功能分区。这就要求煤炭城镇在原有的多中心城镇结构基础上, 构建具有聚集功能和效益的城镇中心, 核心地域空间一般在半径约10—20公里的范围内。典型城镇空间内部重新组合如双鸭山市, 城镇中心原在尖山区, 规划尖山区向北发展, 通过双福路与福利镇连片发展成为中心城。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受地形条件和地下煤层的限制, 尖山区内部城镇发展空间不大, 只有北面的双福路两侧还有狭长的一片空地, 尖山区向北发展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其次双鸭山市铁路是佳双线的终端, 对外交通对公路的依赖性大, 而福利镇早已成为三江平原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尖山区向北发展与福利镇连成片发展, 使其成为三江平原东部地区的商贸中心。

(三) 集中布局和小型煤炭城镇结构优化

煤炭城镇应合理分析城镇发展现状、寻求符合城镇发展特点和城镇发展目标的城镇空间结构。这类城镇一般不需要进行城镇中心的重新选择, 但是需要合理选择城镇的发展新区, 完善旧城区的各项功能。其空间发展中城镇黄金地段的用地置换、生态环境的绿化、美化、城镇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成为城镇建设用地重组的重点。由于所处开发阶段不同, 一些城镇将逐步减少煤炭加工型产业用地、一些城镇却在加强煤炭等加工型产业用地、更多的城镇是在强化多元工业的基础上完善原有城镇空间格局。一些规模偏小、区位不佳、潜力不大的小型采矿点在城镇空间结构优化中将被逐步撤并。

六、结语

本文基于资源枯竭理论, 论述了黑龙江煤炭城镇调控主体、社会功能发展、空间发展优化等, 验证了煤矿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提出了黑龙江煤炭城镇空间结构发展的对策, 期望为严寒地区资源枯竭型城镇规划研究提供发展范式。

本项目受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面上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1154137

摘要:煤炭型城镇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城镇, 它们大多采取缘矿而建的建设模式, 由此形成较为分散的城镇空间结构。由于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不可避免地造成原有产业的衰败。因此, 煤炭枯竭型城镇的产业转型与空间结构发展成为资源枯竭型城镇规划研究的迫切要求。本文立足黑龙江严寒地域, 深入剖析煤炭城镇资源危机、转型和发展趋势, 探讨煤矿城镇社会功能空间优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寻求引导煤矿城镇空间健康、持续发展的途径。提出了黑龙江煤炭城镇社会、空间结构发展优化的对策, 旨在为同类地区规划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孙淼.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调控开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5-15.

[2]李洁, 孙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阈下黑龙江煤炭城市研究[M].北京:西苑出版社, 2011 (6) :52-83.

[3]焦华富.中国煤炭城镇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8:3-25.

[4]刘云刚.中国资源型城镇的发展机制及其调控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2:6-386.

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 篇5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我国乃至世界性的难题。山西大同长期以来都以本地区煤炭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 为国家经济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但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及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创新带来的外部挑战, 使得煤矿企业的“下井工人”也将面临着再就业压力, 矛盾日益突出。

关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及发展对策, 国内不少学者与实务工作者也展开了一定研究。神华集团政策研究室张熙霖《煤炭形势跟踪研究及煤炭行业并购重组机遇分析》分析了影响煤炭价格的规律性因素及最新形势, 探讨了煤炭行业新一轮并购重组及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可能。西山煤电 (集团) 周莉《大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意义与路径》强调转型已成为国家制定政策和布局项目的战略重点。甘肃农业大学彭超、张艳荣《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分析———以山西省为例》从山西省的经济转型试点城市的经济基础、GDP平均增长率、产业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 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企业顺应城市经济转型, 才能继续发展, 给职工工作以保障;矿工接受并适应产业转型, 才能更好生存。本文着眼于“下井工人”这一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殊弱势群体, 基于煤炭资源将要枯竭---未雨绸缪的理性思考, 通过调查访问, 深入了解矿工的工作、生活状况, 并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成功经验, 为煤炭企业和煤矿工人今后的出路提供合理化建议, 为决策者提出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 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人为本的社会情怀。

二、大同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一) 对煤炭产业过分依赖

煤炭产业是大同的支柱产业, 煤炭产量高、质量好。1980~2001年以来, 大同市累计输出原煤约14亿吨, 向京、津、唐地区输电1000亿千瓦时, 并向欧洲、亚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优质动力煤1.45亿吨。

但和别的资源型城市一样, 在煤炭被过度开采, 资源濒临枯竭的态势下, “一煤独大”的大同也面临着失业人数增多、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步入衰退的困境, 城市转型迫在眉睫。

(二) 产业转型已成为必然———煤炭储备锐减及煤价下跌

由图1可见, 近10年来,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尤其在2010年至2011年煤炭储量锐减。假定在每年开采量一定的条件下, 煤炭资源将在未来20~30年内急剧减少甚至枯竭。由于优质煤炭资源也濒临枯竭, 煤炭生产接续紧张。“九五”以来, 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投资锐减, 而大同矿务局 (同煤集团前身) 和地方煤炭企业的接替生产能力建设和转型产业发展十分缓慢, 煤炭企业多元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进而造成煤炭产业逐步萎缩、接替产业有心无力的局面。

三、同煤集团企业现状

(一) 产业结构问题突出

在煤炭资源趋于枯竭的现实环境下, 全省最大的煤炭企业———同煤集团企业内部缺陷也慢慢浮出水面。在中国特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垄断经营, 导致同煤集团所有制结构固化, 企业活力不足。工厂技术装备老化、生产技术结构低, 阻碍了生产率的提高及工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可持续发展力差, 多年来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未能被完全消化, 也一定程度影响企业发展速度。

(二) 员工专业构成及受教育情况

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三个直属矿 (煤峪口矿、忻州窑矿、燕子山矿) 、两个控股子公司 (大唐塔山煤矿、鄂尔多斯矿业投资) 、三个全资子公司、两个参股公司、一个分公司。作为大型煤炭企业, 其公司人员情况可以作为同煤集团的总体情况的典型样本。如表1图2所示, 煤矿企业员工绝大部分为生产人员, 其中又以“下井工人”占比为最高。由80%员工受教育程度为中专高中及以下, 可推论出“下井工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再加上“下井工人”对煤炭工作的依赖性过强, 职业技能单一, 一旦下岗, 他们将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 “井下作业”安全问题

据统计, 从1980年到2004年, 这55年来, 仅同煤集团累计就有3646名矿工因工牺牲, 3188名矿工致残, 38.78万人受过轻伤, 1万多名矿工患有矽肺病 (矽肺又称硅肺, 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 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下井工人的工作条件虽逐年改善, 但一些不可预测的悲惨事件仍在发生, 而且井下粉尘污染往往很难完全避免, 员工的职业安全和社会保障压力在不断加大。

四、“下井工人”的生存现状调查分析———以同忻矿、晋华宫矿为样本

围绕“下井工人”生存状况及其对未来生活工作的规划, 以同煤集团的两个下属煤矿 (同忻矿、晋华宫矿) 为样本, 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工作得以开展。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下井工人”家庭经济基本状况、对现有工作的满意度、由煤炭资源枯竭所引起的问题及日后个人打算等。通过样本数据掌握“下井工人”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 以小见大, 探讨大同市煤炭资源枯竭后的各种员工安置措施, 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 “下井工人”家庭经济基本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 有87%的“下井工人”月收入在6000~8000元间。这对于居住在大同市这样的三线城市来说工资处于中上等水平, 生活是有所保障的。由于矿工都是男性工作者, 其工资自然是一个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产生这样的统计结果, 是因为我们选取的调查样本是同煤集团的下属企业, 而同煤集团是国有控股企业, 其生产经营能力在煤炭行业中名列前茅。同忻矿、晋华宫矿企业效益良好, 员工待遇不错。尽管2012年煤炭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对两矿经营利润有所冲击, 但企业仍坚持根据工作绩效发放工资奖励, 在经济最不景气时选择小幅下调矿工工资, 积极保证员工福利。

(二) “下井工人”对工作的满意度

根据调查得知, “下井工人”选择煤炭工作主要 (93%) 是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祖辈都在做煤炭工作, 子承父业, 代代相传。另有少部分矿工 (5%) 认为, 相比于其他工作, 这份工作可以带来丰厚的工资。因此愿意留在矿山, 与企业签订长期劳务合同, “永续”为企业效力。

多数矿工 (68%) 把子女送往矿上附属学校就读, 另有30%的矿工选择把子女安排在其他公立学校。走访了解到, 矿上附属学校往往规模很小, 距离居民区较近, 师资力量近年来在逐步改善。而其他公立学校的缺点主要是离家很远, 交通不太方便。

矿工对于矿上安全措施的评价这项数据, 总体来是比较乐观的。主要安全措施有:工作区挂着警示标志, 提醒注意安全生产 (80%) ;常常有安全教育及考核 (80%) ;设有安全绩效工资, 违规操作会有罚款 (70%) ;必须换上工作服才能下井, 平时着装不能下井 (70%) 。然而目前煤炭产业前景不容乐观。绝大多数人 (60%) 认为煤炭行业越来越不景气了, 提到近年来有开发其他清洁能源来替代燃煤的迹象。受到我国经济下滑的影响及煤炭市场的放开, 国内煤炭行业也深受进口煤的价格冲击。待产业转型、结构调整或技术革新后, 煤炭行业也许还有翻身机会。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 煤炭资源枯竭, “下井工人”面临的生存问题及个人打算

煤炭资源一旦枯竭, 无疑会造成矿工失业, 进而给其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严重伤害。由于矿工们大多是家里的顶梁柱, 他们的工资是家里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大多数矿工一辈子只在矿井下工作, 生产技能单一, 文化水平不高, 面临失业束手无策, 自身去向难以明确。对于矿工设想在煤炭资源枯竭后的打算统计数据表明, 有45%的矿工选择待业, 等待其他机遇的出现;有36%的矿工打算在失业后外出打工, 可能会去尝试寻找其他相似企业, 以抵消技能单一带来的缺点;还有18%的矿工选择利用周围人脉在居民区做一些小本生意, 至少养家糊口;只有1%的矿工决定回家务农。

五、国内外资源枯竭型产业转型经验与教训———分别以辽宁阜新、德国鲁尔为例

这些城市曾经也遇到资源枯竭、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的瓶颈, 如何进行产业转型, 德国鲁尔、辽宁阜新采取的措施办法, 对大同“煤都”的转型有借鉴意义。

1.转型模式选择

转型可选择主动和被动两种模式。主动转型发生在成熟期, 此时期开始以市场为导向, 发展资源优势进行科技创新, 从初级加工业向精深加工转变;同时也利用资源产业现有优势积极发展替代产业。而被动转型属于到了衰退期甚至枯竭型, 被迫而进行的产业转型。德国鲁尔、中国阜新, 其产业转型“休克式”特征明显。

2.转型措施借鉴

未雨绸缪调整战略, 发现问题及时出力解决, 转型常常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转机, 也往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德国鲁尔经过四十多年的转型, 现在已经从“煤炭中心”变成一个以原始煤炭产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并存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区。为形成新的产业结构, 鲁尔以技术为核心、政府支持为辅助, 施行多项措施。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吸引人才和资金的进入, 加速技术改造, 发挥科技能动力;二是在政府的扶持和带动下, 努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三是增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四是制定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度;五是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矿工安置工作, 做好矿工的保障安抚工作。

辽宁阜新的转型思路与鲁尔类似, 即构筑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经济格局, 力求扭转以单一产业占主的局面, 在保持原有产业的基础上, 进行多元化发展和建设。为构造新的主导产业框架, 阜新几年来引进和培育东阿阿胶、河南双汇等70多个龙头企业, 带动全市形成生猪、乳品等十四个农业产业化链条。其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为其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奠定了基础, 从而带动形成了新的产业优势。为发展支柱产业, 阜新在稳定煤炭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电力工业, 同时还抓住辽宁省建设全国装备医药制造业基地的机会, 将自己建设为重要配套基地。

鲁尔和阜新除了在技术上进行更新, 积极利用和配合政府政策之外, 一直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对破碎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修补, 对残旧的社会环境也进行了革新。

其转型措施有很大参考价值。

3.转型经验启示

产业转型的终极目标, 就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多元化发展;由产业转型促进经济转型, 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不能对单一产业依赖太重。重视原有煤炭生产加工的同时, 也要重视服务业、轻工业、农业的协同发展, 避免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的现象。鲁尔区就对煤炭就地加工, 与电力、钢铁、煤化工、建材等联合生产, 避免了产业过于单一而可能对经济带来的威胁。

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作用。利用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 与高校科研所联合,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 促成高科技含量科技成果的产生。

除了参与市场竞争, 也要善于利用政府提供的优惠。将市场与政府力量相结合, 接受政府在体制、法律、资金、人力多方面的支持及援助, 将衰退产业区重建, 从而成功完成城市转型、产业转型。

工厂内部配置有害气体回收处理装置, 修建净水澄清池;工厂外部可于废弃煤矸石山上植树种草搞绿化, 于塌陷矿区开辟湖泊疗养池。并加强对工厂的管理, 严格废气排放制度, 以改善矿区环境, 控制矿区污染。

制定矿区内的区域规划, 加强城市规划。鲁尔区将城市群分为三大片, 各城市挖掘自身文化底蕴和内涵精髓, 保护自己的文化和古老建筑, 宣传展示自身特征, 形成个性化的城市功能和文化品牌建设。

注入项目以推动经济转型。阜新扩大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投资项目、民间交流, 促成一批合资项目知名企业落户阜新。

六、针对煤炭行业和“下井工人”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 政府支持产业升级

1.产业扶持促转型

政府应根据宏观经济大势, 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产业扶持计划, 通过出台和落实一系列产业优惠政策来降低煤炭行业的转型成本, 从而促进煤炭行业的转型。

2.市场发力促转型

政府应大力培养和促进煤炭企业竞争意识, 推动市场有效运行, 以避免资源浪费和无效率的企业运作。煤炭行业应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下增强竞争发展意识, 优化自身资源配置, 尽可能争取政府援助, 通过各种合法途径促使资金向本企业的流动, 从而保持或提高本企业市场份额。

3.环境建设促转型

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充分调动人力物力, 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为产业区重建提供基础设施、加强污染治理工作以优化生态环境、制定有前瞻性的政策措施以吸引外部优秀企业入驻等。

4.人员培训促转型

政府应妥善安置煤炭行业下岗员工, 采取多种方式为其谋求生路提供帮助, 如进行免费的再就业技能培训并提供公共实训, 建立再就业咨询平台等。同时, 为在职员工适应转型提供相关职业培训。

(二) 企业应对转型挑战

1.深化改革迎挑战

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 企业应深化内部股权改革, 对投资人进行部分替换, 引进战略合伙人和社会资金, 借此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推进企业的科学管理和资源整合。

2.技术进步迎挑战

企业应充分意识到目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结合产业政策, 设计和引入先进的设备, 高效高水准开展工业生产。贯彻落实节能降耗的思想, 利用技术创新, 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单位产量及企业效益。

3.维护权益迎挑战

企业应了解职工诉求, 保障职工权益。通过对井下作业环境的改善来保证“下井工人”的身体健康;通过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来降低井下事故的发生;通过补充职工养老储备, 使职工退休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三) 提高“下井工人”综合素质

1.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必不可少

“下井工人”应进一步提高身体机能, 以应对职业所需的体力强度。也应怀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毕竟天无绝人之路。

2.良好的职业素质必不可少

“下井工人”应有强烈的安全意识, 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以减少自己和其他“下井工人”在工作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努力学习和掌握职业技能及意外处理方法, 并在实践中一步步提高和深化理论水平。

3.良好的思想素质必不可少

“下井工人”应识别并接受大趋势, 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 积极寻求自身转变。利用业余时间拓展知识面, 提前做好日后子女教育和职业发展规划。能继续留在原有企业则留, 不能留也有出路。

参考文献

[1]佚名.山西大同市煤炭资源概况[EB/OL].中国百科网网站, 2011-03-24.

[2]付长超.金台观察:同煤集团掉入高投资陷阱[EB/OL].人民网-财经频道, 2013-08-06.

[3]陈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阜新市为例[D].吉林大学, 2004.

[4]张熙霖.煤炭形势跟踪研究及煤炭行业并购重组机遇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 2014 (12) .

[5]周莉.大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意义与路径[J].企业战略, 2014 (23) .

[6]彭超, 张艳荣.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06) .

资源型城市与资源枯竭型城市 篇6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资源型城市即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根据资源开采与城市形成的先后顺序,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有两种模式, 一种为“先矿后城式”, 即城市完全是因为资源开采而出现的, 如大庆、金昌、攀枝花、克拉玛依等;另一种为“先城后矿式”, 即在资源开发之前已有城市存在, 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 如大同、邯郸等。

2013年12月3日, 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 首次界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 它们将作为维护能源资源安全的保障地、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 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也有专家称此类型之资源型城市为“资源衰退型城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 例如德国鲁尔矿区和法国洛林矿区。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由国务院进行发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单位评定。2008年、2009年、2012年, 中国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县、区) 。

资源型城市的四种类型

为应对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资源开发处于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尽相同的局面, 遵循分类指导、特色发展的原则, 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

成长型资源开发处于上升阶段、资源保障潜力大、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足的城市, 是我国能源资源的供给和后备基地。

成熟型资源开发处于稳定阶段、资源保障能力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 是现阶段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区。

衰退型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的城市,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难点地区。

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 篇7

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形成初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 在城市经济的总比重中资源经济占到40%甚至更高的比例。由于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所以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 矿产资源优势逐渐被削弱, 资源枯竭问题接踵而来。所谓资源枯竭型城市并不是资源完全枯竭, 而是指原优势资源或主体资源的储量下降到已探明储量的一定比例时, 我们认为该城市即进入资源枯竭型城市行列。一般当资源的开采量达到资源探明储量的60%~70%, 开采时间达到或者超过设计年限的75%时, 即认为城市进入资源枯竭型城市。根据城市资源枯竭情况又可将资源枯竭型城市进一步划分为发展型、警戒型和危机型。

2009年3月, 枣庄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曾因煤兴市, 现在正经历着所有矿产资源型城市必须面对的同一个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2 枣庄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煤炭资源不断减少, 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枣庄市因煤兴市, 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枣庄市的三大支柱产业煤炭、电力及化工为国家纳税64亿元, 为国家及地方财政做出重大贡献。其中煤炭、水泥建材产业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80%左右。但枣庄市煤炭资源开采时间长、开采量大加之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导致以煤炭为原料的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通过表1可知, 枣庄市东部煤矿几乎全部枯竭关停, 只有为数不多的矿区分布于枣庄的西部。煤炭资源不断减少, 使原本占据半壁江山的能源建材等资源型工业面临极大挑战, 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2.2 重工业所占比重大, 轻工业发展不足

枣庄市长期以来严重依赖煤炭类资源型产业, 虽然2012年枣庄市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但是从图1“2008年与2012年枣庄市三次产业结构对比”中可以看出, 枣庄产业机构仍呈现出高度的单一性, 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比重占三次产业比例的58.2%, 与2008年相比,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8.8%:62.8%:28.4%调整为7.8%:58.2%:34.0%。由图1枣庄市三次产业结构对比图明显看出, 第二产业比重虽有所下降, 但仍高居不下。产业结构呈现高度单一的特点。

由图2枣庄市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例可知:枣庄市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中以重工业为主, 轻工业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则发展不足。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 资源型城市的溢出正效应逐步减弱,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存在偏差。

2.3 工业产业链短, 产品加工程度低, 经济效益低

同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一样, 枣庄市对资源的利用主要是以开采、初加工为主。这种简单的生产方式造成枣庄市工业产业链短, 产品加工程度低, 经济效益低。虽然这种生产方式会带来那么多的问题, 但是它仍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首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其次, 短期利益的趋势, 使得人们忽视了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等, 仅通过简单的开采、初加工便可获得极高的利润;最后, 唯GDP论英雄的观念, 使得国家、地方政府迫切希望经济快速发展, 这给这种简单粗暴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更好的依靠。以上种种原因最终造成了资源型城市工业产业链短, 加工程度低, 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尤为突出。

2.4 局部地区生态脆弱, 居住环境恶化

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 在开发过程中枣庄市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重生产轻生活、重产业轻城市、重经济轻生态的发展轨迹。在开发过程中, 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了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理念, 由此产生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居住环境恶化的问题。通过“图3 2012年山东省环境主要污染物比重”及“图42012年枣庄市环境主要污染物比重”对比可以看出枣庄市污染物排放量大, 空气质量不理想, 其中二氧化物比重和可吸入颗粒物比重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除大气污染外, 在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洗煤废水、煤矸石等污染物,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 枣庄市对煤矸石的再利用还很欠缺。大量露天堆放的煤矸石不仅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同时煤矸石极易自然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 对大气造成污染。矿山挖掘还造成较大面积的塌陷区,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5 社会民生问题凸显

由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 造成劳动力专业化倾向过重, 以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的产业工人为主, 工人技术单一, 文化水平层次普遍偏低, 再就业困难多, 尽管枣矿集团等企业积极到新疆等地开辟新能源基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通过转产、转岗、转移等途径解决工人再就业问题, 也只是分流了7000人, 全市因为关闭煤矿而下岗无法就业的工人就超过2万人, 他们只能靠社会保障解决生计问题, 社会保障压力大。另一方面, 引进人才有困难, 本地人才流失严重。枣庄市因煤兴市, 如今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 当年的经济繁荣景象已不再。加之枣庄市外部生活环境质量较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制约了枣庄市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民生问题接踵而至。

3 枣庄市经济发展转型的优势条件分析

3.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低山丘陵地区, 属于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 地跨东经116°~117°, 北纬34°~35°, 东接临沂, 西濒微山湖, 南与江苏搭界, 北与济宁濒临。总体地势北高南低, 东高西低, 呈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北部山亭区境内的高山为全市最高点, 海拔620m。山亭区境内群山连绵起伏, 横亘在市北部。西部滨湖及沿运地带地势最低, 海拔30~40m, 地面平坦。枣庄市境内地形复杂, 遍布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滩、沿湖洼地等多类型地貌特征。其中丘陵、平原、洼地分别占总面积的54.6%、26.6%、18.8%。枣庄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年降水量700~900mm, 具有光照好、积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 为农业生产、工业活动及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越条件。枣庄市属于黄淮流域, 水系发达, 境内共24条大小河流, 大部分发源于地势较高的东北山区。其中境内唯一一条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39km, 曾为枣庄市交通运输做出了很大贡献。

3.2 独特的旅游资源

枣庄市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 形成以滕州微山湖湿地、山亭抱犊崮—熊耳山、峄城冠世榴园和温泉为核心的生态观光旅游。滕州市拥有国家一流的微山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山亭区则是以自然观光旅游为主, 例如抱犊崮、熊耳山大裂谷、莲青山、岩马水库、洪门葡萄节、水泉古梨园、店子长红枣节等;其次, 山亭翼云山石板部落的项目的开发又为山亭旅游增添了一份民俗风情特色。峄城区则依托其万亩冠世石榴园、青檀寺等发展乡村观光旅游。通过建设温泉小镇度假村、山亭汉诺庄园、峄城区仙沐温泉将枣庄市旅游业发展提升为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档次度假区。

以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铁道游击队遗址、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为核心, 包括台儿庄战史陈列馆、李宗仁史料馆, 丰富史料内涵, 提升景区档次, 建成集旅游、观光、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区。

历史上, 中兴矿业集团对于枣庄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枣庄市煤炭资源的枯竭, 中兴工业文化遗址成为枣庄市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枣庄市根据自身情况, 大胆创新, 利用市南区大面积土地, 建设枣庄市50年以来工业历史街区, 展现枣庄市近现代工业文明。

最后, 枣庄市深刻挖掘北辛文化、奚仲文化和墨班文化, 弘扬远古文化的同时, 不断推陈出新, 依据奚仲的精髓文化打造中国越野车基地, 一方面发展了远古文化旅游, 另一方面又创造出新的热点, 吸引更多的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

3.3 相对优越的区位

进一步完善境内五纵八横的公路主框架, 从而实现对外联系方便快捷。通过京台高速、京沪铁路、京沪高铁, 向北可与京津唐地区紧密相连, 向南可延伸至沪宁杭地区;枣庄附近有完善的港口及机场设施, 东毗青岛、日照港口及临沂机场;南邻白云机场及连云港。近几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实施, 欧亚大陆桥加快了枣庄走向中西部的步伐。枣临铁路与枣临高速公路将打通枣庄的出海通道。与此同时枣庄市加快了市内交通线路的建设, 随着BRT线路B1~B10的陆续开通, 初步形成了连通五区一市的快速公交系统。枣庄、滕州火车站实现动车组停靠, 大大加速了同城化步伐。正在施工建设的枣临高速公路、枣临铁路进展顺利;据统计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960.1km, 其中干线公路标准达到二级以上;枣庄港、台儿庄复线船闸建成, 位于枣庄段运河质量达到国家二级航道标准, 通航能力与以往相比提升一倍, 枣庄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网络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3.4 较好的发展软环境

一方面, 国家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关注给枣庄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自2009年3月, 枣庄市被国家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 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外部转型机遇。作为山东省唯一选定的国家级资源枯竭型城市, 枣庄市享受了一系列国家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 枣庄市转型成功与否对山东省其他有着类似情况的资源型城市意义重大。因此, 在思想上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2009年12月, 山东省人民政府针对枣庄市转型情况出台《关于支持枣庄市做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的意见》 (鲁政发[2009]134号) 。该意见对转型工作的重要性、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及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为枣庄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道路指明方向。

枣庄市也分外重视城市的转型。通过建设专门的政府机构如旅服局等对枣庄市的旅游产业进行管理;枣庄市积极参加省外各种旅游资源交流会,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借助媒体的力量, 将枣庄市的明信片“江北水乡、运河之都”、“古城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等在中央一套、香港凤凰卫视、山东电视台等进行滚动播出。

3.5 经济基础较为稳固, 接续产业基础较好

枣庄市经济基础较为稳固, 其经济总量位居我国资源枯竭城市中等偏上的位置。2012年, 全市GDP实现1561.68亿元, 人均41720元。枣庄市注重发展煤化工、建材、旅游等替代产业, 接续产业基础较好。目前, 全市共有煤化工企业24家, 其中16家已建成投产, 其固定资产额高达110亿元, 年收益58亿;另外8家为在建项目, 预计总投资额121亿元, 截至目前已投资40.9亿元, 总体来看, 枣庄市煤化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竞争力十足。除此之外, 枣庄市建材工业实力不凡。其中枣庄市水泥产量和石膏产量均位居全省榜首。枣庄市滕州凭借先进技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将中小机床打造为中国产业集群50强品牌, 成为“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和“中国中小机床之都”。除此之外, 枣庄市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基础,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3.6“五区一市”发展方向各有特色

各区市明确定位, 突出优势,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错位发展, 如图5所示。

4 枣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措施

4.1 以农业为基础, 实现农业地域生产综合体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农业生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 枣庄市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支撑, 依靠龙头企业带动, 融合发展多种农业类型, 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实现农业地域生产综合体。

枣庄市最先从根本着手,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打牢根基。首先加大水利工程建设, 保证农业用水及居民用水安全;其次, 利用3S技术, 实时监测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 用来指导灾前应急、灾中指挥、灾后重建等工作, 减少农业损失。

枣庄市大力建设农业基地, 形成农业产业体系, 扩大规模生产的同时加强良种化生产, 实现产品优质化, 从而形成农业生产规模效益。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为根据, 枣庄市围绕台儿庄、薛城、峄城和滕州为中心, 建设成为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以山亭区和滕州市为中心, 建设火樱桃、长红枣、马铃薯、花卉等种植基地, 同时发展豆制品、水产品、乳畜产品加工基地, 最终打造成为特色农产品基地。

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注重对生态坏境的保护,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以山亭区西集镇为代表的生态农业形成了以地下沼气池、地面太阳灶和太阳能采暖房、空中的太阳能热水器为一体的不同时空分布、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能源利用网络。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节省了以往购煤的开支, 净化了环境。同时实施有机肥, 减少农业化肥的使用量, 大力推广无公害大棚蔬菜及农产品, 实现农产品的安全化、绿色化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生态化。

最后, 枣庄市依靠先进技术, 大力推广科技兴农战略。提倡使用滴水灌溉、喷灌, 对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改良, 测土施肥, 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 对收获的农产品进行机械化加工, 提高农产品的收益, 利用科技支撑, 大力推广精准设施农业。枣庄市还注重引进农业技术人员, 壮大农业人才队伍, 将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到实际生产之中, 惠及广大农民;提高农业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为农民提供全面可靠的市场信息, 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从而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节约生产成本, 提高了农业生产利润, 取得了规模效益。

4.2 优化工业结构, 合理工业布局

枣庄市以工业为主导, 延长产业链,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形成三大产业基地。首先, 依托煤炭资源, 通过拉长产业链, 形成煤气、焦炭、液化气、甲醇、三聚氰胺等化工企业为主的产业链;依托创建以煤炭化工、能源、建材为主的煤化工基地;其次, 打造全国能源基地。通过招商引资, 开拓内蒙古、贵州等中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 确保枣庄市后续煤炭资源的安全, 保证煤炭供给的安全性。同时注重对市内火电厂的综合治理, 关停中小火电厂, 以10万kW以上的火电机组为重点建设项目, 如田陈富源煤矸石电厂、华电国际十里泉电厂等, 打造全国能源基地。最后, 以水泥、石膏等为原料, 依靠科技和创新, 紧跟时代需求, 发展装饰材料、玻璃深加工品种、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新型建材, 努力将枣庄打造成为全国新型建材基地。

枣庄市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新兴产业为发展重点, 打造枣庄市机械制造业集群。首先, 依托枣庄市良好的地理自然环境, 利用各区县农业区位优势, 生产不同农产品, 对农副产品进行加工, 逐步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第二, 以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为中心, 注重发展服装销售、专业物流等配套产业, 从而以区域为单位建设服装产业集群。第三, 以鲁南机床、华源数控等骨干企业为龙头, 重点发展特种车辆、机床零部件、中高档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 形成机床产业集群。最后, 依托高新技术, 形成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智能电网为中心的新兴产业集群。

4.3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为促进枣庄市旅游业发展, 首要任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吃穿住用行一条龙服务体系, 推进服务功能转型。打造商品购物、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购物街区;构建以星级酒店为主体、经济型酒店为补充的接待体系;创新旅游产品, 将特色饮食、民风民俗创新开发, 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 打造多层次旅游;其次, 以生态观光旅游、运河文化与红色文化旅游、远古文化旅游、工业遗产旅游为中心, 打造四大特色旅游。这样就形成了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到旅游景点管理的一体化建设, 为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 从而将枣庄市旅游产业做好做强做大。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许多方面。因此, 枣庄在转型过程中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大局观念, 正确处理城市转型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 通过探索长期的保障机制, 使枣庄市走上一条制度化的科学发展道路。

摘要:指出了枣庄市曾因煤兴市, 现在正经历所有矿产资源型城市必须面对的同一个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分析了枣庄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优势条件, 进而提出了枣庄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山东省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东省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枣庄市统计局.2013年枣庄市统计年鉴[R].枣庄:枣庄市统计局, 2013.

[3]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十二五发展规划[R].济南:山东省人民政府, 2011.

上一篇: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下一篇:南方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