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念

2024-10-12

生态观念(共12篇)

生态观念 篇1

林业不仅在我国基础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在生态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与自然的融合。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生态环境问题相反变得日益严峻,需要有效地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林业管理中需要不断渗入生态管理观念,提升管理效果。

1 现代林业管理中的生态观念内涵

在现代林业管理中运用生态观念主要强调针对林业所处的地位位置与环境,依据自然规律来对林业生态系统做逐步的完善与管理,需要借助科学、专业、合理的知识与技术对林业做全面完善与系统化的建设,有助于林业发挥更高效的生产功能,同时也可以保证林业处于平衡的生态环境状态下。

2 现代林业管理中运用生态观念的价值

在林业管理中运用生态观念,可以有效地促进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持较为健康的发展状态,而且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益。首先,可以涵养水源。可以有效地发挥森林所具有的蓄水与径流调控作用,遭遇强降水时可以有效地通过地表植被来降低水流速,有利于水流被土壤吸收,降低洪水等灾害。同时,植被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森林则会有较强的蓄水能力,进而达到储水的作用。其次,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水土流失,而且有利于形成降雨,尤其对于干旱少雨地段,森林可以通过调节大气循环来促进云与降水的产生[1]。此外,对于沙漠地区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虽然在广东等沿海地区该功能较为弱化,但其价值仍旧不可否定。最后,可调节气温状况。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气温逐年提升,森林可以达到有效吸收二氧化碳而释放氧气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气候,同时达到空气净化的作用。

3 我国林业管理常见问题

在林业管理上,缺乏应有的全局观,对森林资源保护不足,导致森林面积逐年缩减。由于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森林管理的全局性作用,仅仅局限于个人或者局部的利益,从而导致森林受破坏情况不断恶化。由于缺乏生态观念,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多数的林业管理在意识层面上仅仅局限在维持发展状态,缺乏提升意识。在林业管理中,虽然有较好的生态观念,但在实际的林业管理中有效不力,仅仅追求经济而不顾生态环境。或者仅仅认为生态林业管理就是简单粗暴地扩展林业面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发展思路;或者在林业匮乏区域发展林业,增加运输费用的同时经济效益较低,其整体发展效益非常低。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林业管理上,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思路和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而且对整体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工作流于形式,管理思路僵化滞后[2]。

4 现代林业管理生态观念应用方法

4.1 保持全局观

在林业管理中,需要从大局着眼,进行林业管理的整体科学合理规划,而后将整体划分为多个部分做实际的操作管理。在管理上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与联系,有些又相对独立。因此,操作中需做好细致化管理,注重生态建设的作用发挥,同时也要考虑管理所对应的经济效益,针对管理工作的投入与产出做细致分析。

4.2 提升管理水平与创新意识

在林业生态管理建设中,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有效地针对实际林业状况做创新性管理技术、思维的改善。应逐步淘汰落后粗放型管理模式,逐步转为更为优质的精细化管理,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促进林业管理中对应产业结构的调整,符合现代发展观[3]。促进提升生态效益的同时,可以积极地调整旅游等产业结构。在现代化的林业管理中,需要创新思路,有效地对现有林业资源与状况做针对性的策划改善,促进林业长远稳定发展,提升林业的整体产业效益,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生态观念。

4.3 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

在生态观念的运用中,需要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从而保证能够有效地开展林业生态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分级培训学习,依据不同岗位不同能力者安排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多鼓励员工进行深入学习与经验积累,提升工作效率,有效地应对社会市场竞争,促进林业管理的优化。积极地吸纳优质员工,提升员工队伍的专业性。一方面,要强调员工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要具备积极的工作态度,对林业管理工作保持较高的热情。

4.4 充分利用资源

为合理利用资源,要正视林业资源缺乏的现状,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促进资源循环使用,鼓励科学合理地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与优化程度。有效地将林业生态资源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林业资源的优化调整,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价值。

5 结语

现代林业管理需要不断创新思路,较好地运用生态观念,以助于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保障林业管理的科学化,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林业管理需要坚持的基本观念。

摘要:现代林业管理生态观念的运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人员缺乏生态观念意识,员工队伍整体素养低下,管理技术与思路僵化滞后,林业管理产业结构模式落后,导致林业管理的整体提升存一定难度。因此,需要针对林业管理问题做对应的改善调整,提升管理效果。

关键词:现代林业管理,生态观念,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宇.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61-62.

[2]蒋波.生态观念在现代林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53):130-130,131.

[3]王学丽.生态观念在现代林业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511):5.

生态观念 篇2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生态环境组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以汇报。

一、牢树生态文明理念,狠抓机制建设,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作为我省第一个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市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市创建工作,将生态市创建列为“九城同创”之首创。在生态市创建工作中,我们严格履行牵头部门职责,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认真抓好生态市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宣传动员、督促指导和考核验收等工作,在全市各级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总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马莲河和蒲河综合污染指数较“十五”末分别下降了13.5%和16.3%,市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达到控制目标要求,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资源开发环境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生态文明理念基础渐牢。我们把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的理念渗透到发展的每一个细节,把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1-

型社会和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放在生态市创建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乡镇(村)等“绿色细胞”创建,把加强未成年人、社区居民、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作为一项重点工程,融入到全市 “十大惠民工程”和“九城同创”活动中,紧紧围绕“培育绿色文化,营造生态宜居新庆阳”主题,不断增强居民环保观念和意识,努力倡导“科学、环保、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培育广大群众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公众参与群众性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使我市生态宜居城市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二是重点生态工程有序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就是通过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项目,通过实施植树造林、湿地保护、水源保护等一系列生态民生工程,推动生态建设由被动治理向主动营造转变,实现天更蓝、水更绿、人居环境更适宜目标。近年来,我们始终围绕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定目标,下计划,促落实。自生态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共实施项目投入资金314.4亿元,植树造林、水土流失治理、绿色创建等重点生态工程有序推进。止目前,已创建并获命名的国家级绿色学校2所、省级绿色学校10所、市级绿色学校184所,省级绿色社区10个,省级绿色单位8个,正宁县调令关森林公园被省环保厅命名为第二批“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先进单位”。全市生态市创建工作呈现出了面上全面铺开,重点基础夯实,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和民生工程力度加大、污染减排工作步伐明显加快、循环经济和生态农

业进一步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和旅游民生工程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三是各项农村生态举措务实推进。我们坚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推广清洁生产工艺作为生态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抓好工作落实。止目前,全市已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8个、生态村10个,市级生态乡镇58个、生态村200个。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15个;乡镇垃圾填埋场97处,垃圾仓(屋)2930座。四是辖区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镇公厕、城市公共绿地等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达标率逐年提升,工程建设领域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新开井场钻井泥浆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了95%以上,标准化率达到100%。全市森林覆盖率、受保护面积等指数明显增加,生态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二、立足本职,把握重点,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虽然我们在生态市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在2015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市创建标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我市生态市创建相关的规划、实施方案、考核办法等已通过文件、简报、及省、市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但干部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还够高,特别是仍有个别部门没有将此项工作真正拿在手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农民人均

纯收入等11项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这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深深体会到,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石,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的全力配合是我们开展创建工作的关键所在。

关于下一步工作,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把社会文明、环境友好作为生态市创建工作的主基调,立足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以生态市创建助推全市文明城市建设向深入开展,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我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以生态县(区)创建为抓手,以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狠抓城市禁烟、禁噪、机动车尾气治理、扬尘整治和放射性物质监管,全面深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减轻城市环境压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位,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态人居环境。二是加大生态工程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绿色细胞”创建工程。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为契机,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与 “一池五改六配套”工程作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主要抓手,通过组织开展绿色机关、饭店、学校、社区、企业和医院等“绿色细胞”创建和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到2015年,全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篇3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也是世界范围的普遍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人和自然的新关系,建立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人类社会的新文明。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远意义

生态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突出。人类生于自然,依赖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从西方国家开始的工业革命,建立在廉价能源和廉价资源的过度消费的基础上,使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口膨胀、粮食危机、资源枯竭、能源匮乏、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极端天气增多,等等;都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和蜕变正从局部的区域问题演变为影响全球的生态危机,从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事实证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不仅仅是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从根本上讲它是一个包括社会制度和发展理念在内的社会问题。因此,人类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重新构建一个符合自然规律、与自然友好、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我国的工业化则是在能源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都成为紧缺资源的条件下开始的。因此,自然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十七大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时候,指出我们当前面临的若干突出问题,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我国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就正式成立了专门保护机构,加强管理保护。尤其是近些年来,制定了很多专门性的、综合性的条例法规、标准、政策,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整体而言,由于种种原因,“消耗大于补给,支出大于投入,污染大于保护”,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崛起,人民要幸福,我们就必须改变高消耗低效率的西方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同时,我国现存的资源总量、土地总量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先污染、后治理”,“清自己污他人”的老路子。

一言以蔽之。正视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全球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立足中国实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不仅可以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对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

科学内涵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走可持续的道路。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发展循环经济,增加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内涵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的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和观念建设,而且还包括生态意识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概括起来,大致覆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一切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要全民实施清洁生产;三要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不仅要重视生态问题,而且要主动处理生态问题。要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重要内容和出发点之一,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二是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三是重视生态行政建设;四是推进生态民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和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十分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绿化祖国、美化家园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要重视和加强有利于生态文明的一切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二要优化“人居”生态生活环境;三要努力实现人口良性发展;四要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文明。

建设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和任务得以协调、有序地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全民生态文明教育、实施道德、法律规范约束和推动生态文明实践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现途径。

首先,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因此,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必须依赖有效的、长期的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善待自然,并使其成为一种道德自觉,这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

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与法律意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还包括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它不仅包括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常识,也包括生态环境的科技知识、法律知识以及生态保护技能等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但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凸现和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的日益提升,在我国有必要将其纳入到正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再教育体系之中去。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危机意识,超越自私和浅薄的视野,自觉地做“大自然的守法公民”。加强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行为和风尚。“从娃娃抓起”,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生态环保观念和道德的、能够自觉地关怀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人”;教育人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应当呵护自然、反馈自然、美化自然,为子子孙孙留下一个不遭受任何破坏和污染的美好生态家园。

当然,生态文明教育除了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和再教育的体系,实行正规教育,还必须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体实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以及创建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基地建设等多种教育形式,来扩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使生态文明意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一种浓厚强大的生态文明社会舆论氛围。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约束机制建设。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规范约束方式,包括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同样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用一种全新的眼光认识道德规范与法律的关系,实施德、法并举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约束机制。

生态道德规范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社会的、职业的、家庭的和个人的各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规范,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观基础,坚持生态公正、尊重生命、善待自然、保护环境和适度消费的原则。

健全的法律体制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于维护人们解决生态问题的权利和义务,具有道德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单纯依靠法律,虽然可以将人们的生态行为强制性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约束和制止道德底线以下的违规行为,但决不能代替道德的社会调试功能。只有将法治与德治相统一,才能培养具有高度生态文明自觉意识的社会公民,从本质上解决目前存在的一切生态失范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社会生态文明程度。

最后,要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活动的发展。

社会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和直接推动因素。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切方面都必须服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实践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克服实践活动的这种异化状态,遵循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的价值观,自觉调整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要使“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成为人们的自觉生产实践,而且要使“健康、科学、文明”和“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自觉的生活行为。同时,党的意识形态机构特别是各种媒体,应进一步拓展生态文明的传播渠道,增强宣传力度,为生态文明实践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应通过各种研究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和管理力度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同时集中力量推行生态治理工程,诸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等;为生态文明实践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物质条件。

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具有多种形式。要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但是必须强调,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应当是具体的、实在的,而不是抽象的、虚拟的。生态文明的各项主题实践活动,都必须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与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把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作为重要目标,而且要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重要目标,研究和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形态及其途径选择,通过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协调运转和共同作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使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扬起智慧的风帆,驶向历史的明天,创造新的生态文明。

“孔融让梨”政治生态观念嬗变 篇4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第二”, 《续汉书》曰:“孔融, 字文举, 鲁国人, 孔子二十四世孙也。高祖父尚, 钜鹿太守。父宙, 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 与兄食梨, 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 法当取小者。’”[1]

从这里可以看出, 《世说新语笺疏》所引“孔融让梨”故事, 出自《《续汉书》, 该书为西晋司马彪所撰, “讨论众书, 缀其所闻, 起于世祖, 终于孝献, 编年二百, 录世十二, 通综上下, 旁贯庶事, 为纪、志、传凡八十篇”。然自范晔的《后汉书》出, 司马彪的《续汉书》渐被淘汰, 惟有八志因为补入范书而保留下来。这八志有《律历志》、《礼仪志》、《祭祀志》、《天文志》、《五行志》、《郡国志》、《百官志》、《舆服志》, 而《艺文志》付之阙如, 也就意味着我们今天来考证“孔融让梨”的故事已经看不到在《续汉书》里的原始记载。无独有偶, 唐代李贤在为范晔《后汉书·孔融传》作注时, 也引用了《续汉书》“孔融让梨”的故事。《融家传》曰:“年四岁时, 与诸兄共食梨, 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 答曰:“我小儿, 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2]。

两段文字大略相同, 区别在于前者所引注明为“融别传”, 后者注明为“融家传”;另外, 李贤注文加了句“由是宗族奇之”, 意在对孔融进行褒扬。然后, 李贤此注目的明确, 意在补正, 原因在于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虽承袭司马彪《续汉书》而来, 却没有著录“孔融让梨”的故事, 因此才有了李贤的补注。如果我们细作推敲: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 《后汉书》没有著录, 《续汉书》已佚文, 《世说新语笺疏》和唐李贤注皆引自《续汉书》, 在时间上, 《后汉书》产生的年代要早于《世说新语》, 更早于唐代的李贤。为何距离《续汉书》时间更近的《后汉书》没有著录呢?这实在耐人寻味。那么,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否真的发生过?还是《续汉书》的撰者司马彪杜撰的呢?这就需要我们探视孔融其人及这一故事背后折射的政治生态观念。孔融其人, 范晔《后汉书》有传, 称之“幼有异才”, 为此, 还举了一个孔融不畏权贵的故事。年十岁, 随父诣京师。时, 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 不妄接士宾客, 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 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 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 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 而相师友, 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太中大夫陈炜后至, 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 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 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河南尹李膺自守简慢, 不结交俗客, 孔融以十岁幼龄, 敢于以子弟相攀, 并对小看他的李膺反唇相讥, 毫不退让, 充分体现了他的胆识与谋略。相比较“孔融让梨”的故事, 范晔明显更推崇此故事中的孔融, 因此, 才辍彼而录此。在《后汉书》中, 范晔着重塑造的就是这样一个勇于反抗权贵, 敢作敢为, 锋芒毕露, 在乱世中与命运抗争的孔融形象。当董卓操纵朝廷废立时, 他每每忤卓之旨, 结果由虎贲中郎将左迁为议郎。后来在许昌, 孔融又常常发议论或写文章攻击嘲讽曹操的一些措施。建安九年, 曹操攻下邺城, 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 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 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是对他们父子的讥刺, 还问此事出何经典, 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 想当然耳。”当时连年用兵, 又加上灾荒, 军粮十分短缺, 曹操为此下令禁酒, 孔融又连续作书加以反对。后来又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 千里以内, 不封诸侯。曹操怀疑他所说渐广, 更加害怕他。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诬告孔融。这样, 在建安十三年八月, 孔融被弃市, 时年五十六, 妻子儿女皆被诛。范晔称誉其:“懔懔焉, 皜皜焉, 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与孔融相似, 范晔也生逢乱世, 早年曾任鼓城王刘义康的参军, 后官至尚书吏部郎, 宋文帝元嘉元年 (424) 因事触怒刘义康, 左迁为宣城郡 (郡治在今安徽宣城) 太守。后来他又几次升迁, 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 (445) , 因有人告发他密谋拥立刘义康, 于是以谋反的罪名被处以死刑。近乎相同的命运, 让范晔对孔融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了孔融的身上, 将其塑造成为乱世英才的形象, 而如“孔融让梨”故事里所体现的儒家“温良恭俭让”的礼仪规范, 显然是在乱世里行不通的, 故而将“孔融让梨”的故事辍而不录。

事实上, 孔融本人也对儒家的孝悌观念持怀疑态度, 他曾与好友祢衡议论说:“父之于子, 当有何亲?论其本意, 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 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 出则离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父亲对于儿子, 有什么亲情可言, 论其生子的本意, 不过是发情的结果。母亲对于儿子, 又做了什么呢, 就像东西存放在瓦罐里, 东西出来了, 与瓦罐也就没什么关系了。”说到底孩子无非是父母发情的产物。这就是后世“父母于子女无恩论”的由来。试想这样一个悖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孔融, 谁又能相信他是“孔融让梨”故事的主角呢?

那么为何《世说新语笺疏》和唐李贤注均认定司马彪《续汉书》著录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呢?司马彪是晋朝皇族, 高阳王司马睦长子。西晋承魏而来, 结束了三国战乱的局面, 达到了暂时的统一。统治者需要重塑儒家思想, 作为意识形态, 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西汉武帝时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以儒为主以法为辅, 内法外儒的政治体制, 使汉朝出现繁荣鼎盛的局面。西晋统治者自然对此要有所借鉴。“孔融让梨”的故事集中体现了“我小儿, 法当取小者”中的“法”这一宗旨。这里所谓的“法”, 指的就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大而化之, 则是实现统治秩序中的等级制度的和谐。因此, 在这里, 孔融又变身而为维护儒家政治伦理生态观念的楷模。

综上所述, “孔融让梨”的故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以儒家思想进行政治教化的理念, 因而, 才出现了《续汉书》和《后汉书》中维护儒家思想和悖逆儒家思想的两个孔融形象。

摘要:“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 宣扬了儒家思想的谦让之礼。然而, 追溯这一故事的由来, 其背后呈现了政治生态观念的嬗变, 作为政治教化的产物, 其意义远大于故事本身是否真实存在。

关键词:孔融让梨,政治生态观,嬗变

参考文献

[1]刘义庆, 刘孝标.世说新语笺疏[M].中华书局, 2011.

生态观念 篇5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生态文明间接、长远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通过对雅安市雨城区公民进行“生态文明观念”问卷调查采访,就公民取得生态环保信息的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关心程度、参与程度以及对文

明意识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几方面,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分析结果。

关键词:公民 生态文明 新能源 环境保护

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文明也就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更加明确地保护和改善雅安市雨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人民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以及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利于人民生命活动。因此,本调查小组以“雅安市雨城区公民生态文明观念”为主题,自制了一份调查问卷,2012年10月19日在雅安市雨城区通过走访询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雅安市雨城区居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共设计了14个问题,主要从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以及生态文明的践行度等几个维度来展开。文章中会对其一一具体分析。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取得的全部成果。是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追求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资源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10月19日本小组所有成员一起在雅安市区主干道及一些小的街道上进行了4个小时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调查雨城区居民生态文明的意识,在路途中我们还对过往行人的一些行为,比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进行了适当记录。从我们的记录来看,主干道与相对较小的的街道比,由于主干道上清洁设备相对完善一些,大多数人都能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内。但是,虽然我们的垃圾桶有两格,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放入垃圾箱内的杂物几乎不能被正确的投入所属的格子里。因此能真正爱护环境又能了解物品回收的人是少之又少。而喜欢随地吐痰的更是大有人在。这就导致市区环境差,对城市的建设形成了一道很大的障碍。而在相对较小的街道的话,清洁设备还不完善垃圾箱沿街分布较少,其中一些行人因长时间拿着要丢的物品,有时还未看到垃圾箱而最终仍在了地上。这都与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有着莫大的联系。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类的历史进程,以往人们总是“人定胜天”,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很少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环境污染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的生存环境时,人们开始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现

1代社会,尽管拟定了有关环保的各种法规,但环保在当今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大到全球温室效应,小到一条胡同的清洁,可以说环保无处不在,但能不能真正做到却是引人深思的问题。要想做到环保,首先得有环保意识,即是生态文明意识。

在当前雅安市的环境污染与与生态破坏整体状况问题,被调查者中其中有4 人认为很严重,2人认为比较严重,4人认为挺好,19人认为一般。

18岁以下17%,,19~30岁24%,31~55岁38%,55岁以上21%.文化程度:小学8%,初中30%,高中17%,中专及大专5%,本科37%,本科以上3%.结果见文中报告)

从我们调查公民对生态文明的定义认识结果来看,有70%的人认为生态文明就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的总和。有27%的人简单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保护环境,有3%的人认为就是讲文明。

对公民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来看,有56%的人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有34%的人认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还有10%的人结合了我们的选项,把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再考虑,他们还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从公民对生态文明的定义和他们对建设生态文明意义结果分析,公民对生态

文明的认识还只是片面的、不完全的,还具有欠缺性。而事实上,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秩序。

从统计结果中可以发现公民主要是从网络电视媒体了解到生态环保的知识,只有少数的公民还可能从书本杂志报刊中了解到,还有作为学生和教师的还会从课堂学习、学术讲座报告、学校宣传活动、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得到生态环保知识。当电视报纸中出现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时有35%的人不怎么看,65%的人会认真的看。因为了保护环境,就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这样价格也就随之提高了,也就涉及到公民对提高了的价格是否愿意接受,从调查中看,有35%的人比较愿意,17%的人非常愿意,24%的人认为无所谓,14%的人不大愿

2人做起,但仍然有4%的人从来都未考虑过生态环保意识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

另外,我们还调查了公民对法律法规在雅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大小。其中,有17﹪的公民认为目前雅安市政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没起什么作用,并认为政府应当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有28﹪的人认为作用很好,目前无须再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有21﹪的人认为作用一般,可有可无。剩下34﹪的人并不知道有哪些关于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

在政府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方面,公民也各有见解。24﹪的人认为政府做得很好,效果显著。62﹪的人认为一般,效果有但不显著。10﹪的人认为做得不好,没什么效果。还有4﹪的人甚至没接触过任何有关境的认知程度也不高,对市政府提出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熟悉,从中反应出居民对该地的归宿感不强。居民投身到环保事业的积极性欠缺,多数居民正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矛盾心理当中。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当前,生态文明是全球关注的大事,不光是发达的城市,就连小地方,小乡村都对生态文明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从居民对生态文明意识观念的了解便可得知。当地政府还未根深蒂固地将生态文明意识植入到居民的心中,所以政府的宣传力度与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机密相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我们小组的实践调查和一些历史资料来看,我们可以对当前环境现状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欠缺原因归结为以下方面:

1、部分公民自觉意识差,没有一个很好的自觉意识,只是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很少有自己的见解。并且不主动,对生态文明方面很少积极的去关注并付诸行动。

2、生态文明、环境、环保知识了解得少,对生态文明认识的也少,有些地

方环保措施不到位,执行情况也不够好。

3、社会宣传时没有将一些有关环境日,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

作为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大好时机,即使在这些节日时举办活动也没有重视教育效果。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有哪些相关教育。

4、政府未真正致力于环保宣传,且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

对此,我们做出了一下建议:

① 营造生态文明的文化氛围,首先要更新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让广大人们群众意

识到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

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家园,那就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② 通过扩展环境权益来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就是把人们的生态

文明意识的提高过程与人们切身利益的保护和改善联系起来。通过

使人们获得更多和更大的环境权益来增进生态问题的理解、关注和

行动。

③ 落实到在街道中的显著位臵设立宣传栏,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和信息。④ 落实到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制止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发生。

就当前的情况,我们倡导全民加入到建设生态文明中来,在我们憧憬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不要等到能源用完的那一天,不要等到地球母亲不能承受的那一天,爱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研究调查报告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研究调查报告我国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中国共产党新闻-人们网—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地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2 总第222期—四川省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调查与思考

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五大观念 篇6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观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系统是指诸要素(不少于两个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要素是指“组成系统的各个单元、因子、部分”。一方面同一系统中的不同要素之间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这些要素又要被统一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从这一角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时,就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系统观。在这一系统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力求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理论系统化。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前沿理论开始可能只是一两个知识点的变化,随着理论认识的发展,就会出现新知识点与原有理论知识系统的矛盾、冲突与整合。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中一定要关注前沿知识与传统体系的整合,这种整合并不是简单地把新知识与传统知识杂糅,而是要把新的理念贯穿到原有体系的要素之中,从而达到新与旧的融合。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实践系统化。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本质是关注人的“实然”世界和“应然”世界的统一,如果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的基本建构,即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确定是否得当,教育机制、原则和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教育环境的是否优化,教育过程的是否合规律性,教育评价的是否合理等,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陷入实践中的“人的缺席”,纠缠于工具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系统化必须是实践上的系统化。在建构此系统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家庭、学校、社区之间相互关联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关注人的心理的表层结构(包括情感、意志、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审美情趣等)、中层结构(包括主流的思想观念和特定的亚文化观念等)和深层结构(包括人世与出世、理智与直觉、历史与伦理等的精神本质的自由与规范)三者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倡导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介质均“在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一要素的增加或减少,要考虑到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结合点与结合面,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互动观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人与社会生态、人与人的生态、人与自然生态的互动过程和状态的统一体。戴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应该是指一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及结构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互动观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的互动,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学科内部的生态互动是促进学科完善的有利方式,学科间的生态互动是学科创新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生态的互动,必须要有以下意识:在学科内部,首先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内容与方法的互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内容是直线型关系,而现在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建立内容与方法的立体关系;其次要协调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外部的环境系统或主体实践系统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观因素互动的结果,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外部的环境能否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效果,关键在于主体对环境因素的吸收、筛选、消化、接受和应用实践,使知、情、信、意、行等诸要素由不平衡到平衡,由相互冲突到相互适应。再次,要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互动观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交往互动关系,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本学科的优势的同时,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创新,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学、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等。当然在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首要地位,坚持学科间的共存共生、互惠互利的原则。

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人文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观正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内容和工作方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差的主要原因就是人文观的缺失,具体表现在:过于强调学生的公共性价值,而忽视学生的个体性价值;过于强调学生的客体化,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经济性功能,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成长性功能;过于强调学生的规范性,而忽视学生的自由性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生态化,必须树立人文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人文观应包括以下要义:第一,要满足人的合理需要,指向终极关怀。王东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首先要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实际需要,协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第二,尊重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维度之一。”学生是具有生命主体性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有自在性和自为性的人,他们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观、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只有让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三,培养人的个性,实施人性化的素质教育。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不同的精神世界,反映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就成了个性。“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化人格品质的培养。”教育者首先要认识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其次要予以理解和接纳,再次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最后要培养个性化的人格特征。第四,要注重人的心理疏导,营造人文关怀的环境。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应对当前多发事态的必然选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心理疏导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帮助人们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或者为进一步实施思想影响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或者在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另外,学校也要为学生营造充满人文氛围

的环境,比如:开设适量的人文课程、开展丰富的人文实践活动等。

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和谐观

和谐是社会的理想状态。指特定系统内和系统外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着的各个子系统均能良好生存和良性发展的状态,是“在由人参与的事物中无势均力敌的对抗性矛盾的良好对立统一状态,是事物稳定性和协调性的成熟表现,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作用的结果。它体现在人的身心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运动过程中,是事物发展的美好阶段”。和谐不仅包括系统内的良好状态,还包括向系统外部的良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和谐观是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良好状态和良性发展的设想。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情境等实践要素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互相关系的和谐。然而,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不协调的方面:“一是能动性的要素之间的不和谐,即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不和谐。二是非能动性要素之间的不和谐,即教育目的、内容与教育方式方法、情境之间的不和谐。三是能动性要素与非能动性要素之间的不和谐,即教育者、教育对象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情境之间的不和谐。”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和谐,必须在实践中协调各要素的关系。在学科内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独立的二级学科,与其他的四个二级学科相比,发展明显不平衡,要么只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而忽视教育,要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缺乏理论支撑,要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点的发展,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这属于学科内部的不和谐;而在学科外部,尤其与理工科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就像海洋里的一叶小舟,难以与自然科学的社会效益和当前创造的巨大价值相抗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的一项事业,是传播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播种机”,要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现实的关系,唱响和谐之音。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共进,共创和谐世界。

五、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资源观

为什么要提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系统观、互动观、人文观、和谐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资源,否则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系统所依赖的资源是什么呢?这就是与物质资源相对应的精神资源,亦即信息资源。

构建旅游者生态旅游思想观念研究 篇7

生态旅游作为替代大众旅游的一种扩展和派生形式, 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以“生态旅游”命名, “生态旅游”正在大众化。有学者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进而提出了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互化’的理论。但是, 也有学者认为, “生态旅游是一种与大众旅游截然不同的旅游形式, 而且也有别于其他替代旅游形式”。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十几年来, 生态旅游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 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虽然生态旅游尚无明确定义, 但是人们的看法基本一致。一是生态旅游首先要保护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二是在生态旅游过程中身心得以解脱, 并促进生态意识的提高。

与传统旅游相比, 生态旅游具有以下特征: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 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 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 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 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 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 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 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 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 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 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 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 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 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 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 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 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 我国生态旅游的优势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例如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等一系列生态景区, 不仅将自然风光与大众旅游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和运用, 更提高了国际知名度, 并为当地带了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也很好地宣传了生态旅游这一观念。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 各地都有依据自身环境优势而建立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 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 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 精心组织城市建设。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为维护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生态系统的对象主要是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 所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成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良好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目的地, 自然生态系统容不得任何耗竭性的消费, 因此, 无论是经营开发者、管理决策者, 还是旅游者, 对保护自然生态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都必须在生态旅游实践中认识自然、保护自然。这种生态环境保护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循环稳定的维护, 同时也包括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系统的维护, 即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这种对旅游对象尊重与保护的责任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

(二) 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对于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现阶段, 我们国家的生态旅游, 基本上没有超出游山玩水的旧模式, 只不过是一方面旅游管理部门增设了一些垃圾箱、公厕和宣传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养成了不乱扔垃圾, 不采花草之类好习惯。但这一切, 充其量只能算是干净的旅游, 还算不上是生态旅游。传统的山水风光游, 是把大自然作为消费对象, 旅游主体与客体双方还是一种商品交换的关系, 即游客花钱享受自然。其实,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同时, 很多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在破坏者生态旅游的发展。游客外出旅游, 是希望求得身心放松, 心情愉悦, 缓解工作疲劳。然而在各个景点景区难免看到很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是指游客在旅游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所有可能有损景区景点环境和景观质量的行为。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危害体现在多个方面。从最根本的危害而言, 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极易造成旅游景区整体吸引力下降、旅游价值降低, 严重影响着旅游景区景点的可持续发展, 甚至还可能给景区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三、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因分析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是重要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管理是以党的组织管理为主要内容, 协调各级部门系统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合力管理。一般地说, 党的各级组织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负主要责任, 直接加强对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工作。旅游者虽然只是人民群众主体的一小部分, 但是由于主客观等原因。旅游者在生态景区的保护和建设中是最直接的参与者, 生态旅游能否顺利发展, 有旅游者的行为有着最紧密的联系, 因此, 加强对旅游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 对生态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够健全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具体的人来做的, 教育工作者的构成状况, 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目前, 我国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和理论家。他们有良好的马克思理论修养和奉献精神, 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懂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但这部分人员的数量较少, 并且他们的研究视线还没真正涉及到生态旅游者领域。而负责旅游者生态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主要是景区的导游、负责人, 或者仅仅是景区的告示牌等。

(三) 对生态旅游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细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是党和国家对社会成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诸素质方面的要求, 是决定民族素质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 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而确定的。它不仅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 而且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任务的重要保证。生态旅游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群体, 他们的年龄结构、行业特征、受教育水平非常多元化,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不同的教育对象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目标, 选择教育内容、细化教育内容。那种不调查研究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 不分时间、地点和条件, 主观主义地提出不切合实际的教育内容, 进行千篇一律的教育, 很难达到效果。

(四) 探索旅游者建立生态旅游观念的对策

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不是依靠单个人的力量能完成的, 而是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

1、树立生态意识, 进行全民教育。

为了中国的未来, 为了中华民族的后代, 也为了全人类和我们这个星球能够持续存在, 必须彻底改变我们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首先要彻底转变观念, 让我们记住恩格斯说的这几句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其次寻回并发扬中国古代生态思想。抛弃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肆无忌惮地污染环境、以短视的工具理性和狭隘的经济理性为指导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建立以身体健康、精神丰富地生存为目的, 以确保子孙后代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为根本前提, 以环境是否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态系统是否稳定和谐为终极衡量尺度或判断标准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

2、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趋加深, 生态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倡导生态道德, 已成为很多国家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环保事业的实践证明, 解决生态问题不仅要靠科技的、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 还要靠道德的手段。深入推进当代中国的生态道德建设, 应着力解决好三个重要问题, 即以马克思主义的需求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深刻把握人对自然的需要关系的基础上, 选准生态道德建设的立足点;在科学认识发展、科技、消费与生态平衡的矛盾关系的基础上, 把握生态道德建设的期望值;在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把握生态道德作用于生态问题的规律的基础上, 掌握生态道德建设的科学方法论。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生态道德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需要理论科学地阐明了这一问题。他们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 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的生产与再生产, 就没有人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缺乏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与进步, 人类就不能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实际入手, 把需要区分为一般需要与高级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现实需要与长远需要、个人需要与整体需要。人与自然的关系, 说到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 只有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 才能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解决好节制人的过度需求的问题, 才能解决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告诉我们, 任何一种道德最终能否为社会所接受, 能否转化为社会成员的风俗习惯和道德实践, 关键在于它能否反映社会伦理关系的本质, 是否体现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而这种道德究竟能够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上为人们所信奉和遵循, 则取决于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生态道德教育是整个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填补道德真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可靠保障。

综上所述, 生态旅游的发展, 不仅仅是个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人类文明, 社会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作为旅游者来讲, 旅游环境的保护是不可推卸的义务, 这不仅反映了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 也反映了我们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果, 人民素质的程度, 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的成就, 对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等.生态旅游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1.

[2]、杨桂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M].科学出版社, 2004.

[3]、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生态观念 篇8

关键词:生态观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江西传媒,传播

在“经济区”前冠以“生态”之名这在全国尚不多见。足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位之不寻常。然后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受各种观念、行为的浸染影响,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至今仍较淡薄、模糊。因此,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大力传播生态文明观念势在必行。本文拟就生态反思与生态文明观的缘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本质,生态观念传播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作一探析。

一、生态文明观源于欧美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由于历史上长期受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观念的影响,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并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人的主体地位被各种贪欲挟持和放大,自然界被当成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欧美工业革命后,虽然积累了大量资产,丰富了物质生活,但这不啻为自然与环境的劫难。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

尤其20世纪,从实证科学发展而来的技术力量和手段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试图创造和解决一切问题。凭借技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劫掠,使环境污染、气候变异、物种灭绝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这种被称为“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的技术思维受到了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们深刻的反思和批判。[2]相继,一些欧美国家有识之士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不断反思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1962年,美国学者莱切尔·卡逊以“万物复苏繁茂生长的春天走向寂静”的深刻寓意,通过大量环境污染案例的分析,对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并指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3]

罗马俱乐部借助系统力学模型理论研究“全球均衡状态”的变化,进而提出了“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增长的极限”说。[4]它警示世人要关注地球的承载能力。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和特德·霍华德依据著名的熵定律所生发的新物质“世界观”,考量了社会生活各方面,尤其是对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及能源政策提出了发人深思的批评。作者还认为科技“提高了我们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因为要维持我们的文化模式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所需要的自然界的能量是大大增加了”。[5]英国大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积弊忧心如焚。他远见卓识以富有生态哲学意味的“文明生物圈”的理论哲思,给面临何去何从的人类以深刻的训示:“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6]

自然资源消耗的模式和速率是与经济、社会乃至军事增长的方式密切相关。无限度地开发和不可持续性的增长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浩劫并酿成环境和社会灾难。“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频发的自然灾害和触目惊心的各类环境事件,巴西前环境部长对此曾疾呼:“现代工业社会是一种疯狂的宗教。我们正在铲除、毒害、摧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统……好像我们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如果我们不从心理、心灵、见解上做一番彻底的改革,地球将像金星一般变成焦炭而死亡。”[7]这绝非危言耸听,人类期待着“从心理、心灵、见解上做一番彻底的改革。”

于是乎,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次召开了“人类与环境会议”。会议诞生的《人类环境宣言》第6条呼吁世人:“为了在自然界里取得自由,人类必须利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协调地实现。”随后1983年,诞生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长篇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张。上世纪90年代后,又催生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由此,生态观念是人类对自然与社会深刻反思而生发的精神成果,因其体现了人类文明意识的觉醒,所以往往又被称之为“生态文明观念”。

曲格平先生曾将其内涵界定为:广义上“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基本准则,建立新型的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制度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狭义上“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要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不论广义还是狭义角度,生态文明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8]由此,笔者认为生态文明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等、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与生态蒙昧相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生态观念的升华。

二、生态观念天然地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及形态中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进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使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延续至今。这得益于中国古代圣哲先贤对天、地、人高妙的智慧了悟。从《易经》到先秦诸子百家,“天人”之辨深深地根植于传统观念及形态中。

道家老子力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秉持“无以人灭天”,“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乘物游心”的超然之态。儒家孔子赞言:“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尊崇天地万物“生”的意义,并陶然于“山水”之“乐”;孟子崇尚“上下与天地同流”,倡导“仁民而爱物”。儒典《中庸》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精辟概括生态系统观。禅宗不仅奉行有情众生平等,而且尊崇山水草木的佛性。所以中国古代各派思想并不把自然界作为人之外孤立的客体来审视,而是与人浑然融于一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建筑,乃至天文、历法、中医药、武术、养生气功等文化形态,无不包蕴着“天人合一”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由“天人合一”化生人与天、人与人和谐相生的农耕文化模式,以及以义取利、以德御财的生存智慧。这一智慧透射出东方朴素的生态观念。相反“天”、“人”分割,则生出人对自然“征服”欲,这有可能会延伸到人与人的争斗乃至国与国的战争。可见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念既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念,又体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观念,是生态智慧和生存智慧的完美统一。

钱穆先生晚年曾认定“天人合一”观“把热爱土地和保护自然融入传统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他认为“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9]这就是第一部分所陈的各种反自然的文化败象。

在生态危机的当下,国人应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生态智慧和生态观念,并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生态文明观念。

三、生态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

面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鉴于各国生态建设理念与经验,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国策。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理念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代会政治报告,这进一步深化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中央对生态和谐的高度重视。

江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10](以下简称《规划》)指出“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规划》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加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尤其是“区域内外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鄱阳湖水位变化异常,连续多年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鄱阳湖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威胁鄱阳湖的生态功能,同时,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血吸虫孳生繁殖,威胁着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上述矛盾问题既凸显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举足轻重的地位,又反映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的紧迫性。因此《规划》强调要从保护生态入手延伸到环鄱阳湖地区的各项综合性建设;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江西“绿色”崛起和跨越式发展。从“清水”、“绿色”、“生态良好”、“文明发展”这些关键词中,不难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脱离或是偏离“生态”建设这一根本的建设都会成为“无本之木”。

四、生态观念传播关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由于庞大的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重压至今还未消解,加上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我国原本较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损伤,在国土、水、生命健康和生物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江西省生态状况也不例外。据规划区建设前的统计数据显示:“一是全省水土流失严重,面积3.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1%,占山地面积的35%,土壤侵蚀总量达1.65亿吨;二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物多样性锐减,如湖泊萎缩、河床抬高、调蓄洪能力减弱、天然林退化、生物物种消失等;三是全省因矿山弃土泥沙造成危害的农田面积达260.3平方公里,损失库容864万立方米;四是农村水源污染日益加剧,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导致农副产品的安全质量下降。”[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集纳了江西省将近一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将近三分之二的财富。如果不跳出现有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状况如不加以整治改造势必会影响和制约江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举措既顺应了省情与国情,又顺乎了民意。

但要将蓝图化为现实,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美国生态思想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12]通过第二部分的论述已经明了生态观念原本就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形态之中,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我们应当挖掘民族原有的生态文化记忆与积淀,并加以传扬使之升华。

“知行合一”;知而行,行更知。要使广大干部群众由浅入深认同生态文明观念,并化为自觉行动,笔者认为这是文化观念传播要解决的问题,某种意义上关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兴废成败。因而《规划》提出要“以培育生态文化为先导……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要“引导绿色消费……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良性发展的关键。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受片面政绩观的驱使,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导致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矛盾激化。虽然《规划》富有创见地提出要“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但是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除加强学习教育外,重要的是要改进政治监督制度并创新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列宁有句经典名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对于广大群众,笔者认为要按《规划》的要求“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培育生态文化”,要“大力普及生态理念和生态意识”,“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自醒意识,倡导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和传播媒介是有效的途径。

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中长期的生态教育规划。这其中包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今年3月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的宣传;要尝试以创建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多种形式,引导公众广泛参与生态保护与治理,增强全民生态意识、生态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其次,要把生态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从小学至大学都要开设相应的生态课程;不仅如此,还要对工矿企业人员进行生态观念和生态素质的教育,使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人们的学习、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并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最后,还要重视民间力量对生态宣传教育的作用,必要时适当给予支持,以确保生态教育与实践长盛不衰。

伴随人类社会实践诞生、发展并壮大起来的传播媒介,在当今高科技的助推下,愈发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多种社会功能。它往往会起到凝聚人心、集中民意、树立正气、鼓舞士气、引导舆论、营造氛围等传播功效。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程中,江西传媒有义不容辞的传播职责。至于江西传媒如何发挥职能,笔者将另行撰文,此不赘述。

总之,观念是行动的前奏。生态文明观已成为国际间的共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对原本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形态中的生态观念,应当加以传承并升华,使之成为生态观念的自觉。生态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之根本,脱离或是偏离这一根本的建设都会成为“无本之木”。切实做好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关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局,其意义不容低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欧同力,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美]莱切尔·卡逊著.吕瑞兰译.寂静的春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4][美]丹尼尔·米都斯著.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美]里夫金,霍华德著.吕明等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美]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之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等译.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曲格平.生态文明理念和发展方略[J].人民论坛,2010,(1).

[9]钱穆.中国文化对未来人类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2,(4).

[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N].江西日报,2010-02-22.

[11]黄勇,刘加夫.江西省情透析与发展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生态观念 篇9

十八世纪末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西方现代文明应运而生。在带来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 科技理性逐渐取代了生态理性, 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逆转的生态危机以及人的精神危机的出现。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产生恐慌时, 西方一些思想家们已经开始着手探索人和自然关系的重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用诗歌展现了自己眼中浪漫纯真的自然的美好, 以此来抵抗现代社会的喧嚣和躁动。他相信, 人只要亲近自然、融入自然, 一切烦扰纷争就会消失, 人会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快乐。

随着二十世纪的中国科技大幅度的发展, 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和生存困境正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十八、十九世纪所面临的如出一辙。生态文明观念, 产生于现代环境运动以及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生态文明, 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

在东方,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则与中华文明的内在精神基本一致。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 其本质是“主客合一”, 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 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 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 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 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把一种物中有我, 我中有物, 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为“物化”, 也是主客体的相融。中国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 众生平等, 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 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 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 春三月, 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生长。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 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 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 弃灰于公道者, 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 虽然残酷, 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张炜的生态和谐观正是承续了古今中外的生态观念并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二、张炜的生态观

张炜的自然生态观是在二十世纪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从他八十年代最初涉入文坛的创作开始, 他就一直执着的进行着自己独特的自然言说。从早期对自然纯真的描绘和诗意的讴歌到后来对工业文明和城市商业文明的批判, 张炜一直以来都以富有责任感的笔调表达着自己对自然的维护, 对生命的尊重。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张炜一直以来主张的就是“融入野地”, 呼吁人们回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真状态中去。张炜认为土地孕育了一切, 太阳给予这一切温暖。他不仅深深的崇敬热爱原野和自然, 他的许多创作也离不开自然给予的灵感和启发, 自然更是他身体和精神的依托。

在张炜那里, 大自然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她和母亲一样宽容、博爱、忍耐, 默默的注视和关照着人们的一切活动。作为一个人, 他早已和野地和泥土融为一体:“来时两手空空, 田地认我为贫穷的兄弟。我们肌肤相摩, 日夜相依。我隐于这浑然一片, 俗眼无法将我辨认。我们的呼吸汇成了风, 气流从禾叶和河谷吹过, 又回到我们中间。这风洗去了我的疲惫和倦怠.裹携了我们的合唱。谁能从中分析我的嗓音?我化为了自然之声。”[1]张炜的这种融入野地、扎根泥土的生态观念正是承续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关于对生命的理解, 张炜与阿尔贝特·史怀泽的生命观念如出一辙:“人与土地上上的一切生命应该是互相帮助互相依存的, 人———包括我自己有时也承认这个。可悲的是我们太自信、太满足于自身的力量了。随心所欲地规划、管理, 丝毫也不顾及其他生命的自尊心, 慢慢变得为所欲为。我们的确使荒山绿过, 可也的确使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消逝了。它们消逝了, 有时候永不复回。这是人的失误, 可世界上有的失误只允许有一次啊。”[2]就因为人们的为所欲为,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 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 人们也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困境:人性泯灭、艺术不再有灵气, 生命力逐渐萎缩。

张炜认为, 人类因为盲目自大而忽略一切生命的存在, 否认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生命语言的存在。人类自大的认为只需有人类自己的语言和交流就可以不再孤独, 但事实恰恰相反, 人们不仅失去了与自然生命对话的能力而且变得更加孤独寂寞和躁动。生命本应该是天真、柔情、真诚、善良的, 而人已经逐渐异化, 变得贪婪、自私、高傲、自大。张炜认为, 要想消解这一隔阂, 必须做到融入自然, 平等对待其他生命, 与周围的一切平等相处。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 那么土地和太阳呢?蓝天星星和大海呢?土地给了人们立足之地, 太阳给予一切生命于温暖。至高无上的应该是无可取代的, 比如土地和太阳, 除此以外所有的生命都应该是平等的, 由此张炜得出结论:人与别的生命都应该是平等的。张炜借助笔下一只狼呣呣的呼唤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心声:“让大家都在土地上喘息吧, 让大家一块儿分享氧气。一个物种没有必要将另一个物种赶尽杀绝, 它只想获取上帝分配给它的那么一点点, 一点点而已。”[3]

三、“和谐”———生态文明观念在张炜长篇小说中的体现

1. 张炜自然情怀与野地情节原因探析

(1) 对童年记忆的纯美描绘和真诚赞颂

张炜一直以来都热衷于书写原野、大地和自然, 直至后来形成的他自己的生态观念在写作中的渗透都可以看出, 自然在他那里已然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触摸的物质概念, 而是他的创作灵感的源泉和精神的依托。这一切和张炜的童年经历及生活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躲过兵荒马乱的岁月, 他们举家迁往海边树林, 搭了一座小茅屋。张炜的童年是在一个睁开眼就是野兽、树和茫茫大海的环境里成长的, 那里很少有人, 他漫长的童年时光就是和满头白发的外祖母在树林里度过的。那里满是孤独寂寞, 从很小的时候, 张炜就开始踏上了他的文学之路:一方面写他心中的幻想, 一方面写林中的万物。除了孤独寂寥以外, 辽阔的平原和茫茫的大海更是占据了他童年的心灵。离海五六华里的平原上有一片树林, 树林里坐落着一个没有围栏的优美校园, 张炜的小学和中学就是在那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校园里度过的。那里有飘香的果子, 歌唱的鸟儿、茂密的乔木和美丽的野生白菊花。校园在树林里, 家在果园边, 上学放学都要踏过潺潺小溪迈过青青草地, 这些经历在张炜日后的写作道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时候给我心田留下了一片绿荫, 使之不致荒芜, 使之后来踏上文学之路时, 能够那么脉脉含情地描绘我故乡的原野。”[4]

(2) 责任感

“作为一个不自量力的人, 我觉得身上有一种责任, 就是向世人解说我所知道的故地的优越, 它的不亚于任何一个地方的奥妙。一方面它是人类生活的榜样, 是人类探索生活方式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它也需要获得自身的尊严, 需要来自外部的赞同与理解”。[1]张炜对野地、平原和林子的描绘不仅仅源于对童年美好纯真的记忆的单纯描绘, 更是对当今这个被欲望和功利充斥的喧嚣的社会的质疑, 也饱含着作者的惋惜、痛苦和迷茫。他对这个越来越喧闹的世界感到强烈的不适应并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的姿态。这种顽强的反抗姿态大量的反应在他的文学写作中:“对比我的童年, 我得承认世界是这样的不同。我对这个越来越吵闹的成人世界是反应强烈的。我当然不喜欢、不习惯, 本能地要躲避和反抗。我对付它的方法就是不断地靠想像返回自己的过去, 进入我的那片莽野。我觉得, 四十多年了, 自己一直在奔向自己的莽野。我在这片莽野上跋涉了这么久, 并且还要继续跋涉下去。我大概永远不能够从这片莽野中脱身。”[6]

除了人文世界的喧嚣以外, 他曾经生活过的海边林场和深爱之地的逐渐消失以及因为当今工业化的侵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也激起了作者深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最初的地球上, 所有的原野连成一片, 不分你我, 而现在大地连同城市已经变成了一大片狼藉的莽野。人的精神的萎缩造成了精神世界的荒凉, 人们变得自私、贪婪、面目可憎, 随之而来是对利益最大化的追逐, 对生态资源不计代价的攫取;环境的恶化、绿色的消失更加深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沙漠化, 如斯往复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张炜更是早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他宣告要强烈的、不屈不挠的维护自己的故地, 净化原野, 使人的精神世界保有最后一片绿洲。

2. 各长篇小说中生态文明观念的表现

张炜是一个理想色彩鲜明的自然主义作家, 他用自己的笔构筑了一个所有生命和谐共处的万物有灵的世界。

《九月寓言》的叙事方式可以称之为“野地话语”, 小说没有历史性的更替的时间观念, 而是以生生不息的流动而永恒的九月呈现了小村人的生存状态。他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火热的奔跑的原野世界。文中开篇则奠定了原野书写的基调:“谁见过这样一片荒野?疯长的茅草葛藤纹扭在灌木棵上, 风一吹, 落地日头一烤, 像燃起腾腾地火。满泊野物吱吱叫唤, 青生生的浆果气味刺鼻。兔子、草獾、刺猬、鼹鼠……刷刷刷奔来奔去。她站在蓬蓬乱草间, 满眼暮色。一地蒲草织成了网, 遮去了路, 草梗上全是针芒;沼泽蕨和两栖蓼把她引向水洼, 酸枣棵上的倒刺紧紧抓住衣襟不放。”[7]肥被作者描写成像水生植物一样的白胖女孩, 美丽的赶鹦有着小马一样的长腿奔跑在原野上, 火红的红薯在泥土里翻滚……人、植物、动物和土地已经融为一体, 不分彼此了。

《柏慧》以书信的形式倾诉的口吻讲述了“我”的家族经历。文中在海边平原的葡萄园里的宁静生活是作者内心所渴望的精神依托。“只有在这片原野上, 我的双眼突然一亮。我又看到了辽阔的海滩、大海、稀稀疏疏的人流。这儿再也没有那么多灰色的楼房, 到处都绿莲蓬的, 一片生机。这就是我母亲般的原野……”[8]葡萄园象征一片洁净之地, 那里充斥着和谐的欢声笑语。护园人四哥和护院狗斑虎是一对心灵相通的好伙伴, 除斑虎以外, 文中出现了另外一只让人无法忘怀的动物———童年与“我”为伴的忠实的小狗大青, 它和斑虎一样纯真、忠诚。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正是张炜心之向往的生态文明的境界。

《家族》虽然是一部厚重的史诗性著作, 却也不无体现着作者对自然的挚爱, 对生态的维护。“我”在地质研究所工作后和勘探队一起去山区和平原勘探。山区和平原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是“我”日思夜想的, 这里有满目的绿色, 有在山野间辛勤劳动的姑娘, 有叫声此起彼伏的牛羊和飘着花香吹过耳畔的山风。这里的一切让我和工作队的队长朱亚在野外勘测时, 常常流连忘返, 沉醉在自然的美景中, 不愿醒来。所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平原, 阻止人们掠夺性的侵入和开发。

《怀念与追忆》中“我”的父亲是一个身背沉重历史屈辱的人, “我”在偏僻的海边茅屋长大, 充斥我童年生活的是无尽的孤独寂寥与歧视, 为了逃离这一切, “我”虚报了自己的身份和履历报考了大学。成年后, 虽然生活安逸, 但“我”始终觉得无法掩饰内心的空虚, 于是和妻子一起离开城市进行了一次回归民间的长途跋涉, 去寻找河流、山脉和原野。在文中, 张炜时时记录遇到的人和动植物并与之对话。在这里, 野物“阿雅”具有人的灵性, 能够领悟人心所想, 却最终和失去野物灵性的孩子们一起被迫离开野地, 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成为野地的外来者。

《远河远山》里小雪和她的父母凭借着善良的本性拯救不计其数的动物的生命。

《外省书》里两个主人公都傍海而居:一个是老年孤苦无依的沉重的思想者史珂, 一个是充满爱力的刑满释放分子师麟。他们同是被社会放逐的“局外人”。师麟的房子坐落在一片杂树林里, 旁边是一废弃的油库, 油库里有一只黄狗老憨, 油库篱笆外的浮土上留下了各种动物的杂乱的爪印。小说的人物描写无一例外指向自然, 各章节都以人物外号为名, 如鲈鱼、狒狒、真鲷, 文中出现的人物也都有一个动物的绰号, 如师辉叫“考拉”, 萧紫薇叫“小刺猬”, 司机叫“电鳗”, 浅山市长叫“石鸡”, 史东宾叫“扬子鳄”。

《丑行或浪漫》开篇即将故事奠定了一个诗意的基础:“暮气围拢的一刻, 天空和大地变成了杏红色, 到处都暖洋洋的。如果这会儿是在那条河边, 如果再有一群肥羊儿咩咩一叫, 那就好了, 那就离怦怦心跳的幸福一拃远了。”[9]文中形容姑娘水亮的脸庞用“多汁的水藕”;刘蜜蜡通红发亮的脸和手“使人想起春天的瓜果”, 刘蜜蜡带来的气息让铜娃不禁想起家乡的人和事以及河岸。主人公刘蜜蜡在寻找老师雷丁的路上一路在野地里奔跑, 靠田野里的野果维持生命, 天为被、地为床的日子使她已然演化成了一个自然精灵。

《刺猬歌》绘制了一幅人和野物融为一体的多彩画卷。棘窝村是一个神秘的自然世界, 丛林、山地莽野、野物一起存在于这个神话性的世界里。村里的人不排挤野物, 却和他们和谐共生, 甚至与其结亲。主人公美蒂是“刺猬的孩子”, 她浑身上下长满了又细又密的金色绒毛, 是一个最纯真的女孩, 是人和自然的结晶。她和廖麦四十多年的爱情更是象征了人和动物和自然的融合。在这里, 土狼、黄鱼、海猪、尖鼠等动物都和人物亲近并相呼应。

张炜笔下的万物, 动物如狐狸、狗、兔子、刺猬, 植物如树、草地、蘑菇, 事物如大海、河流等, 这一切都被张炜赋予人的灵性, 他们具有真诚、怜悯、宽容、安静等等诸如此类的美好品质, 他们是一群生活在大地上、奔跑在原野上、扎根在泥土里的自然之子。从早期单纯对童年美好记忆的怀想与描绘到后来对外部喧嚣世界与科技理性的激愤质疑, 张炜一直以来都笔耕不辍的表达了自己对土地的崇敬、眷恋和一个赤诚的自然之子的“大地的情怀”。

参考文献

[1]萧夏林主编, 张炜著.融入野地.载《忧愤的归途》.华艺出版社, 1995.6, 第1版:27.

[2]张炜.张炜文集5.《三想》.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10, 第1版:441.

[3]张炜.张炜文集5.《三想》.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10, 第1版:452.

[4]张炜.童年三忆.《张炜文集6》.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10, 第1版:304.

[5]张炜, 王光东.张炜王光东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206.

[6]张炜, 王光东.张炜王光东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205.

[7]张炜.九月寓言.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5:2.

[8]张炜.柏慧.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4.12, 第1版:8.

生态观念 篇10

研究任何学派及其思想都离不开对其基本信息的把握,所以本文在研究道家思想中的生态伦理观之前先对其做一个基本了解。“‘道家’一词可做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道家’概念,就是确指自先秦老、庄之学,秦汉黄老之学至魏晋玄学的道家学术流派;另一种是广义的‘道家’概念,就是既包括原来先秦自魏晋的‘道家’学术流派,也包括东汉以后创立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1]本文更倾向于第一种概念。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2]121道家也不例外,产生于西周到春秋以后的道家,它的诞生主要是经济、政治等复杂的社会思潮和客观的时代原因所孕育而成。作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和庄子,依靠对社会现状的敏锐洞察和反思,凭借个人智慧和阅历,创造了道家,可毫不夸张地说,若无老庄,恐怕也就没有道家了。“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3]。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时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解原则。为实现生态环境真正的保护,生态伦理坚持社会价值优先于个人价值,在人与社会生态环境的整体关系中,始终坚持社会价值为首。生态伦理思想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修护和保护事业,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早在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应运而生的道家思想中已蕴含了生态伦理观;其生态伦理思想内容之丰富,至今影响着人类。

英国著名人文主义物理学家卡普拉就曾经称赞过,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独具智慧。

学术界对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就开始了。王晓艳先生就在《道家健康伦理思想复兴之浅见》一文中指出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将成为道家复兴的原因,可见其重要性所在。之后王正平先生《“天人调谐”: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智慧》和《“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生态伦理价值》,王泽应先生的《论道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道家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都对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之后不断有学者发表文章,阐述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和现代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道家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整理,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二、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容

1.“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道家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道家以“道”为核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42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君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25章)。可见“道”为世界万物的本源。庄子说过:“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即认为人与自然都以“道”为本源,人与自然一样为宇宙的一分子,整个宇宙是一个共同体,坚持“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整体观。这种“天人合一、物我为一”,“既非以人合于天,也非以天合于人,而是各自保持其差异性的自然融合,就是要保护天与人各自的生存权利和生存方式”[4]15,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的整体,除了人之外,自然万物都有其特殊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地位,都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应该做到与自然为友,与自然共存。老子曾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即人是宇宙的一员,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最终效法于自然,道是自然,自然就是道。可见“道法自然”的生态观主张人与自然都是宇宙的一分子,是同生死、共存亡的关系,人要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无贵贱”的平等观

道家坚持“物无贵贱”、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庄子强调“物无贵贱”,“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论,是谓天均”(《庄子·寓言》);“普天下有形之物各有其功,各有其能,各有其才,各有其用,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庄子·秋水》)。即宇宙万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但它们都有其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各种事物之间的差异仅是其表现在性质、功能等方面的相对区别;这只表明各事物在宇宙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担任着不同职位。“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庄子·秋水》)。因此宇宙万物没有贵贱、大小之别,它们是相互平等的,人应该尊重和敬畏自然,与自然为友。列子也提出万物平等的思想,“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然则天佑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何则?生覆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违所谊,宜定者不出所位。故天地之道,非阴则阳;圣人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柔则刚;此皆随所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列子·天瑞第一》)。也就是说万物都有其缺陷之处,人亦如此,因此事无贵贱之分,人不应妄自尊大,而需一视同仁。

3.“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贵人重生”的实践观

道家提倡实践中“自然无为”的生态伦理思想。老子坚持无为的生态观,老子心中的和谐社会:“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老子》80章)即老子认为真正的美好世界中没有器物,没有车船等人造工具,人类社会与自然处在最原始的状态。

庄子发扬了无为的生态观。他向往“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庄子·齐物论》)。即其希望过着有日月陪伴,拥抱宇宙万物,与其为友的生活。

庄子认为:“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苴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庄子·知北游》)。即弓箭之类的工具多了,鸟儿就危险了;钩饵之类的智器多了,育儿就遭殃了等;也就是说人类智慧结晶的工具只会破坏生态,对待自然我们因采取无为以实现有为,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道家在坚持“自然无为”的同时,还主张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伦理思想。

老子认为:“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16章)即在与自然相处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因遵循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云气不待族而鱼,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盖以荒”,自然将给予我们“回报”,最终还是我们自己受伤。因此我们应遵循客观自然规律,才能实现生态和谐,建立美好家园。

道家在实践中还传承着“少私寡欲”的生态伦理观。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老子》29章)。即我们应该去掉自身一切过分的东西,学会知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46章)。就是说不知足,就会有灾祸,可见任何灾祸都来源于人们永远无止境的欲望。例如人类为了经济利益而一味地乱砍乱伐、乱排气体、乱放污水,导致水土流失、酸雨等生态问题,严重污染了人类生存环境,最终威胁了人类自身生存;“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12章)。即各种颜色令人眼花缭乱,各种音符愉悦人耳,各种美味令人回味,骑马狩猎令人畅快,这些美好事物人们都想得到,但会导致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往往需有所舍弃,放弃欲望,才能实现最基本的生存目的。

面对无止境的欲望,我们要做到知足常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2章)。即生养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却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却不自我炫耀。若我们因欲而破坏了自然生态,最终受伤的还是我们自己,只要我们在与自然相处时,按自然规律办事、尊重自然,自然会为我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所谓“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庄子·知北游》)。面对无止境的欲望,应采取“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也”(《老子》64章)。即在与自然相处中,遵循自然规律,遏制自己的欲望。面对无止境的欲望,因坚持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可谓天下先”(《老子》67章)。即做到慈善,节俭和不争不抢。

道家在实践中对待生命坚持“贵人重生”的生态观。

道家珍爱宇宙万物的生命,且以珍爱自身生命为爱惜万物生命的基础;只有保住了人命,才有条件去保护生态自然。老子主张“自爱”,坚持反对危害生命的战争,“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谈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5]273即兵器都是不吉祥的物品,使人们不得已才用的,我们只拿来谈谈就好了。在战争中,战败了,丧命悲哀到处都是;战胜了,丧礼不减。不管胜负,战争带来的都是大多数人的丧生。庄子也反对战争,他曾批判魏武侯发动争霸战争。“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与吾神“(《庄子·徐无鬼》);又说“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庄子·则阳》)。可见,战争带来的是百姓丧命,它应得到反对和制止。老子主张“贵生”,他曾反问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老子》44章)。就是说,名利都没有身体重要,身体是本钱,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与一切也都无缘了。

“贵人重生”的最终目的是敬畏万物生命、爱护自然万物,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道家及道家由天人合一的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的生态伦理思想与传统伦理学相比具有诸多独到之处。道家、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核在于: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同质性是非实体性的。道是成己、成人、成物又升华己、人、物的善。这可以作为建构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基点之一。”[6]“少私寡欲”、“归真返璞”、“贵人重生”等等,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生态目的;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值得我们借鉴,在生态危机严重的今天都值得我们去深究,去反思,从中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启示

现今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人口众多、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生态问题都成为了当下各国必须面对和尽快解决的难题。而造成这些生态危机都要归根于当前人类社会生态伦理的缺失。

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也及时的采取了一些措施,并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作用。如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等等。但这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

探寻生态危机的根源,不难发现是人类社会缺少生态伦理所致。生态伦理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今社会人与自然呈现出一种相对立的局面。人类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惜牺牲自然,胡乱砍伐植被、无节制的开采能源等,一味的向自然索取,而不给予回报。可见生态伦理被经济利益所取代。当然,中国自古就有的“人定胜天”等传统观念使人类相信人可以肆意的改变自然、战胜自然,却忘了自然也有其自身客观规律,这使人们对生态问题重视不够,对生态伦理缺乏认识。最后,国家生态伦理建设未实现正规化、制度化,也导致了生态伦理的缺失。

“环境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于经济和法律手段,还必须深入发掘和汲取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7]456所以,当我们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时,一些人便把目光投向了古代中国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上,希望在这古老的智慧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灵感。内涵丰富的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给了我们不少启发。

第一,我们应该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生态伦理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价值选择,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活动有很强的影响和支配作用。因此,在解决生态危机之前,需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使人清楚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地、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如使人认识到;“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达,所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生态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富裕的人类却生活在越来越糟糕的环境中。”[8]283认识到人类对利益的无止境追求已严重危害了生态。唤醒人类的生态伦理意识,需要我们人民和政府、国家的共同努力。

第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应该像道家一样,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和谐共存的整体。坚持人与自然平等的信念,与自然为友。尊重自然,而不是把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爱护自然,而不是把自然看成一个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一味索取却从不给予报答的奴隶。最终“实现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持续发展。”[9]

第三,坚持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应该吸收教训,学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在社会发展和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按照自然的规律进行施为,选择符合生态环境规律和自然本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0]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到自然规律的不可逆性;认识到自然发展的有限性,关爱世界万物的生命,顺应自然,走一条人与自然相协调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全球气候变暖、雾霾出现、自然资源短缺和稀有动植物的灭绝等生态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

第四,坚持节约自然资源。自然界是一个和谐体,他有自身的承受限度,所以人类在消费自然资源的同时,需懂得“知止”,以限制自己的贪婪;努力消除一切超出合理范围的资源消费,以做到“知止可以不殆”避免危机的发生。老子早已提醒过人们“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46章)。提出人类无止境的消费欲望给社会带来灾难。而现今,人类过度的消费模式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人类若想继续生存在地球上,就必须转过度消费模式为合理消费观念;坚持不攀比、不炫富、不盲从的绿色消费观,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如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实现水的循环利用等。以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和谐。

第五,重视人的能动作用。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在提倡“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和谐一体的自然观时,却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必定带有社会属性。道家坚持“自然无为”来解决自然与人类的矛盾,一味的放任自然;但它忽视了人类可以通过一定方式、途径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和谐。有时生态问题一味地采取“无为”反而会适得其反或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适当合理的人为干涉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人类最早是学会利用自然物,之后发展到对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最后掌握了人造自然界的技术,这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因此,在处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人类的参与意识,找到解救生态环境问题的最佳办法。

第六,重视科技的作用。道家坚持“自然无为”的生态原则,一味地坚持自然的本性,恢复自然的本真;但忽视了人类社会的现实需要,反对人类根据需要来加工、改造自然。道家提倡“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庄子曾说:“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苴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可见实现这一理想社会是不需要科技力量的,科技在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只会起反作用。当然,在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加上社会的动荡等特殊时代背景下,它寄予了人类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小国寡民”的社会已不是我们的向往;且现今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已经不是采取“自然无为”就可以解决的了;我们需要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自然无为”的生态原则,缺乏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从而带有空于虚幻,难以实现的缺陷。必须通过现代科技理论的修改和完善,才能实现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可见实现这一面对威胁全球的生态问题,各国都在寻找解决危机的方法和途径;一些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智慧上。而道家思想中生态伦理观独具智慧,“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说,道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现代著名学者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家’;世界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先生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一棵烂掉了根的大树’。”[11]可见,道家思想的地位之重。因此笔者在当下生态危机严重之际,希望通过对道家思想中的生态伦理观的研究,启发世人获得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生态观念 篇11

关键词:雕塑;健康雕塑;生态系统 ;和谐;自然

一、健康雕塑的设想由来

(一)雕塑与健康的定义

首先薛宣林定性雕塑作为造型艺术是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或着艺术效果,反映社会生活、历史的变迁、社会素养,同时也表达艺术家本人的感受、情感、理想和审美意识观的艺术。也代表的是人类生活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方向。其形式和风格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而变迁。

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这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和物质(甚至允许生长)。健康也意味着有继续生存的期望。现代人的健康则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诸多自然健康因素组成的自然生物链的一个综合体。

(二)雕塑与城市的发展

城市雕塑形态,是构成了城市风貌亮点的一部分,既是社会变迁还是政府官员业绩体现之一,也是雕塑家的“个人纪念碑”。除了形象和形式感的美观之外,雕塑的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从全球看,近年来雕塑的发展(包括城市雕塑以外的其他形式)往往对于城市建设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形象宣传作用。如哥本哈根的《美人鱼》、新加坡的《鱼尾狮》、华沙的《美人鱼》、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纽约的《自由女神》、罗马的《母狼》、广州的《五羊》、南宁的《五象泉》、珠海的《渔女》、深圳的《拓荒牛》、郑州的《炎黄二帝》、烟台的《月光》、大连的《足球》、济南的《泉标》、海口的《金鳌腾飞》、故宫的《九龙壁》……物质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城市、地域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其可视形象使每个人都沉浸在浓重的文化艺术氛围之中,感受到城市艺术气息和城市的脉搏。

(三)健康雕塑的由来依据与定义

基于现代城市与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对雕塑的的影响,人们对艺术的发展不在是关心艺术本身更多的是他关注与他相关的如,环境与雕塑艺术、文化与雕塑艺术、形式与雕塑艺术……但是最终服务的是人类。作为生物链中的人基于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的矛盾最总凸显的还是“健康”与环境、“健康”与人的以健康为核心的“健康和谐环境”、“健康和谐人类”、“健康和谐艺术”的健康革命。

健康雕塑设想的背景是依据2010年10月,美国EPA发布的《健康建筑,健康人们:21世纪室内环境远景规划》,对人类健康关注与社会长远规划,健康与都市发展的“健康人民”计划。加之当代生态文化观念下生态文化与雕塑艺术的和谐共生交融,健康雕塑就应运而生。

健康雕塑设想是在以生态的基础之上更关注于人的行为与环境的变化以及对生物近化伦对艺术发展的研究,不在是只关注研究艺术本身,而是更加关注艺术与生物进化的历史观。是艺术与物种之间的生存平衡。雕塑艺术摈弃的是哗众取宠、粗制滥造、庸俗无聊的东西。但那绝非艺术的全部,至少在健康雕塑的作品里,凝聚了艺术家们纯洁的心血和闪光的灵感。也是健康自然及健康生态将是从简单走向综合自然化:简单健康/和谐统一——内在崇拜/外在征服——外在调和/内在的冲突(低级阶段)——外在调和/内在的冲突(高级阶段)——屈服矛盾/发展——内在和谐/外在冲突——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复杂健康,步步共生_冲突-共同发展这一个过程中达到艺术的一个高点。

故“健康雕塑”将雕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设计雕塑的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雕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并在环境里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污、生平衡的生态环境。以生态雕塑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的环境、思想、生理、审美行为为研究内容是自然能量循环的一个节点。是人和环境健康研究对象的新型学科,其融入艺术、技术、环境、健康等诸多分类的多维综合体系。

是自然能量循环的一个节点,健康自然地对于周边环境的呼应。现存的许多优秀的传世雕塑蕴藏着许多优势和特点,他已经融入自然之中,并很好的对建筑和环境进行融合,使雕塑、建筑与自然更为协调。也是文化与物质的完美和谐。根据雕塑自身的形势、布局、空间、颜色关系以及材质,简单而优美的建筑方式,既简单又有美感。利用自然地形、文化特色、审美需求、气候调节来建造的居住环境,经得起历史的浪涛就。健康雕塑并不是利用高新技术建成的艺术品,而是利用现有的对环境和健康有益的材料建成的,对于城市建设、人居环境、审美需求、公共安全等因素,提供一个清洁而舒适的健康环境,而且与自然、社区和整个环境相协调。是艺术审美与物质协调共生的发展。

(四)健康雕塑与其他雕塑的区别

健康雕塑区别于传统雕塑,传统雕塑在环境中主要是一种外在的“形态”,健康雕塑则融入整体环境中,成为环境内在和外在的共同“形态”,它与室内外环境组合成为一件不可分割的社会和环境成员,然后才是审美最高层的艺术品,是现代生活环境整体结构最和谐的表达手段,赋予空间环境一种生命力。健康雕塑不仅要与公共环境协调,还要考虑到公众的心理感受。公众的高教育背景、民族心理状态、民族性格特点、民族审美品味、职业状况等都会对确认某一件作品是否与社会环境协调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城市环境雕塑的最低要求,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

健康雕塑与生态雕塑的区别:健康雕塑与生态雕塑的之间的差异,生态雕塑具有比健康雕塑更强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和扩展性,他是在可持续雕塑在特定时期的体现。实际上健康雕塑中所包含的生态系统观念和身心健康在可持续雕塑发展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他宏观上给雕塑创作和设计以及雕塑规划一个基本的出发点。

由此可以看出,健康的雕塑具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意义,宏观层面解决雕塑的产业系统链的问题;而微观层面研究解决特定时期中雕塑的实施问题:生态雕塑的研究的可以是一个单独的雕塑,也可以是一套雕塑规划方案;而健康雕塑的研究需要跨越具体的雕塑的环境空间,以及更大的尺度来研究雕塑的生态系统链才有真正的意义,而这必然决定了他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针对一个具体的雕塑创作者和工作室,而应该是一个产业系统链。

二、健康雕塑的属性

艺术家的修养和思想决定着艺术作品高度和深度,生态思维对生态雕塑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健康的生态的思维对健康雕塑的产生与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弄清楚健康雕塑的本质,必须从思维方式进行研究。

首先是开放的网络时代,信息和文化交流的开放性与速度的快速性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当代雕塑已经不是被一个主体和一个中心限制,而是一个多思维复合的思维方法。健康雕塑打破了传统线性,单一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打破了生态雕塑复合的思维方式,代之的是金字塔式的方法和模式。无论从雕塑材质和雕塑观都更加灵活和开放。

其次,和谐性和开放性是健康雕塑的核心价值体现,首先雕塑家与创作对象之间的和谐平等,其次雕塑本身与环境的和谐。环境艺术是城市雕塑成长的基体。最后就是雕塑-环境-人类社会身心健康的和谐,是生态环境与人文的内外环境产生相互作用。“和谐性”是健康雕塑的核心价值之一。

公共性是雕塑的一种外在的“形态”。现代雕塑大多与环境融于一体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是艺术生命的一种延续,公共性给当下雕塑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使得雕塑的数量膨胀,而雕塑艺术的数量的增加,使艺术上逐渐陷于平庸。其下雕塑的休闲娱乐性;趣味性和世俗化已经改变了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水平,一个社会没有正确的站在文化高度和审美高度去发展文艺,将会使整个社会文化的主题方向和“三观”的迷茫。将会带来的整个民族甚至是国家的文化灾难。健康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协调是建立在环境、思想与审美高度下的协调,教育背景、心理状态、性格特点、审美品味都有严格的要求,从高度看深度。健康雕塑的公共性要求人-环境-艺术品达到内外的和谐,相互影响与共同发展。

三、健康雕塑的设计特征与原则

(一)健康雕塑的设计特征

1.尊重自然、对健康的关爱

健康雕塑一方面具有生态性质,尊重自然是设计的关键,也是健康意识的一种体现,自然生态系统维持着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需要。生态和谐与生态中和,构成生态…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将审美规则、生态规则、和自然规则,加之健康的原则(内外健康),真正的健康雕塑应该具备这样的系统,这是区别其他雕塑的着力点。从雕塑本身看,在空间上与环境协调,才产生美的效果,从环境本身看协调的同时对环境本身进行保护、保养甚至让生物链活动起来。在环境意识和气息下,是人的心灵感在复杂的社会在感受到安宁、单纯、合理即永恒,是自然元素和人在生活中和谐统一化,感受生命的美好,艺术的真谛。

(二)健康雕塑的设计原则

1.统一性

统一性原则决定雕塑设计首先需要一个大整体观。雕塑与环境和谐并存关系。意象的“物”与环境的“场”结合。依托于物质空间和人文环境。比如周边环境、空间的属性、文化性格和建筑风格等因素,确定雕塑的大小、风格、颜色、材质材料等。

2.身心健康性原则

健康雕塑既要分析人生心的感受,重视适度性和适应性,缓解人与环境的失衡性。健康雕塑不只是考验雕塑家个人的艺术理想和生活体验,加强作品形式感与环境的秩序感和韵律感。在体现整体统一的环境中设置雕塑作品。表达生态平衡,甚至超越审美空间,进入“哲学世界”。要求真、善、美的真,不要假、丑、恶的假。人与雕塑的交流,与环境的互动交融,融入艺术的语言之中。如“视觉性里的视觉整体构成”原则,“视觉总量平衡”原则,

3.“视觉趋简和谐”原则。

健康的另一个标准是设计材质的健康性。作为雕塑本身的外壳与环境和谐统一,达到健康的标准。健康雕塑设计应从促进良性循环位出发点。在材质上选用可再生资源,在自然循环系链之中。既体现生态观念,返璞归真,有利于人身体健康的生态环境。从雕塑的体量、颜色、空间达到空间环境设计系统性原则、感观上的平衡和谐原则、高艺术水准和高环境质量原则以及永久性原则。

四、健康雕塑的目标与远景

健康雕塑的目标是在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养成健康的美学观念和符合人类发展的思想体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让健康意识融入人类文化,促进健康的消费意识观。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是更有效的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对景观雕塑设计师来说形成一个健康的雕塑观,是能源与技术意识下的新的意识形态。如果设计师能从健康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将会产生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将来也是一种扎根于本土的设计观,是一种讲究人最基本需求的健康设计观。在中国发展的未来的道路上,健康发展的雕塑观在中国雕塑发展道路上将会一片光辉。

【参考文献】

[1]季湘荣.雕塑建设与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为例[D],杭州大学,2006

[2]赵慧宁,赵军.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设计[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

[3]赵潇潇,黄建彬.城市雕塑系统规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生态观念 篇12

1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镇化是产业升级与各产业间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避免依靠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挖掘出的城镇化, 要摆脱以往工业发达、服务落后、农业原始的发展模式, 形成工业、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共同发展、互为支撑的新型城镇体系, 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进而影响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同时, 过度的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空心化问题既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又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存, 因此, 选择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建设成为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具体要求是充分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资源、文化之间的关系, 且要以最小的生态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此外, 进行生态文明城镇化建设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之间的矛盾, 还能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1.2 是实现城镇化目标的必由之路

现阶段, 我国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带有非常重的功利色彩, 建设城镇化主要是为了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而与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相差甚远, 这与人们追求的城镇化是不同的。同时, 建设者还应清楚地认识到城镇化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最终目的, 其最终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们的生活, 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这一目的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理论相吻合, 因此, 在建设新型城镇化时, 要坚持贯彻“以人文本”的生态文明理念, 实现方便、居家和低碳的目标, 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3 是构建科学城镇空间格局的必要手段

在建设城镇化中, 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简单而言, 要建立适合人们居住的生活空间和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空间等。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 要以生态文明为基准点, 建设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格局, 从而优化城镇空间结构。

2 当前城镇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2.1 对环境影响不断加深

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齐头并进促进了财富的聚集和城镇的繁荣, 但也加剧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城镇周边大多开设有工业企业, 其生产对城镇又造成了一定的大气、粉尘污染, 个别工业企业废渣、废液的无序排放使当地的水体、土壤、空气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同时, 城镇化发展中的水资源开采和利用、机动车数量增长过快、光化学污染、震动和噪声污染等问题进一步恶化, 成为阻碍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瓶颈。

2.2 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1) 现阶段, 我国的城镇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但由于缺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的环保专项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 很多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便直接排放, 水资源遭到了污染, 进而使水体水质持续恶化, 生态恢复能力不断下降, 加之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较差、处理率低, 最终使得生活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2) 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中型企业向城镇边缘的农村转移, 但这些地区缺乏统一的水污染等处理设施, 企业排放的废水直接污染了河道、农田, 而这些农田中产出的食物又由城镇居民消费, 由此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的受害面更广。 (3) 在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中, 基层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存在一定漏洞和不足, 甚至有些乡镇没有设置环境保护机构, 导致基层环境管理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由于经费保障和技术设备严重不足, 或配备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工作无法开展或开展不到位。

2.3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压力较大

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已有所改观, 但通过一些列数据可知, 大部分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指标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近年来, 噪声环境质量也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施工噪声、震动噪声、交通噪声等常出现超标的情况。同时, 在城镇中, 由于矿产资源开发而导致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河流污染等环境问题。此外, 还出现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和电子垃圾污染等新问题。

3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

3.1 倡导生态文明理念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 虽然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但人们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程度还不足, 需要相应的部门加大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力度, 不断提高各界人士的生态意识, 这样才能有力推动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要求, 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手段对生态文明进行保护。对于那些在进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注意对生态文明进行保护的施工企业, 可给予一定的处罚甚至强制其停止施工;对于那些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强的生态保护意识的施工企业, 可根据实际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嘉奖, 这样可使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越做越好。同时, 政府和有关部门还需要倡导城镇居民的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观, 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态素质修养, 从而使新型化的城镇化建设越来越适合人的居住。

3.2 制订生态城镇规划

现阶段, 我国在进行城镇化规划时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并没有健全和完善城镇生态化建设规划, 很多城镇化规划都是以发展经济、打造经济强镇为目标规划的。以这种规划为目的建设出的城镇不仅基础设施不够好, 且城镇内的很多公共服务功能也非常缺乏, 这对建立生态型的城镇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在规划城镇时, 必须要进行城镇文化的规划, 不仅要凸显地域文化特征, 还要加强与本地区文化底蕴的融合, 从而建设一系列文化特色比较鲜明的个性化城镇, 这种城镇建设不仅能展现出其具有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同时, 还能对一些产业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从而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

3.3 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在我国, 一些大城市的承载能力比较差, 主要原因是人口分布不均匀和人口流动较大。因此, 在建设新型城镇化时, 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的承载能力, 对城镇规模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 从而建设生态文明的城镇。同时, 要想解决城市超载问题, 就要科学、合理地引导人口流动, 主要是对产业进行升级换代、产业转移和合理划分产业分布。同时, 还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在城镇建设中, 要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提高镇公共服务能力, 从而与城镇人口的增长相适应;逐渐扩大城镇的发展规模, 分散中心城市的土地、人口和环境压力, 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

3.4 调整城镇产业结构, 发展城镇生态产业

产业结构与城镇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 在建设生态文明城镇时, 一定要对城镇内相应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如果城镇内有一定的生态产业, 则其不仅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还是建设生态文明城镇的前提条件、动力。因此, 在进行城镇建设时, 一定要与本地区的优势特点相结合, 将城市内部所有的生态优势都充分展现出来, 这样在进行城镇生态建设时可遵循“低投入、低消耗、高质量”的原则, 从而有效提高生态产业的聚集效能。同时, 针对比较典型的工业城市, 还要不断加快相应产业结构的转变、不断延伸产业链、不断向着技术先进和生产清洁等转变, 从而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

3.5 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 建设宜居城镇

污染是全球最严重的问题, 也是城镇化发展中的首要问题, 因此, 建设城镇时一定要以“低碳、节能、无污染”为原则, 建设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不仅需要对大气进行治理, 还需要对被污染的水和土壤进行相应的保护, 从而建设更加舒适的宜居城镇。政府部门应对城镇内大气、水和土壤进行严格监控, 发现有污染空气排放的企业时, 一定要命令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再排放, 对于有毒有害的污染水, 一定要过滤、消毒后才能排放。同时, 要倡导人们尽可能地使用节能低碳产品, 回收利用生活中的垃圾, 从而将节能减排、防止污染的工作做到最好;要不断提高城镇绿化的覆盖率, 为城镇园林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基础, 建设适合人们居住、景色优美的环境。只有做好上述几方面的工作, 才能建设出生态文明城镇,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国家, 因此, 要想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就必须形成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但因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大项目, 且其发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征, 所以, 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时, 一要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 对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等进行考虑, 从而建设文明城镇,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速, 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生态问题, 影响了城镇的发展, 使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 找出了一条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主要对生态文明观念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问题,新型城镇化,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余佳.小城镇空间结构适应性模式探析[J].小城镇建设, 2012 (12) .

[2]张丽萍.小城镇空间布局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78) .

[3]王蓓, 于海, 王燕, 等.新型生态化城镇路在何方[J].环境经济, 2013 (5) :54-55.

【生态观念】推荐阅读:

组织观念05-08

观念误区05-14

观念制度05-15

保护观念05-26

家长观念05-29

实验观念05-31

转换观念06-05

儒家观念06-16

观念差异06-23

经营观念06-29

上一篇:行为建模下一篇:服务联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