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

2024-09-14

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精选12篇)

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 篇1

摘要:影响高三化学有效复习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及其他因素, 为此, 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就各项影响因素制定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复习教学,有效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化学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 复习过程中, 要注意针对影响有效复习的各因素, 提出复习策略, 以帮助学生扎实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的以不变应万变。下面就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高三化学有效复习的影响因素

1.教师因素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以及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即由传统知识的传输者向学习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转变, 教学中更注重教学过程的点拨效果和方法指导。在高三化学备考复习教学中, 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复习效果。同时教学的互动性、参与性、引导性、知识构建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意识等因素是影响学生化学复习的关键。在此阶段, 教师应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 并引导他们建立化学知识关联, 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 进而实现能力与成绩的双赢。

2.学生因素

从学生自身来看, 高三化学备考复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学生在化学学习和复习过程中, 对知识学习和运用的速度越快, 其学习效率也就越高, 相对学习时间也就越丰富;学习结果在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 学习效果也因人而异, 因此每个学生只有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才能够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学习体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和学习过程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体验, 体验的结果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习惯和方式, 这也是影响学生复习的关键因素。

3.其他因素

在高中化学复习阶段, 除了教师与学生自身因素外, 教学环境、课程资源、教学情境、教育价值观、课堂提问等因素也对学生化学备考的复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学环境因素包括学习环境、师生教学目标、复习教学的内容、策略和方法等;课程资源是高三化学备考复习中的重要资源, 是实现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关键;课堂提问是对学生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进行强化的关键方法, 提问需要选准突破口, 并高效地解决学生的难点, 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二、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 优化教学

高三化学备考复习教学需注重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实际运用,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备考复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其前提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构建与强化。因此在实际复习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结构, 并结合实际情况寻求热点、重点、难点方面的突破。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对复习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通过典型性、启发性、针对性的精选题或历年高考题进行巩固练习,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使其能够举一反三。

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复习教学与新知识的教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节。高三化学备课复习教学方法应遵循“讲- 练- 悟”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知识考点化、考点问题化。灵活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采取分层教学法, 实施梯度式教学。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基础上, 教师应基于高中化学复习的特点, 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 将考点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情境化”, 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梳理与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串联重点、难点与考点知识。

3.采用多样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影响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因此, 在素质教育与高考新政策思想的指引下, 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突出学生学习的效率、过程与情感态度。评价的方式应以点拨为主, 用鼓励、引导、点拨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并借助评价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在高三化学备考复习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注重引导性, 切勿因偏颇的评价而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进而影响其高考。

三、教学反思

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来看, 高中化学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二是对化学知识的获取与信息加工能力;三是活动探究的能力;四是化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 从高考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来看, 备考复习阶段应注重提升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对复习的时间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此外, 还应充分认识高中教学环境, 将课堂作为化学备考复习的主战场, 落实有效教学模式, 使学生时刻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提升高三化学备考复习效率。

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 篇2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届,内坑中学09级高三高考取得了辉煌了成绩,高考上线及录取均超过先前计划的人数。本次高考的理科综合又是考得比较好的一门,在理科综合中的化学更是在这次高考中,显示出其得分的优势,许多中等的学生在理科综合中化学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这也为我们这一届起到了知道作用。处在这样的一种大前提下,面临着本届学生的现状,作为校庆的一届(2011年内坑中学50周年校庆),怎么为学校献上一份薄礼,成为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需要不断计划和推进的一大重要问题。

师资简介:从教师搭配和复习教材选择上分析

学校对本届人员的安排,作了充分的考虑,如考虑到新老搭配等,一些高三的师资建设问题。在化学上让我与老教师朱勇老师进行搭配,朱老师是以为带过好几届高三的老教师,在化学教学方面有着比较深厚的经验,同时他还不断关注课程改革的动向,也是09届的化学老师,可以说朱老师的加入可以为化学复习和教学提供了很关键的指导作用。

本次复习教材是选择由福建省许多长期从事化学教育的化学优秀教师合编的《博学精练》。

该书的特点是:

1.是对练习的设置比较有层次性,遵循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规律,对于我们的学生补基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是一本来自本土的化学复习教材,编写老师都来自福建化学教学一线的老师,复习教材结合当前福建省的化学新课程改革,更贴切福建的课程改革特点和考纲要求;

3.该书的主要题源来自广东、福建、山东、海南、宁夏等新课程的课改区,其题目对我们的复习和教学的指导性比较强;

4.该复习教材的内容、例题和练习等的设置,字距字体等的排布都遵循学生视觉规律,避免学生在复习中的过分的视觉疲惫,对学生复习化学的持久性有一定作用。

当然该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该书由于初次排版错误的地方相当多,这在很大程度干扰了我们的学生;还有该书对纲要的研究虽然比较全面,但是对一些知识的补充却不是很全面,系统化和针对性不如其他一些教辅材料等等问题。

复习特点:重一轮基础掌握 重练习作业的理解和完成

作为一门理科,把握学生对基础的掌握,再在这个基础上对练习的完成,以练习促理解,以理解促掌握。因此在后面的复习教学过程中将从一下几方面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把握。

一、坚持稳扎稳打,抓好一轮基础复习

通过做和分析几年高考化学试卷发现化学基础知识占相当大分值,为此在今年的高三复习中,做到狠抓基础不放松,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学生对基础的理解。

二、结合教材情景或者题目拓开高三复习

由于现行高考命题为本省自主命题,今年考试难度比全国卷简单,主要体现在考纲对某些知识的要求和命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根据省有关权威人士透露,近三年高考,将本着稳定为主,以11年高考为导向。而11年的省质检或者泉州市质检都能体现出紧密结合新课程教材的特点,因此加强与教材的联系,以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背景材料作为复习引导材料,有助于复习基础知识,及平时考试的出体背景。

三、综合研究多种复习辅导书,做好备课知识的互补

由于辅导书的选择,只可能是尽量全面且符合学生,不可能知识全面或者完全迎合考试说明,因此在备课的过程我将先阅读多个版本的教辅材料,结合考试说明要求,补充相关知识,尽量在第一轮复习中做到知识的全面、系统。

四、强化练习和作业的完成,真正以练习促理解

理科生作业的完成十分重要,这个牵扯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堂结束,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反馈,也是学生找出自己课堂不足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我提出以练习促理解的坚决手段,但是不能盲目搞题海战术。

五、做到虚心学习,多听课,弥补不足,“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富有激情,认真备课。备课按教学进度以知识段、专题形式分配,统一进度,统一学案。多去听朱老师的课,从一个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上去比较分析自己的课堂,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之,提高自己驾御课堂的能力,提高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效率。

六、充分利用好没次的月考和专题考试,把好基础关和适应高考关

按照教学进度(见高三复习教学进度表),第一轮考试总共有16次左右(包含2次月考、半期考和期末考),认真的命好每一次的考试考题,真正做到知识点的双向细化。注重基础知识在每次考试中的重要分布,同时通过循序渐进的出题方式不断灌输高考重要思想。按照年段的要求认真详细的做好每一次考试的质量分析。要求写好自己考前考后的心得体会。

七、灵活应变,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在复习中难免会出现复习过程中的一些难题,如:学生的精神状态、学生的心理变化等等,做到关注学生心理活动和心态变化。同时自己在教学中能细致认真的去分析观察总结自己的复习效果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式,尽可能的帮大多数人能在第一轮中树立信心。

八、充分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加强对学生的有效辅导

高三的时间比较紧张,课堂的时间几乎都占满,要提高部分成绩比较不突出,但是又不是很差的学生的成绩,需要平时的关心和加强辅导,在复习中会多加强对学生的课后的辅导。

总之,第一轮的一切思想都是为了让基础复习成为有效的,尽量避免二轮来补一轮的现象,做到本学期的复习效率的提高。

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三化学 问题导学 问题设计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087

“问题导学案”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问题导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我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问题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授课的统一性、垄断性,学生可以借助“问题导学案”的助学、自学模式,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一、“问题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1.问题设计缺乏梯度和深度,起不到导学的作用

高三化学复习一是对基础知识的回顾展望,二是对重点内容的拓展提高,三是对学生素养的强化提升。如果复习过程中对旧知的回顾无效,急于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是起不到复习效果的。教师在问题导学案中如果一开始就设置难度较大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无法理清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体会不到能力的提高,从而对复习缺乏信心。问题设计的深度,不是指问题的深奥程度,而是指设计的问题使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能够掌握知识的核心。我们在问题设计时既要考虑激发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又要使学生的思维不存在依赖性,不挫伤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

2.问题设计缺乏问题情境的创设,单调粗糙

问题设计是个新课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往往把学生当做知识的被动接受体。问题的设计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有效重复;也不是简单的填空,而是要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创设有思索性的问题,设计有探究性的问题是师生思维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基础。

3.问题设计在教学中没有落实到位,使用对象不明确

要提高复习的效率,问题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真正在课堂上落实到位。教师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明确使用对象是学生,思考、分析、设计的问题应该针对学生,不能为问题设计而设计。

二、提高“问题导学案”效率的策略方法

一份高质量的“问题导学案”的出炉一定是经过精雕细琢的,如何使“问题导学案”的使用效率最大化,通常有如下策略。

1.把握高考方向,大胆取舍

近几年的高考题型和内容稳定,考试说明中的样题是最好的参照对象,考试说明也清晰地指出了考与不考的内容。我们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每一模块知识点的复习应该充分参照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把握考试重点,过滤复习难点,大胆取舍,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争取最大的效益。

2.明确学情,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每个学校、学生的状况千差万别,要依据实际情形制订因地、因人制宜的方针。基础比较弱的,多对基础知识进行细化;基础比较好化的,多在知识拓展、能力提升方面进行强化。

教师在“问题导学案”的编写时内容不要过于详尽、面面俱到,要抓重点、显难点、破疑点,以学生基础知识作为支撑点提高学生能力,以学生突破自我的兴奋点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教师必须确保每份“问题导学案”的编制都是优质的,当然这也离不开教研小组同组成员的群策群力和集体智慧。

3.加强问题设计的技术性

我们都希望在复习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复习效果,但往往又感到力不从心,确实问题设计不易,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更难。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挖掘学生的疑惑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真知。复习时要解决学生在新授知识时产生的困惑或思维障碍,进一步消除学生的困惑,为问题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三、“问题导学案”使用的注意事项

1.教师方面,要不断进行指导,不能一发了之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目标、挖重点、啃难点;其次,教师要给予方法指导,了解学生在理解、掌握、应用等方面的指标要求;最后,教师不能做“传声筒”,只是把答案报给学生。

2.学生方面,要独立解决,持之以恒

首先,千万不要抄袭他人,弄虚作假;其次,渐渐形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最后,适时整理已有的“问题导学案”,进行二次加工,对知识点、学习方法、解题规律不断积累,寻找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总之,要提高课堂上“问题导学案”的使用效率,需要教师的预先工作、学生的现场发挥,两者在时间、空间上的默契配合。相信,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对“问题导学案”的合理设计、有效使用,定能大大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章延玲.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1

[2]刘淑芳.浅谈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金色年华:下,2011,11.

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 篇4

一、“问题导学案”设计的误区

1. 问题设计缺乏梯度和深度,起不到导学的作用

高三化学复习一是对基础知识的回顾展望,二是对重点内容的拓展提高,三是对学生素养的强化提升。如果复习过程中对旧知的回顾无效,急于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是起不到复习效果的。教师在问题导学案中如果一开始就设置难度较大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无法理清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体会不到能力的提高,从而对复习缺乏信心。问题设计的深度,不是指问题的深奥程度,而是指设计的问题使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能够掌握知识的核心。我们在问题设计时既要考虑激发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又要使学生的思维不存在依赖性,不挫伤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

2. 问题设计缺乏问题情境的创设,单调粗糙

问题设计是个新课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往往把学生当做知识的被动接受体。问题的设计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有效重复;也不是简单的填空,而是要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创设有思索性的问题,设计有探究性的问题是师生思维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基础。

3. 问题设计在教学中没有落实到位,使用对象不明确

要提高复习的效率,问题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真正在课堂上落实到位。教师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明确使用对象是学生,思考、分析、设计的问题应该针对学生,不能为问题设计而设计。

二、提高“问题导学案”效率的策略方法

一份高质量的“问题导学案”的出炉一定是经过精雕细琢的,如何使“问题导学案”的使用效率最大化,通常有如下策略。

1. 把握高考方向,大胆取舍

近几年的高考题型和内容稳定,考试说明中的样题是最好的参照对象,考试说明也清晰地指出了考与不考的内容。我们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每一模块知识点的复习应该充分参照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把握考试重点,过滤复习难点,大胆取舍,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争取最大的效益。

2. 明确学情,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每个学校、学生的状况千差万别,要依据实际情形制订因地、因人制宜的方针。基础比较弱的,多对基础知识进行细化;基础比较好化的,多在知识拓展、能力提升方面进行强化。

教师在“问题导学案”的编写时内容不要过于详尽、面面俱到,要抓重点、显难点、破疑点,以学生基础知识作为支撑点提高学生能力,以学生突破自我的兴奋点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教师必须确保每份“问题导学案”的编制都是优质的,当然这也离不开教研小组同组成员的群策群力和集体智慧。

3. 加强问题设计的技术性

我们都希望在复习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复习效果,但往往又感到力不从心,确实问题设计不易,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更难。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挖掘学生的疑惑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真知。复习时要解决学生在新授知识时产生的困惑或思维障碍,进一步消除学生的困惑,为问题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三、“问题导学案”使用的注意事项

1. 教师方面,要不断进行指导,不能一发了之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目标、挖重点、啃难点;其次,教师要给予方法指导,了解学生在理解、掌握、应用等方面的指标要求;最后,教师不能做“传声筒”,只是把答案报给学生。

2. 学生方面,要独立解决,持之以恒

首先,千万不要抄袭他人,弄虚作假;其次,渐渐形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最后,适时整理已有的“问题导学案”,进行二次加工,对知识点、学习方法、解题规律不断积累,寻找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总之,要提高课堂上“问题导学案”的使用效率,需要教师的预先工作、学生的现场发挥,两者在时间、空间上的默契配合。相信,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对“问题导学案”的合理设计、有效使用,定能大大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

摘要:课堂改革的三个基本要素是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如何通过问题的合理设计,指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行有效探究和踊跃展示,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所有教师生在教学中积极探求的。对于高三化学复习而言,“问题导学案”比基础年级更易实施,因为学生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在问题设计上更灵活。

2009年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篇5

反思教学是教师提升自己的必要阶段,经常反思的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会总结出不同阶段学生的不足和自己教学的侧重点,是一项很好的教学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事。

通过反思,发现高三教学中的问题有:

一、复习中赶教学进度,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教学节奏快,片面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或者将本该需要好几节课完成的教学内容在一课时内完成。这势必是蜻蜓点水,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也根本谈不上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能力。再就是课堂教学中对部分知识无限制的予以拓展,造成偏与难;所选的例题,往往起点高,综合性强,这种高难度的教学,完全背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另外作业量较大,且大多留给学生的作业没有经过精心挑选,有些题难度很大,综合性强,尤其是对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二、课堂互动少,以自己为中心,学生以接受方式进行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做得不够。课堂本应是互动的、生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而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课却是单向的、静态的、缺乏生机和乐趣。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不管学生是否真的懂了,不管你有无兴趣,硬将学生往事先预设的“轨道”上驱赶,只要把教案设定的内容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就算达成了。从表面上看,课堂教学似乎比较顺利,但恰恰相反,这将严重束缚师生的灵感、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欲望

三、练习多探究少,在一部分复习课中,其课的基本模式就是知识的梳理+练习。而知识的梳理往往又停留在知识的简单罗列,对其内在的联系又缺乏深层的探究,给出的练习通常又多,以解题训练来替代对知识的探究。没有促进学生自主的、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更没有让学生在活动中从多个维度实现对知识的重构,领悟其中的规律与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学生能力没有真正意义上提高。

在高三的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有:

一、认真分析试卷,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平时测验要让学生认真总结答题中的问题,作出详细的数据统计,然后总结出错题的共性之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作为专题独自攻破,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再通过强化练习加以掌握。

二、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解决实验题大难关。

化学实验在高考中占的比重也很大,但每次考试中学生实验题的平均分很低,从答题的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混乱不清,不规范,没有使用化学术语。换句话说,就是心里明白,表达不出来。所以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将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

三、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动手。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师生互动的快乐,并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所复习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头疼的问题是,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当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学生都会说,课堂上我听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了听,而没有消化的过程,没有自己动手的过程。这几天,我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训练,发现了许多问题,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事半功倍。

四、掌握做题技巧,节省解题时间。

做题首要审题,据统计做错题的同学,错的原因大多都是没有审清题就进行解题,费了时间也没有做对,很是冤枉。那怎么办?专家指出审三遍题才能动笔答题是很有道理的,第一遍快审,主要是审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第二遍是提出有用信息;第三遍是综合分析有用信息进行分析解答题。这样才能把题分析透,解答才准,且不用反功,还节约了时间,但现代高中生为了节约时间,第一遍审题就开始解答题,结果解到一半解不下去,还得回去审题,甚至还得重来,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正确。

五、切实搞好第二轮复习,着重把握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和热点知识

如:1.阿伏加德罗常数。2.离子方程式。3.离子共存。4.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辨析及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5.离子浓度比较。6.化学平衡的移动。7.原电池工作原理。8.电解原理、电解规律、电解计算。9.常见离子的检验。10.典型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官能团的性质和同分异构体种类的确定。11.有机信息与合成的选择。12.基本计算技巧。13.重点实验操作和设计:历年的高考试题中,第一道实验题一般考查的都是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第二道将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的实验题。探究性实验题能有效地考查我们思维的开拓性,故此种题型将是命题者的首选。14.无机信息的加工处理与综合:信息迁移题是高考中出现的稳定的题型,其分值稳定在全卷的30%左右。

六、克服惯性思维,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注重解题习惯的养成。答题时字应尽量写规范,不要求书法,但要求尽量地清晰,尽可能避免写连体字。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

2017-2018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化学组

张伟

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 篇6

摘 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主线、注重学生交流合作、发挥化学实验功能等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复习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主体性 自主建构 有效教学 高三复习课

传统的复习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尤其是高三一轮复习,由于复习时间紧促,容易停留在知识的简单罗列层面上,课是单向的、静态的、模式化的,缺乏生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教师的指导.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如何打实学生基础,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优化思维、提高能力,是新课改复习课中要解决的新问题.笔者以“原电池原理”的复习课为例,结合个人在高三复习课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化学复习课中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知识、提高复习效果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化学,人人都具备必需的化学素养,不同的人在化学上得到不同发展”,就特别强调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而有效的化学教学就是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能进行有效果的化学学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是化学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创设探索知识的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使学生围绕目标而学习.在原电池原理复习中,笔者以两处情境设计贯穿课堂始终.

情境1:以现代生活中化学电源的普遍应用和工作原理用多媒体展示导课,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需要哪些必要条件?并以熟悉的Zn-Cu原电池工作原理为例,完成对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旧知复习.在这里以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导入,引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复习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同时充分利用课本Zn-Cu原电池模型,进行旧知的回顾整理,不仅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为后边知识的应用、迁移打下基础.

情境2:现提供:石墨、铜丝、镁条、铝条、FeCl3溶液、NaOH溶液、浓硝酸,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原电池,判断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要求:每一种电解质溶液设计一种原电池).利用原有知识进行原电池方案的设计,让学生带着真实的问题、任务进行学习,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沿着“原电池设计”这一主线,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正负极的判断、电极方程的书写”知识,在学生自主参与设计中加以巩固,为进一步深化认识“原电池工作的本质”埋下伏笔.

在鲜活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过程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依托问题情境,用知识解决情境中问题,使学生能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注重学生交流合作,增进知识理解,促进学生间有效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和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通过人际间的协助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交流合作的良好空间,能让他们在合作集体中独立思考、相互启发,又乐于与伙伴相互帮助、彼此协作;并且能够协调人际关系,主动和同伴交流、分享信息、创意和成果等;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类探究方式,认识社会生活,发现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笔者在原电池原理复习课中,对难、重点的突破以老师点拨,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形式展开教学.如:分组讨论原电池设计方案,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相互质疑进行原电池方案设计,提出多种设计的可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补充了学生个体认识的不足.

布置学生书写三组设计的原电池电极方程式:

电解质溶液 电极

FeCl3C/Cu

NaOHAl/Mg

浓硝酸Al/Cu

进行评价时,学生在经过自己练习的基础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出现了对第二、第三组原电池的方程式正、误判断不同的看法.通过这一纠错交流过程,不仅规范了书写电极方程式的要求,而且也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擦出了火花.

当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在NaOH作电解液,镁铝作电极的原电池中,活泼性强的镁作正极,而活泼性弱的铝作负极的结果时,与原有知识:从电极的活泼性来判断正负极发生了认知冲突,此时老师抓住契机,提出讨论要求:到底如何判断原电池正、负极比较好?结合Zn-Cu原电池正负极方程式与总反应的关系,重新把方程式进行订正.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再次对课本内容进行挖掘、感悟,通过共同的讨论、分析,学生找到问题的本质:原电池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应用,先找到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再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写在正、负极上.这就是本节要解决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在掌握知识时的一个难点.学生通过对两例原电池方程式分析、订正,亲身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使新知识的形成在原有基础上水到渠成,对知识的理解更进一步获得提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达到了此节复习课目的.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思维相互碰撞,智能启发智能,人格浸润人格,真正实现不同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适时的引导,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新知的主体,是意义构建的主动者,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达到展示、共同提升的效果,并最终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发现自我和欣赏他人,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复习效果.

三、发挥化学实验功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记忆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些理念的落实和实施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教师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给予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求知的心扉,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原电池原理复习课中,当学生对NaOH做电解质溶液、Al/Mg做电极和浓硝酸做电解质溶液、Al/Cu做电极两个原电池的正、负判断疑惑不解时,老师提出了让实验事实说话的办法,请学生代表上讲台亲自来做一做这两个原电池的导电性实验,让其他学生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这两个实验中都是不活泼的金属做负极,激起了学生要更进一步探求原因的欲望,而这样得到的结果印象深、记忆也牢.

在复习中引入实验探究,使学生通过亲历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获得有关的化学知识,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另一方面体验化学实验的科学方法,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了科学素养.

四、设计有梯度的问题组,有效落实知识点

化学复习课是由不同的问题构成的,而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问题(含习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很快进入到积极的思考状态,是复习课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在高三阶段,一般的复习课很难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组织与设计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内容,以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使问题体现层次性,有效地落实基本点,突出重点,分化难点,以适应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后都能得到发展.

原电池复习课的设计把突破电极方程式书写和正负极的判断这两个难点,设置成不同的问题和要求,从什么是原电池、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正负极的判断方法这些问题入手,通过提问形式复习旧知,接着设置由已知材料设计原电池的活动要求,呈现从学生熟悉的原电池到陌生的,由此引出特殊原电池:NaOH、Al/Mg和浓硝酸、Al/Cu的正、负极判断问题,再进一步提出对两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进行书写、纠错、订正、再总结,最后把问题拓展到另一类高考热点题目:燃料原电池上,步步深入,使学生从认识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本质过程,掌握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

复习设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到陌生,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构建知识网络,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有体验成功的喜悦,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更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有梯度的问题、练习,创设鲜活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实验功效,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内化知识,最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高三化学有效复习 篇7

一、形成系统的有用知识

1.帮助学生形成较全面的知识。

帮助学生形成较全面的知识,是第一轮复习中的主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主要任务,需要依托集体力量和智慧,按制定的复习计划,在每一个主题备课中都需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做明确的规定, 主要的依据有:

(1)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要求;(2)近年高考中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和知识关联;(3)新课程新教材中的特点;(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或存在的困难;(5)学生在测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只是一些知识线索和框架,要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必须结合后面几条来补充和完善,才能使复习内容有血有肉,丰富而全面。

2.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

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容易被复习资料牵着鼻子走,容易失去知识的主线条,而使形成的知识不系统。而系统的知识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形成好的解题思路。所以在每一次的备课中,对于章节复习的知识主线条需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梳理。此外,详细的知识主线和考点表能使我们在教学和检测中有的放矢,是我们月考出题的依据表。运用记录表记录每一次月考所涉及的知识点,那些没考查过的知识点则尽可能在下一次的综合考试中体现出来,这样就保证了月考检测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二、培养学生高效的解题能力

作为应试,高效的解题能力是高三复习的目的,也是学生学科能力的体现。

1.与章节知识复习的结合促进双基 同进。

作为知识体系构建的补充手段,习题是一种必要的形式,而作为解题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习题的选择则尤为重要。

在第一轮复习中,每节课的练习题是依托复习资料展开,但资料中哪些题作为例题,哪些题是重点训练题,哪些题作为选做题,哪些题要删去都需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和讨论。此外,周考题、外来套题、章节强训题和月考题是对章节复习有益的补充。但是不能盲目地使用其他学校和省份的题,要使练习题的使用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要求,有利于本校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选题和编题是必然的过程,选题和编题的依据为:

(1)与章节知识复习相结合,按高考对知识的主线要求;

(2)近年高考热点重点考查的要求;

(3)老师讲授内容补充的需要;

(4)对近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和各方面信息的整合。

2.学生帮助策略保证了学生解题能 力的稳步提升。

在复习的每一个阶段、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每一次考试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帮助需要有相应的策略。后进生的促进工作应该一直都贯穿高三复习的教学之中, 主要指导思想是以基础为主,完成基础知识基本解题思想和技能的形成。由于后进生在学生中占的比重较大,如果不抓好这部分学生的高三复习,会影响到整体成绩。后进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持久的品质较差,容易犯冷热病,这都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和促进,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和辅导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详细的后进生策略是学生解题能力稳步提升的保证。

三、良好解题习惯的形成

不少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考不出自己的水平来,主要原因是解题习惯不好, 失误过多而导致的。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可以使用改错本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改错本中记录下平时解题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明白这些问题是属于哪一种类型,这些类型有如知识缺失、知识混淆、题目没看清、计算错误、表达错误、笔误等类型,其中,后四种问题就属于解题习惯中的问题。改错本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看一次,特别是在考试之前。对于改错本的使用,本人实践过程中看到,起初学生并不太习惯做这些分析, 需要老师的督促,但在几次考试后分析做下来,学生发现自己原来存在的问题是如此的简单、如此愚蠢,而改正这些错误后学习成绩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于是到了后期,学生逐渐形成自己分析的习惯,并在每次考试中有意识地修正这些错误,良好的解题习惯就得以形成,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失误,考试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四、减少化学科在学生复习中的时间

高考是一场整体的战役,以学生总成绩作为升学的指标的。学生的复习总时间是一个定值,学生需要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要分配到各个学科,所复习的内容需根据自身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差别,且白天所复习的各科内容也需要消化和练习巩固, 这都需要时间。所以各学科应该尽可能地少占用学生的时间,应该在本学科学习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复习教学,化学的复习也不例外。如何将化学的复习尽可能地在化学时间内完成,不多占用学生的时间是一个需要精心计划精心安排的事。

高三化学有效复习探讨 篇8

一、“一卷两改”

顾名思义就是一张试卷批改两次。首先是学生本着对自己认真负责,找出存在问题的指导思想,依据教师预先制订好的评分标准,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学生一般用黑色签字笔做题,现在用蓝色)把出现的错误圈出,评出自己的得分情况。然后教师在学生批阅的基础上用红笔进行二次批阅,对学生批改或得分不准确的地方进行纠正,只要圈出让学生知道即可,切忌打一个大大的“×”,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激情。这样黑、蓝、红层次鲜明,一目了然。

学生自己批改试卷有助于准确找出解题的切入点,培养规范答题的能力。有些教师或学生会质疑:高三的时间紧任务重,这样做会不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呢?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成功的,具体表现在: (1) 在批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哪儿错了,错误的原因,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知识点掌握不牢、答案要点不全,还是其它原因,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纠错,变弱势为强项,克服以往评讲过了却不知所以然的弊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2)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二卷得分率,情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出现在找不出解题的切入点、答非所问;不会使用规范的化学用语;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找不出得分点,等等。实施“一卷两改”就能克服这些弊端,学生通过评分标准掌握规范答题的标准,怎样争取得分点,如何正确使用化学用语。长期坚持,还愁学生得不到高分吗?

让学生自改就等于教师可以偷懒吗?其实不然,我通过实践发现,要想真正实施“一卷两改”,教师必须做好下面的工作: (1) 高三复习不允许、也没有时间去走弯路,所以要紧紧抓住教学大纲和考纲这条“脉”,认真、科学地选题,哪些是考试的热点、盲点?这些知识点可以以哪种形式出现?分值分布如何? (2) 给学生制订详细的评分标准。在制订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周密的考虑答案的规范性、准确性、指导性、多样性,对于分值要参看高考的评分标准,正确引导。 (3) 进行二次批改,对基础与能力较差的同学,尽可能进行面批,培养他们自批自改的能力;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以及一些典型性的错误,为“一题两讲”做准备。

二、“一题两讲”

这是学生讲评与教师讲评有机结合的一种讲评方式。

很多习题讲评课就是教师唱独角戏,即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从知识点、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等方面展开分析→变式训练→拓展与延伸→归纳与小结,这种自导自演的评讲方式对于优等生也许有利,可提高课堂容量、课堂的效率。对于中等生和边缘生则弊大于利:基础较薄弱→找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很难引起听课的热情与兴趣→上课开小差,易走神→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

“一题两讲”摒弃常规试题讲评的弊端。具体实施步骤:通过“一卷两改”,师生共同确定讲题内容→学生分组→确定每一题主讲人→主讲人与本组成员讨论→课堂评讲→其他学生提出质问→主讲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点拨与延伸→教师归纳反思与小结。这种讲评方式的优点如下: (1) 具有探究性,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增加,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高涨。 (2) 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与分析归纳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3) 学生会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团队意识。 (4) 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得到锻炼,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常见的习题讲评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把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舞台还给了学生———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使师生做好了角色的转变,更好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案例(选自笔者2010年5月19日校际公开课实录):(2008年江苏高考化学12题)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

主讲学生(边香香):本题重点考查溶液中粒子的三个守恒与离子水解问题。选项A重点考查电荷守恒;选项C重点考查电荷守恒与物料守恒的综合运用;选项B重点考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NaOH是强碱,等浓度的Na2CO3、CH3COONa中CO32-的水解能力较强,所以等浓度的这三种溶液pH从大到小的顺序NaOH>Na2CO3>CH3COONa,可以推出pH相等的时;这三种溶液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CH3COONa>Na2CO3>NaOH,选项D中p H=4是HA-的电离大于水解加以判断。主讲学生讲完以后,其他学生展开讨论。

问题1(李旋):选项B中您怎知道CO32-的水解能力>CH3COO-?

主讲学生(边香香):因为CH3COOH的酸性>H2CO3。

问题2(刘涛):如何得知CH3COOH的酸性>H2CO3?

主讲学生(边香香):CH3COOH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问题3(张世桥):针对选项C,什么时候综合运用守恒?

主讲学生(边香香):单一守恒不能解决问题时。

教师小结。评课(选自课后交流):本节课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从主讲和提问可以看出学生都在思考活动,既复习了知识,解决了问题,又是对学生的一次心理素质的锻炼,这样学生就愿意去学,何乐而不为。

在实施“一题两讲”的初期我们也遇到了障碍,同组的教师与学生担心: (1) 学生愿意讲吗? (2) 能讲到位吗?是不是浪费时间? (3) 其他学生能提出问题吗? (4) 教师能驾驭这种课堂吗? (5) 最担心的是能提高成绩吗?最后决定找一个化学基础较差的班实验,心想这些学生再差还能差哪儿去。经过实践,第一次质检本班均分就与中等班级齐平,三检均分超中等班5.26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成功的。

如何有效进行高三化学后期复习 篇9

总的原则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了解;二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了解;三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了解。化学新课程也体现了这三个方面。所以我们应仍以中学化学知识为载体,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升华,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搞好高三化学的复习。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研读考纲,细化标准,把握高考的方向性。

精心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与江苏省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把握高考方向十分重要,必考内容能力要求不封顶,选择题重在基础,覆盖面广,新颖灵活,难度不能太大;非选择题侧重基础,有一定难度,注意深广度。选考内容能力要求不能太高,重点突出,不偏不难,基础灵活。

二、知识习题化,夯实知识的基础性。

化学虽属于理科,但知识之琐碎是其他理科不可比拟的,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很多。在第一轮复习中学生往往不能达到完全掌握,如果单纯从知识点去复习,一是时间上不允许,二是效率不高。因此第一轮复习后,教师要精选习题,重点抓专题训练与精讲,使学生在练习中记忆。教师精讲也尤其重要。教师应通过精讲,在提高学生审题、分析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归纳记忆、比较记忆。学生要加强错题反馈,在错题反馈中理解记忆知识,提高自己的审题、分析思维能力。

三、归纳类比化,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对于易懂难记,易错易混淆的知识,教师通过归纳类比、抽象化和具体化相结合的方法,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如在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中,像钠、镁、铝等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可以列表对比;具有连续氧化的性质的物质有:单质钠、碳、氮气、硫,化合物氨气、乙烯、乙醇等。对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元素、原子、核素,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等重要概念,学生都可以通过归纳类比掌握概念和重要规律。

四、知识网络化,提高思维的全局性。

无论是元素及其化合物,还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甚至是化学实验,很多的知识点学生都有易混难记,抽象难理解,孤立难联系的感觉。若在二轮复习中我们将其纵向、横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系统化,就有利于学生有序储存,全局掌握,从而正确辨认、再现、复述,及时调用和重组。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反应式可以从化学反应类型上使之系统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从物质的分类入手,以原子结构,物质结构作为指导,以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化学实验为线索使知识网络化形成一个框架,纵横统摄起来,这样知识点就不显得琐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解推断题的能力。

五、一题多解多变化,知识迁移化,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在二轮的训练和评讲中,对于一些开放性试题和信息试题师生要引起重视,这是每年高考的必考试题,因为它们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信息知识的辨认、重组、再现和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与多变,学会题目中出现的新物质能在课本中能找到它的影子。如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这个实验题,以通过影响醋酸电离平衡的移动,一定浓度醋酸溶液的pH值计算,醋酸钠的水解,以及和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原理可以寻找出多种解题方法。带有图像的计算题既可以用化学方面的知识逐步分析推理,又可以用数学函数的含义来求解。再如许多物质和水反应的性质其实和盐类的水解、卤代烃的水解一样,从化学方程式看都是互相交换成分,共同的特点是带正电荷的结合-OH或OH-,带负电荷的结合-H或H+。这样对氢化钠、氮化镁、碳化铝、四氯化硅等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就容易理解书写,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对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六、思维定势化,提高解题的有序性。

世上万物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学习中也是如此,对每个知识点的考查可以从不同角度考查。目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搞题海战术,虽然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但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个别学生越学越糊涂,成绩下滑,其原因是没有抓住解题的有效方法。实际上同一类题型有一定的思维模式。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首先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判断出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然后分析是否有介质(酸、碱、水)参与反应,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综合实验题解题的基本步骤是:先搞清楚实验目的,根据题意分析实验原理的科学性,逐步探讨操作的可行性、简便性,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环保性,明白或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过程,最后解答题中提出的问题。再如,化学计算解题的基本思维模式:题示信息+基本知识+逻辑思维。其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步骤:(1)认真阅读,挖掘题示信息;(2)灵活运用,运用基础知识;(3)充分思考,形成解题思路。解答具体问题时,强化数学意思、转化意思、分类讨论意思,从而寻找出关系式法、守恒法、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假设法、极限法、图像分析法等解题方法和技巧。在此强调:定势思维不能一味去追求,否则会带来解题的局限性。

七、感受STS,提高解题的创新性。

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 篇10

现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学生对每节课的复习目标不明确,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程度模糊不清, 特别是在手头上一些教辅资料的干扰与误导下, 易陷入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不能自拔, 疲惫不堪, 事倍功半, 所以在编写复习“学案”时, 要加强复习目标的指导。“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激励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学习目标的陈述最好以学生的“口气”来陈述, 体现学生在学习目标中的主体地位, 从学生的角度呈现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二、“学案”中问题设计要注意策略

1.问题设计要捅破学生“伪懂”的外衣, 让其温故知新

所谓“伪懂”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认为已经学会, 其实对知识的理解只是保留在表层, 不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概念的学习, 不能通过文字的层面敏锐把握概念所研究的外延与内涵、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有关公式定理的学习, 不能很好地把握其适用条件及使用范围等。如学生在学习电解质的概念时, 常常因为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 所以容易把二氧化硫当成电解质, 忽略了导电现象与导电本质的关系。所以我们在问题的设计时应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不到位的知识“裸露”, 引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达到温故知新。由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学有所获, 同时培养了学习能力, 必然会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提高了复习的高效性。

2.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建构思想

虽然现行教材每个章节的后面都有《回顾与总结》, 要求学生养成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形成知识网络的习惯。但从复习反馈的信息来看, 大部分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还很差。新教材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逻辑结构、知识的呈现方式缺少系统性, 在第一轮复习时大部分学生感到知识很零散, 不好记忆, 更谈不上应用。所以在编写复习“学案”时, 注意问题设计的建构思想是很必要的, 这也是新教材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学案”的设计上, 可把化学概念、性质、用途等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构建, 形成越来越有层次的化学知识网络结构, 使学生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化学思想、化学方法, 形成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把握知识纵横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 理清其中的内在联系, 就能做到举一反三,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走出题海的泥潭。首先, 利用核心知识的统领作用来构建知识网络。在问题的设计中, 我们可围绕有统领作用的核心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行构建, 加深对核心知识的理解, 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 问题的设计上要加强构建方法的引导。在第一轮复习中, 学生知识一般比较零散, 在对知识进行构建时, 想到什么说什么, 提取知识较困难, 缺少对知识构建的方法及策略, 所以在构建知识网络时应加强方法指导。

3.问题设计应引导学生从整个教材体系的高度来俯视中学知识

高三复习时应从整体上把握高中化学课程, 注意必修和选修模块的有机整合。高中几乎所有知识内容在必修教材中都有所涉及, 在必修阶段时我们强调不能“一刀切”, 不能“一步到位”。到了高三复习阶段, 必修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已经得到拓展加深,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新的高度来审视必修课本中的有关知识, 注意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知识融会贯通。如水解的概念随着知识背景的变化, 从盐的水解不断扩展到卤代烃、酯类、蛋白质、糖类等物质的水解, 水解的内容逐渐得到完善, 但它们在本质上都是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紧密联系, 所以, 在高三复习阶段, 学案设计应引导学生从整个教材体系的高度来看待水解, 不能只局限于必修阶段的理解水平。又如复分解等化学反应能否进行下去, 可从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的高度来进行分析, 使学生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反应的本质, 不要只是停留在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浅层记忆上。通过复习,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同时体会到量变引起质变、辩证看待问题的思想, 使知识的掌握、情感的体念获得双赢。

三、学案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念

在高三的复习中, 有的教师认为积极的情感体念是高一、高二的事, 高三是“学海无涯苦作舟”、“掉肉掉泪不掉队”, 其实这是一种急功近利、剜肉补疮, 不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做法, 导致有许多学生说“如果不是为了高考, 我不会学化学”。虽然高三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 但积极的情感体念不能弱化, 学习中好的情感体念, 对学生取得好的成绩以及后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案的设计上关注学生情感体念可从几方面考虑:学案设计要体现组织和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以便学生深化概念、巩固理解, 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温旧而知新;根据复习的知识特点, 学案设计上要关注化学与STSE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的联系, 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根据不同的复习内容, 学案设计上可灵活多样, 加强教学情境的设置, 以便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意犹未尽。

四、学案设计在突出重点、难点的同时, 要防学生“眼高手低”

高考中对主干知识、核心知识的考查是重头戏, 特别是题量相对较少的理综试题表现得尤其突出。同一个教学内容, 高三复习学案在重点、难点的设计上应有别于高一、高二的学案, 要更符合《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在学案的设计上, 最好让学生清楚哪些是主干知识、哪些是核心知识, 这些知识的考查要求等,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可更好地监控自己的学习, 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 冲淡了学案的主题。当然高考复习也要注意知识的“广度”, 特别是第一轮复习关键是夯实双基, 在学案的设计中适当求“全”是可以理解的, 但既要让学生明确学案的重点知识在哪里, 又要防学生“眼高手低”。如有的学案设计上用了一定的篇幅罗列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在教材、教辅资料随处可见, 学生一看就明白, 但动手就会容易出错, 在每年的高考阅卷中, 发现考生写错别字、写错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时出现各种各样错误的大有人在。所以, 针对不同的知识点, 在学案中设计适当的“填写”, 暴露学生小处的错误, 使其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是必要的。

以学案为载体的复习模式,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复习阶段, 可灵活变动。从操作层面来讲, 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针对学生处理学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上可少讲、精讲, 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摘要:高三化学复习, 普遍存在师生统一使用买来的复习资料, 把资料当成“第二教材”来完成复习, “大众化”的资料对不同的学生群体缺少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 编写有针对性的“学案”是提高高三化学课堂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复习学案的编写要注意学习目标、问题、情感体念、重难点设计的策略。

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益的教学探讨 篇11

【关键词】高三 化学 复习

【中圖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0-02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三复习课的教学不同于新授课,无论从知识技能上还是学法上,学生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复习时只是将原来的知识作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学生就无法感觉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就会感到乏味, 丧失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去做题,从中寻求解题方法,而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势必造成基础知识得不到网络化的整理,教材各部分知识问得不到很好的融合、渗透,使学生感到解决问题时无从入手,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相应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三复习课效率方面,谈谈应重点抓好几个问题,愿和同行探讨。

二、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效率的措施

1.保持复习课的新鲜感——话题式教学设计

复习课的新鲜感来自于对复习内容的重组与整合,不适宜再如新授课那样按模块分开复习,那么,如何整合?寻找一个话题,设置一系列涉及各模块的问题应当是可行的做法。

例如,以“硫酸铜的制备”为话题,设置如下问题:

(1)工业上如何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 几种制备方法?优劣如何评价?

(2)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溶液,为何能得到硫酸铜?涉及哪些化学反应?

(3)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硝酸,为何能得到Cu2+?涉及哪些离子反应?

(4)逸出溶液的氮氧化物如何回收利用?涉及哪些氧化还原反应?

(5)如果氮氧化物都得以回收利用,硝酸在整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这些问题涉及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对氧化一还原反应的理解,对离子反应的认识等等。既有对课本中介绍过的典型物质的回顾,也有对并不熟悉的新物质、新材料的推想,这样的话题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热情。

2.以习题带知识点的形式进行复习,提高学生有效参与

这种复习的思路是教师并非一上来就总结化学知识,而是以一道题为线索,从具体问题出发,总结比较抽象的概念。这种先以练习为情境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从实际问题入手,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再现知识比较容易,提高了学生的有效参与,教师再帮助学生有序疏理,建立知识问联系,学生就会形成比较深刻的记忆,就会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重视能力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好了,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如何把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中,把已知的和未知的联系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只有先教会学生怎样去用,学生才会自己去应用,才能逐步地达到学而致用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本题的知识结合点,即将学过的知识点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上,进而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图形变换等,寻找解决方法。如对化学中一个学生认为非常简单的反应,若能从全方位去思考和提示,也会使其内涵变得十分丰富,给学生深刻启示。

如Zn+2HCl=ZnCl2+H2↑中,a.从置换角度分析,锌是一种活泼金属,能置换盐酸中的氢;b.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若将这个氧化-还原反应另置在两电极上进行,就构成了高二课程中所学的原电池;d.从离子角度分析:Zn+2H+=Zn2++H2↑,盐酸在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是H+,可以推理在非氧化性酸溶液中,及某些盐如NaHSO4中也能发生这个反应;e.从化学反应速度角度考虑,改变C(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f.用所学电解知识来设计反应Cu+2HCl=CuCl2+H2↑。

多年的教学证明,不同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思维参与程度是有区别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教师应尽量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4.引导学生进行试题分析,学会反思

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可见,反思是十分必要的,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有效知识的有效措施。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高三复习中有一部分时间是用来考试的,因通过考试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清楚自己知识的薄弱点,从而来弥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修正自己的学习计划。试题分析是考试后必须做的工作,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化学基本概念、原理不清,还是审题粗心大意;是化学术语书写错误还是表达能力欠缺;是解题格式不规范还是考试心理紧张,等等。教师分析试卷也应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重视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突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的培养。教师还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试题,把题目的知识点向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延伸、拓展,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把原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向多侧面、广角度进行合理变换,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结束语

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 篇12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习题训练,有效性策略

高三学生处于特殊时期, 面临着高考, 背负着高考带来的巨大压力, 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 常会因为外界的一些因素使学习受到影响。在高三的化学课程复习过程中, 需要将习题与教材结合起来, 将化学理论知识与化学实验结合起来, 从而促进高三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

一、高三化学习题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高三学生的化学复习有着知识点多、知识点分散不集中、复习任务重等特点。在复习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因为某一个因素而对化学复习失去兴趣。大量的习题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产生不安的情况, 从而更加影响学生正常的化学复习。

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 教师常会组织一些小型模拟考试。高三毕业班的学生会因为高考而面临巨大压力, 其实这同时也为学生带来动力。有部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 化学成绩不理想, 从而对化学学习和复习缺乏自信心。教师没有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 致使学生的复习效率得不到提高, 学生的化学成绩也得不到明显提高。

二、高三化学复习中提高习题训练有效性的策略

1. 对化学复习题进行系统整合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而教学中, 教师也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对于高三化学复习阶段而言, 教师应该对化学知识点进行分类, 然后根据这些习题的特点进行仔细的划分。

在知识点分类这个过程结束之后, 教师应该对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反复钻研。对于化学复习过程中比较简单的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填空等题型来加强训练, 帮助学生增强记忆。关于记忆的方法, 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透彻的理解, 通过理解来达到记忆, 而不是死记硬背。教师通过对化学复习题进行系统的整合, 能够提高高三学生化学复习中习题训练的有效性。[1]

2. 组织小型的模拟考试, 提升学生的化学复习效果

考试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最好办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 为了能够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复习效果, 教师可以组织小型的化学测验, 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复习时, 应该以单元为基准, 利用教材与习题册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复习。当该单元的内容复习结束之后, 教师可以根据该单元的知识点设计一份试卷, 组织模拟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复习情况。通过试卷, 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的知识薄弱环节, 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新一轮的化学复习工作, 从而促进高三学生化学复习效果的提升, 达到巩固强化的目的。

3. 通过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 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 学生的兴趣也非常关键。教师可以为练习题配备对应的化学实验, 将学生带到实验室,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 来记忆化学知识点, 以提高习题的正确率。这样的复习方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 还能帮助学生再次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流程, 增强学生的化学实验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化学复习效率。[2]

三、结束语

高三化学复习工作是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高三学生化学复习中, 学生通过习题训练来提高化学成绩, 这是最基本的训练方式, 也是高三化学复习的最基本方式。教师在复习工作中, 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 针对不同的题型, 为学生介绍不同的复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周鑫荣.高三化学复习中提高习题训练有效性的策略[J].化学教育, 2013, 34 (2) :48-50.

上一篇:内审体系建立下一篇:电力拖动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