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2024-08-22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选12篇)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篇1

在第二轮复习中, 除了要加强专题复习外, 还要重视知识面的拓宽, 重视知识的应用性, 重视化学在社会和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鉴于此, 我对当前化学二轮复习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确定复习专题, 结合相应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

第二轮复习是高三总复习中最见成效的环节,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搞好第二轮复习, 对提高复习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现在需要复习的知识太多, 不知哪里是重点, 对从哪里下手感到无所适从。在第二轮复习中可加强以下几个专题的复习:

1.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重点讲解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性原性相对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2. 离子反应专题:

包括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可以将近几年的高考涉及的离子方程式进行归纳;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及离子推断与检验。特别注意不是很熟悉的离子之间发生的离子反应而不能共存的问题。

3. 反应热专题:

试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图的正误判断和反应热的计算, 学生容易模糊的是键能及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另外, 对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特别重视。

二、注意题型

第Ⅱ卷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 因此, 在复习这几部分内容时, 还需从培养能力的角度出发选择相应的习题, 进行专题训练。要注意精讲精练, 讲练到位, 讲评应该讲出试题的立意、命题的角度、干扰项的设置, 讲出误区与典型思路, 讲出扩展 (同类型变角度) 等, 达到讲一题复习一块的目的。切忌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讲练脱节、讲不到位。所以,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 必须先做完资料上有关一个知识点的习题, 选好习题, 每复习完一个知识点, 立即让学生做一至两道针对训练题。对于常见的大题, 要给学生讲清楚答题方法和技巧。如CuCl2中混有FeCl2、FeCl3等杂质, 如何制取纯净的CuCl2, 先加氧化剂————将Fe2+氧化成Fe3+—————加CuO、Cu (OH) 2或CuCO3————提高溶液的pH, 使Fe3+完全水解成Fe (OH) 3沉淀而被除去。

摘要:通过高三第一轮复习即每章节知识点比较详细的复习, 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 对知识点的掌握还比较零散, 缺乏系统性、条理性, 解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审题能力不足, 不能迅速全面地提取题目信息。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专题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篇2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1.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2.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3.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的能力。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4.加强反思,提高学习效率。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处何在?此题的关键何在?题目有何规律?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此题为什么这样做?做题过程中暴露了哪些弱点?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另外,可以对一道典型习题反思,可以对一套试卷反思,也可以对学习环节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反思,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从而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也是一种积

5.关注重点和热点知识,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分析近两年化学学科的试题,可以发现:氧化还原反应、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与电化学等仍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这类重点、热点知识,必须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将基本理论理解透彻、应用熟练。

高考前怎么复习化学

1、明确任务

一轮复习基本是按知识模块与课本的章节顺序综合,梳理知识细节、构建知识网络,而二轮复习则是按照模块化、程序化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所以二轮复习节奏更快、强度更高。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二是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解题的过程中,注意提高速度及准确性。做到既要“对”,又要“快”。

2、专题训练、归纳总结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逐年倾向于“能力立意”,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同时由于试题数目有限,高考卷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固定。所以专题练习可以按照题型和知识点分类专题练习。以北京高考题为例,7道选择题中,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或者金属的防护和腐蚀)、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实验题是常考题目,我们就可以按照这样的专题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归纳总结,反思复习,找出同一类题目之间的共通点,同时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题目“反刍”知识,以知识指导题目。

3、跳出题海

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掌握大量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就必须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效率。突出主干知识相关的题目和题型,新题、难题、偏题适当舍弃。注意建立知识之间的练习,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对学习方法归纳,并留出时间思考和通读课本。

4、限时训练、综合训练

理综化学的选择题并不多,建议学生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对每一个专题模块或者综合训练时进行限时训练,防止大量题海战术时脑疲劳,做题效率下降。

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训练。以北京卷为例,7道Ⅰ卷选择题,4道Ⅱ卷题,限时45分钟完成。45分钟时间虽然紧张,但不能给得太多时间。此用意在于:①提高解题速度;②提高阅读、审题能力;③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1、将化学知识结构化

结构化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知识只有形成结构化,高三学生才能将化学学好,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归纳、联系将教材中不同地方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要以重点、中心知识为主线,不能让细枝末节的独立知识点干扰主干知识的系统性。

2、研究高考化学题型

研究高考化学题型非常重要,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且还代表了高考考察的方向和深度。考生们可以先找到近五年的各地高考卷,目的就是为了找感觉,感觉一下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样非常有利于二轮复习化学。特别是可以有效防止考生在平时复习做题的时候片面的追求偏题、怪题。

3、加强反思

考生们反思的内容可以是各方各面的,比如说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有什么巧妙?题目中的关键处在哪等等。考生可以通过反思,提高化学学习效率,也可以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从而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的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

4、规范答题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篇3

一、归纳考点

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2007年、2008年的宁夏卷、海南卷并以北京卷、全国Ⅰ、全国Ⅱ,作为参考,从中归纳总结出选择题、必做题、选做题的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

1.选择题:7道题共涉及12个知识点,(1)化学与环境、生活、科学技术等知识的综合;(2)物质的量有关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定律);(3)离子方程式;(4)离子共存;(5)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热化学方程式;(6)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7)原电池和电解池有关知识;(8)电解质溶液有关知识;(9)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10)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化合物知识;(11)化学实验有关知识;(12)有机化学有关知识。

2.必做题:3道题共涉及5个知识点,(1)化学实验;(2)无机推断;(3)电解质溶液;(4)原电池和电解池;(5)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

3.选做题:3道题共涉及三本教材(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做1道题,知识点比较明确。

二、选择习题

选择两份(一般有10套试卷)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的模拟试卷。一份为化学学科内综合试题(题量及题型设计依据理综试卷,即7道选择题、3道必做题、3道选做题),横向圈出同一知识点的所有题目(10套试卷中每个知识点的试题在7~12道之间),配合专题训练。另外一份为理综试题,配合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

三、处理习题

高考理综试卷中化学部分共11道题,一般需50分钟左右完成。

1.选择题限时训练

每个知识点的选择题在10套学科内综合试卷中分布有7~12道题,根据题量一般限时在15~30分钟(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养成习惯,做选择题不能太快,以免失分,因为每道题为6分,失分太不合算)。一节课选择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后,当堂对答案,让学生根据自己失分的原因,课后查缺补漏。下节课抽个别题讲评,并从考题中将该考点的分散知识,集中到一起,构成“集成块”,使该知识点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巩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发展学生能力(每个知识点一般需2--3课时完成)。需注意的是套卷选择题难度不宜太大,以容易题为主,顶多出现一道中等难度的题,因为高考题中选择题难度并不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选择题的得分率,同时学生也会从考试中体验到快乐,增强自信心。

2.必做题和选做题限时训练

每个知识点的必做题和选做题在10套学科内综合试卷中分布有6~10道题,一节课选一个知识点的4道题,限时35分钟完成,当堂对答案,让学生根据自己失分的原因,课后查缺补漏。一般一个知识点有2课时可完成训练,第3课时抽个别题讲评,并从考题中将该知识点的分散知识,集中到一起,构成“集成块”,使该知识点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巩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发展学生能力。

3.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

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普遍的做法是限时训练,多数学校采用理综形式进行训练,这需要其他物理和生物老师的配合,且时间比较长,要两个半小时,这么大的航空母舰我们带不动,所以我限时用理综试卷中化学部分试题在学科内进行综合训练。7道I卷选择题,4道Ⅱ卷题,限时45分钟完成。45分钟时间虽然紧张,但不能给太多时间。此用意在于:(1)提高解题速度;(2)提高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3)及时纠正学生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化学术语出现错别字等问题;(4)学生通过研究评分标准,使得自己的答案组织得尽可能正确而又简洁;(5)让学生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4.搞好三次模拟考试

在专题复习和学科内综合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安排,认真搞好三次模拟考试(3月底、4月底、5月底各一次),强化学生应试理综试卷的技巧和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拿到理综试卷后胸有成竹,沉着应对。

通过10套学科内综合试卷的知识点横向对比总结,10套理综试卷的学科内综合和3次理综试卷的纵向模拟训练。我觉得按照第二轮复习的思路,把复习任务和目的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实行有效训练,使学生真正摆脱了题海战术,又能强化知识点,把握知识体系,形成解题和应试的综合能力。

如何进行高三化学的二轮复习 篇4

了解了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问题是进行二轮复习计划的前提, 二轮复习是同学们学习的分水岭, 是最见成效的一环节。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二轮复习呢?

一、精选复习专题,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轮复习虽然时间短,却是学生成绩提升最快的阶段,所以研读高考说明,了解哪些是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并且搞清知识要求层次,哪些是识记、了解、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哪些是掌握并且学会应用的知识,新增了哪些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训练,必须掌握,增强复习目的性和针对性,避免盲目性。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底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试卷的结构,试卷的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的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思路,制订相应的复习计划。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图像和表格的考查, 更重视有机实验、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计算。

二、将“双基”进行升华,注重教学的实效性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指导学生练习解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强化训练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二者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教学要有实效性,重视解后思考后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细节抓好落实,细节决定成败,很多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等的书写,有的学生题也会做,但是一写就错。题会做,但没写到试卷上或写错了,得不到分,是学生最大的遗憾。所以要使学生把该得到的分和能得到的分得到,提高得分率。做到基础题得满分,中等题不丢分,较难题争取得分。

三、精选习题,利用备课组的力量实现学生的高效复习

偏题、怪题、陈旧题不仅不能满足学生对新高考的要求,反而会将学生引入歧途。命题成为二轮复习中最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备课组老师课后抽大量时间搜集题、分析题、摘选题, 最后通过讨论题来命题。今后高考更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我们选题要将科技生产生活的热点与考点相联系,从题型上看创新试题、开放性试题、图表信息分析题、情境题、一题涉及多个考点的题、以操作为主线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或者工业合成的题等都值得我们关注。

四、注重答题方法的指导,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

理综试题量多,时间紧,理综成绩在高考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理综成绩越低,成绩提升空间越大,学生成绩提高幅度越大,对高考成绩的贡献越大。因此,对学生进行答题方法指导,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对提高理综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题注重的是结果, 而不是过程,所以当有一个选项很明显符合题意时,我们对其他选项可以不再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排除法是确定法无效后采用的方法,这样可以降低答错风险。高起点、低落点题一般题目虽然很长,信息很新,但难度不大,选项很简单,大家一定要调整心态准确选择。

推断题一般题干比较长,题给信息很多。学生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至少阅读2~3遍,然后找出题干最熟悉的知识,如特征反应、特征现象、特殊物质等,作为此题的突破口,即题眼。当然一个题可能有一个、两个或三个题眼。根据题眼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先进行合理假设,然后推理,若推理成功,则说明假设正确;若推理不成功,则重新假设再进行推理,直至成功。

高考理综化学计算一般出现在大题中,以填空形式出现,只要结果,不要过程,计算在草稿纸上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思维严谨、准确无误。有很多学生计算过程正确,但结果错误。还有些学生在草稿纸上千辛万苦地计算准确, 但在答题卡上填写出现错误。另外,在高考理综试卷中化学计算题一般给的是特殊数值或字母符号,答案也为特殊数值或字母表达式,计算量和计算难度都较小,这些都必须给学生强调说明,要求学生答题时特别注意。

熟记一些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特性、用途、反应特点等,可帮助学生迅速解题。

总之,只有掌握了答题技巧和规律,学生才能在考场上运用自如,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摘要:一轮复习即将结束的时候应该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因为这是二轮复习开始的前提,二轮复习应该有重点、有计划地有效进行。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篇5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的书写

第2讲 无机反应类型 反应热

第二专题基本理论

第1讲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2讲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第3讲 电解质溶液

第4讲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讲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2讲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四专题有机化学

第1讲 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第2讲 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

第五专题化学实验

第1讲 基本仪器、基本操作及实验安全

第2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第六专题化学计算

第七专题无机推断题型应对策略

第八专题物质结构题应对策略

第九专题实验设计与评价题型应对策略

第十专题守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篇6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题组;习题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7–007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题组编撰是实现二轮复习系统性检测要求的关键

高考化学试题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多个方面,常见高考复习一般至少安排有两轮。第一轮复习一般按照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按照结构决定性质、基本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等思想安排复习进程,着力解决知识的全覆盖,强调不遗漏每一个知识,此过程对应的训练题一般着力体现在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分析、理解或应用上。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不同点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二轮复习能够将一轮复习的“知识点”编撰成“知识网”。其次,二轮复习更加侧重于浓缩与提炼。如果说一轮复习是把书“读厚”,那么二轮复习则是把书“读薄”。通过题组训练引领学生反思与感悟,感受其中的学科思想并掌握相应的学科方法。第三,二轮复习还有检测、巩固与强化的功能要求,对某些重点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和挖掘,在化学学习能力上可以进行定向的培养和训练。

鉴于二轮复习的特点和要求,只有进行系列的题组训练,才能达成二轮复习的系统性检测的要求,促进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题组训练循着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构建点状辐射或带状辐射,针对性强,训练效益高。二轮复习题组的编撰在以下三个方面应该有更多的考虑:一是应着眼于凸显各个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二是应着眼于检测和矫治学生对重点知识理解及应用的偏误;三是关注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

2 常见题组类型与编制

在二轮复习中,题组包括矫治型训练题组、强化型训练题组、支架型训练题组以及辨析型训练题组等类型。各类题组重心各异,能够实现的功能各有侧重。

2.1 矫治型训练题组

矫治型题组是指以矫治复习中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为目的的题组,多应用于习题评析之后。其主要功能是检测学生的理解情况并矫治可能的偏误。学生的错误可能只是显露出其理解的某一点偏误,但复习矫治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类题组的编制思路一般是建立在对学生典型错误进行归因归类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与之紧密相关的各个要点,再编制对应变式题组进行矫治和检测。

例如,在复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时,常有学生把核外电子排布的几条规律混淆,案例1第1题中较多学生错选B、D项,把同一亚层的电子排布规律扩展到同一电子层。既然在理解核外电子排布时学生可能会把概念外延进行不恰当的拓展,那会不会把电子排布式的书写要求与轨道表示式的书写要求混搭呢?如第2题中的C项;学生对轨道表示式的内涵是否真正理解呢?针对这些问题,可编撰一些与常规形式“不同”的特殊书写表达式,如第2题中的B、C选项,用这些题组对学生进行检测和矫治。实践证明,学生对B、C选项果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扰,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经过题组训练之后,学生对核外电子排布的理解得到强化,几乎再没有出现类似的错误。

案例1 原子结构题组

此类题组的编撰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整理学生易错点的基础上,循着学生的思维轨迹研究学生可能的偏误,突出针对性和及时性。变式的思路一般是围绕核心内容改变问题的呈现形式,使学生通过题组训练感悟出“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所在,从而提高矫治训练的效益。

2.2 强化型训练题组

强化型训练题组是指以强化巩固学生对一些重点知识或知识的某些重点应用为目的的题组,多见于在梳理知识体系以及解析重要知识时使用。一般的编制思路是在梳理重点知识的基础上,研究这些关键点常见的考题方向和主要应用,然后编撰相应的题组进行强化训练。

例如,气体摩尔体积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建立在气体与固体、液体微观结构的差异基础上,它们结构上的不同导致气体体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别于固体和液体。单纯复习这些内容时,学生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在新的应用背景情况下就大不同了:固体体积可以认为是若干固体总体积之和,受到此认识的影响,部分学生误以为和固体类似,若干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就是气体的总体积,忽视了气体分子间隙与固体微粒间隙的差异。案例2中的第1题是关于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基本认识,仅完成该题还不足以检测学生对气体微观结构认识的真实情况。题组的第2题将不同状态物质体积的认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辨析不同状态物质的体积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事实证明,第2题非常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不同状态物质微观结构差异性的认识,有助于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构。

案例2 气体摩尔体积题组

重点知识题组的编撰不是简单多次重复,而要进行一定的变式,变式的思路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纵深发展,发掘内在的学科思想;二是改换条件或应用背景,通过这样的深度辨析及不同条件下的应用加深知识的理解。

2.3 支架型训练题组

支架型训练题组是指以辅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为目的编制的题组,在辅导学困生学习时使用较多,效果较好。题组编制的一般思路是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将大的主题分解成若干小的主题,搭建学习支架降低坡度编制题组进行训练,使学生逐步完成对整个知识的全面理解,体现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

案例3 食盐的精制

案例3是粗盐的提纯方法,提纯方案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也是高考热点所在。食盐的精制在高一就学习过,但是即使到了高三,一些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还是模糊的,他们就靠着模糊的记忆去完成相关习题。二轮复习中支架型题组能够较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案例中的第1题搭建总的框架,但仅仅如此是无法做到对该部分内容的透彻理解的。教师可以围绕除杂药品的选择以及除杂试剂的加入顺序设计出系列题组,学生在题组的启发下从多角度思考,体验不同顺序对除杂结果的影响。这里还可以通过改变选用的除杂试剂来丰富题组的内容,在思考过程中体验这些改变对除杂效果的影响,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对食盐精制的正确认识。再如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对部分学生来说也是难点,可以搭建支架,从含钡离子试剂、酸化试剂的选择再到试剂的加入顺序逐步展开,在逐步提升的支架学习过程中领悟合理的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

题组的编撰一般可以先分析研究整理出主体内容的关键点,将这些关键点编撰成系列题组构成引导学生学习的支架,从而促进主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支架型训练题组能够有效降低难度,顺着教师搭建的阶梯,让更多的学困生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可以较大程度促进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支架型训练题组不仅在二轮复习中可以发挥有效作用,在新授课、讲评课中遇到难点教学时也可以选用这样的方法,效果也是不错的。

2.4 辨析型训练题组

辨析型题组是以引导学生辨析易混淆知识、培养思维深刻性为目的的复习题组。化学知识有很多易混淆的概念,如氯化铝、硫酸铝溶液在蒸干过程中的变化差异等。此类型题组多应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形似神不似”或“形不似而神似”的知识进行辨析理解之时。编制的一般思路是采用对比的方法编制变式题组揭示易混淆概念或规律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异同点。辨析型题组的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例如,案例4中2道习题的题干很相似,但“形似”的背后隐藏着铝的硫酸盐与盐酸盐在蒸干过程中的变化差异,从而使学生感悟到不同的盐类水解平衡情况是不同的。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若把Al2(SO4)3、AlCl3溶液换成Fe2(SO4)3、FeCl3溶液分别露置在空气中蒸干,或再换成Na2SO3、Na2SO4溶液分别露置在空气中蒸干情况又会怎样?通过这一系列变式思考,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并形成关于硫酸盐、盐酸盐水解的深刻认识,两种钠盐的引入又可避免学生陷入思维定势,避免出现只考虑水解而忽视了氧化的可能,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系统性的提升。此类题组既有利于凸显各个知识点的密切联系,也有利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

教师要善于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样的教学素材,适时以辨析题组的形式派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渴望,在二轮复习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题组的类型还可以有其他许多形式,教师可以发挥教学智慧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题组编撰,促进二轮复习效益的提高。

3 实践后的思考

3.1 二轮题组要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题组不同于零散习题,它是围绕一个核心知识或者核心方法展开的成系列的习题。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重要知识的关键点在哪里?为什么关键点是这些?学生理解这些关键点的困难是什么?这些问题教师在编撰题组之前必须了然于胸,根据第一轮复习的情况,精选出“常错题”、“经典题”等再进行变式重组训练。有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为基础,才能编制出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组,才能矫治学生的偏误、强化重点知识的理解,才能提炼和掌握对应的学科方法,从而提高复习效益。

3.2 二轮题组要适当提高方法与能力的综合程度

高考要求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与一轮复习题组不同,二轮题组训练不强调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可以打破知识版块的界限,本着实际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思路,将问题进行分析、加工和重组,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并感悟蕴含其中的规律。

3.3 题组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的归纳与整理

题组的编撰应该具有一定的形式,“形似”而“神不似”或者“形不似”却是真正的“神似”。通过这样“形”与“神”的变换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在精练的过程中,还可以选用不同的题型,引导学生比较每一种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该类型题组的解题规律。通过这样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将得到提高。

3.4 题组的编制变化仍要有序

题组本身的变化也要有序,无论是纵向渐深式还是横向多变式都应体现出变化的有序性,这种“变化之序”本质就是揭示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有序的变式引导学生将对知识无序的认识逐步规范有序,从而使它们同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一个整体。比如,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辨析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时的一个难点,实践表明,采取有序的变式题组进行训练是解决这个难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研究和实践表明,题组训练对提高复习效益、减负增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学生普遍认为题组训练的变式层次越是鲜明、针对性越好,对自己的复习指导作用也就越强。不仅在高三阶段,其他学段的题组编撰与训练都是值得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朱亚萍,王后雄,彭慧.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标准及其设计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5):17.

[2]解守宗.试述化学教学评价的三个动向[J].化学教学,2001,(4):1.

[3]王富龙.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与尝试[J].化学教育,2011,(9):27.

[4]许振勇.新课程高中化学有效作业观念及实施策略[J].化学教学,2009,(2):32.

题组的编撰一般可以先分析研究整理出主体内容的关键点,将这些关键点编撰成系列题组构成引导学生学习的支架,从而促进主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支架型训练题组能够有效降低难度,顺着教师搭建的阶梯,让更多的学困生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可以较大程度促进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支架型训练题组不仅在二轮复习中可以发挥有效作用,在新授课、讲评课中遇到难点教学时也可以选用这样的方法,效果也是不错的。

2.4 辨析型训练题组

辨析型题组是以引导学生辨析易混淆知识、培养思维深刻性为目的的复习题组。化学知识有很多易混淆的概念,如氯化铝、硫酸铝溶液在蒸干过程中的变化差异等。此类型题组多应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形似神不似”或“形不似而神似”的知识进行辨析理解之时。编制的一般思路是采用对比的方法编制变式题组揭示易混淆概念或规律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异同点。辨析型题组的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例如,案例4中2道习题的题干很相似,但“形似”的背后隐藏着铝的硫酸盐与盐酸盐在蒸干过程中的变化差异,从而使学生感悟到不同的盐类水解平衡情况是不同的。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若把Al2(SO4)3、AlCl3溶液换成Fe2(SO4)3、FeCl3溶液分别露置在空气中蒸干,或再换成Na2SO3、Na2SO4溶液分别露置在空气中蒸干情况又会怎样?通过这一系列变式思考,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并形成关于硫酸盐、盐酸盐水解的深刻认识,两种钠盐的引入又可避免学生陷入思维定势,避免出现只考虑水解而忽视了氧化的可能,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系统性的提升。此类题组既有利于凸显各个知识点的密切联系,也有利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

教师要善于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样的教学素材,适时以辨析题组的形式派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渴望,在二轮复习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题组的类型还可以有其他许多形式,教师可以发挥教学智慧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题组编撰,促进二轮复习效益的提高。

3 实践后的思考

3.1 二轮题组要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题组不同于零散习题,它是围绕一个核心知识或者核心方法展开的成系列的习题。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重要知识的关键点在哪里?为什么关键点是这些?学生理解这些关键点的困难是什么?这些问题教师在编撰题组之前必须了然于胸,根据第一轮复习的情况,精选出“常错题”、“经典题”等再进行变式重组训练。有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为基础,才能编制出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组,才能矫治学生的偏误、强化重点知识的理解,才能提炼和掌握对应的学科方法,从而提高复习效益。

3.2 二轮题组要适当提高方法与能力的综合程度

高考要求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与一轮复习题组不同,二轮题组训练不强调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可以打破知识版块的界限,本着实际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思路,将问题进行分析、加工和重组,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并感悟蕴含其中的规律。

3.3 题组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的归纳与整理

题组的编撰应该具有一定的形式,“形似”而“神不似”或者“形不似”却是真正的“神似”。通过这样“形”与“神”的变换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在精练的过程中,还可以选用不同的题型,引导学生比较每一种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该类型题组的解题规律。通过这样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将得到提高。

3.4 题组的编制变化仍要有序

题组本身的变化也要有序,无论是纵向渐深式还是横向多变式都应体现出变化的有序性,这种“变化之序”本质就是揭示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有序的变式引导学生将对知识无序的认识逐步规范有序,从而使它们同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一个整体。比如,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辨析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时的一个难点,实践表明,采取有序的变式题组进行训练是解决这个难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研究和实践表明,题组训练对提高复习效益、减负增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学生普遍认为题组训练的变式层次越是鲜明、针对性越好,对自己的复习指导作用也就越强。不仅在高三阶段,其他学段的题组编撰与训练都是值得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朱亚萍,王后雄,彭慧.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标准及其设计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5):17.

[2]解守宗.试述化学教学评价的三个动向[J].化学教学,2001,(4):1.

[3]王富龙.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与尝试[J].化学教育,2011,(9):27.

[4]许振勇.新课程高中化学有效作业观念及实施策略[J].化学教学,2009,(2):32.

题组的编撰一般可以先分析研究整理出主体内容的关键点,将这些关键点编撰成系列题组构成引导学生学习的支架,从而促进主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支架型训练题组能够有效降低难度,顺着教师搭建的阶梯,让更多的学困生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可以较大程度促进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支架型训练题组不仅在二轮复习中可以发挥有效作用,在新授课、讲评课中遇到难点教学时也可以选用这样的方法,效果也是不错的。

2.4 辨析型训练题组

辨析型题组是以引导学生辨析易混淆知识、培养思维深刻性为目的的复习题组。化学知识有很多易混淆的概念,如氯化铝、硫酸铝溶液在蒸干过程中的变化差异等。此类型题组多应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形似神不似”或“形不似而神似”的知识进行辨析理解之时。编制的一般思路是采用对比的方法编制变式题组揭示易混淆概念或规律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异同点。辨析型题组的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例如,案例4中2道习题的题干很相似,但“形似”的背后隐藏着铝的硫酸盐与盐酸盐在蒸干过程中的变化差异,从而使学生感悟到不同的盐类水解平衡情况是不同的。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若把Al2(SO4)3、AlCl3溶液换成Fe2(SO4)3、FeCl3溶液分别露置在空气中蒸干,或再换成Na2SO3、Na2SO4溶液分别露置在空气中蒸干情况又会怎样?通过这一系列变式思考,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并形成关于硫酸盐、盐酸盐水解的深刻认识,两种钠盐的引入又可避免学生陷入思维定势,避免出现只考虑水解而忽视了氧化的可能,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系统性的提升。此类题组既有利于凸显各个知识点的密切联系,也有利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

教师要善于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样的教学素材,适时以辨析题组的形式派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渴望,在二轮复习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题组的类型还可以有其他许多形式,教师可以发挥教学智慧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题组编撰,促进二轮复习效益的提高。

3 实践后的思考

3.1 二轮题组要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题组不同于零散习题,它是围绕一个核心知识或者核心方法展开的成系列的习题。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重要知识的关键点在哪里?为什么关键点是这些?学生理解这些关键点的困难是什么?这些问题教师在编撰题组之前必须了然于胸,根据第一轮复习的情况,精选出“常错题”、“经典题”等再进行变式重组训练。有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为基础,才能编制出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组,才能矫治学生的偏误、强化重点知识的理解,才能提炼和掌握对应的学科方法,从而提高复习效益。

3.2 二轮题组要适当提高方法与能力的综合程度

高考要求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与一轮复习题组不同,二轮题组训练不强调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可以打破知识版块的界限,本着实际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思路,将问题进行分析、加工和重组,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并感悟蕴含其中的规律。

3.3 题组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的归纳与整理

题组的编撰应该具有一定的形式,“形似”而“神不似”或者“形不似”却是真正的“神似”。通过这样“形”与“神”的变换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在精练的过程中,还可以选用不同的题型,引导学生比较每一种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该类型题组的解题规律。通过这样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将得到提高。

3.4 题组的编制变化仍要有序

题组本身的变化也要有序,无论是纵向渐深式还是横向多变式都应体现出变化的有序性,这种“变化之序”本质就是揭示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有序的变式引导学生将对知识无序的认识逐步规范有序,从而使它们同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一个整体。比如,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辨析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时的一个难点,实践表明,采取有序的变式题组进行训练是解决这个难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研究和实践表明,题组训练对提高复习效益、减负增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学生普遍认为题组训练的变式层次越是鲜明、针对性越好,对自己的复习指导作用也就越强。不仅在高三阶段,其他学段的题组编撰与训练都是值得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朱亚萍,王后雄,彭慧.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标准及其设计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5):17.

[2]解守宗.试述化学教学评价的三个动向[J].化学教学,2001,(4):1.

[3]王富龙.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与尝试[J].化学教育,2011,(9):27.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篇7

一、重视学生的原态思维, 精心选定二轮专题复习课题

俗话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专题课题的选定就是方向性的问题, 专题复习目标必须精准。我们备课组在学科思想的指导下, 围绕学科主干知识, 研究考纲和近几年的广东高考化学试题, 发现所谓高考常考点其实就是学科的主干知识, 考查的能力点正是从事化学研究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 “应试教育”完全可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与“素质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在研究学科主干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因素。学生的现有情况怎么样、学生需要什么, 专题就搞什么。每个专题、每个课时、每个学生都应解决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我们列出拟定的专题目录,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具体如下:

“专题课题名称: (1) 阿伏伽德罗常数; (2) 离子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 (4) 化学能与热能; (5) 化学能与电能…… (所有常考点)

你是否需要老师开设以上专题进行复习?

选项均为:A.非常需要B.需要C.无所谓D.不需要”

按统计结果, 最终选定二轮专题复习的课题。

二、探查学生的原态思维, 准确把握二轮专题复习的课时目标

确定专题课题后, 如何才能实现“每个专题、每个课时、每个学生都能解决至少一个问题”的总体目标?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探查学生的原态思维, 通过探查学生的原态思维找准每个专题中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确定课时的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化学原态思维的基本方法有:问卷调查法、问题引出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录音分析法等。笔者通过实践进行总结对比, 认为在不同阶段、不同课型可以灵活使用这些方法。从专题复习的进程上考虑, 在课前准备时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具体疑惑点, 在课内使用课堂观察法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变化, 在课后用访谈法跟踪学生的思维发展。从专题内容的难易程度上考虑, 容易的采用问题引出法, 难度大的采用录音分析法。

【案例1】探查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原态思维, 用录音分析法。具体做法是, 选取教学班中成绩分别在上、中、下的有代表性的学生, 给一道实验设计题, 告知他们教师的意图, 给学生独立的空间, 让学生在无他人影响的情况下将从审题开始到答题的整个思考过程都用语言表达出来, 并进行录音。教师通过对录音的分析来了解该复杂的原态思维过程。录音分析法的优点在探查复杂问题的原态思维中最为明显, 因为没有他人的提示, 也没有来自他人的干扰和压力, 这样呈现的原态思维最为真实。

【案例2】针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专题, 笔者在课前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原态思维。问卷调查中的其中一项内容:“你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过程存在的困难 (多选) ”

(4人) A.不能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22人) B.不记得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5人) C.不会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配平

(12人) D.不知道应写H+、OH-、还是H2O, 应该写在反应物还是生成物中

(0人) E.不懂用电荷守恒进行配平

(15人) F.漏写或错写反应条件

(8人) G.多写或少写“↑”“↓”

(23人) H.出现审题问题, 没留意“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

(34人) I.结合流程图找信息则不会写, 甚至不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到底是哪种物质

(29人) J.没有有序的思维, 跟着感觉走

全班51人, 统计结果见各序号字母前的数据。

参考该项统计结果, 将该专题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定为: (1) 有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 (2) 审题指导 (结合流程图找变价微粒及对应产物) ; (3) 突破介质的处理。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专题的教学目标。

三、利用学生的原态思维, 有效突破二轮专题复习的教学重、难点

利用学生的原态思维, 精选相应的题组, 用学案辅助教学, 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沿最近发展区渐行, 从而突破二轮专题复习的教学重、难点。

【案例3】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专题中为了突破介质的难点, 用学案呈现了以下的题组:

【题1】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硫酸亚铁溶液,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题2】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题3】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亚氯酸钠 (Na Cl O2) 的流程如下:

“反应1”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利用原有思维, 书写该题组中的3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通过展示与交流, 归纳与总结, 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思维由无序走向有序, 即“四步法”: (1) 确定变价微粒及对应产物; (2) 得失电子守恒配平; (3) 关注介质; (4) 电荷、原子守恒配平。同时突破了处理介质的难点:介质不一定参与反应, 若参与反应, 作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要结合电荷守恒、原子守恒进行判断。至此, 学生实现了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 沿最近发展区渐行, 最终突破最近发展区, 即出现了新的思维。

四、及时运用新的思维, 坚守二轮专题复习的成果

对二轮专题复习中建立起来的新的思维, 必须及时并反复运用, 当其成为学生的常态思维, 二轮专题复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在专题复习中, 设计“问题链”或提炼简单明了的总结性语句, 引导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反复使用, 可以有效实现新的思维成为常态思维, 也就是成为学生新的“原态思维”。例如, 前面提到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专题, 在该专题后, 每一次遇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时, 笔者都引导学生按“四步法”进行有序地分析和书写, 效果非常明显, 笔者所任教的教学班 (共51人) 能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学生由十几个上升到超过四十个。再如, 在进行平衡状态的判定时, 学生一致认同有一句非常有用的话, “能变的, 不变了, 就平衡了”, 用之于解题, 屡试不爽。

五、总结与反思

尊重学生的原态思维, 对其进行探查, 并加以利用, 引导学生沿着最近发展区前行, 从而建立新的“原态思维”, 实践证明将学生原态思维进行研究并应用到高三二轮专题复习中可以有效提高复习的有效性。笔者遗憾的是, 对这样的专题复习效果只是粗略进行了教学班在平行班中的成绩比对, 没有进行前测和后测的工作, 对复习的效果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 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加强。

摘要: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是高考备考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 研究学生的原态思维, 并在二轮专题复习中应用。主张从专题课题确定到专题开展的全过程均关注学生的原态思维, 提出了二轮专题复习各环节切实有效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二轮专题复习,原态思维,最近发展区

参考文献

[1]吴建希.从学生学习的原态思维到最近发展区[J].化学教育, 2013 (8) .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 篇8

高三第一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通过第一轮复习, 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的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但知识较为零散, 综合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 因此第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把整个高中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构建出高中数学知识的“树形图”。因此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1) 巩固。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 强化知识系统的记忆。

(2) 完善。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 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3) 综合。减少单一知识的训练, 增强知识的交汇点, 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4) 提高。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 是促进知识灵活运用的关键阶段, 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 因而对讲、练、检测要求较高。如何才能在第二轮的复习中提高复习效率, 取得满意效果呢?

一、研究《考试说明》与高考信息

第二轮复习中, 不可能再面面俱到。要在复习中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避免做无用功, 既减轻学生负担, 又提高复习效率, 就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 吃透精神实质, 抓住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 同时还应关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以及对试题的评价报告, 捕捉高考信息, 吸收新课中的新思想、新理念, 从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使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突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再挖掘

首先, 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比较长, 范围也比较广, 前面复习过的内容容易遗忘, 而临考前的强化训练, 对遗忘的基本概念、基本思维方法又不能全部覆盖, 加上一模的试题起点不会很高, 这就要求同学们课后要抽出时间多看课本, 回顾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回顾基本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回顾疑点, 查漏补缺;回顾老师教学时或自己学习时总结出来的正确结论, 联想结论的生成过程与用法;回顾已往做错的题目的正确解法以及典型题目, 以达到内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联系的目的。

其次, 要紧跟老师的复习思路与步骤。课堂上要认真听讲, 力图当堂课内容当堂课消化;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 同时要重视课本中的典型习题。做练习时, 遇到不会的或拿不准的题目要打上记号。不管对错都要留下自己的思路, 等老师讲评时心中就有数了, 起码能够知道当时解题时的思维偏差在何处, 对偶尔做对的题目也不会轻易放过, 还能够检测出在哪些地方复习不到位, 哪些地方有疏忽或漏洞。

三、抓好专题复习, 领会数学思想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重在知识和方法专题的复习。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的专题复习有以下三个。

1.围绕知识点交汇的专题复习。

2.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专题复习。

3.关于三种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解 答题) 解法的专题复习。

在知识专题复习中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 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尤其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 进行必要的针对性的专题复习。

四、抓规范训练, 提高解题速度与准 确率

突破“计算关”, 对一些成绩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在平时, 我常看到有些同学拿着发回来的卷子, 看到自己会做而做错的题目, 一拍脑袋, “哎, 气死我了!这一题不该被扣分的。”有些同学在仔细检查后, 发现不是由于自己粗心马虎写错一个符号或数字, 就是把一道题的计算过程复杂化了, 走了不该走的弯路, 而导致不必要的计算过程错误, 要知道每一道题的做题过程都是有各自的规律的, 该写的步骤一定要写, 否则就会失去得分点, 不该写的地方你多写了, 这样不但你绕弯路, 而且还给自己增加了出错的机率。我认为, 粗心马虎也好, 计算走弯路也好, 归根到底, 一句话, 还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应用不够熟练, 做题的方法技巧不够。

首先, 要认识到扣分的地方在哪里, 错误的关键在哪里, 是公式定理知识点没记清楚, 互相混淆代入时错了, 还是粗心大意写错一个符号, 少写一个数字错了, 如果是前者, 赶紧把各章节的公式定理细细地整理梳理一遍, 然后, 再作相应的题把它应用自如。

计算能力是高考四大能力之一, 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之一。第二轮复习要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做题, 培养学生正确应用知识, 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的能力, 还要能根据要求对数字进行估算和近似的计算, 在解题中提高计算能力。每次练习要求学生做到熟练、准确、简捷、迅速。选择题、填空题在考试中比例较大, 分值较高, 在高考成绩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正确率和速度都直接影响高考成绩。因此, 在第二轮复习中有必要强化对解答选择题、填空题的方法指导, 即如何利用排除法、特例法、估算法、图像法、递推验证等方法准确、快速地解选择题和填空题。在这一阶段, 除正常布置每天作业外, 每周安排一次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的课堂定时练习和一次综合练习, 并做到及时评讲。高考复习学生需要大量练习, 为了赶时间, 他们往往只注重解题思路的寻找, 不按规定格式解题, 导致出现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因此, 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 严格要求, 可通过对试卷的分析、评讲、示范表述给出评分标准, 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踩准得分点, 减少过失性失分。

总之, 高三复习夯实基础是根本, 掌握规律是方向, 提高能力是关键。无论是参加全国统考还是各省自主命题考试, 我们都须明晰考试要求, 以不变应万变, 才可能利用有限时间, 取得满意效果。

摘要:要想在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中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复习中要做到捕捉高考信息, 对基础知识再挖掘, 要抓好专题复习, 还要进行解题的规范训练。

浅议高三英语二轮复习攻略 篇9

一、以词汇为突破口, 培养词汇活用能力

众所周知, 学好英语要先过词汇关。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及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单句理解还是语篇理解, 如果词汇量少, 势必影响阅读速度、语篇理解和判断准确等。因此, 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单词仍是复习的重中之重。但是怎样才能花较少时间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呢?我从语法、习语、辨析和拼写等四方面将语音、词汇、语法和拼写融为一体, 为学生总结和编写相应的练习题来巩固学生的词汇学习。这些句子具有很好的语境, 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往往通过做一个词汇练习题, 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扩展、比较, 从而引导学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进而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不仅保证了让学生吃得好, 也保证了让学生吃得精。

二、侧重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旨在进一步巩固语法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具体分为语法专项训练和读写专项训练。也可根据题型进行各类题型的专项训练如短文改错、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单选、完形填空等。

像词法知识也是这样, 从名词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各种词类的基本用法要给学生总结归纳。尤其重点强调动词的各种情况以及对比汉语中的不同部分。当然要想让学生不但掌握而且能熟练运用各种语法知识, 还需要进行专项练习。我会在总结归纳了各项语法知识的用法后更注重配套练习。以十年高考题为主, 总结同学们容易做错的题、易混的用法, 重点分析和强调, 力争做到讲过就学会, 做过就得分。掌握为原则, 得分为关键, 切实使同学们牢固掌握、熟练运用。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近年来, 高考中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要求高, 难度大。所以抓好阅读理解的专项训练对学生取得高考的胜利尤为关键和重要。所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我是常抓不懈、贯穿始终。选取不同题材如说明文、各种应用文、记叙文等。挑选不同内容的文章尤其要选好一些科普文章, 因为科普文章是每年高考中必然会有的, 让同学们练习。同时指导学生各种阅读方法如浏览、粗读、细读、跳读查找细节等。帮助学生分析阅读题目分浅答题、深答题。学生一定要根据整篇文章的精神、作者的意图加以理解和判断, 不能只看到某一段就将自己的主观臆断强加于作者头上。

2013级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建议 篇10

一、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高考是具有较高标准, 区分度及适当难度的选拔性考试, 能力要求很高, 但在考纲的命题要求中仍然要考察学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虽然一轮复习已经结束, 但是很多考生仍然基础知识不过关, 在关键的概念上混淆, 导致解题时审题不清, 无从下手。所以, 注重课本、强调基础仍是复习之本。

1.理解着读书

通读与精选相结合, 读得内容有图表、文字、旁栏思考、小资料、实验、实习、课外科技活动等。读书的时候注意思考题中常考哪些结论, 自己的出错点在哪里, 要求学生在自己出错的地方用笔勾划。要求学生对知识点不仅要知其表象, 更要知其内涵及外延。

2.理解着记忆

生物学知识点多而且杂, 复习备考时必须熟记知识点, 因为这是提升能力的基础。包括核心概念、原理、方法、专业术语、遗传图解、结论性句子等, 复习中要经常提问学生, 锻炼并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养成用生物学语言答题的习惯。

3.构建网络, 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惩治是网络, 有助于他们在解题时能快速提取有关的知识, 并有助于形成学科能力。因此, 在二轮复习中, 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 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4.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 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考点, 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 突出重点, 才能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二、注重思考, 提高能力

生物高考的四项能力要求, 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层次:表达能力, 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观察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 会用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现象;分析综合能力, 正确解释生物学问题;探索和设计实验方案能力, 用恰当方法探索和验证生物学事实;获取新知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和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以上五种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在生物学科的第二轮复习中, 要通过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 有意识地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努力提高思维能力。

1.解题能力训练

主要是进行各种题型训练, 主要有:单选题、非选题、图表题、曲线题、材料题、计算题、实验题的训练等。

(1) 图表题

包括图像题、图解题、表格题及综合题。图像题要能识别各部分名称, 并联想其结构和功能;图解题要学会剖析方法, 从局部到整体, 看清图解中每一个过程;表格题要看清楚横格和纵格的含义, 把我数据规律。

(2) 曲线题曲线的一般解法

看清横轴和纵轴的含义, 把握曲线变化规律, 特别是变化点如上升、下降的点要弄清原因;几条曲线在一个坐标中, 要分析比较他们之间的关系。

(3) 实验题训练

实验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实验题不仅占分比例大, 而且不断出现新的题型, 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 更是学生的失分点。

(4) 应用题训练

联系生产生活实践,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温室栽培蔬菜如何提高产量, 神舟飞船上涉及的太空育种, 植物生长、癌症、艾滋病、禽流感等问题。联系生产生活, 关注热点, 并能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思维能力训练

主要是进行变式题训练和一题多解得训练。

3.应试能力训练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必须穿插综合训练, 教师可选择各地一摸、二模及三模卷、近几年高考卷等进行训练, 按高考要求进行考核, 认真评讲, 提高学生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基础好的同学, 可以尝试去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基础较差的同学, 以基本题目的练习为主, 保证不丢基本分。

三、加强实验教学

从近几年高考试卷看, 实验设计类试题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 题目背景新、难度也大。复习中, 一是要对照考纲, 一试验专题形式, 将考纲要求的17个实验逐一认真复习, 明确每一个实验的原理、目的、材料、方法步骤、结果分析, 并要通过训练学会迁移与综合运用。二是强化实验题高考趋势方面的训练。如实验设计题、涉及表格题、结果 讨论题等。实验设计题一定要学会对照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 , 即:对比 (或对照) 、等量和单一变量。实验结果预测题有两种:探究性试验和研究性试验。探究性试验是指事先不知结果, 结果讨论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组合一定要全, 回答的基本格式是“如果 (若) ……则……”。验证性试验是指已知实验结果, 讨论时就是要验证的结论, 不能分几种情况讨论。

四、运用生物学观点指导复习

贯穿于中学生生物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生物的物质性观点;结构和功能形象统一的观点;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在总复习的过程中, 要把知识点归纳、整合起来放在相应的观点下, 再加以整理, 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复习提纲。从历年高考生物试题来看, 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另外, 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 这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 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还会继续体现。因此,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 这也是高考备考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

摘要: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 二轮复习是全程高考复习中最关键的一环节,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只有教师多管齐下、科学教学, 学生能动性充分发挥, 才能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浅析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篇11

关键词: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注重教材;训练

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旨在将已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与相关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重组,在专题重组的过程中进行综合能力的突破。下面就结合自己高三教学经历谈一点历史二轮复习的看法。

一、降低标高、夯实基础

怎样去做呢?那就是把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放到我们平时问题中去解决。如我们在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问题”时,应首先让学生明白两个概念,什么是“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以学生回答是谁在进行专制统治,学生一般都能回答是皇帝,当然有些学生回答宦官、辅政大臣之类,也就是说权力掌握在一人或是少数人手中。另外在讲中央集权问题时,可以首先让大家回顾中国古代史,学习古代史后让学生回答有哪些事实可以说明中央政府在不断地加强权力控制呢?有的同学回答“推恩令”“军机处”等。通过这些设置来讲解这一问题,大家就容易明白这就是在加强中央集权。这样一来历史事实掌握了、概念也弄清楚了。

二、炒好剩饭

炒剩饭无疑就是抓基础,抓基础知识不应该和新课一样,又重复一遍、再现一遍,如果那样的话,复习就失去意义了,要做到温故而知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记忆繁多的问题、知识点,学会提炼要点,归纳知识结构提纲,并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记忆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复习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把政治课中的一些观点运用到历史复习中来。同时我们可以把大篇幅的课文浓缩为简短的结构提纲,从而把复杂的变为简单的。让书“越读越薄”。

三、以小专题为主,整体把握,细节入手

大专题跨度大,标高较高,自然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如果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样复习无异于竹篮打水,起不到效果。但是教师心中仍要做到有专题,在复习中应注意多做一些小而灵活的专题,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如果遇到大的专题,也要设法把它划分为小专题。如复习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专题时,侧重于探索史。中国现代化,在近代史上,称之为近代化,新中国成立后,称之为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实质内容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强国。可以将此重点内容分解为三个专题:(1)何谓近代化?主要就是指政治近代化——民主化的历程;(2)经济近代化——工业化的历程;(3)思想文化近代化——西學东渐的历程。单讲近代化会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样学生一看,浅显易懂,既掌握了知识,也提高了兴趣,这就是从小切口出发,串联基本知识,打通学科内在知识的联系。

四、依据考纲、回归教材、把握基础、加强训练

二轮复习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考纲”做到对考试范围、能力要求、考试样卷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于考纲中相对去年新增的考点、新变化的考点应多加关注。回归教材。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依据,任何能力的测试都必须以基础作为支撑,否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做到“死去活来”。“死”指的是“死记硬背”,指对教材点的记忆和浅的记忆,尤其是主干知识的记忆,所谓主干知识最能反映历史进程发展趋势和本质。“活”指的是活学活用,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理解,融会贯通。二轮复习时,学生仍要自主安排时间,仔细看书,熟悉考点。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复述办法检验和加强记忆,当然也可以通过多次翻书达到熟悉的程度。看书重要,适当的训练也是必要的,训练习题便于发现复习中的盲点。练要求质,各地的优秀模拟试题和近几年的高考真题都是我们选用的好材料,做到精练精讲。

二轮复习是一门复杂、深奥的学问,我只是一个刚入门的初学者,以上观点只是的一些肤浅看法,不到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但我相信只要不断思考、不断研究、大胆创新,一定会为高考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指导[J].高考资讯,2008(10).

[2]杨水泉.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学科内综合:新课程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策略刍议[J].黑龙江史志,2013(17).

(作者单位 湖北省蕲春县实验高中)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教学模式探究 篇12

一、诊断

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 应该是一个知识由薄变厚, 再由厚变薄得一个过程, 最终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而学生由于各种原因, 有可能对以前学的知识、方法记忆不完整, 理解不够准确。而要解决问题关键是先要找到问题所在, 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所以, 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一次诊断, 快速找出学生在某一块知识的薄弱环节所在。

1. 内容选择。

在复习某一块内容时, 先梳理这块内容的知识点, 然后精心设计6条左右的填空题, 要求基本考察到这块内容的主要知识点。比如复习数列求和内容时, 可选择倒序相加求和法, 错位相减法, 裂项相消法, 分组求和法, 放缩法各一条填空题。

2. 时间安排。

一般来讲, 诊断的时间应该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前, 主要是留出教师批改, 统计, 从而找出学生在这块知识点存在问题的时间。另一方面, 学生完成诊断练习的时间为12分钟左右,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以便教师得到真实信息。讲评这块内容的时间应该不超过10分钟。

二、系统

在二轮复习阶段, 遇到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 学生往往会出现学过的方法想不起来用, 或者有几种思路, 但哪一种思路都没有能完全解决问题, 无法判定哪一种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所以, 我们应该在指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 引导出这类问题解决的各种可能方法, 形成一个方法系统。以便于指导学生更好的识别具体问题的类型, 比较解决问题各种可能方法的优劣, 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一堂课中, 教师前十分钟用来针对诊断练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点评, 可以采用各种形式, 由学生扮演或投影学生的解题过程, 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师生一起找到问题所在。在接下来的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就是以典型例题为平台, 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 建立解决问题的系统。

1. 典型例题。

在每堂课中, 根据本堂课复习内容, 选择一定思维量的综合性例题, 两题或三题, 要具有代表性。

2. 构建系统。

在典型例题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以问题为线索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解题系统,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如: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学生遇到问题, 首先根据题目的主要信息判断这是哪一知识板块的问题, 是该板块哪一类型的问题。再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按问题构建系统。建构解题系统是师生共同不断提高对解决问题具体方法的识别能力, 有效比较各种可行方法繁简程度的选择能力的过程, 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 将数学知识方法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一部分的动态过程。

三、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 反思往往被当成口号, 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落到实处, 或者说没有教师的指导, 学生就不知道要反思什么, 头脑一点思绪也没有, 当然也就谈不上反思, 更谈不上体会到反思的效果。其实, 反思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

1. 反思诊断练习中的错误形成原因。

高三学生考试最可惜的就是“会的做不对”, 少则丢几分, 多则丢几十分。这就需要学生反思错误形成的原因。争取在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对自己什么地方会出现错误缺乏认识, 只能处处小心, 反复检查。检查效果不一定好。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数学知识方法与认知规律出发, 反思归纳诊断出现错误的知识或认知原因。一段时间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归类, 可有效的少犯错误。

2. 反思典型例题中思路受阻点。

典型例题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解题系统, 学生在解题中思路受阻的地方应该是最有价值的地方, 学生可以反思, 是具体题目没有研究好, 还是背后对应的方法系统没有完全形成, 又或者是自己调度知识时发生了偏差。通过反思, 弄清原因所在, 收获颇丰。

四、变式再训练

一堂课的最后七八分钟, 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变式再训练。所谓数学变式训练, 即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 以及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 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 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训练, 使一题多用, 多题重组, 常给人以新鲜感, 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 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不但可以抓好双基, 便于搞清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而且还可以提高数学能力。

1. 针对性强。

教师可将诊断练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和典型例题中预估学生有问题的知识点, 变式再对学生进行检测, 已达到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的目的。在习题变式教学时,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现状, 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

2. 难易适中。

上一篇:闽南建筑下一篇:教师差异性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