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方法

2024-09-27

中考化学复习方法(共12篇)

中考化学复习方法 篇1

初中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在复习时,要更加注意知识点的记忆,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网络式归纳,以加强记忆的准确性和记忆效率。精锐教育建议准备几张A4纸,把相关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最好的记忆方法不是单纯的花时间去背诵,而是要经常拿出整理的知识点去熟悉。

比如:

1、化学用语的复习:

建议同学们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区别并掌握离子符号与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熟练书写化学式并进行物质的分类。书写化学用语时一定要注意规范。

2、化学方程式的复习:

首先就要总结课本上直接出现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对比记忆,找出书写各类化学方程式的规律,其次再按照规律,运用类比法书写出另一个方程式,以提高根据题目信息书写方程式的能力。

3、元素化合物的复习策略:

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分两个版块:1.要掌握金属、非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俗名、性质和用途。2.弄清金属、非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

4、化学实验的复习:

首先,归纳总结一下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的操作、分离方法等;其次,总结课本上出现过的各类化学实验,包括反应原理,仪器的选择,气体的净化、检验、验满,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反常的原因分析等。

二、精选试题,有的放矢,避免进入复习误区选练习题时,要有选择性地使用资料和试题,避免重复和难题偏题的误导,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必须要认真的完成练习,保证每一道题都进行过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思考过程,并将答案书写完整,避免只是在脑中形式思路,就直接对照答案,这样的复习效果是不明显的,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况。完成练习之后的,一般说来,要从这几个层次反思: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总结解题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归纳解题依据和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提炼解题思路、寻找题目突破口及考点;

三、整理错题,事半功倍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平时练习中的一些错题,把这些做错的题目总结在一起,去分析错误的原因,分析过程中哪一个环节导致了错解?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应该如何分析?总之,要不断的对自己的做题的思路进行再思考,分析错因,完善自己。

最后,精锐教育也强烈建议前一段时间的复习里,效果还不明显的同学能够寻求一下老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校正一下复习的方向和重点需要突破的内容以及复习方法,复习方法越具体越有针对性,复习的效果自然也就越好。

中考化学复习方法 篇2

准备阶段:反复研读考试大纲

在总复习开始之前, 教师要反复研读当年的考试大纲, 明确考点、热点和重难点, 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与前一年的考试大纲比较, 找出有变化的部分, 进行重点分析, 这样才能在复习时有的放矢, 避免了盲目和混乱。

第一轮:基础复习阶段

课本内容是根本, 不管试题形式如何变化, 但最终要以课本为依据,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这个阶段复习的目的, 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化学基础知识, 提高基本技能, 做到全面、扎实、系统的形成知识网络。

目前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 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 后面的实验探究题虽是“高于课本”, 但原型一般还是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 是课本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 所以第一轮复习必须要以课本内容为根本, 抓好单元复习, 奠定厚实的知识基础。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熟悉、熟练程度, 直接关系着中考基础分获得的多少。教师应和学生一起, 共同将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对比, 同时要重点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的掌握。千万不能把眼光放在追逐做难题、偏题上, 否则会误导学生舍本求末, 得不偿失, 浪费了时间、精力, 而收益甚微。

在熟悉掌握课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可以配套做一些基础性习题。通过练习, 进一步消化应掌握的内容, 巩固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解题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解题运作能力。按单元复习, 避免了学生面对课本内容无从下手的困惑, 初步形成一个小的知识体系。学生就会对占70%的基础题有所把握, 取得复习的初步效果。

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

这个阶段的复习, 要求突出重点。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 重点在于双基训练, 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 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专题, 每一节复习课, 注意化学思想的形成和化学方法的掌握。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 复习必须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解决疑难, 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狠抓重点内容, 适当练习热点题型。

从中考题型来看, 近年来逐渐加强了对知识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 选择、填空、实验、计算都是考核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题目看, 知识都来自于课本, 并且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因此, 教师在引导学生系统把握和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 应开拓思路, 放宽眼界, 把历年来的中考题型分类梳理, 按题型特征, 结合当下命题的时代性、人文性、现实性、开放性等特点, 设计专题性复习, 如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生产, 环境保护, 实验探究, 信息题等, 让学生多见多练, 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 强化灵活运用知识解析试题的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把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档次。这一轮复习, 目的性强, 目标具体, 要把学生个性特点及时代特点, 现实生活等方面因素纳入到题型设计的范围中来, 把课本知识拓展到生活当中去, 让学生面对“题目在书外, 答案在书中”的试题时, 从容不迫, 有条不紊, 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 游刃有余地解题。这样学生才能适应新考纲下的中考题型的新面孔, 学会把所学知识与时代生活联系起来, 能有理有据, 条理清晰地解答占20%比例的中档题。

第三轮:套题强化训练阶段

套题强化训练阶段, 也叫考前指导与适应性训练, 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 提高应试技巧。这一阶段的重点应放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提炼;模拟考试的讲评;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整。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基础知识的再次覆盖与重点强调;解题能力的实际检验与强化提高;考试经验的具体积累与不断丰富。

在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复习完后, 要做些模拟试题检查复习效果, 让学生调整心态, 振作精神。模拟考试题都是教师通过收集整理和改编的题目, 有较强的针对性, 也适合学生的特点。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试卷, 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加以解决, 并加强这方面练习。

经过这轮复习, 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整体把握的条理性和系统性, 在训练过程中增强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把所学知识系统地运用到具体解题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进而达到对各单元知识的有机整合的目的。这有利于学生对占10%比例的较难题的解答,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四轮:回味与反思阶段

这个阶段的复习, 根据学生特点, 将基础题、易错题进行再回味练习, 抓好基础题的得分率。在考试前的一周时间, 教师把时间还给学生, 主要是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查漏补缺。经过前三轮的复习, 学生对初中的化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掌握得更牢固了, 但在复习过程中和学生训练过程中, 总会发现有些知识还没掌握好, 解题还没有思路, 因此要抓紧时间把这些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弄明白, 然后再找类似的题给学生做一做, 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会做为止, 决不要轻易地放弃。这一周老师不再集体上课, 而是让学生自己提问, 老师解答。在考前最后一周, 让学生再次回顾自己平时常犯的那些错误, 当初为什么会犯, 是什么知识点出了问题, 找出问题所在, 加深印象, 力争在最后的关键性考试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对自己的确没有弄懂的地方, 让老师帮助解决问题。通过这一个环节, 学生的自信心大增, 可以轻装上阵, 满怀信心参加考试, 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化学复习方法与技巧 篇3

[关键词]中考化学;三循环复习法

中图分类号:G5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196-01

中考考试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一场考试,既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水平的测试,又是对教师讲授方法的检验。虽然要注重平时知识的讲解,但若能掌握好复习方案与技巧,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紧扣:“三循复习法”

中考化学复习时间一般为100天左右,如何分配复习时间及设计方案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多年从事化学教学工作,我们主要采用“三循环复习法”方案。“三循环复习法”即第1轮,紧扣课本,做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以中等生为重点,进行训练和讲解,让学生基础知识掌牢、掌固、掌稳,基础知识水平普遍提高,并克服眼高手低现象;第2轮,进行专项、专题训练,针对重点、难点、疑点,做专项综合训练,提高作题、解体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第3轮,作好应试模拟训练,使学生适应考试环境、考试题型、考试内容。并查漏补缺。发现不足,及时调整薄弱环节。

第一轮占用复习时间为60天,复习时以课本为主,以教学大纲和考试纲要为指导。通读教材、巩固记忆,对课本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定理理解,使相关的一些分散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如对物质的分类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掌握物质分类依据,并对各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异同点进行比较,总结出规律的认识。只有理解才会融会贯通,才能应用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才能在考试中明晰题干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合理的推理。

第二轮时间为20天,主要进行专题训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基本概念和原理专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元素化合物专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化学实验专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化学计算专题。在复习时将课本中各部分相应的知识点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系统完整地建立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分析和运用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如在元素化合物部分中我们主要学习了16种物质,其中有:4种单质(02,H2,c,Fe)、4种氧化物(C02,CO,H20,CaO)、3种酸(HCI,H2S04,HN03)和2种碱(ca(OH)2、NaOH)、3种盐(NaCl、Na2C03、CuS04),在复习时应注意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三轮为20天,作好应试模拟训练。经过系统复习,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有了相应的提高,必要地模拟考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把所学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如实反映出来的实际锻炼,同时也得到一个发现弱点,及时查缺补漏的机会。迅速转换角色,防止单一思维持续过长,以正常的心态投入中考,提高临场发挥能力。

2抓好“三讲”

抓好“三讲”,一讲为讲基础知识点、重点、疑点、难点、出题点;主要对中考化学重点知识、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复习,对于大纲中“理解”“综合应用”层次要求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反复训练,熟练掌握。要以“课本”为纲,回归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增长点,综合点。要学会读书,要通读、精读、反复读,带着问题去读。读书要与中考紧密结合起来,不是简单地看看而已。

二讲处理问题方法、解题技巧训练;经过第一讲的复习,学生对于基本的知识都已理解掌握,但由于化学学科的知识比较散,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工整理,应先形成知识主线,再构建网络,如: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

三讲知识能力提高、综合应用。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等联系紧密,大纲上强调“试题应注意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观察、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中无一例外地都有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和生活的命题,而且分值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不但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化学这门学科既源于是社会、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时代主题。

3做好“三练”

三练为课堂训练、作业训练,中考模拟训练。在平时复习时,强化学生课堂训练、作业训练,培养认真读题和审题,善用化学语言,规范答题习惯。特别注重强化三种意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审题意识,在细节上、审题上、表达上下功夫。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反思意识:对于曾经做错的题,主要从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方法、解题规律、失误原因、语言规范、思维的优化等方面进行反思,,总结原因,沉淀出一些精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规范书写意识,化学符号是化学语言中的汉字。正确书写化学概念名称,问答题的一些固定的规范答题模式,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书写格式。步骤要全,上下单位要一致,左右单位要相适应等。

化学中考复习计划 篇4

在中考当中,化学占65分,分值上虽然不像语数外那么多,但是因为是理科的关系,在加上初中三年级才开始开设此门课程,因此再短期内突破六十分,力争满分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前期计划,是在全面课程精讲精练的基础上,进行强化的训练和集中有针对性的突破式学习,保证力争高分的状态。

一轮复习

一轮复习中,我们将对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式的提升复习。

我们的教材一共九个章节,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要进行重新整理,与其他章节的联系,要连带出来,保证前后的联系与呼应。在这里我们将会将章节的内容提升到中考的高度,因为我们全册书已经讲过新课,因此这次复习要讲的深入一些。

重点内容包括,常见的物质,酸碱盐,溶液,食品化学以及环境化学。

本次复习大约需要20学时的时间。

预期目标:全方位掌握各章节知识点,熟悉所学的知识结构。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统一复习九章内容,配合习题,这部分知识点总结和习题来自瑞博的专业题库,绝对的专业并且资料保证独家。

二轮复习

二轮复习,我们主要采取模块式的策略。将相关知识点整合起来,类似内容做成专题,并且加入技巧性的解题思路。

我们这部分复习,包括几个专题。比如:开启化学的绿色通道,物质专题,理论专题,化学变化及生活化学五个部分。将相关内容进行梳理

这五个部分基础处理之后,我们会带来实验专题和计算专题,集中处理学生们对解题技巧的疑问。

本次复习大约需要40学时的时间。

预期目标:在这段期间中,我们争取达到联系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

这部分知识点总结和习题来自瑞博的专业题库,绝对的专业并且资料保证独家。

三轮复习

从此轮复习开始,我们就开始综合训练。主要将近五年中考题,典型例题进行剖析,热点及常见考点汇总归纳。配合全国中考题作为复习的基础题库,提升能力加入模拟试题。让学生快、准、精的掌握中考动态与把握良好的出题方向。

本次复习大约需要30学时的时间。

预期目标:学生能够较准确的把握出题人的意图,学会如何审题,如何入手,轻松参加中考。

中考化学复习计划 篇5

1、第一阶段分单元复习。按课本内容,进行单元复习。复习时,不能只单纯的照课本内容简单的复述一遍,而是要抓住课本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牢牢紧扣课本每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联想,搞清教材单元与单元、课题与课题,以及单元与课题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全面抓好知识点和考点。我的具体做法是:按照课本的单元顺序,将每单元的考点、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列给学生,并给学生指明重点应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以及中考的热点,学生只需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2、第二阶段分块复习。在第一轮分单元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知识块复习。在复习中按知识体系归类,总结规律。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每个专题既有专题分析讲解,又有专题小测验,还有专题的试卷讲评,使学生对重点知识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一定的提高,通过这样既分单元又分块的复习,就会使整个初中化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只有牢牢抓住这个知识的网络结构,复习质量才会提高。

3、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模拟测试。为适应中考化学学科的试题特点,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对云南省中考试卷进行分析和研究,精心编写若干套中考模拟试题供学生练习。在模拟测试中,每次学生练题都要规定限时完成,切忌随意性不定时的练习,综合训练题和模拟测试题都不宜过多,以覆盖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知识点、考点、激活学生的思维为主。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计划 篇6

2013.03.1

一、学生情况的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活动,我们对初三学生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今年初三年级十二个教学班,他们的总体情况是:基础较差,缺乏对问题的钻研精神,一旦遇到难一点的问题往往是后退,自主性学习差,对学习比较缺乏信心,有几个班学习风气较浓,而其余班级相对差一些。

二、不断研究化学课程标准,不断完善自己的化学教学和复习的指导思想。.立足教材,不超出课标,注意紧扣课本。

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做到全面复习。

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提高做题能力。

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分类教学和指导。

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三、复习的具体做法。.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课标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

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

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

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

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

四、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总复习中要重视信息反馈。

我们通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检验就是要通过

反馈信息来了解实际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让教学的信息反馈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课堂教学注意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

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

焕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轻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输入学生头脑中和知识是否被学生接受贮存?哪些仍含糊不清?从而调整复习的程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课后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

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种干扰。每个学生接受程度

不同,常会造成种种的差异。教师课后及收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讲试卷。

并注意与不同层次学校的测验成绩对比。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知识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书面分析,寻找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期定下的目标更加吻合,做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五、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加强审题训练。

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审题是解好题的前奏,磨刀不误砍柴工。

2、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绪、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等对学习有很大影响。因此在传授知识和教会方法的同时,要加强思想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使其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3、注意心理训练。

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要连续进行三天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则难以坚持。因此,考前要减压,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考出水平。

在最后阶段(约考前两周),主要安排学生自我复习,自我完善。由学生自己阅读、消化整理知识、巩固和扩大复习成果。教师则重点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提高后进生。

六.复习进度计划:

我校化学备课组为了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能有效地提高整体的优

秀率和及格率,降低低分率,为了帮助学生在最后阶段能有所进步和突破,现拟订了下列的复习工作进度计划:

(一)、初中化学新课于3月底结课后,进行第一轮复习(4月1日—5月1日),采用将单元与主题整合进行复习,针对学生在此轮复习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知识点的漏洞,进行查漏补缺,使基础知识点加以巩固,为下一轮的复习打好基础。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要突出基础(要有80%的内容面向100%的学生),强化基础知识的过关。课堂上我们采用学生总结知识点、教师归纳系统,课后以做单元练习和小默写的形式进行检测。我们加强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确保课堂上有练习做,组内教师每人分配二至三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归纳(以填空为主),并辅以对应的习题,每单元一份,课堂当堂做,下课就收,及时批,有针对性的及时评价。并保证课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可做的作业做。作业或练习的量要适当,要有布置有批改有讲评。另外,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以真情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喜爱,使学生乐学愿意学,教师也乐教。

(二)第二轮综合复习(5月6日-6月25日),采用分块复习及章节复习相结合,具体分为四部分: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其中在复习“元素及化合物”的过程中,再次结合章节进行强化巩固。在此轮复习中,以培养学生自己总结、自我复习的能力,教师适当引导;利用精选的中考试题及少量综合题进行考核,检测复习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及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三)、第三轮模拟测试(6月26-6月30日),进行综合试题及近几年中考试卷的测试。根据情况及时分析,及时补漏,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热点分析能力,使他们学会各部分知识的均衡处理,来提高我校优秀率;对于部分暂时后进生,要让他们牢牢抓住基础知识的记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把握住中考试卷中的基础分,全面提高我校的平均分和及格率。

希望通过我们化学组成员共同努力,我们所教的学生初中化学的中考都取得较好成绩。

临河六中化学组

2013.3.1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计划

临河六中中化学组

2013.3.1

六中化学组上新课学案编写安排表

2013.02.25

(赵永明张燕,潘素霞,靳卫国)

周次编写人备课内容时间及进度

1.潘素霞7.2物质溶解的量2.25-2.27.2

2.潘素霞7.3溶液浓稀得表示2.28-3.53.潘素霞7.4结晶现象3.61

潘素霞单元小结及训练3.7-3.82

3.赵永明8.1溶液的酸碱性3.11-3.132 3-4.张燕8.2常见的酸和碱3.14-3.183

4.靳卫国8.3酸和碱的反应3.19-3.211

5.潘素霞8.4常见的盐3.22-3.272 5.赵永明8.5化学肥料3.28-3.291 6.张燕现代生活与化学4.1-4.54

化学中考复习策略漫谈 篇7

一、通过阅读教材对“双基”进行一次全面完整的梳理

在以往上新课时, 虽然常常强调教材内容的重要性, 但可能一方面是疲于紧跟老师的新课节奏, 另一方面是针对性地或者是迫于需要地去读教材, 获得的知识有的是比较零散的, 有的是块状的, 有的是条状的、线性的。新课结束以后, 一定要挤出比较完整的、相对较长的时间, 通读、细读、研读教材, 跳出题海, 摆脱教辅资料的束缚, 学生一定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阅读的内容包括正常的核心知识和实验的教学内容、拓展视野的内容、进一步探究和研究学习等各方面的内容。例如第六、七两章的概念、实验等。阅读时, 注意联系平时在解题时遇到的问题, 理解地背诵核心概念和原理。例如把酸、碱、盐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性阅读, 都能起到开拓思路、活跃思维、敏锐发现实质问题的作用。

二、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串讲各章内容

我设计的问题情境是从第六章的溶液配制开始的:生产中需要配制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 (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和100克10%的稀盐酸溶液 (用38%的浓盐酸和水) 。学生有了任务, 就自然动脑去解决, 于是共同复习了两类典型的溶液配制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并由此伸展开溶液的六大块知识:组成、特征、性质、量度、分类、分离。这是第一集。第二集我又充分利用上集的内容设计问题情境:配制的两份溶液标签脱落, 帮忙鉴别开来。学生开动脑筋, 想出六大化学方法:1.指示剂;2.金属;3.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4.盐 (碳酸盐、可溶性铁盐、铜盐、钡盐、铵盐) ;5.碱 (不溶性碱现象明显) ;6.酸 (测量温度) , 一大物理方法:蒸发。边整理方法边口述现象。老师及时总结出酸、碱、盐的通性, 师生共同回忆由这些性质决定的用途, 再让学生默写相关性质和用途中隐含的化学方程式。从而将第七章最重要的知识: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全面打通贯穿。等到复习第六章内容时, 又充分利用上节课中的内容情境编制故事的第三集:酸、碱、盐为什么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由此引入第三章的内容:物质构成的奥秘……以此类推, 将各章知识都通过一系列问题串讲在一起。

三、设计并重做探究实验领悟实验三大原理

实验题是学生容易失分的题型, 原因之一是把做题与实验相分离, 造成对实验的目的性不明确, 题意理解不透彻。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实验题的设计, 有的就是课本上的常规实验, 包括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 有些是由其发展、变形、派生出来的内容。因此在复习中要认真领悟实验三大原理 (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 , 不仅要把做题的过程当成实验的过程, 注重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 对实验方案能明确目的及其优缺点, 并能提出改进的见解, 而且要在问题情境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尽量让学生做一遍, 如果没有条件, 至少也要分组演示。每个实验都有其原理、技能和操作的具体要求, 在做实验中体验实验的意义过程, 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前面那个污水问题, 我就用矿泉水瓶装了一瓶废水, 准备了若干仪器和药品, 带到课堂内。鼓励学生每想出一种方法时就让其上台来做一做。用实验检验理论是否正确, 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四、有效训练, 增强能力

目前, 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有选择地做几套近几年的中考题和一些最近的模拟题, 研究分析中考题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 提高解题能力。训练中要做到:

1. 练习要有梯度, 针对自己的实际, 逐步提高速度、难度。

2. 每天都要根据老师复习的要求, 完成一定量的同步练习, 这样听老师讲解效率更高。

3. 要不断反思, 弄清题目考查的意图、解题的关键、常用的方法。

对典型习题, 更要多下工夫,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要对错误进行详细分析, 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失分点, 增加得分点。

总之, “厚积而薄发”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化学成绩, 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 正确的答题思路, 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当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复习中有所侧重。若三者都能兼顾, 相信学生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摘要:传统的化学复习是一种对知识的再现与罗列, 一些学生不能融会贯通, 遇到综合性较大的问题时往往一筹莫展。为此我们需要优化我们的化学复习教学, 要回归课本、抓住重点, 通过合理的情境让我们的学生建立起知识的脉络, 结合精心设计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以良好的心境来迎接他们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选择。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优化

参考文献

[1]王苏豫.高考生物复习.扬子晚报, 2010-04-12.

中考化学高效复习“五要” 篇8

关键词:高效 复习 参与 自主

虽说中考没有高考那样竞争激烈,却也被学子家长们所看重。在中考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高效复习,取得优异成绩,是每个初中毕业年级课任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所谓高效复习,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减轻学生学习课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那么在中考复习中化学科任教师如何才能达到以上目标呢?我认为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做到“五要”。

一、要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

现在,部分学生的学习是盲目的。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有效的教学是让有准备的教学达到一定的目标。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要建立以目标为导向、以反馈矫正为核心的目标控制体系。”由此可以看出制定合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教学目标是化学复习的重要任务,是实现高效复习非常关键的一环。

师生合作设计复习目标,首先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第二,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向未知领域挑战。第三,学生自己定目标,自己去达成,又会产生学习的亲近感与成就感,从而起到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作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二、教师要分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教师对好学生的期望值都很高,而对于学困生的期望值却很低。其实影响我们教学成绩的就是学困生,很多教师都认为学困生什么都差,甚至对他们失去了希望。静下心来想一想,学困生为什么会差?为什么会破坏纪律?我们有必要做到三个不弃:不放弃、不抛弃、不离弃。那就要求我们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就需要我们多去关注他们,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课堂上也要求我们分层教学,练习分层设计,这样既能使优生吃饱,又能使学困生吃好。同时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总之,“防差”强于“补差”,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我们就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要给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我们要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复习环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其学习的共同体,与学生平等交流和探讨,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心灵能自由自在地放飞。

四、要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

所谓“兵教兵”,就是以好带差,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一箭多雕的作用。

1.“兵教兵”可以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学生乐于接受。避免了复习课枯燥乏味的感觉,学生觉得比较轻松,没有压力,易于接受。

2.“兵教兵”可以有效避免满堂灌。在中考复习时,由于时间紧,有些教师难免着急,本该由学生做的事,为了节约时间,越俎代庖,结果事与愿违,复习效果不良、学生兴趣不高。“兵教兵”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还可以将教师从滔滔不绝的讲解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去发现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3.“兵教兵”可以扩大教育面。一改过去由教师一人表演的独角戏,变为众多“教师”表演的大众戏,由过去的一对多辅导方式变为一对一辅导方式,增大了辅导面,缩小了被辅导面,充分利用了教育合力,可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4.“兵教兵”还能以差促好。通过“兵教兵”、小组合作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查阅资料,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好学生更是怕讲错了丢人,更要做好准备。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进一步促进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俗话说:“话不讲不清,理不辩不明。”好学生讲不清、道不明的知识点,也能促使好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点,便于复习时查漏补缺。

5.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每个学生贡献点思路,以学生的思维去教学生理解和解题,学生接受效果肯定要好些。因而,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取新知的机会和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教师应华丽转身,成功转型,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做好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等工作即可。

五、要组织学生上好高效自习课

解决好高效复习的问题,除课堂高效外,学生自习的高效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实现高效复习的重要补充。

传统的做法是部分教师利用自习集体上课来辅导学生。这一做法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失去了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一种做法是教师大撒手,完全由学生个人决定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大,缺乏学习的目的性。为了不使学生“虚度光阴”,教师为此布置大量的作业,使学生陷于题海之中,苦读日月,学习兴趣和效率都极低。为此我认为,提倡高效复习,高效教学,就必须提倡学生以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为内容的高效自习。否则只有教师高效的教,没有学生高效的学,高效复习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高效复习必然以高效自习为补充,高效自习必须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但又不能完全由学生个人决定学习内容,放任自流,更不是简单完成作业的随意行为。高效复习应该是:有具体复习目标的,全班统一的,有学生自己组织辅导的、完全自主自觉的学习形式。

总之,我们只要认真钻研课堂教学,科学运用教学方法、正确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与课堂教学的高效有机统一起来,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孜孜不倦地追求,就一定会不断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有关中考化学复习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纲要,以教材为载体,以《陕西省2014年中考阐明》为形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整体学生,强化基础常识,操练学生思想形式,培育学生试验技术,全部进步学生的应试水平,从而培育学生的立异精力和实习才能。

二、学情剖析:

经过上学期教育及本学期两次模考,再联络学生平常表现,化学教育呈现以下特色;

(1) 基础常识不厚实,基本概念不清,化学用语不标准,语言表达不精确,错别字多,

计算题格局不正确,笔迹潦草。

(2) 审题才能差

学生在答题时通常审不清题意,回答非所问,缺少获取有用信息的办法。

(3)解题技巧不灵敏

学生解题时,泥古不化,应变才能差,思想广度不行,不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考虑问题。

(4)常识搬迁才能弱

主要表现为思想不活泼,常识获取、重组、使用才能较差,所学的基础常识与日子实践联络不上,只会背理论,纸上谈兵,不会解决实践问题。

(5)下册内容学的太快,基础常识把握不行好,两极分化表象严峻。

对于以上状况,咱们将选用“三期间”温习形式,全部进步学生应试水平和归纳才能。

三、温习组织及措施

第一期间(3月10――4月30)紧扣教材,重视双基

本轮温习着眼于基础常识和基本技术,相当于单元温习,构建单元常识网络,使书本常识由厚变薄,系统化、网络化。温习时先从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及金属矿物开始,协助学生正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对于每一单元,使用学生构建常识网络、老师精讲例题、学生操练、老师处理疑难问题四步温习,尽可能做到疏而不漏,一起让学生整理好纠错笔记。

第二期间(5月1――5月31)分块温习,培育才能。

在第一轮温习的基础上,学生已有必定的常识结构,把常识点整合成五个专题:即科学探求、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一期间试题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防止学生重复劳动和无效温习。本轮温习学生的常识才能已有所进步,在课堂上要改动教法,让学生表现主观能动性,牢记老师一灌究竟。别的,本期间还要让学生不时的将第一期间整理的纠错笔记重现;对平常考试中重复呈现的常识经过专题,让学生总结规则和解题技巧,培育学生的发散思想才能、归纳运用才能、联络实践的才能和立异才能。

第三期间(6月1――6月20)模拟操练

这一期间也叫冲刺期间,让学生了解中考题型。有对于性地把近三年我省中考热门、学生易错点重复操练,调整学生心态,削减不必要的非智力要素影响,查漏补缺,回归讲义,进步学生的归纳、总结及归纳才能。

中考化学复习方法 篇10

干冰——二氧化碳——CO2

沼气、天然气——甲烷——CH4

盐酸——氢氯酸——HCI

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

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

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食盐——氯化钠——NaCI

生石灰——氧化钙——CaO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熟石灰、消石灰——氨氧化钙——Ca(OH)2

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水银——汞——Hg

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

1、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溶性碱(NaOH)反应。——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

2、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

3、 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減(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

4、 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

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

1、 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 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星金属铜

3、 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

4、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6、 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

7、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 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

9、 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

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

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CO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OH)。

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

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甲烷

15、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

16、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a

四、一些重要实验的注意事项:

1、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①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必须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用红磷。

②最后所测结果偏小的原因有三:

1,红磷不足,部分氧气没反应;

2,装置气密性不好;

3,最后所剩的气体没有完全冷却至室温。

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导气管伸入试管少许;

②应根据酒精灯火焰来调节试管的高度;

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④高锰酸钾制氧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⑤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否则会发生爆炸;

⑥排水集气法时,应待气泡均匀冒出时才收集;

⑦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⑧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最后先把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①所选试剂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能是碳酸钙和稀盐酸,酸不选用稀硫酸和浓盐酸;

②长颈漏斗的使用,下端口应伸到液面以下;

③不能选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④简易装置的优点是:装罝简单;节约药品;操作简便。

⑤带长颈漏斗的装罝的优点是:随时增添液体。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①实验前,一氧化碳和要先检验纯度:可(可燃性气体)+助(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②加热前都要选通一会儿一氧化碳,赶出试管内的空气;

③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断续通入一氧化碳至冷却;

④尾气处理装罝一一一氧化碳有毒,要防止污染环境,防止中毒。处理方法——燃烧或收集。

5、 电解水实验:

①通入直流电

②生成物的体积比为氢气:氧气=2 : 1

③生成物的质置比为氢气:氧气=1 : 8

④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白磷的保存:浸在水中——着火点低 (40°C),易在空气中被氧化。

7、称量氢氧化钠的质置:放到小烧杯中再称置——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

8、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注入水中(特别要注意是浓硫酸注入水中,而不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要不断地揽拌。

浅谈中考化学有效复习 篇11

[关键词]心理辅导过程技巧方法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85

每年临近中考,九年级科任教师的教学压力都会很大。由于时间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又缺乏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复习资料。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进行高效复习成为每个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

一、重视学生心理辅导

九年级大部分学生升学欲望强烈,但由于自身学习水平低,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导致他们大多数都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中等层次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关心他们的心理活动及心理健康,精心准备能够为他们减压的话语,有意识地与他们接触,把关爱融入交流之中。这些行为看似简单,却收效显著。其实很多学生渴望与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得到老师的信任赞许。有些教师虽然课上得很好,学生成绩却不是很理想,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这种缺失正好阻滞了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无形中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考前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适时适度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尤其是中等或以下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学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为备考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分阶段复习,注重过程的高效性

1.读透教材,梳理整合

第一轮的复习时间一般为一个月,按教材的单元进行,复习内容要做到细致全面,复习时可用整理、分类、比较、类比、分析、综合、归纳等各种方法把表面杂乱无章的知识按一定的规律连成线,织成网,形成有序的知识体系,将前后内容融会贯通,注意知识的迁移和重组、交叉和拓展,注意知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结合考点、热点、重点展开。例如:环保低碳生活是全人类共同倡导的,因此环保低碳方面的考题每年必出复习时应注意有关大气污染、化肥、农药、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抓住污染途径、防治措施等考点,以大气的污染和防治为重点。同时切实做好查漏补缺、不重不漏的地毯式扫描,以不变应万变。

2.有的放矢,稳扎稳打

第二轮复习,应针对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复习。复习时把同类型的题放在一起反复练习,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掌握相关题型。例如:推断题在近几年的化学中考中出现频繁,可对这类计算题开展专题训练。如以碳为主线的推断有:碳完全燃烧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碳不完全燃烧生成常见的还原性气体,该还原性气体在高炉炼铁时发挥它的还原性,得到黑色常见金属,同时得到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在高温条件下又能和某种常见黑色非金属单质反应得到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毒气体。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教师通过精心点拨、有意识的暗示、启发、引导,将解题思路与技巧融入其中,无形中给学生传授了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3.模拟训练,实战演习

在复习中,很多学生因盲目选择资料而陷入题海之中,对此笔者建议学生前期复习时应研究本省市近几年的中考原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后期专项题型练习和模拟训练相结合,在题型、题量、做题速度等方面做好适应性训练。专项练习要注重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模拟训练要选择本省各市近几年的中考原题,在审题、规范答题、自我检查到时间分配上注意自我调控。把平时当考时,考时当平时,高标准严要求,通过严格训练,提升学生的应试素质。

三、重视复习技巧,注重分层指导

1.强化基础,注重“双基”

化学涉及的概念多、考点多,且易混淆,因此应加强学生记忆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记忆的同时去理解,理解的同时去记忆。每节课的前10分钟,由教师提问,然后让学生反复背诵,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化学性质包括哪些、化学中常见的三大还原剂、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离子的颜色、三种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的气体、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及用途、常见的元素符号等。教师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轮流循环提问,文字性的知识让学生背出来,涉及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的让学生写出来。

2.精讲多练,注重质量

在中考备战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习题进行精挑细选,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选出来,认真细致地剖析,讲透彻,做到抛砖引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强化训练,探寻规律

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系统归纳的基础上,学会从解题中总结出一些基本的规律,这样在学习中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题能力的高低,不仅在于能否正确解答问题,还在于解题方法是否简捷、思路是否清晰、步骤是否流畅。

中考压力不亚于高考,教师压力大,学生压力更大。只要把握住笔者谈到的这三点,并能有机结合,适时巧妙地应用,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中考化学复习有效性研究 篇12

一、强化课标意识

化学学科的中考是初中化学的终结性考试, 其目的是对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方面是否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的要求做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考试内容和要求, 是新课标下中考化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 中考化学复习应强化课标意识, 应紧紧围绕《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进行复习。

1.合理整合三维目标, 防止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

立足于三维目标, 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是新课标下中考化学命题的核心指导思想。因此, 中考化学复习必须全面关注三维目标, 通过对三维目标的合理整合, 进一步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在进行知识梳理时, 不仅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 而且要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有机融入, 使过程与方法更加明确和具体, 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渗透, 使学生对化学学科及其化学学习的价值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受。如化学实验的复习, 应以具体实验为载体, 既要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理解, 又要引导学生加深对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感悟;既注重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以及表述实验结论等能力的培养, 又重视引导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升华。复习时, 不仅要充分利用实物展览和多媒体展示等方法和手段再现实验过程, 而且要精心选取典型实验, 努力为学生动脑设计、动手操作、动口交流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2.准确把握目标层次, 防止逾越课标要求的超标复习

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目标层次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些目标要求虽是初中化学教学应达到的最基本要求, 然而却是中考化学不应逾越的最高要求。平时教学中, 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甚至提高目标层次, 拔高教学要求, 但在中考复习时, 应注意将有关内容及要求回归《课程标准》, 要防止因对超标内容和习题的关注和强化而干扰正常复习和误导学生, 应引导学生把有限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用在对双基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广泛的应用上, 用在对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感悟上。尤其要注意的是, 在《课程标准》中, 对目标要求的层次是采用一系列行为动词来表述的, 在表述目标要求的层次时, 不仅不同的行为动词所表述的层次水平不同, 而且相同的行为动词在指向不同的课程内容时, 所表述的层次水平也有差异。中考复习时, 必须重视对表述目标层次的行为动词的研究。要重新研读《课程标准》, 认真分析和比较表述学习目标水平的行为动词, 力求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各行为动词所蕴含的意义, 防止用老经验、老套路来安排复习内容和实施训练。如《课程标准》对“化合价”的目标要求为“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因此, 对化合价的复习, 就不能像以往中考复习那样, 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对化合价定义的理解、记忆以及对化合物中化合价规定的分析判断上, 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应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技能巩固上。

二、突出主干知识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初中化学新课程承担着对未来公民进行化学启蒙教育的重任,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形成基本的方法和价值观, 理解化学、社会和技术的关系, 并具备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要求既是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也必然是新课标下中考化学考查的重点。中考化学复习只有围绕上述重点, 突出对初中化学主干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才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那么, 究竟哪些内容属于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呢?笔者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知识观, 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主干知识作出如下分类和总结, 供大家参考。

1.事实、理论等陈述性知识

一是“物质类”知识, 包括氧气、二氧化碳、金属、酸、碱、盐等常见物质的主要性质与用途, 溶液的基本知识;二是“工具类”知识, 包括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金属活动性顺序,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常见物质的俗名等;三是“规律类”知识, 包括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 质量守恒定律, 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规律等;四是“技能类”知识, 包括化学用语的书写、数字意义、符号意义及运用, 根据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常见化学仪器的识别和使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常见气体的制取, 常见物质的检验和区分等。

2.过程、方法等策略性知识

一是研究物质常用的化学方法, 包括观察研究的方法 (如实验现象的观察, 图形、图象、图表的观察等) , 定量研究的方法 (如物质组成的定量研究,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等) , 对比研究的方法 (如物质性质、制法、用途的比较, 物质组成、结构的比较等) , 条件控制的方法 (如燃烧条件的探究, 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 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探究等) ;二是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 包括“分类”的思想方法 (如元素和物质的简单分类, 典型变化的初步分类, 化学反应的基本分类等) ,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方法等;三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 包括物质的“多样性”观念, 微粒构成物质的观念, “物质是变化的”, “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等。

3.情感、态度等价值性知识

一是常见物质的应用, 包括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常见金属、酸、碱、盐的主要用途, 常见合成材料的应用;二是化学物质与健康的关系, 包括元素 (如钙、铁、锌等) 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有机物 (如糖、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有毒物质 (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 对人体的伤害;三是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包括燃料燃烧的条件与应用, 常见化学燃料的主要成分和新能源的开发等;四是化学与环境的关系, 包括“三废”处理的一般原则,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等。

三、优化复习方式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就没有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 最有价值和最有效的参与是学生思维的参与。从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看, 在中考化学复习之前, 学生就已经经历过多种形式的复习, 如单元复习、阶段性复习、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等。那么,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中考复习时仍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产生积极的思维呢?

1.重情景创设, 在联系实际的应用中激发学生兴趣

不少教师认为, 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而复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 况且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 中考复习就应该开门见山地直接对复习内容进行归纳和罗列。那么中考化学复习教学有没有必要创设情景呢?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 任何学习的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体会、学习化学, 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 中考化学复习教学中创设情景具有以下意义: (1) 情景具有生动性, 将化学知识的复习置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情景中, 既能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 又能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情景具有可变性, 通过不同的情景呈现知识, 既可以避免机械重复, 提高学生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 又可以创设思维容量和力度不同的问题, 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需要; (3) 情景具有针对性, 将知识放在具体的情景中加以应用, 能更好地突显知识, 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和应达到的要求有更直观的认识和更真切的感受。因此, 在中考化学复习教学中, 重视情景创设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更好地发挥情景在中考化学复习中的重要作用, 广大教师要做有心人。一方面, 要开阔视野, 扩大信息来源, 多渠道、多方位地关注生产、生活、社会和科技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丰富复习教学情景;另一方面, 要根据复习教学的特点, 开动脑筋, 多在情景的整合上下工夫, 既要灵活应用原有情景, 让同一知识融入不同的情景中, 又要充分挖掘现有情景中所蕴含的问题, 用同一情景来呈现不同的知识。如, Fe+CuSO4Cu+FeSO4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 针对该反应的复习, 可以从金属冶炼的化学史、农药波尔多液配制和贮存时容器的选择以及金属活动性的探究等不同方面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中深化认识、增强记忆。再如, “加碘盐”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一种物质, 以“加碘盐”为情景, 既可以围绕元素的有关知识设计问题, 又可以围绕化学式的书写、意义以及计算设计问题, 还可以从物质分类、性质、反应原理以及检验等方面设计问题。

2.重问题设计,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

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基于问题的复习, 有利于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状态而增强复习的有效性。但要注意的是, 复习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既要防止挫伤学生思维热情的简单再现式提问, 又要避免阻碍学生思维的包办代替式提问。那么在中考化学复习过程中, 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才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呢?

首先, 问题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为中考化学复习是建立在学生学完初中化学课程基础上的一次全面复习, 问题的设计不仅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进行有序回顾和有效重组, 还要有利于学习过程的合理再现和方法的融会贯通, 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和价值的充分展示。只有综合性较强的问题, 才能更好地兼顾多方面要求, 具有足够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 才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如氧气、二氧化碳分别是“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下的两种重要气体, 复习时, 问题的设计不能仅局限在性质、用途、制备等内容的简单归纳和总结上, 而是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以氧气、二氧化碳各自性质为中心, 分别构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组成、性质、变化、制法、用途的知识网络;二是通过分析, 比较氧气、二氧化碳两者之间在组成、用途等方面的差异, 在巩固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思想方法的同时, 深化对氧气和二氧化碳各部分知识之间关系的认识;三是以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转化反应为切入点, 加强氧气与二氧化碳的联系, 认识氧循环和碳循环的意义, 增强学生对待自然、物质、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次, 中考化学复习中的问题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这不仅是因为开放性的问题具有更强的发散性, 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因为开放性的问题往往还具有不同的思维起点, 更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如化学变化是贯穿初中化学的核心概念, 为了在中考复习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该概念的认识, 可设计如下问题: (1) 你认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什么本质差异?你是如何判断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 (2) 从你所熟知的化学变化中, 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哪些? (3) 从质量上看,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你将如何从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对此作出解释?以上三组问题的设计具有不同的开放特点, 能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对化学变化进行深入思考。问题 (1) , 分析问题的角度是开放的, 学生既可以从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进行分析, 也可以从构成物质微粒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问题 (2) , 认识问题的层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开放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化学变化的掌握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分类总结, 还可以通过讨论交流等互动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补充和完善;问题 (3) , 提出问题的视角是开放的, 它引导学生将对化学变化的认识从定性引到定量, 从宏观引向微观。

四、重视练习质量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中考, 强调能力立意, 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中考化学复习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将所获得的知识和方法有效地转化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转化为对中考试题的正确解答呢?实践证明, 重视练习质量是实现上述转化的重要途径。

1.精选习题是提高练习质量的基础

作为初中化学教师, 大多不止一次地组织过中考化学复习教学, 不少人手上都有多种版本的练习册和试题汇编。应该说, 教师可用于复习的习题来源都非常丰富, 然而学生在中考复习中可用于练习的时间和精力却非常有限。因此, 选什么样的题给学生练习, 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 教师在选题时要特别关注全面性、目的性、典型性和多样性。全面性是指选题时要从有利于巩固双基、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等方面全面审视习题, 要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高度全方位的关注习题的价值。目的性是指选题时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围绕复习内容, 针对中考考查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以及能力形成的关键点进行选题。典型性是指所选的习题要有丰富的知识内涵、较高的思维含量和较大的拓展空间, 要能够练一题带一片。多样性是指选题要兼顾各类题型, 要充分发挥不同题型的训练功能, 尤其要重视那些具有时代特色, 体现课改精神的新题型, 如开放题、探究题、信息题等。

2.端正态度是提高练习质量的关键

研究表明, 良好的动机和积极的态度对提高练习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中考化学复习中进行练习时, 必须进一步明确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首先, 应重视从学生实际出发, 在把握好习题难易度的同时严格控制习题的数量。习题太易, 缺乏挑战性, 不能满足初中生强烈的表现欲, 也就难以激起学生练习的热情;习题太难, 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丧失练习的信心和勇气。习题量偏大, 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 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产生抵触情绪;习题量不足, 将难以兼顾各类题型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问题, 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巩固双基和提高认识, 也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其次, 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要结合具体问题和典型案例, 引导学生认识练习的重要性和感悟练习的价值,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 认真仔细地完成每一份习题。

3.及时反馈是提高练习质量的保证

及时反馈的含义是指不仅要配合复习内容及时进行训练, 使学生能及时检测自己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而且还要在训练后引导学生及时反思, 及时总结, 及时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事实告诉我们, 虽然选好题是练好题的基础, 但高质量的习题未必就能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影响练习质量的因素很多, 练习后能否趁热打铁及时讲评, 以及讲评的方式方法都会对练习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中考化学复习课上的习题讲评特别要重视有的放矢, 要针对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寻找薄弱环节, 寻求解决方案。在讲评具体习题时, 首先要“就事论事”, 针对习题特点、题型特征, 指导学生读题、审题、析题, 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解题的思维过程, 获得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而不是单纯地讲授正确结果;其次要“借题发挥”, 将问题进行拓展和升华, 对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解答问题的规律。

上一篇:行政人员述职下一篇:小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