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通用3篇)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篇1
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知识·巧学·升华
一、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两个“三不”,一个“节约”)。(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a.手不触;b.鼻不闻;c.口不尝。
完整地说:a.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c.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时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a.不能放回原瓶;b.不能随便丢弃;c.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
1.固体药品的取用(1)存放:广口瓶。
(2)取用仪器:A.粉末状的:药匙或纸槽;B.块状的:镊子。(3)取用方法:
A.粉末状的: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如图Ⅰ所示)。
B.块状的: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如Ⅱ图所示)。
(4)使用后的镊子或药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2.液体药品的取用(1)存放:细口瓶。
(2)取用仪器:胶头滴管。(3)取用方法:
①少量的液体药品可用胶头滴管取用,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容器的正上方,不要让胶头滴管接触容器内壁(如下图Ⅰ);不要将胶头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玷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Ⅰ
Ⅱ
②从细口瓶里取用液体时,应先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子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倒完后,瓶口应在试管口或仪器口刮一下,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留下来腐蚀标签(如上图Ⅱ)。
二、仪器的使用 1.量筒的使用
(1)量筒的作用: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
(2)量取液体体积的操作:把量筒平放,向量筒中倾倒液体,当倾倒的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应该停止倾倒,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要点提示
①量筒没有零刻度,且刻度由下而上依次增大。
②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如果仰视读数(比实际存在的)偏小,量取的体积数偏大;如果俯视读数(比实际存在的)偏大,量取的体积数偏小。
③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用来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用来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2.托盘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的构造(如下所示):
(2)使用方法:
①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调节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可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③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记忆要诀
使用天平先放平,两盘放好再调零; 左物右码莫乱放,潮腐药品玻皿盛; 从大到小加砝码,称毕依次放盒中; 记录正确收天平,需将游码拨回零。(3)使用托盘天平应注意的问题:
①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②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③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3.酒精灯的使用
(1)使用酒精灯应注意的问题:
①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要用漏斗,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如下图)。
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灯壶容积的2/3。
③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如图Ⅰ、Ⅱ)。④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以防失火(如图Ⅲ)。⑤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如图Ⅳ)。⑥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2)灯焰: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如下图),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利用酒精灯的外焰。
4.试管夹的使用
使用试管夹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套在试管的中上部。给物质加热时,手要按在长柄上,切不可把拇指按在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工具:酒精灯。
2.注意事项:(1)给物质加热时,若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擦拭干再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2)加热时玻璃容器底部不能跟灯芯接触,也不能离得太远,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如下图Ⅰ、Ⅱ、Ⅲ);
(3)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Ⅰ
Ⅱ
Ⅲ
3.加热操作: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来回移动酒精灯或移动试管,防止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给固体加热时,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一般应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冷凝水或药品中的湿存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炸裂);给液体加热时,应使试管口向上倾斜,跟桌面大约成45°角,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防止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如图Ⅲ所示)
说明: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烧杯、烧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
四、仪器连接
步骤:①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
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玻璃管(靠近要插入塞子的一端),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如图Ⅰ)。
Ⅰ
②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左手拿胶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如图Ⅱ)。
Ⅱ
③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如图Ⅲ)。
Ⅲ
五、玻璃仪器的洗涤
1.洗刷工具:试管刷、烧杯刷等。
2.洗涤方法: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需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如图Ⅳ所示)。
3.洗净标志: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Ⅳ
4.放置: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位置。
六、了解实验安全知识及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办法:
1.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灭;钠、磷等失火用沙扑盖,重大火情拨打电话119。
2.玻璃割伤,先除去伤口碎片,再用医用双氧水擦洗,纱布包扎。
3.酸洒在皮肤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若是浓硫酸,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碱滴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5.酸或碱溅入眼里,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6.水银洒在桌面上,立即洒上硫粉,并打开排气扇。问题·思路·探究
问题1如何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思路:实验观察是我们的一项基本素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性质是观察的重点。特别是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更是我们研究物质规律的基本依据。
记忆实验现象是不容易的,但若能找到实验现象存在的规律,则可变难为易。我们可以根据 4
反应条件的不同将化学实验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物质燃烧实验;第二种是加热固体物质实验;第三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实验。
探究: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手触摸等方式得到实验的现象。主要观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有无沉淀、气体生成,反应是否放热等现象。
问题2使用量筒时要注意什么?
思路:量筒读数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或者仰视读数都会给量取带来误差,造成称量结果的不准确。
若读数时俯视刻度,会造成读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用这种方法量取液体时,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就会小于所要量取的液体。
若读数时仰视刻度,则会造成读数比实际值偏小,如果量取时采用这种方法,就会造成实际量取的体积大于所需要的液体的体积。可见在具体分析时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是读数大,还是实际值大,这样才能准确的解决有关问题。
探究:量筒不是用来称量物质质量的仪器,是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在使用前选择适当的量程(一般要略大于所要量取的液体的体积),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先将量筒放置平稳,液体在容器内由于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呈凹液面,因此我们在读数时要使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既不能俯视刻度,也不能仰视,否则会造成实验的误差。典题·热题·新题
例1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B.直接用手拿块状药品装入试管中
C.用细口瓶倒液体时,将细口瓶上帖有标签的一面朝外
D.在没有说明用量的情况下,取用液体药品1~2毫升,固体药品只要盖满试管底部。思路解析:本题是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对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故A选项错误。取用块状药品应用镊子夹取,故B选项错误。拿细口瓶倒液体时,应将细口瓶上帖有标签的一面朝向手心,避免液体流下腐蚀标签,故C选项错。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答案:D 深化升华
科学和生活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有时也有严格的区别。生活中提倡节约,一般不会随便丢弃东西。做实验时同样也提倡节约,是指要尽可能少的取用药品,只要能达到实验目的即可,但用剩的药品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否则一般不能倒回原瓶,这是为了防止污染瓶中的药品。要注意生活经验与科学实验的区别。
例2小明在量取液体时,他首先将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得的数据如下图所示,然后他将液体倒出一部分,由于匆忙,他俯视液面,读得的体积为22 mL,则小明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20 mL
B.少于20 mL C.大于20 mL
D.19 mL 思路解析:如下图俯视会使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因此实际第二次液面高度低于22 mL,所以实际倒出水的体积大于20 mL。
答案:C 深化升华
一般需要读数的仪器,读数时视线均需与液面最低处相平,但对于不同的仪器,俯视或仰视时产生的误差是不一样的,对于量筒来说,俯视会使读数偏高,对于移液管来说,俯视会使读数偏低。在学习类似仪器的使用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
例3如图Ⅰ是某学生在称量NaOH固体时使用天平的操作示意图。
Ⅰ
Ⅱ
(1)若左盘上放有10g砝码,游码位置如图Ⅱ所示,天平的指针在标尺的中间。则NaOH固体的总质量为
克。
(2)其中的错误之处有(不一定填满):
①
。②
。③
。④。
思路解析:涉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对错误操作的判断。由游码位置可知游码读数为3.2g,左、右盘错放时,实际被称量物质的总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10g-3.2g=6.8g;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有腐蚀性,故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答案:(1)6.8(2)①应该是左物右码,图中将砝码和物体的位置放巅倒了
②NaOH固体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因为NaOH具有腐蚀性,应该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深化升华
本题涉及到托盘天平的使用问题,砝码和物体位置放颠倒一直是考查的热点,也是同学们经常出错的知识点。其实只要明确了天平的设计原则,这个问题很简单,天平的设计都是右盘+游码=左盘,即:砝码+游码=物体。也就是说如果物体和砝码放颠倒,就变成砝码=物体+游码。明确了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例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容积为30 mL,内盛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2 mL C.将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芯上加热
D.试管内不管是固体还是液体,加热时与桌面都必须呈45°
思路解析: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而不是2 mL,若液体太多,不仅影响加热效果,而且沸腾后易溅出伤人。加热时不要使试管底部接触灯芯,以免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水平桌面应保持45°,而且要不时来回移动试管。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湿存的水倒流使灼热的试管破裂。
答案:A 深化升华
加热是实验室经常遇到的操作,涉及到的知识点也比较多,其中有酒精灯的使用,试管夹的使用,试管、烧杯的使用等,对这些物质的使用应分类整理,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记忆。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篇2
走进化学世界(含详细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特别节目,以弘扬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量取9.0mL液体
3.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下列自然灾害,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印尼海啸 B.汶川地震 C.艾雅法拉火山喷发 D.纽约桑迪飓风
4.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
A.功夫深,铁杵成针 B.佳节到,焰火缤纷 C.春天来,冰雪消融 D.美酒开,满屋飘香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有淡蓝色火焰,生成水
C.块状石灰石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持续产生大量气泡
D.在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稀醋酸: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6.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7.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制成冰雕 B.海水晒盐 C.纸张燃烧 D.石蜡熔化
8.下列过程中,主要依靠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发射火箭 B.水车汲水灌溉 C.太阳能供热 D.风力发电
9.硝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易溶于水,易潮解而结块,受热易分解,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贮存或使用硝酸铵时正确的是
A.露天敞口贮存 B.在阴凉处密封贮存 C.结块时用铁锤砸碎 D.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空气液化 B.葡萄酿酒 C.光合作用 D.煤油燃烧
二、多选题
11.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假设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检查气密性
1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吸取少量液体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药品
14.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B.误服重金属中毒,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缓解。
C.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应在漏斗内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小明用PH试纸测得某Na2CO3
溶液的PH为10.6
E.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装药品
三、填空题
15.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蜡烛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2s后取出来,可以看到________部分最先变黑,说明________.
16.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出现,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时溶液会________,将锌粒放入稀盐酸中会出现________,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出现________ .
17.在通常情况下,二硫化碳(cs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二硫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 ;碳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 ;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二硫化碳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CS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18.由活性炭制成的冰箱除味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 作用.本炭使集气瓶中红标色的二氧化氮消失的变化是________ 变化.
19.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3个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1)
①关闭活塞K,给木炭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待木炭冷却后,打开活塞K,通入氧气。
③点燃酒精灯,给木炭加热。
①木炭不燃烧。
②木炭不燃烧。
③木炭燃烧。
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2)
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K,将稀硫酸注入小试管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由此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
(3)
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K,将水注入人字形管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0.央视3.15晚会曝光黄金行业乱象,所谓的千足金,很多都没达标,而是添加了另一种元素,叫做“铱”.铱在化学元素周期表当中与黄金紧挨着,它的密度与黄金非常地相似,但它的价格是黄金的五到十分之一.有的厂家就把这个铱掺杂到黄金当中,做成首饰来卖给消费者,铱是银白色金属,硬而脆.密度22.42克/立方厘米.熔点2410±40℃,沸点4130℃.铱化学性质很稳定,是最耐腐蚀的金属,对酸的化学稳定性极高.
以上叙述中体现铱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
体现铱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21.已知:①温度、压强恒定时,相同体积的气体,如O2、N2或O2和N2混合气体中的O2分子数、N2的分子数、O2和N2的分子总数相同.
②On的氧化性强于O2,能和松节油反应(无气体生成),而O2不能.O2经过静电放电装置,体积略有缩小,可推知其中的分子数减少,则O2经静电放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O2(n个O2分子)=2On(2个On分子)测定On组成的实验:一定温度、压强下,把含有O2和On的气体均分成两份.一份和松节油反应,气体体积缩小a
mL;对另一份加热,使On完全分解为O2,恢复到原温度、压强时,气体体积增加了mL,求n的值.
五、解答题
22.写出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
23.为什么蜡烛燃烧为什么即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24.洋澜湖位于鄂州市城区中间,素有“吴都眼睛”之称.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湖水被严重污染,给原本明亮的眼睛蒙上阴影.对外有损鄂州市形象,对内严重影响周边市民的生活质量.下面列出了一道研究性学习课题:
洋澜湖水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
该课题作为你的课题,请简要列出你的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
六、综合题
25.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空格:
(1)用洒格灯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要先________再对准有药品部位加热.
(2)制取气体时,都要先________,再放入药品开始反应.
(3)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_______,再点燃.
(4)加热液体时,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大约________处,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者他人,以免________.
26.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下列________(填序号)量筒.①20mL
②50mL
③10mL和5mL
(2)某同学量取食盐水,读数时量筒放平在桌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38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8mL.
27.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________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
2KClO3
+
2H2C2O4
2ClO2↑+
2CO2↑
+
K2C2O4
+
________
(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A.“炉火”即发生了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指的是是水的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
C.“蜡炬成灰”,蜡烛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粉身碎骨”是指坚硬的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粉末状的熟石灰,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2.【答案】C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解析】【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0mL量筒量取9.0ml液体,误差太大,量取9.0mL液体,要用1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使用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3.【答案】C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海啸、飓风、地震都是物理变化,而火山喷发则伴随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答案】B
【解析】A、冰雪消融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焰火缤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杵成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美酒开,满屋飘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A不符合题意;
B、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有淡蓝色火焰,应生成水,生成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块状石灰石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刚开始产生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C不符合题意;
D、在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稀醋酸,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注意火星与火焰不同;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分析;根据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在描述实验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注意结论与现象的不同。
6.【答案】A
【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解析】【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要用药匙或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7.【答案】C
【解析】【解答】A、冰制成冰雕,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海水晒盐,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纸张燃烧,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石蜡熔化,仅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8.【答案】A
【解析】A、发射火箭的过程中火箭发动机中的燃料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水车汲水灌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太阳能供热的过程中太阳能转化成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风力发电的过程中风能转化成电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9.【答案】B
【解析】【分析】可以根据硝酸铵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碱性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A、因为硝酸铵易溶于水,易潮解而结块,所以不能露天敞口贮存.
B、因为硝酸铵易溶于水,易潮解而结块,受热易分解,所以应该在阴凉处密封贮存.
C、因为硝酸铵在猛烈撞击时易爆炸,所以结块时不能用铁锤砸碎.
D、硝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与显碱性的物质混合时能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所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空气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氧气和有机物,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煤油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二、多选题
11.【答案】A,C
【解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不会生成硫酸,所以不可探究该反应可能生成硫酸,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钠和水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可猜测产生的气体可能为氢气,故B正确;
C、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不可能只是氧化镁,故C错误;
D、铜在灼烧时与空气接触,燃料酒精和空气中都含有碳元素,猜测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故D正确.
故选:AC.
【分析】根据进行科学探究时,要有合理的理论依据,不能凭空猜测,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钠和水中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故生成物中含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不可能只是氧化镁,铜在灼烧时与空气接触,燃料酒精和空气中都含有碳元素进行分析.
12.【答案】AC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握在试管夹的长柄处,故该实验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该实验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容器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该实验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烧瓶或试管的外壁,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把手拿开,过一会儿,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装置不漏气,故该实验操作正确.
故选AC.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13.【答案】BCD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解析】【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注意要把胶头滴管内的空气排尽后,再吸取液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为防止试管炸裂,先进行预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CD.
【分析】A、根据提到过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14.【答案】A,C,D,F
【解析】【解答】A、配制硫酸溶液时,不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可作为反应容器使用,A符合题意;
B、误服重金属中毒,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缓解,重金属有毒,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可以缓解病情,B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不应在漏斗内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免弄破滤纸,C符合题意;
D、小明用PH试纸不可测得某Na2CO3
溶液的PH为10.6,pH从0到14,故D错误;
E、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装药品,D不符合题意;
F、不可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于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左盘的纸上称量,用于玻璃器皿,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符合题意;
G、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用完后不洗涤就可直接插入原滴瓶,滴瓶滴管不应洗,G不符合题意;
H、沉淀、过滤不能除去钙镁离子,无法降低水的硬度,H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F。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实验室实验用品以及注意事项,需要掌握常见实验的操作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填空题
15.【答案】外焰;内焰;焰心;a;外焰温度最高
【解析】【解答】解:蜡烛火焰分三层,按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为:焰心、内焰、外焰,外焰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最大,燃烧最充分,外焰温度最高,a最先碳化.
答案:外焰;内焰、焰心;a;外焰温度最高.
【分析】蜡烛的火焰结构与酒精灯火焰的结构相似;燃烧中最先碳化的部分是燃烧最充分的部分.
16.【答案】变红色;大量的气泡;生成蓝色沉淀
【解析】【解答】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时溶液会变红色,将锌粒放入稀盐酸中会出现大量气泡,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出现生成蓝色沉淀,故答案为:变红色;大量的气泡;生成蓝色沉淀;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17.【答案】(通常情况下)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3:16;CS2+3O2CO2+2SO2;﹣2
【解析】【解答】解:(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都是二硫化碳的物理性质;碳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2×2)=3:16,故填:(通常情况下)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3:16;
(2)反应物是二硫化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用观察法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S2+3O2CO2+2SO2;CS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二硫化碳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故填:CS2+3O2CO2+2SO2;﹣2.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以求元素的化合价.
18.【答案】吸附;物理
【解析】【解答】活性炭、木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具有吸附性的物质吸附其它物质时,没有其它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吸附;物理.
【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活性炭与木炭相似,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
19.【答案】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小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外壁干燥的试纸无变化,润湿的试纸由紫色变为红色,且下层试纸先变红;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饱和石灰水和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解析】【解答】(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K,将稀硫酸注入小试管中。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遇到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是紫色石蕊试液便红色。可见到小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外壁干燥的试纸无变化,润湿的试纸由紫色变为红色,且下层试纸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3)将水放入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中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故饱和石灰水和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分析】燃烧的条件是: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0.【答案】铱是银白色金属,硬而脆,密度22.42克/立方厘米,熔点2410±40℃,沸点4130℃;铱化学性质很稳定,是最耐腐蚀的金属,对酸的化学稳定性极高
【解析】【解答】解:由题目的信息可知,铱的物理性质的是:铱是银白色金属,硬而脆,密度22.42克/立方厘米.熔点2410±40℃,沸点4130℃;铱的化学性质的是:化学性质很稳定,是最耐腐蚀的金属,对酸的化学稳定性极高;故答案为:铱是银白色金属,硬而脆,密度22.42克/立方厘米,熔点2410±40℃,沸点4130℃;铱化学性质很稳定,是最耐腐蚀的金属,对酸的化学稳定性极高.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由题目的信息可知,铱的物理性质的是:铱是银白色金属,硬而脆,密度22.42克/立方厘米.熔点2410±40℃,沸点4130℃;铱的化学性质的是:化学性质很稳定,是最耐腐蚀的金属,对酸的化学稳定性极高.
四、计算题
21.【答案】【解答】解:和松节油反应,体积缩小a
mL,即为参加反应的On的体积.
加热使On完全分解为O2,发生的反应为:
On=n
O2
由实验结果a和a/2可知,若a=2,则由a/2推知n=3,On即O3
.
故答案为:n=3.
【解析】【分析】根据O2经静电放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推出体积增加量,再结合On完全分解为O2的分子个数的变化进行分析.
五、解答题
22.【答案】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析】【解答】解:由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得出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主要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故答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哪些分析.
23.【答案】解:蜡烛在受热时首先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蜡烛燃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蜡烛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24.【答案】解:计划:(1)确定调查内容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资料查询、实地观察等方法).(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测试(3)数据分析,撰写报告.
方法:(1)调查法(如:去环保部门查阅资料等).(2)实测法(如:选点取水进行实验测试)
【解析】【解答】解:运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1)提出问题(2)做出猜想和假设(3)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5)分析实验数据(6)反思和评价,[点拨:注意建立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1)提出问题(2)做出猜想和假设(3)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5)分析实验数据(6)反思和评价
六、综合题
25.【答案】(1)预热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检验气体的纯度
(4);液体喷出伤人
【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解:(1)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应该先要预热,然后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以防炸裂试管,注意要外焰加热;(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为了防止装置漏气,收集不到制取的气体,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可能发生爆炸;(4)加热液体时,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大约
处,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者他人,以免液体喷出伤人.
故答案是:(1)预热;(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检验气体的纯度;(4)
;液体喷出伤人.
【分析】(1)给试管内的物品加热时,要先预热,以防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破裂;(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就收集不到制取的气体;凡是制取气体的装置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根据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室给试管内液体药品加热的正确操作方法分析.
26.【答案】(1)①
(2)大于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解析】【解答】解:(1)量取液体时选取比量取的液体大,且最接近的,所以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20mL量筒;故选①;(2)为了不造成误差,选择量筒量程时应选择比所量液体稍大的量程;量筒读数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先把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小,会使量得的液体体积大于读数;而俯视读数偏大,会使量得的液体体积小于读数,所以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38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大于38mL.故答案为:(1)①;大于.
【分析】(1)根据量筒的选取方法考虑;(2)根据仰视和俯视读数偏大还是偏小考虑.
27.【答案】(1)用途
(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腐蚀性、不稳定性等
(3)2H2O
(4)洒水
【解析】【解答】(1)由资料可知,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化学性质。根据资料可知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能与水反应,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K:2,Cl:2,O:14,H:4,C:4,反应后K:2,Cl:2,O:12,H:0,C:4,故还生成了2个水分子
;(4)二氧化氯易溶于水,故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最简单的紧急处理方法是喷水吸收。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篇3
http://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教案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以及其 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和 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 和
构成的;分子的 和 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 会破裂,而 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 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
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 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 变,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
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的含量高。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3.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4.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不能仅仅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现象的,如一些中和反应,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氧气液化时变成淡蓝色、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注意: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带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与水。练习: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F、铁生锈; G、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三、做好实验的要求
⑴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
⑵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认真分析现象并做好实验报告。
亿库教育网
http://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亿库教育网
http:// ⑶实验后的废物按要求处理,仪器要及时清洗,保持实验室整洁。走进实验室:
一、常见仪器的使用:
蒸发皿、石棉网、坩埚钳、锥形瓶、长颈漏斗、药匙、胶头滴管、漏斗、干燥管、铁架台、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烧杯、量筒。
二、药品的取用
1.“三不”原则: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Ⅰ.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药品的取用 一横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 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
横放容器,把药品放在容器口 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顺着器壁滑到底部
(2)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Ⅱ.液体药品的取用
(1)多量取液 ——倾倒到指定容器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 着放,标签 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口诀: 瓶塞倒放口对口,缓慢倒液签向手。轻刮残液塞紧塞,放回原处签朝外。(2)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 量筒
俯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大 仰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小
量筒的使用 【注意事项】
1.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底处相平。2.量筒底无“0”刻度。3.不能加热。
4.不能做反应器、不能溶解、稀释溶液。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3)少量取液——滴管 【注意事项】
1.使用滴管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于容器正上方。2.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3.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用冲洗)。
1、有10ml、50ml、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如果要量取8ml的水,选择哪种量筒较好?
2、某同学量8ml的水时,读数时仰视,则该同学实际量取的水是大于8ml还是小于8ml ? 注意:读数时,只读出小数点后一位,如:8.4ml、55.3ml
三、给物质加热
观察下图,想一想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什么事项?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2),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3),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4),万一不慎碰倒酒精灯,应用湿抹布扑盖 小结: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2、小结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②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③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 ;④加热前应先 试管;⑤试管应 放在外焰上;⑥试管口不能朝着 的方向;⑦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 倾斜,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
(3)给液体物质加热的仪器可用试管、烧杯、烧瓶等;给固体物质加热,可用干燥的试管。1)酒精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 2)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四分之一 3)与桌面成约450角 4)手不要拿试管夹的短柄 5)外壁有水,加热前要擦干 6)加热后不能马上用冷水冲洗
7)先预热,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8)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突然接触灯芯 9)试管夹要由下往上,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注意:“焰心”和“灯芯”的写法
四、玻璃仪器的洗涤洗涤方法:
①倒去废物(要倒在指定的容器内);②用水冲洗并加以振荡;③用试管刷刷洗;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内壁上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内壁附有油污,可用少量的量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刷洗,再用水冲洗。
4.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物 码,称量时:M物=M码 M游码
若不小心做成了: 物 码,称量时:M物=M码 M游码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判别仪器干净方法: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
1、常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或给少量液体或固体加热的仪器是 试管。
2、搅拌、过滤、蘸取液体时常用 玻璃棒。
3、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胶头滴管。
4、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集气瓶。
5、取粉末状药品
药匙或纸槽。
6、溶液蒸发、浓缩和结晶 蒸发皿。
7、量取80mL的盐酸 量筒。
8、将锌粒加入试管 镊子。
9、取18克NaCl固体 托盘天平。
10、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漏斗。
11、拿到热的蒸发皿 坩埚钳。
12、使烧杯、烧瓶均匀受热 石棉网。
13、用于装配气体发生器,便于往装置中添加液体 长颈漏斗。
14、给较大量加热,较大量物质反应容器,过滤中用于承接滤液 烧杯。
亿库教育网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推荐阅读:
中考化学总复习策略05-12
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08-18
中考化学最后复习06-14
中考复习计划化学07-27
中考化学复习大纲08-16
中考化学复习方法09-27
中考化学实验06-11
两份中考化学复习计划06-30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重点总结11-14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化学总复习的体会和做法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