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方法

2024-10-05

高考化学总复习方法(精选8篇)

高考化学总复习方法 篇1

近几年的高考非常重视基础, 许多知识回归课本。“3+X”形式下的高考题, 题量减少了, 难度下降了, 但对细节要求多了, 语言表达要求更准确, 知识面更广, 有很多知识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从课本上延伸出来的更多了。因此, 必须以课本为准, 夯实基础。

第一轮复习:按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金属、非金属 (卤素、硫、氮、硅) →基本理论 (物质结构、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 →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的顺序进行, 把化学计算串到各部分当中, 同时不断渗透一题多解思想及计算技巧, 逐步提高运算能力。

第二轮复习: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 如有机、无机推断专题总结, 阿伏伽德罗常数, 离子反应等内容。并整理一部分题目当堂完成, 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速度, 加强易错点、失分点的练习。而化学实验的复习则应注重思考方式、基本模型的建立, 信息题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第三轮复习:主要进行综合训练, 查漏补缺。学会整理和归纳错点、疑点、盲点, 并进行应试技巧、答题规范训练, 不要题海战术, 要挖掘精品题, 以点带面。同时要克服思维定式, 杜绝盲目做题。另外一定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定律、原理、性质、实验等内容仔细阅读, 对大纲和教材共同要求的部分加以重视, 真正做到回归教材, 以教材为据, 克服复习的随意性。

化学复习要把握三新: (1) 形式新。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使知识表现的形式新。化学复习应在一个部分重点研究一个问题, 把这部分内容学会、学透。如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以氧化还原为主线, 采用对比的方法, 并且以结构引出性质再带出用途和制备。另外应拓展和归纳, 如能净水的物质有哪些, 延伸出二氧化氯、铁酸钠等。 (2) 感悟新。复习中从“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 最后落实到“怎么做”, 学以致用, 使死的化学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变活。如离子反应中, 以醋酸铅生成为例来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3) 总结新。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罗列, 而应该通过勾画横纵线条, 织成一张网。如:a.元素化合物复习:横向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 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纵向:结构→化学性质→存在、用途、制备。b.有机化学:横向:卤代烃→醇→醛→酸→酯;纵向:如以浓硫酸加热为条件发生的反应有:硝化反应、磺化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等。c.实验:如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备哪些气体?可能的方法分别有哪些?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复习, 不论从形式、过程还是结果, 都体现了创新。然后是气体的净化、性质实验、与某物质反应后的计算等方案的设计, 可以把高中教材的所有知识整合在一起。

在复习中, 坚持以大纲为准, 夯实基础, 把握主干, 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接受信息、融合知识的能力, 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化学总复习方法 篇2

2012年高考总复习化学有机实验

潘安华

有机实验的八项注意

有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会考的常考内容。对于有机实验的操作及复习必须注意以下八点内容。

1.注意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1)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2)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

(3)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0℃)”、“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4)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注意催化剂的使用

2012年8月

凯里一中

(1)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2)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有: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后生成的溴化铁)。

(3)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有: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1)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和“石油的蒸馏实验”。

(2)用空气冷却(用长玻璃管连接反应装置)的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和“溴苯的制取实验”。

这些实验需要冷却的目的是减少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挥发,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这些挥发物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注意除杂

2012年8月

凯里一中

有机物的实验往往副反应较多,导致产物中的杂质也多,为了保证产物的纯净,必须注意对产物进行净化除杂。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 SO2等杂质气体,可将这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浓碱液中除去酸性气体;再如“溴苯的制备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产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别含有溴和 NO2,因此,产物可用浓碱液洗涤。

6.注意搅拌

注意不断搅拌也是有机实验的一个注意条件。如“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实验”(也称“黑面包”实验)(目的是使浓硫酸与蔗糖迅速混合,在短时间内急剧反应,以便反应放出的气体和大量的热使蔗糖炭化生成的炭等固体物质快速膨胀)、“乙烯制备实验”中醇酸混合液的配制。

7.注意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机实验:(1)实验室中制取乙烯的实验;(2)石油蒸馏实验。

8.注意尾气的处理

有机实验中往往挥发或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对这种有害气体的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1)如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取实验中可将可燃性的尾气燃烧掉;(2)“溴苯的制取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中可用冷却的方法将有害挥发物回流。

高考化学总复习方法 篇3

【关键词】复习方法 复习效率

近几年来高考化学试题,总体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测验题较少,基本实验内容的题也较少,化学用语较多,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复习使学生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通过复习使学生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总之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中学化学技能和基本知识,提高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表达、自学等诸多能力。但当前化学复习课往往效益很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操作主体。从教者往往把复习课变成“讲读课”,“教者拿来就讲,学生见题就做、见空就填”,整节课处于“浓缩化”的状态,学生课上课后没有区别,从“听例题到做试题”,循环往复而已。或者将复习课变成“说课”。教者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将复习课当成自我表演的舞台,一节课几乎没有“留白”、“静悟”,既不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诊断,也不充分暴露学生的问题,在“自我陶醉”中将复习课推向完结。

二是操作形式。当前最典型的复习课模式是:教师提问学生知识点,教师归纳知识点,教师再剖析几种典型例题,学生巩固训练,故將此称为“四环节复习”。这种课型,学生最难接受的是枯燥、乏味的“回顾知识点”环节,原有知识性缺陷未得到解决,能力性缺陷没有得到弥补,这种模式的长期运行,导致学生有厌倦感。

化学总复习是高三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再整合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学习的主体,是教与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化学总复习中,强化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即复习策略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成了提高化学总复习效益的关键。

一、扎实基础,突出知识梳理和学科内综合

高三化学复习应立足化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思想方法和学习特点,进行有序复习。

首先,抓好学科第一阶段的基础复习,抓好“双基”落实,打好学科基础。这阶段复习要以教材为线索,以“两纲”同时覆盖的知识为重点,进行系统的复习。

1.教材为主、复习资料为辅。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应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的,决不能本末倒置。

2.重视基础、培养能力。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所以,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如复习化学概念时,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而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时,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积极探索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长期坚持,基础知识和技能得以巩固、能力得以提高。

二、突出主干,落实重点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精心选编试题,控制难度,提高练习效率和准确性

新高考明确侧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其中Ⅰ卷主要考查基础知识,Ⅱ卷主要考查能力,在20%的难题中不是知识的偏、深、怪,而是能力要求高。

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相得益彰。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讲评习题时要抓要点、抓本质、抓联系,坚持轻结论、重分析过程的原则,要在一题多解、多解一题、和“借题发挥”上下功夫,激发学生思维,解题后要反思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和规律、解题失误和解题思路等,同时构建知识网络,积累解题经验,全面掌握中学化学各类题型的解题能力。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四、联系实际,注重学科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培养

现行高考的命题,打破了过去那种建立在理想化模型的基础上强调紧叩课本的命题思路,加强了知识的应用考查,强调了联系实际,体现了以现实问题为主,注重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具体应用,即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思想。因此,在抓好化学基础知识复习及学科内综合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社会动态,增强环保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去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科知识上午交叉与渗透,发挥想象力与创造潜能。

浅谈高考化学总复习 篇4

一、重视化学学科特点, 选择最佳复习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高考实验习题能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 以及是否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因此, 在平时复习中, 不仅要重视实验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讲解, 还应当适度增加启发性实验, 以强化对实验装置、原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试题“多、全、小、精、活”, 能力技巧要求高、知识覆盖面广。如果不能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优化教学方法, 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概念模糊、知识点混淆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 许多学校采用三轮复习法:一轮“按章复习”, 全面阅读教材, 进行充分的整理、分类, 使章节之间的知识系统化;二轮“按块复习”, 按六大块知识体系归类, 总结规律, 强调重点;三轮“模拟测试”, 适应高考化学学科的试题特点,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原理, 提高解题速度。

二、重视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 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三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基础, 具备基本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 如果还采用“满堂灌”的教育方法, 势必会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一直处于封闭状态, 不能适应高考灵活多变的特点。应当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点, 主动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三、重视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 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它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 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 增强化学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 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年高考都会有相当多的考生因为审题不清、化学用语不规范而严重失分。高三复习期间, 教师应该强调下列几方面: (1) 规范的解题格式。 (2) 强化对电子式、化学式、离子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教学。 (3) 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解题力求思路完整, 体现过程, 计算力求准确。 (4) 讲评要有针对性地对出错的原因、习惯性错误等进行分析。 (5) 指导学生不能忽视对一些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高考数学总复习方法 篇5

苗金利老师现任北京四中高级数学教师,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高级教练,中国数学学会会员。曾荣获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连任高三实验班数学课教学、班主任14届,过去数年间其指导的高三毕业班,高考数学单科平均分140以上,奥林匹克竞赛辅导多人获得全国金奖。

苗老师在讲座中说,小学、初中阶段采用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则显得远远不够,需要优化提升学习方法和策略。苗老师说要强调六个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反证法、割补法;六个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与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综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四个逻辑思维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分类与比较等。从高一开始,同学们就要主动尝试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按照教材编写遵循的逐级递进、螺旋上升原则,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题的能力。

四中的做题理念

以不变应万变,以少对多

学理科的都知道一个顺口溜:物理难懂,化学难记,数学有做不完的题。苗老师说,既然有这么多做不完的题,就需要找方法。他说四中的教学方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以少对多。

苗老师强调了四大能力,第一,在高中数学中,函数是重点,所占分数在三分之一左右,学好函数非常重要。第二,运算能力要尤其注意这里的运算能力不是要做很多题,而是要做经典的好题,做精。第三,要学会方程的思想方法。世间万物都有数学,而所有的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方程,所以要很好地利用这个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第四,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他说,创新意识是考纲加上的,显示了未来的高考会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内容,题目也会越来越活。

苗老师说,反思和理解数学尤其重要。他提醒大家,挑选教辅,要选那些题前有分析、题中有解答、题后有反思,这样的教辅可以让大家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以少对多《年度高考》一书就是对四中这一理念的实践。。

苗老师在讲座过程始终秉承这一教学理念,从选择题解法到压轴题解法,以丰富的例证和详尽的解说,将其在高考中屡屡斩获高分的苗式训练法的精髓授予在场学子,使在场学子茅塞顿开,受益匪浅。让孩子在接下来的高三复习中找准重点,使备考事半功倍,更能为高三冲刺提供更多的支持。

高考化学总复习方法 篇6

关键词:化学;元素化合物;综合推理;归纳;结合;能力

为了以后的教学顺利进行,现把我们多年来在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复习方法归纳如下:

一、回归教材,抓好每个知识点的落实

课本是最好的资料,复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要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共同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网络。抛开课本搞专题复习,无异于缘木求鱼,很难获得好的复习课效益。

二、提高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推理能力

(1)元素化合物与基本理论的结合

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繁多,但有许多内容和化学基本理论紧密联系,复习时要以化学理论统领元素化合物知识,即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例如,根据物质结构理论,可以先判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应用同主族或同周期元素的递变性规律,推断其他元素的性质特点等。因此,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要以化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抓好各部分知识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的整合。

(2)元素化合物与化学实验的结合

注重将课本演示实验演变成探究实验的考查,这类试题主要涉及物质成分的探究、反应原理的探究和实验改进的探究。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探究性学习也日益受到重视。要求平时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利用课本中的反应原理,设计有关探究性实验。例如,在复习元素硫的转化中,要求学生如何设计实验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掌握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性质,归纳出硫化氢、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使元素化合物与化学实验的复习有机地整合。另外,氮族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也相似。

(3)元素化合物与化学计算的结合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速率、平衡常数等相关知识的化学计算贯穿始终,化学计算可以认为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延伸,只有清楚物质性质,才可能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明确各种计量间的关系。

三、设计无机框图推断,提高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推理能力

根据元素化合物内容的特点,设计无机框图推断题十分必要,这类题目信息容量大,涵盖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多。无机框图推断题的解法的关键是找准“题眼”。主要的环节有:(1)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文字说明。(2)找解题突破口。①寻找特征反应和现象;②从反应类型方面找。试题往往没有明显的突破口,而是几种元素、化合物都可能符合题意的转化关系,可利用转化关系大胆尝试。(3)验证。将所得结果代入框图,看是否符合在框图中的变化关系。在答题时应注意:①要求答名称,还是符号、化学式、电子式等;②答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③答现象,还是结论等。

四、重视典型例题、高考真题的使用

在元素化合物复习的过程中,要精选试题。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针对性讲评;讲思路要突出找题眼突破;讲方法要讲基本思路、常规解法。另外,高考化学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当前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并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如,PM2.5、雾霾、食品安全等。这些试题以现实生活实例或现代、经典科技为载体,以材料新、情景新等特点来凸现能力素质的考查。我们要学以致用,在新情景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张金龙.新课程理念下高考理综化学复习策略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高考化学总复习方法 篇7

2001年是全国高考科目设置和高考内容改革 的重要一 年,在2014年浙江、江苏、吉林、山西四省试行“3+X”改革的基础上,现在全国基本实施“3+X”考试制度。

“3+X”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要求。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糍倪,国力竞争日益剧烈,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旺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实施“3+X”高考改革方案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3+X”综合学科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考查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科作为“X”涵盖的学科之一,教学中要明确改革目的,转变教育观念,克服以往存在的重考试脱离实际的倾向。“3+X”高考考试方案的实施及高中阶段课程改革方案的落实 , 为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变, 优化化学教学模式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真正做到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一、高中化学总复习策略

1.领会高考命题原则 ,更 新复习观 。

高考命题原则是坚持两个有利, 最主要是有利于高校选拔,兼顾有利于中学教学,考试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由原来知识立意转化为能力立意。要求教师不但传授知识,而且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工夫,注意学法指导,学会知识迁移与应用,加强学科与生产、生活、新科技、新材料、新能源, 人类与自然的联系,注意学科间知识渗透,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2.夯 实化学学科 “双基 ”知识 ,以不变应万变 。

综合能力测试打破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 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渗透、交叉与综合,实现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学基础上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原先一套复习方法有必要做些改革,复习时应多挖坑少挖洞,过分讲究解题技巧,繁杂且无实际意义的计算不必多练,而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扎实准确掌握。因为没有扎实的双基知识,就不能正确分析和判断,就不能灵活应用“双基”知识解决问题,就会成为无水之鱼、无木之林, 扎实的双基是成功之本。

综合考试虽然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覆盖率 (因考试篇幅有限),但也不意味着“双基”知识掌握可以不全面,正相反, 如果说“3+2”高考已有重点、热点、规律可循的话,那么综合考试很难猜中重点、热点何在。因此,复习中要立足课本,把握好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变传授式复习为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式复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搞 好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科学研究 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搞好化学实验专题尤其重要。复习化学实验内容时不仅要重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如复习乙烯气体实验至制法, 精心设计提出几个问题: (1)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反应原理 ? (2)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如何选择发生装置? 温度如何控制? 为什么? (3)反应混合物加热前为什么要加入碎瓷片? 加热一段时间混合液为什么变黑? (4)制得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如何净化? (5)制得的气体如何收集 ,如何检验 ? (6)请学生设计实验室制备丙烯的方案?

我们于当年4月底在实验室老师支持下开放实验室,通过展出实验仪器、组装的反应装置图像,并附几个为什么? 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讨论,有时让学生再次动手,老师在旁指导,有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4.关 注社会 、科技 、生产 、生活 、环保 、 人类 、 自然等问题 , 突出现代意识。

复习时老师应指导学生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吸收与教学有关的信息。从2000年各类高考试题都涉及的相关题目,如X试题中第1题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 11题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命活性物质 ,“3+2”化学试卷中第3题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第4题石墨炸弹 ,第5题制造隐形飞机某种物质的结构 , 第28题有毒的二恶英等。复习时认真精选一些化学与生活、与环境、 与科技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关心社会自然,强化学生现代意识,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5.正 确处理学科内 、学科外的综合 ,提高学生思维的整体 性、综合性。

教育部关于浙江等四省2000年高考试行“综合科目”考试的通知指出:鉴于普通高中教学现状,同时为了积极推进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综合科目”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跨学科综合试题占一定比例,比重将随着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深入逐步增大。

为此复习时首先立足本学科,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主线,教会学生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学习方法,对重点知识应紧追不放,配合专题训练,第一轮复习根据考试说明的知识点扎实打好基础,但不要拓深,旨在培养学生灵活掌握双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是2l世纪的中心科学, 是联系物理、生物的重要桥梁。复习时特别是第二轮复习时应注意到化学与物理、化学与 生物的交叉点、结合题:如电化学与欧姆定律,比学反应与气体定律、能量守恒、物料守恒、电荷守恒、磁悬浮现象、化学反应历程、光合作用与糖类、生物催化与化学催化、赤潮等,精选或改装一些综合题,让学生练习,逐步培养学生学科间知识的融通、综合能力。

初中化学总复习建议 篇8

复习课较常规课,应是少“点”上的知识,多“线”上和“面”上的知识,这“线”和“面”需要教师课前要做好备课准备,把该“线”、“面”上的部分或全部知识加以串联、提炼、比较和分类,使学生零乱的知识能“站起来”、“排好队”,理顺它们的关系。如气体的制取,要从制取气体的名称、药品、装置、条件、操作、收集、检验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联合比较,但学生大多只是在表面上有所接受,远远不能在实践和答题中应对自如,还需补充一定数量的例题、习题加以巩固。例题、习题的选择与布置也是需要精心加以准备的。它既要切合中考实际,又要在难易程度上恰如其分。理论与实例结合的教法比脱节明显有效。

二、把教师讲与学生读相结合

复习课应是由师生互动来完成的。这种互动要比上新课时还要多。教师讲是为了引出内容的主线和设计教学思路,教师可时常断开这条线,把连接的任务交给学生。教师要把学生的思路打开,一方面要让其感到自己在知识连接上的已掌握点和欠缺点,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读”教师可及时了解他们在哪方面存在问题,如何采取对策。教师提出问题要选题得当,或生动活泼,或易引起共鸣,对有的问题还应作出适当的牵引,应让学生有话已到嘴边或“读”起来欲罢难休的感觉,有的问题可设计成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等方式来完成。这种讲、读结合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把资料选择与课本的利用相结合

总复习要以省教科所下发的“中考说明”为主要依据,结合知识点合理精选一些资料,同时一定要让课本在复习中起重要作用,切不可舍本求末。现在常常会遇到一些浅显的问题或基本的概念在课本中应是信手拈来,但学生却常常不知道课本里有,或知道有也一时半会儿翻不出来,对教材内容很生疏。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时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翻阅本段知识在教材中的体现,让学生感受常读书、常翻书的乐趣,养成复习不离教材、用教材指导复习的习惯。

四、不打无准备之仗

要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要在掌握学生基础和实际的前提下,依据教材和大纲认真备课、编制习题,而不能心中无数,无的放矢,随便拿一份现成的练习题让学生一堂课做到底。

五、不要面面俱到

化学总复习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和非重点的内容上不必多花时间,而应把精力集中在重点内容巩固深化,难点知识的突破,以及解题能力的训练上。

六、复习时习题和试卷的讲评应注意避免以下几点问题

(一)缺乏重点,缺乏针对性。

在复习期间,习题讲评占了课堂教学相当大的份额。在习题讲评课中,一些教师整堂课下来只是根据学生的作业顺序一题接一题地加以分析讲解,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弄懂了每一道题,但最终不知掌握了什么,题目稍有变动就不知如何分析。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整堂课缺乏重点和针对性。习题讲评时重点问题要舍得花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舍,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疑难问题。对于重要而学生得分率低的题目,教师要精心设计讲评思路,并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通过开拓外延、分析归纳等,将零碎的知识得以升华,积少成多,结串成网,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标。通过练习的分析、讲解,最终要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要点、解此类题的一般思路。

(二)缺乏解题、审题指导,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复习应强抓解题规范训练,突出提高解题规范训练与准确率,突出完整的解题训练,包括审题关—步骤关—反思关。

根据平时的考试来看,许多学生在审题时往往存在下列几种情况:1.粗心大意,未注意到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等。2.不能全面捕捉题给信息,特别是隐性信息的挖掘。3.基础不过关或理解能力有限,不能理解题目中的一些句子含义。为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坚持审题三读,具体包括:泛读,明确有几个条件,以及求解问题;细读,把握关键字、词,数量关系等;精读,深入思考,注意挖掘隐含信息等。

书面表达要字迹工整、格式规范、详略得当、准确无误,力求会做的题不会出错。

解题后的反思应包括:反思知识点,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形成知识网;反思解题方法,力求发现更简捷、更合理的解题途径。

教师通过上述三关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引导学生“向细心要分、向整洁规范要分”,以减少解题的失误率,逐步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

(三)课堂枯燥乏味,忽视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化学复习课感兴趣,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而复习课上得不好,则容易导致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减弱学习兴趣。复习课不能由教师包讲,以讲代练,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决高难题的“绝活绝技”,教师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习题讲评课应与新课一样始终贯彻五个原则:1.“启发”,而不是“硬灌”;2.“精讲”,而不是“满灌”;3“活学”,而不是“绑死”;4.“引导”,而不是“代替”;5.“思考”,而不是“专讲”。教师要改“牵着走”为“放开走”,改“一人写”为“大家写”,改“一言堂”为“群言谈”,真正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审题、解题活动,启迪思维、点拨要害。

上一篇:网上银行结算下一篇:个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