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前指导方法(精选9篇)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方法 篇1
文科数学:多看错题本
“对大多数文科生而言,数学是一个比较头疼的科目。其实高考数学中考的绝大部分真的是基础的东西,尤其是对于文科数学而言,难题很少,不会做,不要那十几分也影响不大。”我们建议,每个考生应该把文科数学的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都仔仔细细地看一遍,弄清楚考试所要求的知识点和范围,以免做无用功。特别是复习中涉及较少的题目,这是知识盲区,一定不要忽视。建议每天要适当地做一点数学题,不要做太难的题,一是复习基础知识,二是锻炼熟练程度。建议考生注意这么几种类型的题:一个是考试说明的样题要认真研究,既然是样题,就是为大家复习知识和方法所必须的。第二要认真做一下和高考试题,体会一下高考试题的难度及计算量,会找到一种感觉,比较容易树立信心。
同时,考生还要翻看前一阶段各次模拟考试的错题,不要把这种错误带到考场上。高考之前做一做这个工作相当于照镜子,找一找自己的弱点。这样就能够把自己原来所犯的错误通过最后的复习在高考之前消灭。
数学(文科)高考考前指导
答题技巧
1. 从前到后。高考数学试卷前易后难,前面选择填空题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而后面解答题前三道也不太难,从前往后做,先把基本分拿到手,既能起到缓解紧张的作用,也能更节省答题时间,做到稳操胜券;
2. 先易后难。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遇到难题时,一时不会做,做一个记 号,先跳过去,做完其它题再来解决它,但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影响情绪;
3. 先熟后生。先做那些知识比较熟悉、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熟悉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达到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
解题策略
一般来说,选择填空题与解答题的时间分配为 3:5。
☆ 解选择题与填空题常用方法有:
1.直接求解法
2.特例求解法(如考查函数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等等)
3.排除法
4.数形结合法(如关于函数的零点问题,含参求取值范围问题)
5.等价转化法(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
6.整体代入法
7.构造法(如导函数的综合题中通过构造一个新函数进行求解)
8.归纳猜想法
☆ 解答题的解题策略:
1.审清题意,把控好解题节奏,尽量拿下前3道解答题,因为前3道解答题考 的中规中矩,考查学生的基本功,力求书写规范,不漏步骤,力求得满分;
2.对于后面3道呈现难度递进式的“梯度题”,这种题入口宽。入手难,看似难做实际上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面对“难题”不要胆怯,不要简单放弃,应冷静思考,争取部分得分。若遇到很难的问题,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 系列的步骤,或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其中一部分,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层次明显的题目,或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
高考考前指导 篇2
作者:xbx
基本原则:
1.冷静,细心,放松。切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2.先阅卷,通盘考虑。切记:先做会做的,再做分值大的,绝对不允许空白。但不要先看作文题,防止感觉陌生,影响做题情绪。
3.细心答题,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
4.认真审题,严格按照要求答题,避免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5.选择题不要做一题就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应该全做好检查后再五个一组填入答题卡。
6.在文字表达题上,要善于“开中药铺”,尽可能罗列现象,甲乙丙丁、abcd。
7.保持答题卷卷面整洁,字迹不好的同学严禁使用笔芯较粗的笔,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8.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不要检查。如果要检查,也尽量不要轻易改动自己第一次写下的答案。
具体方法: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读音辩正(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注意越是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眼越有可能是错的!如果一个形声字的注音与其声旁相同,十之八九是错误的。
2.改错别字(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注意两可之间的字,多使用结构分析法(字形结构及词语结构分析法)。看词语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对的都象错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
以上两道题目属于识记范畴,建议可使用小纸条,将不熟悉及试卷中常见字词写下来多看多背,日积月累,自然就不愁了。
3.选词填空:用排除法,注意动宾搭配的习惯用法。对近义词,可使用组词解词法。
4.熟语使用:不要望文生义,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注意古今成语感情色彩的变化(褒义、贬义、中性),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以上两道题皆属词义理解范畴,注意平时积累。
5.判断病句:注意动宾搭配、主语残缺、句式杂揉、语意累赘、歧义几种类型。用排除法居多。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标点判断:注意顿号、引号、问号、冒号、分号、括号的用法
(二).现代文小阅读(12分,每小题3分)(7-110题)
①今年初步断定是考自然科学类文章。
②建议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③注意出错的几种类型:以偏概全、因果倒置、超前肯定、或然将然必然
④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又何妨!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11.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12.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13.性格表现:建议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14.全文把握: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古文翻译(8分):
一定要直译,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坚持“增、删、调、换”的原则。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16.古诗鉴赏(6分):
今年是该题型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的第三年,估计难度不会太大,不必太过紧张;而且答案比较灵活,只要能讲的通,一般都会得分。初步断定是初唐的律诗。
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②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③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估计今年诗歌鉴赏中表现手法考察分量不轻。
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反映作者心情的:愉悦、欢快、沉痛、悲愤、哀伤、赞美、敬慕、惜别、依恋、豪迈、狂放、闲适、恬淡。
反映诗歌风格的: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沉郁;委婉、含蓄、缠绵、细腻、清新、秀美、明丽等。
反映诗歌结构特点的: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首尾圆合等。
反映诗歌语言特色的: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生动贴切、凝练、简洁、犀利、老辣、幽默、诙谐、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感染力、对仗工整、韵味十足等。
反映诗歌表达效果的: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意境高远、扣人心弦等。
反映诗歌总体写法的: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即事抒情、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
17.名言名句(4分):(考的是含义深刻、流传很广,至今仍旧被经常引用的常见的名句)
①今年有可能考察名篇,所以一些短小精悍的古文名篇要背熟。重点是《滕王阁序》《赤壁赋》《归去来兮辞》《岳阳楼记》《阿房宫赋》《祭十二郎文》(大纲要求必背段落)。
②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严禁空白!
(五)、现代文阅读(18分)(18-21题)
初步断定是散文
①建议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②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③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目前推断至少有一道题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题,一分不能丢。
④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
⑤字迹工整,写满为止。
(六)文字表达(12分)
仿句,压缩,对联,衔接,图表
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充分运用相关、相似、相反联想。
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注意基本的格式。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七)作文(60分):
今年很有可能还是考“给材料话题作文”,强调开放与限制并存。
①今年高考作文应该是继续人文的方向,关注价值取向。
②审题要仔细:有无明确要求联系自身,题目要否自拟。
③构思要耐心: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绝对不能写;稍加思索想到的也不要写。花上几分钟,想别人想不到的内容写,严禁胡编乱造。中心一定要紧紧围绕。
④谋篇要出彩:开头要吸引人,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⑤文体要固定: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要写什么象什么。不写深奥的科幻小说。
⑥题目要出新:设问句为题,数字为题,名言为题等。
⑦内容要限制: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写早恋等敏感话题。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
⑧语言要优美:严禁文白夹杂;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
⑨情感要充沛:真情实感才能打动阅卷老师,切忌平淡。
⑩小处要留心:题目不要忘记写(2分);字数要达到(50字1分);字迹要工整(3个错别字1分);卷面要整洁(可扣3分),使用修改符号。
2014中考化学考前应试指导 篇3
一、考前复习的重点
1.首先是要巩固基础知识2.其次是要突破重难点
二、考试时应注意的几点
1.作好充分的准备,轻松自信进考场。2.浏览全卷,把握好考前5分钟。
3.先易后难,稳中求快。要明白速度、正确率、规范地答卷是得高分的保证。
三、仔细审题,规范作答
关键要细心,仔细审题,既要看清题目中显现出来的条件,又要注意到字里行间的隐含条件,对每一个符号、数据、图表都要准确把握,看清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认真答题。1.如选择题中有如下选项:“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一定成为饱和溶液”。“一定”一词要提高警惕。2.如有选择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容易把“不’看漏掉。3.“下列现象正确的是”重点在现象上。4.填空题、推断题让写物质的名称却写成元素符号、化学式等。
5.有时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化学式写错或不规范,物质名称写不正确;如氯不能写成CL或cl,Mg、Mn不能写成mg、mn,Ca不能写成Cu,CO不能写成Co,碳酸钠不能写成NaCO3。
6.专用名词不能写错,如下列字容易写错:木炭、无定形碳、过滤、溶解、蓝色、金刚石、酒精灯、药匙、坩埚钳、长颈漏斗、量筒等。此外,还有化学上的常用字,也是不可用错字别字代替的。7.化学对语言叙述非常严格,不能有语病,不能有歧义。有些简答题知道意思,表达不到位,词不达意,造成失分。(1)不少学生表达不准确或错误,特别是提醒我们仍需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科学性。(2)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或配平错误、条件状态未注明;(3)质量分数不添加“%”符号,使优生失去满分的机会。
四、考高分口诀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方法 篇4
虽然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但最近微博、博客上有很多家长在问我各种问题,我觉得这是前所未有的好事,因为以往来看,一般都是出了分数后,大家的问题才排山倒海地来到,但问题的模式却是一样的,就是我考了分,报所学校是否可以?其实遇上这样的问题,我只能回答你,我没有按照方法研究过你所在地具体学校的信息,我能告诉大家的只是分析问题的方法。
因此,同学们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填报志愿,即便志愿填报很科学,也有掉档的可能,这与当年考生总体报考情况有关,很多人可能遇到这个回复就是一头雾水,原因就是志愿填报其实是个慢功夫,是要先积累一些科学的方法才能做好的工作,急功近利的心态必然导致志愿填报的失败。因此,我认为,即使是考后填报志愿,也仍然要在考前,也就是2月5月做好相应的准备。
■一定要提前准备
这个分工主要应该由家长来完成。很多家长都认为,高考志愿填报是考后出了分的事,最重要的是考个好分数,因此家庭的精力都集中在让孩子考个好分数上,而没有人关心志愿填报。其实对于考生而言,考个好的分数必然是高考成功的最重要条件,但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志愿好坏与录取结果休戚相关。
试想如果没有做过准备,同学们在出分后的短短几天面对几百所甚至上千所高校要选出最终志愿表上的几所,简直就有如大海捞针。考生及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大致的校线等等。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因此,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做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临时抱佛脚,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搞懂本地区的报考政策
比如天津从20**年开始出分后知分、知线填报志愿,并且在本科一批次、二批次都实行平行志愿,而重庆也是出分后知分、知线填报志愿,但只在部分批次,如本科一批次实行平行志愿,而在本科二批次实行的仍然是传统志愿,像黑龙江是估分报志愿,并且实行的是传统志愿,平行志愿与传统志愿的填报方法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很多家长没有搞懂本省的具体政策,却大范围地去搜索报考志愿的技巧,往往会南辕北辙。比如黑龙江的考生,因为实行的是非平行志愿,但家长和考生却按照平行志愿的方式填报,那结果可想而知,志愿的填报一定是一塌糊涂,孩子考再高的分数,最后都不会成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的问题时,往往会有很多误区,但高考目前的政策就是按照分数说话,对孩子的了解一方面应该通过中学老师的判断,大致对孩子有个分类,比如重本线上、重本线下、普本线上、普本线下、三本线上等等,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因社会信息量的剧增,对专业的认识比以前的孩子虽有提高,但要深入了解还是不够的。家长要充分、客观地对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做一个判断,并结合自己的社会经验对专业进行初步判断,这些都是选择专业和学校的前提。
总结所有的问题,基本上填报志愿的过程就需要解决以下这些问题:
1.我所在的省(市、区)这几年的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都是多少分?
2.如何利用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什么是分差法?哪些高校是985211高校?
3.哪些是普通本科高校里面比较有特色的?这些学校有哪些是他们各自的优势专业?
4.网上填报志愿要注意什么?
5.我参加高考的这一年我所在的省(市、区)有什么新政策?什么是平行志愿?什么是非平行志愿?省市招办实行的不同招生录取政策我怎么应对?
6.什么是志愿级差?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7.怎么利用高校咨询会?如何准备材料?
8.我适合什么样的专业?我了解我自己么?
其实高考填报志愿的过程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每年我看到了太多家长高考之前对孩子的志愿不太关心,高考之后成绩出来了,通宵达旦上网查资料还理不出头绪。这一切都归因于大家太急功近利,只看重分数,而人生规划这块课程在中学课堂里几乎是缺失的。
不得不承认,高考的指挥棒一直把基础教育引向重视分数忽略其他能力的培养,其实职业规划、生涯规划的意识从小就应该培养依据自己的性格,为自己将来从事科研还是实践,是出国深造还是本土深造,是考研还是工作目前,很多研究机构纷纷推出各类测试软件,通过回答问题可以测试孩子的性格,预测你适合的专业等等,如课堂内外杂志社研发的《易录取》,就是通过科学的测试,对考生的个性特征和专业取向进行评估,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试用一下这方面的软件。
最后还要提醒考生家长的是,无论你帮孩子做了多少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你还是充当一个助手的角色,在人生志愿上,大方向还是应该尊重孩子,因为只有孩子做自己热爱的事,才能有所成就,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方能无怨无悔。我身边的一个学生,高考分数非常高,孩子非常喜欢物理学,对这方面的问题总是兴趣浓厚,但家长觉得如果孩子以这么高的分数进入物理学专业,是太亏了,硬是逼着孩子考取工商管理专业,孩子入学后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双修了物理学,在物理学,这个学生的成绩能够比本专业的学生成绩还高,而在工商管理这边却成绩平平,甚至挂科,最终孩子花了六年才完成学业,家长也非常后悔。这样因家长包办孩子的志愿带来的惨痛教训比比皆是。
总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是考后填报志愿,但准备必须提前,特别是家长,在这时候就该行动起来。
中考考前心理调节与学习方法指导 篇5
曹斌锋 辑录
初三学生很快就要面临择业或继续求学的人生选择。面对新的挑战,何去何从,这对于涉世未深的初三学生来说,实在是个难题。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初三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初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培养自信→勇于进取→不怕挫折→迎接挑战→争取成功!
考试的成功,除了要以扎实的知识、良好的状态为前提外,还要重视考试及答题的技巧。作为应考者而言,他们有两个任务,一是尽可能多地学习知识、增长能力,二是尽可能好的熟悉考试、学会考试。也就是说,学会考试是中学生考试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考试本身也是一门学问,作为主考者而言,他确立什么样的考试目的,如何选择考试内容,怎样编制试题试卷,安排选用什么样的题型,以及考试的组织、考场的管理、考试结果的评定解释与录取录用等等,都需要科学地研究和实施,以严谨而系统的知识为基础,因而它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科学:考试学。在平时,经常会有学生抱怨说,虽然学习质量很高,可是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他们为此很委屈。实际上,所谓中考,不仅仅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也考查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即应对考试也是一种能力。因此,考生在考试之前如何准备复习,在考试过程中如何观察试卷、提取知识、如何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操作、答题时怎样既快又好且避免无谓的失误、考试时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以及临考之前、考试之中,考完以后应当特别注意哪些问题,等等,也都是需要加以研究的。这就是应考的知识和技能。两个知识水平相当的人,一个临场镇定自若,发挥超常;另一个临场紧张万分,表现失常,这种差异就是由于两个人所掌握的应考知识和技能多少而造成的。在很多情况下,成绩优劣不完全取决于知识水平。最近,教育心理学界在有关中考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一个中考群体(一个班级或学校)中,在最后的中考成绩中取得第一的并不一定是平时总考第一的那个学生,而是平时考试位居前十名的同学们中的某一位。人们习惯与称之为“前十名现象”。这恰恰说明,考生掌握一些应考知识与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一、考前心理调节方法指导
(一)临近中考怎么调整心态呢?十六个字: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在临考的几天内,努力做好以下十件事就可能达到调整心态十六个字的要求。
1.制定好作息时间计划。把每天的复习功课、文体活动、休息与睡眠的时间安排合理,防止复习忙忙乱乱,按计划行事,使生理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增强。
2.进入中考时间节奏。按照中考上午开始时间与下午开始时间复习功课,例如按上午中考时间复习语文,有助于进入中考状态,有助于充分发挥已掌握的知识。
3.每天以中考的心态做卷子。有些考生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好几个月的卷子了。临考前十天八天不做,看看就行了,这可能会导致考试时抓不住感觉,手生,影响发挥。我建议考前每天以中考的心态做卷子,到中考时就会以平常心态做卷子。
4.抓住最佳记忆时间。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由于不受前摄抑制、后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效果最好。建议考生在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5.最好不玩电脑和上网。玩电脑、上网容易上瘾,容易在大脑形成优势兴奋灶,抑制已掌握知识的发挥。6.参加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稳定的、饱满的情绪迎战中考。
7.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疾病。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吃饭就可以,没有必要加强营养去吃大鱼大肉。暴饮暴食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情绪安定,不利于考试。
8.调整睡眠。从现在开始就不要再“开夜车”了,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晚间睡眠调整到十点或十一点。6月23日晚上切不可提前上床,否则很容易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使心绪烦躁不安,影响考试。
9.心平气和,防止烦躁。不想考试后的事,不与人争论问题,心平气和地对待考前的一些事情。考前有些紧张担心在所难免,考前有些轻度焦虑有助于发掘你的智力潜力。把自己的轻度考试焦虑看得太重,这才是影响考试的负面心态。
10.增强信心。从现在开始不再做难题,不再做新的题目。强化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增强信心,每一个人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一样,中考的目标就不一样。只要达到了自己能力所及的目标就是高考成功。临考前这几天,每天挺胸抬头快步走,有助于增强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要迷信。信心是中考成功的灵魂,只要你有良好的心态就能达到你力所能及的考试目标。
(二)考前遇到一些烦恼怎么办?无他,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
1.考前烦了怎么办?
(1)烦躁是自尊和上进的表现,但不能任由其泛滥。(2)调整预期目标,减轻心理负担。(3)生活有规律,烦躁时要安排适当的积极的休息,但不要消极的躺着,更不要看电视、听音乐等。(4)睡眠要充足。
2.考前看不进书怎么办?
(1)调整预期目标,减轻心理负担。(2)按重要性的次序,排列出一个合理有序的复习进程。(3)干脆闭着眼想复习过的重点。
3.临考失眠怎么办?
(1)失眠并不真正影响考试的发挥。(2)不要过度夸大失眠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而是在考前解除思想包袱。(3)用手指头在肚皮上默写英语单词。
4.进考场前该怎么做?
(1)不要想着自己还有多少内容还没有复习。(2)不要一个人独自呆在一边。(3)可以高强度的运动一两分钟,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谈笑,可以大声地唱歌。因为嬉戏可以分散注意力,可以让人心情愉快。(4)除政史外不带任何书籍。
5.一考试就觉得不对劲怎么办?
(1)心理紧张造成,是一种条件反射现象,并不是真正的病理原因。(2)考试前、考试时不留意、不强化。(3)自我暗示:别人跟我一样。
6.自己认为考砸一门怎么办?
(1)考试结束后,千万不要校对答案。(2)考砸一门并不能说明全砸了,也许是因为这科太难了。绝不能殃及后面。(3)你觉得难,其实别人也是这种感觉,别人也不一定考得好。
7.碰到不会做的怎么办?
(1)跳过去,做比较容易的题两三个,重树信心,然后再回头。(2)如果整体都很难,就采取“拣破烂”的办法,做一个是一个,也许最后会拣到不少分数。(3)千万不要花费过多时间去抠。
8.瞬间失忆怎么办?
(1)不要荒乱,不要做无序搜索。(2)善于运用联想,或者暂时做一下简单的问题。(3)跳过去,然后再回头。(4)用手拧一下大腿或胳膊。
9.时间不够怎么办?
(1)目标合理: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能做多少是多少。(2)合理选择:比较有把握和分值高的。(3)考虑所要花费的时间。(4)坚持最后一分钟。
10.老走神怎么办?
(1)克服焦虑,去除紧张。(2)降低目标值,也不要过分自卑。(3)如果在考试时,确实不能控制走神的情况,也要竭力有意识的让自己有一两分钟的走神时间。(4)擦点清凉油。
11.考试总想上厕所怎么办?
(1)这是一种反射现象,关键要去除心里压力。(2)考前十几分钟去一趟厕所,预备前再去一趟。(3)有意识的调整坐姿,分散注意力。(4)少喝点水也是应该注意的。
12.看到别人提前交卷怎么办?
(1)阅卷老师不会给提前交卷的加分。(2)加紧作业,加紧检查,直到自己认为满意、没有错误为止。(3)认为他们傻。
13.准考证在考试前掉了或者忘了怎么办?
(1)迅速找班主任或附近的领导、老师帮忙处理,到考场办公室出具考试证明。这样仍然可以顺利参加考试。(2)不要呆在教室门口不知所措。
14.必须在考前保证身体健康。
(1)不洗澡。(2)遵守作息时间,保证睡眠。
3、加强营养,但是不能突然改变饮食。
3、注重调节心理状况,保证心情畅快,一旦出现心理故障就应该及时调节。(4)有病及时治疗。(5)不要受同学精神状况不好的影响。
二、实现短期突破的方法
实现短期突破是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梦想,从现在到中考只有几十天左右的时间,在这几十天里实现突破是可能的,突破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客观分析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抓住重点进行复习。策略是:优势学科提分,劣势学科少拉分,易突击的科目增分。对每一个普通同学而言,都会有优势学科和非优势学科,从考试的角度而言,有的同学常常会迷惑,临近中考,主攻对象到底是优势学科还是非优势学科?甚至有个别同学因为把主要时间用在非优势学科上,而拉了优势学科的后腿。因此,巩固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寻找非优势学科的得分点,才是上策。这需要每个同学对自己客观情况的准确把握。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把总体学习目标分解到每一次学习活动中,使学习活动具体化。比如,我们计划从现在到中考的时间里自己的总分增加20分,大家感觉增加20分不容易,但是如果把20分,分到5门课中,一门课只需要增加4分,也就是考试时多做对一道题。如果我们把每天做的每一道题都作为中考要考的一道题,就会使我们的学习活动变得非常直接,非常有效,这样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通过对历次小考和平时作业的分析,把握学习的难点。平时的每次作业都是对我们的一次考查,作用是查漏补缺。其中经常出问题之处,可能就是我们学习的难点。针对难点就要经常的复习,经常地练习,巩固知识体系,熟练解决问题的技巧。有的同学把错题、难题分别集结成册,时时翻看,这是一个好办法。通过对历次中考试卷分析,把握考试重点。中考试题是从所学内容的整个范围内出题,题量大、覆盖面宽,似乎无法预测。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历次考试试卷,就可以从中找出某种出题倾向。虽然升学考试试题在逐年翻新,重出过去已经出过的完全相同的题目可能性极小,但是把从前出过的题目稍微变化后重出,也很有可能。有些试题,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都有相似之处。这些题目,尽管题型不同,所给条件或问题的方式不同,但考查的知识内容还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以前中考试卷,对各科知识内容的分数分布及重考的可能性进行统计,从而得出每一知识点的重考性及可能得分。据此,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安排学习内容,不仅可以明确先学习哪一些内容,重点学习哪些内容,还可以估计自己有把握得多少分。
利用模拟考试,进行针对性训练的方法。模拟考试,对于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心理适应、应试技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模拟考试,考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有目的的进行针对性训练。在模拟考试中,考生要严格按正式考试程序和规则进行,使之与正式考试相似,也就是在坐位安排、考场注意事项、考场气氛、试题题型安排、难易程度、知识容量,以及考试后的评分等方面都和正式考试相似,要努力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得到改善。一般学校进行两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重在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点,解决知识层面的问题,第二次模拟考试,重在体验考试的心理状态,以发现自己心理状态问题,改善心理状态为主。一般情况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由于距中考还有一段时间,为了让学生发现问题,学校一般出的考试题较难,学生还有时间进一步提高。而第二次模拟考试距中考时间渐进,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体验考试的心理状态,最好是体验成功的心理状态,因此,此时出题一般较容易。所以,在一模和二模之后,同学们要客观的评价自己,既不要为一模的失败而懊悔,也不要为二模的成功而骄傲,客观评价自己是你成功的前提。在参加模拟考试后,在知识分析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核对各题的得分和总分,这时要与标准答案认真对照,必要时可以请教别人;查阅考题出自教科书和参考书的那些部分,分析与自己最初所猜题的范围、类型符合情况;对做错的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然后再查阅标准答案、教科书、参考书,直至把问题真正弄懂;重新复习做错的题所涉及的原理、概念、定律等等,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三、实现考试良性循环的方法
1.完全准备法。完全准备包括物质准备、生理准备和心理准备。物质准备是保障考试顺利进行的基础,准备好考试所必需的物品如笔、小刀、圆规、量角器、三角板、尺子、橡皮和准考证等;生理准备是考试顺利进行的前提,临考前两三天,复习的大势已定,应停止大题量的复习,可以从事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调整情绪,充分休息,养精蓄锐,考前最后一天,可以用两三个小时,做一些过去做过的熟练的题,进行一下热身,做好各种准备后,晚上适当早些休息,以保证充沛精力;心理准备是顺利完成考试的载体,通过我们前面进行的想象训练、放松训练、呼吸训练、暗示训练等心理训练,我们已将我们的心理调整到了最佳状态,相信我们一定是充满信心地迎接中考的到来,中考不过是我们整个考试中的一部分而已。
完全适应法。适应考场,在临考前一天,考生一定要去熟悉以下考场及周围环境,找到自己的考场、座位,并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上几分钟,可能的话,坐在座位上进行一次想象明天考试情景的想象训练;熟悉交通路线,准备好交通工具,估计往返所用时间,以免临场之际因某种小的差错而带来麻烦。
适当预热法。考试前适当的预热对于考生尽快进入考试状态能够起到重要作用。考生一般提前半小时左右到达考场,不必到得太早或太迟,过早会因等待考时间过长造成疲倦,过迟又会感觉紧张甚至延误考试,到达考场后,不要和他人过多交谈,因为过多交谈不仅可能消耗你的体力,而且可能引起你的心理紧张,为了调整到最佳状态考生可以找到相对安静的地方作放松,或进入考场做一次放松,之后做一次想象训练,想想你最成功的考试体验,这样就可以充满信心的准备答题了。
考场外放松法。学生到考场后,不要一个人傻呆着,尽量地和同学们一起说唱笑闹,快乐的情绪会使同学们有效放松,也会把良好的情绪带进考场。说唱笑闹本身就是对考试的注意的转移,不良情绪的发泄,也是同学们心理上相互支持、互相安慰、助人自助的一种体现。
四、实现考试最优化的方法
1.知己知彼,有备而战。卷子发到手时,不要急于答题,用最快的速度(约2、3分钟)将考题扫视一遍,从总体上对考题有所了解,弄清全卷共有几页、多少试题、试题的类型、每道试题的分数,尤其是要认真阅读试卷和试卷的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本人可以完成的概率和所需要的时间有一个大致的估计。
2.认真审题,选好突破点。审题,就是了解题意,搞清楚题目中所给的条件与问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只有正确的审题才能避免“没看清题”、“粗心”的错误,很多同学所谓的“粗心”其实就是由于没有审好题造成的。审题要做到:不漏题,不看错题,审题一定要细,要仔细推敲。审题的一般方法是:首先,拿到题目后,仔细读题,理清已知与未知条件、以及中心问题,找出题目的关键;其次,注意寻找试题中比较隐蔽的条件;第三,比较复杂的问题,发现各种条件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去伪存真”,显露出各条信息之间关系的真正面目。
3.安排时间,循序渐进。解题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做题的顺序是:自己认为有把握的题;以前似乎做过的题;题目短,答案也简单的题;相对难的题。做题从易到难,符合心理的适应规律,通过作简单的题,实现了心理的预热,同时增加了自己的自信,良好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激活。如果在解题过程中遇有困难,应立即改做其它题,因为,大脑具有自动加工的功能,当你放下不会做的题转而做其他题时,大脑已经开始对未完成的工作开始加工了,因此在考试过程中不仅需要我们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而且需要我们具有及时调整的灵活精神。
4.不以分少而不为。考试中抓住每一分。在考试中有的同学把注意力集中在大题上,忽视对每一份的获得,认为丢一点小分无关大局,其实,在考试中小分的获得更重要,一是小分好得,二是小分也是分,获得小分是获得高分的基础。因此在解题时,会做的题应做准、做稳,一定把分拿到手,要保证做一道,对一道。
五、考前复习冲刺的方法
1.克服心理疲劳。心理疲劳不象生理疲劳那样可以通过补充能量和休息恢复正常,它的消除主要靠心理调节来实现。为此,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就象从河里抽水,动力越足,水流量越大。动力来源于目的,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其次,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形成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相联系,并伴有愉快、喜悦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心理疲劳的产生正是大脑皮层抵制的消极情绪引起的。因此,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是克服心理疲劳的关键所在。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使心理处于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第三,要注意学习的多样化,书本学习本身就是枯燥单调的,如果多次重复学习某门课程或章节内容,易使大脑皮层产生抑制,出现心理饱和,产生厌倦情绪。所以考生不妨将各门课程交替起来进行复习。
2.战胜高原现象。复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在复习到一定时期时,往往停滞不前,不仅复习不见进步,反而有退步的现象。在高原期内,并非学习毫无进步,而是某部分进步,另外一些部分则退步,两者相抵,致使复习成效未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因而使人灰心失望。高原现象一是发生较低层次的复习进入高层次的复习的过渡时期;二是发生在临考复习的中、后期。当考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遭遇高原期时,切忌急躁或丧失信心,应找出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原因。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在科学用脑,提高复习效率上多下功夫。
3.重视复习“错误”。如果在复习中不善于从错误中走出来,缺陷和漏洞就会越来越多,任其下去,最终就会蚁穴溃堤。在备考期间,要想降低错误率,除了及时订正、全面扎实复习之外,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找出原因,不断复习错误。即定期翻阅错题,回想错误的原因,并对各种错题及错误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对其中那些反复错误的问题还可考虑再做一遍,以绝“后患”。错误原因大致有:概念理解上的问题、粗心大意带来的问题以及书写潦草凌乱给自己带来的错觉问题等,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考试时再犯同一类型的错误。
4.把握心理特点搞好考前复习,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气质、性格、心理稳定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考前复习。考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来制订复习迎考计划,根据自己的心态来调整复习的进度,选择与运用最好的复习方式方法,使自己的考前复习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高考化学复习指导计划 篇6
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采用“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式,关注以下“3条线”,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结构化,从而达到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
(1)知识线
a)以某种具体物质为线索。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重要化合物——主要性质——应用——对环境影响。其中对“性质”的复习应归纳为:物质类属的通 性、氧化性、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等方面。“应用”则包括:物质制备、物质检验、物质的分类提纯、环保科研中的应用等。
b)以某种元素为线索。元素——单质——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盐,掌握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c)以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线索。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及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2)方法线
化学反应类型讲清反应规律:每一种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复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时,应按反应类型注重讲清化学反应的规律,避免因死记硬背化学反应方程式而产生对化学方程式恐惧、混乱、乱用、误用等问题.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元素周期规律。
(3)价值线
a)无机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价值。
b)无机物及性质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联系价值。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方法 篇7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实验题在高考中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近两年基本稳定在20%左右,历年高考试题的统计数字显示,实验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纵观历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题,可以发现,回归教材是高考化学实验题的一大命题趋势。所以对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内容作一总结很有必要。以下是对中学阶段化学实验内容的几点总结:
一、高考分析及预测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近几年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及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方法也在各级考试中得到体现;
3、物质的分离、检验和提纯方法是每次考试的必考内容;
4、中学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及性质验证仍是高考的常规方式
5、物质制备实验中的问题分析是近几年高考侧重的一个方面;
6、对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并优化最佳的实验方法是高考的一大亮点;
7、常规仪器的非常规使用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一)、根据中学化学和高考的要求,应掌握以下10余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KClO3在MnO2作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或者用KMnO4直接加热制取(方程式略)
装置类型:固体+固体(加热)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加热(方程式略)装置类型:固体+固体(加热)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MnO2和浓HCl共热(方程式略)装置类型:固体+液体(加热)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尾气用碱液吸收)
4、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CH3CH2OH和浓H2SO4(体积比1:3)迅速加热到170℃(温度计插入液面下)(方程式略)
装置类型:液体+液体(加热)收集方法:排水法
5、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Zn和稀H2SO4(方程式略)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6、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CaC2(又称电石)与水(或饱和食盐水)(方程式略)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不可用启普发生器)收集方法:排水法
7、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CaCO3和稀HCl反应(方程式略)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
汾阳市杏花中学芦少雄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8、二氧化硫的实验试制法
反应原理:NaSO3和稀H2SO4的反应(方程式略)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9、一氧化氮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Cu和稀HNO3混合(方程式略)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收集方法:排水法
10、二氧化氮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Cu和浓HNO3混合(方程式略)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注意: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固体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③先均匀加热,然后固定在放药品的地方集中加热;④用排水法收集集体时,停止加热前应先把导气管撤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⑤使用长颈漏斗时要把漏斗颈插入液面下
(二)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一般选用洗气瓶、U型管、干燥管等
1、洗气瓶一般装入液体除杂剂,如:
(1)NaOH溶液——吸收CO2、Cl2、SO2、H2S、NO2等酸性气体
(2)饱和的Na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SO2等强酸性气体杂质(3)KMnO4(H+)溶液——氧化除去混有还原性的杂质气体如:H2S、SO2等
(4)浓硫酸——常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HI、H2S等还原性气体(可干燥二氧化硫),也不能干燥氨气
2、干燥管、U型管内常装入固体干燥剂,常用的固体干燥剂主要有:(1)碱石灰、生石灰、碱性干燥剂——不可干燥酸性气体(2)P2O5酸性干燥剂——不可干燥碱性气体(3)CaCl2中性干燥剂——不可干燥NH3
三、中学化学常见物质性质试验
1、证明酸性:①利用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②与NaHCO3反应;③与锌等反应
2、证明弱酸性:①存在电离平衡;②测定对应盐溶液显碱性;③测量稀释前后的PH值
3、证明氧化性:与还原剂(如:KI、H2S、SO2等)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
4、证明还原性:与氧化剂(如:KMnO4、浓HNO3、浓H2SO4等)反
汾阳市杏花中学芦少雄
应
5、证明有碳碳双键或三键,用溴水或酸性的KMnO4溶液
6、证明酚羟基:①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②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7、证明醇羟基:与酸发生酯化反应,其产物不溶于水,且有果香味
8、证明醛基:①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产生红色沉淀
9、比较金属的活泼性:①与水反应;②与酸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原电池;⑤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⑥对应盐的酸性强弱;⑦电解池中的阳极放电顺序
10、比较非金属的活泼性:①与H2反应的快慢;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和还原性;③置换反应;④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性强弱;⑤电解池中的阴极放电顺序
11、比较酸(碱)的酸(碱)性强弱:较强的酸(碱)能制得较弱的酸(碱)
12、证明胶体分散系:丁达尔现象
四、常见离子和物质的检验
(一)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K+ :焰色反应(透过蓝色Co玻璃呈紫色)
2、Na+ :焰色反应(黄色)
3、NH4+ :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Fe3+ :①KSCN溶液(生成血红色物质);②NaOH溶液(红褐色
汾阳市杏花中学芦少雄
沉淀);③苯酚(紫色)
5、Fe2+:①KSCN溶液和氯水(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入氯水后显血红色);②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③苯酚和氯水(加入苯酚无现象,滴入新制的氯水显紫色)
6、Al3+ :NaOH溶液(加入适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
(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CO32-:BaCl2、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味气体)
2、HCO32-:BaCl2、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加入BaCl2无现象,再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味气体)
3、SO42-:BaCl2或Ba(NO3)
2、HCl[加入盐酸无现象(排除Ag+、SO32-和CO32-等离子的干扰)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4、SO32-:BaCl2、HCl、品红溶液(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产生使品红溶液退色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Cl-、(Br-、I-):AgNO3溶液、稀硝酸[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浅黄色或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三)常见气体的检验
1、H2: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不纯的氢气点燃时有爆鸣声
2、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汾阳市杏花中学芦少雄
3、Cl2:①使湿润的碘化钾试纸变蓝;②通入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4、NH3:①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②用蘸浓盐酸的玻棒靠近产生白烟
5、HCl:;①用蘸浓氨水的玻棒靠近产生白烟;②通入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6、SO2:①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通入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退色,加热又变红
7、CO2:①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8、NO: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变成红棕色
9、NO2:①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溶于水生成无色气体和无色溶液,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又变成红棕色
10、CO:燃烧火焰呈蓝色,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四)有机物的鉴别方法(即官能团的检验)
1、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鉴别:加入溴水或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为不饱和烃)
2、苯和苯的同系物的鉴别:加入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为苯的同系物)
3、酚类的检验:加入氯化铁溶液(或溴水)[呈紫色(或产生白色沉淀)]
4、醛类的检验: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或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
汾阳市杏花中学芦少雄
(加热)][有银镜(或产生砖红色沉淀)]
5、醇类的检验:加金属钠(或醋酸和浓硫酸)[有气体产生(或有香味的油状液体产生)]
6、羧酸的检验:加紫色的石蕊试液(或碳酸钠溶液)[呈红色(或产生无色气体)]
7、酯:闻气味(有香味)
8、淀粉的检验:加碘水(呈蓝色)
9、蛋白质的检验:加浓硝酸(或灼烧)[变黄色(烧焦羽毛的气味)]
五、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分离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混合物彼此分开,从而得到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其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易复原)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有:
1、常见的物理方法: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主要有过滤、蒸发结晶、降温结晶、分馏、萃取、渗析、升华凝华等
2、常见的化学方法:
(1)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可根据提纯气体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体或液体作为吸收剂
(2)沉淀法: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其与杂质反应,汾阳市杏花中学芦少雄
生成沉淀过滤除去
(3)气体法:根据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性质加入合适的试剂,让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
(4)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加入适当的试剂或采用某种条件(如加热),使物质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以正盐、酸式盐之间的转化为常见
(5)溶解法:对于固体试剂可选择适当的物质将杂质溶解,然后过滤除去,以杂质为两性物质常见
3、综合法
综合法是指综合运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将物质加以分离或提纯
六、物质推断题 1火焰的颜色
(1)苍白色火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2)蓝色:CO在空气中燃烧(3)浅蓝色:CH4、H2在空气中燃烧(4)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2、沉淀的颜色变化
(1)Fe2+:遇碱液生成沉淀,其颜色变化为白色→灰绿色→红褐色(2)Ag+:遇碱液生成沉淀,其颜色变化为白色→黑色
3、烟、雾
(1)在空气中能出现白雾的有:HCl、HBr、HI、NH3、HNO3(2)在空气中出现白烟的有:HCl+NH3、HNO3+NH3
汾阳市杏花中学芦少雄
(3)燃烧时产生白烟的有:P+Cl2(4)燃烧时产生棕黄色烟的有:Cu+Cl2、Fe+Cl2
4、具有唯一性的现象
(1)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2)空气中由无色变成红棕色气体:NO2(3)具有漂白作用的淡黄色气体:Cl2(4)遇SCN-显红色,遇苯酚显紫色,遇OH-生成红褐色沉淀:Fe3+(5)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白磷
(6)遇Ag+有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若沉淀为白色为Cl-,若沉淀为浅黄色为Br-,若沉淀为黄色:I-(7)可溶于NaOH溶液的白色沉淀:Al(OH)3,可溶于NaOH溶液的金属氧化物:Al2O3(8)能与NaOH溶液产生氢气的金属:Al;能与NaOH溶液产出氢气的非金属:Si(9)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同入品红溶液使之退色,加热又复原的:含SO32-或HSO32-(10)某溶液能与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一般含CO32-或HCO32-(11)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加热生成红色沉淀的酸性液体:甲酸
例:有一无色晶体A,将其研碎后做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晶体A的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用PH试纸检测A的汾阳市杏花中学芦少雄
溶液,发现其溶液呈酸性
②取A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浅紫色火焰③向少量A溶液中加过量氨水,得白色沉淀B,过滤 ④取少量沉淀B,滴加少量HCl,得无色溶液C ⑤另取少量B加NaOH溶液,得D的无色溶液
⑥取实验③所得滤液,滴加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E,再加稀硝酸E不溶解
⑦取A晶体加热时,有大量水蒸气放出 据此判断A~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其化学式 A B C D E 【解析】由①判断A是强酸弱碱盐或强酸的酸式盐,据②判断可知A中含有K元素,据③④⑤可知A中含有Al3+,因为Al3+可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Al(OH)3白色沉淀,Al(OH)3则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据⑥推断A中含有SO42-,据⑦推断A中含有结晶水。综合以上可推知A为明矾KAl(SO4)2•12H2O,据此可推断其余各物质。(注:掌握几种常见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现象对物质推断题有很大的帮助)
汾阳市杏花中学芦少雄
(2010·课标全国·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为9.69 s和19.30 s.假定他在100 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度时间与1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度只有跑1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度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以s为单位),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以m/s为单位),则有:
12vt+(9.69 s-0.15 s-t)v=100 m①
12vt+(19.30 s-0.15 s-t)×0.96v=200 m②
由①②式得t=1.29 s,v=11.24 m/s.(2)设加速度大小为a,则a=vt=8.71 m/s2
高考作文拟题方法技巧指导 篇8
可是,有些时候标题把文章内容全部揭示出来,读者反而不再有阅读的兴趣。读者一看标题,知道某问题已成定论,知道了某人的命运,知道了某事的结局,就不愿意再看正文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用到了另一种拟定标题的方法——引起悬念。
标题中只提出论题而不写出结论;标题中只写出所记人物而事迹不详;标题中只露某事端倪而成败利钝未卜,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悬念,迫切希望知道下文。
高考考前复习:考前要做高考题 篇9
在这时的复习中,要注意高考考察可能性比较大的重点和平常模拟练习没有练到的盲点。例如:阅读题(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首先要有整体阅读意识和概括意识,要看上下文答题;诗歌中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赠友送别诗、咏史讽谏诗、悼亡诗可重点关注;默写重在把字写对;主观表达题(含作文)得分的关键在于审题。
利用最后的时间,考生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进行成语、默写的积累。对于病句,还是要熟悉病句常见的设错点。另外,作文论据不是刚发生的都是新鲜的,只有别人知道不多的材料才是新颖的论据。建议认真吃透几个真实的、差异较大的、不广为人知的故事(特别是细节),考试时必定能用好一两个,为你的作文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