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化学高考试题

2024-09-16

河南化学高考试题(通用9篇)

河南化学高考试题 篇1

2013年高考结束,试题成了考生、家长们热议的焦点。据介绍,今年河南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突出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从学生反映情况看,在理综三科中,化学最难。

与2012年试题相比,虽然化学计算难度略有下降,但三道必做大题难度较大。

试题的编排从易到难。一卷中的7道选择题难度适中,考查内容均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该部分加强了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二卷中的必做题难度偏大,重视化学用语使用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今年理综化学试题难度如何?6月8日下午,大河网特邀名师点评理综化学试题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郑丽峰

总体情况:化学试题以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本,考查了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基本方法的运用,突出了主干知识,体现新课程的基础性,突出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从学生反映情况看,在理综三科中,化学最难。与2012年试题相比,虽然化学计算难度略有下降,但三道必做大题难度较大。必考部分有机化学所占比重较大,分布在选择第8、9题,第13题中三个选项,26题的实验题、第28题的部分内容。第36、37、38三道选修题难度相当,均考查该模块的主体知识,突出了相应模块的特征,试题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体现了模块设置的功能与价值,能够满足不同考生的需要。

必作部分的试题概况:试题的编排从易到难。一卷中的7道选择题难度适中,考查内容(第8题考查官能团的性质,第10题考查原电池原理,第11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第12题考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第13题物质的分离)均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该部分加强了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二卷中的必做题难度偏大,重视化学用语使用的同时,注重能力的考查。第26题以有机反应原理为载体主要考查基本仪器(冷凝管)、基本操作(分液漏斗使用方法,蒸馏所使用的仪器),难度适中;第27题以工业流程为载体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电池反应的主干知识,综合性较强,因流程复杂,学生不易入题,难度较大。第28题将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拼在一起,虽然继承了去年的考试类型,但综合性更强了。第一空因题目没有明确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且涉及的反应较多,这些因素均影响学生答题。最后一空能量密度的计算已经超出了化学学科的内容,为物理与化学的综合内容,这是以往高考中所没有的,此空难度较大,估计多数学生会直接放弃。

总之,2013年新课标卷理综化学部分试题难度偏大,体现了新课程以生产、生活应用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核心的理念;重视考查学科能力,有利于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记者 许会增)

河南化学高考试题 篇2

关键词:小秦岭,金矿,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方向

枪马矿区属小秦岭金矿带的南矿带 (大月坪—老鸦岔—杨砦峪矿带) , 矿化带、矿脉的分布受老鸦岔背斜、韧性剪切带和断裂产出、性质及组合的控制, 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成群成带的特点。研究区内主要发育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两组控矿构造, 矿化带、矿脉主要沿这两组构造分布, 其中以近东西向矿脉为主。

出露岩石主要为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和燕山期岩浆岩, 变质岩包括斜长角闪岩类、片麻岩类、长英质粒岩类、大理岩类和构造岩类等5个大类;岩浆岩主要有花岗岩、辉绿岩脉、灰绿玢岩脉、闪长岩脉、伟晶状花岗岩脉、花岗岩脉及煌斑岩脉等。主要矿化为黄铁矿化型金矿化, 其次为多金属硫化物矿化, 多金属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 特别是方铅矿在局部相当富集。

1 小秦岭S6号脉地质特征

S6脉地表出露长约5400m, 出露最低标高1700m, 最高标高2413m, 矿脉走向90°~110°, 倾向南, 倾角30~55°, 矿体厚度一般0.5m~2m, 最厚达3.5m, 品位3~15×10~6, 平均品位5×10~6。该脉控制标高1500-900米, 单个矿体长50-250米左右, 无矿段间距300-500米左右, 矿体呈透镜状, 在走向和倾向上有尖灭再现的特点。矿体主要由黄铁矿化或黄铜矿化石英脉组成, 控矿剪切带比较发育, 在石英脉上下盘经常发育破碎蚀变岩, 钾化硅化发育, 在蚀变岩中黄铁矿化较强, 因此经常与石英脉一起构成矿化体, 有时在石英脉不发育的部位, 形成蚀变岩型金矿体。

2 S6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1 S6脉金品位统计分布特征

为了开展金品位统计分布特征的研究, 并证明S6#脉四个矿化阶段的划分性, 在S6#脉收集了两组金的分析值, 分别为25m间距金矿化最好样品金分析数据 (14、18、20、22、24、26、28) 229件和5m间距刻槽取样金品位分析数据740件。见表1

由表1得知, 两组样品最低值一样 (背景值) , 第二组最高值是第一组的3倍, 高值在已采矿体中部, 两组均值差0.3, 标准差为2, 与均值分别为0.8和2.8。经统计分析, 金品位频率分布曲线为一条不规则左上拖拽曲线, 估计金品位可能成对数正态分布。于是对金品位值进行自然对数变换, 变换后的数值在-3.5066μg/g~4.0977μg/g之间变化。按0.3168μg/g将数据分成24组, 其累计频率在正态概率纸上表现为一条两头局部上漂曲线, 显示为一单偏峰正态分布。

由图1, 表明S6号脉整体Au不具备分形结构, 总体上不具备自相似性, 即Au应该是多次成矿作用叠加形成的。根据曲率的变化, 其大致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中低品位区, log Au值为﹣0.68~﹣0.3, 占总样本的31.75%, 代表S6脉的无矿段, 第二段低品位至高品位的过渡区, log Au值为﹣0.3~0.5, 占总样本的56.35%, 代表Au矿化较强以及近矿体段, 其中第二段过渡区还可大致以log Au=1将其化分为两段分别对应Au的较强矿化, 和Au矿体边部, 而基本代表Au矿体的第三段, log Au值为0.5~1.78, 仅占总样本的11.62%。

2.2 S6#脉金品位的空间分布特征

2.2.1 金矿化带空间形态特征

经统计, S6#脉金矿化带为沿走向近东西600m、斜长西部300m, 中部和东部110m的西部膨大的扁长椭球体。扁长椭球体西部矿化区为20~28中, 垂向上沿走向长度以此为:100m、200m和50m。中部及东部矿化带位于22~26中之间的150m范围内。较富金矿体 (大于4μg/g) 在西部膨大扁长椭球体里金工业矿体呈水平串珠状和南东向串珠状分布。

2.2.2 趋势面分析

为了探求S6#脉金空间矿化趋势特征, 对229件样品金元素分析值做了一次和二次趋势面分析。将二次偏差图和金等值线图对比得知:1) 14-28中段金品位等值线图和二次趋势面偏差值等值线图显示金矿体形态一致;2) 二次趋势面偏差值等值线图将金矿体特征放大, 扁平椭球体中部近东西向的串珠状和扁平椭球体西部南东向的串珠状金矿体特征更明显。

2.3 S6#脉金矿化最佳地球化学标志组合

根据前人对小秦岭地区地球化学元素的研究和本区研究工作经验, 对S6#脉7个中段所采集的229件地球化学样品的Au、As、Sb、Bi、Hg、Cu、Pb、Zn、Ag、Mo和Mn元素元素化学分析数据进行研究。

Au与各元素散点图图形分散和Au与各元素相关系数值较小一致。Au与Bi相关性最好, 相关系数为0.354, 散点图大多数散点沿一直线分布。总体来说, Au与各元素相关性一般。As、Bi、Cu和Ag与Au相关性比Mn和Au相关性好。Ag和Cu与除Mo外的各元素相关性均好。Mo与各元素相关性均差, 表明S6#脉Mo矿化很弱。因此可以得出与Au矿化相关的元素依次为:Au-Bi-Cu-Ag-As-Mn。

2.3.1 聚类分析

对S6#脉地球化学元素进行R型聚类分析, 以d=10作为地球化学元素分群谱系图的分群界线, S6#脉地球化学标志可分为下列四类:1) As-Sb-Hg-Bi-Zn-Mo-Au-Pb;2) W;3) Cu-Ag;4) Mn。其中1) 群是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地球化学标志组合。

2.3.2 因子分析

从表2可知, As、Sb、Bi、Hg、Pb、Zn、Ag的Extraction均大于0.6, 因子分析中贡献大, 对照Component Matrix表中, 上述元素信息主要在F1和F2因子中。Au、W和Mn在因子中贡献小的原因为:Au元素在样品中变化不大, 最大值为16.99, 标准差为2.477;W和Mn表现为含量普遍不高。差异性不明显使得在因子分析中贡献小。

由Total>1提取原则, 因子分析可以提取四个因子。四个成分的方差占总方差的61.755%, 基本包含了12元素信息。由F1和F2可知, 与Au元素相关的元素组合为:Au、As、Zn、Sb、Hg、Cu、Ag。

2.4 S6#脉矿体原生晕垂直分带

由各元素异常与Au矿体关系图可知, Ag、Cu和Pb异常和Au异常吻合, Zn居于Au异常偏下部。As、Sb异常均出现于矿体上部, 且在矿体下部也出现中带异常;Hg在矿体上部出现外带异常和局部中带异常, 内带异常出现在西部矿体的中上部, 外带异常包围了Au矿体, 在28中呈现最大范围, 无闭合趋势。W、Mo异常出现在矿体中部, Bi中、内带异常出现在扁平椭球矿化带西部边缘及中东部位置的矿体中心。Mn出现在扁平椭球体西部中心和中东部位置的矿体上部。由矿体上下部出现Sb/Bi异常, 矿体和异常图呈现嵌套关系。前缘晕与尾晕比值出现反分带, 说明在下部Sb/Bi异常闭合结束时会出现新的成矿区段。

3 找矿方向

枪马S6脉从14中段至28中段元素分析对比及矿脉分布趋势等值线图, 28中以下存在两个成矿有利区段, 西段预测靶区长约200米, 垂高150米, 东段预测靶区长约150米, 垂高约100米。预测远景资源量大于0.6吨, 西段预测靶区也已经得到验证。

参考文献

[1]刘崇民.金属矿床原生晕研究进展[J].地质学报, 2006.

[2]黄熏德, 吴郁彦.地球化学找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6.

河南化学高考试题 篇3

关键词:麦田杂草 成因分析 化学防除

麦田杂草在田间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照、争生存空间,还传播小麦病虫害,严重影响小麦生长发育,是制约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河南省每年因杂草危害造成的小麦损失达数亿千克。因此,防除田间杂草对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一、河南省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及规律

近年来,河南省麦田杂草发生呈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杂草种群密度逐年上升,危害加重和种类多、密度大、分布广、繁殖迅速、生长快、抗逆力强等特点。阔叶杂草泽漆、荠菜、播娘蒿、田旋花、猪秧秧、田蓟、反枝苋、藜等近期在我省普遍发生。禾本科杂草的发生繁殖速度惊人,其中野燕麦、雀麦、节节麦、日本看麦娘已成为河南省麦田的主要杂草。

河南省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有如下特点,杂草发生时期有两次出苗高峰期,其中,第一次一般在冬前小麦播种后20~40天,这一时期出苗杂草约占杂草总数的95%;第二次为翌年的3月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

二、河南省麦田杂草蔓延成因分析

1.麦作区多年连作,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多年连作地为杂草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田旋花、香附子、刺儿菜和苣荬菜等多年生杂草在连作下重度发生。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利于杀死杂草种子,并且也不能充分发挥肥效。

2.小麦收割机跨区作业传播杂草。小麦联合收割机陆续推进跨区作业,在解放了农民繁重收割劳动的同时,也给杂草远距离传播提供了最好的载体。

3.长期单纯使用一种农药。长期单纯使用同一种农药或作用机理相同的农药,致使部分杂草产生抗药性也加速了杂草的蔓延。

4.选用不对路除草剂、错过施药最佳时机。对杂草的种类和除草剂的杀草对象了解不清,没有对症下药,会造成部分杂草防效差或根本没有防除效果。在杂草草龄过大时用药,杂草耐药能力增强,防效也较差。

5.不正确施药方法及麦种里混有杂草种子等。

三、合理选用对路除草剂品种

麦田化学除草作为一项简化栽培技术措施,省工、省时、省力又高效。但是近年来农民却不断反映除草剂效果不如以前,很多杂草用除草剂不能杀死,有些杂草用除草剂杀死后又有复发的现象。因此选择对路除草剂品种是化学防除效果的关键。

1.阔叶杂草除草剂

用于麦田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有巨星(阔叶净)、百草敌、2,4-滴丁酯、2甲4氯、苯达松、甲磺隆、绿横隆、西草净、溴苯腈、使它隆、碘苯腈等。

巨星在小麦2叶期至拔节期均可施药,以杂草生长旺盛(3-4叶期)施药防效最好,每667平方米地用75%巨星干悬剂0.9~1.4克,加水30~50千克均匀雾,施药后10~30天能见到对杂草的抑制作用。

百草敌能防除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在小麦4叶至分蘖期施药;2甲4氯,冬小麦从分蘖初至分蘖末期为喷药适期;2,4-滴丁酯在小麦4叶至分蘖末期施药,比较安全;苯达松(排草丹)在麦田任何时期都可使用,但以2~5叶期施药效果最好;使它隆(治莠灵)在小麦2~5叶期,每667平方米地用20%使它隆乳油30~50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雾。

2.禾本科杂草除草剂

用于麦田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有骠马、禾草灵、新燕灵、燕麦畏、杀草丹、禾大壮、燕麦敌、青燕灵、野燕枯、彪虎WG等。

骠马能防除野燕麦,以2叶至分蘖中期为最佳施药期。每667平方米地用6.9%骠马浓乳剂40~60毫升,或10%骠马乳油30~40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雾,便可有效控制禾本科杂草的发生为害。

新燕灵用于防除野燕麦,对匾蓄和藜也有一定的防效,施药期为野燕麦分蘖至第一节出现期;燕麦畏在小麦播种前、播后苗前土壤处理,苗后灌头水前撒施药土,均有很好除草效果。

3.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除草剂

甲磺隆、绿麦隆、绿磺隆、异丙隆、扑草净、利谷隆和禾田净等对多数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有较好防除效果,麦田中两类杂草混生时可用这些除草剂。

甲磺隆在小麦播种后到2叶期,每667平方米地用10%甲磺隆3~5克,兑水30千克均匀喷雾;绿磺隆在小麦播前、播后苗前和苗期可使用,以苗后早期施药效果最好;利谷隆、扑草净在小麦播后苗前施用。

四、 麦田化除策略及技术措施

1. 准确选择药剂及剂型。每一种除草剂都有一定的杀草谱,首先要根据当地主要杂草种类选择对应有效的除草剂,其次根据当地的耕作制度选择除草剂。

2.严格掌握用药量。与杀虫剂和杀菌剂相比,除草剂的安全系数相对较低,每一种除草剂的推荐用量都是经多年、多地、多种试验后确定的最佳用量。同时应作到喷雾均匀,避免重喷和漏喷。

3.把握最佳施药时期。生长期间施药,必须选择在小麦安全期(小苗期)和杂草敏感期(1~3叶期和旺长期),过早或偏晚施药都会降低药效,甚至对小麦产生药害。

4.注意施药时的温度。温度不仅影响杂草的生长,也影响除草剂的药效,所有除草剂都是气温较高时施药才有利于药效的充分发挥。但30℃以上施药,也增加了出现药害的可能性。

5.保证适宜的土壤湿度。土壤湿度是影响药效高低的重要因素。苗前施药,若表土层湿度大,易形成严密的药土封杀层,且杂草种子发芽出土快,防效高;生长期土壤潮湿,杂草生长旺盛,利于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和在体内运转而杀死杂草,因此药效发挥快,除草效果好。

6.除草剂混用技术。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广泛应用和杂草群落的演变,单一使用某种除草剂已很难控制多种混生杂草的危害,因此,除草剂的混合使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混用除草剂并不是简单的随意混配,而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将具有不同除草谱的除草剂混配使用,其作用机理应互补,以期达到防除更多种类杂草的目的;(2)将持效期长的除草剂与持效期短的除草剂混合使用,发挥互补作用,延长除草时效,减少用药次数。

(作者单位: 河南省农业厅机关服务中心)

2018年河南中招化学 篇4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蜡熔化 B.铁生锈 C.米酿酒 D.纸燃烧

2.开封小笼包是地方特色美食,其主要食材瘦内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 】 A.糖类 B.油脂 C.维生素 D.蛋白质 3.“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

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 】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4.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 】 A.硫 B.镁条 C.铁丝 D.木炭 5.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锰、钛 B.氩、金 C.铅、铂 D.氦、汞

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测定空气里

B.检查装置的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

氧气的含量

气密性

比空气的大 8.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右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图中n的值为8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9.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 】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10.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 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1l.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Na2CO3和H2 B.Na2O和O2 C.NaOH和O2 D.Na2CO3和O2

13.甲、乙、丙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 ...A.C、CO、CO B.H2O2、H2O、O2

C.KOH、K2CO3、KNO3 D.Fe2O3、FeCl3、Fe(OH)3 14.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 】

A.0.2g B.0.6g C.0.8g D.0.9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在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铵三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17.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其良好的__________性;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除去,该反应的生成物为H2O和____________________;铝制品耐腐蚀是因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的溶解度

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__℃;t2℃时,分别用甲、乙的固 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 为甲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时, 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19.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 成分;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 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则C的 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____g。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2分)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1)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

23.(3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3)用试管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 ,请在D处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只画试管和导气管)。

24.(3分)下图装置可以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

(1)写出B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

(3)若没有A装置,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请说明原因。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2)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_______________(填“氢氧 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人溶液体积为Vml时,溶液屮的溶质为____________。

(3)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设计了以下方案: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加入B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③溶液X中含们哪些杂质?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河南工程学院教案 有机化学 篇5

第九章 脂肪烃

(二)9-3脂肪烃的命名

重点:脂肪烃的系统命名法

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内容:

一、饱和脂肪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①含有10个或10个以下碳原子的直链烷烃,用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等10个字分别表示碳原子的数目,后面加烷字,凡直链烷烃前加“正”字;凡开头有(CH3)2CH—,而其于为直链的烷烃,则在前加“异”字;凡开头有(CH3)3C—,而其余为直链的烷烃,则在前加“新”字。

例如:

CH3CH2CH2CH(CH3)2CH CH3

(CH3)3C CH3

正丁烷

异丁烷

新戊烷

②含有10个以上碳原子的直链烷烃,用碳原子的数目命名。

如:CH3(CH2)10CH3命名为正十二烷。2.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我国根据1892年曰内瓦国际化学会议首次拟定的系统命名原则、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简称IUPAC法)几次修改补充后的命名原则,结合我国文字特点而制定的命名方法,又称曰内瓦命名法或国际命名法。

★烷基: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余下的部分。其通式为—CnH2n+1,用—R表示。

常见的烷基有:

甲基

CH3—

(Me)

乙基

CH3CH2—

(Et)

正丙基

CH3CH2CH2—

(n-Pr)

异丙基

(CH3)2CH—

(iso-Pr)

正丁基

CH3CH2CH2CH2—

(n-Bu)

异丁基

(CH3)2CHCH2—

(iso-Bu)

仲丁基

CH3CH2(CH3)CH—

(sec-Bu)

叔丁基

(CH3)3C—

(ter-Bu)①在系统命名法中,对于直链烷烃,与普通(习惯)命名法相同,省去正字。②带有支链的烷烃,先选择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若有几条等长碳链时,选择支链较多的一条为主链。根据主链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定为某烷,再将支链作为取代基。此处的取代基都是烷基。

③从距支链较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若主链上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取代基时,则主链的编号顺序应使支链位次尽可能低。

④将支链的位次及名称加在主链名称之前。若主链上连有多个相同的支链时,用中文二、三、四„„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再在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各个支链的位次,每个位次之间用逗号隔开。若主链上连有不同的几个支链时,则按由简到繁的顺序将每个支链的位次和名称加在主链名称之前。

⑤如果支链上还有取代基时,则必须从与主链相连接的碳原子开始,给支链上的碳原子编号。然后补充支链上烷基的位次.名称及数目。

例如:

CH2CH3CH3123456CHCH3CHCHCHCH3CH3CH2CH3

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

二、不饱和脂肪烃的命名:(1)烯烃的命名法

①烯烃的衍生命名法

这种方法用在简单的烯烃命名。以乙烯为母体,其余部分为取代基。例如:

CH2CCH3CH2CHCH

2CH3CHCHCH

3CH2CH2

乙基乙烯

对称二甲基乙烯

不对称二甲基乙烯

②烯烃的系统命名法 a.选择含有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命名为某烯。从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

b.以双键碳原子中编号较小的数字表示双键的位号,写在烯整个名称的前面,再在前面写出取代基的名称和所连主链碳原子的位次。例如:

CH21C2CH23CH24CH35 CH21CH2CH23CH3

4CH2CH3

1—丁烯

2—乙基—1—戊烯

1CH32CH3CCH3CH34CHCH35CCH376CH2CH3

3,4,5,5—四甲基—2—庚烯

c.烯烃主链上的碳原子在10个以上时,烯字的前面应加一个碳字。例如:

CH2CH(CH2)13CH3

十六碳烯—1。

(2)二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①二烯烃的命名与烯烃命名相似,不同的是要在“烯”字前加上双键的数目“二” 字。例如:

CH3CH2CCH3CHCH2CH2CCH3CCHCH3

2-甲基—1,3—丁二烯,2,3—二甲基—1,3—戊二烯

②炔烃的命名原则与烯烃相似,即选择包含叁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碳原子的编号从距叁键最近的一端开始。

若分子中即含有双键又含有叁键时,则应选择含有双键和叁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并将其命名为烯炔(烯在前、炔在后)。编号时应使烯、炔所在位次的和为最小。例如:

CHCCHCH3CHCHCH2CH

33—甲基—4—庚烯—1—炔

但是,当双键和叁键处在相同的位次时,即烯、炔两碳原子编号之和相等时,则从靠近双键一端开始编号。如:

CHCCHCH2

1—丁烯—3—炔

(3)烯烃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根据IUPAC命名法,顺反异构体的构型是用Z(德文Zusammen,同)表示顺式结构,E(德文Entgegen,对)表示反式结构。在标记时,首先按照次序规则分别确定双键两端碳原子上所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的次序大小。如果双键上的2个碳原子连接的次序大的原子或原子团在双键的同一侧,则为Z式构型,如果双键上的2个碳原子连接的次序大的原子或原子团在双键的异侧时,则为E构型。

次序规则的要点为:

·先比较直接与双键相连的原子,原子序数大的排在前面。

·如果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相同时,则比较与该原子相连的原子序数。不是计算原子序数之和,而是以原子序数大的原子所在的基团在前。

·如果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相同,而该原子又以重键与别的原子相连时,则按重键级别分别以两个或三个相同原子计算。

取代基游离价所在的原子[1],原子序数大的在前,小的在后:

I—,Br—,Cl—,S—,P—,O—,N—,C—,H—(同位素按原子量大小次序排列D—,H—)

几种烃基的先后次序为:(CH3)3C—,(CH3)2CH—,CH3CH2—,CH3— 例如:

BrCClCHClBrCClCClH

(Z)—1,2—二氯溴乙烯

(E)—1,2—二氯溴乙烯

练习: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3CH2CH2CH(CH3)2(3)CH3HCCH2CH2CHCH2CH3CH(CH3)2(2)CH3CH(CH3)CH2CH(CH3)CH3CH2CH3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顺—4—甲基—2—戊烯

(2)

(Z)—3,4—二甲基—2—己烯(3)(E)—1—氯—1—溴—1—戊烯

3.下列烯烃中哪些有顺、反异构?若有,写出顺、反异构体并命名:

高考新政策河南 篇6

平行志愿投档,是按“分数优先”原则,先按分数排序,再遵循志愿投档。从最近几年来的录取情况看,平行志愿分布较为均衡,考生志愿的满足率比较高,可有效保护高分考生。

,河南省高考录取一本和二本实行的是平行志愿,本科三批和专科批次录取采取的是“顺序志愿+平行志愿”的模式。

起,河南省的本科三批和专科批次也将实行平行志愿。

另外,河南省还将推动招生计划管理改革,继续压缩人才培养过剩、就业率低的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计划,推动高校建立分专业招生计划安排与就业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今日高考新政解读

教育部3月29日召开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工作视频会议,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出席并讲话。主要要点摘录如下:

1、 把握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从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分析:专业结构在未来几年的调整速度会加快,5月各高校即将出炉20高招计划,其中专业的调整面和调整深度应该较往年出现比较大的变化。

2、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分析:让社会力量进入教育领域,利用其行业经验及资金优势加快孵化教育行业的变革,这从近几年标杆高校陆续推出的双导师,教材社会资源共建,实习基地建设等动作可以看出趋势。

3、深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分析:自主招生作为创新人才的甄选机制,其作用应该会加大甚至成为主渠道。浙江“三位一体”目前取得的成果斐然,研究浙江教育改革意义重大。

4、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分析:对师范类教育技术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从事教育互联网化的各类企业的利好。大量软件和硬件,包括整体解决方案应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5、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作典型发言

河南化学高考试题 篇7

本文以河南省第一大报, 最具权威性、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的党报《河南日报》2012~2016年中6月7日和6月8日的电子版报纸为研究样本。其中选取的报道共52篇, 包括《河南日报》本报的报道, 以及部分刊登在《河南日报》上但消息来源是新华社的报道。根据数量统计可知, 2012~2015年, 报道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报道篇幅最多的是2012年, 共15篇, 2013年13篇, 2014年下降到9篇, 篇幅最少的是2015年, 只有5篇报道, 而2016年, 报道篇幅数量有所增加, 为11篇。媒体报道数量的增加与受众的求知欲、国家政策以及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报道的类型

在研究的样本中, 共有52篇涉及高考的稿件, 其中有5篇的消息来源是新华社。笔者把这些稿件分为7类, 分别为考生类、助考类、考题分析类、考风考纪类、本报祝福类、摄影类和其他。

(一) 助考类

报纸是新闻媒体的一种形式, 它具备新闻媒体的功能。新闻媒体有提供信息、进行宣传、整合社会、实施舆论监督等功能。作为党报, 《河南日报》在高考期间发布大量的助考类新闻稿件, 很好地履行了媒体传媒责任感。助考类的新闻稿件主要是针对高考期间相关部门、团体、个人为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 有组织或自发地开展活动的新闻报道。[1]所以2012~2016年间《河南日报》电子版“助考”类的稿件共14篇, 占到总量的27%, 位居第一。报道的篇幅多为短消息, 内容多为司机免费送考, 公安机关、交通部门全力护考等。例如, 2016年6月7日河南新闻《全省公安机关为高考护航》这类报道的出现, 显示出河南全省对高考的重视。

(二) 考生及家长类

高考的主角虽是学生, 但家长们同样非常关心和紧张, 所以他们是新闻报道的重心和不可缺少的部分。《河南日报》考生类报道通常位于头条的位置, 内容通常是考生如何准备考试、家长如何保障后勤等, 报道篇幅主要是中长度。从统计结果看, 2012~2016年间《河南日报》共刊发此类稿件11篇, 所占比重为21%, 排名第二。例如, 2014年6月7日综合新闻3《高考来了, 我们准备好了》。

(三) 考风考纪类

高考是中国大学最重要的入学考试, 参加该考试的考生数量众多, 2016年全国考生达940万, 所以考生诚信和考试公平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自从“作弊入刑”后, 考风考纪问题引起了广大考生和全社会的注意。所以此类报道的内容通常是如何维护考试公平, 采取了何种措施, 并且提醒广大考生考试作弊的后果。2012~2016年间《河南日报》共刊发此类稿件7篇, 所占比重为13%, 排名第三。例如, 2012年6月8日发表稿件《诚信应考维护考试公平》。

(四) 考题分析类

从选取的样本看, 除了2012年《河南日报》没有对考题进行分析外, 2013~2016年报纸都有篇幅对高考考题进行分析。考题分析类的报道占总报道量的11%。因为高考第一门考试科目是语文, 所以每年6月8日高考的第二天的报道中, 会围绕作文题目做文章, 如2016年6月8日《“成功的标准”是题眼》。

(五) 本报祝福类

5年间《河南日报》刊发祝福类的稿件共3篇, 分别是在2012年6月7日、2013年6月8日和2014年6月17日刊登的《全省80.58万考生今日赶考河南日报衷心祝愿广大考生发挥最高水平, 考出好成绩》《河南日报官方微博助考传递正能量》《我省72.4万名学子今日赴考河南日报祝福考生取得佳绩》的文章。这类文章的刊登充分体现了《河南日报》的人性关怀, 非常具有亲和力。

(六) 摄影类

在读图时代, 新闻摄影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它能够迅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直观地表达想要传播的信息, 非常有现场感、画面感和时效性。新闻摄影不仅有图片, 还有文字说明。《河南日报》5年的高考报道中有6篇摄影报道, 平均1年1篇。新闻摄影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式, 如2015年6月8日《高考掠影》、2016年6月8日《祝福·期盼》等。

(七) 其他

《河南日报》5年刊发的其他类涉及高考的稿件共6篇, 所占比重为12%。内容多为高校的招生信息、高考的变化等。这类稿件与考生息息相关, 属于服务类信息。例如, 2012年6月7日《军队院校在我省招生1471人》、2012年6月8日《“高考成本”, 35年翻了数万倍?网曝高考“成本路线图”透视》。

二、报道的特点

(一) 正确的舆论导向

高考这个题材是每年必须报道的, 如何让报道策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成了媒体“新闻大战”的目标。有些记者为了“猎奇”, 报道了考生穿红衣、学生家长“拜头香”的新闻, 封建迷信味十足, 这样的高考报道本身舆论导向就有问题。而《河南日报》关于高考报道的内容就做得非常好。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维护了主流的价值体统, 履行了媒体的责任和义务。例如, 2016年6月7日《静待花开》告诉考生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 把高考当做自己的“成人礼”, 让竞争和压力见证成长。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和求神拜佛形成鲜明的对比, 树立了正确的榜样。

(二) 及时准确传递信息

高考的时间性很强, 每项工作、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时间界限。而且根据每年国家政策的变化, 媒体的报道也要紧跟时代, 确保向受众传递准确及时的信息。例如, 2016年高考是“作弊入刑”实施后的第一年,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高考。《河南日报》在《高考, 我们准备好了》、摄影新闻《考场“踩点”》中, 明确告诉受众今年高考实行“无声考场”、需要指纹验证、金属探测仪对全身进行细致检查、正面拍照“三通过”后方许入场, 每位考生大约需要2分钟时间来做准备, 及时向考生传递有效的相关信息, 宣传了政府为了维护考试公平所做的有效措施。

《河南日报》官方微博于2013年高考第一天, 围绕高考及时发布和传递各种服务和提示信息, 让考生看到报道后有所受益。比如郑州城市环境、河南天气状况, 各地爱心送考车等服务型微博。这样的策划为考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温暖了学子的心。2014年6月7日《高考服务站》贴心地提醒考生注意饮食, 并给出建议, 同时提供了减压方法。2016年6月8日《高考只是人生一个逗号》这篇报道通过分析今年高考作文题目, 为考生调试心理, 等考生看到报纸时, 知道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逗号,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三) 故事化新闻较少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不同, 党报是政党的机关报, 是宣传政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 内容上通常选取富有人情味又能体现高尚情操的题材, 保持格调高雅, 不媚俗、不庸俗。而都市报在发展过程中, 首先是以批评报道打开了读者市场, 其次是故事化和娱乐化, 这类素材常在都市报中出现。例如, 《现代快报》2011年F5版《“静秋”赶考》, 讲述的就是电影《山楂树之恋》静秋的扮演者周冬雨的高考故事。党报扮演着社会公器和社会守望者的角色, 所以党报的稿件质量要突出, 形成独具特色的大报风范。没有古稀老人多次参加高考、名人明星参考经历等娱乐性、趣味性强的素材, 更多的是能让人感同身受的报道, 如2016年6月8日新闻摄影《祝福·期盼》中一考生考前抚摸爸爸的头, 安慰他别紧张;一位妈妈向微笑的女儿竖起大拇指。

《河南日报》5年内的高考新闻稿件中虽然故事化新闻较少, 但这并不意味着党报稿件乏味枯燥。比如2014年6月8日新闻摄影作品《高考表情》用学生、家长、志愿者、武警不同的表情形象还原了高考中角色不同、心态不同的现象;2013年6月8日《郑州交巡警帮了16名“马大哈”》, 这篇稿件中采用了“马大哈”这样的口语化的表达, 非常有亲和力;2013年6月7日《最严高考需要人性化“补丁”》, “补丁”一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新闻的内涵, 一目了然, 非常贴近生活, 贴近读者, 使新闻达到更佳的宣传的效果。

(四) 报纸充满人文关怀

纵观5年间《河南日报》电子版, 发现该报纸会在高考第一天刊登本报祝福, 这是非常好的关注高考的一种形式。比如2012年6月7日《全省80.58万考生今日赶考河南日报衷心祝愿广大考生发挥最高水平, 考出好成绩》;2014年6月7日《我省72.4万名学子今日赴考河南日报祝福考生取得佳绩》等文章温暖了高考学子的心, 表现出媒体对考生的呵护与人性关怀, 拉近了受众与媒体的距离。

三、报道的思考

(一) 做深度报道

以往的高考报道, 表面化和程式化现象较为普遍。仅仅及时、准确报道高考信息不能使读者完全满意。《河南日报》刊登的招生信息类文章只明确招生人数、报考条件, 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招生院校的报录比、录取体制和方法的改变、考生档案的周转程序等没有深入挖掘。而考生和家长往往希望了解得更深更细, 而不是停留在表层。因此,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有目的、有针对地作深入报道。

(二) 真正的高考报道在高考结束后

高考是一件大事, 非常重要, 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 所以高考新闻是媒体必须报道的内容。根据5年《河南日报》电子版高考新闻统计发现, 高考当天的报道非常集中外, 除了一些交通、饮食、注意事项等服务类信息对考生有所帮助外, 其他的新闻如高考后勤如何保障等现场报道, 不仅没有起到缓解考生和陪考家长压力的作用, 反而制造和加剧了高考时的紧张气氛, 有违媒体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其实真正的高考报道, 应从高考结束的时候开始。没有了考试的压力, 媒体可以找考生谈谈对此次经历的感受, 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考题, 讲述复习备考时的故事, 可以请高三的老师从复习方法、学生心理等方面进行讲解, 也可以请相关部门通报考试中出现的情况等。同时, 随着填报志愿等环节到来, 媒体的高考素材更加宽泛, 如如何填报志愿、今年高招政策是什么样的、往年高校的报录比是多少、考生是如何看待填报志愿的等。此外, 还可以找昔日的高考生分享一下填报志愿的经验, 找高校老师给一些专业性的意见等, 这些内容都可以进行深度报道。高考结束后, 考生和家长需要大量有用的信息和经验, 这些需求给媒体提供了不同的报道角度, 满足了目标受众的需求, 也能保证报纸的销量。

(三) 增加读者互动

报纸是与公众平等交流的渠道, 为人民服务的平台, 党报也不例外。党报可以在报纸上开设读者评论栏目, 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社会热点话题。例如, “高考”, 或者是国内外重大事件开展讨论, 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评论或看法刊登在报纸上, 并附上本报评论员对该事件的看法。这样做不仅可以引导舆论导向, 还充分给予读者话语权, 激发读者互动反馈的欲望, 从而与广大受众平等交流, 实现媒体与受众的良好互动。有了互动的渠道就有了与读者互动的基础, 党报就多了一份亲近感。

四、结语

高考新闻之所以能够引起受众的高度关注, 是因为它牵涉复杂的社会利益:既影响考生个人的前途, 又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因此, 与高考相关的新闻有很大的社会敏感度, 但媒体的关注间接增加了高考紧张的气氛。通过对《河南日报》连续5年刊发的高考新闻的定量分析可知, 对于高考的报道要找到有新意的题材, 避免出现高考新闻报道的“刻板印象”。

参考文献

[1]邱天.都市报高考报道的特点与启示——以《现代快报》2005~2014年高考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 2014 (12) :55-56.

[2]彭国元.新闻媒体如何抓社会热点——从高考系列报道的采写体会说开去[J].声屏世界, 1994 (12) :14-15.

[3]王瑞军.增强党报的亲切感之我见[J].采写编, 2004 (06) :39.

河南化学高考试题 篇8

[关键词]新县苏河—千斤地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找矿前景

1.前言

本区属秦岭地层区北秦岭分区桐柏-商城小区南部、桐柏山—大别山分区北部,处在桐柏-大别褶皱带上,基本构造格架表现为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被低缓伸展滑脱片麻理带所改造的片麻岩穹窿带,后期岩浆活动及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本区化探工作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区已完成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部分地区完成了重砂及土壤测量工作,为本区矿产资源调查及基础地质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通过对部分异常野外查证和进一步工作,发现了一批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产地,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地质找矿成果。本文以此区域的地球化学特征为选题,着重对其具有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总结,以期对本区同类矿床的找矿工作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2.地质概况

2.1地层

本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主要为:太古宇大别岩群变质表壳岩(msr);中元古界浒湾岩组(Pt2+3h);震旦系-奥陶系下统肖家庙岩组(Z-O1x);泥盆系南湾组(Dn);第四系更新统洪冲积相(Qp3apl)。

2.2构造

本区地层为单斜构造,总体走向为北西西向,片麻理产状倾向北,倾角60°~70°。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白洼韧性剪切带和八里畈韧性剪切带总体走向呈北西—南东向从该区穿过。

3.地球化学特征

3.1各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根据本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结果,对本区分析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可知,Mo、Cu、W、Au、Ag、Bi元素呈偏正正态分布,Pb、Zn、As、Sb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元素分布形式呈单峰模式分布。

本区土壤中Pb、W、Mo、Ag、As、Sb、Bi七种元素的富集系数q均大于(等于)1,说明区内土壤中这些元素含量与地壳元素丰度背景相比,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富集。表明该地区Pb、W、Mo、Ag、As、Sb、Bi等金属的地球化学背景较高,具有多金属成矿物质来源丰富的特点;Cu、Zn、Au三种元素的富集系数q小于1,说明区内土壤中这些元素含量与地壳元素丰度背景相比,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散,其中Au元素的分散较为强烈。

将本区10种元素做了R型聚类分析得各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α=0.05)。

该区10种元素做因子分析结果:F1因子Cu、Mo、Ag;F2因子As、Sb;F3因子W、Bi;F4因子Pb;F5因子Au; F6因子Zn。

根据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元素因子分析结果,结合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元素R型聚类分析,可见元素Cu、Mo与Ag之间;As、Sb之间;W、Bi之间相关关系最密切。其他元素之间相关系数小于0.4,相关关系均较小,相关性较疏远; Au、Zn、Pb与其它元素相关关系更远。化學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反映了区内矿化多期次、多阶段的特点。

3.2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根据本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该区中,Mo、Cu、Au、W、Bi元素异常规模较大,具内、中、外浓度带;其次为Ag、Zn元素面积较大、异常数量较多,多只具中、外浓度带。Pb、As、Sb元素面积不大、数量较多,多只具外浓度带。

3.3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空间分布特征

本区内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空间展布以宽带状、小面状及孤点状为主。

Au异常呈宽带状主要分布于本区北东部一带,总体上呈带状分布于八里畈剪切带北侧震旦系-奥陶系下统肖家庙岩组中,与剪切带走向一致。金异常数量多,面积较大、强度高,规模显著。与部分铜异常组合分布性较好。

Cu、Mo、Bi、W、Zn、Ag异常主要分布于本区南中部一带,总体上呈带状分布于白洼韧性剪切带北侧太古宇大别岩群变质表壳岩(msr)、早白垩世烧香尖二长花岗岩(K1S Xηγ)和晚古生代四面山含榴混合花岗岩(Pz2γ)中,与剪切带走向一致。该处元素异常面积大、强度高,规模显著。Mo、Bi、W异常具内、中、外浓度带,且内、中浓度带具一定规模; Zn异常面积较大,多只具中、外浓度带; Ag异常多呈小规模面状零星分布;Cu异常数量较多,除本区北东部的及下李南部规模相对较大,其它多呈小规模面状及孤点状分布。

Pb、Sb、As异常多呈小规模面状分布于本区多地。Pb异常数量较多,具中、外浓度带,总体强度不高,规模不大,与其它元素异常套合性较差。

4.异常评价

本次共圈定区内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4处,其中土壤扫面区圈定9处、土壤剖面区5处。总体来看,本区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其异常特征为:数量较多,组合复杂,且规模较大,浓集中心明显。现以其中一处进行评述:

该异常位于下李塆-汪岩一带,异常区见早白垩世烧香尖二长花岗岩、晚古生代四面山含榴混合花岗岩及元古代黄毛老钾长花岗质片麻岩大面积出露,及少量第四系上更新统洪-冲积层的粉砂质粘土,未见断裂等构造。异常区元素异常局部套合性较好、局部浓集中心明显,形态不规则。总体是一处具规模较大、找矿前景较好综合异常。

钼异常面积1.089km2,峰值为250.0×10-6,具内中外三级浓度带且内中带面积较大;钨异常面积1.005km2,最高峰值98.2×10-6,具内中外三级浓度带;铋异常面积0.862km2,峰值18.7×10-6,具内中外三级级浓度带;铜异常面积0.664km2,峰值1703.1×10-6,具内中外三级级浓度带;银、砷、锌、铅、锑异常在该区具亦一定规模,多呈小型带状或不规则状分布。

5.结论

(1)本次对区内钼、金、银、铜、铅、锌、钨、铋、砷、锑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初步查明了钼、金、铜等元素的含量分散富集与地层、构造的关系,总体来看,本区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其异常特征为:数量较多,组合复杂,且规模较大,浓集中心明显。

(2)从全区元素的富集系数(q)和变化系数(Cv)看,高背景而变化系数较大的元素有W、Mo、Bi、Ag元素,它们在本区内有着高背景值和高变异系数,区内成矿的可能性较大;高背景而变化系数较小的元素有Pb、As、Sb,由于分异能力不大,该元素成矿可能性较小或对找其它矿种起指示作用;低背景而变化系数大的元素有Cu、Au元素,表明这元素在区域内整体呈贫化状态,但同时又具有一定分异现象。局部一定地质条件下富集成矿的可能性大,尤其Au极强的分异能力;低背景而变化系数小的元素有Zn元素,一般来说较难具有成矿性,找矿前景不大。

参考文献

[1] DZ/T 0011-91,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比例尺1:5 000)[S]

[2]陈丽娟,陈鹏.河南省新县姚冲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地质找矿论丛,2011,(04):385~392.

河南高考作文 篇9

一个名叫《舌尖上的中国》的记录片激起了我对中国美食的兴趣。每天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打开电视看《舌尖上的中国》,它就像我的老师一样,我每天如饥似渴的向他学习着。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要真真正正的认识美食,只有你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你才能了解美食的真正意义。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与行路让我认识了美食。

最近我在学校里找到了一本科普类书籍,《十万个为什么》下,其中讲述了各种名菜、小吃、酒水、调味料等的来历。我最为喜爱的故事是:南通甜炒面的来历。故事是一位官员来到南通审查当地的情况,但是走到半路遇到强盗,抢光了他所有的东西。他来到一位地主的家里请求住宿一晚,但地主看他不顺眼,就对手下说:“把剩下的面条和猪饲料抄一遍,打发给这个乞丐。”但那个厨师不忍心,就在里面加了花生和白糖拿给那位官员,但官员吃起来味道非常好,官员问这道菜是怎么做的,那个厨师一五一十的说了。官员回家吩咐厨师把这道菜做出来,味道绝佳。之后他们把配方传了出去,这就是南通甜炒面的来历。这个故事就像这道菜的味道一样,其中包含了那位厨师的仁慈。

我渴望有一个机会,能去历史悠久的西安。为了我能了解历史的宏伟,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西安(因为兵马佣就在那里。)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这才是我最重视的)。西安的名菜不多,但是形形色色的小吃可以说是一绝。说到小吃,西安的大麦市街回民风味小吃街人来人往,大多数都是来一品西安的美食文化的。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你走在这条街上,可以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能用高级食材做出好菜的厨师不算是高手,但用普通的食材做出好菜的厨师才是高手,肉夹馍就是一个例子,一张普通的面饼再配上一些卤羊肉,就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又受人喜爱肉夹馍,虽然肉夹馍选材普通,但是它物美价廉,卤味醇香肥而不腻,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管什么样的美食它的背后总有一个故事,领略它的美意就品其中的滋味吧。

去年我去了泸州的古蔺县,那里产著名的郎酒,因为它的名气,我也斗胆品尝了一小杯。闻起来很香,味道有些辣,咽下后香气返回口中,唇齿留香。席里还听到关于郎酒的故事:从前有一位青年很爱一位姑娘,但是丈母娘要求彩礼是一百坛酒,于是青年自己动手辛苦酿制了一百坛酒,娶了姑娘,以后酿酒为生。他为人很善良,酿出的酒深受人们欢迎,时间久了人们就称那个青年酿出酒的叫“郎酒”。

上一篇:国家林业局关于批复2009年部门预算的通知下一篇:康城中学值周组24小时工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