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总复习资料

2024-07-27

高考前总复习资料(共6篇)

高考前总复习资料 篇1

语文: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http:// 第二部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http://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http://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http:// 第五部分 写作http://

数学: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http:// 第二章 函数http:// 第三章 数列http:// 第四章 三角函数http:// 第五章平面向量http:// 第六章 不等式http://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http:// 第八章 圆锥曲线http://

第九章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http:// 第十章 排列、组合和概率http:// 第十一章 统计http:// 第十二章 导数http://

英语:

第一部分 单元训练http:// 第二部分 写作训练http://

第三部分 语法训练http:// 第四部分 听力训练http:// 第五部分 高考试卷http:// 第六部分 单词拼写http://

生物:

高二生物第1册(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http:// 高二生物第1册(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http://

高二生物第1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上)http:// 高二生物第1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下)http:// 高二生物第1册(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http:// 高二生物第1册(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http://

高二生物第2册(六上)(第六章遗传和变异)http:// 高二生物第2册(六下)(第六章遗传和变异)http:// 高二生物第2册

(七)(第七章生物的进化)http:// 高二生物第2册

(八)(第八章生物与环境)http:// 高二生物第2册

(九)(第九章人与生物圈)http://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http://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http://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http://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四生命的延续)http://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五生物与环境)http://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六实验、实习和研究性学习)http://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http://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http://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上)http://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下)http://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http://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http://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上)http://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下)http://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七章生物的进化,第九章人与生物圈)http://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八章生物与环境)http://

高三生物全一册

(一)(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http://

高三生物全一册

(二)(第二章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http://

高三生物全一册

(三)(第三章遗传与基因工程)http:// 高三生物全一册

(四)(第四章细胞与细胞工程)http:// 高三生物全一册

(五)(第五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http://

高中生物必修

1(一)(第一章走进细胞)http:// 高中生物必修1

(二)(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http:// 高中生物必修1

(三)(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http:// 高中生物必修1

(四)(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http://

高中生物必修1

(五)(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http://

高中生物必修1

(六)(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http://

高中生物必修

2(一)(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http:// 高中生物必修2

(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http://

高中生物必修2

(三)(第三章基因的本质)http:// 高中生物必修2

(四)(第四章基因的表达)http:// 高中生物必修2

(五)(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http://

高中生物必修2

(六)(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http://

高中生物必修2

(七)(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http://

高中生物必修

3(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http://

高中生物必修3

(二)(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http://

高中生物必修3

(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http:// 高中生物必修3

(四)(第四章种群和群落)http:// 高中生物必修3

(五)(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http://

高中生物必修3

(六)(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http://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组成细胞的分子)http://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细胞的结构)http://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酶和ATP)http://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http://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基础知识)http://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增殖:基础知识)http://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基础知识)http://

还有生物专题

第一讲高考生物复习方略1(比较法)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第二章 直线运动http://。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http://。第四章 曲线运动http://。第五章 万有引力定律http://。第六章 机械能http://。第七章 动量http://。

第八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http://。第九章 电场http://。第十章 恒定电流http://。第十一章 磁场http://。第十二章 电磁感应http://。

第十三章 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http://。第十四章 热学http://。第十五章 光的传播http://。第十六章 光的波动性http://。第十七章 量子论初步http://。第十八章 原子核http://。

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http://。

第二章 碱金属http://。第三章 物质的量http://。第四章 卤素http://。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http://。第六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http://。第七章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http://。第八章 氮族元素http://。第九章 化学平衡http://。第十章 电离平衡http://。第十一章 集中重要金属http://。第十二章 烃http://。

第十三章 烃的衍生物http://。

第十四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合成材料http://。第十五章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http://。

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http://。中国古代史 http://。中国近代史 http://。

地理: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http://。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第二单元 大气)http://。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http://。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http://。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http://。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二单元 人口与环境)http://。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三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http://。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http://。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单元 文化景观与旅游活动)http://。

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一单元 世界地理)http://。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http://。

政治:

第一部分 经济常识http://。第二部分 哲学常识http://。第三部分 政治常识http://。

历年高考真题

语文http:// 文科数学http:// 理科数学http://

英语http:// 文综http:// 理综http://

高考前总复习资料 篇2

一忌舍本逐末, 放弃基础

首先, 高中政治教材教学内容包括高一经济学常识上、下册, 高二哲学常识上、下册及高三政治学常识全一册, 为了应对高二下学期的政治会考, 也为了尽早投入高三复习, 一般在高二学期结束时教师便已完成了所有的高中政治教材内容的教学, 这样在高三开始就进入第一轮复习。

其次, 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基础, 包括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 最好不要过早把重心放在做题训练上。当然, 适当的做题训练是必要的, 但主要目的应是为夯实基础服务。

另外, 高中政治教材内容数量大, 而在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中, 由于课时少, 教学内容多, 造成很多学生只能是囫囵吞枣, 一知半解, 所以第一轮复习时巩固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定要固好这个“本”, 千万不可舍本逐末, 放弃基础。

二忌分而不联, 缺乏综合

虽然第一轮复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基础, 但复习毕竟不等于学习新课, 这次复习应该注意加强知识点之间的整合以便建构知识体系。我们知道, 无论哪一学科, 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都是很紧密的:经济学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环相扣;哲学有其自身的体系结构;政治学中国家的内政、外交、民族、宗教等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知识复习时是该给它们整合了。如果这时的复习仍然是只分不联, 没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讲清楚, 那再讲几遍也是徒劳。比如一个“就业”问题, 增加就业需要多方面措施, 但在课本上却没有一节是专门讲就业问题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第二课的宏观调控、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课的企业, 第四课的劳动者素质等, 都应该充分讲透。

另外, 从高考的角度来看, 现在的高考试题不仅要求专业性, 也要求一定的综合性, 在复习中没有综合, 学生答题的视野和思路就无法拓展, 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复习中的知识点的综合。

三忌走马观花, 浅尝辄止

复习中要有综合性, 而层次性和深入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材料型的试题, 学生往往答题时不能全面, 有的找不到要点, 有的看不懂材料, 有的找不到答题的方向, 这当然跟我们的复习是有一定关系的。试题所用材料不会是课本上的内容, 甚至可能是从未见过的, 但无论何种材料, 我们都可以去做出正确的概括和分析, 这就要求复习时要注意训练学生的阅读材料能力, 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 而且还要能够从深度去研究“这是什么”、“它会怎样”、“这是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例如经济常识考查, 给了我们一个社会生活中的不正当经济行为的材料, 那么我们该从哪些角度去分析呢? (1) 这是什么———不正当经济行为或不正当竞争; (2) 为什么——市场调节的缺陷; (3) 会怎样———违背市场交易原则, 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4) 怎么办———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这样, 对教材看似零散的知识点就有了一个综合性的把握。

四忌脱离学生, 自娱自乐

曾有一个同事向我诉苦:学生上课挺认真的, 但成绩老是上不去。我就去听了同事的课, 他思维很敏捷, 条理也很清楚, 整堂课都讲得眉飞色舞、神采飞扬, 中间几乎没有任何停顿, 直到下课铃响还意犹未尽。而学生们也全神贯注, 听得津津有味。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我对他说:“你的讲解没有问题, 但是学生们整堂课都在看你表演了, 他们连动脑的时间都没有!”

讲课要有一定的演说技巧, 才能调动学生, 吸引学生, 但讲课毕竟不等于演说, 教师还得注意引导启发学生, 增强针对性。我们不妨常常问自己几个问题:学生们的思维在跟着我吗?我讲的内容他们已经懂了吗?他们的疑问已完全消除了吗?他们受到启发, 有所收获了吗?

五忌为考而考, 以考代讲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 每个月都会有测试或考试。一是为了随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了解存在的问题;二是为了让学生适应考试。但是, 如果考得过多, 反而会适得其反, 事倍功半, 如果没有充分利用好考试的话, 我们除了得到一个成绩之外, 往往收效甚微。所以, 每一次考试, 我们都应该做好所用试卷的选择, 考试时间的安排, 阅卷工作的组织, 以及考后试卷的分析等。

这里重点说说考后试卷分析这一环节。

首先, 客观题易错点的分析。不仅要找到这套试卷中学生易错的那几题, 而且还要注意的是在这些题中学生容易误选的那几个选项, 为什么会误选这个选项?它和正确选项的区分在哪?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只有找出病因, 才能对症下药, 避免重蹈覆辙。

其次, 主观题丢分的原因。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 答题的习惯也不尽相同, 所以在试卷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是设问方向把握不准, 还是材料分析能力差?是结合材料不够, 还是答题格式有误?教师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归纳, 再有针对性地在试卷讲析中解决好这些问题。

再次, 试卷分析还应注意纵向分析, 既要分析这一次的问题, 还应把几次的问题作一个比较和综合, 几次考试中有没有重复出现的问题?几次考试下来, 表现比较集中的是哪一类错误或者哪一板块的知识?只有充分汇集、综合把握了这些信息, 在以后的复习中才能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避免无的放矢。

六忌各自为政, 闭门造车

高考的文科综合考试已经开始很多年了, 考生们也已经适应了这种考试方式, 然而, 由于文综各科老师的知识水平限制和其他客观原因, 所以综合仍然只能是学生自己的综合, 在教学中各科任老师也只能是各自为政, 各自种好自己一亩三分地, 在这种情况下, 加强交流是高考复习必不可少的要求。

一是同校教师间的交流。既包括同科目任课老师间的交流, 也包括与其他科目任课老师的交流。以政治学科为例, 如果老师缺乏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 那又如何讲好“区域经济”、“中部崛起”?又如何让学生理解“国际关系”、“外交政策”?

二是与其他学校的教师之间的交流。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虽然各地区, 各学校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 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也各有特点, 但同样是高中政治教学, 有很多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地方, 所以通过校际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是完全有可能且完全必要的。

七忌照本宣科, 不闻世事

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篇3

一、注意收集高考信息

高考信息把握正确, 方法明确, 针对性强, 复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 必须注重高考信息的收集。教师要重视对《考试大纲》的研究, 重视对历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和比较, 从中发现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 研究复习教学的对策, 准确地进行复习, 避免盲目性, 提高复习的效果。必须把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渗透在备课里, 体现在课堂上, 落实在训练中。各知识点的难度要以考试说中的能力来界定。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主要特点是: (一) 继续保持稳定, 突出考查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 即主干知识, 或能够再生知识的知识; (二) 强化知识体系, 从学科的整体意义上设立试题; (三) 深化能力立意, 加强探索能力的考查; (四) 贴近生产生活, 联系最新重大时事, 拓展地理思维空间; (五) 适当降低难度,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六) 稳中求变, 积极创新; (七) 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能力试题。因此, 认真仔细地对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的研究将对复习起到定向定位的作用。

二、建立知识联系线索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 是对已知知识的加工和重组, 需要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联系途径和方向, 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 方能提取应用。旧知识在新的指导思想下, 经过重新组合、归纳、联系、迁移, 就成为“有组织的”新知识。例如:空间分布的接近联系或对比联系, 如:世界大洲的分布—板块的分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年轻的褶皱山脉的分布—年轻的高原的分布—某些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古老的高原的分布—主要平原的分布—与冲击平原有关大河的分布。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联系, 如: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衡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自然植被的分布—自然带的分布—土地利用的不同类型—农业发展的不同类型—农作物的分布。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晨昏线移动—地方时不同—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地球运动在远日点附近—7月初—北极附近为极昼—晨线在北极圈内。地理事物间平行并列关系的联系, 如:各种外力地质作用, 各种工业部门, 组成同一地理事物的各种要素 (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 共同影响或共同作用于同一地理事物的各种因素 (如影响气候的因素) , 形成同一地理事物的多项条件 (如土壤形成的条件、形成大气环流的气压带风带、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 。地理事物间主次从属关系的联系, 如:气候要素与其所包含的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外力地质作用与其所包含的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自然资源与其所包含的土地资源、大气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地理事物间大小包含关系的联系, 如:总星系—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及陆地水—地表水 (河流水、湖泊水、冰川) 及地下水 (潜水、承压水) 等;农作物—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等;能源资源—常规能源—矿物能源—煤炭、石油等。

三、致力培养地图技能

地图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也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学生结合地图学习地理, 就容易理解和记忆,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智力。而读图技能本身也是地理学科基本技能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年来的高考试卷, 地图的分量占得非常重, 培养地图技能对地理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学生在培养地图技能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图与图之间的转换, 如: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剖面图转换成平面图、表格转换成曲线图、扇形图与柱状图的转换等。另外是图与文之间的转换, 尽可能地将地理课本中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理解与掌握, 不要凭空去记、去背, 学会图文转换。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对于培养地图技能值得特别注意的是0°、180°、160°E、20°W、120°E这五条经线和赤道 (0°) 、北回归线 (23°26′N) 、南回归线 (23°26′S) 、北极圈 (66°34′N) 、南极圈 (66°34′S) 、30°N、30°S、60°N、60°S这九条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并在训练中要求自己准确找出这十四条线穿过的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而且在一定的经纬度跨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 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比如:拿到一幅等高线图, 能从图上等高线的走向、密度、递变规律等读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发展农业的方向等。又如, 在一幅经纬网地图中, 能从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度数大小, 判断此图所在的区域, 分析地理特征、自然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气候问题等。分析的时候, 应先从整体上把握, 再推向局部地区。经过这样的训练, 将地图装在脑中, 在地图上应对知识点, 地理就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而成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地图, 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就可以在地图上浮现了。

如何复习高考数学 篇4

数学学科在高考体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是每年高考中, 一些平时数学基础不错的学生, 却不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学生在数学分数上很难拉开距离, 这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数学分数只能尽量的高, 不能低, 否则就很被动。那么对于数学学科, 应该如何复习呢?

一、我们要正视几个现实问题

笔者一年来分析了400多位学生的试卷。在试卷分析中, 以及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看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不足。以下所列举的问题, 不是个别学生会遇到, 而是涉及到众多的学生。那么现实中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1. 学生数学学科很脆弱, 只要题目稍微加大难度, 就直接导致很多学生不适应。

原因就是在平时的学习中, 学生对题型的总结不全面、训练不合理, 特别是对各种试卷的适应能力没有到达一定的程度。

2. 半数学生答题时间不够用。

3. 四分之三的学生在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问题计算不彻底, 也就是不能计算出最终结果, 整体计算能力欠缺。

4. 对于选择题、填空题把握性不强。

有的学生由于性格原因, 粗心大意直接导致一些题目会而不对;还有更多的学生, 对那些稍微难一点的填空、选择题驾驭力不足, 在这类题上花费很多时间, 直接导致整个考试时间不够用, 甚至影响考试心态。

以上这些都是笔者的学生乃至全国学生在数学学科备考中存在的不足。如果学生想得到145分以上的高分, 那么上面的几个问题就要避免, 除了上面问题之外, 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学生去做。

二、考前如何训练最有效

对于笔者班上的学生, 题型总结全了, 解题方法也基本涵盖了, 但是训练还没有停止, 笔者认为应一直训练到高考前一天, 因此在训练上笔者也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1. 在训练中对题型进行总结

数学学科虽然包涵了46个基本概念、公式, 涵盖了18个规律和推论, 可是题型终究有限, 因此学生不能掉进题海中, 平时做题一定要注重质量, 不要盲目追求数量。在考试之前, 对题型的把握还是有必要的, 对相关的题型进行合理的训练也是有必要的。例如数学压轴题部分, 如数列综合题、解析几何综合题等, 学生在平时已对其专项训练了, 那么在考试中, 对这些题型的把握能力就增强了很多。学生在题型上可以这样归纳:

解析几何部分:曲线的方程与性质;解析几何中的几种探究性问题;最值问题;定点、定值问题;与其它知识交汇性的问题。

数列部分:求通项 (一般常见的情况有6种) ;求和 (一般常见的情况有7种) ;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运用 (一般常见的题型有5种) 。

高考中, 所有相关的题型, 一般都不会超出上述的范围。题型是有限的, 我们在训练中如果对每种题型都熟悉了, 解题思路也就熟悉了, 当看到某块知识点或者某个问题时, 马上就明白该题目的知识点是什么, 题型是什么, 有什么样的基本解题思路, 得分点把握如何等, 在头脑里会马上构建出解题体系。这就是训练的效果。在考前, 学生们也不必再去做更多新的试卷, 而应该把之前做过的试卷重新整理, 对相关的题型做一次总结, 再一次熟悉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这样复习效果肯定不错。一方面, 直接把平时训练的收获集中起来;另一方面, 增强了自己的解题信心。这些题目可能都做过了, 但就是没有总结到位或者归纳到位, 那么在考前如果学生这样尝试, 效率应该很高。

2. 在训练中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笔者是这样来训练班上学生的解题速度的, 例如一个小时之内, 给他们三份试卷的选择题、填空题, 让他们完成, 如果完成不了, 再重新规范。在这之前, 统计一下, 学生在什么方面存在不足, 比如题型把握不到位、思路不明确、计算慢、知识不熟悉等。然后根据大家的实际情况再次训练, 例如遇到比较大小这样的选择题, 看到这样的题目我们马上就知道这个题目属于不等式范围的, 不等式范围内的题目, 属于比较大小的题型以及方法共有8种, 分别是作差法、作商法、中间值法、数形结合法、单调性法等, 马上在头脑里过一下这些方法, 判断面前的题目属于哪一种, 那么很快就能得出答案了, 因为熟悉答题方法, 所用的时间就少, 正确率也高。

这样练得多了, 大家遇到选择或者填空的时候, 甚至能一眼看出来多数题目的答案。笔者相信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 在考试中时间不够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说, 与众不同的训练, 才能让学生考出与众不同的成绩。试卷前面题目做好了, 正确率高, 用的时间少, 就直接为后面压轴题提供了信心、时间上的保证, 加上平时对压轴题的训练, 那么相信学生对试卷的适应能力会很强, 数学成绩肯定不差。运用上面的方法进行尝试时, 注意一定要有章法, 不能盲目做题。

3. 在训练中积累解题思路

对于解题思路, 上面已经提到一些, 笔者觉得在训练中, 特别是根据对以往题目的总结, 可以总结出一些解题思路, 例如在解函数与导数题目中恒成立的问题有几种思路, 数形结合思想适用于什么样的题目, 换元法一般都什么时候用等。同时在训练中, 把一些解题工具用熟练, 例如说一些定理、函数的关键词 (单调性、奇偶性、最值等) , 这些都是常用的工具, 把这些工具用好, 再加上合理的材料辅助, 就能在短时间内打造“豪华宫殿”。

4. 成套的题目训练

在考试的时间段, 例如每天下午15:00—17:00, 仔细地做一份试卷, 然后根据标准答案判分, 检查还有哪些不足。然后再针对性地做出弥补, 同时, 要看是否对试卷中每一道题目都有思路, 这样既达到训练效果, 又在整体上熟悉了做题的思路。当然不一定要把面前的试卷做完, 有的试卷是用来做的, 有的则是用来“看”的, 只要你看出思路即可。

三、树立信心

高考前总复习资料 篇5

近些年高考中听力测试无论从材料的篇幅长短还是从题目的设置到阅读速度, 都适合学生正常发挥, 但如果学生们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拿高分是不可能的。听力材料的准备要做到质量高、针对性强。除了专门的高考听力专项训练外, 学生们可以听听力材料, 如CCTV-9、空中英语、及VOA SPECIAL ENGLIH等, 还可以从互联网上收集。在课余时间, 学生们还可以看一些欧美原声电视、电影, 另外, 同学们还可以听英文歌曲, 尽量听语速适中的歌曲。训练时把精听和泛听结合, 把课内和课外训练结合起来。

1. 平时注意语音、语调的正误, 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言技能。

听力能力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发音基础之上, 所以需要学生们从基础知识入手, 这些语音变化都是自然而成。另外, 学生们还要注意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读音上的差异, 注意区分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单词。

2. 坚持听说训练。

学生们不能只依靠课上时间训练, 要充分利用早读、英语角以及其他课余时间, 坚持听说训练。俗话说, 听说不分家, 听和说都是对大脑的刺激, 是相辅相成的。口语是改进听力、突破听力的有效方法。考生还可以进行听写单词、句子练习, 大声朗读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 跟读训练 (边听边读) , 也可以进行互相对话练习等。

3. 利用好课本练习。

在听力专项训练中, 学生们不难发现, 测试中的对话都反映了某种交际功能和交际场合, 这些功能和场合都在课本上出现过。所以大家一定不能放弃课本上的听力练习, 还要认真复习教材每一单元的对话部分, 熟悉在特定语境中的语言交际功能, 可以按类别对语言的特定功能进行梳理。

二、词汇复习

高考英语的词汇复习十分重要。复习时要注意总结归纳词汇的音、形、义、用四个方面, 扩大词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所谓深度和广度是指归纳同义词、近义词的异同。尽可能掌握词的各种用法、搭配和意义, 特别是那些用法和词义繁多、搭配能力强的常用基本词汇。除音、形、义外, 还要掌握它们的适用条件、语法特点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以便熟练运用。

1. 课本词汇。

词汇复习主要以课本为基础, 课文是语言的载体。复习词汇离不开他们来生存的语言环境, 复习课本时, 注意词汇和短语的归纳和总结, 做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章。困扰高三学生复习的首要问题是单词不过关, 原因是学生们没有结合课文记单词, 他们对于词义在课文语境中的应用还没有理解, 再多的记忆只是徒劳。一些能力差的学生只单纯地英汉、汉英地背诵, 甚至连词性都不顾, 以致于在做单词拼写题时, 只按汉语意思填写出单词, 却搞混了词性, 忘了人称、时态。在写作时, 汉语式句子、词性混用的现象多不胜数。由此可见, 要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能力, 必须摒弃“死记硬背”的单词记忆法, 要从词的音、形、义、用全面出发, 结合课文上下语境, 注意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的不同解释和用法。

2. 考纲词汇。

考纲词汇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在整个复习过程中, 应紧紧围绕纲内核心词汇展开, 注意实词用法的归纳、总结。同时要注意大纲中新增加的词汇和历届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词汇的用法。要掌握其命题规律和特点, 求同存异, 融会贯通。当然, 在复习考纲词汇时, 要“拉网式”排查, 要利用丰富典型的例句记忆单词, 不要只是建立一个列表, 对于需要辨析的词汇要借助例句加以理解。

3. 掌握构词法。

在英语阅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词, 这些词与我们学过的单词很像, 这些词就是由我们已学单词派生和合成的新单词, 掌握构词法对猜测这类词词义有很大的帮助。高考试题中, 根据构词法辨认的词汇是不给予注释的。高中课本中也给出了一些重要的构词法。在复习中, 大家要注意利用课本及《考纲》中的附录对词缀进行整理、记忆, 掌握准确的前缀、后缀的拼写、意义以及新生词的词性。学生们懂得了构词规律, 就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单词复习也就不再单调、乏味了。

4. 利用各种渠道适度扩大词汇量。

近些年高考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题中出现了不少网络文章、英文报刊、杂志上频繁出现的新鲜词, 这就要求我们要适当扩大词汇量。在扩大词汇量时,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电影、电视作品、报纸杂志等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增加与生词的接触频率, 以达到对生词的收集和记忆。要有一本好的工具书以确保生词的准确性。对于阅读中的生词, 没必要逢词必查, 不要做那些偏、怪、难的词汇题。

三、语法复习

近几年的语法题加大了考查应用语言能力的分量, 题干的设计不再单纯地考查语法, 而是突出了语境的作用。作为语言运用规则的语法知识, 学生们应该对此有比较系统性的了解和掌握, 以便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高考中的单词填空题、短文改错题和书面表达题就是通过语境这一形式对语法进行高难度的考查。在复习时, 要培养对英语语法知识的识记、理解以及语法知识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的能力。要做好语法复习, 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 突出重点。

语法项目分散在初、高中各册课本中, 学生们应依据《考纲》加以整理, 分类分块,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并且使重点突出;通过做练习或高考模拟题对重点语法项目进一步巩固和落实。大家要着重关注高考中出现的语法项目。如动词的时态、语态、动词的主动表被动、非谓语动词等, 都是高考常涉及的知识点。另外还有情态动词的推测功能, 情态动词与虚拟语气的结合, 以及情态动词的罕见用法, 形容词的级, 形容词做状语, 以及符合形容词的构成等。而主谓一致、从句 (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 的用法、强调结构、倒装句和省略句则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

2. 突出难点。

语法项目复杂繁多, 复习时要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应遵循由易到难, 难点突出的原则。在复习时, 不要过深过难, 要适当降低语法难度, 增加语法和语境的结合。例如, 在复习情态动词时, 应先从情态动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用法复习, 再过渡到这些情态动词的区别和共性, 最后才是情态动词表推测和情态动词的虚拟功能等的综合应用。学生们只有系统地掌握了情态动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用法才能在情态动词的综合考查上避免出现概念不清、用法混乱的现象;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情态动词的综合用法以及罕见用法这些难点上。同时, 结合一些与学生们实际生活比较贴近的实例反复加以练习, 就可以在短期内不必死记硬背就掌握了情态动词常考的难点, 既省时又见效。这样做不仅可以使语法知识紧密联系, 不致于出现断点, 还可以有效地把握不同语法知识的难点所在。

3. 打破固定模式, 结合语境灵活运用。

一些考生在复习语法时, 只是简单重复记忆一些语法项目, 而高考就会利用大家这一弱点出一些让学生意外的题, 如:He______in the army for this years, and now he works in a big company.A has worked;B worked;C was working;D had worked此题正确答案应为B而不是A。 (此题强调他在部队服役3年这一事实应用一般过去时) 。还有一些时态题在题干里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提示, 考生们只能通过字里行间的语气、动词的时态形式甚至是地点状语去体会说话人所表示的时间差, 找出正确答案。所以在平常复习时, 要练习体会语境所给出的真实语法信息, 充分掌握语法的基本法规及语法项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 积累和总结。

浅说高考复习的研讨 篇6

一、第一轮复习

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教材, 查漏补缺, 彻底扫除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 对物理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 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 提升应用能力。

1.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掌握知识结构。

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 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应该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从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

要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形成知识结构。如复习力学知识时, 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 (力) 和效果 (加速度) 联系起来, 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方法, 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空间的观念出发, 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 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的更为简便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分析, 整个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 而是一个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有机整体。

2. 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 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复习课本知识时, 应想到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在解题过程中的;而解决具体问题时, 又要想一想用到了哪些概念和公式, 让知识和解题能力结合起来。

遇到具体问题时, 首先要仔细读懂题意, 了解明显的和隐含的已知条件, 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句, 把文字、图像转化为形象的物理过程, 想象出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物理模型。然后判断变化的趋势, 确定解题方向, 选择适当的规律和公式, 再结合相关的条件进行具体的计算和解答。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P和Q相距L, 质量分别是m和2m, 若除库仑力以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当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时, P的加速度为a, 经过一段时间后Q的加速度大小也变为a, 此时Q的速度为v, 求此时两电荷的间距和P的速度为多大。通过仔细审题, 可以想象为两个带电小球P、Q静止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 开始运动时均有加速度, 由于Q的质量大于P的质量, 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开始时Q的加速度一定小于a, 则Q作加速度增大的运动, 所以两球间的库仑力为相互吸引力。显然, 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库仑定律就可以求出两球的间距;若以两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由于不受其他外力, 系统动量守恒, 所以用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出P球的瞬时速度。

二、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 突破难点, 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 提升应战能力。

主干知识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重点、难点, 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是提高能力的基点。每个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 都要在主干知识上狠下工夫。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 还要加深理解、熟练运用, 做到既要“知其然”, 也要“知其所以然”。

三、第三轮复习

临近五月, 高考进入冲刺复习阶段, 这时候, 大家都做了很多练习题, 可还是有不少考生觉得自己的物理成绩不是很理想, 不知道这一阶段怎么复习才可以把成绩提高更多;有的考生还产生了畏惧情绪, 心理压力很大。其实, 只要在最后的复习中调整好心态, 做到下面几点, 就一定可以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1. 回归课本, 梳理基础知识。

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 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按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框架整理清楚。

2. 看纠错本。

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 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 思维方式的偏差, 解题规范的疏漏。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 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 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3. 浏览重点、热点问题。

高考一直都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 尤其是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

4. 注意答题技巧与规范。

做选择题时, 要在审题的同时找出关键词和题目材料的主旨, 选出表述正确的选项, 进行比较、对照, 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5. 选做真题。

上一篇:外贸采购员的职责有什么下一篇:幼儿园园长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