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之道》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23

《为师之道》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1篇)

《为师之道》学习心得体会 篇1

《为师之道》学习心得体会

师之道,其意不仅为择师之道,也有为师之道的意思。从古至今,大家都对于选择老师,爱戴老师,敬重老师行为礼仪等比较重视。吕氏春秋。劝学中说:“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在唐。韩愈《师说》中也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元。关汉卿也曾说过:“一日之师,终身为父。”。而今天,我所指的却是它的“为师之道”,学生要尊重老师,那么老师也该爱戴学生。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根本。我们必须遵循为师之道,要以德树人,德艺双馨。

从教两年来,既然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那么遵循做“文雅”“高雅”“优雅”的示范人就成为了我为人师表的目标。也是我为师之道的一重思想。在幼儿园工作中,保育和教育一直是幼儿园的主体。但是保育是幼儿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3岁到6岁儿童而言,学习可以放在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的课程中去,而我们幼儿园重要负责的就是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环节。所以我一直坚持把培养幼儿的一些良好行为习惯,与人交往能力,处事态度的引领等作为首要任务,从不会强加给他们很多学习的压力或者严厉的规矩。我希望尽量的陪他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所以不断的锻炼他们的自身修养和乐观的态度,为以后为人处事打好一定的基础。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很重视依法治教,以德树人的思想。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么我们幼儿园也有规章制度。应园领导的要求,我们幼儿老师不仅要对《幼儿园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熟记一二的,而且必须遵守。而我也是一直遵循着用热情,活力,激情创新教育,用和谐,友爱,奉献爱戴幼儿,这也做为了我为师之道的思想之一。在21世纪的学校里,学生和老师之间,应该真的形成亦师亦友的和谐局面。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而且有利于处理良好的师生关系。现在,在我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我不但是幼儿的老师,朋友,有时候还扮演者亲人甚至妈妈的角色。因为孩子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我来安排,我得对他们的时间负责,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负责。(jy135幼儿教育 www.jy135.com)尤其是,现在的小学已经很多都是寄宿学校了,孩子们每周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和自己的亲人相处的时间。那么,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对老师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深。久而久之,我们的内心也应该会心生友爱,那也就更加促使了我们为人“家人”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和恒心。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秉承了依法执教,以德树人的思想。最近几年,体罚和变相体罚的事件频繁发生。大家的为师之道呢?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时,才认识到他们是你当年的学生。”是呀,人们都说三岁看老,七岁定终身,但是人各有志,通过勤奋和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崭新的面貌。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家娇惯成形,所以有些孩子确实有了一些娇惯,蛮横,粗暴的行为。在幼儿园里也有一些很难管教的孩子。但是,我们就该一贯的否定他们吗,就该一贯的指证他们的缺点吗。也许我们需要给他们时间,也许我们可以陪他们一起正确的成长。请不要以我们的一些小误会而耽误了孩子的一生。记得前几天家访时,有件事情让我感触很深,因父母离异的缘故,从小跟随父亲的一个小女孩,在学校里真的是比小男孩都要淘气百倍,与同学打架,谩骂小朋友,抢别人的东西等都在她身上发生过。类似这种家庭听变故的例子我们国家还有很多,造成孩子心理缺陷的后果也有很多。然而这些,对于孩子的打击已经很大。如果在学校里,老师和同伴们又不能足够的了解和关心他们,同时再对他们的心理雪上加霜的造成另一层的影响。因此,有时候我们需要先了解事情的原由,可以试着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用亲切的态度鼓励和肯定他们。请尽量躲避那些指责和冷漠的态度再去“伤害”他们。在他们的人生路上也许会是荆棘,坎坷;也许是鲜花,掌声;也许是平淡,庸碌;而我们老师也都是他们人生的过客,所以我们主宰不了他们,也没有强制他们一切行为的权利。

道德经中曾说过,修之身,其德乃真。因此作为老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把依德树人作为我们人生路上不断提高和秉承的原则。

关于《为师之道》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教师工作的指南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除掌握深厚的知识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这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通过对《为师之道》这本书的阅读、学习,使我受益不浅,从中我感受到了许多新的东西。

首先,教师在师德方面要做到为人师表。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人民的文明程度,都有赖于道德规范。教师应该是体现社会道德规范的表率,是培养学生道德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抵制一切不良行为,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跟不道德的行为做不疲倦的斗争。教师应该用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动人事例,并结合理论,去启发诱导学生理解和实践,同时,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教师的高尚情操,做学生的模范,为人师表。

其次,教师要奉献全部光和热。教师要不断学习,剔除以往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中陈旧的落后的东西,采取现代化的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教师必须勤学不辍,不断充实自己。知识贫乏是不称职的教师,对教育事业不忠诚是失职的教师。教师要大力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让每个学生身上的才华都放射出灿烂的光彩,让每个学生身上蕴藏的智慧火花,都炽烈的燃烧起来。

最后,教师要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意志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具有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能够约束自己的动作、语言,抑制无意的激情和冲动,这既是职业修养中不可缺少的的心理品质,也是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冷静是智慧的源泉,急躁是无能的表现。教师在盛怒时,要学会忍耐,压抑脾气,心平气和的跟学生对话。

《为师之道》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源自自由思考,一切的成功教育都源自内心的需要。让我们多学一学古人,给教育一些‘闲暇’,还孩子一点自由吧!”作者张常美如是说。说的多好呀!就像作者列举的那样学生在教师全方位的介入、学校保姆式的管理中,没了自由和思考的时间。青春年少本是人生最美好最富想象力的时候,但是我们周围的青少年哪一个不在书山题海里打杀?大概是我孤陋寡闻,我见过的高中生看上去总比大学生显得苍老。即使同一个人高中到了大学后反倒越来越年轻。新课程改革推行那么多年,可是学生没有闲暇时间的年龄反而在逐步低龄化。小小的年龄的小学生就要穿梭于各种辅导班,就是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考取好的初中。孩子多累呀!

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同样也逼仄着孩子。就拿我们家来说吧!我和爱人本不打算让孩子上各类学科辅导班,之前很多朋友的多次建议我们也没有听取,一直拖到现在。儿子开学要上六年级了,几天前在众人的告诫下我游走于各个辅导班之间咨询,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我让孩子参加晚了。无奈中我让儿子挤进这辅导的大军,看着儿子暑假里还不能痛痛快快睡个好觉,有时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忘了哪位名人说过:“闲暇出智慧。”这句话。何时我们才能给孩子们腾出闲暇的时间来呢?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为师之道》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一、“故师之教也, 不争轻重、尊卑、贫富, 而争于道”, 这是为师者对自我价值的确认

春秋战国之时, 具备为师之资格的人, 都是具有“道术”的知识分子。无论儒家、墨家还是道家, 尽管他们思想上取舍不同, 但都无一例外地传授自己所认同的“道”, 而这便成了为师者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吕氏春秋》更明确地指出:“为师之务, 在于胜理, 在于行义。”又说:“义之大者, 莫大于利人, 利人莫大于教。”教师应当认识到, 其自身之所以存在重要价值, 在于其主要的社会职能是“教”, 在于“胜理”, 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德行的“人”, 即所谓“行义”是也。

进一步讲, “行义”二字标示出了为师者通过教育人、培养人而改造社会的神圣使命, 具有“道德责任”的性质。它不是一种外界所强加的任务, 而是在对社会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一种自觉担当, 达不到“行义”的目的和要求的时候就常常会感到惭愧与不安。从这个意义上讲, 为师者就是社会改造的引导者、先行者, 所以《吕氏春秋》讲:“故师之教也, 不争轻重、尊卑、贫富, 而争于道。”为了“行义”而“争于道”, 对于为师者而言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是为师者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的确, 为师者只有先确认了自我价值感、使命感, 才会有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就以大教育家孔子来说, 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与他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信念是分不开的, 他要通过育人来“行义”。在身处困境之时, 他还带领学生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 坚持自己的事业。在教育劳动中, 义务体现为使命, 在价值感和使命感中, 才能激发出内在的热情与持久的力量, 从而自觉、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育人的工作。

二、《吕氏春秋·诬徒》篇批评了某些为师者容易犯的四种毛病

1.“志气不和, 取舍数变, 固无恒心, 若晏阴喜怒无处, 言谈日易, 以恣自行。”

这里面有两个意思。一是讲课没有一个中心, 过于随心所欲, 缺少一贯性的原则, 信口开河;二是对待学生的态度不稳定, 喜怒无常。一般说来, “不讲”的老师少, 但“妄说”者却大有其人, “妄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欠缺、学术不精和不负责任。为师者应当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使自己心态平和, 宽大其胸怀, 培养对学生的良好感情。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 有时出现傲慢、顶撞、无理、“不懂事”等言行并不意外, 对此教师应掌握分寸, 正确处理。

2.“失之在己, 不肯自非, 愎过自用, 不可证移。”

就是说为师者自己有失败或过失, 不肯自我批评, 刚愎自用, 坚持错误。当然教师也是人, 也会犯错误, 但教师不应过分看重自己的尊严。有时教师为了维护师道尊严而坚持自己的错误不放, 实际上你的尊严并不能得到真正地维护, 相反却受到更大的损害。每个当老师的, 都希望学生尊重自己, 这是正常心理, 问题是怎样赢得学生的尊重。尊重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平等基础上的自觉行为, 即使对于年少的学生也应当是这样, 教师发现自己错了能坦率地承认, 学生不但不会瞧不起你, 反而会感到你可敬可亲。

3.“见权亲势及有富厚者, 不论其材, 不察其行, 驱而教之, 阿而谄之, 若恐弗及。”

有些教师阿谀谄媚权势者, 不管其德才如何, 千方百计地讨好奉承。这种情况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社会中都是存在的, 是不正常的。一方面, 这会在心理上“娇惯”那些富豪子弟, 使他们产生鄙视教师进而轻视知识的心理;另一方面, 这在客观上是对贫寒子弟的不公与歧视, 使他们的自尊心无形中受到伤害, 他们也同样会对这样的教师产生鄙视的心理。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会因这些害群之马而大打折扣。为师者平等视人、给予每个受教育的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关注度, 不仅是一种义务, 也是一种美德。

4.“弟子居处修洁, 身状出伦, 闻识疏达, 就学敏疾, 本业几终者, 则从而抑之, 难而悬之, 女石而恶之。”

个别为师者对品学兼优却不善于“搞好关系”的学生无端地疏远、嫉恨, 从而压制之、刁难之。“弟子去则冀终, 居则不安, 归则愧于父母兄弟, 出则惭于知友邑里, 此学者之所悲也。”学生的社会关系、家庭条件、生活习惯、个人爱好不可能完全一样, 也不会是一种类型。就性格而言, 有能说会道的、也有沉默寡言的, 有“眼皮子活”的、也有灵活性差的, 这都是正常的。作为教师, 对于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要善待, 因为他们在心灵深处都期待师长的关爱, 这一点不可不明。

三、《吕氏春秋》中提出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反己以教”

“视徒如己, 反己以教, 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 必可行于己, 若此则师徒同体。人之情, 爱同于己者, 誉同于己者, 助同于己者, 学业之章明也, 道术之大行也, 从此生矣。”好老师对待学生就如同对待自己一样, 要设身处地施行教育。老师要时常进行换位思考, 要求学生做到的, 先想想, 自己若是学生, 能否做到, 不能勉强学生做力所不及之事。这样就能师生同心, 使教育过程得以顺利完成。

为什么为师者要“反己以教”?《吕氏春秋》指出:“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 不能得其所不乐。”又说:“为之而乐矣, 奚待贤者?虽不肖者, 犹若劝之;为之而苦矣, 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人之常情, 不能喜欢自己不愿做的事, 不能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中有所得。做一件能得到快乐的事, 即使是不肖者, 也会努力干;做一件苦恼的事, 别说不肖者, 贤者也难以坚持。因此, “反诸人情, 则得所以劝学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体验学生的心情, 研究其心理特点。这样, 就能找出适当的办法,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反己以教”, 从教学内容上讲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凡说者, 兑 (悦) 之也。”“夫弗能兑而反说, 是拯溺而锤之以石也, 是救病而饮之以堇 (草名, 有毒) 也。”意思是说, 大凡说教, 应该使对方心情舒畅, 而不是硬性说教。不能使对方心情舒畅, 反去硬性说教, 就如同拯救溺水的人却用石头让他沉下去, 如同治病却给病人喝下毒药一样, 只会适得其反。

“反己以教”,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是注意学习、休息和娱乐相结合。一味紧张单调而急迫地学, 很容易引起学生精神疲劳, 久而久之, 便会产生厌学情绪, 导致“师不能令于徒”, 即造成老师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局面。而高明老师的教学, 总是能把教学组织得劳逸结合、从容不迫。使学生既有严肃认真之学习精神, 又有愉快活泼之生活情致, 即“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这样, 学生就不会厌恶学习, 从而真正实现愉快教学的理念。

跟唐僧学习“为师之道” 篇3

一想到“师傅”这个词,脑海里便会立即浮现出一个人的形象:他就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寒暑假里经常会光顾在电视屏幕上的《西游记》里的唐僧。尽管影视剧里塑造的唐僧形象给我们的印象是有些呆板、有些教条,甚至是有些胆小的,但出自我内心深处的衡量,他依然是一个好师傅。仔细回味了一下唐僧的“为师之道”,我总结出了这样三点,是值得我们做师傅的学习的地方。

一、点滴关爱,彼此信任

还记得唐僧在深夜,借着微弱的烛光,亲手一针一线为孙悟空缝制“虎皮夹袄”的那个画面吗?这就是我要向他学习的第一点:从生活的点滴开始关爱徒弟。你发自内心的关爱,一定会换回对方发自内心的回报。这种关爱,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应该是体现在精神层面的。因为我相信,情感上的良性沟通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更是建立彼此信任的最好途径。师徒之间,还有什么比信任更重要呢?

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唐僧没有一点武艺,却能让三个武艺高强的徒弟都对他恭恭敬敬、唯命是从,靠的是什么?是“师傅”的头衔?还是一口熟练的紧箍咒?都不是。最终让他们臣服的,是他满腹经纶的学识、与人为善的品格和追求梦想的坚定,深深地感染了他的徒弟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为人师表”。这就是我要向他学习的第二点:修炼好自己,做出榜样。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别人,比你对他说了什么、教给他什么更深刻、更直接,也更有效。

三、团结协作,实现共同理想

唐僧用自己的信念和坚持,带领着三个徒弟翻越层层的障碍、克服重重的困难,经历了无数道磨难后,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实现了他们每一个人在人生层次上的一次飞跃。这靠的不是哪一个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我要向他学习的最后一点,也是最核心的一点:相信团队的力量,两个人的力量总会大过一个人。每个人在团队中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就算作用再大,它也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即使作用再微小,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在共同的目标下,大家团结协作,才能一同坚持、一起成长、共同提升。

师德讲稿为师之道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师之道》。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时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时我对老师的理解就是:知识是人类的灵魂,教师就是传授宝贵知识的人。

后来上初中时,接触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标准,那时对教师的理解是要知识渊博,具有高超的教学能力,同时老师也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上高中时,学习韩愈的《师说》,知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那时对老师的理解就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二十多年的求学生涯中,我对教师的理解也不断变化并逐渐深入。但时至今日,当我登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后,我才发现我对教师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在学生时代,对教师的理解,我更多的着眼于学生的视角,局限于教学和学习方面,这不能全面的概括我们职业学院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或者说为师之道。作为我校的教师,我们面对的学生已完全不同于中小学生,通过日常教学和工作,我对我们职业学院教师的为师之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首先 是一个传道授业之人,传授知识就应该具有扎实渊博的知识,灵活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论语宪问》中为师而知困,就要奋起而后学,“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要向前人学,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学生学,向世人学,教师要努力成为学习型老师。唯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的不断变化发展,更好的为教出“后生可畏”的学生服务。

其次,教师是一个身正为范的道德楷模,可以作为学生的行为标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的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克己复礼,向“万世师表”看齐,在行事时要有一身浩然正气,处事公允,待人和善,讲究诚信,切实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再次,教师是为学生解惑之人。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在传授知识时为学生解惑,也要在日常生活,在就业和职业规划等方面为学生解惑。比如针对我们学校多数学生年龄较小、阅历较少,对以后的就业和职业规划缺乏了解这种情况,我们学校很多老师在学生入学之初就为学生讲解学习和就业情况,并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职业规划。这既解了学生就业之惑,又能使学生在我校有个充实的学习经历。

最后,教师还应该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我校学生年龄小,吃住学都在学校,我们学校的老师就像俗语所说的“又当爹又当妈”的照顾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关心学生,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了解学生有没有生病的,有没有周末回家或外出没回校,同学之间相处是否融洽,有没有矛盾等等。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难题,把点点滴滴的关爱奉献给学生,让他们在药校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比如有的老师在圣诞节扮成圣诞老人,给学生送去精心准备的礼物,并带领学生举办了精彩的圣诞班级晚会。还有的老师因为学生反映有的课程我校初中起点的学生基础与现在所学知识有部分断层,学生听起来比较难。于是有的老师就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义务为学生补课,而学生也知冷暖,在课上纪律特别好,听课也特别认真。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通过教师们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关爱,汇小爱为大爱,让大爱变无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爱的作用也使相互的,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爱,才能使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壮大。这就是我们山东医药技师学院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借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句话,“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美丽的事业——为教育战线而奋斗,为人类灵魂的解放而奋斗。让我们为了药校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奋斗吧。

聆听于老《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篇5

3月19日晚上,我们二小迎来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和爱人的一同到来,让我们充满了激动和欣喜,终于可以和名师近距离接触了!

晚上7点,我们跟于老师相约在多媒体教室。今天的题目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我挑选了一个很靠近于老师的位置,希望可以更靠近大师。大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大字:以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为镜,按照我喜欢的、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这是于老师时时告诫自己的话,也是我们每个老师应该学习的。

于老师在总结为师之道时,有两点是让我记忆犹新的。第一,他用中药中的“甘草”来归纳。甘草的特性是:性温、味甘。温是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五大美德中居首位。“温和”是好人的首要标志。其实讲到这里,我也想到了自己,平时也就是这样做的。我很注重给学生留面子,给他们足够的尊严,经常会有学生写信告诉我,肖老师的脾气好好,很温柔。不因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学生,温和的对待每一个人,也包括同事。我从来没与任何同事红过脸。我总是在想,只要你微笑的对待别人,那么别人一定会回以微笑。也许,这也是跟我从小替别人着想的习惯有关吧!要包容他人,于老师说到,以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优点;以挑剔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缺点。这是怎样的一个特级教师啊!他有如此的胸怀和人品才能成就今天的成功!这也让我再次想到,教师的任务首先是先育人,如果一个学生都没有优秀的品质和素养,如何成人。更何谈成才?

第二,于老师谈到的关键词是:修养。这来自三个方面,1、读书同时读自己。于老师的阅读面之广是我们无比敬佩的,可以牵一发动全身。在信息时代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传统的方法显的犹为可贵。如果我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翻翻书籍,闻闻书中散发出的墨香,体验不同作家笔下的风格,那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2、以人为镜。也就是以优秀品质的伟人为榜样。于老师心中的两个重要的人是孔子和曾国潘。这一点我暗自庆幸,我一直对于孔子的中庸之道和《论语》充满敬畏。我们以这些人之豪杰为镜,只会更加优秀。

3、不断反思。这也是每位老师必须要做到的。每天记录下自己的小小教学感悟、与学生之间的趣事等等,不在于多,只在于写。就像于老师让学生写日记一样,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没有事情记都可以,但是要坚持写。每天读三十页书,朗读其中一项,读书笔记就行,“有毛就是鸡”,这句话虽然很通俗,但是很实际。

这几天我有幸陪于老师的爱人,也就是《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中写到的杨阿姨,一个京剧票友。她开朗的性格感染着我,快70岁的老人家,对于生活的热爱让我们这些年轻人都为之感叹!跟两位老人聊天时,于老师知道我是音乐老师,立刻有了兴趣,马上问我,:知道“没有音乐的生命是一种过错”是谁说的吗?我迅速回答:尼采!我不仅惊叹于大师的思维之快,更加敬佩于老师的音乐造诣,这样的大师怎能不让人崇拜?

《为师之道》学习心得体会 篇6

读书摘抄

我一生追求的目标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被学生瞧不起、甚至被奚落的老师太可怜。这样,连自己都对不起。从跨入徐州师范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诫自己:以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为镜,按照我喜的、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指间,在教坛上我已度过了50个春秋。欣慰的是,我教过的学生没有不喜欢我的,甚至还有崇拜我的。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是什么?

一、做“性温”、“味甘”的“甘草” 我的一位同事说:“于永正,在学校里是甘草,在家里也是甘草。”几乎每付中药里都有甘草。它既有药用价值,又能“调和百药”、“解百药毒”。

1、“性温”“温”在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五大美德中居一。“温”中有“善”,“温”是“善”的外现;“温”和“善”是好人的首要标志。

2、包容

酸甜苦辣,它都能与之为伍,与之匹配。做人也是如此,只有理解、宽容、冷静、善于后退,才能具有包容性。几十年来,我没有和任何同事红过脸,没和任何领导产生隔阂,凡是我教过的学生,没有不喜欢我的。以欣赏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看到的就只是优点,会觉得到处春光明媚;以挑剔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就什么优点也看不到了,会感到世界一片混沌,感到“洪洞县内无好人”。

 “有人只会教一两篇课文,不算本事。”“老师大笨蛋。”支撑包容的是修养。

我的自身修养来自四个方面:(1)读书同时读自己。(2)以人为镜。(3)不断反思。(4)不断地写。

3、调和一副中药中有了甘草,会使各味药的药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会减少各味药的毒性,减少副作用,使药力不至于过猛。甘草是伟大的中庸之道的守望者。它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个“度”,“不及”不行,“过”也不行,过犹不及。

理想的教学:因材施教“温而厉”,“威而不猛”,是一种修养,是中庸!“因材施教”、“心理调和”,是缘于老师对学生的深切了解。做甘草就是做好人,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师。

二、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

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美国托德·威特克尔:“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 “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品„„

总之,一定是“行为”;“行为”的背后,是师爱;师爱的核心是理解。没有理解,就谈不上真正的爱。理解是爱的别名。泰戈尔是这样说的:“爱是理解的别名。”

三、是老师,又不是老师;是上课,又不像上课

齐白石作画:在似与非似之间。这也是我的为师之道。太像老师,师生间必有距离;

太像上课,很可能“万马齐喑”;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讲课、和学生谈话不倒背手,做值日——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一员,为学生做点事,课间和学生一起玩,和学生一起演课本剧。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以情教书,理在其中。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不是生活在理念中的,生活在理念中是要窒息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四、童心不泯

教了48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张光鉴:“要蹲下来看学生。老师要和学生相似,而不能要求学生和老师相似。于永正和学生相似了,所以他成功了。”苏霍姆林斯基:“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曾是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

因为有一颗童心——对学生就多了一份理解,就会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渴望什么。

作业就少了,活动就多了„„岁月的刀能在我的脸上刻上深深的、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我的心上。

五、身正

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

“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汉·班固)所以,我要努力写好自己这本无字书。

我——穿戴不敢随便、字迹不敢潦草、说话不敢随意、态度不敢生硬、错误不敢不认、行动不敢落后、备课不敢马虎、书报不敢不读。

六、“激励”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德·第斯多惠。激励要动情、激励要及时、激励要当众、激励要重复。用放大镜找激励后进生的理由: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兴趣是在激励中产生的,是在不断取得进步中巩固的。

七、把课上得有意思

1、教出恍然大悟来有意思

2、朗读好了,有意思

3、贴近儿童的生活方式有意思

4、轻松的课堂有意思

5、有了收获才有意思。把课上得有意思,我赢得学生喜欢的重要筹码。一个优秀的老师,应当把课上好,也会把课上好。一个学期总要给学生留下几节难忘的课。

八、成就自己的是“明天的风景”

“明天的风景”就是指人要有追求、有理想,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九、努力成为文化人

与书为友、与戏为友、与笔为友、与鸿儒为友。文化是知识、修养、人格、情感、气质等的总和。决定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文化。

既然命运为我们选择了教师,就让我们把教育作为事业吧!成功就在脚下——只要带着思考教书。大目标是由一个个小目标组成的,从上好一节课做起,从写反思做起。

从唐僧的成功感悟为师之道 篇7

一.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孙悟空原是花果山上一石猴, 生性顽劣, 曾经在东海龙宫夺得定海神针、阎王殿上修改生死簿, 甚至大闹天宫, 自封“齐天大圣”, 后来被如来佛压在五指山下, “饥餐铁丸, 渴饮铜汁”五百年, 当他有心向善时, 唐僧没有拒绝, 助他脱困, 收为大徒弟;猪八戒原是天上的天蓬元帅, 因为酒后调戏嫦娥被打下凡间, 错投猪胎, 成了“猪刚鬣”, 在高家庄做女婿时被孙悟空收服, 唐僧高高兴兴地把他收为二徒弟;沙和尚原是天上的卷帘大将, 只因在王母娘娘的瑶池宴上失手打破玉琉璃, 遭贬流沙河作了妖怪, 唐僧把他收为三徒弟。

这几个徒弟都是有“前科”的, 留在身边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 教育效果也是个未知数, 但唐僧并没有嫌弃他们, 而是真心实意地接纳了他们, 让他们和他一起上西天取经, 也就是给了他们赎罪、改造、进步的机会。所以说, 唐僧有着“有教无类”的民主教育思想。

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 让他们享有民主、平等的教育机会, 这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的问题。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 他们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家庭环境等各不相同, 教育的难度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 成绩良好、品貌端庄、乖巧听话的学生比较容易得到老师的关心、鼓励、赞扬, 受到老师宠爱;而成绩落后、言行不羁、调皮捣蛋的学生让老师伤脑筋, 从老师那得到的可能更多的是批评、指责、训斥, 严重一点是放任自流。像唐僧那样, 面对不同的学生能够敞开心扉、责无旁贷、毫无顾忌地“笑纳”, 而不是挑三拣四、指手画脚、评头论足一番后无奈接受, 他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好老师。平心而论, 这的确是需要一定修为的啊!

二.不计前嫌放眼未来

孙悟空为保唐僧西天取经, 一路上降妖伏魔, 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对唐僧的肉眼凡胎、善良迂腐、胆小怕事也是常常冷嘲热讽, 唐僧不曾记恨, 有时还表示赞同, 而且不耻下问, 从来不掩盖自己的缺点。得到帮助后总是“谢之不尽”, “贤徒, 亏了你也!亏了你也!这一去, 早诣西方, 径回东土, 奏唐王, 你的功劳第一。”———类似的话说得孙悟空是前嫌尽弃、心花怒放。猪八戒好吃懒做、贪财好色、笨嘴拙舌, 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 有时还挑拨离间, 但唐僧从来就没有动过把他清出取经队伍的念头, 反而处处帮他打圆场、说好话。沙和尚当年在流沙河为妖时, “一个旋风, 奔上岸来, 径抢唐僧, 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 急登高岸, 回身走脱”, 差点要拿唐僧来裹腹, 而取经路上, 唐僧是前尘往事一笔勾销, 充分信赖沙和尚。

“不计前嫌, 放眼未来”使唐僧赢得了徒弟们的尊重和爱戴, 师生关系非常和谐, 整个取经队伍亲如一家, 漫漫取经路也充满温馨。“团结就是力量”, 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呢?

现在的学生讲究个性, 有时意见与老师相左, 甚至出言不逊顶撞老师, 或者有其他一些不礼貌的行为……人无完人, 孰能无过?这时我们做老师的要冷静处理:是老师的错, 不妨大方承认, 认真纠正, 事后不会因为学生让自己“出了丑”而耿耿于怀;如果是学生的错, 得让他 (她) 明白错在哪里, 但也不要揪住不放,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往事不要再提, 用宽容和理解去感化他们, 这样学生会更加尊重老师、感激老师, 师生关系融洽了, 教育效果才会更好!

三.知人善任各尽所能

孙悟空机灵敏捷, 上天入地, 无所不能:有七十二方变化, 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 火眼金睛能识一切妖魔鬼怪, 手上的金箍棒威力无穷。在取经队伍中他主要负责打前锋, 预测前路凶险, 帮师父化斋, 保护师父的人身安全, 始终是斩妖除魔的主力, 有时还负责与诸神联络, 俨然一个外交官形象。猪八戒虽然满身毛病, 但也有一身好武艺, 也敢与妖魔作斗争, 是孙悟空的好帮手。沙和尚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驯顺服从、任劳任怨, 主要负责挑担子、照看行李, 有敌人来犯时偶尔也会上前助威。每当猪八戒与孙悟空有矛盾时, 他总能从中调停调停, 是唐僧“以和为贵”的忠实拥护者, 也是唐僧西天取经的忠实跟随者, 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唐僧知人善任, 自己虽然只是一文弱和尚, 肩不能挑背不能扛, 苍蝇都打不死一只, 遇到凶徒只能束手就擒, 但是他相信他的徒弟, 也了解他们各自的能耐, 让他们各展所长、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优势互补, 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力量, 从而排除了取经路上的层层障碍。

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 应该学学唐僧的这种“知人善任, 各尽所能”的管理思想:了解班上的每个学生, 把那些有管理才能并且愿意为班集体服务的学生选拔出来, 根据各自特长让他们分别负责学习、纪律、卫生、体育、劳动、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平时的班务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 老师主要起组织、指导、调节的作用, 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 胜过一个诸葛亮”, 把学生的智慧集中起来, 让学生做主人翁, 班集体建设何愁搞不好呢?

四.管教有方善借外力

孙悟空对唐僧虽然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但性格急躁、酷爱自由、自高自大、心高气傲, 常常不服管教。唐僧起初是束手无策, 只能“点头自叹, 悲怨不已”, 观音菩萨面授机宜后, 用紧箍咒管住了他。猪八戒偷奸耍猾, 一物降一物, 自有孙悟空对其嬉笑怒骂、监督改进。沙和尚和白龙马不用唐僧伤神, 除了自身的性格原因外, 以前的罪孽以及菩萨许诺的未来的正果金身其实就是附在他们身上的无形“紧箍咒”。这样, 一行人能对唐僧唯马首是瞻, “西天取经上大路, 一走就是几万里……”。

唐僧大智若愚。他自身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雅和尚, 他的聪明之处是善于借助外力, 观音菩萨是他最大的支持者, 如来佛是他最大的靠山, 诸神是他的好帮手, 徒弟们互相制约, “借力打力”是唐僧管教徒弟的高招。

当我们老师凭借自身的能力已无法教育好学生时, 应该学习唐僧去寻求外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孩子的禀性最了解, 而且是孩子的衣食父母, 是孩子最可依赖的人, 只要能教育好孩子, 他们愿意使出浑身解数, 积极配合老师。所以说, 赢得家长的支持是老师的必修课。社会力量现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校外辅导员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另外, 同学的影响也不可小觑。相仿的年龄、类似的心境、无拘无束的交谈、随时随地的督促, 就会产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五.目标明确意志坚定

唐僧在唐太宗面前毛遂自荐, 并且立下重誓:“我这一去, 定要捐躯努力, 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 不得真经, 即死也不敢回国, 永堕沉沦地狱。”众所周知, “西天取经不容易, 容易干不成大业绩。”自此一去, 历经种种磨难。前路迢迢, 观音菩萨曾经留下一张简贴明示“程途十万八千里”, 唐僧是知难而上, 跋山涉水, 绝不回头;历时久远, “西宇周流十四年”, 却也中途不肯舍弃;生命难保, 一路上毒魔恶怪层出不穷, 唐僧被他们当作吃了能长生不老的美食, 次次几乎丧命, 但每次是刚从鬼门关回来又西行;诱惑重重, 天生的美貌使唐僧多次身陷囹圄, 但心中有佛终究难破色戒。

虽然取经队伍人心有过动摇:猪八戒常常打退堂鼓, 沙和尚偶尔会同意分了行李各自散去, 孙悟空也曾打算回花果山乐得逍遥。但是只要唐僧健在, 他们就有了主心骨, 有了方向标, 赴汤蹈火也百折不回地跟随着唐僧向西去。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唐僧终于领导大家到达灵山、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为西天取经的壮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育效果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的老师面临着很多考验:社会对老师的要求高, 认为老师的学问和品德等方方面面都要为人典范;家长对老师寄予厚望, 个个是“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学校对老师不太信任, 想方设法进行各种考核;学生是既要学习成绩又要快乐自由;老师的工资收入与实际付出有偏差……凡此种种, 使老师身心俱疲。但是“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只要我们热爱教育事业, 把教书育人作为人生目标, 并且矢志不移、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没有取不到的大乘经。

为师之道:一个也不能少 篇8

Because I have been working with poor, minority children in Harlem for the last twentyfive years, some people think I am talking about good kids in bad environments—that if you give a bright kid from a poor family a good educational support system, he or she can succeed. That’s absolutely true, but that’s not what I mean.

You see, I truly believe that all kids can learn. I believe it, I’ve seen it, I’ve even tasted it.

Back in 1975, when I was coming out of th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I worked in a summer camp in Ossipee, New Hampshire, for kids with the absolute toughest problems: emotionally disturbed kids, autistic kids, oppositional 1)ADHD kids, kids that everyone—even their parents—had given up on.

One of the things that I and the staff would do was cook with the kids. These children didn’t know baking powder from table salt, but once they had eaten a warm biscuit out of the oven, smeared with melted butter and a 2)drizzle of 3)maple syrup, they were very motivated to learn how to make some more.

Suddenly, kids who couldn’t sit still or focus were carefully eyeballing ingredients as we measured them out, learning the simple math and spelling lessons we could 4)slip in along the way. By the end of the summer, I remember parents breaking down and crying when they saw the progress their children had made.

The biscuits, by the way, were delicious, and I can still remember the taste of them today—and more importantly, I can still remember the lesson they taught me: that if we, the adults, can find the right motivation for a child, there’s hope for that child’s education.

Today I run two 5)charter schools and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programs, and we work with over ten thousand kids a year. I make sure that every single one of my staff understands that I don’t accept excuses about kids not learning. You can’t blame the kids. In my shop, if a child does not succeed, it means the adults around him or her have failed.

That’s because the kids with the really tough problems are not going to suddenly start teaching themselves. I believe that we adults have to help them, and that starts with looking hard at each child, finding out what excites them, and exploiting that excitement shamelessly.

When I was growing up poor in the south Bronx, one of four boys raised by a single mom, I probably looked like I was heading nowhere, hanging out on the street with my friends and getting into fights and trouble. And I would have ended up dead or in jail like many of my friends if it had not been for a couple of teachers and family members who saw something underneath my teenage tough-guy act. They spotted my fascination with reading, starting with 6)Green Eggs and Ham and later with 7)Manchild in the Promised Land, and they made sure I had great books to read.

nlc202309032002

My first taste of success came way back at that summer camp in Ossipee, New Hampshire. It came with a plate of steaming hot biscuits that tasted so good I believe they could have brought a tear to your eye.

当我说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习能力时,人们有时候会对这话产生误解。

因为在过去的25年,我一直与纽约哈林区的穷困少数族裔儿童打交道,一些人以为我说的是在恶劣环境下生活的优秀儿童——如果你让家境贫寒的聪明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他或者她就能成就一番事业。这话绝对正确,但我想说的不是这种情况。

你要知道,我真心地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习能力。这是我的信念,也是我见证过的情况,同时也是我经历过的事。

回想1975年,当时我从哈佛教育研究生院毕业,在新罕布什尔州奥西皮的一个夏令营工作,那里的孩子有着最棘手的问题:有的是患情绪病,有的是患自闭症,还有的患有对抗性多动症——所有人,甚至是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对他们不抱希望了。

我们工作人员要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与孩子们一起做饭。这些孩子平时连发酵粉和食盐都分不清,但是当他们一吃到新鲜出炉的温热小饼干——带有融化的黄油和丝丝枫糖浆,他们的学习冲动就被激发出来了,迫切希望能做出更多的饼干。

忽然间,那些无法静坐或是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都全神贯注地盯着我们调配食材,学习简单的计算,我们一边做饼干一边教他们的拼写内容,他们也学会了。暑假结束的时候,我记得那些父母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所取得的进步后感激流涕的样子。

顺道一提,那些饼干很美味,直到今天我还能记得那味道。更重要的是,我还铭记住了它们教给我的一课:如果我们成年人能够为孩子找到适当的激励方法,那对孩子的教育就有希望了。

今天,我经营着两所特许学校,并且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计划,我们一年要和一万多个孩子相处。我确保我的每一位员工都清楚我不会接受“孩子不肯学”这样的借口。你不能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在我学校里,如果一个孩子没能成功,这意味着辅导他们的大人没有尽责。

那是因为确实有严重问题的孩子是不会忽然间就开始自学的。我相信,我们大人必须得帮助他们,从着眼每个孩子开始,找出他们的兴趣点,然后不畏艰难地利用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学习。

我成长在南布朗克斯的一个贫穷家庭,母亲独身一人抚养四个儿子。我的前途看似黯淡无光,和朋友流浪街头,打架斗殴,惹是生非。要不是我的几位老师和家人看到我“恶棍”的表象下善良的内心,我真有可能像我的许多朋友那样要不死于非命,要不身陷牢狱。他们发现了我对阅读的兴趣,开始是让我看《绿鸡蛋和火腿》,后来是《应许之地的儿子》,他们都确保我能看到好书。

我第一次尝到成功的滋味是在新罕布什尔州奥西皮的那个夏令营里。这种滋味来自于一盘热气腾腾的饼干,那份美味,我相信会让你热泪盈眶。

爱的奉献是为师之魂 篇9

-----记薛菊老师关爱学生的先进事迹

麻城博达学校

2005年暑期,三十出头的薛菊怀揣着教书育人,做一个优秀的英语老师的梦想,从遥远的家乡----湖北宜昌市来到更为年轻的博达学校。八年来,她用爱的奉献铸就为师之魂,将许多平凡学子培养成优秀人才,还有的出国深造。在她的学生中,流传着她用爱心教书育人的许多佳话。。。

用爱融化坚冰

提到博达学校,不少老师都认为:“学生不好教”,因为原来的不少留守儿童来到这里。他们行为习惯粗野,学习成绩低劣,甚至有的似乎看破红尘,玩世不恭。如一位叫“梁云”的体育生,上课经常睡觉,英语成绩极差,高三第一次考试只得了30分。找他谈了几次话,也不见转变,薛菊老师不厌其烦地同他交流,发现这个孩子不见转变的原因还是自己教育的“火候”未到,就像一块坚冰,泼一两次温水是难以使之融化的。于是,她利用课余时间鼓励他树立学英语的信心,教给他快捷掌握音标知识的方法;用本校和外校优秀体育生成功的实例来加以启发;利用每天晚自习前的夕会时间给他免费补课;另外给他布置与全班同学不同的“阶梯训练”的作业。经过三个月不懈的努力,该生不仅行为习惯好了许多,而且学习态度有了明显转变,由原来的不开口变得敢大声读书了。高考中英语考了近90分,成功地考入武汉体育学院。此后,该生仍一直坚持学习英语,至今还常在书信中与薛菊老师请教英语中的难题。他在最近的一封信中说:“薛老师,您曾用爱的阳光融化了曾不求上进的我这块坚冰;现在我却用对学习的爱的烈火融化了英语这块坚冰。。。在最近系里举行的英语朗诵比赛中,我还取得了第三名呢!麻城的同学都对我刮目相看。。。谢谢您,薛老师!”提起薛老师,特别是2008届的李丹同学感触最深。她说,当时她家经济困难,个人身体不好,思想包袱很重,越是怕考不好对不起家长就越考不好,晚上还经常失眠,白天萎靡不振,导致学习成绩起伏很大。薛老师不但经常鼓励我努力,还为我订购半学期的牛奶,还拿出自己的钱给我买安神补脑液。从此我睡眠得到明显改善,身体也有明显好转,思想包袱也随之减轻了不少,成绩也有了显著进步,薛老师还打电话让家长鼓励我,使我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高考英语竟然达到意想不到的133分,我真庆幸遇到薛老师这样善于用爱心融化坚冰的老师!

用爱铸就灵魂

薛菊老师认为,教育学生不能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常行为,不好的态度往往是心理不健全的表现,因此,用爱铸造学生灵魂是教育学生的根本。去年,邢磊同学十分讨厌学英语。每逢上英语课和英语晚自习时就心情烦躁,愁眉苦脸,甚至在桌子上把书本摔得啪啪直响,严重影响课堂秩序和他人学习。

薛老师当时因患结肠炎应住院治疗,但她了解到该生反常情况后,每天只是在医院打完针就急忙赶回校,多次找该生谈话,帮助分析原因。还忍着疼痛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并现身说法对他进行组织纪律教育和前途理想教育。此外,还给他重新讲解上课没有弄懂的内容,逐题分析该生答题错误的原因和避免错误的方法。由于多次见到薛老师忍住病痛时,脸上渗出的豆大的汗珠和为自己的落后不无惋惜感叹的神情,还听到时而沙哑的声音,邢磊同学终于笑了,主动向薛老师认错,说:“薛老师,您去安心住院吧,我会好好学习的。。。”从此,邢磊同学终于变了,他遵守纪律,刻苦认真了,期末光英语笔记就做了整整三大本。功夫不负有心人。邢磊同学高考英语成绩达到105分,且以总成绩578分圆了山东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之梦。

与邢磊同届的学生朱欢,一段时间内经常旷课,上起课来无精打采,找他谈话一声不吭。薛老师冒着酷暑骑着自行车来到他家走访。得知他患有鼻炎,每次感冒后就会发作头痛,只得回家一周左右。另外,他还有个弟弟在麻城二中读高二,家里只有身体多病的母亲一人在家务农,经济特别困难。薛老师不仅向学校申请免去了他的全部费用,还鉴于他的学习进步很大,给予其2000元的“远清奖学金”的奖励,还自己出钱给他买了两个疗程的鼻炎药水,并且鼓励他注意身体锻炼。每天晚自习后雷打不动地看着或者陪着他跑步。此外,还利用节假日帮他补上所掉的课程。从此,该生思想开朗了,学习也勤奋了,缺课也少了,高考英语竟达到128分,并以598分的总成绩成为武汉理工大学的骄子。他在高考前一次评教评学的发言十分动人:“我原来表现一般,但能立志考上大学,因为我有一位极富爱心、耐心和亲和力的薛老师!”

用爱托举人生

人们常说,教师的工作是人梯的工作。教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用自己的爱心托举起年轻的一代,薛菊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老师。

为了全心全意托起下一代,她克服了个人和家庭诸多困难。她家住在宜昌,父母年迈,八年来只在寒暑假才能与父母小聚几天,然后立即噙住泪水,告别老父老母来到学校。去年过年后适逢下学期开学,父亲却因阑尾炎需住院开刀做手术,母亲苦苦哀求,要求女儿留在医院护理几天。但由于学生高考在即,她只有托付母亲和弟弟在家护理,便忍住悲痛来到学校。即使是自己生病住院,也从来没有影响过工作。她心里装的几乎全是学生,对他们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

薛老师对学生不仅注意思想的疏导,还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她创造的“英语单词趣味记忆法”、“英语作文定格法”、“语法知识比较记忆法”、“英语进步自我评价法”等等。这些方法,好记好用,且能立竿见影。

如褚浩同学因长期讨厌学习英语,高三第一次考试英语只考了19分,连家长都认为他不可救药。但薛老师却满怀信心地给予希望。她每天给他出5道英语基础题练习,及时面批,让他看到一点进步,从而树立信心,薛老师把这叫“进步显现法”。该生从此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每天英语自习和课前,都能听见他的朗朗读英语的声音。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其英语成绩终于达到了班上人平分93分,从而考上了理想大学。与褚浩同学同班的林峰同学进入高三的第一次考试中,英语仅仅得了30分,经过薛老师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指导,加上该生自己努力,高考中也取得了近100分的好成绩。像这样的成功的例子还有很多,说到她自己教育成功的学生,竟然如数家珍。

为了最大范围、最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成绩,薛老师每天早上五点半到晚上十一点半的十三个钟头,几乎全用在工作上。每一学期,她的备课笔记都在三厚本以上。其中既有教材分析,又有学情分析;既有提问设计,又有答问记载;既有学法指导,又有教法得失;既有考试分析,又有补差措施。。。她的备课笔记一公开,同行们无不由衷赞叹。她布置作业的形式多样,注意趣味性和实效性并重,针对性和系统性并重。比如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单词竞赛、英语辩论会、英语专题演讲、英语互相纠错比赛等等,饶有趣味。学生兴趣盎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

薛菊老师正因为在关爱学生上全方位地不懈追求,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送走的六届高三,每届英语成绩优秀。尤其是2008届,她所带的三(1)班38名学生进班时英语平均只有87.5分,最高分也只有107分,满百分的只有6名同学。一年中,她用爱去尽力托举他们,高考时全班竟有十人超过130分!人平分也达到102!特别是原来英语属于跛科,考试难以过百分的尹家广同学竟然奇迹般地考了134分,并因此而考上了西安外国语大学。

他的妈妈为此专门来到学校,握住薛老师的手深情地说:“薛老师,你用爱的臂膀托举起我儿子的人生,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呀!”

人们常说,“爱” 意味着奉献,意味着付出。薛菊老师为爱心付出了时间,付出了精力,付出了汗水,还付出了小家庭的温馨----少了膝下承欢的乐趣,也少了月下漫步的悠闲;却收获了大批学生成才的喜悦,收获了学生家长的赞誉,收获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她用八年的实践诠释着一条为师之道:

《为师之道》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通过此次寒假期间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本人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四、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为师之道》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新时期;孙子兵法;师道;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244—02

高校辅导员,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新时期的时代特征更赋予其新的课题与挑战。由于我国经济基础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加深、网络文化的冲击、社会问题的影响,形成了新时期大学生追逐经济利益、责任意识淡漠、价值取向多元化、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教育难点[1]。如何采取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对策?能否将古之先贤的智慧为我所用?重读《孙子兵法》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军事和教育虽分属不同领域,但二者在治国兴邦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带兵作战与教化育人有着本质的相似性,新时期的我们仍然可以从《孙子兵法》“为将之道”中体味“为师之道”,从战争之道中获得教育对策。

一、知己知彼——认识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不殆”,必先“知己”,辅导员本身作为管理的主体,首先要充分地认识自己,既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发扬光大,也要了解自己的缺点,尽力补足。

学生,作为辅导员的管理客体,他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性情禀赋、思想特征。所谓“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辅导员应整理学生信息,形成相应的管理认知,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建立开放多元的教育体系。在教育模式上,体现创新性和时代感,避免空洞说教和形式主义。

由于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冲击、网络信息的膨胀、后现代思潮的渗入、生活形式的多元化、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使得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感,思想迷茫。其中一部分被称为“新新人类”的90后带有强烈的叛逆色彩,他们反对传统文化,排斥权威,精神枯萎,娱乐至上;他们沉溺网游,不可自拔,张扬个性,标榜另类。于是,“无厘头文化”成为时尚,“火星文”高调登场[1]。辅导员应认真观察,与时俱进,全面把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从道德秩序、价值体系、文化观念层面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用辩证、理性的思维看待社会变迁、社会矛盾;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现实生活,了解国情,从而加深对自身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对于网络文化,教育学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及时干预、引导和救治沉溺于网络的学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档案,利用网络、博客等现代化手段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做好跟踪辅导。

二、上下同欲——培养群体合力观

《孙子兵法·计篇 》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欲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子兵法·谋攻篇 》又曰“叫下同欲者胜 ”。他认为,如果民众与国君的意愿一致,民众在战争中就可以为国君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险,只有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战争胜利。“同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共同的奋斗理想;二是共同的利益[3]。新时期大学生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弱化,个人意识不断提高,集体意识淡漠,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应该努力提高学生对所在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学生作为集体成员,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具有的责任感和义务感[4]。辅导员必须成为学生群体中的核心,把群体成员紧紧吸引在一起,使群体内部能有良好的团结状态,上上下下同心同德,发挥出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凝聚成最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只有当学生个人、班集体、学校三者目标协调一致时,学生才能拥护老师,热爱集体,乐于接受教育。“上下同欲”要求辅导员与学生良好沟通,合理解决内部矛盾,通情达理,秉公办事。

三、治众如治寡——铸造有层次的管理梯队

《孙子兵法·势篇》曰“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意即如果组织分配合理,管理众多的人如同管理很少的人一样。按照我国的现状,一个辅导员要管理几百人,辅导员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事必躬亲。这就需要我们从众多学生中挑选出群众基础好、综合素质高、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优、责任心较强的学生骨干,从团支书、班长、组长到宿舍长,铸造一个自我管理梯队,进行日常生活、组织纪律及思德建设方面的监管。现代管理理论的能级原则强调,不同层次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应当赋予不同的职责和权力[4]。上层的领导要做到“知人善用,用人不疑”,下层干部也要拥有自身的独立执行范围和能力,这与孙子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职能观点不谋而合。总之,各层管理人员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取其值,获其荣,罚其误。辅导员要从整体上统筹安排,实施监控,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

四、视卒如婴儿——人本管理精神

诞生在冷兵器时代的《孙子兵法》,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人性关怀。《地形篇》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老子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 孔子人生美学中亦是以“仁”为核心的。无论何时何地,辅导员都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的困惑及痛苦予以理解。80后、90后大学生一般为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较差,作为辅导员,不能一味责怪,应多给予鼓励引导,提供锻炼机会。贫困生是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因经济原因常产生自卑心理,辅导员要用爱心去温暖这些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经济情况的好坏并不能代表人格的高低,应树立自信自强的观念,首先从精神上脱贫。对于性格内向、单亲家庭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具有对国家对学生双向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到如孙子在《地形篇》提出的观点“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当然,热爱学生也要坚持原则,不可一味纵容,如孙子所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五、文武并用——提高行政执行力

“文”指正面激励与沟通,在学生管理领域,我们可以理解为对学生的肯定、许可、赞扬、奖赏、信任等;“武”指负面激励和组织制度,可以理解为对学生的责备、约束、批评、惩罚以及班级的规章制度等[6]。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主见,因此教育手段不可生硬,若是一味地批评反而适得其反。同时,在教育中应注意,“文”、“武”的次序不可颠倒,必须先“文”后“武”,在批评教育和处罚之前先讲清道理,以礼服人,先礼而后兵。《孙子兵法》对这个问题阐述得特别清楚:“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7]另一方面,制度,包括规范制度和组织编制。《孙子兵法·计篇 》曰:“故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五曰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制定严格的的规范规章是提高行政执行力的必要手段。注重激励手段多元化,物质与精神、正面与负面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6]。

《孙子兵法》的“为将之道”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辅导员的“为师之道”深蕴其中,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归纳与创新。新时期大学生的种种问题暴露了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许多缺陷,切实体现出辅导员工作的任重而道远,那就让我们探求古训,从古人深邃的思想中获得启迪,获得升华,从容自信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康洁,陈万茂.无厘头文化语境下的高校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0,(4):32-36.

[2]贾效明,贾利军.《孙子兵法》为将之道的解读及其教育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105-107.

[3]王可,袁艳.《孙子兵法》对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7):140-142.

[4]戴奔,廖承红.《孙子兵法》与学生的管理心得[J].管理教育,2008,(4):101-102.

[5]胡滨.《孙子兵法》蕴含的人本管理精神[J].滨州学院学报,2007,23(5):168-171.

[6]李丽娅,王少庸.试论激励机制在科研管理中的合理运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5):542-543.

[7]纪文君,纪捷先.《孙子兵法》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2,23(1):39-40.

The Exploration on Teachers’ Approaches and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for College Counselors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Art of War

HUO Di1,WEI Wei2

(1.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Guangzhou 510515,China;

2.Universtiy of South Australia School of Education,Adelaide 5000,Australia)

Abstract:As we know,social consciousness is determined by social being.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 display a distinct brand of the times.The following passage,which thoroughly combines the strategic thoughts of the Art of War,addresses itself on interpreting the teachers’ approaches of the college counselors as well as probing the a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With knowing well of the students,cultivating their teamwork spirits,forming a gradient administration layer and improving the students’ management by adopting comprehensively encouragement methods,the college counselors can undoubtedly shoulder their own historic missions with great expect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上一篇:关于幼儿园的名言名句下一篇:公务员面试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