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学习心得

2024-06-15

合作学习学习心得(共11篇)

合作学习学习心得 篇1

“合作学习”学习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然而合作学习中却暴露出了诸多弊端,如合作过急,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学习场面看似“热热闹闹”,但收效甚微甚至无效;又如合作过短、合作技能较弱等。那么在我们中职课堂上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呢?

一、合理搭配小组合作成员

首先,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在尊重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别等进行综合评价,组建好的合作小组应力求小组间力量均衡,尽量避免小组差异太大,挫伤一些小组的合作积极性。

报等,使小组内成员能各司其职,避免 “吃大锅饭”。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首先,学会倾听。合作学习是集体智慧的综合,在合作学习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的习惯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懂得倾听别人发言,这不仅是对他人学习成果的尊重,还可以从他人的发言中,集思广益,辨析谬误,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从中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其次,学会发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尤其是那些对于学习自卑一直不敢发言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关注,鼓励他大胆发言,做到敢想、敢做、敢说。让学生把自己的困难和疑惑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小组学习的团队优势。

再次,学会合作。我们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我会就行你会不会不关我事,或者我根本不想参加,又或者我会了不用参加等思想,因此教师在开展合作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小组成员要互相协作,共同配合,尤其是操作性学习,更是要求人人参与,齐心协力。

三、合理安排合作内容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也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要求适时而用,不可滥用。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合作交流,有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只适合教师讲解、演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选择是否该进行合作交流。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千万不要过于简单。否则,在没有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的劳动。

四、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 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在教学中可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小组,推出“最佳小组发言人”,根据各小组的上课听课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各小组打分。展示表现好得多加分,展示率高的多加分,小组合作情况好得多加分等多方面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合作效果,最终实现教学效果最大的目的。

合作学习学习心得 篇2

1. 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许多教学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 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 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 促进了多边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边互动, 是对现代教学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课堂教学互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3. 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学习, 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 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 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 既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 又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益处。在合作学习中, 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 还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

二、教师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合作学习时, 教师要从“至高无上”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 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参与学生的讨论, 获取学生讨论的信息, 为有效调控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合作学习结束以后, 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教师要下工夫了解每位学生, 要尽可能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能力、获得成功的机会。对表现欲望强、表现机会多的学生, 既要有鼓励又要有提示, 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分享。要善于为小组讨论设计各种话题, 让那些不爱开口的学生也有感兴趣的话题, 并及时给予鼓励。同时, 还应该引导学生针对参与式学习的不同方式, 和教师共同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 以维护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环境, 实现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 就如水上浮萍, 落不到实处, 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 一方面会使学生无法交流, 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好学生的“垄断”, 这样绝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长此以往,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教学中, 当提出一个问题后, 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的学习时间,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形成“统一”意见后, 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 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四、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做好小组分工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 最好按照异质分组, 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 可以采取轮换制, 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 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 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 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 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五、要防止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在当前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中, 存在下列一些倾向:一是形式主义, 认为将课桌椅摆成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 (如马蹄形、丁字形、波浪形等) 就是合作学习。二是不管什么科目、什么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讲究场面的热闹。三是在合作学习形式上研究甚多, 而对合作学习的有效价值和途径研究较少。这些倾向对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沈阳市皇姑区教师学校)

浅谈“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心得 篇3

关键词:合作学习;课堂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51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在其新著《教育改革研究》一书中断言:“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本校开始进行“合作、探究、成长”的新课程改革,校方也用心良苦,多处寻访教学榜样,并组织全校老师观看相关的教学课例。这种课例的一般流程是,学生事先安排好学习小组,通常6人一组,课上教师就发导学案,给学生十五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并形成共识,共同完成导学案,接下来的二十分钟由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最后几分钟由教师简单小结。

无需置疑,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能够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校方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找到一条适合侨中学生水平的道路,即“集体备课——自主学习——课堂探究——小组展示——当堂点拨——反馈训练”。观看了不少合作学习的教学视频之后,我更加肯定了这种教学模式。从本学期开始,我也进行了多次尝试,下面简单谈谈我的教学心得:

一、制定课堂激励机制,分为小组加分和个人加分,小组为5分,个人3分。小组加分只适用于整个小组都参与的课堂环节,比如课前集体准备,当小老师讲授新课的时候可以获得小组加分,或者是当堂竞技,当堂展示小组合作成果的时候,全体成员都有加分。个人加分比较普遍化,课堂上最快回答出老师问题的学生,个人加3分;其他小组在展示期间,学生有补充其他知识点的,个人也能获得3分;此外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和讲解,也能额外获得3分。个人计分并不违背合作学习的本意,也有学者所见略同,“合作学习并不排斥竞争与单干,在适合时宜时,竞争和个体活动能够增益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在突出合作的重要地位的同时,并没有否认竞争与个人活动的价值,而是将之纳入了教学过程之中,使它们兼容互补,相得益彰。

二、学生能独立完成的课文,我不讲,学生讲,学生来当小老师。比如岳麓版必修二第六课“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第九课“中国古代诗歌与小说”,我都提前把那一课的任务告诉学生,哪一组负责子目一,哪一组负责子目二。有些时候是每个小组都有学习任务,并告诉学生我可以给出的最高分数,激励他们课前用心准备。有些时候是学生“抢任务”,任务就三个,先到先得,抢到并且顺利讲解完的小组都能拿到最高分,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有效提问或补充知识点来获得个人加分。

三、学生能独立完成一半教学任务的课文,都是当堂给任务,当堂竞争。比如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近代科技技术的发展”,这几课的共同点是有好多个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学生只要阅读书本自主梳理即可。我每一课都下发一张表格,当堂下发,哪个组最先完成表格,哪个组就可以上台展示,展示的小组全体成员都可以獲得加分。通常都是展示两到三组,然后老师再请其他同学补充,补充正确者可以获得个人加分。这一环节重点强调“自主梳理”四字,小组合作的前提是独立思考。课后学生也很有感慨,自己找出来的答案,印象很深刻。在“先到先得”的激励机制下,学生们都很主动,自觉分工,效率很高。

四、学生能回答得上来的新知识点,我让学生抢答,比如“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影响、“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影响,都让他们开动脑筋,进行抢答。抢答正确者加分,抢答补充者加分,对于一些调皮捣蛋者,能立马复述出抢答的答案,也能获得加分。学生之间互相竞争,有人抢答,但是答案并不完整,其他同学就有机会想出其他方面,你一言我一语,答案就逐渐丰满和清晰。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善于引导启迪,律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在备课的时候我就着力从“诱导”的角度入手,力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课前回顾旧课,抢答和抽查并举。抢答是为了激励他们及时背书,抽查是为了防止学生偷懒。被抽查到的学生若能回答正确,也能获得加分。回顾旧课的知识点,禁止看书,要当堂背诵,个别重点内容会要求其他同学复述。

以上这些做法能够让大部分学生不打瞌睡,不分神,并且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有些小聪明的顽皮男生时不时冒出一两句精辟的答案,都能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经历了最初的改革喜悦之后,不少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我逐渐意识到我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课堂掌控的能力不足。作为新老师,我的课堂管理经验很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很薄弱,有时我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当小老师,由学生自由发挥,但我发现这样的课堂会比较混乱,学生闹哄哄的,时不时起哄,听讲的人很少。通常我比较集中注意力听台上的同学发言,便于我复述和点评,对台下的学生就疏于管教,顾此失彼。

二是“讲”与“留”的把握不足。“讲”是指讲授,“留”是指课堂给学生的预留时间。有的学生认为课堂自主学习时间太少,老师应该留出多一点时间;有的又认为学生上台发言的时间过长,老师应该多讲课。由于我缺乏教学经验,又是第一回教高二,教学过程会有些杂乱,甚至是随意而为,在“讲”与“留”之间就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而且我过分关注教学进度,这种关注使得我在细节处理方面很不得当。

三是对学生的培训力度不足。我比较在意合作学习的形式,强调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这一过程,但是在学生展示之前以及之后,我都很少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培训。学生上台前应该做些什么,比如小组如何分工,演讲稿怎么撰写;学生上台应该讲些什么,演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语速、音量的把握,神态和肢体动作的配合,黑板板书的设计等,我与学生沟通时都是寥寥几句就带过去了,如此一来,课堂的混乱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也是我的一大疏忽。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 篇4

本学期以来,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小组合作学习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活动,每个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室和宿舍以及校园都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在教学上,针对之前我们传统的授课、教学以及上课的方式,也有了巨大的改变。因此,对于学校实行小组学习的变化,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也要相应的做出改变;而作为英语教师,怎么样开展、应用好这个学习制度,如何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就是本学期的一个重要任务。

对于合作小组学习,我的一点简单的看法是:

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现在的课堂,要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改革,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可以退居其后,只是将课堂组织好,安排好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发开展讨论、探索,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发表看法和得出结论,教师也不用着急说出学生的结论的对错,继续交给学生讨论,也就是说,问题的答案正确与否,好坏与否都要学生自己去研究。实在遇到困难了,教师再和学生一起研究解决。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收获不论是在自身的拓展还是知识的接受上,都较以前有了彻底的改变,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生的手中,对于上课的感觉和兴趣自然与日俱增。

二要做好小组学习纪律的管理。

学生的天性的喜欢自由并且无拘无束,因此,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的纪律稍有控制不好,就会让课堂从自由谈论发展成为自由畅谈,学习的内容就会从课本跑到课堂之外。教师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就是要适当引导学生,让他们的思绪和思维集中在课堂之内,讨论的话题不要脱离了课本和课堂的知识体系。即使发现问题,立即将学生引回教室,保证在课堂上随处出现的都是以学习为主的讨论。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就是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讨论发挥,积极展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在学习之外则是要尽量控制学生的思维和精力保持集中在课堂之内。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 篇5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1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有些高中历史教师开始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却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有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才是好课堂。于是小组合作学习成了课堂上必要的“形式”,许多课堂上的“小组合作”也成了“伪合作”,这必然暴露出许多问题。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真实有效的“小组合作”呢?下面就本人的认识谈些浅显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也“合作学习”。有些问题没有开放性,教师也没有设置巧妙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无从下手。如必修一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和“认识”决定了这部分内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教师只对概念进行简单解释,学生是无法形成深层认识的,那么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评价就会无从思考和合作,何况宗法制的内容相当复杂和深奥,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就算靠集体智慧也未必能“合作”出成效来。

2、分组的现成化。所谓分组的现成化,是指把全班分成小组时,按照原来座位的编排,前后两桌分成4人一小组或者按纵队分为2至4大组。众所周知,班级座位基本上是按照身高、性别而不是知识水平、能力、性格编排的,这种分组的现成化导致有的组沉默寡言,有的组异常热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内部应该具有互补性,小组之间整体水平应相当,从而与他组进行“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成员的发展。3、小组内部缺少应有的纪律和组织原则。教师布置完合作学习的课题后,小组内有些同学积极参与,埋头“钻研”教材,积极讨论,而有些小组成员则无动于衷,甚至趴着睡觉,好像这事与他没关系,小组内部缺少对这类学生的约束。另外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时候,总是小组里的一个或者两个学生展示,其他同学则“洗耳恭听”,小组内部缺乏应有的组织原则。甚至小组的所有成员都不愿展示成果,造成课堂上的“冷场”,也让教师很尴尬。

4、小组之间缺少必要的竞争。合作学习时,有些小组很积极活跃,有些很冷淡,这样的课堂就不是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堂。

5、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时间把握不到位,造成或紧或松的现象。时间紧了,学生合作的不充分,合作学习成果也不完整,在展示时,甚至应付老师;时间松了,会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也容易造成课堂进度完成不了。

二、对策

1、在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确定哪些内容适宜合作学习。高中历史较适宜采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有:

(1)拓展性的思考题,需要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的。如:“不同阶层的中国人是如何进行抗争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以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比较性的分析题,如“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异同”。

(3)教学重难点,像“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这种重点问题。

(4)开放性问题,如“经济全球化的利弊问题”。另外,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新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时时观察小组成员:为什么这个组毫无动静、鸦雀无声?那个组是否已经完成了任务?

2、教师对分组应下一番功夫。要按照全班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性格等重新编排,课堂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内部应该具有互补性,小组之间整体水平应相当,从而与他组进行“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成员的发展。

3、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成员应有纪律要求。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四是小组的发言人不能固定,要经常更换或者轮流,这样教师才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

4、适当引入竞争奖励机制,优化合作探究。要加强小组评比,其表现好坏直接影响到本小组每一个成员的评价,让小组成员能肩负一定的责任,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不可替代的感觉。这样每个小组成员为了让小组获得好的成绩,都必须进行个人的努力,否则就会拖小组的后腿。同时,学得快或好的学生也会从小组和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去积极帮助学得慢或不好的学生,而学得慢或不好的学生也自然更开放地接受帮助,积极地寻求组员的帮助,这就加大了组员间的相互依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让组员各自承担总体任务的一部分,并对这部分工作负责,这样就使个人贡献在组中真正不可替代。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2

高效课堂教学是适合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一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本次的培训主题是“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听了一节报告会,深圳松坪学校校长罗楚春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论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合作教学,他提到:社会的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发展,从而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更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想在较短的时间教授更多的知识,并且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模式,而合作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他还非常倡导教育要反朴归真,从而真正进行高效课堂教学。他论述了“先学后研教学模式”,我受益匪浅,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是合作教学,合作教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须,是以小组合作为载体,以培养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模式是自主互助学习型,其合作的根本是让学生走向自主(自主管理、自我约束、主动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听了这个报告会我认为教育只有真心切入并融于生命的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生命,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而在先学后研的课堂中,学生全身地投入学习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阅读、研讨、思考、追问、质疑、争辩……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沉浸在一种专注的探索、高尚的情绪之中,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仿佛看到学生的生命在拔节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是认知的,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德性的、人格的、人性的、气质的……也即生命的整体成长。所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告诉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小组不仅仅是座位的变化,更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化,它可以培养自己适应未来社会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和进步,使能力强的人得到更大的提升。

我体会到一个好的团队,需要有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因此培训组长对提高小组的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对组长的培训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指导:一是精神上要让孩子感觉到身为组长的荣耀,责任;二是告诉孩子怎样做事,怎样组织讨论,怎样安排角色等;三是指导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团结小组成员,怎样鼓励落后组员,怎样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作用,怎样协调组员之间的关系等。

我个人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2、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组教学,分组要合理有序。

3、学校要构建合理的评价制度。以上是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浅析体会和感受,我对教育改革充满信息,相信:明天的教育会更好。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3

最新整理《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有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为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见解。

一、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和学困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从而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可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首先,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到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再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最后,教师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二、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友善互助。

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多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发言,保证他们容入小组讨论中,同时,既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机会发挥潜能,也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合作技能培养。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善于接受异质的组员,能够接受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组员在一起合作;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并积极思考;能对别人的观点提出疑问或建议,能围绕发表意见同学的思路积极思考;乐于帮助其他,共同进步等。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合作伙伴要友善。学会赞美别人,对同学的精彩发要学会给予鼓励,在互相赞美和鼓励中激发自信心。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要以朋友式的关爱去帮助他们。要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相的关系。互助、互帮、团结、协作,共同提高,这也正是合作学习的本质。

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6

采用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课前老师下发导学案,学生事先做好导学案,他们也愿意展示自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长积极给组员分配任务,因为小组评比的优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贫僧的准备。这样就充分调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班每个人为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都会自主看教材,查阅资料,请教同学。

第二,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要求。在教学中,我们的常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精神,压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能力的提高,更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面对这一现状,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运用了学案导学、情境教学实践,总结运用了学案导学、情境教学模式,在讲知识的时候,先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搜集材料,初步感知基础知识;再去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老师进行合作探究,然后进行交流展示、成果共享,从而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共同努力下,学生往往表达出自己的合乎道理的观点、看法和答案,这就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再进一步加以引导,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运用语文,感悟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参与能力,加深了对于教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导学案,为他们创造了自由施展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放飞智慧,放飞梦想,以促使他们的成长,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的和谐发展。

第三,合作学习,密切了师生,增强了友谊

合作学习学习心得 篇7

众所周知,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能力、观点和素养双向交流、发展的双边互动过程。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其学习活动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群体性过程。合作学习是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反映, 是培养探究和创新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是一种共同的, 开放的, 包容的学习, 它作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 在培养学生主体特性和增强集体观念方面, 作用尤为突出。它改变了过去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 发挥了学生潜能, 凸显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 增强了学生间的信息“共享”, 使学生“我要学”、“我乐学”成为现实, 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 拓宽思路, 促进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实际教学活动中, 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操作难度大, 难组织, 学生合作意识不强, 合作学习效能不高等现象。因此, 如何解决“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 利用有效教学资源, 开展“事半功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成为探究和深思的课题。本人现围绕上述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一、针对学生“不愿”合作心理, 创设融洽教学情境, 使学生愿意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是通过“同组异质, 异组同质”的标准, 组织学习开展合作探知新知、解决问题活动。但由于学生, 特别是初中生处在心理发展特殊阶段, 在学习活动中易受外在因素制约, 存在“不愿”合作学习的畏惧心理, 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习现象, 合作学习效能显著低下。因此,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 要在做好学习小组“归类”的前提下, 找准学生“不愿合作学习”的情感实际, 一方面采用激励、引导等方式手段, 做好学生心理工作, 一方面利用数学学科的生活性、趣味性、实用性等特征, 创设出贴近学生实际, 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产生能动情感, 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点时, 教师根据以往学生学习实际, 利用数学生活性特点, 设置了“小明有一块三角形的玻璃, 他不小心将玻璃的一角打碎了, 现在要到玻璃店去划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 如果他现在知道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 他一定能划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生活性问题, 此时, 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学生此时好奇心得到有效调动, 探究情感得到渲染, 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 使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学习活动成为内在要求。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学生得出了“不一定能划一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玻璃。”的正确结论。

二、针对学生“不会”合作学习, 注重学习方法教学, 使

学生能够合作学习

在实际合作学习活动中, 经常出现学生合作学习“气氛浓烈”, 但小组合作学习效能低下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 部分学生未能领会和掌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要领。这就要求,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要将方法要领传授作为合作学习活动教学的“第一要义”, 把教师的引导指导和学生的探知学习进行有效结合, 并在学生遇到困难与障碍时给予及时的点拨与指导, 引导学生开展探知活动, 并对他们活动进行概括、升华, 做出清晰、简洁的总结, 使学生领悟探知的要领和解题的要诀, 为学生有效合作学习打下方法基础。

如在教学“一次函数图像性质”时, 教师发现学生在合作探究“一次函数图像”问题时, 不能对图像性质进行准确、正确的分析, 导致小组探究效能低下。此时, 教师根据一次函数图像性质内容, 借助数学问题概括性特征, 设置了“一次函数”问题, 向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活动中, 教师将重心放在一次函数图像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上, 引导学生通过作图法进行一次函数图像的探究, 教师向学生一次函数y=kx+b (k≠0) , 当k>0且b=0, b<0, b>0三种状态下一次函数所经过的象限, 以及当k<0, b=0, b<0, b>0此时三种状态下一次函数所经过的象限, 这样, 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从而对上述问题合作探究“游刃有余”, “水到渠成”。

三、针对学生“不高”合作效率, 重视合作探究训练, 使学生善于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根本目标和归宿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素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 学习品质就会更加高尚, 学习素养就会更加深厚。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可以利用综合性问题特性, 设置囊括多个知识点、包含多个解题思想的问题案例, 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进行过分析、讨论、辨析和总结等环节, 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为有效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问题:抛物线y=ax2-2ax+m经过点P (4, 5) , 与x轴交于A (x1, 0) , B (x2, 0) 两点, x1<x2, 且S△PAB=10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PAQ和△PBQ的面积相等?若存在, 求出Q点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该问题是一道有关“二次函数”的数学综合性问题案例, 该问题条件中隐含着“二次函数”、“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等数学知识点, 在解题过程中还要运用到“数形结合”、“函数和方程”等解题思想。此类问题案例运用在合作学习活动中,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整体性、分析逻辑性和解题方法性, 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素养的提升。

总之, 小组合作学习是增强学生集体观念、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初中数学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学生学习方法, 使学生能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合作学习是作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 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增强集体观念方面, 作用明显。本文作者根据教学实践体会, 并结合教学纲要内容, 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合作学习学习心得 篇8

一、合作学习的误区

当前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以下误区。

1.图形式、求热闹。走进当下中小学的班级里,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很热闹的小组讨论式合作学习,但细心聆听,会发现这种讨论往往流于表面形式。这样的课堂,尤其是所谓的公开课,往往是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便炸开了锅,各自唱戏,或人云亦云,更有少数学生乘机嬉笑打闹,并没有真正做到团结合作、交流经验、分享成果。

2.缺乏交流互动。合作学习由少数优等生唱独角戏,多数学生基本处于人云亦云的状态。某些学生的求异思维得不到认同或发挥,未能通过他人意见的引领来帮助小组内的后进生,未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缺乏互动互爱的集体意识。

3.只议不思。当小组内的成员发表自己的意见后,其他成员并未就发言同学的意见进行评价反思、取长补短。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接收需要一个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在面对每一个同学的意见时,都要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如果“蜻蜓点水”式一带而过,学生对文题的理解往往会浮于表面,缺乏深刻的理解。

以上都是合作学习这一方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的误区。合作学习应包括积极的交往意识和合作动机,成员之间形成一种优势的互补,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合理搭配,对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等。

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怎样组织合作学习,防止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呢?笔者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引发了一些思考。

1.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质量。为此,教师必须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学习;努力营造平等、融洽、开放的氛围;指导学生怎样合作,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怎样讨论质疑;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即使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

2.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课前对课上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估测一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而言,过易、过难的或者难以合作、难以交流的内容不宜直接让学生合作学习。在一节课中,安排合作学习的次数也不宜过多,时机也应把握好。

3.精心组织、指导好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多样,就范围来讲,可全班、可小组、可邻桌四人、可同桌,视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来择取一定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建立一些基本的规则,并传授一些合作的技巧。让每个学生遵守独立发言、倾听思考、讨论交流的小组合作流程,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并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完成由“我认为”到“我们小组认为”的转变。这样学生会把小组内合作的经验带到整个课堂,小组的合作功能在团体的学习讨论中得到有效的发挥。

4.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各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师应由领导者变为引导者,由监督者变为参与者。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评价,了解学生的学情,自始至终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要相信学生完全有合作学习的能力,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把机会留给学生。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了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呈现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也可以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

5.教会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独立思考、友善互助。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先让学生养成回答问题的大纲的习惯,以便学生在小组中较好地交流,同时,学生也要养成尊重他人、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不能随便中断别人的发言,评价时要给予中肯的意见,当观点不一致时,要敢于坚持质疑。教育学生对成功者不要吝啬赞美之词,对困难者要乐于帮助,对合作小组要负责,对伙伴要友善。

6.关注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的情感态度。一般而言,在许多合作学习中,优等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是合作小组里的主角,中等生大多观望、附和、随大流,而后进生则既不交流也不合作,仅做观众或听众。这时,有的教师把目光投向优等生,对他们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作出积极的反应,帮助他们完善答案,让他们代表小组汇报结果;有的教师则不然,他们在肯定优等生表现的同时,让优等生帮助其他同学,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中等生和后进生,鼓励、引导他们参与合作、交流讨论。很显然,后者做得比较好。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合作学习的内容,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丰富的角色体验,享受合作的乐趣。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还有许多技巧和方法值得我们去探讨和钻研,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成为新课改的实践者,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合作学习学习心得 篇9

心得体会

一、合作教学产生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行为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灵活的开展各种较为真实的语言教学活动,也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这种授课方式往往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两级分化,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于是,有人玩笑称其为“哑巴英语”。这完全背离了我们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听说,为了去用它进行交际。而合作教学(cooperative instruction)——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它以教学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合作教学的活动大致可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三种形式。它系统的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目标。在教学形式上,合作教学强调以团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题。在评价形式上,合作教学奖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的记分,以小组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它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团队精神,优化课堂教学,从而广泛提高学习成绩。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其中的一个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国务院于2001年5月29日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并对合作学习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而研究

性学习已被教育部列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修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标准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要科学分组

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点:

1.情感因素

对学习的情感因素,如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贴近自己的生活,教法直观,形象,丰富,学习获得成功及教师的良好评价等,当然也有一旦学习有困难或其它一些原因,他们会丧失信心,不敢开口,或者当学生心理上紧张,怕犯错,信心不足,其心理语言活动,这样都会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兴趣的变化,英语学习的能力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2.语言环境的因素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常常会说出中国式的英语,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太缺乏英语语言环境了。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到一句两句,而一旦离开了课堂,他们基本上没有任何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口语能力自然难以得到全面的提高。

3.知识技能基础的因素

良好的口语表达,要求学生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知识不牢固,对西方等国家文化不了解,这一切都会影响口语的表达。因此小学生经常会由于某些知识的缺陷或没有正确的言语习惯而影响口语表达的效果。比如在英语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口头做一个小短文,可能就会有学生因为知识的原因而语不连贯、词不对号,这就直接影响了他们口语的表达。

4.方法与策略的因素

一个班级的学生都会有学困生与学优生的分别,这主要就是因为他们采取的学习方法与策略的不同而产生的。英语学习也是一样,没有正确的学习策略与恰当的学习方法,必

然会影响知识的掌握从而影响交际能力的提高。

5.智力因素

学生的认知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情况,他们的智力水平,如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存在着差异,这些也会影响他们的口语水平和会话能力。有的学生对于一门新语言的学习比较快,有的学生智力相对比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比较吃力,这就影响了他们口语能力的表达。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分组时要考虑以上几种因素,合理综合智力、情感、知识能力等因素科学分组,给每个组都分一个有能力的“领头羊”,让每个成员在他的带领与熏陶下,在学习与合作时都能充分发挥每个人或者是集体的个性与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的作用。

三、在以合作教学为主的课堂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合作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合作交流的意识和综合能力。因此,要确定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努力为学生创设大胆想象、大声发言的宽松情景。在学习和实践中多问“为什么”,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爱好,拓展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2.坚持以“活动”为中心,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每一组、每个活动,把听与说,口头与笔头,操练与游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以活动促发展。

3.合作学习活动主要有小组讨论、对话交流、猜谜、游戏等。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想象,可以动手查,可以张嘴说,可以讨论,也可以辩论等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创造性,时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合作攻关、共同进步的过程,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品质。

4.小学英语知识和词汇很少,在设计教学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问题不能提的过高过难,当然也不能太过简单,要让每一个学生有努力后就有成功的感觉。鼓励冒尖,但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针对差异,通过合作学习方法,让学得好的当小老师,学的好不够好的拥有更多的老师,促进其进步。在互相合作中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在原

有的基础上获得较大进步。

5.教师要精心设计,鼓励学生多听、多思、多问、多讲、多写、多参与各类活动,以发展其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合作教学应用在英语教学中,是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发言的机会增多了,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了帮助与竞争。合作教学吸收了最先进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这是合作教学理论的精髓所在。我们应该将合作教学发扬光大,用我们的智慧将合作教学的作用发挥最大。

自主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苑芳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不断地深入,许多教育者都意识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在不断地实践与尝试。小组合作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观点不一,脸红耳赤,真是集思广益,好处多多。回顾总结这两年的教学,得到以下体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班级分组情况:

1、合理分组。

全班50名同学,共分12大组,4之5人一组,前后为一组便于合作探究。组长选拔最初为组内数学成绩最优异的,每考一次变更一次,以鼓励全员参与。

2、座位的安排:

每组学生坐在一起,前后座其中两个A组学生同坐,B组一座,C组学生前后座,这种排位我是为了强强联手也防止两个差生在一起说话打闹。

3、小组活动:

从分组开始就把全组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从作业完成、纪律、扫除、跑步到课堂发言、每周周清等只要是涉及到学生的问题都纳入到小组的评比中。并且每周安排三名同学做各方面的分数的统计,周一公布一次分数。同时根据情况对小组进行调整,保证组与组之间的实力平均。

(二)合作学习的效果:

1、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摒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这不仅符合教育的宗旨,更能激发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潜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样的教学观念影响下,课堂上学生同伴群体的资源得到了充分重视。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用心去体验合作的无穷魅力,用心去感悟集体的伟大力量,使他们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经过每节课反复多次的内心积极体验,唤醒并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我真行!”“我并不比别人差!”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学习自始至终都充满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有利于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小组中就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开展活动,进行互帮互学,这有利于开发课堂中的人际交往资源,有利于建立全面完整的教学交往结构,并将生生互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以前教学的覆盖率不高、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够多、训练不够充分的缺点,逐步改变了学生惰性较强、懒于开口、过分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素质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助于因材施教。

合作学习学习心得 篇11

【关键词】合作学习 初中体育 问题探讨 方法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合作模式下学习知识,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往往采用讲解的教学模式,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最终不利于体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通过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小组探讨中学习体育知识,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促进我国教育水平提升。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体育教学本身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工作,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合理分组、分工协作的方式来明确自己责任与义务,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合作学习可以降低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难度。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够自己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通过合作模式教学后,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应知识,科学开展体育锻炼。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学生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同学之间的情感,在互动中提升学习体育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合作、竞争与集体行为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要制定科学的合作学习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第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来制定教学目标。比如在进行三级跳训练时,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基本身体素质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然后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数据来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降低学生的训练量,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训练质量,让学生能够在现在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体育锻炼,让体育成绩好的学生来帮助体育成绩差的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学习小组要根据整体目标来进行自主学习。初中生随着年龄和心理上的变化,在体育锻炼时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体育成绩。教师通过这种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善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在小组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初步掌握相应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技巧,并且相互交流,进而找到学习的兴趣,提升初中生的体育成绩。通过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来调节自己的锻炼方式和强度,在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

2.集体授课传授合作技能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要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来进行,这样能够保证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教师在讲课时需要采用生动直观的手段来进行,要提升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健美操的教学时,需要学生进行集体合作,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健美操舞蹈的编排上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反复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练习方法。学生出现问题时,也能够通过小组成员来解决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除此之外,在编排健美操动作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发挥学生的长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集体授课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增强感情,了解小组成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他们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3.调控好合作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控好合作学习的过程,从而能够保证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合作模式的学习,教师更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学的调控,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而能够帮助教师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案,提升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调控好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习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合作式的体育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保证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体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科目,教师应该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适应当前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提升中学生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娜.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与改进措施[J]. 中国科技纵横,2010,18(3):19-20.

[2] 吕亚波、刘奇. 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探析[J]. 高效管理,2011,29(21):18-19.

[3] 方伟. 高职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职业教育,2011,5(11):89-90.

上一篇:西寨寓居,西寨寓居徐夤,西寨寓居的意思,西寨寓居赏析下一篇:干部作风整顿个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