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合作学习

2024-06-06

提高合作学习(共12篇)

提高合作学习 篇1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由于它在改善课堂的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 很快引起了广大英语教师的关注, 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英语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通过协作、会话, 从而完成语言知识的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主要优势

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 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 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合作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单向传授知识的人,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信息交流的方式由单一的教师讲授转变为多元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互动的交流方式。

合作学习的内容取决于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 小组的活动是围绕着具体的任务来展开的。合作学习也可以用于复习巩固单词。例如:让一个学生做各种动作或用英语简单描述特征, 同伴猜是什么单词;同伴之间互相考单词拼写, 都是有收效的。小组合作还能够创造学习英语的准环境。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是中国人学习外语的最致命的弱点。所以, 合作小组应当尽一切努力, 创设各种讲英语的气氛环境, 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通常教师不参加小组内部分工, 让学生自主分工, 发挥各自特长。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小组的分工。分组时首先要分析活动内容, 进行任务分割, 保证人人有任务, 人人有事做, 承担任务的机会均等。

课外小组活动也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步骤之一。学生可以通过课外小组活动完成课后作业, 进一步讨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话题, 合作完成某一项任务, 或从事研究性学习活动或者学唱一首歌, 排练一出英语短剧, 或者共同做一个游戏等。课外学习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学生之间取长补短, 相互学习。课外小组的活动形式可以很活泼, 完全摆脱了老师的束缚, 学生真正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所以, 课外比起课堂更有亲和力, 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设计各种信息收集任务, 比如结合当前课文所学的主题, 要求小组在社区、街道、新闻媒体、互联网上调查某一个事件、现象、人物等, 再到课堂上作英语报道。教师必须规定任务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创设合作的任务, 提供完成任务的指导和建议, 监督学生活动, 帮助学生查找某些资料, 实施过程以及终点评价和反馈, 甚至还要充当小组一员。所以, 开展小组活动时, 老师的工作不是变轻松了, 反而是更重要了。

二、合作学习方式的缺陷及解决途径

尽管合作学习有很多优点, 但是它也有明显的缺点: (1) 当小组内学生英语水平差距较大时, 水平较高的学生收获较小。 (2) 水平较低的学生由于合作不顺利, 会产生自卑心理和对优生的依赖心理。在课堂教学中, 有时个别优秀的学生把小组内水平较弱的学生的任务都包揽下来;而水平较低的学生成了悠闲的旁观者。当学生需要完成较高难度的任务时, 尤其需要独立思考的、复杂度较高的任务时, 学生独立学习的效果好, 合作的效果差。那么, 如何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更有实效呢?

1.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具有合作意识是当今信息时代对个人的最根本要求, 而长期以来, 我们都是教育学生相互竞争而不是合作。学生都视学校是一个竞争的场所, 每个人都想胜过他人。这种教育是一种竞争教育, 它把一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其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 学生们养成的是种被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 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这种状况与我们社会很不合拍。合作意识的培养需要从我们的课堂做起。

2.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教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 倾听别人的表达。主动承担学习任务中自己最擅长的部分, 积极做贡献。同时不怕暴露自己的不足, 与同学能够相互接纳别人的不足, 互相弥补, 共同进步。

3. 我们要帮助学生合理分组, 明确各组员的责任。

并不是随便几个学生在一起, 就是一个有效的合作团体。只有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 组成一个相对合理的小组, 让小组成员相互熟悉和理解, 产生认同感, 确定共同的目标后, 他们才可能齐心协力地完成同一个任务

4. 教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创设平等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 由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参与者;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不以分数看学生。课堂上的学生只有个性差异, 没有优劣与高下。在合作中, 凡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的学生都是好学生。引导学生彼此尊重, 平等相待。

三、结语

合作学习方式作为时下最受关注的教育方式, 具有显而易见的比较优势, 主要体现在它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通过合作活动, 集体的凝聚力和课堂气氛都能得到提高。但同时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或水平较高的学生收获较小, 或水平较低的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和对优生的依赖心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点, 克服其弊端的主要途径和出路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3, 2.

[2]刘金梅《.论合作学习与外语学习者的积极情感[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 9.

提高合作学习 篇2

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那么怎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呢?

一、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

认真组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每小组的人数要适当,一个小组的人数最好是4~6人。实践表明,在数学课堂中,每当教师宣布开始小组合作时,由于数学活动的特点,学生们往往很自然地把头聚在一起,而四人组成的学习小组适应这种学习状况的需要。这样人数的小组既足够小,使得四个人可以围成一桌,保证每个成员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并且也不特别需要小组中形成一个领导或对小组的组织结构过多费心。同时这样的小组又足够大,能较为充分地保证小组内产生各种有利于讨论的观点,提出解决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方法,不至于因为某一个人的缺席或暂时的不理解而受到遏制。四人小组还可以根据临时的任务需要,比如计算训练或简单的应用问题等,迅速地分成两个人为单位的小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时,通常认为同类的人组成一组是不可取的,这样的小组不利于数学问题的讨论和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各组间应无明显差异,力求均衡,这样便于公平竞争。研究表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编排方式能够保证不同数学成就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共同分享、取长补短。

二、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

在一节数学课中,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运用在整个系统当中,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教师的讲解、示范、提炼或概括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等相结合起来,因此,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只有根据这节课的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较好地发挥其作用。研究表明,数学教学中在满足下列情况之一时,小组合作学习将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1.学生个人独立操作时间和条件不充足时。

数学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的演绎思维,也要求学生的归纳思维。而归纳思维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对大量个别材料的感知和实验的基础之上。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地完成大量的操作,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就会明显不足。这是采取小组合作的一个很好的时机。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2.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

安排学生去独立解决的许多数学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独立探索这些问题时出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教师直接给出解法,学生即使当时明白了这道题该怎么解,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还可能会出现同样的障碍,而且记忆也不会太深刻。这时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再给予指导,提供一些暗示、辅助工作或材料,使学生亲身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这样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3.当学生提出了解题策略,但彼此间有不同意见或有争议时。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时常会有不同的解题方式和策略,但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同学们各抒己见,提出的解题策略极不统一,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因为彼此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或认为自己的解法更好等问题而发生争执,这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散而不乱,但问题却越辩越明,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尊重和发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当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全面时。

数学内容是较为抽象和深刻的,有时由于学生个人认识问题的局限性,单靠某一个学生往往回答不全面。这时也可以考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组内的几个成员发表意见,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相互补充,并不断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从而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数学中也有不少开放题,答案不惟一,但学生往往从自己对该问题认识、理解的角度,形成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个人给出的答案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时也宜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从别的学生那里学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使学生能全面分析问题,扩展解题思路。

三、给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问题

关心数学问题的很多学者都曾对构成一个好的数学问题的特征提出过论述,这些特征也同样是促进小组讨论和探索的问题所应该具有的。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应包括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呈现,并且表述的语气简单易懂,尽量用人们日常所习惯的语言。使人能明确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虽然它可能不太容易解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进门容易,推进难”。

通过实物、图形、表格或其他方式使问题形象化、直观化,也就是说问题本身不应该是过于抽象的,虽然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将可能导致出一个更抽象的结论。

四、教师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加强对合作技能的培养。教师的合作学习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同学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流制,如组长、纪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纪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纪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要体现哪些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如统计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一般需要合作,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独立思考。

3.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小学数学每堂课的教学中,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每堂课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4.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取得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如学习能力上,情感态度方面,学生的合作技能方面等等,然后每个小组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五、教给学生分组学习的方法,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针对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缺乏合作能力的弱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小组里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把自己的意见讲清楚。可以提供一些表达句式,如:“对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所以„„”“你的意思是说„„我的观点„„和你相同,但我认为„„”等。另外,教师在小组学习中可以随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及时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够得到锻炼和进步。另外,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时,还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鼓励学生展开讨论。

学会与人合作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由于受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影响,学生开始不能完全适应小组合作学习,缺乏与他人沟通、维持人际关系的技能,个人责任感不强;大部分学生只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内缺乏讨论和交流的意识和技能。学生的合作技能可以分为学习技能和社会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学会收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现在是信息社会,培养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收集对自己解决问题有用的部分这种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学习和工作都很有帮助。

2.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3.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人已经解决了问题,也可能没有人完全解决问题。需要大家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

4.认识合作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合作,才能做成更多的事。

5.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努力,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6.个人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7.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小组成员间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成员都要明确争论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

8.对合作学习的反思。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流、相处、合作探究问题,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小组合作,实现高效课堂,还得使用如下对策。对策一:建立一套有序的小组合作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具体来说,可以从两方面来操作:

(1)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在教师在出示学习目标之后,合作小组组长分配给每一个成员一定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尽力完成,也可以在其他组员的帮助下完成。同时每组都有自己的讨论记录,由专人负责记录。只要有了一定的规则,使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任务,才能更好的避免消极组员的产生,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分组时,还应该考虑到这两个方面:一是争取小组间的零差距,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组内成员的异质互补,就是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让他们取长补短,尽量做到最佳组合。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尊重他人,建立平等、民主的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对策二:选择适合的合作内容,把握恰当的合作时机。

交流与合作并不是随时随刻都能进行的。交流与合作没有必要,也不能简单的进行规定。合作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为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服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选择适合或需要合作的内容,把握好每一次合作的契机。结合数学教材确定“合作学习”内容是既注意有一定基础性,有要有具有不同的层次性,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主动思考,在学生愤悱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争辩中获得启迪,获得灵感;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又准确又迅速的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在每节课的重要环节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小有收获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中领略他人的思维策略与方法;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需要交流共享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从中受到启发,学会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如在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后,出示退位减法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速算比赛,比赛后让获胜每组派代表说说计算方法,有什么规律,获胜一组说出“竖着看后面的每一个算式的得数都比前一个算式的得数少一”,教师再适时引导“除了这个规律外,你还能找到藏在表中的其他规律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中说说你的发现。”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发现者的位置上,让他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行探索与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扩大交流面,获得思维的碰撞,自己发现规律。

对策三:教师积极参与,切实进行课堂合作学习的调控。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新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学生一起交流,同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榜样效应。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保护儿童文化,允许学生争辩,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要牢记自己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只是学习小组中的一员,不能以“传授者”或时刻以“首席”的身份自居,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在与我们一起学习。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想一想,让学生合作讨论一组图形的共同特点。教师也参与其中,有的小组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教师就及时表扬,有的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就及时制止,及时点拨„„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才得到了保证!

对策四: 合理评价,激励学生。

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合理评价,并且注意评价的多样化和开放性。评价的方法很多,可以口头汇报,也可书面考查.小组合作评价还要考虑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

1、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每次,我都以充满期待的心里来评价学生,根据好、中、困三种学生的发展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达标者同样给予优良评价,同时引导学生与自己比较,从中找出个人的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评价。其中以“小组合作表现”为主要标志之一。因为,合作探究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共同前进,共同进步的!为保护学困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根据学困生的进步情况给全组加分。这样有利于培养团体对个人以及个人对团体的责任感。以评价来激励学生的合作热情,对学生的发展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浅谈优化合作学习提高合作效能 篇3

【摘要】为了优化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效能,教师可以积极地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和点拨。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适时介入,科学有效组织学生,促进学生的有效合作。教师要给学生合理分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时教师要注意问题循序渐进,深入知识内涵本质,并且给学生创设引生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动力。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合作学习 组织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23-01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课堂上教师精彩的授课,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在新课改理念和思想的指引下,教师们纷纷尝试合作学习,并发现合作学习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不过有些低效的合作学习浪费了课堂时间,形成了课堂表面的热闹,有些学生利用这个时间聊天或说话,并没有把精力都放在课堂学习上,使合作学习的效能并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效能。

一、教师适时介入,科学有效组织学生

学生的合作学习虽然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但是并不是说教师就无事可做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介入,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始终围绕着教师的的问题和所设置的任务,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探究。当学生的讨论偏离了话题,教师要适当地介入,把学生的话题拉回到正题上;如果学生的思考没有了思路,教师也要及时地出现,帮助学生找到突破点,让学生可以进一步进行接下来的探究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7BUnit 5 I?蒺m watching TV.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几张图片,图片上画着各种各样的动作,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看图来回答:He is singing. They are playing football. Im watching TV等句子,让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的回答和问法。可是学生在讨论中很快就掌握了这样的回答方式,就开始说一些与教师让讨论的无关话题。说“singing”的学生就开始说他喜欢的歌曲……越说学生越兴奋,偏离课堂讨论话题也越来越远。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地介入,让学生管着课堂学习句型和问答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生合理分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给学生进行分组。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教师要认真分析学情,做到对学生了如指掌,这样教师才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实力都相当。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有些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那些成绩相对不理想的学生,实现学生之间的“兵教兵”,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共同进步。

例如在学习8A 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说说学生们都是怎样上学的,一位英语并不是很好的学生想说“我是骑自行车上学。”可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怎样才能够把这些英语单词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他们组中的一位英语好的学生就帮助他他回答中要用到的单词组织起来,形成了“I go to school by bike.”或“I ride a bike to school.”这样成绩不好的学生掌握了句子,增加了英语学习的兴趣;成绩好的在帮助其他学生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学习的成就感,促进了他们的共同提高。

三、问题循序渐进,深入知识内涵本质

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要通过问题的引导来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教师的问题才会让学生积极地思考起来,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分层次让学生去思考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地向着知识的本质和内涵去思考。通过学生对问题的不断分析和探究,学生会构建出一个知识框架和体系,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在学习8B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的时候,主要的语言结构就是复习一般过去时,学习现在完成时。教师在让学生讨论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问题: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Have you been to the space museum? 等等。当学生回答了很多一般过去式的句子后,让学生去练习完成时的句子结构。学生在对比和讨论中就会掌握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不同点。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用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分析:“have been to+sp.,have gone to+sp.,have been in+sp的区别是什么?”学生们通过合作和探究对现在完成时的用法会进一步理解,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四、情境引生入胜,激发学生探究动力

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关注课堂,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到教师的问题上,就要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情境来引生入胜,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究。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小组讨论或者是合作学习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在学习9年级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段学生们非常喜欢的歌曲“幸福拍手歌”。欢快的节奏,轻松的气氛把学生的学习热情马上就调动起来了。在学生们高涨的情绪感染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在合作中就会回答:I like music that is played by famous bands.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I lov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等等。学生在教师的情境引导下,学习情绪高涨,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增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教师要优化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只有学生亲历了学习过程,学生才能够掌握知识的本质,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英语思维,掌握英语学习方法,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秋云.浅谈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实现策略[J].中学生英语 .2013.03

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篇4

一、合作讨论, 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 在一个小组中要注意各层次学习的优化组合, 以利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1. 在沟通知识之间联系时进行合作讨论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并设法沟通个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异, 有的同学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的正迁移, 而有的同学却感到困难, 有许多疑问等待解决。这时, 让学生合作交流一番, 说出个人的解题思路和疑惑, 相互启发, 发挥互补作用, 达到共同认识的效果。

2. 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进行合作讨论

教材的重点、难点, 一般也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 这时要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攻克教学重点、难点。例如, 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 读写钟表上的时刻9时55分, 就出现两种答案: (1) 9时55分; (2) 10时55分。这时教师并没有立刻宣布答案, 而是开展小组讨论哪个答案正确, 为什么?通过讨论, 学生突破了教学难点, 弄清了读写几时多的时刻, 要先看时针, 时针走过的数就是几时多, 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 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所以第一个答案正确。

3. 归纳概念、法则和规律时, 进行合作讨论

当要提示法则、规律、概括概念时,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提取学生思维精华, 使学生参与总结过程, 锻炼学生思维。

例如, 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 能通过三个例子说明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又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后, 组织小组讨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因为乘法写起来、读起来、算起来都比较简便, 水到渠成地概括了乘法的意义。

二、合作练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 使他们乐于交流, 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好方法, 从而真正成为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

1. 解答矛盾型习题时进行合作练习

即问题揭示教材中知识之间的矛盾之处, 有意识地挑起学生中的认识的矛盾, 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 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 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在教学分数化小数时, 当学生发现分母中只含有2和5的质因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后, 让学生判断7/8、9/15、13/40、7/12、6/24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 并把所有分数化成小数。学生惊讶地发现9/15和6/24能化成有限小数, 与判断不符。

2. 解答假设型习题时进行合作练习

即要求学生以己知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教师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猜测分数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性质, 再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 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容易将学生置于一种非得思考的问题情境中, 因此问题一提出, 学生便会思绪飞扬。

3. 解答发散型习题时进行合作练习

即要求学生紧密围绕某一问题, 从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思考, 以探究问题的多种答案。如我在总复习时出示:“用50克盐配成浓度为1∶25的盐水, 需水多少克?”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 多种方法解答。由于这类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三、合作动手, 培养学生协调性

小组学习有利于借助集体智慧去探究发现数学规律, 并通过小组操作来验证, 这样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和教材的逻辑顺序以及数学家思考的方式同步发展。

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 当通过观察、度量、计算, 归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 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要求学生用操作的方法来证明这个规律, 各学习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想出了多种证明方式: (1) 按照书上图示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一个平角; (2) 用剪刀将三角形三个内角剪下, 再把三角形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 (3) 把长方形沿对角线剪下, 剪下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通过小组学习, 同学们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规律理解得更深刻了, 思考问题的思路也开阔了。部分后进生从优等生具体操作中也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四、合作评价, 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对权威不盲从, 不人云亦云。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 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 及时改正错误, 在合作评价时, 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教师应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会三听, 一是要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 不插嘴;二是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 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 批判性思维得到锻炼。

加强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论文 篇5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逐步确立,怎样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使素质教育的目标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呢?本人就此略谈一下在平时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尝试。

一、探讨课堂上学生不能合作学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学生不敢合作参与学习。由于少数教师在学生中树立所谓的尊严与权威,不允许学生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见解,哪怕学生的见解是有创见的。轻则以扰乱课堂纪律为名加以训斥,重则视为异端,以变相体罚,使学生“师云亦云”,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由于学生不敢说,也就难以暴露其思维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压制,且一些错误认识由于没能及时得到纠正,很可能会在以后的练习中再次出现。

(2)学生不愿合作参与学习。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学生不懂事,让他自己学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反正教师要讲,何必费尽心思想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合作参与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

(3)学生不会合作参与学习。要让学生合作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必须具备合作学习的方法,倘若学生连教材都不会看,又谈何自学。多数学生的课前预习,就是把要学的内容读一遍,至于是否看懂,能不能进行一些模仿练习等从不考虑。当然,有些教师也曾布置过让学生预习的作业,可是又没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办法,结果布置与不布置效果一样。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1.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培养合作参与意识

传统教育观念过分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仅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还可以借助获取知识过程的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更多的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中,让更多的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收获成功。

2.成立学习互助小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1)科学分组,合理搭配。

将一班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各种能力、性格特征的差异均衡优化,组编成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组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一个小组就是开展化学学习的一个基本单位,并请班主任以同一小组就近的原则安排学生痤位,每一小组挑选一名组织管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成绩好、思想品德好的学生为组长。 (2)互助合作,共同提高。根据化学教材特点,互助方式一般采用“2―4―n”的方式。理论知识课,对于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先找同伴解决,采取一对一讨论,两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四人小组内讨论,最后的问题全班小组内一起解决;实验探究课,一般采取四人一组进行,组长组织、带领组内学生完成探究实验。一般情况下4人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由一人归纳出本组的实验方案,一人为主通过实验验证,其他学生参与,一人与其他小组交流,充当信使,一人最后向全班学生陈述。提倡学生在互助合作中敢于质疑,不懂的问题向组长或其他成员请教,小组成员之间要互帮互助,让每一位学生都品尝到互助学习的快乐。

(3)师生互助,小组交流。课堂教学中,遵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环节的原则,教师先检查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可通过小组讨论加以解决,再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学生按要求独自学习教材内容,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任务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然后教师精讲点拨,指导小组之间交流,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或补充的可及时提出,完成学习内容;所有问题解决后,完成巩固检测。

(4)训练延伸,课后提升。本环节以提升为主要目的,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定难度的小练习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去完成,小组成员要进行角色轮换,在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养成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

3.对小组互助学习的.评价

(1)合作学习过程中,对于表现积极的个人和小组进行口头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2)每堂课结束,要求各小组成员根据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比较,采用民主评议和教师意见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本节的3个优秀互助小组、3名优秀小组长,并且在教室后面设置每次个人得分和小组得分的总分表,将每一节课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和小组的表现及时登记在册,并且对合作学习不积极的小组和个人进行批评,帮助寻找原因,加以改正。

(3)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激发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每学期结束,评选班级优秀互助小组和合作学习先进个人,并且对本学期学生的表现作出总结,对于成功之处,发扬光大;对于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以利于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度和自尊水平,满足了学生的赏识需要,带来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在“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在“探索”中发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气氛得以形成,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

提高合作学习 篇6

一、从形式走向实质,真正转变教学观念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它包含: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1.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独立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离开它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将来步入社会后将难以独挡一面。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得每个学生对解决这个问题都有着自己的想法,独立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全班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2.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合作学习时不能让学优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因为这样相对而言的中差生则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教师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实现《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 。

二、营造氛围,激励小合作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对稍难的问题很多学生不愿作深入的思考,这时学生之间的交流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好办法。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讨论活动,设计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营造合作的氛围。如,新教材提倡答案多样性,算法多样化,学生开始时独立探索,充分思考,思考成熟后就产生了合作交流的欲望。教师精心创设开放性,算法多样化的问题情境,能不同程度的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撞击学生创新的火花,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学生通过合作实践,不断体验感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明确目标,增强合作学习意识

合作学习的精髓是通过学生互动求得小组成员的共同提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的目标还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通过互相协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所以为了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如:在教学四年级《统计》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学校要举行趣味运动会,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项目,到底安排哪些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去调查、统计,看结果如何?为安排趣味运项目,学生们明确了目标、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分工,可以避免小组合作的盲目性,小组成员就能人人参与,连平时那些胆小、被动的学困生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使小组合作学习不走过场。

四、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应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合作的效果,收集一些典型的问题,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适当的点拨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如:在教学一年级《图形的认识》时,我安排学生讨论:你身边有哪些物体是我们刚认识的这些形状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讨论得很激烈。我检查巡视时,发现有几个小组在争论讲台上我放的一个化妆品盒,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其实那个化妆品盒上面是正方形,前面和左面则是长方形,它应是长方体。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于是我立即决定将原定的下一个“我是优秀售货员”游戏环节取消,改为再一次深入探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组织学生运用观察、触摸、比较等形式,进行验证。最后当我再举起那个化妆品盒,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长方体!”,这时我倍感欣慰,不再为原来设计的环节没有用上而遗憾。及时从学生的讨论中发现问题,再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实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提高合作学习 篇7

一、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明确组内分工与合作方式

学习小组的划分绝不是简单的把全班学生按照成绩平均分成几组。这样的分组也不能真正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或效果甚微。班级学习小组的划分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 只有考虑到各项有效要素进行科学搭配,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才能积极主动默契配合, 实现高效, 长远发展。所有在划分学习小组时要参考学生的学习成绩智力水平、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家庭背景, 要考虑学生的表达能力、自我约束和管理情况, 还要考虑组内学生性别比例等。

在精细分组的基础上, 教师科学指导和引导, 确定组长、副组长, 商讨制定组名组训和组规, 制定本组的目标。明确组内各位成员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检查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实现既有分散又有统一, 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二、发挥小组作用, 实现学习过程最优化

高效学习的实现重点在于课堂, 所以在课堂学习时既要优化组内的积极活动还要实现组间的竞争机制。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既让学困生有最大程度的收获又让学优生发挥带头作用。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总结等方式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竞争机制是小组学习优势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没有竞争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也不会有更好的发展。竞争机制必须建立在调动组内每个成员积极性的基础上, 还要凸显小组的管理机制。组内竞争不但考虑每个成员的主动性还要考虑优等生对学困生的辅导力。组间的竞争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各组的课前预习效果, 课堂的表现, 课后作业的完成、检测的成绩都要纳入组间的评比。关注学习效果的同时重视学习过程, 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注重培养习惯。让小组合作的优化学习不但提高学习效率还要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素养。

三、强化小组评价, 促进小组有序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方式是多元的。根据时间来确定要坚持课课评、日日评、周周评、月月评、期中期末统计、总结、表彰等。根据评定人来确定要有教师的评价、要有班主任老师的评价、要有组内自评、还要有小组互评。评价时注重调动每个小组和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教师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对内容的正确与否给予肯定否定回答, 也不是简单的对小组的学习方式给予认可或反对的评定, 而要依据课堂学习的具体情况在明确正确学习内容的同时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分析评价, 指出优点, 还要对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法。评价要有层次, 有梯度, 根据不同的时段, 不同的学生群体确定不同的评价角度和评价深度。

整个评价过程要保证评价的平等, 还要注重评价记录的整理和统计, 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有序积极的发展。

四、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操作的注意事项

针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分析, 英语学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的学习在熟练基础上可以全面放给学生, 只要过程引导到位, 学生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但是英语学科受其学科特点的影响和限制, 在课堂学习时必须科学把握、运用适当。

1、要协调好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输出是建立在输入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丰实的输入就让学生去合作去交流就如同让学生去建造空中楼阁, 所以学生的所有合作学习都要建立在足够输入的基础上。只有夯实基础, 有丰厚的词汇积累和语言基础学生才能有更深入的交流, 讨论也才能有高度, 有效果。

2、要加强英语口语表达的训练。

语言学科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的口语表达影响着学生的语感, 学生的表达也直接影响其他同学的表达。课堂合作交流时一定要引导规范学生口语的表达, 通过专项训练指导让学生掌握交流讨论的基本口语。流利的英语交流才是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3、要注重学习过程能力的提升。

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不能把过程仅仅定位在完成学习内容上, 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做到, 通过合作的方法, 解决课文或语法问题, 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 绝不是简单的解决问题的答案。就是一定要处理好过程方法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应用合作学习提高英语成绩 篇8

一、合作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是本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是基于“人多智广” (Four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这一哲学思想。在美国, “合作学习”与“掌握学习” (Mastery Learning) 一起被人们誉为当代最受欢迎的两种教学策略, 并逐步发展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与教学流派。

二、合作学习理论在外语课堂中的实施

从教育学理论或教学经验来看, 没有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任何教学都不能成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英语语课堂中我尝试了合作学习,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他们在小组里团结协作, 积极主动, 兴趣大增,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习成绩。

1.展示。展示主要运用在会话教学中, 以role play的方式体现, 这也是我们在上一套教材上对话教学的主要方法。在小组学习中, 小组中的成员各有具体的分工, 有计时员, 提醒同伴集中精力抓紧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有答疑员, 由一名学习好的同学担任, 负责本组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在Role play表演中改变了以往上课只是几个好学生能完成会话表演的局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基础差的学生增加了学习兴趣, 原来上课张不开嘴, 现在能在课堂上自编对话并流利交谈。

2.分组调查。新教材更加科学的归纳了话题。而且所选语言素材具有时代性, 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质。为体现新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我们可以根据各个单元的话题设计分组调查。如SB1A Unit 3 Going places的话题是Travel。而讲完这单元恰逢国庆假期, 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调查。

调查一:“十•一”黄金周出行计划 (Plan for a travel)

访问老师及同学国庆旅游出行计划, 然后进行列表归纳总结, 出行的目的地, 方式及原因。然后写一篇总结报告。

调查二:本地生态旅游项目创意

(1) 小组活动:走访本地旅行社, 了解本地旅游资源;收集各地生态旅游的资料;参照教材案例, 设计本地生态旅游项目;

(2) 班级活动:举行听证会, 可以邀请行业人士参与评估;学生填写评介表;集体参与方案的修改, 形成正规建议, 提供给旅游部门。

再如SB Unit 4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我们可以组织调查自己最难以忘怀的一件事, 然后开个故事会。再如SB Unit7 Cultural relics, 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作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报告会。

三、合作学习的应用优势

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让绝大多数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还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劳动, 使教师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合作学习保证学生在轻松愉快、人际关系很和谐的气氛中学习, 而且同学间心理相通, 思想易共鸣。小团体里的人总有各自的长处、优势, 总能给其他同学以借鉴、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团体里, 同学们要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等, 为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还激发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使学生产生了不仅为个人荣誉, 更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感受。它集合了众人的智慧、体会, 因此学习效果成功的比率较高。即使有少许的失败, 大家相互安慰、相互激励, 从而避免了失败者沮丧的心理。因此即使“苦”, 也有“苦趣”的存在。

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度, 数量不宜太多, 时间也不宜太长, 旨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起主导作用, 是学习活动的向导和促进者, 同时还是学生的合作者, 合理正确地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十分可取的教学方法, 它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也让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明显, 摆正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但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全日制高级中学《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Deutach, M.A theory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J].Human Relation, 1949.

提高合作学习 篇9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物理中意义

革新的学习观强调,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生应该成为主动掌握知识的主人, 而不应成为知识的奴隶。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应重视问题的解决, 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探究的角度提出问题, 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讨论研究, 使用所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答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探讨研究, 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了, 学生的认知冲突, 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的理解。同时, 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减轻教育情境中不必要的竞争压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投入程度, 尤其是可以促进后进生的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效率。

二、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

1.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 一个班的人数不能太多, 一个班在40人左右、每组约6人, 分为7~8组较为适宜, 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参与并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果小组人数大多, 有些学生会没有学习的压力, 在学习讨论中没有责任感, 不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使得唱主角的总是那一两个学生, 从而达不到合作的目的, 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此外, 教师也不便于管理各小组, 不利于小组的辅导和各小组成绩的考查。

2.小组成员的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就要对每个学生的素质进行分析研究, 掌握各学生的特性, 分组时要考虑每个组成员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要考虑各学生的层次性, 否则在实施小组学习时, 有些小组会开展得很顺利, 有些小组会不能展开小组学习, 造成教学失败的不利后果。教师要力求避免有些学生不合作, 不配合小组讨论的现象。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 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或者是有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每个学生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使他们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 能使大家友好相处, 从而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此外, 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 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 这样使小组成员更易于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 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小组成员间可能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 教师要使成员间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要以诚相待、荣辱与共, 不要计效个人的利益得失, 要以小组利益为重, 要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始终保持团结, 这样才能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

3.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认识到, 并不是所有的物理知识都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 如果对于一些简单的和显而易见的问题也让学生去合作学习, 去讨论研究, 那是毫无意义的和极不科学的。合作学习的项目和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 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要达到教学目标, 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 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如一位教师在讲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时, 让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图进行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结果学生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教学效果非常好,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团结精神, 更使学生掌握了“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一节内容。如果是仅靠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 那是达不到这样良好效果的。而有位教师在讲解“人眼看不见的光”时,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但小组成员间只是相互比较各自的解题答案, 没有进行讨论和研究。因为这些习题不是开放性的题, 没有一定的难度, 没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的价值, 所以用这样的习题去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没有必要的, 这种做法只不过是走过场而已。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要非常明确, 并且是学生合作行为的指南, 要给学生留有实验、提问、尝试的机会和空间, 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进来,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

三、实施小组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1.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也应该是合作小组中的一员, 也有可能成为一名学习者, 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使讨论和探索得到不断的深入。所以教师不要做旁观者, 让所有事情都交由学生去做。

2.教师在评价各小组的成绩时, 要尊重每一个成员的意见和研究成果, 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即使是有些学生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 也是充许的。

3.对各小组中的各成员要进行明确的和合理的分工,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干, 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来。

优化合作学习提高课堂实效 篇10

一、合理的小组构建

合理地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 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一个学习小组应该是一个班集体的缩影。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质、家庭背景、性别等情况给学生进行分组, 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模式, 注意合理搭配, 将内向的同学与善谈外向的同学组合, 将成绩偏差的与成绩较好的学生组合, 并兼顾男女比例, 以保证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互补, 互相帮助,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使小组合作学习在短期内便能获得成效。由于现在所授班级一般都是大班, 学生人数较多, 因此我们可采取大组套小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如将全班分成四大组, 再将每大组分成三小组, 每小组四到六人。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来利用不同的小组模式进行教学。

二、建立多角度的互赖关系

1. 目标互赖。

通常在合作学习之前, 我会确立一个明确的小组目标, 小组目标往往是一堂课的组成部分, 如“学会too…to与so…that的用法, 并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学会”。这样, 学生便能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而且也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 从而促使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完成任务。

2. 角色互赖。

为了完成某一任务, 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以使小组责任具体化。在小组活动中, 不同成员可以分别承担以下角色: (1) 记录员, 负责记录小组讲座决议和编写小组报告; (2) 检查员, 负责保证小组成员都能清楚地说出小组内得出的答案或结论; (3) 精确性裁判, 负责纠正别人在解释或总结中的任何错误; (4) 联络员, 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和协调; (5) 报告员, 负责重述小组的主要结论和答案。在具体的活动中,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的互换。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学习的新鲜感, 又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更主要的是让他们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在享受他人服务与帮助的同时能为自己的小组贡献一份力量, 在小组学习活动中起到积极作用。

3. 奖励互赖。

当小组成员通过共同的努力, 取得了进步或达到了共同的目标时, 优胜组内的每位成员便可得到同样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 如减少他们的作业量, 或出一期介绍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或生活情况的黑板报, 或奖励课外英语书籍等。这种积极的奖励互赖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三、精心的任务设计

任务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们是否能有效地进行合作性的活动。任务的设计应遵循教育性、趣味性、阶梯性原则。

1. 趣味性应与教育性相结合。

课堂小组讨论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但在具体设计任务时, 教师往往只考虑到问题的趣味性或可操作性, 以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 创造热烈的课堂气氛, 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即任务的教育性原则。因此, 我们在设计任务时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考虑到问题的趣味性, 更要考虑到问题的教育意义。

2. 任务的阶梯性。

开展合作学习,提高阅读实效 篇11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实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为了提高英语课的实效性,根据教材内容,笔者将英语课分为听力、口语、阅读、写作、习题课及试卷讲评课。而本文主要阐述利用小组合作策略来提高英语阅读课的课堂实效性的一些做法。新课程中学英语大纲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见,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课是我国英语教学中也一直是主干课。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三点:首先帮助学生学习获取信息,如单词、词组及解决阅读中遇到的语言障碍。其次,训练、提高阅读技巧。最后收获语言知识及英语文化常识。在教材的编排上每个单元以对话引出话题,学习或复习有关日常交际用语,接着阅读同对话题材相同的语篇。因此,阅读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技能。而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限制了阅读课的实效性,往往是为了读而读。教师以讲代读,逐字逐句翻译,遇到什么知识讲什么知识。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也感到在阅读时过多的强调语法使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而且有的学生对于一些难理解的知识也羞于开口提问,久而久之后进生越来越没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让阅读教学更好的发挥作用呢?如何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呢?

笔者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尝试新的阅读教学方法—用小组合作阅读来提高阅读课的实效性。在英语阅读课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由填鸭式的 “满堂灌”变为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把学生做为教育的主体,使每位学生都会在原有

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中得到启发。推动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而获得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的两极分化。

笔者在教授每一个单元的阅读课文时都分Before——reading、While——reading、After——reading三个阶段来完成。阅读文章之前往往要求学生根据标题、首句或首段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预测,可从下列几方面去推测:①文章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②作者将从哪几方面来阐述?③内容将如何发展下去?预测是否准确,可以通过阅读来加以检验。这样有助于预测文章内容,有助于深刻理解文章主旨,有助于理清篇章结构,有助于理解作者写作目的,有助于理解作者情感等,还有助于学生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促使他们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激发他们对将要学习的课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学校对英语老师的厚爱,本人也有幸参加了美国大波士顿培训中心的培训。其中美籍培训教师提出的Literature Circle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们把一篇美国报纸中的实事新闻交给一组一组的培训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我在While——reading这一部分尝试引进了这种用小组合作方法,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对于有了一定英语基础的初三学生来说,经过他们的讨论就可以解决一些相对较难的问题。毕竟“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每当遇到一些篇幅较长的,长难句也较多的文章是我便会采用这样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以六人小组展开活动的,因为六人便于组织而且按班级总人数也刚好分平。基于学生程度的差异通常在分小组时,每个小组都会有好、中、弱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学参与,分别是2:2:2。我会为他们安排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又会分担不同的责任。组织能力强同学作为主持人—Host,协调组织本组成员进行积极有效的讨论,并要确保讨论顺利进行,为此他/她就要做好足够充分的准备,否则会出现冷场。另一个英语基本功扎实的同学做中心思想总结者——Summarizer,概括及总结本组所讨论内容的中心思想。代言人先找出所讨论部分的语言知识。英语能力较弱的同学当词汇解释者——Walk dictionary带着字典帮助查找小组内同学不认识的生词。组织本组讨论提问题者——Questioner提出与本组讨论内容相关的尽可能多的问题。所有问题经过小组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之后,记录员——Recorder和本组中口语表达能力较强者即发言人—整理讨论过程中的笔记并汇总本组其他成员讨论所得结果,后面由Speaker对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研究成果。发言时从词汇解释开始,到问题到语言点解释再到中心思想概括。讨论时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积极参与。因为每个大组可以至少有两到三个小组组成,而且每个大组所研究内容一致,基本上就是reading中的一个自然段。所以就可以补充也可以进行评比。这样每个小组积极性都很高,都不想落后,恰好弥补了自己个人阅读的不足之处。比如水平差的学生生词障碍大,容易产生疲劳感进而拒绝阅读。而且新鲜的或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就少了很多。而小组合作之后,大家互相取长补短,思想的火花碰撞的就更多。学生们对于这种活动参与度很高,互相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取长补短。不同的内容也会使得角色有变化,所以每个同学都能在这种新型的阅读活动中提高自己,使自己的听、说、读、写每一个方面都有所提高。首先要听懂别人的问题,其次要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大意这又体现了写的能力。当然发言人必须用英语阐述这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训练了学生在老师不知道的情况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第三个阶段读后任务的完成做好了铺垫。因为读中自我参与所带来的知识能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并完成相关的练习。以新目标九年级教材第九单元的“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一课为例,小组合作阅读之后,学生们很轻松的就完成了关于篮球发明的思维导图,而且顺利地根据此图表复述课文。之后学生们集中的难于解决的问题再经过老师的分析得以解决。比如文中的It is believed that on December 21st,1891, the first basketball game in history wasplayed.一句中that引导的是主语从句,而学生还未专门学习主语从句。还有It is played by more than 100 million people in over 200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where basketball has been played in parks, schools, and even in factories.一句特别长而且其中的where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有的学生就不理解,几个小组意见不一致,等老师讲解之后他们恍然大悟原来这里的It是形式主语,那里有个逗号而且where在从句中做地点状语。其实这也教会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类推及知识总结。

运用合作学习, 提高英语能力 篇12

一、合作学习的前提

合作学习成功的一个前提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英语是一门典型的实践课。在开始阶段, 学生可能图一时兴趣, 学得还很起劲, 但是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 其中一部分学生就会逐步产生各种不良情绪, 产生厌学思想, 采取放弃态度, 造成两极分化现象。

要改变这种局面, 就要在思想上做工作, 要使学生懂得学习知识的意义, 不断给他们学习动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帮助学生分析英语基础差的主观原因, 学习方法上也要不断给予指导, 并要求学生间互相帮助。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 努力发掘其“闪光点”, 给予激励和期望, 重塑自尊和自信, 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英语实践的机会。

二、合作学习的操作方法

第一, 要对本班学生进行摸底考试, 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听力、笔试, 进行详细记录, 按“强弱互补”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分组时尽可能让关系好的同学在一个组, 这样, 优生往往会竭尽全力帮助差生, 差生也乐意跟优生学习。另外, 英语这门课学得差的同学其他科目也许学得很好, 反过来就会帮这位英语好的同学, 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二, 上课或辅导时, 学生按所分小组坐在一起听课讨论, 无须坐在固定的位置上。课堂上教师只对一些重难点, 如重点短语、句型及重复语法进行讲解即可, 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可以读单词, 可以自由会话, 可以讨论语法。

这样, 学生就有了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三、合作学习的实施

第一, 合作学习在记忆单词中的运用。

每个学英语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单词太多, 太难记, 今天记的明天忘, 学的多, 记的少。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记忆好单词, 要求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把学过的单词学以致用, 才能记忆牢固。

第二, 合作学习在听的教学中的运用。

听是人类认识活动和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 必须进行足够的听的训练, 才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我在教Go for it!七年级 (上) Unit 12 Section 1b时, 插入了叫“悄悄话” (Whisper) 的听力训练游戏, 每组让一个学生到教室门外, 由教师告诉他们每人一个不同的句子, 然后他们回到教室, 告诉本组最后面的同学, 再由最后面的告诉倒数第二位同学。这样依次传话下去, 传到坐在最前面的同学时, 这位同学就把句子写在黑板上, 最快又正确的组获胜。在整个传话过程中必须要保持“悄悄话”状态, 保证不让第三者听到, 否则算违例。这就要求每组的同学要认真听, 才能把话传得准确, 才能在活动中获胜。通过这样的合作和交流, 增强了团结合作意识。

第三, 合作学习在英语说的教学中的运用。

说话是表达人类思想, 进行交际活动的重要途径。因此, 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极其重要。在教学Go for it!八年级 (上) Unit 12 Section A 1c PAIR WORK时, 我设计了两个组织学生进行句子接龙的游戏, 叫“Talk, Talk, Die”。如, 以“Money”为题, 编一段话, 每组一个学生上到黑板前面去, 第一个同学说:“I need money.”另一个同学接着说:“I want to have a lot of money.”“If l have lots of money, I will buy a house for my parents.”……每组的同学接着往下编, 下面的同学可以给轮到的同学提示, 说不出的就“Die”, 逐步淘汰, 最后能站在讲台上的同学的那组获胜。通过这个合作性编句子接龙,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第四, 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阅读写作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各项任务, 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在教学Go for it!八年级 (下) Unit 2 Section A 3a, 3b, 3c的过程中, 我先让学生分组阅读, 讨论, 找出一个典型的例子进行小组合作写作, 然后让每组派一个同学写在黑板上, 全班同学进行点评, 画出精彩句, 并对文章打分。最后把成绩好的作文贴在班级的后墙上, 让学生经常欣赏。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分组, 掌握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如:小组内同学可以先独立思考, 再交流自己的见解, 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小组讨论时, 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 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 随时了解学生合作的情况, 以便灵活地组织学生的下一步学习。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既有的知识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 最后要确定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是学生由自己的知识及经验建构而成的, 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合作学习体现了合作、竞争和发展的精神, 它重视小组合作交际,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素质等方面相互补充, 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积极情感, 有利于发展有效的人际交流技能, 为学生提供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 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摘要:合作学习, 能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和创造性, 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学生合作、竞争和发展的交际氛围, 让学生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上一篇:多角度解释下一篇:企业营销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