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心得

2024-08-25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心得(共8篇)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心得 篇1

三(3)班吴晓飞

一、一年多实践获得的经验与教训

1.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理分组是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考虑的因素主要应该包括小组的规模、分组的原则、小组成员的角色搭配、任务分工以及教学环境的改变等。

经过实践,我做了如下的改进: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尽量考虑小组成员的多样性:性别、性格特征、学业成绩、能力特长、学习适应性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规模以4人为宜,当然,每个小组人数的多少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训练的要求等。

每个小组成员都应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总结员和汇报人等,甚至是专提(反方)意见的“反对人”(在英国培训期间向曼城大学老师学得)。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互换。角色互换,这样可以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其次,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开展。再次,在评价问题上,要以小组作为基本的单位进行评价,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衰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2.小组合作学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小组从组建到发展成熟要经历一个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应该注意合作,而且还要指导和训练学生如何合作,使学生逐渐掌握相关的合作技能。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素质与能力;注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抓住机会,点拨和指导学生:如学会表述;如学会倾听;学会总结;如学会欣赏和接纳。同时将学生需要形成的技能逐一列出来,每一节课或一次活动重点强化一个方面的技能。

3.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在该用的时候运用,在适宜的时候运用才会收到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⑴任务较多,需要分工合作的时候

⑵需要突破重点难点的时候

小组合作学习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组内合作、任务分工,组间交流,教师只要在适当的时候轻轻的点拨一下,学生就全明白了,而且记得很牢。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影响到学生接受知识的形态,学生不仅学到了属于原理性的知识,而且学到了策略性和方法性的知识,并在“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收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⑶当学生思维受阻,个人无法满足的时候

有时教师不易讲清楚的问题学生经过交流便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即使是遇到“阻碍”,相似点可能会更多一些,于是“兵教兵”就非常有效。再者,单个学生的知识面有限,经历不够丰富,思维的开阔性也有限,如果让学生相互启发,问题的解决或许变得相对容易,尤其是解决一些与实践联系紧密的问题的时候,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会很有效。

⑷在学生意见产生分歧的时候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经历不同,性格各异,所以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往往不同,在遇到某些问题时难免产生较大分歧。如果教师硬生生地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学生有可能仍然一头“雾水”,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候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能会有较好的效果。

4.合理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

⑴课堂时间分配要合理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小组合作学习与集体学习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更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其中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时间分配关系尤为重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短了,学生还没有走进合作学习,思维还没有活跃起来,就草草收兵,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了走过场;时间长了,又会影响整个教学进度的安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根据所教的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小组学习和集体教学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科学有效的分配,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收到实效,教学质量真正得到提高。

⑵学案导学益处多

现在上课最大的弊病,就是教师讲话太多,整堂课只听见教师的声音,直到学生做课堂作业时,教师还在唠叨,一会儿说要注意什么,一会儿说不要做错,不让学生安静一会儿。教师讲话太多势必占用学生练习时间,当堂做不完只能留到课后去做,这是目前学生作业负担始终降不下来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个弊病,学校要求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合理设计“学案”,旨在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更恰当的解释应该是教师的“讲”改为“引领”较为妥当。教师在备学案的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讲解点”和“点评”,在什么时间“讲解”,什么时候“练习”,什么时间“点评”,教师要设计好。

5.科学做好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科学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效策略。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考虑到多种因素,如谁来评,评什么和怎么评…,但设计出来的考评方案应该简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对小组进行评价性时应以小组的集体成绩作为考评的依据,不宜过度的突出个人的表现。

⑴评价要面向小组。学生小组讨论后,老师根据巡视和组际交流的情况,对认真讨论、发言完整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不够认真、意见零散的小组提出希望,旨在增强小组的集体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等现代意识。

⑵评价应采取多种形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各种表扬机制使他们体验成功。我们可以设立金、银、铜奖,还可以模仿电视节目开展“闯关”比赛,“千分赛”或本班正在操作使用的“晋级赛”。这样,引发了小组之间展开竞争,这种竞争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⑶评价要全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积极鼓励和赞赏。另外,在学习中出现的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相互谦让的精神、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要及时地进行表扬。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心得 篇2

1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和特点

1 . 1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初中生都缺乏相关的合作意识,他们通常会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既定目标,却很难得到预想的效果。因为一个好的结果依靠个人的力量很难以完成,所以加强初中足球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至关重要。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集体项目中,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与配合来达到既定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弱化彼此间的劣势,最终通过小组的努力来完成相关的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一旦小组成员之间出现意见不统一的现象,将会导致学习进程停滞不前。因此,在进行小组教学时,首先要确保成员之间不存在排斥现象,而且各成员之间要形成默契,通过成员之前良好的配合来确保学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 . 2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1.2.1分组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要想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分组,因为单个个体是不可能进行合作学习,而集体组队才是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在初中足球小组合作教学中各个成员之间的观点和意见必须统一,而且任何一个成员都必须服从集体目标,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除此之外,小组成员之间还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确保每位成员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1.2.2小组合作学习各成员之间技术水平存在差异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差异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从而确保小组各成员之间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如果一个小组各个成员的水平都相差不多,那么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希望成为领导者,但是另外的成员可能会对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产生质疑,认为自己比他强很多,从而导致成员之间出现矛盾。而成员之间存在技术差异,不仅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且还能更好的发挥领导者的领导作用,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

2初中足球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可以说处于身体素质的最佳塑造时期,因此很多学者和专家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参与初中足球教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升华。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广大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喜爱。由于相关部门对该方面缺少足够的支持,对其真正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从而导致大多数初中足球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化,严重阻碍了我国初中足球教学的发展。

2 . 1小组合作学习过于重形式, 而轻内容

在对我国初中足球教学效果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部分初中足球教学都开始引进了小组合作学习,但也只是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分组,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组织活动。例如:某初中学校在进行足球教学时,教师所要教内容是练习脚背内侧的传接球。教师首先对动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和示范,然后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教师分组过程中主要是按照学生的足球水平和性别进行分组,共分六个小组,每组有九个成员,并委派技术水平比较好的同学作为组长。在刚分组之后的五分钟时间里,好多学生还能遵从组长的领导进行练习任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学生都自行活动,导致场面混乱不堪。有的同学练习射门,有的同学练习颠球,还有一些技术比较好的同学甚至打起了比赛。这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教学已经失去了真正意义,很难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2 . 2小组合作学习中缺乏平衡的学生参与度

在实践中发现,初中足球教学通常是足球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这些学生相比,那些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的学生反而成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从属者,很少有独立学习的时间,有时连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都没有,且这部分学生所获取的信息大部分都来自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这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教学导致技术水平比较好的学生越来越好,而技术水平比较差的学生越来越差, 长时间这样下去将会导致他们失去足球学习的兴趣,甚至厌倦体育课。

2 . 3很难有效的完成既定目标

初中足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讨论与帮助,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是,初中足球小组合作教学很难满足上述目标,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1)初中足球教师为学生安排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研究和探索价值;(2)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比较低;(3)教师也不能有效地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时间和效果,经常在学生讨论激烈时,就结束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初中足球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3 . 1不断挖掘自主发现教学的要领

初中足球教学,最好遵循班级授课制。足球运动自古以来就属于一种团体运动,只有队员之间相互沟通和配合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然而,教师在选用班级授课制的时候,要严格杜绝一讲了事,要尽可能地挖掘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优势,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研究,自主发现,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在进行初中足球教学时,教师还要做到精讲,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技巧的同时,能够留有相应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和自主探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深入到小组内部,积极的参与到学生讨论之中,以更好地为小组内部学习成果贡献力量。例如:在进行“主罚点球”知识讲解时,教师不仅要言简意赅的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和传授,还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来对相关动作进一步深化,从而确保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巧。除此之外,小组中的每位学生都要认真听讲、积极讨论,从而对“主罚点球”有一个自我的认识,以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之中。

3 . 2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配置

在对初中学习小组进行分配时,教师首先要对班里每位学生的足球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因此,要求初中足球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前的两个课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例如:足球组队时角色位置的分配、比赛中的相关规则以及传接球的基本工作等。同时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过程中,还要时刻观察每位学生的能力与兴趣,状态和情绪,从而为足球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组建教学小组时,教师要充分采用自由组合与异质分组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考虑每位学生的成绩和兴趣,而且还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从而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彼此学习。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可以有效提高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3 . 3为小组合作学习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在我国相关教学过程中被广泛采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当然足球教学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对于初中学生比较了解的体育项目,教师可以大胆的去尝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足球教学中的运球技巧,由于其适合学生学习的技巧比较多,此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为学生安排相关的内容,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时间,最终得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最佳方案。但是,像武术项目通常不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因为大多数初中学生对武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不可能达到预想的课堂气氛,更不可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 4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可以有效的推动初中学校足球教学的发展。针对足球运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1)基础性评价。即教师要对每个小组成员所掌握的基本足球技巧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个人成绩。(2)素养性评价。教师要对小组成员在实践中的配合意识、战术素养进行评价,然后考评出小组内成绩。(3)合作性评价。教师要在整个足球教学过程中,对小组内部每个成员的合作品质、合作精神、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进步程度等给予详细的评价,给出综合的考核成绩。这种系统性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从课堂教学的内容层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而且还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其被认为是对学生综合性素养方面的评价。初中足球教师要将评价的主动权交付给学生,从而避免出现习惯性、片面性以及武断性的评价,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进行初中足球教学最为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强调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初中足球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开始意识到群体之间合作的重要性。教育也不例外,新课改下进行初中足球教学时,也须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一贯传统的教学方式,推行主动的、积极教学方式的发展,以便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但在当前初中足球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要求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改进完善,以更好地促进其健康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心得 篇3

【关键词】小组合作 教学实践 问题与对策

技校的外语教学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学生的基础差、兴趣低,课堂效率不高。

为改变现状,响应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在英语教学中,秉着“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目标,我尝试着将小组合作学习引进课堂,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成员在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中,为完成同一个目标,分工合作,相互帮助,彼此指导,并以集体的成功为评价依据,最终达到个体健康发展。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改变传统英语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观念、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

合理划分小组。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将班级学生按其英语知识水平、语言学习能力、个性、性别等进行合理搭配,分为六或七个小组,每组6-7位学生。确定组内成员的分工和职责,如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资料员负责搜集学习资料,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并且根据每个成员的表现,采用轮班制,定期更换职务,这样有利于实现人人参与,人人锻炼,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做好课前设计。教师备好课是合作学习成功开展的前提。首先,教师要充分熟悉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兴趣所在,精心设计和策划课堂活动,明确分组活动的目的和要求,确定活动的形式、内容、时间分配、奖励分值等,并准备好相关的工具材料。同时,教师应掌握足够的与课堂内容有关的信息,以便在课堂上灵活应对各种突发问题。

具体课堂实施。在课堂活动实施过程中,我按照“教师布置任务——个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成果——全班统一交流”的基本模式。其中,教师充当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明确任务的具体要求,巡视观察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适度启发学生思考,恰当利用竞争机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积极、客观、公正的评价。

我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如合作预习新课、合作学习单词、合作表演对话、合作阅读、合作完成练习、合作订正错误等。而小组之间的竞争采取多种形式,如单词接龙比赛、口语朗读比赛、问题抢答比赛、对话表演比赛等。例如,每个单元,学生学完一段对话后,我会围绕话题设计一个情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句型表达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按要求在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为了小组的荣誉,每个学生互相鼓励、不甘落后。一般来说,英语成绩好的学生都乐于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哪怕只有一两句台词。总之,让每个组员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展示完毕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展开互相评价,并指导学生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从读音是否标准、对话是否有感情、表情是否自然、表演是否得体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比较打分,选出最佳小组。最后,教师对表演中出现的较为典型的问题做适当评析,并帮助表演有欠缺的小组分析原因,引导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下次演得更好。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经过大量的合作学习的尝试,学生的英语技能,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部分学生从英语课上不敢开口变为能用简单句子表达自己,从“苦学”变成了“乐学”。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作用具有很大的意义。

第一,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中的配角,而成为掌握学习主动权的主角,由单纯地接受帮助,变为给予帮助,由被动接受型变为积极探索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参与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自由展现自己的知识才能,学生感受到了参与学习的充实和快乐。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每个成员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同时,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也促进了学习进程。

第四,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互相鼓励,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也学会了承认他人的优点,容忍他人的缺点,虚心向他人学习,听取他人的意见。合作学习使每一成员都溶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五,合作学习能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为完成任务,取得优胜,小组长要根据各个成员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角色分配,安排先后顺序,监督学习进程,适时鼓舞士气,灵活应对出现的问题等,直至任务圆满完成。同时,还要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这些都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小组合作学习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增加了学生使用语言进行实践的机会。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欠佳。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有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而另一些较为消极的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喜欢做听众,渐渐地他们对一切语言活动表现得冷漠。2. 有时候教师为完成教学计划、赶进度,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活动和思考。有的小组没有时间展示自己的成果,没有成就感,渐渐地对活动就失去了兴趣。3.有些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虽然对对话很感兴趣,但由于词汇量及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乘老师不注意时干脆用中文进行讨论,最后请组内英语水平最好的学生进行汇报。课堂气氛虽然热热闹闹,但长远效果是不理想的。4.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师只注重讨论结果,不注重讨论进程及对个体的关注,使得讨论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

第一,精心设计小组活动。首先,小组活动应该具有多样性,如讨论、表演、竞赛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课堂上的小组活动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太难,学生在执行时很难入手,挫伤其积极性;太易,激不起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效果差。

第二,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班级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把英语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第三,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合作学习的评价者不仅仅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评价。可以组内成员自评、组内成员互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自我评价以及师生合作评价等。在评价时要对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具有鼓励作用,要做到客观公正。教师在课后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还要分别作具体的指导,促进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逐渐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与反思 篇4

莘县中心希望小学

刘军霞

学会合作是21世纪成熟人的重要标志,今天的小学生如果不善于合作,那么,他们在未来社会成功的道路上就会受阻。所以,让学生明白合作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是成功的需要。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我校课程改革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集小组成员的思想和智慧来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无需讳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有的教师为急于完成教学进度,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些讨论的问题缺乏挑战性,不具备合作性;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等等。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仍然存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实质性了解,仅仅是“为合作而合作”的现象,导致课堂看似热闹,其实散乱无序,甚至教学效率低下。要避免这种“形式化”的合作学习,实施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安排合作对象,关注合作的过程和方法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如

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十分重要。如:可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3~6人为宜,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教师每次组织小组合作时,也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小组里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

教师作为小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与参与者,该应更多的关注:

1、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均衡,是否都积极地投入了小组合作。不仅要强调学生人人参与,要求各个小组成员的意见不管正确与否,都必须在组内表达出来,而且教师自身也要作为合作伙伴参与到不同小组的合作中。这既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亲密,也更容易让教师控制课堂的合作、防止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

2、关注学生间的合作是否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

分享的现象,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正确引导。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我在三年级乙班数学教学中,根据刚学过两步计算的乘、除法应用题的情况,设计了这样一道关于租车的较开放的问题:三乙班51人(实际人数)去竹海春游,可供出租的车有两种:大车可乘8人,租金每辆300元;小车可乘4人,租金每辆200元。要求每小组给出3种以上租车方案,并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说出理由,完成租车方案表。在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中,我发现有一小组显得无从从下手,我便给予提示:如果单租大车或小车,或者租了大车再租小车,该怎么计算。该小组有几个成员恍然大悟,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中。

二、熟练掌握合作技能,关注合作实质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大家围桌而坐,更不是场面越热闹,就更显合作效果越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尽管组织这样的小组讨论有时花的时间会长些,但这样很值,因为教师应该为每一个孩子着想。

三、正确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的生成落到实处。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个性,才能为走向社会独立工作或与人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些个性有很多独立的成份,因此,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之前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使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这是高水平合作的基础。这样给不喜爱动脑筋思考或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进步的机会,对防止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养成“搭乘便车”的不良习惯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强调个体独立学习的重要作用,并不是对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否定。其实,小组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不是对立,也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我们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应该持科学的态度,而不应厚此薄彼。要知道,滥用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很不利。

四、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从表面上看,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是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再耐心地向学生说明;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时,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我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讲台桌上那个墨水盒时,都发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那是正方

体的,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的。我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个墨水盒,原来,墨水盒的正面是正方形,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于是我立即决定将原定的下一个有趣的游戏环节取消,改为再一次深入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其间运用让学生观察、触摸、比较等形式。最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这墨水瓶是一个长方体!”教师及时从学生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这才是教学的目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组汇报时,教师应先将多年来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让各小组成员们明白:他们是一个集体,成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共同钻研。同时还可以尝试设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渗透对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就融合了合作与竞争这两个因素。在小组内部进行合作,强调小组之间进行竞争,推动小组活动的进程。个人之间的竞争令人退避,实力的悬殊也难以更改,而小组竞争则不同,如果在小组活动中某个小组赢的次数太多,我们可以改变它的组成成员,让竞争趋于更合理和公平,更好地调动各小组内部合作的积极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使学生认识到:只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心得 篇5

漕河中心小学课题组

撰稿人

刘冬凉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本课题把进行合作学习的小组看做在学校、班级之下的又一级建制单位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我县提出的“自疑自探,步步提升”课堂六环节为蓝本,从小组合作学习运行与课堂环节设置有机整合的视角,进行小组建构、适应小组学习的课堂模式及小组在各环节下的运行规则、流程以及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必将极大地丰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使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紧贴课堂,使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更深入、更全面、更细致。

2、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通过课堂教学环节、小组合作规则流程的探索,力求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小组运行模式,来提高教师驾驭新课堂的能力,提升教师素养。(2)本课题力求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感知,增长技能,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3)本课题力求构建活泼、有序、高效、互动的生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师生幸福指数。

二、研究现状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于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的省级课题就有多项,公开发表的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就逾百篇,但研究的深度还不够。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研究目标:

1、确定一套适合小组学习的科学的课堂教学环节和小组合作学习在各环节中规则、流程,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小组运行模式,来提高教师驾驭新课堂的能力,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素养。

2、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意识与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3、构建活泼、有序、高效、互动的生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内容:

(一)组建合作小组的研究

包括组员构成、组员分工、拟定组名、口号、奋斗目标等

(二)与小组合作学习相适应的符合语文特点的课堂教学六环节中实施小组学习规则与流程的策略研究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逐步完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2)个案分析法。抓住好、中、差几个学生,跟踪调查,观察、研究与测试。

(3)经验总结法。针对实验中成功的体验与失败的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

(1)制订课题方案,确立课题组成员,做好组织发动工作,举行开题会。

2011年9月课题立项以后,我们立即召开开题会,并进行人员分工。

参与研究的教师积极参加教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热情高,其中师艳红老师于2009年3月主持研究县“十一五”规划《创建优质高效的小学高年级阅览课的研究》课题,经过两年形成了小学语文阅览课“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对全县小学阅览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刘冬凉为学校副校长有利于调动老师积极性和协调学校做好各种物质等条件准备。基于此研究基础,我们进行如下人员分工: 刘冬凉(漕河中心小学副校长,中教一级教师)

做好课题的培训工作;做好课题人力物力的调配工作;做好课题的评价;撰写课题终结性研究报告。

师艳红(漕河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小教高级)

语文学科示范课;做好有关分析;收集整理课题资料;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石国利(漕河中心小学教师,中教一级)做好有关分析;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协助做好课题光盘录制及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

(2)广泛搜集掌握理论资料。初步确定课堂教学六环节及小组合作学习基本规则、模式,明确研究课题的基本内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1)组建小组

我们确定师艳红老师所任教的五一班为实验班级,首先从性格、性别及学习成绩等方面按照互补的原则进行了分组。分好组后,又采用了自荐与组员推荐的原则,推选了组长和副组长。然后让每个小组制定本组名称、奋斗目标和口号。在分组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有的组长怕影响本组成绩,提出不要某个同学加入本组;二是有的同学提出不在某个组。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召开了“我的班级我的家”主题班会,创设了团结互助、互尊互助的班级氛围。

其次设立小组团结进步星,专门对团结友好的小组进行表彰。

在给本组命名、确立奋斗目标和口号的时候,由于能力所限,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去做,为此,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范例,让同学们参考。再就是每个课题组成员分包两个小组,具体指导此项工作。

经过我们的努力,同学们拟出了诗意而响亮的组名,连同奋斗目标、口号一起制成卡片摆放在小组的课桌上,同学团结合作、精神饱满,为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课堂教学,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召开阶段总结课题会,总结经验,刻录优秀课例光盘,撰写阶段总结。

首先课题组成员对我县教改“三、四、五、六”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与讨论,特别是对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检测提升等环节小组合作如何操作,进行了假设与探讨。并确定了继续实施课题组成员包小组的管理办法。

在合作探究的环节我们起初采用是分为记录员、汇报员分工的做法,上了两节课,师艳红老师就发现,记录的只管记录、汇报的只等着汇报,而其他成员除了组长外,积极性不高,下一节课改变分工,只不过是换了一下人,还没有达到人人积极参与的效果。为此,石国利老师提出,其实小组讨论时,形成的共识本组的同学都应记录,都应能汇报才行。于是,不再分记录员、汇报员,而是人人应记录,人人能汇报。如此一改,接下来在合作探究的时候,小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在展示交流环节时,起初自由交流,纪律混乱,后来,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讨论制定了“机会均等、同略新先、自然大方、紧张有序”交流规范,并且在上课时,课题组成员包组一点一点的改进,最后终于形成了紧张有序的交流氛围。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

(1)进一步研究影响小组合作的不利因素,制定解决方案,积极实践。

2013年2月开学伊始,中心校对我校课题进行参观,发现同学们热情积极、训练有素给予较高评价,经过我们认真梳理还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同学为交流有话说,就直接照抄教材全解的分析;二是老师过分强调了学生的合作,而不敢示范了。为此我们经过讨论认为:要想搞好合作学习首先要搞好自主学习;二学生毕竟是学生,老师毕竟处于“教”的位置,该教的还是要教的。

(2)对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补充、完善、提炼。

2013年7月我们课题组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了反思总结归纳了搞好小组学习的四项基本原则:自主是合作的前提,规则是合作的保障,教师的指导是合作的关键,学科是合作的血肉。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刻录优秀课例光盘,请有关专家课题进行评审鉴定。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总结出了小组组建的规则、小组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检测提升等课堂环节的规则和操作程序,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中心校、教育局的优秀课观摩和比赛活动,省教科所耿荣久所长、市教科所领导亲临课堂,给予高度评价。所撰写的结题报告《将小组合作进行到底》的论文也在读写算杂志2013年第30期发表。

五、研究效果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我们欣喜的看到,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甚至为某一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并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小组中以合作为主,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伴进行,使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愉快。为小组而奋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集体荣誉感,组员十分珍惜时间,紧张而密切合作,彼此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听取、分析、同化别人的想法,开放的思想不断融合、鲜明,语言更明晰。不知不觉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习得了人与人交往的更多技能,提高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将健康个性的形成。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位老教师激动地说:“运用这种方法上课的确不错,学生的得到的不仅是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团结协作能力差,这下可好了,要使自己所在的组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学会和他人家相处。”

六、研究成果 经过课题组的扎实研究我们形成了一套适合小组学习的科学的课堂教学环节和小组合作学习在各环节中规则、流程,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小组运行模式。

(1)合理分组 建立组织 树立形象

我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男女搭配、性格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首先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其次是依据性别,做到男女均等;再次是依据性格,特别是外向性格与内向性格互补搭配。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竟争的宽松环境。

分好组后,就运用自荐与组员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出各组的组长、副组长。组长不必是学习成绩最优秀的,但必须是非常富有组织能力和责任感的学生。他的职责是负责全组的人员分工、纪律维护、作业试卷的收发等工作。副组长要求学习基础好、学习成绩高的学生担任,主要负责本组成员的学习的巩固检查,批阅其他组的试卷时的答案制定、阅后复核和成绩上报以及对本组学困生的帮教工作。

为凝聚人心,增强小组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让每个小组为自己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提出本组的口号和奋斗目标。组名可以以本组组长或组员的名字为依据命名,也可以运用比喻修辞命名。比如由史旭东任组长的小组命名为“旭日东升组”,由李彩云、邢亚强、马俊龙、刘雪丽四名同学组成的小组命名为“龙强云丽组”。此外还有雄鹰展翅组 永不言败组等等。另外摘录两组的口号和奋斗目标,旭日东升组口号:我们阳光,我们快乐;我们勤奋,我们进步!目标:我们们要成为一个充满热情、友爱互助、努力向上、成绩优异的小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全面发展。努力、努力、再努力!

雄鹰展翅组口号:有努力才有希望,有付出就有收获。让我们们插上希望的翅膀,飞向成功的彼岸!

目标:我们们要以恒心为友,以勇气为兄,以细心为弟,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让我们们因六(1)班而自豪,让六(1)班以我们们为骄傲。

一个个响亮而诗意的名字,既陶冶着学生的情操,也激励着学生奋进的脚步。(2)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探索

合作探究的人员分工原则:人人应记录,人人能汇报。

在多数的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设有专门的记录员和汇报员。一般,记录员要由写字速度快、且工整的同学担任;而汇报员由口齿伶俐、声音洪亮、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这样会形成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只是有任务的尤其是要汇报的同学急急火火的查资料、思考,而其他同学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甚至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再者就是好学生垄断了发言权,锻炼的机会多,困难学生成了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思考与锻炼的机会,获益甚少,越发落后。即便是按着课堂的次序轮换角色,也不能根本上改变上述现象,只不过是甲同学换成了乙同学而已。

而讨论过程每个同学都应积极参与,讨论的结果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应烂熟于心,不论你是记录员或是汇报员,甚至是普通成员。另一方面,能够速记和能在公众场合从容流利的表达也是我们们语文课程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所以,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要点每个人都应记录,讨论的成果每个人都应会在班上汇报。所以应人人应记录,人人会汇报。人人应记录是指每个同学都应有记录本把讨论学习的要点记录下来以加深印象、深入思考。人人会汇报是指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为汇报做准备,目的是调动人人参与的积极性。(尽管让每个同学一一汇报时间不允许,也没那样的必要。)至于谁去汇报可依序进行也可随机指定。总之不是提前确定的,每个人都要做好准备。

合作探究的规则

小组合作探究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规则。为此我们们制定了“独立思考,依序参与,认真倾听,相互尊重,文明守纪”的20字合作学习的规范,以避免小组交流独立思考是指“先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后再发言,不要信口开河。不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依序参与是指要按照组长指定的顺序发言,不能当说不说,不让说时乱说;认真倾听是指同学发言要专心,边听边想,记住值得肯定的要点,并努力听出彼此不一致的地方,以备表述自己(或小组)的看法或理由。;相互尊重是指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打断。有不同意见时,等待同学表述完后再提出。同学回答有误时,不得嘲笑、攻击他人。别人对你的发言有疑问时,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文明守纪是遵守课堂纪律和语言文明,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合作探究的流程: 自学思考——轮流展示发言——补充修正——记录强化——帮教学困——准备汇报。也就是先自己认真自学练习思考,然后按照顺序依次展示练习预习思考的成果 对于没有异议的,全组记录在课堂记录本上,对于有待完善的全组提出修改意见,再记录在课堂记录本上,对于开放性试题每个组员要把符合要求的都记录在课堂记录本上;在全组完成讨论学习任务中,会有学困生仍无法理解领会,全组集中帮教学困共同进步,最后是准备在班上汇报交流。

(3)展示交流的探索

小组展示的要求:机会均等 同略新先 自然大方 紧张有序

机会均等是指无论是小组展示代表的推举上,还是每个小组的展现的机会上都力求均等,人人有机会,组组有机会。同略异先是指讨论结果已经展示就不要再重复,以节省时间。而需要把新颖的不同的结果优先展示。自然大方是指展示者要举止大方,不要扭扭捏捏,声音要洪亮,遇有学生疑议,能从容解释。紧张有序是指展示者要有时间意识,不能拖沓,前后小组要衔接紧凑,在讨论时要遵照举手的先后顺序、座位上的前后顺序依次发言,不可陷入胡乱争吵的混乱境地。

小组展示的流程:先后有序 依次展示 评价量化 修正完善 抽查跟进,小组展示要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展示。

评价量化是指针对展示成果作出评价。

老师评价量化:展示之后老师要进行点评,特别要指明优点,分析不足,然后再用分数评价。这样既让学生信服,也让学生明确以后在朗读或口答时的努力方向。在评价口答展示时,语文老师不仅要从问题的准确和完整方面评价,也要结合口语表达流利、简洁程度和体态的得体、自然以及普通话的运用方面来评价,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题的探讨和发言

可以让各组选派一个评价代表来检查指定小组的答案或其中一个学生的问题答案。评价代表按照老师的要求或直接评价或听老师分析之后再评价,但评价得分都作为小组得分。这样做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也可以检查了解到小组内对问题的合作交流情况。在同一课堂就同一项目的量化时标准要统一、人员不要变动。

还有学生自评量化,这样的量化很少计入小组的评价中。

修正完善是指就展示的成果展开讨论,对存在的问题予以修正,使之更加完善。抽查跟进是指在展示的成果被大家同意认可后,立即进行抽查,以检验掌握的程度。在这里特别检查学困生和没有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的小组。

(4)检测提升的探索

检测提升的流程:出题 做题 互评 汇总 师评

为充分发挥各小组的能力与积极性,每个小组要求出一份练习题(紧扣课堂,把握重点,精炼严谨);出题者有权任选择其他小组中的一个完成,做题一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快速完成。这样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评是指充分发挥小组作用,让小组间展开互评,由副组长把关,评出分数。汇总是指将分数交给课代表,计算出每小组的团体平均分,评出学习高效组。最后教师把关,对总体做出综合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评阅工作还可交给某一小组课下完成,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评分标准的统一。(5)建立小组激励机制

根据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中的表现以及在检测中的团体成绩,设立团结进步星,文明守纪星 成绩高效星 最佳风采星 智慧创新星,一周一公布,一月一汇总,评出最佳优胜组、最佳小组长,并给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撰写的研究论文《将小学合作进行到底》的论文在读写算杂志2013年第30期发表,我们的教改经验在全县进行交流,省教科所专家亲赴学校,深入课堂,给予高度评价。

六、问题与启示

首先是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后,全班至少有8个组,每个组的学习进度与学习的状况又有所不同,有的组可能“吃不了”有的组可能“吃不饱”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控。

其次是学习的任务分配与学习时间的矛盾问题。

一堂课要解决的问题有若干个,如果要每个组都讨论,恐怕时间不够;如果将问题平均分给不同的组,或是每个组选取其中的几个问题来讨论,又无法保证没有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的小组的学习效果。

再有就是,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是开放的、动态的,很多情况无法预设,这对老师的知识储备和驾驭课堂的能力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部分教师无法适应。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心得 篇6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教育不再是仅仅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而是需要教师以教科书为载体带领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及相关规律并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就要求老师们重新调整“教”与“学”的关系,研究适应学生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我在课堂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物理课教学,探索物理教学的新模式。通过多次教学实践,随着一次次的反思、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断完善、不断成熟。

关键词:小组合作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反思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技术和劳动组织的变化,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小组(队)集体劳动、共同决策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和恰当地利用已有信息的能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等。所有这些能力的获得和加强,都应该在学校进行。”①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

应对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世界教育潮流对我们的启示,反思过去的教学行为,我深刻体会到: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因此,我尝试着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试图探索一条适应改革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我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物理课教学的尝试时,有些“不成功”的课曾让我感到灰心、沮丧,同时,对这些教学课例的反思使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上人教版物理教材第一册第八章第六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我尝试着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把合作学习与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地整合。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具体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小组通过合作讨论完成教师提供的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达到自学教材的目的。

2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为理解实验结果而进行讨论,增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3通过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做记录,构思工作计划并能汇报自己所学知识,加强并巩固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理解力。

教学准备

1分组: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8人(每组中要将好中差生平均搭配),每组设有一名组长,负责小组的组织管理。

2课前教师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阅读提示,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对本组的预习情况作好记录。

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分成七个步骤

第一步:想一想。

1讲述量子之父普朗克中学时的老师为他们所讲的“泥瓦匠的故事”,请同学们思考该现象蕴涵着什么道理?请各小组通过讨论回答。

2请各小组列举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第二步:做一做。选一组同学协助做一演示实验:

实验过程:用一长短适当的细线将一金属球悬挂于讲台上方的天花板上,学生A站着不动,学生B将金属球拉到学生A的鼻子尖处由静止释放,注意观察摆球在摆动过程中运动情况以及在摆球摆回时是否能砸到学生A的鼻子(前提是学生A实验过程中必须站在原地不动)?用该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了解相关内容用以解释该现象的愿望,将学生引入教学过程的下一环节。

第三步:读一读。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学习课文,遇到问题时小组成员间可以讨论、研究,教师进行巡视并适当适时的加以辅导。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所学知识整理成报告的形式,以便汇报。

第四步:汇报成果。

请负责本节内容的小组的汇报员走上讲台,进行本组学习成果汇报,其它各组须边听边记,每组可对汇报组的观点提出问题来澄清自己听到的信息。汇报组有义务回答其它各小组提出的质疑,当汇报组无法解决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说明。

第五步:论一论。各小组需设计一个合理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第六步: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并在组际间进行讨论,最后评出最佳设计方案。

第七步:练一练。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整体理解。

课后反思:

听课教师的评价:

听课教师认为这节课学生的活动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但这节课总的来说是“不成功”的。它的不成功之处在于:

1整个课堂中,老师上课时间太少,似乎是学生在自学,老师根本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小组成员之间配合不够融洽,有些小组成员利用讨论的机会聊天,学生在课堂上吵吵嚷嚷的,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老师缺乏应有的对于课堂的调控。

3教师没有带学生把教学内容一起学一遍,只靠学生自学和学生讲课,不可能让学生透彻全面的理解本节知识点。

本节课的闪光点:

虽然这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给我带来了很多无奈,但是我认为这节课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在以下几个方面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意义。1在本节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课文、自主探究、研讨、合作等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中,课堂的时间尽最大可能还给了学生,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真正地当起了课堂教学的组织、指导、帮助、促进者的角色。在这节课中,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地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正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2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课,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而这位学生所在的小组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预习时必定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可能比老师还要多,而且在选择上会更贴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更愿意听。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他小组在听讲过程中有不懂的随时可以对质,如果汇报的小组没法回答,老师再给予澄清。真正能做到“学生会的老师一定不讲,老师讲的一定是学生最想听的”。坐在下面听讲的学生更是希望能评价上面讲课的同学,在讲课的同学讲完后,同学们对其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进行了复习和总结,从而保证了物理课的持久吸引力与高效率。

3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因此,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学会了合作,更大的收获在于得到了高质量的学校生活,其精神是愉悦的,心态是积极的,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低效现象

一、学生的合作不主动

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有时会发现教室里鸦雀无声,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思考,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出现这种“冷清”的场面,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如果座位安排不合理,指导不够得力,活动之前没能对学生脑海中相关的知识网络进行激活,这些都可能会抑制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从学生角度分析,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不强,也会影响合作。另外,课堂的紧张气氛也会使学生无形中背上思想包袱或造成恐惧心理,从而影响合作的效果。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明显较多,自由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次数多;而另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很少或从不发表个人意见。

通过仔细分析,发现出现后一种情况的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基础薄弱,他们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他们干脆置身事外;另一类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喜欢自己琢磨,喜欢独处,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他们有能力说,但他们不善于争取机会,即使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也不加辩驳,多数时候在合作中缄默不语。另外,就发言的机率而言,一般是男生多于女生,性格外向的多于性格内向的。还有,成员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对话题感兴趣的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

三、学生的合作不充分:

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因为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教师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不敢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一些个别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成果,教师就匆忙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致使问题的讨论仅停留在表层理解而缺乏深度,许多学生只好被动地接纳别人的观点而无法阐述自己的想法。

四、角色的落实不到位:

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时,每个组各成员的学习、能力、性别等个体差异的搭配不够均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常任报告员。由于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也不敢过多地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充当报告员,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五、教师的评价不全面:

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只重视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容易忽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或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估,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肯定。

解决策略

一、提高教师自身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 1合作学习的分组指导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研究设计,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别等都要尽量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评判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各成员各司其职,组长负责组织、管理,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搜集,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并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评判员负责评判各小组的汇报结果。

2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学要将班级集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教师需要在备课时深入研究教材,设计好哪些内容需要合作学习、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教学时灵活掌握合作的时机及动态。

3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课后调查、反思与评价对改进教学十分有利。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成功的经验

和不足之处,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分别作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逐渐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由于学生不屈合作、不善合作或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而造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学会搜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知道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去搜集有价值的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通过讨论求同存异,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给予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讨论问题的要领和方法。

3学会表达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4学会竞争合作组内合作、组际竞争是合作学习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使他们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不但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而且可以解决很多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三、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不但能培养良好的品格,也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进程。消极、自私、依赖和缺乏责任感等不良心理都会影响合作学习的实施。相反,具有合作和竞争意识、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等良好心理品格会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因此,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不管周围环境如何变化,都能随时自我调节心理平衡的支点,矫治不良的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注意运用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即对学生成绩和态度的肯定),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适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个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于激励的话都可能引发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相反,教师过分严厉的面孔、大声的斥责,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恐惧的心理。

四、加强合作学习的氛围建设

轻松愉快、合作竞争的环境可为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创设既合作又竞争的环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尝试,我体会到了传统的与现代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的评价方式等之间的冲突。“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学”与“教”将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它在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协作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将发生质的变化。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一些优点,我们应该积极尝试、大胆探索,吸收过去的优点,摈弃它的不足之处,把新的教学思想与学科教学互相整合,形成一套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适应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心得 篇7

一、“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设计

合作学习任务的确定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进行提供了平台。我在《济南的冬天》一课中设计了多元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第一次是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之后,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并把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部交流、讨论;第二次是在学生反复朗读深入体会文本的基础上, 各小组各推选一名成员有表情地朗读老师随意指定的一段话, 并由小组内的其他成员给出评价。

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一旦确定, 便需通过教学法的加工, 将这些材料转换成学生感兴趣、易操作的任务, 以课题的形式呈现出来, 并同时附带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 以便学生在自然情境中较为自觉地围绕特定的目标开展活动。为达此目的, 我在备课中常常把文本解读设计为以下几个模块作业展开:1.自读自悟, 主动分析;2. 循序渐进、自我体味;3.拓宽思路、内化知识;4.合理想象、思考探索。

首先,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 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发散性、创造性思维。例如, 教学《中国石拱桥》时, 我就根据课文的特点, 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拿来较厚的纸共同搭出不同形状的桥, 学生通过这个实际动手操作的环节不仅了解了什么是“拱形”, 还通过比较得出了“拱形桥”承受力较大的优点;还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赵州桥的形状, 并陈述自己这样画的理由, 由此, 学生理解了“各有”的意思, 也为进一步体会石拱桥的优点提供了直观感受。例如, 教学《沁园春·雪》时, 我先示范朗读, 运用激昂的语言引导学生“来到”袁家沟, 并让学生把自己当做当时正在眺望北方雪景的毛泽东, 根据诗歌内容想象所“望”景色。让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 情感和性格特点去感受作品, 再通过组内、组间交流, 准确全面地把握词作所传达的丰富感情。再如, 我在教学法国作家多德的《最后一课》时, 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围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展开讨论和交流。在小组活动时, 教师要经常性地提醒、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 同时教师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情况, 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 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其次, 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比如, 举行查字典比赛、修改错别字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 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表现, 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

再次, 教师还应注意指导学习小组课后的合作学习活动。比如说可以布置小组组员之间相互进行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 进行课文内容复述的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 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 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比如, 七年级教学中进行到“词语中的错别字”这一环节时, 组织学习小组开展找错别字竞赛。要求经常写错别字的学生到自己的日记本、作文本上找错别字, 到自己生活的环境周围找错别字等;教学“正确使用字典和词典”后, 开展查字、词典比赛, 要求学生制作词语卡片等;八年级教学说明文时, 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研究教室里的盆栽枯萎的原因, 运用学过的说明文写作知识写一篇介绍植物的说明文。为了完成小组任务, 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 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的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小组交流时, 教师要发挥好导学的作用, 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 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合作学习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对优化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是使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实现的重要途径。可以就需要理解的重点词、句、段, 可以就课文的主要内容, 可以就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 展开合作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实践

以作文教学为例, 现在的初中生怕写作文是公认的事。即使勉强完成, 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有的错字连篇, 有的文句不通, 有的结构混乱、文不对题、无病呻吟, 还有的老是写成流水账, 读来味同嚼蜡, 无滋无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怎样指导学生轻松地驾驭语言, 按照要求写出货真价实、拍手叫好的优秀作文来, 是作文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学生日常的积累, 教师写作时的指导, 都很重要, 但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环, 那就是作文的批改。一篇文章完成的过程, 应该包括落笔前的酝酿, 动笔时的推敲和成文后的修改。修改作文其实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一次再整理:即从文章的立意、材料的增删、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及至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 进行全面斟词审核, 力求精益求精。传统教学中“写作文是学生的事, 评作文是老师的事”的想法和做法, 丢掉了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片面的, 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参与, 也就失去了一次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句在我们口头流传了若干年的话, 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勤于修改的习惯和自我修改、相互评改的能力, 这无疑是写作教学上的一项有益的改革措施, 也是作文发展的必然方向。

针对以上问题, 我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互相进行评改, 这种互相批改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1. 时间安排

提前一周公布下周作文题目, 便于学生搜集素材, 搜集的相关素材事先写在预习本上;作文课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前十分钟为学生自由写作时间, 中间二十分钟为学生互相批改时间, 最后十五分钟是集体批改时间。

2. 学生评改作文

⑴每个学生至少批阅两个同学的作文, 写下不少于二十个字的评语。也就是说, 每个学生的作文至少有两个同学批阅过。而对批阅, 我是分以下几步走的:第一步先找出错别字 (为了准确, 要求学生必须带字典) , 不恰当的标点符号 (可互相讨论) , 不通顺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 (最好能改正) , 认为优美或精彩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说说该句子好在哪里) ;第二步, 把找出来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格式是左边写错别字或不通顺的句子, 中间一道横线, 右边是改正的字句, 并且注明是哪个同学写错的, 谁改正的, 每找出一个错别字加1分, 每修改一个不通顺的句子加2分, 能分析出好句子好在哪里的, 加2分;第三步, 对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修辞手法等进行点评, 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

⑵在评改结束后, 有一个环节至关重要, 也可以说是整个评改中最关键的一步, 那就是重写——根据同学、老师提出的建议, 再写一遍, 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补、删减, 也可以打破原来的框子重新进行组织材料, 重新安排文章的结构,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实效。如果不马上趁热打铁再写一遍, 同学和老师提的意见很快就烟消云散, 脑中形成的意识和观念就得不到强化和巩固, 评改也就前功尽弃, 失去了应有的意义。重写当天晚上必须完成, 第二天一早上交。

⑶每次学生批改完了之后, 我都进行检查, 防止有个别学生不负责任, 不认真, 或者流于形式。对批改认真的学生提出表扬, 对学生来说, 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监督。

3. 教师指导

⑴巡回督促、检查学生的批改情况, 遇见学生拿不准的, 讨论又得不出正确答案的, 及时给予解答;⑵对黑板上学生展示的错别字、不规范字进行点评, 提醒学生注意, 并让写错的学生上黑板每个写五遍;⑶在最后的十五分钟的时间里, 选出三篇典型的作文 (优良差各一篇) , 一是让学生大声朗读, 并解释这篇作文的构思, 为什么选取这个材料, 其中的事件是不是真实的, 是否进行了加工, 看了同学的批改有何感想, 等等;二是其他学生进行现场点评, 点评精彩的, 给予适当的加分;三是由我进行点评, 点评结合平时学过的类似体裁的课文, 就如何描写、怎样议论、怎样才能突出主题、如何设计文章的结构等进行指导。

同学之间互相评改作文, 既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也给了学生一个学习的机会。比如看其他同学是怎样选取材料的, 同样是一个类似的事件, 人家是怎么描写的, 怎样开的头, 中间怎样叙述的, 怎样结尾的, 出现了哪些错别字, 哪些句子语意不通, 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 就会思考, 继而避免类似的问题在自己身上发生, 可谓是“一石三鸟”。比如有的学生把“垃圾堆”写成“拉圾堆”, “已经”写成“以经”;有的学生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天爷呀:“你怎么才能帮助帮助整个可怜的小男孩呢?你怎么就这么恨心呢?”很显然, 这句话里边既有别字——把“狠”写成了“恨”, 也有标点符号的不恰当——“老天爷呀”后边应该用叹号, 而不是冒号。以上这些简单的问题学生一般都能看出来, 但是有些问题, 比如文章的立意和结构就有可能提不出建议, 或者提不出好的建议来, 这时候老师必须亲自出马。我班有个学生叫汪霞菲, 完全按照“白杨礼赞”的格式写了一篇“小草赞歌”, 学生点评都说很好, 可是我觉得文章的结构有些混乱, 因为茅盾写“白杨礼赞”的时代和背景与现在不一样了, 完全照搬有些生硬, 于是我就建议她不妨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来写。照着我的意思修改后, 她又在班上读了一遍, 同学们都觉得文章的结构严谨了, 条理清晰了, 她由此受益匪浅。评改同学的作文区别于自我修改, 是写作过程中同学相互间的活动。它把写作教学中的师生双边活动扩展到多边活动,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学们在作文评改中可以相互观摩, 共同切磋, 充分交流, 取长补短, 实现双赢的目的。

由于采取了加分制, 而且分数和期末的综合素质评定挂钩, 学生们很重视, 积极性很是高涨, 一个月后, 写在黑板上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明显减少。两个月后的那篇作文《感动》, 我是亲自看的, 目的是看看采取这个办法后学生们的作文水平有没有提高, 结果令我很是欣慰, 原来没得写的, 现在作文的字数达标了, 原来写成流水账的, 现在懂得结构的变化了, 知道采取倒叙、插叙等方式来叙述故事了, 知道如何采用细节描写了, 也知道在叙述一件事后抒发自己的感想了, 并且能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可以说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学生互批互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调控不好, 就会流于形式, 或者学生趁机乱说话、打闹, 乱成一锅粥。所以, 维持好课堂纪律是第一重要的事。教师一方面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一方面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 一旦有违反纪律的, 立即制止或者给本人和小组减分。第二个, 就是学生评改后教师一定要跟上检查和总结。第三, 一定要重新写一遍, 方能收到实效。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这一组织形式,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 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本文就本人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作一小结, 以期能对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开展有所启迪。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心得 篇8

关键词: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在這个以汉语作为交流方式的环境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难度是较高的,而极大部分的学生除了死记硬背并不能找到合适的英语学习方式。很明显这样的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努力却得不到等价的回报,大大打击了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的信心,从而失去兴趣。但是英语作为国际上的通用语言之一,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面对着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老师肩上的压力又沉重了。

一、分组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

分组学习顾名思义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内的成员通过合作、讨论、比拼的方式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提问也许对个人来说很困难,但人多就是力量,在组内成员共同的努力下就显得不是不可战胜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不仅学习了这堂课的知识点,更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其成功的自豪感也会提升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施

课堂中,老师在讲台授课却不与学生互动,就像在茶馆中的说书人,自娱自乐。这种独角戏的教学模式是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而小组合作的模式则会弥补这一不足之处,例如,在学习JEFC 七年级下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老师通过让组员自编自演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单词和语法的记忆。这种合作表演的模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体现,又如,在学习JEFC 七年级下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让组内成员分别向小组长汇报自己的交通方式。最后老师根据小组的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和对不足的地方进行纠正。

三、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掌控是成功的关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需要认真负责地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进行引导和监督。在掌控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解答困难的问题,老师作为一员参与其中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当有态度消极或者不能积极参与的情况,老师要端正组员态度,耐心劝导,听取意见,使学生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在当今教育的格局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老师能够更加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老师只要根据自身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就能培养出更多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周萍.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实施中的几个误区[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5(06).

上一篇:公用燃气企业岗位绩效工资制改革探讨下一篇:生活的强者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