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2024-11-06

最优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共15篇)

最优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最优化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最优化

今日听我校袁智华老师《我家的日常购物》,有感于袁智华老师巧妙的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精彩,原来品德与生活课也可以充满智慧火花闪现,也可以充满欢声笑语的。了解《我家的日常购物》这课的,都应该知道,这节课如果单纯的上思品,很难,很容易上成一节数学课。袁智华老师巧妙的环节设置,巧妙的避开了这一问题,利用合作学习,上学生自主学习、调查,使课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了有机的统一。遂做以下思考:

一、何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引”。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二、品德与生活课如何更好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1、提前告诉孩子要做哪些准备,打好提前量。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们有思考、规划的时间。

2.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如:袁智华老师在教授《我家的日常购物》一课时,让孩子们观看视频,小组讨论,视频中老师都买了些什么,单价是多少?人人有话说,先在小组里发言,然后在全班交流。(2)、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3.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袁老师课前让孩子们对家庭一周的购物情况进行调查,锻炼的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养成自己动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总之,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最优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参考文献

[1]李炳亭.杜郎口“旋风”.

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篇3

一、适应了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体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高效、主动地学习,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小组合作学习也正是适应了新课改理念,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助的生生交往而实现教学。

二、通过学习小组,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体意识。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并自尊,提高与同学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班级集体的建设,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小组合作学习”既能统一教学目标,又能兼顾个性发展。因此,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通过学习小组,提高监管力度。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师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不免会出现漏洞,或者有检查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在平时学生记作业、改错题、背诵上,有很多同学钻空子,不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进行分组后,组长就相当于小老师,能够随时监督组员学习,哪项任务不完成都能被查出来,这样使不学习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也都能完成了。

四、通过小组合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上课时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主动学习或开小差,或玩东西,小组合作学习以后,上课每做完一道题,就会有组长进行检查,不会的组长就得给他讲,大家还要等他,而且每次都要被老师统计出来,很没有面子,这样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学,而且进步很大,教师再加以鼓励,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五、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在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合作探究部分的内容,这些内容如果单独一个人做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观念与做法。

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后,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课堂上的表现也非常积极。讨论、展示、抢答,忙的不亦乐乎。回答问题异常活跃,甚至出现了“哄抢”的局面。

我们的小组合作模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处于初期阶段,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经验,唯有如此,才能掌握其内涵。我认为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课堂尽管采用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有的所提的问题虽有思考性,但学生刚刚转过身,还未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有的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一开始讨论,学生就显得手忙脚乱,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惟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使得小组讨论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和庸俗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采用小组学习策略准备不足,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的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把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协作环境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有这样小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应让更多的人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默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与同伴的帮助鼓励下,积极地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只是座位方式的变革。

不少教师只要一提到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想到的就是座位方式的改变。如果问及为什么要改变座位方式,却说不出很充分的理由。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光有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几个人一组围座一起,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既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未曾注意让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机会均等的参与。为了避免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学习状况,我们就应该恰当的采用小组合作。

4.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要认真的做准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1)为什么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如果这样做课前准备,小组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5.合作的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培养。

(1)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2)让学生学会思考,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3)要让所有的人积极参与,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学生。

6.融入竞争机制,优化合作学习。

有竞争才有提高,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特點,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4

-马二云

一、山西省太谷侯城中学“学生多元评价与小组捆绑评价”模式

山西省太古侯城中学主要是小组的合作学习为校园的主题文化特色,以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为示范课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结合我自己的感受,主要谈谈以下三个板块。

1、小组建设

尊重自愿,双向选择,整体协调—组员和组长有双向选择的权利,组员选择组长的原则:选择认为最能帮助本小组的组长,同时要征求组长的意见,是否同意收自己为组员。组长一旦确定后,组长需选择一个最得力的助手—副组长,原则是能帮住自己协调组员。组长和副组长的搭配,老师需做适当的引导和调节,如男女搭配,性格互补,学科优势,强弱结合。组长和组员选定后,需严格明确帮扶对象和合作关系,由组长 和副组长分工负责,其合作关系主要分为三层:(1)一级合作—两个小组的讨论(2)二级合作—小组成员的讨论(3)三级合作—组长之间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需培养组长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自我能力,包括自我强大,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等能力;二是管理能力,包括检查、帮扶、监督、指导,协调发言,组织合作,组员展示等能力。

2、小组合作

旧知识—温故互查,相互复述,指出对方的问题

新知识—老师给予目标导学和学前指导,展示自学指导,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合作,互相提出问题,指出问题,来完成任务,避免老师直接进入课堂讲授灌输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点,并能坐到相互复述。最后,进入课堂练习。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员可以向组长建议如何组织小组活动,以及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同时监督组长,提升自我。

3、小组评价

在小组评价这块,其评价的方式多元化,反馈的形式多样化。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每一小题完成后,可以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记录。(2)通过积极合作卡,加分,奖励等形式实现小组评价。

(3)作业通过课堂批改和课后批改两种形式得到有效的反馈和评价。课堂作业—黑板展示,小组抽查,面批,组批等形式,力求及时有效 课后作业—力求覆盖面广,同时注意训练内容的层次性。必做题—人人做,选做题—作业速度快的同学来完成,思考题—学有余力的同学来完成,训练的方式要像考试一样,使得考试常态化,形成紧张、真实、有序的高效课堂。

(4)通过周评价、月评价促进小组间的竞争,使学生们感到成功,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

二、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洋思人创立了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发言活跃,大部分作业当堂完成,老师讲得很少,只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点拔,指导,释疑。凡学生通过自己学会的内容就大胆地不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

下面我以八年级下册数学《从分数到分式》这一课来简单的总结一下他们的教学模式

1、出示学习目标

时间为1分钟左右。目的是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此环节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从而促进了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去探索,追求。

2、出示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

时间约6分钟左右。他们的自学指导很详细,包含了自学内容,自学的方法以及自学的要求。在这一环节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教师巡视,不提示,不说话,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用黑板演示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操作。时间约5-8分钟。这环节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要老师再教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一环节体现了出洋思课堂教学“兵”教“兵”的一种有效的“教法”。也起到了相当好的一种效果。

4、当堂训练

布置和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并批改部分学生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其目的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作业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力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我看了几个学生的作业,特别规范,几乎是一个人写的,我想老师在作业规范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说到洋思的教学,我不得不说的“四清”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

道理说起来并不深奥复杂,但真正按照这个要求并能持之以恒做下去,实在是难,很难。洋思的教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

洋思的每个班都按学科建立了学习小组,小组间正常开展学习竞赛。为了小组的荣誉,课上,无论是自学、讨论,还是知识检测,小组内成员都互帮互助,互督互查,毫不马虎;课后,对堂堂清不了学生,小组内成员分工负责,例题、习题、单词,一一助其过关。一次“清”不了,两次、三次„„一般经过“二清”、“三清”,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日日清”,极个别仍不能“清”的,由老师帮助其“清”。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5

赵春梅

四月二十四日我校组织初一初二全体老师到古城正定六中观摩学习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我感到心灵受到了震撼,我们现行的教学模式太落伍,老师们再不能抱着老本吃饭,教育不改不行,必须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打一场教育改革的战争。

一、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组长又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第一、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听别人说完。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提问要求,听懂小组分工的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音。俗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取长补短,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二、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在课堂教学的许多时候,经常只有那么几个学生举手,一些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时发言很有价值,等到全班交流时却没有了声音,也有一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楚。为此,教师就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第三、学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声;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于生机。

三、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主要是“撑船者”,不能代替学生“划桨”,否则学生永远是乘客,是被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针对教学内容适时选择重点问题或操作练习;也体现在学生合作学习时,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前提下积极参与讨论、启发、引导、鼓励、反馈,如发现未曾预料的问题可及时调整解决。教师同时又是巡视者和协调者,以确保正常课堂秩序,及时提醒个别学生,协调组间必要的信息联系。主导、巡视、协调者的角色密切了师生关系和提高了师生、生生交往密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划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能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充分释放“撑船者”和“划桨人”的智慧,也才能真正让学生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和“主动会学习”迈进。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的过程中,课堂开始变得精彩起来,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涨,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发言、评价甚至质疑都非常精彩,学生活动有序有效,非常和谐。而在自主学习和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展了自己的活动思维空间,而且每一个同学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使每一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我觉得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够真正实现使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不掉队。

“兵教兵”的现象开始在课堂上出现。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就会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对有些问题不能自主解决,这时候小组长就主动地给讲解,讲完后还要问明白了没有。如果还不明白,组长还会继续讲。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体现出了团队的合作精神,更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最优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一、小组合作学习前

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 (特别是首次开展) , 首先, 要跟学生讲明具体的要求和步骤, 让学生知道教学计划以更好的配合.在教授一个新的知识前, 最好先亲自进行示范.例如在教授几何证明时, 教师可以先示范, 利用两个三角形三条边和三个角的数据来进行证明看是否全等或相似, 待每个小组都进行实验并得出讨论结果后, 教师便可以进行正式讲解.这类课堂热身活动对于当堂课的参与度和学生积极性是相当重要的, 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备课时合理地设置好课堂热身.其次, 教师要引导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较强的小组长, 小组长以身作则是调动组员学习积极性的的最好方法, 此外优秀地小组长能够让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更为顺畅, 同时对组内成绩较弱的组员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中, 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更是参与者.教师在给个小组布置任务后, 不仅要进行巡视, 对于积极完成任务或表现良好的小组应给予表扬, 适当的激励会让学生更加积极.如发现问题时, 教师可适当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例如教师可以分配每个小组讲解一道题目, 在小组讲解过程中教师能够很快发现错误并且纠正, 对于讲解得较好的小组应肯定并且让小组与全班分享学习经验.在各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一些现象, 例如一些学生不敢发言, 或者是发言时表述混乱, 又或者小组内部分成员的思维相对缓慢.如果教师提问到某个小组成员, 可能会发现小组成员往往不知所措, 说不出答案, 把目光寄托在组内其他成员身上.造成这样现象主要是因为小组内的分工合作不均匀, 不能让组内的全部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 一些成员就干脆不思考.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应当在布置任务后说明会随机请一些学生回答问题, 可以让回答不出的学生课后思考后在下节课上单独重新回答.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害怕要单独回答, 有了压力后才能够促进小组之间完成任务时更积极更有效率.

针对初中生较为好胜的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小组比赛, 或者抢答等团体活动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样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关系一定程度上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课堂尾声, 教师应让每个小组都总结出当堂课所学内容, 并且做自我评价, 再与其他小组互评, 通过评价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改进不足.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与体会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期锻炼.在课堂上, 许多初中学生都相对缺乏自信, 不敢发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生怕犯错.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是最好的良药, 能让学生逐步建立自信, 才能在课堂上勇于表现,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虽说教材是教学的重要指导, 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反馈而改变教学重点, 如果一味盲从教材, 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热情.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先自己思考为什么, 然后再和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最终一起找出解决方法.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忙着赶进度, 整堂课下来被填充得满满地, 学生来不及思考便被下一个知识点冲击, 带来的后果便是学完一堂课后对知识的理解也是模糊的.

教师必须要学会控制课堂.例如, 在课堂上偶尔会发生小组成员不讨论甚至闲聊的现象, 教师要及时制止并耐心劝导.如, 在课堂上偶尔会出现无人应答的尴尬场面, 这时候教师应该快速调整思路, 将讨论赋予一定的趣味性,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 及时扭转尴尬的课堂局面.

总之,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活动中, 帮助学生开发思维, 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 从不同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让学生学会利用团队的力量去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并不是教学上的万能钥匙, 要想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就必须要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特点去不断创新改良各种学习方法, 才能够使数学教学质量得到升华.

摘要:总结数学课堂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经验, 写出一些心得体会, 以纠偏差, 旨在帮助今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数学课堂中更好地应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经验

参考文献

[1]游本慧.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的实践和探索[J].学校管理, 2009 (5) :28.

[2]白春元.合作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数学教育, 2003.

最优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教学;学案导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96

学案导学的关键是导学案的编制,而学案导学的落实则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充分体现出导学案的作用则是问题研究的核心所在。笔者认为这种借助于导学案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该是一种主题性的教学活动,它尽可能缩减了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动手实验或讨论、相互质疑、思考等活动。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特点及导学案本身的特点,一般地,实施“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主要应该包含四个方面:

一、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设计好的导学案,一般都在课前一天就发到学生手上,激发学生课前学习的动机。学生以此为学习依据,了解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复习、归纳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阅读浏览或者查阅有关的新内容,初步解决个人能解决的问题,找出学习疑难点,自主地进行课前有效学习,教师批改学案预习导学部分,及时发现问题并汇总,以便在课上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较好地解决以前学生不愿预习或想预习又无头绪,学习效率 低下的教学难题。

二、巧“设疑”,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动机

在课堂上,教师把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通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分组、分层次讨论学案中巧设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对于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再作点拨,事半功倍。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的引导。以《氯气性质(第一课时)》的学案为例,从结构探究到Cl2在铁中燃烧、与H2反应、与有色布条作用、被碱液吸收的性质实验探究,再从实验归纳总结Cl2性质,最后拓展研究推测氯水中分别滴入Na2CO3、AgNO3、NaOH溶液的现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使学生的逻辑思维紧跟课堂节奏,从一个探究到下一个探究,一直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做好这一点其实很难,所以对教师而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钻研课程标准和相关教材内容,编写好导学案是关键所在。

三、促“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竞争意识

合作意味着鼓励学生把相互帮助作为目标,把合作当作和竞争与独立并列的经常考虑的办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时时关注小组活动的开展,引入激励机制,强化评价体系,指导小组及时进行工作小结,提高小组竞争实力。如某小组在反思期中考试中写到:“这次考试我们小组的成绩还不够理想,总体上的错误有:审题不够全面认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导致思维混乱;错题不及时整理,课后总结不够。便提出下一步的任务:分工合作,各自整理知识点,归纳课堂笔记,将“精华”整理到“小本本”等方法,再通过相互交流,资源共享。

四、给“机会”,培养学生交流汇报的习惯

在笔者的每节课上,总是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总是那几个学生,这让笔者很郁闷。而且有很多学生总是在一幅“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模样,看来交流汇报就是组长一个人的事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交流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交流是合作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的好时机,如果好好地把握这一环节,对于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可以说每次上课时总能很好地组织本组的同学进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的时候,她也总是很积极。笔者就利用晚自习时间给学生放一个电影或者给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如果笔者亲自去主持他们肯定不敢交流,所以笔者指定我们的学习委员主持,然后笔者作为一个旁听者,必要的时候给予提示和补充。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培养,大部分学生都有了表达的欲望和信心。交流平等性,能让学生的个性和民主平等充分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交流集体智慧。

五、养“习惯”,培养长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学习而言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本模式教学既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又转变了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职业观,建立了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新知、展示才能和发展自我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拥有了持续发展的主动权。只有鼓励学生亲自去实践,才能激起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学习欲望;只有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和探索,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得以升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用化学知识解答:如喜庆的节日里色彩斑斓的烟火就是碱金属的焰色反应,银镜反应制取保温瓶瓶胆、制镜,浑浊的泥水变澄清是明矾的净水,烧鱼放些酒和醋有特殊的香味是酯,家里用的肥皂是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在碱性条件下酯化的产物等。大量事实说明,我们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注重学习过程的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性,使其学生学习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总之,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作为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通过科学编制导学案,设置一系列问题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自主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课前胸中有目标、方案,课堂上积极解决重、难点,课后能及时回顾与反思。有效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学生的有效学习与教师的有效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应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好的、最基本的渠道。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 篇9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的数学课堂一般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课堂讲解,然后留下课后作业,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者,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也从没想过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听,写,做来完成,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多地束缚了学生们的个性.而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多的接受了新的教学形式: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它主要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目标,能进行互动与交流的互助性学习,它是课堂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对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中自主的学习,讨论,探寻,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得以发展的主阵地,在合作学习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数学教学思想,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个人显得越来越渺小。未来的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概况与吸收他人意见,能否高效的表达自己的见解等。合作学习对教师的课堂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合理的问题之后,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如何应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基础,学习过程中什么时候分,什么时候合,什么时候独立思考,什么时候相互交流等,这些都是合作学习实施中的难点问题,需要教师精心的筹划,科学地组织安排。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品质,学会合作交流的技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心得体会 篇10

里湖小学 黎负明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它必须将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并自觉地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学生进入班集体时,就已进入了一个特有的小社会,他们必须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在吸取集体的帮助教益和服务集体的活动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适应这个小集体。小组合作学习,首先使学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3、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

在问答式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思考;二是结果完全错误或结果正确但方法单一。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二、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的问题

当然,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3、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而开展合作学习之初,由于学生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所以,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尤其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4、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扎实的实践研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逐步完善,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5、注意培养、强化学生树立起集体意识、互助意识

只有具备基本的团结协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得以推行。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要让学生通过对困难的克服,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发挥积极性,要人人争当主角。如果是分工不均造成的,则要进行适当调整。

但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个性倾向不一,因此,有时虽然把他们分配到同一小组内,并且对他们每个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或许总有那么几个比较“个别”的同学,他们非但不积极参与合作,反倒积极地拒绝别人与他们合作。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与促进者的作用,要努力创设能够让学生产生合作需要的情境。

最优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一)学生尚未养成合作学习习惯

虽然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不可否认,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未完全去除,在这一背景下,相当数量的学生还未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表现在习惯于独立思考并自行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意识不明显、不善于质疑、没有自己的观点等。此外,一些老师也没有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

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应当相互合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学习成果应当是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结果。但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却发现,一些学生参与性不强,成为旁观者;有的只顾自己学习,对别的成员漠不关心;有的装腔作势,合作无实效。在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时,学生也经常以“我认为”为表述方式,忽略了小组其他成员的贡献,同时,老师也经常以“按你的理解”为评价用语,这些都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的表现。

(三)学习过程设置不合理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当预先分配好时间,让学生有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样在小组学习时,学生才会带着疑问去学习。但很多语文教师经常在提出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造成一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不再去思考问题应当如何解决,这种合作学习的成效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学习评价不科学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既要评价学习过程,也要评价学习结果。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教师大都只关注学习结果,且不能辩证地评价学习结果,而是要么一味肯定,要么彻底否定,导致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二、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倾听非常重要。不管发言者的观点是对是错,学生都要学会认真去听,只有在倾听完讲话者的发言后,自己再结合所掌握的内容进行综合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才能达到探讨交流的目的。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既可以质疑权威,也可以质疑老师,还可以质疑其他小组成员的观点,当然质疑的前提是有正确的分析,而不是胡乱质疑、为质疑而质疑。

(二)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

有效分组是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语文教师在实施分组时,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语文成绩、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等因素,破除旧有的小圈子,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也能让每个小组成员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对小组内部进行分工时,不妨设置组长、发言员、记录员、观察员等不同角色,每个人既各负其责,又分工合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而且成员之间的职责动态调整,每个学生可尝试不同的角色,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全面锻炼的机会。

(三)对课堂内容进行有效预设

在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让学生理解学习目标,同时优化问题的设计,题目既不能过难,也不能太过容易。问题太难会让学生学习起来不易达到学习目标,久而久之产生畏难情绪;太过容易则让学生失去讨论的兴趣,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师要综合考量课程知识点和教学重难点,将那些争议性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通过让学生互相启发,实现观点的碰撞。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有积极性,才有解决问题的动力,进而通过互相交流掌握知识。

(四)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点评时,教师要注重评价的科学性。既要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并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也要注意集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集体的评价。同时,对学习方式的评价也应辩证对待,既注意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也要注意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进行评价。此外,教师在进行点评时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既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测试,然后对小组的表现给予整体评价;也可以让不同的小组间展开竞争,对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肯定,同时对表现不错的小组成员进行个别点评。在开展评价前,教师要明确评价标准,让学生了解不同评价的差异,以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进而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取得实效。

三、总结

最优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一、对早自习的具体规划

早自习的内容是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实践?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教师如果不能让学生清晰这些问题, 学生很容易就会回到原有的模式中去。早自习的内容应以课本为主, 通过30分钟的实践, 达到牢固掌握课本知识点的目的。根据本人的教学进度, 每一个单元, 从新课讲授, 到知识点讲解, 再到习题分析所需时间为2周, 一个班级共6节早自习。结合进度, 每一节早自习的任务均不同:

1.第一节早自习为记忆课本生词表中的单词和词组;

2.第二节为结合听力材料, 熟读Reading和Project环节中的文章;

3.第三节为背诵Reading中的重点句子;

4.第四节为讨论本单元中的语法现象, 结合习题整理语法规则;

5.第五节为背诵Project中的重点句子;

6.第六节为结合纠错本, 讨论本单元练习中的易错题。

这些内容既把每单元的基础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又把“听、说、读、写”四种英语基本技能融合在一起。

二、最重要的实践环节

内容确定下来后, 本人在所带两个班级运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早自习教学。一个班级在布置完六节早自习的内容后, 剩下的完全交个学生个人去实践, 教师只负责临场指导。另一个班级则在开学初根据学生成绩的高中低档及男女生比例分成7个学习小组, 每组6人,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针对每一节早自习做出相应的安排:

1.第一节早自习, 教师在前一天划出单词和词组的记忆范围, 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早自习开始后的15分钟, 交由组员自由背诵记忆, 后10分钟内, 组员两两组合, 相互报默, 最后5分钟, 由组长报单词, 组员听写, 并由组长批改。

2.第二节早自习, 先统一播放Reading和Project的听力材料, 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及部分单词发音, 耗时在10分钟左右, 之后由组长把该单元的3篇文章内容划分为6个部分, 每个组员负责1部分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 其余组员要找出该部分所体现的生词和词组, 并划出重要的句子。所有内容朗读结束后, 由组长对组员所做工作进行整理归纳。

3.第三节早自习, 教师提前把Reading中的重要句子划给学生 (通常为7-8个句子) , 早自习开始后的15分钟, 交由组员自由背诵记忆, 后10分钟内, 组员两两组合, 相互背诵, 最后5分钟由组长抽查2-3名组员。

4.第四节早自习, 开始后的15分钟, 组员之间对本单元所学语法进行讨论, 包括该语法现象的功能、意义、规则及注意点。后15分钟, 组员结合之前布置的语法试题, 对每道题目中语法规则的运用进行讨论, 对存有争议的题目, 由组长整理。

5.第五节早自习, 内容为背诵Project中的重要句子, 操作流程和第三节早自习一致。

6.第六节早自习, 围绕纠错本展开, 前5分钟组员回顾各自纠错本中整理的易错题, 对仍有疑惑的题目进行标注, 剩下的时间里, 组员依次将问题呈现, 组内讨论并合作解决。对仍有争议的和出现频率较高的题目, 组长登记整理。

三、对早自习所开展的活动检查落实

针对单词和句子背诵, 本人印发了反馈表给每个组长 (单词听写以错误数量作为评价标准, 句子背诵以是否完成作为评价标准) , 组长将组员的完成情况在课后反馈给本人。对完成情况不理想的组员, 将有本人亲自督查。针对语法和易错题的讨论, 各组长将整理出的内容利用班级电脑形成文档, 本人再将文档印发给每个学生, 利用自习课进行讲解。

四、对该模式在早自习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本人对开学后模块三两个单元的单词听写和句子背诵情况进行了整理 (单元结束后, 在两个班级进行的整体单词听写;另一个班级的句子背诵是学生在大组组长处完成。) , 情况如图所示:

两个班级学情接近, 在实践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高一 (8) 班, 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效果要好于另一个班级。在两次阶段性测试中, 高一 (8) 班在单选题和主观题中 (包括单词拼写、完成句子和句型转换, 总计35分) 的均分较之高一 (7) 班分别高出1.7分和1.5分。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早自习中的应用的确能够带给学生帮助, 虽然在学生整体语言素养上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在这一实践过程中, 本人有以下体会:

1.规划的重要性。教师必须有清晰的规划, 对内容有明确的安排, 并坚定不移地执行, 这不仅能夯实学生的基础, 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早自习习惯。如果规划模糊, 执行不坚决的话, 最终会流于形式, 学生会在“热热闹闹”中忽视了自觉自律和规范意识。

2.时间。这一模式需要学生高度自觉并高效地完成任务, 虽然学生取得了一些进步, 但是本人还是感觉到时间的紧迫, 特别是单词听写和句子背诵, 有时仍需要延伸到课外。所以, 如何将时间的安排再细致些, 是本人还需思考的问题。

3.组长的重要性。小组组长是教师的眼睛和耳朵, 活动能否有效地开展取决于组长的态度和投入。因此, 教师对组长的考查要严格, 组长的任务完成要由教师亲自督查。另外, 在组长的选择上, 成绩、态度和性格都是要考量的因素, 成绩良好, 学习态度端正, 性格开朗的学生是较为合适的人选。

4.教师的作用。在原来的早自习模式中, 教师的可能更多地是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 除了做好组织工作, 教师还应该扮演好指导者、管理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与帮助和鼓励, 对活动不理想的小组要及时点拨, 帮助其营造氛围, 还需要做好组间的调控, 小组之间的活动不相互影响。另外, 对小组活动的评价要运用多种方式, 不能只看最终的测试结果, 而应该多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多给予学生激励和精神支持,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利用好早自习, 能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早自习中, 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本人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多动动脑筋, 多想想办法, 一定可以将早自习变成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摘要:英语早自习课的有效利用可以辅助英语课, 从而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对早自习的内容、成员的分工合作以及检查评价进行了明确的安排,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强化了合作意识,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早自习的效率。

关键词:规划,合作学习,评价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研究引论[J].教育研究, 2003, (6) :79-84.

[2]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18.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平阴县龙山小学洪范分校 二年级3班 王文君

听了丁老师的潍坊学习心得,很有多收获,也觉得有很多好的办法值得学习。也想起“秋天到了,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它们一会排成‘人’字型,一会排成‘一’字型„„”这首儿歌,小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可是除了大雁的纪律精神,大雁们最可贵的是它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它们排队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为了守纪律,而是为了让整群大雁能一起飞到遥远的南方,正是它们的分工合作,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感人情景呀!难道我们教师连这一点常识都不明白吗?不是的,这些常识我们知道,可是我们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宁愿忽视它的存在,而片面强调“纪律”,因为纪律象征着服从!有了纪律,我们的教学才能顺着我们的想法逐步的展开,孩子们才会顺着我们的思路乖乖地被牵着走。

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或是消极的因素。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指出:“由于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所以也没有人主张对这种关系加以建设性的利用,也就不去系统的训练学生们相互交往所必备的基本社会技能。毫无疑问,成人——儿童双边活动的教和学的观点,低估了课堂上学生——学生相互作用和关系的重要作用”。

天哪!我,一个跨世纪的新一代教师,一个站在新课程改革前沿的教育工作者,却在不知不觉中承袭了过去错误的教育思想,我真该为自己而感到脸红。

“合作”,一个被我们忽视的词汇,它包含着多么重要的教学理念呀!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的学生向大雁学习合作。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的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合作学习是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的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在者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工作者,而成了合作者;教师与学生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出“开放式教学”,并指出“开放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在缩小传统班级授课规模的同时,通过小组学习、网络教学、研究性学习、个别教学、反思性教学等各种方式改造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以便给予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和进行自我反思的机会。这里指出的小组学习就是一种可以普遍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方式。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实现分工合作,促进主动自学。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学习、生活、工作。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尊重,既充满温情与友爱,有充满互助和竞争。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求,同时又通过相互关心而满足归属感。当学生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是,他们得到的更多,工作得更愉快,这样就是团结互助得精神氛围得以形成。

从本质而言,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扩展为一种生活方式,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交流,在一起玩耍,你帮我拿个东西,我借你一支铅笔,你帮我弄懂一道题目,我和你一起玩个游戏。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接触,只要我们老师引导好,就能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是同学们沉浸在愉快的互助、合作、交流的氛围中。

丁老师的合作学习心得中,我认为可以借鉴的是划分小组的方式,ABCD和EFGH。另外为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A+1,B+2,C+3,D+4,回来,我也按照这个方法立刻实践,果然,一些学习中下游的同学也举起了手。

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春暖花开时,我校全体七八年级教师来到了城北中学,开始了“踏春寻芳之旅”。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欣赏着道路两边的美景,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目的地――久慕盛名的城北中学。

一下车便被古朴的校容校貌震撼:虽然没有恢弘的教学楼,宽阔的塑胶跑道,但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花一叶,都体现出北城人的淳朴、勤奋、善良的品质。来不及卸掉坐车的疲惫,便随着听课的大军挤进一间教室,坐下待定,不禁眼前一亮。整个教师的布局,宣传标语,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等,这些不都是我在工作过程中正在实践而又困惑的方面嘛,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赶忙拿起手中的相机,啪啪拍下自己需要的素材。上课正式开始了,只见数学名师仇学芳老师展示一道数学应用题,让学生说出答题思路,然后每一小组的六号、五号上黑板展示答题思路,其他同学在下面书写。针对每一同学的答案,老师分别作出批改,点出出错点和得分。然后依次加大试题难度,由每一个小组的4号3号,2号1号分别上黑板展示,组长批改,组内互批,期间教师只需点评,引导,点拨,整节课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的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意犹未尽,我们又来到一间教室,教师正在上一节思品复习课。只见老师提出复习任务后,同学们就各自忙活起来,组长组织组员明确任务,检查背诵,学习委员在教室内巡视指导,时而有到黑板上板书的同学,时而有站立背诵的同学,紧张忙碌而又有序、高效。我不禁被学生的自主管理,合作探究的精神深深折服,如此精彩的课堂,何愁成绩的不提高。

激昂的课间音乐响起,只见各班级的同学们迅速整理好队伍,由体育委员带到了各班指定的`位置,开始了北城中学独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初一同学集体经典诵读,气势恢宏的朗读声深深的震撼着我们每一位听课老师的心。有如此浑厚的经典文化,何愁孩子的道德教育。初三学生在一阵啪啪的有节奏的竹竿碰撞声中,跳起了欢快的竹竿舞。只见孩子们排着整齐的对伍,蹦蹦跳跳就从纵横交错的竹竿中穿越,速度好快,动作好娴熟呀,可见非一日之功!

走在北城的校园内,无时无刻不被学校文化深深地触动。墙壁上的“月度之星”,名人故事,校友事迹激励等,让人如沐春风,激情澎湃,信心满满。看往昔,风流人物几何,展明朝,时代英模在北城。北城中学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经验,浓厚的德育氛围,师生乐观的心态,不畏艰难、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深深的打动着我。

最优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15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讨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都是老师教授学生记录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筋疲力尽, 教学效果微乎其微, 所以就引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那么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呢, 就是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 不要去借助老师的讲解, 而是把问题与自己小组内的同学拿出来进行探讨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为数学课上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是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手段。

二、怎样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 教师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参与的, 教师作为合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调控者, 要充分地做好自己的职责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地开展进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是其中的一位成员, 在小组遇到疑问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同时, 教师也是小组合作中的引导者, 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例如:在进行解方程的时候, 老师可以多列出几个方程:8x=5x-3, 7- (2x-1) =x- (x-3) ……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几个方程有什么样的不同, 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出来解决疑惑, 最后引导学生去一步步解决这个方程,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保证小组合作完成的质量。

(二)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的意识

如何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呢, 首先老师要创造情境, 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 学生只有对合作学习感兴趣了, 合作学习才能更好地开展进行, 那么, 老师该如何创造小组合作的氛围呢, 就比如说在学习平均数的概念的时候, 老师可以这样举例, 咱们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是多少呢, 大家算一算, 这样, 学生就会自己成立小组, 把自己所拥有的数据结合到一起进行计算, 合作小组自然也就形成了。另外, 在小组合作中, 经常会有同学表现出不配合的样子, 因为有的人会怕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去告诉了其他人别人就会超过他, 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充分去给学生讲解小组合作的好处, 大家都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出来, 其实是一个共同进步的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 同学与同学之间都不是敌对的关系, 都是同一个战场上的战友, 只有大家都强大了, 那么, 学习才是有效果的, 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 以防学生会排斥学习小组。

(三) 合理地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教学

怎么样才能做到合理地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教学呢,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多么简单的问题都进行小组合作的话, 那么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很有可能失去兴趣, 因为太过简单没有讨论的必要, 如果特别难懂, 大家都不会的问题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话, 那么小组讨论一节课也没有能有一个结果, 学生会对小组合作失去信任, 所以, 老师要合理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太过简单的问题让个别不会的学生私下问问题就可以了, 太过复杂的问题老师一定要先对学生进行点拨,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路之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组讨论, 这样, 教学的效果才会更高。例如: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一般平面几何的难度比较大, 尤其是在学生对个别平面几何习题进行解题的时候, 往往是毫无头绪的, 需要往哪儿加一条线才能把这个题解出来或者是这个图形要怎么划分才能得到答案呢, 学生往往是没有头绪的,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 而不是直接帮助学生把这条辅助线给画上, 而是告诉学生可能要借助一条辅助线, 让小组内部进行讨论, 看看这条线作在哪里才能把这道题解出来。

(四) 小组之间进行激励机制

课堂上总是要有比赛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争强好胜的年纪, 老师可以让小组之间举行比赛, 看哪个小组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学的任务, 给予一定的奖励, 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向他们看齐。同时, 在班里的一角可以设置一个PK台, 把每个小组的名字、口号、得分都公布出来, 这样每个小组都能关注到其他小组的动向, 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加强自己小组内部的学习。这种激励的机制, 对于小组教学来讲, 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帮助小组内部提高了效率, 节省了时间。

三、小组合作学习所带来的课堂效果

在小组合作进行学习的模式开展以来, 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它摒弃了填鸭式教学留下的糟粕, 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一手遮天”学生“一脸茫然”的现象, 为初中数学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 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在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自己去努力思考, 而不是等待老师进行讲解, 在这个程度上, 小组合作的模式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为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同时,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教学的氛围融洽了, 学生之间的情谊也加深了。

总述: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小组合作进行教学的模式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为初中的数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充分利用好小组合作这个学习模式, 让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上一篇:春日偶成---教案下一篇:小学毕业感恩老师的朋友圈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