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2024-10-08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通用11篇)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篇1

摘要: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 合作意识已渗透到各个领域, 包括教育领域。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它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 促进学生的学习, 非常适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本文首先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然后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例子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最后对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运用

小组合作互动,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成为当今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 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 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 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 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 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1. 内涵。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首先倡导并实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2. 特点。

(1)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的组建是为小组活动提供活动的形式与空间。 (2)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 (3)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形式是各种各样的, 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 灵活组织。

为此, 笔者采用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尝试着解决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1) 4~6人为一组。如讨论《孔乙己》中孔乙己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时, 先向学生阐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及孔乙己的人生轨迹, 在这一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共识, 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全班分为两大组。如学习《愚公移山》时, 出现了“愚公、智叟到底谁愚”的争论, 所以笔者将学生分为两个大小组讨论。

三、应注意的问题

1. 合理划分合作小组。

我们在构建合作小组时, 遵循“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优势互补”的原则, 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 每组6人。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 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在小组互动学习中, 小组成员必须分工明确, 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每个小组成员都是组长, 只是分工不同。学习组长, 主要是在课堂上安排学习任务, 组织学生讨论, 监督学习进程。作业组长, 主要是收发作业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 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发挥团队精神, 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如翻译《狼》时, 学习组长把每段分配给个人, 然后大家一起翻译, 疑难之处讨论交流, 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3. 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

首先, 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其次, 教师要给学习小组提供充分的探究、交流的时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最后, 教师应因组而异,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当学生有困难时, 教师自然地参与到困难的小组中去。

4. 教师担任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 教师应及时表扬。当小组成员不清楚学习任务时, 教师要向学生反复说明。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 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在教《背影》时, 我让学生探究文章感动人的原因。学生立马在组内发表见解, 在巡视中我发现大多数小组都能找到一点原因, 那就是父亲爬月台的形象“吃力而努力”, 这是主要原因, 当然还有原因。这时我就引导学生看看作者一开始有没有理解父亲, 父亲的一些行为漂不漂亮, 于是大家又热烈讨论。

5. 正确的评价和合适的奖励方式。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和全面性。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 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三是评价和奖励要明确、公开、及时。

在语文课堂上, 我一直力争体现小组间的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地参与学习。所以只有高效课堂能够让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只有解决了小组学习有效性的问题, 每名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一枝独秀不是春, 花开满园才是春。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篇2

《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是动态的,是生成的。特别是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的今天,科学合理的师生互动,是扎实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面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给予的是密切的关注,亲切的呵护,让“有益”的课堂生成的信息开出灿烂的花朵。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人意识”,让他们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并从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和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教改的主要方向。小组互动合作方法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一、小组互动合作的关键是“动”。

这个动既是全方位的,即动嘴、动手、动脑;又是多层次的,即知识、能力、情感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特别是教学中的重点,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自由的说说,议议,既化解了难点,又使重点在议论的过程中“深入人心”,也会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热烈讨论和思维火花闪烁中高潮迭起。所以创设开展良好的小组互动合作,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与愉快中学有所得,而且可以改变以往教学中“贴标签”式的生搬硬套。

二、小组互动合作要突出一个“乐”字。

通过这种自主的互动合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例如,小组自评作业活动,由组长牵头,全体组员参与评价,从数量到质量,对优点和缺点都要仔细、诚恳地一一指出。这样的评比是平等的,同时学生又是直接参与者,所以他们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和建议,并找到差距自觉地改正和提高。因此,“乐”学的关键是激发他们的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小组互动合作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三、要充分发挥小组互动合作的思想教育和人格教育功能。

在小组活动中要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学习他人长处,正确面对自己,如上面所提到的小组自评作业活动。另外,小组互动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的集体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篇3

一、成立合作小组

即根据学生特点、教学任务、授课环境等因素來设计,小组人数以2—6人为宜。一般有三种形式:1.固定分组。组要尽量使组内成员在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优势互补,扩大信息。2.按类分组。按照收集、处理信息的类别分组。3.自由分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合作学习。如教完《两小儿辩日》,可让学生自由结合,进行角色表演,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明确组员职责

小组里应有明确的分工:主持人负责主持小组讨论,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学习进程;记录员负责记录合作学习中讨论的结果和问题;监督员督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汇报员负责将小组讨论结果在班上交流汇报;联络员在本组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迅速与他组沟通,或把好的思想和方法带回本组,或请他组代表出席本组交流看法,或直接与他组合并共同学习。

三、把握合作时机

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学情,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如生字、词语、背景资料等,对于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如品析词句、体会情感、揣摩写作方法等。对于学生力所不及的问题,则要引导学生解决。《鸡毛信》中,海娃的聪明机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高斯智断瓶中线》中,文章几次描写太阳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些学习内容在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学生合作学习才更有激情。

四、发挥教师作用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放任自由,老师应切实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担当“指导员”,“参战员”等多种角色。

1.指导员角色。小组合作时,教师要积极、灵活地组织学生更深入地合作学习。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出现意见分歧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相互质疑辩驳,从而得出一致的见解或多元的感悟。

2.参战员角色。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既能对合作过程进行及时调控,又能做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学生在合作中偏离了主题,教师参与可以让他们步入正常轨道;当各组出现了共性疑难时,教师可做精讲,引导学生理解。

五、建立激励机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在导学互动的课堂中使小组合作兴趣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的激情,以兴趣作为合作的原动力。兴趣从何而来?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思维,建立激励机制。积分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大讨论过程、记录整理、汇报形式及人物、次数细化成可以量化的积分,专人记录,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周冠军和月冠军要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当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小组有权给自己命名,等级再高的可以拥有自己的组旗。这样,小组成员会更加密切合作、积极向上。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篇4

一、小组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定义

合作互动学习,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相互之间进行研究讨论,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进行互动学习。高中语文合作互动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合作探究小组载体基础上的小范围合作学习,每一个小组里面都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成员,成员之间针对教师提出的任务目标共同研究分析,在研究分析中提出自己的观点,积聚大家的智慧,从而提高学习成果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合作互动教学模式是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模式。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互动模式的背景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推广运用合作互动模式是针对于过去一段时期教学偏重于单向灌输这一状况而言的,在单向灌输模式中,教学成效长期处于低位徘徊,其中学生主体地位与主动性受到了制约,

1.单向灌输模式制约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当作被动的灌输对象,这对于高中生而言是难以接受的,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更渴望在教学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言论,而单向的灌输模式没有能够满足这样的欲望,导致他们语文学习积极性相对不足。

2.单向灌输模式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充分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实现情感、能力与知识同步发展的三维目标,而单向灌输模式过于侧重于知识点的灌输,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严重不足。

3.单向灌输模式降低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单向灌输模式让高中语文课堂变得更为沉闷,许多时候成为了教师独角戏的表演舞台,缺乏了学生有效的参与和互动,整个教学过程难以活跃起来,学生思维没有能够充分调动,整个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三、创新理念,以合作互动模式促进教学深入开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要注重理念创新,尤其是要深刻领悟并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理念,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1.教学设计上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空间。

笔者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统筹考虑,以完善的设计作为整个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上,笔者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的设计方向,转变为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角,教师退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路人。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每一个难点的突破,尽可能都安排学生自主开展探究学习,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充分空间,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有广泛的参与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不再直接对学生给予答案的灌输,而是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分析研究,自主获得答案,这样的教学设计从根本上扭转了单向灌输模式的弊端,转而让学生成为整个语文学习的主角、主体。

2.教学模式上发挥小组合作探究作用。

在合作互动教学模式运用中,笔者充分发挥了小组这一载体的功能,针对班级生数特点,按照每6人一组的规模建立了多个兴趣小组,将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迁移到这一载体之中。每一个小组都安排了牵头学生,每节课都针对教学任务提出了探究提纲,学生在小组载体内进行合作研究、讨论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相互间的讨论交流,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依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能够解决绝大多数难题,尤其是相互讨论又增加了思想的交流,不同思维角度、学习技巧也在其中得到了表现。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掌控整个教学进度安排,让小组学习始终处于自己掌控之中,哪些小组遇到难点了进行点拨,遇到的共性问题在班级进行集体点拨,做到既要放手让学生开展学习,同时也要抓好“收”的功能,让学生的思维集中起来,提高难点突破成效。

3.教学作业上体现学生集体合作特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业是承载巩固训练和延续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这一方面除了要抓好知识点巩固性质的书面作业之外,还要注意设计充分体现学生合作互动的作业类型。教师可设置开放式作业,要求学生开展合作互动共同完成,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调查合作等方面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心得 篇5

我在上一学年有幸到李XX、XX县XX中学去观摩了他们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给我的印象是:震撼!很有成效。我也在网上收看了一些小组合作模式视频,和书籍、博客。使我抛弃了以往的看法,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值得推广地。但要想有成效必须师生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共同努力,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成功。

我觉得我们学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各班参差不齐,效果不好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应该制定一套成熟的、可操作性强的各学科小组合作模式,一套对班级学生的管理、考核、奖励方案。而非各老师自行摸索,各班、各科步调不一。

2、学校是否可以单独对课改年级老师进行单独考核和政策倾斜。如可否对课改年级同学科

老师进行捆绑考核,以缩小差距。避免某些老师“留一手”,真正达到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目的。像上期大家按小组合作模式非常努力地工作,结果大家考核分比较低,经济受损。今又再坚持,何来动力?

3、对各老师小组合作模式培训(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际操作模式方面)都有待加强,我有时都觉得小组合作模式必须呈现的规定动作,我脑海里是模糊的。以致上课模式,随心所欲、前后不一,到最后就是杂乱无章。

4、对各班学生小组合作模式的培训有待加强。特别是各小组长的培训。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失败的,最起码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合作学习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如讨论的形式、集体展示的要求、移动的要求、小组发言的要求等,各班不统一。最起码各班的各学科要统一。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一张张叽叽喳喳小嘴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

5、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老师们要统一思想,落实行动,把小组合作模式理念真正贯彻到每节课堂中.。平时要认真的编写好学案,用好学案。要全面的备课特别是备学生、备讨论问题。

6、学生课前预习普遍不到位,家长督促不到位;也可能是学科作业较多,等其他原因。

7、某些课没必要用小组模式,某些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如果课课都合作、都讨论,那样会使小组合作模式流于形式,反而适得其反。

我个人觉得自己应做好这几点:

1、我无法阻挡教育浪潮,就只有主动接受而非被动。无法改变家长教育观念,就改进管理措施。多学习、多观摩、多交流互相促进,从思想上、行动上统一起来。

2、每一天课前多构思一下上课环节、思路。课后多反思一下上课的得失。以更好指导下一节课。

3、多走进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以更好推进分组模式;关爱每一位学生,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

4、上课的小组合作教学与下课的个别辅导相结合,这样教学效果可能会好些。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篇6

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浅谈我的看法。

一、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讨论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讨论交流可实现经验的共享、思维的碰撞,在充分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讨论更能开阔学生思路,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的思考与理解。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做基础,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三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聚在一起,但是却无所事事,不知所措,漫无目的地合作。二是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三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也不愿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所以,教师只有在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才更有利于完善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意义建构。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围绕主问题潜心读文,深入思考,给学生营造一个静静思考的场,给学生提供一个深度思考的空间。没有学生个体的充分思考与建构,小组讨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此环节,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有信心,相信学生,不要走过场,摆形式,只给环节,不给时间和空间。教师一定要注意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及时调控与点拨。教师不要无所事事,只是形式化地在教室内走一圈了事。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时不只在语言,你的动作,你的眼神都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二、要正确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因学习任务而存在,因学习任务的可分解性而得以实施。并非什么样的学习内容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那些课堂讨论活动,只能说具有合作的意味,但分散的、无序的、个体的交流方式,决定了它不可能具有合作学习的本质意义,起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合作学习。只有那些有价值的学习任务才适合合作学习。如在语文精读课的教学中,第一课时基本上是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就这些看似简单的学习内容,我们怎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这一层面的内容虽不算深,不算难,但却是精读感悟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利用小组合作,进行闯关式学习,如在小组内组织“朗读关”“生字关”。然后教师再组织班级内的“闯关”验收,通过抽号、点号等不同形式,关注到不同层的学生,确保全员过关,扎实基础。在语文课的精读环节,我们要我引导学生探究核心性的主问题,避免零敲碎打。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进行探究“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作者又是怎样写出他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同一篇课文,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深入探究,然后选择相同部分的学生再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的思维在交流中得以碰撞。如对于《我的伯父鲁迅生生》一文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深切悼念”“笑谈水浒”“救助车夫”“关爱女佣”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然后再进行相同内容的小组合作交流。这样,因为探究的内容相同,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得到拓展,交流才会更有价值。

三、合作学习必须依靠明确的分工、互助性学习做保障

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合作学习环节,都会提一些明确的合作要求。

1.组长组织,让有疑问的学生先说出自己的疑问,会的学生帮助解决。

2.一个学生说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意见不同时要敢于质疑、补充、改正。

3.每个小组要选好中心发言人。

4.如果小组经过讨论,意见仍有分歧,留到班级交流中解决。

5.发言要有序。在组内讨论时,我们要让学困生先交流,这样就能使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即使他们学习所获不多,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也有说话的空间和时间。慢慢的,他们就会由原来的不敢说、不会说,走向敢说、会说、能说。学困生发言后,再由中等生补充,最后由优秀生做总结、梳理。各小组在向班级汇报时,应该有所分工,最好每个学生都有汇报的内容,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也可以由一个中上等生代表本组进行汇报,然后组长代表本组进行答疑。

四、课堂上要有赞美声,让师生的评价来保持小组的活力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与学的过程,更是师生思想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发言、提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之间要有内在的凝聚力,要有小组整体的意识,只有认识到小组是一个整体,只有每个成员都努力,都优秀,小组才是一个优秀的团体。教师在评价小组时,也不是看小组个人的能力,而重在看小组整体的学习效果。只有评价针对小组,只有让评价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我们的小组合作才能有质量,有实效。

五、要适时监控与指导,为合作学习保驾护航

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精心组织,加强引导,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各组由于工作侧重点的不同而会出现不同的困难、问题,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还会发生各种意见分歧和情绪波动等等,这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教育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

教师要有充分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及时点拨启发学生思维中创新的火花,推动学生有效学习的内驱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思维潜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创设条件,提供学生间合作交谈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帮助合作学习小组的交流与讨论顺利进行。教师要指导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自我的才能,而又乐于听取他人意见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综上所述,“135互动课堂”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又方便可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潜能被唤醒、开拓和提升。只要正确运用,合理调控,我相信在合作中优等生会得到发展,中等生会得到锻炼,学困生会得到帮助,可以达到全班发展、集体进步的效果,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长足的展示和提升。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篇7

小组合作互动是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理论实际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引导下将学生分成各小组, 以小组作为学习单位, 在学生交流沟通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互动的方式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1) 小组合作互动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愉悦感, 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体现“集思广益”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小组合作互动大大提高了英语课堂效率, 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学生自我主动学习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和互相帮助的习惯, 使班级气氛更加和谐融洽。

2小组合作互动的实施方案

小组合作互动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 (1) Open Pair教师安排两个学生为一组; (2) Close Pair同桌的两名同学组成小组; (3) Flexible Group教师安排4~5 个学生为一组。

2.1 预习

预习对英语科目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 找出重点和难点甚至需要被解决的文体, 是一个主动思考与寻求知识的积极过程。笔者所教学的班是小班制 (20 人) , 通常采用Flexible group 4~5 人为一组, 选一名优秀学生作为小组长带领整组进入老师布置好的预习环节。采用4~5 人小组合作互动, 其主要目的就是集思广益, 发挥学生各自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来探索将要学习英语新内容, 比如新单词、新课文。优秀学生负责分工, 大家齐心合作和其他组进行比赛, 保证预习的速度和质量, 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组检查和奖励。比起单纯的听英语老师在讲台授课, 课堂效率明显高。

2.2 学习

具体在学习英语新课中, 当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采取较为生动的形式主动表达, 如在Flexible group里, 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将枯燥乏味的内容改编成日常对话, 小组中的成员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积极练习、表演, 学习程度较好的帮助成绩差的, 以此共同进步。只有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进步了才能为小组争得荣誉。如在英语新课后的一些同步练习里, 采用close-pair互动合作, 共同将问题解决。在开放性的课程问题里, 学生自由选择组员进行搭配互动合作, 将学习任务完成, 避免将英语学习变成哑巴英语, 使小组互动合作达到积极效果。

2.3 复习

小组互动合作在复习旧课中也有很大优势。比如教师在学完一章节后, 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教师完全可以进行Flexible group互动合作, 每组安排一名成绩突出的学生带领组员进行复习, 由组长测试组员, 形成小组内部英语学习自评, 后由教师组织各组进行竞争比赛, 全班积极参与, 没有任何一位同学甘心落后, 积极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涨。

3小组互动合作在高中英语课堂实践中的问题

通过笔者的课堂实践, 小组互动合作没有达到良好效果, 还存以下问题:

3.1 学生互动合作不主动

在Flexible group里, 英语程度好和英语程度差的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需要提高。在这种分组下, 程度稍好的敢于主动发表意见和积极思考, 而程度差的可能以倾听为主, 少于发言;又或者老师提出的话题, 学生本身的兴趣不浓厚不参与, 使小组互动合作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再则教师安排的小组成员, 他们性格迥异, 关系未必和谐, 这些客观因素也会造成小组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无法顺利进行。

3.2 学生参与的机会不均等

无论在open-pair, close-pair还是f lexible group里, 性格主动活泼的学生和英语程度中等以上学生都善于积极主动举手发表意见或主动回答问题, 而不爱说话内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只能作为一个陪衬。通过国际学校里的相关调查我们得知在小组合作互动中优秀学生占据主导地位, 小组成员之间的机会不均等。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 不能在教学中忽视后进生。小组互动合作目的就是把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扩散到整个班级, 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感染并且和谐地融入英语氛围中。

3.3 教师监督和评价能力的缺乏

笔者教学经验尚浅, 认为高中生自律性强, 疏于对班级小组互动合作的监督, 尤其对于一些后进生 (程度较差的学生) 没有进行及时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只是简单地把自己当成学生小组互动学习的观摩者, 而非英语教学中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这也是导致小组合作互动活动不能顺利进行的一个因素。另外, 笔者过于对小组进行指引和奖励鼓励, 忽略了小组中的个别成员, 导致学生的任务和测试评价比较不完善。

4小组互动合作的解决方法

对于班级小组互动合作中产生的问题, 笔者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4.1 合理分组

采取方式: (1) 班干部帮忙合理安排小组成员, 因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加彼此了解品行及兴趣, 这样显得分组民主化; (2) 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高有低, 而且他们的性格和爱好也各不相同, 教师分组的时候要做到小组与小组之间性质相同, 小组内部成员与成员之间各不相同, 小组内要确保成员的性格有内向也有外向, 学习成绩有好也有坏, 这样才能实现小组内的相互学习和进步; (3) 根据学习内容给小组成员分配任务, 任务难度较大的分配给英语成绩较好的成员, 任务难度较低的给小组中英语成绩较差的成员, 这样才能保证既不挫伤学生在小组内的积极性, 也加深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友谊。

4.2 激励学生积极表现

(1) 教师提供发言机会, 鼓励和支持少言少语和内向的学生上台锻炼和积极发言。如:在课堂上, 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说Trust yourself./Never give up. /Never mind.Have a try. 等激励学生的话语, 鼓励学生敢于开口, 大胆表现自己, 使其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对于英语学习成绩较好, 但有些自傲的学生, 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 (2) 对优秀学生鼓励和支持, 让消极发言的学生感觉到一定压力, 想迎头赶上, 优秀学生激励感染着他们, 自然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4.3 教师提高小组合作互动监督技巧

在深刻理解渗透学习内容和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师必须主动到各组进行短暂的旁听和监督, 这样可以给各小组带来帮助和正确的指引, 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尤其当学生的思考受阻碍时, 教师的一字一言就可以带给学生意外的收获。

5结论

小组互动合作已成为广泛普及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 让学生成为发言说话思考的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 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 对学生与教师有很大益处。通过课堂实践, 笔者认为不小组互动合作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在运用的过程中要避免发生典型问题, 真正发挥小组互动合作的作用, 才能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简冬梅.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 2015 (33) .

[2]李丽.提高高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措施浅析[J].教育与培训, 2010 (3) .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篇8

就具体课堂而言,小组作为“享受学堂135”课堂模式的载体,在小组内,每个成员彼此依靠(目标相互依靠、角色相互依靠、奖励相互依靠)、一起工作,充分利用个体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优势形成学习合力,通过合作、探究交流、互补的学习方式增加活动的信息量,在共同分享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 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并最终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强化学习效果。

一、搭配组合

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基本理念,我对本班学生进行了全面均衡,在各方面平衡的基础上组建小组。

第一,男女生组合。最好男生女生一起搭配组建,这样会使小组显得很有生气。

第二,成绩高低组合。根据上学期的数学成绩,首先分出优秀、一般、后进三个等次。如果小组合作学习处理不当,就容易出现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待我们更进一步地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初步建立学习小组,即80分—100分为优秀,60分—7分为一般、不及格为后进,应使每个小组都同时拥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搭配组合。在每个小组里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小组长的选拔:1组长要有较强的责任心;2组长成绩比较优秀;3组长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合理分配小组人数。我班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互相竞争,好胜心强。我依据“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原则为互助合作奠定基础,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针对我班人数较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组内成员的数量,将直接影响组内成员参与的程度、机会及合作交流讨论的有效性。组内成员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以适量为宜,这将有助于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益。我将全班80名学生搭配成多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人数适中,以4—6人为宜。在四人小组中,安排一个高分生,两个中等生,一个低分生,做到组内异质。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程度性别大致均衡,做到组间同质。组间同质有利于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内学生的相互合作。在组内合作时,提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任务和分工。对于基础的、浅显的内容由后进生主要负责,中等生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优等生将合作内容进一步升华,提出更好、更多的建议和解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争鸣、实践操作,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完成教学任务。

二、方阵型座次

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座次的安排很重要。因此由传统的插秧式改为方阵式。我在平时上课时让小组成员围成一桌,四个学生两两面对面坐,还有2-3个面朝黑板坐,我称这种坐法为“方阵型座次”。过去,小组活动常常是在前后桌四个学生之间进行的,这样做未尝不可,但在135互动教学模式下,当小组合作变成课堂的主旋律时,这种座次的弊端就开始显露出来,比如:上课讲话的学生多了,讲起话来变得容易了,开小差的时间多了;做作业时,因为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近,偷看的机会多了等。避免这种问题最好就是让学生能够面对教室的侧面,让四个组员两两相对地坐着,形成“方阵型”。这种“方阵型座次”方便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节省了时间,增强了小组合作意识。

三、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每个小组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每组设:学习组长(1号)、纪律组长(2号)、作业组长(3号)、记录组长(4号)。1、2号组长必须各自直接负责督促1-2名组员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努力完成学习活动要求,即组长必须负责教会组员,课内没完成的学习任务课下再教,宗旨是教会。

(1)1号(学习)组长是学习小组的领袖人物,安排分配学习任务和交流次序;督促成员积极参与活动,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2)2号(纪律)组长负责本小组的纪律;负责小组文化建设。

(3)3号 (作业 )组长收发、检查小组作业完成情况。

(4)4号 (记录 )组长实事求是地反馈本组的学习、活动、参与情况。

1、2号组长必须各自直接负责督促1-2名组员的学习活动,重点抓小组成员的学习落实。

每个小组要有自己小组的名称和小组文化:自立小组目标、口号、组规等。桌牌:组名、编号、分工、口号等内容,分组后各小组均要有自己富有特色的组名和小组奋斗格言。分别是“阳光小组”、“群星小组”、“智慧小组”、“先锋小组”、“天使小组”“银星小组”、“雄鹰小组”、“彩色风铃”、“团结小组”、“奋进小组”、“超越小组”、“开心小组”、“闯关小组”、“希望小组”、“探索小组”、“攀登小组”并且都有组训、组规、组牌。比如“快乐小组”的组训是“人人参与,大家快乐”。“团结小组”的组训是“团结友爱,永争第一”。

例如我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性问题: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你们能用儿歌的形式自编口诀吗? 学生积极性挺高,但答案比较杂乱,没有规律性。我就进行了二次备课,重新设计自主学习导学卡,问题是: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通过小组探究寻找出了答案。只见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各负其责,小组内的学生经过交流,再次合作,很快就找出了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1)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9。 (2)积十位上的数是依次增加1,个位上的数是依次减少1。(3)积 ,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都得9。 (4)积的十位数比口诀的头一个数小1。 (5)一句口诀可以写2个算式。 (6)9乘几的积就是几十减几。

每个小组都积极汇报,抢着发言。这次成功的小组合作,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欣喜不已,颇有成就感。有的小组还欢呼起来,背起本组的组训。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篇9

一、小组合作评价的误区

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一句鼓励、班级中各项评分表、期末考试等都是传统评价方式。如:教学时采用传统评价方式评价课堂发言, 每天由小组组长将个人发言次数统一记录在一张贴在班级公告栏里的评价表格中, 表格纵向为姓名, 横向为日期。当表格计满后由课代表计算出每个人的总得分, 老师给予个人奖励。刚开始学生热情高涨, 新的评价方式加上奖励的“诱惑”刺激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是经过一学期的操作, 有这样几个问题: (1) 发言次数难以记录。学生很难记得自己上课时的有效发言次数; (2) 组长工作量太大, 经常是组长在课间10分钟既要收作业本又要向组员“要分”、再登记入表格; (3) 作用范围太小, 这种计分式评价仅仅是对学生课堂举手发言的情况进行评价; (4) 评价的是个体, 所采用的评价是用来选拔个人的,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合作能力; (5) 评价不公平, 由于针对课堂过程性的评价难以统计, 学生负担大, 有组长或组员为完成任务胡乱记分, 或是直接不计分, 久而久之, 学生产生消积情绪认为努不努力没有必要, 真正达标的学生得不到奖励; (6) 有些评价项目总是个别学生有绝对优势, 其他同学没有机会。例如评比“体育小健将”, 除非老师作假否则一定都是那几个体育健将。所以就算是公平的, 长期的胜利者仅仅会付出足以获得胜利的努力, 长期的失败者则很少或几乎不付出任何努力; (7) 学生将评价结果作为自己是胜利者或是失败者的依据, 认为胜利远比学习本身重要, 采取错误的学习方式为小组获取胜利。例如有的班刚开始一半人作业达不到全对, 几天后很快减少到15人以内, 最后达到了全班每天课后作业仅有3到4人有错误。真的是小组评价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成果?经过私下调查发现有学生为了在正确率评价上让本小组加分, 组员间相互对答案。

二、产生评价误区的原因

1. 传统评价方式成为新课标要求的绊脚石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虽然它有一定的优点, 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它所评价的内容片面, 形式单调, 方法单一, 只能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无法开展过程性评价。不能做到有效评价一节课中学生的组内交流能力, 合作探究有效性, 独立思考能力, 展示汇报能力。

2. 可操作性低, 评价是老师和学生的负担

教师想对多方面进行评价就要多次评价, 学生也要多次参与评价。如果每位教师每节课再对学生写作速度评价、课堂课后作业正确率评价、合作交流评价、展示汇报评价、创新思考评价, 班主任再对班级卫生评价、礼仪规范评价、关心集体评价等多元评价, 那么班级中得贴多少张表格, 每次填表要消耗多久的时间。

3. 学生对小组合作评价的价值观不够明确

竞争容易使人倾向于独处、敏感、对他人缺乏同情心, 为了获胜不惜任何代价, 无视公平和正义的价值。小组合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师生的教学效率。所以不论学生的年龄大小, 老师在开展评价时, 要引导学生在评价中应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 告诉孩子老师不是为了让大家给自己贴上胜利者或失败者的标签, 也不是想让大家追求多么的奖励, 而是希望激发出同学们的学习潜能, 在班级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这就需要大家采取正确的竞争方式才有意义。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思考

1. 改进评价理念, 推动新课程改革

传统的评价方式应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进行教学评价改革, 强化评价在教学诊断和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性评价。评价方式效果如何就看推动课改如何。

2. 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做到公平、客观的同时还要减少教师与学生的负担, 保证小组合作评价的可操作性。评价和操作起来越简单越好, 这样学生、老师从心底上就不会把小组合作评价过程当作负担。易操作性是保证小组评价能够正常实施的基础。

例如采用小组合作评价:每天在黑板的左上角制作一个小表作为当天的评价表, 随时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课堂常规、小组交流、展示汇报、创新思维能力、写作速度、作业正确率、甚至小组卫生、礼仪规范、班级竞赛活动等进行多元评价。采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分, 专门由一名课代表负责每天结束后将小表内得分汇入公告栏中的大表。每个星期一会根据得分给优胜组每个成员发放奖励, 同时再由获胜小组自选出一位最佳组员。这样的评价方式不是为了选拔个体突出的优秀学生, 而是以选拔优秀小组的方式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让小组成员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采用个体评价与小组合作评价相结合, 他评的同时也有自评, 采用多元评价也使得每个小组都有成为获胜组的可能。第二个星期大表会继续使用, 两星期得分之间用一道竖线分离。虽然评价的范围很广, 但在班上仅有这一张评价表。

3. 维系一个积极的评价氛围

哪有不犯错的孩子, 教师不能将评价作为变相惩罚的手段, 而且多数情况下老师要公正与“偏心”共存。教师在重视每一分的同时应该注意相对较落后的小组, 他们无论在课堂发言, 作业速度、正确率还是创新思维上都不是很突出, 所以得分较低, 要给这样的小组一定的希望。如果孩子总是得不到分, 会产生消积情绪。所以, 有的时候教师应故意选择这样的小组成员回答问题, 或是提出偏向于他们的问题, 给他们更多的加分机会, 同时定期调整组员, 让组与组之间实力平衡。

4. 增加游戏趣味性

学生的热情度保持不了这么久, 新鲜感很容易消失, 所以建议从游戏的角度开展小组合作评价。首先奖励学生要喜欢才行, 特别是开始阶段。学生并非是要最贵的, 而是喜欢有趣或是有意义的奖励。其次, 评价方式不要太正式, 可以采用摸奖, 一大堆奖品, 自己闭眼去摸。其余小组别提有多羡慕了!也有老师采用画娃娃的评价方式, 一个娃娃代表一个小组, 表现好的脸上贴个五角星, 表现不好的脸上点个麻子, 特适合低龄段学生。学生最终并不是在意奖品有多少, 价格有多高, 教学过程中也从来就没有学生向我问起过。他们在课堂上潜意识里从争夺奖品转化为争夺每一分, 从争夺每一分转化为争夺每一个观点, 他们是在享受着游戏与竞争的乐趣。

摘要:“评学”作为我校“六学”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传统评价方式的缺陷, 探索出如何运用有效的小组合作评价来提高“六学”模式中自学、探学、展学、导学、检学效率, 达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调动积极性, 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交往品质。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篇10

但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低效现象”:往往只有几个优秀生在参与,绝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小组活动实际上变成了优秀生的表演;学生对所讨论的话题了解不深,合作浮于表面;学生的角色落实不到位,学生的参与度不平衡;小组学习的形式虽有,但没有合作。这与我们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的。

如何帮助合作学习中的学习困难生是英语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新问题。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克服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低效现象”,调动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树立良性竞争意识

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能否合理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直接关系到小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也关系到合作学习能否有效进行。其中,合理安排学习困难生在合作小组中的角色,不仅会对合作小组及学习困难生本人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成效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在合作学习中将学习困难生与优秀生合理搭配,兼顾性别。一个小组要包含各种能力的学生,使组内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得以整合,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得以均衡。此外,教师还要经常对合作学习进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做相应调整,同时考虑学习困难生的个性和特长等因素,尤其要注意让每个学习困难生都有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合作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It be…that…”强调句时,学生就可以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了解来加深对句型的操练了。

It was Wang Lei that I met in the park yesterday.

It was in the park that I met yesterday.

It was yesterday that I met Wang Lei in the park.

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上课时集中精力,使他们的听与说、思维与表达紧密结合,对锻炼学生用英语思维和牢固掌握句型的用法有很大帮助。

又如,我在引导学生操练虚拟语气时采用了竞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句子接的多而且语法正确、语义通顺。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并先以一个例句引导学生操练虚拟语气:

If I went to the university,I would make as more friends as possible…

小组竞争接上句:

If I went to the university,I would make as more friends as possible.

If I made some friends in the university,I would invite them to visit my hometown.

哪个小组接不下去,其他小组可以接,不断循环下去。

这个教学活动兼顾优秀生和学习困难生,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意识,让他们通过观察句子构成掌握句型,并能自如运用。另外,学生代表本小组参与竞争,从而使个人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

二、养成预习的习惯,增强信心

小组成员对活动所需知识的掌握是保证每个组员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合作中的学习困难生在知识掌握方面往往也处于弱势。要让学习困难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1. 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学习困难生基础较差,课前对旧知识复习和新知识预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程度以及对新学知识的领悟和理解。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要督促学习困难生进行必要的课前复习和预习,并使其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

例如在模块7Unit3 Under the sea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重视对Pre-reading的预习,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就可以有针对性(见表1)。

这样,学习困难生在合作学习中就会有话可说,从而积极参与其中。

2. 学习内容要有层次性。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重难点,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合作学习内容。

例如,在模块7 Unit1 Living well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见表2)。

以上问题既能激发优秀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习困难生产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与合作。

三、能力的培养要注重习惯的养成

小组活动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和合作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成功,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合作能力和合作习惯的培养。在合作能力和合作习惯方面,学习困难生存在的问题更多,更需要教师的关注。

1. 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

大部分学生很少在合作学习中倾听对方的发言。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不愿意也不善于倾听。学习困难生中“偶尔”倾听者所占的比例高达67.9%,“总是”倾听者仅占10.3%。

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讨论时相互尊重,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的效果,还会导致讨论无法进行。在合作学习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必须听清老师的问题和分工要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即使有异议或听不明白,也要耐心等别人说完,而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同时要积极思考别人的发言。这样才有可能跟上小组讨论的节奏,学会有关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

在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时,教师应讲究方法。例如,在教学模块7Unit2Robots Warming up的部分时,我设计了如下表格(见表3),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时仔细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并做记录。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仔细倾听同学的发言,并填写上述表格。对于学习困难生而言,在合作学习中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对其进步和提高更有帮助。

2. 培养表达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仅仅会听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表达。学习困难生由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发言就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培养学习困难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利用体态语言表达的能力。比如,当学习困难生用语言表达有困难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借助动作或图片等完成表达。

例如,在模块6 Unit2 Poem教学中,我让小组里准备中文诗歌的背诵并用英语进行评价。在交流汇报中,我有意的多让学习困难生进行表达。其他组员则补充发言,这样能够使学习困难生的表达能力不断进步。教师应要求学生尊重其他组员的发言;同时应多关注学习困难生在小组中的发言和表现,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在小组合作中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3. 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

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的有效手段。通过自评学生能自觉总结学习方法、判断学习效果,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自我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主要优缺点以及努力的方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以及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反思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困难生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敢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以此促进学习困难生的提高和发展。

四、结论与思考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1.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如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因材施教,差异辅导,使学习困难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2. 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应有层次性,要给学习困难生布置他们自己有能力完成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3. 合作学习强调建立整体推进、小组内化和主动扶持学习困难生的氛围。

4. 强调小组整体评价的同时,教师要重视学习困难生的表现,及时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 篇11

关键词:初中信息课堂;学生合作小组;互动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学生合作小组促使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自主去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创新,勇于实践,思考学生合作小组互动策略,创建初中信息高效课堂。

一、依托任务驱动模式,建立学生合作小组,构建师生互动环节

1.依托任务驱动模式,建立合作小组

初中信息课堂教学中,每一课都会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依托任务驱动模式,建立学生学习合作小组。在合作小组的创建上,既要注重形式,又要关注实质,让信息课堂中学生合作小组互动真正走向实效。教师首先要关注本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根据同组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并选拔合适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在课堂小组合作中,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提出相应的任务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达到符合个人能力成长的教学目标,使合作课堂成为轻负担、高质量,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课堂。

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构建合作课堂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随着学校微机摆放秩序以及方法的不同,学生合作小组的学习位置也要有相应的不同。教师在构建合作环节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如,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信息的下载和管理》的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逻辑性和教学内容容量的大小,适当调整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个人思考以及小组合作操作中能够获取最大的知识量。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差距很大,教师要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到同一个合作小组中,实现分层教学,让能力强的学生成为小老师帮助一下能力较差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功。教师讲解完文件下载方法之后,要放手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共同操作,互相补充,为有效管理文件打下基础,学会不同格式文件的下载方法,并做好信息的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共同发展。

二、优选适合小组互动学习的内容,探究适合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

1.优选适合小组互动学习的内容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精选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开展互动学习,避免在课堂上浪费时间。教师要把握信息技术教材,精心选择合作内容,准确提出合作目标,在关键的合作环节上教师要多思考几个具体的循序渐进的问题。如,在江苏科技出版社的全套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学生独立思考就可以解决,而有些教学内容,如《特殊符号和公式编辑器》学生合作学习使用效果会更好一些,教师要巧妙安排,做好充分教研,适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合作中不断互动。

2.探求适合小组学习的互动模式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合作学习内容学生的合作方式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组长在合作学习中提出不同的合作任务,构建适合小组合作學习的互动模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真正完成合作学习任务,获得知识以及能力的提升。如在江苏科技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合作小组互动学习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巧妙结合学生层次以及教学内容做出恰当的调整,使学生运用小组合作互动学习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辅助初中信息课堂教学,强化合作小组互动学习效果

多媒体辅助初中信息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强化合作小组互动学习效果。初中信息课堂中有一些计算机,为学生创设信息化课堂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初中信息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如《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影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影片的方法,学生在自己使用的计算机上清晰地看到教师的演示,会更加理解教学内容,顺利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合作学习,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消化了教学内容,学会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和影片的方法,高效达到了教学目标。

总之,在初中信息课堂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合作小组学习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互动交流完成知识建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会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互动的方法,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互动学习思考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邹区初级中学)

上一篇:图书版权贸易经验谈下一篇:重复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