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与改变

2024-10-08

重复与改变(共3篇)

重复与改变 篇1

1测试依据

测量系统是由人员、量具、操作程序及其它设备或软件组成的集合。测量系统的分辨率也就是测量系统的误差由以下四个因素组成:

量具的准确度、稳定性、重复性、再现性, 因量具的准确度与稳定性误差对量具系统的误差影响很小, 故可忽略不计, 所以量具系统的误差主要受量具的重复性与再现性影响。

基于数据统计控制的基础上, 采用均值和极差法来确定测量系统的有效精度。均值和极差法[X?R, 有时被称为大样法是确定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一种数学方法。该方法允许将测量系统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重复性和再现性。

2实验过程

2.1检查员3人, 次数3;随机选10个零件;测量仪器的精度需比被测量尺寸要求精度高一个数量级。

2.2选3名操作者为A、B、C, 选10个零件将零件从1到10编号, 对量具进行校验;让操作者A以随机的顺序对10个零件进行测量并让另一个人 (非A B C) 记录结果。操作者B和C在不看别人测量读数的情况下对10个零件进行测量;用另一种次序来重复以上循环。

2.3数据的计算

2.3.1用首次每个操作者的最大读数减去最小读数并记录。对另外两次的数据进行同样计算并记录, 且它们应为正值。

2.3.2将操作者A的首次值求和并除以抽样零件的数量而得到操作者A的试验平均极差Ra, 对另外两次数据进行同样计算得到Rb和Rc。

2.3.3将均值 (Ra、Rb、Rc) 加起来再除以操作者的数量并记为R。

2.3.4把R分别乘以D4和D3以得到了上下控制限。如果只进行两次试验, D3=0, D4=3.27。如果次数少于7, 则控制下限 (LCLR) 等于0。

2.3.5将各行的数据求和。将每行的和除以抽样零件的数量并记录。

2.3.6将操作者A均值相加再除以试验的次数, 并记在相应的Xa中, 对其它数据进行同样计算并记录在Xb和Xc格中。

2.3.7填写均值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求出它们的差。

2.3.8将每个零件每次试验的测量值求和, 并除以总测量次数。

2.3.9将计算得到的R、XDIFF及RP移到报告表的空格处;完成“测量系统分析”、“过程变差%”栏下的计算。

2.4结果分析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及报告表, 可对整个测量系统和它的组成部分的重复性的变差以及过程变差的百分数, 及它的分量重复性和再现性以及零件间变差进行估计。它对变差的每个分量计算了5.15倍标准差值分布范围, 这个范围占了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的99%。

重复性或设备变差 (EV或σe) 等于总的平均极差R乘以一个常数K1, K1是由量具研究中所进行的试验次数所决定的;再现性或评价人变差 (AV或σo) 等于最大的操作者均值之差 (XDIFF) 乘以常数K2, K2取决于试验的操作者数量。由于评价人变差受设备变差的影响, 必须从其中减去设备变差的部分。

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变差 (R&R或σm) 等于设备变差的平方与评价人变差的平方之和再开方。

如果量具研究中的每个因素的变差已确定, 可将它与总的变差 (TV) 对比。方法是进行量具报告表上的“过程变差百分数下”的计算。

应对过程变差的百分比的结果进行评价, 从而确定测量系统是否能适合预期的运用。各因素所占的百分数之和将不等于100%。

3结论

用以上两种方法计算出的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可接受的条件是:

a.误差为10%到30%之间要考虑到应用的重要性、量具的成本以及维修的费用等可能是可接受的;

b.误差<10%量具系统可接受;

c.误差大于等于30%量具系统需要改进。

参考文献

[1]郭旗.三坐标测量机在汽轮机叶片测量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0 (12) .

[2]王晨晨.异端类型三坐标测量机结构原理及误差修正技术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2.

[3]程方.纳米三坐标测量机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0.

从独立重复试验与体育比赛谈起 篇2

由于独立重复试验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背景题型多变, 因此近几年来一直为高考考察的重点.这里以独立重复试验与比赛为背景, 进行了知识的联想、归类, 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一.基础知识

1.如果事件A、B互斥, 那么P (A+B) =P (A) +P (B)

2.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 那么P (A·B) =P (A) ·P (B)

3.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

Pn (k) =CknPk (1-P) n-k

二、常用比赛规则

(一) 三局两胜制, 即三局中先胜两局者为赢; (二) 五局三胜制, 即五局中先胜三局者为赢; (三) 七局四胜制, 即七局中先胜四局者为赢.

三、独立重复试验与比赛

两队的棋赛、球赛等比赛, 属于独立重复试验问题, 在比赛前, 可以根据甲或乙比赛一局获胜的概率预测该次比赛其中一个获胜的概率.

例1 甲、乙两围棋手进行比赛, 已知每一局比赛中甲获胜的概率为0.6, 乙获胜的概率为0.4.

(1) 如采用“三局两胜制”, 求甲获胜的概率;

(2) 若“五局三胜制”, 求甲获胜的概率;

(3) 在以上两种比赛的制度下, 采用哪一种比赛甲获胜的可能性较大.

解析:这是各局比赛相互独立的重复试验问题.须根据比赛规则进行分类, 确定比赛局数.

解:由题意属于各局比赛相互独立的重复试验问题.

(1) 采用“三局二胜制”甲胜, 可分为两类:

①只比赛两局甲全获胜而结束比赛的概率为:C220.62;

②需三局才能结束比赛, 前两局甲一胜一负的概率为: C120.6 (1-0.6 ) , 第三局甲胜的概率为C110.6 , 由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或分步计数原理) 得:

C120.6×0.4×0.6;

因此“三局两胜制”甲获胜的概率为:

0.62+C120.6×0.4×0.6=0.648.

(2) 采用“五局三胜制”甲胜, 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只需比赛三局甲全胜的概率为:C330.63;

②需要比赛四局, 前三局甲两胜一负, 第四局甲胜的概率为:

C230.62×0.4×0.6;

③需要比赛五局, 前四局甲两胜两负, 第五局甲胜的概率为:

C240.62×0.42×0.6;

由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或加法计数原理) 得到, 采用“五局三胜制”甲胜的概率为:

0.63+C230.62×0.4×0.6+C240.62×0.42×0.6=0.68256.

(3) 由 (1) 、 (2) 可知 0.68256>0.648,

所以采用“五局三胜制”时, 甲获胜的可能性较大.

点评:由实际意义可知两选手参赛属于独立重复试验问题, 根据比赛规则对各种比赛情况不遗漏的分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例2 如果甲、乙两个乒乓球选手进行比赛, 而且他们的水平相当, 规定“七局四胜制”, 若已知甲先赢了前两局, 求 (1) 乙取胜的概率; (2) 甲取胜的概率.

解析:在甲先赢两局的情况下, 其比赛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甲赢或乙赢.

解: (1) 当甲先赢了前两局时, 乙取胜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乙连胜四局;第二种是在第三局到第六局的四局中, 乙赢了三局输了一局, 第七局乙赢.

在第一种情况下, 乙取胜的概率为:

C44 (12) 4=116;

在第二种情况下, 乙取胜的概率为:

C43 (12) 3×12×12=18;

所以, 当甲先赢前两局时, 乙取胜的概率为:

116+18=316.

(2) 由于在该场比赛中, 甲胜与乙胜是互为对立事件, 因此, 甲取胜的概率为

1-316=1316

所以当甲先赢了前两局时, 甲取胜的概率为1316, 乙获胜的概率为316

点评:这里先求乙取胜的概率的解法最简捷, 只需分为两类即可.如果先求甲取胜的概率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第三局和第四局甲连胜两局, 其概率为:

C21 (12) 2=14;

2.第三局到第五局的三局中, 前两局中甲赢了一局, 第五局甲胜的概率为 :

C21×12×12×12=2× (12) 3=14.;

3.第三局到第六局的四局中, 前三局甲胜一局, 第六局甲胜的概率为:

C31×12× (12) 2×12=316;

4.第三局到第七局的五局中, 前四局甲胜一局, 第七局甲胜的概率为:

C41×12× (12) 3×12=18.

由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得到, 当甲先赢前两局时, 甲取胜的概率为:

14+14+316+18=1316.

可见先求甲取胜的概率较麻烦.

四、非比赛问题的独立重复试验知识归类

例3 在一次抗洪抢险中, 准备用射击的方法引爆从桥上游漂流而下的巨大汽油罐, 已知只有5发子弹, 第一次命中只能使汽油流出, 第二次命中才能引爆, 每次射击是相互独立的, 且命中的概率为23, 求油罐被引爆的概率.

解析:每一次射击都是一次独立重复试验.

解:这个问题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只需两发子弹就可引爆的概率为:

C22 (23) 2=49;

2.需要三发子弹才能引爆, 即前两发击中一发且第三发击中引爆的概率为:

C21×23×13×23=827;

3.需要四发子弹才能引爆, 即前三发只击中一发, 第四发击中引爆的概率为:

C31×23× (13) 2×23=427;

4.需要5发子弹才能引爆, 即前四发子弹击中一发, 第五发子弹击中引爆的概率为:

C41×23× (13) 3×23=1627×9.

所以由互斥事件只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得油罐被引爆的概率为:

49+827+427+1627×9=232243.

注:此题虽然不是比赛问题, 但是也可归于同类模型.

五、独立重复试验与概率分布

例4 甲、乙两队进行一场排球比赛, 根据以往经验, 单局比赛甲队胜乙队的概率为0.6 .本场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即先胜三局的队获胜, 比赛结束.设各局比赛相互间没有影响.令ξ为本场比赛的局数, 求ξ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 (精确到0.0001)

分析: 因为ξ为本场比赛的局数, 由题意至少比赛3局, 最多比赛5局.

解:单局比赛甲队胜乙队的概率为0.6, 乙队胜甲队的概率为1-0.6=0.4.

第一种情况:比赛3局结束有两种情况:甲队胜3局或乙队胜3局, 因而

P (ξ=3) =0.63+0.43=0.28.

第二种情况:比赛4局结束有两种情况:前3局中甲队胜2局, 第4局甲队胜;或前3局中乙队胜2局, 第4局乙队胜, 因而

P (ξ=4) =C32×0.62×0.4×0.6+C32×0.42 ×0.6×0.4=0.3744.

第三种情况:比赛5局结束有两种情况:前4局中甲队胜2局、乙队胜2局, 第五局甲胜或乙胜.因而

P (ξ=5) =C42×0.62×0.42×0.6+C42×0.62×0.42×0.4=0.3456.

所以ξ的概率分布为

ξ的期望Eξ=3×P (ξ=3) +4×P (ξ=4) +5× (ξ=5) =3×0.28+4×0.3744+5×

0.3456=4.065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独立重复试验应用于比赛, 以及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及概率分布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确定随机变量ξ的取值.

六、高考热点题选

例5 (2007.江苏17) 某气象站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为80%, 计算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面第2位)

(1) 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的概率;

(2) 5次预报中至少有2次准确的概率;

(3) 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 且其中第3次预报准确的概率;

分析:由于每次天气预报是相互独立的, 因此属于独立重复试验问题.

解:由于预报准确的概率为45, 因此预报不准确的概率是35.

(1) 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3次不准确的概率为

Ρ=C52 (45) 2 (1-45) 3=10×1625×11250.05.

(2) 由于5次预报中至少有2次准确的对立事件为只有一次准确, 因此所求概率为

Ρ=1-C51×45× (1-45) 40.99.

(3) 由于第3次准确, 因此在其它4次中有1次准确3次不准确, 其概率为

Ρ=C41×45 (1-45) 3×450.02

评注:本题主要以天气预报是否准确为背景, 考察了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 如果把这个问题看成比赛的话, 那么预报准确就相当于比赛获胜, 预报不准确就相当于比赛失败.

禁止重复追诉原则与刑事再审制度 篇3

由于法律传统的不同, 禁止重复追诉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表现为“一事不再理”原则, 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则表现为“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一事不再理”原则起源于罗马法, 后为大陆法系一些国家所继承, 成为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我国法学界对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确切含义一直存在争议, 目前主要存在狭义说和广义说两种观点。狭义说认为:一事不再理原则是指“法院对于任何已经生效裁判加以处理的案件, 不得再行审判;对于所有已被生效法律裁判确定为有罪或无罪的被告人, 法院不得再予审判或科刑”。这一原则只包含一层含义, 即判决的既判力。广义说认为:一事不再理原则是指“一个案件经法院审判后,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当事人不得再行起诉, 法院不得再行处理。”这一原则包含两层含义, 即判决的既判力和诉讼系属效力。

与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相对应的是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它被定义为:禁止在同一司法管辖区域内就同一罪行对一名被告人连续起诉。用联邦最高法院的话来说:“它保护被告人在被宣判无罪以后不会因相同的罪行而受到第二次起诉, 也保护被告人在判决有罪以后不会因相同的罪行受到第二次起诉。” (1)

二、“一事不再理”原则与“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异同

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与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都属于禁止重复追诉原则, 有许多相通之处:首先, 它们在思想起源上都来源于古罗马法的相关规定, 核心内容都是“不允许无故重新起诉和审判”, 从而有利于维护判决的严肃性和法的安定性。其次, 两原则均蕴含着保障人权和维持控辩双方地位平衡这一核心理念。再次, “一事不再理”原则与“禁止双重危险”原则都符合诉讼经济的要求, 通过维持判决的终局性而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 快速解决冲突。 (2) 但二者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绝不能盲目地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

第一, 从价值取向上看, 两项原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大陆法系崇尚安全和集体人权, 更多追求实体正义, 因此“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强调司法的权威性, 避免就同一法律关系做出相互矛盾的裁判, 以实现诉讼经济。英美法系崇尚自由和个体人权, 正如美国宪法修正案第5条规定“任何人均不得因同一罪行而受到生命或身体上的危险” (3)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更多地站在被告人的立场上, 追求程序正义, 限制国家权力的无限扩张。

第二, 适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大陆法系“一事不再理”原则只能针对法院作出的已经具有既判力的判决, 如果裁判尚未具备既判力, “一事不再理”原则就不会对检察官的重复追诉行为产生任何约束力, 是一种“相对的一事不再理”。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适用的前提条件是“危险已经构成”, 以美国为例, 当陪审团一经选定并宣誓后或检察官在第一份证据出示后不得撤诉, 也不得再行或补充起诉, 是一种“绝对的一事不再理”。

第三, 对“一事”的理解不同。目前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中, “一事”事实上指的仅是“同一犯罪行为”, 即事实行为, 而不涉及法律评价。被追诉者实施的任何一项违法行为, 只要法院已经对此作出生效判决, 追诉方就不得以任何其他罪名另行起诉。而英美法系实行诉因制度, 包括事实行为与法律评价两个方面。因此无论是控诉方两次起诉的罪名不一致就不被认为违反了“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第四, 对控诉方的上诉权限制程度不同。在大陆法系国家, 只要上诉期限尚未届满即不具备既判力的刑事判决, “一事不再理”原则对控诉方的上诉权限没有任何限制, 控诉方拥有与被告方完全相同的上诉权利。而在英美法系国家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中, 通常不允许控诉方提出上诉, 对一审有罪判决的上诉权专属被告人一方, 特别是针对一审的无罪判决, 一般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控诉方不得提出上诉, 但允许检控方提起中间上诉或针对无罪判决以原审法院犯了对控方不利的法律错误为由提起上诉。

第五, 对于启动变更生效裁判的特殊救济程序的规定不同。在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中, 设立了旨在纠正原生效判决中存在的事实或法律错误的再审程序, 本质上是一种纠错程序。在英美法系国家则设立了旨在保障被追诉人权利的人身保护令程序, 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救济程序。

三、我国现行刑事再审制度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还是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禁止重复追诉原则在两大法系都有所规定, 已经成为国际上衡量刑事诉讼是否科学、民主和人道的重要指标, 而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对该项原则却基本上未作规定, 导致刑事诉讼过程中控方具有绝对的优势和特权, 被告人的基本人权难以得到保障, 一个刑事案件往往会经历几次起诉和审理而得不到终局解决, 严重影响了人权保障、法院权威和法制进程。

由于未确立禁止重复追诉原则, 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的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 主要表现在:第一, 法院可以自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有违“控审分离, 不告不理”的原则, 不但使法院由居中裁判者沦为追诉者, 而且极易使当事人遭受反复追诉。第二, 检察院抗诉必然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等都使法院的生效判决处于不稳定状态, 使法院裁决的终局性受到挑战, 也使被告人处于无休止地遭受追诉和审判的危险境地。第三, 申诉主体、时间、次数、审级、再审理由等诸多方面毫无限制, 导致诉讼秩序混乱, 两审终审制形同虚设, 造成诉讼和司法资源的大量浪费。

四、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应适用“一事不再理”原则

我国迫切需要改革审判监督程序, 确立禁止重复追诉原则。那么, 我国应该采取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立法模式还是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立法模式呢?在笔者看来, 考虑到我国刑事审判的实际情况, 借鉴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更为妥当, 原因如下:

首先, 我国的刑事诉讼理念与大陆法系更为接近, 追求的是实体真实, 以准确的实现刑罚权为诉讼目的, 为了有效地维护社会安全, 程序的设计更多地考虑如何查清事实真相, 惩罚犯罪。确立我国这一刑事诉讼目的体系的基础有三个方面:第一, 奉行积极的国家观。国家权力由人民掌握, 信任而非怀疑国家权力是我国刑事诉讼设计的首要前提。公众亦因此能容忍国家权力对个人权利在一定程序上的干预和限制。其二, 推崇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且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利益观。其三, 从社会和文化传统来看, 我国公众出于文化传统, 对司法机关惩罚犯罪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包括限制涉诉公民各种权利在内, 一般都持支持或默许态度。 (4)

其次, 从我国的宪政体制来看, 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立法模式与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者的地位不相符合。我国的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主要是通过抗诉来实现。如果选择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作为立法模式, 就意味着检察院既不能对一审尚未生效的判决提起抗诉, 也不能对已生效的判决抗诉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而选择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立法模式则不会对我国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者地位造成太大影响。

再次, 我国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出发点和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不一致。在我国司法实践中, 提起再审程序的主要是不利于被告人的情况。据相关统计资料,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再审案件, 90%左右都是不利于被告人的。然而,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所强调的是权利保障和规范职权行为, 禁止职权机关在纠正错误时的任意性, 强调保护被告人的权利。

最后, 从我国的国民心理来看,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与我们的有错必纠的观念存在较大的冲突。我国传统观念认为, 诉讼只要存在着错误, 尤其是存在有利于被告人的错误, 就应当予以纠正。这样的观念并不仅仅是立法者、执法者的观念, 事实上也是广大民众的普遍观念。而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在判决生效之后发生效力, 其强度要弱于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更能控制犯罪, 保障安全, 在我国国民追求安稳的心理有大的转变之前, 更易于为国民所接受。

五、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

基于上述观点,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改革:

第一, 在宪法中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基础性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规定的是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事项, 而一事不再理原则无疑也是诉讼中的一项基础性原则, 应当在宪法中增加对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规定。于此相适应, 还需要在刑事诉讼中规定一事不再理原则, 把它作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贯穿于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中。

第二, 规范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现行刑事诉讼法把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权赋予法院和检察院, 而将当事人排除在外, 当事人的申诉并不必然引起审判监督程序。而法院应遵循“无利益无诉讼”和控审分离原则, 不能任意自行更改已作出的生效判决, 因此应当取消法院自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权力, 而赋予当事人申请启动程序的权利。

第三, 划分有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和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 (5) 实践中检察机关为维护其控诉之主张, 往往提起不利于原审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 人民法院为将原来被判无罪的被告改判有罪或者加重被告人刑罚, 或者为报复被告人的上诉行为, 也往往提起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 再加上被害人、自诉人还可以通过申诉提出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的申请, 这样一来, 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要容易得多。相反, 有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需要由被告人通过申诉直接向原审法院提出, 而原审法院害怕自己受到消极评价, 往往置被告人申诉不理。因此应当区分不利于被告人和有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一般情况下, 检察机关不能以事后发现的新事实或新证据提起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 并且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应有次数和追诉时限的限制。相反, 有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只要有新事实或新证据就可以提起, 且不受次数和时效的限制。

第四, 明确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理由。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是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 过于笼统, 可操作性差, 应当对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和有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理由分别进行规定。

第五, 确立再审不加刑原则 (6) 。我国刑事诉讼法为保障被告人的权利, 规定了上诉不加刑原则, 但未规定再审不加刑原则, 这使得通过再审程序规避二审上诉不加刑原则成为可能, 削弱了上诉不加刑对被告人利益的保护效果。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 重视人权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而通过再审不加刑可以保护被告人的申诉权利。因此, 为防止对被告人进行双重追究, 应当禁止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综上所述, 审判监督程序好比一把双刃剑, 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重新构建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时, 应当确立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基础性地位, 有限地引入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确保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

参考文献

①【美】罗纳尔多.V.戴尔卡门《美国刑事诉讼》【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①【美】罗纳尔多.V.戴尔卡门《美国刑事诉讼》【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陈群《禁止重复追诉原则与我国刑事再审制度改造》【N】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2月第27卷第1期②陈群《禁止重复追诉原则与我国刑事再审制度改造》【N】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2月第27卷第1期

③【美】杰罗姆·巴伦, 托马斯·迪恩斯《美国宪法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326③【美】杰罗姆·巴伦, 托马斯·迪恩斯《美国宪法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326

④马力, 吕洪民《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与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N】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11月第9卷第4期④马力, 吕洪民《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与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N】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11月第9卷第4期

⑤柴艳茹《关于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思考》【J】《政法学刊》2006年10月第23卷第5期⑤柴艳茹《关于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思考》【J】《政法学刊》2006年10月第23卷第5期

上一篇:小组合作互动学习下一篇: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