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使用(精选11篇)
重复使用 篇1
摘要:Premiere是Adobe公司开发的一款功能强大的数字视频编辑软件,因其自身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并成为众多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后期编辑视频的首选。Premiere这门课程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视频音频的后期剪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探讨了如何使用Premiere制作重复画面效果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滤镜的使用来完成设置,将画面缩小为小画面,重复排列充满整个屏幕。
关键词:Premiere,重复画面,滤镜,抠像,栅格,视频编辑
1 概述
Premiere这门课程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不仅被越来越多的在校学生所掌握,也被许多业余爱好者所熟知,在视频音频的后期剪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下面我们就讲解在视频编辑中常用的一种特效重复画面效果,这种效果的制作不是将素材复制到多个轨道上设置画面的尺寸和位置,而是利用滤镜来完成设置,将画面缩小为小画面,重复排列充满屏幕,造成一种数量众多、气势压人的感觉[2]。
2 使用Premiere制作重复画面效果的具体步骤
2.1 新建项目文件
1)首先启动Premiere软件,单击“新建项目”按钮,打开“新建项目”对话框,如图1所示。
2)在“新建项目”对话框中,选择目前国内电视通用的制式DV-PAL标准48k Hz,单击“浏览”按钮,打开浏览文件夹窗口,新建或选择存放项目文件的文件夹,在“名称”对话框中输入项目的名称“重复画面效果”,单击“确定”按钮,进入Premiere编辑界面。
2.2 导入素材文件
1)选择菜单“文件”——“导入”命令,弹出“导入”对话框,选择图片“屏幕人物”和“文字雨”,将其导入到素材管理器窗口中,如图2所示。
2)在素材监视器中查看两个图片素材的效果,如图3所示。
2.3 设置重复画面效果
1)在素材管理器中选择“文字雨”,将其拖动到时间线的视频1轨道上。
2)在素材管理器中选择“屏幕人物”,将其拖动到时间线的视频2轨道上。
3)打开“效果”面板,选择“视频特效”文件夹下的“风格化”文件夹,选择其中的“重复”特效,拖动到时间线视频2轨道的“屏幕人物”上,如图4所示。
4)打开“效果控制”面板,选择“重复”特效,设置重复的数量为4,即水平和垂直方向各复制出4份相同的人物,如图5所示。
2.4 设置抠像效果
1)选择“特效”面板中“视频特效”文件夹下的“键”文件夹,将“蓝屏键”特效拖动到时间线视频2轨道上的“屏幕人物”上,如图6所示[3]。
2)使用“蓝屏键”抠像效果,可以将“屏幕人物”画面中的蓝色背景抠除掉,如图7所示。
2.5 制作网格效果
1)选择菜单“文件”——“新建”——“彩色蒙板”命令,设置蒙板的颜色为深绿色,创建一个彩色蒙板图片。
2)在素材管理器中选择“彩色蒙板”,将其拖动到时间线的视频3轨道上。
3)选择“特效”面板中“视频特效”文件夹下的“生成”文件夹,将“栅格”特效添加到时间线视频3轨道上的彩色蒙板上,如图8所示。
4)打开“特效控制”面板,设置“栅格”特效,参数如下:定位点为(0,0),边角为(180,144),边缘为20,颜色为RGB(11,109,120),如图9所示。
2.6 添加抠像人物
1)在素材管理器中再次选择“屏幕人物”,将其拖动到时间线视频3轨道上方空白处,Premiere会自动添加一个视频4轨道,用来放置“屏幕人物”。
2)选择“特效”面板中“视频特效”文件夹下的“键”文件夹,将“蓝屏键”特效拖动到时间线视频4轨道上的“屏幕人物”上,如图10所示。
3)仔细观察默认参数的抠像效果,会发现人物的脸上有下层中栅格的痕迹,需要调整参数进行修正,将“截断”参数设置为50%即可,如图11所示。
2.7 导出生成影片
1.单击节目监视器上的播放按钮,预览影片的效果。
2.选择菜单“文件”——“导出”——“影片”命令,打开“导出影片”对话框,在“文件名”对话框中输入影片的名称“重复画面效果”,选择视频剪辑保存的位置,生成可以直接播放的视频影片,如图12所示。
3 结束语
至此,我们的重复画面效果已经制作完毕,经过重复、抠像、彩色蒙板、栅格等效果的使用,最终制作出了一个层次丰富的人物画面效果。Premiere中特效的应用,不仅能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频剪辑效果,也能吸引更多的人观看我们所制作的视频影片。相信通过本例的制作,用户会总结出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我们也会将越来越多特效的使用与大家继续分享。
重复使用 篇2
“重复键入”按钮和“恢复键入”按钮位于Word2010文档窗口“快速访问工具栏”的相同位置,当用户进行编辑而未进行“撤销键入”操作时,则显示“重复键入”按钮,即一个向上指向的弧形箭头。当执行过一次“撤销键入”操作后,则显示“恢复键入”按钮,即一个向上指向的弧形箭头,
“重复键入”和“恢复键入”按钮的快捷键都是Ctrl+Y组合键,用户可以单击Word2010文档窗口“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重复键入”按钮,也可以按下Ctrl+Y组合键执行重复键入操作,如图1所示。
图1单击“重复键入”按钮
重复使用 篇3
【关键词】高支模;大跨度;斜拉钢桁架;重复使用
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随着高空连体、悬吊结构的不断涌现和普及,其给混凝土工程施工带来了各方面的困难与影响,尤其是支模施工,更是变得困难重重。在这些建筑结构施工的过程中,高支模问题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其一旦出现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问题,极容易给工程造成质量缺陷,甚至是出现支模失稳坍塌的事故。近年来,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基于这些现象与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一项新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即本文提出的斜拉钢桁架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是以斜拉钢桁架作为主要的支模平台进行模板支撑和施工。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支模技术对于提高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和解决现有模板施工缺陷十分必要,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法。
1.斜拉钢桁架概述
斜拉钢桁架结构是目前工程项目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是由塔柱、钢桁架、斜拉锁三个部分构成的一种新型空间结构,也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建筑工程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特点是利用斜拉锁作为钢桁架施工的主要弹性支撑点,这个支撑点的利用对于降低和减小钢桁架之间的承重结构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其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防止由于模板支撑而造成的种种施工隐患和安全问题。同时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这种工程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斜拉索来控制应力的大小,从而提升钢桁架的位置,进而为工程支模工程的开展提供必然依据。
2.支模方案的选择
根据以往的支模方法进行施工和管理总结得出,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常见的施工方案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方法也被人们称之为满堂落地式脚手架搭设技术。其在施工的过程中是通过将整个脚手架支撑在土地之上,其根据施工要求总结得出,存在着工程荷载大、施工底层要求高,且在搭设的过程中一次性投入量较大,搭设施工复杂且施工难度高,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下方操作面窄的要求,使得其在模板超过二十米以上的高空中存在着极高的安全隐患,使得其在工作中无法对于工程质量得到保证,从而引起施工模板坍塌事故。
2.2依附高层结构主体的钢管三角斜撑架支模方案
该方案特点是不落地搭设,利用了已有一定强度的混凝土主体结构能卸载传力的特点,较省材省力。但高空悬挑搭设支模架的难度增大,高空作业多,极易发生坠落事故。
2.3悬空斜拉钢桁架支模方案
采用普通槽钢、角钢等型钢加工制作桁架,钢桁架制作后由塔吊整体安装就位。
经过方案比较,在高层连体和悬挑结构中采用悬空斜拉钢桁架支模方案是优选方案,该方案既方便施工,又将模板支架上的所有荷载尽快传至已有结构。
工程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避免超高支架落地支模,防止支架整体失稳坍塌,解决高支模施工的安全可靠、有效、经济的方法。
3.斜拉钢桁架设计及支模施工
3.1斜拉钢桁架支撑体系设计
钢桁架是支模施工主要受力构件,考虑到已施工结构混凝土强度和支模高度的协调,把钢桁架支模平台设置在空中花园下第二层楼面结构。由于桁架承担全部荷载传递到支座处的反力较大,难以满足楼板抗冲切的要求,再配4根书25mm的三级钢筋两边对称斜吊拉,向空中花园下一层楼面结构卸载。
支模由4榀钢桁架和3道桁架间支撑组成,桁架高为1.5m,跨度10m、12m不等,上弦杆为16a号双槽钢、腹杆分别为8号双槽钢、£50x5双角钢、吊拉筋采用由25mm新三级钢筋。钢桁架的整体稳定性主要依靠同桁架间的剪刀撑形成整体,共同工作。
3.2斜拉钢桁架制作安拆
3.2.1桁架制作
(1)先安装桁架垫板及引弧板,同一节点应先焊下翼缘后焊上翼缘,先焊梁的一端再焊梁的另一端,严禁两端同时焊接,避免焊后热膨胀、冷却后收缩扭曲变形,同时减小应力集中。
(2)桁架节点中塞焊缝高度为5mm,型钢焊接均采用两侧面焊缝,角钢焊接角焊缝高度为5mm,其余未注明处焊缝高度均为8mm。
(3)型钢杆件与节点板采用两侧面角焊缝,每条焊缝长度为不小于型钢的截面高度,当两侧面焊缝不能保证时,采用三面围焊。
(4)对每品桁架的焊接施工都要做详尽的记录。
3.2.2桁架吊装
(1)桁架在制作场地制作完成后,尽量利用施工现场现有的塔吊完成吊装工作。
(2)桁架安装在离高空间内凹大板下2层的楼面处,支座螺栓M24的位置应根据桁架施工图纸预埋在施工桁架安装层上,结合桁架实际加工尺寸定位。
(3)桁架支座处另增加5夺16mm的抗冲切受力钢筋并伸入边梁或柱墙内长度不小于30cm。
(4)桁架间剪刀撑现场拼装,降低加工尺寸的误差。
3.2.3桁架拆除
(1)模板拆除条件为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得到100%设计强度。桁架待上部荷载全部卸掉后先行拆除桁架剪刀撑。
(2)桁架采用两点吊装,吊点位置焊接小16mm焊接吊环,吊环以不影响排架安装为宜。
(3)桁架拆除根据结构特点,待桁架逐步移出至中心与塔吊吊点在同一垂线上后,利用新完成的空中花园楼层上安装的5t卷扬机下落桁架。桁架下落过程中利用绳索控制桁架的方向,保证桁架下落过程中不受结构楼层的影响,桁架下落到下层楼面后,通过滑动钢管向外滑移。
(4)桁架吊到地面后进行检查,保修,保证下次利用时的完好性。
3.3斜拉钢桁架高支模设计与施工注意点
(1)为了确保高空钢管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桁架平台上钢管必须设置纵向剪刀撑,且与周围钢管脚手或结构连接或顶紧卡牢,并在扫地杆处增设水平剪刀撑以增加钢桁架体的整体刚度稳定。
(2)工字钢在钢桁架的相交处均设置加宽的加劲肋,用M18螺栓栓接,保证工字钢在支座处的抗扭能力,端头点焊槽钢拉结。
4.结语
转换成本与用户重复使用意愿研究 篇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研究开始关注转换成本(Jackson,1985;Klemperer,1987,Lee et al,2001;Burnham et al,2003),研究结果表明转换成本是构成顾客重复使用意愿的决定要素之一。本文在整理文献过程中发现目前关于转换成本对用户重复使用意愿的研究比较少,且往往偏向于理论研究,缺少更具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即使有部分从实证的角度出发,也没有能比较完整和全面地解释转换成本对重复使用意愿的影响程度。因此,本文从互联网市场的即时通讯业入手,了解即时通讯软件用户对转换成本以及转换成本对其重复使用原有软件产品的看法,研究转换成本的影响因素,检验转换成本与用户重复使用意愿间关系的研究假设,旨在为企业的用户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
(一)转换成本的定义
Porter(1980)最早提出转换成本(switching cost)是指消费者从一个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转向另一个提供者时所产生的一次性成本。Klemperer(1987)认为转换成本是一种限制消费者在不同品牌产品和同类别技术之间随意更换的成本,是消费者更换供应商时发生的实际或感知成本。Porter(1997)认为转换成本是消费者从原供应商转向其他供应商的过程中形成的过去成本,是顾客在服务关系中所面临的退出障碍。所以,转换成本是顾客与新提供商建立关系和放弃原来提供商的过程中的各种主观或客观的损失和成本,不仅包括物质和金钱损失,还有心理、情感、时间等方面的成本。
(二)转换成本的影响因素
Sengupta、Krapfel & Pusateri(1997)指出,卖方的适应、用户的投资和对用户的激励构成了转换成本的前置因子,卖方对客户做的适应和激励活动越积极,客户进行的投资越多则所面临的转换成本越高。Soumya Ray et al(2011)研究表明技术的自我效能,过去投资的复杂性和在线服务的经济价值对用户转换成本有影响。Burnham et al(2003)在研究中将转换成本分为程序转换成本、财务转换成本和关系转换成本,并相应地分析市场特征(包括产品复杂性和差异性)、顾客投入(包括使用宽度和修改程度)及专业知识(相关经验和转换经验)等因素的影响。Burnham等人对转换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以后的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但是针对于不同的行业的顾客,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与变动。本文针对即时通讯软件行业的特点,在该研究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转换成本对消费者重复使用意愿的影响作用。
(三)转换成本的类型
Klemperer(1987)第一次细分了转换成本的类型,提出学习成本(学习新产品所付出的努力)、交易成本(与供应商建立和结束关系所付出的成本)和人为或合同成本(无法享受原供应商提供的优惠的损失),有的学者从心理学、管理学、营销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转换成本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如Guiltinan(1989)把转换成本划分为契约成本、组织成本、心理约束成本、连续成本;Fornell(1992)把转换成本划分为搜寻成本、交易成本、学习成本、情感成本、顾客折扣和习惯、社会心理风险;Samuelson& Zeckhauser(1998)把转换成本划分为组织成本、评估成本、经济风险成本;Jones et al(2000)把转换成本划分为机会成本、风险成本、转换前的搜索和评估成本、转换后的行为和认知成本、组织成本、沉没成本;Lam et al(2004)则把转换成本划分为金钱、精力、时间、不确定性等。Burnham et al(2003)的研究将转换成本分为三大类(程序转换成本、财务转换成本、关系转换成本)和八个构成因子(经济风险成本、评估成本、学习成本、建立成本、利益损失、金钱损失、人际关系损失和品牌关系损失)(见表1)。
(四)重复使用意愿的研究
赖建波(2006)指出重复使用意愿就是顾客在使用产品或服务后,根据本次使用的感受,在下次使用前形成的再次使用的意向。由于高重复使用意愿对重复使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Jones,1995),重复使用意愿研究受到大量关注,但主要集中在顾客满意度对其影响方面(Fornell,1992;Fournier &Mick,1999;Szymanski & Henard 2001;陈明亮,2003;黄劲松,2004等)。随着转换成本研究的兴起,有一些学者将其引入到重复使用意愿研究中(Jackson,1985;Lee & Feiek,2001;Burnham et al,2003;周蕾,2006;金立印,2008),研究结果表明转换成本形成了顾客的退出壁垒,对重复使用意愿具有正向作用。
综上所述,之前的文献已经部分涉及到转换成本的定义、类型和影响因素,但研究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市场经营环境下,如银行业、信用卡业、通讯业等,导致转换成本研究具有局限性,且不同行业的用户各不一样,转换成本对其使用意愿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本文将从不一样的市场环境,不同行业和用户的角度出发,研究新型互联网环境下的即时通讯软件行业用户的转换成本问题,试图弄清楚转换成本对用户重复使用意愿的作用程度。
二、研究假设
即时通讯软件就是允许两人或多人同时使用网络,即时传递文字消息、档案、语音和视频交流的一种终端服务软件,其具有实时性、跨平台性、成本低和效率高等诸多优势,现已日益受到网民的青睐,且随着即时通讯软件商业价值的不断显现和开发,吸引大量互联网企业进入该行业。由于不同企业的软件产品之间具有较强替代性,并且用户群体较集中、软件使用成本低,导致即时通讯软件用户的转换成本较低,无法长期保留用户。因此,研究即时通讯软件用户的转换成本问题,及其用户重复使用意愿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借鉴Burnham等人测量转换成本的量表,以及即时通讯软件行业用户的特点,将转换成本分为程序转换成本、财务转换成本和关系转换成本。其中,程序转换成本主要是指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损耗,由经济损失成本、学习成本、评估成本和建立成本构成;财务转换成本涉及到财务上可量化的资源损失,包括利益损失成本和财务损失成本;关系转换成本是心理和情感上的付出,包括人际关系损失和品牌关系损失。
对于转换成本的影响因素,Burnham从市场特征、顾客投入和相关经验方面,对产品复杂性、差异性、使用宽度、修改程度、相关经验和转换经验等具体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显示产品的修改程度对用户转换成本的影响不显著,且转换经验和相关经验具有较强相关性。由于其研究的影响因素是在传统市场环境下提出的,没有考虑互联网技术对双方的作用。Srini S Srinivasan et al.(2002)的研究表明在互联网上,在线关怀会影响用户的重复使用意愿。本文在Burnham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即时通讯软件行业特点,剔除修改程度和转换经验因素,加入即时通讯软件行业比较有特色的在线关怀因素,提出了5个影响因素,即产品复杂性、差异性、使用宽度、相关经验和在线关怀。本文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研究框架模型,该研究模型在借鉴Burnham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即时通信软件业,融入其在线沟通、及时便利的特点,增加了在线关怀作为转换成本的影响因素。
在以上研究模型中,产品复杂性(product complexity)是指顾客感知的理解和使用某一产品的难度(Rogers,1995)。产品功能属性越多,产品就越复杂,顾客因理解的难度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感知的风险就越大,在学习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积累使用经验(Shugan,1980;Wernerfelt,1985)。Gatignon和Robertson(1992)指出顾客感知的产品和市场特性会影响其成本;Burnham et al(2003)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产品复杂性对程序和财务转换成本具有正向影响;Li & His-Tien(2004)也指出产品复杂性对于结构和关系转换成本具有正向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1:产品复杂性对程序转换成本、财务转换成本和关系转换成本有正作用。
产品差异性(product differentiation)即产品不可替代程度,其增强了顾客对其他产品或服务的不确定性、累积知识和优惠的适用性以及共同关系中断的考虑,加大了用户感知的风险成本(Shugan,1982;Klemperer,1987;Bhattacharya et al,1995),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产品差异性对程序转换成本、财务转换成本和关系转换成本有正作用。
使用宽度(use breadth)即顾客使用同一个提供商的产品类别和功能的程度(Ram & Jung,1990),顾客使用宽度越宽则对提供商的投入越大,顾客转换成本就越高。当顾客转换产品时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搜寻新产品,比较和学习产品性能(Shugan,1980;Schmalensee,1982),同时也会丧失很多原来提供商给予的优惠和失去已建立的良好关系所带来的了美好感受(McCracken,1986),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3:使用宽度对程序转换成本、财务转换成本和关系转换成本有正作用。
相关经验(relative experience)即顾客体验竞争对手产品、特性和功能所获的经验宽度,其使顾客能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更快更准确地评估供应商的产品,减少了解和学习新产品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使用新产品的不确定性,并且弱化与现提供商的关系(Alba & Hutchinson,1987;Bhattacharya et al,1995)。Burnham et al(2003)在其实证研究中证明了顾客的相关经验与转换成本成负影响关系,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4:相关经验对程序转换成本、财务转换成本和关系转换成本有负作用。
在线关怀(online care)就是产品或服务提供商对顾客在线使用的前、中、后行为的关注(Srini S. Srinivasan et al,2002),其反映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对对顾客细节方面的关注,能够很好地将顾客的投入以及提供商提供的福利和优惠,转换成对产品的依赖以及对供应商的良好契约关系,从而形成转换成本,因此提出假设:
H5:在线关怀对程序转换成本、财务转换成本和关系转换成本有正作用。
有的研究提出转换成本可能是影响顾客满意与用户重复使用意愿之间的因素(Anderson & Sullivan,1993;Weiss & Heide,1993),有的研究表明转换成本(程序、财务、关系转换成本)越高,用户重复使用的意愿越强(Burnham,2003;Wan-Ling Hu,2006;高哲鹏,2007;陈龙,2007),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6:程序转换成本、财务转换成本、关系转换成本对用户重复使用意愿(reuse intention)有正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量表开发与设计
本文在借鉴前人对各变量实证研究所采用的问卷的基础上,如产品复杂性、产品差异性、使用宽度和学习、评估等转换成本(Burnham et al,2003;Frels et al,2003),通过在线关怀(Srini S Srinivasan et al,2002),以及访谈2位有研究转换成本方面的市场营销教授,并且将初步设计的问卷在30位即时通讯软件用户中进行预调查,根据反馈意见和数据分析进行修正,最后整理综合设计出了本文的问卷。其中转换成本的影响因素各包含3个题项,产品复杂性(PC)包括PC1、PC2和PC3,产品差异性(PD)包括PD1、PD2和PD3,使用宽度(UB)包括UB1、UB2和UB3,相关经验(RE)包含RE1、RE2和RE3,在线关怀(OC)包含OC1、OC2和OC3。转换成本的类型设计了19个题项,经济风险成本(ERC)包括ERC1、ERC2和ERC3,评估成本(EC)包括EC1、EC2和EC3,学习成本(LC)包括LC1和LC2,建立成本(SC)包括SC1和SC2,利益损失成本(BLC)包含BLC1和BLC2,财务损失成本(MLC)包含MLC1和MLC2,个人关系损失(PRLC)成本包含PRLC1、PRLC2和PRLC3,品牌关系损失成(BRLC)本包含BRLC1和BRLC2。用户重复使用意愿(UI)设计了2个题项,分别是UI1和UI2。本文变量的所有问项都采用1至5级的Likert量表,1表示很不同意,5表示很同意,为了降低调查偏差,将部分问项设计成了反向问题,数据分析时须将数值逆向转换。
(二)数据收集
正式的大量的问卷调查时间集中在2011年12月10日至2012年4月3日,调查小组第一次调查在2011年12月10日至1月6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汉大学等10所武汉高校的自习室和寝室,以及武汉外国语学校、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部分中学的校园进行,问卷调查发放200份,实际回收192份;第二次调查在2012年2月19日至4月3日,调查地点集中在武汉万达广场、光谷广场、武汉广场、群光广场、江汉路、百步亭社区、南湖花园、常青花园等,即时通讯软件用户比较集中的大型购物广场和居民区随机发放,发放260份,实际回收了183份。两次问卷调查中总共发放460份问卷,收回375份问卷,剔除漏选、非即时通讯软件用户填写的,以及填写的信息前后不一致的问卷后,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37份,问卷有效率为73.3%。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男性占44.4%、女性占55.6%;年龄在20至40岁的占72.3%,20岁以下的占14.5%,40岁以上的占13.2%;大专以上(本科、硕士及以上)占60.9%,大专及以下占30.1%;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年限达到4年及以上的接近60%,实际为58.8%,使用1-3年的占41.2%。
四、数据分析
(一)信度与效度分析
1。总体样本的信度分析。本文采用Cronbacha α系数、组合效度(composite reliability)以及多元相关平方系数(Squared Multiple correlations,R2)三个标准来进行检验。其中Cronbacha α系数大于0.7,数据内部一致性较好,0.6为最低可接受的信度水平(Cronbach,1951;Hair et al,1998).由于Cronbacha α假定所有指标和测量变量间完全相关,没有测量误差容易造成低估,所以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组成信度一般用来检验潜在变量的信度.若组合信度大于0.6,则表示模型的内在质量好(Bagozzi & Youjae,1988),0.5为最低水平(Raine-Eudy,2000).R2表示观察变量被潜在变量解释的变异量,代表个别测量变量的信度系数,若高于0.5则表示模型的内在质量较好。
表2显示各变量的Cronbacha α值和组合效度都高于0.7,表3显示各观测变量的R2除LC1、LC2和OC3外,其他的基本都大于0.5,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2.总体样本的效度分析。上文已经提到本研究的量表开发遵循了科学程序,主要借鉴前人已有的量表,辅以专家访谈、预调查和预分析,形成了最终问卷,整个过程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同时,采用平均方差抽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和因素载荷来判断量表的收敛效度,一般要求AVE大于0.5和各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大于0.5(Fornell & Larcker,1981)。
从表2中来看,除学习成本(LC)外,其他所有变量的AVE值都在0.5以上,并且表3表明所有问项在各自对应的因子上的因素载荷都满足大于0.5的基本要求,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
注:*P≤0.05,**P≤0.01,***P≤0.001;a代表转换成本影响因素模型,b表示转换成本类型模型。
(二)因子结构模型分析
1.转换成本影响因素和类型的一阶模型验证性分析。
本文借助AMOS18.0软件对转换成本的影响因素和类型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分析,主要采用卡方自由度比(CMIN/DF),一般要求比值在1至3之间(吴明隆,2010);适配度指数(GFI),要求值大于0.9(余民宁,2006);简约适配度指数(PGFI),要求高于0.5;非规准适配指数(TLI)一般大于0.9(Bentler & Bonett,1980);比较适配度(CFI)要求大于0.9;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ESA),0.8为最低可接受门坎(Ho,2002)。用这6个指标来检验模型质量的适配度。
本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因子结构模型的分析结果如表3,从中可以看到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全都高于0.5,达到了高的显著水平,且模型适配度的各指标也都在最低要求水平之上(其中影响因素模型:CMIN/DF=1.54,GFI=0.91;PGFI=0.61,TLI=0.96,CFI=0.97,RMSEA=0.056;类型的一阶模型:CMIN/DF=2.17,GFI=0.90,PGFI=0.64,TLI=0.91,CFI=0.92,RMSEA=0.079),表明转换成本的影响因素和类型的一阶模型的质量较好。
2.转换成本类型的高阶模型分析。
上文在模型建构中指出转换成本包括程序转换、财务转换和关系转换成本,其中这三类转换成本又包含更具体的成本,本文对转换成本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分析结果见表4。从表4中看到经济风险成本(ERC)、学习成本(LC)、评估成本(EC)和建立成本(SC)在程序转换成本、利益损失成本(BLC)、财务损失成本(MLC)、在财务转换成本以及个人关系(PRLC)和品牌关系损失成本(BRLC)、在关系转换成本上的标准估计值都到达了显著水平;同时,对转换成本与其三种类型进行验证分析,发现转换成本能解释其40%到69%的变异量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并且模型检验的指标CMIN/DF=2.95,GFI=0.92,PGFI=0.69,TLI=0.91,CFI=0.91,RMSEA=0.076也都超过最低要求。因此,高阶模型的验证分析结果与本文模型建构的基本假设一致。
注:*P≤0.05,**P≤0.01,***P≤0.001。
注:*P≤0.05,**P≤0.01,***P≤0.001。
(三)假设检验分析
本文使用AMOS18.0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如表5,转换成本的影响因素对转换成本作用的假设基本上得到了支持,相关经验(H4)和在线关怀(H5)得到了全面验证,其他假设也都部分得到了证明,且模型拟合指标显示模型质量较好(CMIN/DF=2.11;GFI=0.92;PGFI=0.65;TLI=0.91;CFI=0.92;RMSEA=0.080)。另外,关于三类转换成本对用户重复使用意愿的假设也得到了部分支持,除财务转换成本、程序转换和关系转换成本对其正向作用都成本,模型适配效果较好(CMIN/DF=2.67;GFI=0.92;PGFI=0.68;TLI=0.92;CFI=0.93;RMSEA=0.075)。本文在对三类转换成本进行高阶因子分析后得到转换成本,然后直接将转换成本与用户重复使用意愿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转换成本对其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能够解释用户重复使用意愿方差的45%,模型适配指标表明模型结构良好(CMIN/DF=2.46;GFI=0.92;PGFI=0.69;CFI=0.93;TLI=0.93;RMSEA=0.078)。
五、讨论与管理建议
(一)讨论
1.转换成本影响因素与转换成本。
本文研究表明程序转换成本与产品复杂性、产品差异性、使用宽度和在线关怀显著正相关,而与相关经验显著负相关,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商可通过增强产品复杂性、产品差异性、使用宽度、在线关怀以及减少相关经验来增加转换成本。财务转换成本与使用宽度和在线关怀显著正相关,与相关经验显著负相关,可通过扩大使用宽度,加强在线关怀和减少相关经验来提高转换成本。关系转换成本与产品复杂性、在线关怀显著正相关,与相关经验显著负相关,可通过增加产品复杂性,增加在线关怀,降低用户使用相关产品的经验,以加强关系转换成本。
研究还表明有几个影响因素对转换成本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产品复杂性对财务转换成本的正向作用不显著,原因可能是目前即时通讯软件对老用户提供的优惠不够,无法很好地留住用户;由于市场上的即时通讯软件数量有限(QQ、MSN、飞信、人人网、YY等),开放性强且操作较简单,几乎不用注册费和缴纳服务费。产品差异性对财务转换和关系转换成本的假设不成立的原因,可能是本来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成本就比较低,用户的投入较低,提供商对用户的优惠力度不足,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使人与人之间联系方式多样化,可能导致用户的财务转换成本和关系转换成本都较低。尽管使用宽度对关系转换成本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用户使用即时通讯软件的多种功能,但主要是为了休闲娱乐、打发时间,不是为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网,不会对产品投入更多,也就无法形成对产品的依赖,导致关系转换成本较低。
2.转换成本与用户重复使用意愿。
研究表明程序转换成本和关系转换成本越高,用户重复使用的意愿越强,说明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商可增加感知的经济风险成本、学习成本、评估成本和建立成本,以及增强个人关系损失成本和品牌损失成本来提高转换壁垒,强化用户的重复使用意愿。其中,财务转换成本对用户重复使用意愿的正作用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即时通讯软件主要采取免费注册,免费使用产品部分功能以吸引庞大的用户群,且免费功能已可以满足用户基本需求,以及用户享受到的额外福利和优惠较少,用户可随意专用其他即时通讯软件。
(二)管理建议
1. 增强产品复杂性、产品差异性,扩大使用宽度。第一,可通过各种渠道告知用户现有产品特征和功能的多样化,以及最新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如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商可通过邮箱服务、弹出新产品新功能介绍窗口、软件更新提示、登陆界面标示新功能等方式,让用户了解产品的增值服务。第二,产品和服务捆绑推出以增强用户转换成本(Stremersch & Tellis, 2002),即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商在推出新的聊天工具时,相应地适合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功能与服务必须跟上,如语音、视频、拍照等功能,提供用户使用指导说明及经常性问题的解决措施等服务。第三,提供商可经常提醒现有用户其提供的即时通讯软件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Heide & Weiss,1995),如通过插入广告来介绍产品特色以及用户的良好体验,或专门的即时通讯软件客服人员与用户进行网上在线介绍等方式。
2. 减少用户相关经验。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户可以接触海量信息,任何互联网企业都无法强迫用户必须使用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商应该借助成熟的工具评估,在吸引转移者的风险和收益后,将目标群体定位在相关经验较少和避免将来可能转移的用户。如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商可通过线上网络调查或做专业的调研,帮助潜在用户了解互联网如何使用,通过普及即时通讯软件知识来吸引更多用户。
3.提高对用户的在线关怀,也就是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商必须在用户决定使用该产品的前、中、后给予充分的关怀。首先,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商可以关注其产品现有的功能与服务是否与用户新的需求相一致,如果出现错位应尽量改善产品以符合潜在用户的要求;其次,为用户使用产品提供便利性和多样化注册渠道,可考虑手机等多种终端平台,简化注册程序,加强对初次使用者的操作指导等;第三,针对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号码被盗、登陆地点显示错误、陌生人骚扰等问题,第一时间提供在线帮助或者线下解决措施等,同时在用户使用产品一段时间后可通过在线调查的形式了解其新的诉求点,尽可能的进行有针对的改进。
对于更有效地利用和管理转换成本,增强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粘性,本文提出了下面两方面的建议:
1. 加强对即时通讯软件产品的宣传,强化自身产品能够满足用户众多利益诉求点,加强其对竞争产品的风险感知。如QQ聊天软件可加强实时语音视频聊天功能,以提高聊天的趣味性和效率,强调没有这种功能对降低用户聊天体验质量的宣传;强化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功能,特别是个性化的产品和增值服务;实施免费措施,让用户免费使用产品某些需要付费的增值服务。如QQ聊天软件可加大普通用户免费使用QQ红钻、绿钻用户才能享受的QQ空间装扮、好友规模扩大、游戏特权等服务的力度,飞信可让用户免费使用其飞信交友和飞信会员里面的秀乐园、好友扩充器、积分加速、创建群和加入群的特权等服务。
2. 实施情感营销策略,加强用户与产品和其提供者的关系,即时软件提供商应为根据用户需求量身打造一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如QQ聊天软件提供的QQ个性化邮箱域名、QQ个性化空间装扮、QQ个性化头像和签名等,阿里旺旺的多方商务洽谈、海量商机搜索、免费商务服务等等,这些服务强化了与用户在情感层面上的一对一关系。应加强线上线下客服人员的服务质量,向用户传递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增强用户的依赖程度。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商必须加大客服人员的投入,从服务理念、态度到具体的技能操作方面,全方位提升其素质,以更好为用户提供更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在用户中建立牢固的品牌形象,可要求专业培训公司进行培训,或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考核服务人员绩效。
(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对转换成本和及其与用户重复使用的意愿的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研究,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调查样本的数量有限,问卷设计中没有考虑相关调节变量,比如用户的个性特征,人口特征等,以及研究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单一行业的用户进行了调查,没能调查多个不同行业的用户,缺少行业间的对比。因此,今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研究:一是研究的行业领域可扩大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某一产品的专注性会不断下降,品牌忠诚度也趋于下降,可将视野更多地放在除制造业外的服务业,尤其是互联网业和电子信息业,可进行行业之间的对比研究,也可以研究行业内部不同企业用户转换成本的对比研究。二是深化转换成本内部机制的研究,进一步研究除已发现的影响转换成本因素外的其他因素,和其在调节变量作用下转换成本对用户使用意愿、转换的内部过程的研究,更全面地了解转换成本对于用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作用。
摘要:大量管理研究证明用户满意度对其使用意愿和行为有重大作用,然而管理实践表明满意度对用户重复使用意愿的影响力趋于下降,而转换成本的作用日渐显现。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选取调查了337位即时通讯软件用户,并使用SPSS17.0和AMOA18.0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经验和在线关怀的作用得到了全面验证,转换成本的影响因素对其影响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的转换成本类型对用户重复使用意愿的作用不同,程序转换成本和关系转换成本的作用显著。
重复使用 篇5
如果数据是从外部数据源导入的,可以将该数据源与数据图形一同复制到新的绘图中。
在原始绘图中,右键单击包含要重复使用的Visio2007数据图形的形状,然后单击“复制”。
在要向其添加该数据图形的绘图中,右键单击页面上的任意位置,然后单击“粘贴”。
如果复制的形状链接到导入的数据源,则系统会显示一条消息,询问您是否要粘贴该数据源,
请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单击“是”将数据图形和导入的数据源从原始绘图复制到新绘图中。
单击“否”只粘贴数据图形,而不粘贴数据源。
单击“取消”既不粘贴数据图形也不粘贴数据源。
注释
如果要在其中粘贴 形状 的绘图已包含相同的数据源,则不会显示此消息。
如果该形状包含数据图形但未链接到导入的数据源,则将复制与该形状相关联的数据。
重复使用 篇6
去找师父,师父听了之后哈哈大笑:“练功夫的也是人啊!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不过,练功夫的人得病,和没有练功夫的人得病有不一样的地方——不被疾病所摆布、所折磨;而是心态平和,想办法通过功夫的锤炼,战胜疾病。”
如何战胜疾病,当时师父提出了功夫(实际就是运动疗法)战胜疾病的一个重要理念:重复!重复!!再重复!!!
所谓的“重复!重复!!再重复!!!”就是选择1—3个动作,每天反复重复地做,甚至要做到一个姿势重复几百遍,重复才是成功之母——这是对“失败是成功之母”论述的超越。如果一个人失败了不再去努力,就不会成功;而如果失败了之后,依然毫不气馁,又去重复地做,这样就能获得成功。爱迪生重复了1000多次,才发明了电灯。功夫(运动疗法)的特殊性还在于,不断地重复,会使身体的气血形成有序化,积攒出生命的力量和能量,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功能的强化,这样可根本的改变身体原有状况。
当年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禄禅,反复练的动作是“搬拦锤”,结果成为“杨无敌”;形意拳大家郭云深,反复锤炼的是形意拳的“崩拳”,后来他仅仅用“半步崩拳”就名扬整个武林界;八卦掌的第二代传人程廷华重复练的功夫是八卦掌中的走圈(其第五代传人铁恩方先生称之为八卦走转健身法);笔者的一位太极拳老师最喜欢练的是太极拳的“手挥琵琶”。
师弟懂得了这个道理,反复练太极拳灵动之劲上身的功夫——面壁蹲墙法,从每天100次练到每天360次(循序渐进的提高数量),结果,不到5个月,一检查,身体的各项指标就正常了。如今已过去10多年,身体一直很好。
现根据“重复是成功之母”的原则,推荐几个动作作为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长期坚持的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之一:
揽雀尾
下面介绍笔者所学内功太极拳的一个动作:揽雀尾。
两脚并拢,周身中正,自然放松。随之,心中一静,目光向左侧前方看,右脚尖微微内扣,右手揽住想象的一个孔雀的尾巴,左脚向左侧斜前方迈出,左手伸出,托住想象的一个孔雀的胸脯,手好像放在孔雀的羽毛中,温暖而舒适。
想象有一个气球膨胀,两手抱着这个想象的气球,沿球环绕,右先上左下,球向左转;然后,右手向前、向下运动,手心向内;左手手心向内向上、向前运动。左上右下,抱住想象的气球。随之,转手心朝上,两手成掌,好象抓住绳子一样,往回捋(收)两手(手心依然朝上),到两肋旁,转手心向下,两手前展,右手扶贴左手腕,划一个额状(椭圆形)的圈,左手像舀一个南瓜一样,划一个圆圈,转手朝上,上体向前微前荡,右手穿掌,置于左手心,右手手心朝下,不停下来,进而右手像打开一本书一样,翻转右手手心朝上,两手重叠;身形微微后移,两手回收,逐渐转两手心朝下,至身体两肋旁,身形前荡,两手前伸,好像推箱子盖一般,两手与肩等宽。
反方向亦可做一遍,唯方向相反。
此动作可反复做几十遍。
运动疗法之二:
鼓荡两肋
过去,练武功的和练摔跤的,站马步桩之后,要拿铁条打两肋,此为“单鞭锤肋”。软肋怕打,练“单鞭锤肋”,可把肋练得坚强有力。从养生角度和防治乙肝的角度来看,如果能想办法运动肋部,则可以调动少阳之气、胆经气机的生发,从而让肝部的免疫力获得提升。现代人不可能用铁条打两肋了,因此,我们还是从内家功夫中来寻找专门练肋部的方法吧。
绵山太极拳中有一个“绵山鼓荡气”的招式,可把丹田气鼓荡到两肋,在从两肋鼓荡到臂,这是提高肝部免疫力的好方法。
具体做法:两手十指胸前交叉,两臂上举至前额,逐渐向上翻转手心,同时两臂向前额斜上方圆撑,使两臂呈长圆形。两手背对向前额。上半身向左转,面向左方,与前方成90度角,两手在额前,两臂围成圆弧,左大臂与左肩平,右大臂与右耳平,手背距前额约一拳。两手、两臂间要保持一定的圆撑力。
①右肋鼓荡,同时上半身向右转,用右肋带动右肩、右肘,将交叉的双手拉向正前方 ?穴发动力在右侧?雪。两臂呈长圆形,两手呈右高左低的斜面,拇指高与眼相平,身体呈正面站立。上半身向右转,交叉之双手向右划弧到体右侧,面向右方,与正前方成90度角。
②左肋鼓荡,同时上半身向左转,用左肋带动左肩、左肘,将交叉之双手拉向正前方。两手至正前方,两臂呈长圆形,两手呈左高右低的斜面。保持拇指高与眼相平,上半身复原,面向前方。
此式动作均用弧形运动,躯干的转动要灵活自然,动作的频率要慢,不要过快。随着鼓荡,内气会冲到两肋,但身体必须中正。如果发现身体有倾斜要马上调整形体,使之中正,然后继续转体,用一个臂带着另一个臂转。
次动作,左右可反复练多次,当然,一定要循序渐进才好。
运动疗法之三:
上下蹲起
上下蹲起是提升身体免疫力的便捷方法。具体练法如下:
两脚并拢,两手自然下垂,头部中正,自然舒适的站立。下蹲的时候,尾闾处好象有根绳子往下拽(目的是让身体轻松),身体自然的下蹲,然后,好象头顶有根绳子,带动身体缓缓升起(目的是让膝盖少受力)。
在这样上下蹲起的过程中,身体与头部要保持正直,绝不能左偏右倚。站直之后,平静气息后,再继续上下蹲起。
上下蹲起,修功夫的练法是面对墙壁做反复的蹲起,这样有明显的松腰效果。其实,普通人养生及强化身体素质,不靠墙上下蹲起亦可——日本人称这样的练法是超级健身法。
身体的一伸一缩,一张一弛,可有效的促进气血的上下流通,从而有效地提升身心的整体免疫力。可从30个一组开始练习;最好能达到一次上下蹲起120个以上。
重复使用 篇7
良才科技成立于1998年,近二十年来一直专注于物流包装容器的研发与生产,如可折叠蜂窝板围板箱、各种标准化物流周转箱,电力、图书、服装等行业专用的物流箱,以及托盘、铁制料架、防护包装、特种包装等良才科技尤其注重创新发展,不断在可循环使用包装方案、智能化物流包装解决方案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最新研发的“高强度蜂窝板”式围板箱就是诸多解决方案的集大成产品。
一次性物流包装模式的弊端
良才科技的技术人员曾到访过国内多个行业的大型工厂,如供应链下游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或上游的汽车主机厂,发现很多企业均存在包装不合理的情况
如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成批成套的零部件生产好以后,送到主机厂或者第三方仓库时,从工厂到仓库的运输过程中大多采用木箱,使用寿命仅有1~2次,有时来不及处理这些木箱,造成仓库“东一堆、西一群”。这些木箱,不仅管理起来毫无章法,而且难以循环使用造成了大量浪费,也导致了无数树木将被砍伐的必然趋势,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再如某大型家电企业的电视机背板,从北方工厂生产好后,运输到南方区域分公司,亦采用木箱运输,造成浪费与污染。
还有,某大型沙发制造厂、化妆品公司,在仓储和运输环节中,均采用纸箱包装,外层再用塑料缠绕膜包裹,一是产品打包时增加了劳动力成本,二是一次性使用纸箱,同样造成了污染与浪费。
当然也有企业用铁架子作为承载容器的,如某大型自行车生产厂商,对于零部件的装载,采用的是铁质容器。但是相关负责人反映,铁质器具自重太大,操作很不方便。
可循环使用包装方案的优势
经过长时间追踪与探索,为解决众多企业的包装困扰,物流包装界掀起了一场改革的狂潮,想对策、出方法,终于推出了可循环使用的大型围板箱作为物流包装的方案。然而市场上应用较为普遍的围板箱,多采用中空板结构,承重能力在250kg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大多重型零部件的需求。为了突破这个瓶颈,良才科技经过潜心研究,“高强度蜂窝板”式的围板箱(Comnbox,慷保箱)应运而生。
Combbox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1.它是一个单元化可折叠集装系统,整体呈“三明治”结构,打开后成一个单元化整体,由上盖、围板、托盘三大件组成,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实现高标准、高效率生产。
2.Combbox的上下天地盖材质,根据货物承载需求可分为压铸、注塑、吸塑三种材质,可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且底托有田字、川字、九脚结构,方便叉车作业。
3.Combbox的标准化尺寸,适合卡车、集装箱装载,积载率高;可折叠,返程体积达到1:5,大大地减少了贮运体积、降低运输成本。
4.围板的内部空间,则可根据产品尺寸、形状与其他特殊要求等,设计添加包装内材作为分隔,实现防滑、防撞击功能,从而更好地保护产品。
5.除了以上特点,更重要是它的围板,为独一无二的“高强度蜂窝板”结构:成六边形、三层结构,受力无取向性(即横向截面受力、纵向截面受力,甚至斜向截面受力),承重性均达到较高水平,其抗冲击性、耐低温、耐高温性能都是市场上普遍流通的条形中空板或米字型中空板无法相比的,具有3~5年的超长使用寿命。
重要的是,良才科技是国内第一家从原材料到生产完全依靠自主创新研发的企业,改变了一直以来单元化可折叠、可循环物流包装箱依靠进口的局面。为了解决不同产品在循环围板箱中的放置问题,良才还可以提供定制化的包装内衬、解决方案。
新型包装整合更多智能服务
当今世界处于物联网的大数据时代,随着智慧化时代的到来,人机科学在物流技术装备领域的应用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良才科技志在发展智能化物流包装解决方案,给客户带来最大的便利
Combbox迎合了工业4.0和大数据时代需求,融入RFID标签智能化追踪服务,可随时实现货物、包装器具的动态共享。
1.可一次性读取多个货物,提高库存精准度。并且标签可重复利用,可根据需求更改信息,使读取范围更广。可更远距离读取,实现不开箱识别。
2.可自动化采集信息,保证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和在途的真实数据
3.利用系统数据功能,科学掌握货物的进出状况,有利于提高仓库管理的工作效率。
良才科技希望能为客户带来一种智能化共享服务模式,使能在客户需求的下一秒即可做出回复,客户只需动一下鼠标,即可获知任何一个箱子的任何动态,对各环节信息了如指掌。
租赁服务让包装使用更便捷
据了解,很多企业在使用包装容器中遇到过类似问题:包装采购需投入大额资本、异地物流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周转量小带来成本的瓶颈等等,同时各部门也会出现种种困扰,如:采购常这样说:每年都有成本节约的Cost Saving指标,但空间越来越小;市场好的时候买了不少木箱子,都是一次性使用;也买了不少铁箱子,淡季的时候闲置在那里都是折旧成本
销售常这样说:客户又要招标了,价格方面的压力太大;我们想扩大销售半径,但受制于成本的问题,有些客户只能拱相手让;我们的IBC(中型散装容器)使用次数越来越多,客户投诉也越来越多。
生产/仓库常这么说:仓库空间越来越小,箱子都没法放置;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使用过的废旧包装处理越来越困难……
鉴于这一系列问题,良才科技打破传统的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多种租赁及服务模式选择,相应的供应链成本节约分析模型可以帮助客户选择最佳的租赁模式,使其成本最低化、效率最高化
重复使用 篇8
关键词:机加工车间,废料,节约
在机械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几乎各工科类职校 (高校) 均开设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都要进行必要的各工种的技能训练, 训练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按照图纸要求做出合格的产品, 材料基本上是钢材或者铝材。不管是做成功的作品还是做坏的废品都要被老师收回, 也不能作为本工种的训练使用, 只能作为废品处理。但是只要换个思路, 可以作为别的工种训练材料, 下面以职业学校常见的金工实训通常所产生的废品为例, 结合其他工种训练, 探究其重复使用的节约方式。
1 车工 (数控车工) 的废料的再利用
普通车工训练通常制作轴类零件, 如图1, 以钢材为主, 开始时的棒料重量几乎要达到工件的2倍。在制作出作品以后就不可能重复制作了。如果作为废品处理, 只能以几毛钱一斤的废钢材卖掉。
但是, 换个思路可以变废为宝的。比如:将做过的工件 (图1) 用作钳工中的锯削和锉削训练, 学生可以将其锯削成一块一块的薄片练习锯削的基本功。或者让刚入门的车工学生练习车削外圆和端面, 切削成成直径小一些的圆柱体 (图3) , 既可以作为车工制作尺寸小一些的工件或者练习切槽 (图5) , 又可以作为钳工中作为小锤子制作的原料。此外, 还可以作为电焊训练的原材料使用 (图6) 。
2 钳工车间的废料再利用
一般说来, 钳工车间主要以锯削、锉削、錾削、钻孔、攻丝类的技能训练为主, 多数制作扁铁类零件以及方形零件 (如图7) 。此类工件一旦完成制作, 其成品基本上不能作为新工件的毛坯料, 但是如果作为废品卖掉实属可惜, 比如可以将板状材料作为入门训练学生的锯削和锉削原料, 将其做小一些, 或者直接勇于钻孔训练, 并不影响其使用价值。也可以作为电焊的原材料, 工件中间的缝隙正好可以检验电焊的牢固程度。
3 铣床 (加工中心) 产生的废料再利用
铣床 (加工中心) 所做的作品 (图8) 通常以块状钢件或者铝件为主, 其特点就是所用的毛坯料体积大, 重量大, 从买来的原料到加工后的废品, 价格大约相差几十倍, 如果直接作为废品处理肯定是很大的浪费。使用后的作品虽然表面有各种形状的凹凸痕迹, 但是仍然可以作为学生面加工训练以及入门学生对刀、粗加工的训练原料, 此外还可以作为磨床训练的原料。
重复使用 篇9
美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发表声明说, 3家被选中参与XS-1第一期研发工作的公司分别是波音、马斯滕太空系统和诺思罗普-格鲁曼, 另还有蓝色起源等3家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参与。这些公司将把现有和新兴技术整合起来, 尽最大可能设计出可靠、易用和低价的XS-1空天飞机。
声明说, XS-1项目分多个阶段, 其中在第一阶段, 3家公司将分别研发一个示范模型, 并制订相关飞行测试计划, 明年对这些工作进行评估, 以决定哪家公司进入第二阶段。
据高级研究项目局介绍, XS-1空天飞机的设计目标是一种像飞机一样进入太空并能多次重复使用的无人航天器, 分两级或多级, 其中第一级能以超音速飞到地球低轨道, 然后再返回地球以供下次发射使用, 第二级及其他可能的上面级与第一级分离后, 可以在太空部署小型卫星。
美国军方希望这种试验性空天飞机能在10 d内完成10次发射, 其中至少一次飞行速度超过10马赫, 最终能将3 000磅~5 000磅 (约1 361~2 268 kg) 的载荷送入轨道, 且每次飞行费用不超过500万美元。
重复使用 篇10
动态顺应理论是顺应论的核心概念,指语言使用中“意义的动态生成”(Verschueren,2000)。从三方面体现 :一,时间顺应。二,不同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三,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宋志平,2004)
政治演讲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形式上兼备口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点 ;内容上与时代紧密相连,借助修辞手段等语言技巧煽动情感,获取赞成。本文基于动态顺应理论,分析运用重复的效果。竞选发生在2012年,时间顺应的原则促使奥巴马在辩论中对语言做出适当的调整。社会关系,交际场合及目的更制约着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将在下文中逐一论证。
2.重复使用的分析
2.1 刻意重复与无意重复
下表体现在三场辩论中,奥巴马对重复的使用是刻意还是无意。这里无意的重复是指出现口头语 (en,em...) 或现场嘈杂等影响下不自觉重复某些虚词的情况 ;其他情况视为刻意重复。
从上表得出三场辩论中奥巴马刻意使用重复百分比均在80% 左右。因此得出结论,多数情况下、奥巴马刻意选择使用重复以达到其演讲效果。后文分析语料均选自此种情况。
2.2 三种重复的使用
从三方面探究辩论中重复的使用。分别是(1)词语选择,(以人称指示语为例)(2)小句选择(3)话题选择。选择人称指示语作为探究对象的原因是符合动态适应理论的第二方面。在辩论中辩论双方及与观众的关系尤为重要,选择言语时,缩短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是获得认可的重要技巧。小句和话题的选择与语言线性结构有关,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安排话语的信息结构。话题选择又与时间顺应有关,根据不同背景,选择不同话题。以下数据通过软件Ant Conc整理得出。
2.2.1 词语的重复
由数据得出,奥巴马倾向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即“we”。此时有两种含义 :“we-inclusive-of-addressee”和“weexclusive-of addressee”(Levinson,2001)。前者能使听者在演讲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继而缩短距离。在后面小句的重复中,这种煽动听众的方式也常出现。后者指奥巴马的团队,此时有两种表达效果。
第一种表现他的不自私,将成功荣誉归于自己的智囊团。例如“Well, my first job as commander in chief, Bob, is tokeep the American people safe, and that’s what we’ve doneover the last four years.” (scene3) 奥巴马在句子开头使用第一人称单数,然后用“we”代替“I”,将取得的成绩归于自己的团队,同时增加讲演的权威性。
第二种情 况, 当受到罗 姆尼的质 疑或责备 时,“exclusive-we”能够减 轻奥巴马 的压力, 如 :第一场中面对对手的攻击,奥巴马用“we”做主题展开解释 :“If we’re serious, we’ve got to take a balance, responsibleapproach.”在这种情况下,“we”能够成功的逃避责任,转移风险。
2.2.2 小句的重复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从数据得出,奥巴马将句子的线性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达到其演讲效果。一方面多重复使用“I believe”、“Iwill”和“I would”等句式,增强句子节奏感,加强气势,表现总统担负的职责。另一方面,多重复使用“Wecan”,“We will”,“We would”句式,不仅拉近演讲者与听者的距离,引起共鸣,更增加说服力和亲和力。
2.2.3 话题的重复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以上数据得出,第三场与前两场内容区别很大。前两场涉及经济和社会问题,如经济政策,财政情况,就业情况等国内问题。第三场涉及对外政策,国土安全,外交问题。三场辩论为完整语境,话题重复的使用能验证动态适应理论的第二点原则,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
3.总结
重复使用 篇11
1 管理要求与实施方法
1.1 管理要求
1.1.1 布局与流程
对整体供应室建设布局与流程按卫生部行业规范WS 310.1-2009管理规范中的第7条款建设,基本符合建设要求。
1.1.2 设备设施配制
实施集中处理,应配备有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超声清洗机、干燥柜、水处理系统、腔镜清洗工作站、高压水气枪、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医用封口机及基本设施清洗池、清洗篮筐、器械打包台、放大镜、存放架、符合国家规范的各类清洗剂及包装材料、计算机管理系统等。
1.1.3管理制度
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1.1.4 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量增加需取得人力方面的支持,护理部给予增加工作人员,才能保证工作运转。对全科人员加强岗位培训及专科知识培训,使其掌握质量标准,在思想上、技术操作上做好准备。
1.1.5 加强沟通配合
良好的沟通是实施集中管理前的重要准备。说明集中管理的目的、意义、具体实施方法等,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要,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1.2 实施方法
1.2.1 对卫生院集中管理前人员培训各卫生院分别派出1~2名专职管理的护士或供应室管理人员其中培训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三个行业规范要求,使其掌握质量标准及再生器械的来源,认真配合做好再生器械处理前的准备及实施标准要求,以取得他们的良好配合。
1.2.2 为了更好集中管理,所有卫生院一般使用的器械进行统一整合,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首先了解各卫生院各类器械包使用情况,整理出适合各卫生院统一使用的标准器械配包流程,征求各卫生院意见,然后实施;其次,对各卫生院淘汰的器械和增加的器械进行补充,投入的费用与各卫生院做好沟通,再实施。
1.2.3 使用过的再生器械存放要求[2]卫生院根据器械污染和危害程度存放在相应要求的密闭回收箱内:一般器械使用后用流动水冲洗处理放入回收箱内;感染患者使用的器械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则用双层黄色塑料袋盛装并标记后再放入专用回收箱内,尽快送往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特殊感染性患者尽量宜使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
1.2.4 规范器械分类清洗流程专职人员清点器械时对各卫生院特殊器械做好分类及做好卫生院标识,以免混淆、弄丢或弄错器械、器具和物品。
1.2.5 包装与灭菌清洗、消毒、润滑、烘干后器械进入包装区,由专业护士检查、配包。后经双人核对后根据卫生院地理位置情况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一般选择无仿布进行包装,有效期6个月。
1.2.6 无菌物品发放无菌物品专职护士根据回收清点信息,打印一式两份清单,清点核对无菌物品,经与卫生院来交换人员双人核对后签名,保留一份发放单据留查。领取的无菌物品用专用密闭清洁容器盛装后用专用车辆送卫生院备用。
1.2.7 各卫生院专用器械转运车辆管理车辆清洁、转运物品时做好区域划分,清洁区与污染区划分清楚,以免造成无菌物品的污染。
2 结果
具备标准的消毒供应中心,才能进行医疗器械集中管理。利用现有资源对乡镇卫生院重复使用的再生器械和物品集中管理,提高了器械的使用率,改变了卫生院以往对供应室无序管理状况,集中管理也减少了人力资源和物品资源的浪费,避免重复投资,保证质量要求。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是经过专业培训,具有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经验的专业护理队伍,能有效地保证重复使用的再生器械、器具和物品的质量安全,从专业上加强了再生器械、器具和物品的质量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医院感染的扩散,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3 讨论
3.1 集中管理是无菌物品的质量保证,是对患者负责。卫生部三个行业标准将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安全,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全过程的提供服务,而不仅仅是灭菌。要求消毒供应中心拥有现代化的操作设备、健立健全一整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化培训,并持证上岗,有利于专业的发展,使提供的无菌物品质量得到保证[3]。
3.2 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做好医疗器械集中管理的必要条件,实行医疗器械集中管理,医院及卫生院各科室的工作量减少,降低科室成本消耗,同时使临床护士人力资源得以增加,把时间还给患者,做好优质护理服务。消毒供应中心也需要配备更多训练有素、头脑清醒、体力充沛的工作人员,才能做好集中管理工作。
3.3 运行过程中加强与卫生院的沟通协调,做好医疗器械使用指导工作。集中管理过程中加强与卫生院沟通配合,及时听取卫生院对所提供医疗器械和物品的质量意见,以改进工作,不断加强服务意识。
3.4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实施再生器械集中管理后,要求科室人员熟悉器械性能、数目、名称、种类等,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了解器械在专业应用的相关知识,从而扩大知识面,促进消毒供应室专业发展。
医疗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这种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运用了现代管理理论,达到了分工合理、优质高效、有效使用资源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控制医院感染的扩散,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同时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巩玉秀,幺莉,李六亿,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1-2009.
[2]侯秋华,田桂登,陈春丽.加强外来器械的管理预防医院感染.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2,22(2):362.
【重复使用】推荐阅读:
重复使用物品11-01
可重复使用透析器06-04
我国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展思路探讨08-19
在整治火锅油重复使用问题动员会上的讲话11-07
标准重复01-14
重复05-16
重复艺术05-18
重复检测05-27
内容重复06-09
重复流产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