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建设(精选11篇)
重复建设 篇1
电信重复建设将终结
一条马路3个电信发射塔并立、四五条光缆并行等电信业重复建设现象将被遏制。前天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下简称《通知》),严厉要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进行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自2009年10月1日起执行。
通知具体要求包括:
第一,已有铁塔、杆路必须开放共享,不具备共享条件的应采取技术改造、扩建等方式进行共享。已有铁塔、杆路的拥有方在接到共享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回复,不能共享的应说明具体原因。
第二,拟新建铁塔、杆路的基础电信企业必须告知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可提供已有设施共享或开展联合建设的需求,实施共享或共建。
第三,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联合建设;已有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向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开放共享。
第四,基础电信企业租用第三方站址、机房等各种设施,不得签订排他性协议以阻止其他基础电信企业的进入,已签订的应立即纠正。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以处罚和业绩考核的方式确保这一通知有效实施。另外,还将对违反以上原则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建议其上级单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因此被撤、免职人员,三年内不得任用。
业内专家认为《通知》不但规范了重复建设问题,更进一步对电信业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启动“统一通信”标准化工作
4月2日消息,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网络与交换技术工作委员会(TC3)第十次全会近日在杭州召开,会议主要议题为如何开展“统一通信”的标准化,并组织了相关技术研讨。这也意味着,我国“统一通信”的标准化工作正式启动。
据了解,“统一通信”目前存在基本功能不清晰、业务不能互通、统一部署难等问题,与会者认为要想在电信运营商推进转型、开展ICT服务、开发信息化大市场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解决标准化问题。会议提出,要处理好“统一通信”标准与现有电信标准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统一通信”的需求、接口和业务能力的规范。
会议认为,目前我国“统一通信”生态系统初具体系,但尚未完全形成。“统一通信”生态系统中包含的角色众多,不仅有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厂商等传统电信业巨头,还有众多来自IT的巨人,如IT软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商,以及各种终端产品制造商,并且还在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促进“统一通信”这个新生领域的生态环境快速形成。但是到目前为止,在系统集成、业务咨询、规划等很多环节仍然比较薄弱,这一领域有待进一步发展。统一通信涵盖了从终端、核心网到业务平台个层面端到端业务能力。多样化的终端是“统一通信”能力的重要体现。业务部署需要接口开放,特别是客户端和核心网之间、核心网与业务平台之间、客户端与业务平台之间的接口。这也是下一步“统一通信”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据悉,目前对“统一通信”的理解方面,业界主流提供商与电信运营商间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提供商的理解有三个不同的版本:一是通过一个集成、易用的界面,利用视频会议、语音、Web集成会议、移动IP电话、语音留言等应用进行实时协作;二是借助强大的软件能力,跨越各种通信方式,建立地址簿、收件箱和登录名之间的关联性,将电子邮件、话音、即时消息、视频和会议,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到一个系统中;三是以通信录为基础,通过软件客户端,实现固定电话、小灵通、手机、PC、PDA以及未来其他终端在业务层面的融合,显著提升用户的通信体验。而电信运营商的理解是:“统一通信”是指面向客户提供的各种通信能力、协同各种通信终端的综合解决方案。其特征主要体现为:面向客户展现的是集成、简易的用户有好界面(软终端、硬终端、Web终端或集成应用);基于统一的企业通信录;整合提供多种核心通信功能,例如VoIP、点击拨号、会议、视频通信、短信、移动通信等;集成增强IM、协同办公、邮件、文件传输等应用能力;有利于简化客户通信操作,提升通信体验,降低通信成本,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益。
电信业逾万亿 重复建设将终结
重复建设 篇2
一、构建重复建设的委托代理模型
1. 关于重复建设。
造成重复投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只是从本地区利益出发, 为维护局部利益, 不适当地行政干预企业投资, 造成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形成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雷同, 正在发育过程中的市场受到了严重阻碍, 也使得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难以为继。为了建立和巩固全国统一的市场, 使我国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 我们应该寻找优化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对策。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 在改革开放后, 我国重复建设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
2.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的建立源于股份制公司管理体制问题的研究, 如何进行制度设计, 使经理层在按自身利益最大化行动时最大限度实现股东利益, 是委托代理理论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任何理论的建构都有自己的研究范式, 都是建立在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之上, 明确这一点是掌握一个理论的基础。委托代理理论遵循的是以“经济人”假设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 并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一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相互冲突。委托代理理论中, 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经济人”, 行为目标都是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在委托代理关系中, 由于利益的相互冲突, 代理人便可能利用委托人委托的资源决策权谋取自己的利益, 即可能产生代理问题。二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理论还假设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由于委托人无法知道代理人的努力水平, 代理人便可能利用自己拥有的信息优势, 谋取自身效用最大化, 从而可能产生代理问题。因此, 委托人必须设计某种契约或机制, 诱使代理人选择适合委托人利益的最优努力水平。
3. 委托代理模型的扩展。
参照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 我们可以界定上级政府与本地区公众作为委托人, 地方政府作为代理人, 以考察地方政府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进行投资建设的行为选择。为说明地方政府行为选择中所遇到的困境, 忽略其他委托人涉及的极为复杂的效用函数, 主要涉及的是委托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行为, 可分为有效鉴别与无效鉴别, 即委托人能否对地方政府的建设行为做出准确的识别。在此基础上, 依据委托—代理模型的个体理性约束条件, 通过比较地方政府按照委托人意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期望收益与不按委托人意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期望收益, 就可以分析出地方政府作为代理人可能做出的行为选择。根据现实情形和模型建构的需要, 本文对地方政府的可能的建设行为方式作了两种界定, 高效率投资建设与低效率的重复建设。所谓高效率的投资建设即地方政府从宏观经济的长远发展考虑, 依据市场有效竞争的客观规律与自身职能对本地区范围内的社会公共事务实行的有效的、合理的投资建设。利用一定的参数假定, 便可计算出, 地方政府针对委托人不同监督行为机制可能采取的不同行为方式的相应期望收益, 也就形成了如下表所示的地方政府在不同情形下的期望收益矩阵。
注: (1) R (Revenue) ———地方政府高效率投资建设的整体收益; (2) C1 (CostⅠ) ———地方政府高效率投资建设所需的治理成本; (3) C2 (CostⅡ) ———地方政府低效率的重复建设所需的造假成本; (4) C3 (CostⅢ) ———地方政府低效率的重复建设被发现后所面临的处罚成本; (5) P (Probability) ———地方政府低效率的重复建设被发现的概率 (O≤P≤1) ; (6) 为了突出模型分析的侧重点, 假定委托人有效鉴别和无效鉴别两种不同情况下地方政府良好治理的期望收益均为 (R-C1) ; (7) 模型中各参数原赋值均为正。
二、模型的分析
一个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取决于以上收益矩阵中期望收益的比较。地方政府高效率投资建设与低效率的重复建设期望收益分别如下:
高效率投资建设的期望收益:
低效率的重复建设的期望收益:
要在制度上促使地方政府选择良好治理这一治理方式, 就必须从根本上使得良好治理的期望收益大于虚假治理的期望收益, 即ER1>ER2。
由ER1-ER2>0, 经整理之后得:P (R+C3) + (C2-C1) >0 (1)
考察 (1) 式, 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探讨。
首先, 当委托人不能够有效鉴别地方政府的行为时, 即P值趋近于0时 (P→0) , (1) 式就转化为C2-C1>0。这说明当委托人若不能够有效鉴别地方政府的行为, 而又想促使地方政府选择良好治理这一行为方式, 就必须使得造假成本大于良好治理成本, 即C2>C1。而一旦委托人不能有效识别地方政府行为 (P→0) , 良好治理成本又总是大于造假成本 (C1>C2) , 便使得地方政府的虚假治理的期望收益总大于良好治理的期望收益, 于是代理人的参与约束便不能得到满足。地方政府在治理的行为选择中就存在一个占优策略———虚假治理, 即地方政府在利益驱动下更倾向于选择“浮夸虚报”、“欺上瞒下”的对策。
其次, 当委托人能有效鉴别地方政府行为时, 即P趋近于1时 (P→1) , (1) 式转化为R+C2+C3-C1>0。这说明即使委托人能够明察秋毫, 也未必能保证地方政府循规蹈矩。要促使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良好治理的行为方式, 关键在于从制度上搞好成本控制, 即良好治理收益和造假成本及惩罚成本之和大于良好治理成本 (R+C2+C3>C1) 。
三、结论及政策含义
经过委托—代理模型的引入、构建和分析,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 委托人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有效鉴别是遏制地方政府虚假治理重复建设行为的必要条件。要促使地方政府选择高效率的投资建设, 应着手于下面的工作:
1. 调整业绩评价标准, 正确引导政府行为。
国家用什么指标来评价地方政府业绩, 对地方行为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今后, 应适当调整评价指标, 把保证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指标和要求摆到更突出位置。减少和减轻地方争投资、争项目的刺激与压力, 引导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上来, 真正实现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中央政府财政调控力度。
地方政府都知道自己重复投资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必然会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 但出于本地区利益考虑, 理性的地方政府谁都不愿意首先废除这种地方保护主义, 不愿意失去眼下发展的机会。这样, 对地方政府行为构成约束的主要力量就只有来自中央政府的财政调控, 也就是说中央政府要进一步运用财政政策来抑制地方政府重复投资的行为, 从而推动宏观经济发展。
3. 中央政府必须具有与地方政府进行博弈的意识。
“重复建设”真的有罪? 篇3
若干年前,笔者到当时的国家计委参加一个务虚会,一位后来身居要职的官员十分有感触地说:“现在一说结构调整,我就脸红。结构调整搞了几十年,还在年年讲,除了结构调整,我们还有没有别的招。”这个问题一度让我迷茫和困惑。
最近一个时期,经济界一个主导声音是部分行业出现了重复建设的势头,包括房地产、汽车、钢铁等,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结构调整,防止经济过热。
这种观点似乎没什么不对,多少年来我们就是依照这个思维定势在操作,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 的真理。即使不对,照此操作也不会有什么风险,因为牺牲的是潜在的经济质量和速度,而这一块是少有人会去计较的。古人云:“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颇能说明其中奥秘。
但此一时彼一时。经济环境正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在变化。环境变了,我们思维不变,照此操作就有“刻舟求剑”之嫌。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央掌握经济运行的绝大部分资源,在地方与中央的博弈中,为抢占先机和资源,地方政府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占有资源,即使重复建设也不在乎,哪怕今天建成明天成废铁一堆也不心痛。在这种体制背景下,“反对重复建设”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是不为过的。但这种时代正成为历史,投资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在既有投资体制之外的境外投资、民间投资、机构投资等正在崛起。新兴的投资主体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盈利意识、市场意识都有了明显加强,这与计划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没有重复建设是不可能的。希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上完全平衡、在结构上完全吻合,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一个健康的经济环境中必然有竞争,没有竞争就会导致垄断,垄断造成的经济效率的损失是有目共睹的。人为地限制企业的数量、人为地提高行业进入的门槛,就会以失去经济活力为代价,就会滋生腐败、就会有权钱交易。在这种体制下,也许会在短时期内维持企业的高利润和虚假的繁荣,但市场真正开放之时,也就是这些企业和行业灭亡之日,这种现象难道中国人还见得少吗?
曾几何时,我们对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VCD、摩托车等行业的重复建设,是多么地痛心疾首。但回过头来看,恰恰是这些重复建设一度严重的行业,最终杀出了一条血路,在激烈的世界制造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其中,确实有一些企业破产和倒闭,这看似是损失,实则是发展成本,以这个成本换来了整个行业的繁荣,这是是值得的。而且更应该看到的是有大量过剩生产力被逐渐做大做强的企业吸收和兼并,这是结构的优化,对社会资源并不构成损失和浪费。
由此可见,重复建设有两种:一种是在计划体制下的盲目性重复建设,这种重复建设纯粹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还有一种是在市场体制下的竞争性重复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即使某个行业供需基本平衡了,如果有企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品种创新、质量提高等方面拥有某种优势,并有把握抢占市场,这种企业的投资就应被视为有效。这种重复建设是保持经济活力的竞争需要,是对高利润平均分配的需要,是现有经济结构优化的需要。
说到这里,我们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本,那就是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如果投资主体还是国家,重复建设将后患无穷;如果投资主体是个人或法人,就要充分尊重投资主体的自主判断。国家不应去限制而应鼓励。当前,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还不彻底,国家投资退出一般生产性领域还有一段路程要走,但随着改革的逐步到位,盲目性重复建设将得到根治。几十年来,我们治理重复建设,没有抓到这个根本,当然就收效甚微。最近有报道说,国家将加大对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这比过去笼统地反对重复建设将会有效得多。
《经济日报》在讨论汽车投资到底“热还是不热”时,讲了一个真实的笑话:在1980年制定翻两番规划时候,一位专家曾提出要限制普通人穿皮鞋,理由是按他的推算,即使把当时全国的牛通通杀掉也不足以让每个人有一双皮鞋。
重复建设 篇4
删除重复数据
1、选中我们需要删除重复数据的列,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删除重复项”按钮。
2、此时会弹出一个“删除重复项警告”对话框,我们选择“以当前选定区域排序”,然后单击“删除重复项”按钮。
3、跳转到“删除重复项”对话框,我们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4、删除完成,大家可以看到删除重复数据的效果,此时会弹出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删除重复行
1、大家可以看到,工作表中第10行和第4行的数据是相同的,我们需要将第10行删除。选中整个表格所占的列,切换到“数据”选项卡,单击“删除重复项”按钮。
2、此时会弹出“删除重复项”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3、删除完成,大家可以查看效果,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学生学籍重复证明 篇5
兹有勐海县西定乡中心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玉康罗,女,布朗族,布朗山乡曼囡小学,出生于2006年1月18日,身份证号:***516 2018。因玉康罗同学在六年级省网未分班中同时存在(无身份证号),故需要在六年级未分班级中消除,恳请上级领导给予办理相关手术为谢。
特此证明
西定乡中心小学
2017年6月28日
学生学籍重复证明
兹有勐海县西定乡中心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岩龙海,男,布朗族,勐海县西定乡章朗村民小组,出生于2004年8月15日,身份证号:***534。因岩龙海同学在六年级省网未分班中同时存在(无身份证号),故需要在六年级未分班级中消除,恳请上级领导给予办理相关手术为谢。
特此证明
西定乡中心小学
2017年6月28日
学生证明
兹有勐海县西定乡中心小学六年级未分班级学生,岩坎恩,男,布朗族,出生于2003年6月18,勐海县西定乡章朗村民小组,没有身份证号。因岩坎恩同学在六年级省网未分班中同时存在(无身份证),但现经核实确实没有此人,需要消除学籍,恳请上级领导给予办理相关手术为谢。
特此证明
西定乡中心小学
重复作文 篇6
街道上依旧熙熙攘攘,有好多人在他面前匆忙走过,只有几个好心人往他的碗里投钱,他不道谢,端坐在那里,只望着那个破瓷碗。
我很好奇,因为我每次上街的时候,都会看到有好心人施舍别的乞丐钱,或多或少,那些乞丐都会跪地磕头,双手作揖,而眼前这个老人怎么不施这一贯的“大礼”呢?
于是不顾他人一样的眼光,我走了过去,蹲在他面前。
几丝风吹过,他的头发被吹得乱上加乱,他似乎没有看见在他的面前蹲下一个人。
“老爷爷”,我不知道这样称呼他对不对,不过他看起来很老,只有离近了看才发现他的面孔也很慈祥,“我能和您说说话吗?”
老人抬起头看了看我,又把头低下,目光重新回到了那个破瓷碗上,我很尴尬。他可能认为面前是个小孩子在和他取闹罢了。
我不能再在这待下去了,因为那样下去我回家晚父母会担心的,临走之前,我把5元钱的零花钱放在了那个破瓷碗里,他又抬头看了看我,我感到几丝不安,迅速离开了。
大约过了好几天,我为了看《朱自清散文集》在寻书店。还是那家书店,还是那个地方,还是坐着那位奇怪的老人。当别人投钱的时候,老人还是那样的举动,一句谢谢都不说。
好奇心使我再次走到他的面前,我这次是拿了一本书,佯装着心不在焉的样子问他:“老爷爷,这么冷的天,您怎么不回家啊?”
老人像是看到了什么东西似的,眼里闪过一丝光彩,随之又快速的黯淡了下来。
“我只是个小孩子,您就和我说说吧!”我把书合上。
“我,我没有家了,我是个病人,所以,所以在这里讨钱。”他的话断断续续,眼神不安的乱动。
他说他是个病人?不可能啊,他明明就不残疾,他可能还以为我这个小孩子是在和他开玩笑,所以在说谎。
好奇心撺掇着我再次开口讲话:“老爷爷,我知道您肯定有什么难言之隐,我过来问您,不是为了取笑您,我只是很好奇,为什么您一直看着这瓷碗呢?并且别人给您钱之后,您为什么不谢谢呢?”
他抬头看着我,目光里多了一份信任,他说,我其实有一个家,但是儿子不要我了,儿子说我老了,只会成为他的累赘。
我问他,您儿子为什么那样做呢?
他不再说话,过了好久,他才有低着头娓娓道来,我在年轻的时候,父亲还在世,当时家里还算富裕,我当时很败家,家里有点钱就拿出去败坏,我不让父亲吃饭,认为他老了,是我的累赘,把他撵了出去,终于,到了现在,我的儿子也把我撵了出来,这个瓷碗就是当年我父亲在家吃饭时用的,我儿子在把我撵出了家门的那一刻,也把碗给扔了出来。
老人没有抱怨,只是眼里流下了眼泪,不只是后悔还是惭愧,或许是其他什么。
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待了良久,在临走时,我把兜里的5元钱轻轻的放在那个破瓷碗里,然后拿着书回家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好久,那个老人的父亲是不是在当年被撵出家门后也不曾抱怨?老人的孙子会不会也同样对待老人的儿子?那样重复下去会是什么?
重复建设 篇7
1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及时制定和实施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 出台了钢铁等10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在推动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一系列对策措施, 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 工业增速稳中趋升,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情况有所缓解, 产业发展总体向好。
但从当前产业发展状况看, 结构调整虽取得一定进展, 但总体进展不快, 各地区、各行业也不平衡。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 有的甚至还在加剧。特别需要关注的是, 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 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 一些地区违法、违规审批, 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现象又有所抬头。
(1) 钢铁。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6.6亿t, 需求仅5亿t左右, 约1/4的钢铁及制成品依赖国际市场。2009年1~6月全行业完成投资1 405.5亿元, 目前在建项目粗钢产能5 800万t, 多数为违规建设, 如不及时加以控制, 粗钢产能将超过7亿t, 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2) 水泥。2008年我国水泥产能18.7亿t, 其中新型干法水泥11亿t, 特种水泥与粉磨站产能2.7亿t, 落后产能约5亿t, 当年水泥产量14亿t。目前在建水泥生产线418条, 产能6.2亿t, 另外还有已核准尚未开工的生产线147条, 产能2.1亿t。这些产能全部建成后, 水泥产能将达到27亿t, 市场需求仅为16亿t, 产能将严重过剩。
(3) 平板玻璃。2008年全国平板玻璃产能6.5亿重箱, 产量5.74亿重箱, 约占全球产量的50%, 其中浮法玻璃产量为4.79亿重箱, 占平板玻璃总量的80%。2009年1~6月新投产13条生产线, 新增产能4 848万重箱, 目前各地还有30余条在建和拟建浮法玻璃生产线, 平板玻璃产能将超过8亿重箱, 产能明显过剩。
(4) 煤化工。近年来, 一些煤炭资源产地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 不顾生态环境、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现代煤化工工艺技术仍处于示范阶段的现实, 不注重能源转化效率和全生命周期能效评价, 盲目发展煤化工。传统煤化工重复建设严重, 产能过剩30%, 在进口产品的冲击下, 2009年1~6月甲醇装置开工率只有40%左右。目前煤制油示范工程正处于试生产阶段, 煤制烯烃等示范工程尚处于建设或前期工作阶段, 但一些地区盲目规划现代煤化工项目, 若不及时合理引导, 势必出现“逢煤必化、遍地开花”的混乱局面。
(5) 多晶硅。多晶硅是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 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220万kW·h/mW。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能2万t, 产量4 000t左右, 在建产能约8万t, 产能已明显过剩。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缓慢, 国内太阳能电池98%用于出口, 相当于大量输出国内紧缺的能源。
(6) 风电设备。风电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2008年底已安装风电机组11 638台, 总装机容量1 217万k W。近年来风电产业快速发展, 出现了风电设备投资一哄而上、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现象。目前, 我国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超过80家, 还有许多企业准备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 2010年我国风电装备产能将超过2 000万kW, 而每年风电装机规模为1 000万kW左右, 若不及时调控和引导, 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
此外, 电解铝、造船、大豆压榨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也十分突出, 一些地区和企业还在规划新上项目。目前, 全球范围内电解铝供过于求, 我国电解铝产能为1 800万t, 占全球42.9%, 产能利用率仅为73.2%;我国造船能力为6 600万载重吨, 占全球的36%, 而2008年国内消费量仅为1 000万载重吨, 70%以上产量靠出口;大型锻件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隐忧;化肥行业氮肥和磷肥自给有余, 钾肥严重短缺, 产业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工业生产经营出现的困难, 一方面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外因影响, 另一方面也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内因, 不少行业重复建设、盲目扩张, 在外需严重萎缩的情况下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对于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如不及时加以调控和引导, 任其发展, 市场恶性竞争难以避免, 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并将导致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人员下岗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不仅严重影响国家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效果和来之不易的企稳向好的形势, 而且将错失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市场形势推动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因此, 尽快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引导和配置到优化存量、培育新的增长点上来, 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不仅对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 而且对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确把握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政策导向
当前, 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 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统一思想, 增强忧患意识, 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 将坚决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 抓出成效。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所涉及的行业具有很强的市场性和全球资源配置特点,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又要辅之必要的调控措施, 注意把握好以下原则和产业政策导向:
(1) 主要原则。
一是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联合重组,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转移产能, 形成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新格局;依靠技术进步, 优化存量, 调整产品结构, 谋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二是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要坚决控制总量、抑制产能过剩;鼓励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工艺和新产品, 延长产业链, 形成新的增长点。对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 要集中有效资源, 支持企业提高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件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产业化示范, 防止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 引导有序发展;
三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立足于新一轮国际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尽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新兴产业, 及时制定出台专项产业政策和规划, 明确技术装备路线, 建立和完善准入标准;抓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及时修订产业政策, 提高准入标准, 对结构调整给予明确产业政策引导;
四是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加强行业产销形势的监测、分析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信息发布,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标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协调产业、环保、土地和金融政策, 形成抑制产能过剩、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同时, 坚持深化改革, 标本兼治,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决重复建设的深层次矛盾。
(2) 产业政策导向。
钢铁:充分利用当前市场倒逼机制, 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 通过淘汰落后、联合重组和城市钢厂搬迁, 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推动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严禁各地借等量淘汰落后产能之名, 避开国家环保、土地和投资主管部门的监管、审批, 自行建设钢铁项目。重点支持有条件的大型钢铁企业发展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板和高压锅炉管、25万kV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高档工模具钢等关键品种。尽快完善建筑用钢标准及设计规范, 加快淘汰强度335MPa以下热轧带肋钢筋, 推广强度400MPa及以上钢筋, 促进建筑钢材升级换代。2011年底前, 坚决淘汰400m3及以下高炉、30t及以下转炉和电炉, 碳钢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应低于620kg标准煤, 吨钢耗用新水量低于5t, 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低于1.0kg, 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低于1.8kg, 二次能源基本实现100%回收利用。
水泥: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 执行等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 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 对不符合上述原则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各省 (区、市) 必须尽快制定3年内彻底淘汰落后产能时间表。支持企业在现有生产线上进行余热发电、粉磨系统节能改造和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及垃圾等。新项目水泥熟料烧成热耗要低于105kg标煤/t·熟料, 水泥综合电耗小于90kW·h/t·水泥;石灰石储量服务年限必须满足30年以上;废气粉尘排放浓度小于50mg/m3。落后水泥产能比较多的省份, 要加大对企业联合重组的支持力度, 通过等量置换落后产能建设新线, 推动淘汰落后工作。
平板玻璃:严格控制新增平板玻璃产能, 遵循调整结构、淘汰落后、市场导向、合理布局的原则, 发展高档用途及深加工玻璃。对现有在建项目和未开工项目进行认真清理, 对所有拟建的玻璃项目, 各地方一律不得备案。各省 (区、市) 要制定3年内彻底淘汰“平拉法” (含格法) 落后平板玻璃产能时间表。新项目能源消耗应低于16.5kg/重箱;硅质原料的选矿回收率要达到80%以上;严格环保治理措施, 二氧化硫排放低于500mg/m3、氮氧化物排放低于700mg/m3、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50mg/m3。鼓励企业联合重组,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 支持大企业集团发展电子平板显示玻璃、光伏太阳能玻璃、低辐射镀膜等技术含量高的玻璃以及优质浮法玻璃项目。
煤化工:要严格执行煤化工产业政策, 遏制传统煤化工盲目发展, 今后3年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项目。禁止建设不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 (2008年修订) 》和《电石行业准入条件 (2007年修订) 》的焦化、电石项目。综合运用节能环保等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加强清洁生产审核, 实施差别电价等手段,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焦炭和电石实施等量替代方式, 淘汰不符合准入条件的落后产能。对合成氨和甲醇实施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式, 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设, 今后3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现代煤化工试点项目。
多晶硅:研究扩大光伏市场国内消费的政策, 支持用国内多晶硅原料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 兼顾国际市场。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 对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鼓励多晶硅生产企业与下游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加强联合与合作, 延伸产业链。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 000t/a, 占地面积小于6公顷/千吨多晶硅, 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60kW·h/kg, 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引导、支持多晶硅企业以多种方式实现多晶硅—电厂—化工联营, 支持节能环保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开发, 降低生产成本。到2011年前, 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kW·h/kg的多晶硅产能。
风电设备:抓住大力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历史机遇, 把我国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培育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严格控制风电装备产能盲目扩张, 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优化产业结构, 维护市场秩序。原则上不再核准或备案建设新的整机制造厂;严禁风电项目招标中设立要求投资者使用本地风电装备、在当地投资建设风电装备制造项目的条款;建立和完善风电装备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 禁止落后技术产品和非准入企业产品进入市场。依托优势企业和科研院所, 加强风电技术路线和海上风电技术研究, 重点支持自主研发2.5MW及以上风电整机和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及产业化示范,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积极推进风电装备产业大型化、国际化,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装备制造业。
此外,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 今后3年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扩建电解铝项目。现有重点骨干电解铝厂吨铝直流电耗要下降到12 500kW·h以下, 吨铝外排氟化物量大幅减少, 到2010年底淘汰落后小预焙槽电解铝产能80万t。要严格执行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今后3年各级土地、海洋、环保、金融等相关部门不再受理新建船坞、船台项目的申请, 暂停审批现有造船企业船坞、船台的扩建项目, 要优化存量, 引导企业利用现有造船设施发展海洋工程装备。
3 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对策措施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建议〉的通知》 (中发[2009]8号) 以及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关于坚决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重复建设的有关要求,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 把握好调整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各司其职, 密切配合, 采取措施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势头。
(1) 严格市场准入。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 抓紧制定、完善相关产业政策, 尽快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进一步提高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传统煤化工等产业的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门槛。加快编制或修订专项规划, 对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要及时建立和完善准入标准, 避免盲目和无序建设。质量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 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和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 严格核发螺纹钢、线材、水泥等产品生产许可证, 坚决查处无证生产。依法加强产品质量监督, 加大处罚力度。建设主管部门要禁止落后水泥进入重点建设工程和建筑结构工程。
(2) 强化环境监管。推进开展区域产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内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传统煤化工、多晶硅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必须在产业规划环评通过后才能受理和审批。未通过环境评价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环保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 定期发布环保不达标的生产企业名单。对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限期完成清洁生产审核, 对达不到排放标准或超过排污总量指标的生产企业实行限期治理, 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 依法予以关闭。对主要污染物排放超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 要暂停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环评审批。
(3) 依法依规供地用地。切实加强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监管。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未达到现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或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要求的项目, 一律不批准用地;对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或核准手续的项目, 一律不得供应土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对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占地开工建设的, 要依法从重处理;对有关责任人要追究政纪法律责任,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 实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要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和监管, 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改进和完善信贷审核。对不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 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 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贷款, 已发放贷款的要采取适当方式予以纠正。严格发债、资本市场融资审核程序。对不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 不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及项目发起人, 一律不得通过企业债、项目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可转换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增资扩股等方式进行融资。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要对违反规定的金融机构和有关单位予以严肃处理。
(5) 严格项目审批管理。各级投资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审批管理, 原则上不再批准扩大产能的项目, 不得下放审批权限, 严禁化整为零、违规审批。严格防止各级政府的财政性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大产能项目。尽快修订完善政府投资项目核准目录, 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前, 上述产能过剩行业确有必要建设的项目, 需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论证和核准。
(6) 做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兼并和联合重组的任务十分紧迫和艰巨, 结构调整、控制总量和淘汰落后产能均需要企业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要抓紧建立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 同时要扎实做好企业改组、改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保持社会稳定,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按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 尽快制定出台加快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
(7) 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 建立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 加强行业产能及产能利用率的统一监测, 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及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生产销售库存、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污染排放等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及时反映行业问题和企业诉求, 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引导企业和投资者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加强行业自律, 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8) 实行问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强制企业投资低水平产能过剩行业。政府各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 依法依纪把好土地关、环保关、信贷关、产业政策关和项目审批 (核准) 关, 并加强政策研究、信息共享和工作协调, 形成合力, 有效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中办发[2009]25号) 的有关要求, 对违反国家土地、环保法律法规和信贷政策、产业政策规定, 工作严重失职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行为要进行问责, 严肃处理。
重复建设 篇8
金融危机肆虐后的“后危机时代”,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过程中,如何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势头,是一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能否快递提升我们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的等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是其中的关键之一。毫不夸张地说,这一轮产业更新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
正是如此,尚在金融危机之时,一方面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务院相关部门陆续推出了包括钢铁等在内的十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另一方面着力寻求并培育新型战略产业。而后者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更为迫切和必要。
原因有三:其一,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让我们有机会把有限的资源重新配置,这对于转变粗放式的经济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有重要意义。其二,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金融危机让全球众多经济体再度聚焦产业革命,纷纷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复苏的突破口,能否在这一轮国际经济制高点争夺战中拥有一席之位,新兴产业是决胜的重要筹码。其三,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一项长期重要的系统工程。这对政府的管理模式再次提出了新的挑战,是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抑或结合=者优势的第三条道路?
从定义上讲,战略性产业指的是那些需要政府扶持或者协调的产业,但这绝非计划经济体制时单纯依靠政府决策来主导的产业发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扶持新兴产业需要避免几个误区。
首先,必须防止政府干预取代市场机制。比如,由政府来选择具体企业作为该政策的扶持对象,导致在新政策的运作过程中新的寻租现象。新的政策优惠和新的资金支持假如没有足够的监督和审核,往往在暗箱操作的情况下变成大家瓜分的一盘巨型蛋糕。浪费了资源,却无法取得预期的产业发展效果。除了公开透明的程序之外,更为实际的做法是拆除新兴产业的进入门槛,让有愿景有潜力的所有企业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在效果评价时,更多参照市场的评价机制,而非政府部门一方主导。
其次,鼓励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须制定明确的产业退出机制。毫无疑问,此次《决定》中明确的七大新兴产业接下来将是各个地方政府大干快上的新聚焦,不少地方会不约而同去发展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等。
国家能源局2010年7月发布的消息称,包括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在内的新兴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到2020年10年间,上述领域预计将累计增加5万亿投资。而据媒体报道,目前有18个省份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基地,或者把新能源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已出现发展失衡或盲目跟风的前兆。
假以时日,一旦这些地方政府不计成本快速上马的新兴产业多如牛毛,跟风建设此起彼伏,产能过剩、恶性竞争都将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除了鼓励地方政府制定长远的地区发展规划外,更应该制定产业的退出机制,避免扶持性的优惠政策成为企业的长期补贴。具体的操作是,考虑同时扶持多家企业,并且也将暂未受扶持的企业作为潜在的竞争者。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以所有这些企业相对的市场表现作为依据,引入相对绩效考核机制,对于市场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必要的后续支持,对于表现不佳的企业则让其退出,把政策机会让给其他的企业。
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在新兴产业政策实施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合理地引入相关竞争,同时坚定不移地执行“政府促进、市场主导”的新兴产业发展路径。重中之重是营造和维护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渐加大对产业政策中的竞争政策的重视,确保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良好运行。
重复作文 篇9
大人要工作,每日可能重复做同样的事,小孩也有设定好的每天必须重复的学习与生活。这样周而复始,生活岂不是很无趣?
我小时候在学堂中练字时,也曾有过这样的念头。当时我的字在全班是最差的几个,被迫勒令去学书法,百无聊赖的我地盯着眼前那个淡黄色的习字本,仿佛要用眼神将它烤出个洞。日复一日地重复,日复一日地练着那些字,临摹那种字体,感觉无非在填描笔画,心情不耐烦,字也写得坑坑洼洼像个丑小鸭,看着就觉得不舒服。这样的心态下,我对练字就更加厌烦起来。
然而再三重复临摹练字之后,变化随之而来。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有了对字的灵感和体悟,学会了用笔轻重,手腕的施力,笔势的流动,字也有了点米式不拘一格、狂放不羁的气势。我欣喜万分,感觉自己是个幸运儿,下笔如有神助。于是我更专注于重复,安心于重复——重复练那些不满意的字,重复临摹喜欢的字体。原先还有些稚嫩的手法愈发连贯流畅,雪白宣纸上终于开出了墨色的梅,字与字之间的勾连,字的收放伸展,隐隐透出与书帖作者米芾一样的拿笔挥毫、仰天长笑的魄力。
于是,我从一个老师为之担忧的对象,成为了让老师欣慰的学生,我考了书法测试较高的等级,获得许多的奖,得到了许多鼓励与赞赏,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幸运儿。可仔细想想,所有的这些获得背后又有多少个“重复”呢?在那些平淡无奇,看似无聊烦闷的过程中,从最开始的被迫,到后来的心甘情愿,中间又链接承载着多少“重复”?因为心甘情愿,亦可想而知今后仍然存在万般多的重复。
因为重复,那些昔日也许引以为豪的.奖章、称赞,皆可舍。留下的只是重复过后,对重复之事的忠诚与喜爱。那些或娟秀、或清雅、或张扬、或端庄的字,让心灵泛起阵阵涟漪,面对传世真迹,也多了许多新的理解,不是走马观花地观看,面对真迹时,虽有时空阻隔,亦能与书者有灵魂的对视与交流,这份属灵的交流与默契曾让我热泪盈眶,心中升腾一份庄严肃穆的情怀,书法静心正气,我受益良多,我的学书之路又到达一个新的境地。
重复最终造就的,便是境界,一种不能用金钱奖励衡量的境界,而造就“重复精神”的又是什么呢?是那独一无二的热爱,发自内心的热爱,让人固执顽强的在重复中,不断磨练、突破、提升,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公民重复户口注销证明 篇10
编号:
当事人姓名
性别
公民身份证号码
住址。
经公安局机关调查核实,该公民的重复登记户口信息为: 姓名
性别
公民身份证号码
住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有关规定,为确保公民身份的合法性、唯一性,该公民的重复户口已于
年
月
日被公安机关依法注销。
特此证明。
注:办理相关事宜时,本证明需加盖县(市、区)公安机关户口管理专用章,并与当事人所持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同时使用有效。
重复建设 篇11
When it came to practic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repetition, rhetoricians[雄辩家] in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had a big bag full of tricks, each with a fancy name. Here are six common strategies.
毫无疑问,不必要的重复是没有出路的。这是一种能让一整个马戏团的过动儿都昏昏欲睡的杂乱。但并不是所有的重复都是不好的。如果运用得当,重复也能唤醒我们的读者,还能帮助他们集中到一个中心思想——或者,偶尔,甚至能博得一笑。
提到应用重复的有效策略,古希腊和罗马的雄辩家们可以抖出一大袋子的技巧来——每一个技巧都有其奇特的名称。来看看以下六种常用策略吧!
Repetition of the same word or phrase at the beginning of successive[连续的] clauses or verses[诗节].
This memorable[难忘的] device appears most famously throughout Martin Luther King’s I Have a Dream speech. Early in World War II, Winston Churchill relied on anaphora to inspire the British people: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fight in France, we shall fight on the seas and oceans, we shall fight with growing confidence and growing strength in the air, we shall defend our Island, whatever the cost may be,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投降].”
相同的词语或词组重复出现在连续几个从句或诗节的开头。
这个令人难忘的用法贯穿于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极负盛名。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温斯顿·丘吉尔就应用首语重复法来激励英国人民:
“我们决不气馁,我们要坚持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在空中作战,而且越战越勇,越战越强。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本岛,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Repetition of an idea several times in different words.
If you’re a fan of 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注1, you probably recall how John Cleese used commoratio beyond the point of absurdity[荒谬] in the Dead Parrot Sketch:
“He’s passed on! This parrot is no more! He has ceased[停止] to be! He’s expired[期满] and gone to meet his maker! He’s a stiff[死尸]! Bereft[使失去] of life, he rests in peace! If you hadn’t nailed him to the perch[栖木], he’d be pushing up the daisies! His metabolic[新陈代谢的] processes are now history! He’s off the twig[小树枝]! He’s kicked the bucket[一命呜呼], he’s shuffled off[摆脱] his mortal coil[尘世], run down the curtain and joined the bleedin’ choir[唱诗班] invisible! THIS IS AN EX-PARROT!”
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语重复几次表达。
如果你是《巨蟒剧团之飞翔的马戏团》的粉丝,那么或许你能回想起在《死鹦鹉短剧》里约翰·克立斯是如何运用极其荒谬的语意重复:
“他去世了!这只鹦鹉回不来了!他停止呼吸了!他期满释放,跑去见他的造物者了!他成了一具死尸了!被剥夺了生命,他平静地安息!如果你还没把他钉在栖木上,那么他会把雏菊推起来!他的新陈代谢过程如今已成历史!他离开了小树枝!他一命呜呼,摆脱了人世纷扰。他放下帷幕,加入到泣血的隐形唱诗班中!这是一只前鹦鹉!”
Repetition broken up by one or more intervening[介于中间的] words.
Shel Silverstein注2 used diacope in a delightfully dreadful[可怕的] children’s poem called, naturally, Dreadful:
“Someone ate the baby,
It’s rather sad to say.
Someone ate the baby
So she won’t be out to play.
We’ll never hear her whiny[爱抱怨的] cry
Or have to feel if she is dry.
We’ll never hear her asking, ‘Why?’
Someone ate the baby.”
被一个或多个词语插入分解的重复。
谢尔·希尔弗斯坦在一首欢快又可怕的儿童诗歌——《恐怖》里非常自然地应用了间隔重复:
“有人吃了小孩,
这说起来让人痛心疾首。
有人吃了小孩
所以她不会在外边玩耍了。
我们再也听不到她抱怨的哭声
也无法觉知她是否口渴。
更无缘听她问:‘为什么?’
有人吃了小孩。”
Frequent repetition of a phrase or question; dwelling on[详述] a point.
One of the best known examples of epimone is Travis Bickle’s self-interrogation[审问] in the film Taxi Driver (1976): “You talkin’ to me? You talkin’ to me? You talkin’ to me? Then who the hell else are you talking…you talking to me? Well I’m the only one here. Who…do you think you’re talking to? Oh yeah? Okay.”
频繁重复一个词组或问题;详述某个要点。
要点重复最著名的一个例子是特拉维斯·比克尔在电影《出租车司机》(1976年)里的自我审问:“你在和我说话?你在和我说话?你在和我说话?该死的,你在和谁说话……你在和我说话?好吧,这里只有我一个人。你认为你在和……谁说话?喔,是的?好吧。”
Repetition of a word for emphasis (usually with no words in between).
William Shakespeare used epizeuxis to show King Lear’s sadness of his daughter’s death in King Lear:
“All my poor fool is hanged[绞死]! No, no, no life! Why should a dog, a horse, a rat, have life, And thou[你] breath at all? Thou’lt come no more.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重复使用一个词语,以示强调(通常没有词语介入其中)。
威廉·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使用紧接重复来表现李尔王对爱女之死的悲痛之情:
“我可怜的傻瓜被他们缢死了!没命了,没命了,没命了!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耗子,都有它们的生命,你却没有一丝呼吸!你是永不回来了。永远,永远,永远,永远,永远不会回来了。”
Repetition of words derived from the same root but with different endings.
The poet Robert Frost注3 employed polyptoton in a memorable definition. “Love,”he wrote, “is an irresistible[不可抵抗的] desire to be irresistibly desired.”
重复使用衍生自同个词根但不同词尾的词语。
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就用叠叙重复给爱情下了令人难忘的定义。“爱情,”他写道,“是一种无法抑制的渴望,渴望被无法抑制地爱上。”
If you want to write something memorable, to inspire your readers or perhaps entertain them, well then, repeat yourself—imaginatively, forcefully[强有力地], thoughtfully[考虑周到地] and strategically.
如果你想要写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让你的读者大受鼓舞,或者取悦他们,那么,重复吧——充满想象力地、强有力地、思虑周到地和战略性地重复吧!
注1:《巨蟒剧团之飞翔的马戏团》(1969年)是英国著名电视喜剧节目,以独特的幽默方式开创了一种被全世界广泛效仿和套用的喜剧模式。
注2:谢尔·希尔弗斯坦(1932-1999)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集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