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记忆

2024-10-02

重复记忆(共8篇)

重复记忆 篇1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 (70%) 的特点[1]。在脑卒中致残患者中, 患有认知功能障碍者43.5%, 其中合并记忆障碍者45.4%[2]。记忆可分为回溯性记忆 (RM) 和前瞻性记忆 (PM) 。前瞻性记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3]。脑卒中患者出现前瞻性记忆障碍在很多文献中都有报道[4,5]。出现前瞻性记忆障碍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减少, 独立功能下降, 生活、工作中时常需要他人的提醒和帮助。这部分患者在躯体功能康复之后, 仍然很难胜任独立生活、工作及社会交往的任务, 阻碍了患者回归社会的康复进程。因此, 本研究旨在探讨治疗前瞻性记忆障碍的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脑病中心住院患者60例, 男33例, 女24例, 年龄47岁~80岁 (56岁±3岁) ;脑出血17例, 脑梗死40例;左侧脑损伤21例, 右侧脑损伤36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3组患者最终完成研究A组18例, B组20例, C组19例。各组患者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1.2入选标准

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发病后1月以上, 一般情况稳定;年龄35岁~80岁;有记忆力减退主诉, 持续注意力大于5 min, 有一定的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 (RBMT) 评分小于21分。

1.3 排除标准

有精神疾病或痴呆病史;RanchoLosamigos认知功能状态小于7级水平;脑损伤患者日常记忆问卷 (简易版) 13项目中小于6个可能有问题。

1.4 治疗方法

A组:重复性经颅磁刺激+痴复康口服液组, 治疗时患者取坐位, 采用伊瑞德磁刺激仪, 线圈直径为12cm, 峰值刺激强度为1.2T, 脉冲时限为100s, 用60最大刺激强度 (0.72T) 刺激患侧额叶, 每侧刺激30次为一个序列, 频率为20Hz, 每日一序列, 连续治疗5d为一疗程, 疗程之间间隔2d, 每例患者接受4个疗程, 共4周的治疗。患者同时服用痴复康口服液治疗 (同B组) 。B组:痴复康口服液组, 痴复康口服液是由广东省中医院制成的复方口服液, 以紫河车、巴戟、北芪、边条参、当归、首乌、法夏、石菖蒲、远志、牛黄粉等为主的复方制剂。每毫升含生药0.83g, 每日3次, 每次10mL, 持续4周。C组:阴性对照组, 患者不接受痴复康和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3组患者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基本治疗, 不接受安理申、尼莫同等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治疗, 不接受针对认知功能的康复训练。

1.5 评测指标

治疗前后进行前瞻性记忆有关评估: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 (RBMT) ;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量表 (CAMPROMPT) 。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数据, 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及率,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3组间RBMT评分

采用配对t检验, 各组治疗后RBMT分值均较治疗前增高。组间比较:经正态检验, 治疗前后RBMT评分符合正态分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3组间治疗前RBMT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3组间评分有统计学意义, A组分值提高最多。详见表2。

2.2 3组间CAMPROMPT评分

各组治疗后CAMPROMPT分值均较治疗前增高。组间比较:经正态检验, 治疗前后CAM-PROMPT评分符合正态分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3组间治疗前CAMPROMPT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3组间评分有统计学意义, A组分值提高最多。详见表3。

3 讨论

3.1 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改善脑卒中后前瞻性记忆障碍

A组在治疗后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总分和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量表总分都有明显提高, C组的分值也有提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性经颅磁刺激能改善脑卒中后的前瞻性记忆障碍。与顾正天等[6]、黄居科等[7]的研究一致。分析重复经颅磁改善脑卒中后前瞻性记忆障碍的原因, 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前额叶。临床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认为, 前瞻性记忆更多依赖于前额叶皮层和丘脑的功能, 和任务有关的前瞻性记忆主要是前额叶加工的职责, 记忆成分的新联接在丘脑内完成。Burfess等[8]发现了前额叶皮质的激活 (相当于Brodmann 10区, BA10区) 与前瞻性记忆任务相关。本研究A组rTMS治疗位置为前额部, 采取的频率是高频 (20 Hz) , 对额叶皮层有兴奋作用, 使额叶的血液循环增加, 神经递质改变, 前瞻性记忆改善。 (2) 促进白质生长与修复。Duefing等[9]研究发现, 脑卒中后患者皮层下白质损伤与认知功能的损害密切相关。Feng等[10]发现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显著提高局部微管相关蛋白-2水平, 提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水平。Yukimasa等[11]发现高频 (20Hz) rTMS可以使血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升高, 以上几种物质均可促进脑白质生长。 (3) 改善脑代谢:Feng等[10]研究发现, 显著提高脑组织局部三磷酸腺苷 (ATP) 的水平, Siebner等[12]在研究中利用PET检查发现:高频 (20 Hz) 经颅磁刺激可引起额叶中部的扣带回前方、辅助运动区尾部、刺激区等区域皮质的脑葡萄糖代谢率 (rCMRglc) 升高。脑代谢增加, 神经组织的修复就会增快, 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4) 抗凋亡作用:Gao等[13]利用PET研究发现, 高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减少脑组织局部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 水平, 提高B细胞淋巴瘤-2因子/B细胞淋巴瘤-2基因相关x蛋白 (Bcl-2/Bax) 比值;该神经因子可保护缺血区的神经元, 减少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 (5) 促进脑血液循环:Pecuch等[14]发现高频刺激可以扩张阻力血管, 使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量增多, 提高患者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量。

3.2 痴复康口服液改善前瞻性记忆障碍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治疗前相比, B组在治疗后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总分和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量表总分都有明显提高。痴复康口服液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前瞻性记忆障碍[15]。中风之后, 脑脉痹阻, 脑髓气血之瘀积, 导致气血不足, 痰瘀浊气杂于脑髓, 脑失清阳之助, 蒙塞清窍, 元神失聪。因此, 气血不足, 精亏髓是少中风后健忘发病的根本, 而痰瘀既是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 又是致病的因素, 治疗宜益气补肾, 涤痰开窍。痴复康口服液以黄芪、边条参、当归、首乌补气血;以紫河车、巴戟天益肾填精髓以治本;法夏、石菖蒲、远志、牛黄粉为涤痰开窍醒脑以治标, 标本兼治, 共奏醒脑益智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显示, 痴复康的许多有机成分均有促进学习和记忆的作用。梁宏宇等[16]研究表明巴戟天可通过提高脑内乙酰胆碱的合成或释放, 增加信息在神经通路 (尤其是海马) 中的传递、保持及再现, 紫河车是人体胎盘加工而成, 对小鼠记忆学习能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中枢胆碱能神经递质有关[17]。黄芪补气升阳,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18], 黄芪提取物能降低海马神经元胞质钙离子, 钙离子对神经元细胞有损伤作用, 故黄芪提取物保护神经细胞。而且黄芪提取物能对抗β-淀粉样肽 (A13) 所致海马神经元损伤。远志、石菖蒲亦均有促进学习、记忆的作用[19,20]。

3.3 痴复康口服液+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前瞻性记忆障碍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治疗前相比, A组在治疗后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总分和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量表总分都有明显提高。3组间治疗前RBMT和CAMPROM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3组RBMT和CAMPROM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具体RBMT分值CAMPROMPT分值来看, A组提高的最多, A组的治疗效果最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前瞻性记忆障碍, 效果最好, 推测原因如下: (1) 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原理不冲突, 不矛盾, 有叠加作用。高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作用于脑卒中患者的额部, 刺激前额叶, 促进白质生长与修复, 抗凋亡, 促进脑代谢, 改善脑血液循环。痴复康口服液针对中风后健忘的病因病机, 补气血, 益肾填精, 涤痰开窍醒脑, 标本兼治, 可从整体改善患者的体质。 (2) 两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不相互影响, 不叠加。痴复康口服液安全, 临床应用未观察到副反应, 高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是物理因子作用于头部, 可能会引起患者头昏, 刺激量大时, 患者感觉到局部疼痛刺激。通常治疗结束, 患者头昏消失, 停止刺激, 疼痛消失。

摘要:目的 探讨痴复康口服液、重复性经颅磁刺激以及二者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前瞻性记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康复科及脑病中心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 (18例) :痴复康口服液加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组;B组 (20例) :痴复康口服液治疗组;C组 (20例) :阴性对照组。3组患者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4周。采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 (RBMT) 和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量表 (CAMPROMPT) 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前瞻性记忆功能的改变。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RBMT评分和CAMPROMPT评分均有提高 (P<0.05) ;C组治疗前后RBMT评分和CAMPROMPT评分无明显改变。治疗前3组RBMT评分和CAMPROMPT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RBMT评分和CAMPROMP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A组提高更明显。结论 痴复康口服液或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均能改善患者脑卒中后前瞻性记忆障碍, 痴复康口服液联合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脑卒中,前瞻性记忆,重复性经颅磁刺激,痴复康口服液

重复记忆 篇2

有研究表明:记忆的第二天,遗忘率最高,50%左右,也就是第二天你可能会忘记你所记忆的50%,第三天30%左右,第四天10%左右…。针对这点,我的方法是:每天在记忆新东西前,先重复记忆昨天的知识点(大概花半小时左右)和前天、前前天的知识点(各花10分钟左右。其实是认真的浏览一遍)。这样,每天的知识点就在以后的三天内被重复记忆。我的笔记本上都标有学习的日 期。在周末我还将上周的知识点也快速地浏览一遍。

我发现这个方法特别凑效,知识点都能劳劳记住,一个月前记忆的东西现在脑海中还十分清晰。每天所花时 间也不很多,只是有点麻烦,重要的是要形成习惯。

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腹腔镜切除术 篇3

1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6月~2008年8月, 我院收治重复肾并重复输尿管3例。男1例, 女2例。年龄24~47岁, 平均年龄35.3岁。主诉反复腰胀不适, 经超声、IVU、CT以及尿路逆行造影证实重复肾并重复输尿管畸形。其中2例重复肾输尿管开口于膀胱, 1例重复肾输尿管在靠近肾门处狭窄闭锁。IVU和CT增强显示, 所有患者上位重复肾功能不良, 但下位肾功能正常。

1.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后, 取斜仰卧位。在腹直肌外缘平脐处、右 (或左) 上腹外侧、肋弓与腹直肌交界, 分别放置10mm、10mm和5mm Trocar。电钩将结肠外侧腹膜沿Toldt线切开。剪开Gerotas筋膜和肾脂肪囊, 显露肾门血管以及输尿管结构。重复肾血管主要来自主动脉和下肾动脉分支。对于进入重复肾的较粗大血管可先试行钳夹, 阻断血流后, 可观察到重复肾颜色由红变暗。用Hem-o-lok夹闭重复肾动脉支并切断。重复肾的静脉较为纤细, 可用超声刀处理。重复肾血管完全阻断后, 其暗红色泽与正常下肾具有明显分界。沿分界线用超声刀切除囊变的上肾。在尽可能低位水平用Hem-o-lok夹闭重复肾输尿管并切断。切除囊变的上肾后, 残留于下肾表面的囊底部分切忌用电凝烧灼, 以免损伤下肾肾盏导致漏尿。肾周留置18F胶管引流。切除的组织经脐旁Trocar取出。释放气腹, 手术结束。

2结果

3例患者术中平稳, 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顺利, 不需要输血。术后第1天引流量为50~80ml, 以后逐渐减少, 第3天拔除引流管。平均住院7d。术后随访, 患者腰部不适症状缓解, 超声或CT提示肾上极囊性积水扩张消失。

3讨论

重复肾并重复输尿管是泌尿系统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文献报道, 发病率约为0.8%[1]。多数成年重复肾及输尿管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因合并重复肾囊性扩张、异位开口输尿管梗阻或尿路感染, 出现发热、疼痛以及腹部肿物就诊。超声一般只能显示重复肾, 输尿管显示不清楚, 除非重复输尿管合并积水扩张。CT、IVU或尿路逆行造影检查有助于重复肾与肾上极囊肿或上盏积水鉴别。对于合并梗阻感染的重复肾及输尿管, 以往治疗上主要采用开放手术, 切除囊状扩张的上位重复肾及输尿管。手术创伤大, 患者恢复慢[2]。近年来,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 一些学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小儿重复肾输尿管获得成功[3,4]。笔者采用腹腔镜经腹腔入路治疗3例成年人重复肾并重复输尿管畸形, 也获得满意效果, 下面就我们的一些体会结合文献做一简要讨论。

腹腔镜处理重复肾并重复输尿管畸形的关键是术中正确分辨上位肾与下位肾血供及输尿管。重复肾有其独立的血供系统, 主要来自主动脉和下肾动脉分支。手术中, 对进入重复肾的较粗大血管可先试行钳夹, 观察阻断血流后重复肾颜色的红暗变化有助于辨别血管。结扎切断所有重复肾动脉支后, 上位肾呈缺血暗红色, 与正常下肾存在明显分界。可沿此分界线环绕1周切除上肾。

在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畸形中, 30%病例表现为膀胱以外异位开口的单根输尿管, 70%为膀胱内异位开口的重复输尿管畸形[5]。Robert认为, 对于后者, 术前逆行下肾输尿管插管可帮助术中判断上肾或下肾输尿管[5]。对于重复输尿管的处理, 主张尽量靠近末端切除, 避免扩张的输尿管残留死腔反复感染导致输尿管残端综合征[6]。Robert主张, 输尿管残端开放不予结扎, 以方便引流, 但术前应施行排尿性膀胱造影检查, 排除膀胱重复输尿管返流存在[2]。

术后尿漏是腹腔镜重复肾部分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可能与重复肾残留缘渗液有关[7]。笔者认为, 彻底结扎切断重复肾的血管分支也是防止术后尿漏的关键。因为重复肾尿液主要来自肾小球的不良滤过, 彻底阻断重复肾血供后, 则导致肾小球萎缩而滤过停止。近期我科曾处理1例重复肾外伤患者, 术中仅将下肾切除, 残留重复上肾而发生术后尿漏。经DSA栓塞上肾血管后, 尿漏随即停止。此外, 在切除囊变的重复肾后, 切忌对残留的囊底部分进行电凝烧灼, 以免损伤下肾肾盏发生漏尿。

总之, 采用腹腔镜治疗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畸形, 安全易行, 并发症少且恢复快。

摘要:目的:初步总结重复肾及输尿管腹腔镜手术经验。方法:重复肾并重复输尿管3例。男1例, 女2例。平均年龄35.3岁。主诉反复腰胀不适, 经超声、IVU、CT以及尿路逆行插管造影证实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畸形。经腹腔径路腹腔镜探查患肾。将结肠向内侧推离, 分开肾周脂肪囊, 暴露肾门血管和输尿管。辨别上肾输尿管予以结扎切断。切断上肾血供后, 上肾与正常下肾存在明显分界线, 超声刀沿分界线切除囊变的上肾。留置引流管23d。结果:3例患者恢复顺利, 出血少。术后第1天引流量为50~80ml, 随后逐渐减少, 第3天拔除引流管。平均住院7d。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重复肾及输尿管畸形安全易行, 并发症少、恢复快。

关键词:重复肾及输尿管,腹腔镜,手术

参考文献

[1]Schlusscl RN, Retik AB.Ectopic ureter, ureterocele, and other a-nomalies of the ureter〔M〕.In Walch, PC (ed) .Compbell's Urology〔M〕.Philadelphia, Saunders, 2002.2007-2052.

[2]Robert A, Gill IS.Laparoscopic upper pole partial nephrectomy for duplicated renal collecting systems in adult patients〔J〕.Urol-ogy, 2007, 69 (6) :1202-1205.

[3]Janetshek G, Seibold.Laparoscopic hemi-nephrectomy in pediat-ric patients〔J〕.J Urol, 1997, 158 (3) :1928-1930.

[4]Wang DS, Bird VG, Cooper CS, et al.Laparoscopic upper pole heminephrectomy for ectopic ureter:surgical technique〔J〕.J En-dourol, 2003, 17 (4) :469-473.

[5]方昆豪, 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影响诊断图谱〔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8.68-136.

[6]高新, 王德娟.腹腔镜治疗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见:梅骅, 陈凌武, 高新.第3版.泌尿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046-1049.

重复价值在哪里 篇4

什么是持之以恒? 简单地说就是重复。 有一本书叫《变异》,我建议没读过的都买一本看看。 这本书提出“一万个小时定律”,书中分析了很多有名的成功人士,发现无论是比尔· 盖茨,还是打高尔夫的泰格·伍兹,要想成为高手中的高手,在某个领域成为杰出的专家, 一万小时是最基本的投入。

我发现编程序也是这样。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程序员, 怎么也要写10万到15万行以上的代码。 如果你连这个量级的代码都没有达到,那说明你还不会写程序。

中国有句俗话:勤能补拙(zhuō)。 “勤”里面就有对重复的态度和方法。 我早期创业的时候, 也做过很多重复的事, 有时候也会厌倦,退缩,想打退堂鼓。 但当时我看了一本书叫《非常营销》。 书里有一段,恰恰写到企业家宗庆后不厌其烦地在全国走访上千家经销商和代理商,一遍又一遍地讲重复的话,一遍又一遍地打动每个经销商和代理商。 我看完以后,什么也不说了,接着去跑下一个城市。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坚持下来,你就可能做到了。 很多人只看到人家成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为成功做出的积累。

重复胃1例 篇5

患者, 男性, 40岁。因“体检发现贲门部占位6天”于2012年5月17日入院。当地行腹部B超时发现贲门部囊性占位, 无腹痛、腹胀等表现,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胃镜:贲门下方胃底肿块 (胃壁外?) , 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 (见图A、B) , 予进一步行“腹腔镜下腹膜后囊肿切除+胃部分切除术”, 术中见囊肿位于胃底后方, 约3cm×2cm, 与胃壁粘连致密, 内可及乳酪样物液。术后病理: (腹膜后) 囊壁样组织, 镜下见囊壁为消化管壁组织, 一侧面衬覆柱状和鳞状上皮, 下方见少量胃腺、食管腺。病理诊断: (腹膜后) 符合重复胃。术后拆线出院, 随诊两年未见复发。

图A见胃贲门部后方见一大小约4cm×4cm的类圆形低密度影 (白色箭头处) , CT值约20HU, 边界清楚, 左前壁见钙化。

图B增强后病灶无强化。

2 讨论

重复胃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性疾病, 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病, 成年发病极为罕见, 病变形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囊性包块, 多为单发, 极少与胃腔相通, 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 大部分在胃大弯。目前重复胃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大多数专家比较认可的理论是胚胎时期消化管发育异常。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症状表现为有腹部肿块、呕吐、体重减轻、腹痛、贫血、上消化道出血等, 最典型的特征为触及腹部肿块[1], 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 本例患者因体检发现而无相关的临床症状。

该病在手术前往往难以明确诊断, 常在术后证实。腹部超声、CT及MRI可发现上腹部囊性肿块, 并可显示与周围毗邻器官的关系, 但难以明确病变的起源, 内镜超声能分辨出胃壁的各层结构及附着于胃外层的囊肿, 有助于诊断, 但由于该病罕见, 本身临床表现不典型, 增加了诊断的难度。重复胃的诊断标准: (1) 囊肿紧贴消化道某一部位; (2) 有发育良好的肌壁; (3) 囊内上皮与消化道某部位上皮一致[2]。本例患者囊肿位于胃底下方, 与胃腔不相通, 与胃壁粘连紧密, 囊壁为消化腺组织, 可见少量胃腺、食管腺。完全符合重复胃的诊断。

重复胃有恶变的可能, 因此临床上发现腹部囊性肿块, 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与胃壁关系密切时, 需考虑重复胃, 如无明显禁忌, 即使无临床症状, 也应该尽早手术, 并切除与囊肿邻近的组织, 以免症状复发。本例患者行囊肿切除+胃部分切除术后效果较好, 随访两年腹部囊性肿块未复发。

参考文献

[1]Theodosopoulos T, Marinis A, Karapanos K, et al.Foregut duplication cysts of the stomach with respiratory epithelium[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7, 13 (8) :1279.

重复广告效果探析 篇6

重复广告的界定与范畴

本文研究的重复广告是指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在一个广告中对其表现元素进行多次重复的广告形式。重复广告又分为绝对重复和相对重复两种类型。绝对重复广告是指一个广告中其广告语、广告情节、广告背景、广告音乐等元素进行单纯多次重复的表现形式。比如“恒源祥, 羊羊羊”、“春节回家, 黄金搭档”、“治嗓子, 金嗓子喉宝”就属于这种类型。相对重复广告是指一个广告中对其核

心内容进行多次重复, 其广告背景、音乐可以变化的表现形式。比如“送长辈, 黄金酒”的核心广告语就多次重复, 但其广告场景就富于变化。另外, 在不同媒体、不同频道、不同时段反复多次推出同一广告, 则不属于重复广告的范畴。

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情景模型理论

要比较重复广告与非重复广告效果, 首先要确定影响广告效果的诸多因素, 在确定除了重复广告与非重复广告两种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变量外, 其他影响因素要基本一致, 这样, 广告效果 (因变量) 与重复形式 (自变量) 才能建立联系。

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向广告效果的影响应该是“情景”性的, 其中Vuokko的情景模型理论比较成熟。他认为:广告效果的决定要素分为两大类, 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要素是指受众方面, 比如受众接受广告信息的动机、机会、注意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这些决定了受众投入是“高”还是“低”。外部要素包括:一、广告信息的表达形式, 比如广告表现形式、风格等。二、广告传播所采用的媒体性质, 比如电视、报刊、网络等介质。不同媒体其覆盖率、到达率以及媒体形象都不同。三、传播环境。包括环境中已经存在的干扰信息, 比如竞争广告的数量, 也包括可能影响受众判断的公共氛围。

本文选择保健酒品类, 选择了新品黄金酒和第一品牌劲酒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Vuokko的情景模型理论, 在内部影响因素方面选择了投入“高”的受众作为研究对象, 也就是保健品酒的关注者及购买者。在外部影响因素方面:一、广告信息的表达形式。黄金酒属于重复广告形式, 劲酒属于非重复广告形式。二、媒体的性质。都选择电视广告且都是在CCTV-1中投放。这就避免了因媒体不同, 其覆盖率、到达率、传播效果不同引起广告效果的不同。三、传播环境。黄金酒和劲酒广告都是在CCTV-1天气预报后至《焦点访谈》黄金时段播出, 相同时段的选择排除了传播拥挤度不同的差异。本研究在最大程度上使影响广告效果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趋于相同。不同的是广告表现形式, 即重复广告与非重复广告, 力求广告效果指数差异与广告表现形式高度相关。

重复广告与非重复广告效果比较分析

本文选择了酒品行业的六个保健酒品牌, 其中黄金酒的表现形式属于重复广告, 且是一个新品牌。其他五个品牌的表现形式属于非重复广告, 都是老品牌。其中劲酒是保健酒品类的第一品牌。此次研究采用的是网络付费调查, 有效样本851份, 男女比例为56∶44, 年龄在10岁至60岁之间, 其中10岁至20岁占5.3%, 20岁至30岁占46.8%, 30岁至40岁占34.2%, 40岁至50岁占10%, 50岁至60岁占3.7%。

广告回忆率效果分析。表1不提示广告回忆率数据显示, 重复广告黄金酒的回忆率为66.1%, 远远高出第一品牌劲酒45.2%以及其他品牌回忆率。根据调查不提示广告回忆率显示, 黄金酒重复广告形式的回忆率高于黄金酒其他表现形式, 同时黄金酒42.9%的提示回忆率也高于劲酒31.9%的提示回忆率。

广告喜好度分析。表2广告喜好度数据显示, 黄金酒43.2%的喜好度低于劲酒56.8%的喜好度。另从喜好原因分析数据显示, “以前知道”是喜欢的主要影响因素, 占喜欢原因的32.9%。这也反映了黄金酒作为新品牌没有品牌熟悉度的积累。

广告表现力分析。从广告表现力数据分析, 黄金酒在主题突出、信息强烈和简单易记上与劲酒差异较小, 在创意新颖方面, 黄金酒 (2.8分) 和劲酒 (3.5分) 具有明显差异, 在表现完美上, 黄金酒 (2.7分) 与劲酒 (3.4分) 具有明显差异。

购买意向度分析。根据品牌购买意向数据显示, 黄金酒购买意向34.9%, 明显高于劲酒19.6%以及其他品牌。实际购买数据显示, 黄金酒实际购买率24.6%, 低于劲酒35.9%的实际购买率。这与黄金酒是新品牌, 铺货渠道与老品牌存在差距有关。

重复广告与非重复广告效果分析总结

重复广告具有高回忆率, 适合新品牌推广开拓市场。重复广告黄金酒66.1%的回忆率远远高于拥有十几年品牌积累的第一品牌劲酒45.2%的回忆率, 在广告内容提示回忆率上, 黄金酒42.9%也高于劲酒31.9%, 这显然不是巧合。“送长辈, 黄金酒”六个字包含了核心诉求和品牌名, 并反复重复5次, 令其在拥挤的广告时段脱颖而出, 让人记忆深刻。在心理学上, 重复是大脑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密码, 早在1885年,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研究就表明, 重复对增强记忆有着重要作用, 重复的信息刺激是防止遗忘的最基本手段。“恒源祥, 羊羊羊”的重复广告挽救了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脑白金重复广告使其品牌成为保健品行业的翘楚。重复广告有着惊人的回忆率, 这是广告是否有效到达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新品牌上市, 其知名度低且市场竞争白热化, 如何快速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一大难题。Hasher、Golstein和Toppion在1977年发现重复有着真实效应 (true effect) , 也就是说, 重复信息使人产生真实、信任效应。重复广告更适合新品牌开拓市场, 增加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

重复广告创意表现欠佳, 喜好度偏低, 应加强表现力。重复广告黄金酒43.2%的喜好度低于劲酒56.8%的喜好度, 其创意新颖2.8分和劲酒3.5分差异较大, 表现完美黄金酒2.7分与劲酒3.4分具有明显差异。可见黄金酒重复广告在创意表现上略有欠缺。要改变重复广告的负面效应, 就要在坚持重复形式的原则下, 从趣味性、亲和力、创造性等方面增强重复广告的表现力。

重复广告具有高购买意向, 应从铺货渠道、合理价格体系以及促销转化为实际购买。重复广告黄金酒购买意向34.9%明显高于劲酒19.6%以及其他品牌, 而黄金酒实际购买率24.6%却低于劲酒35.9%。一般情况下, 购买意向 (态度) 与实际购买 (行为) 相关。之所以出现高购买意向而实际购买率较低, 这与黄金酒是新品牌, 其铺货渠道网络搭建滞后有关。同时, 同规格的劲酒礼盒装 (2瓶) 市场价75元, 黄金酒礼盒装 (2瓶) 市场价298元, 价格是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要使重复广告高购买意向转化为实际购买, 还应从铺货渠道、价格体系、促销等多方面进行整合。

参考文献

[1].吴长坤:《赢在网络营销》,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0年版。

[2].葛岩:《重复广告效果的分析》、《现代传播》双月刊, 2005 (2) 。

“预设”精彩重复“生成” 篇7

一、预设“矛盾”的教学, 孕育即时的“生成”

教师实际教学之前, 必定是有了详细的教案。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 对于教材的把握, 决定了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优秀的教师往往举重若轻, 在实际的教学中, 把“生成”处理的了无痕迹, 其实教者早已胸有成竹了。在这样的课堂中, 预设让教育成为了艺术。

成功的教学源于促进“生成”的“预设”。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前概念来制造教学矛盾, 推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使教学过程深刻而富有个性, 用学生的激情点燃理性的课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根基于成功的预设, 只有预设有了思维深度, 才能引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 才能承载着教学的有效“生成”。

例如, 在教科版科学三下《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 教师预设学生会通过尺来量粗细不同的瓶子里水的高度, 来比较水的多少, 从而引发学生思维的矛盾。是不是发现了学生的前概念中的问题, 马上进行纠正呢?这样做就浪费一个极佳的教学的“生成点”。教师在这里要做足工夫, 把这一典型错误放大。教师给每组学生提供了不同粗细的杯子、尺子等, 让学生自己来比一比。结果发现, 用了标准工具尺子、标准单位毫米, 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要时刻激起学生心中的疑问, 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 让学生一起来感知、剖析、领悟。教师让学生观察三个数据差别大的小组和他们的实验器材, 让小组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就很自然地说出:“杯子的粗细不同。”从而达到在矛盾和实践中修正学生原有的前概念的目的。使每个独立的个体想法在与群体的交流中, 得到交融, 主动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 用理性与激情建构智慧的课堂。

在这个实例中, 我们可以看到, 其实, 看似是学生的“生成”, 但却是教师预设的“生成”, 是教学的精彩所在, 也是建立在学生前概念基础上的有效“生成”。但是, 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案, 把生成孕育在教学中, 通过一步步地引领学生探究, 才能促使有效“生成”, 水到渠成。

二、捕捉动态的“生成”, 聚焦智慧的“交流”

富于“生成”的课堂教学, 往往能创造出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 是教师所追求的。我们追求的课堂, 必定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必定是一个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循循善诱的课堂。如何达到教学目标呢?教师要关注教学的动态, 关注课堂的变化, 善于捕捉学生的前概念的矛盾, 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教师要细心捕捉、聚焦矛盾来落实好课堂的“生成”, 创设一种循循善诱、具有生命力的科学课堂。

1. 细心捕捉, 在倾听中动态生成。

教育的过程是倾听的过程, 倾听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倾听给了学生“活跃”思想的机会, 也给了教师捕捉“生成”的机会, 教师应该满怀智慧去倾听学生的一个个别出心裁的想法。科学教师应该善于在倾听中捕捉学生在科学学习中闪现出来的富有创意的思想火花, 并尽可能创设条件, 把学生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转化为卓有成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和创新活动。教师要灵活应变, 巧妙应对学生的发现, 将弦外之音升华为思想的结晶。

例如, 在教科版科学五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 对于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师就应该注意倾听, 学生普遍认为“声音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教师应该着眼于局部的精雕细琢, 进行精心的预设。通过对比实验把教学指向受力而不发声的橡皮筋、钢尺, 从而展开教学。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认识到“物体受力不一定发声”, 激发学生思维的“矛盾”, 引起学生深入思考, 从而激起学生修正前概念的欲望。把教学的方向引领到观察和分析两种物体在发声和不发声时候有什么区别上来, 促使学生主动观察、记录、比较、分析, 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自觉构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

可见, 倾听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活动的前奏, 引领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基于倾听的“生成”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使科学课更具有魅力, 当合作与交流成为课堂的主旋律的时候, 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开放、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倾听营造了一种师生安静却富有智慧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却更有生命力。

2. 聚焦矛盾, 在交流中收获生成。

第思多惠说:“要给予儿童真知, 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言语的碰撞中, 探究者可以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有效的审视, 可以领悟出自己逻辑的矛盾, 引导认知冲突, 从而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 在教科版科学五下《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一课中,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 我们的眼光总是聚焦在生成的气体上, 但是, 难道我们就不能在放入过量的小苏打后, 把眼光聚焦在反应后的液体上吗?教师引导一下:“那透明液体是什么?让我们分析一下, 透明液体是白醋吗?”课堂就活跃了。通过师生交流, 学生跃跃欲试, 在透明液体里放入小苏打检验透明液体还是不是原来的白醋。教师的有效引导, 对于透明液体和白色粉末的处理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实验设计。引领学生进入全新的教学领域, 开拓了新的教学思路。最后把透明液体倒出来, 放入小苏打, 发现没有气泡。这样就能够真正说明产生了新物质。同样构建了化学反应这一科学概念。积极的教学活动和开放的教学思路, 在促使学生在进行推理的时候, 通过教师的引导, 制造了教学的矛盾, 活跃学生思维, 在交流中促使学生科学概念的建立和完善。

可见, 在教师引领下的交流可以聚焦学生思维的矛盾, 激发彼此的灵感, 彼此之间相互“抛绣球”, 促进新的假设的建构和对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交流让科学课充满了生机, 使课堂富有生命力。

重复美的数字作用 篇8

接触到“重复美”这个词是从导师韩济平教授给我们布置的书籍作业开始的, 经过了几次“重复美”书籍的设计表现, 我对“重复美”的理解从刚开始的初级阶逐渐深入了。刚开始, 我认为重复就是把一个元素完全的照搬和复制, 后来, 在韩老师一次次的引导下, 才知道重复并不是那么的单调和无味, 它还包含了更多的层次和内涵。它纯粹, 富有凝聚力和力量感。

在书籍设计表现中, 我慢慢的找到了我对重复的理解, 我认为, 重复中蕴含着数字元素和概念, 数字伴随着重复时刻发生。“好事成双”是中国人常说的一个词, 体现出中国人对重复美的偏好。在中国传统工艺中重复的手法也被广泛运用, 从彩陶到青铜器再到青花瓷等, 重复手法一直被广泛的运用。而数字则更容易使人联想到西方, 因为数字蕴含着理性, 一就是一, 二就是二, 体现着多与少, 体现着秩序和顺序关系。例如:数字2、4、8是倍数的关系, 在最小单位2为基础上重复着这个数字关系。又如, 数字11、33、55、又体现着另外一种重复关系, 可以说是“双”与“对儿”的概念。因此, 中西方在对重复美的审美及运用方面也是存在差别的, 东方侧重某个视觉元素的重复排列而呈现出的效果, 而西方是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数字与元素之间的关系。因此, 重复中存在着相同, 也存在着相异。有和谐也有变化。

二、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开设了“构成”这门专业课, 构成中有一种方法就是重复构成, 那时候只是呆板的把一个图形进行复制, 思维仅仅局限在二维空间内。殊不知重复也可以体现在三维空间内。书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韩老师说过:书籍就是个容器, 富有空间的容纳之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一张纸上, 我们可以画出很多很多不同样式的鸡蛋, 或者将一个鸡蛋进行无数次的临摹。这就是二维中的表现。我们也可以在立体空间中表现重复, 比如做一本100码的书, 我们可以用100种方式去表现100个不同形状的鸡蛋。圆形的, 椭圆的, 浅色的鸡蛋, 深色的鸡蛋, 大鸡蛋, 小鸡蛋, 好鸡蛋, 坏鸡蛋, 咸卤蛋, 臭鸡蛋, 煎鸡蛋, 煮鸡蛋, 鸡蛋羹, 打碎的鸡蛋, 踩碎的鸡蛋, 咬碎的鸡蛋……, 最后的书籍可能就是一本食谱。

三、从图形元素到材质

“选择就是设计”, 导师韩济平教授这么说, 告诉我们设计要主动的“因一而入”, 从自己感兴趣和感受最深的那一点进入设计, 以达到纯粹和富有单一性的美感。所以, 重复美的数字作用也体现在对一的珍重与重视, 这一点是区别与过去设计的。过去的设计仅仅局限在造型和思想创意方面, 今天的设计则需要设计师从更新更巧的角度去构思, 比如创意实现的方式、色彩、所用的材质等。有时, 一件旧的设计仅仅需要改变一种材质或者一种颜色就具有了当代艺术的韵味。

以牙签为例, 人们惯性思维中的牙签就是两头尖的, 原木色彩的细木棍。当今的设计, 因该赋予牙签更多的色彩和形状, 一盒牙签可以有100种颜色, 牙签也不是必须用木头的材质, 在低碳生活的大环境下, 牙签可以是更多其他的材质。牙签可以一头尖;一头圆;一头软;一头硬;一头大;一头小;一头是木头;一头是塑料;一头是红色;一头是绿色;一头是牙签;一头是缝衣服用的针……只要我们肯想敢做, 变化是无穷无尽的。这让我想到了世博会的英国馆──6万根牙签的杰作。

四、从博物馆到大超市

古代人们制作的生活用品如今都摆放在博物馆里了, 从简单的生活用品已经变成了无价的艺术品。如今, 我们所用的生活用品在大超市里都在卖, 是时代的需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丰富, 以至于很多人患有“选择恐惧症”。是工业革命给当今时代带来了便利与平等, 其中“模件化”生产方式体现着重复的相同性与规律美。

我认识的一个人在一家生产牛奶的工厂里工作, 他的工作就是贴标签, 一袋一个标签, 一箱一个标签, 整天重复这同一个动作,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这是工业革命的成果, 是责任分工的结果。看着超市摆着整整齐齐的食品, 用品, 家具, 服装……, 我们很难不意识到, 是重复带来的便利, 是责任分工带来的便利。

五、从纸张开本到数字概念

早在古希腊, 人们就开始使用数学建立完整的理想主义思想体系, 并应用于建筑、绘画等艺术之中, 毕达哥拉斯提出著名命题“万物皆数”。毕达哥拉斯树是由毕达哥拉斯根据勾股定理所画出来的一个可以无限重复的图形, 用来解释和理解数学的审美观。

去年去看了书籍展, 书籍展汇集了不同开本的书籍, 从半开到32开, 再到迷你书籍。看上去变化多样的书籍开本, 其实它们只是重复了“倍率”这个数字关系。就像我们手中的一张白纸, 我们不停的对折下去, 然后打开, 我们会看到大小一样的几何形。这就是韩济平教授所说的“倍率分割”。

这个简单的例子, 是我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我们将一张纸不停的对折, 其实就是重复了一个数字的关系, 重复了一个倍率。我们将纸打开, 看到的是相同形状的矩形, 排列的是那么的整齐, 那么的有秩序, 那么的有力量, 那么的单纯, 那么的“一一”……数字的力量在这个简单的实验中体现的是那么的淋漓尽致, 那么的真切。

六、从“视觉平衡”到“逻辑分割”

在前几年的海报设计中, 人们总会用类似“视觉中心点”这样的字眼来评价平面作品的好与坏, 以至于很多作品的版式布局千篇一律, 原因是设计者初浅的靠“眼力”在画面中找到和谐的比例关系, 目的是追求画面的“稳”。但是, 今天的设计更加倾向于单纯的逻辑分割 (网格设计) , 就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 找到共同的数字比例关系, 将图形、文字、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安排在固定的框架中, 实现形的单纯性和简洁的表达方式。表面看上去是很呆板的版式, 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丰富性——呆板中蕴藏着变化、收缩、延展、重复、集中等位置关系。可以说, 网格才是版式设计的本质。在版式中, 我们只要遵循着一个数字关系, 彻底的遵循下去, 就不会出现怀疑自己审美的结果。网格就是你自信的原动力。

还记得两年前韩老师指导我做毕业设计的时候, 我所设计的书籍开本是正方形, 书籍的封面恰好是一个正方形的印章, 我很容易就找到了书籍封面的数字关系——居中, 上下左右各占整体尺寸1/2的位置。但是里面的内页我就没有继续遵循这个关系, 以至于乱了阵脚。韩老师告诉我, 你一定能想出办法, 让所有的文字和图片都放在中间的版心中。最后, 我整本书重复了居中这样的关系, 胸有成竹的驾驭了整本书的设计, 找到了设计的发力点, 即用数字关系驾驭整本书是那样的得心应手, 尝到了设计的“甜头”。

我们用数字关系去做设计, 往往做出的设计就是简洁而单纯的, 不会拖泥带水。数字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往往是使版面变得对称、统一、集中、和单纯化, 这样的特点恰恰符合今天大众的需求和审美特点。

七、从“孤品”到系列设计

重复美的数字作用还体现在作品的数量上, 前几年很少有人提及“系列作品”这个词, 那是因为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重复的作用,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太关注于对作品的变化性, 而没有从统一中找到变化性的存在, 这是由人们的顺向思维决定的。比如, 两个水杯, 人们往往很容易能找到两个杯子的差异性而忽视了二者存在的相同性。

孤立的作品是不会形成秩序感的, 重复就是一个量的变化, 随着量的变化, 数字的关系也随着变化。因为有了数量的增加, 才会达到质变的效果。

在这里我想举个例子, 我们与朋友的交往和接触, 从陌生到知己, 重复了无数次的相见、告别。从最初的脸熟到最后的默契, 是重复的力量让我们彼此的印象愈来愈深刻。以至于对方某个手势和动作就会让你明白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艺术作品也是这样, 只有同一种表现手法一次次的重复表现, 才会让人印象深刻, 以至于看到了作品就知道作品出自于谁之手。

因此, 现在的设计和艺术作品更多的是系列作品。这就更加印证了导师韩济平教授那句话:选择就是设计。只要抓住自己珍惜的那么一点点东西一直做下去, 这一点点东西会变化出无穷无尽的表现方式和视觉效果。重复就是变化!

八、从一百到一

重复的数字作用有时真的很有趣, 按照理性的数学思维来判断, 数字相加怎么会越加越少呢?但是, 不得不承认, 重复的数字作用还真能达到这个效果。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要给一间新房子做室内装修, 需要装饰和购买的家具和用具太多太多, 窗帘、家具、灯具、生活用品、餐具等等, 掰着指头数出一百个真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可是这么多的用具和产品我们只要给它们一个统一的色彩——白色, 你还会去百里挑一吗?我相信你只会感觉到一个东西的存在, 那就是白, 可以想象, 这样的视觉效果是多么的震撼, 它不仅是一个设计, 而且还是一件艺术品。虽然它单纯到极致, 丰富的甚至有些空洞,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100就等于1, 因为是1让99个个体变成了同一件东西。

这个例子也让我们明白:重复能消除个性, 让整体变得统一, 统一中又含有丰富的层次和变化。想想白色的床边有一个白色的床头柜, 柜子上有白色的台灯, 台灯泛着白色灯光, 床上有白色的床垫, 床垫上面是白色的床单, 床单上面是白色的枕头, 枕头上面是白色的枕巾, 枕巾上面是一个白色兔玩偶, 兔玩偶带着白色的眼镜……如此富有层次的变化还会让你怀疑重复仅仅是死板的复制吗?有时, 仅仅是因为一个色彩, 就可以让你浮想联翩。

结语

上一篇:商标词翻译的文化差异下一篇:电工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