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生态村申请

2024-11-04

文明生态村申请(共8篇)

文明生态村申请 篇1

博济桥街道办事处柴庄小区 省级生态文明乡村申请报告

柴庄小区位于阳谷县火车站西,紧靠京九铁路,现有5个居民小组,153户,567人,原有耕地458亩。近年来该小区借助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优势,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利用国家政策,高起点搞好规划,高标准搞好建设,积极稳妥地对原村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几年前的柴庄,百姓住的是柴扉平房,胡同院落里跑着鸡、鸭、狗、羊,几条坎坷不直的街道尘土飞扬,雨雪天街道泥泞路不畅,老百姓大多穿着陈旧衣裳,呈现出一个地地道道的昔日农村景象。

1996年初,县城修建站前街及东环路,一次性占去柴庄230亩耕地,到2002年时,又有十几个机关事业单位在此征地建设,因此柴庄所剩耕地无几。面对现实,小区支部一般人破釜沉舟,确立了“整村拆迁,整村改造,商业立村”的工作思路。他们多次组织外出学习,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得到了全小区居民的充分认可,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2004年开始,街道党委、小区支部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柴庄拆迁改造之路。

一、发挥优势搞规划

县规划、建设、土地等部门对全小区进行了实地测量,挖掘小区优势,聘请了专家、学者对小区进行了整体规划。规划方案在全小区公布,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使规划人人皆知、深入人心。

二、阳光作业搞拆迁

拆迁伊始,所有操作过程均实行阳光作业,使老百姓明白、放心。房屋、土地评估结果以及补偿额一律张榜公布,接受全体居民监督,居民无异议后,补偿额及时发放到户。拆迁工作分两期,每期近千间房屋,不到两个月就全部顺利拆迁,为全面改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着眼未来搞建设

从2004年6月开始,柴庄的商业步行街按照规划开始建设,相继建成了:①2004年10月投入使用的占地2万平方米的综合市场一处; ②2006年10月占地26亩、建筑面积26800㎡的高档封闭式居住小区——盛世家园投入使用;③2008年7月一个占地1.1万平方米的绿地休闲广场竣工使用;④2008年10月柴庄商业步行街建成并投入使用,至此全体居民拥有了人均40平方米的经营性用房;⑤修建了排水管道,安装了路灯、自来水、天然气,组建了环卫、物业等公司,使柴庄小区居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同时得到提高。

2008年10月24日,柴庄举行了“旧村改造全部完工暨商业步行街启动”庆典活动,整个柴庄的拆迁改造全面完成。通过旧村改造,一个拥有自主建设的两条商业街、一处综合市场、一个居民小区、一处文化广场的新柴庄拔地而起。目前,两条商业街可容纳商户800余户,吸引外来就业人口达2000余人,人年均增收6000余元。

昔日贫穷落后,脏、乱、差的落后村庄,变成了现在的高楼林立、商铺云集、道路纵横、秩序井然、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尊老爱幼,树立文明村风

集体富了,居民的腰包鼓了,小区支部一班人更加重视老年人工作。

首先,1991年就成立了以支部书记柴保贞书记任会长,柴保亚、杨先启等5位同志任会员的老年协会组织,该协会曾被市委评为优秀单位。

其次,加大了对老年事业的投入,着力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环境。小区集体出资500余万元,铺设了柏油路,安装了路灯、自来水和天然气,并修建了排水管道,为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方便。2008年,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占地1.1万平方米的绿地广场竣工使用,该广场配备了一处音乐喷泉,数字屏幕矗立在广场中央,4处凉亭,14处健身器材,一个舞池,一处篮球广场,并建造了石凳、石桌,供老年人休闲下棋,从而为老年人休闲娱乐搭建了平台。同时一处面积50平方米、藏书2000余册的文化大院正式启用,图书可供老年人随时翻阅,从而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第三,落实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60岁以上的69位老年人与其子女全部签订了“赡养老人协议书”,并受柴庄小区及县老龄委的监督。从2009年元月份小区支部班子在集体积累中每月拿出9000余元资金对69位老年人按时发放生活补贴,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医疗保障上,小区集体出资为他们全部落实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解决了他们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人到老年,意外难免,小区集体又出资2000余元为69位老年落实了“银龄安康保险”,使他们人身意外伤害得到保障。将特困、低收入的所有老人全部纳入了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并对五保户家庭进行集体供养。另外,还为69位老年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使他们享受到了老年人应该享受的一切优惠政策。

第四,集体送温暖,老人得实惠。二十几年来,小区支部一班人在每年的老人节从集体中拿出万余元用来发放慰问品、慰问金,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近几年,还邀请戏剧团进行表演,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每年的年末,小区支部一班还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并将评选结果张榜公布,从而营造了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柴庄小区支部一班人始终心系老年人,正在高标准努力,使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康的晚年。我们相信:柴庄小区的老龄工作将会越来越好。

2010年底,柴庄小区集体出资130万元为全小区居民安装了暖气,又出资90万元为家家户户安装了天然气,使全小区居民过上了城里人的好日子。目前,柴庄小区商业兴隆,居民和谐,家家天然气,户户自来水,明窗几净,夜晚路灯通明,治安管理良好,一个平安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大家面前。

文明生态村申请 篇2

(一)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在1971年10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正式提出,一经提出,这种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城市发展模式就受到全球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众多的研究中,生态城市至今还没有受到普遍认可和支持的定义,需要更多的学者对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

前苏联生态学家Yani Lsky提出:“生态城市要求把建设城市的技术、自然完全融合,强调人在城市生态中的重要性,民众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环境的质量都要得到一定的保护,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元素,产生一个理想的城市模型。”

中国的黄光宇教授(1989)也撰文指出:“生态城市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综合研究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复合型生态系统,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

从国内外研究的现阶段成果中可以发现,生态城市的内涵可以界定为: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人、自然和人和自然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用生态平衡等原理推进城市的建设。

(二)生态文明城市

自概念提出以来,国内众多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覃玲玲(2011)提出:“生态文明城市要求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系统达到一种良性循环,强调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王家贵(2012)撰文指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求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为基准,以全面提升居民持久的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提升各类自然资源维护和利用效能,进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持续促进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

目前国外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这一概念并没有太多的研究,总结国内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为:考虑生态系统自身的承受能力,改变以索取自然为主的城市建设方法,寻求适合本地环境和自然的城市建设路径,挖掘城市资源和潜力进行城市建设。

(三)水生态文明城市

水生态文明城市是近年兴起的新兴概念,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缺乏。

王沛芳等学者(2003)在分析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城市水生态建设模式,表明水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黄红(2013)在《广州水生态城市建设构想》阐述了从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防洪潮减灾体系、水生态系统健康调控体系、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等方面建设水城的构想。

综合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为:人类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自觉保护水生态系统、实现人水和谐发展方面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水”,紧扣城市水系统进行生态建设,从一个新的视角推进。

二、区别与联系

(一)概念相互关系

1.生态文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与根本

生态城市强调了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状态,只有达到了生态文明的状态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城市建设,即遵循生态文明本质和要求的基础上正确地处理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城市资源潜力之间的关系,以崭新的面貌和长远的发展眼光全面发展。

传统城市建设观单纯地把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索取的对象,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好平衡问题,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态文明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阶段成果

建设生态城市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前提,而生态文明城市是生态城市良好、健康发展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就成了当下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生态文明是生态城市的重要内涵,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最终实践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阶段成果。

3.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子系统

水生态文明要求尊重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要以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为基础进行人力活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十分重要的子系统。其主要包括水的综合利用、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护和修护水生态系统,水系统的保护机制、法律法规,水文化的积淀与弘扬等方面内容。

生态文明城市中的子系统水生态文明城市具有自身的特色和特殊点,以城市水系为骨架、与城市的水资源相匹配的新型城市产业布局,改善居民的水使用情况、水保护思想,使人们融入爱水、节水、亲水的大环境中。

(二)概念区别

1.经济学角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有与城市生态系统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资源结构以及工业布局,用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合理的方式进行发展建设,既要符合自然环境资源的要求,又可以满足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保证物质和经济的高效性,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系统。而生态文明城市是将人、自然和人和自然的关系这几个不同方面纳入城市建设的考虑中,在追求人和社会发展、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减少甚至禁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珍惜和开发资源,提高城市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达到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强调在全国水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之下,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保证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城市水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推进城市建设。

2.社会学角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而且要求人类生态化,将科学技术、城市文化、道德法律等元素融入生态城市建设,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提供一个可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城市社会。而生态文明城市将人和自然融到一起,明确人们的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及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合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共同发展。目前,我国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其建设路径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开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现有的城市水生态循环理论、水生态工程理论、水生态护坡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和总结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寻求最大限度适合人类生活的“人水和谐”城市建设方法,为整个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总结

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其侧重于城市建设的不同方面与不同发展状态,生态城市建设是以生态学理论和技术为核心,综合研究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需要使用多种技术从自然中获取资源进而改善城市生活。而生态文明城市在挖掘城市内外资源潜力的基础上,在建设城市的时候,既要考虑社会和城市的需要,也要考虑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保护和珍惜自然环境。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在于水的重要性,即在建设和发展城市的过程中以保护水生态体系、水生态系统为主,实现人水和谐方能保证城市的迅速稳定发展。三者在经济学、社会学意义上面均有不同,是不能混淆的概念。

摘要:生态城市的概念被提出以后,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主动推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然而无论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还是实践都仍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随后衍生出的生态文明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等名词也面临着概念划分不清、区分度低,概念滥用、乱用等情况。通过分析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及不同角度的概念使用和发展情况,浅析这三个概念并明确其区别与联系,规范概念的使用情况。

文明生态村申请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伪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32-02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各地更是在中央的号召下开始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大部分地方在这一方面是走了正确的道路,但是也有一部分地方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某些方面走向了邪路,背离了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甚至走向了“伪生态文明”。这一类偏离生态文明建设正确道路的“伪生态文明”不仅无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还会妨碍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建设和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伪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被普遍认为是相对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式,目前在学界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马克思、恩格斯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进行了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对于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学者杨志华认为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双赢为根本目标的新兴文明形态。”[1]著名政治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进步关系。”[2]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的一种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并且相互补充的。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而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更是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伪生态文明及其表现

所谓伪生态文明,笔者认为这是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违反生态文明的科学规律和精神等行为的总称。伪生态文明一般是以地方政府部门或者企业为主体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外衣或者说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借口,而做出一些无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甚至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产生的危害是无可估量的,不但会带来经济损失,有的也会带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国家和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声誉,使人民群众对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产生疑问甚至是失望。伪生态文明的相关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打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和均衡性

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坚持科学性,也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实现绿色转型与包容性增长。”[3]而有些地方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忽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甚至为了环境保护而放弃经济建设。这其实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表现,也许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善,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的。所以笔者认为绕开工业文明而直接进入生态文明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工业模式和生产方法,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向生态文明不断靠近。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坚持均衡性。所谓均衡性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都要均衡发展。比如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开始把自己国内的过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本国国民则不仅享受到了丰富的工业物质消费,同时也享受到了蓝天白云的美好。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不均衡的生态文明形式或者说是伪生态文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发展中国家掠取环境资源的又一表现。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面领着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东部发达省份由于经济基础雄厚而开始转移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工业企业,虽然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成果丰硕,但代价却是中部或西部兄弟省份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在外省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最终也会影响到自身。不过目前已经开始了类似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案例,这也许是修正我国东部发达省份伪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

2.城市建设中的“面子工程”

城市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很多政府官员也把搞好城市环境作为自己的施政重点,例如北京在奥运会之前治理“垃圾围城”的例子是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优秀代表之一。但是,国内的很多其他城市在这个方面的作为却“变了味”。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在近日就播出了“高价的城市绿化”这样一期节目,指出贵州省贵阳市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偏爱将大树、古树、名树从森林中移栽到城市里来,这样不仅破坏了森林原有的生态环境,破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这些大树往往会因为环境的改变、养护的不到位等原因而死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是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伪生态文明”行为,即借绿化城市的美名却做出了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这类行为是需要城建和绿化等部门警醒和严厉禁止的。

三、对于正确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我国在党中央的倡导和带领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违背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伪生态文明”,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出现,正确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1.继续加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建设

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了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米都斯教授等撰写的《增长的极限》,学者莫里森《生态民主》等著作都是世界生态文明理论领域的杰出代表。但是我国在发展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不可以照搬西方的相关理论或者政策,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我国的学者应该在吸收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国情,以发展的眼光来开展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努力让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拥有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的支持。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这样一来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加顺畅地发展。

2.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

胡锦涛同志曾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讲话指出:“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其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就要求在领导干部的考核中取消以往单一的只追求经济指标的政绩观而转为更为综合和全面的政绩观。其中就包括生态政绩观即将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而且需要领导干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更加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以免因为片面认识生态文明建设而造成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走向误区甚至产生损失。同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要有大局观和协调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能“只扫自家门前雪”。总之各级领导和百姓的父母官应该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在不妨碍目前的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努力改进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和后代造福。

3.建立健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和惩罚机制

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健全的生态监督和惩罚机制是必需的,它的作用就类似足球比赛中的守门员,是防止生态环境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决定着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好坏。类似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等环境相关部门在生态环境的监督和惩罚机制的建立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实践,在多个部门的联合执法等行动也有了很好的尝试。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伪生态文明”的新情况还很少有关注。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首先要认清和正确定义“伪生态文明”的行为,对于企业和政府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借口实则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处罚,并责令其消除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和社会舆论。

4.转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改革开放后,各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品大举“入侵”中国,包括麦当劳、可口可乐在内的西方标志性商品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冲击,更多是其隐藏在背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入侵”。在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中,西方大型的跨国公司力量不断壮大,但是其追逐利益的本性没有改变,因此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消费者价值观,从而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的消费模式,并且在当今的社会里,很多人都形成了物质至上的价值标准,同时追求所谓的“洋气”和奢华,而这正是马克思理论中“异化”理论的典型表现,这种人与人之间被物质和金钱所绑架的关系必然会影响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异化”即大量掠取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中国某些城市在绿化中追求名贵大树正是这样的表现。因此,笔者认为转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是解决目前“伪生态文明”现象的又一大要点。但是在全球化交往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我们不能奢望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崩溃,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倡导人的自由发展,引导人的自认价值的充分实现,进而影响到人们向健康、合理和环境友好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进行转变,通过类似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果我们有希望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精神标杆。

参考文献:

[1]杨志华,严耕.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影响因素及建设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G]//薛晓源,李慧斌.生态文明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

文明生态村申请 篇4

构筑北疆生态屏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专家座谈会侧记

早春二月气象新,一元复始万物苏.在和风送暖,山河竞秀的美好季节,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邀请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资深专家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以及国家和自治区新闻媒体记者会聚呼和浩特,举办了以“构筑北疆生态屏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建设生态文明专家座谈会.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内蒙古林业 英文刊名:NEIMENGGU LINYE 年,卷(期):2008 “”(3) 分类号: 关键词: 

文明生态村创建经验(本站推荐) 篇5

加大文明生态村建设力度

固安县林城村于2003年5月份由原林城一村、二村、三村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新班子上任伊始,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修路、建厂、助学、扶贫,搞绿化、兴文化,仅用一年的时间,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文明生态村。

建班子——发挥能人效应。林城村隶属固安县牛驼镇,有780户、3100口人,5046亩耕地,年人均纯收入4980元,以传统滤芯产业远近闻名,拥有一批固定资产百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大户,吸引了各地千余名打工者。随着个体私营企业的迅速增加、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的新矛盾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一是原有的三个行政村村务管理各自为政,村民居住混杂、地块交叉、街路共用,给村街的整体规划带来难度;二是原有企业大都是一家一户的作坊式生产,没有发展空间,缺乏有效管理,信息封闭,无序竞争现象严重;三是位于村主路上的集市秩序混乱,阻塞交通,管理难,搬迁更难。面对这些问题,在县乡领导的支持引导下,决定取消分立格局,成立林城村党总支和林城工作委员会,对原三个村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抓经济——扭住第一要务。没有经济的大发展,其他无从谈起。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领导班子为林城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何在全县的经济发展大局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如何使林城村在更高的品位上实现更快的发展,村班子成员首先想到的是规划。他们邀请铁道部规划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园林景观系专家来为本村描绘“蓝图”,制定规划。在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策划下,充分依托106国道、京九铁道、京开高速纵贯全村的交通优势、长期从事滤芯规模加工的产业优势和地热、矿泉水丰富的资源优势,完成了全村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确定了建设林城现代生态农业温泉旅游区的构想,以“农村城市化、工业规模化、农业公司化”为目标的现代化生态新村应运而生。目前,他们先后与北京工商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首都高校签定协议,在林城村西部开发建设占地2000亩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实行公司化管理,订单化销售;同时,由中国民生银行投资建设占地800亩的中国饮食文化博览园,由外企投资建设占地1200亩的高尔夫球场已达成协议;占地500亩的生态别墅家居园、300亩的跑马射击场、320亩的金海度假村文体中心完成规划设计。迈出了第一步之后,他们又开始筹建奶牛场。为鼓励没有从事工业生产的农户加入牛奶生产行列,村集体主动投资150万元建设养牛基地、饲料仓库等基础设施,联系引进国外优种母牛,负责提供技术服务、保证青储饲料,由村集体出面为每户入场农户联系50%的投资贷款,并确保牛奶销路。半年过去了,场内的奶牛由200头发展到300头,入场经营户只提供劳动力和部分资金,负责奶牛饲养和管理,其余的就是踏踏实实、毫无顾虑的等待回报。树新风——精神与物质并重。林城村在短短时间内彻底大变样关键在于群众的积极参与,而群众拥护的关键就在于新任班子的感召力。在每次班子全体会议上,村党总支书记、工委主任都在强调: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不能致富,就是我们无能。住在村子一公里之外的张海桥一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5点准时起床到村子、到正在建设的工业区、到刚刚利用废旧坑塘改造搬迁的市场走一走,听一听村民的呼声,看一看工程的进度。村工委副主任姚贺光也和书记主任一样,每天开着私家的车,忙着公家的事,联系小区入住企业,协调地块、清运垃圾,筹建奶牛场等。村干部的奉献精神时时刻刻感动着村民。在筹集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齐润连、张海桥每人率先捐款30万元,之后不到10天时间,就有210余户村民自发捐款25万元,其中多的上万元,少的三五元,既有古稀老人们捐的儿女们的孝敬款,又有孩子们积攒的压岁钱。在清理侵街占道过程中,村班子两名成员率先拆除了自家有碍规划的影壁和院墙,而村民尹和则硬是把新建的住房主动拆除了,损失了10多万元不说,还为村里修路捐款1万元。在建牛场、建工业区、修环村路过程中,涉及200多户村民的耕地,但在调整地块时没有一名群众提出反对意见,完全服务村集体的安排。另外,在村里修路的四个月时间里,没人拿过集体一块砖,没人提出一句要工钱,体现了群众全力支持集体发展的决心。

为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林城村由集体投资完善了原有的70人的梆子团、60多人的秧歌队和30余人的乒乓球队,新添置了各种器材和服装。节假日,村民们组织在一起扭起秧歌、跳起现代舞,表演精彩戏剧,把群众的生活渲染的丰富多彩。为鼓励和支持教育事业,村集体决定对村里考上大学、大专、中专、高中的学生分别奖励10000元、8000元、6000元和3000元奖学金。今年高考结束后,村里就支出7万元用于奖励大学生和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并组织秧歌队敲锣打鼓把钱送到学生家,受到群众的热烈称赞。村民齐国强是一个光棍汉,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为救济他,今年村集体无偿出资为他盖了三间门脸房,并将他安排在村环卫队,每月发给工资300元。像他这样的特困户,村里还帮扶了3个。为优化社会风气,村里将原有的一个红白理事会发展为三个,全村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交由理事会负责统一筹办,杜绝了大操大办现象。同时,在村东规划了占地70亩的公墓,将全村分布在各地块的土坟全部迁入公墓内,并在其间栽植了松柏等观赏树,既寄托了亲人的哀思,又达到了移风易俗、美化环境的目的。

今后,林城村还准备为村里建一所高标准的学校和农民培训中心,为村民通上宽带网和有线电视,打几口深水井让家家户户喝上纯净的自来水,使每人都享受医疗和养老保险……

[,感谢原作者]文明生态村创建经验责任编辑:飞雪

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总结 篇6

为提高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推动郊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质量,促进村镇生态系统的形成,确保北京“绿色奥运”目标的实现。***村按照北京郊区“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工作要求和创建标准,顺利开展了“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主要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坐落在***东南部,南倚208国道,东邻友谊路,是个交通便利的村庄。全村215户,325人,流动人口280人。支部现有党员70名。全村经济总收入3077万元,人均劳动所得10134.9元。

二、加强领导,宣传动员

为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领导高度重视,并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两委班子其他成员为组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村党支部书记负责创建“文明生态村”全面工作,村委会主任负责具体实施。

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增强了村民的环境意识,提高了村民对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认识,并以此次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美化环境

一是把街道硬化与胡同硬化结合起来抓,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做到村路、街道、胡同全部硬化,不留死角;二是主次街道都安装路灯;三是临街建筑整齐有序,沿街墙面粉刷一新,标语口号、街头诗画书写美观规范,街道美化与庭院美化相得益彩,人与环境和谐统一;四是通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彻底解决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垛、禽畜乱跑等“五乱”问题,建立卫生清理队伍,设立垃圾存放点,修建排水设施,完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五是村庄绿化与村庄建设、美化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村庄绿化,坚持乔灌花合理搭配、科学安排;六是“一场两室三栏”,即建一个文化活动广场,建文化活动室、图书室,设立科普栏、公开栏、宣传栏,做到设施齐全,活动经常,保持文化生活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精神充实。

生态文明与生态自觉 篇7

一、迎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范畴, 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是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生态文明建设也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从以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到目前拓展成为“五位一体”,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凸显其重要的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 没有它, 其他建设就会失去自然载体和生态环境;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之中, 如果没有生态文明建设, 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就会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已有的发展成果也必定会化为泡影, 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中共十八大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是科学的,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近些年来的确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 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状况不容乐观。

一是资源能源难以支撑。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 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在资源总量方面, 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 天然气占0.7%, 铁矿石不足9%, 铜矿不足5%, 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量方面, 我国人均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草地资源为1/3, 人均水资源为1/4, 人均森林资源为1/5, 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1/10。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的持续增长, 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缓解经济增长中环境代价太大的问题。

二是生态环境难以承受。当前, 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 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七大江河水系, 劣五类水质占27%,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2012年上半年环保重点城市空气污染物监测中, 有近三成的城市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国酸雨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6%, 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一定损害。我国的生态环境已临近阈值, 难以支撑当前的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扩张。

三是国家竞争力难以提升。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仍处在“成本优势”为主的阶段, 必须加强原始自主创新, 尽快向“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过渡。若不如此, 我们的“打工经济”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大量能源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过度的生态透支, 与所获得利润相比将得不偿失。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国际上各式各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接踵而来, 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形成了事实上的贸易壁垒, 这种“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的最难突破的问题。

四是国家安全难以保障。目前, 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 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的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更何况涉及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 就是花再多的钱别人也不会卖给我们。同时, 我国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也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先进技术和主要资源的对外依赖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生态文明要求我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但目前, 我国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尚面临着不少障碍, 具有一定难度, 这里既涉及到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更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关。我国目前所处阶段的诸多特点, 不允许我们走发达国家过去的老路, 必须探索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其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 国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我国由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 在国际产业链中, 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中,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缺少世界知名品牌, 出口商品中贴牌产品居多, 不得不依靠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润, 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 承受随之而来的资源、环境代价。

其二, 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 特点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 导致资源能源消费增加。先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如英国、美国、日本大都走过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前车之鉴, 我国已实行新型工业化政策, 要走出一条有别于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重化工业的层次提升和节能减排的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 避免少数地方盲目发展和引进重化工业中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 造成资源能源的双重压力。

其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举。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是有一段间隔的。但我们根据中国国情, 需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不可偏废。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如果不提高科技含量, 调整产业结构, 势必导致资源能源消费量迅速增长, 同时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市人口增加, 基础设施规模加大, 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较快增长, 加之生活模式明显改变, 消费结构不断提升, 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标志的能源消费升级, 是导致能源消费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四, 政府职能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完善。如何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 减少环境污染, 既是政府的职能, 也是市场经济完善的表征之一。应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现象。我们过去实行计划经济, 认为计划经济能够有力地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计划经济色彩的逐渐淡化, 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改革中的重要问题。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廉政型政府。同时, 不能过于迷信市场。市场对自动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的调节是有限的, 必须要对市场经济加以引导和完善。

中共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概念, 这是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高度, 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 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为此,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实质就是要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高效益、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提高能效力度, 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当前, 需要着重抓好四个基本任务: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 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坚持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 通过多种手段切实节约能源资源, 同时加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四是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税收、生态补偿、绿色贸易等政策, 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 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和干部考核标准。

建设生态文明, 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光靠科学技术、经济手段是不够的, 还必须提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觉悟, 改变人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关系。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 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安身立命的重要命题。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和协调自然, 这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不断深化, 人类的文化积淀不断增加, 以及人类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境界的升华。

(一) 崇拜自然阶段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 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 原始人群在生产中软弱乏力, 因而, 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狭隘的。他们看到有些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意外的享受, 同时, 有些自然现象却给他们带来灾害和恐惧。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界带来的灾难, 可是所能办到的却极其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就产生了一种对自然界崇拜的原始宗教。祈祷日神、月神、雷公、电母等神灵以及各种图腾保佑平安, 帮助人们战胜无法预料又无力抵御的灾祸, 其实质是对大自然的恐惧和依附。

就在崇拜自然的人类社会早期, 先民们已经开始凭简陋的工具、坚韧的意志和不断增长的智慧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搏斗。人们在生产斗争中获得了驾驭自然的能力, 这些知识鼓励人们作进一步的尝试。在漫长的石器时代, 火的使用和农耕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两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人类先后又发明了青铜器和铁器, 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人类的生存、发展能力也不断增强。当人类的历史进入16世纪时期, 拉开了近代科学的帷幕, 人类逐渐以大自然的征服者的英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二) 征服自然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 西方主客二分、主客对立的哲学思维的主导, 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近400年来, 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不断发展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 继而又步入以电子计算机、核能开发、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若从历史的跨度进行比较: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 人类的文明史约有6000年, 科学技术的历史约有2500年, 近代科学的历史约400年, 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还不到100年, 然而, 这短短的四五百年中, 人类社会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有学者估计, 今天社会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本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的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的3000年内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然而, 片面、单纯地把科技作为征服自然的利器,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蔓延, 忽视了人文精神, 导致了蔑视自然、虐待自然思想的抬头, 把自然界当作取之不尽并可肆意挥霍的材料库和硕大无比的垃圾桶, 巧取豪夺, 竭泽而渔的大规模征服自然的做法, 终于导致了自然大规模的报复, 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

(三) 协调自然阶段

《红楼梦》有言,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严酷的事实, 迫使人类对自己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作一次全面的反省。事实教育并警告人们, 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对立物或被统治的观点是错误的, 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 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人类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应当向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作战略转移, 人类应该进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眼界原从经历来, 地球至今存在了46亿年, 生命诞生于30亿年前, 人类出现了约200万年, 产业革命不到300年, 人类还太年轻, 经历还太浅。因此, 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人类逐渐认识到, 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能过于张扬。要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不断升华境界, 提高自身的素质, 达成“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思想共识。既注意代内需求, 更应当关心代际公平, 以求得人类能同自然协调和谐, 共生共荣。

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言, 协调自然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不同的范式拥有不同的前提假设、概念体系、理论方法和社会实践。由此, 借鉴范式理论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可以探索和总结出不同范式, 以往常见的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在人与自然相处的早期阶段, 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 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有限, 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还较强,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很明显。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 环境的自净能力削弱乃至丧失,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资源短缺的危机愈发突出。于是, 人类开始注意环境问题, 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 后治理”, 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 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 不但是治理成本畸高, 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在现阶段,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范式仍然以生产过程末端治理为主, 这一范式曾经对于遏止环境污染的迅速扩展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是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无法从根本上得到遏止, 因此, 必须以一种新的范式取代末端治理范式, 通过“范式革命”, 避免新的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

随着人类进入协调自然阶段, 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也在逐渐成熟, 这种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范式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自然资源包括一切具有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自然因素,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它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外, 还有多种功能和用途。主要体现在: (1) 自然生态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需要的“维生价值”。 (2)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对象物, 为人类提供“经济价值”。 (3) 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经济”作用的同时, 还提供“生态价值”。虽不能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体现的是潜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如森林所提供的防护、救灾、净化、涵养水源等生态价值。 (4) 自然为人类满足精神及文化上的享受而提供“精神价值”, 体现的是存在价值或文化价值, 如自然景观、珍稀物种、自然遗产等所体现的精神性价值。 (5) 自然为满足人类探索未知而提供“科学研究价值”等。人类的活动不能只顾及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还要重视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 既要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 又要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工业, 还要通过开展服务和流通经济, 改变原来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三、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人类在关于生态观的理论上也在不断演化。在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问题上, 人类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面对生态恶化的现状, 人类积极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 我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生态观念向自为、自觉的一种理性回归。

实现生态文明光靠科学技术、经济手段是不够的, 更需要从认识上树立科学生态观, 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提升生态自觉意识。科学的生态观的主旨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从历史沿革来看, 人类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命中心主义”, 再到“生态中心主义”三个阶段。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认为, 人类是世界存在最高目标, 人类的价值是最崇高的且是唯一的, 其他物种的价值只有在人类使用它们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也就是它们自身并没有价值。因而一切从人类的利益出发, 维护人的价值和权利就成为人类活动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或最终价值依据。按照这样的出发点和价值标准来衡量人的行为, 只是看它能否给人类带来好处, 至于是否伤害了其他物种均可不予理睬。人类经过多年的努力, 将生态视野范围逐渐自人类扩展至非人类, 即所谓对自然界的生物体给予道德考虑, 此类学说通称为生命中心主义, 认为所有生命都有价值, 特别是动物, 判别善恶应以是否伤害生命为标准的, 导致生物痛苦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后来, 生态观又有了新的发展, 产生了生态中心主义的主张, 认为天下万物都是有价值的, 包括无生命的岩石等,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休戚与共, 对局部或个体的破坏就是对整体的伤害, 不能够为了局部的利益伤害整体。

各个生态观从不同的视角思考生态文明的问题, 既有合理的因素, 又有不足的方面。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以人类利益为标准, 高扬对人类包括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 高扬人类理性和智慧, 信仰人类的伟大潜力, 发挥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积极性, 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人类中心主义大多只承认人类价值, 否认自然价值, 这在理论上有不完善之处。生命中心主义的生态观推崇尊重生命, 信奉生物平等主义, 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这种理论认识对于人类的道德完善是必要的, 但是这种生命中心主义世界观缺乏可操作性。生态中心主义以生物共同体的健全为标准, 它认为判断一件事情时, 如果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 那就是正确的, 否则就是错误的。生态中心主义基于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 对人类道德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整体论思维, 但是它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优先的道德原则, 同样带有太多信仰成分。

目前,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影响相对更大、更深, 因而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污染的传统生产消费范式, 结果导致了资源严重枯竭、环境恶化和生态灾难频繁发生。在人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 开始从环境污染的末端着手治理, 依靠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并用, 短期内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使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从长期来看, 这种末端治理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缓和与遏止资源日趋枯竭的进程, 人与自然的矛盾仍然日益突出。为了使地球上现有为人类所认识的资源能够被使用更长的时间, 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繁衍、文明进步的无限性协调统一起来,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生态中心主义, 它要求不同的生态观从分立走向整合, 建立以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新的生态观, 这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统一的、包容的理论, 它需要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与提升。上述三大生态观存在整合的基础, 又具有各自的合理成分。在这样的条件下, 发挥不同理论的优势, 综合它们合理的内核, 建立一种同时包含人类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合理成分, 弥补其不完善之处, 形成既开放又统一的科学生态观, 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生态文明理念所具有的生态观, 应该是兼容平衡与发展两种取向, 既符合人类利益, 又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也就是说, 人类行为既要有益于维护生态平衡, 维护地球基本生态过程, 保护生物多样性;又要有益于维护人类利益.益于人类生存,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它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 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 主张遵循和正确运用生态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四、继承和弘扬天人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核

生态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文明的起落、文化的兴衰有着重大影响。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 在其代表作《历史研究》向世人公布了他的统计研究成果:世界古往今来共有26个文明, 并断言在这26个文明中, 5个发育不全, 13个已经消亡, 7个明显衰弱。而在其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中, 汤因比十分重视并着重论述了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气候、水利、交通条件等外部生态环境。汤因比深刻地注意到, 不适当的行为对大自然的毁坏所造成的恶果, 他关注着人类将与自然环境建立怎样的关系。在汤因比所论述的26个文明中, 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生态文明遭遇破坏有关, 由于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举其要者, 诸如玛雅文明、苏美尔文明和复活节岛上文明的失落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个判断的正确性。这些古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今天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中华民族是惟一一个以国家形态同根同种同文延续数千年的民族,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自古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我国自古以来, 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 也称为天人之学, 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文化首要研究的问题。汉代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命题, 这里所讲的“际”, 就是关系, 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可以从中国古代天人关系思想中寻找理论支撑, 坚持继承而不泥古, 创新而不离宗, 不断丰富和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源泉。

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 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 主要有三种: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扑”“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一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一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观点各有差异, 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

《易传》在天人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统一, 既改造自然, 又顺应自然;既不屈从于自然, 又不破坏自然。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 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要参与大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概括起来, 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第一,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易传》认为, 人类和万物一样, 是天地自然而然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序卦》说:“有天地, 然后有万物;有万物, 然后有男女;有男女, 然后有夫妇;有夫妇, 然后有父子……”这就是说, 天地是万物的根源, 有万物, 然后才有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的社会关系, 才有人类社会。因此, 人是自然的产物,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但同时, 《易传》认为, 人有卓越的地位, 不等同于自然界的万物。万物之中, 只有人, 才可与天地相提并论, 合称“三材”。“有天道焉, 有人道焉, 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 故六。六者非它也, 三材之道。” (《系辞上》) 又说:“天地设位, 圣人成能” (《系辞上》) 。天地生养万物之功能, 要靠人去成就。《易传》突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卓越地位, 肯定了人的价值。

第二, 自然界有普遍规律, 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易传》认为, 天有天之道, 地有地之道, 人有人之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说卦》) 天地之首, 即指自然界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规律。人道指的是道德准则和治国原则。人道应当效法天道, 也就是说, 人要服从普遍规律。《系辞上》说:“天生神物, 圣人则之;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主张人道应该效法自然之道, 顺天而行。然后, 这种效法又不是被动的, 而是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正如《象传》所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三, 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易传》主张天人和谐。要达到天人和谐, 首先要解决“穷神知化”的问题。《系辞上》说:“夫《易》, 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 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 故能成天下之务。”深, 指万物变化之神妙;几, 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苗头。极深研几, 即“穷神知化”。这就是说, 无论怎样的幽深不测, 怎么的变化细微, 都要穷研而知之。惟此, 方能通天下之志, 成天下之务。在古代就能提出“穷神知化”的观点, 对于人类自然、认识自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 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量。

人既要遵循自然法则, 又要自强不息, 有所作为, 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为此, 《易传》提出“裁成辅相”说:“天地交泰。后 (君) 以财 (同裁) 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民。”就是说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 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裁成辅相”的观点, 既要求深刻地认识自然, 又要求能动地协调自然, 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辨证统一关系。同时, 《易传》又提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系辞上》) 的思想。即节制、调整自然的变化而又不违反其本性, 普遍成就万物而无所遗漏。一方面强调尊重自然规律, “顺天休命”“辅相天地之宜”;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裁成天地之道”, “范围天地之化”, 在大自然面前有所作为。

《易传》认为人生的理想应当是与天地相合, 达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人要“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故不过;旁行而不流, 尔天知命, 故不忧;安土孰乎仁, 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系辞上》) 。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 讲究天人和谐, 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易传》认为, 自然是宇宙普遍生命大化流行的境域。由于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及万物, 所以天有德、有善, 有“无穷极之仁”。而“仁”集中表现在大自然永恒的创造力之中,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咸象》) , “天地之大德曰生” (《系辞上》) 。一个“生”字, 概括了宇宙的根本法则, 天地以此心, 普及万物, 使整个宇宙充满了生机、活力, 成为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大化流行过程, 生命始终流畅不滞, 盎然不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和谐思想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模式, 一方面强调天、地、人相统一, 另一方面强调人的特殊性, 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和谐关系上, 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它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 而人则“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文言》) , 并能够将仁的精神推广及于天下, 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 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 天、地、人合德并进, 圆融无间。这些思想启示我们, 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人类应以对大自然真诚的爱心, 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恢复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关系, 把自然看作人类的伙伴, 在高度的物质基础上, 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如此, 才能实现“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先行 篇8

秸秆焚烧曾经是陕西咸阳机场面临的极大挑战。麦收季节,航班屡屡因浓烟被迫取消。禁烧令不好使,警察到田里抓,也管不住。问题的最终解决大大出乎很多环保人的预料:一支环保文艺小分队!渭城环保局的公务员们把秸秆焚烧的政策化为文艺演出,从村头演到田间,从渭城演到咸阳,生生把一场演绎多年的秸秆焚烧大战成功化解。演出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件事,再一次生动诠释了文化的力量。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珍珠,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马克思说:“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化就是人类克服生态危机的新的文化选择,是人类生态智慧和文化积淀的结晶,是人类认知自然、感悟自然、 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共同成果。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其主要结构有3个层次:一是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包括伦理观的生态转型和价值观的生态转型;二是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转型和经济发展的生态转型;三是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用法律法规来调节和规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关系,使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制 度化。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支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优秀成果。生态文明秉承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批判地吸收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从而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文明形态的转变与升级,是一次文化大变革,无论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都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意识渗入公众的心灵,即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上逐渐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指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挖掘、培育、弘扬生态文化。

一是重视生态文化研究。生态文化的繁荣首先要搞好顶层设计。要把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加以研究,不断丰富其内涵。要扶持、支持有关生态文化的研究机构,组织相关专家加强生态理论研究,要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发扬光大,从保护环境的实践中汲取养分,把历史积淀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生态认知提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一批生态文化研究的成果和文化产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

要注重提高环境文化类单位的公共服务效能,推出反映环保工作、倡导生态文明的优秀影视作品和图书;加强对环境文化创作的引导,扶持社会环境文化作品的宣传推广,建立环境文化产品评估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境文化创作。

二是建设生态文化载体。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是信息化的人,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各种信息载体的效能来传播生态文化。要发挥各级环境教育基地以及社会上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主流媒体、网络、社会媒体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利用城市广场、机场、火车站、商业中心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大屏幕等,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管理区等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滋养、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

自然界是滋生文化的土壤,优美诗意的自然环境能够启发人的灵感,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审美感悟。要积极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结合生态省、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美丽乡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三是加强生态文化传播。加大生态文化传播力度,使其成为全社会主流文化。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把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上升到提高全民素质的战略高度,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财富观、生活观,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课程之中,融进党风政风和民风民俗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理论支撑、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

加强对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生态文化教育,编写一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通俗教材,把生态文明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企业、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积极组织开展环境日等节日纪念活动,强化纪念活动的文化色彩,增加公众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

四是推行生态生活方式。美国教育家康特曾经说过,“一切真正的学习,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生态文化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的改变。要转变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转变人类生活的价值目标,树立以适度节制物质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的生活理念,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鼓励选购新能源、小排量汽车。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鼓励公众选购有绿色标志的无公害食品,践行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不因过度装饰而购买大量不可降解材料制成品,实践勤俭节约传统美德与低碳生活方式,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在全社会形成共谋良好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

上一篇:参观浙江东郊监狱有感下一篇: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