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探究

2024-11-03

生态文明探究(精选12篇)

生态文明探究 篇1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战略是在全球环境生态危机凸显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更是我国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需提出的实际要求。本文对首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SWOT分析,并根据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探讨生态文明首都建设的战略思路和对策选择。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SWOT分析,对策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层面的理论探讨转向操作层面的具体领域,也是使生态文明战略具体落实到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做法。建设生态文明首都是生态文明战略理念在首善之区的首都城市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也是生态文明战略的基本理论框架应用于首都城市的要求,而生态文明首都的建设能给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发展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起到标杆和示范效应。

一、建设生态文明首都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在战略规划中经常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试图通过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eats)四个维度对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详实分析。

1. 优势

一是国家确定首都城市性质及功能定位。1980年中共中央秘书处对首都城市性质及功能定位为“三中心、四服务”,即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为国家和中央机关服务、为全国各地建设服务、为国家交流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同时在首都建设方针中还指出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全球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一流城市。二是北京是具有3000多年建成史和800多年都城史且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的伟大文明圣地,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三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理念和相应行动计划的提出。作为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理念,北京成为绿色理念的城市,使城市理念在城市体系中走在了前列。四是北京拥有建设生态文明首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首都建设中所蕴含的重点内容。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是指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高级化进程中,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进步起到长期性、主导性作用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的集合。[1]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所具备的禀赋比较优势、适应城市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需要和符合社会进步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以及从城市发展的资源供给与资源需求等进行论证,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如“文化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人才资源”等,首都城市有着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为生态文明首都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2. 劣势

一是首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差较大。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土地面积为16410.5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密度为1195人/平方千米,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密度分别为23407人/平方千米、7488人/平方千米、958人/平方千米、213人/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为10959.81平方千米,建设用地为3377.15平方千米,未利用地为2073.58平方千米。根据城市可利用土地面积来计算北京市人口密度的话,人口密度会更高,正因为如此,北京市是全球资源短缺特别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110个城市之一。北京市统计部门相关数据显示,能源消费总量与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对外依存度很高。二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利用效率增速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数据显示,北京市从2005年至2010年GDP增速分别是12.1%、13%、14.5%、9.1%、10.2%、10.3%,而万元GDP能耗降速分别为4.2%、5.4%、7.0%、7.7%、5.8%、4.0%。三是城市规模继续扩大与城市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城市病”。如城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多、基础设施滞后等都是北京城市亟须解决的问题。2011年北京迎来百年不遇的一场大雨和2012年北京遭受暴雨袭击,使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公用事业设施滞后方面的弊端暴露无遗,也暴露了北京市在城市应急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3. 机遇

一是把北京建设成“世界城市、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2005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北京建设成“宜居城市”的目标。2009年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在市委市政府工作务虚会议讲话中提出了北京发展的新目标为“世界城市”。二是北京密云和延庆两县被选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域。北京市区域发展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四个区域。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个区县。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是向首都提供生态服务,凸显了生态服务的重要性。北京市密云县是由环境保护部选定的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六个地区之一,北京市延庆县是由环境保护部选定的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十二个地区之一。北京平谷区被选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示范点区域。三是北京“十二五”城市建设规划的提出——打造健康北京。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未来北京将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健康北京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市民更加期待生活在和谐宜居健康的城市中。把建设“健康北京”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战略,作为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新要求,坚持以城市健康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全民健康为落脚点,强化公共卫生,提升医疗服务,优化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 挑战

一是国外生态城市发展对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高度。工业文明发展较早较快的西方发达国家最先经历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人口、产业集中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从而也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行者。国外已有不少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成就。例如,新加波的总体规划和澳大利亚阿德莱的“影子规划”模式,荷兰负责性城市、生活性城市和参与性城市三个方面整合的生态城邦战略模式,此外还有日本的北九州、德国的海德堡、丹麦的哥本哈根、美国的伯克利,等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以及产品生产服务体系生态化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也在降低能源资源开采利用量,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方面走在了前列,这对我国首都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了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同时向首都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竞争城市发展对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上海市根据自身特点和生态学原理,分阶段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目标,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城市,突显生态城市所具有的高效性、持续性、和谐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此外还有城市本身发展和市民对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目标。一方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在城市体系中发挥首善之区的标杆和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满足首都市民多层次和宽领域和高标准的健康、舒心、宜居的城市环境需求。

二、建设生态文明首都的对策探讨

1. 创建以生态优先为主导的生态文明“首善”精神

首都城市的核心价值历来侧重文化性,追求其特定地域和符合时代的首善精神。在中国,“首善”概念用于首都文化,“首善”一词专指国都,意思是国都文化水平最高,是全国的楷模。事实上某城市一旦被确定为首都城市之后,无一例外都会将首都城市文明作为最重要的建设任务,而且但凡首都城市,都具备代表国家文明水准的标志性,是该国文明价值的综合体。北京作为首都城市除具有首都城市的核心功能和辅助性功能外,也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运用行政指挥和文明示范两类行为带动国家和社会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战略后,作为首都城市理应创先树立“以生态优先”为主导的生态文明首善精神,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意识,强化生态文明伦理道德,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党的十八大会议期间北京代表团成员,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根据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的分析,并结合自身长期研究工作经验,谈到北京可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先行一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以此保证将把北京建设成世界城市、宜居城市和文化古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构建以沟域经济为主体的首都生态循环经济体系

为了缩小北京市山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北京市不同功能区之间的人均GDP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21世纪以来,北京市生态涵养功能区如门头沟区、昌平区、延庆县等山区县开展了大量的山区发展研究工作。2004年一些学者率先在北京市初步提出了“沟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基本框架。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单元,充分发掘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和产业资源基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进行整体科学规划,统一打造,集成生态涵养、旅游观光、民俗欣赏、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产业内容,建成绿色生态、产业融合、高端高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经济带,最终达到服务首都和致富农民的目标。沟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经济形态。北京全市具备发展沟域经济条件的沟域229条,目前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沟域17条,依托这些沟域经济模式,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互补的不同沟域经济,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生态农工业、生态文化服务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的生态循环经济体系。

3. 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的生态文明首都城际互动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首都,走出生态文明首都模式,可借鉴世界范围内在生态环境与文明发展方面有成功发展经验的同质同类同级别城市的做法,如欧洲的伦敦、巴黎和亚洲的东京和首尔等,并与相关城市建立有效的城际互动机制。在生态文明首都建设过程中,由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层越来越多,利益格局也表现得更加多元化,因此,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和市民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体系。这也符合学者们提出的生态治理理念,促进协商民主,实现社会公正。[2]生态治理是一种节约资源的治理方法,更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良性互动的治理方法。以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体系为国内外生态文明都市城际互动机制的重要主体,在生态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等理论领域或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设实践等领域与其他城市进行深度而广泛的互动,为生态文明首都的建设模式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

4. 构建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等基础的法律法规网络

后工业社会或现代工业社会时期政府实行“生态三化”,即生态问题政治化、全球化、内部化。[3]后来有学者又提出了“政治思维生态化”观点。本文在“生态四化”基础上再把法律生态化加进去,称之为“生态五化”。这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有所不同,但殊途同归。其突出表现为:重视城市规划,注重法律保障和强调公众参与三方面内容是相互贯通、融为一体的。作为首都城市的北京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基准,落实《北京水污染防治条例》《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和《北京市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排放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将生态文明法作为基础,涉及生态文明生产、生态文明生活、生态文明消费、生态文明教育、公众参与等领域。作为生态文明示范点的密云县、延庆县带头出台了一系列较完备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实施细则和暂行条例等,可促进形成较完善的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网络。

5. 编制科学合理的“首都区”生态文明带区域规划体系

生态系统除时间上的持续长久性特性外,在空间领域上也具有广泛的区域性。建设生态文明首都,编制城市规划,应从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系统去考虑,编制“首都区”生态文明带规划,而不能“就城市论城市”。美国城市规划学家芒福德指出:“真正有效的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首都区”概念在《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中由吴良镛院士提出,从空间上、经济发展上和生态三方面界定了“首都区”内涵及其外延。我国发展应以区域发展为核心,区域发展应从行政区划的概念向经济区划的方向发展。首都区是一个经济区划的概念,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区的概念,更是一个生态文明带的概念。“首都区”就是从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视角出发,使京津冀和晋陕蒙构成一个多种系统重叠并形成经济扩散区域,成为可持续发展区域。故此,在现已有《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10年)》的基础上,还应编制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从大生态系统的层面去保障首都城市北京的小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耘.首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5):46-51.

[2]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高小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行政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5):45-49.

生态文明探究 篇2

评选活动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贯彻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科学探究及实践能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植物学会、上海市动物学会、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将联合开展第十二届上海市青少年生态文明探究小论文评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地关注自己身边的生物与环境问题,强调参与者在自己身边发现“小问题”,策划“小课题”,通过“小实验”或者“小调查”开展“小研究”,最后完成“小论文”。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探究、去实验,学会掌握并运用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植物学会、上海市动物学会、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

承办单位:宝山区青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

支持单位:《生物学教学》编辑部、《十万个为什么》编辑部、《动手做》编辑部

二、活动主题

我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三、活动内容

生态文明探究小论文可以针对以下二种类别中任意一类开展探究活动。

1.主题探究小论文

以本届活动主题—我身边的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到大自然中开展生态文明探究,在自己学校或者小区开展如常见植物、常见昆虫、常见鸟类等与生物多样性相关课题研究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实验报告。

2.自主探究小论文

根据自己的发现和兴趣,开展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水、土壤、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以及生态环境等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课题研究的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实验报告。

四、活动对象

小学组:2-5年级小学在校学生(含二年级)。初中组:6-9年级在校初中学生

高中组: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

参赛小论文可以是个人完成的,也可以是集体项目(集体项目不得超过3人)。

五、组织工作及日程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

2018年3月下发竞赛活动的文件通知,在各区、学校宣传发动; 2.项目实施阶段:

2018年3—10月份基层学校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并完成小论文; 3.项目征集阶段:

(1)申报参加小论文评选的各校参赛老师务必在2018年10月31日前向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送交参赛材料,由各区活动中心择优向市主办方推荐。

(2)申报材料:

 申报表一式三份;

 论文纸质文件一式二份(A4);  含有上述二项内容的光盘一张。截止日期:2018年10月31日 4.项目复评阶段:

2018年12月1或2日(以复评通知为准),由评选活动组委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复评答辩展示;入围论文通过PPT限时汇报,并接受评委提问。复评地点: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中山西路1245弄1号)。

六、评选标准

1.真实性(占25分):是否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来进行选题和实施,重点提倡真实和诚信度;

2.完整性(占20分):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原始资料的积累是否完整,过程是否清晰和连贯;

3.科学性(占20分):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如实验调查考察的对象样本的数量和代表性、实验条件的创设、仪器的使用、观察的内容、重复实验和结论的分析等);

4.教育性(占20分):整个实施过程中,是否体现该学生实际的科学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技能等科学素养表达的教育意义;

5.价值性(占15分):看论文对现象规律的分析、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行为习惯的改变是否有实际的理论、实践参考价值。

七、评选导向

小论文评比特别强调科学研究的诚实态度;小论文评比特别支持项目研究的团队合作;小论文评比特别支持青少年从身边发现的研究项目;小论文评比特别强调科学研究项目和实施者年龄、知识结构的一致;小论文评比特别支持基层本校科技教师的自身努力;小论文评比特别支持在本校现有实验条件下的努力。

第十二届上海市青少年生态文明探究小论文评选活动组委会

生态文明探究 篇3

摘  要:生态文明是针对我国目前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它是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共荣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而志愿服务,是人们无私奉献社会、热心服务大众的鲜活实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通过把志愿服务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探究有效模式,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而改进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志愿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具体的战略部署,其显著特点就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提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目标: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有序发展。志愿服务以其领域宽、渠道广的特点,能够广泛的动员社会资源,并且有效的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缓解政府压力。如何做有利于生态文明的社会保障,更加充分调动和发挥志愿服务的实效性,探究志愿服务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有效模式,这将是本课题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志愿服务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志愿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志愿服务传递着爱心与温暖,传播着文明与美德。志愿者在把正能量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满满的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构建起人与社会和谐沟通的桥梁,最终营造出良好浓厚的社会氛围,促使更多的人成为志愿者,成为无私奉献社会、热心服务群众的倡导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

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已发展成为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而“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重要理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共同认知,大学生一种新的素质要求彰显,即关心其他生物和地球的生态素质。把生态文明建设寓于志愿服务之中,有利于吸引更多绿色环境倡导者、爱好者参与志愿服务,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促进志愿服务的持续绿色发展。

(二)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其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贯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在努力推进持续发展、循环发展、全面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时代大背景下,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寓于志愿服务之中,有利于实现个人的价值和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进而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展示负责人大国形象,赢得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三)二者结合相得益彰。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将张承地区定位于“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考虑解决京津周边贫困问题”的安排,树立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承德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赶超跨越、绿色崛起。并紧密围绕中央文明办 “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把志愿服务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来探寻最有效的模式,促进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理论高度的完善提升,为生态环境改善作出应有的贡献,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二、探索志愿服务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有效模式的尝试

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当代大学生只有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走向社会,深入实践,在志愿服务中经风雨,受磨砺,才能长才干。今日北方各地频现雾霾,这更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引人深思。在此种背景下,探索志愿服务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有效模式成为迫切需要。那么就如何将二者更好结合运用于实践中,浅谈以下几点:

(一)建立绿丝带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机制。(1)壮大志愿者队伍。加强志愿者的管理,建立志愿者档案和数据库。实现志愿者、活动对象、活动项目有效对接。(2)建立志愿服务活动绿色阵地。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作用,创建一批青年植树护绿活动阵地。坚持“重栽重管”的原则,结合专业知识,配备专门力量,争取专项资金,切实做好后期管理工作,栽出靓丽风景,造出绿水青山。(3)开展生态环保的专业技能培训。邀请林业、农业部门,面向志愿者开展全民植树知识普及培训,如:正确选择树种,实施科学栽种等。(4)大力开展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志愿服务。唤醒全社会成员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提高公民环境道德修养,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质,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知识宣传活动。(5)完善表彰激励机制。要围绕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这个核心定位,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为总目标,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示范区为总抓手,全面落实“发挥优势、高点起步、开放创新、绿色崛起”总要求,面向优秀志愿者和优秀服务组织进行表彰,营造“绿映青春、志愿河北”的浓厚氛围。

(二)根据服务机制,开展以下志愿服务活动。(1)开展助力“绿色校园”创建活动。联合教育、环保等部门,组织生态环保教育专家、环保公益团队走进大中小学校园,大力开展系列环保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青年学生开展节约水电、纸张,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倡导“光盘行动”、引导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助力“绿色校园”创建活动。(2)开展助力“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在社区,开展“我的环保低碳生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生态环保志愿者走进社区,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无害化处理知识;在农村,开展送环保、送理念、送技术进村活动。组织环保志愿者走进农村,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讲授绿色种植养殖方式,推介低残留农药化肥使用方法,提倡生活垃圾科学处理,保持生活环境卫生整洁等活动,积极践行环保理念,助力“绿色家园”创建活动。(3)开展助力“绿色城市”创建活动。组织生态环保志愿者进广场、公园、交通路口,通过擦拭公共设施,维护城市清洁环境;劝阻随意折枝摘花、踩踏绿地草坪等不文明行为;面向社会征集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主题的微电影、公益广告、漫画、歌曲、文章等活动,为加快实现承德绿色崛起献计献策,营造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三)加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报道大学生助力生态环境建设志愿服务活动, 吸引社会更多的人和单位了解我们志愿服务内容,宣传我们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实践营造良好的氛围。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种理论层面,也是一种具有重要实践精神的概念,我们不仅需要全民性的广泛关注,更需结合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探寻有效模式加以改善。青年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需要他们引领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湘溶. 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 2014, 43(2): 5-7.

[2] 陈晨.对现行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4(08)

生态文明探究 篇4

生态文明内涵丰富,自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后,逐渐成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旧的发展模式和社会制度的一种扬弃和超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大背景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离不开法律的规制、调整和推进。而立法体系对法律和法治的基石和源头性意义,更加凸显出了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内涵界定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我国“四位一体”的社会架构之一以来,理论界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展开了更加深刻的研究,但至今仍未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形成定论。概括起来,当前关于生态文明内涵的主要典型论述基本是围绕“人与自然关系”、“四大文明关系”、“时间脉络”、“要素”、“词义”、“概括归纳”等角度提出的,其共同之处都是在阐发生态文明是一种良好的、向上的、符合人类乃至整个世界万物共同利益的好东西。相对而言,本文较为赞同从要素的角度来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界定,将生态文明界定为“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因为从要素的角度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界定可以将抽象的生态文明具体化,这对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蓝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内涵

之于立法体系,学界比较统一的认识是由周旺生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立法体系是指关于立法权、立法运行和立法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立法权的运行体系和制度、立法权的载体和制度三要素。它与法律体系息息相关,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在相同方面,立法体系与法律体系都是有关法的“体系”,前者是法的表现形式,后者是法的内容,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方面,由于构成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差异往往使得所构成的体系的功能与外观也会不同,从这个角度上看,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是部门法,而立法体系的构成要素是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立法权的运行体系和制度、立法权的载体和制度。

由此,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是立法体系的属概念,它是指关于环境生态法的立法权、立法运行和立法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也包括生态文明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生态文明立法权的运行体系和制度、生态立法权的载体和制度三要素。

(三)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

从生态文明的内涵不难看出,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法律制度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要素,而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恰好是生态法治的基石。由此可见,一方面,完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构筑完善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基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来保驾护航。具体阐述如下:

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内涵本身包含的制度文明也提出了完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的要求。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包含着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的成果,其中的制度自然包括与生态文明有关的法律制度,其中法律制度的重要层面就是立法体系制度。换句话说,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之一就是建立起完善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完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宏伟蓝图的实现。

另一方面,完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基石。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保障。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共同理想,需要各种制度、各种社会调整方式的保障,但在所有的制度规范和社会调整方式中,法律以其权威性、正当性、稳定性、规范性、程序性等优势取代了宗教、道德等传统社会的调控方式而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控制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法治这一社会治理模式。法治具有的“整合社会、增量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和谐、达到意识形态、实现批判”等多项功能,恰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和谐安稳的外部环境,更将那些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利的制度规范和有效的治理模式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稳定下来。值得注意的是,法治对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功能的发挥,首先必须要有法可依,而且是必须有“价值合理、规范合理、体制合理、程序合理”的“良法”可依。而“生态良法”必须依靠法律良性化的源头——立法体系来创立,只有完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创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法”依据,最终才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有良法可依。可见,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确实是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基石。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的不足

当前我国没有专门的生态立法体系,生态立法所沿用的立法体系与其他部门法所沿用的立法体系是一样的。这种非专门化的生态立法体系对生态立法存在诸多缺陷,已经无法满足生态法治建设的需要了。

(一)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现状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所适用的是我国整体的立法体系,而没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特殊立法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生态文明立法权限体系。国家立法权在形式上实际是国民的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规制、自我确定行为规范的自治权。因此,在遵循立法权由民意机关行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国情,确立了由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并存的、多类结合而又不加制衡的生态文明立法权限划分体制,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适用该种立法权限体系。在该种立法权限体系的背景下:首先,中央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满足一定级别的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均享有关于生态文明的立法权;其次,非常重要的生态立法(一般法)由中央统一行使,并且中央在整个生态立法权限划分中居于主导地位;再而,比较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坚持在中央生态立法权的统一领导下行使,并不得同中央生态立法权相冲突,否则将会被更改、撤销、宣告无效;最后,中央立法机关和满足一定级别的地方立法机关依法行使生态文明立法权所制定的效力等级存有差异的生态文明建设规范性法律文件并存发生效力。

生态文明立法载体体系。受当前我国生态立法受“在中央统一领导下适度分权、多级并存、多类结合而又不加制衡”这一立法权限划分体系的影响,当前我国生态立法载体体系也别具特色。当前我国生态立法载体体系,在中央形成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国务院环保部、国务院国土资源部为代表国务院各部委组成的生态立法载体体系,在地方形成了以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为代表所组成的地方生态立法载体体系。

生态文明立法运行体系。在当前我国整体立法运行体系背景下,生态文明立法运行体系不仅包括生态立法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有关提案、审议、表决、通过和公布这些法定步骤和方法,还包括行使生态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提案前和公布后所应遵循的法定和非法定的原则,如立法预测、立法规划、立法决策、立法解释、立法信息反馈、法德汇编和编纂等,甚至还存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如生态立法权的运行必须坚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以政府行政立法为主导、党政法紧密结合的原则。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的缺陷形态

在当前统一立法体系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立法总体趋于完善,相关部门法基本得到“绿化”,基本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存在诸多缺陷,直接束缚了生态文明法律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 体系结构混乱,法律协调性差

当前我国“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权限划分体系,造成了生态法“法出多门”,加上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态法律冲突解决机制,立法越多,法律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法律的协调性也就越差,尤其是大规模授权生态立法、先行生态立法的出现就使得法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此外,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紊乱,还表现在立法等级效力与法的应然效力不相吻合,法律应然效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1989年12月2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主体与该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发挥生态“母法”的统领性作用不相符合,造成该法与《草原法》等生态要素立法效力相当,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发挥统领性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2. 体系模式有失灵活,无法兼顾生态系统整体性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立法实行的是“一元两级多层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立法模式,但这样的立法模式主要是以行政模块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立法权受行政模块限制显著。该立法模式虽然有利于保证全国法制的统一,但却忽视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统一性,也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变动不居的特性,对于垮多个行政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国家立法任务繁重而又缺乏针对性、该生态区域又不得拥有生态立法权,往往容易使该生态区域出现立法的真空状态。同时,这种立法模式之下,极其容易形成地方保护主义立法,不利于生态文明的整体性、统一性建设。

3. 体系立法内部不相匹配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趋于完善,但仍有不完备之处,例如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立法重点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领域,在这一领域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但对于生态资源方面的立法则相当缺失,导致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不断,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障碍。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中存在配套法律规范制定不及时,配套规范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立法存在不完全配套的情形。此外,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范围欠缺完备还表现在现行的生态文明立法过于滞后,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所立之法,已经严重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了。

4. 体系缺乏有效监督审查机制

虽然我国《宪法》、《立法法》应经确立了立法备案审查监督、立法改变、撤销制度,但由于我国缺乏专门的立法监督机关,兼职立法监督机关本身就有繁重的立法任务,亦未建立起完整的违宪审查机制。同时,在审查方式上缺乏主动审查与被动审查相结合的审查机制,在审查范围上法律这种更为重要的法德形式却没有成为审查监督的对象,在立法改变、撤销制度上由于文化传统、体制复杂等因素作祟而很少使用。这些都导致该立法备案审查监督现实操作性比较差,我国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立法监督机制。

三、我国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完善对策

如前所述,生态文明立法体系的完善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需要了,必须对当前生态文明立法体系进行完善,建立起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立法体系。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体系进路抉择

评价一种立法体制之优劣大致可以从立法本体论和立法价值论这两方面入手,前者是指立法权的来源,后者是指立法权行使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说,一种立法体制的优劣要看其立法权是否来源于民,立法权的行使能否符合法正义、公平、平等的内在价值标准,立法的产出能否增进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发展。一国立法体制也难以严格完整地按照一种立法体制来加以设置,往往受其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历史传统、民族结构以及经济、地理、文化宗教、科技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汲取单一立法体系、复合立法体系、制衡立法体系优势的基础上,当前我国确立了“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生态立法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包括:第一,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必须保证法制的统一,涉及国家重大事项的社会关系必须由中央来加以立法;第二,我国是一个单一制大国,国土辽阔,地域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显著,一些特殊性事项由中央统一立法则立法效益较差甚至不切实际;第三,当前我国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对立法与时俱进要求较高,而不加制衡的立法体制虽然可能使立法缺乏监督,但却能较大程度的保证立法较强的实效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暴露出了上述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实际需要。为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体系的完善,必须坚持当前我国“一元两级多层次而又不加制衡”的总体立法体系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

(二)我国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架构

在坚持当前我国“一元两级多层次而又不加制衡”的总体立法体系为导向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体系可以以立法体系三要素为着眼点,具体如下:

1. 立法权限架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权限划分体系和制度的完善:首先,必须坚持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事项仍然应当由中央统一立法,这样才能确保生态文明法制统一,同时必须确保所立之法的立法等级效力与该法的应然效力相吻合,重要性生态性法律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必须由中央最具权威性立法机关加以制定以确保其在生态性法律规范中的主导地位;其次,在地方生态文明立法上,坚持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基础上,针对垮行政区域的生态功能区授权省际之间垮行政区域的生态联合立法显得尤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生态文明立法更具灵活性、更具针对性,也能减轻中央层面的生态立法压力,有利于调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生态文明立法效益。也许,根据当前我国《宪法》、《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地方立法权的行使受行政区域限制较大,其实不然。此问题涉及到地方立法权的来源问题,作为单一制大国的我国,地方的立法权是中央赋予的,至于中央在授权地方立法权时是否严格按照行政区域为标准,则我国《宪法》、《立法法》并没有加以限制,比较妥善的做法就是参照特殊经济区的授权立法模式,由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国家既定的生态功能区来授予该区域内的省级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以联合生态立法的权力并通过联合起草分别通过的方式加以实施;最后,在立法范围上,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应将重点转移到生态资源性立法,在此基础上确立较为完备的生态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与当前业已形成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一起构成整个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

2. 立法载体架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载体体系和制度的架构,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权限划分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权限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细化。首先,在中央立法权载体的设置上继续保持原有的中央立法载体不变,即中央层面的立法载体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所属相关部委;其次,在地方立法权载体设置上,除原有的以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批准较大市的人民政府为代表的常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载体外,必须将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级人民政府作为单独的一级立法载体设置,其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必须在该生态区域内的数省份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上,这样才能将省际生态联合立法制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3. 立法运行架构

创建文明生态小区文明材料 篇5

――开平街道西新苑社区 西新苑社区坐落在开平新城新苑路以西,占地500多亩,有居民住宅楼66栋,别墅103栋,居民3209户,人口9156人。社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居民安居乐业,形成了“住在社区,热爱社区,建设社区”的良好氛围。

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社区内三季花开,四季常绿,中心音乐喷泉花园占地40余亩,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各小区内亭廊掩映在绿影中,孩童嬉戏在花香里。小区卫生实现垃圾袋装化,做到日产日消。

二、居民安全保障有力。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安全警务站工作人员与片警经常深入居民宣传安全防范意识,由社区内30余名退休老党员组成的义务治安巡逻队经常活动,从楼宇间到社区角落,从商业街到花园广场处处都有义务治安巡逻员的身影。与交警六大队协作大张旗鼓开展“交通安全进社区”活动,形成了“走文明路、做文明车、做文明唐山人”的良好氛围。

三、邻里和睦、风尚良好,完善治保民调组织,吸收20名有爱心的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担任调解员,发现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及时上门进行调解。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提升居民的素质,倡导文明新风。

四、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社区有一个花园广场、三条健身路径、一个篮球场、一个门球场、一个乒乓球室,乒乓球室全天开放,社区指定专人定期对室内外文体设施进行检修。花园广场建有百米科普长廊,科普宣传栏60块,楼口科普角45块,社区有4块黑板报,由社区党员、社区居委会负责,每年出板报达70多期。社区现有西乐队、民乐队、扇舞队、腰鼓队、模特队、合唱队、太极队、秧歌队等文体队伍,达150多人。晨光中剑光扇影,星光下吹拉弹唱,文化活动丰

1富多彩。遇重大节日组织文艺演出,夏季组织舞会、彩色周末、秧歌健身等。每年组织文艺演出10场次以上,并经常组织书画展、棋牌比赛、知识竞赛等。

五、居民生活方便快捷,社区境内有两条商业街,服务设施充备。社区卫生服务做到“小病不出社区”,并经常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内孤寡残病特殊群体健全档案,进行定期走访制度。

培育生态文化 支撑生态文明 篇6

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是反映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之间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生存方式进步、生活方式变革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生态文明除了生态文化之外,还包括生态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或者形态。而在这其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的生态文化不像其他的生态形态那样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生态文化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系统的支撑,而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生态文化,无疑是这个系统支撑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唯有不断培育先进、繁荣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大厦才有更加坚实、更加稳固的支撑。

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形式,使公众具备建设生态文明所必备的生态文化素养,使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伦理道德成为社会公德。生态文化的教养培育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经过几代人甚至更长时期的努力,只有持之以恒,方能久久为功。

生態制度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制度建设。生态制度是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制度创新历来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本源性动力。

生态人才是生态文化建设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必须下大力气抓好队伍建设。繁荣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人的因素。生态文化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思想上入手,对象可先从文化工作者开始,使之不断增强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科学的生态洞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并敢于制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加强生态环境类的专业能力培养。这方面高等院校尤其要发挥和担当主力军的作用。要通过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真正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了解掌握生态环境学科前沿知识并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队伍基础。

生态文明探究 篇7

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起步阶段

在70 年代,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优化环境、净化空气、植树造林、保护水土资源等一系列的措施, 体现党和政府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从而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坚实的迈出了第一步,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始。1978 年, 在中共中央会议中,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 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为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982 年, 在十二次代表大会上, 中国共产党将计划生育作为今后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对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 提出了控制人口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 二)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阶段

在90 年代,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共同的愿望, 因此, 中国共产党开始对我国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和谐发展进行密切关注, 1997 年, 在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并提出要想处理好人口、资源、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必须实现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经济快速增长方式。体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 能有效处理好人口、资源、经济的问题,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 三)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完善阶段

在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完善阶段中, 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全新的阶段。2003 年,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我国主要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提出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 以达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2007 年, 在十七大报告中, 中国共产党在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对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强调不断的完善生态文明建设, 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 将生态文明切实提高到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战略中, 有利于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一种全新的阶段,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目标之一。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一) 加强生态文明的法律建设

法律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要加强生态文明的法律建设,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必须要加强生态执法和公共监督力度, 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从而有利于维护生态保护的次序。 (2) 应不断健全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 加强生态文明的法律建设, 使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发挥主要的作用。

( 二)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发展, 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必须把科技创新贯彻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实现科技创新的发展, 增强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2) 要不断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 合理利用, 能有效提高我国人民的经济和生活水平,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 三)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机制建设

在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中, 公众参与能有效评判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 公众参与能有效增加政策的透明度, 使政策更符合民意, 从而使人民更好的支持政府。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应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公众的环境权。 (2) 应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增强公众保护环境的责任性, 从而实现真正的公众参与。

因此,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将生态文明切实融入到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战略中, 对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巴志鹏.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源[J].甘肃社会科学, 2013 (05) :153-155.

生态文明探究 篇8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是山东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重要支点, 能进一步整合生态资源优势, 优化全国功能区布局, 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 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 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的总体状况难言乐观, 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困境。

(一)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路径依赖困境

近年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取得了重大的建设成就, 但同时也面临着海洋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的问题。蓝色经济区的主导产业是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这三大传统产业, 其增加值占全省海洋产业的70.8%。虽然产业规模显著提升, 但海洋装备制造业等海洋优势产业结构层次不高,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 海洋生物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海洋产业整体上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 过度倚重资源型产业导致当地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历史经验表明, 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 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一旦经济发展陷入路径依赖, 就具有了一定的惯性和刚性, 就会严重阻碍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能力, 最终导致路径锁定。因此, 如何突破蓝色经济区传统经济增长的路径束缚,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使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是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大困境。

(二)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困境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海洋生态环境, 而传统工业文明是以经济发展、物质享受与高消费为价值取向的。在国家长期的分税制以及利益驱动背景下, 为实现经济目标, 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各地政府唯GDP论, 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行为非常普遍。由于蓝色经济区沿海地区每年排放入海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养殖污染, 致使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有所下降。蓝色经济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生态文明建设瓶颈日益凸现。生态目标的实现要求地方政府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可能造成某些地区经济发展暂时放缓, 这种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又一困境。

(三) “合作共赢”和“地方本位主义”之间的冲突困境

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区域整体范围去考察, 加强各地之间“合作共赢”的理念, 促进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山东蓝色经济区有15.95万平方公里海域和沿海7市51个县 (市、区) 所属的6.4万平方公里陆域, 涉及到很多地方政府、部门, 他们之间的利害冲突、价值偏好、自身利益和相互合作存在着很强的内在张力;共性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地区间激烈竞争存在的矛盾, 很容易造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牺牲本地环境从而带来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近年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各辖区出于本地区的经济利益考虑, 争夺海洋资源, 而忽视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辖区交界地表现得更加明显, 导致了涉海资源争端频发并引发大量的矛盾和冲突。并且,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一直采用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管理体系, 区域协调保护机制缺失, 生态区和行政区在空间上难以达到相互耦合, 造成了“合作共赢”和“地方本位主义”之间的冲突困境。

二、山东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的路径选择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种种冲突困境, 促使我们探索如何有效保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为此, 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围绕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生态制度等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基本层面, 大力推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 加强生态教育, 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 首要的是树立牢固的生态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核心是生态意识, 只有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才能促进生态意识文明建设。

第一, 加强蓝色经济区内地方政府的生态意识教育。一方面, 蓝色经济区要统筹协调区内各地方政府机构, 充分考量区域生态资源, 树立“保护优先、科学发展、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 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把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等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中, 减少因政策失误导致的生态危机问题。第二, 加强蓝色经济区内企业的生态意识教育。蓝色经济区内各家企业推动了经济发展, 但同时也有责任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因此, 政府更应该对辖区内企业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向企业宣传生态安全意识、和谐共生意识等, 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最终形成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生态文化。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生态行为养成

首先, 必须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蓝色经济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蓝色经济区发展必须要改变依靠追加投资以及增加资源消耗的粗放外延式增长方式, 转而向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进而实现蓝色经济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其次, 发展绿色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建设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的关键是发展绿色科技, 为经济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山东蓝色经济区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 海洋科技人才优势突出, 要利用这种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进行科技研究;根据山东蓝色经济区实际发展状况, 制定出各个行业的绿色科技应用标准, 突破传统科技进步方式和思维, 建立自主绿色科技创新体系, 为蓝色经济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最后, 培养绿色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对企业而言, 要有强烈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做到与蓝色经济区建设共生共赢, 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 坚持资源节约、绿色科技先行的标准, 加大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 确保对区域环境污染的最低限度, 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老路。作为公众而言, 要养成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提倡节约型消费, 改变“一次性消费”和挥霍性高消费的观念和行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杜绝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畸形消费方式。

(三) 构建良好的生态制度环境, 加强生态制度建设

第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一是建立综合决策机制。由于蓝色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以及经济区共享生态资源利益的存在, 可以有计划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的一体化建设。考虑到蓝色经济区相互独立的行政区划, 决定了区域性法规不能硬性采用一体化的办法, 但可以使用灵活的软性地方法制协调道路;二是建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山东沿海各地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生态文明目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把生态效益、环境损害和资源消耗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第二, 制定和完善生态法律法规。政府应从区域环境治理保护的大局出发, 在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 加强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立法, 尽快制定海洋灾害监测预警、海洋防灾减灾等规章制度。同时, 为促进蓝色经济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制定相应的企业环境保护责任书, 明确企业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权。第三,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生态环境的监测制度, 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安全预警, 提高处理生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要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政策, 地方政府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三、山东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探讨

目前, 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即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社会主导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权衡和评判, 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都有其理论和现实基础, 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因此,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立足于本区域基本情况的基础之上,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 做到“强政府、活市场、大社会、凝共识”。

生态文明探究 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公民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必须从战略上来审视和谋划, 抓住根本、突出重点, 有的放矢、扎实推进。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其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 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可以说, 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和粗放是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近年来, 我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不够快,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按照这一要求, 以更大力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依靠和发挥科技的力量。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一方面可以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应通过大力开发和广泛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清洁能源、先进工艺设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尽量减少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 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问题。对于已经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应通过开发和应用净化、改造、恢复等技术进行治理、修复和补偿, 特别是着力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同时,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和工艺设备, 切实搞好废物和垃圾的分类处理、循环利用。

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生态文明制度同样涉及方方面面。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当务之急是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轨道。应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同时,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加快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要使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 就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人类自身利益为中心、不顾自然承载力而任意开发利用自然的观念和做法,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切实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 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到行动上和实践中。

二、让“生态文明”成为全民共识

生态文明建设要成为政府的自觉行动。生态环境是稀缺资源, 也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要创新顶层设计, 需要一系列有效措施、制度来支撑, 这其中, 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文明建设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全社会要健全“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制度, 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要破除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路径依赖, 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探索一条生态低碳、统筹协调、永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要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是一项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民参与。如果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全面、科学的生态文明意识, 不能形成健康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 再多的“红头文件”都形同虚设。要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一年又一年, 一代又一代人地抓, 使生态文明理念默化于心、潜化于行, 从而转化成为全民的道德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

生态文明探究 篇10

关键词:贵州新闻联播,生态文明看世界,生态文明在身边,评析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贵阳市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切入点, 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制定了生态文明城市规划, 建立了生态文明城市的指标体系和监测办法, 并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引领工业化和城镇化, 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加速转型、后发赶超、同步小康。2009年, 贵阳被国家环保部批准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2010年又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首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在2012年12月份,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 (2012-2020年) 》[1]。

贵阳自2009年起已连续举办了4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2013年年初, 原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经国家批准正式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会议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该论坛也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作为生态文明的聚集点, 世界共享、全球参与, 现已成为以我中国为主导、海内外多方参与、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探索和经验交流的专业性国际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也承担着对外宣示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展示我国生态文明成果、积极创造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国际舆论和环境、进一步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的责任。

2009年举办第一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时, 贵州电视台卫视频道、贵阳电视台、新浪网进行直播关注, 多家媒体参与生态教育和传媒论坛讨论[2]。2010年举办第二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时, 中央媒体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关注并参与报道[3]。2011年, 中央级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对“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的召开给予高度关注和全面报道, 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政协报及中国环境报等中央级媒体分别在其头版头条、《新闻联播》等显著栏目刊载和报道。据不完全统计, 会议期间, 中央级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累计报道“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相关新闻近百条[4]。2012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成为媒体常态化报道主题。

2013年, 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 国际、国内媒体都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贵州的本土媒体也提前进行了策划, 各展所长, 全方位报道“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贵州卫视推出了《生态文明智汇贵阳》, 《贵州新闻联播》推出了《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生态文明在路上》, 其它媒体也先后推出《生态文明我知道》《我们的绿色生活》《生态你我文明同行》等栏目[5]。在整个过程中, 笔者一直观看《贵州新闻联播》的《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 本文下面将就《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栏目的策划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1 精心策划

好的电视栏目, 是充分理解栏目的宗旨和定位、选择恰当的时机、有特色的形式包装等各方面资源有效有序调配的多元结合。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作为贵州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 贵州媒体启动报道倒计时制, 相关报道不间断涌现。《贵州新闻联播》于2013年7月4-18日播出《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系列专栏, 每期时长约1分40秒。其中《生态文明看世界》每期1分钟左右, 用广阔的视角观察和展示国际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如《瑞士:立法保护莱茵河源头》、《巴西:智能公交系统》、《丹麦:全球风能开发的楷模》、《克利夫兰:精明增长的森林城市》、《北九州:“七色烟城”变“星空之城》等。《生态文明在身边》每期30秒左右, 介绍大家如何从身边小事去实践节能减排, 如《科学使用电脑降低能源消耗》、《夏季使用空调省电有“绝招”》、《容易被忽略的汽车节能细节》、《在办公室当“环保志愿者”》《少用塑料袋等于节约石油》等。

《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在《贵州新闻联播》这一新闻资讯和党政宣传报道平台上首播, 充分体现了该节目的策划理念。主要表现如下:

1) 小栏目大意境。生态文明是人类共同的命题, 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贵州广播电视台创新性将“看世界”和“在身边”两个小节目融合在1分40秒的专栏中——《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 两相对比, 又相互映衬, 节目短小精悍而意味深远, 将世界、中国、贵州、人结合在一起, 将报道与宣传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为贵州开阔视野, 了解国际最新的生态理念和成果。另一方面宣传生态文明的文化理念, 切入每个人的生活, 号召民众从身边小事做起, 践行环保节能。充分体现了媒体的国际与国内的窗口作用、理念与生活的桥梁作用、展现与引导的中介作用, 并传播贵州声音;

2) 抓时机打前站。在生态文明会议召开之前,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文化和生活文化内容以风景图片和图表方式, 提前定时定量出现在受众面前, 让受众形成期待效应和收视习惯, 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报道暖场, 体现了媒体工作者“超前工作”的策划意识, 也为后期策划节目打好前站;

3) 旧材料巧运用。如果翻阅以前的媒体报道, 就会发现:2012年南方都市报报道过《丹麦:成功开发风能的世界楷模》[6];2012年新华网报道过《巴西:智能公交系统》[7];2011年人民网报道过《新加坡:花园城市》[8];2009年搜狐网报道过科学适用电脑降低能耗[9];2011年东莞日报报道过巧用空调节能[10]等。《贵州新闻联播》创新性地集纳这些资源, 再开发利用, 转化媒体展现形式, 配合先进生态观念下国际生态文明盛况美景图像, 用示意图方式展现日常生活中践行的环保节能小细节、小经验, 两相组合形成对照互补新栏目, 降低了栏目制作成本。

4) 精选材切实际。《瑞士:立法保护莱茵河源头》、《巴西:智能公交系统》、《丹麦:全球风能开发的楷模》、《克利夫兰:精明增长的森林城市》等国际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样本的选择, 并不是无心选择, 而是切合了省委书记赵克志“贵州的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六项工作”[11]的讲话, 切合贵州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正是在追赶国际典范、后发赶超中与国际媲美的。例如:贵州的“两湖一库”生态水源保护和立法, 绿色贵州和爽爽贵阳的自然生态环境, 贵州的风电资源和民族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 贵州高科技转型与低碳理念的交通等。切合贵州独有的生态和发展实际, 展现着贵州具有实践生态文明城市的优势, 无形中体现贵州的国际视野及与国际交流的互动。

5) 小制作活形象。要做长易, 要做短难。《贵州新闻联播》寸土寸金, 1分40秒的时长, 节目就有较长持续性, 编排上也能灵活穿插, 可出现在集纳栏目的前部、中部或后部, 起到填充空白、调整节奏、活跃气氛的作用。

1分40秒的节目, 考验了制作人员精选镜头、妙写解说、创新剪辑的能力。节目创新性运用了图片、图表、概括性解说词, 保障了节目的简明和形象生动。如:在介绍国际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样本时, 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其生态文明的特色;用清楚明白的数字展现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作用。节目采用一点一报道, 不贪大求全, 内容能持续常做常新, 受众能在无视觉疲劳中被潜移默化。

2 节目运作中的欠缺之处

栏目运营往往会影响到栏目策划的呈现和成效。《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在节目策划上符合电视节目的“短、小、快、活、新”的特点。但栏目运作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2.1 报道的整体衔接上欠妥

该栏目应该更好利用《贵州新闻联播》对生态文明的持续报道, 在受众的前摄心理, 前后连接, 形成媒体报道的整体性氛围。

7月1日贵州媒体专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贵州新闻联播》播出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对人类未来产生重要影响》。7月2日贵州省省委书记赵克志接受《人民日报》访问, 《贵州新闻联播》播出了《努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把贵州建设成为“东方瑞士”》。7月3日《贵州日报》发表《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永久会址为中心, 贵阳百花湖畔将建生态文明实践区》, 体现贵州本地的反思和实践。7月4日《贵州新闻联播》再隆重推出《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专栏。但7月3日《贵州新闻联播》漏报了关于《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永久会址为中心, 贵阳百花湖畔将建生态文明实践区》的相关新闻, 使得7月1日-3日为《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专栏作的铺垫的缺失了一组镜头, 未能一气呵成, 难免有所遗憾。

该节目完整的持续播放到7月12日, 时间不前不后, 没有顺利将媒体报道“接力棒”和受众关注度逐渐转移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会场内, 媒体报道时机与其它节目的衔接掌控不足。

2.2 节目内部衔接欠妥

1) 节目编排时, 应该将贵州省省委书记赵克志“贵州的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六项工作”的讲话与节目内容进行融合, 边播边宣传。

2) 7月13日、15日、17日, 《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节目的断缺;7月14日、16日、18日, 《生态文明在身边》节目短缺。节目对比效应失去, 受众收视期待受挫。

3) 《生态文明看世界》与《生态文明在身边》在内容上设置上有对应关系更佳。如:《生态文明看世界》中播出《瑞士:立法保护莱茵河源头》, 《生态文明在身边》播放如何节水用水生活经验内容;《生态文明看世界》中播出《克利夫兰:精明增长的森林城市》, 《生态文明在身边》播出办公室打印机节约用纸。播出内容上的关联度越强, 针对性越强, 潜移默化作用越强, 受众更能接受, 并利于受众身体力行。

2.3 节目播出灵活性欠妥

《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节目绝大部分靠近片尾播出, 一定程度上形成播出定势, 没有充分利用其节目短小、编排灵活的优势, 与其它节目进行巧妙组合播出, 产生更大节目稿件群的联合整体效果。

2.4 与其它媒体展示平台联动不足

1分40秒的节目给受众打开了一个生态国际视角、文明生态生活窗口, 引发了受众更全面、更深入的信息内容需求。贵州卫视《新闻全方位》仅仅是信息的简单重播, 并制作或引进更大时间量的相关节目来满足受众群需求, 其它媒体平台也没有相关报道和推广, 没有充分利用贵州本地媒体展示平台, 媒体内部通联互动不足, 弱化了传播效果。

3 结论

《生态文明看世界, 生态文明在身边》栏目, 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策划意识、科学的宣传报道理念, 抓住了媒体报道的主流和主旋律;充分利用现有媒体资源, 策划了一档短小而有文化内涵的节目。

文明与生态文明之略观 篇11

【关键词】文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环境

一、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概念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二、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联系

1.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2.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是: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

三、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

家园的理念。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

首先,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第三,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总之,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中世纪)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

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柳礼泉著.《新中国民生60年》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第277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政府白皮书》外文出版社,2005-2006.第426页

生态文明与生态自觉 篇12

一、迎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范畴, 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是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生态文明建设也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从以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到目前拓展成为“五位一体”,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凸显其重要的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 没有它, 其他建设就会失去自然载体和生态环境;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之中, 如果没有生态文明建设, 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就会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已有的发展成果也必定会化为泡影, 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中共十八大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是科学的,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近些年来的确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 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状况不容乐观。

一是资源能源难以支撑。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 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在资源总量方面, 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 天然气占0.7%, 铁矿石不足9%, 铜矿不足5%, 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量方面, 我国人均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草地资源为1/3, 人均水资源为1/4, 人均森林资源为1/5, 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1/10。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的持续增长, 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缓解经济增长中环境代价太大的问题。

二是生态环境难以承受。当前, 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 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七大江河水系, 劣五类水质占27%,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2012年上半年环保重点城市空气污染物监测中, 有近三成的城市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国酸雨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6%, 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一定损害。我国的生态环境已临近阈值, 难以支撑当前的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扩张。

三是国家竞争力难以提升。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仍处在“成本优势”为主的阶段, 必须加强原始自主创新, 尽快向“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过渡。若不如此, 我们的“打工经济”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大量能源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过度的生态透支, 与所获得利润相比将得不偿失。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国际上各式各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接踵而来, 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形成了事实上的贸易壁垒, 这种“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的最难突破的问题。

四是国家安全难以保障。目前, 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 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的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更何况涉及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 就是花再多的钱别人也不会卖给我们。同时, 我国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也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先进技术和主要资源的对外依赖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生态文明要求我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但目前, 我国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尚面临着不少障碍, 具有一定难度, 这里既涉及到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更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关。我国目前所处阶段的诸多特点, 不允许我们走发达国家过去的老路, 必须探索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其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 国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我国由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 在国际产业链中, 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中,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缺少世界知名品牌, 出口商品中贴牌产品居多, 不得不依靠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润, 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 承受随之而来的资源、环境代价。

其二, 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 特点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 导致资源能源消费增加。先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如英国、美国、日本大都走过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前车之鉴, 我国已实行新型工业化政策, 要走出一条有别于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重化工业的层次提升和节能减排的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 避免少数地方盲目发展和引进重化工业中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 造成资源能源的双重压力。

其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举。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是有一段间隔的。但我们根据中国国情, 需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不可偏废。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如果不提高科技含量, 调整产业结构, 势必导致资源能源消费量迅速增长, 同时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市人口增加, 基础设施规模加大, 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较快增长, 加之生活模式明显改变, 消费结构不断提升, 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标志的能源消费升级, 是导致能源消费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四, 政府职能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完善。如何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 减少环境污染, 既是政府的职能, 也是市场经济完善的表征之一。应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现象。我们过去实行计划经济, 认为计划经济能够有力地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计划经济色彩的逐渐淡化, 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改革中的重要问题。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廉政型政府。同时, 不能过于迷信市场。市场对自动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的调节是有限的, 必须要对市场经济加以引导和完善。

中共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概念, 这是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高度, 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 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为此,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实质就是要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高效益、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提高能效力度, 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当前, 需要着重抓好四个基本任务: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 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坚持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 通过多种手段切实节约能源资源, 同时加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四是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税收、生态补偿、绿色贸易等政策, 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 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和干部考核标准。

建设生态文明, 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光靠科学技术、经济手段是不够的, 还必须提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觉悟, 改变人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关系。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 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安身立命的重要命题。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和协调自然, 这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不断深化, 人类的文化积淀不断增加, 以及人类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境界的升华。

(一) 崇拜自然阶段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 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 原始人群在生产中软弱乏力, 因而, 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狭隘的。他们看到有些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意外的享受, 同时, 有些自然现象却给他们带来灾害和恐惧。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界带来的灾难, 可是所能办到的却极其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就产生了一种对自然界崇拜的原始宗教。祈祷日神、月神、雷公、电母等神灵以及各种图腾保佑平安, 帮助人们战胜无法预料又无力抵御的灾祸, 其实质是对大自然的恐惧和依附。

就在崇拜自然的人类社会早期, 先民们已经开始凭简陋的工具、坚韧的意志和不断增长的智慧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搏斗。人们在生产斗争中获得了驾驭自然的能力, 这些知识鼓励人们作进一步的尝试。在漫长的石器时代, 火的使用和农耕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两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人类先后又发明了青铜器和铁器, 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人类的生存、发展能力也不断增强。当人类的历史进入16世纪时期, 拉开了近代科学的帷幕, 人类逐渐以大自然的征服者的英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二) 征服自然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 西方主客二分、主客对立的哲学思维的主导, 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近400年来, 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不断发展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 继而又步入以电子计算机、核能开发、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若从历史的跨度进行比较: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 人类的文明史约有6000年, 科学技术的历史约有2500年, 近代科学的历史约400年, 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还不到100年, 然而, 这短短的四五百年中, 人类社会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有学者估计, 今天社会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本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的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的3000年内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然而, 片面、单纯地把科技作为征服自然的利器,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蔓延, 忽视了人文精神, 导致了蔑视自然、虐待自然思想的抬头, 把自然界当作取之不尽并可肆意挥霍的材料库和硕大无比的垃圾桶, 巧取豪夺, 竭泽而渔的大规模征服自然的做法, 终于导致了自然大规模的报复, 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

(三) 协调自然阶段

《红楼梦》有言,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严酷的事实, 迫使人类对自己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作一次全面的反省。事实教育并警告人们, 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对立物或被统治的观点是错误的, 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 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人类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应当向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作战略转移, 人类应该进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眼界原从经历来, 地球至今存在了46亿年, 生命诞生于30亿年前, 人类出现了约200万年, 产业革命不到300年, 人类还太年轻, 经历还太浅。因此, 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人类逐渐认识到, 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能过于张扬。要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不断升华境界, 提高自身的素质, 达成“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思想共识。既注意代内需求, 更应当关心代际公平, 以求得人类能同自然协调和谐, 共生共荣。

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言, 协调自然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不同的范式拥有不同的前提假设、概念体系、理论方法和社会实践。由此, 借鉴范式理论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可以探索和总结出不同范式, 以往常见的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在人与自然相处的早期阶段, 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 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有限, 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还较强,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很明显。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 环境的自净能力削弱乃至丧失,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资源短缺的危机愈发突出。于是, 人类开始注意环境问题, 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 后治理”, 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 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 不但是治理成本畸高, 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在现阶段,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范式仍然以生产过程末端治理为主, 这一范式曾经对于遏止环境污染的迅速扩展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是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无法从根本上得到遏止, 因此, 必须以一种新的范式取代末端治理范式, 通过“范式革命”, 避免新的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

随着人类进入协调自然阶段, 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也在逐渐成熟, 这种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范式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自然资源包括一切具有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自然因素,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它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外, 还有多种功能和用途。主要体现在: (1) 自然生态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需要的“维生价值”。 (2)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对象物, 为人类提供“经济价值”。 (3) 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经济”作用的同时, 还提供“生态价值”。虽不能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体现的是潜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如森林所提供的防护、救灾、净化、涵养水源等生态价值。 (4) 自然为人类满足精神及文化上的享受而提供“精神价值”, 体现的是存在价值或文化价值, 如自然景观、珍稀物种、自然遗产等所体现的精神性价值。 (5) 自然为满足人类探索未知而提供“科学研究价值”等。人类的活动不能只顾及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还要重视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 既要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 又要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工业, 还要通过开展服务和流通经济, 改变原来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三、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人类在关于生态观的理论上也在不断演化。在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问题上, 人类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面对生态恶化的现状, 人类积极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 我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生态观念向自为、自觉的一种理性回归。

实现生态文明光靠科学技术、经济手段是不够的, 更需要从认识上树立科学生态观, 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提升生态自觉意识。科学的生态观的主旨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从历史沿革来看, 人类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命中心主义”, 再到“生态中心主义”三个阶段。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认为, 人类是世界存在最高目标, 人类的价值是最崇高的且是唯一的, 其他物种的价值只有在人类使用它们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也就是它们自身并没有价值。因而一切从人类的利益出发, 维护人的价值和权利就成为人类活动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或最终价值依据。按照这样的出发点和价值标准来衡量人的行为, 只是看它能否给人类带来好处, 至于是否伤害了其他物种均可不予理睬。人类经过多年的努力, 将生态视野范围逐渐自人类扩展至非人类, 即所谓对自然界的生物体给予道德考虑, 此类学说通称为生命中心主义, 认为所有生命都有价值, 特别是动物, 判别善恶应以是否伤害生命为标准的, 导致生物痛苦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后来, 生态观又有了新的发展, 产生了生态中心主义的主张, 认为天下万物都是有价值的, 包括无生命的岩石等,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休戚与共, 对局部或个体的破坏就是对整体的伤害, 不能够为了局部的利益伤害整体。

各个生态观从不同的视角思考生态文明的问题, 既有合理的因素, 又有不足的方面。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以人类利益为标准, 高扬对人类包括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 高扬人类理性和智慧, 信仰人类的伟大潜力, 发挥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积极性, 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人类中心主义大多只承认人类价值, 否认自然价值, 这在理论上有不完善之处。生命中心主义的生态观推崇尊重生命, 信奉生物平等主义, 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这种理论认识对于人类的道德完善是必要的, 但是这种生命中心主义世界观缺乏可操作性。生态中心主义以生物共同体的健全为标准, 它认为判断一件事情时, 如果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 那就是正确的, 否则就是错误的。生态中心主义基于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 对人类道德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整体论思维, 但是它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优先的道德原则, 同样带有太多信仰成分。

目前,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影响相对更大、更深, 因而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污染的传统生产消费范式, 结果导致了资源严重枯竭、环境恶化和生态灾难频繁发生。在人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 开始从环境污染的末端着手治理, 依靠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并用, 短期内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使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从长期来看, 这种末端治理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缓和与遏止资源日趋枯竭的进程, 人与自然的矛盾仍然日益突出。为了使地球上现有为人类所认识的资源能够被使用更长的时间, 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繁衍、文明进步的无限性协调统一起来,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生态中心主义, 它要求不同的生态观从分立走向整合, 建立以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新的生态观, 这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统一的、包容的理论, 它需要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与提升。上述三大生态观存在整合的基础, 又具有各自的合理成分。在这样的条件下, 发挥不同理论的优势, 综合它们合理的内核, 建立一种同时包含人类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合理成分, 弥补其不完善之处, 形成既开放又统一的科学生态观, 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生态文明理念所具有的生态观, 应该是兼容平衡与发展两种取向, 既符合人类利益, 又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也就是说, 人类行为既要有益于维护生态平衡, 维护地球基本生态过程, 保护生物多样性;又要有益于维护人类利益.益于人类生存,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它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 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 主张遵循和正确运用生态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四、继承和弘扬天人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核

生态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文明的起落、文化的兴衰有着重大影响。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 在其代表作《历史研究》向世人公布了他的统计研究成果:世界古往今来共有26个文明, 并断言在这26个文明中, 5个发育不全, 13个已经消亡, 7个明显衰弱。而在其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中, 汤因比十分重视并着重论述了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气候、水利、交通条件等外部生态环境。汤因比深刻地注意到, 不适当的行为对大自然的毁坏所造成的恶果, 他关注着人类将与自然环境建立怎样的关系。在汤因比所论述的26个文明中, 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生态文明遭遇破坏有关, 由于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举其要者, 诸如玛雅文明、苏美尔文明和复活节岛上文明的失落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个判断的正确性。这些古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今天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中华民族是惟一一个以国家形态同根同种同文延续数千年的民族,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自古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我国自古以来, 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 也称为天人之学, 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文化首要研究的问题。汉代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命题, 这里所讲的“际”, 就是关系, 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可以从中国古代天人关系思想中寻找理论支撑, 坚持继承而不泥古, 创新而不离宗, 不断丰富和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源泉。

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 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 主要有三种: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扑”“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一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一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观点各有差异, 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

《易传》在天人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统一, 既改造自然, 又顺应自然;既不屈从于自然, 又不破坏自然。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 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要参与大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概括起来, 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第一,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易传》认为, 人类和万物一样, 是天地自然而然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序卦》说:“有天地, 然后有万物;有万物, 然后有男女;有男女, 然后有夫妇;有夫妇, 然后有父子……”这就是说, 天地是万物的根源, 有万物, 然后才有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的社会关系, 才有人类社会。因此, 人是自然的产物,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但同时, 《易传》认为, 人有卓越的地位, 不等同于自然界的万物。万物之中, 只有人, 才可与天地相提并论, 合称“三材”。“有天道焉, 有人道焉, 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 故六。六者非它也, 三材之道。” (《系辞上》) 又说:“天地设位, 圣人成能” (《系辞上》) 。天地生养万物之功能, 要靠人去成就。《易传》突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卓越地位, 肯定了人的价值。

第二, 自然界有普遍规律, 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易传》认为, 天有天之道, 地有地之道, 人有人之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说卦》) 天地之首, 即指自然界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规律。人道指的是道德准则和治国原则。人道应当效法天道, 也就是说, 人要服从普遍规律。《系辞上》说:“天生神物, 圣人则之;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主张人道应该效法自然之道, 顺天而行。然后, 这种效法又不是被动的, 而是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正如《象传》所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三, 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易传》主张天人和谐。要达到天人和谐, 首先要解决“穷神知化”的问题。《系辞上》说:“夫《易》, 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 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 故能成天下之务。”深, 指万物变化之神妙;几, 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苗头。极深研几, 即“穷神知化”。这就是说, 无论怎样的幽深不测, 怎么的变化细微, 都要穷研而知之。惟此, 方能通天下之志, 成天下之务。在古代就能提出“穷神知化”的观点, 对于人类自然、认识自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 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量。

人既要遵循自然法则, 又要自强不息, 有所作为, 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为此, 《易传》提出“裁成辅相”说:“天地交泰。后 (君) 以财 (同裁) 成天地之道, 辅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民。”就是说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 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裁成辅相”的观点, 既要求深刻地认识自然, 又要求能动地协调自然, 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辨证统一关系。同时, 《易传》又提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系辞上》) 的思想。即节制、调整自然的变化而又不违反其本性, 普遍成就万物而无所遗漏。一方面强调尊重自然规律, “顺天休命”“辅相天地之宜”;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裁成天地之道”, “范围天地之化”, 在大自然面前有所作为。

《易传》认为人生的理想应当是与天地相合, 达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人要“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故不过;旁行而不流, 尔天知命, 故不忧;安土孰乎仁, 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系辞上》) 。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 讲究天人和谐, 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易传》认为, 自然是宇宙普遍生命大化流行的境域。由于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及万物, 所以天有德、有善, 有“无穷极之仁”。而“仁”集中表现在大自然永恒的创造力之中,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咸象》) , “天地之大德曰生” (《系辞上》) 。一个“生”字, 概括了宇宙的根本法则, 天地以此心, 普及万物, 使整个宇宙充满了生机、活力, 成为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大化流行过程, 生命始终流畅不滞, 盎然不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和谐思想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模式, 一方面强调天、地、人相统一, 另一方面强调人的特殊性, 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和谐关系上, 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它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 而人则“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文言》) , 并能够将仁的精神推广及于天下, 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 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 天、地、人合德并进, 圆融无间。这些思想启示我们, 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人类应以对大自然真诚的爱心, 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恢复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关系, 把自然看作人类的伙伴, 在高度的物质基础上, 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如此, 才能实现“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目标。

上一篇:自主游戏下一篇:有效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