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读后感《十年》

2024-08-24

校园文学读后感《十年》(精选8篇)

校园文学读后感《十年》 篇1

读后感《十年》

看了一篇短小精悍的校园文学,校园文学读后感《十年》。属于那种直接摆事实叙事情的文章,却没有说出作者太多自己的感想,只待读者去感悟罢了。全文都以“十年前…十年后…”的排比句式来显示作者生活中的诸多变化。

也许是校园文学的关系,作者以学生的眼光看到的这个世界,显然让人感到了几分清新。

也许“十年”真得可以改变很多。科学技术发达了,我们的生活更富裕了,我们也从梦境般的少儿时代,踏入了是是非非的成人轨道。

那些殷殷教诲,那些谆谆教导,似乎还在自己的耳边徘徊,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却已经变了。似乎变得连那些主观意义上的高尚,也不得不在斟酌一番后,才可以决定,这些善良是不是还适合今天的社会生活。

读这样的一篇文学,心情会很纠结。因为通篇都能感悟到作者眼中十年前的日子远胜过今天的生活…

不是那时更富有,不是那时比现在更现代化,敢说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一定比那个昨天活得好!

但是那些文字,为什么没有赞扬今天的美好生活呢,反而只是说进入大学的自己,反而变得比小时候更迷茫,更看不清这个世界了呢,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了呢?

或者用句时兴的话来说:人们的价值观改变了,读后感《校园文学读后感《十年》》。那些美好的道德,那些点滴的恩惠,都将以涌泉相报的精神,在今日是不是已经被忽略了啊!

或者是人们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都变得如此统一了呢!只是看你银行帐户里的存款1后面有几个零而已了呢…

而其它的,就连路边的乞丐都已经唾弃。乞讨似乎不再是一种迫于生计的无奈,而成了一份职业,所以当作者给了那“要饭的”两块钱后,他竟猛追着作者跑了很长一段路…

也许他认为你有善心,就应该送佛送到西,扔个一百两百的…否则就是你不够大方,连同那扔给乞丐的两块钱,都变得一文不值了!

对于作者在文章中写到的校园男女关系中的种种大胆与不堪,也许只是性开放的前兆吧!也许在这样一个以“元”这个单位来描述的空间里,什么都变得有价可寻的,而那些精神、道德、廉耻,反而变得无价成没价值了!

在光天化日之下,男男女女的相拥相吻,也许在十年前的我们看来,就连当时小小年纪的自己还会脸红不已。但这一切,在今日却已变得如此平常,人家还嫌你在一旁不解风情。

怪不得现在闹新房,无论啥暴露的动作,当事人的双方都会那么的毫不犹豫,甚至连面孔红一红的过程都省略了…

也许这是进步,也许这是退化,在作者的文笔里,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迷茫,对于善良与道德的迷茫,或者只是对于这个世界的看不懂吧!

许璟

校园文学读后感《十年》 篇2

大家崛起

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也许应该从一个人及一部作品开始,那就是陈忠实的《白鹿原》。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陈忠实是一位厚积薄发的作者,为了完成一部堪称为“一个民族的秘史”,死后可以放在自己棺材里当枕头用的大书,他用两年时间准备,用4年时间创作,最终历时6年艰辛创作完成这部50万字的长篇小说。1992年,《白鹿原》在《当代》杂志发表,一鸣惊人,评论界欢呼,新闻界惊叹,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1997年,《白鹿原》荣获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著名学者范曾评价说,“陈忠实先生所著白鹿原,一代奇书也。方之欧西,虽巴尔扎克、斯坦达尔,未肯轻让。”问世以来,《白鹿原》一直处于畅销和常销之中。据不完全统计,《白鹿原》迄今已发行200多万册,在国内外读者中反响强烈,在文学界评价很高。今年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白鹿原》的上映,也再次掀起了“《白鹿原》热潮”。

《尘埃落定》《长恨歌》这两部小说都曾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家阿来凭借《尘埃落定》一举成名,这部带有淡淡魔幻主义色彩的作品,凭借其独特的表达手法,历时十年不衰,销量过百万册,入选语文新课标,现在仍有每年十几万到20万册的销量。《长恨歌》是王安忆鼎盛时期的作品,通过王安忆细腻而绚烂的笔触,读者似乎能看到那个在上海弄堂中的妖娆女人的风姿,感受到萦绕于王琦瑶心头的忧伤。

贾平凹、余秋雨也是90年代文学史上不能被绕过的名字。

80年代,贾平凹写了《浮躁》,小说名此后几乎成为整个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代名词,90年代,他又写了《废都》。《废都》描写了精神的幻灭、肉体的堕落、生命的毁灭,这部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告别了理想主义风尚而转向世俗人生,告别了国家主义思潮而转向市井个人,几乎可以成为90年代的代名词。

90年代,余秋雨出版了散文集《文化苦旅》,之后,他又陆续出版了散文集《千年一叹》《何谓文化》等等,但令读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文化苦旅》。余秋雨是文化学者亦是作家,他的散文描写、记叙、抒情与议论水乳交融,充满睿智与情趣,富含哲理,把学者的渊博与作家的才华融于一炉,因此,他的《文化苦旅》也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道特有的风景。

……

当我们回头在此追寻过去的90年代,我们会发现优秀作品还有很多,莫言的《檀香刑》、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张承志的《心灵史》、张炜的《九月寓言》、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等,都堪称是中国20世纪最后10年文学界的重要收获。同时,我们也发现,90年代的文坛浪潮汹涌,流派纷呈,从中我们可以得窥这个时代文学的特点。

流派纷呈

“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与先锋小说同期出现的一种写作倾向,在90年代初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写实小说家拒绝虚伪的所谓理想与崇高。在他们看来,平淡、平凡、平庸的百姓日常生活,虽然毫无光彩,却具有真实的原生态意义。同时对传统现实主义而言,他们不再追求“本质的真实”,而追求一种本色的“体验真实”,这类小说在精神上往往出现对理想精神的放逐,对崇高的解构,而凸现人生平庸的真相。

池莉的《太阳出世》(1990)、《你是一条河》(1991),方方的《落日》(1990)、《祖父在父亲心中》(1990)、《桃花灿烂》(1991)、《纸婚年》(1991),刘震云的《一地鸡毛》(1990),刘恒的《教育诗》(1991)、《苍河白日梦》(1993),叶兆言的《挽歌》(三篇,1991、1992)、《关于厕所》(1992)等就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新历史小说”

反思“历史”仍是90年代文学创作的一个主题,但与80年代相比,在反思的立场和深度以及“历史”的指向上都有了不同,因此被称为“新历史小说”。例如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苏童的《米》《我的帝王生涯》,格非的《敌人》《边缘》,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小说和《1937年的爱情》,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池莉的《预谋杀人》《你是一条河》,方方的《何处是我家园》等。与五六十年代的史诗性和80年代初期的“政治反思”性相比,这些小说更加重视的是一种“抒情诗”式的个人的经验和命运。

当然,对“当代”历史,包括“反右”“文革”等事件的反思性主题,在90年代的其他作品中也有继续,如李锐的《无风之树》《万里无云》,王朔的《动物凶猛》,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等。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处于社会转型期,商业社会中的消费取向,物质主义重心的倾向,使得一部分作家更急迫地关注生存的精神性问题。这方面的创作有张承志的长篇小说《心灵史》和散文《荒芜英雄路》《以笔为旗》,张炜的小说《家族》《柏慧》和散文《融入野地》《无援的思想》,高晓声的《陈焕生出国》,韩少功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和散文《夜行者梦语》,史铁生的小说《务虚笔记》和散文《我与地坛》,王安忆的小说《乌托邦诗篇》《纪实与虚构》和散文《重建乌托邦》。这些作品往往保持一种“精英”立场,在这些作品中,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等“形而上”主题得到强化,生存哲理、宗教、历史传统以及“民间”文化等成为所追寻、挖掘的精神资源的主要构成。

痞子文学

90年代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众文学的兴起。王朔反崇高的痞子文学就是其中一股强劲的力量。他的文字飞扬跋扈、游戏调侃,一声“我是流氓我怕谁”震惊文坛,成为90年代文化反叛的代表者。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过把瘾就死》,以及80年代作品《玩的就是心跳》《顽主》等都被青少年疯狂膜拜,“王朔热”风靡社会。而王朔也成为这一时期少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能够如鱼得水的作家。90年代他的小说被大量翻拍成为电视剧、电影,如电视剧《过把瘾》改编自小说《过把瘾就死》,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小说《动物凶猛》,电影《看上去很美》改编自同名小说,电影《冤家父子》改编自《我是你爸爸》。还参与和主导了众多有着广泛影响力的著名影视作品的编剧和策划,包括《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我爱我家》《顽主》《甲方乙方》等,其中电影《顽主》让葛优一举成名,而其他的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也成为人们至今津津乐道的经典。

女性体验小说

90年代最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女性写作的异军突起。她们是陈染、林白、徐小斌、斯妤、徐坤、海男、张欣、毕淑敏、张梅等。这些作家体现为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一是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具有典型女性主义特征的私语化倾向。她们以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以及个人的“片断”式的感受来组织小说的结构,被称为“女性体验小说”。这也是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最引人注目、遭非议最多的一脉。从《嘴唇里的阳光》《在禁中守望》等中、短篇小说到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她们都以一种近乎呓语式的内心独白体对女性的私人隐秘体验进行了大胆的挖掘和表现。90年代末期,承接“私人化写作”的倾向,号称以“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卫慧、棉棉出现在文坛,她们的作品被看作是高扬肉体欲望和强烈性意识的作品,引起社会广泛争议。二是以徐坤、斯妤为代表的解构性女性写作倾向。这类作品直接以对于男性世界和男权文化秩序的怀疑、解构为艺术目标,以曲线方式张扬女性主义。徐坤在90年代曾被戏称为“女王朔”。她的《白话》《斯人》《狗日的足球》《厨房》都以一种特有的调侃、反讽的方式对男性世界实施着无情的解构。

文学创作的黄金十年 篇3

来到《检察日报》的莫言,因为《丰乳肥臀》的风波,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整。1998年,莫言从情绪的低谷逐渐复苏起来,重新拿起笔来,写了短篇小说《拇指铐》。《拇指铐》写一个孩子给生病的母亲去抓药,莫名其妙地被一个人用拇指铐铐在了树上的故事。反映了莫言创作《丰乳肥臀》后受到不公正批判的烦闷心情。

然后是中篇小说《我们的七叔》,写一个精神上有问题的人,每到国家的重大节日就穿上旧军装,戴上奖章,走上大街。对社会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深恶痛绝,满口骂声。改革开放后,他对四类分子摘帽看不惯,说不要阶级斗争了,革命不是白搞了吗。这样一个人物,似乎是影射了某些思想保守的作家、批评家。

有意思的是,莫言的每一次振作,总是从短篇小说的创作发起的,而到长篇小说即成巅峰。

同西方文学分庭抗礼

1999年,从低谷里走出来的莫言,创作热情高涨,一连写了《祖母的门牙》、《白杨林里的战斗》、《儿子的敌人》、《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蝗虫奇谈》等十多个短篇,以及《野骡子》、《师傅越来越幽默》、《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司令的女人》、《藏宝图》、《牛》等中篇小说。

从1997年到2007年,在《检察日报》的十年时间,莫言称之为一生中难以忘记的黄金岁月。在这十年间,莫言每一部长篇小说都引起了文学界巨大的反响,也是他文学创作重要的转型期。

2006年,莫言在鲁迅博物馆做了题为《中国小说传统:从我的三部长篇小说谈起》的讲演,他说: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我一直怀着叛逆之心写作。这期间写了诸如《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等长篇和《怀抱鲜花的女人》、《父亲在民兵连里》等几十个中短篇。这些小说进行了大量的技巧试验,也努力做着个性化的、不落他人窠臼的努力。但也总是留有西方文学影响的蛛丝马迹。一直到了2000年写作《檀香刑》时,才感觉到具备了一些与西方文学分庭抗礼的能力。这也是我今天所要讲的主要内容:我在最近这三部长篇小说《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的创作过程中,大踏步撤退,向民间文学学习、向中国传统小说学习的体会和感受。

可见,莫言将自己的创作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期的代表作是《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等,其特色是大胆借鉴威廉·福克纳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等外国作家的技巧;第二期的代表作是《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等,其特色是“进行了大量的技巧试验,也努力做着个性化的、不落他人窠臼的努力,但总是留有西方文学影响的蛛丝马迹”;第三期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其特色是“大踏步撤退,向民间文学学习,向中国传统小说学习”,最终具备了一些与西方文学分庭抗礼的能力。按照莫言的个人表述,其小说的深化和成熟过程就是向“传统小说”学习与回归的过程。莫言创作的第三个时期,恰恰是他在《检察日报》工作期间,也是文学创作阶段性提升的一个时期。

更频繁的对外文化交流

没有了部队的一些纪律限制,莫言在文化交流活动方面有了很大的空间、很多的时间。整个十年,莫言对外交流异常频繁,接触了多个语种的翻译家,他们把莫言的大量作品翻译到国外,翻译量和关注度超越了现当代中国其他作家,影响更为具体、更为巨大,彰显出一个勤奋的莫言、中国的莫言、世界的莫言。

同时,莫言在《检察日报》10年间,创作和发表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和剧本等作品。

1997年,创作小说《红树林》、《白杨林里的战斗》、《儿子的敌人》等,中篇小说《野骡子》、《师傅越来越幽默》、《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司令的女人》、《藏宝图》等。1998年发表短篇小说《拇指铐》、《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蝗虫奇谈》、《白杨林里的战斗》、《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中篇小说《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牛》等。1999年,发表中篇小说《我们的七叔》、《师傅越来越幽默》、《野骡子》、《藏宝图》,短篇小说《祖母的门牙》、《沈园》、《儿子的敌人》。2000年,发表中篇小说《司令的女人》,短篇小说《天花乱坠》、《枣木凳子摩托车》、《嗅味族》、《冰雪美人》、《姑妈的宝刀》。此外,莫言创作的话剧《霸王别姬》,由空军政治部话剧团排演,并于年底在北京演出,连演四十场,受到广泛好评。2001年,发表短篇小说《倒立》、《马语》。2002年,发表中篇小说《扫帚星》,创作二十集电视剧本《雪白的墙》等。2003年,发表短篇小说《木匠和狗》、《火烧花篮阁》等。2004年,发表短篇小说《挂像》、《麻风女的情人》、《养兔手册》、《普通话》、《月光斩》,话剧《我们的荆轲》等。2005年,发表短篇小说《小说九段》、《与大师约会》、《大嘴》等。

受对外交流的影响,《检察日报》的10年里,莫言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18位)。2001年,莫言的《红高粱》成为唯一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2001年,长篇小说《酒国》(法文版)获法国“Laure Bataillin”外国文学奖,授奖辞是:由中国杰出小说家莫言原创、优秀汉学家杜特莱翻译成法文版《酒国》,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实验性文体。其思想之大胆,情节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结构之新颖,都超出了法国乃至世界读者的阅读经验。这样的作品不可能被广泛阅读,但却会为刺激小说的生命力而持久地发挥效应。

nlc202309090214

2003年,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在美国出版,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珠。”

2004年3月,莫言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颁奖词写道,“您写作的长、短篇小说在法国广大读者中已经享有名望。您以有声有色的语言,对故乡山东省的情感、反映农村生活的笔调、富有历史感的叙述,将中国的生活片段描绘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体的生动场面”;2004年12月,又获第三十届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授奖词写道:“莫言的作品植根于古老深厚的文明,具有无限丰富而又科学严密的想象空间,其写作思维新颖独特,以激烈澎湃和柔情似水的语言,展现了中国这一广阔的文化熔炉在近现代史上经历的悲剧、战争,反映了一个时代充满爱、痛和团结的生活。”

2005年12月,莫言被香港公开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2006年,莫言获得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评审委员会认为莫言先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以独特的写实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中国城市与农村的真实现状,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莫言的作品引导亚洲走向未来,他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在此期间,莫言作品被大量翻译到国外,莫言也多次赴国外进行文学交流。

1997年,德语版的《天堂蒜薹之歌》,瑞典语版《红高粱》出版,德语版中短篇小说集《枯河》出版。1999年,日文版《丰乳肥臀》出版。2000年,英文版《酒国》出版,美国《纽约时报·书评》刊登了关于英文版《酒国》的介绍。法文版《酒国》出版。2001年,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了莫言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书评。同年,瑞典语版《天堂蒜薹之歌》出版。2002年,意大利语版《丰乳肥臀》出版,越南语版《丰乳肥臀》出版,英文版《师傅越来越幽默》出版,日文版《最幸福的时刻——莫言中短篇集》出版,德语版《酒国》出版,日文版《檀香刑》出版。2003年越南语版《红树林》出版,韩语版《酒国》出版,日文版《白狗秋千架——莫言短篇自选集》出版,日文版《红高粱》出版。2004年法文版《丰乳肥臀》、《爆炸》、《藏宝图》、《铁孩》出版,英文版《丰乳肥臀》出版,韩语版《檀香刑》出版、越南语版《酒国》、《檀香刑》、《四十一炮》出版,荷兰语版《丰乳肥臀》出版。2005年,法文版《师傅越来越幽默》出版、意大利语版《红高粱》、《檀香刑》出版。2006年,日文版《四十一炮》出版,法文版《檀香刑》出版,越南语版《生蹼的祖先们》、《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出版,波兰语版《酒国》出版。2007年,法文版《欢乐》出版,西班牙语版《丰乳肥臀》出版,越南语版《生死疲劳》、《四十一炮》出版,韩文版《天堂蒜薹之歌》、《红高粱家族》、《食草家族》出版,波兰语版《丰乳肥臀》出版。

1999年10月,莫言首次赴日本访问,在关西日中关系学会演讲《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日中关系》;在京都大学演讲《作家一辈子干的一件事》;在驹泽大学即席演讲《神秘的日本与我的文学历程》。2000年3月,莫言赴美国访问,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演讲《福克纳大叔,你好吗?》;在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演讲《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我的〈丰乳肥臀〉》。2001年5月,莫言赴澳大利亚访问,在悉尼大学演讲《用耳朵阅读》;12月,赴法国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在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讲演讲《小说的气味》。2003年9月,莫言赴日本东京、京都等地,并在京都大学会馆演讲《〈檀香刑〉是一个巨大的寓言》。2004年9月,应聂华苓之邀,莫言赴美国参加艾奥瓦国际写作计划活动;12月,赴日本北海道访问,在北海道大学演讲《北海道映象》。2005年5月,莫言赴韩国参加第二届首尔国际文学会议,并在“东亚文学大会”上演讲《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2006年5月,莫言赴日本大阪、京都。在京都大学演讲《小说与社会生活》;6月赴法国西北部城市圣马路,参加当地文学图书节。2007年5月,莫言赴意大利西西里岛访问,在科瑞大学、卡塔尼亚大学作讲座;10月,与舒婷等二十二位作家赴韩国首尔等地访问,在韩国全州亚非文学庆典上演讲《离散与文学》。

莫言的作品在海外广泛传播,也得到了海外读者的关注。

1999年,莫言去日本参加《丰乳肥臀》的首发式,一位二十多岁的酒吧侍者,听说莫言晚上要去,当天下午还写了一篇翻译成中文大概三千多字的文章,分析了上官金童这个人物的象征意义。2002年9月,莫言赴意大利参加“曼托瓦文学节”,因为意文版的《丰乳肥臀》三个月内卖了七千册,定价也很贵,相当于人民币400元,出版社很高兴,邀请莫言前去参加这个文学节。在意大利的大街上,莫言经常碰到读者要签名。当地一个有名的节目主持人邀莫言一起做节目,对《丰乳肥臀》的评价让莫言感到很高兴,他认为上官金童绝对是文学画廊里的典型人物,他们看到的西方文学里面没有过这样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是有象征意义的。

与大江健三郎的相似性

莫言与域外文学的交流,不能不提到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莫言也曾说过,他们之间的相似性,“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都来自于偏远的农村,你来自日本四国岛被森林包围的小山村,我则来自位于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这个虽然没有森林但曾经有过许多草地的闭塞村落。我们的故乡文化都比较落后、地理环境比较闭塞,老百姓的物质生活也比较贫困”。

大江健三郎也说,“我们把在小村子里经历的事情写成文学,并且推向世界;或是能够将世界的问题,在自己创作的一个小小的模型里放大,这种在世界和小村子之间的往返就是文学的原点”。

1994年,大江健三郎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演说上说:“正是这些形象系统,使我得以植根于我边缘的日本乃至边缘的土地,同时开拓出一条到达和表现普遍性的道路。不久后,这些系统还把我同韩国的金芝河、中国的莫言等结合到了一起。”可见大江健三郎视莫言为同道,并预言莫言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多次推荐莫言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nlc202309090214

大江健三郎的高密之行是在2002年。日本NHK电视台一档名叫“二十一世纪的开拓者”的人物专题报道节目希望请大江健三郎担纲采访莫言,一向不愿参加此类活动的大江健三郎同意了。2002年2月9日下午,大江健三郎飞抵北京,来到莫言位于平安大街的家进行了礼节拜访。第二天上午,大江健三郎与莫言在此家中进行了三个小时的访谈,下午,中国导演张艺谋加入了他们二人的访谈。这天晚上,大江健三郎和莫言飞抵青岛。2月11日是大年三十,大江健三郎陪同莫言回到他山东高密大栏村的家中过年,按山东习俗与莫言一起祭祖、拜坟,与莫言的家人交谈,晚上一起吃饺子度过中国的除夕夜。

大年初一上午,大江健三郎又与莫言在其大栏村家中的场院里继续交流了一上午。2月13日,大江健三郎飞回日本。检察日报社全程参与了两位文学大师的活动。时任文艺副刊部主任孙丽(现任《方圆》杂志社社长)和时任检察日报社记者肖杰(现任最高检办公厅调研员)跟着莫言到他们老家去过年,全程陪同并报道了此次会谈。在莫言的老家,大江健三郎盘腿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在为大家收藏的他的中文版作品签名后,又为报社文艺副刊题写了“绿海”两个字。做完这一切,大江先生拿出日文版的《酒国》,让莫言也给他签名,并且让莫言写上这样的话:“我们是世界文学的同行。”

据孙丽回忆,“他们两个人专门坐下来对谈的内容特别多。在这个过程中,莫老师也全面介绍了他的很多文学创作经历。比如说他就讲他的《红高粱》这个作品从创作到写成体现的是什么,怎么来的。后来他们两个交流写了一篇文章,关于《红高粱》这个作品是怎么产生的”。在北京的时候,莫言也谈到《红高粱》发表之后是“怎么跟张艺谋去策划,怎么把它编成一个电影的,包括他们拍电影的经过”。整个谈话的过程莫言说至少有十个小时。莫言与大江健三郎交流了各自童年的生活经历、文学感悟,文学与故乡的关系,以及莫言几部重要作品《酒国》、《丰乳肥臀》的创作经过和评价等,莫言还谈到了川端康成对他的影响。

大江健三郎还来到莫言出生长大的老屋,站在莫言家的老屋前,听莫言讲述着童年的往事。他说,站在这里,莫言小说中读到的许多情景,他都找到了。推开后窗,屋子后面是一条大河,早已成了枯河,没有水,大江说他以前读过莫言的小说《秋水》,里面描述河水像马头一样,奔腾而来,他看到这个环境以后可以想象到这个场景。

此外,孙丽和肖杰还参与了莫言其他文学交流活动。其中一次是从2004年12月25日至2005年1月5日,莫言进行了为期12天的跨年北海道之行。莫言一行驱车1500多公里,跨越了大半个北海道,沿途进行了多次有关文学的演讲。莫言说,文学创作中细节的描述最见功力,又与作家个人的感观接触密切相关。也许有一天,北海道的河流、冰雪、山林、动物会融入莫言的笔端,成为他营造的文学故乡的一部分。

2008年5月28日,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与莫言会面。在两位作家的交流中,想象力成为重要话题。或许,正是这种想象力的存在,使得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与帕慕克最为著名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红》的开头在叙述方式和风格上惊人的相似。对于这样的巧合,帕慕克笑着告诉记者:“所以,我们两个能成为好朋友。”

现代文学三十年 知识点提要 篇4

(一)1.晚晴文学革命运动 2.《新青年》杂志

3.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4.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5.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6.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戏” 7.对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批判 8.林蔡之争

9.《学衡》派(13名词解释)10.《甲寅》派 11.易卜生主义

12.“五四”前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 13.文学研究会(12名词解释)14.创造社

15.语丝社(11名词解释:语丝派或语丝体)16.浅草—沉钟社

17.新月社(06名词解释:新月诗派)18.湖畔诗社 19.进化论

20.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21.周作人《人的文学》 第二章 鲁迅

1.鲁迅生平概略

2.鲁迅主要著述的书名与大致内容

《呐喊》《彷徨》 《阿Q正传》 《野草》《朝花夕拾》 第三章 小说 1.小说界革命 2.林译小说 3.问题小说

4.叶圣陶《隔膜》《火灾》 5.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定义 6.自叙传

7.庐隐的感伤小说

8.许地山的宗教题材小说 9.废名《竹林的故事》

第四章 通俗小说(常识性记忆)1.鸳鸯蝴蝶派(15名词解释)2.《礼拜六》杂志

3.徐枕亚的言情小说《玉梨魂》 4.李涵秋的社会小说《广陵潮》 5.张恨水的《春明外史》

6.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 7.程小青的侦探小说“霍桑系列” 第五章 郭沫若

1.《女神》的产生和影响(15名词解释)2.泛神论 3.自由体诗 4.《瓶》

5.《三个叛逆的女性》

6.抗战时期郭沫若的六个历史剧 7.“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原则 第六章 新诗 1.诗界革命

2.胡适《论新诗》 3.胡适《尝试集》 4.初期白话诗 5.自由诗

6.北大歌谣研究会 7.湖畔诗人

8.小诗体(07名词解释:小诗派)9.前期新月派 10.纯诗

11.早期象征诗派 第七章 散文

1.《新青年》随感录 2.美文

3.言志派散文 4.废名气 5.冰心体

6.《缘缘堂随笔》 7.英国Essay的影响

8.《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

9.语丝文体(11名词解释:语丝派或语丝体)10.现代评论派 11.《西滢闲话》 第八章 戏剧 1.春柳社 2.文明戏 3.天知派新剧 4.旧剧评议 5.国剧运动 6.民众戏剧社 7.上海戏剧协社 8.爱美剧 9.小剧场运动 10.第四堵墙

11.胡适《终身大事》 12.洪深《赵阎王》 13.南国社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二)1.“革命文学”的倡导 2.普罗文学

3.民族主义文艺运动(13名词解释:民族主义文学)4.后期创造社 5.太阳社

6.左联

7.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8.左联的代表性刊物 9.文艺大众化运动 10.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 11.拉普

12.文艺自由论及第三种文学论 1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人 14.刘西渭《咀华集》 第十章 茅盾

1.社会剖析小说 2.《蚀》三部曲

(简答:13分析茅盾早期创作(如《蚀》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3.两类形象系列 4.农村三部曲 5.作家论 第十一章 老舍

1.老舍的早期小说 2.《离婚》 3.《四世同堂》 4.京味小说

(简答:11简述老舍小说中的“京味儿”特征。)第十二章 巴金

1.《爱情三部曲》(14名词解释)2.《激流三部曲》

3.《家》为代表的“清纯型”创作 4.“平民史诗”(简答:08以《憩园》为例,分析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第十三章 沈从文

1.沈从文表现“湘西世界”与讽刺“都市病”的代表性作品

2.《湘行散记》等有代表性的散文 第十四章 小说

1.华汉《地泉》三部曲及重版序 2.革命的浪漫蒂克 3.“革命+恋爱”小说 4.“左联”青年作家小说 5.东北作家群 6.大河小说 7.京派 8.海派

5.新感觉派(08名词解释)

第十五章 通俗小说(常识性记忆)1.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2.现代章回小说 3.社会言情小说

4.刘云若《红杏出墙记》 5.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 6.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 7.30年代小说雅俗互动的态势 第十六章 新诗 1.中国诗歌会 2.诗的“歌谣化”

3.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 4.后期新月派 5.《现代》杂志

6.十四行诗(一译“商籁体”)7.《汉园集》诗人 8.林庚的格律诗试验 第十七章 鲁迅

1.鲁迅十六部杂文集的书名与大致内容 第十八章 散文

1.《论语》与《人世间》 2.《宇宙风》三期刊 3.30年代小品热

4.《太阳》与《芒种》杂志

5.30年代“鲁迅风”杂文及其主要作家6.《汉园集》 7.开明书店

8.夏衍《包身工》 9.邹韬奋《萍踪寄语》 第十九章 曹禺

1.曹禺的创作历程

2.曹禺剧作的文学史(戏剧史)地位 第二十章 戏剧 1.南国社

2.上海艺术剧社

3.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4.红色戏剧

5.《放下你的鞭子》 6.白薇《打出幽灵塔》 7.洪深《农村三部曲》

8.熊佛西的“农村戏剧实验” 9.夏衍《赛金花》

10.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 11.袁牧之《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 1.赵树理方向 2.评书体现代小说 3.山药蛋派 第二十三章 小说

1.“前线主义”小说

2.《华威先生》及其所引发的讨论 3.沙汀“三记” 4.七月派小说

5.新洋场小说(新鸳蝶体)6.南玲北梅

7.后浪漫主义小说 8.白洋淀派 9.山药蛋派 10.新章回体

第二十四章 通俗小说(常识性记忆)1.新鸳鸯蝴蝶派(或“新洋场小说”)2.《万象》月刊 3.秦瘦鸥《秋海棠》

4.予且的“都市百态”小说 5.北派武侠的崛起

6.解放区的“新英雄传奇” 7.40年代小说雅俗相通的趋向 第二十五章 艾青

1.艾青提倡的诗歌“散文美”的基本主张 2.艾青《诗论》 第二十六章 新诗 1.抗战朗诵诗运动

2.“时代鼓手”诗人田间 3.七月诗派 4.政治抒情诗 5.马凡陀山歌 6.西南联大诗人群

7.40年代的诸家“诗论” 8.中国新诗派(九叶派)9.新诗戏剧化

10.解放区“诗的歌谣化” 11.《王贵与李香香》 12.《漳河水》 第二十七章 散文

1.《野草》杂文作者群

2.上海“孤岛”杂文创作风气

(简答:14谈谈对现代文学史上孤岛文学的认识。)第二十八章 戏剧 1.新秧歌剧 2.新歌剧 3.广场戏剧

4.西南戏剧展览会

5.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潮 6.40年代讽刺喜剧创作潮 7.世态喜剧

8.有关《芳草天涯》的讨论

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知识性了解)1.台湾文学的发端与草创 2.30年代前期创作的繁荣 3.日据时期的创作

4.台湾文学的乡土气息与思恋家国反抗压迫的文学母题

5.代表作家:赖和、杨逵、吴浊流、吕赫若、龙瑛宗

代表作及其创作风格

◆名词解释 15《女神》;鸳鸯蝴蝶派 14《爱情三部曲》(巴金);三家村杂文 13学衡派;民族主义文学 12文学研究会;归来的诗人 11语丝派或语丝体;新历史小说 10《囚绿记》;“文化散文” 09《财主底女儿们》;辛笛 08新感觉派;《负暄琐话》 07“小诗派”; 《白鹿原》 06新月诗派;新写实小说 ◆简答

15简述《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14谈谈对现代文学史上孤岛文学的认识。

13分析茅盾早期创作(如《蚀》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12孙犁小说的艺术特征

11简述老舍小说中的“京味儿”特征。10历史剧《屈原》(郭沫若)的艺术特征。

09为什么说《梅雨之夕》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 08以《憩园》为例,分析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

07结合具体作品,简要分析80年代寻根小说家的艺术追求。

06结合具体作品,谈1990年代文化散文的艺术特征。◆论述

15魔幻现实主义,丑怪美学、残酷叙事,成为莫言小说评论中常出现的议题,结合莫言作品谈谈你的理解。14论述《雷雨》的艺术成就。13以龙须沟和茶馆为例,论述老舍十七年文学的特点及得失

校园文学读后感《十年》 篇5

一鲁迅 主要著作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16 《热风》

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坟》

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而已集》

大革命失败后抗击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杀戮。《南腔北调集》

对“第三种人”、论语派等的诘难。

《三闲集》

20年代末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二心集》

30年代初对民族主义的斗争,与新月派的论辩。《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

对30年代上海半殖民地商业社会的透视和批判。《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及儒道各家的审视。《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

抗议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反击中共左倾路线。《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书信集《两地书》

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上篇

一、《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狂人日记》(一)

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视角

1、题材: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

2、视角: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

《药》 华家的精神愚昧。

《故乡》 闰土的心灵麻木。

《祝福》 祥林嫂的恐惧。《明天》 单四嫂子的孤独空虚。

《在酒楼上》 吕纬甫像苍蝇飞回原地的颓唐消沉。《孤独者》 魏连躬行先前所反对的一切,看似胜利实则失败的“复仇”。《伤逝》 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在爱情失去附丽后回到旧家庭中。

——对灵魂的拷问,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

(二)格式的特别——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

1、情节结构模式 ○1看/被看

《示众》系列:表现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及对启蒙的质疑批评。《狂人》《孔》《明天》《头发的故事》《药》《阿Q》《祝福》《长明灯》《铸剑》《理》《采薇》 ○2离去—归来—再离去

苍凉的绝望,对绝望的质疑、挑战和反抗。

《故乡》 幻景与现实的剥离,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走。

《祝福》 注定要离开的漂泊者,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的逃避。《在酒楼上》 无可附着的漂泊感。

2、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狂人日记》 打破传统小说结构及叙事方式,两重叙述角度及反讽的结构。

《孔乙己》 三层结构上外在的喜剧性和内在的悲剧性:孔乙己与酒客之“被看/看”;小 伙计旁观并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隐含作者看。

《阿Q正传》 对全知叙述的嘲弄,从有距离的观照到主体精神、生命体验的介入。《伤逝》 涓生的两难选择,终不免空虚与绝望。《在酒楼上》《孤独者》 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

3、继承、突破与创新

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

借鉴西方,吸取传统戏剧美术诗歌小说的艺术经验。诗化小说(《伤逝》《社戏》)、散文体(《兔和猫》《鸭的喜剧》)、戏剧体(《起死》)

二、说不尽的阿Q:阿Q接受史

三、《野草》与《朝花夕拾》(一)

《朝花夕拾》

1、“闲话风”: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

对“爱”与“死”的追记与思考。

自然、率真、亲切的韵味。慈爱柔和中蕴藏着深沉的悲怆。《阿长和〈山海经〉》《从„„》《藤野先生》《范爱农》《无常》《父亲的病》 亦有杂文笔法渗透所表现的批判和嘲讽。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

2、“漫笔式”写法

任心闲谈。

题材漫无边际,行文结构随意性,语言“原生味”。

《狗·猫·鼠》

(二)《野草》

1、“独语体”

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

逼视灵魂深处并进行哲理思考。

2、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趣统一,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1生存困境与选择

《死火》《影的告别》《过客》 ○2个体与他者的紧张关系

《这样的战士》《复仇》其

一、其二《求乞者》 ○3自我命运与形象

《颓败线的颤动》《死后》《雪》《秋夜》《腊叶》

3、现实性:对绝望刻骨铭心的体验。

《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4、艺术特色:紧张焦灼的创作心态,全新的艺术世界。

充满奇峻的变异,华丽而艰涩,诗化、小说化、戏剧化倾向。

下篇

一、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

1、时代的忠实记录

中国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现代中国的“人史”。

富于现代性的报刊文体,及时地反映时代、作出评判,并得到反馈。

2、未经规范的自由文体

个人性、先锋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二、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 ①“不克厥敌,战则不止”: 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②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揭示现实人生弊病与思想文化困境。批判一切奴役和压迫,为人所难以接受的深刻性和尖锐性。

2、反常规的思维下的犀利与刻毒 ①批判心理和灵魂

《论“他”》《论照相之类》 ② “推背式”思考方法

《小杂感》

③独辟蹊径的思路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杀错了人〉异议》 ④反常规的联想:

神圣的戏谑化、历史与现实重合 《小品文的危机》《商贾的批评》《新药》《隐士》《现代史》 《看了魏建功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申明》《重三感旧》《“感旧”以后(下)》

3、“贬锢弊常取类型”

① “个”与“类”的统一:抓住本质勾勒“共名”。《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小杂感》《“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上考研艺之一瞥》《“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书信360108》 《二丑艺术》“二丑”

《一点比喻》“带头羊”

《“题未定”草

(二)》“西崽” 《答杨村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革命小贩”

《书信3605》“革命工头”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奴隶总管”

《扑空》“洋场恶少” ②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4、主观性

释愤抒情的歌哭,主客体的融合。

《纪念刘和珍君》在沉默与开口间的困惑,显示内心的痛苦。

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汉语表意、抒情功能的极致。

常用“拗体”,打破语言的束缚。大词小用、庄词谐用、雅俗杂用、搭配错位、名词动用、戏仿„„

三、《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

1、“起死”:古今杂糅的新阐释。

《补天》 女娲创世时的精神苦闷,破坏与创造共生的无奈。

《奔月》 英雄的平庸化,冷落背弃和倦怠寂寞。对先驱者命运的思考。《理水》 古今一炉的“油滑”。

《采薇》 “先王之道”的本相。

《出关》 老子哲学的本质。《起死》 神圣哲学的戏谑化。杂文的眼光、手法、语言。

2、庄严与荒诞:互补与消解。苦涩的幽默,洒脱后的悲凉。

《补天》 女娲的伟大和后人的荒诞。《铸剑》 万民观瞻的狂欢消解复仇的神圣。《理水》 夏禹凯旋成为无聊的谈资,上层世界与平民世界的对立以合一为结局。《非攻》 墨子止楚伐宋后一系列的倒霉遭遇。

二散文 第一个十年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918.4《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

1、杂文的盛行

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

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化传统”。

2、《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

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李大钊

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结合。《青春》《新纪元》 陈独秀

充满战斗意气,激烈畅达。《偶像破坏论》《反抗舆论底勇气》 钱玄同

批评儒家思想,痛快淋漓的文字。《随感录四十四、四十五》 刘半农

寓庄于谐,更有艺术性。《奉答王敬轩先生》《作揖主义》 鲁 迅

《新青年》主将,《语丝》派坛主,散文诗鼻祖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1、周作人

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分出闲适、知识性的一脉。①“美文”和“言志”

引入“美文”的概念。

提倡抒发个人性情的“言志”小品文。②闲谈体

借鉴明人小品和外国随笔,形成自然隽永、平和冲淡的风格。《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

涩味和简单味,选材平凡而别有情趣,也有“中年心态”的落寞颓废。③“文抄公体” 30、40年代

常兼两种文体之美,古雅遒劲。

《游山日记》《关于傅青主》《无生老母的信息》

2、其他作家 ①俞平伯 《杂拌儿》《燕知草》

《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朦胧空灵的意境,远离现实的玄理和感伤。以旧格调自享。②钟敬文

《荔枝小品》

平远清隽的美学追求。《荔枝》《茶》《黄叶小谈》

咏物小品。《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

情思清朗。③冯文炳

专写农村乡镇的宁静生活和对小人物的同情。

初以冲淡为衣,小说和散文融合,注重意境。后追求朦胧,陷入“废名气”。

二、冰心、朱自清和文研会作家散文

1、冰心

“小诗”味散文,青年的共鸣和模仿。①空灵清丽的风致

行云流水的文字,倾诉真情的温柔和忧愁,“爱的哲学”。

《往事

(一)·七》

雨中荷花和母爱主题。

《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 山与海的对比。②文体的自觉追求 “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往事》其二

(八)文言的典雅凝练加适当“欧化”,婉转流动。

2、朱自清

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

缜密婉转中温柔敦厚的气质。匠气。《背影》《荷塘月色》《儿女》

执著地表现人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

写景抒情。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

3、其他作家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

赤子之心,佛理的渗入,平易淡远和悲悯之色。梁遇春

《春醪集》《泪与笑》

英国随笔的影响。懒散的绅士风度,标新立异。

许地山

《空山灵雨》《落花生》

宗教气氛的渗入,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叶圣陶、郑振铎、茅盾

写实的“人生派”,“五卅”时的愤怒呼喊 瞿秋白

《饿乡纪程》《赤》

中国报告文学的先声。

叶圣陶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炽热的反帝激愤,急雨般节奏。《藕与莼菜》

对故乡的情思,平淡从容。郑振铎 《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

沉痛的感情和质朴的语言。《山中杂记》

真率、俊逸。茅盾

《五月三十日的下午》《暴风雨》 《宿莽》集 旅日散文,低沉格调。《叩门》《雾》《卖豆腐的哨子》

时代的苦闷和期望,回荡起伏的怅惘。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1、郁达夫

率真、坦诚的自剖式文字,“自叙传”特点。

倾诉自身遭遇,以恣肆的文字喷发激愤,带有时代病的感伤。《归航》

离日返国时的复杂心情,无所顾忌的文字。《还乡》《还乡记》

对社会贫富不均的强烈不平,渗透着遁世思想。《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鼓动青年反叛,惊世骇俗的冲击力。《一个人在途上》

感人肺腑的至情。

2、郭沫若 《月蚀》《卖书》

个人贫困的遭际,向社会的悲愤呼叫。《路畔的蔷薇》

青春的欢悦与离乡的孤寂。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1、“语丝”派 ①“语丝文体”

文明批评社会批评,杂感。“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也有抒情小品的佳作。

孙伏园《伏园游记》川岛《月夜》 ②林语堂

最热心提倡幽默小品的散文家之一。后创办《论语》而分化。

《剪拂集》

讥刺的盔甲中每每包含幽默。

2、“现代评论”派 ①徐志摩

自由而华丽的散文文体,多冥想型小品。《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浓得化不开”》 快如闪电的感兴,刹那灵感的流动。繁复华丽。②陈西滢

《西滢闲话》

贵族化立场,但行文流畅,富幽默感。

第二个十年

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1、刊物

《论语》半月刊1932.9

《人间世》1932

《宇宙风》1934 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小品文。

2、写作立场

追求对现实冷静超远的旁观。

除去讽刺的酸腐辛辣而得淡然之味。自由主义立场,“热心人冷眼看人生”。“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针对强调文艺的社会使命的观点,创造解脱性灵,广达自喜,潇洒自在的散文笔调。

3、左翼文坛与林派刊物的论争

《太白》《芒种》

4、林语堂的散文创作 《大荒集》《我的话》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惯用中西比较的眼光看问题,多国民性改造及传统文化转型的思考。《谈中西文化》 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从容睿智的幽默,轻松自然的行文结构,娓语式笔调。提高了随笔体散文的文体地位。

二、左翼作家的散文

1、“鲁迅风”杂文 ①瞿秋白

《乱弹及其他》集

《民族的灵魂》《流氓尼德》《财神的神通》《美国的真正悲剧》 尖锐的政论色彩,善于抓住本质勾勒典型,善于创造新的杂文形式。《〈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运用马阶级观点研究鲁迅的经典文献。②唐弢 《推背集》《海天集》

《谈礼教》《看到想到》《东南琐谈》《〈周报〉休刊词》 简明有文采,政论与艺术散文笔调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生发,笔锋锐利。《乡音》 叙事抒情散文。

《落帆集》 散文诗。③徐懋庸 《打杂集》《不惊人集》

针砭旧物,触及时事,摘取生活片断中外掌故,拙直质朴。《揣》《“泼臭料”》《过年》《赏月》《上帝的心》《神奇的四川》《秋风偶感》《苍蝇之灭亡》 《街头文谈》 通俗性文艺从话。

2、风格多样的小品散文

茅盾

力图在小品篇幅中全景式反映社会生活。艾芜

《漂泊杂记》《山中牧歌》

西南边陲的浪漫风情,朴素清新。

叶紫

《古渡头》《夜雨漂流的回忆》

善于镂刻人物,烘托气氛。萧红

《商市街》《桥》

明丽亲切哀婉,絮语笔调,诗化。吴组缃

《黄昏》《泰山风光》

小说化倾向,人物、环境刻画。郁达夫

《屐痕处处》《达夫游记》

清新秀美,才情纵横。巴金

《旅途随笔》《短简》《控诉》

揭露黑暗憧憬光明,朴素酣畅。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1、京派散文

①何其芳

《画梦录》 雕琢的精致,力矫散漫浅露的流弊。诗情洋溢。艺术的独创性。《梦后》《岩》《黄昏》《雨前》 “独语”的调式和感觉结构,意象迷离,想象奇特。

《还乡杂记》 思想与艺术的巨变。②李广田 《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 追求朴野无奇的境界。《桃园杂记》《山水》《山之子》

故乡风物人情,素淡中见情思。③吴伯箫

《羽书》

内容充实,文字沉着,笔力壮阔。讲究炼句。④师陀 《黄花苔》《江湖集》 哀叹北方山野的凋零,哀婉的田园诗风味。对小人物的同情。⑤沈从文

《湘行散记》集

湘西特异的山水景致和风土人情。《箱子岩》《桃园与沅州》

乡村中国的眼光,质朴的生命形式。《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

2、其他抒情小品 ①缪崇群 《唏露集》《寄健康人》《废墟集》《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

平实婉曲叙述中咀嚼人生真味,以情动人。还有写景即物、纪实随笔 ②丽尼

《黄昏之献》

散文诗集。青春梦幻消逝后的空虚和怅惘,忧郁美丽的黄昏气息。《鹰之歌》 仍多展示自我的心理历程。讲究文体之美。③陆蠡 《海星》《竹刀》 青春回忆题材,感情厚实,文字浓重。

3、“开明”派散文

积极的人生派,讲操守重理念,平淡中高远严谨有韵致。①丰子恺 《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

写灾难性现实,体物入微,疏淡隽逸,朴讷而明亮。《肉腿》《半篇莫干山游记》 ②夏丏尊

《平屋杂文》

素淡的文笔,遐想和情思,结构缜密完整。《白马湖之冬》《钢铁假山》《猫》 ③叶圣陶

《未厌居习作》

状物写人针缕绵密。④“科学小品文”

《中学生》杂志和刘薰宇数学小品、贾祖璋生物小品。曹聚仁历史小品。

四、报告文学与游记

1、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①早期报告文学

明生

《旅中杂感》

《每周评论》

欧游通讯。

亿万

《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

《每周评论》

报道“五四”。

《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

《劳动者》周刊

周恩来

《旅欧通信》

天津《益世报》

瞿秋白

《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晨报》

报告文学先声。阿英

《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集

较早的报告文学结集。

②1936报告文学热潮

夏衍

《包身工》

早期报告文学代表作。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茅盾

《中国的一日》集

编选1936.5.21全国的事件 ③报告文学的盛行

邹韬奋

《萍踪寄语》《萍踪忆语》集

欧苏见闻,政治性社会性。萧乾

《流民图》《平绥琐记》(《人生采访》集)

北方难民和塞外风光。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西线风云》(合)

西安事变、长征、陕北

2、国际题材的游记

朱自清

《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纪实,语言洗练。李健吾

《意大利书简》

历史文物的描述,博学机智。郑振铎

《欧行日记》

研究资料的搜集和记录。小默

《欧游漫忆》

政论色彩。

胡愈之

《莫斯科印象记》

政论色彩。

第三个十年

一、报告文学的勃兴

1、新闻性的战地报告 丘东平

《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

反映淞沪战役。

骆宾基

《救护车里的血》《我有右胳膊就行》《东战场别动队》

上海军民抗日热情。

曹白

《呼吸》集《这里,生命也在呼吸》《在敌后穿行》

感情色彩浓烈 丁玲

《孩子们》

姚雪垠

《战地书简》

徐迟

《大场之夜》

宋之的《从仇恨生长出来》 以群

《台儿庄战场散记》

蹇先艾

《塘沽的三天》 碧野

《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二集

老舍

《“五四”之夜》

2、职业记者的通讯

范长江

《台儿庄血战经过》 萧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一个爆破大队长的独白》《岭东的黑暗面》

《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

3、人物纪实性散文

①沙汀《我所见之H将军》(《随军散记》)

素描勾画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貌,小说手法,言谈细节。②人物特写的流行

卞之琳

《第七十二团在太行山一带》

周立波

《王震将军记》 刘白羽、王余杞

《八路军七将领》

陈荒煤

《陈赓将军印象记》

4、介绍解放区的通讯 赵树理《孟祥英翻身》

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1、国统区杂文 《野草》(1940桂林创刊)作家群。《新华日报·新华副刊》《新蜀报·蜀道》 ①聂绀弩

《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血书》集

抨击腐朽事物和黑暗现实,批判旧的伦理道德,力求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多用反语讽刺,平易质朴中见深沉。

《我若为王》

构思奇特,批判封建制度,反映专制统治的现实,并揭示封建奴性。②秦似

《感觉的音响》《时恋集》《在岗位上》集

广博的生活和历史知识基础,舒缓有致,文化气息浓重。多揭露抗战中官僚统治的积弊。《随谈两则》

批评“浮生若梦的人生哲学”,并讨论国民性普遍的弱点,如话家常又诙谐精到。③冯雪峰

《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跨的日子》集

广泛涉及社会政治症结,尖锐的诗的政论。文笔曲折深透且亲切,充分展开杂文的新机能。善于绵密说理,比喻新鲜,有历史的脉络和哲理的渗透,语言浑厚思想锋利,但有时不够明快。④其他

夏衍《此时此地集》《长途》《劫后随笔》《蜗楼随笔》 孟超《长夜集》《未偃草》

宋云彬《破戒草》《骨鲠集》

2、上海“孤岛”杂文创作 《鲁迅风》、《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更有现实批判性,更真切痛快。①唐弢 《劳薪集》《识小录》《长短书》集

尖锐泼辣富于批判性,扫荡一切社会病毒,侧重从历史角度发掘社会病的渊源。注重形象性,流露出感情和诗意。《从奴隶到奴隶》《略论吃饭与打屁股》《氓》《丑》《逃与趋》

勾勒世相,讽刺西崽、汉奸、奴才等的可鄙无耻。②巴人

《窄木集》

多对敌伪汉奸的挞伐,还善于以简约之笔勾画社会脸谱。③周木斋

《消长集》

多思辩性杂文,在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中,发微知著,深入浅出。④其他

柯灵《市楼独唱》、阿英《月剑腥集》、孔另境《秋窗集》《横眉集》

3、沦陷区杂文 ①周作人 《秉烛谈》《药堂语录》《药味集》《药堂杂文》《书房一角》《秉烛后谈》《苦口甘口》《立春以前》

杂文小品化,随笔和杂文有时难以区分。多补白式读书札记与回忆文字,闲聊中 仍关注思想革命命题,也有“亡国之音”,文风更平易通脱。②其他

文载道《文载道文抄》《风土小记》、纪果庵《两都集》

注重博识和情趣的“学者的言志的散文”,以平民化的知识者的心态写作,“文抄”中新意叠出。

4、解放区杂文

集中于1942整风之前。《解放日报》《谷雨》《抗战文艺》、《轻骑队》(1941)多针砭革命队伍的不正之风,富有时代气息。

丁玲、萧军、艾青、王实味

三、小品文的多样风致

1、萧红

写逆境中的心情,抗战中的社会见闻。

《回忆鲁迅先生》

捕捉日常的生活化细节,随意点染,不拘格套。

2、何其芳 《星火集》《星火集续编》

保持深情、沉思和想像交织的同时渗入了刚健之气,由沉醉幻美转向关注现实。

3、巴金 《梦与醉》《黑土》《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怀念》集 激越的民族意识下深沉的爱憎。

《废园外》

美丽的花园的堕毁,年轻生命的夭折,悲惨的战争图景,凄苦哀愁的气氛。

4、李广田 《圈外》《回声》《日边随笔》《灌木集》

摆脱沉郁,社会感加强。

《灌木集》

乡土意识,传统风致,纯朴意境,诗的静美。清醇的文笔。

5、冯至

《山水》集

战时西南艰苦生活中明心见性的思索,永恒的美。以诗的笔法写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平常的山乡风物。

6、“立达”派

艺术水准相对保持,但更多面向社会。丰子恺

《率真集》

《辞缘缘堂》《防空洞中所闻》《胜利还乡记》

灾难的中国今日

叶圣陶

《未厌居习作》《西川集》

纯朴的爱国之情

7、梁实秋

《雅舍小品》

重议论,以日常事物为题,博雅的知见和幽默的遣趣交织,人生体味艺术化。余闲的调剂品,优雅怡裕,舒徐自如,有生活的真趣和愉悦。《雅舍》

陋室的可爱个性,知足自娱的豁达俊逸。

8、钱钟书

《写在人生边上》

议论人生百态入微透骨,文字汪洋恣肆充满机智幽默。太尖刻。

9、王了一

《龙虫并雕斋琐语》

批评时政及社会习俗,琐事琐议,设喻巧妙,风格朴雅。

10、沈从文

《湘西》集

艺术上更精熟。也有对生活的体悟与冥想,追求玄秘韵味。《常德的船》《辰溪的煤》

写尽湘西风物,鲜明表现下层生活,细密流动的叙述。《生命》

梦幻的感触,无序的默想,类散文诗的华丽笔触,疲倦中的淡淡忧伤。

11、张爱玲

《流言》集

庸常生活陌生化,重在体味人生,描绘多用意象,议论显示机智。

《公寓生活记趣》

城市生活琐事。

《更衣记》

清代以来服饰时尚的流变,略带调侃,审美层次的玩味。

12、苏青

《浣锦集》

《十年》读后感 篇6

不得不说,我在读这段经历时是相当开心的。因为我看到大师也有像普通人一样为未来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当时的季羡林,在工作中由于“很安静”而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想要离开,却觉得人海茫茫,没有一个归宿。这样孤单迷茫的心情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吧。可是大师比我们究竟强在哪里呢?往下读你就会知道,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季羡林就是这样,他知道自己的追求,所以尽管家庭困难,前路不明,他依然踏上了去德国的求学之路。

校园文学读后感《十年》 篇7

一、城市题材异军突起及其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内地市场化和城市化急剧演进,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城市文学逐渐超越乡土文学, 成为中国文坛的重心。女作家们大多身居城市, 有着对城市文化、城市女性诉求的强烈愿望, 正如王安忆所说:“女人在这个天地里, 原先为土地所不屑的能力却得到了认可和发挥, 自然给女人的太薄, 她只有到了再造的自然里才能施展。” (2) 城市使女性再生, 城市使女性有了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 因而她们能够以她们的独特体验记录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说城市化加剧是女性文学城市题材突起的最明显的原因, 那么还有一个相对隐含的原因便是女性作家创作心理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 在心理上放逐于世俗。虽然说“五四”时期的冰心、庐隐及其后的丁玲和新时期的张洁与张抗抗都表达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有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城市女性忧患意识, 但是女性作家关注描写世俗生活似乎更为擅长。张爱玲、苏青及当下的池莉、王安忆等都是描写城市世俗人生的好手。池莉的小说《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题目本身就标示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 作品中燕华等几个普通的武汉姑娘, 感性地享受着城市的日常生活, 将满足自我的世俗欲望、追求此岸人生的感官享受当做生活的最大意义。再如王安忆的《长恨歌》、《米尼》, 没有跌宕起伏的革命热潮, 有的只是游离于政治之外饮食男女的人生底子, 看透了瞬息繁华后的安然自得。在她看来城市生活的底蕴就在这千千万万市民的世俗生活之中。 (二) 对中产阶级怀旧梦的营造。“90年代的中国都市悄然涌动着一种浓重的怀旧情调”。 (3) 在瞬息万变的城市社会, 一切都变得太快, 以至于现实的一切还未细细品尝就从手中溜走, 过往的生活反而变得更加清晰。富足的物质生活使人们的精神变得极度空虚, 人们渴望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于是优雅、休闲、精致的艺术文化氛围就成了城市人的精神安慰。比如张欣的小说以女性细腻、清新、略带感伤的笔调描述着精品屋、咖啡馆、沙龙式的聚会, 以及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优雅的品位情调、较高的才情素养的都市白领丽人们的“中产阶级”生活, 无疑是张欣心理上对城市中产阶级生活的眷恋。 (三) 对消费主义的崇尚。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社会把一幅极具魅惑力的图景推到国人面前, 激起人们对物质金钱前所未有的追求。知识分子从以往的道德体系中挣脱出来, 摆脱以往的清高, 拥抱物质世界。女作家们更以商业化城市浸沐多年的经验和对时尚的敏锐嗅觉, 利用大众传媒, 开辟自己的文学空间。比如卫慧、棉棉、安妮宝贝等沉溺在欲望骚动的酒吧、名牌荟萃的商厦、奢华气派的酒店, 以及对世界品牌的消费与炫耀之中。女作家们在商潮的冲击下开始调整自己的价值观, 以适应和迎合市场的需求, 将关注的重心都放在了城市日常生活上, 她们公开承认金钱的巨大价值, 肯定物质生活的合理性。 (四) 女性文学城市题材的突起助了一臂之力, 即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越来越多, 她们是女性文学的重要消费群体。这些女性多为在校女大学生和公司白领。这部分人聚集在城市, 享受着城市生活带来的新鲜, 也承受着城市生活带来的各种压力。这些压力需要排遣, 而城市题材的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城市生活或多或少都与她们的现实生活有相似之处, 容易达到共鸣, 排遣压力。因而从侧面促生了女性文学城市题材的突起。

然而“突起”的反义词为“凹陷”。一种事物的突起总是以另一种事物为参照的。我们说起城市题材便会想到另一个词语, 即乡村题材。女性文学中城市题材的突起便说明乡村题材的凹陷。说得更为通俗一点, 就是近二十年来女性文学中乡村题材缺乏。

二、乡村题材严重缺失及其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文学成为重心, 这就意味着乡土文学与人们日渐疏远。女性作家大多身居城市, 把目光过多地投向城市, 视野狭窄, 与乡土中国渐渐疏离。

封建中国的传统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确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它将女性定位为男性的附属品和私有财产, “三从四德”成为对妇女行为的基本要求。封建思想的压迫使得妇女完全服从于男性, 她们被剥夺了表达自己思想、按自己意志行事的权力, 限制了女性的活动范围, 规定了女性的行为尺度, 对女性来说无异于沉重的精神枷锁。几千年封建男权宗法观念的余毒使得中国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长期处于“男尊女卑”的阴影笼罩之下。近二十年来, 城市化速度加快, 但是, 环顾中华大地, 城市化并未覆盖整个中国土地, 大量女性仍然滞留在农村。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农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上都不能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商品大潮、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农民生存更加艰难, 农村女性随时都有被物化、被商品化的可能。当城市女性已能潇洒得不谈爱情的时候, 很多农村女性却连自由恋爱的权利都不曾完全获得;当城市女性已经开始追求性解放的时候, 还有很多农村女性却处于被剥削被奴役的性出卖状态;当城市女性能够拥有自己的房间随心所欲不被干扰时, 很多农村女性却在为最基本的权利而苦苦挣扎、流血流泪。女性解放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变女性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 所以女性意识觉醒的重心、女性文学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和农村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上。

近年来, 一些女作家写了一些较好的反映农村女性生活的作品, 如王安忆的《姊妹们》, 铁凝的《小黄米的故事》, 方方的《奔跑的火光》, 等等, 但是, 相对于男性作家对农村生活的关注, 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单薄得可怜。比起女性文学中的城市题材, 乡村题材创作更是屈指可数。客观上, 农村女性由于受教育程度所限, 没有机会或者说没有能力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大胆说出来, 但不能因此认为她们没有想法, 把她们归为失声的群体。具有言说能力和机会的女作家应当走出城市题材的狭小空间, 将乡村题材纳入创作的视野。

三、对策

面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乡村题材缺乏的问题, 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文学是一个大家庭, 文学题材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家庭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出了问题, 都会影响家庭的和谐。文学题材的缺失, 势必会影响文学这个大家庭的和谐, 对于文学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 对于女性文学乡村题材的缺失, 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 女性文学的创作群体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下, 作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自觉肩负起文学创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 认清文学的真正价值所在。那些一味迎合市场需求、品味低俗的文学作品终将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出人们的视野, 只有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其次, 女性乡村文学题材的缺失, 并不是要刻意压制城市题材, 二者应该均衡发展, 二者的发展要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近十年的农村相比十年前的农村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尤其是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的实施, 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农村女性的生存状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近十年来, 随着男性劳动力的大量输出, 女性逐渐成为农村生产的主力军, 她们走出家门, 自觉参与农村建设,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自主策略, 并逐渐意识到自己社会角色的转变, 在情感体验上更注重自我。较之十年前农村女性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 女性文学创作群体在捕捉乡村题材时应充分了解乡村的现状, 不要把对农村的认知停留在以往固有的观念之中。同样, 对于城市题材的捕捉也应与时俱进。

最后, 作为当下与文学作品传播关系密切的大众传媒, 应当加强对消费群体的正确引导, 引导读者多读有意义、有价值、品味高雅的文学作品。对于一些品味低俗的城市题材作品, 不应过分注重商业利益而肆意传播。

中国女性文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每走了一段路后我们都需要认真回顾与反思, 这样才能够发现哪一步踩得不扎实, 脚印很浅。唯有即时发现问题, 并努力探索解决的办法, 才会使中国女性文学健康地发展。

摘要:中国女性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在近二十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女性创作群体不断扩大, 作品数量增多, 值得肯定。但是纵观这些女性文学作品的题材, 基本局限于城市题材, 乡村题材严重缺乏。正视题材缺失问题, 提出相应对策, 对当下女性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女性文学,乡村题材缺失,对策

参考文献

[1]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 2009.

[3][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王还译.一间自己的屋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4]王安忆.男人和女人, 女人和城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5]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俄罗斯《文学报》风雨二十年 篇8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当今俄罗斯文学的这种转型和巨变主要是通过文学类报刊杂志所承载的文本等物质性形态而完成和显示出来,并经由批评文章、学术论文等评论性文本来共同完成的。换言之,文学报刊在世纪之交的文学转型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享有盛誉的《文学报》(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газета )由著名诗人普希金和他的同仁好友创刊于一八三○年,由小变大,几经蜕变,由弱变强,数度浮沉,迄今已近二百年,其发展与变迁恰与俄罗斯百年的政治更替、意识形成、社会变更、文化嬗变紧密相连,如符合契,互为映像。由此,《文学报》与意识形态、社会改革、文化转型与思想论争之间的关系,也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剖析俄罗斯社会之文化规训与话语重组的典型切片和鲜活标本。因此,经由探讨文学类报刊杂志如何从苏联时代演变为当前状况,以及这种变化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变革、读者分流和文学地位改变的关系,可以理解现今俄罗斯文学的复杂程度、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对于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而言,作为特定文学术语和文化概念的“二十至二十一世纪之交”,指涉的是一九九一年以来至今尚未完结的一个历史性文化概念,大致相当于俄罗斯学界所谓的“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抑或西方斯拉夫学界所谓的“后苏联”。基于此,经由对《文学报》在世纪之交的变迁进行文学社会学考察,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从中管窥此一阶段俄罗斯文学的嬗变和文化话语的重组。

自一九八五年始,苏联社会实行全面改革,“公开化”与“民主化”政策施行,社会政局发生变化,意识形态控制减弱,审查制度逐渐宽松,言论思想相对自由,诸种新现象和新变化给俄罗斯文学带来新的社会需求,也使文学研究迎来新的条件与契机。在这种日益宽松和自由的整体文化环境中,《文学报》开一时风气之先,对办报的思路、风格定位、内容设计等层面进行了改革和修订,一时风生水起风云激荡,引发了苏联解体前后文艺报刊改革之序幕,由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俄罗斯文学观念的变更和文化思想的嬗变。

一九九○年,《文学报》开俄罗斯出版业风气之先河,依据新的《出版法》成为第一批独立的出版物。与此同时,对于苏联各种类型的报刊记者们来说,综合广泛的题材范围——从文学艺术到国内外政治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潮流。在《文学报》上刊登着俄罗斯和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的作家,以及侨居国外的侨民作家的作品。如果说截至“改革”时期,《文学报》在文学范围上主要保留了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学说的忠诚和坚守;那么,在社会政治的范围上,对苏联报刊而言,该报则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气、自由、无拘无束和自由主义。《文学报》是为数不多的为发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激进的重组改革而未雨绸缪、关注社会意见为新俄罗斯报刊杂志的发展而预先做准备的报刊之一。这一时期《文学报》的成功,极为鲜明地表现在发行量的大幅度增长上:一九九○年前夕突破六百万份。这在当时的苏联无疑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目,意味着几乎每个家庭一份《文学报》。《文学报》成为当时世界上被广泛援引和采用的俄罗斯定期出版物之一。

苏联解体后,拥有大约一万名会员的苏联作家协会随之解散。后来,俄罗斯作家根据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文学立场,分门别类地成立了多个作家组织,如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俄罗斯作家协会和独联体作协联合会等。它们各自都分得一份原属苏联作协的财产,自立门户,独立经营,直到今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联文学派别/阵营分化尤为明显,主要有观点尖锐对立、思想迥然相异的两大派系:“民主派”(又称“改革派”)和“爱国派”(又称“保守派”)。它们从组织机构、创作队伍、传媒工具等方面都各自为政,互相对峙。单就报纸阵地来看,爱国派的文学报纸是《文学俄罗斯》(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Россия ),而民主派的文学报纸则是《文学报》。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文学的市场化转型和实验探索过程中,《文学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很多后现代主义、先锋派等流派的作家和评论家都曾在该报上发表过文章。多年之后的二○○一年,著名评论家阿拉·拉蒂宁娜在《文学报》上发表长文《文学的黄昏》(Сумерки Литературы),再次肯定一九九二年度俄语布克奖获奖长篇小说《命运线》的艺术价值,称在近十年的布克奖获奖作品中《命运线》一直为她所喜爱,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代俄罗斯小说的发展成就。

上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文学进行着艰难的转型和大胆的实验,在极度自由化和混乱化的市场经济态势中,文学作品不再是人们业余生活的首选,不再是大众社会生活关注的中心,不再受到强烈的社会关注。文学杂志发行量锐减,严肃文学作品出版艰难,社会对严肃文学的需求紧缩,大众/通俗文学以快餐文化大量出版,畅销一时。这种情形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十九世纪以降俄罗斯文学注重多重社会功用价值的特性,文学随之也不再额外承担着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等其他学科功能,不再是俄罗斯知识分子和读者群体注重的公共思想——精神空间和现代化运动中民族性建构的重要平台、思想资源和重要手段。

在此背景下,一九九七年,《文学报》的编辑部经重组更名为《出版者之家—文学报》。现在公开股份公司“出版者之家—文学报”归“出版者之家”公司创始人和《文学报》出版者所有。一九九一到一九九八年,《文学报》主编是乌达尔佐夫(А.П.Удальцов);一九九八至一九九九年,主编是波德纳鲁科(Н.Д.Боднарук);一九九九到二○○一年,主编是《出版者之家—文学报》董事会成员古辛(Л.Н.Гущин );二○○一年四月十九日,经全体董事会同意,《文学报》主编由著名作家和出版家尤·波里亚科夫(Ю.М.Поляков)担任,直到现在。二○○四年四月二十二日,《文学报》隆重庆祝自复刊后的七十五周年纪念日。在该报编辑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主编波里亚科夫向与会者郑重宣布:《文学报》在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已决定从即将出版的第一期报纸起,在报头上恢复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侧面头像。于是,从四月二十七日出版的第十六期开始,高尔基头像在“退隐”十四年后复归,继续和诗人普希金的自画像并列在一起;而波里亚科夫本人为此撰写的专论《高尔基的回归》在头版头条上发表。正如一九九○年高尔基头像从《文学报》上消逝具有某种象征意义那样,其隆重的“回归”也同样是一种无言的象征。值得注意的是,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学界,高尔基研究在经历过贬斥和冷落之后重又成为关注重点。研究界对高尔基不再一味称颂或简单否定,而是力图客观真实地、实事求是地评价他的贡献和局限、成就与实务、精神痛苦与思想矛盾,一个更加完整、真实、鲜活的高尔基形象,逐渐呈现在俄罗斯读者面前。这其中相当部分的文章,正是经由《文学报》而与读者见面的。“高尔基头像的回归”,无疑反映了《文学报》立场的微妙转变,也折射出俄罗斯文化思想界对待文化遗产态度的变化。

nlc202309011506

作为苏联时期影响最大的文学报纸,《文学报》在苏联解体前后曾是“民主派”最主要的政治喉舌之一,当时的人们在调侃“《真理报》上无真理,《消息报》上无消息”的时候,也时常会加上一句“《文学报》上无文学”。在作家波里亚科夫担任主编之后,《文学报》的倾向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向文学——尤其是严肃文学——回归,同时对苏联时期和苏联文学表现出了一种冷静、克制和客观的态度。波里亚科夫曾说道:“现在,对苏联文学和文化的修整时期已经过去,人们都开始明白,苏联文学并不是当时意识形态的一个阶段,它是整个俄罗斯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不能把苏联文学和苏联解体后的文学对立起来。”“如果说前段时间大家的热情是在反思苏联时期的文学和文化,那么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用一种非常客观的态度去看待苏联文学。”波里亚科夫立场的变更是有某种程度的典型意义的。可以说,《文学报》立场的转变并不仅仅是由主编的见解和意志左右,更与变化中的社会文化思想倾向不无关系。与此同时,其他文学报刊也逐渐改变着办刊策略,更关注于文学本身。

经过艰难的市场经济的洗礼和商业化的锻炼,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学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多元化、边缘化、市场化特点,随之而来的则是作家群体媒体化、文学作品网络化和文学语言晦涩化等新趋势;文学的热点板块表现为新侨民文学、宗教题材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这些特点在《文学报》中同样也有鲜明的表现。

第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文学出现了网络化现象。《文学报》也因势利导,迅速顺应并融入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之中,开办了自己的网站和信息平台,以利于报刊的传播和读者的阅读。总体说来,一方面,俄罗斯文学获得了新的载体——互联网。从古典到当代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被搬上网络,很多文学杂志都有网络版,一些作家有其个人网站,广大读者和研究者可以上网查找和阅读文学作品和评论,由此具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便利的阅读研究条件;另一方面,文学获得了新的形式——网络文学。俄罗斯学者М.阿达莫维奇(М.Адамович)认为,传统的书面文学把印刷的单词固定在纸上,预先提供出一种线性的、有序的文本阅读,这样就把读者重合各种各样的阐述的可能性化为乌有。在书面文学里,语境不可能与基本文本得到同时的体现,而互联网允许在文学里实现超文本思想。超文本有一个基础文本,这个基础文本编织出一个联想序列,这些联想又产生出一些新的幻想序列。从理论上来讲,这种幻想序列可以达到无穷。的确,网上接龙的所谓“交互式写作”一方面把作者彻底消解掉,作者主体身份的不断改变和漂移使得罗兰·巴特“作者已死”的断语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产生出无数的读者阐述和各样的阅读程序,使得读者在真正意义上参与了作品的创作。大众创作和“集体作者”的存在把网络文学塑造成一种类型化的大众产物。

第二,与其他媒体一样,《文学报》积极适应新的市场形势,致力于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提高市场占有量。与此同时,《文学报》没有丢失优秀传统,而是忠实发扬着对社会问题和文化生活严肃认真、与时俱进的态度,保持着高度的社会文化责任感和专业化标准,以及在长期办报过程中所形成的为“文学报”流派所独有的其他传统。一九九八年九月,《文学报》改变了报纸的社会定位和办报理念:首先是供广大知识分子群体阅读的社会—政治周刊,其次才是文学和艺术刊物。换言之,《文学报》事实上是在同一外观和版面之下四份涉及不同主题(即政治、经济、社会、文学和艺术)的报纸的组合。需要补充的是,《文学报》对政治问题和社会现实的关注是与主流/官方意识形态极为吻合的。在当下俄罗斯自由多元、个性独立、资讯发达的语境之下,这种做法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文学报》的社会影响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而没有《图书评论报》和《独立报·书评周刊》因注重办报的资讯服务、叙述品位和非商业化而造成的影响大。在注重办报的资讯服务、叙述品位和非商业化的同时,《图书评论报》和《独立报·书评周刊》还保留了俄国书籍文化传统——面向读者而不仅仅是面对市场,即没有广告版面,并体现出行业特点——介绍俄罗斯图书出版史、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大众文化(包括杂志和图书)的情形,读者还能目睹普希金、别林斯基、果戈理等大师某些作品第一次问世版本的情况(附有原来的插图、美术字体和字号),新经济政策时期自由出版的情景和苏联时期地下文学风貌等。

第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报纸杂志的综合定位趋势相当普遍。随着图书市场(出版自由、发行形式的多种市场化渠道)形成、成熟、日益规模化,以及读者市场的分化(不同阅读趣味的读者群形成、不同专业读者的需求差别),极有声望的《独立报》(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创办于一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先后于一九九七年分化为《综合》、《信仰、政治、社会》、《宗教》和《军事评论》等几种报(或周报或周五报),其中《独立报·书评周刊》在这个时候问世了。无独有偶,《文学报》则反其道而行之。今天的《文学报》是一份有着一个“精美外包装”的几个不同选题范围的报纸。每份必有“政治”、“社会”、“文学和艺术”和“十二把椅子俱乐部”(幽默讽刺版)等主题,同时也会附加“老书铺/书市”、“阅读大厅”、“重要人物”等论题。经过数十年的市场经济的洗礼和历练,《文学报》逐渐实现国际化接轨。它在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在独联体国家、在波罗的海地区、在遥远的国外都有特约授权零售,同时在许多航空公司,比如俄罗斯的“航空舰队”、“交通航空”、“英国航线”、“日本航空线”,也有随航班销售,提供便捷而及时的服务。

俄罗斯当代著名学者、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教授弗·阿格诺索夫(В.В.Агеносов)曾指出:“随着取消国家对文学进程的思想控制,也由于文学生产过程的商业化,独立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社会评价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总的说来,在现代的图书世界里,读者和社会都需要导引。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传统上从事当代文学评论的理论界,积极性大大地下降,有的也不为文学期刊所欢迎。”尽管如此,《文学报》仍然坚守着对人文精神与社会现实的关注。经过近两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和世事变迁,《文学报》几经变更,数次浮沉,历经坎坷,命运多舛,始终没有放弃对社会的深切瞩目和对人生的强烈关切。可以说,这种关注人生和现实的传统和姿态,正是《文学报》和俄罗斯文学的一贯传统和立身之本。

十九世纪帝俄时期,由于沙皇专制制度的钳制和书刊审查制度的查封,文学成为观念嬗变和思想变迁的主要载体,一如赫尔岑所言:“文学是唯一的论坛,可以从这个论坛上向公众诉说自己愤怒的呐喊和良心的呼唤。”在办刊人、作家和批评家等启蒙共同体的努力下,《文学报》将自己的笔触深入到下层人民和丑恶现实,触摸时代脉搏和文化脉络,成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阵地之一,与《现代人》、《祖国纪事》、《望远镜》、《北斗星》等进步报刊一道,促成了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观念的转换和文化思想的变更。苏联时期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和价值功用性,规定“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由于意识形态的强力介入,《文学报》逐渐丧失了先前的文学自由论坛和文化先锋姿态,成为官方权力机构的喉舌和意识形态的传声筒。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文学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文学研究界对俄罗斯文学,特别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进程进行重新描述和评估,对一系列重大文学现象和重要作家作品做出新的阐释和解读。与此同时,文学批评也不再固守社会历史批评、乃至庸俗社会学的单一视角和方法,而是广泛运用和借鉴本土和西方各种新的理论批评方法,在观念和话语的双重更新中展开有效的言说。苏联解体十余年来,久负盛名的《文学报》的影响力呈缩小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不变革改革时代所确立的反主流意识形态的办刊宗旨。世纪之交,时代要求人们的并非一味破坏传统、批判历史和诋毁过去,而是建构民族文化和精神信仰,实践探索性和建设性使命。大多数文学或文学研究类杂志,热情鼓励当代读者重建对民族的信念和在俄罗斯生活的信心,而当今的《文学报》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履行好其民族使命,其声望逐渐让位于其他报刊杂志。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文学报》与《书评周刊》、《独立报·书评周刊》、《今日》、《文学俄罗斯》等文学类或文学研究报刊杂志一道,以对文学本体的关注和文学创作的坚守,在很大程度上以文学作品和批评文体影响着俄罗斯文学和文坛,折射出世纪百年俄罗斯文学观念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嬗变。

从根本而言,苏联时期的《文学报》和新俄罗斯时期的《文学报》都是对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的符号化建构,两者一为相对专制主义中的呈现,一为极度自由主义的想象。所不同的是,苏联时期的《文学报》作为官方喉舌被纳入到规训文化体制之内,其对文学和文化的评判和解读带有明显的主流文化的痕迹;新俄罗斯时期的《文学报》作为大众传媒的一分子面对汹涌澎湃的商品浪潮,在话语裂变和重组过程中浸淫着大众文学品格和文化美学思想。前者如同一面流光溢彩的镜子,折射出平滑真实的光影;后者如同一盏熠熠生辉的灯火,发射着动人心魄的热量。一个是政治美学,一个是大众美学,其嬗变转型恰与时代变迁和话语裂变如符合契,如影相随。《文学报》世纪之交的裂变与重组、规训和播迁,恰恰是当代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由僵硬的官方想象到主动的民间参与的历程。历经世纪百年的曲折变迁和复杂嬗变,《文学报》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关注着文学艺术的嬗变和文化思想的建构,从一个侧面诠释着俄罗斯文学观念与文化思想的发展与变迁。《文学报》的发展历程和变迁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浸润着痛苦与欣喜、坚定与迷茫、快乐与悲伤、理智与情感的俄罗斯文学和文化发展史。它既见证着俄罗斯文学的沉浮漂泊与变迁更迭,规训着文学话语的嬗变并影响文化思想的变迁;也塑造着复杂多变的俄罗斯民族性格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参与着民族认同的想象和文化认同的建构。

上一篇:2015幼儿园感恩节活动总结下一篇:关于油炸食品调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