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精选11篇)
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的人和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
(二)初步了解6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了解6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比较6以内数的大小.
(三)掌握6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6的认识.
难点:掌握6的组成和分解.
课前准备
(一)教具:主题图、直尺图、点子图和一束纸花.
(二)学具:小棒、小方块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写数:
2.填空:
3.看卡片口答:
(二)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
老师指板书问:1~5的5个数谁最大?
比5少1的数是几?(是4)
比5多1的数是几?(是6)
师说:你们说得对,比5多1的数是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的认识.(板书课题)
1.学习认数6.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图上画的是什么?(同学们在做值日)
数一数: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共有几个人做值日?(6人)
再数一数:图上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小结 刚才我们数出图上有6个人做值日,还数出图上有6张桌子、6把椅子.这图里的人和物的数量都是6,可以用6来表示.
板书:6
(2)拨珠数数:
指名学生上前拨珠:先拨出5个,再拨出1个.回答一共是几个?
师问:5添上1是几?(5添上1是6)
数一数:教室里面哪些东西的数量是6.(每排有6张桌子、6把椅子、每扇窗户上有6块玻璃……)
(3)摆一摆:
每人拿出5根小棒摆在课桌上,再添上1根,一共是几根?
自己小声地从1数到6,再从6数到1.
师问:你们谁能用这6根小棒摆一个图形?
指名一人到前面摆,其他人在自己的课桌上摆.
师问:你们摆的是什么样的图形?(6边形)
用几根小棒摆成的?(6根)你们还可以摆出别的图形吗?(自由摆)老师行间巡视,随时表扬摆得好的.
2.教学6以内数的顺序.
(1)出示直尺图:
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小直尺:
师问: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一找6排在什么地方?(6排在5的后面)
你们数一数,从0数到5,看看尺子上有几小段?(5,小段)
5个小段再加上一个是几个小段?(6个)
齐读:看自己尺子从0读到6,再从6读到0.看老师放大直尺读,从1读到6,再从6读到1.
师问:比5少1的数是几?比5多1的数是几?和5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3.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一).
师问:
①左边几个圆?右边几个圆?它们的下面应写几?
板书:5,6.
②这两个数比较,谁多?谁少?
③5和6之间应填什么符号?板书:“<”
读作:5小于6,表示:5比6小.(2)出示点子图(二).
师问:这是哪两个数比大小?(6和5比大小)6和5之间应填什么符号?(学生在课本上填出“>”.老师板书:6>5)
指名读、指名说表示什么.
4.学习6的组成和分解:
请同学们拿出6个小方块,把这6个小方块分成两堆,看看可以分成几和几.
要求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边说“6可以分成几和几”.分完后师生共同整理6的组成: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到这一组能联想出另一种分法吗?(还可以分成1和5)看到呢?(还可以分成2和4)
看卡片说6的组成.
5.区分基数和序数:
(1)看图回答问题:(看书上28页蝌蚪图)
①图上画有几个瓶子(6个)
②每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小蝌蚪)
③找一找,从左数第6瓶里有几只小蝌蚪?(5只)
④再找一找,有6只蝌蚪的是第几瓶?(第4瓶)
学生回答后,在书上填数.
(2)做游戏:
老师请第2组前6个小朋友起立.大家看他们做得对不对?
再请第3组第6个小朋友起立.大家看他做得对不对?
6.指导书写数字6:
老师边范写边说:“6”是一笔写成,下边是个圆.起笔在上线中间靠右一点、往左稍弯、斜下过中线从左向右画半圆.
老师领着学生在书上练习格中描写2~3个6.然后自己独立写6.
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6”这个数,会比较6以内数的大小、记住了6的组成和分解.希望同学们回到家里再看一看、数一数哪些东西的数量是6个6个的.
(三)巩固反馈
1.请同学们给这6只小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指名一人上前排队.
2.猜一猜:
师说:我手里有6朵花,分两只手拿、我先拿出3朵,(另外3朵藏在背后)请同学们猜一猜,我背后有几朵花?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再猜,我先拿出2朵,猜一猜我背后有几朵?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找朋友:
老师出示卡片数和学生举出的卡片数合起来是6.
4.口答: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6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1~5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在教法上要有所创新,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节课采用迁移法、以旧引新.通过看图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完成新课任务.
在巩固反馈阶段,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还通过排排队、找朋友、猜一猜等游戏来巩固新知识.
板书设计
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篇2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认读表示整时的时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那让我们来看这个谜面(利用多媒体出示)——小小骏马不停蹄,嘀嘀嗒嗒不休息。告诉我们按时起,提醒人们争朝夕。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看那是什么?(钟表)恭喜你们,你们都答对了,这就是钟表。
【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利用谜语引入,可以有效激发起小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2.找生活中的钟表
你们都在哪里见过钟表呢?
生答:钟表店、商店、家里等等。
3.欣赏钟表
小朋友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钟表,钟表的样子多种多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钟表图)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行钟表图片的欣赏,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的审美教育又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4.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些钟表这么漂亮,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钟表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只有认识了它,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引导探究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钟表,我们先要认识钟面,让我们来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引出12个数字、分针、时针、还有12个大格)
师:钟面上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总结出时针与分针长得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认识整时
(1)师:早上,闹钟响了,你知道闹钟显示的是几时吗?为什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
(2)(出示3个整时的钟面)师:你能告诉我这三个钟分别是几时吗?(指名说)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模糊。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重点。】
3.写整时
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说、会读时间了,那你会写吗?谁能教老师写出8时?有几种写法啊?(并说明写整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写整时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写出课件中出示的两个钟的时间,学生答题,教师评讲。
师:像8时、3时、6时这些时间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整时,那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哪些整时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2.操作拨时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来拨时间,你们来说时间好吗?(练习:4时、12时)下面哪位小朋友要根据老师说的时间来拨呢?(让学生自己动手拨时间,使其熟练掌握整时)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互动练习,既巩固了整时的知识,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没有数字的钟,让学生认时间。(出示钟表)
师:这些钟表漂亮吗?像这样的钟你会看它的时间吗?(学生发表见解)
2.利用多媒体出示有4个数字的钟表。(3、6、9、12)
师:像这样的钟你有见过吗?谁来说说它们是几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牢记钟面各数字的位置,并认读整时,既能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拓展的空间。】
3.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整时,对吗?现在请你拨出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说你的理由,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自己拨整时,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古代的人没有钟表怎么看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因为有了钟表就能马上知道准确时间,那你知道古代的人没有钟表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吗?(出示太阳升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出这个是几时)
师:看来钟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它可以帮我们合理安排好时间,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通过古代的人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作对比,既能让学生感受我们现在生活的美好,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开心吗?请你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既总结了所学知识,同时又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了对数学的感受,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课堂气氛创设,内容开放,呈现方式多样化,教法灵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重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篇3
(一)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4.
(二)使学生正确掌握4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比较,掌握4的组成.
(三)使学生初步理解“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4的认识及组成.
难点:区分“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一)教具:计数器、主题图、点子图、方块图和小棒4根.
(二)学具:小红花图片4个、小棒4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2.看卡片口答: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老师指黑板上的桃子图提问:
3个桃子再添上1个是几个?(4个)
师说:对,3个添上1个就是4个,今天我们来学“4的认识”.(老师板书课题)小明他们班的同学到电视机厂参观,看见工人们在生产电视机.过了几天,老师又带他们到农村参观,他们来到农村,看见了什么?(出示主题图)
1.认数4.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说一说他们来到农村,看到了什么.
师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数一数:有几个农民?几台拖拉机?
师问:原来有几台拖拉机?又开来几台?一共有几台?
指名把三句话连起来说.
(2)用小棒摆四边形:(出示磁铁小黑板)
老师在磁铁板上摆出一个四边形.
师问:你们看,老师摆了一个什么图形?(老师摆了一个四边形)或(正方形)
师问:这个图形是用几根小棒摆成的?
师说:你们愿意摆吗?好!请你们拿出4根小棒,也摆一个四边形.
师说:刚才我们数了4个农民、4台拖拉机、4根小棒,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4,我们就可以用4来表示.(用红笔描写课题4)
(3)你们还看到哪些东西的数量是4个4个的?
提示:想想在教室里、校园里、家里、马路上……(桌子、椅子都有4条腿、汽车有4个轮子、黑板有4个角、4条边等等)
2.教学4以内数的顺序.
(1)指名上前在计数器上先拨3个珠子,再拨1个.
师问:3个珠子再添1个是几个?(用完整话回答)
(2)出示点子图:
师问:每个点子图下面应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234.
请同学按照数的顺序说说3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
齐读:1234321
3.比较3和4的大小.
(1)出示方块图:
师问:左边有几个方块?右边有几个方块?(左边有3个方块,右边有4个方块)老师在方块图下面分别写上3和4.
师问:3和4比,谁大?谁小?中间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3和4比,3小4大,中间应用小于号连接)老师板书“<”.
齐读:3小于4.
指名说:3比4小.
(2)出示方块图:
师问:这是几和几比大小?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说,老师板书:4>3.
指名读:4大于3.
指名说:表示4比3大.
4.教学4的组成.
学生自己摆小红花:每人拿出4朵小红花图片,把它摆成两堆,有几种不同的摆法.边摆边小声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4.
指名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说一组,老师板书:
指名读4的组成,齐读.
5.初步认识“第几”和“几个”.
指导看书上排队上车图,然后回答问题:
师问:他们在做什么?(排队上车)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
师问:
(1)谁排第一?
(2)小朋友排第几?
(3)解放军叔叔排第几?
(4)大姐姐的后面有几个人?
(5)解放军叔叔的前面有几个人?
(6)从后面数,小朋友排第几?
6.指导书写数字4.
师边示范边说:4是两笔写成,笔顺是先写∠,再写.注意写时要和∠的竖平行,写斜竖.学生在书上描写4.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4的认识,知道了4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比较,记住了4的组成.下面咱们再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
(三)巩固反馈
1.游戏:
(1)排排座:
正排:拿卡片1的同学上前问:谁在我的后面?拿卡片2的同学答:我在你的后面,谁在我的后面?……
反排:拿卡片4的同学上前问:谁在我的前面?拿卡片3的同学答:我在你的前面,谁在我的前面?……
(2)找朋友:
拿卡片的同学上前来问:谁是我的好朋友?拿3的卡片上前来说: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一起说: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1和3,对不对?(下同)
(3)做拍手游戏:师生拍手,对4的组成.
2.看图填数:
3.填空: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4的认识”,前面已经学过了对1,2,3各数的认识.数数练习、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比较这几项内容学生在学习1,2,3各数的认识时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这节课里就要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在学会1,2,3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4的认识.
这节课里第一次出现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实物摆成两堆,看有几种摆法,然后归纳出4的组成.摆出一种组成,要启发学生联想出另一种组成.这个环节是很重要的.它是为以后学习5~10各数的组成打基础的.因此,在这节课里要体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认识“第几”和“几个”.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也是这节课的难点,在教案的设计上要采取多种形式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篇4
第一课时:认识时间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地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2. 知道1时=60分
学习内容
课本81页例1
学习过程
一、 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认识时间,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1、 在上新课之前呢,我们先做一个报数游戏,以开小火车的形式5个5个的报数,从5报到60.(同学们报的真好,全班一起说一遍)
2、 钟面上细细的长长的针叫什么针?(分针) 短短的粗粗的针叫什么针?(时针)那你知道这是什么时间吗?(7时)
3、 仔细看啊!两个数字之间为一个大格。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我们的小朋友真棒!)
二、 口述目标
本节课我们要学会两个新本领 1、能正确地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2.知道1时=60分
同学们有信心学会吗?你们真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那就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的自学,咱们比一比自学时,谁的坐姿最端正,谁思考问题最积极。
三、 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把书翻到81页
手指例1的钟表
(1)观察例1中的钟表图。
想一想:钟面上的长针指向数字几?短针指在数字几和几中间,所以它是几时多一些?好!仔细听,分针每走1小格时间是1分,分针走2格时间是2分,那一大格里有多少个小格,是几分钟?为什么?思考好的请做好!
再想: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几个大格,是几分,从12走到2走了几个大格,是几分、走到3呢?走到4呢?走到5呢?…….那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想好的请将数一数下面的第一个钟面上的括号补充完整。做完的请坐端正。
(2)讨论:数一数的第一个钟面是怎样填的,为什么?
小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分针每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那一大格的时间就是5分,也就是5个5个的数。
(3)请同学们手指“数一数” 第二 、第三个钟面
仔细看,长针走了几个大格,指向数字几,是几分钟?短针指在数字几和及中间,是几时?再看,时间的常用表示法和电子表示法是怎样写的?在电子表示法中,当不到十分钟的时候要在冒号后面的第一位补什么?第三钟面自己观察。
讨论并小结:常用表示法有数字和汉字,电子表示法有数字和两点(冒号),在电子表示法中,当不到十分钟的时候要在冒号后面的第一位补0.
(4)小手指上拨一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当分针从12走到6又回到12时,是多少分钟?时针走了几大格?是几时?它们有什么关系?
师总结: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一大格也是60分钟,也可以说是一小时(板书)
1时=60分
四、 先学
1. 看一看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2. 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3. 检测:(做一做)书83页第1(4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动手操作)
师巡视发现问题以备后教。
五、 后教:评议
1. 学生更正: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更正
2. 讨论(议一议)
(1)认为这种写法正确的请举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认为错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说错在那里了。
(3)同桌检查,统计正确率,有错的同学请订正。
小结:同学们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当时针指在两个数中间时,几小就是几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数一数走了几大格,也就是有几个5,然后合起来就是钟面上的时间。(板书)
六、 当堂训练(练一练)
今天大家表现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完成作业,比一比谁的作业能得100分。
下面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七、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分针:1小格是1分钟 1大格是5分钟
时针:1大格是1小时
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篇5
1.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
2.能正确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倒数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与整数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一)口算
=
上面各式有什么特点?
还有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请你任意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
(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
二、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所举出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板书:倒数)
三、新课教学
(一)乘积是1的两个数存在着怎样的倒数关系呢?
请看:,那么我们就说是的倒数,反过来(引导学生说)是的倒数,也就是说和互为倒数.
和存在怎样的倒数关系呢?2和呢?
(二)深化理解
教师提问
1.什么是互为倒数?
2.怎样理解这句话?(举例说明)
(的倒数是,的倒数是,……不能说是倒数,要说它是谁的倒数.)
3.0有倒数吗?为什么?1有倒数吗?为什么?(0虽然可以看作几分之0,如,,……但是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分母为0,不成立,所以0没有倒数,另外0和任何数相乘却为0.1可以写作,1与相乘还是1,符合倒数的意义,所以1的倒数是1).
(三)求一个数的倒数
1.例:写出、的倒数
学生试做讨论后,教师将过程板书如下:
所以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能不能写成,为什么?)
总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2.深化
你会求小数的倒数吗?(学生试做)
三、训练、深化
(一)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演示课件:倒数的认识1)
(二)求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演示课件:倒数的认识2)
(三)判断
1.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2.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3.0没有倒数.()
(四)提高
如果末尾加上=1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0怎么填?
如果末尾加上=2怎么填?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倒数的哪些新知识?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课后作业
(一)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8
(二)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31
六、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点评
这个教学设计符合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的明确,要求具体,重点突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倒数的意义,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体现了学生学习新知形成能力的过程。
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11-20物体的个数。
2.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3.在学习数学的具体情景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巩固数序知识,渗透算法多样化,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11-20这些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例6插图,提问: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表扬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看看需要解决的 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组织学生讨论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让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办法给予肯定
三、模拟训练,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教材79页“做一做”
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篇7
1、认识“海、鸥”等14个生字。会“沙、海”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看图、学词及联系实际来识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字卡、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一、美的导入,初读课文
1、今天学习“识字6”。有谁发现“识字6”和前面的识字课有什么不一样?
2、谁能用数量词说说教室里的事物?
3、今天要学的是哪些事物的数量词呢?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二、美的发现
(一)认读词语,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景物。
读一读:文中写了哪些地方,描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画一画:在黑板上分四个方块,让会画的学生画文中提到的景物。
2、认识事物,识汉字。
(1)在学生画的图画下面出示生字卡片。谁会认生字卡片上的哪些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把鼻韵母读准:滩、军、舰、帆、竿。(前鼻韵母)
秧、塘、铜、领(后鼻韵母)
(3)分析字形结构,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
自编谜语记字:每天都有水(海);干竹子(竿)
偏旁联想记字:海、滩、溪;舰;秧、稻;塘;鸥;(想想偏旁跟字意有什么关系)
熟字加偏旁记字:铜(钅+同);领(令+页)
3、熟读词语,记汉字。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同桌互相测试读。
4、练习巩固,用汉字。
(1)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 军舰 一方 稻田 一群 石桥 一把 欢笑
一艘 海鸥 一畦 秧苗 一道 飞鸟 一面 队旗
一片 帆船 一块 鱼塘 一竿 小溪 一群 铜号
一条 沙滩 一座 果园 一孔 翠竹 一片 “红领巾”
(2)互对词语。
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配上准确的词语。
两两互对:一人说量词,一人说表示事物的词语。
5、引导观察,写汉字。
(1)静态观察:读字。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里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如“竹”字左边是竖,右边是竖钩。
(2)动态观察:看范写。
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看清笔顺,如“海”字的右边最后三笔是“、一 、”。
(3)体验观察:临字。
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字。注意指导学生写好三点水,关键是把第二点写得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一条垂线上。
(4)对比观察:品字。
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汉字的笔画美(如“沙、海”)、结构美(如“桥”的木字旁末笔捺变点,“竹”左右各占一半,其余几个偏旁占三分之一,“军、苗”上窄下宽。)
(二)品读词语,想象感悟
1、边读边想,感知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自己选喜欢的一节表演读,让大家体验喜爱之情。
4、全文朗读。
三、美的升华
(一)说画结合,拓展延伸
1、选择给课文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中的一节配上插图。
2、用数量词说事物,看谁说的多。(一只、一片、一艘、一条、一块、一座、一道、一群、一面、一把)3、选用所说的数量词和事物说一句话。
4、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它数量词。
板书设计
识字6
海鸥 秧 竿 铜号
军舰
帆 稻
滩 塘 溪 领
(学生画图略)
(二)练习设计:
1、你能写出多少?
氵:滩___________ 鸟:鸥___________ 禾:稻___________。
2、连一连,读一读
一艘 鱼塘
一方 燕子
一只 军舰
一片 秧苗
一畦 森林
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篇8
教学内容:教材52-60页 单元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
(一)教学内容:教材52-5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十
1个十有()个一 2.一百有()十十
一百有()个一 3.2个十是()
5个十是()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板书:元、角、分)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 3.教学例2(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l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认识人民币
(二)教学内容:教材5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2元、5元、l0元、50元、100元人民币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面值吗?两人小组互相说悄悄话,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人民币。2.教学例4 教师提问,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表示出来,然后填在书上。(1)l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2)1张l0元可以换几张l元?(3)l张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4)1张50元可以换几张l0元?(5)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6)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4页“做一做”。2.课本第55页第5题。3.第56页第6、7题。
板书设计 :
第三课时
简单的计算
(一)教学内容:教材57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教具准备: 例
5、例6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1.3元=()角
50角=()元 2.8元=()角
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l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说明:1元是10角,l元2角就是l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知道什么?说一说 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问:还可以怎样表示1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2)例6第二小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7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2.练习十三第1、2、3题。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教材58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教具准备: 例7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
1元8角=()角 12角=()元()角 1元3角=()角 15角=()元()角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7 出示例7主题图。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观察,汇报。
“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比能比13元多。
那我们该怎样从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呢? 讨论,交流,汇报。组织看书中方案。引导比较哪种更好。
13元少,也不一共找出几种? 5+8=13 6+7=13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篇9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积木,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包装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图形的画面。)
师:看!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把图形组合成机器猫)
今天,机器猫想和同学们一起来上课,你们愿意吗?
机器猫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吗?想玩吗?
二、展开活动,提出问题
1.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积木,现在,你们就一块玩一玩吧!
(分小组活动)
2.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吧。老师有个建议,能不能把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放好呢?
3.师:请各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把这些积木按什么来分类?分成几组?
4.小组汇报。
(请学生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特点分组„„)
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这一组的分法来学习。(出示按形状分的图形)(认识图形)
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一)正方体的认识
1.师:你们把这几块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了一起,谁知道它们的形状叫什么?(出示正方体积木)
2.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3.请你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4.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当学生发现正方体有6个面时)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
能上来
给大家数一数吗?
5.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
小结:我们通过观察,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而且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6个面一样大)
6、你在哪里见过正方体呢?
(二)长方体的认识
1.师: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出示长方体积木)
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 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2.师: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用刚才学习正方体的方法,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3.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长方体也有6个面。
问: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请你上来给大家数一数。(3)长方体对着的两个面一样大。
(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长方体的这一特征)
4、认识特殊长方体。
(1)教师举起两块长方体(一般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2)教师再举起一块长方体(特殊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的不同摆法。(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大)
6、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的呢?
(三)球的认识
1.师手里拿一个篮球,问:这是什么? 再出示一个乒乓球,问:这是什么?
师:我们把这样的形状,叫做“球”。(出示球体)贴图并板书“球”
2.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
3.师用手轻轻碰一下球,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看来,球是能滚动的。(容易滚动)
(四)圆柱的认识
1.教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桌上,滚一滚,问: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它叫什么呢?(出示圆柱体积木)
贴图并板书“圆柱体”
2.师:请你从桌上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摸一摸,再看一看,你发现什么了?
3.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而且一样大。
出示不同大小的圆柱体物体。
(有两个面都是圆形,一样大,容易滚动)4.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
师:看来,我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数学知识。想一想,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出示各种图形及其名称)
(五)基本练习
1、师: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出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
2、连一连。
(出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和四种图形相连)
四、游戏活动,发展思维
(一)神奇魔术师
看过魔术表演吗?谁愿意上来当一回魔术师,从这个魔术箱里,变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游戏1:请一个学生在箱子里摸,随意摸到一个物体,先告诉同学给大家变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然后拿出来请同学判断。
游戏2:问学生:你们想得到什么形状的东西?谁能实现他的愿望?(请一个学生上来,根据同学们指定的形状摸一个物品)
五、观察生活,解决问题
(一)欣赏
暑假期间,老师出去旅游,发现外面的城市可真美。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拍的照片吧。
(展示多种建筑物的图片)
(二)数一数
1.小动物们看到我们的城市这么美,它们可羡慕了,也准备建一座动物乐园,我们来看看,他们都准备了什么形状的材料?
(出示各种图形)
2.动物乐园建好了,请你来数一数,他们各种材料都用了多少个呢?
(出示搭好的图形乐园)
六、全课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再次出示各种图形及其名称)【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只要求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对于每种图形的特征,不需要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因为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通过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以“玩”为主线,将各个教学目标贯穿其中,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中学习和体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层的玩,是让学生无意识地玩,学生是在原有的对积木认识的基础上玩。(这时的积木在学生眼中就是玩具。)
第二层的玩,是让学生整理积木。学生在整理积木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无意识的玩开始向研究数学知识的方向转化。
第三层的玩,则是在学生发现了图形的特征之后,教师设计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摸一摸、猜一猜”。学生在袋子里摸出指定形状的积木的过程,就是对图形的特征进行再认识的过程。
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及数感。
3、使学生知道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一图四式:
师左手拿一捆小棒,右手拿三根小棒,你能根据这些小棒来写算式吗?
10+3=13 13-3=10
3+10=13 13-10=3
2、教学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加法算式中一共有3个数,它们分别有自己的名称
板书: 10 + 3 = 13
加数 加数 和
减法也有自己的名称 13 - 10 = 3
被减数 减数 差
3、同桌合作:先摆小棒写出4个算式,然后介绍给同桌各部分的名称。
4、你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了吗?
被减数就是和,减数是一个加数,差是另一个加数。
4、练习计算:
(1) P89 第1题 连线
(2) P89 第2题 知道怎么填大于、小于和等于吗?
(3) 计算比赛。
5、出示一些小园片,问:你能看出这儿大约有多少个小园片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1)独立完成P89 第3题。
(2)同桌合作一人摆园片,一人估计大约有多少。
二、课堂练习:
P88 第1题 P89-90 第4、5两题
三、教学小结:这节可学会了什么?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小记:
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篇11
1. 知识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卜”、“心”两个字和一个笔画“卧钩”。
2.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来熟练掌握生字字音,来朗读儿歌。
3.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和喜欢蔬菜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识记生字、写好“心”是难点。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一组。
2. 教师准备好蔬菜卡片。
3. 作为奖励的蔬菜小图案。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不错,我带大家到菜园里看一看,想去吗?
生:想。
师:好,出发。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美丽的菜园图)
师: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看到的景物。当学生说到蔬菜的名字时,课件出示对应的音节词语。并对出示的拼音词语进行拼读。)
二、创设情景,自主识字
师:菜园里的蔬菜真是太可爱啦,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它们吗?
生:喜欢。
师:那好,我们就和这些可爱的蔬菜做一个游戏--“小小推销员”。
师:(教师示范)怎么做是一名推销员呢?相信老师一示范,小朋友们就明白啦。我现在是蔬菜公司的一名推销员,(老师挂上推销员的牌子)今天特地到这里来推销大家喜欢的西红柿,(教师出示西红柿)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西红柿,它的名字用拼音拼读起来就是xī hónɡ shì ,看看这个西红柿长得又红又圆,就像一个大苹果,咬上一口,恩,味道又酸又甜,特别香。大家快来尝一尝吧!
师:觉得我推销得怎么样?(很好)推销员一定要讲清东西的名字、样子、用处。因为只有这样,别人才会来买你的东西。好啦,看完了我的表演,下面就要小朋友上台来表演啦。我已经给每个四人小组发了一套蔬菜卡片,大家一起读蔬菜卡片,可不要把它们的名字叫错了!选一个小朋友来当“推销员”,像我刚才那样上台来向下面的小顾客推销蔬菜。我们比一比,谁推销得最好?
大家在一起想想,我们应该怎么推销呢?
(学生开始讨论,并开始练习。学生上台说的时候,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上相应的图片。)
师:这个小朋友说得真好,讲了白菜的颜色和样子。真了不起!
师:刚才听了推销员的介绍,你最想买哪一种蔬菜?请你来读一读吧。
插入写字的教学:
1. (学生介绍萝卜)指出“卜”要读作轻声,仔细看一看在田字格里“卜”是怎么写的。
师:你会写了吗?自己试着写一写。(通过实物投影对学生的字进行指导)
2. (学生介绍卷心菜)“心”还能跟哪些生字宝宝做好朋友呢?
重点指导写好“心”:
(1) 说到“心”这个字,杨老师还要介绍一个新笔画给你们认识呢?(课件出现“卧钩”)你觉得它像什么呢?(一个人正躺在床上,抬头弯腿在锻炼身体呢。)我们就叫它“卧钩”。
(2) 怎样才能写好“心”这个字呢?(课件演示)谁来告诉大家“心”的笔顺?
(3) 学生自己临写,老师通过实物投影对学生的字进行指导,体会写“心”字的要领。
三、闯关游戏,巩固练习
师:菜园里的蔬菜看到大家都记住了它们的名字,可高兴了。想邀请小朋友们去家里做客。可这一路上却有难关在等待我们,要闯关成功,才能到蔬菜的家,小朋友们,你有信心吗?
1. 摘蔬菜,回答问题。
学生选择蔬菜,来回答蔬菜提出的问题,允许回答不同的答案,可让更多学生得到练习。将蔬菜的小图案作为奖品奖给读正确的学生。
(出示多媒体课件,一幅菜地的图画,选择一种蔬菜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
2.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闯过了这道难关,我们来到了蔬菜的家,蔬菜宝宝们已经准备好了礼物要送给我们看看是什么?(欣赏儿歌)
3. 师:这首儿歌真有趣,我们也来读一读吧。(学生跟着多媒体录音读儿歌)
多形式练读儿歌(跟读--齐读--分男女生读--打拍子读--做动作读)
师:回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五、作业
放学后随父母去菜市场,认识更多的蔬菜瓜果,把新认识的蔬菜瓜果用彩笔画下来,写上名称,然后贴在教室里的展板上,布置一个“蔬菜瓜果园”。
【6的认识(3)(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1-0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共4课时)06-20
年、月、日的认识(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10-16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时间教案设计05-31
乘法初步认识(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11-11